语文学科的新课程改革(精选7篇)
语文学科的新课程改革 篇1
叶圣陶先生说:“ 多年来我一直认为,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而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儿童时期打下的基础极为重要。 ”6~11岁是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 语文教学基于儿童的视角,从学生的思维特点、认知水平、思考习惯、知识经验等出发,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程序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其逻辑思维能力,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一、 经历图表的形成过程,让思维有层次
自媒体时代, 读图读表成为人们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 图形表格中包含着许多隐藏的已知信息和大量的推理素材,是对现实问题的高度概括与抽象。 让学生经历表格的形成过程,学会作图、识图,是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不可忽视的一环。
用图表来组织、阐释和表达知识,是将内隐的思维过程可视化。 读懂一篇文章,并将文章提炼为一份图表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从形象、具体的认知到抽象、复杂的思维的经历。 这其间,要联系旧知,分类提取;然后压缩整合,把握本质;最后转换迁移,达到触类旁通。 这样的阅读特别强调信息的关联、整体的认知和主动的思考。
如学习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新型玻璃》 一文, 学生把文字转换成表格,必须归类整合,提取每一段中表示玻璃名称、描写玻璃特点及作用的关键词。 学生通过列表发现,课文每介绍一种玻璃,都是按其特点、作用来写。 仿写时,就能立足原有经验,转换表格中的已知信息,迁移应用课文中的写法。 表格式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问题中抽象出相同的关系, 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 加强了对不同类或同类事物之间联系的认识,考虑问题将更加全面。
让课文以图表形式出现,会使学生明白:表格是对文字进行压缩形成的, 是对某一类高度相关问题的抽象与概括。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文,让学生先提炼出游览顺序图: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再对照顺序图判断课文各部分的详略, 在此基础上体会各部分的描写特点。 这样的阅读就不会只停留在对词句的理解上,而是对文章脉胳进行宏观立体的把握,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提高语篇分析能力。 通过对问题的提炼, 学生经历了从丰富的情境中抽象出基本关系的过程, 获得了去除问题情境把握问题本质的经验,培养了抽象思维能力。
表格也有助于了解不同体裁的语篇具有不同的篇章结构和学习程序。 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太阳》 是篇科普说明文, 引导学生把文章内容梳理成如下表格:
每一次归纳提炼, 都必须回到整体之中……完成了表格,学生就把握了文章的整体框架。 表格清晰地展现了说明文这一体裁的特点, 教师可让学生拓展阅读两三篇相类似的文章, 再让学生根据这类文本的特点进行写作练习。 这样,提取有效信息、罗列构成要素、分析综合平衡、推论表达意图、举一反三迁移,构成了动态的、递进的、完整的思维过程。
教学的最高目标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截取一些代表性的课文, 按照反复孕育—初步领悟—简单应用的路径,引导学生经历表格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语言与图表之间的同源共存, 明白一篇文章的各个段落前后应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形成体系,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
二、 尝试跨学科的读写延伸,拓展思维广度
跨学科读写延伸是具有思维建构功效的话语实践。 既是语言,又是认知;既是实践,又是建构。 一方面,将语言学习融入社会、自然、文化等学科构架中, 有助于学生建立多元知识结构和技能体系, 跳出语文教材所限定的知识内容, 在更加宽泛和自由的知识视野中思考问题、发展想象力,进而学会多角度认识事物。 另一方面,跨学科读写延伸更能突出读写的知识建构功能,培养学生高层次的读写能力。 因为语文是具体运用中的语文, 越是具体明确的语言运用环境,越能体现语文运用的水平,也越有利于培养学生未来专业学习和工作所需要的语文能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
跨学科的读写训练, 首先是基于课文教学进行有意义的拓展阅读,如专业科学小论文、说明类的文章。 教师在选择拓展阅读内容时,要有意识倾向与文本相关的科学类、实用类小论文、说明文,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浅显的科技小论文、实用说明文,把握其基本观点与论据,学会写出准确而简明的内容提要。 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可指导阅读 《 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 科学的殉道士———布鲁诺》《 关于万有引力,你应该知道的20件事》 等相关文本,并推荐课外了解伽利略的《 论无限、 宇宙及世界》 、哥白尼的《 天体运行论》 等,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外继续探究学习的基础上, 撰写诸如 《 我身边的万有引力》 等读书小报告。
这种涉及特定领域的拓展读写, 通过阅读专业学科知识,有效训练学生提炼关键信息、把握文本的组织结构关系、基于证据进行推理的写作能力。 由于各领域间的阅读能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可迁移性,这样的读写活动,加强了基本阅读技能和各学科学习的联系, 有助于培养阅读理解本年级各学科文本的能力。
一篇文章,可能是文学文本、历史学文本,科普文本或社会学文本。 教师要选择最能体现作为教材价值的视角去引导拓展阅读, 这样的阅读往往是综合的学习过程。 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 西门豹治邺》 一文,推荐阅读的系列内容可以是:邺县的古今位置地图、 古人敬神事鬼的民风民俗、《 水利史名人故事》《 世界著名水利工程》《 史记·滑稽列传》 ……一方面,强化了西门豹这位有勇有谋、敢作敢为的改革者形象;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西门豹在邺县做出的成绩,固然离不开他自身的条件,但也与他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有关———魏文侯魏斯大刀阔 斧地改革,使魏国成为诸侯国中最为强大的国家。
这样的延伸比较阅读, 意在给学生提供多个视角,引导他们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学会关注事物的多重内涵, 发现事物往往存在着两面性, 甚至多面性。 学生在综合运用阅读中,不断发展由此及彼的联想力,感悟到世间万物相互关联、平衡相对、相互依存的哲理,思维空间得以拓展。
语言的实践性特点表明, 越具体的跨学科读写要求越符合语文的本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不同学科的文本,获得语言的直接经验,体会不同学科的语言差异。 如鼓励学生在造句、说话、写话时,阅读并运用其他学科如品德与生活、科学、数学、甚至音乐、美术教科书上的词汇、句式,以清晰准确地传递信息,丰富语言表达的内容。
