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探讨(共10篇)
教育教学论文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探讨 篇1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一直以来,语文教学都是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由于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实际生活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而且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导致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因此,在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关键在于语文教学内容的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传统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满堂灌”式为多,老师教学生死记硬背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仿佛是注射器,而学生则被动地成为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能很好地被调动,学生的学习潜力也未能得到很好地开发。当语文教师教一篇课文时,主要围绕这五个方面来讲解:①时代背景;②作者简介;③段落大意;④中心思想;⑤写作特色。这些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毫无关联的东西,教师却讲得头头是道,然而主要的听、说、读、写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内容,却讲得苍白无力。老师在课堂上只图口舌的快活,但是忘记了学生的接收能力,造成学生只能张着嘴读,拿着笔记,成了应声虫,这样学生自然就厌学了。这就是传统语文教学的误区,老师只管传授死的知识,学生缺乏学习的活力。
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冲出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误区。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改进才能与素质教育发展的模式接轨。然而对语文教学的改进方法很多,现在我主要从自己的实践经验来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注重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发现和探究,从而让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使学生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体验,可以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猜谜语、听音乐、读图画、讲故事、背古诗、说成语、引名言警句、设置问题、营造情境、直奔课文等,每一节课都给学生一种新奇,一种学习的冲动,让他们感受到语文课堂是那么充满活力、富有激情与想象。在学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篇说明文时,我先播放《冰山上的来客》的主题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引出课题,激发兴趣。然后又把事先准备好的一朵白花浸泡在浓度极高的肥皂水中,片刻后白花即变为红花。学生对此现象满怀疑惑,我就让学生带着此疑问去探究其中的科学依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立刻被调动了起来,整个课堂教学过程都在愉快气氛中进行,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采用师生合作教学的方法
新课标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和参与者。传统课堂教学是教师“一人独唱”的现象,教师应当走下讲台,和学生们站在同等地位,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摆脱指挥者的角色与学生共同进行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传授”关系将转变为“对话合作交流”的关系。师生之间的这种合作关系,并不仅限于知识与技能的传递,还应包括人生体验、生命感悟、情感体会等精神、生活层面的交流与沟通。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是师与生相互学习的过程。教师要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将更多的教学时间交给学生。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在学前,教师要将正确的学习方式传授给学生,并给学生以鼓励。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学生无法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协助他们完成任务。在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点评,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对存在的错误给予更正,指导学生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同时,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调节过程中,要注重使用“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等原则,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
师生之间的合作不只局限于课堂,教师要把这种合作关系延伸到课外。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同学们进行实时交流,例如建立博客或者学习空间,教师和学生可以在此畅所欲言,用匿名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消除师生之间的身份差异,使交流更顺畅、更透明。
三、采用自主探究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探究法要求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去探究,去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不断强化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理解课文。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雪》这篇课文时,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含义?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这是作者自指,抒发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然而,有少数学生认为诗词中作者有贬低历史人物之嫌。针对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我没有回避,而是引导他们自主探究,获得了正确理解:革命领袖毛泽东在诗词中对这些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因为他们短于“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建树不多,并不否认他们对历史发展的贡献。自主探究并不是自由探究。实行自主探究必须以引导探究为起点,这样自主探究才有基础、才有价值。学生刚学习自主探究时,由于缺乏探究经验,需要教师引导探究,这样学生不会误入歧途。
四、采用分层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实现因材施教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和实践形式。现在的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着班额大、家庭教育差异大、学生自身智力发展差异大的问题,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进行分层教学,即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要求的教学。分层教学最基本的分类就是根据年龄或者平均智力水平、基础、能力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小额单位,并对其进行教育、帮助、引导、提高。例如,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讨论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讨论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讨论的环节主要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根据不同成绩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以四人为一小组,每组必有A、C层学生各一位,A层学生当组长,B层学生做桥梁,C层学生积极参与,即让A层学生发言,B、C层学生作补充,教师巡查,并进行适当的点拔。讨论的问题,可以是老师设置的,也可以是学生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所产生的质疑。组织这样的讨论、交流,可以使学生之间的信息量增大,开拓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并有利于形成合作、互助的课堂学习气氛。
五、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快速走进课堂教学,其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的特点, 大大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需求,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活了起来。在教学过程中,现代化的教学媒体的介入,冲击着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带来了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促进了现代教学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现代教学媒体,不仅能使学生有兴趣地进入情境学习,促使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都集中在课堂教学的内容上,而且对达到课堂教学目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直接体现,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习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让学生的情感世界得到洗礼,例如:教师在讲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时,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出不同情态的荷花图片,并且配上轻柔的乐曲,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来感受荷花的情韵,进而品味自己对荷花的所见、所闻、所感。
另外,在这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作品的描述进行层层联想与想象,这样就超出了眼前、生活和作品的界限,从而可以达到自知、自觉的境界。这样,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既可以提供引发想象的触点,又可以提供想象的方向,从而避免了盲目性和发散性,同时加强了学生的情感教育,并且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实践证明,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教学媒体的灵活运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
