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发展规划学习总结

2024-06-26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发展规划学习总结(精选8篇)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发展规划学习总结 篇1

《课程与教学论》学习总结

课程与教学是教育的基本构成和核心构成。作为一名教育领域的未来工作者,对“课程与教学”进行深刻的了解与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作为一名“教育技术”领域的学习者与研究者,则是尤其重要!现代教育技术学是以“教学设计”为核心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由此我们可见“教育技术学”与“课程与教学”关系之密切!总之,通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这门学科对于我以后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性!并且现阶段的学习仅仅是把我们引入对“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初步认识,我们也只是对这门学科有了一个概括的、相对较模糊的了解,并且大体知道了该领域的学习与研究的方法(我认为这一点对我们是最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利用现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在该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更全面的后续学习和研究!现对前一阶段学习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习中的收获

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我的主要收获有两方面的:对学科认识上的和学习方法上的。

(一)我们在学习中主要以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对该领域的一些重要问题及重要人物的课下个别化学习和课上讨论式共同学习,我主要掌握和了解了本学科的以下知识:

1、了解了课程与教学的定义,知道了课程定义的演变过程,形成了对课程与教学定义的个人见解。在学习本课程以前对课程的理解相当片面,认为课程就是一门学科的知识或一本教材;现在则认为课程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动态作用下不断生成的,是与特定的教学联系在一起的。

2、知道了课程与教学的六个转变。并且这六个转变是一个内在联系的、统一的整体。这些转变使我们的课程与教学变得更合理、更科学。由原来的“把教学看作对学生的控制过程”、“把学生看作掌握知识的工具”到现在的能够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即把学生看作教学的出发点又把他作为教学的归宿,这就是所有转变的主要内涵。

3、知道了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目标模式以泰勒为代表,它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并围绕课程目标的确定、实现与评价进行课程开发。过程模式以斯腾豪斯为代表,是在对目标模式的批判中产生的。他认为目标模式不合理性在于把教学过程和学生看作控制对象、把知识看作满足目标的手段和工具。过程模式主张通过发现法、探究法而不是通过传授法教学。

4、教学设计的模式。认知取向的模式: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进行教学设计,主要在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行为取向的设计模式:是基于行为控制而设计教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完善人的行为。人格取向的设计模式:以人本主义心里学为理论基础,把“完美人格”作为教学的追求。

5、在课程与教学的目标上:首先知道了教育目的、教育目标、教学目标三个概念的区别;其次,课程与教学目标有四种不同的取向: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最后还知道了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与确定环节。

6、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课程内容主要来源于学科知识、社会生活经验、学习者的经验;并且了解了课程选择的基本环节。

7、通过“选择人物”式学习,我比较深刻地认识了赞可夫的“实验教学论”;通过老师和同学的介绍,我大体了解了一些专家的观点与理论。

(二)在学习方法方面,我认为以前的接受式被动学习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研究生学习)的需要,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发现式的、围绕问题的主动的学习。我们所面临的是“海洋”式的知识库,我们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围绕我们研究的问题从这一海洋中获取知识,从而使我们真正的成为知识的主人。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重与别人的交流,注重各种不同观点的存在价值,因为各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面对不同观点我们更容易受到启发、进行深入思考。再次,在学习中养成了批判态度的自觉性,这使我得以更准确地把握各种观点的价值,不再是简单地迷信权威。最后,学习中应该多读原著,那里才能真正了解作者的本意,才更有启发性!

二、在小组讨论中个人表现、收获及评价

我们的学习小组由五名成员组成:张宇,张建,赵以涛,周栋媚和我。其中组长赵以涛担任检查角色和时间控制者角色,而另外的五种角色虽然最初也有明确分工,但在具体讨论中是我们所有组员轮流按需要担任。我在小组中最初的角色是概括者,负责对小组讨论情况概括总结并代表小组在班内发言。我在担任这一角色时能够比较全面的概括组内成员的讨论结果,发言时不但能代表本组意见发言,而且适当提出个人见解以及对整个班级讨论发言的建议。在组内讨论中,我根据需要曾经担任过所有角色。在针对问题讨论的过程中,我认真听取每位组员的发言,并积极主动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对有争议的问题向不同观点的组员提问,深刻、全面地了解每个成员的观点,争取在小组内做到求同存异。

在小组共同学习中,我掌握了协作的方法与交流的技巧,深刻意识到共同学习、讨论的重要性,增加了信息获取的渠道,并从交流中产生了对自身的再认识。这一学习方式同时也促进了我的积极性,促使我课下更主动地自主学习。另外,通过和各个组员的交流,我了解了他们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这对我同样有很大帮助。

三.后续学习的思考

我们现阶段对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仅仅是入门阶段,要想更深入、更全面的学习,要想真正地进入这一领域,还需要更长时间地学习与研究。现阶段我们的学习只是概括性的、了解式的,我们用的教材本身就是这个性质。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根据需要逐个的去深刻了解每个课程论或教学论专家,争取读他们的原著,真正了解他们的思想。