三、 参与微文阅读评论,增进思维深度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 及,打开了语文课堂教学的门窗,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移动自主学习,在内容、形式、空间、时间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 灵活多样的表达手段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感官体验,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愉悦。 教师要充分利用移动平台,通过技术让阅读更具思维价值, 让语文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移动自主学习呈现手段丰富、阅读过程短平快。 教师要选择适合的阅读主题资料, 引导学生亲历微文阅读的过程, 感受内容丰富、 形式活泼的自由阅读,学会在海量的信息中,抓重点词阅读,读懂评价、 跟贴、围观和点赞中的关键信息;学会一目十行地浏览,筛选并提取有用的信息;通过亲身实践获取一手材料,发展独立探索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学会积累材料,在说话、写作时,能从一个材料联想到另外相关的材料,并将各种已有的材料加以组合,建立服务于主题的意义链接。
微文阅读时,人们往往只对话题内容感兴趣,而忽略展开话题的思维过程与思维操作。 因此,微文阅读指导要以积累材料、训练思维为切入点,以避开长期碎片化的微文阅读。 有质量的阅读,不仅仅是关注话题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背景,体悟跟帖者、评论者的特定思考方式、看世界的不同角度。 这种由表及里的思维,实质上就是一种追寻事物因果关系的逻辑思维,唯有如此,才可能作出客观评判。
微文的阅读反思,是个体性、内隐性的。 不同个性的学生一起观察、倾听、思考、交流时,反省就会加深,思维因此更进一步。 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各种专题的微阅读交流活动,交流的方式可以是介绍,可以是独白,可以是表演,也可以是专题报告。 为此,学生须搜集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综合,独立地作出结论。 即把搜集的内容划分出相应的层次,并且合理、有序地排列,为使中心更为突出,还应关注各层次间的衔接、过渡。 学生在周密思考、组织语言、准确表达的过程中,训练了思维的结构化。
微文的内容都能紧密联系当下生活, 因为生活的支撑, 学生会更深切体会提高言语表达能力是有用的,学习因此更具主动性。 教师可就某个话题,设计情境,提出相左意见,比较争鸣,引导展开论辩。 学习辩论就是学习怀疑、猜想、反驳、证伪的方法,学习有逻辑地思考问题,发展理性思维能力。 在论辩时, 要引导学生防范个人偏见, 学会抱着真诚和客观的态度宽容不同的意见;学会基于事实发问论证,抵制毫无根据的想法;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联系生活来理解各种不同的观点。 在倾听碰撞中,模糊的、零散的、粗糙的感悟得以唤醒,内隐经验得以条理化、清晰化和系统化。 在这个过程中,辩论双方以及听众看到了自己没有看到的事物的其他方面, 从而获得更具自主性、实在性、客观性的知识,建构对事物更加正确的认识,发现解决问题的更好方法。
四、 篇组结合模块教学,让思维系统有序
为使阅读教学更好地促进思维发展, 应强调单元备课、模块化教学。 当前大部分教材以主题单元为主线,精心组织不同数量有内在意义关联的课文,在每个单元之下选录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主题相近的作品,并且适当加入导语和按语,为模块化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提供了方便。
教师要有全局观念, 脑子里应该有一幅完整的知识框架图, 某个语文知识点在整个语文知识体系中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要十分清楚。 单元目标分解后,可以明晰地知道完成某项目标,需要教学什么, 安排怎样的教学顺序, 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等。 在此基础上,教师对教材作全面分析、深入挖掘、 灵活整合,甚至将教材内容打散重新组合,构建弹性化和框架式的内容,将孤立的知识要素联结起来。
教学内容要体现瞻前顾后、紧密相连、循序渐进的编排:既有萃取当下单元的内容和要求,也有对前期已有知识与能力的溯源, 还有对后续学习的巩固和提升;既有横向的透视,也要有纵向的穿透,前后衔接,彼此照应,在系统整体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建构网状知识体系。 教师要有授课效益意识,整体把握课堂结构,突出核心知识的内在逻辑关联,追求深度阅读, 引导学生在批判反思中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基于动态统一的、有机关联的阅读内容,学生可以反复地多角度比较, 也可以不断深入地多层次比较。 既能把握多篇作品内在的共同规律,又能更清楚地看到它们各自的特点,开拓视野,让学生从言语作品中感受到语言是有规律的, 从他人的言语作品中不断地总结和认识语言运用规律, 进而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即便是单篇课文的教学,也应该体现整体感知、聚点探究、整组提升,在篇组结合中着力引导类比迁移。 如训练概括能力,教师选择典型课文,引导学生或把握故事的发展线索,或找齐文章的情节点, 或抓住中心句过渡句,或紧扣文章的关键词,再按作者的表达顺序,将其连成一段通顺完整的话,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把写法相同的课文归类学习, 或拓展阅读与课文语言特点相似的片断,在举三反一中掌握语言规律。
教学时要尽可能把阅读这一内隐的思维流程外化为一定的操作规范。经历由表及里、由里反表的阅读过程, 学生把阅读过程中零星的体会不断梳理,分类归纳,使之条理化、清晰化。在后续阅读中,众多同一类语言现象的不断复现、 刺激、同化和顺应,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群组学习中,学会正确排序、客观比较、科学分类、触类旁通,将悟出的语言规律迁移到不同类别的阅读材料。
好的文章,都有着严密的思维经纬,有着很强的逻辑力量。它的背后是思维和见识,是对事物、世界、人生、人性独到的认知和理解。篇组结合模块教学, 吻合了语文学科最大的特色———整体性, 建立起由语言文字到文化精神的逐步递升的阅读层次和阅读结构, 提升文本阅读能力,有效地训练了思维的系统有序。
参考文献
[1]陈晶.经历表格形成过程,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教学与管理,2014(5).
[2]陈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三个切入点[J].上海教育科研,2013(3).
[3]史修永,刘静.语—图关系视域中的文学理论教学创新[J].教育评论,2014(9).
[4]邹晓明.深度对话:语文课堂的本色追求[J].上海教育科研,2014(4).
[5]魏小娜.反思与聚焦:探寻我国阅读教学的本体[J].课程·教材·教法,2014(3).
[6]刘华.美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跨学科读写教学及其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4(4).
[7]钟斌.基于反方立场的自我校准:提升论证的思辨性与周密性的有效策略[J].语文学习,2015(2).
[8]王斌杰.高中作文教学思维训练的实践与思考[J].语文学习,2011(10).
[9]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昨天和今天[J].课程·教材·教法,2014(8).
