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的知识取向

2024-05-16

语文学科的知识取向(共4篇)

语文学科的知识取向 篇1

立德树人在学科教学中细水长流、润物无声地实施,应是各学科教师教学的价值标杆,也是教学教育性的应有之义。但由于教育内部外部的种种原因,导致教师对学科德育认识不到位、实践乏力的现象比比皆是。为此,上海市语文德育实训基地学员三年来就这个关系学生成长、发展的根本问题开展学习、讨论、研究、实践,努力增强教师的学科育德意识,提升教师学科育德能力。

育德意识、育德能力内涵极为丰富。哪些德育内容应融合到学科之中,通过哪些途径、运用哪些方法来展现,从而使学生能切实体验,感同身受,而不是浮光掠影,泛泛而谈,这是我们努力探讨和研究的一个目标。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42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要坚持立德树人,就必须聚焦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价值观不仅用来衡量物的价值,更要用来衡量人生的价值。人们对人、事、物的价值判断,就是价值观。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进行怎样的价值取向的选择,决定了他们人生的内涵,决定了他们能否健康成长,能否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栋梁之才。基于这样的认识,上海市语文德育实训基地梳理了三年来学员在这方面的学习所得,与课程改革中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紧密结合,确立了结业式中的学员论坛的主题——价值取向的思辨与判断,采取教学片断形式,把智性培育和德性涵泳融合起来,让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享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润泽。

论坛展示一

小学组:道德价值的判断与选择

主持人(钱玉华,闸北区实验小学):今天我们小学组论坛的主题是“道德价值的判断与选择”。所谓“道德价值”,简单地说,就是个人行为对于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道德上的意义。人的一辈子都在价值选择当中,但是小学生年龄小,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弱,作为语文教师如何立足课堂、如何利用教材资源,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呢?今天我们将结合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谈谈我们的思考。

《中彩那天》是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二学期的一篇课文。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二战前一名汽车修理厂的技工无意中抽中了一辆奔驰牌汽车,但是中奖的彩票却是他帮同事代买的。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他把大奖送还了同事。

我们几位老师都教过这篇课文,你们以前的教学设计是怎样的呢?

陈芸(黄浦区卢湾第一中心小学):《中彩那天》这篇课文我教过多次,以前我都是分为4个板块进行。其中“研读课文,释疑解惑”这一部分,我主要围绕“道德难题”展开,设计四个问题:(1)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是什么?(2)父亲面对“道德难题”时的表现怎样?读读课文,找找句子。(3)父亲又是怎样解决这个“道德难题”的?(4)你觉得父亲这样做值得吗?

因为线索清晰、教学内容相对集中,每次上完‘课,我感觉都不错。尤其是当我问学生,你觉得父亲这样做是不是值得时,学生们总是一致认为父亲的做法是对的,还从文章中找出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就是母亲的那句话:“一个人只要活得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然而通过基地的学习,我不由得开始反思这样的设计,其实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看似学生都已经明白了父亲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可学生嘴里说出的“诚信”是否就意味着心中真正理解并感悟到了“诚信”呢?实际上,初读课文时学生就已经能知道文章的主旨是“诚信”,因为课文中关于主旨的表达是显性的,开头和结尾都有相应的语句。就这篇课文的教学来说,学生对“诚信”的感知是喊口号、贴标签式的,并未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缪永利(金山区朱泾第二小学):我完全同意陈老师的想法,虽然我采用的教学方式跟陈老师不同,但存在的问题是一样的。在教学时,我是抓课文的最后一小节进行,“成年以后,回顾往事,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深刻的体会,才明白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那贫穷的家最富有的时刻”。我让学生理解这句话中的“富有”指什么?结果,学生们整齐划一的答案是“精神上的富有”,因为父亲将车还给了库伯,他诚信,他有骨气。

文中父亲在“还”与“不还”的问题上,遇到了“道德难题”,他的选择很“难”。但我们的教学一点也“不难”,学生的感悟也“不难”。对孩子来说,根本不存在“道德两难”,只有唯一答案。

主持人:确实如此,正如于漪老师曾经说过的:“我们的教学不能仅仅是入耳,更要入心。学生如果没有从心里真正地思考过、辨别过、争论过,那得出的结论只能是空洞的口号。”是啊,告别口号,撕下标签,就要走进学生内心。基于这样的反思,我们小学组对《中彩那天》这篇课文进行了再设计,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思考与实践的结果。

陈政(徐汇区建襄小学):正是基于这些思考,我们尝试改进以往的教学设计。在理解了父亲所面对的道德难题之后,我又提出这样的问题:“父亲想过要留下这辆中奖的奔驰轿车吗?再来读读课文,我们先来看看父亲有多少‘留车’的理由。”请学生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的词语和句子。

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学生阅读文本,找到了许多留车的理由。有的学生说:“父亲是可以将车留下来的,因为课文的第一小节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生活拮据,全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拮据’的意思是缺少钱,境况窘迫。父亲只是一名修理厂的技工,全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才能维持生计。从‘维持’一词也可以看出家里生活过得不好,是勉强维持生活。而下文又说,‘库伯是有钱人’,可见,这辆车对于库伯家是无所谓的,但对于我们家非常重要。”有的学生说:“文中写到‘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父亲是‘做梦也想得到’那辆汽车啊!”还有的学生说:“更重要的是,‘过后,两人把此事都忘了’,说明父亲把车留下,库伯先生是不会知道的。就算知道了,父亲完全可以说是自己那张彩票中奖了。

我们可以发现,此时学生已经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之中,从语言文字中感悟到父亲有很多理由可以将这辆奔驰车据为己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我继续引导学生去体会父亲抉择之“难”。让学生再去读读课文,看看对父亲的哪些描写让你感到了他的为难?学生在认真阅读之后,从父亲的“神情严肃”、对我的“咆哮”和彩票上那“淡淡的K字”等具体的语言中,感受到父亲在“留”与“不留”之间选择之难,体会到父亲“不留”这一行为的可贵。

父亲同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一样,面对“两难”,他有过犹豫,但是他经受住了这样的考验,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收获的是内心的坦然。我想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生对什么是真正的诚信会有更深的理解。

金羿(黄浦区北京东路小学):是的,我们首先就引领学生,走进情境,去梳理父亲“留车”和“还车”的理由,直面“留”还是“不留”的两难选择。学生很快就在字里行间找到了“拮据”、“梦寐以求”等词语,通过理解,他们发现原来父亲有那么多把车子留下来的理由。尤其是“过后,两人把此事都忘了”说明父亲把车留下,库伯先生是不会知道的,这才是关键。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讲究“君子修身,贵在慎独”,讲究“不欺暗室”,在人家不知道的情况下,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这是最难得的,父亲做到了。“留”或“不留”是两种态度,但态度后面是对价值观的判断和选择。经过比较、判别,学生才会真正有所感悟,原来父亲能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多么不容易。

陈政:在实际的生活中,学生会碰到许多类似这样“两难”的情况,让学生知道父亲是怎样选择的,远比只知道诚信的概念要有意义得多。曾经听到过这样的话,真正的文明是无人知晓时的自觉,我想道德也是如此,真正的道德应该是一种无人时的自觉,这便是“慎独”。

主持人:“穷与富”是现象,“留与不留”是行为,行为和现象之间生成的东西恰是道德选择。学生立足文本语言,把“留车”的理由讲透讲足,为“不留”蓄势,这样一个体验感悟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刘新春(上海市同济黄渡小学):我是这样思考的:父亲梦寐以求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在极大的物质诱惑面前父亲动摇过,这是人性真实的一面。但要学生体会到父亲最终做出还车的决定,就必须带领学生走进文本,通过角色转移,置身父亲的生活圈,感受父亲的内心世界。在语言实践中,体会父亲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生命成长历程,感知父亲慎思于内、笃行于外的品性。

为此,我设计了一个想象说话练习:如果你是文中的父亲,把这辆车留下,会是怎样的结果,用上我们学过的关联词,描述一下父亲的心理活动。我给学生提供的是“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如果……就……”等关联词。