总而言之,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多样的,在文中探讨的有些方法可能还不够成熟,可我认为它是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种有益的、积极的探索,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初中语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一名长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学人员对当前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殷切期望与盼许。在此,我诚挚地希望借此文作一个抛砖之用途,让更多的经验丰富、理论高深的同行们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出更多、更好的方法和对策。
2012年8月19日
教育教学论文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探讨 篇2
一、坚持以读为主, 突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由于受片面理解“提倡启发式, 反对注人式”的影响,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阅读教学存在着“以牵为主”的弊端, 教师是顺着课文的情节“千万次地问”, 学生是猜着老师的答案“踊跃地答”。不给学生读书的时间, 忽视指导学生将范文语言输入内化的过程, 这就无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所以应该把读书的权利和时间还给学生, 并根据不同的文体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文质兼美的大声朗读;深厚凝重的默读;长篇大论的精读、浏览等。
二、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把握, 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就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文本中丰富的人文性, 浓厚的感情色彩, 并逐渐受其熏陶、感染, 而不能以教师的讲析替代学生的感悟。
三、重视阅读的个性化和创造性
在阅读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几点:让学生自主阅读和直接阅读;将思维活动贯穿在阅读教学中, 张扬学生的个性。读书贵思, 阅读有着复杂的心志背景, 我们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从敏捷、灵活、深刻、独创等方面努力。
这样, 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教师成为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实现了真正的教学相长。
四、让阅读教学贴近学生生活, 让学生将知识转换成能力
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到阅读中来, 把阅读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延伸到生活中去, 通过与生活的对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培养语感, 注重积累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为此, 应首先从阅读的数量着手:一是扩大阅读面。二是规定课外阅读量。其次明确提出积累各种语言材料的要求。改变以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的现象, 还语文以鲜活的本来面目, 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努力的目标。
教育教学论文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探讨 篇3
关键词: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112-01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现在语文教学在课堂上,很多学生认为听不听差不多的现象变普遍存在,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由于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实际生活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而且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导致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因此在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关键在于语文教学内容的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传统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满堂灌”式为多老师教学生死记硬背知识。教师却讲得头头是道然而主要的听、说、读、写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内容却讲得苍白无力。老师在课堂上只图口舌的快活但是忘记了学生的接收能力造成学生只能张着嘴读拿着笔记成了应声虫这样学生自然就厌学了。这就是传统语文教学的误区老师只管传授死的知识学生缺乏学习的活力。现在我主要从自己的实践经验来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注重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发现和探究从而让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使学生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体验可以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猜谜语、听音乐、读图画、讲故事、背古诗、说成语、引名言警句、设置问题、营造情境、直奔课文等每一节课都给学生一种新奇一种学习的冲动让他们感受到语文课堂是那么充满活力、富有激情与想象。在学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篇说明文时我先播放《冰山上的来客》的主题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引出课题激发兴趣。然后又把事先准备好的一朵白花浸泡在浓度极高的肥皂水中片刻后白花即变为红花。学生对此现象满怀疑惑我就让学生带着此疑问去探究其中的科学依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立刻被调动了起来整个课堂教学过程都在愉快气氛中进行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采用师生合作教学的方法
新课标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和参与者。传统课堂教学是教师“一人独唱”的现象教师应当走下讲台和学生们站在同等地位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摆脱指挥者的角色与学生共同进行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传授”关系将转变为“对话合作交流”的关系。师生之间的这种合作关系并不仅限于知识与技能的传递还应包括人生体验、生命感悟、情感体会等精神、生活层面的交流与沟通。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是师与生相互学习的过程。教师要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将更多的教学时间交给学生。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在学前教师要将正确的学习方式传授给学生并给学生以鼓励。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学生无法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协助他们完成任务。在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点评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对存在的错误给予更正指导学生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同时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调节过程中要注重使用“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等原则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师生之间的合作不只局限于课堂教师要把这种合作关系延伸到课外。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同学们进行实时交流例如建立博客或者学习空间教师和学生可以在此畅所欲言用匿名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消除师生之间的身份差异使交流更顺畅、更透明。
三、采用自主探究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探究法要求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去探究去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不断强化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理解课文。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雪》这篇课文时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含义?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这是作者自指抒发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然而有少数学生认为诗词中作者有贬低历史人物之嫌。针对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我没有回避而是引导他们自主探究获得了正确理解:革命领袖毛泽东在诗词中对这些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因为他们短于“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建树不多并不否认他们对历史发展的贡献。
四、采用分层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实现因材施教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和实践形式。现在的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着班额大、家庭教育差异大、学生自身智力发展差异大的问题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进行分层教学即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要求的教学。分层教学最基本的分类就是根据年龄或者平均智力水平、基础、能力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小额单位并对其进行教育、帮助、引导、提高。例如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讨论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讨论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讨论的环节主要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根据不同成绩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以四人为一小组每组必有A、C层学生各一位A层学生当组长B层学生做桥梁C层学生积极参与即让A层学生发言B、C层学生作补充教师巡查并进行适当的点拔。讨论的问题可以是老师设置的也可以是学生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所产生的质疑。组织这样的讨论、交流可以使学生之间的信息量增大开拓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并有利于形成合作、互助的课堂学习气氛。
教育教学论文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探讨 篇4
