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开发背景(精选12篇)
课程开发背景 篇1
校本课程开发是当今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潮流, 是今后教育发展的基本取向。在我国的中学历史的新课程改革中, 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它的推进可以进一步增强历史教学的开放性、灵活性, 扩大学生历史学习的视野, 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提高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
一、何为历史学科校本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一词早在很多年前的1973年前, 由学者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等人在爱尔兰阿尔斯木大学召开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提出并加以阐述的。之后按本课程开发的概念逐渐流行起来, 很多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觉阐述自己的观点, 并对其做出界定, 从而使得校本课程开发呈现出多样化的理解。结合中外学者的各种阐述, 我们可以把校本课程的概念定义如下:即是以学校为本位, 学校课程开发的决定或课程开发活动形势, 其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足点必须是学校自身。校本强调课程开发的全部活动, 从计划的制定、内容的设计到相应评价体系的建立, 都是由学校发展起, 并在学校中实施, 学校是真正的课程开发场所。据此定义, 我们可以把历史学科校本开发解释为:以学校历史老师或者历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 或历史教师与其他机构人员合作, 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 通过对本校学生科学的评价, 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 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或者办学思想。采用选编、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教学活动等方式, 并在按内实施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课程开发活动。
二、如何进行高中历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
应从地方实际出发, 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资源。一般讲, 基本教育资源通常只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因而难以反映各个学校的特殊要求和适应各地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需求的实际变化。为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 学校还应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 开发学校适用的历史校本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历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是由学校组织的对适合当地需要的活动方案进行计划、设计、创编、实施和评价的过程, 是学校师生自行建设独具特色的学校课程的自主行动。
要搞好这一开发工作, 必须对这一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有准确的把握, 并对学校的人力和物质资源以及学校的办学环境、办学历史和教育理念等有清醒的认识。在此基础上, 充分考虑社会、学生和知识三方面的历史课程资源确定开发主题。对一个学校来说, 综合实践活动历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最有用武之地的领域是地方和社区环境。因此, 认真研究当地的历史和社会环境, 不断地收集和积累相关的材料, 并能够经常保持对问题的敏感, 就有可能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可供开发的高中历史课程资源来。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 是新的课程开发实践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证明,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包括促进变革的逻辑起点是实践者的问题而不是革新者的观念, 真正持久的课程变革必须依靠实践者积极参与变革过程。历史教师作为一个实践者, 也是课程开发的核心参与者。没有历史教师的参与和开发,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就难以取得根本性的成功。正是由于大家理论上的不断丰富和一线高中历史教师的具体实践,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 并且渐次推进。作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本身, 其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也变得更加完善了, 更加能够取得实质性的作用。所以,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具有不同于国家本位课程开发、地方本位课程开发的独特理念, 这些可以概括为获得中央、地方、学校等各个层面的支持;国家只是把课改的权利下放给学校和科任教师, 而不是完全放弃这方面的权利, 更不是完全断绝与学校、教师的联系。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要参与课程规划、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估;改变教师的传统角色, 从原来的国家课程实施者转变为学校课程的规划者、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在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 可以筛选、改编已有的课程, 或者开发全新的学校课程。
三、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何在?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作用就在于能够不断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学校办学特色以及办学环境的独特性。在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 广大的历史教师不断参与课程决策, 并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主导作用。这样, 就可以更好地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 充分考虑到开发学校的人文环境和当地实际的历史教育环境, 从而也就能够更好地突出学校的特色、当地的特色, 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标志着课程开发主体从上到下进行了下移, 证明学校可以也应该结合当地和学校的实际情况, 成为课程开发中的一员。这种形式的校本课程开发, 有助于在整个高中学校形成更加成熟的研究性的氛围, 可以更有效地拓宽校内外交流的渠道, 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 结合高中历史的教学, 取得更好的教学和育人效果。
历史教育属于国民教育, 是为了培养和提高未来的公民人文素养, 而历史校本课程是历史教育课程中重要组成部分, 必将在教学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因地制宜推动校本开发, 积极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
课程开发背景 篇2
关键词句:挖掘教材资源 抓住随机生成资源
《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中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落实这一理念,教师就要时刻关注课堂,了解课堂随机生成的数学资源,及时收集信息并把握学习活动的脉搏。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有生命、有活力、有发展的潜能。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兴趣和需求、思考和灵感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异彩纷呈。师生是课堂互动的两个主体,课堂上学生学习不是预约的,而是学生与教师、同伴之间“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带来教学的多变性。因此,课堂教学具有着丰富的生成资源。教师要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情况、新信息、新问题,重新调整教学结构,把师生互动和探究引向纵深,使课堂产生新的思维碰撞,促进教学资源的不断生成和发展。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开发和利用数学教学资源呢?
一、要有效的挖掘教材和用好教材资源,追求资源的生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教学资源“生成”的起点,对于教学的展开和推进有促进作用。我们鼓励教学中资源的生成并不是反对预设,追求随意的资源生成,讲求的应是有效生成,而精心的预设也会让资源的生成更具光彩。叶澜教授提出: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重新“激活”书本,是知识恢复到“鲜活状态”,在“多向互动”和“动态生成”的教学中凸显知识的灵活性。因此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思维特点以及学习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对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需要去领悟、挖掘,大胆地创造性处理和使用,将其静态、不符合实际的知识赋予切合学情的动态生命,让学生在真实有趣、接近实际生活的情景中去感悟、发现、体验探索知识的历程。为此课堂实施资源的生成教学,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为教学过程充分预设,并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设计灵活预案。同时这种预设是有弹性的,有留白的预设。如:我在教学“8+几”时,让学生说,8+6=14是怎么算,有的说,数小棒得来的;有的说,把6分成2和4,8和2凑成10,10和4组成14;而有的说,9+6 =15,所以8+6=14;有的说10+6=16,所以8+6=14;有的说把8分成3和5,把6分成5和1,5和5凑成10,10加3再加1等于14,„„本来预设只有4种算法,学生却说出了10种,计划10分钟的活动内容上成了25分钟,巩固练习就来不及上了,但这一过程,我并不因时间因素而限制学生进行探究,我深深感受到知识在学生的互动中碰撞出了火花。我想,某一堂课的不完整,或许拖课了,教师有所失,但学生有所得。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向科学家一样去研究,不但对知识的建构有很大帮助,而且学生兴趣盎然,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就是这样在动态中不断生成,在动态中不断拓展,在动态中不断达成。这种方式的引导没有牵着学生按老师教路走的痕迹,都是顺着学生的思路自然生成。正如叶澜教授所说:“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的展开学习,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资源生成创设条件。
二、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其他教学资源。
1、活用反馈,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学生是现实的、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也就是说:数学课堂是由许多灵动的生命组成的动态过程。教学目标如何具体化?教学内容怎样呈现?教学流程如何设计?„„教学预设时教师思维方式是分析性的。但在课堂中,教师应直面真实的教学,必须树立“以学定教”的观念,根据师生、生生交往互动,时时注意学生在课堂中的反馈情况。要求教师在随机应变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课堂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没有预见到的情况,及时调整、整合课前的预设,给学生腾出空间,为资源生成提供条件,鼓励资源的生成。如:我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时尝试了一种新的教法:
师:请写出一些商是2的除法算式,并在算式中挑选两个算式,观察一下,当被除数和除数发生怎样的变化,商才不变呢?
(小组活动并得出“加、减、乘、除”四个商不变的规律。)
师:我们现在已经有了4个商不变的规律,你觉得那个规律用起来更方便呢?
我预设时认为,学生肯定会说“乘以或除以”用起来方便,但没想到,有一部分学生坚持认为“加上或减去”也很方便,课堂顿时争论起来。当时我灵机一动,在黑板上写下24/8=3 这个算式,请学生利用刚才发现的规律写出3个与这个算式上相同的除法算式,并比一比,谁写得最快。然后,通过反馈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更具有规律的简捷性。面对这些课堂上即时生成的课程资源,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把握教学契机,抓住瞬间机遇,及时调整预设,把这些有效的教学资源开发、放大,让它临场闪光,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课本内容,让师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师生有更多的生活经验融入课堂学习中,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让“死”的知识活起来,让“静”的课堂动起来。课堂由“害羞低头”的“一潭死水”变成“昂首挺胸”的“奔腾小溪”!
