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课程开发

2024-11-12

职教课程开发(精选12篇)

职教课程开发 篇1

0 引言

目前的职教课程开发主要都是围绕工作岗位或工作过程, 使职业课程与工作岗位或工作过程更好的对接, 其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化能力。不过, 仔细研究可以发现, 这些课程开发模式还主要仅仅停留在“如何顺利地完成某一项工作、某一个任务或某一个项目”上, 其并没有解决“如何才能更好、出色的完成某一项工作、某一个任务或某一个项目”上, 即目前的课程模式还没有将课程与学生在工作当中的绩效特别是高绩效联系起来。而岗位胜任特征却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将课程教学与工作绩效相联系的很好途径。本文主要探讨职教课程开发中的重要环节, 即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工作任务分析方法。

1 胜任特征内涵及其模型

1.1 胜任特征内涵

1973年, 哈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麦克里兰 (Mc Clelland) 在发表于《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的一篇题为《测量胜任特征而不是智力》 (Testing Competence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 的文章中首次提出了胜任特征这一概念。麦克里兰教授通过研究发现, 传统智力和能力倾向测验与实际的工作绩效 (差异) 并没有直接联系, 他试图找出那些导致绩效优异者和绩效普通者之间差异的最显著特征, 并将这些特征称之为“胜任特征”。麦克里兰教授认为, 胜任特征是指那些与工作绩效直接相关的能力、特征或者动机等, 能够较好的预测实际工作绩效。

尽管在以后的研究当中, 陆续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关于岗位胜任特征不同的定义, 但其内涵总的来说包括三个方面: (1) 与工作绩效有着密切关系, 甚至可以用来预测未来员工的工作业绩; (2) 与工作情境相关, 具有动态性; (3) 能够区分绩效优秀者与绩效一般者。另外, 与以往不同的是, 胜任特征其实是个体一系列特征的一个组合, 打破了过去仅仅研究单个能力与绩效关系的思路。

1.2 岗位胜任特征模型

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一般遵循5个步骤。一是定义绩效标准;研究者可以通过采用工作分析的各种工具明确某个岗位的具体要求, 提炼出工作优秀的员工和工作一般员工的绩效标准。也可以通过组织专家小组讨论的方法来确定绩效标准。二是选取分析效标样本;即在具体从事该同一岗位工作的员工中, 分别从绩效优秀和绩效普通的员工中按一定的抽样方法抽取相应数量的人员进行调查。三是获取效标样本有关岗位胜任特征的数据资料;一般采用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或观察法等获取有关岗位胜任特征的数据, 这些数据信息涉及到工作岗位相关的成功事件、不成功事件或负面事件有关的起因、过程、结果、时间、相关人物等等各种信息;或者也可以让被调查者自己总结事件成功或不成功的原因。三是建立胜任特征模型;通过对收集到的有关胜任特征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 记录各种胜任特征出现的频次, 然后对优秀组和一般组的特征指标发生频次和相关程度统计指标进行比较, 找出两组的共性和差异特征。然后, 对特征进行归类并赋予大致权重。五是验证胜任特征模型;首先是模型的效度评估, 我们可以通过按照建立的胜任特征模型来进行甄选或者培训员工, 然后根据这些员工未来是否表现的更好来检验该模型是否有效。若结果的相关性很小或不相关, 则说明该模型并未反映该岗位对高绩效员工的要求。然后是信度评估, 信度主要指的是模型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流程如图1所示。

2 基于岗位胜任特征工作任务分析的优势

2.1 传统工作任务分析方法的缺点

在职教课程开过程当中, 其中工作任务分析环节一般通过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开展工作任务分析会或研讨会的形式进行, 这种形式虽然具有效率高 (一般一天就可以完成) 、发挥团体智慧优势以及可以发挥专家的引导作用等方面的优点, 但也很明显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缺点: (1) 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主要体现的是以现象学的思辩推测研究和经验总结为主, 缺乏实证得益据; (2) 工作任务分析更多关注的是工作或任务本身, 而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员工的工作绩效上, 即没有回答获取高绩效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素养 (即胜任特征) 是什么的问题; (3) 工作任务分析得出的胜任某一岗位或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组合并没有经过有效性的检验, 以至于有可能造成与实际工作需要不符。正因为这三个不足之处的存在, 最终可能会导致课程改革的效果不佳。这也许也是学生经常感到的学非所用或所学的知识、技能用处不大的重要原因。

2.2 基于岗位胜任特征工作任务分析方法的优越性

通过构建某一职业或岗位的胜任特征模型可以很好的解决传统工作分析方法所面临的问题。因为, 胜任特征模型更加关注的是员工本身而不是工作本身, 一般来说, 其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1) 与员工的工作绩效有密切的关系, 可以预测员工未来的工作绩效。 (2) 胜任特征包含了人的个性特征, 能够将组织中的绩效优秀者与绩效一般者加以区分。优秀员工与一般员工在胜任特征上会表现出显著性的差异。 (3) 与员工所在工作岗位的要求紧密联系, 它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以及岗位特征的影响, 具有动态性。所以, 将胜任特征模型应用到课程开发当中, 将比通常的工作任务分析方法在识别员工能产生优秀绩效所必须的知识、技能以及素养等要素时更有效、更加符合工作实际。通过构建胜任特征模型获得的知识、技能以及素养等相关具体特征将更加符合实际工作需求、稳定和持久, 同时在提升目前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效果方面更具有目标指向性。

3 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工作任务分析方法

3.1 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工作任务分析基本方法

传统的工作任务分析主要是指针对某一岗位或岗位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 主要目的就是掌握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其分析的对象是工作而不是员工, 分析的重点是这些工作需要完成哪些事情, 而并不关心应该由什么样的人、多少人来完成。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工作任务分析不仅需要关注和分解具体的工作任务 (及其体现的职业能力) , 而且还要关注不同的人完成同样的工作任务时所表现的绩效差异以及导致绩效差异的胜任特征。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工作任务分析方法如下图2所示所示。

在图2中, 职业能力是指的是完成每项工作任务当中每个事项 (比如工作任务流程当中的某个环节或工作任务再次细分后的某个具体工作事项) 的能力。在工作分析中, 对职业能力的描述一般又都分解为完成每个事项过程中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而胜任特征描述关注的是如何更好的完成每个事项, 或者说学生能够更好的完成每个事项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从以上分析可知, 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工作任务分析不仅要得到完成每个工作事项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而且要获得更多的与“人”相关的胜任特征信息。

3.2 关键事件与关键工作任务分析

关键事件这一词来自于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麦克利兰开发的关键事件访谈法 (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 BEI) (有时也翻译成行为事件访谈法) , 关键事件指的是对工作任务完成绩效有显著影响的的事件。依据优秀员工对关键事件的描述得出对其绩效产生显著影响的潜能和素质, 这些潜能和素质是传统工作分析方法无法得到的。以此受到启发, 本课题组提出关键工作任务这一概念。

显然, 关键工作任务指的是对岗位绩效产生决定影响的工作任务, 关键工作任务至少应该具备几个特点:一是对岗位绩效的影响权重最大, 或者权重至少是靠前的;二是影响具有稳定性。以前传统的工作任务分析或者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方法都没有将各项工作任务对岗位的重要性 (即对岗位绩效高低的影响高低) 进行排序, 只是不分主次的罗列, 导致课程设计的重点和关键工作任务之间的联系缺乏依据。

关键工作任务分析仍可以参照图2的分析方法进行, 每个关键工作任务同样需要分解为职业能力 (知识和技能要求) 以及潜在的胜任特征。

4 结束语

工作任务分析是职教课程开发的重要步骤, 而通过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工作任务分析方法, 可以发现以往传统工作分析无法探究的隐性胜任特征, 最终可以将我们职教课程开发的注意力放在如何提高学生未来的工作绩效上。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胜任特征的内涵及其模型构建的过程, 其次分析了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工作任务分析方法较传统工作任务分析的优势, 然后指出了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工作任务分析的基本思路, 并提出了关键任务分析应作为整个工作任务分析重点的观点。

关键词:岗位胜任特征,职教课程开发,工作任务分析,关键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彭长桂, 张剑.国内胜任特征研究进展及评价[J].科研管理, 2006, 27 (6) :62-67.