新课标理念下,谈谈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正文〕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把这种理念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通过英语课的教学促进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伴随着教改的春风,初中英语新课程一改传统面目可憎的文字形式而以图文并茂、色彩鲜明的风格呈现在学生面前,令师生耳目一新。面对新的大容量的课程资源,许多英语教师普遍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打破传统教学观的束缚,转变教育观念是至关重要的。传统单一的传授知识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机械的记忆、背诵的苦学中,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信息的需求。在新课标理念下,课程改革倡导任务型教学。所谓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任务型教学通过完成一系列有趣的任务来提高学生对真实地道的英语的感悟能力。本人通过英语教学的实践,深刻体会到任务型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其独特的重要性、优越性和可行性。
一、任务型教学课堂设计原则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原则
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是常用的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是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有效方式,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究活动。在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参与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激起学生交流和表达的欲望。学生在小组内相互配合、相互学习、相互启迪,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实现了观点上的交锋、思维上的碰撞、情感上的交融,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而且增强了交往意识,提高了交往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合作方式有结对子(work in pairs)、四人小组活动、大组活动、全班活动等。
2、民主、和谐、宽松的原则
英语教学实行课程改革,就必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营造轻松、愉快、民主的学习氛围。现在的学生自尊心强,自我保护意识也很强。只有保证良好的学习环境,经常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肯定性和激励性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肯定他们的长处,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反馈给学生,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运行,形成良性循环。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于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才乐意去表演。因此,我们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去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师生间形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才不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才会让他们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去探索去创造。
3、生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的原则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英语学习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表述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生活中,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这个世界的英语?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去观察体验自己身边的英语,将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同时创设生活情境时应更多考虑学生生活的基础,努力在学习生活和英语生活之间建立一种相似的联系。这样,学生就有构建的基础和探究的动力,在激发探究兴趣的同时,指点出探究的方向。
二、任务型教学的实践方法
1、提出具体的任务,让学生为用而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提出为了某种学习目的而专门设计的任务,让学生明确任务、围绕任务展开一系列学习活动,最终能在语言知识和技能方面得到发展和提高。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以初中英语教材7A中的Unit2为例,该单元围绕“My day”这个话题,设计的中心任务是:Tell your e-friend about your school life and complete a happiness chart for the E-friendship Club’s website.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教材又模拟设计了一名叫“Millie”的学生是如何完成这个任务的。整个单元通过设计一系列小任务,并分解到每堂课去实施。在设计过程中,任务的形成由易到难,由模拟到真实。学生在模拟“Millie”过程中,学会用英语获取处理信息,发展能力。
2、借鉴传统的教育,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长期以来,学生对英语单词的记忆感到苦恼。任务型教学将学生对记忆单词的注意点集中到有语境的语言材料上,让学生在一些材料的辅助下,轻松的学习,学生通过有意识学习和无意识习得完成。一方面在任务内动力的驱使下,学生有强烈的渴望去阅读各种文章,当他们遇到生词时,就有强烈想去认识并理解他们的愿望。与此同时,可以通过多样式的形式让学生反复感知识记:如英文释义配对练习、看图识物等。另一方面,可以借鉴传统的模仿教师口型或发音,让学生掌握拼读的能力。
3、搞活交互方式,让学生学用互动。
任务型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教师占主导地位的现象,以活动的方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法去填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沟。任务型教学的关键是交互活动。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相互协作,调动一切语言和技能去沟通,通过pair work,group work等形式,从而实现信息共享。
三、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本人在课程改革教学实践中尝试用任务型教学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以牛津初中英语
7A Unit1 Main task 为例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1)掌握交际用语:Hello,my name is---.My birthday is on---.I enjoylovelike---.I was born in---.I live---.I want to be aan---when I grow up.(2)训练描述自己的交际用语、能写自己的个人档案。
2、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乐于介绍自己的外貌、性格、爱好等。培养他们喜爱交友的情感。
教学过程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本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先教学Millie和Daniel的profiles:第二部分训练写学生自己的个人档案。
通过创设任务情景短文引出有关Millie的profile。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有关Millie的问题,如How old is Millie? Where does she live? How tall is she? What does she like doing? 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或读。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让学生根据问题复述课文。关于Daniel的profile的学习,可以以表格形式,让学生填写表格来完成。在这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了很多的任务情景。这在课堂中随处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部分的内容write one’s own profile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动手与动口来完成任务。
教师事先让学生准备一份profile,是一份无任何资料的profile(7A p16),给学生五分钟
左右模仿已学过的两份完成自己的个人档案。可以分四人一组,并可以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口头描述自己的个人档案。在教学过程中,让他们将自己的作业进行交流、汇报。能够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自己的同学,学生们都很兴奋。在不知不觉中就能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迁移操练。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四,任务型教学的效果与分析
综上所述,任务型教学在新课程中越来越显示它的可实施性。任务型教学模式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它适应了现代信息化的要求,使得教学寓教于乐,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运用自己的思维综合已掌握的信息主动习得英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通过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立足于“做中学,学中做”,将语言知识的学习融会贯通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教师设计从呈现学生实际生活的情景入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语言知识。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多个任务情景,以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式运用已有的基础知识,让学生习得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得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完成了从模拟到真实的过程。在时机成熟时,教师让学生围绕新知识点,突出主题进行迁移操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任务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投入学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萌发创新动机,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语言实践能力。
任务型教学的课堂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体现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让学生真正感受到“Fun with English”,让我们一起走进英语新课堂吧!