2、直面尴尬,机智利用生成资源。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 在对于学生预料之中的答案往往是满意的,对学生精彩的生成性答案是惊喜的,但对于那些尴尬的答案往往重视不够,不是放置不顾,就是因此而手忙脚乱,不知道如何是好。其实,一些课堂上的尴尬,也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资源,如果教师能加以艺术的处理,随机应变、灵活巧妙预设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的。如有一位老师教“乘法应用题”时,出了这样一道题:某班同学去公园划船,每条船限乘4人,他们租了6条船,这个班共有多少人参加划船?学生思考后,列出了这样的算式:6x4=24(人),也有学生列出:4x6=24(人),老师提问:“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答:“要求这个班已共有多少人参加?就是求6个4是多少。”老师满意的让学生坐下。当老师准备下一题时,有一个学生举手了:“老师,有可能只有22人吗?”在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个未曾想过的问题,老师觉得很尴尬,不知该如何向学生解释,草草回答:“这怎么可能呢?”但老师一愣,这种答案的可能性很大,仔细一想又把球踢给学生,“你能说说想法吗?”。“我只是想船为什么一定要坐满呢?”学生的一席话使大家豁然开朗,“那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有几种可能性?”多好的教学契机,老师及时抓住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下迸发出来,于是出现了下面的精彩场面:生1:我觉得可能是21人,算式是4x5+1=21(人),第6条船只坐1人(有生说1个人游船多没意思!)。生2:有可能22人,算式是4x5+2=22(人),第6条船只坐2人„„课堂本来就是师生对话的场所,其教学效益就要在对话中不断生成与构建。当课堂中出现尴尬时,需要老师直面尴尬,冷静的思考,及时的捕捉其中的“亮点”资源,给予正确、恰当的引导,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探讨、尝试中充分展露出自己的思维过程,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使课堂教学在“生成资源”中绽放美丽。
3、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课堂中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令教师始料未及的错误,而这些错误是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心理学家盖耶说:“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因此,教师要独具慧眼,审视度势,及时放弃课前预设,捕捉稍纵即逝的错误并巧妙服务于教学中,促进学生创造生成。如在教“平均数”一课的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一种什锦糖,是用每千克26.4元的硬糖15千克,每千克18.6元的奶糖30千克,每千克21元的巧克力糖5千克混合而成。这样配成的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教师组织大家展开讨论,最后得出算式(26.4x15+18.6x31+21x5)/(15+30+5)。要是总价和总数量相对应。这时教师又呈现了一位学生的另一种算式:(26.4+18.6+21)/3。
师:这个算式的总数和份数已经对应了,你们看有道理吗?
生:好像不对,但错在哪里呢?
师:我们来检验一下,这个算式到底对不对。(学生对两种算式进行计算)
师:结果不一样。问题在哪里呢?有什么好办法说明第2种方法是有问题的呢?
接下来教师就把这个来自于学生的错误作为一个辨析性的,展开了教学„„
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它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小插曲。它可以显现学生真实的思维,反映学生在建构知识和构建能力体系中的障碍。如果教师能巧妙的利用和发挥“错误”这一教学资源,真正挖掘出“错误”背后的内涵,化“错误”为教师的教学资源,化“错误”为教师的教学智慧,将会使我们的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精彩。
课程开发背景 篇3
【关键词】高中生物 校本课程 开发 实践
一、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1. 1有利于课程结构的优化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受课时、资源、实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教师只能依靠文字、语言、符号和公式等进行传授,学生通过理解和记忆对知识进行吸收和内化,忽视发现、探究这些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价值。学生获得的间接经验多,亲身经历少,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让学生所学生物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使课程结构更加优化。
1.2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要,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差异是我们无法避免的,例如:当地文化经济的差异,学校发展资源的差异,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以及教师能力的差异等。以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一把尺子去要求各级教育体系,势必会造成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校本课程的开发恰是注重社区、学校、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差异,提供多样性、可供选择的课程,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既满足了学生的求学需求,又兼顾了教师的特长发展,达到学生与教师的的共同发展和提高。
同时,生物学科教师通过参与课程开发,可以贡献他们的教学实践经验,挖掘自身的优势,通过课堂反馈的信息调整课程内容,有效地采取应对策略,从而提高课程针对性和适用性,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很好地促进作用。
二.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梳理本校可利用的资源。
为了实现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首先应针对本校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分析和整理。校本资源主要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两部分。
1校内资源
校内资源,主要包括本校教师、学生、学校图书馆、实验室、动植物标本、矿物标本、教学挂图、模型、录像片、投影片、幻灯片、电影片以及其他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
2校外资源
校外资源的确定应结合当地实际,选取代表性资源。如:我校所在地是当地最大的蔬菜基地,结合蔬菜基地这个代表性资源开展生物校本课程开发,使学生在教材中学习理论,以蔬菜基地进行实践,就能够较好地实现活动类校本课程的开发目标。
三.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设计教学一体化方案,实现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
实现国家课程二度开发的主要抓手是深化对课改的认识,变写教案为设计教学一体化方案。
教学一体化方案设计简介
(1)“教学一体化方案”设计的核心思想:把教师备课的隐性思维过程转化为显性思维过程。教师备课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思维的过程。怎么才能更好的把隐性思维转化为显性思维?教学一体化方案解决的办法是:教师要把对教材学习、分析的过程转化为一个问题系统(问题链)。在一个大问题下面分解出来一系列的子问题。这些子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围绕着一个主题,是一个问题的链条。为使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教学一体化方案还要求以相辅相成的训练系统。用一句话来概括方案设计的核心思想,那就是:把教师的思维过程首先转化为问题系统和训练系统,然后,以教学一体化方案的方式展现出来。
(2)、“教学一体化方案”与传统教案的区别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区别一:教学一体化方案设计与教案设计的出发点不一样。
教案侧重于从教师教的方面来考虑。从编写教案的情况来看,教师考虑更多的问题是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准备采用哪些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用直观教具还是用多媒体来演示学习结果呢?好的教案也能做到三备,其中教学进程部分也会安排学生活动,但更多的教案做的是“搬运工”的工作,把教材、教参上的东西搬到教案本上,以备检查。
教学一体化方案则侧重于从学生学的方面设计,教师考虑更多的问题是:学生能够把教材中的有效信息提取出来吗?会加工处理这些信息吗?会运用这些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吗?
区别之二:教学一体化方案与教案展示的方式不同。
教学常规上规定有“规范教案”的展示办法:1、教学目标;2、教学重难点;3、教学用具;4、教学方法;5教学时数;6、教学进程;7、作业布置;8、教学后记或反思等。
而教学一体化方案没有这些东西。在教学一体化方案教学目标(包括智能目标,情感目标)、教学重难点,甚至教学进程,均不是以显性状态出现的,而是隐含在一系列的问题和训练中,呈一种隐性状态。
区别之三:教学一体化方案是师生共用的,人手一份。不像教案,只有教师有,学生能看到的不多。
四、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体会。
通过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我们认为:,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是无止境的,学生只有通过多样的学习活动来认识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和社会发展从而取得的经验、体会才能保持长久,才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综合的科学知识信息及技能,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和创造热情。学生和教师是课程开发的真正受益者。学生提高了学习生物的兴趣,张扬了自己的个性。教师提高了课程开发的能力,提升了自身的素质。学校也是受益者。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格,形成了学校的地域特色。
【参考文献】
[1] 汪忠,刘恩山.《生物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刘恩山主编.《中学生物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 李向珍. 校本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北京教育,2006(3).
