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背景解读

2024-11-03

十二五规划背景解读(精选8篇)

十二五规划背景解读 篇1

十二五规划浅说

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讨论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问题。会议由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在18日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二五”目标

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三、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四、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五、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总之,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要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十二五规划背景解读 篇2

备受瞩目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本刊特约记者对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可云教授进行了专访, 并就十二五”规划建议进行了解读。

张可云教授表示, “十二五”时期, 中国将进入一个发展的新时期, “十二五”规划建议对我国过去五年作了简要总结, 并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指导思想、战略目标与战略任务。“十二五”规划建议, 对过去基础和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判断、未来五年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发展战略以及社会与文化发展等方面都有新表述。

国内外发展环境

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解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张可云说, “十二五”规划建议对“十一五”时期的总体判断是:这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始料不及的许多问题, 应对从容,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是以前不曾提及的。

在国际环境分析方面, 基于这一时期国际环境比较复杂,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了“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新优势的形成需要有新的创新与产业的支持。

在国内环境分析方面, “十二五”规划建议在作出“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判断的同时, 强调了有待解决的许多问题, 这些矛盾都是与发展方式、空间结构与社会发展有关的, 因而会成为未来五年的着力点。

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对中国未来即将开始的全面发展与转型提出了开放性目标

过去突出强调的是增长方式转变, 而“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张可云认为, 这一指导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未来包括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在内的全面转型开始。与之相应的要求可概括成十个字, 即“协调、创新、民生、低碳、改革”。

“与过去比较, ‘十二五规划建议’没有提出数量目标, 对未来发展只提出了原则性的开放目标”, 张可云说。

未来的发展战略

将海洋经济第一次提到战略高度主体功能区规划上升到战略高度

张可云认为, 推动经济发展的总体模式、产业发展战略与空间战略都是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而设计的。

张可云表示, 将扩大内需上升到战略高度, 是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后的必然选择。在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后, 中国必然会降低对外依存度, 因为对外依存度过高会存在风险。国外市场需求受金融危机冲击而萎缩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一个重要外因。由重外生发展向重内生发展转变, 意味着增强城乡居民购买力特别是农村居民购买力, 将是重大的战略任务, 因为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在农村地区。促进农村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与改革分配制度方面的具体政策的出台是可预期的。

在产业发展战略方面, 张可云注意到:“‘十二五’规划建议突出了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共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一次将海洋经济提到了战略高度”。他表示,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关系到中国在举世创新动力增强的背景下能否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或在全球占领先机。张可云表示, 发展海洋经济不仅是充分利用资源的需要, 也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需要。过去对这海洋经济重视不够。

在空间发展战略方面, 张可云注意到:“‘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了优先扶持西部地区发展, 将主体功能区规划上升到战略高度, 并提出了城市病问题”。他表示, 在绝大多数国家, 中央政府优先扶持的是落后地区。在“十二五”时期对西部地区实施特殊支持政策, 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协调区域发展的需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安排, 旨在通过区分不同空头单元的主体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城市病在区域经济学领域也称为膨胀病, 这是发达的城市地区必然会面对的一个突出问题。在东部地区绝大部分地区已经超过中等发达水平的情况下, 重视膨胀病是区域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

社会与文化发展

突出强调改善民生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首次将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到战略高度

在社会发展方面, 张可云认为, 十二五”规划建议突出强调了改善民生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由于国家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 中央政府有能力在改善民生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 而民生的改善会激发社会各阶层的发展激情。突出改善民生, 可进一步增强国力, 而国力增强可为改善民生提供更多的资源, 这样便可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在文化发展方面, “十二五”规划建议首次将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到了战略高度。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国家的强盛需要文化创新, 需要文化软实力的增强。

“与‘十一五’规划建议相比, ‘十二五’规划建议增加了十条, 内容更丰富, 充分体现了中国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未来的战略思路与重点比较明确”, 张可云总结说。

解读“十二五”规划《建议》 篇3

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是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编制的纲领性文件。从“七五”计划开始,中央已经提出了六个中长期规划《建议》。“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于编制“十二五”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第一,《建议》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党的十六大确定,我国现代化建设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根据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发生的新变化,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新世纪的头十年已经过去,现在到2020年还有十年时间,“十二五”时期是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在新世纪头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但也要看到,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特别是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当前,我国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也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发展环境和趋势的基础上,对未来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总体目标、战略任务、重大举措作了全面部署,这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第二,《建议》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党的十七大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2010年初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建议》提出,“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并在各项任务和重大举措的部署中,全面贯穿了这一主题和这条主线,这必将有力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三,《建议》对于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我国外贸出口总值已居世界首位,境外投资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外开放面临新的形势,即由出口和引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并重、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如何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进一步开创互利共赢的格局,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建议》对未来5年的开放战略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等项任务,必将推动与围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四,《建议》对于各级政府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在“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胜利完成之际,围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各地党委正在研究提出指导当地“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建议》,各地政府也正在开展当地“十二五”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科学分析了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国发展的大政方针、奋斗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这对各地区各部门贯彻中央精神、结合全国和各自实际制定好中长期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为什么说“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看,“十二五”时期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做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

第一,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看,“十二五”时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已经过去,目前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剩十年时间、两个五年规划期,“十二五”时期正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对照“十一五”规划的执行情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可以看出,总量指标完成得比较好。甚至可以提前、超额完成任务,而结构性指标完成情况存在差异,一些指标完成的难度较大。2001-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 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这已超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速度要求。与此同时,服务业比重、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等指标与规划要求相比还有差距,缩小城乡、区域、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任务相当艰巨,特别是农村面貌还比较落后、社会发展一条腿短的问题仍较明显。“十二五”时期,我们在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能否在解决结构性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关系到为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第二,从深化改革开放来看,“十二五”时期是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近年来,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和经济体制的要求,各项改革积极推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必须看到,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还不到位.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十二五”时期在不少重要领域都面临改革攻坚的重大任务。财税体制改革牵一发动全身,涉及多方面利益关系调整,要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要改革税制,完善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要吸取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进一步完善金融体制,提高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同时,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垄断行业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需要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需要进一步转变。还要推进社会领域的改革,包括如何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兼顾好提高效率和促进公平;如何把握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推进基二公共服务均等化;如何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总之,改革的任务繁重而艰巨,需要精心谋划、稳妥实施。

第一讲、“十二五”规划建议解读 篇4

王明姬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十一五”前称“五年计划”)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以五年为一个阶段,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战略规划和部署,设立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引导未来五年的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式、路径、目标提供思路指南和行动纲领。全国各地各部门及各行业领域以此为纲,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五年规划提出的战略目标和重大部署进一步研究细化并贯彻实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编制和实施了11个五年规划,改革开放前五个(“一五”到“五五”),改革开放后6个(“六五”到“十一五”)。

刚刚过去的“十一五”(2006年至2010年)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5年。在这五年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共克时艰,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经过5年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年均增速达11%左右;经济总量从“十五”期末的世界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人均GDP连续跨过3000美元和4000美元两个台阶,将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在全世界500种工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品产量的“世界第一”属于中国。

“十一五” 圆满收官之后,下一个五年,中国的面貌会有何样的改变?人民的生活会有怎祥的变化?为完成这些改变,达成这些变化,中央又将作出什么样的部署和调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干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为这些问题给出了答案,并为中国未来五年勾画出一幅科学发展、国强民富的宏伟图景。

