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精选12篇)
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 篇1
随着新课改的开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求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要求学生不仅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使优秀的文化得以继承和传扬,还能促进学生的德育、美德,从而促进人才的全面培养。
一、中学阶段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将我国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可以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保护、传承与发扬,对塑造中学生的人格有重要的作用。我国的传统文化是经过历史的积淀,代代流传下来的,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文化、审美和道德素质内涵,而且在传统文化中强调道德、重视智能、注重文化艺术修养等思想。
在新课程改革和新课标的要求下,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有积累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其思想认识、积累文化为关键的时期,传统文化中的游戏部分对其成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有很多的文章都对个人或者是群体的优秀的品质描写。其中如仁民爱物,修省立诚等品质,通过对学生加强基础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学生会在中学阶段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通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和积累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初中语文中一些具有典型的爱国形象的任务,如屈原、陆游及至近现代的谭嗣同、闻一多等古往今来优秀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文章,都彰显了深刻的爱国之情。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并能在未来发展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我国传统的文化中包含了较为丰富的文化底蕴,如诗词底蕴、历史底蕴、文学底蕴、民俗底蕴、文言底蕴等几类。学生在中学阶段是进行个人涵养的重点储备阶段,学生在这一时期学习诗词、历史、文学等都会帮助其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并在无形之中逐渐形成个人文化积累。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其发扬。
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人们的生活更加依赖于科学技术,但是无论科学技术如何发达,在对个人进行衡量时,还要对其个人修养与思想内涵进行评价。因此,加强个人修养,是永远不会褪色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对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二、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重视情感的浸染,加强同实际的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使学生形成情感共鸣才能更好的接受、理解相关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联系实际,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并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教学之中,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接受和学习传统文化。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选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对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进行补充,或是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探究。例如在学习《我的第一本书》一文时,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联想起在小时候读书时的第一本书,里面都有些什么内容。这一方面可以更好的理解作者牛汉包含在其中的因“第一本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那浓浓的真挚情谊,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民主平等、开放创新的环境中开展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如果不能很好的利用传统文化,否则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要求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并能在其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使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教育,使学生既能受到传统文化的感染与教育。例如在《论语》中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名言,在一些诗歌中也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名言,如果教师只是灌输式的要求学生接受该教育,学生反倒会产生抵抗的心理,教师要采取更加民主的,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教学。
在教学互动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品德与品质,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就可以渗透传统文化。因为在中学课外阅读的文本中不仅包含了大量的知识,还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起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在课堂教学之外利用课余的时间来阅读重要的书籍,从而培养其高尚的品德。如《醉翁亭记》一文,其中就有比较经典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和学生展开讨论,首先要明确作者的社会地位与社会处境,从而对该句进行详细的解析,就能看出作者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济世情怀。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文人志士身上散发的爱国情怀,另一方面也能较好的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回顾以往的知识。学生可能会联想起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这些都可以使学生能够逐树立起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敢于担当,并能更加理性的面对未来的生活。
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另一方面还要充分的利用语文教学,能够将蕴含在语言、文字下的深刻情感进行挖掘,适当的对学生渗透品德教育,在促进学生学识培养的同时,提高其素质品德水平。
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 篇2
桂林市大和初中 唐林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的优秀道德规范的积淀,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支柱,教育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在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的课题,引起更多国人的关注。
中国文学和语文教学历来有“文以载道”、“文道并重”的传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是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改革和培育“四有”新人的有效途径。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将传统美德施与潜移默化之中,让传统美德在语文课堂闪光。
一、“传美”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结合点
语文教材是民族文化的凝聚点,始终保持着民族传统的思想道德的丰富内涵。要使学生在学习中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受到感染,心灵得净化,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懂得是非曲直与美丑善恶,并依此确定自己的行为准则,就必须在语文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树立传统美德的教育意识,挖掘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并且融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因此,语文教学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必然的,“传美”教育应视为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之一。
在现行语文教材中,几乎大多数的课文都蕴含着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较其他学科而言更具可行性。翻开初中语文教材,体现崇高的民族精神、高尚的民族美德的课文随处可见。有的教人尊老爱幼,严已宽人;有的教人立志报国,振兴中华;有的教人勤学苦读,立志成才;有的教人勤俭节俭,天下为公;有的教人爱国爱民,团结互助;有的教人诚实守信,学会做人„„其内容之丰富,意义之深远,足以体现语文教材所具有的“传美”魅力。可见,语文学科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时,强调的是“渗透”二字。即在语文教学中贯彻思想教育,要渗透,不要强加,不要牵强附会地将语文课讲成品德课。要不露痕迹地渗透,潜移默化,做到“润物细无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找好教材的渗透点,并关心学生的思想动向,把教材内容的德育因素与学生思想动向的教育要求结合起来,巧妙地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一)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中,都有与语文双基相联系的而又相对独立的德育目标:或是要求具有有关德育方面的有关知识,或是要求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或是要求具有某种意志和精神,或是要求具备某种德育方面的能力,这就使教师能从主观上自觉地发挥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实施德育;也使学生能从主观上自觉地发挥主体作用,达到德育目标。
比如,一向被认为是枯燥无味的说明文《苏州园林》,也可以作为对学生进行传美教育的素材。众所周知,中国文化灿烂,中国地位曾一度辉煌,可目前确是贫
瘠落后,许多学生对此悲观失望,将希望寄托于出国留学、去沿海城市上,这种崇洋媚外的思想,当然不利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更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学习了《苏州园林》,让学生自己积累全国各地名胜古迹的照片,在展览的时候,让学生在旁侧注批,写下感受,也是很好的方法,学生在参观各地风光之后,自会对中国的大好河山生出一种热爱之情,既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又对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