[4] 唐春燕. 邹平一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2012(10)
课程开发背景 篇4
一、适应新课改要求, 创新体育课程的内容
在新课程实施以来, 高中体育课程“ 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大胆改革,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体现课程的时代性。 在课程内容方面, 重视改造传统项目和引人新兴运动类项目, 精选适应时代要求的、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内容。 ”这就要求高中体育教师要适应新课改要求, 教学内容也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高中体育课程主要开设了必修的六个运动技能系列和健康教育专题系列, 其主要内容是衔接义务教育体育课程基础上的田径类项目, 如果还是和义务教育体育课程一样机械枯燥的跑、跳, 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不符合高中体育课程的本质目标。 从课程标准不难发现, 要想创新体育课程的内容, 就必须与新兴运动类项目相结合, 要与学生的运动环境、运动实际相结合。 比如, 高中生都喜欢冒险性游戏, 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如果引入游戏, 则可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之中。
再如, 对于接力跑的教学, 当教师说明要进行接力跑时, 很多学生都表现出畏难情绪, 这时教师可把学生按照强带弱原则划分为四人小组, 每100 米设计一个贴脸板, 让学生小组内商量接力跑的顺序, 除了要完成四个四百米处的贴脸游戏之外, 每个小组还要共同完成一个贴脸游戏, 所有时间都计入到总用时之中。 游戏开始之前让学生先进行小组商讨, 制定竞赛方略, 并根据对方组的人员结构特点来设计接力顺序, 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最大潜能。 这样不仅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 而且学生并不会感受到有压力, 在非常轻松的环境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这种适应课改要求、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的课堂教学内容, 让体育课程不再是简单的身体素质训练, 也拓展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德育教育。
二、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比例, 促进学生身心均衡发展
新课程改革将体育课程划分为身体和心理两个维度, 很多教师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从当前学生的情况来分析, 高中生心理问题频发, 如果不能落实心理健康教育, 那么体育课程就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其实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要在体育课程中划出单独的课时来进行之外, 还应该加强运动课程中的心理辅导, 潜移默化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例如, 在运动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就是要在学生竞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果敢坚毅;在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时中则要求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以及掌握调试心理, 发泄内心的不良情绪, 积极维护健康心理的常识。 如, 在练习双杠过程中, 很多学生都因为不能很好地完成动作而产生畏惧心理, 或者逃避训练, 这时教师在示范过程中除了要展示动作要领之外, 还要不断给学生打气, 让学生勇于尝试。 这样不仅完成了身体素质的训练, 也让学生获得了强大的自信心, 身心获得均衡发展。
三、丰富体育课程的开设形式, 建立体育校本研究体系
体育课的表现形式除了常规课堂之外, 还可以建立班级联动机制。 所谓班级联动机制, 主要是指运动会形式的班级竞赛, 这种竞赛相比运动会的竞技难度要低, 趣味性更强, 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 要推进体育课程向纵深发展, 还必须建立与课程开展相辅相成的校本研究体系。体育课程的校本研究要立足于教学实践, 要研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难题, 如高中生素质普遍下降之后课程的开展难度把握问题等。 例如, 体育课的开设, 在保证正常的教学内容完全完成的基础上, 我校设置年级运动会, 把同一年级的体育课调整到同一时间, 将重要的田径项目作为比赛内容, 学生对这种难度较低又能展示自我的课堂投入度更高, 课堂教学内容的落实也更好。 学校为了更好地开展体育课程, 还建立了“ 丰富体育课呈现形式研究”的校本研究小组, 鼓励教师立足教学实际, 提出宝贵方式。 通过教师的有效研究, 体育课的呈现形式越来越丰富。
课程开发背景 篇5
仙居县第一小学课题组
组长
林晓梦
一、课题的提出
(一)学校德育的大背景
2007年,学校首次提出情境德育,并同时提出德育要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编写了《胜在起跑线上——情商基础》校本教材,开始关注德育的实效性。
2010年,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好习惯养成,成立了专门研究团队,研究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好习惯教育与引领,开发了校本教材《好习惯伴我成长》,选材立足校园,来源与学生实际,拉近教材与学生间的距离,情境德育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2012年以来,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放在教育的首位。学校在德育工作上提出“七彩德育”的德育新理念。内容包括以“民族精神、习惯养成、诚信守法、体艺修身、实践创新、心理健康、环境保护”七个方面。如何让学生拥有这些好品质,成为向上向善的阳光少年,是学校德育的新思考。
2014年,学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长三角地区一等奖获得者应燕老师和“浙江省智慧班主任”林晓梦老师牵头研究的“微型班队课”引起了引起来全校老师的共同关注,她们只是随时随地用手机记录的方式,拍下一些颇具教育意义的镜头,把这些镜头分类、整理,形成教育学生的素材,教育效果非常好。德育处更是把这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小片段,编排成小短剧,在台上演出,教育了演员本身,更教育了台下众多学生。从此,“微课”这一新的情境德育形式,扑面而来,开始正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重点研究项目。
(二)“德育微课”的自身特点
德育微课,形式上“微”,内容上“精”,切口上“小”,教育效果追求“妙”。1.“德育微课”教育时间较短:“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可以通过晨会或其他空暇时间即时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发现问题,及时教育;发现题材,及时获取。2.教育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内容取之于学生平时学习生活,又教育于学生自己。学生出现哪些坏习惯或不良行为,通过形象化、真实化的“德育微课”,让学生自我对照,自我反思,自我认识,自我成长。
3.“德育微课”切口小:一个微课解决一个问题。文明礼仪、卫生、安全、学习习惯等教育中,学生或多或少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良行为,问候礼、候课礼、如厕礼等,小细节处抓住微课题材。
4.微课呈现 “情境化”。学生自己就是演员,抓拍到的视频也是取之于学生,学生看到微课内容,心理上已经非常熟悉,很容易去对照,去接受,所以,“德育微课”本就是校园某个情境的再现。
5.“德育微课”资源获取便捷。“微课”其实无处不在,拿着手机,逛逛校园,随时拍下学生校园生活的一些微镜头,好习惯也好,我们当作一种正面教育,坏习惯也罢,我们当作是一面镜子,让学生从中明辨是非,促进好习惯养成。走在街头,走近社会,我们都可以获取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微视频,它也可以视作一种微课,让学生学会做一名合格的小公民。“微课”小到信手捏来,大到精心制作,来源于学生,服务于学生,便捷而直观。
(三)校本教材《好习惯伴我成长》使用困惑
校本教材《好习惯伴我成长》共六册,是一本漫画式的儿童读本。但往往学生只单纯性地把这本书当作是一本课外读物,没有很好地去对照自己,教育自己。对于一部分平时不爱看课外书的学生,更是形同摆设,毫无用处。“德育微课”把“死”的教材变“活”,把教材中的每篇内容拍录程“微课”,这样,学生像看电视、听故事一样,去认真地观看、倾听。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对照就会反思。
(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需求
一是学生的需求。我们发现,学生不喜欢说教式的思想教育。条条框框的内容,学生当时一听,觉得自己应怎么做,不应怎么做,可几分钟就忘了。学生喜欢的更容易接受的是有趣的、直观、能触动心灵的思想教育。这就需要教育内容形象直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微课”形式容易让学生更好地接受。
二是教师的需求。教师一天工作非常忙碌,时间十分紧张,教学任务繁重,没有那么多地时间整天去关注学生的习惯养成,所以,只有抓住碎片化的时间,充分利用几分钟的时间,见缝插针,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等各方面的教育,微课也很符合教师的工作特点。用“微课”随时随地解决自己班级迫切需要解决的管理问题,让品德教育更有效。
二、“德育微课”的界定
早在2010年,微课创始人胡铁生老师就已经在佛山市成功举办了首届微课大赛。胡铁生老师界定的微课概念:微课,就是微型视频课程,又名微课程,是以短小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2013年,微课概念在教育界爆发,得到教育界广大同行的高度认可和一致追捧。“德育微课”是以“微课”为载体,以学生的道德养成为目标,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教育
事例,把它编排一个微小品,拍成一个微短片,演成一个微短剧或即时性地拍录一些学校、社会上感人事迹、不良行为等,贴近学生实际,从微入手,更形象化,情境化地教育学生,以达到很好的德育目标。三.本课题研究的基础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通过阅读德育书刊,和互联网上的查阅,我们发现“情境德育”早在2002年,就有人提出,并绝大多数小学已经采用了这种贴近学生的德育形式,十分受到学生的欢迎。“微课德育”是近年来刚提出的一种德育新模式,是情境德育的延伸。我们结合自己的理解,与对“德育微课”的研究,寻找到这样几个理论方向。
在国外,微课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华大学LeRoy 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简称OML。现在的微课概念是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提出的。他们主要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录制一系列1—3分钟的教学视频,突出关键的概念、主题和活动。
美国青年Salman Khan创立的可汗学院在微课领域做的较有特色及影响力。他尝试用通过互联网视频进行异地教学辅导时,通过视频设备录制10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上传到网上供世界各地的人们免费使用,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教育方式。许多教师尝试改变以前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国内,对微课的理论研究也相对丰富。广东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自2010年率先提出微课概念。2012年11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给微课的定义:“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摸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其核心是强调微课“简短、完整”和突出“视频”的主要地位。
黎加厚认为,“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其说明微课程除视频外,还可以是录音、PPT、文本等形式。
(二)本课题研究的实践基础
本课题组在确定课题方前,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奠定了不少实验基础。
1.成立“德育心育青研社”,对“德育微课”进行专题的探讨与研究,并已经用“小影”技术成功制作“文明礼仪”主题微课40多个。
2.组建“德育微课核心团队”,进行了初期的查阅资料、参与实践、效果验证等工作,为开发德育微课程做一系列的前期准备。
3.微课《学扫地》,获浙江省微课评比一等奖。
4.《从“微”入手,做真德育》论文在县级教育局网站发表 5.《七彩德育滋养七彩人生》发表于浙江省《一校一品》
(三)本课题研究的“共情”基础
“德育微课”受到了县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希望学校能完成这套“德育微课”教材,把这套教材推广到全县各个学校。
“德育微课”受到了广大家长的肯定与欢迎,解决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有些家长愿意参与到微课的制作中来,成为微课中的“演员”。
“德育微课”受到了老师们的热烈欢迎。好习惯教育不再是口头说教,而是生动形象的“微课”。不用教师苦口婆心,学生看完内容,就能受到心灵的熏陶。教师也不用整堂课对学生进行教育,只需选取碎片化的时间,就可随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德育微课”是学生成长的镜子,生动、灵动,学生乐于去看,乐于去学,乐于去接受,通过是非的辨析,引导学生养成好习惯。
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对“德育微课”迫切地需要与期待,达到情感上“共情”,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去探究更实效的“德育微课”。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通过课题研究,开创“微课化班队课”班队课新模式,优化班队课教育。
(二)通过课题研究,形成以“文明礼仪教育、安全教育、卫生教育、学习习惯教育及道德品质教育”五大体系的“微课”课例,形成五套“微课校本教材”,利用“微课”,展开学校德育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三)通过课题研究,把省精品课程《好习惯伴我成长》每课教育内容,制作成微课,使校本教材内容变得鲜活,学生容易接受,教师喜欢运用。
(四)通过课题研究,解决学校德育中众多不文明现象,通过微课正面引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五)通过课题研究,强化班主任研训,提高班主任的基本素养,达到人人会制作微课、利用微课的目标,并通过资源的共享,减轻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负担。
(六)通过课题研究,建立学校“微课资源库”,方便教师随时选材,随时教育。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德育微课”获取途径的研究
1.校本教材再开发。我们将重新审读校本教材《好习惯伴我成长》,把每课的漫画故事进