一、深刻理解“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主题和主线

五年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其灵魂和根本要求。《建议》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从战略的高度,用非常简洁的语言,阐述了“十二五”规划应达到什么目的,为什么要达到这个目的,以及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等重要问题。与前几个五年规划相比,“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最突出的特点是第一次明确提出规划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谓五年规划的主题,就是五年规划的本质要求。“十二五”规划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发展,但一定要科学发展。所谓五年规划的主线,就是贯穿整个五年规划期的中心任务,也是把各方面任务联结起来的内在逻辑的核心。“十二五”规划的中心任务和内在逻辑的核心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围绕这条主线部署和开展各方面工作。

二、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十二五”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更是在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国内发展环境作出科学判断的基础上,着眼干在本世纪中叶初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全局。对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

1、现实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年均增长速度达11%左右,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9万亿元人民币,经济总量从“十五”期末的世界第四位上升为第二位。200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700美元,2010年则超过4000美元。按世界银行的标准,“十一五”结束时我国将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国家经济实力增强。财政收入2006年接近4万亿元人民币,2010年首次突破8万亿元人民币大关,短短4年翻了一番。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与2009年相比,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7175元增加到19109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5153元增加到5919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分别增长7.8%和10.9%。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当用13亿这个人口基数除以经济发展成果时,就会发现,我国人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99位左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还不富裕,综合国力并不强,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内的正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杜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加快经济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此,必须继续坚特发展是硬道理,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

2、国际国内环境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时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的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的趋 势没有变化。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话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3、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推动科学发展

但是,心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重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有:经济增长的资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8.5%,但是消耗的铁矿石、粗钢、氧化铝和水泥分别占世界的54%、43%、34%和52%,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0%。资源利用效率过低造成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近17%的土地受重金属污染,近1/4的地表水处于污染状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极不协调。科技创新能力不强。2009年我国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7%,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8年我国单位研究开发经费产出的发明专利仅为韩国的1/5。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工业大而不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经济和技术的对外依赖程度较高,不同群体间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社会保障方面投入不足,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金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利障碍依然较多。要实现经济长期平稳持续发展,必须加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4、科学发展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执政的基本理念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个理念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个理念要求我们,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的根大利益出 友谋发展、促发展,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 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俗道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要求我们更家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 问题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是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三、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将面临一 3 系列新的困难和挑战,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显得更加紧迫。这些挑战至少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从低收入国家行列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经济发展长期徘徊、停滞,迟迟不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现象。世界银行把人均GDP在975美元以下的国家称为低收入国家,人均GDP在976美元至3855美元的国家称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人均GDP在3856美元至11900美元的国家称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高于11900美元的国家称为高收入国家。国际经验表明,中等收入阶段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矛盾集中爆发时期,如果应对不当,经济社会发展有可能陷入长期徘徊。据有关研究资料,二战以来,国际上公认的成功跨过“中等收入国家陷阱”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国家或地区只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而拉美主要经济体已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东亚(不包括日本、韩国)、东南亚、中东地区以及俄罗斯等国家,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

“十二五”时期正是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后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以及人们的需求和思想观念都发生着深刻变化,经济社会矛盾增多,平衡难度加大。如何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跨过“中等收入陷阱“,为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基础,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

2、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挑战

按照联合国定义的标准,将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的人口结构称为“老年型人口结构”,把这种社会状况称为“老龄化社会”。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后,由于养老支出的增加,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速度的发展态势将逐渐失去,经济进入长期低速增长阶段。这时,如果社会劳动生产率不能大幅度提高,将加剧养老负担与养老能力之间的矛盾,或者供养老年人的物质能力下降。或者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减少,由此会带来一系列社会矛盾,甚至冲突。2010年法国因提高退休年龄,推迟领取养老金时间而引发的罢工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据有关资料,200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2009年达到8.5%。按联合国的标准,我国在本世纪初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随着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生的人口陆续达到退休年龄,“十二五”时朝将成为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的时期,养老负担与养老能力之间的矛盾将愈益突出。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各种矛盾,继续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是我们面临的桃战。

3、应对复杂敏感国际关系的桃战

从世界近五百年的历史来看,几乎所有成为世界第二的国家都面临着非常恶劣的国际环境,有的国家是通过战争开拓发展空间,有的国家由于应对不当,不但没能保住世界第二的 地位,甚至还沦落为“二流国家”。2010年我国在经济总量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虽然就整体发展水平看,并不具备世界第二的实力,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态度已经发生变化。有些国家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还不习惯,甚至不情愿看到中国的发展变化,不断在经济、政冶、军事、科技等方面给我国制造麻烦,设置障碍。与此同时,国际社会要求我们在维护世界和平、应对气候变化、援助最不发达国家等方面承担更多的义务和责任。“十二五”时期我国将进入国际关系非常敏感、非常复杂的时期。如何在复杂敏感的国际关系中,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实现和平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

4、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竞争的挑战

近二百年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都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而每次科技革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改变了国际经济格局,一些后发国家因善于利用科技革命成果而成为先进国家。例如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强国,运输革命和化学革命使德国跻身先进国家行列,电力革命使美国成为世界强国,信息革命使美国的综合国力长期保持世界第一。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在推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也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信息、生物、新能源、纳米等前沿技术领域呈现即将出现群体突破的态势,以智能、绿色和普惠为特征的新产业革命蓄势待发。这一轮的科技革命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国民财富的获取方式,并相应推动全球经济格局友生新的变化。面对新的竞争态势,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推出激励科枝创新的政策措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已经成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刺激经济发展、抢占后危机时代竞争的战略制高点的重要战略举措。全球正在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

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科技有了长足发展,一些科研领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总体上看,我国科技底子薄,高层次人材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体制和机制不完善,整体上国际竞争力不强。因此,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切实发展科学技术引领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是我们面笛的严峻挑战。

5、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桃战

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空前的伟大事业,进入现代化进程的人口规模超超过西方发达国家人口之和。这个进程相当于在今后几十年内,我国将把西方历经

一二百年的现代化进程重新走一遍,消耗大体相当的能源和资源,排放大体相当的温室气体。如果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地球满足不了中国现代化对资源环境的需求。如果再考虑到目前一大批新兴工业化国家都在推进工业化,都将消耗大量资源能源,全球资源能源供给的压力将更大。即使地球能够承受我国现代化进程对资源环境的需要,现在的国际关系格局也不允 许我们像西方国家那样依靠侵略和掠夺获取资源能源,开拓市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也不允许我们像西方国家实现工业化时那样无节制地排

放温室气体和污染环境。我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在全球气候谈判中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大量进口资源和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治理生态环境,都会推动成本增加,终结我国目前所处的依靠低成本参与竞争,发展经济的时代。如何缓解资源全球约束,用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难题,也是“十二五”时期我们面临的挑战。

上述挑战已经越来越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任何一个挑战应对不当都可能使我国现代化进程放慢甚至停步。从国际经验看,应对这些挑战的基础是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更高的经济效益、更加科学合理的体制和机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比较高的发展速度。而要实现这样的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二五”时期必须在“加快”上下工夫,努力推进科学发展,开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局面。

四、“十二五”时期的五大宏伟目标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表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付出艰苦不懈的努力。国情和世情决定了我们只能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这就需要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达到以下五项基本要求:一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二是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三是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四是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五是坚特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这五项基本要求,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根据这五项基木要求,《建议》提出了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居民收入、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五个方面的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方面的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方面的目标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人民生活方面的目标是: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 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方面的目标是: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效育程度稳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键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方面的目标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社会事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这五个方面的目标是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分领域展开的紧密相关的整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其他目标不可能实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这个条件,经济发展难以持续。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大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又成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强社会建设是实现人民群众分享发展成果,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力量源泉,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坊经济体制,可以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更好地保障“十二五”各项目标的实现。