精心收集
教育教学论文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探讨 篇5
一、序论 1.提出中心论题 2.说明写作意图
二、本论
(一)课堂教学反思的涵义
(二)课堂教学反思的特殊意义和重要作用 1.特殊意义
(1)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自我教育(2)教学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3)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反思型转变 2.重要作用
(1)更好地凝练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2)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3)加速教师的专业化进程
(三)课堂教学反思的内容 1.写课堂上的灵动 2.写学生的独特见解 3.写教学中的成功 4.写教学中的失误 5.写“再教设计”
(四)课堂教学反思的常用方法 1.教后记反思法 2.日记反思法 3.案例研究法 4.行动研究法 5.对话反思法 6.录像反思法
(五)课堂教学反思的基本流程
提出问题——观察分析——重新设计——实践验证
(六)提高课堂教学反思能力之策略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2.注重案例剖析,提升教学水平3.增强反思意识,养成反思习惯 4.实施学生反馈,拓宽反思渠道
三、结论
教育教学论文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探讨 篇6
王海龙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学生作文能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新课改下语文学习的重要课题,因为作文反映的是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领悟和综合运用能力,是衡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尺度。“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但目前的高中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不少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随意性较大,训练毫无序列,评改也毫无序列,毋庸讳言,不少语文教师只是站在岸上指导学生写作文,自己从来并不动笔,这样就失去了权威,有的时候,学生也会说,老师你写一篇给我们看看;学生呢?则是怕写,一提起写作文,头就疼。新课标准非常重视表达与交流。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我想在三个方面着力。一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一是解决科学训练的问题,一是作文评价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
“巧夫难为无米之炊”——注重材料积累,平时的作文教学,语文教师习惯将作文题目一出,然后简单地谈写作思路,剩余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写,有的时候也会给学生印一些材料,但是这些材料如何使用,哪些该用,哪些不该用,毫无指导,但是写什么,怎么写,很多学生搜肠刮肚,东拼西凑,应付了事,而有的更是绞尽脑汁,一筹莫展,任凭时光流失,往往遇到老师的一番训斥。殊不知“巧夫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之所以无从下笔,原因是大脑一片空白,无话可说。因此,一定要让学生养成积累资料的好习惯,从根本上解决“作文贫血症”,也就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作文的时候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
一、直接积累: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一是让孩子去接触大自然,运用课内学到的观察本领去广泛地观察大自然,从而丰富 感性知识,丰富自己的语言;二是让学生去接触社会,新课改把语文教学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大课堂,从而在社会交际中,积累语言,发展思维。“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从高一新生开始,我就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生活就是写什么的源泉,要求学生向生活学习,投身生活,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把在日常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用文字记录下来。把自己思想感情的历程记录下来,提倡写随笔、日记、周记、感悟。这些都是自由状态下的写作,不受拘束,用“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随笔内容宽泛,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所见所闻都可以是写作的内容。同时,老师要让学生把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归类整理,并组织学生开展“素材汇报交流会,还要让学生善于感悟,表达感悟。感悟是作文的内容,是思想,是情感,感悟是生命的体验,是个性的体现。让学生多感悟,多积累。
实践证明,能开拓知识领域,开阔眼界,丰富生活,激发与发展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写作的动机。同时,还使学生有机会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可以更好地掌握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提高获得知识、驾驭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手脑并用的能力,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不断追求新知、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精神。
二、间接积累:
就是通过阅读、摘抄、背诵等手段,间接的从书籍、报纸、杂志等获得写作材料,可以让学生拟定积累材料的实施方案,可以进行“积累材料评比”活动,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可以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
要注意的是,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就会通过这些知识去辐射自己的感性认识,并利用小组合作能把它们迅速地组织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别致新颖、匠心独运的文章就会脱颖而出,作文教学的预期目的 也就达到了。
学生有了材料,写作时就会情到文至,思到章出。彻底改变过去作文那样“无米下锅”的窘迫情况。“
科学训练是写好作文的必由之路
如果说“积累材料”是为了解决“写什么”的问题,那么“科学训练”就是为了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从而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呢?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种基本的途径和方法。
鼓励学生学会观察和发现自然景物的特点,在审美活动中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学习用恰当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写景文章要能写出景物的特点。学习教科书专题四,可从选文中吸收思想滋养,并借助写作技巧。可以参照“写作”提供的情境和指导,设置合适的写作情境,指导学生完成写作练习。如有条件,可以在课外组织“走进大自然”的主题活动:走访村落或社区的老人,了解家乡自然风物的变迁,倾听他们的感触;也可以组织郊游和野营活动,体验和歌颂自然之美。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拍摄一些图片,配上解说词,讲述你和自然之间的故事,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2.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1)片段练习
片段训练则比写一篇文章更具可操作性,中学生生活积累有限,我校很多学生缺乏细腻、生动的描写,让学生进行环境、场面、四季、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想象意境等片段训练则比较现实,也可以增强他们写作的信心。片段训练的实质也就是分解训练,先分解,后综合才能得心应手,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2)以说促写
对高一学生,可以采用让学生多说,以说促写的办法确有实效,具体训练办法是:先说后写,写了再改,改后工整的抄下来。“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3.教师写下水文
“凡是有关作文的事老师实践越多,经验越丰富,给学生的帮助就越大。”(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90页)
“不写作文的教师由于缺乏对写作心理的深刻体验和把握,往往更多的是居高临下的理论知识灌输,其结果往往是束缚了学生的写作灵感和创造才华。“(唐巍《作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行为策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8-9,第54页)
注重评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必修课程”“表达与交流”第6点:“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