另外还有许多课文篇目都可以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如《背影》让学生感受到骨肉亲情感人的力量,《散步》写了一家四口一起散步互敬互让的浓浓亲情,学生学了不仅感动,而且羡慕,更有一些学生带回家和家人欣赏,说自己的家人更加和睦了,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只要我们善于抓机会,就会对学生有良好的帮助。而《我的叔叔于勒》以金钱为标准衡量兄弟关系的炎凉世态从反面告诉学生友情和亲情的可贵,失去这两样感情是多么的可悲。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和交流,感受自己所享受的亲情和友情,回忆曾经错失的或者是忽略的亲情和友情,自然变得格外珍惜和重视神圣的感情。
实施德育重要的是切忌板着面孔生硬说教: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需要,使其心悦诚服,让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心灵碰撞出火花,让教材中的情感与学生情感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逐步达到社会规范与个人需要的统一。
(三)在诵读训练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初中课本中的文言文、古诗词占有一定的比重,它们大多短而精,韵律上平仄起伏、抑扬顿挫;结构上讲究起承转合,琅琅上口。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意图,在文章之中均有所体现,教师引导学生合理诵读、有感情朗读,采用录音配乐与范读相结合的方法,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从而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如学习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文章之中五柳先生的形象可谓陶渊明的自画像,全文不到二百字语言朴素洗炼,平淡之中却寓意深刻,为了加深理解,可以用《渔舟唱晚》这首曲子配学生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到了陶渊明身上的“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
采用录音配乐与范读相结合的方法还可以应用在诗、词、曲的朗读上,目的是教师根据每首诗不同的感情基调选择曲子,使学生在朗读上有更深的体会。
(三)在语文活动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教育改革不断地发展,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光凭每周几节课的学习当然是远远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所以,我们必须“开小灶”——搞一些语文活动给学生补充“营养”。比如,词语接力赛、表演课本剧比赛、演讲比赛、手抄比赛等等,这样,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借此机对学生进行传美教育。就语文实践活动而言,有学生感兴趣的各种比赛,办黑板报,办文学刊物,采访、参观、游览,实地写作等多种形式,学生能够各取所需,易于领悟、接受和内化。比如,词语接力赛、表演课本剧比赛、演讲比赛、手抄比赛等等,这样,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借此对学生进行传美教育。此外,传统美德教育还可适时进行,如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尊重父母,不尊重师长,不珍惜同学情谊的问题,在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应该对学生加强亲亲仁人的传统美德教育;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动不动打架,缺乏礼让等情况,在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对学生加强谦和宽厚的美德教育;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不珍惜劳动成果,人为破坏公物,用完水不关水龙头,以朴素为耻等情况,在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对学生加强节俭奉公的传统美德教育。
试析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文教学 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3-0026-01
古诗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益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文化水平。初中课本收录的大部分古诗文,其内容健康向上,教师积极引导学生领悟古诗文所要传达的情感,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闪光点,使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可见,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对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具有积极作用。
一、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衔接方面
现今小学语文教材与初中语文教材之间的区别较大,学生无法适应。部分学生的小学课本古诗文篇目较少,对古诗文知识涉及不多,甚至有的学生都未曾接触过古诗文。而当这些学生升学至初中后,课本中的古诗文便会使学生感到措手不及。学生在小学没有形成对古诗文的基础认识,便会导致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感到吃力,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无法提升。
(二)学生方面
古诗文与学生所处年代相差甚远,部分学生认为古诗文在实际生活中缺乏实用价值,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逐渐降低。学生轻视古诗文的原因有三点:其一,古诗文内容与实际内容脱节,学生不易理解古诗文中所描述的动作、行为。其二,古诗文所用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学习古诗文的难度较大。其三,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方法太过简单,而且大部分古诗文篇目要求学生背诵,学生学习积极性逐渐下降。
(三)教师方面
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偏差,其更侧重于古诗文语法、字词的讲解,忽略了古诗文本身想要表达的情感。这便使得教师将古诗文拆分成多个零件,且失去了古诗文的灵魂,而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仅仅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操纵这些零件。教师花费大量精力教授学生解读古诗文的技巧,学生却依旧不能领悟其中的要领,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便是教师教授的知识过于琐碎,学生通过单个字词的解释,依旧无法翻译古诗文,因此教师应先引导学生理解古诗文含义,之后再进行古诗文字词的教授。
二、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具体措施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语文教学中的白话文内容,如散文、记叙文,其主要来源,便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较为浓厚。然而古诗文教学却没有这一优势。所以,教师在教授古诗文时,也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古诗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合,加深学生的感悟,提升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可以打乱古诗文的教学顺序,在遇到与古诗文相似的情境时进行教学,令学生感悟古诗文所传达的情感。教师可以在临近中秋节时,向学生讲授苏轼的《水调歌头》,并组织学生赏月,此时便能勾起部分外地学生的思乡之情。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诵诗词,仔细向学生讲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盈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义,使学生在理解诗篇意义的同时,也对离别与思念产生新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对一部分无法结合实际生活的古诗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当时的情境或是事物,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文情感。如教师教授《观沧海》一课时,便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白浪翻腾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浪潮的威力。此时,教师为学生朗诵《观沧海》,令学生想象一代英雄临江而歌的情境,令学生充分感受到曹操当时非凡的气度。教师令学生反复朗诵,令学生被曹操的英雄气概所吸引,从而令这种豪迈之情扎根于学生心中,拓宽学生的胸襟。教师结合生活实际,能够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古诗文所包含的情感,令学生受到古诗文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结合背景理解古诗文含义
教师在教授古诗文时,应向学生详尽地介绍古诗文的创作背景、作者经历以及古诗文所涉及的典故。学生了解古诗文的相关知识,有利于理解古诗文所包含的情感,把握文章的重点,不仅如此,教师拓展课外知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浓厚,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古诗文知识,为学生之后学习古诗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古诗文大多是有感而发,伤感、喜悦、困惑、悲愤都有可能激起诗人作诗的兴趣。教师在讲授杜甫《春望》一诗时,便需向学生讲述战乱时人民生活的疾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古代战争的画面,使学生真实地感受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尤其当学生读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能够深刻理解和平对人民的重要性,从而令学生产生对和平的向往。同类型的诗还有陆游的《示儿》,教师在课前向学生讲授当时的背景:南宋已危如累卵,君主昏庸,奸臣当道,民不聊生,诗人眼中几乎看不到光明,满腔悲愤。尽管如此,作者依旧抱有“王师北定中原日”的信念,甚至死后也心系国事,要求子嗣“家祭无忘告乃翁。”教师向学生介绍《示儿》的创作背景,能够令学生掌握全诗的感情基调,也会使学生被陆游这种爱国情怀折服,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师使学生透彻地理解古诗文所包含的感情,学生自然而然会受到古诗文影响,与此同时,学生也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教育。
三、结语
初中语文文化教育专题探索 篇4
一、中国士大夫文化专题教育