[2]冯明, 尹明鑫.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9:229-233.

[3]李文东, 时堪.工作分析研究的新趋势[J].心理科学进展, 2006, 14 (3) :418-425.

[4]严中华, 编.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基于工作工程系统化的职教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5]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职教课程开发 篇2

一、旅游资源开发原则与景点布局珠海作为全国唯一以整座城市命名的国家级的风景旅游区正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大开发,也就是旅游环境容量的大扩容。对此,我们应如何确定扩容的方向、内容、层次、深度,以达到既有内涵的提升,又有外延的扩展?在扩容的过程中又要注意哪些问题?本人认为,主要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特色性原则。特色即差异性。鲜明的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生命力所在。只有特色,才会有注意力。旅游经济本身就是注意力经济,要注意旅游景点之间的差别性,体现人无我有的特色。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实质就是要寻找、发掘和利用旅游资源的特色。经过开发的旅游资源,不仅应使它的原有的特色得以保持,同时,还应使其原由特色更加鲜明和有所创新和发展,绝对要避免在开发后的旅游资源使原有的特色遭到破坏。

(二)共生性原则。就是这一旅游项目与另一旅游项目之间是共生的。旅游项目是外部性很强的项目,有正向和负向外部性之分。所谓正向的外部性,是指旅游项目之间是相容的、互补的、协调的,看了这一景点之后,有一种再去游览另一景点的渴望。所谓负向的外部性是指旅游项目之间是相克的、类同的,而不是呈现合作形态。旅游资源的共生性,包括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之间、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的共生性现象,而且不同的旅游项目,其共生现象是不同的。如展览馆与宾馆、商场、交通设施、自然景点、人造景点相互之间是共生的。所以,要注意各种旅游景点在某一小区域内的协调。

(三)网络化原则。旅游业是一个扩大化了的网络,是自然网络。在珠海旅游业的发展问题上,我们经常强调要有大珠三角的观念,要发挥珠三角各市的旅游资源优势。实际上,如果某地有独特性的旅游亮点,即使人为阻止也是不行的,游客还是会千里迢迢去游览,会千方百计解决道路不畅、住宿饮食不便等问题。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我们的旅游景点有没有形成亮点,有没有形成网络,各地的旅游景点在大区域范围内有没有产生互补效应。

二、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珠海旅游景点另一扩容方向,应该是由城市走向乡村,这是符合人类回归自然大趋势的。在这一过程中,就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要处理好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在这一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四种模式;而发展生态旅游则应注意三大问题。

(一)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模式选择

1、为保护而保护。这是消极的,已是被实践所否认的。为保护而保护,这是文物部门的职责,而不是地方政府目的,特别不是旅游业的目的。

2、为开发而开发。这是盲目的,是小农意识。就像农民在水乡养猪、河里养点鱼一样,养大了卖出去,取得个人利益,而对水体造成的污染则全都不管。

3、为保护而开发。如果这个景观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必须是通过保护来开发的。白藤湖地带,既有沼泽地,又不完全是湿地,带有天然与人工池塘相结合在一起的特征。在珠海城区存在这样的一块地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这里,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完全可以统一,这在整个中国城市中也是难以找出第二个来的。白藤湖水乡这样的景观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如果被破坏了,是无法恢复的。对于这样的旅游资源,不能由一家企业进行垄断开发,必须是政府进行垄断,在高起点的规划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分片分期进行开发。[!--empirenews.page--]

4、为开发而保护。如石溪山的石刻、高栏岛的摩崖石刻等,只有通过开发才能得到保护。可以选择在政府严格规划的前提下,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开发。有些项目规划好以后,可以将项目30年的经营权公开拍卖,国有资产就可以实现最大化,而且是一次性收入。上述石刻和东区海岛等项目的开发经营权,如进行公开拍卖,就可卖到很高的价钱,而后由业主们自行招商,精心策划开发。这就是政府对项目的所有权垄断,经营权放开。发方案最好这两个标的。第一个标的由拍卖评定,第二个标的由专家组投票评定。最后确定开发单位。

(二)开发生态旅游应注意的问题发展生态旅游是珠海的重头戏。珠海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这是我们最大的资源,而且与广州、深圳和香港、澳门是互补的。在发展生态旅游问题上,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原生的、和谐的生态系统。在我国旅游景点的开发上,要补上这一课。在西方国家有一门大地景观学的学科,强调将整个自然大地看成为一个宏观层次的景观,而不是微观层次的一个院落。而我国通常是把自然景观神化,带有一些神秘的文化色彩。所以在景观中,必须是人与自然、文化与生态和谐共处的状态。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应该受到良好保护的。生态资源与一般的资源是不同的,是不可再生的,不可逆的。无论是山林,还是水体都存在这个问题。所以,保护的对象是什么?谁来保护?保护的目的和动力是什么?这三者必须要搞清楚。否则,生态资源就不可能得到永续利用。三是发展生态旅游要强调当地群众的参与性和收益性。只有当地群众的参与,才能把破坏资源的力量转变为保护资源的力量、建设性的力量。群众参与存在着直接性,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利益主体,确定了利益主体,资源的开发保护就比较容易进行。同时还存在着协调性,当地群众参与所开发的生态旅游,是原汁原味的,这一人文与当地的生态是协调的,是互补的。只有当地群众参与,让他们获得了利益,才能让他们体会到资源的价值,自觉地进行保护。为保护的力量,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收益。生态旅游主要存在着四个功能:即旅游功能、保护功能、促进经济增长功能或是扶贫功能、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功能。所以在生态旅游的开发上综合效益很高,我们必须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建设一体化旅游业是综合性很强的产业,而城市是最有深度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好的留客性,是注意力经济与集聚性经济的结合体。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能把人们留下来的载体,非城市莫属。风景区内的溶洞即使再漂亮,也不可能把游客留住在洞里,但城市可以达到这一效果。对此,我们的认识远远不够。

(一)旅游城镇的类型。作为一个城市,应有独特性的自然风貌,有活跃的经济活力,有集中的旅游设施,而且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优越繁荣的购物环境,同时又有便利的交通和居住条件、发达的科技信息。江南水乡名镇周庄,过去遭到了人为破坏,现在认识到了这是旅游资源,把它恢复起来,结果成了宝贝,每年的旅游门票收入几百万元。门票收入的5倍就是旅游总收入。像兰溪的诸葛村,原来是比较破落的村庄,经修复以后,每年的旅游门票收入也达到300万元,成为村级经济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这都是在城镇建设中注意到旅游业的发展所起的效果。按城市旅游资源的特性来划分,珠海的城镇可以分为三类;[!--empirenews.page--]

1、资源驱动型。自然与文化资源有独特性,如金湾区、香洲区的唐家湾镇、东区海岛等可划为这一类。

2、经济驱动型。主要为购物流通,如斗门城区、前山城区、湾仔镇等是典型的经济驱动型。

3、都市综合型。既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又有广泛的经济文化的景点。如香洲主城区。这些城镇的建设应分门别类,都要摸清本地的资源。如横琴的蚝、湾仔的花、白藤湖的粉藕、斗门的荔枝、重壳蟹等独具特色的资源,要找出其历史痕迹,挖掘其文化内涵,编写成动人的故事篇章,推陈出新,这样就可以成为一个个很好的旅游资源。

(二)开发利用城镇旅游资源的方略

1、确立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思想。如果没有一体化的战略思想,城镇建设就会出现千镇一面。只有注意挖掘自己的优势,才能体现出各自城镇建设的特色。根据统计资料,珠海市前年接待境外游客的数量已超过杭州。我们为什么会超过杭州呢?就是因为我们在城市建设中,确立了城市建设与旅游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成为这两者完美结合的典范。我们把旅游归结为“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是有局限性的,实际上可以分为三个系统:第一是直接系统。如旅游项目、旅游主体、旅游资源、媒体和旅游服务等,这些是直接为旅游服务的。第二是介入系统。如交通运输、机场、码头、铁路等,解决外部的可达性。包括通讯、金融保险、商业等都是旅游业的组成部分。第三是支持系统。如城市景观、房地产、文化设施、医疗保健、安全保卫等。旅游业的发展,离开了这三个系统,就不可能形成一体化的战略。

