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科人文教育

2024-09-30

初中语文学科人文教育(精选11篇)

初中语文学科人文教育 篇1

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实现对人的全面关怀,主要以人文精神为核心基础,是实现人文精神的重要实践模式。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指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和完善人的一种社会教育行为,是全面育德、育人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尤其具备人文关怀的深刻内涵。在新课改逐步实施的新形势下,加强对初中生的人文关怀,始终将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纳入人文关怀的领域进行研究,通过各种切实可行的教育模式来净化学生的思想境界,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而形成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良好思想品德,尤其对于培养现代化社会综合型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就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人文教育提出了如下策略:

一、逐渐提升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师作为实施人文教育的主导因素,决定了其在加强人文精神方面的关键性作用。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倾向、道德修养等基本素养都是学生效仿的楷模和榜样。因此,要想有效地加强对于初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就需要逐渐提升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构建一支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教师队伍,教师为人师表除具备渊博的知识外,还需要注重自身思想品质、道德修养、精神风貌、治学态度和人格魅力等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教师凭借自身较高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人文素养,有效结合语文教材内容深层挖掘人文精神内涵,通过自身积极的言传身教,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教材中的正确理论,又促使学生领悟实际生活的真谛,得到心灵的洗涤和净化,促进理想境界的提升,最终利于初中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深层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和思想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具有人文精神的教育素材,如果学习语文只是单纯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内容,而对于教材内容不进行深刻的领悟和反思,就达不到丰富内心情感和提高人文素养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应突破传统固化的教育模式,大胆尝试和勇于创新,实施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例如,在讲授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时,为了使学生更深刻领悟这种深厚的母爱,可以将另外一篇描写母爱的文章《合欢树》作为补充,将两篇文章进行深刻的对比之后,学生便能深刻体会出作者的母亲如何在苦难中默默承受命运的重压,并且在苦难的磨砺中走完她的人生历程,正是母爱的无私和博大教导了作者如何面对多舛命运的折磨,怎样在逆境和磨难中解决各种问题,逐渐在逆境中变得更加坚强。接下来教师顺势教导学生要深爱自己的母亲,学会感恩,感受亲情,并给学生留出一个作文课题《我与母亲》,让学生描述和回忆成长历程中母亲付出的点点滴滴,深刻体现自己与母亲之间真挚的情感,这样学生们开始重新审视母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应有效运用多媒体资源和网络化系统,精心制作教学课件,不断深化课程内容,增强直观效果。例如,在教授《我的呼吁》一文时,教师可以选择两种具有鲜明对比的图片来激发学生内心的深刻情感,利用多媒体系统将自然和社会中美好生命绽放的图片展示给学生鉴赏,接下来展示饱受战争毒害的非洲小女孩营养不良、枯瘦如柴的画面,以及美伊战争中惨不忍睹的血腥画面……通过对一幅幅图片的直观展示,这种黑与白、美与丑的鲜明对比,强烈震撼了学生的内心情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出要“重视和尊重生命,崇尚和平”的深刻主题,同时也深层面激发了学生明辨是非、尊重生命、扬善去恶、追寻和平的深刻情感,这样潜意识促进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塑造和培养。

四、崇尚“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模式

个性差异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以人为本”就是需要尊重个体差异性,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不同开展个性化教育,对于每位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给予客观评价,使学生在得到肯定的氛围中获得一定的自信心。一个教学课堂,基于所有学生家庭条件、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的不同,势必会产生部分学生听课吃力、缺失自信心的情况,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应该认真掌握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全面强化人文教育,进一步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例如,教师在讲授《五人墓碑记》时,针对文章主旨“激于义而死”的叙述,教导学生切莫意气用事,尽量避免暴力事件的发生,鼓励学生们成为正义勇敢、宽容大度和高远志向的正人君子,通过人文教育的逐渐渗透,最终会造就学生深厚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五、结语

我国作为具有深远历史文化的伟大民族,蕴藏着深层次的民族文化渊源,同时也是实施语文基础教育的源泉,应全面加强语文实践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式学习精神的培养,而且也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以期为现代化建设培养综合性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在新课改逐步实施的新形势下, 加强对初中生的人文关怀, 对于培养现代化社会综合型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 从几个方面出发, 探讨如何强化人文关怀, 注重新课改下初中语文人文的教育,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文关怀,新课改,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1]周杰.人性的关怀, 人格的塑造——谈人教版初中文言文中蕴含的传统人文精神[J].课外阅读:中旬, 2011 (6) :259.

[2]周奎华.教师应加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J].大观周刊, 2011 (14) :86.