新课标规定:“作文评改可以采取详细评改、重点评改、当面评改、浏览检查等多种方式,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有针对性,讲求实效”。教师批改作文可以点面结合,每学期全面地、细致地批改几次,有针对性地抽改几次,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做到对每位学生的写作水平都胸中有数。无论批改哪一类学生的作文,都要坚持一视同仁的态度,每改一本,都要注意到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层次、结构、格式、书写等方面的问题,每次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重点纠正一个或几个方面的问题(不宜面面俱到),仔细推敲,写出具体的较为切合实际的易为学生接受的评语。对差生,只要他们有点滴长进,就要在评语中加以肯定。切忌写概念化的、空泛的评语,尽量避免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无论采用给分的方式或是评等级的方式,评语一定要写具体、写清楚、让学生能够接受,乐于修改。要使作文批改评得准、引得巧、改得活,教师就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较深的写作功底和较宽的知识面。
新课标规定:“在作文教学中,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组织他们自己修改或相互修改。”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
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放手不管。作文教学中常存在这种现象:有的学生写完作文后,自己连读都不读一遍,把本子一交就算完成了任务,把修改看成了老师的事,导致作文中的问题和毛病重复出现。学生交来的作文,老师加班加点不辞劳苦地逐字逐句批改,作文本发下去,学生一般只念念批语,看看分数或等级,无论是老师认为好的地方还是认为不妥当的地方,都只模糊地认可,这样,对于抽象思维能力已有一定发展、有一定主见的初中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束缚。文中老师改过的很多地方,学生也很少进行推敲琢磨,即使在教师的督促下,也只不过改改错别字而已。
学生作文,老师批改作文,这种传统的做法和习惯已经形成了不成文的规定,深深地印在学生头脑中,印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上部分人的头脑中,无形中给部分学生的惰性心理形成了一种庇护,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当然,让学生批改作文,教师事先必须讲清楚有关批改必须注意的事项、批 改的具体要求。“如果我们的教学不是单纯停留在对它们的分析讲解上,而是把学生的学习和他们自身的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欣赏成功的同时、切身体会尝试成功、享受成功的快乐。”(张爱新《激情拓思增趣》《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1-2P99)
如果说,习作指导是打开学生思路的钥匙,写作活动是学生实践落实的脚步,那么作文评语则是师生之间的信息纽带。好的评语能让学生清晰的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能激起他们不断完善的欲望,能培养其浓厚的写作兴趣。所以说,作文评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才能让我们的评语真正有价值,称得上好评语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的五忌五宜。
第一,评语忌太抽象、太概括。学生的作文,我总是认真阅读,并一一下评语,列出不当之处,提出整改措施。有一次,我对学生说:“认真读评语,这可是我花了两个晚上写出来的。”没想到一个学生竟说:“老师,我读不懂呢。”这话让我大吃一惊。细想这方面似乎真的注意少了点儿。后来我有意识的读了一些其他老师的评语,或多或少的都有类似情况。大家常说一些诸如“生活气息不浓”、“不能围绕中心选材”、“描写不细腻”、“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等话,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或是知道些意思,但由于太概括又不知从何下手。使评语失去其意义。
评语应通俗易懂,具体可操作。如:我们可将“语言优美”具体分解为“有哲理”、“有个性”、“句式工整”、“比喻形象”、“说理透彻”、“有感染力”等。总之,让学生尽可能的理解我们的话,发挥评语应有的作用。
第二,评语忌太集中,太简单。语文教学工作量大,家长的期望值高,再加上学校一些不太符合实际的硬性规定,许多教师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只简单的给作文“打分”“划错别字”“下评语”。
评语宜分散旁批。如某句有语病,某句写得精彩,这段该详,那段该略,都应直接旁批,让学生一目了然。
第三,评语忌太武断,太周全。有些老师轻易给作文下“病危单”:“书写差,重写!”“不真实,重写!”“题目不好”“结尾不对”。还有些老师又太周全了。错别字全改出来,病句全疏通。题目不好,帮他改一个;开头不精彩,帮他换一下;结尾没味道,帮他续一段。读着“你的文章”学生成了没事之人,再美,也体会不到成功感。
评语宜定向学生,多指方向。从学生角度考虑,尽量顺着他的思路修改,尽 可能的鼓励他们,使其每次都体会到不同程度的成功感,激发起他们不断完善的欲望,保护好他们的写作热情
第四,作文忌打分数,宜下等级;忌一刀切,宜因人而异。作文之间的差距很难用一两分来衡量,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作文标准应因人而异。学困生只要有亮点,就应及时给他们好等级,优生如写作不认真,感触不深,就应果断的给他们低等级。让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退步。
最后,评语忌公式化,宜多渗入一些教师的关爱。评语不能只注意学生的写作技巧,还应多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习作可能发现他们的压力大,情绪不好,有思想障碍等。这些我们不能不闻不问,应通过评语及时传递我们的关心,给他们指引方向。
评语是师生间沟通的桥梁,架桥时一定要想想我们的目的,让它尽可能的发挥其最大作用。
语文是心灵的殿堂,是情感的体悟,是人生的浓缩;生活是丰富而多彩的,年轻的心,最容易被打动。美好的生活应该有美好的文章。要让学生随着笔下的精灵走入生活的真实,透过文学的窗口,认识历史,认识世界,从而更好地塑造自我,塑造人生,铸造品格,锤炼意志,从容地微笑面对生活,懂得理性地生活。作文历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也是语文试卷中的压轴题。可以说作文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而作文评改又直接制约着作文教学的质量。
教育教学论文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探讨 篇7
一、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学习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文学基础知识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写作方式,就像现代文在当今的地位一般重要,文言文在内容上,大多数是记述当时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思想的作品,其中蕴含了很多的文学知识和文学常识,通过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这些文言常识和基础知识可以让学生对文字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提高学生的文学基础知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考试中更加从容、自信,考试成绩更加理想。
(二)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独特的思维观点
古代文言文在记述的内容上很丰富,既有关于哲理性的作品,也有关于名人大家的思维观点,总之,流传下来的文言文大多数都是记载真实历史和思想观点的,所以,通过向学生传授文言文的知识,讲述文言文作品,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和感受到古代名人的思想观念,尤其是对现代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有益思想,对培养初中生独特的思维、思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策略
(一)化晦涩难懂为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历史、时代的不同,现在与古代的写作方式也不同,古代的文言文对于现代的学生来讲,学习起来比较晦涩、难懂,在理解上有很大的难度,但是文言文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记载媒介,需要现代人去认真考察、研究,所以,文言文的学习是必要的。下面将针对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教学提出一些解决策略,例如可以在讲课时,采用“化难为易”的方式,让学生对文言文的掌握更加容易一些。例如在讲诸葛亮的《出师表》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预习,其次再进行内容的讲解。教师:“给大家一节课的时间,同学们先把这篇课文预习一下,文章很长,但是大家不必心急,认真地预习就可以了,将自己不懂的地方做好标记。”学生开始自行预习,教师在班里边观察边指导学生。第二节课开始进入正式讲课,为了避免学生对文言文的排斥感,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课文大概,让学生像听故事一样,将课文有个基本掌握。教师:“《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诸葛亮的忠心到底是怎样的,他到底是给君主写了怎样的文章,同学们有兴趣没有?”学生:“有!”通过这种方式,先用现代语言给学生介绍整体内容,让学生了解文章概况,让难懂的文言文在学生的心里有整体的把握,化难为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进行具体的知识讲解,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排斥心理。