另外,我认为我们关于“课程与教学”的学习与研究应该为自己的专业服务。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与研究才更有价值!“教学设计”“课程开发”“资源设计”是我们专业的主要任务,“课程与教学论”中的课程开发的思想、教学设计的模式、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各个专家的思想都对我们的工作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其次,我们可以在“教学设计”实践中进一步增强对“课程与教学”理论的认识,甚至可以丰富“课程与教学”理论!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发展规划学习总结 篇2

一、“统一课程目标”时代的结束

自古以来,大学一直围绕着“知识问题”绽放着它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作用的魅力。布鲁贝克(John S. Brubacher)是这样描述大学的:“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它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在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1]为此,大学也就一直作为传播“高深知识”的精英教育的殿堂被世人所向往。

然而,二战后随着全球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学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再发展到了普及教育。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我国的大学进入大众教育时期也已多年。传播“高深知识”的大学被以“应用知识”于社会各个领域所取代,大学担当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包括知识生产、传播、应用和服务。由于社会各领域对知识需求的扩大,不同种类的知识也在不断地被生产出来,“高深知识”再不能是“知识统一性”的借口, “再也没有任何一种知识可以把其他所有的知识都统一起来。”[2]史密斯(Anthony Smith)指出:“由于没有可识别的统一性,也不可能取得目标和工作方法上的一致性, 多元知识体系的建立宣告了大学共同目标的终结。”[3]

二、“大学共同目标的终结”意味着什么

首先,意味着“教育多元目标”的产生。大学教育目标要围绕社会各领域的知识生产、传播、应用和服务来建立工作目标,政治、经济、文化、国防等领域内部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教育目标多元化是当代大学承载使命的关键。

其次,意味着“单一学科目标”的瓦解。大学的大众式教育或普及性教育及单一学科知识再也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多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知识占据了大学课堂。学科目标多元化是满足人才需求的必然。

再次,意味着“具化课程目标”的必然。课程目标作为大学教育目标的体现、多元学科目标的融合,在时代背景下,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储备和个体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课程的性质、内容、知识传播方式等对课程目标进行具化。课程目标的具化是大学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

三、“个人知识建构”时代的到来

基于大学“统一课程目标”时代结束的现状与趋势,大学课程目标确立的着眼点也开始明晰。一切为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切为了大学功能的实现,一切为了学生个人的发展。这“三个一切”的核心是什么?很明显,是一切为了学生个人的发展。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现在学习的主体,由于他们的年龄和进入大学时已具备的“应知应会”,在多元知识体系、多元学科目标的时代,他们的“默会知识”以及对学习能力培养的诉求不能置若罔闻。

“默会知识”是波兰尼于1958年在他的著作《个体知识》中提出的,它也叫缄默的知识或内隐的知识,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给予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 “默会知识”也就是“个人知识”,它揭示了个人知识建构时代的到来。个人知识(默会知识)的建构有以下特点。

首先,个人知识建构带有个人的色彩。这一特点也是个人知识建构的根本所在。“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虽然通过语言等形式赋予了一定的外在形式, 但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个人的知识建构一定带有个人的阅历、已有的知识、个人的理解和体验等色彩。

其次,个人知识建构是情境下的生成。无论是正式还是非正式的场合,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创设,当人身处其中,就会敏锐地选择自己兴趣所在或能力所及或未来所用的问题,去加以关注并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久而久之,个人知识就在N个不同的情境下生成,并不断地加以修正、完善和丰富。

再次,个人知识建构是行动后的结果。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特别是大学生在面临学习首先是为了就业(生存)时,最直接的想法是要知道如何去做。而如何做绝不是只动动脑子的问题,在获取间接经验的同时实际操作、行动起来形成直接经验,是个人知识形成的重要途径。

作为教师,无论你持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态度,都要去正视个人知识建构的客观实在性,这是教师绝对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基于个人知识建构理论下的大学课程目标的确立和具体化问题,就成了教师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那么,基于个人知识建构理论下的大学课程目标该如何确立?作为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目标又该如何具化?