初中语文学科人文教育 篇2

大吉小学黄秀

2011年12月

当今的社会是法制的社会,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广大青少年知法、懂

法,是其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是贯彻

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依法治是进程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重

要条件,是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治本之策,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需

要。对广大青少年尤其是在校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

制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步骤。

作为班主任如何开展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工作,我就一学期来的工作,作以下总结:

一、使我充分认识到了学法用法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做到依法施教、依法育

人,必须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宣传法律知识、贯彻法律知识。当然,前提是要增强自己的法

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中带好头。老师如果带不好这个头,自身法

制观念不强,会直接影响到班级的管理水平和班风的形成。

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严格依法办事。这是学好法、用好法的关键。学法是前提,用法是目的。只有将学法与用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使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遵守法律贯穿于班级管理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同时,还要坚持依法解决问题。班里的学生出问题是正常的事情,一旦问题出现,必须严格按照学校的管理制度进行教育和处理,不搞“土政策”,使学生知道

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做到防微杜渐。

三、注意研究青少年犯罪的成因,预防我班学生出现违法犯罪现象。当我听到近年来我国

青少年犯罪率每年以10%左右增加时,很是吃惊。因此,加强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尤为重要。

导致青少年犯罪率如此之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年龄不成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正在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心理上充满着独立性、依赖性、自觉性、反抗性的矛盾,起伏比较大、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做事情欠缺考虑;而且他们的人生阅历浅,社会环境却又非常复杂,所以如果没有正确得法的引导,他们很容易走上歧途,甚至违法犯罪。

初中语文学科人文教育 篇3

一、开展情趣化教学活动。有效显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

积极开展以情趣化为显性标志的情感性教育活动,非常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初中学龄,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且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的活跃阶段,往往表现出情趣激增、心绪不稳和困惑不断等意识行为现象。有鉴于此,积极有效地开展情趣化教育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心理品质能够发挥良好的正强化作用。如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文字情境:首先显现该诗的创作背景,让学生结合文本更好地理解长沙的秋天美景;接着放映有关橘子洲、鱼翔浅底、秋回大地等的图片,让学生从中更加切实地感受到自然美和社会美;然后播放朗读音频,帮助学生在抑扬顿挫的美好语调下,自觉地体会诗人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从中感悟到诗境的优美韵致。如此而为,既容易激发课堂学习情趣,又能在良好情境下培养学生的感悟使之生发爱国情愫。

二、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有效显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

美国教育家华特曾经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社会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这与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大语文教育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把“小课堂”与“大社会”相辅相承起来,能够有效的优化教学结构、丰富课程内涵、拓展学习视野,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不断增强实际感悟。更好地促进学用结合与知行统一。这样做对于美化并升华他们的学习情感和心灵,同样有所帮助。比如,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努力打开大自然这一“绿色的课本”,能够在厚积薄发之中逐步实现“下笔有神”和“气质自华”的双赢效果。再如,教学苏教版八上第三单元“至爱亲情”主题时,引导学生认真回忆和讨论交流家庭生活中的丰富元素,有孝顺老人、夫妻互敬、父慈子孝等,或者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种种愉快与不愉快现象,从而在资源共享和实际感悟中有效丰富学生情感的深度、厚度与力度,从中实现以情感为灵魂的“三维”教学目标。

三、开展自主化教学活动,有效显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

阅读自古就有“教育之本、学习之母”之誉,而且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活动体系中的有机组成和重要内容。不仅如此,阅读对于人文素养的培育和发展亦可谓“功德无量、善莫大焉”,如“书犹如药也,善读之可以治愚”、“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等,元不激励人心。正因为如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在课堂内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又要“激励、唤醒和鼓舞”他们在广阔无限的课外阅读中不断汲取丰富多元的营养元素,不断地完善、提升和发展自己。比如,从渊博瑰丽、宽厚深沉的古诗文阅读中,引导学生逐步增强民族的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他们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激励他们热爱自然和热爱祖国的深沉情怀。

四、开展艺术化教学活动,有效显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情感与艺术是一体两翼现象。情感的价值是无限的,而艺术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以“留白”艺术教学为例,其人文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于知识学习处“留白”,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构建和完善;于思维发展处“留白”,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挑战和突破;于情感表达处“留白”,有利于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感受;于愤悱心态处“留白”,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激发和深入。对此,教师要给予重视并加以应用。比如,在教学《晏子使楚》时,执教者首先把楚王向晏子提出的三个问题直接地提出来,接着鼓励学生无需阅读文本,而是根据生活经验和实际认知,认真思考如何围绕上述三条来针锋相对地反驳楚王,然后把自己的答案与文本中晏子的作答进行比较,深入理解和体悟主人公那独特的和思辨智慧。如此而为,无论对于学生的文本学习、思维发展和情感体验,都会产生持久深刻的良好效果。

初中语文教育人文精神的培育 篇4

笔者以为, 语文教育人文精神的培育, 从义务教育初中阶段一开始, 必须遵循本学科工具性和文学性的特点, 在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同时, 更应注重于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 追求对真理的认识, 对道德的完善和美好情感的体验等人文精神的培养。

人文精神关注人的个性、自我、人内在的主体精神品格。人的价值取向是追求崇高的价值理想, 向往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 追求真、善、美。人文精神的培育更注重培植、潜移默化, 通过心灵体味和精神熏陶, 促成人格、信仰等的形成。由此可见, 语文教育因教材选编了古今中外数千年诸多精英的优秀文学作品而更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育。语文作为一门学科, 其性质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 它可以为学生提供历史的经验和文化的智慧, 展示高尚的情操和人生的哲理, 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 接受高雅的审美情趣的熏陶, 也即人文精神的陶冶和培育。

那么, 初中语文教育中教师应如何根据学科特点, 在教育学生不断获得知识的同时, 逐渐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呢?