一个学生说:“如果我把这辆车留下,老婆就会看不起我,因为她说过,做人要有骨气。”另一个学生说:“因为我留下了别人中彩的车,所以老板知道后,会炒了我的鱿鱼。”第三个学生说:“如果我把这辆车留下,库伯知道了,就不会再和我做朋友了。”还有一个学生说:“虽然库伯不知道,可是我的良心知道。我开着这样的车会整天心神不宁,弄不好还会出车祸。”

库伯、老板、母亲在文中作者一笔带过。但这些人恰恰影响着父亲的生活、父亲的为人。车留下后,给父亲带来了这么多的负面影响。学生在语言实践里,把准了文脉中父亲的人脉,给父亲开出一剂“诚信为人”的良方。通过假设、因果、转折等关联词的灵活运用,学生体会到,父亲只要稍有不慎,就可能失去亲人,迷失自我。

主持人:感谢几位老师的介绍,从中我发现原来的设计都是直奔结果而去的,现在我们似乎更注重学生体验感悟的过程。这样一个案例,让我们了解了如何走入文本,抓住关键信息来感受“两难”;如何通过语言实践活动,加深学生体验,形成自我判断。

三年的基地学习悄然流逝,我们在导师们的关心、指引下,听了很多,读了很多,学了很多,思了很多,真是收获满满。对于语文学科育人,我们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首先是立足学生,回归真实。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是他独立做出道德判断,而不是顺从于大人的意志。小学教师都知道,小学生会迎合、会揣测、会附和老师的答案。这些答案有时未必是他们真实的想法。因此学生真实的情感状态是进行道德价值判断的基点与起点。

其次是立足学科,追溯本原。我们上的是语文课,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与选择,这个过程,运用的方法都要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儿”。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讲到,“人一开始的价值取向很重要,就像穿衣服扣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那就让我们通过语文教学为孩子储蓄童年精神,为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论坛展示二

初中组:情感价值的辨析与澄清

主持人(梁颖,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今天我们初中组论坛的主题是“情感价值的辨析与澄清”。我们给大家展示的是《羚羊木雕》一文的课堂教学片断,其中教师一角由我担任,学生由我们陈美、贾锋、周蔚、应志宏、杨岚、刘芸和陈红梅七位学员担任。

[背景交代]

我有一只羚羊木雕,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送给我的,我把它送给了我最好的朋友——万芳。爸爸妈妈发现后,逼着我要回了它,我非常难过。尽管万芳还愿意和我做朋友,但我觉得对不起她。爸爸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我有什么错吗?

[课堂演示]

师:同学们,本文写了一只怎样的木雕?

生1:一只黑色硬木的羚羊木雕。

师:好,有补充吗?

生2: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的。

生3:是非常贵重的木雕。

师:仔细看课文,几次提到“贵重”?

生3:第11、13、24、34段中都有提到。

师:为何文中多次提到木雕的“贵重”?我把“贵重”改成“平常”如何?

生4:不好。如果是平常的东西,随便送人就不会引起我与父母的冲突。

师:说得好,因为我把“贵重”之物送人,自然会产生矛盾。那到底该不该送木雕,想请大家站在不同人物的立场上,讨论分析这件事。

[价值辩论]

师:大家觉得该不该送出木雕?请辩论前决定自己的立场,代表孩子一方的举绿牌,代表父母一方的举红牌,并要从文中寻找论辩依据。好,辩论开始。

父母:小孩间互赠礼物当然可以,但要看送什么,羚羊木雕这么珍贵,送朋友不合适。

我:可送的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有什么不可以?

我:我们已经长大,做事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已经送给我的东西,我自己不能做主吗?难道什么事都要和你们商量吗?

父母:如果父母什么事都不过问,那你们做错了事怎么办?

我:你们已经送我,我的东西我做主,万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值得送。你们这样逼着我把礼物要回来,让我出尔反尔,不仅伤了万芳的心,更伤了我的心。

父母:事情没那么简单,做事草率后患无穷。父母送你,并没有让你转送啊,东西可以送人,可父母的爱怎么能转送?你不是伤了父母的心吗?

我:万芳为我作出那么大牺牲,友情无价,我送的不仅是礼物,更是友情。你们重财轻义,是精神虐杀。

父母:我们送的不只是木雕,还有对孩子的爱,这么有意义的礼物随意送人,难道不是对我们的精神虐杀吗?

[澄清式问答]

问题一:关于亲情——该不该要回木雕?

师:大家据理力争,情理结合,各有各的道理。听出来了,我与父母冲突的焦点是:该不该送出礼物,该不该要回礼物。请问,父母逼着孩子要回礼物,对不对?

生1:父母过分,不该逼着孩子要回礼物,应尊重孩子。

生2:父母的做法是对的,贵重的东西,不与父母商量一下,自作主张地轻易送人不好。

生3:父母不对,尤其是妈妈,步步紧逼,根本不允许孩子多作解释。

师:如果你就是故事中的“我”,你觉得妈妈的行为中哪个细节最让你反感?

生3:第4段“妈妈的眼光紧紧地盯着我”。这个“盯”,让我觉得她的眼光像射来的箭,充满着怀疑,咄咄逼人。

师:说得好。还有吗?

生4:第9段,虽然妈妈只是把手搭在我肩上,可是却让我更加紧张。

师:《在那颗星子下》一文中,林老师把手搭在“我”肩上,表现出的是师生的亲近、理解,现在同样的动作,却代表着妈妈的威慑。

师:爸爸似乎要明理许多?

生4:爸爸更强势。

师:他不是先静静点燃一支烟,并没有像妈妈那样咄咄逼人呀?

生4:他的动作非但没让人平静,反而更觉得有压迫感,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感觉。

师:你很会形容。

生5:父母有道理,木雕从非洲带来,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生6:父母不对,他们只看到贵重,没想到情谊,为一个有价的木雕,让我伤害最好的朋友。

问题二:关于友情——该不该得到木雕?

师:我们讨论了木雕该不该送出,该不该要回,那万芳该不该接受这个木雕呢?

生1:不该。这么贵重的物品,是人家父母千里迢迢从非洲带回来的,不能轻易接受。

生2:我认为可以。文中写到万芳替我受罚,为我着想,多么仗义!为朋友都可以两肋插刀,何况送一只木雕啊!

师:“仗义”的解释是“讲义气”,从文中哪件事可以体现出来?

生2:换裤事件。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一下吗?

生2:上周一体育课,我划破了新的运动裤,不敢回家,怕被父母责骂,万芳和我交换运动裤,回家还被妈妈罚站一小时,至今那条裤子还穿在她身上。

师:你的语言表述清晰干脆。

师:你们喜欢万芳吗?

生3:喜欢,她仗义并且通情达理。

生4:是啊,虽然还了木雕,她也很受伤,但依然主动追出来,送我小刀,让我惭愧得无地自容。换作我,一定绝交。

师:最好的朋友反悔,当然痛苦,第34段中,“万芳看了我一眼”,这一眼包含了什么?

生5:疑惑、不解、气愤、难过……

师:说得真好,平时多关心身边同学,用心感受友情,才会加倍收获友情啊。

[价值初步形成]

师:故事中的伤害已然造成,在现实生活里,我们怎样做才能避免这样的尴尬,甚至伤害呢?

生1:多与父母沟通,千万别自作主张,毕竟我们是未成年人。

师:沟通越好,矛盾越少。

生2:父母不能逼孩子去做某一件事,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文中父母不硬逼“我”,让“我”说清原委,肯定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师:比如?

生3:送其他东西给万芳。

师:那妈妈塞给“我”一盒糖,我为何要推开?

生3:“我”推开,是因为觉得妈妈看重的是钱,轻视的是友情,这让我很生气,很伤心。

生4:如果爸爸妈妈说清送我的不仅是物品,更是一份爱,“我”肯定不会那么生气。

师:原来一样的做法,会因为沟通是否顺利,得到完全不一样的结果啊!

生5:对呀,如果父母在送我木雕时,能说清楚它有多珍贵,我肯定会非常高兴,这么珍贵的礼物送我,证明他们有多爱我啊!我怎么可能不好好珍藏,怎么会轻易送人呢?