这五个方面的目标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把“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大阶段性目标紧密衔接,与2020年全面建设小看社会的奋斗目标紧密衔接。二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加明确了调整经济结构和保障民生方面的目标。这就使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更加突出,并且有了具体的考核标准和抓手。

“十二五”规划根据《建议》提出的发展目标,将提出更加具体的规划指标体系,其中有少数指标为约束性指标,用于明确和强化政府责任,包括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共利益领域对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大部分是指导性指标,用于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的行为。

五、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

为了落实中央确定的“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彻到经济建设备个方面,《建议》从五个方面部署了今后5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

1、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完成这个任务困难很大,需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防范各类潜在风险,避免经济出现大的起落。这项任务把巩固“十一五”抗击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同促进“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联结起来,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调整的“倒逼机制“,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长期发展打好基础。

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扩大内需。没有持续扩大的需求,就不可能有持续的发展。因此,《建议》第一次将扩大内需作为一部分的标题,并阐述相关的政策,明确提出“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第一次提出“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也就是说,我国不仅要成为生产大国,还要成为消费大国。用“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内市场规模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形成这样的市场规模需要破解体制上的障碍,建立长效机制,这就需要“十二五”期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合理引导消费行为等一系列措施,消除制约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扩大的因素,处理好内需与外需的关系、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推动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平稳持续较快增长,来保证经济的平稳持续较快增长。

2、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二五”时期是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的肘期。实践表明,工业化、城镇化必须建立在农业现代化基础之上。只有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保证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提高后,人民群众对农产品的需求能够得到有效供给,并为工业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因此,需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就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在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目标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对我们这样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由于人增、地减和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使农产品供求压力不断增加。我国农业资源非常紧缺,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淡水资源分别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和27%左右,依靠传统发展方式增加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非常困难,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

推进农业现代化还需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我国的城乡差距不仅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上,还表现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上。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不仅受制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也受制于农业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和科学素养低,需要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 “十二五”时期新农村建 设的重点。从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实际情况看,“十二五”期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水利,同时也要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和安全饮水、公路,沼气建设,改造农村的危房,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等方面的建设。在公共服务方面,重点加强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建设,加大扶贫力度。“十二五”期间,还需要在继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质机制等方面,“认真总结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新途径”。

3、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建议》提出,我国将通过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发展海洋经济等途径来落实这一任务。

“改造提升制造业”是今后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目前我国制造业规模已经很大,在制造行业分类的30多个大类中,已有半数以上行业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但是制造业总体上大而不强,关键技术的自给率低,一般加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大,产业集中度不高,总体上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迫切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继续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全面提升制造业的水平和竞争力,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参与国际竞争,在后危机时期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重要举措。“十二五”规划建议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2010年9月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确定的,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产业。现阶段选择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个产业。“十二五”期间将通过强化科技创新,积极培育市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深化国际合作,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等措施,尽快使它们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和基础。不论是增加就业、改善人民生活,还是推进产业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都需要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十二五”期间需要把发展服务业与扩大城乡居民消费有机结合起来,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起来,与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效益结合起来,与提升产业竞争力结合起来,使服务业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是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现代能源产业”是指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这是在五年规划中第一次使用这个概念。受资源限制,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占70%,虽然供应比较安全,但使 用方式很不经济,更不清洁。“十二五”期间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加快新能源的开发,推进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在保护生态、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核电,加强能源输送管网建设。“综合运输休系”是指各种运输方式协调、便捷、安全、高效的运输体系。“十二五”期间将通过建设综合运输体系,有效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的状况。

把“发展海洋经济”第一次列入国家综合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划时代意义,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务之急是“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在发展海洋经济重,必须“保障海上通道安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这是关系到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任务。在当前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中如何发展海洋经济是我国经济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十二五”期间必须在破解这个课题,在应对这个挑战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区域发展和城镇化中出现的问题,中央在《建议》中提出许多新的要求,例如:

第一次明确提出“主体功能区战略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完整战略格局”。这个战略格局在尊重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明确了各类区域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明确了政策优先支持的重点地区,是区域发展方面的一项重要决策。

第一次在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完善城市化布局原则,即“统筹规划、合埋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城市化布局原则。与此相适应,还第一次明确提出要“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明确了处理大中小城市的关系的原则和方向。实践表明,大中小城市基础设施上的差距是导致产业功能差距的重要原因,也是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压力过大的重要原因。“十二五”时期如果在“推进大中小城市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不仅能为强化中小城市功能打好基础,还将为缓解城乡和区城间发展差距、让不同地区的群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提供有利条件。

第一次把“加强城镇化管理”纳入五年规划。这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城镇化水平提高后既需要加强城市设施建设,更需要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实践表明。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强化规划约束力”。“十二五”规划要求预防和治理“城市病”这在五年规划中 是第一次体现。

在五年规划中第一次用专门一段文字阐述住房政策。这是群众反映非常强烈的问题。必须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合理引导住房需求,抑制投机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5、加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十二五”期间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根据中央提出的《建议》在部署这些方面的工作中,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关注。一是在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安排中,第一次提出“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要求;在落实节约优先战略时,第一次明确提出“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这是继土地使用实行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实施总量控制后,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提出的新的总量控制任务。这是难度非常大的任务,只有真正实施了总量控制才能把应对气候变化、节约资源的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第一次将“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纳入五年规划。防灾减灾的基础是加强生态保护,切实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但是,恢复生态环境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在恢复生态的过程中,由干生态破坏及其他原因造成的自然灾害仍然会频繁发生,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失。因此,“十二五”时期在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的同时,应以防洪和防治地质灾害为重点,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六、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主要任务

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时期在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方面将会取得新的更大进展,这方面的主要任务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1、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重要支撑。为了充分发挥科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撑引领作用,“十二五”时期必须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教育规划纲要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加强对科枝、教育、人才等方面的工作。一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关键是在重点领域的共性技术,核心关键技术上取得新突破,为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有效解 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二是加快教育改革发展。这是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十二五”期间将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现代化教育水平。三是建设人才强国。这是未来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础。“十二五”期间应继续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营造尊

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平等公开和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与以往的五年规划相比,中央通过的《建议》中有两项要求值得关注,一个是强调“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另一个是“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这二项要求都是第一次在五年规划中出现。非常符合科技和教育发展规律,如果相关政策真正能够落实,对提高创新能力和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根据中央提出的《建议》,“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方面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六项任务中,除了落实十七大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社会管理等方面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外,还有几项是第一次出现在五年规划中。例如,第一次在提出促进就业时强调“促进充分就业”,这是对“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就业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第一次提出“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的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对政府、工会和企业的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对协调企业与职工关系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第一次提出“完善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的政策”,如果这项要求得到切实落实,对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水平,倡导良好的医德医风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第一次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虽然任务部署主要集中在养老,但是由此也可以看出,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提到国家总体规划的层次。第一次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并且用专门篇幅阐述和部署有关工作。这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非常紧迫的任务。

“十二五”期间社会事业发展还需要“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是人民群众在新时期对各级政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各级政府应履行的重要职责。这里所说的“符合国情”,就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相适应,把握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比较完整”,就是这一体系应该包括涉及基本民生保障的各个主要领域;“覆盖城乡”,就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既覆盖城镇居民,也覆盖农村居民,特别是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要 实现城乡全覆盖,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和个人账户跨省可接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特续”,就是制度的设计和财力的保障,要形成一种常规的、长效的机制,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随着国力的提高而不断增强。