一、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要求

教师是传递和培植人文精神的关键因素之一。初中语文教育中, 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首先语文教师至少应具备自由开放的思想, 厚重的知识贮备, 高度的人文素养, 健康的审美情趣, 较强的艺术感受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置身于宏大的民族文化和竞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 始终站在思想潮流的前沿, 在不断提升自我精神境界的同时, 必须时刻关注人的发展、人的完善。只有这样, 才能使语文教育坚持以人为核心, 实现多边辐射, 从而把语文教育真正推向培育人文精神的新境界。要明确语文教师伟大的人格力量和崇高的价值理想, 是引导学生在人生路上勇于前进的航标。

二、教材学习中人文精神的培育

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文学作品和丰富的人文知识, 所选的作品涉及人文精神的诸多方面, 如孔子的“仁爱”, 孟子的“舍生取义”,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龚自珍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等。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 从精神培育的特点出发, 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潜移默化, 时常通过心灵的体味, 精神的熏陶, 促成学生健全人格和崇高信仰等的形成。

对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性格风貌, 可以说不同时代的人可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和心灵体验对它作出更新更丰富的诠释。愈是优秀的作品愈体现出多层内涵, 呈现出主题的“多元性”, 因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但是, 我们以往习惯对语文教材作“一刀切”的处理, 不讲个性, 只求共性。不仅教师对文学作品的处理如是, 而且对学习、欣赏这些作品的学生也是如此要求的。因而长期以来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说穿了就是老师的理解, 也就是教参对作品的理解, 是思想政治课上对某一观点的理解, 而没有略有个性的声音和自己的观点。可见, 要真正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就要重视学生个性化的理解、独立自由的思考和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实践。这些都是依据教材内容培植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手段。初中语文教育的思想教育一定是基于作品本身的内容和特点进行的。

三、作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育

我们从时下初中学生的作文中不难看出人文精神的缺乏和失落。

长期以来, 在平时或中考的作文中, 往往要求“思想健康”, 但对“思想健康”的内涵, 很多教师在作文教学的理解和思考中存在着误解和偏见。

许多教师甚至片面地只把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等这些思想看做是唯一高尚的、健康的、先进的, 往往看不到学生作文中张扬的鲜活的个性和强烈的自我表现。似乎一提个性、自我就一定同集体对立起来, 一提自由、独立就一定同法制对立起来。学生作文中有一点自己对生活、人生的思考, 或发自内心说几句真话, 往往被教师认为偏激。于是, 学生只好写老师认定的那些积极向上的、深刻健康的和有深远意义的。这样, 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写作只是在教师规定的思想范围里填内容, 而且常常出现“高大全”的单调重复现象。例如, 写教师一定是满头银发或灯下备课, 写助人为乐不是拾金不昧, 就是雨天送人等。在我们看来, 在学生作文主题和主题升华问题上, 个性、自由、人性、人道主义等一切趋真、向善、至美的思想意识, 都应该是健康的。团队协作精神或许就在两个人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中闪烁, 不一定只有百人以上的救灾队伍才能展现。正常的物质渴求是人类积极向上的动力, 何必一定要说是腐朽的思想呢?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培育, 首先是打开学生的思路,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 从自我、个性, 从率直的思想, 从真善美出发, 打破作文中的条条框框和思想禁锢, 把作文的主题从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扩展到亲情、爱心、个性、自我、自由民主、生活化、平民化、精神物质、率直淳朴、求真、求善求美, 忧患意识、实事求是上来。

鼓励学生写真话、写真情、写实感。现代社会, 公众的社会思想意识已经有了彻底的解放, 但在基础教育的教学中思想解放却远远落后于时代, 这也是造成学生写作中空洞无物、无病呻吟、虚假、套话空话多的原因之一。因而要鼓励学生说真话、写真情实感就要求老师和学生从思想上解放自己。这样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来。

四、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应该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 尤其要尊重对方的人格

初中学生的可塑性强, 正是人格意识的雏形期, 教师要特别爱护他们悄然起步的独立的个性和思想, 在语文教育过程中, 要帮助他们正确理解人的精神自由、情感自由、思想自由、个性独立等, 实际上这是形成独立的精神和人格的重要时期, 我们要把真理渗透到语文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对此恕不多说。

试分析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篇5

【关键字】初中语文 教育 人文

初中语文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是至关重要的。语文教育是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之前的基石,而人文教育是中国现阶段提出的教育重点。人文教育蕴含于语文教育当中,所以在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注意知识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一、人文教育在语文中的体现