士大夫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的阶层,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中, 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儒家的“出世精神”的熏陶下, 从汉代开始, 儒家文化熏陶下的中国士大夫, 开始集体走上了“学而优则仕”的道路, 并延续了几千年。在这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中, 士大夫既扮演着统治阶层的下层群体, 又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即中国传统文化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并在这种双重身份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即士大夫文化。士大夫文化在各个朝代, 各个时期都有体现, 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初中语文教育中的文化教育, 自然也必须要重视这个现象, 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贯穿于课堂教学。而且, 在初中语文教材的文章收录中, 关于士大夫理想、士大夫精神的文章也比比皆是。因此, 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立足教材, 从文本中挖掘更深刻的文化内涵, 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和领悟士大夫文化的精髓。
如在《桃花源记》的教学中, 教师完全可以针对士大夫文化, 组织一个专题教学, 让学生在相应的文化基础上进行拓展, 了解更多的知识, 以此来增强自己的文化素养, 并形成一种文化鉴赏能力, 在以后面对同样类型的作品时, 能进行细致有效的分析, 解读其中的文化现象。具体来说, 教师可以从当时的社会文化氛围入手, 让学生在整个大的文化环境下, 了解士大夫文化及其精神的形成背景。
士大夫文化, 或者说精神比较奇特的阶段, 就是陶渊明所在的前后几百年的时期, 特别是在魏晋隋唐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社会陷入长时期的社会动荡。各门阀贵族势力互相争战, 广大劳动群众民不聊生, 门阀世族知识分子感到朝不保夕, 命途多舛, 对生活失去信心, 产生厌世避世的思想情绪。于是他们便捡起老庄, 寻找新的生活方式和人生理想, 希冀在空灵的自然和哲理的思辨中获得精神的解脱、陶醉和升华。而以陶渊明为代表的知识分子, 在动荡的社会中, 选择了逃避, 隐世, 在山林间寻找自己的理想。而这正是中国传统士大夫文化的一个重要显现。学生如果对这一时期的文化背景, 对这一时期的士大夫文化精神有所掌握, 将会有效的帮助他们理解魏晋时期的文章, 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同时也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
二、注意中外文化差异对比
在文化教育越来越被社会重视的今天, 我们的初中文化教育不能局限于自身文化的教育, 而是应该适应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趋势, 在教学中, 更多的引导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进行对比, 正确的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正确的对待外来文化。在世界一体化不断加快的今天, 世界文化也是在不断的进行交流, 外来文化大量的涌入中国。如果在外来文化上没有正确的认识, 或者全盘吸收, 或者完全排斥, 这都是会对社会和文化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正如鲁迅在三十年代的态度一样, 对待外来文化, 即不能全部“拿来”, 也不能排斥, 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实现中西文化的完美融合。
在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下, 中国的文化向来带着一种“发乎情止乎礼”的价值观。成人伦, 助教化, 惩恶扬善, 被规定为一切艺术领域, 包括文化领域的现实功利职责。在这一传统文化精神的指引下, 中国文化的表现方法的阐释, 被明道、征圣、宗经作为普遍的原则固定下来。传统文化下的中国人, 特别是知识分子, 讲求的“中庸主义”。而与此相反, 外国文化, 特别是西方文化, 向来主张个性、自由, 强烈的体现出个人意识, 也就是“英雄主义”。这也就是和中国的文化, 特别是精英文化产生了差异。
初中语文教师在让学生把握这一差异的基础上,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两种文学心态的分析, 对比, 找出差异的原因所在, 并探讨“中庸主义与英雄主义的差异”, 让学生从整体上对中外文化有基本的了解, 促进学生的文化意识的提升。
结束语
文化专题教育, 在初中语文文化教育中是一种较为常见和有效的形式, 当然组织这样的教学课堂, 也需要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 能够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 感受更多的文化, 包括传统文化, 包括中外文化的差异等等,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完善自身的教育素养和知识体系了。
摘要:在素质教育观下, 学生的综合素质, 包括了文化素养。因此, 在初中语文教育中, 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文化专题教育,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文章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中国士大夫文化教育, 而是中外文化差异下的文化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化,中外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商丽萍;言语教育观念的迷失与回归[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2]黎小敏;中国语文教育现代性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蔡燕;论语文教育文化本质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 篇5
摘 要:语文作为初中教学中的重点学科,肩负起传播中华文明的重大责任。结合多年语文教学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就传统文化对初中语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进行分析与讨论,力求达到使初中生充分继承并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继承发扬
一、传统文化对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从古至今的思想精髓[1]。在我校(哈巴河县哈巴河中学)的教育教学中,语文作为重点学科,是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直接途径,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全面、透彻,而想要中华文化得到充分的继承与发扬,就需要将语文课堂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有效载体,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创新式教学。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2-3],因此,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这项工作势在必行。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法
传统文化和初中语文教学绝不是两个独立的内容,二者理应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在日常教学中,怎样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才是重中之重,在担任语文教师的几年里,结合课堂经验,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点:
1.经典诵读,领略传统文化的博大魅力
以新课标作为教学的指导纲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共有
186篇经典古诗词,涵盖了中华文化的部分经典篇章,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在课本中掌握其精髓。无论从中国诗歌的开端《诗经》到盛唐时期的千百佳作,还是孔夫子“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儒家思想,都需要学生充分理解其内涵。而想要使学生走进古诗词和文言文中,诵读就成为第一要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纠正古文读音、讲解古文含义、解读时代背景,要求学生转换思维,站在作者的角度,将表达的感情大声地读出来,从而体会蕴含在其中的深刻思想。从《桃花源记》中感受陶渊明对桃园生活的美好向往;从《核舟记》中感受王叔远精雕核舟的精妙技艺;从《望岳》中感受杜甫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读出古代文人骚客的情感寄托,激发学生对中华经典的强烈兴趣。对于学生来说,诵读渐渐成为一种习惯,从而实现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根本上学会对经典进行理解,在逐渐积累中领略中华文化蕴含的博大魅力。
2.民风民俗,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各地的人们按照自己的风俗习惯生活,并将民风民俗延续至今,形成中华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中生来说,各类节日和风俗习惯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切入点,以传统节日为着手点,以民风民俗为突破点,在润物无声之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涉及民风民俗的内容比比皆是,如《社戏》《安塞腰鼓》《竹影》《乡村舞会》等。这里以八年级为例,在新疆双语班的语文教学中,以介绍新疆传统节日古尔邦节和哈萨克族在婚礼时的传统风俗为主要内容的《乡村舞会》一课,引起学生的热烈讨论,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内容,在授课过程中,以古尔邦节为着手点,向学生介绍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以及婚礼的风俗习惯,体会不同民风民俗的异同,课后让学生主动去了解其他民族的特有习惯,形成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构成系统的教学体系,使学生
对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有更全面的认识,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3.身体力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在当下,应试教育已成为教师教学的主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到的只是书本上的“死”知识,而不能运用于生活,更不用提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传承与发扬。因此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跳出书本,身体力行地进行实践学习,才更能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有更深入地了解。例如在学习朱自清《背影》时,学生的直接感受是父爱,而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回忆父亲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考虑父亲这样做的原因,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发现父爱,加深学生对父爱的感受,随后要求学生为父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回报父亲,在这一来一往中,感悟父爱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会孝敬父亲,进而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孝”发扬光大。类似的文章还有很多,但不变的方式就是要求学生将课本所学通过实践融入生活中,融入骨髓中,感悟中华民族“礼、义、廉、耻、孝”的深刻意义,发现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精神内涵,并将其发扬光大。