生6:在生活中,父母也应学会对孩子表达爱。

师:忽然想到,什么样的父母可能更容易通过沟通而不是权威来解决矛盾?

生6:尊重孩子、尊重孩子情感的父母。

师:说得真好,这么好的机会,可以告诉孩子父母多爱她,却被不懂得沟通的父母错过了,还导致这么大的矛盾。

生7:所以,父母和孩子应该彼此尊重,应该及时表达爱。

师:这样生活会少一份遗憾、多一些和睦。日常的琐事有时真的对错难断,怎样才能作出不让人后悔,甚至会让人引以为荣的选择?老师的秘诀是:(1)清楚你最珍视什么;(2)想想别人的立场和理由;(3)一定要有自我,但一定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师:如果面对友情、亲情,每一个选择都能理智地换位思考,那你的成长会更顺利,与大家的相处会更融洽。

点评:陈叶(基地学员,上海市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梅陇实验学校)

学生学习《羚羊木雕》一课,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价值观产生冲突。文中的“我”因为看重友情,把贵重的羚羊木雕送给了好朋友万芳,但这一举动在父母看来是冲动、草率的,是欠考虑的。最后,父母强行要求“我”把礼物索要回来,因此造成“我”内心极大的伤害。友情和亲情之间如何去平衡,价值如何判定,不仅是文中的“我”,也是许多中学生都会遇到的困惑,这就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方法紧扣语文教学进行合理引导。

方法有许多,在刚才的教学片段中,教师采用的是价值澄清教学法。价值澄清是西方各国运用最广、影响最大的价值观教育方法之一。它的运用是以两个最基本的理论假设为前提:其一,当代青少年处于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各种价值观都会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发展;其二,在当代社会中,似乎没有一套绝对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从这两个假设出发,研究者们认为,教师不能把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而只能通过学习评价分析和批评性思考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价值体系。

针对《羚羊木雕》中的价值观冲突,教师的教学设计分为三步。第一步辩论,第二步讨论,第三步辨析。这个过程,教师并没有要求学生弃文本于不顾,而是引导学生根据文本,抓住关键的字词句段各抒己见。比如讨论部分,抓住文章32段中“万芳看了我一眼”,学生在品味“一眼”背后的万般滋味,以此体会“我”对友情的感受;还有关注文中“我”推开妈妈塞过来一盒糖的细节,抓住“推开”一词,既让学生看到“我”维护友情的坚持,但同时也让学生看到这一行为的不妥当,妈妈固然态度强硬,“我”其实也非常固执,不愿接受家长其他通融的做法。文中这些精彩的描写,不一一举例。于漪老师说,对语言要善于敲打下去,并使之溅出火花。这溅出的火花,不仅是对于言语形式的关注,也是对情感价值的关注。

深入分析下去,教师在言语形式分析的过程中把价值澄清教学法的关键步骤纯熟地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第一步辩论是价值选择。无论支持文中哪一方,实际上就是一个价值选择的过程。第二步讨论是价值澄清。讨论的两个问题明确有力,第一个问题“该不该要回木雕”指向父母的行为价值,第二个问题“该不该得到木雕”虽然是探讨万芳的决定,但实际是指向文中“我”的行为价值。学生在澄清过程中发现,父母行为的不妥之处是不在意“我”的内心感受,对“我”不够尊重;“我”的不妥之处在于和父母缺少正确的沟通,对长辈也不够尊重。第三步辨析其实就是价值初步形成。理越辩越明,价值越澄越清,在你来我往的唇枪舌剑中,学生形成了自我判断:父母和孩子应该彼此尊重,但是孩子的态度行为更重要,毕竟羚羊木雕是你送出去的,你要对此行为负责。学生在教学的最后终于明白,生活中无论做出什么决定,都不能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要学会换位思考,如果能多考虑家长的感受,许多事处理起来会更容易、效果也更好。

此外,运用价值澄清教学时,需要注意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既然是价值澄清,那么对各种价值观点都要做一个优先性与合理性的批判反省,以促进学生价值的解放和重建。第二个原则就是教师并非价值的中立者,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在教学最后达成的价值判断应该就是教师事先已经预设、期待已久的。以上这两点,教师都处理得相当巧妙,先让学生自由辩论与讨论,而后顺势利导,提出价值判断,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达成。

最后,有必要说一句,我们截取的教学片段,包括现在的点评,由于时间的限制和活动主题的原因,把价值澄清这一块有所放大,而把对语文的言语形式的关注似乎有些弱化,其实并非如此。如果置于一堂完整的语文课,语文还是语文,言语形式的关注依旧重要,语文味依旧不能丢。这里,我们只是希望通过学科的教学、文本的分析,在恰当的时候,采用合适的方法,让学生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获得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以后的成长、生活提供坚实的后盾与幸福的保障,这才是语文学科德育所努力追求的。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

论坛展示三

高中组:语言价值本真的发现与回归

主持人(顾岗,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是:“语言价值本真的发现与回归”。“发现”的意思是把原本存在的东西给找出来,而原本存在的东西因为受到某些因素的屏蔽,或者是它本身埋藏得太深,以至于我们看不见、摸不着。而“回归”则是在发现之后让它回归到我们的身边,回归到我们的课堂中去,更要回归到学生的心灵中去。

长期以来,人们对语文学科德育有一种误解,以为德育是外加给语文的。其实,德育是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的一种重要功能。语文学科德育功能的实现,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教学中。

今天我们讲“语言价值本真”,简而言之就是指“语言的表情达意”。“表”和“达”是语言的“形”,也即外在表现形态,通过感官就能感受到。“情”和“意”是语言的“魂”,是内在的东西,需要用心灵去体会。“形”与“魂”一旦得到融合,语言的生命力就能给人以深深的感染与启迪,语言的价值也因此能得到彰显。所以说,语文学科德育需要“发现”并“回归”语言价值本真——语言的表情达意。

李群华(上海市第八中学):通过三年的学习、研究与实践,我们明白了,语文学科德育就是通过引导学生感受、体味语言的表情达意,进而帮助他们提升语文素养,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学,发现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因只关注考试点教学而忽略了语言的表情达意本身,或者说考试点的教学遮蔽了语言的表情达意本身;二是把语文育德功能当成外加给语文的功能而脱离语言的表情达意本身,空讲思想道德。

比如教学《边城》(节选),先前的教学要么把小说全部带进课堂,讲翠翠的爱情故事,爱情故事似乎更能一下子吸引住青春萌动的少男少女,却不怎么关注语文课本的节选内容;要么从小说考点的角度来讲爷爷与翠翠的形象及性格特征。后来我明白了,应该贴着课本节选内容的语言文字本身来讲,就是如于漪老师说的将语言点像敲钉子一样敲到学生的心坎里。所以,这次再讲这篇课文时,我就特别注意推敲节选部分的语言文字。选文最后那个“唱”字跃入我的眼帘,最后两句是这样的:

翠翠问:“后来怎么样?”

祖父说:“后来的事当然长得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

“唱”是人们用来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唱情歌则是少男少女抒发、追求爱情的重要方式。边城人有唱歌的风气。翠翠的父亲是边城的第一号歌手,母亲也是唱歌能手。唱歌是边城人日常交流、传递情感的重要方式。两个年轻人在自然而然的对歌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恋情。

所有这些,都是那样“自然而然”。这正是小说所讴歌的自然、健康、优美的“人生形式”。这个“唱出了你”的“唱”字可谓形神兼备,从“唱”字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对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天真烂漫、情真意浓地用歌声表达爱情,还透露出讲故事的爷爷对这种清纯感情的默许,以及对他们爱情的结晶——翠翠的无限怜爱。因此,爷爷说这是“最重要的事情”,这个“最”字的分量非比寻常。

董鹏(上海市洋泾中学):《边城》中还有很多类似这种表现自然人性之美的地方。比如描写翠翠:“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这里的描写太唯美了!尤其是“小兽物”这个比方,生动传神,让人过目不忘。读到此处,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活蹦乱跳,无拘无束,在青山绿水间自由穿行。你友善,她会亲近你;你有心机,她会迅速地逃离。这样一个与天地融为一体的翠翠,诗意地生活,诗意地栖居,这正是作家理想的世界、诗意的世界。学生学会咀嚼这样的词、句,情感受到触动,引起共鸣,就很快理解了人物,也理解了作家的写作意图。