初中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中的《散步》,是描写一家人在田间散步时的所见、所说、所做为内容的散文。作者通过对一家人在田野散步这个简单的生活侧面,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和读者展示了这一家人相亲相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传达要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体现了中华名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表现深刻的社会教育意义,这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传统美德的培养。

而在《羚羊木雕》一课中,通过描写小伙伴之间的相互赠送礼物引起的矛盾冲突,向学生展示了小伙伴之间真诚无私的友情,含蓄的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表达了父母与子女之间沟通、与他人沟通的重要性。

《在山的那边》是一首现代诗,这首诗通过借助山和海两个意象,表达了一种信念:要达到理想境界,是要经历千辛万苦,只有不怕困难、坚持奋斗,才能实现人生理想。人文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人性的教育,还有对学生信念的锻炼。初中生还未成熟,在坚持理想方面很容易放弃,但是语文学科就是在平时的课堂上向学生传达他人对于理想、信念的坚持,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从而达到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的作用。

以上三篇课文都是语文课本中简单事物的描写,却蕴含了极大的教育意义。由此可以看出在语文中,人文教育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并且初中阶段是思想意识的发展阶段,这时候的人文教育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为学生以后自身的人文素养打好坚固的基础。

二、提高初中语文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安排语文课程内容,打好人文教育基础

在语文教材的编写中,应该注重人文教育题材的课文的编写。教师在深入生活的同时挖掘人文教育题材和思想,把人文教育的培养贯彻到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存在的人文精神底蕴。另外在课堂上,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语文课堂教学。《王几何》一文中,教师师充分带动了课堂氛围,让学生自主提问回答,发挥主观想象,把原本枯燥的几何课上的生动有趣。这篇课文也从侧面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在教授知识时,要更加注重学生思想的发展,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允许学生发挥想象,根据现状来调节学习的进程。教师可以更多的结合当代发展来进行语文教育和人文教育,合理安排语文课程的内容发展,为人文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转变教育理念,完善语文教学

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在对教育方面有一定的影响。旧的教育理念已经根深蒂固,改变起来是很困难的。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文化知识,还应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在《我的教师》这篇课文中,作者向学生描绘了一位温柔慈爱的教师,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受到每位学生的爱戴。知识渊博的教师在给学生讲课时才会有作为教师的人格魅力,这对于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要有丰富的说话艺术和教学语言,用自己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语文、人文的内容,让学生更加容易吸收语文教育带来的人文涵养。

(三)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重技术,轻人文,导致学校重视分数,而忽视或者无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实际上通过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课本不难看出,人文精神占据了大量的篇幅,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重拾人文教育在语文中德分量,使语文这门学科深厚的人文底蕴发展起来。《落花生》这篇课文就很好的体现了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带来的好处。它描写了一家人从种花生到收获花生的过程,在这中间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是结合实际的,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牢记。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也会体会到实践的乐趣,同时也能传承人文精神。教育和人文结合更能促进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领会。

结束语:

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确人生道路。初中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具有足够的知识和专业的职业道德素养,更需要学生自己要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把握师生之间的关系,做到师生平等,教师要尊重学生权利,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發现学生的潜力,为学生的人文教育作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张焕霞.浅议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关怀[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篇6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

“所谓人文教育, 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 其实质是人性教育, 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是广义的“人文教育”, 将其放到基础教育中思考, 人文教育就是针对中学生在特定年龄阶段表现出的独特性进行正面而积极的人性教育, 这是狭义的“人文教育”。“特定的年龄阶段”是指12岁至18岁这一阶段。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 他们的思想、性格、情绪都呈现出独特的变化。我们大致可以将他们在这一阶段表现出的独特性分为四个方面:个性、领悟力、情感和创造力。教师了解和掌握学生这一阶段各方面的独特性, 并针对学生个体的特点进行合适的教育, 是基础教育阶段“人文教育”理念的体现。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

1.更新语文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由于旧观念的根基很深, 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很艰难的, 有时甚至是很痛苦的, 但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是语文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的具体实施者, 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是人文教育顺利实施的首要前提。而且语文是民族之根, 国家之魂, 所以教师首先要具有渊博的知识。爱因斯坦说: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要上好每一堂课, 教师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全面的素质。知识渊博是情感丰富的源头, 一个知识贫乏、不善说话的语文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只有学而不厌的老师, 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教师有渊博的知识无形中给学生以深远的影响, 有助于语文教学。其次, 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变化多样的教学语言。语文教师要学会说话, 敢于说话, 并有丰富多彩的教学语言, 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声望。善于结合与学生实际相关联的事例, 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述出来, 让学生笑得前仰后合, 将学生之心紧紧系住。丰富的语言可以为学生带来欢笑, 一个有幽默感的老师不仅会为学生带来快乐, 而且会让学生感到很亲切。

