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学涯规划课程建设

2024-09-15

新高考背景下学涯规划课程建设(精选3篇)

新高考背景下学涯规划课程建设 篇1

新高考背景下学涯规划课程建设

------中学-----2----年---月---日至----日,----教育集团在---中学组织召开了《新高考背景下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专题研讨会》。会上----=====分别发言,介绍了---省、本校在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探讨、实践方面的做法。

通过两天学习,对新高考背景下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现专就学涯规划课程建设谈谈自己的收获和认识。

一、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团体相结合,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对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价值观、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社会需要,根据个人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制定的行之有效的计划,这一计划严格意义是职业生涯规划。

生涯规划是动态的、不断修订的。童年的梦想,长大后我要当***家等是生涯规划的萌芽。随着自我认知的发展、家庭和人际交往环境的变化,规划在渐渐变化,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影响,特定环境还可以直接决定职业生涯。

二、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段的生涯规划是帮助学生从20种课程搭配中选择出适合自己的一种并能随时调整自己的具体目标,考取最佳的专业及院校,因此严格意义上高中学段的生涯规划是学涯规划、不是生涯规划。

三、学涯规划教育要通过课程建设形式来实施,在课程中完成学习心理学知识、师生互动、搜集考试成绩、查询大学及专业信息、量表测试、生活及职业体验、研学旅行等,主要是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 一是自我认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能力、潜力学科、优势学科等; 二是对大学、专业的了解;三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规划意识和能力。

(一)班主任任课程教师,学习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模式、选课模式、走班模式、高考模式、招生模式等政策性知识。

让学生知道哪些是好学校、哪些学校里开设着哪些强势专业、强势专业的就业前景等。新高考改革的核心内容有四点:英语分两次考试,取好的一次成绩;史、地、政、理、化、生的选择由原来的文理分科变成任意三科的组合,即20种组合;选考的三科折合成等级分,把所有参加本科目考试的学生由高到低排名,然后按照百分比转化为分数;有的学校的有的专业对要考核的科目是有要求的,所以学生的选择变得尤为重要。

(二)心理教师任课程教师,引领学生加强自我认知。简单说,自我认知是学生及家长对学生的了解及对家庭条件的了解程度,它也是决定学生选择的重要因素。

首先是学生对自己兴趣、爱好、能力、优势、劣势等的充分认知,这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心理课的设计理念,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学校的生涯规划课和心理课是合在一起的。通常还要借用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等量表对学生进行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潜意识的东西,让学校或班主任了解班级学生情况分布。其次是学生对自己的目标和志向的清晰度。一个孩子的志向和他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也许是小时候的一场经历、电影、父母的期望、老师的一次讲课等。

(三)班主任、任课教师任课程教师,对学生各科成绩综合考量。

综合几所学校大联考,把所有学生的成绩统计出来给他们排名并按照等级给他们核算成等级分数,再针对每科的分数给出一个建议,由高到低分别是推荐、建议和不建议。于是每个学生就有了这样的一个表格,以这个表格为基础,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各科成绩有个很好的认识。

(四)学校组织实践活动,尝试生活或职业体验。

1、开设大学研学旅行课程,走进大学、接触大家、体验高端实验室等。

2、开设社区服务课程,走进社区、企业、慈善团体等。

3、开设假期生活体验课程,走进家庭、孝敬父母等。

4、邀请行业的优秀人员来我校讲座,谈创业、讲经验、话人生等。

综上所述,两天的学习、会后的思考,进一步坚定上好学涯规划课程的信心。

二-----年----月----日

新高考背景下学涯规划课程建设 篇2

一、课程建设出了什么问题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与教育体制、课程设置, 以及课程实施有很大关系。过去的教育变革, 较多聚焦在课程实施上, 尤其聚焦在核心课程, 也同时是考试课程的实施上, 进而窄化了学习。这种学习生态环境所塑造的人, 一定善于考试, 而且也因为考试规定, 学生脑子里有预设问题的答案, 思维标准化了。尽管我们在国际学业测验中有很好的成绩, 而欧美也都到中国来考察学习基础教育的经验。然而我们自己要看到, 这个成绩的取得有预设条件, 而且付出了代价。