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S富精神内涵,其继承和发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应当扮演好领路人的角色,将传统文化多角度、全方位融入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中华文化的传
播者。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 篇6
关键词: 传统文化教育 初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其作为历史文化的有效产物,经过时代的洗礼,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韵味,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古诗词教学开展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指导,并利用古诗词教学的拓展效用,加强初中阶段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往往取决于教学策略的有效采纳,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以有效的策略将课程的内容进行拓展,则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将会得到保障。所以,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探究,对古诗词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进行有效应用,对于传统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有着现实意义。
1.通过古诗文创作背景介绍,让学生对时代文化发展有深入的了解。
古诗文的创作往往带有显著的时代背景,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通过作品创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某一时代文化创作的主要环境,则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创作背景和手法将会有良好的认知。在实际的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文的本身,而应当在备课过程中积极地对古诗文进行探究,以教学参考材料的介绍、网络资源的搜集等不断对古诗文的创作背景做补充,进而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以文化创作背景为契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例如,在杜甫的《春望》这首古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杜甫本人和杜甫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在安史之乱的前夕和安史之乱发生时期主要诗人的情怀特点。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杜甫与李白创作背景差异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大唐帝国最辉煌的年代创作的文化作品与其后期文化创作之前的差异,通过这种古诗文背景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一个时代的传统文化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而对传统文化有更深一层次的认识。应用这种方法,传统文化教育通过作品创作的环境与作品的有效开展,教育效果能够在古诗文教学的帮助下得到体现。
2.强化古诗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指导学生在作品的欣赏中感受优秀的传统文化。
古诗文的创作风格和用词手法都与现代文有非常大的差距,要想通过古诗文的教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掌握基本的文化基础知识。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进行必要的背景介绍外,还应当结合课程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要求,开展基础知识的教学指导,进而在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储备的同时,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古文教学过程中体现得较为明显,学生要想充分对一篇古文进行理解并感受传统文化下的精髓,就必须先对文化创作中所用的字词和手法进行学习,为古文解读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在古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尝试练习法,即在学生预习的阶段为学生布置词汇查阅、句子翻译等作业,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的内容,尝试进行学习,进而指导学生在预习阶段先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这种形式下,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强,对于古诗文中基础知识的探究欲望更强,教师在解答学生问题的同时能为学生传统文化中基础知识的积累提供有效指导。
3.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提高学生传统文化修养。
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文化的创作环境或者是读懂相关文化作品,更要通过有效的指导让学生体味传统文化中的韵味,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气息。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优美诗歌的朗诵,让学生体味诗歌中的情感与韵味,同时通过长时间的锻炼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西江月》、《如梦令》、《醉花阴》、《观沧海》等古诗就应当作为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让学生在吟诵过程中,培养文化气息。
4.结合特殊主题,以古诗文活动强化传统文化教育效果。
传统文化的教育应当结合现代环境的特点开展,尤其是一些传承至今的文化特色,更应当借助带有显著特点的古诗文进行有效的教育传播。例如在中秋节之际,教师可以以中秋为主题,借助中秋传统文化交流活动,开展特色的主题课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水调歌头》这首诗歌为载体,让学生在古人描述中秋佳节的作品中体味中秋传统文化的韵味,使传统特色文化教育能够在初中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开展,这样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对于传统节日的了解的程度可以更加深入。
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起着良好的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采取有效策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的文化素养。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古诗文创作背景介绍,让学生对时代文化发展有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教师要强化古诗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指导学生在作品的欣赏中感受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学生素养培养方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培养学生传统文化修养;也可以结合特殊主题,以古诗文活动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在各种有效措施的指导下,初中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将会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吴荣永.浅析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40:88-89.
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 篇7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诗、词、文、赋、戏曲、小说等古代作品中, 不仅蕴涵着丰富的古代文学知识, 也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因此, 教师在备课中既要注意到语文的工具性, 又要认识到它在育人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就是要在培养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 利用教材适时恰当地向学生传递传统思想文化, 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 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一) 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古诗文都是名家名篇, 是千百年来在文学史上熠熠闪光的经典之作,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 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教育资源, 将其运用到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之中。因此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中多下功夫, 多查找资料, 要做到自己对文化常识的掌握力求准确。
接下来在编写导学案时, 教师就要将这些知识点巧妙地融入其中,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春风化雨般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切记贴标签似的生拉硬扯的灌注, 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要注重对学生情感与心灵上的熏陶感染, 要善于引导学生与大师们进行心灵的对话、精神的交流。要让学生走近屈原, 理解什么是爱国;走近陶渊明, 理解什么是高洁;走近苏轼, 理解什么是豁达。再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包含的勤且艰的求学精神;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传达出自己以天下为己任,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 要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体悟, 并在熏陶渐染中走近一个个伟大的灵魂, 从而接受精神的洗礼, 使他们不但能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培养起一种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 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真正实现文化的有效传递。
(二) 在现代文教学中营造文化氛围启迪学生的情感
我们语文教材所选的诗、词、散文、小说等, 不仅古代作品中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 而且现代篇目也蕴含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人教版语文新教材所选现代经典篇目, 大多氤氲着传统文化精神气息。比如《故宫博物院》使学生观赏到华夏文化的富丽堂皇;《云南的歌会》等课文可谓是民族文化的大展台, 向学生展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再如《背影》让学生感受到骨肉亲情感人的力量。在教学这些篇章时, 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一方面要更新教学观念, 另一方面要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 营造文化氛围, 启迪学生情感。
