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职教中心课程改革学校汇报材料

2024-09-17

高邮职教中心课程改革学校汇报材料(共6篇)

高邮职教中心课程改革学校汇报材料 篇1

积极实施课程改革 彰显职教特色

-----高邮中专课改汇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介绍

高邮职教中心创办于1985年,是一所以工为主、工文结合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目前,在校生4066人,学校占地204亩,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2万余册,专职教师192人。学校开设有机电、数控、电子、计算机、财会、建筑、服装、海员等主要专业,并逐步发展形成了1个省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课改实验点、3个省级示范专业良好局面。学校先后获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德育先进学校安全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课程改革是坚持特色兴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中职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我校根据《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省教育厅关于开展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并在统一思想的前提下逐步出台各项改革措施,改革取得了明显实效。

成果:1个省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课改实验点、3个省级示范专业

近三年来,在省、市师生技能大赛中,我校120人次获奖。省、市创新大赛中,有21人次获奖,省文明风采大赛中,我校共有148件作品获奖。

(一)课程改革主要理念

1.建立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打破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的传统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实践知识为中心,构建“1+0.5+0.5+1”的专业培养模式即一年级以基础文化课为主,二年级上学期以综合化的专业课为主,二年级下学期全部开设理论实践一体化的专业课和实训课,三年级下企业进行轮岗实习和顶岗实习。

2.文化课程必需、够用,专业课程综合、核心课程理实一体化。

文化课改革总体上遵循“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在重视发挥文化课为提高学生基本文化素质服务的功能的同时,强化文化课为专业课学习服务的功能。将语文、数学、外语等文化课分为基础性和应用性两个模块。其中基础性文化课面向全体学生,应用性文化课面向专业大类。例如,机电专业则融合了?等综合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相关学科知识则整合在其中。目前机电专业开设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有多门课程。

3.坚持能力本位,实施“双证融通”。

我们对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进行了一次全面修订,即将专业所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应知应会要求全部落实到相关课程中去,确保中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全部覆盖相关工种的初、中级工应知应会标准,由市工考办组织实施等级考核。实施了双证融通,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就业质量较高。

(二)课程改革主要经验与特色

1.加快建立专家队伍,建设课程改革的骨干队伍

课程改革的落脚点是课程,关键是教师,打造一支具有课改理念与意识的“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保证。

首先,加大培训力度:目前我校参与“四新”培训178人次,省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培训74人次,出国培训22人次。通过培训更新了教学理念,提高了专业技能。其次,积极顶岗锻炼:要求专业教师利用暑假进企业顶岗锻炼;参与开发研究:鼓励教师到企业第一线参与生产过程,进行本专业课题的开发和研究,从事企业生产管理工作,把握专业发展动态。再次,加强校本培训。同时,学校制定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计划》、《“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要求名师引领课改,引领教研,引领实践。

近三年来,学校承担省级及以上课题2项,开发项目课程12门,自编校本教材11本,吕传鸿老师主编的《电工电子技术》在华东五省一市职校使用。教师在省级以上发表、获奖论文93篇

2.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精心修订实施性教学计划。

如何确定培养目标,关系到中职毕业生的职场定位。通过对我市市场调研,根据产业结构和学校专业建设情况,学校由专业负责人牵头组织部分专业教师协同企业专家对我市具有代表性的相关企业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包括现代企业的设备情况、技术力量、企业发展、人才构成、人才需求以及在岗的职校毕业生的爱岗敬业、专业技能、工作能力、专业发展趋势等,调研对象包括企业经理、人事负责人、车间负责人、毕业生等,调查方式是按专业方向,根据课程开发需要,对相应的企业进行调研与论证。完成调研论证后,召开专业课程指导委员会和开发工作小组会议,针对职业岗位群能力标准、学生个体需求、教学设施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确定相关专业的能力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3.改革课程评价制度,健全教学质量的监督保证体系。