3、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还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十二五”规划是第一个用专门篇幅部署文化建设的五年规划。这不仅反映了我们对文化建设认识的深化,也反映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人民群众的意愿和科学发展要求。根据中央的《建议》,“十二五”期间文化事业发展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

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一个根本、两大关键、三条标准”。一个根本,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个关键,就是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三条标准,就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十二五”期间的文化创新需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丰富,即“必须适应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新要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二是精品,即“立足当代中国实践,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提高文化产品的品质,创造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要满足这两个要求,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应履行好发展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的责任。例如,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十二五”期间基本建设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等。同时要积极引导和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例如,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文化领域,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增强多元化供给能力,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七、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主要任务

改革开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根据《建议》的要求,“十二五”期间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十二五”期间的改革应着眼于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主要任务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行政、财税、金融、资源性产品价格、要素市场和社会事业改革。这些改革任务都是近年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遇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在这些改革任务中,关键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议》要求,“为了顺利推进改革,需要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进一步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这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改革实践提出的要求。如何进行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如何明确改革的先后顺序,还需要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外经验,进行新的探索。

根据《建议》的部署,“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 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十二五”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对外开放进入由出口为主向进口和出口并重,由吸收外资为主向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由注重数最向注重质量转变的新阶段。我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和内外联系更为密切,也对我国与国际社会实现良性互动和互利共赢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二五”时期,要适应新变化、新要求,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创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扩大和深化同各方的共同利益,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建议》提出,“十二五”时期对外开放领域的主要任务是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中央对落实这些任务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例如:在提出“积极扩大进口”的同时还提出要“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这对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非常重要。在提出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要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策原则,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到境外投资合作,强调维护我国海外权益,有效防范务类风险。这是随着我国“走出去”的规模和水平提高后的必然要求。也是五年规划中的新任务。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同时,提出要“积极参与金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是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国际格局和治理结构发生的变化,我国应承担的责任,也是“十二五”时期的新任务。

八、“十二五”就业将会更容易

据有关部门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仍然很大,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依旧很突出。为此,国家将继续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实施 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形成促进就业的综合政策体系。同时,紧密结合经济发展,多渠道多形式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让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重点群体更容易找到工作。

1、“十二五”时期给大学生就业创造机遇

国民经济平稳快速持续增长带来更加宽广的就业前景。“十二五”期间。虽然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挑战,但总体上看国内外发展环境有利干我国经济发展,再加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政府宏观调控的经验和能力增强,因此未来的五年,我国经济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这种局面必然会带动劳动力需求的增长,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宽广的就业途径。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十二五”时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心然会带来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化,例如,“十二五”期间第三产业将会加快发展,成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要行业。其中,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教育业及批发零售业是吸纳大学生就业最多的三个行业。随着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兴起和发展。而这些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在吸纳就业时,对于劳动力的技术、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而言,大学生在这些行业就业更具有竞争优势。

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拓展了大学生就业空间。“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水平都将得到显著提高。这个变化必然对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城乡基础设施、农业公共服务等领域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需要数量众多的掌握先进知识和一定管理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到这些领域就业,把所学知识技能应用到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中。

教育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化将会减少结构性失业现象。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十二五”期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将发生变化。高校些业生的知识结构、创新精神、实践技能越来越符合社会的需要,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强,大学毕业生中存在的结构性失业现象会逐步减少。

就业指导政策和就业服务网络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便利,国家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方向的重要因素。目前,“双问选择”的就业政策仍然是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政策和主要模式。“自主择业”是改革的方问。但无论是“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还是“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都需要比较完善的就业服务网络。“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社会各方面条件的不断成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服务的公益性组织和服务体系将得到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将更加规范,大学生就业将更加便利。

逐渐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由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法律知识匮乏,维权意识淡薄,社金经验欠缺,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非常容易受到用人单位侵害。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职业介绍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等法律法规,为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依据。

2、困难和挑战依然很多

“十二五”期间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

也是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这个变化使得未来五年大学生就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劳动力供需总量上的矛盾会增加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压力。总体上看,“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会带来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每年新增加的就业岗位大体上可能接近

“十一五”的平均水平。但是,劳动力市场供需总量上的矛盾仍然存在。主要由于:一是随着大学教育大众化趋势的不断演进,“十二五”时期每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仍然较大。二是产业结构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都是向提高有机构成的方向转变,投资的增加、资本的积累、科技的进步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带动就业的能力却在下降,可能会在一些发展潜力好的产业出现高增长不一定带来高就业的惰况。三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过程中会产生劳动力的分流,原先的隐性失业将转变成显性失业。为了保持社会稳定,用人单位会优先安排这些劳动力。有可能出现虽然增加了就业岗位,但没有增加新的就业机会的情况。四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规模虽然已经开始缩小,但是进程并没有结束,需要在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数量仍然较大。五是大中小城市的发展和就业机会差距较大,导致劳动力过于集中向大城市特别是沿海地区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转移,使希望在这些城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

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之间的矛盾短期内难以完全消除。这个矛盾主要体现在大学学科专业结构性失衡、层次结构性失衡和地区结构性失衡三个方面。高校学科设置,各学历层次比例和区域布局的调整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十二五”前半期毕业的大学生专业结构取决于“十一五”时期甚至更早期的教育结构。“十二五”时期调整教育结构所产生的积极效应大约要到“十三五”甚至更晚些时候才能体现出来。而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结构的变化是非常迅速的,有时半年的情况就会有很大差异。供求双方之间在结构调整方面的时间差,必然会表现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如2008年全国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69%,其中就业率排名前十位的专业分别是:机械电子工程、医学检验、医学摄影学,注册会计师,物流工程、勘探技术与工程、建筑学、车辆工程、信息安全、过 程装备控制工程。这10个专业的平均就业率都在90%以上。2009年全国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仅为50%。其中就业率排名前十位的专业分别是:地矿类、测绘类、海洋工程类、能源动力类、地质学类、环境与安全类、物理学类、仪器仪表类、材料科学类、农林管理类。这10个专业的平均就业率在60%左右。2010年全国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73%,其中就业率排名前十位的专业分别是:地质工程、金融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学前教育、石油工程、医学影像学、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物流工程。这10个专业的平均就业率在90%以上。三年间,就业率的变动相当大,优势专业变动也相当大。据此推测,“十二五”时期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

就业意愿和个人素质与市场需求不对称问题愈加突出。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受家庭背景。社会舆论、传统观念、就业市扬现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晌。据调查,我国大学生就业意向持续向“白领岗位”倾斜,远离制造业和轻视体力劳动的倾向持续发展,愿意成为技术工人的只占被调查对象的1.8%,愿意从事第三产业服务岗位工作的只有1.9%,与市场需求的差距非常大。这个差距既是大学生追求美好生活的反映,也是他们缺乏社会经验的表现。个人意愿的改变和个人素质的提升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因此,“十二五”时期大学生就业意愿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的现象仍然会存在,并增加了就业的难度。

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有待提高。面对目前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虽然现在许多高校已意识到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性,并已经开始着手开展这方面的教育,但是在实施手段上却非常单调,实际教育效果也亟待提高。具体表现在:仅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短期就业培训,没有将提高学生就业能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贯穿到大学教育的始终;仅侧重就业“技巧”的培训,对专业、职业和事业等多方面的培训还不够;只注重教会学生如何能找到工作,却忽略了学生就业后的职业规划和指导;仅对学生进行择业教育,忽视对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教导。而增强大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创业能力,需要较长时间的培养才能看到效果。