江练(同济大学附属第二中学):我非常认同顾老师的观点。“表”和“达”是语言之“形”,“情”和“意”是语言之“魂”,“形”“魂”融合,语言的价值本真才能显现,语言的生命力就能给人以深深的感染与启迪。我想结合自己教汪曾祺先生《胡同文化》的体会来谈。《胡同文化》主要写北京的市民文化,它是一种“封闭文化”,“忍”是它的精义。以往教这课时多关注考点,第一段里不易出考题,因而关注较少。第一段这样写的: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这是外地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多数老师可能会和我先前一样,对这第一段不会给予太多关注,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知识点,最多让学生归纳一下这里所说的北京城的特征是“方正”。去年我在基地再次执教了这一课。备课时,第一段的“切”字突然跳出来了,为什么作者用“切”,而不用“分”或者“划”呢?仔细一推敲,我觉得它实在是通篇之“警策”,文章之眼睛。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它与第一句中的比喻——“豆腐”形成呼应,连在一起就是“切豆腐”。这好像是语言的自然流淌,天衣无缝。不过,读到这一层还只是停留在语言“表达”形式的层面,还没有触及语言背后的“情意”。任何语言形式的背后都有其独特意味。第二,继续推敲,谁在“切豆腐”?是大街、胡同将北京分割成既独立又统一的无数方块。这样,大街与胡同所具有“切割”特征就表现出来了。

胡志成(上海市市西中学):人们用什么“切豆腐”?自然是用刀!由此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胡同对北京(或北京人)而言,竟然具有“刀”的力量,换言之,就是胡同对北京(或北京人的生活思想)具有强大的统治力。胡同为什么具有如此大的力量?这必须追溯到北京的历史。中国两千余年的集权历史,三个封建王朝——元、明、清长达近700年。这700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城就定在北京,北京也就成了政治文化中心,封建集权社会越到后期许多方面越加腐朽、专制、黑暗,可以想象,生活在这里的百姓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了。他们除了忍耐、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还能怎么样呢?由此,“封闭”文化的源头,“忍”的心态的形成与流传就不言自明。一个“切”字,力量万钧,统领全文,人与物的特征一览无余。

主持人:感谢四位老师的精彩发言。一个“唱”字形神兼备,一个“切”字力量万钧;“唱”字有情意,“切”字有内涵。这样的感悟很细微,也很深刻。可以说,你们都拥有一双慧眼,同时也是在用心体悟。这让我们意识到语言在“表达”的背后有着丰厚的“情意”,而这“情意”才是最感动人心和发人深思的。

大家都知道,鲁迅作品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块硬骨头。鲁迅作品的语言往往有着很深的用意,他的语言需要用心品读,一字一句不能忽视。下面我们就聚焦鲁迅先生的作品,分享一下各位的教学经验。

王友(上海市朱家角中学):我们在讲《拿来主义》时,都会讲到文中精彩的比喻论证。我们不妨再来看看这样两段话: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教《拿来主义》这一课,精妙的比喻论证是不可回避的。一般而言,教师会从考点的角度讲,“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孱头”、“昏蛋”、“废物”比喻三种错误对待文化遗产的人,“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分别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糟粕或精华糟粕互见的部分。这样讲,学生也能理解。但是,“孱头”、“昏蛋”、“废物”这些语言背后的魅力和价值就被忽略掉了。如果能自觉地从语言价值本真的角度来深入思考,那可能就会有更具意味的发现。

“孱”是象形字:一女生三子,本义是指身体瘦弱。“孱头”原本就是指下劣之人,怯弱之人。鲁迅在这里用“孱头”比喻那些面对外国文化胆战心惊之人,非常恰当。首先,画出了那个时代的“恐外症患者”的卑琐形象。鲁迅曾在《看镜有感》一文中说:“汉唐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彷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而国粹遂成为孱王和孱奴的宝贝。”而上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正处于“衰弊陵夷”的时刻。“孱头”就是那个年代“抖成一团”的“恐外症患者”的绝妙写照。其次,与上文的“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前呼后应,文气贯通。

主持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抖成一团”四个字,描述得很形象,确实把“孱头”写活了。我想学生听了你的分析之后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昏蛋”和“废物”的意味又在哪里呢?

董鹏:我觉得也可以从“昏蛋”、“废物”的本义入手来理解它们的意味。先看“昏蛋”。我们知道,好蛋的蛋清蛋黄泾渭分明,糊涂蛋的蛋清蛋黄混杂在一起。“昏蛋”的本义就是糊涂蛋、坏的蛋。“昏蛋”常用来比喻那些不明事理却自以为明理而理直气壮地做鲁莽之事的人。鲁迅在这里用“昏蛋”比喻那些并不真正懂得外来文化的价值却以“革命”的姿态坚决拒绝外来文化的人,分外妥贴。它刻画出了那些心胸狭隘、思想僵化、行为盲动的“愚昧的革命者”的可笑形象。“废物”的本义是指失去了原有用处的东西,常用来比喻没有什么用处的人。鲁迅在这里用“废物”比喻那些在外来文化面前失去了“自我意识”的、“全盘接受的”“投降主义者”,就格外具有警醒意义:“自我”都没有了,还能有什么?不是“废物”是什么?

可以说,鲁迅对“孱头”、“昏蛋”、“废物”这三个词语的使用,都是“化腐朽为神奇”!明白这些之后,再让学生试着将这三个词语互换一下,学生只要略动脑筋就会发现,这是万万不行的。

王友:这就是语言价值本真的要义,就是要用“这种语言”来表达“这种思想情感”。引导学生这样品味语言,学生就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鲁迅批判的锋芒,而且还能深刻地感受到鲁迅精选语言的功力。真正明晰了“孱头”、“昏蛋”、“废物”这三种人的本质特点,再来读段尾这句话,学生的认识自然清晰——“‘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拿来主义者”到底是怎样的呢?不是惶恐逃避抖成一团的“孱头”,也不是不明事理鲁莽行事的“昏蛋”,更不会是“废物”。“拿来主义者”对这三种错误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一概否定,观点明确,态度凛然,可谓斩钉截铁。我想,如果能够这样引导学生对“语言价值本真”自觉主动去追求,学生的语言能力、语文素养、认识水平就一定能得到提升。在文化多样、价值多元的今天,面对外来文化仍然有“孱头”、“昏蛋”、“废物”。但是经过这样的学习,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能以更清醒的头脑对待外来文化,大力实行“拿来主义”——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主持人:两位的理解给我的启发不小,我相信也给在座各位带来一定的思考。以往,我更多的是引导学生作概念性理解,很少注意字词最本真的意义,也不大注意前后文意,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浅阅读或碎片化阅读的特点。感谢老师们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启发。

王飞红(上海市敬业中学):我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白莽作<孩儿塔>序》中那个特难写的“纛”字的意味。我最初对它感兴趣是它的字形。原文是这样的: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大家看,这个“纛”字确实很难写。它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形声字,上“毒”表声,下面是由“县”和“系”两个部件组成的形旁,意为用线绑起来的悬挂在空中的标志。鲁迅为什么一定要用这么个好像应该淘汰的字?是显示他的博学吗?非也,鲁迅的真诚让我否定了这一点。通过细读,我发现这个“纛”字的秘密。“纛”是军中大旗。军中大旗是标志,是引领;高高耸起,迎风招展,军中大旗的不倒是由鏖战和牺牲换来的。“爱的大纛”是爱的标志,是爱的引领;这里同样有鏖战、有牺牲,白莽及其战友就是证明,鲁迅就是证明。因此,用“大纛”来喻白莽诗作对爱的引领意义非常恰当,而且形象鲜明,给人以仰视、崇敬之感。

同时,从文章情感脉络发展看,鲁迅在评价白莽诗歌的意义时使用了一连串的比喻:“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文意、情感层层递进,到此进入高峰;将其比作乐章,就是最强音。“纛”字的读音高亢响亮,放在这里也与文脉、文意、文章情感完全契合。因此,“纛”字用在此是鲁迅《白莽作<孩儿塔>序》的必然选择,字义丰厚,感情深沉,这也就是刚才王友老师所讲的“这种语言”表达“这种思想情感”,显示了语言的本真价值。

发现了这个立意后,我再讲这篇文章时,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大讲这一段排比的作用和这一段骈散结合的语言特征这些考点,我从引导学生体味这个“纛”字的本真价值入手,让学生通过对“纛”字本真价值的探究,不仅对语言的表达形式(排比、比喻)之“形”有所了解,而且对其表达之“魂”(情感与意义)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让学生发现鲁迅作品独特的语言魅力,真正从感情上受到感染。

主持人:一个难写的“纛”字本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但我们除了关注它的读音很少关注其他东西,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拿来主义》和《白莽作<孩儿塔>序》是鲁迅先生的散文,散文的语言在“情意”表达上体现得更为直接一些,我们继续聚焦鲁迅先生的作品,看看在他的小说中,大家又有哪些新的发现呢?