四、教师教育课程目标的具化与实践

2011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其核心理念是“育人为本、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明确提出了课程目标的三个领域: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三维目标领域”对未来教师从思想观念到教师本领再到个人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培养要求。“三维目标领域”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站在个人知识建构的角度,笔者认为“教育实践与体验”是形成“教育信念与责任”,巩固“教育知识与能力”的“基石”。笔者还认为,“三维目标领域”的提出,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的纲领性文件,是从宏观上明确了未来教师培养的三大目标,并不是在统一课程目标,教师教育专业所开设的具体课程,要依据这“三维目标领域”进行具化。基于这种理解,2013年笔者就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以个人知识建构的理念为指导对课程目标进行了具化并作了实践探索。

(一)学习对象与课程性质

1.学习对象。嘉兴学院《学前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把本门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开设。学生进入大二后,首先对大学的学习基本适应,对本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学习的能力(可接受性)比专科生好很多;其次,他们已学完了该门课程的先修课程,如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学等,已储备了基本的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再次,大二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志向和未来发展有了一定的思考和定位。

2.课程性质。“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建议模块里的课程。为此,笔者所在学校的《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该课程列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该门课程是理论性与应用性兼备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先修了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该课程。旨在使学生能比较全面地了解不同类型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学习发展的一般规律及他们的“特殊性”,树立正确的“特殊儿童观”;使学生掌握有关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发展与学习的理论,对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教育工作的性质、意义、任务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树立正确的“特殊儿童教育观”;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帮助这些儿童学习、成长的有效方法,并能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帮助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实施个别化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对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感情和从事教育工作的事业心。

(二)理论构想与目标具化

1.理论构想。遵循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依据本门课程的性质与宗旨;结合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已有基础、学习需要、未来发展和岗位需求,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是:以教师为学生提供知识线索(学习材料)为前提,以学生的个人知识建构为课程目标;以个案研究为学习载体,以小组合作为组织形式,以多元评价为考核手段,在学生自学、自究、自悟下,使之自发地习得以同情开始并发展为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的师德修养;以探究开始并发展为求真、务实、创造的人格品质,通过改革试图建立一个课堂教学新模式。

2.目标具化。在教师教育“三维目标领域”指导下,以个人知识建构理论为基础,以本课程改革理论构想为思路,首先对本课程目标进行了具化(见下表)。

注:本课程所指的“特殊儿童”是指随班就读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主要有智力超常儿童、智力落后儿童、学习障碍儿童、注意力障碍儿童、情绪障碍儿童、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和自闭症儿童。

(三)改革实践与目标达成

1.改革实践。开课前:一般在开课学期前的假期,教师通过教学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国内外和港台的研究文献以及视频资料并教会学生查阅;

开课初:安排学生自选某类型儿童研究并提出学习要求:学生在自由组合的小组里分工协作,完成自选类型儿童的研究文献阅读、筛选、归类与综述,利用本课程的实践课时和学期实习时间,完成个案的立案、观察、调查、访谈与资料(作品的、音频或视频)搜集与整理,并撰写出个案研究报告;

开课后:教师利用理论课时精讲并请学生以研究小组为单位报告研究成果(文献综述和个案研究),教师给予补充或答疑,利用实践课时指导学生下基地进行个案研究。

评价方式:本课程的评价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即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内外评价相结合、师生评价相结合。

2.目标达成。学期结束,对学前教育本科2012级54名学生通过无记名问卷得到以下信息。

通过以上信息表反映出,个人知识建构下的课程目标具化与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三维目标领域”的要求基本实现。

首先,学生在不同情境下获得了亲身体验。课前,学生对教师提供的文献资料进行查阅;课中,通过听取同学的个案研究和教师的“点睛”与个案直接接触;课后,对个案进行研究,撰写个案研究报告。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方式的占到87%;特别是有85%的学生产生了要帮助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想法,可以说教师教育的第一维目标———教育信念与责任,目标达成。

其次,该门课程目标构想是以学生的个人知识建构为核心,所设计的各教学环节围绕学生“自识” 为目的,因此,学生自主性、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品质是课程目标达成的很重要因素。从上表的信息可看出,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有32%的学生有非常大的收获,有63%的学生有比较大的收获,只有5%的学生收获一般,这可以说明教师教育的第二维目标———教育知识与能力,目标达成。

再次,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在教师指导下54名学生中有10人申报了课题,其中有5人申报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矫治对策研究与实践”立项成功;5名学生申报的“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点对点教育工作室”申报了学校所在地的“公益创投”项目,并立项。有10名学生主动参与了教师主编的相关教材。为此,教师教育的第三维目标———教育实践与体验,目标达成。

3.不足与改进。其一,在课时限制下,学生只能对自己所选类型儿童进行关注和研究,对其他类型儿童的学习只能通过课上其他小组报告和教师补充来完成。小组同学的研究和报告质量非常重要,有个别组没有达到要求。提醒教师在课下对小组的研究和报告要深入指导并作严格要求。

其二,在个案受限下,学生寻找个案比较困难,特别是智力超常儿童的个案、幼儿的学习障碍个案等比较少。提醒教师先与基地联系,找到疑似个案,为学生寻找个案创造条件。

总之,以学生个人知识建构为核心的“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课程目标的具化,在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各环节基础上,实施的效果是可行的,并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摘要:多元知识体系的建立宣告了大学共同目标的终结,在“个人知识建构”注重学生“默会知识”形成的理论前提下,以学生“自识”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为教师教育实现“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三维目标领域”展示了新的图景。

关键词:个人知识建构,默会知识,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美]约翰·S·布鲁贝克;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3.