2、确立硬件建设一体化的意识。目前,我们这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在硬件建设上往往是各自为政,各管各的。典型的如江海防洪堤建设,没有一点旅游景观的意识。市区河道的整治,也搞成了一条排水沟,仅仅做成一项水利工程,而留下了许多景观和生态上的遗憾。实施硬件建设的一体化,首先要突出特色意识。要通过城市的硬件建设,形成注意力,产生与众不同的景观,这些景观之间的组合,就是独特的城市景观。这方面天津有成功的经验,如将已变成臭水沟的护城河改造成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休闲观光皆相宜的旅游景观——环城公园。第二是环境意识。大连提出了“出门就是花园”、“处处是景观”,城市向园林化方向发展,居住小区向旅游景区演进,就像新加坡那样,这就形成了很强的凝聚力和注意力。第三是文化意识。倡导多种形式办剧院、博物馆,修缮历史街区、村落、文物古迹,一定要注意城市建设的艺术性,要精益求精,推行文化精致主义。第四是可识别性。一个城市,要在宏观的尺度上给人以一种独特的感觉。为什么许多游客愿到云南的丽江去游览参观?

3、确立突出地方资源特色的思路。在我国城市中,缺水的城市占大多数,水景资源更是稀缺,而珠海富有海江湖河、溪流和湿地,水景资源极为丰富。如果我们把这些水景观资源充分发掘出来,利用起来,那珠海就是独一无二的。珠海难以与国内其他城市比硬件设施建设的规模。在文化建设中珠海要形成浪漫、休闲、优雅、精致的情调,要区别于其他城市。所以,城市建设要围绕自己的特色进行创造,包括民居都要体现岭南水乡的风格,亚热带风情,形成新式粤派建筑特色,既有中国岭南建筑古朴庄重、典雅精致的韵味,又广泛吸取国外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突出现代建筑清新明快、色彩鲜明、气势恢弘的风采。[!--empirenews.page--]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建设一体化的内容。

职教课程开发 篇3

关键词:农村职教;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S181

農村地区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整体经济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我国农村地区领域广泛,人口众多,生物资源丰富,具有多样性特点。生物资源主要包括人工选育动、植物资源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两种,就目前的开发应用情况来看,没有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使生物资源的应用价值受到影响。本文将对农村职教与生物资源之间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协调农村职教与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促进生物资源充分应用,发挥其自身价值的同时,推动经济的向前进步,提高农村整体生活水平。

一、农村生物资源

在上万年前人类开始了动植物资源的利用,即对某些动植物进行饲养和栽培,通过人工影响发展了原始农业。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丰富,使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种类也越来越多,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也推使人类更深层次的对生物资源的进行开发和利用,与此同时推进了农业发展,提高了农村整体发展水平。

农业发展中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包括传统的养殖业和种植业,同时也包括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应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包括丰富的野生生物资源,其中最典型的为中草药的开发与利用。中草药具有着重要的要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帮助人们解决疾痛的同时,也帮助人们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直接推动了农业发展和经济进步。科学的不断进步促使生物工程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带来更大的农业经济效益[1]。如上世纪应用的早期“胚胎移植”技术,能够使每头母牛年繁殖可达到五十头;再如“组织培养”法对提高幼苗繁殖率重要影响,科比传统方法提高十万倍。科技进步为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了重要影响,因此在未来的农村发展中要加大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促进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为农民创建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

二、农村职教与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农村职教对象

农村职教对象是某地区内的农民,而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主要渠道为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农村职教和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之间有着紧密那的联系。为有效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开展农村职教至关重要。

(二)生物资源开发和应用

我国农村地区广泛,且生物资源十分丰富,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按生物资源的特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工干预的生物资源,即通过农民的人工选育,对动物资源、植物资源进行培养和种植;二是野生的动、植物资源,即未经过人工干预和影响的原生态动植物资源,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就目前农村的生物资源开发和应用情况来看,人工选育的动、植物资源应用情况良好,但仍有较大开发空间,没有真正发挥出生物资源的应用价值[2]。而对于纯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看,开发和利用仅处于初级阶段,但部分地区也有应用较好的情况,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

(三)农村职教与生物资源联系紧密

由于地区限制和生产水平不高,农民对生物资源的认识和利用了解尚浅,因此对农民进行职业教育十分必要。为促进生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农村职教的功能和作用。(1)在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技术和方法的掌握十分重要,因此在农村职教中首先要进行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的传授。(2)要对广大农民进行基本知识的讲授,由于农民所接触的科学技术较少,对科技的认识程度有限,因此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了解较少。因此要定期对农民进行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知识的宣传,对其重要意义进行有效讲授。宣传方式可通过发放单页或组织集体听讲,并通过多媒体技术放映相关内容,激发农民的学习兴趣[3]。(3)宣传新技术。国内外科技的不断发展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有着推动性作用,在职教过程中要将新技术不断宣传给当地农民,并根据当地地区实际情况进行相应技术的实践应用。通过农村职教既能够对农民进行技术上的培训,同时也能够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对促进农村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论述可知,农村的生物资源丰富,对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促进农村职教更好的服务于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积极鼓励农民进行科学技术的学习,将如何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讲授给农民,使农民切实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力量。同时,农村职教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作用,积极进行科学技术指导,在实现理论知识教育后,进行生产实践检验,最大限度发挥农村职教的作用,实现农村生物资源的充分应用。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要处理好农村职教与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系,有效推进农村经济进步,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王志蔚,孙冕,叶川.专业群建设如何适应产业集群发展——江苏沿海农村职教专业群建设调查与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04)

[2]孙文学.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湖北省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例[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0(03)

职教课程开发 篇4

教材开发是设计、编写、编辑、评价和修订教材的整个过程。简而言之, 第一步就是要进行“教材设计”, 即关注如何进行教材目标的确立、教材内容的选择、组织和呈现的构思问题。第二步就要着手落实到教材编写的环节了。职教师资专业能力培训教材的开发原则应该要围绕着教材设计和教材编写两个环节展开。

一、职教师资专业能力培训教材的设计原则

1、工作与学习一致性原则

职业教育课程首先是以工作任务为基本参照点的, 其次在确定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项目设计。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也要在以项目为载体所设计的综合化情境中引导学生学习并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在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获得相应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提升。这样看似简单的原理, 在操作起来却非常困难, 教师们常常不知道怎么将设计的项目与工作任务一一对应起来。

因此, 职教师资培训教材开发的首要原则就是要体现专业领域的真实工作过程, 受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不仅能享受技能、知识及情感的深化性体验, 也能将这一体验成果带到课堂教学中去。

2、能力与素质同等性原则

职业行动能力的迁移是教材设计的核心, 就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而言, 就是达到专业实践能力与教学能力合理、灵活地结合运用的效果, 这就要求在进行教材建构的时候, 要将抽象的知识与具体的情境或实例联系起来。合理的做法就是先描述清楚普遍化的工作任务, 提出通过任务操作将要达到的目标, 然后引入到具体的活动中去。除此之外,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合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都要在教材开发中加以重视和体现。

教材的作用是为培训服务的, 培训的作用是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服务的。所以“能力”与“素质”的结合是核心教材要突出的两大重要内容。

3、层次与系统统一性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层次繁多, 来源复杂, 其中有从大学刚刚毕业的上岗教师;有在这一专业教学多年的, 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还有在该专业的教科研各个方面都比较突出的骨干教师。他们有的是科班出身;有的是中途转岗;有的只有教学经验, 没有与该岗位相关的实践经验;有的是只有与该工作相关的实践经验, 而缺乏教学经验的。据此特点, 培训教材必须突出层次性, 针对不同教学对象, 区别不同训练层次, 设置不同教学内容, 并注意层次与教学内容的相互关联与衔接, 避免内容交叉与重复, 以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满足各类教师的不同需要。