语文学科的新课程改革 篇2
【论文摘要】: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语文教育冲击越来越大的今天,如何满足社会对语文教学的更高要求,贯彻新语文课程标准,我们不但要研究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还要探讨作为语文学科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校本课程。本文将从语文学科校本课程的价值、背景、开课模式等层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校本课程、构建体系
一、价值阐释:
现代社会的大变革对传统语文教育格局的冲击,丰富了语文教育的资源,拓展了语文教育的空间。重视挖掘教育资源并发挥其教育功能,是解决语文课堂教学局限性的有效办法,开辟语文校本课程,是充分利用语文教育资源、实现语文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是实现语文教育由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教育转变的有效实践形式。因此,语文第二课堂应避步成为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照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体例,建立一整套与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相配套的任选课教学体系,能够在落实好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给学生更大的学习和活动余地,引导学生从各种途径吸纳相关知识多途径地获得信息进行积极的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促进其探究精神和创新学习能力的发展。这样的教学体系既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和能力特长的发展,又能充分尊重教师和学校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也有利于突出本校的课程特色,使学校课程具有更强的主动变革的机制和能力,是对新课程理念的积极实践
语文校本课程是相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而言的。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历史和不可否认的优越性,使它在现在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教学的主要形式。要求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语文知识,离不开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语文能力,也离不开课堂教学的示范和引路。但是它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局限性。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和有限的语文知识,是每个中学生应该认真学习掌握的。但学生仅仅掌握本中有限的语文知识显然是不够的。另外,由于受时空的限制,它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场合,仅限期于课堂学习而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语文能力,显然是难以实现的。相对于课堂教学的这些局限,语文校本课程的优势显著。
首先,语文校本课程为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实践的广阔天地。
作为学习,课堂教学和校本课程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学生较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往往越好。学生在校本课程越少感到学习的强制,更多的是独立的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同时,校本课程的丰富多彩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校本课程冲破了教室时空的限制,使学生有了实践和应用语言的更多场合和时机,从而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的语文能力,体现了学校 “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其次,语文校本课程为因材施教提供了余地。
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想尽办法千方百计的因材施教,而校本课程可以让广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语文活动,有特长的学生也可以在校本课程中充分发挥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目标,都得到发展。
再次,语文校本课程有利于发挥社区、家庭的教育效益。
学生学习语言,除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在社会、家庭里学习。语文校本课程能沟通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学生走出课堂狭小的天地,面向社会,把社会生活作为学习对象和学习场所,语文能力也就相应提高了。同时,校本课程有益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是教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和多参加校本课程。
二、背景阐释: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与新课程匹配的支持系统。随着人们对新课程的合理解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关切。语文课程是学习母语的课程,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无与伦比的语言环境,满眼皆汉字,满耳皆汉语;二是丰富的语言、文化资源,灿烂的古代文明,丰厚的民族文化。语文课程又与现实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学生的日常生活,都可以拿来作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标准》)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及新课程方案的逐步推广,人们在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思考与反复实践中发现,如何认识新课程、把握新课程的精神,从教师自己现有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具体实际及客观条件出发,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将新课程的精神贯彻到自己的教学行为中、具体落实到每位学生身上,最终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其个性的充分发展。这无疑是当前基础教育如何真正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一个亟待理清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建立 “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作为一种贯彻新课程的理念被提了出来,作为对这一理念的积极探索和实践的重要活动形式,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与实践。
新课程标准加大了实践和实验的比重,必然要求课程的设置要有必修课、活动课、任选课等课程形式;新课程标准关注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不同学科教育的不同期待,必然要求高中语文课程体现出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特点;新课程要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普遍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要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必然要求语文课程的结构应体现出多样性、层次性发展性的特点;新课程强调对学生创新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必然要求语文课程的内容和目标要充分反映时代的要求,注意和现代生活相联系,体现出现代的思想意识、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同时要使学生能够从现代观念的角度出发,联系特定的历史背景去感受和思考传统的经典作品。可以说,新课程标准是以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要求为主要着眼点的,是最能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教育理念之一,它必然要求课程的设置要与之所体现出来的特点与要求相适应。然而,反观当前的中学语文教育,却仍存在着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应的地方:课程的设置仍未能突破统一化、单一化和机械化的局限;作为教学内容重要载体的语文教材,无论是旧编还是新编,都未能很好地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出发,以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素材来展示教育内容。因此,语文教育呼唤与生活领域相衔接、相融合的教学素材;呼唤一种生命化、创新化与信息化环境、学习型社会相适应的能够突现个体成长、个性发展的多元课程体系。《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送审稿)》在前言部分特别强调,要适应时代发展对高中语文的新要求新需要,应该调整好课程的内容和结构,为学生的发展搭建一个展示个人才华、探寻适合个性发展方向的大舞台。为此,改变原有的只由国家设置课程、决定课程内容的状况,转而推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构建一个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开发语文校本任意选修课程,使高中语文的课程设置更符合新课程标准,这将是推动新课改的很有意义的尝试
三、高中语文校本课程体系的基本构建思路
(一)围绕普通高中语文的学科培养目标,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建立一整套全新的与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相配套的校本课程教学体系。
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新课标)与这一强调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相适应,新教材的编写是以能力点为依据的,但是如何落实这些能力的培养,却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怎样使用新教材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尽管新课程标准在阐释语文能力比原有的教学大纲相关内容来得详细,但由于它是以三年为总目标的,在落实时难免会有遗漏。在从重知识到重能力的转变过程中,片面追求哪一点都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但新教材在编著时 “有意淡化技术操作层面的训练,改变了某些纯工具性的做法,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新课标)从这点上看,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在更趋于合理化科学化的基础上,似乎也都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能力的培养不能脱离知识点的传授,知识点的落实在常规教学中也是至关重要的。架空基础知识大谈语文能力或语文素养的提高,无异于舍本逐末,再完美的目标也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