[2]王一军.当代知识语境中的大学课程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13,(7).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发展规划学习总结 篇3

关键词: 园林规划 应用型人才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园林规划》课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在专业课程计划安排中置于第七学期,54学时。在开设本课程前,学生学习了《测量学》、《生态学》、《工程制图学》、《城市规划原理》,为学习《园林规划》课程打下了一定基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属于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紧密结合型的专业[1],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一分为二,即“070502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070503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可授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2013年开始,各高校以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为基础,调整新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新调整的专业名称可以解读为“基于人文地理学科背景的城乡规划管理”,重点是城乡规划管理。我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以职业为导向,确定城市规划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作为新专业的职业方向,并制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笔者将就该课程的内容与教学要点,结合自身两年来的教学实践及今后对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相关类似的课程的教学改革谈几点看法。

一、课程内容与教学要点

1.课程性质

园林规划主要根据实用和审美的需要,应用性很强,讲述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理论和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方法,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并掌握园林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并能够从事常见绿地方案的规划设计[2]。本课程目前按54节课时安排,其中44课时用于课程理论的讲授,10课时用于课内实践。

2.教学内容

《园林规划》课的具体教学内容主要有:园林的基础知识,不同类型绿地的方案设计及表达。其中基础部分包括园林的基本组成要素及艺术特征、世界三大造园系统。不同类型的绿地包括:公园绿地设计、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街道与广场绿地设计、医院、工厂、学校绿地设计、屋顶花园设计,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等[3]。

3.教学要点

园林的组成要素及艺术分析是《园林规划》的前部分内容,分别介绍园林景观中软质景观及硬质景观,其中软质景观主要包括植物、地形和山水,硬质景观包括园路与铺装、园林小品、园林建筑。同时在结合世界三大造园系统的园林史的基础上,介绍不同风格的古典园林方案和现代园林方案。此外,不同类型绿地的读图与识图是设计的基础,在基础之上,教授不同类型绿地的设计要点,并着重公园、居住区及道路绿地讲解,辅以任务书形式给同学们布置方案任务。最后园林植物的配置在不同的绿地设计中应有不同体现,合理布置不同的园林植物及种类。

4.课内实践

对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以讲解与案例相结合。通过多媒体讲解:园林造景的基本艺术手法,其中包括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地形地貌、水体、园路与园桥、园林建筑及小品等造园要素的规划应用,城市公园设居计,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街道与广场绿地设计,屋顶花园设计,医院、工厂、学校绿地设计。前期的园林基础知识主要通过图片案例的形式进行讲授,在专题规划设计中,以老师教授与同学们设计相结合的模式完成一些方案的制作。主要针对小型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以任务书的形式让同学们完成方案的制订,可以通过手绘或者计算机软件形式进行表达。

二、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1.非园林专业的《园林规划》教材的选择及教学内容

《园林规划》教材不少,但是适合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的教材较少。对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同学,其对园林的基本组成要素、园林植物的认知没有相关基础知识,所以在选择教材时,选择了相对较为完整的李铮生主编的《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作为教材。基于课时的限制,教学内容相对较为笼统,特别在针对各项绿地规划设计时不够全面,教学深度不足,讲课时间有限,只能作为城乡规划设计知识的补充,学生很难与园林专业方向学生或风景园林方向的学生相比较,不能独立完成完整的方案。

2.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不高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学习内容相对宽泛,包括地理类课程、环境类课程及规划类课程,《园林规划》开设学期为第7学期,作为选修课程,学生对该课程的目的性认识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仅仅为了学分完成课程的学习,教学效果不理想。

3.教学模式传统和单一

《园林规划》课程具有实践性强、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等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整体的配套课程衔接不够,学生动手能力不够强,主要通过多媒体口述的形式教授理论知识及案例分析,相对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体现课程优势,达不到教学目的。此外,方案的设计需要学生的团队合作、讨论与协作,目前的教学模式无法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及动手和思考能力。

三、对于教学优化的建议

《园林规划》课程是面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的选修课,开课时间主要在第7学期,课程之初对园林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课程内容主要为城乡规划设计做补充,鉴于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一分为二,其中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在承接部分资源环境与城乡管理课程的基础上,景观规划为我院该专业的一个方向,所以《园林规划》为其重要课程,在总结该课程的特点与问题的基础上,发挥该课程及相关课程的优势,为该专业同学就业提供一个方向。

针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特点,笔者认为景观规划方向学生的《园林规划》课的改革,必须从以下几点入手:

(1)强化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包括前期课程的配套学习,如: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园林植物学、园林植物配置。

(2)结合相关软件,如CAD、Photoshop,Sketchup软件,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团队合作、讨论形式完成独立方案的设计。

(3)搜集国内外的优秀“园林景观设计方案”,为同学们开阔眼界,为其创新思维提供基础。

(4)与池州市规划设计院合作,理论联系实际,让同学们看到身边的方案。

(5)方案讨论与讲解。不同小组的同学在能独立完成方案任务的同时,还能表达,并对不同方案提出不同见解,增加探讨、交流,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提高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基础教学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动手能力、主动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发挥该课程的优势及教学目的,学生的技能培养是我校应用型本科教学的基本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梅焕,陈秋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法探讨[J].陕西教育.高教,2012(7-8):80-81.