但是, 一项工作任务本身就是一个连续的系统性过程, 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结合, 而是在知识、技能与情感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协同下完成的工作。教材开发的难点就在于既要兼顾教师的层次又要兼顾教学项目设计的系统性。这也是职业教育课程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使课程与学生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所以, 要尽量按照经验递进的原理编排内容, 努力做到教学对象层次性与教学内容系统性相统一。

4、受训与自学融合性原则

职教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生涯中, 不断提高自我, 由不够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 这是一个终身奋斗, 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过程。短时间的培训只是他们专业化发展生涯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而已。如何实现“培训”到“持续学习”的内化转变是教材开发中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职教师资成人化、阅历相对丰富、自学研究能力较强等特点, 教材要认真贯彻以自学为主的思想, 突出教师自学能力的培养, 做到教材内容的深入浅出、文字通俗易懂, 论理清楚准确, 设计图文并茂。

5、结果与过程连贯性原则

“滞后性”是教材的重要弊端之一, 这一弊端在职业教育教材中尤为突出。很多内容在教材未出版前是适应当下职业需要的, 到了教材出版的那天却发现由于技术更新得太快, 这些内容已经无法满足职业需要了。还有些内容在教材未出版之前是前瞻性的, 但在出版之后就成了稳定而成熟的内容了。教材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过程产生结果, 结果又会修正过程。我们或许无法在一本培训教材中解决这一问题, 但应在培训过程中意识到这一问题。职教师资培训教材中的知识作为理解课程内容的有效媒介之一, 在培训过程中, 培训师是还要利用适合于培训当下职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新理论和新方法。

6、稳定与超前并存性原则

一般而言, 职业学校教师已经能够很好的理解成熟的知识和技能了, 培训教材主要弥补职教教师们对业界成熟性及前瞻性知识和技能的缺陷, 体现理论和实训一体化的教材形式。另一方面, 对于行业内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趋势的介绍, 甚至深入分析都是相当有必要的。因为职业本身就是受到技术和劳动组织发展的影响, 被不断赋予新的要求和意义的, 职教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 很有必要具备及时应对行业新动态的能力。

二、职教师资专业能力培训的编写原则

1、思路实践性原则

职业教育尤为强调实践的价值。许多学生都有觉得在实习单位实行几个月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要比在学校学习三四年都来得多, 来得实用。更好体现“实践性”的方法就是要“做”。“做”能给予直接体验知识及技能的实用性的机会与感受, 并能激发知识和技能实用性的效能。因此, 教材编写的思路就是要引导受训教师们尝试性地去做, 再在此基础上建构知识, 将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

2、结构项目化原则

“做”是一个需要考虑“做什么”及“怎样做”的过程, 即需要一个载体, 这个载体可以通过“项目”的形式展现出来。教材要呈现一个个相对独立性的客观存在的活动模块, 在这一活动中, 受训教师要通过完成工作任务, 制作出符合特定标准的产品或提供相对适宜的服务。

3、语言对话式原则

学科体系的教材往往以阐述式的语言把知识点和技能点呈现给读者, 这样并不适合于知识的内化, 也容易缺乏趣味性。因此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要通过“对话式”的语言, 为读者营造一个个生动的“情境”, 使读者身临其境。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

[2]刘继和:《“教材”概念的解析》, 《全球教育展望》, 2005 (2) 。

职教课程开发 篇5

-----高邮中专课改汇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介绍

高邮职教中心创办于1985年,是一所以工为主、工文结合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目前,在校生4066人,学校占地204亩,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2万余册,专职教师192人。学校开设有机电、数控、电子、计算机、财会、建筑、服装、海员等主要专业,并逐步发展形成了1个省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课改实验点、3个省级示范专业良好局面。学校先后获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德育先进学校安全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课程改革是坚持特色兴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中职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我校根据《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省教育厅关于开展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并在统一思想的前提下逐步出台各项改革措施,改革取得了明显实效。

成果:1个省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课改实验点、3个省级示范专业

近三年来,在省、市师生技能大赛中,我校120人次获奖。省、市创新大赛中,有21人次获奖,省文明风采大赛中,我校共有148件作品获奖。

(一)课程改革主要理念

1.建立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打破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的传统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实践知识为中心,构建“1+0.5+0.5+1”的专业培养模式即一年级以基础文化课为主,二年级上学期以综合化的专业课为主,二年级下学期全部开设理论实践一体化的专业课和实训课,三年级下企业进行轮岗实习和顶岗实习。

2.文化课程必需、够用,专业课程综合、核心课程理实一体化。

文化课改革总体上遵循“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在重视发挥文化课为提高学生基本文化素质服务的功能的同时,强化文化课为专业课学习服务的功能。将语文、数学、外语等文化课分为基础性和应用性两个模块。其中基础性文化课面向全体学生,应用性文化课面向专业大类。例如,机电专业则融合了?等综合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相关学科知识则整合在其中。目前机电专业开设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有多门课程。

3.坚持能力本位,实施“双证融通”。

我们对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进行了一次全面修订,即将专业所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应知应会要求全部落实到相关课程中去,确保中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全部覆盖相关工种的初、中级工应知应会标准,由市工考办组织实施等级考核。实施了双证融通,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就业质量较高。

(二)课程改革主要经验与特色

1.加快建立专家队伍,建设课程改革的骨干队伍

课程改革的落脚点是课程,关键是教师,打造一支具有课改理念与意识的“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保证。

首先,加大培训力度:目前我校参与“四新”培训178人次,省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培训74人次,出国培训22人次。通过培训更新了教学理念,提高了专业技能。其次,积极顶岗锻炼:要求专业教师利用暑假进企业顶岗锻炼;参与开发研究:鼓励教师到企业第一线参与生产过程,进行本专业课题的开发和研究,从事企业生产管理工作,把握专业发展动态。再次,加强校本培训。同时,学校制定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计划》、《“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要求名师引领课改,引领教研,引领实践。

近三年来,学校承担省级及以上课题2项,开发项目课程12门,自编校本教材11本,吕传鸿老师主编的《电工电子技术》在华东五省一市职校使用。教师在省级以上发表、获奖论文93篇

2.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精心修订实施性教学计划。

如何确定培养目标,关系到中职毕业生的职场定位。通过对我市市场调研,根据产业结构和学校专业建设情况,学校由专业负责人牵头组织部分专业教师协同企业专家对我市具有代表性的相关企业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包括现代企业的设备情况、技术力量、企业发展、人才构成、人才需求以及在岗的职校毕业生的爱岗敬业、专业技能、工作能力、专业发展趋势等,调研对象包括企业经理、人事负责人、车间负责人、毕业生等,调查方式是按专业方向,根据课程开发需要,对相应的企业进行调研与论证。完成调研论证后,召开专业课程指导委员会和开发工作小组会议,针对职业岗位群能力标准、学生个体需求、教学设施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确定相关专业的能力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3.改革课程评价制度,健全教学质量的监督保证体系。

按照终极性考核与过程性考核并重的原则改进教学评价方法。文化课与专业基础课按照课堂笔记20分、平时作业20分、期中考试30分、期末考试30分,实训课程也按平时成绩与综合考核各占50分的办法计算总评成绩。

加强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建立中层以上干部听课制度和教师相互听课制度,建立了《教学常规检查实施细则》制度。每学期组织一次以教学“五认真”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质量检查,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无记名测评,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学质量奖的评比工作。今年全校推行“高效课堂”活动,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构建与课程模块化相适应的高效课堂模式。

4.积极开展课程改革研究,逐步彰显课改特色

学校目前有一个国家级课题,六个省级课题,通过参加各个层次的课程改革研究,积淀了丰富的成果,显示了良好的课改特色。

5.宣传课改理念,健全课程改革组织领导(1)加强课改宣传,建立课改实验工作群众基础

课程改革是关系到全体教师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是课改的主力军,而课改的阻力也主要来自教师。在课改过程中,重视宣传发动工作。