胡志成:我想谈谈《孔乙己》结尾部分那个“走”字。我们先看一下原文:“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鲁迅写小说《孔乙己》是要表达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孔乙己及其苦难的同情与悲悯。孔乙己是一个生活的彻底失败者,是一个被所有人嘲笑的苦人儿。鲁迅先生之所以将他放在小说中来刻画,意在唤起所有的读者对这类人物的同情。因此,他在刻画孔乙己的时候,更多的是表现他怎样为自己的行为申辩,怎样维护一个生命最后的尊严。鲁迅先生在这里没有用“爬”字,没有作其他任何动作或其他任何外在的描写,如衣服肮脏、背影弯曲等,只是不动声色地作冷峻的叙述:“坐着”“用手慢慢走去”。这就好比是一个雕塑缓缓地、缓缓地向前移动,最后慢慢地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鲁迅先生为什么不用“爬”等字眼,那是因为孔乙己也是人,怀有极大悲悯情怀的鲁迅先生给予了孔乙己这个苦人儿人的尊严。由此,我们也能从这一冷峻的叙述背后感受到鲁迅那颗悲天悯人的火热之心。

读到这里,有同情心、有悲悯心的读者,都会感觉到清末社会透人心凉的冷漠,并由这种冷漠而在内心升腾起深深的悲凉。

王飞红:当我们将学生引导到这里,让学生体味到这个“走”字的意味时,无论是对“走”这个最平常的汉字的“表达”功能本身,还是对这一“表达”背后的情感与思想,都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让他们难以忘怀。这就是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

主持人: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真正认识到了语言价值本真在于它表情达意的效果,大家从语言的“形”深入到语言的“魂”,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中华语言文字的魅力。这样做对学生来讲是一种福音,能引领他们心智不断成长,精神逐渐走向富足。最后我想问的是,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发现并回归“语言价值本真”呢?

江练:怎样才能发现“语言价值本真”?套用一句流行语,你在或不在,语言价值本真就在那里,不增不减。关键在于,作为语文教师,你是否有发现的意识和愿望?你对语言是否有足够的敬畏感,你对我们的母语是否怀有恭敬之心?我认为,这是发现语言价值本真的第一前提。宋朝周敦颐说“涵养需用敬”。意思是要有恭敬之心方能获得德性修养的进步。胡适把这句话作为他读书、养性的座右铭。黑塞在《获得教养的途径》里头也有类似的话,他说,“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最严重的罪过之一”,又说,“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我想,周敦颐、胡适、黑塞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先有景仰杰作的敬畏心,有认真阅读杰作的恭敬心,才会有一步步理解杰作的聪慧心,才能够触摸到语言价值的本真,从而使自己获得“涵养”。换句话说,语言的本真与人的本真休戚相关。

不过,很长时间以来,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语文教育内部的应试主义,带来“唯考点是教”的倾向,外部的反语文风潮,以及日益功利浮躁的社会环境,使得我们语文老师对语言文字的敬畏之心日益淡薄,严重影响了发现语言价值本真的主观能动性。

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要有对语文教育的忠诚心。这是发现“语言价值本真”的又一前提。都说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当我们有了对语文教育的忠诚心,我们就会有认真的态度、执着的精神。在基地三年,于漪老师及各位导师对语文的赤诚深深地感染了我,现在我比以前更认真了。我想,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只有怀抱着对语文教育的忠诚,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敬畏之心,努力远离技术化、远离功利和机械训练,才可能使语言价值本真回归课堂,语言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得以彰显。

主持人:于漪老师一直强调,教师的自我觉醒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力量。江练老师讲的“有发现的意识与愿望”,源于对立德树人的高度重视,对学科育人的满腔热情,我想这应该就是教师在这个问题上的自我觉醒吧。怎样发现“语言价值本真”?除了“要有发现的意识与愿望”,还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呢?

李群华:还要有发现的能力,也就是要有智慧心。从语言中发现育人的珍宝,发现那些形魂融合、散发光彩的词语。比如我们前面讲到的“孱头”、“昏蛋”、“废物”、“纛”、“走”、“唱”、“切”这些字和词,通过解其形,然后品其味,进而走进文本的灵魂,真正回归到语言本真上来。

在我看来,关注词语的本义与语境义的关系,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一些特别具有表现力的词语乃至句子在遣词造句时作者要么妙手偶得,要么是精雕细琢的,语言呈现形式上往往既有本义的相似处,也有语境义的差异性,引领学生注意到这些相似与差异,常常会有惊喜的发现。

董鹏:领会“语境义”的差异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引申义、比喻义。我们刚才探讨的“切”字和“孱头”、“昏蛋”、“废物”、“纛”等字词就属于这一类。二是特殊义。比如孔乙己“慢慢走去了”的“走”字,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用脚走路。三是机智义。这是作家妙手偶得的。比如“唱”字,就属于神来之笔,充满智慧。这三个方面都离不开移情入境,也就是引领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积极主动地还原情境,融入情境,感悟情境,从而获得真切的体验和感受,增强教育效果。

胡志成:我们都知道,教学是双向的,因此我们还从学情的角度来认识怎样引导学生去发现语言价值本真的问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的阅读大多是浅阅读或碎片化阅读,再加上所谓的应试教育和网络语言的盛行,学生自身学识与生活经验的不足,导致我们的学生逐渐丧失了对汉字的解读力和对语言的敏感性。比如说《胡同文化》中的“切”字,在当今的网络语言中,“切”字更多的是作为口头禅,表示一种满不在乎、不以为然的语气或轻视的态度。如果使用网络语言来解读的话,学生怎能发现“切”字所蕴藏的语言本真价值呢?

主持人:刚才大家分别从教师和学生的层面谈了具体的想法。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内心要怀着一份真诚与热情去对待教学,还要有发现的意识和愿望,同时要具备发现的能力。从学生的角度来讲,除了人生体验以外,还要拥有对语言的敏感性和对汉字的解读力。而这些都要靠教师的教育和引导。讨论到这里,请允许我作一个简单的小结:今天探讨的“语言价值本真”是客观存在的,不管它是被遮蔽了也好,自身埋藏得太深也好,一切等待我们去发现。这一“本真”,一旦“发现”,并引导学生去感受了,体味了,明白了,那么也就意味着它的“回归”。我们要呼唤以最本真的方式,回归语文教育的本质。语文学科德育的精髓正在于此。

思考

于漪(上海市语文德育实训基地主持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上述学员们展示的语文教学片断中价值取向的思辨与判断还比较肤浅,但在实训期间,学员们在以下四个“一”方面下了些工夫,许多事例让导师们感动,也很受启发,可说是教学相长、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四个“一”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一种存在。能够比较清醒地直面社会存在,直面语文教学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项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社会急剧转型,矛盾错综复杂,社会上道德失范、功利横行、私欲膨胀现象也屡见不鲜。错误价值追求对缺少生活经验、缺少文化判断力的儿童、青少年来说,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物质财富的积累使生活上的高度享受成为不少尚未涉世的未成年人的一种人生向往。从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对上海14个区,年龄跨度8~17岁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心中崇拜的偶像歌星、影星艺人达48.5%,选择道德模范作为自己崇拜偶像的仅有1.4%。可见,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形象宣传对未成年人的消极影响既大且深。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对偶像崇拜存在极端心理,价值取向畸形,占比1.2%。教育价值的扭曲令人忧心。