(二)联系时代背景,丰富学生的多方面知识
学生之所以对文言文的掌握和学习有困难,一方面是由于文言文本身的体裁和记录方式与现代文不同,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不是很了解,所以,为了让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更加顺利,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点进行针对性授课,在讲课过程中有意地向学生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让学生能够通过了解时代背景来进行文言文学习的观念。例如在讲《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章历史背景的了解。教师:“要想将文言文学好,老师想教给同学们一个秘密的方法,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学生:“想!”教师:“那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方法做,从中体会一下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方法。首先请大家拿出自己的资料,了解一下文章的背景,请一个同学起来讲讲。”学生:“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教师:“那同学们想想这篇文章中的‘士’指谁?”学生:“邹忌!”教师:“没错,他在向齐王表达他的主张。”这种方式既让学生对文章有了了解,也让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了,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也更加有积极性了。
(三)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创设课堂情境
多媒体是新课标改革后,提倡教学使用的一种工具,它的使用既方便了课堂教学,也能够调动起课堂教学的活跃气氛。例如在讲《曹刿论战》时,教师可以制作课件和动画,双方打仗时,一鼓作气的画面,再而衰的情境,三而竭的景象,充分调动起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带领学生走进课文,全身心投入课文的学习当中。此外,也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表演这三个场面,学生一定会特别积极,最后评比演得最好的小组,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老师发现同学们的表演能力很强呢,以后我们学习文言文可以考虑用这种方式哦!同学们愿意吗?”学生:“愿意!”教师:“那就一定要认真学习哦!”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喜爱,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大多数学生都习惯于现代白话文的阅读和学习,对于学习晦涩难懂的文言文的积极性逐渐降低,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当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通过自身教学的优势与特点激发起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和意义。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做好文言文课堂教学活动,成为相关教育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将深刻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榻文.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与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3)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探讨 篇8
一.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理效应,始终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那么如何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呢?
首先,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摆脱传统“师道尊严”观念的束缚,以关爱人、尊重人、激励人为前提,帮助学生、爱戴学生、鼓励学生、信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个充满和谐与温暖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获得愉悦轻松的学习感受,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融入愉悦快乐的教学情感。教师情感是激发学生情感共鸣、感染学生的重要教学元素。教学中教师应融入饱满积极、愉悦快乐的教学情感,时刻要把微笑带进课堂,用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使课堂形成具有愉悦气氛的情境,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最后,开展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师生互动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精神氛围,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争论,提高学习积极性,进而创建真正充满生命力的课堂。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求新求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是开展情景创设式教学方式。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薄弱,但具有善于形象思维的认知特点。教学中,情景式教学的开展能够创设、制造或模拟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氛围,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去思考、理解、感悟抽象的语言文字,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正确理解。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能让学生在变化多样的情景体验中增强学习兴趣。
二是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小学语文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践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供学生共同思考、讨论的平台,引导学生设疑、思疑、解疑,激发学习兴趣,并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自主探究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探究思维。
三是开展游戏式教学方式。游戏式教学的实质是寓教学于游戏之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如角色扮演、情景对话、成语接龙、朗诵比赛等等,达到“玩中学,学中玩”的课堂教学效果,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激发学习兴趣,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
三.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新课标理念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基础性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参与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更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学生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整体提高,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一、二年级阶段,着重是进行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听说、阅读、写话的训练,指导学生掌握简单的学习方法。三、四年级阶段,着重进行语段的训练,加强学生对段的理解、段的练习方法的指导,并逐步过渡到篇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五、六年级阶段,着重进行篇的训练,加强对课文条理、层次、内容理解、篇章结构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育教学论文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探讨 篇9
海口市琼山府城中学王俊生
【摘要】新课程体育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引起教师角色、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在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新课程改革教育的预期目的就是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教学,可以使新课程教学落到实处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研究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 新课标 中学体育 课堂教学