[2]赵清祝.非园林专业《园林景观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26):71-72.

[3]李铮生.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发展规划学习总结 篇4

员阶段个人总结

规划建设局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动员阶段个人总结2007-12-08 10:32:31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规划建设局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动员阶段个人总结规划建设局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动员阶段个人总结(2)规划建设局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动员阶段个人总结

自召开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在区委、规划建设局支部的具体指导下,紧密结合个人工作特点和实际情况,按照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我以普通党员的身份积极主动的同全体党员一起参加教育活动,按照区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通知要求,现将学习动员阶段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认真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虽身为领导干部,但作为规划建设局组织成员,我始终把自己放在普通党员的位置,与支部党员打成一片,心态平和、关系融融,谦虚的与全局党员一起按区委统一安排和支部具体计划,踏踏实实的参加学习、研讨、交流、座谈。我内心深处时刻以领导干部的标准要求自己,除了学习区委要求的重点内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原创:《党章》、《中国共产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专题摘编〉》等外,在正常学时的空隙内,我又加课学时,对《建筑法》、《规划法》等内容进行了研读,撰写心得体会篇,理论文章篇,为所在支部和城管分局联系点讲党课次。在学习期间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这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我的思想认识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我深刻认识到:保持共产

党员先进性是我们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是我们党能否坚持与时俱进,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的重大问题,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核心问题,也是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核心问题,能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我坚持用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做到学以致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在工作实践中,真正起到带头人、领头雁、排头兵的先锋模范作用。针对群众吃水难问题,已同上级主管部门、辖区企业达成一致意见,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针对影响和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问题,基本形成了“一桥四路”建设思想,目前,各项调研工作已经铺开;针对龙凤镇部分群众办理住房产权证难问题,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制定了解决办法等。

(三)对比先进找差距,剖实质,求实效。学习不流于形式,标准要求要融于心、现于行,这才是先进性教育的根本目标。集领导党员和普通党员身份于一身的我,时刻警醒自己,不要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起带头作用,边学边查边改,要在学习的同时找差距,剖实质,抓整改,求实效,决不是空喊。作为规划建设局党员成员,我能够按照要求积极主动准时参加支部集中学习、专题辅导、研讨交流、听党课、座谈等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并且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特别是在相互指不足,找差距时,我率先垂范,做了自我剖析。为了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群众对我的意见和建议我下发了征求意见信,这种方式在“找差距,剖实质”的环节中,对我帮助极大。我更深刻认识到:党员干部要想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必须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针对征求意见、自我剖析中查找的问题和民主评议中反映的问题,我对自己做了重新的审视和评估。

然后带着对自己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振奋精神,积极投入到支部组织的各项整改活动中。我带领规划建设局领导和全体党员深入群众:搞扶贫活动、慰问军烈属、帮助下岗职工找工作、帮助前进砖场解决生产和销路问题、督促有关部门解决人大提案事宜等,把整改工作抓到实处,求得了实际成效。

经认真分析和总结,我认为在先进性教育学习阶段的收获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思想认识有了较大提高。充分认识到了这次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关系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二是政治理论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通过学习交流,对相关的政治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从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从中国革命的历史高度认识改进党建设的重要性。三是

对先进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学习中我们分别听了区委书记的党课。从我们党的历史和传统阐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老一辈党员身上折射出的光辉形象,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在革命年代他们出生入死,把艰苦和困难留给自已,把方便和生的希望让给别人,这是一种何等高尚的品质!在改革发展的今天,他们发扬传统,大公无私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入党不应该是为了做官,为了享受,更多的是无私的奉献,原创:一种更高的要求,更多的义务和责任。四是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更高的要求。城建分管工作是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必须适应全局,与全局合拍,为全局服务,要做到:一是关心全区的大局工作,熟悉和了解区里的情况,在工作中把具体工作与大局工作有机地

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学习总结 篇5

反映了定义者的基本观点和取向,每一种课程定义的背后都有其成文或不成文的理论基础。: (广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 。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由一系列不同类别的学科或学术领域以及与之相应的各种间接经验组成的课程

二. 课程设计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课程理论工作者可谓众说纷纭,没有一致的认识与理解。而课程设计的基础是研究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从多方面探讨其产生或发展的基础和原因,也是研究事物的根本所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第一,从目的上讲,学科课程主要向学生传递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种族经验的精华;活动课程则主要让学生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在内的个体教育经验。第二,从编排方式上讲,学科课程重视学科知识逻辑的系统性,活动课程则强调各种有意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第三,从教学方式上讲,学科课程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去认识人类种族经验;而活动课课程主要以学生自主的交往为主获取直接经验。第四,在评价方面,学科课程强调终结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活动课程则重视过程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