有鉴于此,参照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体例,建立一整套与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相配套的校本课程教学体系,把能力目标细分为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可以使教与学都做到循序渐进、梯级进行,较好地实现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和培养语文能力的双重目标。比如,高一新教材在阅读方面的内容编排上以现代散文和古代散文为主,“着重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⑤在文言文阅读的教学中,可将新大纲规定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15个文言虚词全部分解到具体的课文中,以保证知识点的落实;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则根据新教材的编排内容,按照整体感知、揣摩语言到分析评价、鉴赏吸收的过程,将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分解到具体的单元中,构建一个完整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体系。在确定落实教材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同时,可设计与教材内容相关能对教材内容起到拓宽加深的选修科目,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如可开设以下内容的选修课:《常用语文工具书的使用》、《中国传统文化》、《训诂学入门》、《汉语的演变》、《文言文语法示例》、《先秦散文选讲》、《中国古代散文史》、《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骈文概论》、《现代散文名家代表作赏析》、《现代散文的发展》、《中国现当代文学简介》、《鲁迅与国民性批判》、《杂文大家名篇赏析》、《当代女性作家散文》、《闽籍作家的成名作》等。这样,通过建立一整套与新教材相配套的任选课教学体系,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加深,能够在落实好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树立信息化社会的知识观和课程观,注重对知识的重新筛选和横向组合。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学校教育中那些企图通过必修课教学进行全面、系统的知识训练已经不再可行,也难以适应新的社会要求。有鉴于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的设置 “应联系学生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沟通古今中外,面向未来世界,应以专门性和综合性、边缘性相结合的学习内容,向学生展示层次多样的语文课程图景,提供丰富的语文营养和多向度发展的途径”。(新课标)
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中的基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该树立信息化社会的知识观和课程观,注重对知识的重新筛选和横向组合。在教学中应该改变过去那种一味增加知识量的做法,转而注重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从而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变革学习方式、重新筛选和横向组合知识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那些真正属于基础性的、具有 “生产性”的、适应信息时代学习需要的知识,从而获得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素养。因此,根据知识体系在发展过。程中知识越来越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整合现有课程、参照教材内容、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发挥语文教师的专业特长和能动创造精神的基础上,可以开设诸如《生活中的逻辑思维》、《农村实用文体写作》、《网络时代的写作》、《修辞例谈》、《美学入门》、《中外文学比较》、《西方文学纵横谈》、《影视欣赏》、《三国谋略》、《泉州文化名人》、《泉州地方戏剧》等任选课目。这样既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和能力特长的发展,又能充分尊重教师和学校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也有利于突出本校的课程特色,使学校课程具有更强的主动变革的机制和能力。
(三)确立适应 “学习型社会”的学习观,加强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
正如一位未来学家所说的: “将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习型社会”的确立,必然要求人们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不断学习快速吸收新的知识,以适应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知识的更新和发展是飞速的,而个人在校学习的时间却是有限的。如果基础教育仅仅局限于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没能注意培养其获取知识的能力,将远远不能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因此,着眼于未来社会的需求,培养善于主动更新知识、紧跟时代脉搏的研究型人才,必须是基础教育的首要目标。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要让学生“在执着的探索中,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既能尊重他人的成果,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领异标新,走进新的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新课标)的培养目标。在这个目标中,高中语文对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性的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一致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则基础教育应有面向未来的前瞻性目光,高中语文学科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学科更应如此。所以高中语文应充分发挥本学科的课程优势,在落实好必修课的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任选课对必修课内容的拓展深化作用。以生动的、开放的、丰富的、创造的、实践的、发展的、科学的任选课内容,帮助学生确立面向 “学习社会”的学习观,变适应性学习为创新性学习,注重学生对自主学习方法的掌握,强调基础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得到充分的发展。由此,可以开设诸如《如何有效获取网上信息》、《网络时代的语文学习》、《现代文阅读指要》、《语文学习心理探索》、《文学创作入门》、《演讲与辩论》、《写作中的创新思维》、《语言表达》、《广告写作》、《武侠世界中的情与义》、《儒、释、道与中国古代文人》、《现当代文学中的农民形象》等任选课。通过开设带有研究性学习性质的任选课,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可以给学生更大的学习和活动余地,能够引导学生从各种途径吸纳相关知识多途径地获得信息,进行积极的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从而促进其探究精神和创新学习能力的发展。这样的教学体系对学生今后的自我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四)我校高中语文老师构建校本课程的实践。
我校高中四位高中语文老师分别开设了:
《中外名著名片赏析及表演》(内容为:赏析名著名片,并自导自演其中精彩片段,是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心,诗意地栖居,哪怕片刻,这是本课程的目标。)
诗歌诵读与创作(内容为:鉴赏诗歌力作,提升文化品位,培养高雅气质,尝试创作创作。)
文言经典选读(内容为:选取古代文言名篇《四书五经》等,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周易》《诗经》、《尚书》、《春秋左传》中的名篇等等。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的学习古代汉语知识,了解中国古代文化。)
小说和戏剧(内容为阅读和欣赏中外著名小说和戏剧)
从课程内容的开设来看,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关于五类选修课的教学是这样规定的:
诗歌与散文
本系列课程,应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精选重点,鉴赏研读。
小说与戏剧
本系列课程的一些基本教学要求,与 “诗歌和散文”大致相同,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新闻与传记
重在指导学生阅读典范性新闻作品。语言文字应用
应引导学生增强应用意识,注重在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习语文,在广泛的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文化论著研读
应指导学生阅读论著,凋查和梳理材料,增强文化意识,学习探究文化问题的方法,提高认识和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吸收优秀文化的营养,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
我尝试过两门校本课程,一为新闻赏析与写作,二是中外名著名片赏析与表演。上前者这门课时,我先给学生介绍一些最基础的新闻知识和技能,然后带领学生阅读《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等京城主流报刊,从阅读时间中体会消息、通讯等各种新闻问题的写作技巧,然后让学生把学习所得运用到实践中,每隔两周左右的时间采写校园内新闻或做人物专访。一个学期下来,经过我辅导的学生已经能较好地完成学校校刊和校广播站、电视台的新闻撰写采访工作。并有部分同学向校外新闻媒体投稿,得以发表。
我现在开始的这门《中外名著名片赏析及表演》,一周两节课,大概能上十五周左右的课。一部名著电影用一至两周的时间播放完,然后用半节课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名著的人物、主题、艺术魅力等,小组发言完后,接着进行另两个小组的电影片段表演。一个学期大概能欣赏六部左右的名著电影,所放内容一是根据我所拥有的影碟资料,一是根据学生的喜爱调查,一般播放的是《飘》、《简爱》、《巴黎圣母院》、《呼啸山庄》、《双城记》、《茶花女》《傲慢与偏见》等。学期末的考评方式为写名著欣赏论文,再结合平时的发言和戏剧表演来打分。从两个学期开学初的报名情况来看,这门课程很受学生欢迎,两学期报名人数均达到 50多名,为保证上课质量,我不得不控制在不超过40人。
实际上,在几年前,为了开设这门校本课程,我已经在教材上做好了准备,和他人合作编写了一本长达 50万字的专著:《文学名著导读》,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我完成了其中二十篇,每篇都是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介绍,包括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小说主要人物、小说梗概、精彩段落、艺术价值评述等。现在我就是用这本书作为本课程的教材的。所以我以为:老师们可以平时有意识地多从事这方面的写作和素材积累,成论文,甚或成专著,这都是自己教学的成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从选修本课程的学生,所写的读书报告、读书札记、评论鉴赏文章、举行朗诵表演等具体成果来看,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文化视野明显提高。在阅读名著时间,能拓展想像和联想,对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批判质疑的能力也有较大提高等。
语文学科的新课程改革 篇3
一、 经历图表的形成过程,让思维有层次
自媒体时代,读图读表成为人们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图形表格中包含着许多隐藏的已知信息和大量的推理素材,是对现实问题的高度概括与抽象。让学生经历表格的形成过程,学会作图、识图,是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不可忽视的一环。