3、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为了抓住“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青年大学生应当直面挑战,正确把握形势,清醒认识自己,不断提升自身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

认清经济形势,增强就业信心。“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可能使大学生就业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就业岗位不断增加,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的趋势不会改变。“十二五”期间政府对就业问题更加重视,中央明确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要求实现充分就业。与此同时,学校的就业指导将会更有针对性,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更加有利,大学生自身素质和竞争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大学生应对就业形势持乐观态度,不断增强信息心。

提高职业素养,增强竞争能力。大学生毕业后能不能把握机会,实现就业,并在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除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外,关键取决于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因此,青年大学生应该从刚踏入大学校门起就抓紧时间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要通过刻苦的学习,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打好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功底。利用社团组织、社会调查和实践等各种机会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磨练吃苦耐劳的意志,培养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精神。根据市场需要学习多种职业技能,获取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从技能单一型向技能复合型转变,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此外,还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改变传统观念,端正就业态度。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心态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要及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择业时要摆正心态,正确让识自己和就业环.境,不追求一步到位,不计较暂时得失,珍惜 每一次就业机会。要主动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正确认清自已的定位,积松主动地保持与外界的协调,度过心理不适期,正确处理考研与就业的关系,综合市场需求,职业发展走向以及就业状况等信息

统筹考量,减少盲目性。

扩大就业渠道,多方挖掘信息。大专院校目前虽然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推荐的主渠道,但“市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决定了大学生本人和企业才是就业成功的决定因素,因此,大学生应该利用多种渠道了解就业信息,寻找就业岗位,积极主动地把自己推销出去,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此外,毕业生应抓住实习、社会实践等直接与用人单位接触的机会,让用人单位更全面地了解自己,从而达到求职目的。

改变求职思路,多元化就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从打工型向创业致富型就业方式转变,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以创业实现就业。到广大农村和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同样可以大有作为。比如《建议》提出“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等措施,对于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还有报考公务员、从军入伍、国际劳务输出等多种就业途径。这都需要大学生开拓思路,勇于尝试,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在实现人生价值、促进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才干。

(作者分别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博士)延伸阅读篇目推荐:

《五中全会:为“十二五”发展校音定调》,辛鸣,《时事报告》2010年第11期

《期待“十二五”:就业会不会更容易?》。新华网2010年10月15日。

了望解读十二五规划 篇5

“十二五”主基调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加快”,成败在“转变”,主题是改革,内容是创新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近日,权威人士接受《了望》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就是在这样一个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开始的,尤其是中央决策层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十二五”规划在改革开放30年后继往开来的战略意义就非常强烈地凸显了出来。

他解读说,按照这个主基调,“十二五”规划中,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2008年我国人均GDP排名全球第98位,“发展还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没有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国强民富就难以实现,各类社会矛盾也难以根本解决。”但发展方式在世情、国情和社情的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中,“不得不全面调整,走„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统筹兼顾‟的道路。”

“可以很明确地说,„十二五‟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目的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是有促有控的转变,是调优调强的转变,更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权威人士具体分析,改革是发展的必由之路,转变也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二五”期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发展理念的变革、模式的转型、路径的创新,是一种综合性的、系统性的、战略性的转变,并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与改革开放的要求一脉相承。”

在这个发展战略主导思想下,权威人士认为,“十二五”规划需要完成未来国家发展的六大战略任务。

权威人士首先强调,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和长期战略,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内需为主导,这是大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市场庞大,内需潜力是发展的最大优势。在他看来,“只有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国内需求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牢牢地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当然,扩大内需并不是要减少外部需求,而是继续拓展和稳定外部需求的更加开放条件下的扩大内需。”

“扩大消费是提高经济内需型增长的根本途径。”权威人士给出了中国扩大内需的战略思路,“释放我国的内需潜力,关键在扩大消费。从消费的需求看,重点在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从城市与农村来看,方向在统筹城乡发展,将农村巨大的潜在消费能力逐步转变为现实的消费能力。”

他强调要处理好内需中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扩大内需应当注重发挥投资与消费的协调拉动作用,把增加消费需求作为主要的着力点,“把投资增长更多与扩消费、惠民生结合起来,实现一举多得。如推行保障性住房,既拉动投资,也带动了居民的消费需求。”

“消费不仅连着增长,更是连着民生。”权威人士认为,扩大消费的关键,还是要大力提高群众的消费能力,“这就涉及到收入分配的问题。收入分配关系不仅关系消费能力,而且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甚至关系民心向背。”而解决此问题,涉及公平与效率、劳资关系,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利益协调等问题。

“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隐患,到了必须下力气解决的时候。”他强调,当前,“应当更加注重就业、创业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更加注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在二次分配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特别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一个合理的机制,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除此之外,他指出,扩大内需另一个巨大潜力在于统筹城乡,也即城镇化。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将会突破50%,意味着将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工作和生活在城镇,“这不仅会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由农民变成市民以后,其消费支出将大大高于在农村的时候。”

“城镇化是事关现代化全局的重大战略,一定要把城镇化战略转折的机遇抓住,还要抓好,使其内需巨大潜力能够持续地、有序地释放出来。”他提出了我国“十二五”城镇化的地理布局,“要逐步形成以长江和陇海线为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纵轴的两横三纵的城镇主干,同时需要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构成一个从东到西、由南到北梯次推进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扭转区域发展不平衡

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制约未来中国发展的巨大瓶颈之一。“区域协调发展,关系到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可持续,乃至于发展的后劲,甚至关系到国家安全。”在权威人士看来,“所以必须要统筹考虑,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贯彻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不同区域之间还是有不小差距。他介绍说,中央决策层研究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明确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在他看来,区域协调发展当中,东部地区未来的主要任务是,把“率先发展”的重点放在“率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而作为区域协调发展优先位置考虑的西部大开发,其今后十年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及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应更加注重雪中送炭,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特别是要加快新疆、西藏等地区发展,要采取特殊的扶持措施,把„输血‟和„造血‟相结合,使这些地区尽快发展起来。”

“在„十二五‟规划中,区域发展的另一个突出重点是,东部地区的发展空间将瞄准海洋经济,担负起建设中国海洋大国的战略任务。”权威人士介绍说,我国发展将由陆域大国向海洋大国拓展,“十二五”规划将全面启动海洋国土的战略开发,强化陆海统筹的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维护我国海洋秩序,“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要推进西部大开发,另一方面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其中要通过发展海洋经济来拓展发展的空间。”

扭转区域发展不协调,另一个战略规划就是,需要进一步密切各区域经济的利益联系,打破区域的分割,构建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对此,他介绍说,“十二五”重点就是加大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力度,大幅拉近区域间的时空距离,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提高效率。现在正在科学规划,构建快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目的即是打破行政区划,形成流畅的区域经济体系。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加快转变、赢得先机,最根本的依靠是科技,最关键的措施是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权威人士强调,“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下大力气,推进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提升发展品质和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由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

其中的思路是,“技术创新,企业是主体,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于提高原创能力,大力增强技术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对于买回来的技术,要运用国家的特殊优势,集中力量尽快突破,要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搞机制创新,或者说消化吸收再创新,来伸展创新的进程,获得最大的国家利益。”

本刊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高速列车技术方面,唐山机车车辆厂引进德国西门子动车组列车的九大关键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创造了十大关键技术,在200公里时速动车组的基础上,生产出350公里时速的“和谐号”动车组。近期,中美双方已经签署了合作协议,在加利福尼亚铁路上用中国的技术建设时速达346公里的“子弹头”火车。