行重新改编,把虚拟的漫画人物换成本校的学生,让学生当演员,演出教育故事。这样离学生的距离更近,学生就更容易去接受。
2.根据教育实际需要,精心编排。我们课题组将根据教育内容需要,特意编排一些微课。我们认为学生是“动”的个体,成长过程中,有时候是非观念不强,随时会做些这样或那样危险的行为或不良举动,需要我们及时提醒,或作正面的引领。我们将通过教育实际,编排一些小短剧、小品,拍录成一堂微课,让学生明辨是非,健康成长。
3.即时性获取。课题前期,课题组老师已经作了一些尝试,拿着手机,逛逛校园,随时拍下学生校园生活的一些微镜头,作为微课教育题材;走在街头,走近社会,我们都可以获取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微视频,它也可以视作一种微课;家庭教育中,家长拍录孩子的一些正面反面现象,也可以作为微课题材;学生的一些慈孝事迹、实践活动都可以视为微课题材,即时性地获取。
4.网络资源整合。课题组成员在互联网上收集了一些公益广告、微电影、微视频等,把这些题材加以整合,就可以得到另一种意义非凡的微课题材。(二)“德育微课”呈现形式的研究
1.以“小影” 为技术支撑的图片视频整合式微课。我们发现,只要在手机中下载一个名为“小影”的客户端,就可以把手机拍录下的视频和图片进行剪辑和整合,形成一个完美的微课。且我们同时发现,“小影”操作非常简单、便利,只要手机中有题材,几分钟内就可以生成一个主题微课,而且形式十分有趣。
2.以“格式工厂”“绘声绘影”为技术支撑的“视频整合”式微课。课题组在网络上充分学习,找到能处理视频的两个软件,即“格式工厂”和“绘声绘影”。我们将通过这两个软件,把散乱的视频整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教育短片。
3.以“PPT”录播技术为支撑的图片播放式微课。据了解,大部分教师对PPT制作比较熟悉,课题组将结合平时教学中常见的“PPT”技术,让老师们尝试用PPT进行微课制作,最后把整个PPT进行录播,也形成一个自动播放的完整视频,省去老师点击操作。
4.以“摄影拍摄”为技术支撑的录像课式微课。本校配备了先进的摄影器材,课题准备将其很好地利用。对于类似“微课班队课”的一些题材,我们可以专门录播,在全校进行播放。5.以“舞台演绎”为载体的灵动式微课。课题组成员将突破微课的传统观念,拟让微课变得更灵动,实践中,我们将把微课搬上舞台,台上演微课,台下受教育,让微课不仅是一种视频题材,更是一种小型的舞台教育课。
(三)“德育微课”实施途径的研究
我们将尝试把“德育微课”引用到学校的各个教育环节中,使其成为班主任乃至所有老师管理学生、教育学生的“锦囊妙计”。现预设从下面几个点先开展:
1.晨会教育。晨会只有10分钟时间,教师往往很难把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我们课题组将提供教师们晨会教育中的各个题材“微课”,让教师根据班级需要去进行选择,肯定让晨会变得短而有效。
2.班队课。课题组将突破传统的班队课形式,把安全、卫生、文明礼仪教育用“微课”形式进行播放。学生看完教育短片后,结合班级、对照自己议一议,谈一谈,不用教师多说,让他们自己反思中感悟。
3.《地方课程》教育课。《好习惯伴我成长》是学校教师倾力编写的一套很好的习惯养成教育教材,但很多教师都不懂怎样去用好这套教材,所以使用率不高。我们将把教材的每一课内容联合学生生活实际,制作成“微课”,即小短剧、小故事、小动画等视频教材。选用学生身边的题材故事,去教育学生,使学生感同身受中,明辨是非。
4.主题升旗。我们将把微课搬上舞台,丰富主题升旗,在全校集中这一难得的时机,通过“德育微课”对学生进行教育。
5.家校互动。课题组将充分利用微信平台,把一些需要家校合力教育的“微课”传到学校微信平台上,与家长共享教育资源,共同促进孩子良好品质的养成。我们也将让家长也拍录孩子在家、在社会上的出色道德表现,将微视频传送给老师,形成家校共育的大氛围。6.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课题组将抓住学生群体中许多个特殊的“微镜头”,如打人、自卑、多动等等小镜头,制作成特定的“微课”,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拟把“微课”这种全新的教育形式,引入到心理咨询室,增强心理咨询实效性。
(四)“德育微课”效能的研究
“德育微课”虽然学校前期已经进行了一些“雏形”的研究,发现其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但是,接下来,我们准备出台一系列的效能检验方案,让“德育微课”在实践中扬长避短,取得更好的效果。初步预设检验方式如下:
1.调查问卷。我们将对“家长、教师、学生及社会人士”进行“德育微课”效能分析调查问卷,掌握真实的反馈资料。
2.定期分析。课题团队将配备专门人员对教育成果进行观察和拍录,观察“微课”前和“微课”后学生的一些变化,几周或几个月后学生的变化等,以便即时对“微课”进行反馈与改良。
3.开展“德育微课”成果展。我们将通过学校的“七彩德育节”对“德育微课”成果作专
题展示。通过“微课化班队课”活动展示、“德育微课”讲座、“微课资源库”展示、“德育微课”化的主题升旗仪式展示、“德育微课”校本教材展示及学生的文明礼仪、风采风貌展示等,检验“德育微课”效能。
4.申请专利,申报省精品课程。我们将实践中不断创新、更进,把“德育微课”做真、做实,做好,推广到更多的学校进行效能检验。并预备申请专利,继《好习惯伴我成长》之后,申报省精品课程。
(五)“德育微课”教材编写的研究
在对教材编写上,课题组打算突破传统,以“光盘”为教材主体,微教案、教育实录为附件,编一套实用性更强的校本教材。
1.“德育微课”光盘。我们将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对所有微课进行整合分类,刻录程以“文明礼仪教育篇、安全教育篇、卫生教育篇、学习习惯教育篇、道德品质教育篇”等若干个主题光盘,形成一整套德育题材。
2.“德育微课”微教案。我们拟通过一轮又一轮的微课教育实践,选出优秀教案,编辑成册,成为光盘配套素材。
3.“德育微课”教学实录。我们将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把部分优秀教师的“微课”教育过程拍录下来,附于光盘中,提供广大教师学习借鉴。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理论梳理阶段(2015年3月——2015年10月)1.筹建课题组,制定课题,明确各研究内容的负责人。2.用文献研究方法,查阅相关资料,并制定具体申报方案。
3.申报方案制定后,请有关专家提出修改方案,并进一步作可行性和可能产生的效果分析,最终完善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方案试点实施阶段(2015年10月——2016年7月)
进一步细化课题研究方案,进一步明确研究分工;开展课题组大讨论,确定研究课题实施的基本步骤,同时,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学习和分工,敲定课题实施的方案。具体工作: 1.确立以“文明礼仪、安全、卫生、学习习惯、道德品质”等五个内容为研究主题的微课程研究方向。
2.从“更贴近学生实际”出发,研讨微课程的几种最佳呈现方式。
3.制定课题具体实施方案,成立课题核心团队,并成立若干个子分队,对课题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
4.开展全校性动员大会,把课题研究提高到“人人知晓,更多参与”的高度,以便让课题更便利地开展。
5.定期开展展示、交流与反馈活动,及时扬长避短,积累优秀微课资源。
6.中期汇报:对前一阶段的工作做一总结,请专家论证、检验前期成果,提出修改和调整的方案。
第三阶段:课题方案全面实施阶段(2016年9月——2014年12月)
1.课题组核心研究人员根据前一阶段试点实施的情况,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完善。2.扩大研究范围,提出全员研究,对研究人员提出要求和任务。
3.以研究困惑与成功为指向,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交流研讨活动,形成常规化的课题学习交流制度。4.举办“德育微课”教育论坛。
5.总结“德育微课”的显现形式、获取途径、实施途径及效能等研究与实践情况。第四阶段:成果总结阶段(2017年1月——2017年2月)1.开展“德育微课”成果展示活动;
2.课题组成员撰写实施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3.整理并分析研究成果及相应资料,反思课题研究的发展现状;
4.总结提高课题研究的理论,反思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得失成败,做好结题工作。5.撰写研究报告、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6.请专家进行评估验收。
六、预期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情境德育背景下小学“德育微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2.“德育微课”教育光盘
3.相关论文《情境德育背景下小学“德育微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等 4.“德育微课”微课案及教育实录 5.相关的活动案例与活动素材
七、课题研究的条件
1.仙居一小是百年老校,是仙居龙头学校,德育工作非常扎实有特色。学校有60多个班级,学生数3000多人。学校设施齐全,教学设备先进,并拥有一批参与共同研究的“德育心育青研社”成员,保证课题顺利开展。
2.课题负责人吴建明是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台州市名师,县“十佳校长”。分管德育二十多年,承担了多项课题研究,并在各级刊物上发表多篇德育论文。
3.课题组在前期的研究中积累不少实践经验,为本课题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实践基础。4.课题组其他成员为各年级组德育组长及校骨干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并拥有课题研究经历,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5.本项课题将作为学校的重点课题,将课题研究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聘请市、县教科所的专家为本项课题的顾问。
主要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M].电化教育研究,2011 [2]国外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案例剖析[J].吴秉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 [3]陈传锋.微课教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课程开发背景 篇6
关键词:新课改;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它不仅传授给学生普通的知识,而且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意义。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和单一课程体制的影响,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空间、利用的教学主体以及资源内容方面都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因而导致课程资源难以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课程能否打破传统教学资源和方式的束缚,实现自身的不断优化和进步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的含义和分类
传统观念一直错误地引导人们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而新课程规则认为真正的课程资源是无穷的。从专业化的角度给课程资源的定义是:课程资源就是课程从设计、编制、实施到评价一系列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以及社会自然资源的总和,其中包括教材、家长、学生、学校以及社会中所有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我们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标准,将课程资源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从资源的来源来分,主要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根据资源的物性特征来分,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从资源呈现的方式来分,主要分为文字资源和实物活动等等。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开发学生中的课程资源
学生作为课程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因素,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学生的知识水平、思想观点、身体状况等等都是教学中重要的课程资源。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储量和社会阅歷进行有效的资源利用,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新的教学。学生由于受到家庭教育背景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影响,导致了学生中普遍存在差异。老师应该利用好这种差异,根据能力不同的学生加以适当的引导和重视,帮助他们更好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发展方向。
2.开发教师中的课程资源
教师是课程资源中资源最丰富和最具有张力一个群体,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本身对于课程最终的效果的影响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所以说教师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尤为重要。由于我国教育长时间受到应试教育的压迫和禁锢,创新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无法运用到教学中来,导致了素质教育难以健康发展。很难彻底地摒弃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树立新型的教学观念。在教学方法上,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展开启发式的教学手段,与学生开展积极热烈的讨论,共同学习和进步。
3.开发利用校内课程资源
校内的课程资源是教学中最便捷、最基础的资源,主要包括物质资源和人文资源。物质资源包括图书馆、阅览室、信息中心等;人文资源包括文艺演出、社团活动、各种比赛、讲座、仪式等等。校内课程资源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为基础和便利的资源。老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政治方面的辩论大赛、举行政治讲座和知识竞赛等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
4.关注现代信息资源开发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渗入,信息技术确实为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和教学资源。高中思想政治老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查阅最新的时政新闻和相关的资料视频,迅速掌握相关的新闻及政治动向,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检索、收集、筛选、分析的能力,师生共同讨论政治热点并展开热烈的讨论,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新时代、新背景下的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由于本身独特的教学方式,更深层次地对思想政治课程资源进行挖掘、开发,为更好地进行政治教学而不断奋斗和努力。
参考文献:
[1]于云荣.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的多维路径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05).