用图表来组织、阐释和表达知识,是将内隐的思维过程可视化。读懂一篇文章,并将文章提炼为一份图表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从形象、具体的认知到抽象、复杂的思维的经历。这其间,要联系旧知,分类提取;然后压缩整合,把握本质;最后转换迁移,达到触类旁通。这样的阅读特别强调信息的关联、整体的认知和主动的思考。
如学习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新型玻璃》一文,学生把文字转换成表格,必须归类整合,提取每一段中表示玻璃名称、描写玻璃特点及作用的关键词。学生通过列表发现,课文每介绍一种玻璃,都是按其特点、作用来写。仿写时,就能立足原有经验,转换表格中的已知信息,迁移应用课文中的写法。表格式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问题中抽象出相同的关系,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加强了对不同类或同类事物之间联系的认识,考虑问题将更加全面。
让课文以图表形式出现,会使学生明白:表格是对文字进行压缩形成的,是对某一类高度相关问题的抽象与概括。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让学生先提炼出游览顺序图: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再对照顺序图判断课文各部分的详略,在此基础上体会各部分的描写特点。这样的阅读就不会只停留在对词句的理解上,而是对文章脉胳进行宏观立体的把握,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提高语篇分析能力。通过对问题的提炼,学生经历了从丰富的情境中抽象出基本关系的过程,获得了去除问题情境把握问题本质的经验,培养了抽象思维能力。
表格也有助于了解不同体裁的语篇具有不同的篇章结构和学习程序。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太阳》是篇科普说明文,引导学生把文章内容梳理成如下表格:
每一次归纳提炼,都必须回到整体之中……完成了表格,学生就把握了文章的整体框架。表格清晰地展现了说明文这一体裁的特点,教师可让学生拓展阅读两三篇相类似的文章,再让学生根据这类文本的特点进行写作练习。这样,提取有效信息、罗列构成要素、分析综合平衡、推论表达意图、举一反三迁移,构成了动态的、递进的、完整的思维过程。
教学的最高目标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截取一些代表性的课文,按照反复孕育—初步领悟—简单应用的路径,引导学生经历表格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语言与图表之间的同源共存,明白一篇文章的各个段落前后应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形成体系,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
二、 尝试跨学科的读写延伸,拓展思维广度
跨学科读写延伸是具有思维建构功效的话语实践。既是语言,又是认知;既是实践,又是建构。一方面,将语言学习融入社会、自然、文化等学科构架中,有助于学生建立多元知识结构和技能体系,跳出语文教材所限定的知识内容,在更加宽泛和自由的知识视野中思考问题、发展想象力,进而学会多角度认识事物。另一方面,跨学科读写延伸更能突出读写的知识建构功能,培养学生高层次的读写能力。因为语文是具体运用中的语文,越是具体明确的语言运用环境,越能体现语文运用的水平,也越有利于培养学生未来专业学习和工作所需要的语文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跨学科的读写训练,首先是基于课文教学进行有意义的拓展阅读,如专业科学小论文、说明类的文章。教师在选择拓展阅读内容时,要有意识倾向与文本相关的科学类、实用类小论文、说明文,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浅显的科技小论文、实用说明文,把握其基本观点与论据,学会写出准确而简明的内容提要。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可指导阅读《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科学的殉道士——布鲁诺》《关于万有引力,你应该知道的20件事》等相关文本,并推荐课外了解伽利略的《论无限、宇宙及世界》、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等,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外继续探究学习的基础上,撰写诸如《我身边的万有引力》等读书小报告。
这种涉及特定领域的拓展读写,通过阅读专业学科知识,有效训练学生提炼关键信息、把握文本的组织结构关系、基于证据进行推理的写作能力。由于各领域间的阅读能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可迁移性,这样的读写活动,加强了基本阅读技能和各学科学习的联系,有助于培养阅读理解本年级各学科文本的能力。
一篇文章,可能是文学文本、历史学文本,科普文本或社会学文本。教师要选择最能体现作为教材价值的视角去引导拓展阅读,这样的阅读往往是综合的学习过程。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西门豹治邺》一文,推荐阅读的系列内容可以是:邺县的古今位置地图、古人敬神事鬼的民风民俗、《水利史名人故事》《世界著名水利工程》《史记·滑稽列传》……一方面,强化了西门豹这位有勇有谋、敢作敢为的改革者形象;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西门豹在邺县做出的成绩,固然离不开他自身的条件,但也与他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有关——魏文侯魏斯大刀阔斧地改革,使魏国成为诸侯国中最为强大的国家。
这样的延伸比较阅读,意在给学生提供多个视角,引导他们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学会关注事物的多重内涵,发现事物往往存在着两面性,甚至多面性。学生在综合运用阅读中,不断发展由此及彼的联想力,感悟到世间万物相互关联、平衡相对、相互依存的哲理,思维空间得以拓展。
语言的实践性特点表明,越具体的跨学科读写要求越符合语文的本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不同学科的文本,获得语言的直接经验,体会不同学科的语言差异。如鼓励学生在造句、说话、写话时,阅读并运用其他学科如品德与生活、科学、数学、甚至音乐、美术教科书上的词汇、句式,以清晰准确地传递信息,丰富语言表达的内容。
三、 参与微文阅读评论,增进思维深度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打开了语文课堂教学的门窗,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移动自主学习,在内容、形式、空间、时间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灵活多样的表达手段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感官体验,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愉悦。教师要充分利用移动平台,通过技术让阅读更具思维价值,让语文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移动自主学习呈现手段丰富、阅读过程短平快。教师要选择适合的阅读主题资料,引导学生亲历微文阅读的过程,感受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自由阅读,学会在海量的信息中,抓重点词阅读,读懂评价、跟贴、围观和点赞中的关键信息;学会一目十行地浏览,筛选并提取有用的信息;通过亲身实践获取一手材料,发展独立探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积累材料,在说话、写作时,能从一个材料联想到另外相关的材料,并将各种已有的材料加以组合,建立服务于主题的意义链接。
微文阅读时,人们往往只对话题内容感兴趣,而忽略展开话题的思维过程与思维操作。因此,微文阅读指导要以积累材料、训练思维为切入点,以避开长期碎片化的微文阅读。有质量的阅读,不仅仅是关注话题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背景,体悟跟帖者、评论者的特定思考方式、看世界的不同角度。这种由表及里的思维,实质上就是一种追寻事物因果关系的逻辑思维,唯有如此,才可能作出客观评判。
微文的阅读反思,是个体性、内隐性的。不同个性的学生一起观察、倾听、思考、交流时,反省就会加深,思维因此更进一步。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各种专题的微阅读交流活动,交流的方式可以是介绍,可以是独白,可以是表演,也可以是专题报告。为此,学生须搜集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综合,独立地作出结论。即把搜集的内容划分出相应的层次,并且合理、有序地排列,为使中心更为突出,还应关注各层次间的衔接、过渡。学生在周密思考、组织语言、准确表达的过程中,训练了思维的结构化。
微文的内容都能紧密联系当下生活,因为生活的支撑,学生会更深切体会提高言语表达能力是有用的,学习因此更具主动性。教师可就某个话题,设计情境,提出相左意见,比较争鸣,引导展开论辩。学习辩论就是学习怀疑、猜想、反驳、证伪的方法,学习有逻辑地思考问题,发展理性思维能力。在论辩时,要引导学生防范个人偏见,学会抱着真诚和客观的态度宽容不同的意见;学会基于事实发问论证,抵制毫无根据的想法;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联系生活来理解各种不同的观点。在倾听碰撞中,模糊的、零散的、粗糙的感悟得以唤醒,内隐经验得以条理化、清晰化和系统化。在这个过程中,辩论双方以及听众看到了自己没有看到的事物的其他方面,从而获得更具自主性、实在性、客观性的知识,建构对事物更加正确的认识,发现解决问题的更好方法。
四、 篇组结合模块教学,让思维系统有序
为使阅读教学更好地促进思维发展,应强调单元备课、模块化教学。当前大部分教材以主题单元为主线,精心组织不同数量有内在意义关联的课文,在每个单元之下选录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主题相近的作品,并且适当加入导语和按语,为模块化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提供了方便。
教师要有全局观念,脑子里应该有一幅完整的知识框架图,某个语文知识点在整个语文知识体系中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要十分清楚。单元目标分解后,可以明晰地知道完成某项目标,需要教学什么,安排怎样的教学顺序,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对教材作全面分析、深入挖掘、灵活整合,甚至将教材内容打散重新组合,构建弹性化和框架式的内容,将孤立的知识要素联结起来。
教学内容要体现瞻前顾后、紧密相连、循序渐进的编排:既有萃取当下单元的内容和要求,也有对前期已有知识与能力的溯源,还有对后续学习的巩固和提升;既有横向的透视,也要有纵向的穿透,前后衔接,彼此照应,在系统整体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建构网状知识体系。教师要有授课效益意识,整体把握课堂结构,突出核心知识的内在逻辑关联,追求深度阅读,引导学生在批判反思中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基于动态统一的、有机关联的阅读内容,学生可以反复地多角度比较,也可以不断深入地多层次比较。既能把握多篇作品内在的共同规律,又能更清楚地看到它们各自的特点,开拓视野,让学生从言语作品中感受到语言是有规律的,从他人的言语作品中不断地总结和认识语言运用规律,进而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即便是单篇课文的教学,也应该体现整体感知、聚点探究、整组提升,在篇组结合中着力引导类比迁移。如训练概括能力,教师选择典型课文,引导学生或把握故事的发展线索,或找齐文章的情节点,或抓住中心句过渡句,或紧扣文章的关键词,再按作者的表达顺序,将其连成一段通顺完整的话,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把写法相同的课文归类学习,或拓展阅读与课文语言特点相似的片断,在举三反一中掌握语言规律。
教学时要尽可能把阅读这一内隐的思维流程外化为一定的操作规范。经历由表及里、由里反表的阅读过程,学生把阅读过程中零星的体会不断梳理,分类归纳,使之条理化、清晰化。在后续阅读中,众多同一类语言现象的不断复现、刺激、同化和顺应,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群组学习中,学会正确排序、客观比较、科学分类、触类旁通,将悟出的语言规律迁移到不同类别的阅读材料。
好的文章,都有着严密的思维经纬,有着很强的逻辑力量。它的背后是思维和见识,是对事物、世界、人生、人性独到的认知和理解。篇组结合模块教学,吻合了语文学科最大的特色——整体性,建立起由语言文字到文化精神的逐步递升的阅读层次和阅读结构,提升文本阅读能力,有效地训练了思维的系统有序。
参考文献
[1] 陈晶.经历表格形成过程,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教学与管理,2014(5).