二、在综合性活动中体验成长, 充分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
语文教材除了课文还有许多综合性学习都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好途径。我们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形式, 结合实情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语言和写作实践。例如端午节来临, 我们就结合学生实际自选了一些活动内容, 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有关的信息。通过学生亲身体验, 就可感知原来身边的节日这么有趣, 包含了这么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让学生明白这些节日传统文化已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 内化并凝结成民族固有之文化血脉, 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国民血液之中, 进而有机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我们要建立起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理念, 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 把书本学习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让学生成为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消费者, 而且是文化知识的发现者, 从而使学生在经历语文实践过程中逐步掌握语文规律, 发展语文素质。教育改革不断地发展, 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学生的语文水平 , 光凭每周几节语文课的学习当然是远远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 所以, 我们必须辅以一些语文活动。
三、教师有意识地整合文本, 通过专题形式强化学生的文化理念
语文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民族之根牢牢扎根在学生心中。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引领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语文教师在使用文本进行教学时, 应该充分整合文本材料, 使之系统化、厚重化。零敲碎打的学习对于学生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形成收效甚微,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领能使学生在精神层面上逐层提高, 价值取向上清晰明了。具体做法如下:
1.整合文本材料中吟咏自然山水的诗词篇章 (如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山水田园诗人的诗篇) , 引导学生学会审美, 在优美的文字中积淀自身的文化底蕴。
2. 整合教材中与民族精神有关的篇章, 并对相关英雄人物的事迹加以补充 (引用史料) , 使学生对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外在表现既有形象的感悟, 又有理性的分析体悟, 达到能够在自身的处事理念中加以内化的效果。
3. 整合教材中有关中华民族生存智慧、核心价值观的有关文本,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较为集中地获得引领, 从而构建起自己的精神家园。
4. 把系统化、厚重化的文本教材编写成校本课程, 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初步的学习成果, 在学生群体中进行交流互动, 达到阶梯式的上升, 推动学生整体精神家园的构建。
总之, 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很多, 有待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去钻研、研讨。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地方显现出其不合时宜落后的一面, 比如《水浒》中对妇女的歧视, 因此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引导他们有所思考, 在思考中提高, 在继承中批判, 在继承中创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民族文化的精华传递给学生, 让祖国的下一代在传承文明的同时养成自己独特的气质、品格, 让他们为自己成为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自豪。
摘要: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来积累和沉淀的文化精粹, 是中华文明最直接的呈现, 是凝结着前辈们智慧的精华。只有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我们才能有更好的发展。语文教学中对为何要研究全球化时代中国教育的传统文化传承问题与传统文化的渗透, 为我们传承传统文化提供了平台。
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 篇8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现状大体包括两方面:一是过于重视古诗词背诵, 忽视了古诗意境的感受, 无法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二是过于注重对古诗词的翻译, 忽视了学生对诗词的鉴赏。古诗词作为古代优美的古言, 是多姿多彩的一种意境及心情。诗词需要我们用自身的感受去理解古诗词的含义。然而, 在应试的教育下, 死记硬背成为教师教学古诗词方法的主要手段。背诵虽然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力, 但也会抹杀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例如, 在教授诗经《诗经·关雎》时, 教师会要求学生将整首诗歌一字不落地背诵出来, 或者采用默写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但由于学生对《关雎》这首词的内涵不够了解, 对于作品中采用的创作手法一无所知, 最后导致学生对诗词的背诵产生一定抵抗情绪。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局面, 主要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存在, 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时考取更多分数, 想尽办法让学生牢牢记住, 但却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是, 学生不应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是知识的主动接纳者。传统教学方法的陈旧落后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及效率低下。因此, 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 将传统文化之美与古诗词融为一体。
古诗词教学是一个重要内容。每一首古诗词均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审美思想和审美价值。古诗词中体现出来的优美意境高尚情操能起到净化学生的心灵, 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 其审美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古诗文教学
(一) 朗读古诗, 感受形式之美
古诗词创造过程中均会运用到押韵, 因此其在语言上均极富音乐韵律。每个诗句、词句中音节具有存在节奏变化, 平仄音调抑扬顿挫。因此, 在对古诗词进行朗读时会产生珠圆玉润的连贯和顺畅感。而在古诗词的教学中, 朗读是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意蕴进行体会的一种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例如, 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让学生把握作者“苦闷—向往—矛盾—豁达”的情感变化。然后, 教师再对重点词句进行深入分析, 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体会作者复杂的心理变化。通过古诗朗读法, 学生能充分感受到作品的形式之美, 使其对古诗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二) 营造古诗意境, 传承文学之美
意境是作者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将客观物境与主观情意进行有机融合之后创造出来的一种境界。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 把握作品的意境是一个学习重点和难点。而只有在把握意境的基础之上, 才能更好地感受到作品得深层意蕴。如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重点对“月”意象进行讲解。教师可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对月意象进行品评。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仅进行简单的引导和点评, 从而让学生明白, 在古诗词中的“月”意象通常是表达诗人思乡之情。教师通过古诗意境的营造, 可将传统文学之美很好地传达给学生。
(三) 对古诗深入剖析, 感受内容之美
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初中古诗教学中, 教师应先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古诗创作背景, 体会诗人思想感情。例如,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是苏轼在政治上遭遇诸多不顺之后进行创作的。苏轼的一生充满波折, 经历诸多磨难, 存在诸多缺憾, 所以他常常借助明月对自己的人生出路、追求归宿进行构想。苏轼在经受了各种挫折之后, 其越是表现出“归隐”的趋向。他想回到大自然, 回到田间, 过上恬静安适、泰然自若的生活, 想寻回灵魂的自由。词作以“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结尾, 显示出作者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祝福寄予明月, 希望远在他乡的亲人们能够幸福、平安, 并以共勉, 自己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世间的多变世事。教师在教授过程中, 应让学生通读全文, 让学生去感受诗人的情绪。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们的文化底蕴水平, 树立正确价值观,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例如, 教学《关雎》一文时, 教师在课堂上应先对《诗经》的创作背景进行解释, 如《诗经》一共收录了多少篇诗歌, 而这些诗歌通常是描述什么, 这些诗歌又分为几类, 等等。这样可让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在对《诗经》进行介绍后, 教师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来对《关雎》的大体内容进行讲述, 不仅可让学生有一个整体印象, 对诗歌的整体大意有所了解, 还能降低诗歌学习的难度。然后, 教师可开始对重点字词进行解释, 并设置相关问题, 如:明明在描述人, 为何开头要写“雎鸠”?少年发现求之不得以后是怎样的表现?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 学生便会一步一步理解诗歌, 感受到诗经之美。
三、结语