当前学科教学德智分裂现象严重,工具理性在初三、高三毕业年级表现得尤其突出,课堂上大量应试机械操练,知识点敲打已感到不解渴,更是聚焦考试点、得分点。中小学时代的语文课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识字、作文、语言知识的背诵、积累,读、说能力,更是对学生整个生命和精神世界的滋养,为其今后的发展、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文化基础和价值基础。教学中原本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如今人为地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剥离,甚至公开宣称“以知识为本”,忽视人文精神的滋养。学科教学中的这种“失魂落魄”,让教育价值流失,受害的是不谙世事的青少年学生。

三年来,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从国内外形势到本专业学习,学员们懂得了要立足本学科,拓展大视野,增强语文教学的责任与使命。直面社会存在,直面语文学科教学的存在,我们就一定要遵循习近平同志的嘱咐,价值观教育“就像穿衣服扣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基础教育的教师从事的是教育、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工作,责任大如天,不容有丝毫闪失。

二是一种追求。满腔热忱地追求。民国初年,那些穿旧长衫的穷知识分子,屹立在天穹之下,忧国忧民,一心想的是如何才能造福苍生。今日我们生活在伟大的时代,忧患意识依然不能丢,造福苍生仍是我们的人生目标追求。面对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背景下培养学生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的艰巨性,学员们深刻体会到:

学科德育不是强加于教师的“遵命工程”,也不是心血来潮的另辟蹊径,而是教师本身教书育人理念的自我觉醒和学科教育价值的庄严回归。为了追求语文学科教学智性培育与德性涵泳的无痕融合,学员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他们从规范调查研究开始,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研究各学段语文课程标准的目的任务,努力弄清楚语文学科德育核心价值观构成的基本要素、确立原则与理据;翻检、参阅数百个优秀的语文教学课堂实录及案例,研究德育实施的教学原则与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概括提炼;研究语文学科德育实施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与维度及其操作。学习、争论、设计、书写、修改、再设计、再讨论、再修改,反反复复历时两年,其间,不断用课堂教学实践来反复检验。人人动脑、动手、动笔,人人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反思、体验。

这与其说是追求语文教学核心教育价值的回归,追求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文字理解运用与人格养成的完美融合,不如说是教师使命的一场凤凰涅槃般的浴火重生,从认识到理念,从理念到实践,知、情、意都在发生重大变化,用学员的话来说:“我感受到自己的精神在成长。这儿是我们成长的精神家园!”

三是一种理想。支持我们执著追求的是志存高远的理想。我们的理想是努力奋斗,做好中国梦,中国人在世界上扬眉吐气,永远不受奴役和欺凌。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梦不是虚幻的,不是虚无缥缈的,她与每个人、每个家庭、每所学校、每个单位的幸福与发展紧密相连,十分具体,也非常实在。中国梦的实现要靠每个人在平凡岗位上创造精彩,汇聚成变革中国、富强中国的磅礴力量。

语文教师要做好中国梦,就要带领学生做筑梦人,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作家白先勇曾说“百年中文,内忧外患”。而今,语文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不少学生对语文漠然、无所谓乃至厌倦,这一现状使人揪心。西方强势语言入侵,使我们的母语地位不断下沉,这是外部影响;而国内很多人,只看到语言文字的工具性特征,认为仅是供交流的小技而已,对其重要性缺乏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殊不知,语言文字是文化的根,它记载着本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史,是本民族文化的“地质层”。母语在今日仍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对内是黏合剂,对外是屏障。母语学习从来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其后代的精神哺育,对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对其思维、情感、心灵、人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语文梦,就是盼望学生能对祖国语言文字具有满腔热情满腔爱,与祖国语言文字建立起骨肉亲情;就是要让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在中华传统优秀作品的滋养下,受到民族精神、民族情结、民族睿智的熏陶感染,熔铸出赤子情怀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四是一种意志。理想的实现要靠坚韧不拔的意志,我们要锤炼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精湛的语文专业能力。

教育学生成长成人成才,不可能一蹴而就,靠的是坚守,靠的是如日之升、如月之恒地在学生心中撒播智慧的种子和做人的阳光。教师要在教学中创造精彩,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有吸引力,有感染力,自身必须提升两大修为:一是文化积淀的厚度,二是思考问题的高度。语文教学没有厚实的文化作支撑,只能在雕虫小技上游移,支离破碎,教不出语文的形神兼备,教不出语文之魂。教师在教学中一语中的、旁证博引、妙语连珠,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思维活跃,这样的美景出现,没有教师深厚的文化积淀,只能是海市蜃楼。教学中能叩击学生心灵的,一是情,二是思。如果教师自身缺乏独立思考,只会克隆别人的话语,必然难以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教师无思想、无识见,学生就会坠入平庸。思想的高度决定着文化传递的效度,教师是向学生传递中华优秀文化与人类进步文化的使者,有思想才有传递力,才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学会独立思考,拒绝平庸。

要想弥补不足,不断提高,教师就必须持之以恒地学习、积累、锤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育人育己,永不懈怠,意志的磨炼终将促成教师专业的成长。

三年,学员和指导老师共同寻觅语文学科育人的真经,在这段路上,迷茫伴着思考,艰辛伴着欢乐,进步伴着幸福,精神获得成长。今后的路还很长,我们要继续前行,振奋精神,勇克困难,凭着我们的毅力和对祖国语言的赤诚之心,求得学科育人的真经,惠泽莘莘学子。

语文学科的知识取向 篇2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一能力发展要求侧重达成的课程目标是 A、积累·整合 B、感受·鉴赏

C、思考·领悟

D、发现·创新

2、某教材在选修模块中设置了“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乡土景观”专题。下列作品适合选入该专题的是

A、郁达夫《故都的秋》

老舍《想北平》

鲁迅《祝福》 B、萧红《呼兰河传》

铁凝《哦,香雪》

贾平凹《秦腔》 C、费孝道《乡土本色》

张承志《汉家寨》

汪曾祺《葡萄月令》 D、史铁生《我与地坛》

沈从文《边城》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3、某教材在每个必修模块中均有四个写作专题,每个专题包括“话题探讨”“写法借

鉴”“写作练习”三个栏目。对该写作部分的实施建议恰当的是

A.根据学情,统筹安排四个写作专题的教学

B.学生认真完成“写作练习”中所有题目即可

C.利用四周时间集中完成四个写作专题的教学

D.根据模块内容,抛开教材,重新设计写作专题

4、教学《师说》,教师要求学生注意“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一句

中“师”的用法特点,并归纳同类用法的词语.下列语句含有同类用法的是 A.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C.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5、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师将“理解诗歌内容”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下列对该 教学目标分析正确的是

A教师对古诗词教学的基础性要求理解不准确 B.教师对古诗词教学应承担的任务认识不清楚 C教师认为理解古诗词内容是诗歌鉴赏的基础 D教师认为理解诗歌内容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

6、学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学生读书后,教师随即说:“我特别欣赏你读的最后一句‘这,就是梁任公先生’,我们仿佛感觉到有一位大人物要出场了。”该教师评语发挥的功能是

A.检查

B.激励

C.甄别

D.诊断

7、教师在教室里建立“班级书柜”,放置各种读物,并定期推荐热点图书。该教师的做法意在引导学生达成的目标是

A.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B.学会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C.学会选择阅读材料,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 D.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8、教学《故都的秋》,学生赏析“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一句,说道:“蝉声让人感到悲凉中的悲凉,突出了秋的静。”教师随即补充对“蝉”这个意象的理解,并引了骆宾王、柳永等人的相关诗句。对该教师教学行为评价恰当的是

A.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B.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作品内容

C.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鉴赏散文作品的兴趣

D.帮助学生发现作品的丰富意蕴和深层意义

9、.教学《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师布置预习作业:参照教材中的课文旁批,写出自己的阅读体验。该作业体现出的教学理念是