一、转变教学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被师生互教互学所代替。教师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传授者了,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是为了不教,现在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是不可能了,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应该多样化。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应轻易地下结论,不搞独断专行,不把学生的思维一棍子打死。尽量做到:①要用发展的眼光多元的思维来看学生,相信学生会成功。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在山东大学演讲时告诉大学生们,什么是成功的人,就是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慈悲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生活美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宽容的人。②要以发散的思维看来学生,多尊重学生的想法,少一些纯科学性的、系统性的术语。新课程提倡,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标准也应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优化整合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教师通常都会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体育教学是学生参与性最强的一门学科,只有在学生的积极主动地参与下,才能达到课的学习目标和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欲望是伴随着兴趣而
来的。在体育学习中学生第一次接触新内容时兴趣特别的浓,那种学习欲望是自发的,来自于内心的。然而就某一学科的文化知识的学习而言要真正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必须有一个多次操练的过程。体
育学习中技术、技能、知识的掌握过程更是如此,这种反复的操练是一种必须的实践。当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反复地重复某一练习时,会产生厌烦的情绪,这种情绪的产生将原本高涨的学习欲望降到冰点。
田径项目和球类项目。学生对于球类项目的学习欲望明显比田径项目要强烈得多。再如,同样是篮球内容,学生对于投篮的学习欲望比传接球的学习欲望要强烈得多。又如,同样是田径项目,学生对于跳高、跳远的学习欲望要比耐力跑学习不知要高多少倍。
综观学生的表现态度,我们可以看出一般来说,学生对于自主性强的内容,竞争性强的内容,能迅速看到结果的内容的学习欲望明显强烈。体育教学中的不同内容对于学生学习欲望值是有着明显的差别的。在教学中优化整合教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非常重要。为此,教师应尽量将课堂教学设计得生动有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在体育教学中,表现特别好的学生,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地评价和鼓励。有某些过失的学生,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遇。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表扬为主,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三、尝试创新性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并使他们形成创新性的学习习惯,不仅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挖掘更多的潜能,而且还能使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学生学习的资源所谓信息化学习是指学生利用各种媒体进行体育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过程。电视、杂志、网络等使知识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日新月异、丰富多彩的体育信息通过各种媒体显现出来,吸引着学生去阅读和观看例如:NBA篮球赛事把篮球运动的许多技能直接通过电视介绍给学生,网络中也有大量科学锻炼与健康的知识可供学生阅读。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能更好地达成学目标。此外由于体育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也就有限;现在流行的运动项目一般不可能都进入课堂,但其中多数项目又很受学生欢迎,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选择地进行活动。为此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在节假日进行体育活动等。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校外的课程资源,积极进行体育
活动,这有助于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有助于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对于某些学生动作不到位或态度不认真时,教师批评要委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其在感激你宽容的同时认识错误,加以改正。如学生对某教材的兴趣不浓,在练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可以进一步强调教材的意义,以激发学习动机,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增减器材的高度和练习的密度与次数,改变动作的节奏、幅度,增减动作的障碍阻力及对抗因素,还可以进行多种诱导练习。
四、改进教学评价,实施新课程评价意义
在以往的评价中,只强调某项技术的运动成绩,不注意教学过程中较为相关的态度,行为等,不太重视教学中运动技术的运用和运动参与程度。学生评价的单
一、片面、呆板的方法,在新课程实施中已严重影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体育锻炼的兴趣热情,使新课程的评价不能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反而抹煞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有一些同学由于某些原因身体素质不错,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不进反退,这样的同学会在原有的评分基础上降一个等级;相反,有一些同学原来身体素质很差,但是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使成绩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虽然此时的成绩仍然很差,但是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升一个等级。为此教师应承认学生存在的差异、区别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好的发展,使人人都有“成就感”,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教师的要求及时把学练过程中的问题加以总结、改进。教师也根据反馈回来的教学信息,及时修正教学目标,形成良性循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学生学练→学生自我评价学练效果→信息反馈→教师修订新的目标。
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体会成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每一个人都在努力争取进步。过去评价一位老师的课上得是好是坏,往往是观察这位老师上课的过程,课的强度,密度,心率曲线图是否达到标准,而现在观察的视角转变成学生,是观察这堂课是否合适学生,学生兴趣爱好的程度,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学习是否达到身心愉悦等方面来评价这节课是好是坏.作为教师就应当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事实,这时教师评价就起决定性作用。
教育教学论文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探讨 篇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外交流日益频繁,英语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有一段差距。《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新课标”)的出台能够顺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重新定位高中英语教师的角色,也为高中英语教学在新时期下健康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根据新课标的序言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情感教育在以往的教学大纲中长期被忽视,而新课标给予情感教育充分的重视,这是新课标理念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体现了基础教育以人为本、注重英语学科工具性、人文性的特质。新课标充分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情感发展特点以及学生的情感需要,是我国英语教育理念的进步,因此,在外语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和系统教育,必将推动我国英语教育的进程,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英语学习对于高中生而言,不再只是为了高考分数,通过学习英语,学生可以得到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还能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这一科学理论,高中英语新课标指出了情感态度的内涵,它包括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如何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下面,笔者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就如何在高中英语日常教学中贯彻情感教育进行论述。