[2] 陈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三个切入点[J].上海教育科研,2013(3).
[3] 史修永,刘静.语—图关系视域中的文学理论教学创新[J].教育评论,2014(9).
[4] 邹晓明.深度对话:语文课堂的本色追求[J].上海教育科研,2014(4).
[5] 魏小娜.反思与聚焦:探寻我国阅读教学的本体[J].课程·教材·教法,2014(3).
[6] 刘华.美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跨学科读写教学及其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4(4).
[7] 钟斌.基于反方立场的自我校准:提升论证的思辨性与周密性的有效策略[J].语文学习,2015(2).
[8] 王斌杰.高中作文教学思维训练的实践与思考[J].语文学习,2011(10).
[9] 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昨天和今天[J].课程·教材·教法,2014(8).
语文学科的新课程改革 篇4
一、全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 把文本变活了
多媒体技术, 通过文本、图像、动画、声音、影像等几种形式的组合来再现文本及文本以外的东西, 使得知识内容丰富多彩, 能够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 有利于学生的记忆, 为联想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例如, 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 我利用网络提前收集了桂林山水的图片、视频资料, 还有作者写桂林山水时的背景, 各种关于桂林山水特征的文字资料以及这一课的字词、重点句子等。上课伊始, 我让学生讨论想学什么。经过讨论, 学生知道了本节课重点研究的内容是桂林山水的特点, 读出桂林山水的美。然后, 学生带着问题开始自学。有了对我所提供的这些资料的了解, 学生很快把握了桂林山与水的特点, 并在共用平台上交流体会。我伺机点拨, 让全班交流。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 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 因此, 感悟体会也更深入, 感情升华也就水到渠成了。因此, 结合信息技术手段, 活用文本, 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了。
(二) 扩大了信息交流
网络状态下可以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 通过视频广播系统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源。师生都可以访问电子化的课程资源库, 获得直接相关的素材和资料, 并可以通过网络检索图书馆中的专业网站, 获得该学科的最新信息。例如, 教学《穷人》一课时, 我让学生自学我所提供的资料的同时, 也可以自主到各种网站上获取与本课相关的资料。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不仅收集到了发言的第一手资料, 而且更有说服力。一名学生在广播平台上交流时说道:“我了解到了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的时代背景。当时, 俄国正处在沙皇统治之下, 劳动人民的生活十分困苦。然而, 就在这种极度贫困的背景下, 桑娜却非这么做不可地抱回了邻居的两个孩子, 更能够体现出桑娜作为穷人那颗善良的心。”看到这样的交流, 我立刻让学生热议此话题。学生各抒己见, 通过图片的收集、文本的解读以及时代背景的感悟, 很快体会到了桑娜善良的本质。有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交流平台, 实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 也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 学习资源更丰富了
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师生提供了学习的平台, 学生可以自愿选择学习资源, 为其实现探索和发现知识创造了有利条件, 真正达到了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的目标, 实现了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甚至自我创造新的知识。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中最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给学生自我感悟的空间。例如, 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 我让学生看课题后思考:“你想从这篇文章中学习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想了解地震中父亲是怎么做的, 儿子又是怎么做的, 地震中的父亲与儿子之间究竟发生了一段怎样感人的故事。经过认真讨论后, 学生确定了研究主题。然后, 我让学生带着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学习。学生通过看图片、看故事的内容、读父子之间的对话以及收集汶川地震中那些感人的画面, 使学生感受到了地震中父亲的不离不弃, 儿子的信任以及父子情深。通过学生自学、平台交流感悟、教师的适机点拨, 学生从原来不能理解文章内涵, 到现在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能很快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学习, 实现了课后延展,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其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 实现了自我评价
传统的语文课堂评价, 主要是由教师或学生进行评价, 浪费了很多有效的时间。利用计算机管理教学后, 可以实践学生的自我测试与评分、学习问题诊断、学习任务分配等功能。最近的发展趋向是在网络上建立电子学档, 其中包含学生电子作品、学习活动记录、学习评价信息等。利用电子学档可以支持语文教学评价的改革, 实现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每一课的学习过后, 学生可以根据对教师预设问题的回答进行自我评价, 大大提高了评价手段的单一化。学生在平台上进行交流, 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评价, 教师也可以适机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这样实现了教师评价、生生评价、计算机评价等多元评价, 让评价更丰富、更具体、更能够充分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鼓励, 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一) 实现了教学方式的最优化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借助文本进行教学, 教学亦定位于文本。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后, 教师、学生可以共同建立有效的资源库, 为文本提供各种有效的素材。例如, 文本写作时代与现代相距甚远的, 我们可在资料中增加时代背景, 来使学生了解时代背景。根据课文内容, 我们可以增加一些有效的视频资料, 来帮助学生理解难点的段落。在重点的句子处理上, 我们可预设一些问题, 帮助学生来理解这些重点的句子。同时, 我们还要为学生创设读文本的平台, 让学生能够充分交流、学习、体会, 能够把自己独特的感悟在全班交流。更重要的是, 我们要给学生提供交流自己收集资料的机会, 并把自己的感悟说给全班同学。这样的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 实现了师生、生生的互动。在网络课堂, 教师的作用只是一个引导者、参与者, 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在学生交流感悟的时候, 教师可以适机将重点的问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及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提交到平台上重点研讨。教学方式的改变一定会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更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二) 实现了学习方式的最优化
信息技术在帮助和支持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交流协作等方面具有强大优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 大大拓展了学习层面, 丰富了文本内容。在学习方式的呈现上, 网络状态下的教学更有利于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优势, 可使学生依据教师事先准备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 也可依据自己的兴趣在平台上收集资料, 交流感悟。学生不再被动学习, 不再是教师的听从者, 而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动作用, 完全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 从而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 实现了学习效益的最优化
信息技术教学让语文课堂更灵活, 为语文课插上了翅膀,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语文教学,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化。而且, 不同层面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 也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 使各层面学生的学习都有了保证, 从而实现了语文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语文学科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篇5
【关键词】 语文 师生关系 课堂节奏 作文 舞台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4-029-01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基础性学科,带有强烈的人类情感色彩,也是德育培养的主阵地。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一直在不断努力,要提升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本知识技能,形成语文基础素养的同时,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形成健康健全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要求我们教师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素养、准确高效的表述能力和客观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之外,还必须有高度的教学热情和高尚的人格情操。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承载太多,我们站在实现语文课堂教学高效化的角度来看,如何在日常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高效课堂方法模式的切入,让课堂教学成为教师得力、学生满意的关键点,是语文新课程目标改革的核心内容。下面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感知:
一、平等看待学生,跟学生做朋友,实现师生有效互动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礼教极大疏远了师生关系,是的,教师应该被尊重,但并不表示教师就应该高高在上,不能接近,我们倡导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就在教学关系上而言,教师与学生都是平等的,因为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在“攻取”课堂教学成效高效率的一场场“战斗”中,教师与学生是并肩战斗的占有,良好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获得“战斗胜利”的前提因素,因此我们应该放下作为教师不应该有的架子,不要去盲目维护所谓的师之威严,而要跟学生做朋友,在日常教学中跟学生打成一片,倾听他们的需求,了解他们的想法,获得足够及时的教学反馈,这对于教学环节设计的有效调整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二、改变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极大打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学生们在课堂教学中时刻处于被动地位,放佛就是处于“填鸭式”教学法中的一只只目光呆滞的“鸭子”,偶尔抱怨两句都要被呵斥学习纪律性差。这样的教育模式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们在学生时代也是深受其害,现在成为教师了,莫非我们要继承这样的一个并不合理的教学方法模式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不需要那么循规蹈矩地去低效率地执行那种课堂教学模式,而更多的应该思考,怎样在课堂教学方法模式上实现高效率化的创新。
语文新课程改革目标要求给予我们方向性的指导,必须打破以往陈旧的我说你们听、一节课讲到黑的“一言堂”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支配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减少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讲解表述的比重,更多地让学生去自主思考探究,从“要学生学”转变为“学生要学”的态势。当然,我们必须承认,这样的观念转变,也会造成课堂教学模式的颠覆性转变,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出现短暂的不适应,但是有些牺牲的调整是必须的,改革都会有阵痛。
三、课前导学案的编写,关系到教师对于整节课节奏的把握
教学改革风风火火,各个学校的教学课堂模式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有一句话叫做“万变不离其宗”。作为教师,应该深刻认识自己“引导者”的角色定位,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开展要有自己的一套清晰思路,课前导学案的编写就是这样一种必要的思路整理手段。每一节课开始之前,教师都必须在熟读教材课本的基础上,对于整节课教学的开展有一个清晰的思路设计,并在导学案上体现出来,整个课堂教学的思路设计以及可能出现问题的应对方法,这些都是在新课程改革目标要求之下,教师必须要做的功课。导学案跟以往所谓的教案相比,虽然只是多了一个字,但是内容和强度却多了许多,教案只是一些简单的知识点堆砌,教学方法模式也是直线的,对于学生一点都没有考虑到接受度,而是简单的粗暴灌输;而导学案不能够那样,必须在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人翁”地位的前提下,更多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大限度地自主解决问题,着重点不一样,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了一份优质的导学案,就好比导演得到了一本优秀的剧本,那么课堂教学的开展也就变得水到渠成,教师对于课堂节奏的把握也变得得心应手,学生自主学习的主线方向始终能够跟教师的课堂构思保持一致,虽然教师讲的时间少了,但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并没有减少,这也是语文课堂教学高效化的一种外在表现。
四、给学生舞台,让学生展现学习成果,提升学习获得感
语文学科的学习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其学科特质决定了不能够像某些学科一样取得立竿见影的速成效果,那么这对于学生学习热情和自信心的保持是一个挑战。如果在语文学科教学这样一个需要长期积累、潜移默化地感受到提升的学科上,让学生保持持续的热情与关注呢?我的想法是:多给学生舞台,展现自己。
语文学科的新课程改革 篇6
一、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成绩
自2007 年起, 高中英语进行了新课程改革, 在这期间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第一, 教学目标由掌握语言系统向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转变。使学生学习英语不再只为考试服务, 而是更注重语言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第二, 教学性质由工具性向工具与人文的统一转变。作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工具———教材, 通过课程的改革, 高中英语教材内容符合高中学生的生活经历、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同时,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 教学理念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在英语课堂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 教师应转变自身观念, 及时转换并定位自己的角色, 由“教”向“导”进行转变。第四, 教学内容由知识点的讲授向技能、知识、策略、情感、文化的综合转变。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第五, 教学方式由死记硬背向多种教学方式转变。提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就要在英语教育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 改变教鞭下出高徒的教学理念, 因材施教、创新教学, 利用现代化科技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培养其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使教学方式更加丰富。最后, 教学评价由终结性向终结性与形成性结合转变。科学的教学评价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评价应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通过终结性与形成性教学评价相结合, 可以实现教学的一体化, 使评价更为客观与全面,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英语课程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提出了很多新思路、新理念, 使得教坛更为百花齐放。但是, 在英语课程改革过程中同样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主要包括:传统教学理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 教师关注教仍然多于关注学;课堂教学模式化、表层化、程式化;内容教学呈碎片化状态, 缺乏整合, 难以形成能力;忽视对主题情境的创设和对主题意义的深层探究, 导致思维培养缺失;缺乏针对语篇文本的深入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多为贴标签;为应试而教和为应试而学导致学科价值的错位。英语课程改革要想取得本质上的成功, 教研专家和一线教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针对这些问题, 教师仍然需要不断改变和调整, 以适应21 世纪培养人才的需要。
三、高中英语课标修订的思路
高中英语课标修订要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思路导向。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方面构成。学生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 以语篇为载体, 在理解和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 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 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 构建结构化知识, 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 形成文化理解, 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四、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变革
在课程目标确定之后, 构建与课程目标一致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成为关键, 教学改革必须突破考试评价方式的束缚, 解决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因此, 现有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需要改变。学习内容方面, 通过改变脱离语境的知识学习, 将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融入主题、语境、语篇和语用之中, 促进文化理解和思维品质的形成,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指向核心素养培养。学习方式上应走向整合、关联、发展的课程, 实现对语言的深度学习, “任务型”教学在中国水土不服。
五、对教学设计的再思考
教师应对教学设计再思考, 设计出符合学生思维方式的教学模式。首先, 设计主题引导下的内容教学。教学力求以主题意义探究为引领, 依托语篇, 通过活动有机整合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学习策略, 在提炼、整合、分析、比较、概括、评价语篇意义的过程中, 学习语言, 形成结构化知识, 促进学生的认知建构与发展。其次, 教师要力求教学设计的情境化、问题化和活动化。赋予静态的已有知识以动态的激发, 为新知识增长做准备,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对知识的加工和认知, 还是其面对新问题, 整合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产生情感和思维共鸣的过程, 达到知行合一。最后, 提高文本解读能力是教学的重要前提。有效的教学设计取决于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水平, 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认知过程、情感发展和学习成效。因此, 提高文本解读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