“当然,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今年,国家相继制定了科技、人才、教育三个方面的中长期规划,这都覆盖„十二五‟,需要认真加强执行。”权威人士指出,在此基础上,我国“十二五”规划同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等领域重点突破,“战略性

新兴产业代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可以带动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是现在全球都在抢占的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另外,他认为,我国已经是世界制造业大国,这一优势还要继续保持,“这就需要„十二五‟期间,一定要把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培育自己的品牌、设计、跨国公司,使制造业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

与此同时,缘于我国长期面对大量劳动力就业压力,需要大力发展就业能量巨大的服务业,“过去我们很重视发展产品经济,取得了积极进展,现在还应当进一步重视服务经济。它可以带动就业和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十二五‟期间,我国的一些特大城市、中型城市,工业化程度已经很高,已到了可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发展阶段。”

据统计,目前,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只占42%,相对于同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要低10个百分点。他指出,“服务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创造需求,也可以提升产品的质量,实际上有利于拓展产品的市场。我们需要完善经济政策,改善发展环境,切实提高服务业比重,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优势。”

加强资源环境支撑力

据本刊记者了解,我国石油、天然气人均储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0%,煤炭的人均储量也不及世界人均储量的40%。同时,钢铁、电力、化工、石化等产业的单位耗能又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0%以上。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承载能力低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何解决好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已经成为“十二五”规划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权威人士为此强调两个“前所未有”,“发展压力前所未有,资源环境的压力也前所未有。”在其看来,一方面我国能源资源短缺,另一方面我国确实单位能耗高,“对我国来说,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极为紧迫的重要举措。”

当然,针对国内很多企业在这方面的浪费,“节能环保不仅可以产生生态环保的效应,而且可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我们可以通过倒逼机制形成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调结构、上水平。这样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低碳经济。”他口气严厉地指出,“十二五”规划在此方面一定要发挥切切实实的效果。

其一,推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和合理的开发利用。解决我国能源资源问题,从国情看还是要始终坚持节约优先,这是最根本也是最长效的办法。权威人士举例说,前些年研究能源发展规划的战略提出,到2020年,一次能源的消费总量要控制在30亿吨标准煤,实际上今年已经接近29亿吨。

“现在要求到2020年控制在40亿吨标准煤,能不能实现这个目标,压力依然很大。”他认为,必须认真总结经验,厉行节约,加大对两高一资项目和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继续推动重点领域节能。

“缓解能源资源压力,既要加强节约,也要进行开源。”他解释说,就是充分利用海外能源的同时,“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还是要把立足点放在提高国内资源的保障上。”我国地质成矿条件较好,找矿潜力巨大,应当扩大详查面积,拓展勘探的领域,甚至可以在一些地方采取大军团作战,强化国家投入,应用好市场的力量来发现新的资源储量。

其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进程。“十二五”期间,要着力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严格污染排放监管,推进重点领域、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污染控制。在继续加强水、空气等污染的治理的同时,特别要加大农村污染面的控制。目前,我国农业领域污染的化学需氧量比重已达44%。社会建设共享发展成果

“如何突出社会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改革成果,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内容。”权威人士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有需要,也有条件,更有能力解决社会事业,“推进社会的改革发展将

成为„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也会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优先方向。”

不过,“社会事业的繁荣进步,并不是简单地提高福利水平,而是致力于增强全面发展的能力。”他具体介绍了“十二五”规划的思路,“加强社会事业,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现在我们在这一方面做得不够,应当从群众最需求、最迫切的方面入手,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着力解决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基本需求领域。”具体而言:

首先,要区分基本和非基本。“这样既能保障基本需求,又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他认为,基本部分属于公共产品,保基本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做到广覆盖、可持续,把保障范围扩大到城乡全体居民。在保障的标准上,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刚开始的时候,可以低一些,以后再逐步提上去,这样就增强了政策的可持续性。

至于服务的非基本部分,需要交给市场和社会,利用市场解决。通过发展相关产业,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这样也可以为社会资本开辟更大的投资空间,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同时可以使政府腾出财力、集中精力更好地履行保基本职能。即使是政府提供的基本部分,也可以利用市场的手段,通过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他举去年开始实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近几年着力建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为例道:“按照这个思路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类似医药卫生,把全民医保作为公共产品向全社会推行,但标准并不高,和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非基本部分要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提高效率和质量。”

启动重大利益调整的改革开放

“目前,改革已进入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涉及重大利益关系调整的改革更多地摆在我们面前,„十二五‟期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越来越多。”权威人士解释说,推进改革的时机与国际国内环境联系更加密切,出台措施的窗口往往是稍纵即逝,“比如,推进燃油税费改革,当时石油价格在低位徘徊,只有30多美元,实际上持续了不到半个月。”所以,“十二五”规划的改革,需要统筹考虑、系统设计、全面推进。

他介绍说,“十二五”规划中,将高度重视三项改革:

其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是推进其他改革的基础,重点是加强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监管职责,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更好地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

其二,资源价格改革。现在的资源价格还不尽合理,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需要进一步完善能源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十二五”规划的改革方向是形成阶梯式的价格,政府保障最基本的需求,也即群众最基本的需求价格较低。超出的非基本需求通过多样化、多层次价格满足,例如阶梯式的水价、电价等。

其三,财税体制改革。“十二五”规划将着重解决的问题包括,中央和地方的财税关系,政府和纳税人的财税关系,政府部门间的财税关系,尤其是处理好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处理好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行,包括推进节能减排目标,推进资源税改革等等。同时,国有企业、垄断行业、金融领域改革也将不失时机地加以推进。

佟家栋解读教育十二五规划 篇6

南开大学副校长,教育与产业、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 中国教育报 》 2012 年 8 月 17 日 2 版

教育“十二五”规划把推进城乡与区域教育协调发展作为“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明确了方向和目标。

一、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支持力度,实现区域城乡教育发展。保障城乡与区域之间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是缩小城乡与区域发展差距最有效的途径。由于政策、地理和资源等方面的差异,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东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在“十二五”时期推进城镇化进程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要更加公平地分配公共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经费投入结构。

教育“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着力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一是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逐步建立完善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二是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

二、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提高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水平。当前,我国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不足,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不够合理,难以适应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需要,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强。教育“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支持,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新增招生计划向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加大东部地区高校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力度等政策措施。同时,提出了要科学规划区域教育结构,调整区域教育布局结构、层次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等举措。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对于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支撑区域发展的能力水平,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三、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服务城镇化战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十二五”时期到2020年是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必然伴随着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快速增加,这就对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以及与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密切相关的继续教育,均与城乡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也被视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因而要把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作为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要通过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打造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和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素质产业工人。

十二五规划背景解读 篇7

解读“十二五”规划纲要

“十二五”的主题和主线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十二五”时期, 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 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深化改革开放, 保障和改善民生, 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 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今后五年, 要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 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要求是“五个坚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十二五”的主要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工业结构继续优化,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

按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的要求,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 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 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改造提升制造业: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 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 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 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推进重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 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 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基础上, 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推动重点领域跨越发展,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 加强国际互利合作,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推进能源多元清洁发展;优化能源开发布局;加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实现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 促进网络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 必须增强危机意识,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以节能减排为重点, 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 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落实节约优先战略, 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 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提升各类资源保障程度。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 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 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加强水资源节约;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合理开发。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 减量化优先, 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 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 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加快推行清洁生产, 在农业、工业、建筑、商贸服务等重点领域推进清洁生产示范, 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 降低资源消耗。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推广绿色消费模式。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 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发挥人才资源优势, 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创新支持政策。