一、培养学生兴趣,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最现实的内部动机。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从而促进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提高学习效率。基于对名校高中英语教师培养学习英语兴趣实例的观察和分析,笔者认为可从下面几点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
1.采用多种灵活方法进行教学,避免出现“填鸭式教学”。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已经成为教学不可缺少的驱动力。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如果能学会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特点,有选择地使用多种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如电脑、投影和网络等,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五Unit 2 The environment的教学中,笔者曾布置学生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让学生分享各自获取的信息。通过小组派出代表上讲台以报告、张贴海报、呼吁等方式倡导经济发展必须不能以环境为代价的资源节约意识。再如,模块一Unit 1 Growing pains中,笔者为学生播放著名美剧“Growing pains”与课文主题极其类似的一集,整堂课学生们表现出来的好奇与热情让这堂课收获了成功。学生通过观看影片,激发了自己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了解到成长是个充满烦恼、困惑与挣扎的过程,体会父母与子女之间不断沟通、相互理解的重要性,这些探索都符合青少年心理特征,帮助他们勇敢面对人生中的种种坎坷。
2.课前播放英文歌曲作为学习热身运动
保加利亚心理分析教育家Georgi Lozanov在其创立的暗示法(Suggestopedia)中倡导教师的布置、安排以及音乐的使用。只有在放松身心和集中注意力的情况下学生才能有效地学习。因此,音乐,尤其是英文歌曲,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普通英文听力训练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教师除了利用课前的预备时间播放轻松愉悦的歌曲,还可以进一步对经典的乐曲进行背景知识补充。例如,某教师在讲解一篇关于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在晚年双耳失聪后凭借坚强的意志,战胜了身体的障碍,创作了让听众斗志昂扬,心潮澎湃的世界名曲时,巧妙利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通过和课文背景知识的连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一堂课上得栩栩如生。
3.借助英文原著或英文报纸,增加学生阅读量
阅读是一门实践课,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主要靠阅读实践来实现。要会阅读,就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来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加快阅读速度,加深对语言材料的理解。要帮助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阅读水平,引领他们在课堂、课外阅读英文报刊、杂志、原著等是拓宽学生知识面、词汇量,提高英语语篇理解能力的关键。学生阅读后接触到大量真实的语言素材,这无疑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后,学生有所感触,有话要说,这时让他们写摘要、读后感,交流读报的心得体会,他们就能有感而发,自然而然过渡到写作的训练,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感觉。
如以新闻报道、采访,甚至是最简单的朗读方式来展现本组的阅读文章。又如Donations called for一文,文章报道的是比尔盖茨、华伦·巴菲特来华参加慈善晚宴这一新闻,其中提到裸捐(all-out donation),文中列举了陈光标、华伦·巴菲特对裸捐的看法,社会上对这一举动也说法不一。鉴于此,我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展开辩论。各小组自己决定持支持或反对的观点,列举理由并讨论英语表达然后派代表陈述。在辩论的整个过程中,让两名学生自愿到黑板上作记录。教师要做的就是候在旁边,在他们需要的时候、表达不出来的时候再站出来指导点拨。之后列出写作框架,让学生根据这场辩论写一篇正反观点对比的文章。整个课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4.每周一次课前3分钟英语演讲
演讲教学是语言综合技能教学,包括对学生听、说、写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调研能力的全面培养。高中生进行时长3分钟的自由演讲,题目来自校园生活、学习交流、家庭生活、体育文娱、科技发展等,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同时展现自我,为将来走向更远的世界奠定基础。
该环节从确定演讲内容,收集相关信息,写好演讲稿,到最后脱稿在课堂上公开展示自己的劳动,都由学生亲自参与,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勇于面对困境,乐于与他人合作
由于长期以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的影响,以及我国的社会、教育、家庭环境的要求,和国外的同龄人相比,我国的高中生不太善于表达个人的情感,羞于展示自己的优点。他们往往具有害怕出错被老师批评或被同学们嘲笑的心理。针对我国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从下面几点入手进行自信的培养。
1.爱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爱能激发学习的热情,能给学生以勇气和信心。教师应该真诚对待爱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也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建立起积极、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的基础。
2.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学生成就感。
无论是在教学活动中还是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要不吝惜自己的表扬,充分肯定学生。要尽可能地使用鼓励性语言,既严肃认真,又是善意的、和缓的,这样,学生不会感到紧张和过度焦虑,才能对自己以及学习充满动力。
教师要树立这样的观念: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教师在对学生的课堂提问、课堂活动的参与、课外作业、甚至测验的试卷都不应只打一个分数或等级,而必须根据学生各自的答题情况、个性特点及性别差异加上适当的评语、进行表扬或批评。比如,有一个学生的作文内容还很欠缺,可是跟他自己的书写相比,有很大的进步,那么在批改的时候,笔者适当提高所给分数,并且在试卷上批注:I am very glad to see your great improvement in handwriting.I am sure you will write an excellent essay in the near future.通过笔者的观察,这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进步,并对英语的学习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热情。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对很多学生而言是一门难学好的课程,如果学生能从英语学习中找到自信和动力,就能产生良好的英语学习效果。
【教育教学论文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探讨】推荐阅读:
论文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王燕12-03
新课标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思考05-23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低段识字教学尝试10-17
新课标教学理念12-22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标中的“语文素养”12-16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亮点浅析_人教版新课标05-09
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法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