[2]金丽芳.浅淡对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有效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5)
课程开发背景 篇7
一、树立正确的教材应用观
在许多教师心目中, 教材通常被看作是具有特定体系的学科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对教与学起着绝对的规范和控制作用。这种传统的教材观, 过分注重教材在传递知识方面的功能以及教材的权威性, 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简化为教师照本宣科地“教教材”的过程, 导致师生唯教材是从, 不会也不敢创造性地“开发”教材。新的教材观使教师找回了专业角色, 教师不必把教材奉为神圣, 可以凭借自己的理论和经验对其进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演绎, 进行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教学。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轮课程改革中通用技术教材设计了许多实验及实践探究活动, 在内容体系、活动方式、组织形式和考核评价等多方面也给教师留了较大的创造空间。在实施通用技术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从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这一课程目标出发, 做到多一点交流, 少一些灌输;多一点引导, 少一些替代;多一点实践, 少一些识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 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 获得科学的方法。
二、理解新课程标准, 把握技术教材结构
在新课程中, 课程标准对教材使用建议: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由此可知, 教材是为教师完成教学目标而提供的范例, 教师有权利对其进行选择、补充等调整手段。所以, 在通用技术的教学中, 不应完全依赖“课本”, 而要灵活地使用教材, “站在课程的高度看教材、跳出教材用教材”, 把教材当作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的载体, 创造性地、个性化地教学。在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 教师要把握好教材的结构。通用技术教材很多以探究的方式来呈现教材内容, 彻底改变了传统“学教材”的面貌, 这使科学探究作为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成为可能。这一变化, 除了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 更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的体验过程, 注重在参与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方法。例如:广东版通用技术教材———《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至第五章的编写, 就是以问题的解决为过程来展开的, 教材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满足学生需求的“多功能书桌”设计为例, 引领学生经历一般的、完整的技术设计与制作的过程。每章还侧重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可选择的活动。通过自主完成这些活动, 学生可将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解决各种问题。其次, 通用技术教材在体例上较多采用学案式的特点, 如在正文页面上留有很多空白, 可记笔记、写要点、记录数据和观察现象以及填写探究实验报告等, 这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最后, 在教材中还增加了学习方法的指导语、知识延伸, 思维拓展等。如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教材中就有“活动延伸”“阅读材料”“新视窗”“实践与体验”等针对性强的栏目;地质版教材设计了“技术实习”“问题思考”“调查研究与评价”等栏目;广东版教材则在每章后都设有“本章小结”“知识结构”“回顾与评价”, 注重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选择内容, 科学地设置“调查研究”“讨论交流”“技术实习”“技术试验”“试一试”等栏目, 要求学生在弄懂科学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前提下, “动手做”“做中学”“学中做”。这些栏目的设计都在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甚至是拓展。增加了实践的机会, 给学生搭建了创新的平台。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总结, 对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 对知识和方法进行再认知, 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思维方向, 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拿到教材后, 首要的一件事情是通读教材, 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 理解编者意图, 把握教材的特点, 做到心中有数。教材的编写原则一般有三个方面, 即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顺序和学生心理发展顺序。过去的教材多以学科为中心, 注意知识逻辑顺序的体系, 而新教材注意吸收学科中心和社会中心体系的各自优点, 综合考虑了知识的逻辑顺序、社会需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 通用技术教材相对弱化了知识的理论性和逻辑性, 不过分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而是进一步体现学生的认知过程和学生的技术素养、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教材的这一特点对老师在分析教材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 教材从学生的可接受性角度, 可以弱化知识的系统性, 但老师在处理教材时, 还是要理清知识系统之间的关系, 找出各部分知识在系统中的位置, 以更好地把握其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 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体验认知的过程、提高技术素养, 也并不是在教材中某一部分集中体现, 而是贯穿在教材的始终, 但它们又是相对隐性的。这就需要老师在分析教材时以科学探究活动为线索, 明确每一阶段中的侧重点, 在实施教材的过程中对技术素养渐进培养。因此, 新课程中通用技术教材非常明确地向教师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 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对技术素养的形成。培养学生技术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体会逐步掌握学生技术的方法和乐趣。如果说旧教材是侧重授人以鱼的话, 那么新教材则强调授人以渔。通过这种示范作用, 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进一步被唤醒。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学习方式, 学生创新能力和技术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三、立足三维发展目标, 改变知识呈现方式
掌握教材中的知识、技能只是教学目标的一部分, 课程标准中的其他非确定性的指标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思想、观念、方法、思维品质、发展潜质等在某种意义上比知识的掌握更为重要。教材中的知识以相对静态的方式存在, “当知识要重新被人理解和学习的时候, 知识必须再次以过程性的方式存在, 具有某种动态的特点, 恢复其与人的情感及共同体的思想氛围的密切联系”。从这一方面出发, 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广阔的社会生活和现实生活, 通过各种教学情景和教学活动创造和恢复知识的动态性, 使静态的书本知识转化成学习者个体的知识, 使其具有个人意义。因此, 教师要超越狭隘的知识观, 不仅要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 还要重视知识的运用和学生运用知识过程中的体验, 实现超越知识学习的“三维”发展目标。目前, 在湖南省的通用技术课堂里, 有很多的老师关注“三维”目标的达成, 改变了过去陈旧的知识呈现方式, 通过科学、恰当的情景教学、案例教学, 将技术知识和技术文化渗透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教学情景中。这种案例分析法, 即开始不直接阐述理论观点或操作要领, 而是用问题引入, 列出若干案例, 然后由师生共同分析,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最后归纳出对该问题的理性认识或找出问题的答案。值得注意的是, 精选的众多案例, 要贴近学生实际, 要充满生活情趣, 要有技术含量, 要富有时代气息, 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学生心理上与新知识、新技能之间的距离。这种案例分析法,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降低难度, 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技术与设计1》中, 关于技术的双重性和两面性、设计的一般过程、设计的原则等问题, 学生一般不容易理解。通过展示案例“一项主体农业生态工程”“家用餐厅一角”“‘生态’垃圾桶”“大面积蝗灾的成功防治”等的具体分析, 学生可以很快理解这些知识。再例如《设计的一般过程》, 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设计多功能学习盒 (架) 、多功能电脑桌、台灯设计等作为实践活动。笔者曾经听过一堂“台灯的设计与制作”的技术实践课。授课教师首先向学生布置明确的台灯项目制作任务, 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运用所学的设计的一般过程知识, 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设计不同的方案, 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不同的台灯作品。在制定台灯的设计方案, 分组制作台灯模型后, 老师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交流设计和制作的过程及设计思想。学生非常认真地对作品的构思、设计与制作过程及作品特点进行介绍, 各组学生从确立设计理念、制定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和加工工艺到制作台灯模型, 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对技术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也有了亲身的体验。课堂内进行作品自评、互评时, 学生兴趣盎然, 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 介绍制作过程中的快乐与困惑, 热情地肯定设计中的创意, 对作品中的不足提出质疑和真诚的改进建议。同学们在相互交流中所表现出对技术设计的兴趣和克服、困难敢于创新的精神, 使课堂里处处闪现着智慧的火花!这样的教学在注重学生技术能力的同时, 促进了学生共通能力的发展。由最初的单一技能训练, 逐步转向强调学习中学生技能的形成、思想方法的掌握和文化的领悟。
四、整合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渗透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改革, 要求教科书的编制要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 尽可能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能力水平。但由于不同群体的学生在所处环境、认知水平、知识基础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 这种差异性决定了一种教科书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学生。因此, 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础整合各种课程资源, 弥补教材在实施中的不适应性。课程资源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 但其实质就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为教育教学服务。其他课程资源都可作为教材在实现新课程目标时的有益的补充, 它们的选择是以课程标准为基本标准, 但实际上还是要从教材适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兴趣需要出发, 以教材现有的资源为中心, 最好选择能根植于教材中相关的资源。最为直接的包括教师用书、其他版本教材、教辅资料、备课课件、现代化教学设备等, 它们是与教材关系最为密切, 最容易作为教材相关内容的拓展而得到应用。此外, 开展课外活动课、课外阅读课、校本课、课外参观、专题报告会和课题研究课等, 也能大大促进教材作用的发挥。
由于目前高中通用技术教材有多个版本, 每套教材各有特色, 各有侧重。不同版本的教材具有不同的编写体例、切入视角、呈现方式、内容选择及图像系统。例如:地质版的教材条理清晰;江苏版的教材内容新颖, 图片丰富;广东版的教材知识体系清晰, 重点突出。如在讲“系统的基本特性”时, 广东版和江苏版有四个特性相同, 不同的是广东版有“层次性”, 而江苏版说的是“动态性”, 层次性在讲系统的概念时就已有所交待, 而且容易理解, 而动态性更能反映系统的特性。又如:《技术与设计2》关于“流程的设计”这一知识点, 各版本的教材在编写体例上各有特色, 表述上也有叠加。如果在备课时老师能参考多个版本教材, 综合利用各教材中的图片、案例、数据、阅读材料等教学资源, 把握流程设计中以时序和环节为设计的主要线索, 就能达成教学目标。所以, 教师只有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学生, 找准三者的连接点, 才能做到“用教材教”。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会融入自己的智慧, 对教材进行重组和整合, 选取更好的内容深加工, 设计出活生生的、贴近学生实际的课程, 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 学生才能把教材信息建构为自己的认知体系。因此潜心研究每套教材能更好地帮助我们教师备课。实践中也证实了对多个版本教材有研究的老师, 在实际教学中收效是很明显的:很多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引导技术设计思维、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中感受到了技术思维的形成和开发, 获得了技术学习的成功和乐趣。而教师在学生获得成就感的同时, 也激发了自身再次深度开发教材的勇气和激情!