A.重视学生的学习参与,引导其评价作品的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B.重视学生养成分析判断、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 C.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提高探究能力 D.重视利用教材资源,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10、某选修教材编排有“春秋笔法”单元,教师准备从单元选文《晋灵公不君》中的“赵盾拭君”入手,联系单元中的其他相关内容,完成对“据实守礼 秉笔直书”这一“春秋笔法”的学习。该教学设计突出的特点是 A重视实践活动,发展探究能力 B有效利用单元中补充的阅读材料 C.整合单元内容,开展专题式教学 D.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文”“言”统一

11、阅读《赤壁之战》教学案例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学习《赤壁之战》,老师问学生:“大战结束了,周喻在庆功会上会怎样向将士总结这次取胜的原因,如果你是周都督会说什么?同样,曹操也会总结这次大战失败的教训,如果你是曹操,会怎样向部下作总结?”一位学生举手发言说:“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个从来不认输的人,他怎么会向部下分析失败的原因呢?”课堂气氛马上紧张起来.老师微微一笑说:“你说得对,曹操不会开总结会,但他回去之后会不会自己反省一下?我们就说说他反省的内容,好不好?”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A.遇到学生“唱反调”,教师回避方能保证教学过程流畅 B.教师化解了“无法预约的尴尬”,成功转换了课堂氛围 C.学生发挥了主体作用,对问题情境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

D.教师的教学机智源于对自身错误的正确态度和对学生的尊重

12、阅读《雨巷》的课后练习,按照要求答题

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幽雅.古代诗人以此立意,写出不少古今传诵的名作,丁香因此成了古代诗词中人们熟知的意象之一阅读下面的诗词(李商隐《代赠》、李璟《浣溪沙》、王十朋《点绛唇素香丁香》),说说“丁香”在这里被赋予了什么含义.试依照《雨巷》一诗的情境,展开合理的想象,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形象.对上述练习题设计意图的分析恰当的是

A.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B.让学生联系生活,培养想象力

C.考查学生对这首诗思想内涵的理解程度

D.探究“丁香”这一意象,深入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13、阅读课题研究案例,按照要求答题。

某校开展“构建大语文教学圈”的课题研究,组织了“名著阅读”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组老师带领学生走进图书馆和阅览室,借阅文学作品,静心阅读思考;与省、市图书馆建立合作关系,带领学生听取专家关于文学作品阅读的专题讲座;同时,组织学生开展“文学沙龙”活动,定期交流读书心得,分享学习经脸。对上述案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多学科多领域的学习融合 B.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交流、合作 C.体现了语文研究性学习开放性的特点 D.体现了对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4、阅读写作教学案例,按照要求答题。

一节写作审题指导课后,教师访谈学生,请学生回忆“哪位同学的审题思考表现最好。有学生说忘了,想不起来了;有学生能提到某生,但不能说出该生审题思考的具体表现.教师就此做了反思,调整教学思路后,又上了一节课.课后访谈学生,学生多能说出自己在审题思考上的学习收获.两位同学就某生的突出表现,回答如下:

生I:他给想象限定了一个空间,不是胡乱的想象,主要说的是对社会起到了推动作用的想象.生2:应该说他的想法更进了一步,别人的认识都是说想象,但没有说到好与坏的问题,而他谈到了想象的好与坏.对上述案例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A.第一次课,学生不能回忆课堂学习的重点内容,教学无效

B.第二次课,学生的回答显现出他们对审题思考过程的认识

C.第一次课,教师想达成的目标与学生实际达成的目标有差距 D.第二次课,课堂教学重点突出,促进了学生写作思维的发展

15、阅读教学论文片段,按照要求答题.电影《阿Q正传》与课文《阿Q正传》只有情节上的相似或相同,我们学课文《阿 Q正传》是学《阿Q正传》的文学要素与表现,学它的语言,学它的结构,学它的叙事方式和手段.这些内容,在电影《阿Q正传》中都学不到.同样,我们学《明湖居听书)},不是学评书,而是学怎么描绘“评书”这个事,学习课文如何传神地描绘了一段评书,感受这段评书带给人的艺术感染力·放一段评书给学生听,对学生学好《明湖居听书》 这篇课文不能说是一点用都没有,至少是没有大的作用.对上述观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A.多媒体资源不能为课文的阅读与鉴赏提供帮助

B.多媒体资源不能为教学提供方便和丰富的素材

C.多媒体资源不能取代课文成为学生的学习对象

D.多媒体资源不能为创造教学情境提供便捷手段

二、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第18题25分,共65分)

阅读材料,完成第16-18题.李密《陈情表》原文及相关材料 陈情表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李密《陈情表》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 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

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於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 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

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 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於陛下 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 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馀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 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单元介绍

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古代抒情散文.所选课文时代不同,文体不一,所抒发的感情也各有不同:有回归田园的乐趣,有才士不遇的悲情,有人世沦桑的感慨,有不懈追求的壮志,也有友情与亲情的抒发。语言或典雅华丽,气韵灵动;或沉郁顿挫,令人回肠荡气;或娓娓道来,质朴自然.所有这些,都是古人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至今读来仍能感人肺腑.阅读这些作品,要悉心体会,注意领略其中不同的文体风格和语言韵味。最好能够熟读成诵,这样就能披文入情,把握作品所抒发的真挚情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莫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伺、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学生情况

高二年级.班额50人.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能够投影实物.16、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20分)

17、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20分)

18、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25分)

请结合下述《古文观止》对本文的评语,说说为什么会有“悲恻动人”的效果。

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晋武览表,嘉其诚款,赐奴婢 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9题20分,第20题5分,第21题15分,共40分)案例:

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节选),完成第19题。生:“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这两句都与色彩有关系。“泥黑”一词表现了大堰河辛勤劳作,饱受风吹日晒,比校容易理解.而“紫色的灵魂”就有点儿让人摸不着头脑,灵魂是很抽象的,怎么会有颜色呢?而且,为什么是紫色的呢?

师:(板书“呈给你_色的灵魂”)不同色彩作用于读者的感官,会唤起多方面的联想和想象,进而使读者理解、感悟蕴涵于其中的情感和意义.请大家结合诗人对大堰河的介绍,展开联想,完成这个练习.生1:我会写成“呈给你蓝色的灵魂”,蓝色是天空和大海的颜色,它使人联想到天空和大海的广博,这正如大堰河给予我的博大无私的母爱.生2:我写的是“呈给你白色的灵魂”,白色是最为圣洁单纯的色彩,大堰河待我如亲生儿子,白色象征着大堰河纯洁无瑕的心灵、淳朴善良的品质,以及给予我的神圣纯洁的母爱.生3:我的是“呈给你红色的灵魂”,红色是鲜血的颜色,大堰河把我从嗷嗷待哺的娃娃养育成一个聪明可爱的孩童,我的每一声哭,每一次笑都牵扯着她的心。生4:我写的是“呈给你黄色的灵魂”,黄色耀眼、醒目,是阳光的色彩,给人暖暖的感觉,大堰河就是太阳,而我是一株小草,在阳光的沐浴下健康成长.师:同学们的想象很丰富,对色彩的感觉也很敏锐.作者为什么写成紫色的灵魂呢?结合大堰河的身世来思考.(生讨论)

生5:紫色不像红色那么抢眼,它深沉,不显眼,不张扬,但又给人以高贵的感觉,就像大堰河,她是一个没有什么地位的农村妇女,甚至没有正式的名字,是个童养媳,但她一样拥有伟大无私的母爱和淳朴善良的高贵品质.生6:紫色是一种神秘而吉祥的色彩,故宫不是叫紫禁城吗?还有,我见有的对联的横批是“紫气东升”,这都让人觉得紫色是很神秘的色彩.而大堰河已经离开人世,对于九泉之下的她,用紫色似乎更能渲染一种神秘气氛.师:同学们说的各有道理,在这句诗里,作者把对大堰河的情感巧妙地借助色彩表达出来,从而唤起读者的联想,让读者通过联想去体味、理解其中的内涵,这远比用“高贵的灵魂”或“伟大的灵魂”要含蓄典雅得多.其实,如果同学们留意的话,会发现我们日常生活里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比如火红的青春,灰色的记忆„„