六、构建英语学科活动观的意义
通过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转变, 碎片化学习向整合化、情境化和结构化学习的转变, 学科知识为本向学科育人为本的转变。为学生在参与社会活动和解决问题, 基于语篇, 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和学习策略与他人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个人对话, 形成新认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 提高用英语进行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 塑造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实现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学科素养的协调发展。
随着高中英语课程的不断改革, 教学任务逐渐围绕着“立德树人”和“学科核心素养”展开,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为社会培养全面型人才服务。
语文课程渗透人文思想的新尝试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思想;个性;生命;体验
春秋时期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倡的“仁说”,实际上已经注入重视人道的思想,“仁”的主要意义是“爱人”(《论语·颜渊》),重视人的地位与作用,要把人作为人来对待,重视人与社会的建构,如君臣、父子关系等,并以此作为自己和学生人格修养的最高准则。因此,他的许多生活理念和教育理论对当今中学师生仍有借鉴作用。人文思想真正形成一股思潮,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在此基础上崇尚科学,坚持真理的精神对现代青少年仍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体现在教育上,即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人文思想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也在语文课上渗透人文思想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让学生积极体验
我们早已习惯了从字、词、句子、篇章对文章进行分析,也习惯了从情节、结构、线索到人物、环境、主题,把一篇文章进行“生理解剖”,结果,反而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学生变成了学习的机器,没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没有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一篇美文佳作,与其由老师剖析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倒不如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把创造的空间还给学生,因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况且,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因人而异,是不能统一的。如果语文教师硬要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学生,这无异于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普通教师按部就班分析课文,超级教师则努力做孩子的平行线。因此,教师应与学生一道去领悟作品的神,去探悟作品的美。如上《黄河颂》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与学生一起倾听《黄河大合唱》的音乐,用多媒体展示黄河的波涛澎湃,让未见过黄河的同学们由着性子去想象、去补充,跟学生一起做一次美好心灵的远游。再反复吟诵,配乐朗诵,与学生品读,而后让学生自悟,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再如上《音乐巨人贝多芬》这篇课文,听听《命运交响曲》,体验贝多芬那“扼住命运咽喉”的力量,使学生有个情感底蕴,这样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鲁迅先生说过,教师进行的是塑造人的灵魂的教育。我想,教师呕心沥血的讲解终究也是为了让学生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产生共鸣。
教师必须善于营造逼真、优美、愉快的、有利于体验的氛围,善于进行情感渲染。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说过:“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疑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就是说,文思是不受时空限制的。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灵感,开通学生的思路,就一定要有强烈的人文资源意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人文资源。学生的思想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往往藏某种情趣于胸中,当他们置身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时,就会勾起情思。其实,东升的红日,满天的朝霞,秋天的田野,幽美的贤良祠,泛涟漪的池塘……一切景语皆情语,让学生带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去体验生活,去领略作品的美感,获得情感的愉悦。我们可以改编《皇帝的新装》,自演《威尼斯商人》,观赏电影《音乐之声》,也不妨到《山中访友》,与自然对话,与天地神交。这样,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是大有好处的。
二、让学生关注生命和个体
初中语文课本的文章,很多与生命意识、人生体验有关,体现了教材的人文主义思想。如《安塞腰鼓》、《生命生命》、《谈生命》、《热爱生命》、《紫藤萝瀑布》、《珍珠岛》、《斑羚飞渡》、《敬畏自然》等,它们都能引发人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人对自然、生命的神秘本质的追求,这对学生的人格形成有巨大的影响。植物现象给人以震撼,动物生命给人以思考,声音对人生有启迪,崎岖的境界愈能使人生增添壮美的趣味。在自然界中,一草一木,一鸟一兽,行云流水,日月星辰……种种有生命和无生命的,都可能和我们人类的生命息息相通,一次偶然的相遇,它就和你产生了共鸣,让你热泪盈眶,心潮澎湃,甚至能启发你的灵感,让你恍然大悟,更加珍爱生命。
可是现在许多中学生有一颗严重贫血的“心”:他们自私冷漠,生命意识淡薄,人道主义缺失。我上《社戏》这篇课文,当我读到“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以及“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的时候,学生们都哄堂大笑,觉得阿发太傻,他怎能偷自家的豆呢?上《珍珠鸟》的时候,有些学生竟然说:“我不喜欢鸟,特别是那些丑的、伤残的,我就把它杀死或扔掉。”我就告诉他们,应多一些不忍之心,生命与个体存在我们这个世界,有着与人类一样的快乐与痛苦,是一样平等而又美丽的生命,延伸开来,不仅人与动植物,人与人之间也应该互相信赖、互相支持。为此,我开设了“把动物当人看”、“师生同心做文做人”等专题作文课,让学生在提高作文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丰富思想,健全人格,培养人文素质,还建议学生如有心理问题立即向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询问,寻求心灵的解脱,爱惜生命和个体。试想,一个学生对提供人类生存环境的动植物无情,对给予自己无限温暖的父母朋友感情淡漠或泯灭,甚至连自己都不爱,怎谈得上对朋友尽诚,对家庭尽责,对祖国尽忠呢?因此,语文老师任重而道远。
三、让学生具有独立意识,张扬个性
所谓“独立”,就是不要别人的帮助,依靠自己的能力完成。面对刚刚小学毕业进入初中的学生,我就要求他们抛弃小学阶段学习等、靠、要的思想,树立独立学习的意识。我要求语文学习自己操办、自主预习、独立阅读,作文材料自己慢慢积累,题目靠自己用心拟定,中心靠自己斟酌确定,日记自己写等等。开辟了一块学习园地,让学生自己出题自己解题,不要管别人的监督与否,如有不妥,教师再做适当点拨。我还特别注意让学生逐渐学会整体把握阶段性学习过程,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反思、自我领悟和自我调整,让学生真实地表达独特的感受。
“教也,始之自学;学也,终之教之,亦学也”。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的责任不是教给孩子们以行为准绳,而应创造宽松、宽容、民主的教学氛围,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让学生的个性飞扬。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为此,我潜心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我发现自读课与讲读课没有什么教法上的差异,其实,这类自读课正给了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天地,我主要用竞赛法、复述法、朗读法、自教法等,几种方法既可独立运用,又可交叉运用,以此来激活学生的兴趣。目标是要让学生在独立准备的情况下,嘴巴动起来,脑子想出来,双手巧起来。
四、让考试也体现人文思想
历年来,有关语文考试改革的呼声一直没有中断。其实,考试题目的语言若是具有亲和力,平等对待学生,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怀,营造和谐、轻松的氛围,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情感的对话,有利于减轻学生考试时的压力,使学生紧张的情绪放松,心情愉悦,从而激活思维。这点,可以在占考试分值比例最高的作文题上做尝试。如以“体验”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提示和要求中这样写:“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实情感”,“不要忘了拟一个题目”,“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最好不要少于500字”。“大胆”、“不要忘了”、“最好不要”等语句,极富人性化,亲切平和,改变了以往充满着“必须、应该、不得”等词语的生硬、冷漠的面孔。还有,多题任选的出题方式不仅降低了考试的偶然性,注重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更利于发挥学生的水平。此外,阅读材料可以从内容上滋养、精神上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选材不一定要名家名作,但须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例如,可以出这样的阅读题目:“你最欣赏本文的哪一点?”“你觉得本文有哪些东西让你受到启发?”等。答案意在肯定考生的每一个亮点,这同样表现出了人文关怀。
【语文学科的新课程改革】推荐阅读:
语文学科的课程创生09-27
2022——2023语文学科高效课堂改革第一阶段总结10-20
语文学科回归语文味12-07
语文学科08-11
语文学科性质05-24
小学语文学科12-11
八年级语文学科学科教学计划09-23
语文学科与语文学习07-13
语文学科评课07-02
语文学科基本理论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