一者, 学习内容被精简了。应试教育表现为集中精力, 规定模式, 学习几门课程, 内容窄化。二者, 这种学习, 分分计较, 不是比拼谁会学习, 而是看比赛谁能不丢分, 于是学生思维逐步僵化。三者, 我们动员了全社会人员参与, 家庭教育投入高昂, 消耗了学生全部精力, 以过苛的管理和过度学习, 而赢得学业优势。这还是暂时的, 一旦失去家长督促, 例如学生读了大学, 家长管得少了, 许多学生就放任自流, 不读书了。四者, 学生所学在社会职业选择中不具备优势, 学历只是入职的敲门砖。五者, 我们的教育平均成绩很好, 但是以“削峰填谷”获得的。为追求平均成绩的提高, 补差受到重视。我国教育的分化不突出, 可是对于高端学生的培养, 缺乏办法。许多实验学校或一中, 生源很好, 学生读书与其他学校一模一样, 考试也是统一的, 缺乏精英培养的措施。

在国际比较与自我反思中, 我们会发现, 未来教育改革紧紧盯着“上好课”, 让学生围绕考试的几门课取得好成绩, 不能解决中国教育现代化、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实现教育转型, 要发力于制度改革与课程建设。

二、课程改革目标为什么达不成

20世纪末我国教育在前瞻中有所反思, 并且直接带来了21世纪初期启动的课程改革实验。那时, 最需要改变的是全国学生一张课表, 也就是学习内容单一、窄化的问题。为此, 国家设计了弹性的课程体系, 具体来说, 包括三类课程, 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国家课程预设了必修与选修模块。也就是说, 在规定的课程里, 还区分学习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的学习, 实现的条件是学生自选。

从本质上看, 这次改革所要增加的是自主性, 探索建立分权管理机制。校长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课程实现办学特色;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不同内容和层次的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

从2001年义务教育启动实验, 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可以说, 这次改革路途很坎坷, 有不同的声音, 而且许多最初的设想没有实现。在课程建设的区域和校本规划、完善体系, 以及实现学习的选择性方面都有很大差距。学校“一张课表”的问题, 依旧存在。

在启动本次新高考制度改革中, 我们也需要分析之前课程改革目标失落的原因。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 高考“按分取人”的机制没有变化。在这个体制下, 学生不可能有自主性学习和课程内容的自选权。这个问题横亘在这儿, 基础教育内部无法破局。

其二, 国家课程计划是满量的, 也就是说, 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 以及要求增加的各种专题教育, 已经把课表塞满了。我们在发布课程计划时, 发觉在课表里一些规定内容进不去了。其实, 做课程计划的人也知道, 学校没有可能再自主安排, 可是按照国家规定, 学校教育还不能缺少这个内容。这个难题只能下移。我们给了学校自主建设课程的权利, 却没有给学校自主实施的可能。

其三, 校本课程数量的增加受到重视, 可是缺乏质量保证。我们增加课程自主性, 目的是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 因此, 特别要求增设的课程改变学科本位。于是, 这个阶段校本课程较多在音体美、科技、劳动技术等边缘学科开设。这些学科的母科都难以保持高质量, 也就意味着, 这些增开的课程也多为装饰性课程。你来看我有, 但说不上教得有质量。

其四, 学校课程开发缺乏专项经费和专业支持, 于是出现了注重课本化而轻视实施的问题。开设学校课程, 要有教学质量, 因而, 开发课程与实施课程要一并考虑, 否则就谈不上课程建设。此外, 开发课程需要的经费支持也是学校缺乏的。国外学校预设课程要报计划, 审批后要增加经费。我们还没有这个体制。