首先,抓好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把更新教育观念作为重要学习内容;

其次,在中层干部参加的行政办公会议和教研组长参加的教学工作例会上,经常研究有关课改方案和操作办法,多方面听取大家的意见;

第三,07年开始每年暑假都集中二三天时间举行课程改革研讨会,发动群众、集思广益。

(2)加强工作领导,健全课改领导组织

成立学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指导全校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职责是负责督促有关部门落实责任,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其它成员的职责是负责对课程的研究、指导,加大对课改的投入,组织各专业课改经验的交流和阶段性总结工作。

三、课程改革今后的主要规划 1.进一步树立“大课程改革”理念。

课程改革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全方位改革,工作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切合地方经济建设,不断深化中职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改革,完善课程管理与评价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学有所用、技有所长、社会需要、企业欢迎的实用型人才。

2.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推进课程改革、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要充分利用国家和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的政策机遇,加快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实训基地建设,建设与行业企业生产技术同步、具有真实仿真的职业氛围和产学研一体化的实验、实训基地,满足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需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强化校外顶岗实习专管,使顶岗实习真正成为学生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同时,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虚拟实验室、虚拟工艺流程、虚拟实训车间、虚拟实习工厂等,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实现“仿真性”的实验、实习、实训。

3.加强课程改革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再议职教英语课程改革 篇6

关键词:职教英语;改革;“合作式”学习;教学创新

一、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稳健发展,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这促成了我国英语学习的浪潮。接踵而至的是各种英语考试和配套英语教学。考试要求提高,而学校的教育模式却因循守旧,不能赶上时代前沿发展,从而延误学生学习,或是降低其效率,那么英语学习的意义也跟着丧失。课程内容相应的改革、教师教学适应性的变化和发展是有必要的。同时恰当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更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无论是从课程模式还是学生英语掌握度来说,作为高等级的职业教育,学校都应有较高的要求。要教好职教英语,就应当与时代共同进步,随着时代发展而进行改革,而不是故步自封。实践出真知,下面我想就前人的经验介绍和个人实战结合,谈谈自己对课程改革的看法。

二、实践出真知,谈改革经验

1.变“被动”为“合作”,激活课堂

(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记”。学生的被动学习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其学习能动性。传统模式的弊端如下:“被动”式学习,依赖于老师单方面的教学,缺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投入,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对学生的学习不利,同时也使得教师的教学热情受挫。因而,过往的教学方式方法有必要进行改良,与新课改相合。本文提出变“被动”接受为“合作”共进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提出相关问题,由学生主动学习、提问,相互交流得到知识信息。此教学模式老师起的是引导和答疑的作用。这种学习方法有利点总结如下:①帮助学生建立独立学习的能力,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主动思考和学习的习惯;②对英语老师提出更高要求,有利于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

(2)改变课堂氛围

宽松、和谐的气氛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在授课时,教师注重保持教学时高昂的热情,营造宽松环境,并多与学生交流,能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而减少生疏或是畏惧感,使其保持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喜好。

2.从新理念出发,改变陈旧思想

作为英语教师,把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当作普通中学的学生来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误的。学校培养学生英语沟通运用能力和专业英语知识时,应当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陈旧的教学观念需要改变,在教育飞速进步的现在刻不容缓。

与普通中学相比,职教英语教育的英语教学情况不是很理想,缺乏自身特色,同时与时代发展的要求有一定差距。这是因为职业学校与普通中学两者之间有着根本不同,无论是学生培养目标、学生来源或是毕业去向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从学生的培养目标来看,参加高考升学是普通中学的学生培养目标,而职业学校开设英语课除了有升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学生的就业要求。作为一名教育者,自身的教学理念要不断跟随时代脚步。教学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过硬的专业知识要结合耐心和爱心。在教师进行教学实践后应当与理论学习结合,总结与改进自己的不足。教师是新课改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所以应深刻理解课改精神,把课改目标融入教学要求中,让学生收获真正有用的知识。同时我们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自身进行学习与充实,与教学课程共进步。

3.共性与个性共同发展,改革培养模式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培养模式的改革也是新课改成功的关键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观察,发现各个学生的不同之处,无论是英语学习热情是否表达出来,都可以尝试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等方面去引导其学习英语。(1)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不同给出有差异性的学习建议和目标定位;(2)对主动性学习进行引导,培养其对知识点的发现和探索热情;(3)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提出不同课外读物的建议,帮助其拓展学习英语。针对不同专业背景,让学生能够获得将来在不同工作岗位上运用英文信息、进行英语交流以及用英文解决问题的较好运用能力。

三、总结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们需要调整教学态度,提高从教的个人要求。教师需要从课堂氛围调节、教学理念以及学生个体发展等方方面面进行思考和经验整合,以期能使学生英语能力水平得带提高,利于其今后发展,同时也对职教英语的整体发展提供帮助。本文撰述主要是根据个人小范围的实践经验得出的,有许多不足需要改进,希望得到同一战线的教师批评指正。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育仍然需要得到更多的国家以及学校的重视,同时,需要从教者不惜艰辛的刻苦努力,探索出更好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氛围,在得到英语资源的同时能够吸收利用,从而有利于其今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学萍.浅议职教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J].科学文汇:中旬刊,2010(8):136-137.

[2]黄浩.职教英语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探讨[J].新课程学习:中,2011(12):77.

[3]刘书良.提高职教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J].新课程:上,2011(12):93-94.

职教语文课程改革初探 篇7

中等职业学校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夹缝”位置, 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 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大部分学生语文的基础知识很不扎实, 阅读、分析、理解能力很薄弱, 语言表达、写作水平之低下更是让人吃惊。加上中等职业教育的语文课存在着教育的理念滞后, 内容“繁、难、偏、旧”, 结构单一, 体系相对封闭等问题。这种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 从而使学生成为被动的、甚至被窒息的人, 所以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浓。而教育系统内部也认为中等职业教育以专业为主, 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才是重中之重, 语文课也就成了可上可不上的副科。由于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结果培养出来的人才发展不够全面, 心理素质较低, 缺乏自信, 转岗再就业能力低, 专业技能发展本身也受到很大的制约, 难以进行自我教育与提高, 使其以后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

二、针对职教语文教学现状改革的探索

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认知轻情感, 重教书轻育人。改革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 即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作为语文教学依然要体现和重视语文知识的特点, 遵循语文发展的规律, 但是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 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这意味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 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关注学生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我们在开发语文资源时, 必须注意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宗旨, 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面对职教语文教学现状, 以及职校生的特殊性, 怎样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呢

1.职校语文教学的课程改革, 必须从夯实基础开始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初中教师要在盖漂亮房子的同时修补裂缝的墙基。我觉得这句话用在职校的学生身上比较合适, 而且我认为职校语文教学应该立足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 把语言积累作为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 以此来夯实他们的语文基础。

首先, 突出一个阅读的目的——从文本中吸取语言的精华。应该说, 选入教材的课文, 都应是最优秀的文章, 里面不乏语言的精华。阅读文本固然要读懂内容, 固然要学一定的知识, 同时, 还需要从文本中吸取语言的精华, 以此丰富自己的语言, 自己的思想, 提高表达水平。其次, 在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里, 尽可能让学生开口——说:教师在把握住文本的内容的前提下, 针对性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种方式, 就是分小组先进行交流, 然后进行整理归纳, 并代表小组发言, 与老师交流, 与其他小组交流。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 达到理解文本内容及培养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完成语言的积累。另外, 就是充分利用课外阅读的机会, 进一步扩展学生的视野, 丰富语言的积累。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与要求:一是建议所选读物以中国及世界名著为主, 自然也包括现当代一些富有时代气息和具有开创性, 具有影响的一些读物。二是要求在阅读过程中留意一些精彩语段、语句, 甚至一个词、一个成语, 让他们能随时摘抄下来, 以逐步积累形成一个为我所需, 也能为我所用的“资料库”。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恰恰是从根本上引导学生不断学习他人的语言精华, 以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2.职教语文教学的课程改革, 激发学生兴趣尤其重要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 而在于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驱力, 它会给学习者带来浓厚的愉悦情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职校生恰恰在这方面最为欠缺。那么如何诱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可以利用讲故事的方式, 讲成语故事, 讲一些伟人、名人的奇闻逸事, 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阅读课外书的兴趣, 同时也被伟人、名人的美好情操所感染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课上教师还可以适当利用善意的调侃, 使课堂充满幽默、智慧、友善, 更好地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集图、音、文为一体的灵活可控的信息处理优势, 让学生在欣赏中得到感悟, 在感悟中学到知识并得到情感的愉悦,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平时也可以搞一些活动, 如课堂即兴表演、编课本剧等来增加学生的兴趣。