三. 课程设计的内容和基本策略

课程设计是课程领域最常用的术语之一,说白了就是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和评价的设计。内容决定目标,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并且可以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准则。课程设计的策略,在一般意义上与课程设计方法是一样的,但是目前阐述的课程设计策略的文献很少,一般认为有六种。(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新编)

基本思路:一是以目标为中心的设计思路:(目标中心思路(或称目标模式)是课程设计者根据对学习者行为变化的期望而确定的教育目标进行课程设计的思路。特征是:它以明确而具体的行为目标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其他设计步骤都要围绕所定的行为目标来进行;其次,它主张行为导向的教学目标,第三,它强调目标的结构性。不足:首先,目标模式的科学观过于质朴、简单,着眼点是效率和准确,它无法描述复杂的教学过程,毕竟正确的科学应该是由信念、审美、个人的参与等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过程,而这些正是目标模式所难以包容的。其次,目标模式强调教师可以根据预先设定好的蓝图将学生的心灵塑造成任何形式,因而隐含在这种假设中的人性观是消极的、被动的。第三,目标模式过分的强调知识的工具性价值,认为知识的选择不是依据知识自身的价值,而是看这些知识能否帮助达到某些外在的教育目的,这就歪曲了知识的真义。

四. 课程评价

评价是人类有意识活动的一个表征。评价的实质在于促使人类活动日趋完善,体现人类行为的自觉性与反思,事实上,评价广泛渗透人类所有意识的活动中,课程评价如此,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评价是课程发展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课程开发与教育实践的发展,课程评价的重要性日趋突出。

课程评价属于方案评价的范畴。迄今为止,在方案评价模式中,CIPP模式应用最为广泛。在很长时间内,CIPP模式包括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这4个环节的评价。最近,为了描述和评价长期的、真正成功的改革方案,斯塔佛尔比姆把成果评价分解为影响(impact)、成效(effectiveness)、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和可应用性(transportability)评价4个阶段,由此构成了7个环节的评价模式。

五.中小学课程评价的方法与程序

课程评价是一个多因素、多变量的复杂系统,它涉及评价者、评价对象、评价目标的、评价方案以及评价方法等诸多方面。课程评价也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科学的课程评价方法、规范的课程评价程序对于评价质量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建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让师生有序可循。基于课堂教学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的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是目前在中小学推 行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应该考虑以下三条原则。(1)内容组织的关联性原则,即活动主题的确定和内容的组织要与相关的课程及学生的知识 经验有机联系起来。(2)能力训练的阶梯性原则.即活动设计应以学生能力发展的序列为线索。(3)实施方式的生动性原则,即在活动实施的时空条件、人员组 合、评价方法等,要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另外,所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最好能够以书面文件的形式加以陈述.其文本格式包括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安排、评 价提示、活动结果等内容。

校本课程开发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方 案规划、设计与实施的过程。要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就必须加强对课程方案在规划与设计、实施、实施后三个阶段的评价。从这个意义上说,校本课程开发的 过程,也是评价和改进课程方案的过程。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评价领域只注重对教师与学生的评价,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领域,那就是方案评价。因 此,本文的选题是针对这一缺失而提出的。 本文的叙述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对方案评价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并分析方案评价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的几种比较成熟、有效的评价模式,以此确认方案评价应该秉持的评价理 念,以及方案评价所涉及的要素。同时,通过文献的整理,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的方案评价标准。这一部分为建构校本课程方案评价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第二部分,首先对课程方案进行分类研究,明晰校本课程方案的内涵与外延。然后分析校本课程方案评价要素的特征,并尝试建构“多主体动态协同评价”的校本课 程方案评价的实践模型。 第三部分,主要关注校本课程方案评价的实践操作。根据校本课程方案评价模型,具体阐述不同的评价主体应该如何在实施前、实施中及实施后这三个阶段开展合理 有效的评价活动。为此,论文提供了一些评价策略、方法和工具,并附上一些相关的评价实践案例。 第四部分,阐述有效的校本课程方案评价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明示校本课程方案评价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因此,本文提出校本课程方 案评价的有效实施需要组织、制度、人员上的保障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是新课改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贯彻新课标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坚持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指导,努力学习有效教学的先进理论和实际经验,全面贯彻和落实课题研究的目标,用实际行动切实做好课题的各项研究工作。

学校没变,学生没变,教材也没 变,只是换了位教师,教育教学效果就可能有天壤之别。实践中这种屡见不鲜的现象背后,原因无外乎:优秀教师不仅可以使自身的资源价值充分体现,而且可在自 身以外的课程资源非常紧缺的情况下“无中生有”、“化腐朽为神奇”,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歌词鉴赏与协作课程学习总结 篇6