(生纷纷应和:金色的童年、粉红色的回忆,绿色的青春、蓝色梦幻、黑色陷阱等)

师:对,同学们都是生活的有心人.由今天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诗歌语言的魅力.今后,同学们在读诗歌时,要注意展开联想,仔细体会,品味作者蕴涵其中的丰富细致的情感。

问题:

19、结合案例,分析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哪些阅读教学理念。(20分)

阅读下面的学生作文,完成第20、21题。

相处

①高一了,在父母的双重威力下,我不得已住了校。其实我本不愿住校的。在家多好,有空调,有电视,有一大堆零食。最重要的是有老爸老妈温暖的笑脸.我呢,也可以安心地当一个小霸王。可是一旦住了校,这些就全没了。

②是,无论我怎样反时,最终还是得住校。于是,我在父母的陪伴下离开了温暖的家。③走进学校宿舍时,映入眼帘的是冰冷的木板床和舍友陌生的笑脸.我趾高气扬地走进去,对站在门口扛着许多行李的老爸老妈挥挥手,让他们放下东西赶紧回去.他们对视一眼,又嘱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事情,才在我不耐烦的催促中离去。这一幕被我那五个新室友全看在眼里,我发现她们的笑容似乎都变得有些僵滞了。一个梳马尾辫的高个女孩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说:“哪有这样对爸爸妈妈说话的,你很没礼貌呢。”我冷哼一声,不理她,她却又道:“我叫小晋,睡你下铺,以后请多关照。”我不耐烦地横她一眼,还是不答话,于是她只好讪讪走开了。

④我发现跟我住一个宿舍的这帮女生真是要多烦有多烦。夜自习时问题的讨论震得天花板都乱颤,我常常狠狠地把书往桌上一摔,怒喝一声:“都别吵了,还说!让不让人看书啊!”她们会诧异地望着我,然后都知趣地闭了嘴。洗漱时管我借香皂,我从来不借;感冒时问我有没有纸巾,我看也不看就说没有。渐渐地,我发现大家对我似乎越来越冷淡了。一开始我并不在意,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就凭她们几个,又能奈我何? ⑤后来有一次气温突然下降,没带御寒衣服的我在宿舍里冻得瑟瑟发抖。室友们“幸灾乐祸”地看了看我,说句“真冷啊”就各自去穿她们的厚毛衣了。我气得满脸通红,拍案而起大骂道:“有那么好笑么?你们这些没人性的女人!”小晋冷笑着应道:“哎哟,是谁每天装的跟黄世仁似的?”说完她们便哄堂大笑起来。我顿时备感伤心,跑进厕所一个人嚎啕大哭起来。过了好一阵子,小晋走进来在我身上披了一件厚厚的棉衣。我不解地看她,她却微笑道:“慢慢来吧,小公主,要学会怎样和大家相处!”

⑥那一刻我融化了,一时间百感交集,于是抱住小晋哭得更加嗜意。想想以前的自己,真是恶劣啊!相处就是要宽容、理解、以心比心,而我却······不管怎么说,我终于明白了,只有改变自己,才能和大家快乐地生活在一起.⑦现在,我经过努力,已经学会怎样和室友们好好相处了。

⑧相处,真是一件说它难它就难,说它简单它就简单地奇妙事物。

问题: 20、请从第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④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改正.(5分)

语文学科的知识取向 篇3

一、多学科知识复合能力

学科知识能力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学科的知识。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 不仅应具有的可呈现的语文学科知识, 还应具有综合多学科的知识。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而做到所要求的这几点理念, 多学科知识的复合能力必不可少, 新课程强调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主要指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 不仅包括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等, 还包括思维品质、审美情趣、个性品格等多种品质有机整合,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必须具有多层复合的知识。例如新课程强调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 这就体现了信息技术知识对于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尤为重要。新课标对书写也做了相关要求, 例如到了第三学段应达到硬笔书写楷书, 行款整齐, 有一定的速度,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等, 这就体现了书法以及审美知识对引导学生在书写中体会汉字优美的重要性。新课标关于综合性学习提出的建议中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开展跨领域学习, 只有教师具有多学科知识, 才能更好的将课程综合起来, 让学生理解到所学的并不都是一门门孤立的课程, 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体[1]。多学科甚至全科型教师是现代发展所需要的, 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多学科知识。

二、隐性的教育情感

小学语文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小学教育的奠基性、未来性、社会性以及特殊性[2]。深入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 激发自己的教育情感。新课标由过去的双基过渡到现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个维度目标体系, 从过去只关注到学习者的外显知识获得, 到现在还要求关注学习者内隐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上的获得, 这也是由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决定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要将学科知识“心理学化”即掌握条件性知识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 但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还应进一步将其“情感化”, 所谓“情感化”也就是在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后应将其认同为自己的价值体系, 变为自己的内化价值观, 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情感, 具有教育家的情怀, 从根本上热爱教育事业。在新课标提出的阶段目标五个方面要求中, 几乎每一项要求的第一条都是从情感价值观方向出发的, 例如:第一学段 (一) 识字与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 (二) 阅读:1.喜欢阅读, 感受阅读的乐趣; (五) 综合性学习: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第二学段 (一) 识字与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 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以及教学建议中 (三) 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里提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与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形成是融为一体的, 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3]。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注重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 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三、综合开发能力

综合开发能力也就是实践性知识的再次扩充, 教师在课堂中的目的性行为应具有课堂情境知识及相关知识, 然而新课标所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给了课堂极大的灵活度和自由度, 对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也提出了挑战, 教师要使自己的“硬件”跟得上现代“软件”的运行, 就必须及时升级更新自己的硬件系统, 也就是说要将自己的实践性知识进一步扩充, 不仅知晓课堂内的情境知识, 还要了解课堂外的情境知识, 甚至主动去开发各种可利用情境。如在阶段目标中提到, 第一学段 (综合性学习) :2.结合语文学习, 观察大自然;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第二学段 (综合性学习)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 在活动中学会语文, 学会合作;第二学段 (综合性学习)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 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3.对自己身边的, 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 组织讨论、专题演讲, 学习辨别是非善恶;教学建议 (二) 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中提到:沟通课堂内外, 充分利用学习、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些表述都无疑指向了教师的综合开发能力, 所以新课标背景下, 这点尤为重要。

课程改革还在向更加纵深的方向驶去,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要及时充电, 增强自己的多学科复合能力、陶冶自己的隐形教育情感, 提升自己的综合开发能力, 做教育的有心人。

参考文献

[1]辛涛, 申继亮, 林崇德.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看师范教育的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2011

[2]阮成武.小学教育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初中语文知识点和学科特点 篇4

一、基础性、工具性

语文课的任务就是既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还要传授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学生一旦有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具备了一定的语文能力以后,对于学好其他学科和走向社会都奠定了良好了基础。

二、人文性、思想性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和激发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之外,还要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等。

人文性与思想性,二者紧密相联,密不可分。两者只是对一样东西的不同表述。基于这种认识,语文教学就要在进行听说读写等语文训练的同时,充分渗透和体现其“人文性、思想性”的特点。

三、开放性、多样性

语文教学的课堂,上下数千年,纵横数万里,海阔天空,白川会聚。不但内容上具有开放性,教学方式上也是具有多样性。

语文教学还不仅仅限于课堂。多少语文教师在开辟“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进行着课外的语文活动,大大促进了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

四、实践性、应用性

实践出真知。读书、写字、作文、讲话、听话、写信等等,都是语文实践活动,也是语文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讲,学生听,比较机械,效率不高。

五、地方性、区域性

任何理论的应用,都离不开一定的地方和环境。不同地区,人们的语言、风俗、文化等都有很大的差异。北

六、探究性、创造性

新的教学观念要求人们,教学不但要以学生活动为主,而且还要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精神。研究性学习已经列为中学阶段不可少的学习方式。创新观点,应用到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广阔领域。

语文教学不再是死记硬背和口耳相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方式,带领学生去探讨、去研究、去创造。学习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探究性和创造性,同样是语文科必不可少的特点。

七、时代性、超前性

上一篇:地下控制论文下一篇:润滑油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