2.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阳光、雨露与土壤,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创设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和态度体验, 从而主动学习的教学心理氛围。精神的鸟儿只有在辽阔的蓝天上才能张开思想的翅膀, 自由地飞翔。语文教学要给学生心灵“松绑”, 还学生心灵的“自由”, 容忍他们的“出格”, 鼓励他们质疑追问的勇气。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 学生有了安全和愉悦感, 才会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 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 自由深入地思考问题, 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课堂上才会充满欢笑与激情。学生在充满爱的和谐氛围中, 潜能如花绽放, 个性自由舒张, 潜移默化地受到美好的人文熏陶。可见语文课堂教学应以生活中的人为本, 始终关注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为此, 我们应更新观念、调整视角, 在课堂上体现人本主义理念。

3.调整语文课程安排。首先, 首先要善于挖掘课内教材中的人文教育点。让学生了解生活, 丰富学生传统文化底蕴。教师要在教学中深入研究教材, 挖掘教材中人文教育的思想和内容, 把人文教育、人格塑造与培养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和教学内容的方方面面。其次, 开放课堂内部系统。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学习媒介的开放的语文课程体系, 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情感体验, 教学摈弃指令性, 完全由学生凭借学习和经验, 独立思考, 自主发现, 答案不求统一, 允许学生发表不同于自己的见解,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大胆质疑, 大胆想象。最后, 要把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 延伸到家庭、社会中, 形成一个更大范围的、理论与实践经常有意无意结合的大语文教学系统。在这个系统中, 书本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 教材也不再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唯一材料,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充分利用新课程方案选修课和活动课的设置, 打造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的各类语文课堂。

4.进行师生情感传递。语文课堂上除了传播知识外, 还要传递情感。学生学习了课文, 未必明白这篇课文除考试以外对自己还有哪些用处。这就需要教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明白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 带领他们读懂课文的真实意义。比如在教学《背影》一课时, 学生可能只是停留在作者对父亲的情感变化上, 而很少体会到自身也有可能与父亲有这样的情感变化, 因为中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 对情感的体验还不够深刻。这时教师就可以结合自己对生活的理解, 带领他们感受这种父子关系。如果这种情感教育在课堂上取得成功, 那么学生的情感将会与课文的情感融为一致, 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就会更深刻。更重要的是通过种引导, 学生学会了感受生活, 对自己和周围的事物产生新的认识。这种感受可能不会反映在试卷上, 但会使他们终生受益。

初中语文学科人文教育 篇7

一、以教材为基础, 挖掘其中的人文韵味

对于初中语文学科而言, 本身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特点, 这就使得语文课程必须承担起对初中学生实施人文教育的重担。语文教材是落实这一教育目标的载体。在当前的初中语文课本中, 有为数众多的优秀篇目。这些篇目可以起到陶情冶性的作用, 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 会为其中的人物形象所感动, 会因为其中景物描写所触动, 会浸染健康而又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据此而言, 富有人文色彩的初中语文教材的确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举例来说, 在《老王》一文中, 学生可以“爱”为线索去研读课文。“老王”这一人物形象极为普通,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老王”其实就是一位小人物的典型代表。在我的教学实践中, 我只是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 借助于分析“不幸的人”的遭遇与“幸运者的愧怍”, 使得学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所表达出对普通人的关爱之情从而树立学生对他人关爱、同情弱势群体的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再如, 《端午的鸭蛋》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汪曾祺对自己家乡端午节风俗的美好回忆。在文中, 他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充满童真童趣的民俗画卷。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感知一个小小的鸭蛋, 继而挖掘其所负载的民俗风情与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本文的学习, 不少的学生表达出对自己家乡民风民俗的关注之情, 并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基础上, 迸发出强烈的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的情感。这样这篇文章的人文教育作用显现无疑。

二、以阅读为手段, 感悟其中的人文情感

当前的语文教学呈现出与传统语文教育不同的特点, 学习方式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从这一视角来分析, 则是从“要我学”逐渐转变为“我要学”。学生是初中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体, “我要学”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意味着学生不再只是单一化地从教师的灌输中获取知识, 而是主动去攫取。对于初中语文学科来说, 阅读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接受人文教育的一个最为有效的手段。通过自主性阅读, 学生可以对语文教材中的鲜活人物形象进行全面认知, 可以在阅读中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非凡魅力, 可以凭借文字语言描述观赏自己祖国的壮丽河山。自主性阅读为文本对话, 为学生想象力的提升搭建了桥梁。如在学习《与朱元思书》中, 学生大声朗读的环节十分重要。在朗读的过程中, 学生刚开始感受到的是语言美, 这就为下一步的语言品读与情感感悟打下基础, 继而则将其带入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中。在学生朗读中, 是想象使之看到了富春江的“奇山异水”, 进而领会到“天下独绝”的魅力。传统诗词是经典诵读中的主要内容, 体现了我国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就以《诗五首》的学习为例, 在《诗五首》中, 《饮酒》《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己亥杂诗》这五首诗不论是在情感的抒发、诗词的应用等方面来说都堪称上乘之作。在学习之初, 学生就应该读出诗歌的情感与气势, 读出作者的内心世界。持之以恒的阅读训练会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与情感审美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以提问为切入, 理解其中的人文知识