爱上一首歌,往往是因为爱上了它的歌词。尤其是周杰伦的《青花瓷》、《菊花台》和许嵩的《半城烟沙》、《清明雨上》出来以后,确实是惊艳到我。所以,我特意选了歌词鉴赏与写作这门课,我想知道这些歌词是怎样写出来的,竟然如此地打动我的心。

听了课以后,我才知道原来歌词创作既要有文学诗性,还要讲求音乐韵律,还要能谱成曲,最后还要抒情写意诉衷肠。句式与段落都有一定的结构,而不仅仅只是文字的组成形式。所以我很佩服那些杰出的词作者,能在这些框框架架里写出这么好的歌词。上课的时候,课堂气氛也很好,弥漫着文学与音乐的气息,常常让我沉浸于其中,觉得两节课的时间太短了,但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而且,老师总是很鼓励我们自己多创作,毕竟实践方能出真知嘛。

教材里也有很多知识让我们学习,它把歌词写作的条理都弄得很清晰,很多上课听不懂的看看教材就都明白了。而且它还附上了很多例子。每一个点都有合适的歌词相对应,让我一目了然。还有一些著名词作家的寄语以及代表作品,让我知道更多以前没听过的好歌。我才明白老师为什么一定要我们买这本书,果真是物有所值。我最喜欢的就是书中第七讲作词技巧之二——歌词常用的修辞手法,无论是写歌词还是写诗、写其他文学作品皆可以通用。不过它比较针对歌词,这让我学会了如何把歌词写得更美。

我也欣赏了同学们给我们分享的歌曲,很多是我没听过的,他们分享了以后,我就爱上了那些歌。因为他们讲得太好了,把歌曲意义等内容都详细地讲给我们听,每一首歌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首歌的旋律都那么优美动人,让人一听就不由自主地爱上了。还有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发展规划学习总结 篇7

作为中学物理教育工作者, 强烈的责任感迫使我们不得不进入无限的思索之中。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 才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才能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强烈兴趣, 才能从本质上解决他们学习物理的苦恼与无奈。以下是作者近几年在中学教授物理的过程中, 总结的一些经验, 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学会从欣赏的角度去评价每一位学生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 我们的评价要多方面多角度的展开, 不能停留在只看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上。现在的教育改革要求我们改变教育理念,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欣赏者。陶行知有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是在告诫我们, 对学生的评价要多运用一些鼓励的语言,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欣赏我, 在期待着我, 这样才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才能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二、教师在日常的物理教学过程中, 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组织和引导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正确承认、认清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同时教师还要高度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 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 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 以学生的发展 (包括知识、能力、个性、创造性等) 为中心, 一切教育措施和教育条件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充分发挥而选择和设计的, 同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选择、设计和完成多种教学活动, 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物理教育的目标是多元化的, 其宗旨不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物理学家, 但可以让他们有选择、有区分地掌握有价值的物理学, 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鼓励学生发问

在美国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和思索问题, 而怀疑是创新的心理动力, 是思维独立性、自主性的体现, 是发问的前提。我国物理学家周培源说过, “如果把牛顿力学看成是至善至美的,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就不会出现”。同样, 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杨振宁通过怀疑宇称守恒定律的普遍性才着力研究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并获得成功的。因此,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大力激发学生的怀疑精神, 活跃物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四、教师的教学手段要现代化

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 学生要学习的东西逐渐增多, 学校教育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从扩大课堂教学的内容入手, 开阔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东西, 而这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必须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现代信息传输技术把有关学科的相关信息传递给学生, 使学生能利用这些信息去进行各种创新活动。

五、教师在日常的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激励学生创新的教学评价体系

创新教育, 指的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

(上接第46页) 与家庭教育、幼儿园机构教儿童参与[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6) .

神和创新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其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里的创新, 与科学家、艺术家所从事的创新是有区别的。创新教育的“创新”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系统的教育和影响, 使学生能够发现对自己来说是新的知识、新的事物、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 并掌握“发现”的方法, 具备“发现”的能力, 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教师在日常的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激励学生创新的教学评价体系, 需从两方面进行改革:一方面要改革教育内容, 增强考试内容的选择性,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选择不同的考试内容, 使学生的素质通过考试体现出来。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就是“指挥棒”, 教师要根据评价标准去施教, 学生要根据评价标准去学习, 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评价标准去衡量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评价标准应具有客观性、指导性和激励性。只有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 才能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才有利于形成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所必需的宽松环境和自由空间。

[5]国家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摘要:针对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式下部分学生逐渐对学习物理失去了热情和积极性的问题, 本文从五方面阐述了中学物理教师具体怎么样做才能解决以上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学习积极性,物理教学,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1]金玉新.在中学物理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J].科技资讯.2008.28.

[2]李强.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引起的几点思考[J].黑河教育.