其五, 在没有学习选择性的环境里, 新增课程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在课程总量增加后, 我们需要后续跟进的是学习的选择性, 以及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等。目前, 这样的机制和配套都不足。

三、深化课程改革, 如何做

新高考制度改革, 一个突出的变点就是选课走班。所谓“六选三”, 是在历史、地理、政治、生物、物理、化学六门课程里, 任选三门参加高校招生考试。这个变点的意义在于, 给固定化的高考增加了选择性。选科的背后是选课。选课的背后是什么?是要有预设的课程供学生选择。

具体来说,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重谈一下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策略。

1. 建立学科课程群

按照传统思维, 一位教师教一门课。其实, 在学生可以选择学习之后, 也就存在了学生的学科课程学习的不同需要。至少存在学习层次、学习内容两方面的差异化需求。举例来说, 语文课上目前大家集体学习一本书, 是国编教材。可是, 在学习中客观存在分层, 即学困生与学优生, 以及一般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 教师要给予不同的教学服务。从课程角度看, 我们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程。这样, 分层课程就产生了。当然, 要补充说明一点, 我们不主张进行分班的分层教学, 区分学生的差异, 造成一部分学生的挫败感。另外, 语文学科的内容很多, 有人把名著开成一门课, 就出现了红学课、《论语》课, 《孟子》课等。未来要出现学科课程群。就是一门课, 拓展出配套课程, 供学生选择性学习。就课程建设而言, 这种课程发展的余地很大, 也是课程建设最容易突破的地方。

2. 学校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要基于学生需求

目前强调课程建设, 很容易导致校长、教师替学生做主的现象。我以为你要学习什么, 要增加什么, 我就开发出一门课, 然后规定所有学生都要学习。这不是我们鼓励的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最终要服务于因材施教。

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效的过程, 需要基于区域指导, 围绕办学目标和核心素养的实现进行规划。然后, 动员本校教师全员参与, 争取把学校原有的文化建设和课程实施中的优势进行拓展和优化, 并且吸纳社会优质资源, 拓展学校课程。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的课程建设并不是为了追求课程的总量, 而是希望实现课程实施的高质量。课程设计要争取实现课程的优化。

我的意思是, 开课多未必是好事, 我们应该基于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 设计出优化的课程建设方案。满足学生需要, 提高课程质量, 才是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

课程建设的重点在课程实施, 而不在课程开发。未来要强调课程开发, 把这两者反转过来。学校教育首先要保证把国家课程开齐, 保证课时, 并且追求高质量。在实现这个基础目标之后, 我们要追求高级发展目标, 也就是有丰富的备选课程, 供学生选择学习。

3. 学校课程建设要综合考虑多个要素

学校课程建设要考虑社会发展需要、学生职业生涯目标、学校办学优势与发展目标等多个要素。

新高考背景下学涯规划课程建设 篇3

【关键词】地理;数学;物理;学科整合;多师合作授课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4-0013-04

【作者简介】1.江跃燕,浙江省余姚市第四中学(浙江宁波,315400)教师,宁波市地理学科骨干教师,高级教师;2.邵凤莲,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杭州,310053)教师,杭州市中学地理教研大组副组长,高级教师。

一、学科整合及多师授课模式实践的背景

1.当前高中学科授课现状。

与初中自然、科学等学科知识编排模式不同,现今的高中学科知识体系,凸显学科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学科壁垒森严。高中教师在教学中“各司其职”,各学科之间自成体系,较少沟通和联系,忽略了科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忽略了学生横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割裂,导致学生认识世界时的目光狭窄、理解事物时的一叶障目、解决问题时的捉襟见肘。显然,传统的高中分科教学模式不利于真正地培育学生综合性的核心素养。