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 提问教学的模式往往会被语文教师积极采用。因为这一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与探究, 效果非常明显。对于初中语文知识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人文知识来说, 提问教学模式同样适用。在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后, 学生可以据此展开探究的活动。学生的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基于此而成为人文知识的学习与积累的最为直接的方式与渠道。

对于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实践来说, 语文教材范围极为广泛, 涉及许多的课外知识。例如, 在开展综合性活动《黄河, 母亲河》的时候, 我就以“你心目中的黄河是怎样的”的问题为启发点, 要求学生在课下搜集相关的资料。在课上, 有的学生展示了自己所做的《黄河颂》主题手抄报, 有的学生播放了李白的《将进酒》, 有的学生将网上搜集的黄河图片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 诸如此类的学习成果展示琳琅满目。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但搜集到了黄河的知识, 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切身感受到了母亲河的伟大创造力, 其人文知识得以锤炼与积淀。

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初探 篇8

一、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1. 让学生成为热爱祖国, 志向高远的人

有些语文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往往“胸中有书”但“目中无人”。他们重“实质性”目标, 轻“发展中”目标;重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轻社会品质的培养;重认识层面, 轻情感层面。这不利于学生的心智健康、全面的发展, 更不可能培养出热爱祖国、胸怀大志的高素质人才。只有心怀祖国、志向高远的人, 才能谱写出人生的精彩与辉煌。

2. 让学生成为是非明确, 正直无私的人

在语文教材的范文中有许多课文是融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炉的经典之作。其深刻的思想性集中表现在对真善美的歌颂, 对假恶丑的批判上。语文课堂要渗透德育, 通过教材中鲜活的实例, 引导学生明白是非善恶, 学做正直无私的人。

3. 让学生成为热爱生活, 善待生命的人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保尔这段关于生命的论述, 令学生们对生命有了一些新的领悟和思索。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等范文的阅读, 增强了学生们战胜苦难的信心和勇气, 更令他们明白了人生价值在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的追求。《敬畏自然》《大雁归来》等文章教会了学生爱护自然, 善待生命。因为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

4. 让学生成为了解社会, 关注人生的人

语文学科非常重视精选范例, 典范性是语文教材选择课文的基本标准之一。这些典型范例本身就是反映人类高尚思想, 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观念、创作态度, 蕴含着丰富的人生经验, 阅读此类范文可以使学生获得有关世界以及生活的经验, 领悟人生态度, 从而增进学生的思想素养。

二、开发语文学科的审美功能

美育和德育有着内在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美育受着德育的制约。一个人的审美观念受一定的立场、观点的制约, 不同立场观点的人会有不同的审美观。另一方面, 美育对德育也有一定的反作用。没有美育的教育, 是不完全的教育。我们在语文教学中, 应采取有效手段, 积极调动学生的审美经验, 引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促进学生的理性思索, 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指导学生自觉主动的去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

1. 感受自然之美

教朱自清的散文《春》, 可以运用朗读、图画、音乐以及有关于“春”的诗文创设情景, 还可以组织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 获得对课文情景的具体感受。

2. 感受情感之美

《背景》入选某省自编教材时, 曾引起争议, 有学生认为“父亲的形象不够潇洒”, “臃肿的身体爬上爬下的姿势没有美感”因此没有必要读他。表面上看起来是审美观的问题, 实际上是情感上的问题。我们只有深入的体会作者美的情感, 才能教学这篇课文, 才能使审美教育产生积极的效果。

3. 感受思想之美

初中语文学科人文教育 篇9

关键词:语文教育,人文关怀,人文精神

教学可以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 它应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使学生的精神力量得以形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教授上, 还应该在语文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 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加强培养。通过加强人文关怀教育, 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培养, 教师的人格魅力得以展现。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教育的现状

1. 学校对语文教学不够重视

语文教学在学校教学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 教学改革不断实行, 语文的教学方法也发生变化。语文属于综合性的学科, 但是, 在学校的诸多学科中, 语文的地位并不高, 在课程排列中, 它通常被排在靠后的位置。

2. 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在初中的多门学科中, 初中生可以学到很多新的知识, 学生对英语、物理等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厚。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接触到语文, 并且语文知识与我们所处的语言环境息息相关, 学生本身就具有语言的天赋, 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大, 在他们的观念里, 认为语文学习不重要, 没有正确的认识, 对语文学习并没有很大的积极性。

3. 家长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缺乏关注

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大关注。现阶段, 学生和以前相比发生很大的变化, 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辅导类的学校, 学生的生活节奏变快, 课余时间完全被辅导类的课程占据。家长所安排的课程包括英语、数学、钢琴、美术等, 与语文相关的辅导类课程比较少。从家长的行为中, 我们可以看到家长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加强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初中语文教育基础性比较强, 要想提高人文关怀的效果, 需要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 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1. 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