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 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 深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尊重群众首创精神, 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 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扩大同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 提高合作水平。

能源发展的新思路

“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 加强国际互利合作,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这是“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的新思路。

多元发展

能源问题正在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刚性”约束条件, 要保证经济安全、军事安全、国家安全, 首先要保证能源安全, 要把能源问题放在更突出的战略位置。如何解决中国能源问题是一个长期挑战, 是一个长期战略问题, 而不是短期平衡问题。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问题有:能源需求量逐年加速增加;能源建设进入超快阶段, 无序扩张趋势严重;能源对外依存度迅速提高;我国石油进口的增加, 增加了现有国际能源安全构架的不确定因素。

鉴于目前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发展安全高效煤矿, 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 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团。有序开展煤制天然气、煤制液体燃料和煤基多联产研发示范, 稳步推进产业化发展。加大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 稳定国内石油产量, 促进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 推进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清洁高效、大容量燃煤机组, 优先发展大中城市、工业园区热电联产机组, 以及大型坑口燃煤电站和煤矸石等综合利用电站。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 重点推进西南地区大型水电站建设, 因地制宜开发中小河流水能资源, 科学规划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加强并网配套工程建设, 有效发展风电。积极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其他新能源。促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推广应用。

优化布局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我国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根本改变, 新能源只能起到辅助和补充作用, 依靠新能源改变我国能源结构将是个长期过程。因此, 应对资源和环境挑战, 必须始终坚持节能减排优先的原则, 同时统筹规划全国能源开发布局和建设重点。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优化能源开发布局:统筹规划全国能源开发布局和建设重点, 建设山西、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东部地区、西南地区和新疆五大综合能源基地, 重点在东部沿海和中部部分地区发展核电。提高能源就地加工转化水平, 减少一次能源大规模长距离输送压力。合理规划建设能源储备设施, 完善石油储备体系, 加强天然气和煤炭储备与调峰应急能力建设。

纲要还指出, 要加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加快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进口油气战略通道建设, 完善国内油气主干管网。统筹天然气进口管道、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跨区域骨干输气网和配气管网建设, 初步形成天然气、煤层气、煤制气协调发展的供气格局。加快现代电网体系建设, 进一步扩大西电东送规模, 完善先进输电技术。

节能减排的新目标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 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 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这是“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节能减排新目标。

约束指标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3月28日公布“十二五”期间和2011年我国工业节能减排四大约束性指标。明确2015年我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用水量分别要比“十一五”末降低18%、18%以上和30%,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要提高到72%左右;明确2011年这四项指标同比要分别降低4%、4%以上和7%左右以及提高2.2个百分点。

工信部正在组织编制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初步确定“十二五”时期拟采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用水量、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及工业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和氨氮排放量等约束性指标。

业内人士指出, 虽然我国“十一五”减排目标实现, 但是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扭转, 氨氮和氮氧化物的高排放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减排效果。

就能源行业来说, 增加氨氮和氮氧化物指标, 受影响最大的是电力行业。“电力行业需增加脱硝的成本, 那么发电的成本也会上升。”业内人士如是表示。这对目前还深陷亏损泥沼的发电厂来说, 无疑不是个利好消息。

与此同时, 为了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而增加的氨氮指标, 将对污水处理厂提出更多的要求, 各地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分析人士认为, 相关的环保设备制造、运营等企业都将会从中受益。

深挖潜力

“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2011年7月即将推出。据知情人士透露, 新的规划延续了“十一五”节能减排的做法, 如继续推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开展绿色照明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其中在推广节能技术方面, 会大力开展节能产品认证和标准制定工作, 提高节能标准, 有望在现有的汽车减排标准基础上增加节能标准, 如设定每公里油耗指标。

“十二五”规划纲要在节能指标分配方面做了创新。按照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能源输出情况、民族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等标准, 进行分类指导。节能目标分解方案的征求意见稿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5类地区, 每类地区确定一个节能指标, 从18%至10%不等。而“十一五”节能指标分配是从30%至12%, 共8个等级, 吉林下降30%, 山西、内蒙古下降25%, 山东下降22%, 云南、青海下降17%, 广东、福建下降16%, 广西下降15%, 海南和西藏下降12%, 其他省份均为20%。

为激发民营企业的节能减排潜力, 在保证民营企业可以按照要求如期领取节能专项资金外, 还要尽快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只有把节能减排的相对量变成具体指标绝对量, 才有可能激发企业的动力, 参与碳排放权市场。

民企进入垄断性领域

“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 全面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文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 市场准入标准和优惠扶持政策要公开透明, 不得对民间资本单独设置附加条件。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并购等多种形式, 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完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 优化外部环境, 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改善对民间投资的金融服务。切实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这是“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对民营企业进入垄断性领域将采取的一系列实际支持举措。

支持引导

民营经济是对除了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发展民营经济, 当前最主要的是让民营企业真正进入一部分为国有企业垄断的经济领域。在“十二五”规划纲要第四十五章第三节“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 简单的六句话却讲了政策对待、进入方式和如何确保政策落实三层意思。在整个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 五章内容全部与此相关。统观规划纲要, 国家对于民营企业的扶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 国家将在政策层面力争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具体做法一是提出允许和鼓励民营企业进入的经济领域, 包括铁路、盐业、电力、电信、石油、民航、市政公用事业、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等。二是提出了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推进环保收费制度改革。

其次, 提出了民营企业进入方式的问题。规划纲要建议民营企业以参与的方式进入垄断行业。应该说这是一种双赢的选择, 既可以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 也可以为民营企业进入新的领域减少阻力。

更关键的是, 规划纲要提出了确保政策落实的具体思路。2005年, 为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国务院曾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被称为“非公经济36条”。但在执行中, 民营企业进入垄断性领域却频频遭遇“玻璃门”和“弹簧门”。于是在2010年5月, 国务院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被称为“新36条”。

增强实力

为更好地为民营企业服务, 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要打造服务型政府, 为民营企业在进入垄断性领域中遭遇的具体问题提供更好的服务。

如何增强民营企业的实力, 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主要是通过财税和金融方面的政策倾斜。只要民营企业的规模、技术达到了一定水平, 政府各方面就会加大重视力度, 进入阻力自然减小。反之, 如果民营企业自身实力不够, 即使希望参与进垄断领域, 也很难达成愿望。另外, 规划纲要中还强调了要对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

信息化将产生“催化剂”作用

“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这是“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的新要求。

统筹布局

“信息化”在我国经济建设和国民日常生活中已不是个新词, 在“十二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 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 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产业的投资规模将超过万亿元, 其在工业化和社会各领域将产生强大的“催化剂”作用。

规划纲要指出, 首先要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包括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 形成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国家干线传输网络。引导建设宽带无线城市, 推进城市光纤入户, 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 全面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推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加强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以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为重点,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 实现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 促进网络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

这表明, 新一代移动通讯网络、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数字广播电视网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将进入实质性统筹布局阶段。相关权威人士认为, “十二五”期间, 我国信息化产业的总体投资规模将达到20 000亿元, 同时还将使云计算、三网融合等相关产业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随着企业和个人对信息处理或储存需求的日益加大, 与云计算息息相关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开发、系统服务等领域将高速成长, 涉及的投资规模也有望达到3 000亿元。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 其上下游的硬件、软件、系统支持和内容制作等产业, 同样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深化融合