初中古诗文教学不仅仅是在传承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也是延续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诗词作品的形式美、内容美和蕴意美, 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喜爱。此外, 教师在教授古诗时应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 充分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水平, 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摘要:古诗作为我国历史文化中的瑰宝, 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传统文化, 是历史的见证者。它的美在于意境, 在于内涵。为了弘扬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中加入了古诗文教学, 将我国独有的古典精粹引用其中, 可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因此, 教师应对古诗文教学进行积极的探究, 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传统文化,相关探讨
参考文献
[1]何昕.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J].中国校外教育, 2015 (18) :129.
[2]吴荣永.浅析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40:88-89.
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 篇9
“湘派语文”在湖南省语文教育界的共同努力之下得以产生, 其中融合了湖南省特色的地域文化特征与湖湘语文教学的历史传统, 同时结合新的时代教育理念而形成, 具备了湖南语文教育特殊的文化特征。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李山林曾在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湘派语文教学研究”这一课题中详细地阐述了湘派语文的发源、特征以及文化内涵等内容。研究中指出湘派语文教育是湖南语文教育界共同的理想与追求, 它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当前湖南省的语文教育在常年的实践中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些共同的特点, 而湘派语文则是对这些已形成的特点的一个总结与深化;二是来源于湖湘的文化传统以及湖湘语文教学的历史传统。现实中已经具备的特征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并以理想的语文教学为追求, 便构成了湘派语文的核心价值特征。
湘派语文教学的特征共分为四点:一是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湘派语文中, 语文的人文本质与其工具性质相比要重要得多。语言是人的创造物, 由语言而形成的一系列文化都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 人文性是语文与生俱来的特性。语文是先用来表达情感思想再用来传递信息而逐步简化而成的, 因而从事语文教学时, 将语文的人文本质置于首位, 语文当中的思想情感以及文化内涵等成为湘派语文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二是重视语文的美育作用, 注重对于学生心灵的美化作用。在众多湖南语文教学实践中, 语文的诗性特征得到了极大程度的释放, 包括美的思想、情感以及美的语言, 教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文学以及文字的魅力, 不但使学生能充分感悟到文学作品中包含的充沛的思想情感, 同时也使学生由衷地产生深切的诗意情怀, 在美的教育中分清善与恶, 理清道德与人性。单单学习语言的工具性功能是不能达到语文的美育功能的, 因而在湘派语文中, 对于学生情感以及心灵启迪的重视程度要远远高于语文实用性的教育。三是坚持质朴无华的语文风格。“湘派语文”所追求的语文不是华丽张扬的, 而是洗尽了铅华而内敛朴实的, 在这种文风的带领之下, 湘派语文的美没有半点浮躁与喧嚣, 相反, 在真实与质朴之间展现出了“润物细无声”的文化底蕴与魅力。四是具备大气不凡的视野与智慧。语文之道并不在于具体的文字章句之间, 而在于文化当中大舍大开的精神境界。相较于众多教学流派注重教学技巧, 湘派语文主张从烦琐的文字中解脱出来, 去领悟文章作品中大气广阔的思想境界。
近些年来, 湖南省初中语文教学在湘派语文教学文化的引导之下有了更加突出的成效, 将湘派语文教学文化融入到教学实践当中, 使得教研者具备更加深刻精到的教学理念, 也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将注意力从应试教育转向真正的素质教育上来, 对于教研者与学生都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初中语文教学相比较高中语文教学以及小学语文教学而言, 有着其特殊的特点。这个阶段的学生经过小学的学习之后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与学习能力, 然而由于其年龄的限制以及教学内容的进程相对缓慢, 其人文知识、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以及情感态度等都处于萌芽状态, 对这个阶段的学生进行深刻的人文教导, 对于其今后的成长乃至人生发展的走向而言都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湘派语文的文化特征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具有较高的指导性, 它将人文素养以及文化内涵等各个方面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 并使之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与延伸。
首先, 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初中生人生阅历短浅, 对于教材的理解处于较为肤浅的层次, 要使其更加深刻地理解与领悟文中所蕴涵的内涵, 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 这就要求教师不但有熟练驾驭教材的能力, 也要具备超越教材的人文素养, 只有熟练地掌握并合理地运用教材, 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达到良好的教育成果。初中生的学习需要老师进行深入地引导, 同时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并把学生带入到情景中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阶段, 需要语文教师对教材的文化内涵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相对深入的研究与领悟。在湘派语文教学理念的引导之下, 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对于教学成果而言至关重要, 因而教师必须牢固树立起自身的人文精神并构建出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湘派语文教学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人格修养、情感素养、知识素养以及语言素养上具备较高的水平, 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也充分地壮大了初中语文教师队伍。语文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人格修养与优秀的教学技巧, 才会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真正地尊敬和喜欢老师, 并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充分吸收教材中所传达出的人文精神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其次, 更加深入地挖掘出了教材的人文意蕴。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基础, 它以文字和文章的形式向学生传达着国家母语的文化世界, 学生只有深入地学习并理解教材, 才能从基础上领略文学境界的优美以及文化的内涵。湘派语文历来注重诗化教学, 主张以美的文字和美的语言来感化学生, 逐渐美化学生的思想从而达到思想教育、品德教育以及美育的目标, 因为在实践教学当中, 湖南省初中语文教学由浅入深地从文字开始逐渐过渡到文学内涵的鉴赏教学, 使得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对于母语以及文化的感悟, 同时将思想内涵、文字应用及时地转化为学生的表达能力, 通过写作等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最终培养学生形成欣赏美并主动发现美的能力, 进一步实现湘派语文教学中的原道精神的追求。最后, 发扬了湘派语文的文化内涵并以此提升了教学质量。语文的教学是一种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综合利用过程, 教材作为有形的资源引导着学生学习的逐步深入, 而每一章节甚至每一课教学的内容都需要教师进行广泛的发散与拓展。对学生来说,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构建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学生认真领悟每一堂课、每一篇教材并将其中的思想精华逐一吸收, 因而课堂内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应该予以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湘派语文教学文化使得湖南省初中语文教学充分具备了灵活性以及深入性的特点, 不但使得学生兴趣盎然, 同时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成果。
在历史传统中已经形成的教学特征之下, 湘派语文教学具备更为理想的追求, 由此形成的湘派语文教学文化特征作为湖南省语文教学的总体指导与追求, 凝聚着广泛的教学力量, 在今后, 必将更加有效地推动湖南语文教学的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 篇10
多元文化教育是以教育中存在的文化多样性为出发点, 使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学生都享有同等机会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尊重不同文化且依据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特征的条件下实施的,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对待自身文化及其他文化的得当方式及参与多元文化的能力。从世界教育改革来看, 文化多元的理念已经渗透到了各国教育的方方面面。一方面, 各种不同的文化无孔不入地渗透到教育过程中;另一方面, 教育无时无处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不同的文化。如今的教材中也体现出了文化多样性, 笔者基于现今的多元文化教育对教材中的所体现的文化的多元性进行了分析, 并且提出了“多”中的“少”这样一个问题, 即在文化类型“多”的同时, 也存在过于“少”的方面。
二、分析的对象及界定
本研究分析的教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 (以下称为“人教版”) 和苏教版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 (以下称为“苏教版”) , 这两套教材均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初审通过。
笔者所统计的文章是两套教材中的所有课文对于教材中的诵读欣赏及推荐文章不做统计。
三、统计方法
戈尔尼克以共享范围的标准将文化划分为宏观文化和微观文化。按照共享的范围, 又将微观文化划分为:种族或民族文化、社会经济水平文化、宗教文化、地域文化、城市郊区农村文化、性别文化、特殊文化、年龄文化。笔者依据我国的国情, 将教材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分为以下几类:一般文化、民族文化、阶层文化、性别文化、年龄文化、地域文化及特殊文化。民族文化分为外国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和华夏民族文化;阶层文化分为精英阶层文化和普通阶层文化;性别文化分为男性文化和女性文化;年龄文化分为成人文化和同辈群体文化;地域文化分为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