在初中语文教育中, 提高人文教学的效果, 教师需要在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多下功夫。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 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人文关怀的意识,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初中语文教师需要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圈子, 从培养学生的品质出发, 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在选择的过程中, 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 注重挖掘学生的潜力, 培养学生的个性。对与道德品质有关的内容,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 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使学生受到熏陶。教师在教导学生关于遵守承诺的品质时, 可以选择《永远的梵高》这篇文章, 对文章进行深入的讲解, 教师告诉学生在实现自己理想的过程中, 需要坚守信念, 坚守自己的梦想, 为实现个人价值而努力。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仔细选择, 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 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在进行人文教育中, 教师是比较重要的因素, 他在加强人文关怀方面发挥比较大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道德品质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 学生把教师当做榜样。所以, 要想在初中语文教育加强人文关怀, 教师自身应该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师, 拥有渊博的知识是必须的, 除此之外, 教师需要在下列方面有所提升: (1) 思想品质; (2) 道德修养; (3) 精神风貌; (4) 治学态度; (5) 人格魅力。教师如果自身具备人格魅力以及人文素养,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更能够对人文精神进行有效挖掘。通过教师的教育, 学生学到了语文知识, 还能够净化心灵,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 针对写作加强人文关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写作占有相当的比重, 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学生的个性特点存在差异, 对语文学习的重点把握也不同。以写作为例, 有的学生擅长写抒情散文, 有的学生擅长写记叙文, 有的学生在议论文方面具有优势, 根据这个情况, 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重点, 进行多角度的选材。教师在选择关于诚信的材料时, 可以让学生写人物, 题材为记叙文;写诚信的重要性, 题材为议论文。学生对于同样的材料进行再一次的加工, 形成自己的文章。

4. 增强人文关怀的质量

在初中语文教育加强人文关怀, 主要是让学生学会领悟生活。学生对生活的领悟不能只是限于文章写作方面, 教师需要在语文课堂上花费功夫。引导学生把语文课堂作为生活的第二场所, 重视学生的情感需要。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在课堂中生活的质量加以关注, 并且注意提高学生的课堂生活质量。初中语文教育需要教师把课堂生活当做实行人文关怀的场所, 把人文关怀与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 合理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 都具有很强的主体性。教师通过提高对人文关怀重要性的认识, 采取多种方法。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激励的作用, 教师需要对此提高重视, 注重应用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设定学习目标, 对达成目标的学生进行适度的奖励;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让学生之间相互竞争, 形成竞争学习的氛围;学习兴趣、竞争机制、适度奖励都是学习的诱因, 教师通过灵活采用教学方法, 提升人文关怀的质量。

5. 注重阅读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育中, 阅读教学是不可缺少的内容。通过开展阅读教学, 学生可以增加知识, 与作者进行内在的思想交流,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初中语文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过程中, 需要融入人文关怀,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选择阅读教材时, 阅读材料应该包括人文素养以及道德品质, 这种阅读素材有助于道德教育的进行。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 需要打开自己的思路, 大胆实行教学模式。例如, 教师在讲解《我与地坛》这篇文章时, 文章中包含着深沉的母爱, 为了让学生对这个主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教师可以选择史铁生的另一篇文章《合欢树》, 这篇文章也渗透着浓厚的母爱, 教师对这两篇文章实行对比性的教学, 学生能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作者的母亲承受巨大的生活压力, 母亲给予作者无私的爱, 让作者在以后的生活中, 在面对困难和逆境时, 能够坚强应对。

三、结语

我国的文化内涵丰富, 文化积淀较浓, 这可以为语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料。教师在初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 加入人文关怀, 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为我国未来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琛琳.浅析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J].信息教研周刊, 2012, (17) .

[2]张焕霞.浅议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关怀[J].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 2011, (8) .

[3]薛国锋.探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人文关怀[J].教师, 2013, (4) .

初中语文教学更应渗透人文教育 篇10

一、渗透爱国主义、责任心和使命感教育

作为社会人,不可能是孤立而存在的。人都得与社会和谐共融。我们语文课堂,应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公德心和高度社会责任感,时刻准备着,为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具有使命感的学生,才能更好地立足社会。

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中有许多这样的文本,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

讲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的信念》一文主题时,教师可以以问题引出该问题探究:为什么居里夫人要把自己发现的元素命名为“钋”?结合居里夫人的国籍与身世建业介绍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答案,从学生自己口中总结的答案更有震撼力:玛丽以此纪念她念念不忘的祖国,那个在当时的世界地图上已被俄、德、奥瓜分掉的国家——波兰,为了表示对祖国的热爱,玛丽在论文交给理科博士学院的同时,把论文原稿寄回祖国,所以她的论文差不多在巴黎和华沙同时发表。她的成就为祖国人民争得了骄傲和光荣。

二、渗透追求美好理想教育

人不能没有理想,没有理想的人就没有灵魂,无异于行尸走肉。理想教育任重道远。

从幼儿园开始,阿姨就问小朋友:“小朋友,你长大了想干什么?”进入初中,学生步入青少年行列,思考也更有理性,思维也更缜密。对学生理想教育的提出也是时候了。理想教育能让学生找准方向、确定目标,一直努力,直至理想实现。