[3]张奠宙.杨振宁文集 (下册)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数学学习与数学课程改革 篇8

关键词:数学学习 数学课程 改革

数学本身具有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智力价值,确立了它在学校课程中总是占据重要地位。数学学习已成为中小学学生人人面对的一项重要活动。因此,认识数学学习、数学课程的内涵及彼此的关系,显得极为重要。

一、数学学习

(一)数学学习的本质

对数学本质的不同理解和学习实质的不同看法,给我们认识数学学习的实质增加了难度就中小学学生而言,他(她)们所面对的数学学习内容,主要是反映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数学学习活动是受数学课程规范的、在学校情境中进行的,它不同于人类一般的数学学习。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中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按教育目标在数学课程规定的范围内,由获得数学知识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或倾向的变化过程。这里的行为或倾向,包括学生外在的行为以及内在的数学认知、情感、兴趣、态度、动机等等。

(二)数学学习的特点

数学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数学学习是人类学习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活动。数学学习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用来处理多级抽象概括的数学知识经验,进行形式符号语言的运算推理。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方式,往往是“理论—实践—理论”的模式,与数学家的思维模式相比,必须经历逆转的心理过程。中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按课程方案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数学学科的学习,数学课程的特点使学生的数

学学习更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二、数学课程

我认为,数学课程是对学校数学教育内容、标准和进度的总体安排和设计。它是联结教师、学生的桥梁。教师按课程的规定,为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经验、个性发展提供最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学生则根据课程规定的数学内容、标准、进度进行学习。因此,数学课程反映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切数学学习活动。

制约数学课程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大致有社会因素、数学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教育理论因素、课程的发展史因素。如果从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来看,数学课程建设是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种发展不是绝对自由的,而是在满足社会需要前提下实现的。学生的个性发展源于成熟与学习。成熟多受遗传的禀赋和潜能所支配,学习则是个体从环境中所获得的变化,主要受个人的教养和境遇所影响。学校数学教育给学生提供了数学学习的环境,数学课程在这种环境中起着“中介”和“方案”作用。因此,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下,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质、特点及所经历的心理规律等等,成为影响数学课程建设因素中的最根本因素。数学课程改革,必须认真对待学生的数学学习问题。

三、从数学学习看数学课程改革

(一)数学课程改革的历史教训

20世纪的数学课程改革已接近尾声,各国都在总结历史,展望未来。本世纪的数学课程改革历史表明,不管社会存在什么样的需要,只有设计符合学生数学学习特点、规律的课程体系,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学问中心数学课程和人本主义数学课程的失败就是佐证。

数学课程必须符合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心理规律,实际上是数学课程的学生适切性问题,它与数学课程的社会适切性共同决定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成败。如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人格得以完善,又能兼顾社会的需要,看来“大众数学”强调素质教育的思想是比较合理的。在这一思想指导下,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都建立了各自的数学课程体系,将数学课程的社会适切性与学生适切性置于核心地位,尤其是后者,可以说达到空前的地步。

(二)从数学学习看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是对各个特定阶段(如初中、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目标的规定,它体现着数学教育的目标。这些规定,必须考虑学生达到该学段时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数学认知发展水平、数学思维的发展水平与特点,以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上方面可达到的水平。不同民族、不同环境下成长的学生,在思维发展顺序上同一,但达到各阶段的时间有差异。从数学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命题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几方面发展的研究表明,⑨我国中学生在初中二年级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到高中二年级,这种转化初步完成,已“初步定型”或成熟。数学课程标准的确定,必须考虑这些特点。

(三)从数学学习看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

数学课程内容的确定,是历次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从数学学习的角度看,数学课程的内容必须对大多数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是难易适中,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与学生的可接受能力相适应。这些内容应该是以前数学学习的发展,是今后数学学习或就业的准备。学习这些内容,不仅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经验,而且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机制(元学习)得到发展。数学课程的内容过于直观、易懂,有益于学生较快获得数学知识,但对数学经验积累较少,至于更有意义的学习机制的发展就微乎其微。中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感知数学的发展和全貌,增加广泛的背景知识,体现不同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思想方法。这些内容是极有价值的,学生可能会受益终身。

(四)从数学学习看数学课程的体系编排

数学课程的体系编排,应以学生不同阶段的数学认知方式、认知结构、学习过程的心理特征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尽可能保持数学科学所具有的严密和统一性,处理好“数学学问逻辑”向“学科数学逻辑”的转化,实现数学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心理结构的和谐统一。学生数学学习的类型是多样的,课程体系的编排,某一区段的组织不妨按认知水平,从低向高,依次以概念、原理、运用、问题解决学习为序列。学生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应注意课程的螺旋式发展。同时,数学课程编排中应注意学生自学能力、数学意识的培养,必须充分考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为其数学学习提供动力。

上一篇:城市工程管线规划规范下一篇:5伤仲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