2.高中地理课程及教学特点。

地理学科研究的领域十分广泛,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称之为“开放的复杂巨大系统”。地理学科既涉及自然科学又涉及社会科学,综合性强,与其他学科交叉性强,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与数理的关系密切。而当前师资配备并不能很好胜任地理学科综合性教学的特点。高中地理教师不熟悉高中物理知识、不熟练数学知识尤其是立体几何知识的现象比较普遍。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师范高校招生中存在弊端:现今的骨干地理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当年的理科生报读地理专业,高中阶段的地理知识只学了一年;年轻教师中文科生报读地理专业居多,但他们的高中物理只学了“皮毛”,文科数学难度的要求也明显降低。“这是物理(数学)的内容,课后去问物理(数学)老师去!”这样的回答既打击了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又损害地理教师的教学威信,亟须改变。

3.新高考改革下选课特点、师资状况和课时安排。

浙江高考采用“3+3”模式,即除语数外大三门以外,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等7门课中任选3门作为高考科目。也就是说,“文理兼备”的地理学科与物理学科有了极高的匹配度,成为学生选择的主打“菜单”,“地物合体”成为一种趋势。同样,作为“百搭”学科,地理选考的概率大大增加,地理教师渐成紧缺资源。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文理综时代”,高三文科班一般是2~3个,而“新高考时代”,地理班增至5~6个。2015年地理教师普遍“负课累累”,到2016年,师资更是紧张。而学生眼中“最难学”的物理学科,则进入“惨淡期”,物理教师开始“闲置”。这种背景使地物教师合作能为可能。

为让学生能根据自身学习特点、学科特色进行科学的选课,大部分高中在高一就开足所有科目。这样的课程编排势必使各科目的课时被迫“压缩”;而许多科目提前选考,更使教学紧张不堪。于是,在高一、高二学期压缩语数外的课时,将语数外教师部分“解放”出来也就势在必行。就是说,将数学教师带进地理课堂,也不是不可能的。

4.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与学科知识编排体系。

据调查,学生高一学习的地理知识涉及的物理内容和数学原理分散在整个高中阶段,有的知识还属于教学难点,有的还将在大学教材中出现,给地理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畏难心理,甚至影响学习的自信心。实际教学中,学生普遍认为自然地理难度大于人文地理,主要原因也是在这里。

二、基于高中教材的学科横向整合

1.整理学科交叉性强的教学难点。

笔者以目前浙江现行教材高中地理(湘教版)、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高中物理(人教版)为例,整理目前地理课堂中几个教学难点,找出该类知识在物理、数学学科的原理支撑点。通过研究,发现高中地理与高中物理、高中数学的交叉度非常强(如表1、表2所列),高中物理和高中数学的相应学习可以为突破地理难点提供有力的支持。

2.整合学科知识,安排适当学习时间。

调查发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推进课堂进程缓慢且生涩,学生难以轻松地解释地理现象、诠释地理规律的内在根源,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对学生相关学科的学情掌握不足,而学生又因为缺乏相关学科知识做支撑,不能很好地运用数理定律和数理知识来解决一些地理问题。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各科相关内容学习进度的不匹配。例如,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前,地理学科就涉及“风速及风向判断”,而关于物理学科中“相互作用(摩擦力、力的合成)”则在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后才开始。又如,高一第一学期期初学生学习“利用地震波了解地球内部结构”,而“机械波(波的形成与传播)”在高二是针对选考的学生授课的。再如,高一第一学期期初学生学习“经纬度、经纬线、晨昏线”,而“立体几何”则是在高二第一学期开课的。这种因教材编排缺乏学科间的横向联系而引发的教学不便,违背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因此,作为一线地理教师可以考虑通过调整相关知识的学习时间来获得其他学科知识的帮助。例如,有些自然地理难点的教学可以适当延后,在学生学习了数学或物理相关知识以后再施教。这样,由于学生有了相关数理知识作为支撑,地理教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学科整合模式下的多师授课模式实践

基于各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在课堂中由两名及以上教师共同执教的多师授课模式应是一种值得关注的尝试。这种授课模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横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塑造学生科学严谨的认知态度,使学生多元、整体性地掌握知识。同时,也可以节约授课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1.在备课阶段向数理“助教”学习,上有宽度的地理课。