除了教材中已有的学科渗透外, 教师在教学时可有意识地进行多种学科的交叉与整合。教师可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各种资料, 让学生朗读、交流、讨论等, 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又丰富了课堂的内容, 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把不同学科联系起来。例如:高中通用技术教材中关于“结构”“系统”“流程”“控制”等章节的知识与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相关学科的内容相关联, 加强了学科间技术知识与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例如:在《控制与设计》的教学时, 引入学生宿舍楼道的声控灯案例:如果白天有声音, 灯同样会亮, 这样浪费电力, 但是我们可以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将装置加以改进, 达到白天有声音灯也不亮的目的, 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欲望。当学生比较困惑的时候, 教师适当地加以提示:物理上我们学过了光电效应、光敏电阻、传感器等知识, 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很多同学设计出了声光共控灯, 达到教学要求。
教师在运用这些教材时要理解编者的意图,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团队优势, 同一学科、同一学段甚至是交叉学科进行课堂资源的适当分工, 互通有无, 减轻教师的开发负担, 降低开发成本。同一资源的信息往往是多元的, 不同教师可以反复使用, 可以与信息技术组、物理组、化学组等各个科组的教师建立起长期合作的关系。在课堂教学资源的利用中, 应该注重整理与储备及后期的修改工作, 有步骤地把经过实践检验且可反复应用的课堂教学资源储存起来, 逐步建立课堂教学资源库。
总之, 新课程明显地体现了教材的价值不在“控制”教学, 而是作为服务教学最基础、最便利的课程资源。通用技术教材的使用对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管理才能、研究能力等很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发挥创造性的机会。作为新课程另一重要资源的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则更要发挥能动性, 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点, 依据具体教学情景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运用。新的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课程开发的权责, 从课程的被动“消费者”变成了积极的课程开发者和实践者。因此, 新课程背景下, 优秀的通用技术教师要学会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
课程开发背景 篇8
1 增进身体发展的教育功能
体育之本义是指对学生的身体锻炼和训练。新的科学研究证明, 人的本能在适应环境能力方面根本比不上动物。连最简单的坐、立、走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 都需要后天的学习才能获得。所以, 学习这些基本技能既是发展身体的过程, 也是接受教育的过程。对于每一个人的身体来说, 必须进行体育锻炼才会健康, 必须经过科学训练才能发展其体能。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 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的背景下, 人更需要体育锻炼。因此, 对于学生的身体教育尤为重要。
但是, 许多学生、家长、教师与教育管理者认为, 一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文化课程的学习, 而在学习任务繁重的情况下, 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二是学生年轻, 身体健康, 不锻炼也没有关系;更有甚者, 认为读书是读不死人的。实质上, 发挥体育锻炼对学习的调节功能,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适应学习的生理、心理压力, 更有利于学生的智力水平的发展, 和文化学习成绩的提升。
为此, 教育工作者, 特别是体育教师应该根据人体发展的规律, 合理组织学生的体育活动, 真正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并教育学生从小养成了锻炼身体的习惯, 为他们将来的创基立业打下基础, 让其受益终身。
2 促进智能开发的教育功能
智能是指人们完成一切活动的本领。体育能使大脑保持良好的智力活动状态, 为智力的开发创造良好的生理条件。体育不仅在知识结构方面与其它科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且在技能方面也有共同要素。如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思维能力等。而这几种能力正是智力构成的重要要素。学生在学习与掌握了体育科学知识、技术和技能之后, 就能使构成智力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
智能不仅仅包含智力, 还应包括情商。情商是指认知、控制和调节自身的能力。包括认知自身的情境、妥善管理情绪、自我激励和认知他人的情绪等。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霍尔曼”指出:“孩子未来20%取决于智商, 80%取决于情商。在人的创造活动中, 这些情感因素起到启动、定向、引导、维持等多方面的作用”。
人的右脑主控着智力与情商, 通过长期完整的学习, 是完全可以训练与培养的。因此, 我们在传授体育知识, 培养学生技能, 增强学生体质的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智能教育因素的开发与利用, 特别重视学生情商的训练与培养, 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体育习惯、智力水平、内在情商和外在情商的共同发展。
3 培养思想品德的教育功能
性相近, 习相远。说明人的本性不是先天的, 而是后天的社会所决定的。体育活动场所是一个社会活动场所, 活动集体是一个“小社会”;体育运动本身是一个有章可循的社会活动, 它对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交往原则和生活准则, 是一种很好的强化。在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业余训练过程中, 学生思想活动和行为表现较为明显, 为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体育运动已经成为21世纪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人际关系教育的良好“载体”, 体育教育活动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 有时是通过学生的体育活动, 有时是由学校体育工作者和体育老师的言传身教实现的。因此, 学校德育工作者、体育教师要善于把握思想品德教育的时机与元素, 真正“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身体活动之中”。
4 完善心理品质的教育功能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 体育锻炼可以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 这些对抑郁、焦虑和困惑等消极的心境状态具有抵抗作用。社会交往理论也认为, 体育锻炼中与同学、朋友等进行的社会交往是令人愉快的, 具有改善心理健康的作用。也就说, 体育运动中包含着情感、意志的教育。
在一定条件下, 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其它人, 使他们发生情感上的共鸣。如学校、班级代表队在比赛中取得了胜利, 就会引起大家的喝彩, 这就是情感的感染力所致, 这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情绪乐观、合作愉快的群体之中进行体育锻炼与比赛, 不仅能促进身心健康, 而且还能受到情感、意志的教育。学生心理品质的个体差异很大, 有的人意志品质坚强, 而有的学生则心理素质脆弱。这正是体育运动过程与培养学生心理品质过程的统一。
学生经常在学习、生活、和社交过程中遭遇挫折, 感受心理压力。因此, 帮助学生进行减轻心理压力, 恢复心理平衡, 从而建立起积极的心理挫折防卫机制的挫折教育, 尤显重要。为此, 体育教师首先要关注与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二是要充分利用体育教育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 强调知、情、意、行统一的特点, 完善学生的心理品质;三是运用正确的归因定向, 教育学生树立现在与将来压力与挫折无处不在, 都会面对失败挫折的考验, 要把挫折看成是一种难得磨练的观点。
5 提高审美情感的教育功能
我国新的教育方针提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但审美教育并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体育中的美育, 不仅有其独特的教育手段, 而且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体育给人带来健美的体魄, 灵敏的审美器官, 丰富的审美情感。体育中的美主要是通过人体这个具体形象来表现, 通过体育锻炼来发展人体的自然美。
体育运动是一种富有多种艺术因素的人体运动, 身体美、艺术美和心灵美, 是体育美育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内容, 并相辅相成, 交相辉映。无论是参与者, 还是观赏者, 都能得到精神调节, 使人身心愉悦、陶冶情操, 从而进入审美的境界。许多体育项目具有鲜明的艺术内容。如体操、跳水、武术等, 给人以优雅、清新、和谐、对称、惊险等审美感受, 体现了体育艺术美的巨大魅力。如田径运动员的英姿飒爽, 足球运动员的勇武刚强, 举重运动员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势等, 使人体的自然美充分地得到展现, 给人们以极大的美的享受。
课程开发背景 篇9
一、化学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基本理念
校本课程简单地讲就是依托于学校而自主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实际上就是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对于教师来说,这是一个新的课题,有的教师理解校本课程是教材的另一个版本,有的认为校本课程就是第二课堂,这就需要教师从理念上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有一个准确、科学的认识。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坚持以下基本理念。
1.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
设置化学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就是增强基础教育课程对于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由于各类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特征非常突出,具体到某一所学校的学生群体时,仅靠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发展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这一部分需要,只有学校最有可能和条件去了解和满足,而这恰恰就是校本课程的特点和优势所在。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健康发展,学校要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进行调查和研究,并尽可能地在校本课程层面上予以满足。
2.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
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赋予了学校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专业自主权力,因而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必须是教师。学校教师之外的其他机构和人员,不能代替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工作。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否则,“校本课程”是很难真正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的。
二、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具体开发
根据我校现有的条件,我们在充分挖掘各种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建议可以开设以下几门化学校本课程。
1.学习、生活技能类课程———《探索生活中的化学世界》。
内容选择:以高中化学知识为平台,阐述生活领域化学原理的应用与人们生活中认识的种种误区,力求将化学基础知识应用于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人们广泛关注且实用的问题。课程教材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生产实际,贴近生活,改变化学基础学科枯燥无味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化学问题的兴趣。
2.学科学习拓展性课程———《高中化学竞赛教程》。
内容选择:高中化学(人教版,六个模块),大学无机化学,大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
内容要求:强化学科知识拓展,特别是学法指导,在抓好学科竞赛的同时,初期注重培养一些化学学科的尖子生,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目前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误区
1. 认为开发校本课程会影响学生学习“双基”,降低升学率。
实际上,化学校本课程开发是建立在国家课程框架之下的,是国家课程的补充,与国家课程并不矛盾,它的开发有利于学生强化化学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加深对学习化学应用的认识,提高学习“双基”的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2. 把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等同与编教材。
化学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仅是指开发系统、具体的教材,更重要的是指“开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得以发展,教师的水平得以提升,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以满足,它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3. 化学校本课程开发以“教师的特长为中心”。