3.职教语文教学的课程改革, 同样要渗透美育、德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审美感能给幼小的心灵带来响应号召的奇异的本领, 使他成为勇敢、豁达、心地善良、热情诚恳的人。”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应该以美感人, 以情动人, 用情感来撞开学生的心扉, 使之产生强烈的审美愿望, 自觉投入到审美活动中, 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实现美育的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 必须做到作者、学生、教师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对接和心灵对话。当然这不是说教, 不是满堂灌, 不是疲劳战, 而是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以美启真, 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以美疏导情感, 启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培养高尚的个性;以美激发情趣和生命活力,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个性。语文教育就是要用文学作品的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以及作者个性美去感染学生, 熏陶情操, 最终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 因此, 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书育人”。在职校的语文教材中, 有许多优秀篇章、名篇佳作。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师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树立远大理想, 发扬民族精神的良好教材。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应多方位地进行德育渗透, 比如对生命的执著、顽强的意志、公平竞争、精诚合作、自信与见贤思齐、进取与功利等。总之, 语文教学只有在教学过程中, 从多角度、多方位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对职教中工学结合课程的认知 篇8

一、学习的内容

在当代的工作岗位中, 对刚上岗的基础技术人员的要求是要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基本的工作经验。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的学生应在校期间系统的完成一些典型的、综合性强的工作任务。而什么是适合的工作任务呢?首先, 课程目标是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在发展专业能力的同时, 促进职业能力的发展。其次学习的内容是来源于工作实践的并具有该工作领域特色的典型性工作任务。然后学习的内容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完整性及连贯性。能够使学生在综合的学习工程中明确学习任务, 制定工作计划, 并最后对此任务有自我评价及反馈的过程。因整个学习内容是为学生服务的, 所以学习内容在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同时, 应使学生习得职业发展技能的需求。

二、工作过程

“学中做, 做中学。”是工作任务的理念, 如何在工作过程中满足这一要求是工学结合课程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而什么是工作过程?工作过程是由人来完成的, 因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也就是强调学生在此工作任务中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大脑和身体的行动, 而不是单单的身体参与, 那样的课程是失败的。其次这个工作过程要具有完整性。其操作过程与PMP类似。PMP (项目管理) 具有五个过程。启动, 确立一个项目或一个项目阶段。计划:为完成项目, 制定和维护一个可操作的计划。执行:协调人力和其他资源以执行计划。控制:通过监控和进度测量及必要时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收尾:正式验收项目或项目阶段并使其有条不紊地圆满结束。学生在这几个过程中分别完成并学习了一下内容。一、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实际的工作中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弄清楚问题。因此, 在此阶段学生通过自己参与此情景学习了工作过程的的核心, 也就是教学中的知识点。二、制定计划。根据明确的工作任务, 学生会设计出许多相关的工作程序, 内容, 要点, 计划和必要物资及工具, 这样就完成了虚拟情景, 期间需要学生自行寻找相关的周边资料, 对学生在日后工作的自我继续学习也埋下了很好的伏笔。三、执行。从上述的很多种可能性中找到一种相对最佳的解决方案, 这就要学生有一定的决策能力。通常需要学生通过小组来完成, 此过程也培养了学生工作中需要的沟通能力。在实施中会和设计有所偏差, 学生会及时的修正调整, 进行重新加深学习。四、控制。教学中质量控制的基本手段是科学表述的学习目标, 这既包括综合性的能力目标, 也包括操作性强和可检验的行为目标, 特别是技能目标。五、收尾。也就是教学中的评价反馈。从多方面对工作和学习的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 不仅是找到缺陷, 更重要的是找到产生缺陷的原因, 并做出相应的修正。工作过程中的学习不仅是事实性知识的积累和心智技能训练, 更重要的是将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效的整合。

三、实训基地建设

工学结合课程需要相应的教学媒体和环境, 应创设尽量真实的工作环境, 让学生有机会完成与典型工作任务较为一致的学习任务。实训基地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其核心是校内“理论实践一体化的专业教室”建设和校外基地的“工学整合学习岗位”建设。如因资金和环境等原因无法实现真实场景再现, 可尝试虚拟教学。无论怎样重视基地的建设, 但立足点一定放在任务可最大化有效实施的基础上。既尽量满足一个场景可参与多个任务。实训基地的建设应满足“工学学习岗位”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并加强相应的、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资源建设, 以保证整个工学过程的的完整性。

四、校本教材建设

职教课程应注重工作过程系统化 篇9

从人才演变历史进程来看, 现代工业社会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这两类技术人员是从一个共同的祖先———手工业社会的工匠分化而来的。在手工业社会中, 生产是由工匠, 即手工业作坊的师傅为主要力量完成的, 作为全能型人才, 工匠承担从设计到制造, 甚至包括市场营销和成本核算的生产全过程。工业社会较之于手工业社会, 科学技术得到极大提高, 在生产领域表现为生产的产品和生产产品的技术装备所含有的技术大大增加, 劳动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加, 如果再让一个人的工作覆盖从设计到制造的全部过程, 则生产率将会降低, 这说明工匠这样单一人才模式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于是从工匠分化出了主要从事设计的工程师和主要从事制造的技术工人。

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两个重要变化:一个变化是人才类型分化了, 全能型的工匠分化为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显然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做的是两个不同领域的事。例如同样面对滑动轴承, 工程师的设计工作更多是通过承载受力计算选用或设计合适的轴承, 或者设计轴承的制造和装配工艺, 会涉及到流体力学、金属材料和热处理、机械制造工艺学等学科知识。而技术工人的制造装配维修工作则更多是加工工件、判断故障、清洗更换等, 应该能够在给定的工艺规定下正确实施生产以及进一步地能够对规定的工艺进行优化。对他的工作来说, 关于滑动轴承的流体力学知识和油膜强度计算是没有必要的, 材料学中的铁碳合金图对技术工人的价值也不大。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应该是:加工装配薄壳零件如何避免变形保证精度;如何判断轴承问题以及检测更换轴承工具等等。可见, 做两个领域的事涉及到两个不同的知识系统。

第二个变化是人才培养的途径变化了。人才培养途径从手工业学徒培训转变为大工业的学校教育。在手工业时代, 劳动后备力量的培养即工匠的成长是:学徒 (接受培训的新人) ———伙计 (满师的学徒进一步积累经验) ———工匠 (能带学徒的师傅) 三部曲模式。学习的过程在劳动中进行, 例如工匠在为马车制作滑动轴承时将坯件通过加热捶打形成一定的形状和强度的轴瓦, 学徒在一旁一面配合工作 (甩大榔头的体力活) , 一面学习着。其中“火候”是重要经验知识的表现:何时将坯件从炉中取出或回炉, 在不同温度下捶打的轻重缓急。之后的安装同样有打磨配合的功夫。

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的学校学习不学工匠的直接经验了, 而是通过教师从教材中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和传承下来的间接经验。一方面, 教师在学校教教材内容, 这是学校教学的章法, 普通学校教育的分科教学传统和习惯对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的培养发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 手工业时代以来的科学技术发展, 自然科学 (数学和物理学) 在技术领域的应用形成的工程科学, 如机械学、材料学等, 能够很好地对应工程师的职业工作要求, 例如与上述滑动轴承相关的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学, 制造工艺学等, 因此工程师在学校的培养形成以学科为中心的系统顺理成章。