四、统计结果
人教版
苏教版
说明:由于一篇课文中包括多种文化, 所以统计出来的总数与课本中课文的总数不相符。
五、统计分析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 教材中包含了多种类型的文化, 然而, 在“多”的同时也存在过于“少”的方面。笔者将其总结为“四多”“四少”。
(一) “四多”
1.文化类型“多”
从图标中可以看出, 人教版和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中都包含了一般文化、民族、阶层、性别、年龄、地域及特殊性等多种文化。
吴永军教授在其《课程社会学》一书中了文化的“双元取向”:文化选择中既要考虑共同文化, 又要考虑到亚文化, 首先把两者作为相对独立的部分, 然后再考虑其融合部分。
在多元文化教育中, 既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又有外国民族文化;既包含精英阶层文化, 又包含普通阶层文化;既有城市文化, 又有乡村文化;既包括成人文化, 又包括同辈群体文化等, 另外, 还有特殊群体文化。
2.外国文化“多”
多元文化教育是一个包含文化以上的教育过程或策略, 是帮助学生了解并认同自己的文化, 尊重与自己不同的他人的文化, 以消除种族歧视并提供平等机会的教育。一个敢于吸收人类及外来优秀文化成果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根据统计结果显示, 人教版和苏教版语文教材中, 反映外国文化的篇目都占到了10%左右。学生通过教材的学习能吸取到异国的文化气息, 体会到异国的风土人情以及学习他们的优良品质。如苏教版《七颗钻石》中小女孩的纯真和善良;人教版《走一步, 再走一步》中的父亲, 孩子身处险境, 但并没有主动去救护, 而是让孩子自己下来, 经历一次冒险, 接受一次历练, 锻炼孩子的胆量, 磨练孩子的毅志。
3.成人文化“多”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 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中描写成人文化的篇目均占到15%左右, 占据了文章的相当篇幅。伯恩斯坦的编码理论将语言分为局限语言编码和精制语言编码。教材中成人世界的语言, 结构比较完整, 属于精制语言编码的范畴。如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写到:“……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表现在他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 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这段话体现的成人世界的价值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极端的责任心。这种精致语言编码脱离了学生的自我需要、脱离了学生的内心感受、理解和情感, 容易导致学生形成“假大空”现象。
4.男性文化“多”
许多研究表明, 目前教科书中, 人物性别比例有明显的不均衡现象。在人教版和苏教版语文教材中也存在同样的倾向。男性文化篇目居多, 而且课文中被提及的男性大多数属于精英阶层。如《斜塔上的实验》中的伽利略、《一面》中的鲁迅、《纪念白求恩》中的白求恩、《始终眷恋着祖国》中的钱学森、《邓稼先》中的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的闻一多, 等等。这些男性的都表现出科学、探究、勇敢的特点。
(二) “四少”
1.少数民族文化“少”
“各民族之所以不同, 是因为表现在民族特点上的精神状态不同。”民族与其自身的文化特征密不可分, 文化是界定和衡量民族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材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描写, 会影响到学生对我国各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态度。但是, 据笔者同侪发现, 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描写少数民族的文化的篇目少之又少。图标显示, 人教版中只有两篇是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 即《云南的歌会》和《安塞的腰鼓》, 而苏教版教材在少数民族文化这一块是缺失的。西方国家形成种族歧视和种族偏见的成因主要有: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缺乏认识和了解;依据我族的标准和价值去判断其他民族或种族;在生理上和文化内涵上都认为其他民族是次等的。因此, 教材中应该适当地选入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的篇目, 避免学生形成文化“自我中心主义”, 对少数民族产生偏见。
2.同辈群体文化“少”
同辈群体也称为同龄人群体, 是指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一群人。同辈群体文化指的是学生与之交往的特定的群体所具有的文化特征。学生与成人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是有很大差异的。教材中描写同辈群体文化的有《我们家的男子汉》、《十三岁的际遇》、《伟人细胞》、《给我的孩子们》等等, 但是只占到所有课文的5%左右, 而且有些篇目都以成人的视角去描写同辈群体。如《我们家的男子汉》, 是作者“我”, 一个成人, 去看待家里的“小男子汉”;《十三岁的际遇》中, 是以一个成人的“我”, 去回忆十三岁——儿时所发生的事情。如果学生不能从教材的学习中接触理解那些与自己有相同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群体, 那么, 他们的教育习得是被迫的。因为, “真正把人联系起来的是他们的文化, 亦即他们共同具有的观念和标准。”同辈群体文化属于亚文化的范畴, 给所有的学生平等的机会以建立社会共识, 是不现实的。因此, 麦坚索 (A.Magendzo) 认为课程的编制应从注重文化转向注重文化异质, 重视文化亚文化对课程的影响。
3.特殊阶层文化“少”
特殊阶层主要是指智力超常或低智的阶层。如《伤仲永》中的仲永则属于智力超常的儿童。教材中所描写的特殊阶层大部分都属于弱势群体, 如《享受生活》中的海伦·凯勒、《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中的盲孩子, 等等。尽管海伦·凯勒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强者”, 她的顽强的精神、坚强的毅志、不懈的努力, 都属于“强者”的品质。但是, 这些品质却是以一个弱者的形象——残疾人作为载体, 无形中放大了她的品质, 而不是“弱者”本身。两套教材中描写特殊群体文化的篇目分别只有七篇和六篇。多元教育就是要消除性别、种族、宗教、社会阶层、年龄、特殊性等方面存在有的偏见和歧视。“教育改革应涉及确保所有学生受教育的平等和机会, 它更应强调一些处于弱势地位学生的特殊需要。”
4.女性文化“少”
如今, 女性主义研究的兴起, 使更多的人关注女性文化。然而, 许多研究显示, 在教材中女性文化偏少。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中女性文化各占了4.5%和4.9%。除了海伦·凯勒和居里夫人是以“强者”身份出现, 其他的女性大多数是以女孩、母亲、祖母、外祖母、老师等身份出现。她们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征是善良、贤惠、顺从等。在《散步》一文中写到:“……我的母亲老了, 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妻子呢, 在外面, 她总是听我的……”不论是“母亲”, 还是“妻子”, 都习惯于听从“我这个强壮的男人”。教材中呈现女性的“柔弱”的形象, 要依附于男性的“强大”。
六、结语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 课程的本质是控制, 课程内容的价值特性充分反映了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统治阶级总是要对知识总体加以筛选, 筛选出符合自己意识形态的知识作为课程内容。在文化的选择过程中, 统治阶层更倾向于选择共同文化, 而亚文化仍然处于一种弱势地位。
本研究只限于人教版和苏教版两套教材, 而且在统计的过程中对于文化类型的归类时, 含有更多的主观因素。
在文化分析的过程中, 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比较。比如精英阶层文化和普通阶层文化的对比;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的对比;以及两套教材之间存在的差异, 等等。
参考文献
[1].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郑金洲.多元文化教育[M].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4.
[3].郑新蓉.多元文化视野中的课程与教材建设[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4, (2) .
试分析初中语文的多元文化教育 篇11
关键字:初中语文;多元化;教育
语文的多元化教育是为了延续和传承各区域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这也是现代教育重要的教学理念,对两种版本的语文教材进行分析发现,初中语文教材中主要涉及到外国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较多,这对于中国正向多极化发展,文化不断走向多元和互动互融是一种良好的传播途径。
一、初中语文多元文化教育方式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教育不能照搬汉族教育模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重要方式的语文教学,在民族课程构建时需要适应多民族发展的现代化要求,放弃单一文化观念,采用多元文化理念来解决弥足教育课程问题,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能够顺利地沟通。
在新课改的大力推行下,国内初中语文多元化教育主要是以少数民族第五的文化传统、民风民俗、宗教信仰为背景的,在教材的编著当中,以当地的社会运行、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在保证完成新课改标准下实施多元化教育,将地方基础教育多元化发展。力求将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变迁与独特的生存环境与初中基础教育相结合,开发出独具特色的语文教材,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重建课程评价制度,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等。在构建初中语文多元化教育当中,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需要在文化上进行多元化,结合教材设计出相应的课程,让学生能够平等地对待本民族文化以及相异文化,比如藏佛教文化和汉佛教文化。并且教学时,教师和学生都需要认同国家的主流文化——汉语。其次是将多元化的语文教学融入学校的整体课程设计当中,教师需要将零散、出现断裂的文化进行整合融入,将其渗透进语文教学当中,打破原有的语文学科结构,主要以社会问题和历史事件为核心,探讨对各个民族文化的观点。
比如学习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时,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及真实的历史事件带动学生对海难事故的思考,也可引导思考学生针对遇难船只时能够采用的补救措施,或者假设这个情况是发生在现代中国,该如何尽量避免伤亡等问题的思考。让学生在明确两国不同文化的同时,寻求共通点及对事件的看法,对后期学习英语更有帮助。再者,语文多元化教育并不仅仅是针对某个地区的学校或学科,也能将语文与其余的学科之间相互贯通,形成一个相互理解的文化,让初中语文的教育能够更具多元化,更具综合性,以此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并以包容兼并及理性的态度看待问题,看待不同的文化风俗。
二、多元化初中语文教材发展对策
通过对苏教版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分析发现,在问题方面,教材主要是以外国散文作品为主,其次是小说(鲁迅和老舍居多)和诗歌,科普类的内容相对较少。所以在多元化教育当中,教材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