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原意是根据本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教材。如果以“教师为中心”,而不考虑本校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学生围着教师转,就可能违背学生的意愿,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宗旨相谬。
4. 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落实效果的评价仅以成绩为依据。
国家开发的课程和校本课程是两类不同理念支撑下的课程,因此它们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应有所不同,校本课程实施结果的评价更不能简单以学业成绩进行评价,而应重视过程,重在参与,考查学生的收获和进步的情况,进行全方位、整体的评价。
总之,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的化学教研工作,要求我们对传统的教研思想、教研方式、教研内容、教研目标进行全方位的重建,我们只是在这条路上迈出了一小步。我们深知这是一条艰难的路,但是,我们必须迎难而上,这是时代赋予我们化学教研工作者的责任。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 校本课程的开发被置于核心地位, 作者结合化学教学实践, 对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理念、内容、实施评价、组织形式及认识误区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具体开发,误区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崔允郭.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刘树载.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初探[M].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3, (5) :23-25.
课程开发背景 篇10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基础
1. 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而言,主要由学校自主研发,它是立足于学校,依据当地以及本校老师的教学情况与学生的实际需要所开设的课程类型。而校本课程研发主要强调的是一个动态完善的过程,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2. 体育校本课程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体育校本课程主要是指体育老师以及学校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结合本校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开设具有多样性的体育课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指在相关法规的指导下自行设计具有个性化体育课程的操作过程。
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1. 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了学校、老师以及学生的发展与提升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改变了学校在学科内容上的弱势地位,为学生和老师参与体育课程设计提供了合适的机会,所以,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学校实现具有个性化的办学特色要求。由于学校是体育课程开设的主要场所,所以体育课程的设计必须立足于学校的具体教学资源。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深度挖掘学校的独特性,促进建立具有特色的办学传统。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占据主导地位,体育课程的开发不仅仅对老师的专业性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更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具有个性化的选课空间,能够充分凸显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体育课程的差异化设计奠定基础。
2.“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保障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明确要求调整课程改革体系,建立新的基础教学课程,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学校课程管理指南》更是明确提出学校需要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要求,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并且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环节提出要求,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制度保障。
在小学体育课程的长期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学以明确的身体活动特征、运动项目为开展课程内容的主要依据,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老师组织教学工作,但是过分强调体育课程对于身体机能的正向影响,淡化该课程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比如对团队精神的凝结,对完善人格、磨炼意志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使学生和老师陷入体育教学等于运动的狭窄教学理念。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广,传统教学理念的局限性越发明显,倘若固守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将不利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推广。所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按照体育功能组织教学结构的操作理念,在最大限度内发挥体育课程教学对于激发学生个性发展以及综合素质提升的效果。所以,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校本体育课程对于促进学生成长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3. 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弊端的必然操作
长期以来,地方以及学校没有参与课程设置的权利与义务,这种课程设计具有诸多弊端。比如,课程设计周期长,难以灵活处理,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轨,难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与此同时,狭窄的专家团队和决策渠道难以全方位满足社会发展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所以,面对课程管理体制的弊端,需要采用校本课程研发来弥补。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研发适应新课程教学体制改革的时代要求,立足于学校教学的具体条件以及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特征,能够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与此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弥补教学弊端具有重要的作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对校本课程的研发提出明确要求,对该项目的开发具有推动作用。总而言之,开发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够实现更为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课程开发背景 篇11
关键词:教学改革;校本课程;研发
校本课程的研发主要立足于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采用不同层级的课程管理以满足我国不同地区学生的知识文化需求,对于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研发也成为教育界人士探讨的热门话题。主要立足课程管理体制的相关理论要求,分析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研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基础
1.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而言,主要由学校自主研发,它是立足于学校,依据当地以及本校老师的教学情况与学生的实际需要所开设的课程类型。而校本课程研发主要强调的是一个动态完善的过程,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2.体育校本课程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体育校本课程主要是指体育老师以及学校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结合本校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开设具有多样性的体育课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指在相关法规的指导下自行设计具有个性化体育课程的操作过程。
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1.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了学校、老师以及学生的发展与提升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改变了学校在学科内容上的弱势地位,为学生和老师参与体育课程设计提供了合适的机会,所以,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学校实现具有个性化的办学特色要求。由于学校是体育课程开设的主要场所,所以体育课程的设计必须立足于学校的具体教学资源。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深度挖掘学校的独特性,促进建立具有特色的办学传统。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占据主导地位,体育课程的开发不仅仅对老师的专业性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更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具有个性化的选课空间,能够充分凸显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体育课程的差异化设计奠定基础。
2.“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保障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明确要求调整课程改革体系,建立新的基础教学课程,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学校课程管理指南》更是明确提出学校需要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要求,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并且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环节提出要求,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制度保障。
在小学体育课程的长期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学以明确的身体活动特征、运动项目为开展课程内容的主要依据,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老师组织教学工作,但是过分强调体育课程对于身体机能的正向影响,淡化该课程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比如对团队精神的凝结,对完善人格、磨炼意志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使学生和老师陷入体育教学等于运动的狭窄教学理念。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广,传统教学理念的局限性越发明显,倘若固守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将不利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推广。所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按照体育功能组织教学结构的操作理念,在最大限度内发挥体育课程教学对于激发学生个性发展以及综合素质提升的效果。所以,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校本体育课程对于促进学生成长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3.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弊端的必然操作
长期以来,地方以及学校没有参与课程设置的权利与义务,这种课程设计具有诸多弊端。比如,课程设计周期长,难以灵活处理,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轨,难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与此同时,狭窄的专家团队和决策渠道难以全方位满足社会发展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所以,面对课程管理体制的弊端,需要采用校本课程研发来弥补。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研发适应新课程教学体制改革的时代要求,立足于学校教学的具体条件以及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特征,能够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与此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弥补教学弊端具有重要的作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对校本课程的研发提出明确要求,对该项目的开发具有推动作用。总而言之,开发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够实现更为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董翠香.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1).