“十二五”规划纲要还明确了信息化在下一阶段经济建设中的“催化剂”作用——和工业化以及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国外经验显示,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会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增加工业产品附加值, 同时降低能耗。因此, “两化融合”对改变我国工业生产“两高一低”的现状大有裨益。随着产业结构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 我国工业化生产将通过信息化, 在自动化、产品检测、安全监管、系统控制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升级。

十二五规划背景解读 篇8

提高品种质量

据了解,我国钢铁工业在钢材品种质量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为量大面广的产品档次低,质量和稳定性较差,高端产品的研发生产能力不强,与下游行业衔接不畅。为此,《规划》从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稳定性、满足下游需求三方面提出品种质量的具体发展目标。

“以前,行业内将主要注意力放在了短缺品种开发上,对量大面广的建筑用螺纹钢筋、线材、中厚板和热轧板带等品种重视不够,花费的精力不足,影响了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工信部负责人表示,《规划》将提高量大面广钢铁产品质量、档次和稳定性作为产品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

据介绍,高端钢材品种产销规模相对较小,技术、标准和认证方面的壁垒高,研发生产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产品多为直供销售,市场开拓难度大。这些特点,决定了其研发、生产和产业化应用对钢铁企业在资金投入、技术能力和市场开发等方面的要求很高。因此,要鼓励少数有实力的钢铁企业开发高端钢材品种,防止同质化发展。

同时,要依法依规彻底淘汰落后产能,不再继续提高淘汰落后的装备标准,关好淘汰落后炼铁产能的后门。

注重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

《规划》从两个方面对钢铁工业技术创新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钢铁工业技术创新的方向,要加强在工艺、技术装备,新产品新材料,节能减排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二是建立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

据介绍,技术改造是最大限度发挥投资作用、尽快产出效益的有效手段。“十二五”时期技术改造要改变过去以提高质量和装备水平、同时带动产能增长的做法,转而以提高品种质量、推进节能减排等为目标,改造的结果可能是产能还会有所降低,部分环保措施还会使成本上升,但钢材性能将更高,用量将减少,与城市的发展更趋协调。

总体来看,我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潜力仍有挖掘的空间,《规划》给“十二五”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提出新目标。从推广节能减排技术的角度提出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焦炉干熄焦率达到95%以上。

同时,《规划》根据行业发展实际,提出2015年钢铁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8%,该目标高于国家提出的16%的目标,但低于工业行业20%的目标,主要是考虑我国钢铁工业节能已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节能潜力相对其他工业行业较小,下降18%的目标仍然十分艰巨,必须从提高附加值和全方位推进节能减排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优化产业布局

《规划》指出在不增加生产能力的前提下,优化产业布局,并对重点区域钢铁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

我国环渤海地区钢材严重供大于求,区域内钢材消费量不到产能的50%。长三角地区钢材生产和消费量大,处于供略大于求的弱平衡状态,区域内土地紧缺、能源供应紧张、环境容量小,因此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钢铁基地。

继续推进东南沿海钢铁基地建设,主要可以缓解供需矛盾,支撑区域经济发展,促进钢铁工业重大布局调整。同时,有利于促进宝钢、鞍钢、武钢战略布局和优化升级,推动培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集团,促进我国钢铁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对西部地区来说,钢材需求仍有一定空间,可有条件地在具有一定资源、能源和市场优势的地区,结合区域差别化政策适度发展钢铁工业。但一定要依据资源、能源和市场做好规划,有序发展。

据了解,我国钢铁工业有7000多家企业,其中生产粗钢的企业500多家,平均规模仅100多万吨,前四家钢铁企业粗钢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27.8%,远落后于美、日、韩70%—90%的水平。

针对产业集中度低,《规划》明确提出重点支持优势大型钢铁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积极支持区域优勢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据介绍,这两种在我国钢铁工业兼并重组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模式,从目前发展看,是符合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实际的兼并重组模式,在“十二五”时期仍有较大的实施空间。

建立我国铁矿石资源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铁矿石资源全球化配置的趋势已经形成,2010年我国铁矿石进口来源国达到40家(2011年已扩展到63家),进口量6.18亿吨,约占铁矿石消费总量的67%,比十年前提高了近32个百分点。在高矿价高收益的驱动下,2011年1—10月份国内铁矿石产量也增长了26.4%,进口铁矿石增长了10.9%,国产矿的增速大于进口矿。

业内认为,在如何提高矿石的保障方面,比较集中有两个认识:一是加大国内矿山的开发,提高自给率,以提高话语权;二是加大国外矿山的开发力度,提高权益矿的比例。

而《规划》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考虑到我国铁矿资源品位低、禀赋差,开采成本高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从资源国际化和节能减排上考虑,多用进口矿是必然的。

“问题是我国钢铁企业对进口矿定价没有话语权,还是要鼓励钢铁企业走出去,不仅开矿,更重要的是建厂,将钢坯或钢材运进来,而不是只在国内发展。”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十二五”时期要将建立我国铁矿石资源保障体系与钢铁工业发展联系起来,一是开发利用国际资源,在具有资源优势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周边国家建立稳定、可靠的铁矿、铬矿、锰矿、焦煤等原燃料供应基地和运输保障体系;二是加大国内铁矿资源的勘探力度,提高尾矿回收综合利用水平,推动现有矿山的资源整合;三是加强和改善进口铁矿石管理,研究引导建立符合市场的、上下游可长期协调发展的铁矿石价格形成体系,规范国内铁矿石市场秩序;四是支持国内钢铁企业及其他企业“走出去”在境外投资建设钢铁厂,投资参股国外钢铁企业;五是推进“减量化”用钢,提高科学使用钢材的水平,减少铁矿石消耗;六是加大废钢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废钢加工示范基地,完善加工回收配送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规划近期出台

充电设备标准仍未统一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将在今年上半年向社会公布。

关于即将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规划,陈全世表示,规划确定了电动汽车作为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战略方向,我国将最终实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同时将加快研发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同时,实施过渡战略和转型战略,大城市的服务领域的各种车型进行试点,从新能源客车,微混合轿车,以及小型混动轿车等,最终发展到纯电动车。

我国发展电动汽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陈全世表示,首先,从中国的能源结构看,石油资源相对短缺,而电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应充分利用;第二,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可以规避在发动机、变速器等传统汽车技术的劣势,有“跨越式”或“弯道超车”的诱惑;第三,发展电动汽车的相对优势,政府在推动充电站等方面的力度,以及稀土、锂资源不受外国制约等。

充电设备标准仍未统一

“要发展电动车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充电设备的标准迟迟不能统一成为相关企业心目中最大的痛。”南京绿展科技战略规划部的唐小森经理向记者表示,“目前由于各地兴建充电站、充电桩的设备标准不统一、各自为政,导致我们企业在研发、生产、营销等方面的混乱,”因此,他指出,基础建设方面的规范、统一是发展电动车市场的当务之急。

而在充电站等基础设施的运营模式上,第一电动研究院的执行院长张瑞丰则向记者表示,当前汽车、能源、地方政府等纷纷投入电动汽车及充电站建设的复杂局面下,建议政府放开门槛,引入竞争。建立和规范良性竞争机制,由市场来选择最优的运营模式。

影响:即将出台的规划,确定了电动汽车作为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战略方向,我国将最终实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加快研发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实施过渡战略和转型战略,大城市的服务领域进行试点,从新能源客车,微混合轿车,以及小型混动轿车等,最终发展到纯电动车。

文/宦 璐

上一篇:民生实事绩效评价报告下一篇:宁津电教可评选《黄河颂》评选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