一个特定的问题不可能完全属于单个传统的学科范畴,它很可能覆盖和跨越好几门学科,甚至涉及整个学习领域。针对地理教师自身缺乏相关学科知识的情况,教师在备课阶段就应充分利用好其他学科教师资源,理清知识脉络,做到自己备课时深入、吃透、真理解,课堂教学时浅出、易懂、“不贴皮”。例如,在教授高中地理“地球运动”这一部分内容时,首先要与物理教师合作备物理上的速度问题的课。地理教师自身理清线速度和角速度的相关知识,才能理解地球运动的速度问题。学生理解了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再学习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就容易得多了。这时教师再引入开普勒第三定律“对于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则可以让学生轻松得出结论。一般来说,对于这类难度不大的交叉知识,在课前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备好课,地理教师可以独立完成授课。地理教师在课堂中把相关学科知识渗入地理教学,润“地”细无声,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强了地理学科的科学性,也大大地提升了地理教师的专业化的形象。

2.多学科交叉授课,上有深度的地理课。

针对难度较大且相关学科性突出的地理知识点,教师不仅需要组织跨学科备课,将数理原理或现象与地理知识按照“由因及果”或“由果溯因”的顺序有机结合,同时也需要在课堂中由两门学科教师来完成“组团课”,即在地理课上请数理进行“助教”。地理教师引入数理“助教”,可避免耗时多、“讲不清”的尴尬,也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跨学科的横向思维。笔者认为,“一个课堂,两位教师”这种教学模式,体现了地理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在选课复习阶段,将有限的地理师资和相对宽裕的数理师资整合起来,共同备课,共同授课,打破“一个课堂局限于一位教师”束缚,使师生的时间资源利用率得到充分发挥。

例如,在“地球自转导致太阳视运动”中,白昼不同时间的太阳方位是教学中的难点。因为这部分知识涉及了数学中立体几何部分知识,同时学生又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在课堂中,地理教师将“北半球夏半年地方时6∶00的太阳方位”的求证过程交给数学教师。数学教师带领学生通过数学模型推理,能够很自然地得出结论:北半球夏半年地方时6∶00的太阳方位为东北,而并非正东。有数学教师助阵,有效、高效地突破了地理教学中的难点。

3.将地理现象引入数理课堂,上有地理性的数理课。

大自然的地理现象丰富多彩,通过地理教师和数学、物理教师的合作,将地理现象引入数理课堂,可以为数理课堂提供鲜活的探究情境,使数理课堂更接“地气”。同时通过数理课堂对地理现象的分析,达到了“借数理课堂复习地理知识”的目的,可以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提升,减少地理课堂的重复劳动。例如,在物理课堂中,首先引入地理中“滑坡”概念,并播放滑坡的动画。在对“滑坡”进行分析时,物理教师可以着重分析两个问题:为什么陡坡易发生滑坡?为什么暴雨会诱发滑坡?在组织学生探究中,巧妙地将“力的分解”这一知识原理融入,让学生学有所依。

总之,在当前教育理念和新高考背景下,学科整合及多师合作授课模式是解决新高考模式下学科教学中诸多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在应用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要掌握分寸,避免“喧宾夺主”。对同一问题,不同学科研究的侧重面常常是不同的,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有效地掌控课堂节奏,让“数理为地理所用”或“让地理为数理所用”,不可平均分配。同样,一堂课,都应该以一个教师为主,课堂贯穿的主要是他的思路,而助教只是做适当的跟进或扩展。二是重视基础,适度交叉。高中地理教学毕竟是以基础性学习为主,借其他学科做辅助,是为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增加其学习广度,不可处处交叉,更不可将高校知识生搬硬套,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高振军.高中地理教学中数学知识的运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12):37-38.

[2]华瑞芬,华冰.地理中的物理 物理中的地理[J].新高考:高三理化生,2012(11):17-19.

上一篇:强党性转作风真抓实干下一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