与此相反, 由于手工业体系受大工业冲击而崩溃, 特别是流水线作业将完整的工作过程割裂, 全能型工匠的“做”的知识系统既因为直接经验而不易通过文字符号传承, 又因为技术工人作为机器的延伸接受指令工作的分工观念而被忽略。因此没有自己知识系统的职业教育只能从工程师教育的学科系统中“拿”一点东西过来用, 或者说以工程师的课程体系为蓝本进行简化, 因此形成职业教育的学科课程和低层次的状况。

职教课程开发 篇10

一、职教课程改革的现状

各级教育机构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 组织进行了多次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经近20年的艰苦工作, 从结果来看, 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一方面, 各级职业院校培养了大量毕业生需要就业, 另一方面, 行业急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而又招聘不到合适的毕业生, 行业对专业技术技能知识的要求与学校的培养严重脱节。特别是大量的学生在毕业后, 为了就业生存而转行从事其他较低层次的工作, 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20世纪90年代进行的轰轰烈烈的课程内容改革, 是基于行业的岗位任务要求与学校职业能力培养的不匹配而进行的。当时全国各职业院校基本都参与了进来, 笔者也是参与者之一, 但从最终的结果来看, 这种不匹配依然存在, 并未因改革而有明显的改变。影响改革效果的关键问题是没有着眼于职业教育知识技能体系的源头———工作体系。

二、职教课程改革现状原因分析

1.学科体系课程结构坚固依旧。学科体系是根据知识之间的相关性所构成的知识体系。根据学术研究的需要, 将人类发展过程中所累积的知识按照门类分为学科, 再根据学科内部知识之间的组合得到学科课程结构关系。学科体系培养学术性的人才。

由于学科体系重在理解世界, 学科体系的课程内容在排序时, 是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 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循序渐进地按照知识逻辑顺序编排课程, 致力于传授陈述性的理论知识, 专注于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重在理解, 很少或没有涉及“怎么做”的问题。这种知识体系培养的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学术性人才。

2.缺乏面向工作过程的改革者。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执行者是广大职业院校的教师, 且我国职业教育的从业者绝大部分都是接受的学科体系课程教育。

虽然我国的职业教育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 但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文化中“重知识、轻技能”、“学而优则仕”的影响, 广大职业教育的工作者依然认为, 形成职业技术技能是建立在完整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 技能训练需要大量的完整的专业理论知识。最后结果就是教师越教越深越难, 学生越学越惧越厌, 理论课的学习大打折扣, 实践课程的学习更是草草收场, 课程改革还是学科体系的内容设置, 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改革效果。

3.缺乏面向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分析及分析方法。要做到岗位任务与学校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匹配, 使用合适有效的分析方法, 对学校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面向工作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 是得到合适有效的课程内容, 打破传统学科体系课程设置的必须途径。

在历次课程改革的研究中, 研究者很少面向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内容研究, 或者即使面向工作过程, 但缺乏合适有效的工作分析方法, 所得到的课程内容改革结果, 只是进行部分课程的整合及开设顺序的调整, 并未从根本上打破学科体系课程结构的樊篱, 改革的效果是极其有限的。

三、工作过程的课程结构是必然趋势

根据“唯物辩证法”, 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是人类作为大自然主宰者的主要思维活动。认识自然就是在自然规律的支配下, 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改造自然是人类为适应生存发展的需求, 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

通过对人与自然唯物辩证法的分析, 认识自然就是要认识自然规律, 并应用自然规律去理解世界;改造自然则是人类为了生存得更好, 利用所掌握的技术技能去改造世界。相对应于知识技能体系, 学科知识体系帮助人们理解世界, 而工作体系更有利于人们改造世界。

(一) 打破学科课程结构是必然趋势

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结构的人才培养模式认为, 习得系统完善的、逻辑严密的专业理论知识, 可以为实践技能的学习做准备, 换言之, 即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实践技能训练的前提。该课程结构的设置是面向知识体系。

这种课程结构在知识技能的获取上存在很大的误区。第一方面, 这种课程结构将理论知识的获取与实践技能的习得定义为单向线性的, 即“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 实际上两者在习得的过程中, 它们是双向的, 即“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 具有相互促进与提高的作用。第二方面, 它容易将理论知识的获取与实践技能的习得人为分割, 这就造成在进行理论学习时, 教师越教越深越难, 学生越学越惧越厌, 学生最后丧失理论学习的兴趣;而在进行实践技能训练时, 缺乏理论知识做指导, 想再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已没有机会, 最后造成技能训练草草收场。第三方面, 由于学科体系是按照知识之间的相关性所构成的, 在学科课程结构中,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部分课程内容重复, 教师在组织实践训练时, 训练的内容也会出现重复、相关联的现象, 造成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第四方面, 课时的分配不合理。这是因为学科课程结构在课程的编排中, 是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 以掌握知识为原则进行课时分配, 这种课时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就是实用的、应用的课程课时不足, 学生学习了很多不实用的、应用不上的专业理论知识。

(二) 实行工作结构课程改革是必然趋势

在工作体系中, 工作结构课程是根据工作任务之间的相关性所构成的实践体系。在工作的过程中, 根据完成某一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进行组合, 为了达到任务目标所得到的工作结构课程关系。该课程结构培养的是以完成工作任务为指向的技术技能人才。工作结构课程强调在工作岗位的情境中, 工作结构是客观存在的, 所对应的知识技能是相对确定的。且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工艺的改变, 知识技能会有同步的变化, 工作体系的知识技能都是为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按照工作任务、工作过程所得到的工作课程结构, 具有学科课程结构所不具有的以下优势:

1. 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更有利于激发专业学习兴趣。

传统的学科结构课程体系认为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实践技能训练的前提, 造成学生在单纯进行符号化的理论学习中, 逐渐失去学习兴趣, 产生厌学、恐惧情绪。而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 学生通过实践训练, 发现理论知识的需要与必要, 可激发学生理论学习的积极性, 反过来促进实践技能的训练。

2. 吻合职教“形象思维”智力类型, 提高学习效率。

人的智力类型分为“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两大类。抽象思维主要用概念思维, 进行逻辑分析, 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 侧重于分析理解问题, 适合进行学术理论研究。而形象思维则是通过事物的表象, 不脱离事物的整体形象和空间结构去认识事物本身, 适合进行技术技能实践。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的工作者, 并非学术性的研究人才, 面向工作过程的工作结构课程思维方式属于“形象思维”的智力类型, 这将极大地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3. 确立工作知识习得的主导地位。

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 而不是培养进行学术研究的学术人才, 是面向工作任务, 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的教育体制。

由于我国职业教育的组织者、执行者、研究者基本都是学科体系培养出来的, 不打破学科结构的课程体系, 即使确定了具有职业特色的课程内容以后, 在执行的过程中, 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回到学科体系的培养模式中去, 跳不出以理论知识的掌握为目标的学科体系的樊篱。但在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 根据工作过程构建的工作结构课程体系中, 课程内容所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是确定的, 知识与技能的比例也是大致确定的, 教师授课内容的边界就是确定的, 对将工作知识的习得确立为主导地位, 面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4. 解决课程内容的重复与课时分配不合理的难点问题。

一方面, 学科体系的课程结构是以知识之间的相关性, 考虑学科知识的完整性, 且是以掌握知识为目标, 知识内容的边界是不清晰的, 造成课程内容出现重复, 极大的浪费教育资源。另一方面, 学科体系课程结构是按照理论知识的难易程度, 按照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进行课程内容的排序, 难掌握的知识内容课时安排相对较多, 易掌握的知识内容课时较少, 很少或没有考虑到知识内容在工作中应用的多少及技能训练的难易程度, 这就造成应用实用性知识技能课时安排不足, 课时安排不合理。而面向工作任务的工作结构课程, 是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 在内容安排及课时分配上, 以应用、实用、必用、够用为考量原则, 课时分配可最大合理化。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2]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职教通讯, 2006.

[3]徐国庆.从工作组织到课程组织: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组织观.教育科学, 2008.

[4]徐国庆.工作结构与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教育发展研究, 2005.