1、注重多元文化体现。初中语文的教材并非某个文化或者小说的介绍课程,语文是作为国家对其历史发展及某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及风俗习惯等社会现象的一种全面展现,必须要与时俱进,与实际的社会之间形成一种能够正常沟通的桥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能够呈现出当下国际最新的多元文化。虽然在人教版和苏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广泛吸收了国际主流文化精髓,但是多元化的体现不足,尤以欧美为主,对亚洲及非洲等或海外华文的文化长期处于空白状态,所以在后期的发展当中,需要外国文学方面应当拓展作品范围,对于国内传统文学如古诗词及散文方面,不能仅限于鲁迅和老舍,应当加入现代中国文学中优秀作品。
2、突出文化差异性。人教版的初中语文题材主要涉及社会道德、个人品质、人与自然、科学知识等方面,主要体现人类文化共性,将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消融同化。这并不利于传承多元文化民俗,也不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所以在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形成主动了解、尊重异域文化,形成国际眼光和多元文化视野,重点突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培养学生包容、谦逊、尊重的良好品质。
3、选文体裁需要斟酌。所谓语文就是培养学生语言、语法、文字书写的一种方式,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类文字,无论是书面或者口头的描述和描写,不管是对记叙、说明、议论还是应用文的常用等问题,或者是诗歌、散文、剧本等文学作品,在教学中,学生都可以接触到,并且能够从借鉴,以此提高自己书面写作和口头表述的语言运用能力,但這仅仅是针对国内的文学作品,对于外国文学作品而言,由于都是翻译后形成的,那么作品的质量会受到译者对两种语言的理解和原作者国家文化的限制,在语言的表述水平上参差不齐,所以翻译后的外国文学作品并非都可将其作为课文范本。因此在语文题材的选择当中,外国文学作品的要慎重选择,对纳入量进行严格控制。比如在人教版和苏教版的语文教材当中,外文散文和诗歌所占据的比重约为37.2%,从文学的角度看,外国诗歌不宜多选,因为被翻译过后的诗歌不管是在韵律上,还是美感词汇的运用上都有所欠缺,所以尽量多采用国内优秀诗歌作品,因其更符合国情所需。
4、控制教材内容的难易度。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优秀品质,为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学科,在题材的选择上,不能太难,需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要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形成良好的衔接。
由此可知,在初中语文多元化教育中,不管是在教材还是教学上,都需要结合时下的社会发展现状、民俗文化特点进行相互融合,展开独特的教学。
参考文献
[1] 魏婷婷.“多”中的“少”:语文教材中的多元文化教育——以人教版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08,03:51-53.
[2] 钟朋,唐开福.初中语文教材的多元文化比较分析——以人教社“八六版”和“实验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6,01:70-72.
[3] 伍叶琴.小学语文教材中民族文化教育元素的缺失与补正——基于多元文化视角的分析[J].教育導刊,2012,01:78-80.
[4] 井祥贵,林见松.多元文化视野下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之国外文化要素透视——以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04:1-3+16.
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 篇12
1通过审美熏陶和情感体验, 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美, 存在于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每个人都有来自于“美”的体验。我们用眼睛、用心灵感觉美、享受美。因此, 语文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起点可以定在“审美”上。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诗意感性的内容,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 对文本的理解很大程度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所以, 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传统文化中最为诗意感性的“唐诗宋词”,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触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体验。
1.1诵读积累法
古诗词所特有的音韵美可以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充分彰显出来。在语文课上让学生大量积累古诗词, 让学生咀嚼体悟, 自然就滋养身心, 化育灵魂, 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也就在无形中得以传承。同时让学生凭着自己对诗词的理解, 读出重读和轻声的地方, 而且要有情感的起伏, 如果再放上音乐, 让学生随着音乐朗诵, 入情入境, 声情并茂, 既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又能加强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沉醉其中, 体会其中的唯美意境。
1.2古诗配画法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这种浪漫意境, 一直以来都是古诗追求的最高境界。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 用直观的画面表现诗的内容。很多学生有不错的美术基础, 非常喜欢这种表达方式, 把对美术的喜爱迁移到语文学习中, 他们自发地挖掘诗歌意境, 带着自己审美特点的精采纷呈的作品纷纷涌现。这是几种手段中做得最成功的一个。借助直观的画面、丰富的色彩和欣赏者自身的主观体悟, 诗歌的意境被大大地丰富了, 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快乐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让学生体验并喜欢上它。
1.3写“诗词小品”
“古诗配画法”还停留在直观审美上, 适宜在学生整体中铺开。对于一部分领悟能力强, 文字驾驭能力强的学生, 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写“诗词小品”。把古人用凝练的文字表现出的意境用今天的语言, 加上合理的想象, 写成一篇文质兼美的小品文, 再现诗词优美的意境。
2通过阅读教学, 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
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史。屈原投江, 苏武牧羊, 文天祥宁死不屈……在一篇篇激扬的文字中, 我们看到的是一颗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不屈的民族英魂。语文教师应该及时抓住文本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契机, 触发学生的情感, 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 得以传承和弘扬。
利用文本材料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通过课前合作阅读、课堂讨论探究、课后个人写作三个环节, 完成学生对于文本材料的“初步感知——整体把握——深层理解”的过程。
三个环节的落实, 其实就是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中英雄人物螺旋式上升体悟的过程。感性的认知触发了学生的情感;理性的分析 (课堂讨论探究) 触及到英雄行为背后的精神领域, 学生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 在碰撞中益发深刻地体悟。课后的写作可以看作是学生个体和群体学习后融汇的较为深刻的精神产物, 是学生的灵魂被熏陶后的一种精神外化。
3通过校园文化、活动, 让传统文化渗透学生的心灵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语文教材出现的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 为了进一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以求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为此, 我们可以充分运用语文综合活动, 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专题, 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 从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 其目标定位是多方面的, 涉及文学、戏曲、表演等内容, 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可以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我们努力指导学生在戏曲文化上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 如搜集地方剧种、著名表演大师、剧作家等。通过这次学习活动, 一方面培养搜集、筛选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提高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 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探究名人成才奥秘的精神。这样也就自然兼顾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
同时, 我们还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 渗透传统文化观念。央视栏目“我们的节日”每逢佳节都会举办诗文朗诵会。在其带领下, 随之而来的诗文朗诵潮日渐升温。在这一浪潮的推动下, 学校也可以开设诗文诵读班, 让学生积极地诵读古典文学,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同时, 学校也可以定期组织诗词朗诵比赛,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总之,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 初中语文要将这种文化传承下去。作为语文教师, 应当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这一神圣使命, 把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在语文教学中, 内化学生的精神世界, 让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依然绽放在民族之魂中。
摘要:由于各种原因, 我国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 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够, 导致民族精神、传统美德严重缺失。随着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不断升温,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
关键词:初中,语文,渗透,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刘海芬.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 2014 (04) :75-76.
【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推荐阅读:
多元文化下初中语文06-02
初中语文美育教育12-14
初中语文教育论文10-15
创新教育之初中语文08-04
初中语文学科人文教育09-30
学生情感教育初中语文11-17
初中语文教育叙事范文08-28
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教育07-21
初中阶段下语文教育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