课本中诗人流沙河的《理想》就是一篇理想的颂歌:“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文末用美好的展望理想即将实现的动人情景,激发无数人为之而奋斗不已:“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荫。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三、渗透为人公平、平等和正义教育

中国的教育,都是向善、向真、向美的教育。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途径。虽然,在社会中存在着诸多各种不平等,但不管怎样,教育毕竟能增强人的社会能力,提供相对公平的竞争和向社会上层流动的机会,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生存状态,缩小社会性的不平等。

七年级下册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就勾画出人与鸟和谐相处的动人情景。教师可以顺势提问:人与鸟,有时水火不相容,甚至干戈相向。放火鸟燃烧人类财产,人类捕杀鸟类以获得美味。但为什么作者能和珍珠鸟如此亲密: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四、渗透热爱生命教育

生命是人生存最大意义所在,人没有了生命,一切都是枉然。

现在我们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看重的是理想教育——考北大、上清华,高考压力让多少学生不堪重负,轻视生命。

我们的学校教育,要以学生的生存、发展为本,让学生在积极勤奋、心灵充实、安逸愉悦的学校生活中,给学生提供最大的选择机会,包括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等等,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最大的张扬。

语文课本中给学生提供一碗碗心灵的鸡汤——《藤萝瀑布》《生命,生命》《再塑生命》《谈生命》《热爱生命》《斑羚飞渡》……

五、渗透宽容之心教育

作为教师,应以宽容之心善待每一位学生,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同等位置上,和学生一道去感受、去体验:去感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期待以及失落沮丧时的心情;去体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种种挫折,对生活、对爱的渴望……

以心对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去包容学生的过错,去化解学生的心中不满。用宽容之心善待学生就是一种博爱,是对学生心灵的一次爱的点拨。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关宽容主题的文章举不胜举,如《傅雷家书》、胡适的《我的母亲》、杨绛的《老王》、余秋雨的《信客》、反面教材有罗贯中的《杨修之死》……

人文教育是通过优秀的人文教材去感染、去渗透、去潜移默化。而优秀的人文教材则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不断的积累、提炼和升华并形成文字以记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最后逐渐形成,而后又继续向前发展。

对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再思考 篇11

实际上,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可以考证的是, “人文”源于《易经》中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文”其实并不仅仅指“文章”, 还包涵有“礼”、“乐”的内容。而在西方, 人文学科及其人文源于古罗马城邦古塞罗的一种理想化的教育思想即umanitas (拉丁文乃“人性”“人情”之意, 又与“paideia”“教化”一词相通) , 是古罗马时成长为人即“公民”所必修的科目, 其中就包括语言修辞 (文学) 等。在狭义上, 可以说语文是人文学科的一个分支。

当下教学中对于人文性很强的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存在着的误解,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误区一:语文的“人文性”体现在文学教育之中

文学作品通过主题的阐释, 情操的陶冶, 审美的体验, 充分地体现了对人精神世界的全面提升和发展, 在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围绕“语文”学科的定义的论争, 我们可知文学教育不能完全取代语文教育, 如果因此而放弃或淡化语言教学, 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 此结果必然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这有悖于语文学科的性质。

其实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 其中沉淀有大量的人文内涵和人文精神。以语言教学为例, 汉语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 词汇不断丰富, 表意更为准确, 不断吸纳外民族语言的精髓, 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 历久而弥新, 显示了强大的生命活力, 通过语言的学习自然而然会生发一种民族自豪感, 这种情感体验其实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在汉字教学中, 汉字线条的流畅, 造型的独特, 书写的顺序都表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认知特点和精神追求。当代著名语言学家申小龙说:“历史悠久的语言都凝聚着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思想、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教师要善于从点滴小事, 从生活的细节入手去挖掘其人文性, 把人文教育贯穿于语文教育的全过程。

误区二: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 而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有人认为, 新课标把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 这种表述清楚地表达出人们有意地割裂语文学科性质之间的关系。体现“人文性”就是抓住作品条分缕析, 阐释其微言大义, 到头来把凭借的语言忘得一干而净。

而真正的语文教育就应把语言作为一个依托, 作为一个平台, 人文性是建立在工具性的基础上的, 可以说工具性体现人文性;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作品的学习, 更自觉地去感知语言、领悟语言、审视语言, 并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加速个体的社会化进程, 可以说人文性彰显了工具性。吕叔湘先生曾说:“说到底, 语言本质上是一门人文科学, 它也跟别的人文科学一样, 可以尽量利用技术科学的帮助进行它的工作, 但它自身不会变成一门技术科学。”工具性和人文性本身是一对交织的概念, 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关系。

误区三:重“知识、能力培养”, 轻“人格塑造”

语文教学由于受到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影响, 重视背诵、练习, 而轻体味、涵咏, 重视对知识的挖掘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中, 往往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存在。钱理群教授一直倡导的“立人”的教育, 就是通过语文教育为青年学生打好精神的底子。

上一篇:课堂教学策略及方法下一篇: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