[5]徐国庆.工作体系视野中的职业教育本质, 职业技术教育, 2007.

论职教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篇11

关键词:职教课程改革 需求 实践教学

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也是课程不断改革的过程。每一次课程改革,都促进了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使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愈来愈适应和贴近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这种适应和促进作用、正是职业教育充满活力的源泉。在当今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职业教育的课程又面临一次新的改革,当前的课程改革不能再是仅仅对以学科体系为特征的传统课程模式做修修补补的“小手术”了,应该是按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教体系的大框架来重构职教课程体系。如何使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与时俱进,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拟就职教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发表个人看法。

一、问题提出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要求职业教育与之相适应,以培养出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有文化、有技术、有道德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尤其是在社会经济走向开放化、国际化的今天,重视培养和开发职业学校学生的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和心理素质就显得更为重要。市场经济确立的同时,也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要求劳动者诸方面素质都能得到生动、活泼的自由发展。或者说,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既要有一技之长,又要是各种素质和谐发展的劳动者。市场经济是与竞争相伴而行的,这就要求劳动者具有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需要劳动者自主、自立、自信、自强的品格.

加入WTO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中国经济不断加快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速度,并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之中。课程是连接社会经济与教育的桥梁,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课程改革必须置于社会经济变革的大环境中进行。中国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该也必须因此做出超前准备,推出适应现代化进程、符合国情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所以为了职教课程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进行相应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二、当前职教课程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实践教学是当前职业教育的软肋

大多职教学校提供的专业技能实践教学不足,专业技能实践教学环节亟待加强。当学生走出校园不能马上上岗,实践动手能力差,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学校目前在专业技能实践教学环节上的安排有所欠缺,该方面距离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期望值较远,我认为职教课程改革应该侧重实践课,这种实践课不要只局限在学校,也可以去企业。最好请一些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参与研究选课并授课,不要只局限本学校老师,应该把实践课办活。所以本人认为职教课程改革首先专业技能实践教学应该加强。

2、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安排没有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缺乏校企间的交流与合作,不能满足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需求

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用人单位希望学生毕业后即能顶岗工作,不需要再经过长时间的单位内部的“岗前培训”,希望学生在学校已经完成此培训步骤,以适应竞争的需要。

再次说明要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课程建设要以实践教学为核心,要充分考虑当前劳务市场用人单位对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具体要求。

三、对职教改革的几点建议

1、职教课程改革应满足受教育者生存发展的需求

职教课程改革既应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更应满足受教育者生存发展的需求。这两种需求既相互包容,又相互制约。由于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会受到特别的重视,而为受教育者生存和发展服务,却往往被课程设计者所忽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需要可持续发展的劳动者。受教育者对生存发展的需求,是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动力,满足受教育者对生存发展的需求,有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此,职教课程设计既应强调职业分析、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还应重视受教育者需求分析(包括生源需求分析和在校生需求分析)。这些分析和其它分析一样,是职教课程设计及其调整的重要依据。教育已成为我国绝大多数家庭的重要消费对象,不能满足学生、家长需求的教育,难以兴旺发达,甚至会被消费者淘汰。

2、职教课程改革应以实践教学为核心

当前职教课程建设的核心应该是实践教学,应该围绕实践教学来进行当前职教课程改革,才能满足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实际上,职教课程改革取向是就业导向还是实践导向,我认为二者并不矛盾。实践导向是就业导向的基础,就业导向的前提是实践导向。就业导向要求职教课程能为学生进入未来职业世界提供某一工作岗位或岗位群所要求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情感态度结构等,以使学生能得到职业世界的认可;实践导向定位于形成技术的职业实践能力,以实践过程为主要学习方式。

职业技能实践教学离不开教师本人的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加强对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包括教师职业理论知识和职业实践能力的培训。有条件的话还应让教师经常参与企业相应岗位的实际工作,增加感性认识,做到职业理论与职业实践融会贯通,才有利于职业教育水平的提高。

3、职教课程改革应推行两种证书制度

实施两种证书制度是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特征,学历证书是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主要区别,职业资格证书

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主要区别。推行两种证书制度,是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中国劳动力市场与世界各国劳动力市场接轨的需要。

四、结论

综上所述,课程在人的潜能向人的现实素质生成的过程中,起看中介的催化作用。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只有不断地研究和改革课程,才能愈来愈接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相信,职业学校的学生会借助于新的课程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 作者:蒋乃平职教课程改革要点与课程模式

[2]肖化移.试论职业教育能力课程模式及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05,(13)

职教课程开发 篇12

1目前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教学手段单一, 以理论教学为主。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常常以理论教学为中心, 只注重强调各个知识点, 教学过程不够生动, 互动性差。老师往往只是采取单一讲授的方法, 形式单调无趣, 学生学习被动, 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 引发学生的兴趣。1.2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足,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强。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模式中, 实践性教学环节比较弱, 学生缺少体验进出口业务操作过程的机会, 很难全面系统规范的掌握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 往往只记住了一整套概念, 学会了找出合同与信用证之间的不符点, 却不知道存在不符点的原因和修改方法, 导致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业务中。1.3单一的闭卷考试考核方法, 不能充分体起到过程反馈手段的作用。目前。大多职业院校对学生成绩的考核依据主要按照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来制定的传统的评价方式, 最常见的是闭卷笔试, 这样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过程, 基本技能的掌握缺乏评价机制。而课程的考核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调控, 关系到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调动。考虑学生今后的发展、择业的需要, 针对上述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可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 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

2项目化教学的内涵与意义。项目化教学, 改变过去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 以理论讲解为中心的“满堂灌”教学模式, 强调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任务为中心, 通过对教学目标项目的分解、实践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化教学法, 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缺乏实际动手操作的弊端, 使教学内容直观、实用, 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项目化教学方案设计。3.1确定项目化教学方案。项目化教学的基本思路是以真实的进出口商品交易案例为背景, 以贸易合同为核心, 以进出口贸易实际操作流程为主线, 以项目的设计和操练为主要方式开展教学。项目教学法是指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予学生独立完成, 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到完成后的评价, 都由学生具体负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 先把课程各个项目间的结构图展示给学生看, 然后选择本地某外贸公司真实发生的、具有典型性的一笔外贸业务为例, 根据进出口贸易的实际流程, 一步一步地分模块分项目讲解、操练, 使学生在仿真的学习环境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进出口贸易的实际流程和各个环节的能力要求, 提高实际操作技能。3.2教学方法:3.2.1教师引导法。通过教师明确学习任务和目的、指导学生模拟训练、评价分析学生学习成果、课后总结的方式, 体现出教师在学习过程的指引作用, 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2.2学生分组学习法。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各方面不同的特点, 把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 促使不同个性、不同特点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建立相互信任、了解和欣赏。学生经过分组, 形成若干小的学习团体, 通过学生自我阅读书本, 交流讨论学习心得, 共同来掌握知识;使学生的学习逐渐达到从理解到掌握, 再到应用, 最后达到举一反三的阶梯式学习过程。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的梯次结构。3.2.3激励法。在学科中学生只负责学, 在项目中学生即学也教。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去尝试扮演企业工作角色, 此时学生应明确自己的角色, 学生站在角色的角度去观察思考, 并去分析决策问题, 体验工作的艰辛, 激发个人潜能和创新能力。并以小组竞赛加分的方式, 激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活跃课堂气氛, 实现师生、生生互动。学生在项目教学中即是一个学习者也是一个教学者。针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我总结了几点不太成熟的意见:a.迅速转变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束缚, 改变传统就学模式, 发挥项目教学的绝对优势。b.加大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的力度, 调动学生积极性。c.从实际岗位需要出发, 培养适合企业岗位实际需要的技术人员。d.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保证教学的多样性。e.学校实训教学过程符合企业实际工人工作过程的培养方式, 达到学生毕业后就能直接上岗。

摘要:针对该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建议实行课程改革, 以适应社会及企业的需求。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项目化教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周琳琳.项目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通讯, 2006 (6)

上一篇:对外贸易差额下一篇:雕塑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