课程开发背景 篇12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四川省南充市四所高校:西华师范大学、川北医学院、西南石油大学、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的部分师生为研究对象, 抽样选取其中的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和部分承担公共体育课的教师进行走访和调查研究。
1.2 研究方法
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南充市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和南充市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国内体育界、教育界的有关专家、学者, 就研究中的重点问题征询专家意见。结合自编问卷, 在确保问卷效度和信度的前提下, 抽样选取南充市高校领导、部分教师和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以西华师范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作为具体的实验对象, 通过对其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研究, 验证、完善前期理论研究的有关结论, 并为理论未来的推广应用提供范例。
2 高校公共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调查分析
2.1 南充市高校公共体育校本课程开设的比例状况
据调查南充市的四所高校目前还没有在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开设体育校本课程, 公共体育课程在大一、大二两个年级开展, 大一主要以体能训练为主不接触具体的专项课, 大二以选项课为主, 以照顾学生的兴趣为主。在开设的这些体育项目中多数是西方传入的以奥运项目为多, 内容较枯燥, 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 加之南充天气的原因, 在下雨和太阳暴晒时很多项目很难在室外有效开展, 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进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 南充市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对现行公共体育课程的认知态度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65.4%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程安排的体育教学内容不感兴趣, 认为安排的教学内容太单一枯燥了;11.9%的学生喜欢体育课, 他们觉得现行的体育课程安排自有它的合理性, 另外自身比较喜欢运动, 因此, 还是很喜欢上体育课的;剩下的同学无所谓喜欢不喜欢, 他们觉得上体育课只是为了修够学分, 免得挂科或学分不够, 影响学业成绩。在调查中显示多数学生觉得现行的公共体育课程落后于发达城市, 希望所学的项目比较时尚现代, 另外有学生提出希望体育课教学能结合自己专业情况来开展, 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程。由于大学生的思想比较成熟, 具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 因此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因多与学生交流, 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 为学生毕业后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活动的方式, 为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保证。
3 高校公共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设想
南充市高校目前还没有开设公共体育校本课程, 学生对现行的公共体育课程存在很大的意见, 急需要开发新的学生感兴趣的、有针对性的、实用的、时尚的体育课程来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应多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区别对待, 根据学生不同性别、爱好等来安排相应的体育课程。大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特殊群体, 他们将来从事着不同的职业, 因此, 在校本课程开发时应多从学生的专业取向考虑, 开展不同专业的针对性的体育项目, 比如, 西华师范大学邻近西山风景区, 可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 有针对性的在地理、生物、历史文化专业开展登山运动。川北医学院是一所综合性的医学院校, 因此在公共体育课程安排时应多安排锻炼学生耐力素质、抵抗能力, 手、腕关节灵活性、触觉灵敏性的体育项目。西南石油大学是一所地质勘探和石油大学, 这类职业需要学生将来能克服高原、严寒等气候条件对人体带来的生理影响, 身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强, 可以安排长跑、篮球、爬山、障碍跑、游泳、攀岩、定向越野等体育项目提高人体呼吸系统和心血官系统的能力, 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4 实验研究——将登山运动引入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4.1 研究目的
评价公共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主要研究学生对登山运动的认知态度和参与程度, 最后验证学生登山运动的综合效果。
4.2 研究方法
4.2.1 实验对象
随机抽取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两个班级进行实验, 这两个班级都是对口入学的班级, 它们在男女性别、学习风气、学习成绩状况等方面大致相同, 且授课老师为同一教师, 其中一个班级为实验班, 另一个班级为对照班 (两个班的人数都为45名) 。
4.2.2 实验变量
操作变量为教师在公共体育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课程内容安排, 对照班按以往的做法进行, 实验班学生则在公共体育课中开展登山运动;因变量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感兴趣程度、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依据为学生在调查问卷上的回答、对实验班学生所写小论文的分析及他们登山后的研究作品。
4.2.3 实验材料
这里的实验材料包括问卷调查材料和登山后研究历史的材料。
4.2.4 实验时间
实验时间为一个学期, 从2010年3月至2010年6月。
4.2.5 登山运动的具体设计流程
第一步:启发学生确立历史课题
西山集中了汉代以来的大量文物古迹, 展现了南充市的文化传统和文明程度。此外, 山上还有许多亭台楼阁、墓碑石刻等绘画、书法、雕刻、建筑等艺术作品。这些都是学生了解当地历史, 民俗文化, 丰富精神生活的理想之地。我国唐代女诗人薛涛、宋代大诗人陆游等都曾流寓南充, 赋诗盛赞西山美景。在课前用几节课的时间上理论课, 介绍选题的方法, 保证学生选题的可行性和研究的创新性和价值性, 启发学生选取西山中一个景点的典故为课题, 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为八个研究小组。
第二步:指导学生登山运动
登山前要做好准备活动, 用10至20min做一些肌肉伸展运动。在登山的时候尽量放松全身肌肉, 增加弹跳动作, 这样在向上攀登时, 每一步中都有有意识的增添一些弹跳动作, 不仅省力, 还会使人显得精神, 充满活力。登山回来之后, 做好全面的放松活动, 轻轻拍打身体各部位的肌肉, 放松身体, 以免肌肉酸痛。
第三步:引导学生在登山过程中构思设计
在课前教师可以对南充市西山风景区的有关景点做简单介绍, 西山由舞凤山、人头山、官宝山、栖乐山、火凤山、马鞍山、插旗山等组成。舞凤山景区以道教庙观为主。栖乐山风景区是西山风景区的重点景区, 主峰上有栖乐寺、顺泸起义南充保卫战总指挥部遗址。万卷楼景区主体为万卷楼、玉屏文化活动中心、三国文化活动中心、三国别墅。上有张献忠驻扎骁骑营的遗址, 下有西河风景线, 沿河两岸桃红柳绿, 河中轻舟竞渡, 长桥卧波, 景色宜人。有明代西桥及革命烈士纪念园等。在登山过程中每到一个景点可有意识的启发学生构思设计、讨论自己的研究方案和选择课题、实施步骤等。
第四步:促进学生探究创作、收集资料
登山活动回来之后, 放松过程中, 可介绍收集资料的方法, 促进学生通过各种有效途径, 收集资料, 并学会整理和分析资料, 为下一步的研究成果做准备。
第五步:帮助学生展示作品与评价
在学期末最后的三周时间, 选取合适的地点, 展示研究的成果。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 选用多种形式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如可采用研究文献综述、研究小论文、图形图表、立体动画三维模型、研究实验报告、详细的调查报告等来交流成果,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发挥学生逻辑严谨的表达思想、语言丰富的交流成果等实践能力,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使研究的成果在研讨、交流的基础上得以升华。另外, 公共体育最后的成绩为研究作品和学期末体育成绩及平时成绩的综合成绩之和。
(2) 登山运动的教学进度
结合公共体育课的基本要求和课时要求制定教学进度 (如表1) 。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的程度和态度比较
(1) 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的程度
从表2的数据, 可以看出, 学期开始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学生对体育课都表现出了高度的期望, 两个班的同学兴趣比例差不多。学期末比较, 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 (见表3) , 实验班的同学由于开展登山运动, 对体育课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而对照班的同学, 却渐渐的对公共体育课程的兴趣逐渐减淡。
(2) 学生对体育课中学习的态度
从表4和表5两者的对比中, 我们看到, 两个班学生, 对体育课投入具有很大的差别。参加登山运动班的学生较之普通班的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态度更加积极。
4.3.2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综合能力的比较
(1) 通过开展登山运动校本课程, 学生自主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登山运动这一校本课程教学中学生有了充分的自主性, 即由学生自主选题或确定项目, 由学生自主设计研究方案, 并自主开展研究, 从表6和表7我们发现学生从整体上表现出了很大的积极性, 经常向教师请教, 发现问题时能及时请教, 并主动从图书馆和网上查找相关资料, 设计自己的课题研究。
(2) 通过开展登山运动校本课程, 开发了学生潜能, 激活了学生的创造力。
在登山运动中学生的意志力得到锻炼, 培养了他们坚忍不拔的毅力。从登山运动中, 集体的团结行进, 到小组课题研究的过程, 培养了学生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在历史文化学院开展登山运动, 不仅培养了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而且在登西山的过程中, 对历史文化的研究, 科研能力, 历史专业知识积累等, 促进了学生多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 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4 结论
4.1 历史学院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开展登山运动是可行的。
学生在登山中的认知、情感、技能, 发展学生的运动参与主动性、对学习的参与度、对知识信息的获取情况、对学习资源的利用情况、协作与交流情况、问题解决情况、得出结论的新颖性和独特性等都对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有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将历史学院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开展登山运动来改变公共体育教学是可行的。
4.2 在历史学院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开展登山运动可以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在历史学院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开展登山运动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感兴趣程度, 改变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体育成绩得到了提高, 实现了体育教学目标, 学生掌握了登山运动这一技术, 为将来体育锻炼提供了帮助, 另外, 登山过程中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实践证明, 在历史学院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开展登山运动具有很高的实效性。
5 结束语
高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以增强学生体质,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出发点, 在全面推广实施阳光体育的大背景下, 抓住有利时机促进学校体育的全面有效发展。高校体育的校本课程不但要突出民族特点, 还应该强调专业特征, 充分发挥体育在全面育人中的作用, 进一步开发出有助于专业培养的校本体育课程, 从而更好地发挥体育在学校中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R].教育部, 2006
[2]刘旭东.校本课程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冯唯锐, 徐蕾.“阳光体育运动”解析及高校实施的策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0 (4) :13-16
[4]陈淑奇.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