按照终极性考核与过程性考核并重的原则改进教学评价方法。文化课与专业基础课按照课堂笔记20分、平时作业20分、期中考试30分、期末考试30分,实训课程也按平时成绩与综合考核各占50分的办法计算总评成绩。

加强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建立中层以上干部听课制度和教师相互听课制度,建立了《教学常规检查实施细则》制度。每学期组织一次以教学“五认真”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质量检查,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无记名测评,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学质量奖的评比工作。今年全校推行“高效课堂”活动,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构建与课程模块化相适应的高效课堂模式。

4.积极开展课程改革研究,逐步彰显课改特色

学校目前有一个国家级课题,六个省级课题,通过参加各个层次的课程改革研究,积淀了丰富的成果,显示了良好的课改特色。

5.宣传课改理念,健全课程改革组织领导(1)加强课改宣传,建立课改实验工作群众基础

课程改革是关系到全体教师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是课改的主力军,而课改的阻力也主要来自教师。在课改过程中,重视宣传发动工作。

首先,抓好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把更新教育观念作为重要学习内容;

其次,在中层干部参加的行政办公会议和教研组长参加的教学工作例会上,经常研究有关课改方案和操作办法,多方面听取大家的意见;

第三,07年开始每年暑假都集中二三天时间举行课程改革研讨会,发动群众、集思广益。

(2)加强工作领导,健全课改领导组织

成立学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指导全校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职责是负责督促有关部门落实责任,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其它成员的职责是负责对课程的研究、指导,加大对课改的投入,组织各专业课改经验的交流和阶段性总结工作。

三、课程改革今后的主要规划 1.进一步树立“大课程改革”理念。

课程改革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全方位改革,工作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切合地方经济建设,不断深化中职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改革,完善课程管理与评价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学有所用、技有所长、社会需要、企业欢迎的实用型人才。

2.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推进课程改革、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要充分利用国家和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的政策机遇,加快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实训基地建设,建设与行业企业生产技术同步、具有真实仿真的职业氛围和产学研一体化的实验、实训基地,满足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需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强化校外顶岗实习专管,使顶岗实习真正成为学生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同时,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虚拟实验室、虚拟工艺流程、虚拟实训车间、虚拟实习工厂等,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实现“仿真性”的实验、实习、实训。

3.加强课程改革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研究的政策措施,不断激发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研究的热情,形成推动课程改革研究的激励机制,营造课程改革研究的浓厚氛围。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行动研究相结合,紧紧围绕学校课程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组织和发动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改革的校本研究,设立若干专项研究课题,力求进一步提炼学校新的校本特色的课程改革理念与实践创新成果。通过推进课程改革的研究,带动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彰显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

尚义县职教中心汇报材料新 篇2

(2011年11月 日)

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学校对各级领导莅临我校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下面,就我校办学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我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晋冀蒙三省交界处,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辖7镇7乡,172个行政村,总人口19.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47万人)。2010年,全县全口径财政收入1.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52元。全年教育费附加122万元,公教人员工资以上级转移支付为主。我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近年来大力发展风电产业、节水蔬菜产业、特色养殖业,形成了较大的产业规模。

我校的前身是县农业技术中学,1991年搬迁到县城,1995年建成职教中心,是一所集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短期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2006年通过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验收。学校占地41352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现有实训楼一栋、办公楼两栋、学生公寓楼两栋、多功能餐厅一个。学校现有微机室4个,微机305 台。建成了校园网,所有功能室全部与国际互联网连接。有电力拖动实训室、汽修实训室、电子实训室、语音室、多媒体室、画室、琴房、形体训练室、手工活动室、学前(幼儿)教学法模拟实训室、生化实验室、土壤分析室、动物解剖室等专业教室20个,农林实验实习基地(215亩)一处,汽修实训基地一处(新划拨土地5亩),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基地两处。学校图书馆现藏书3.5万

册,其中印刷图书2.7万册,电子读物折合图书0.8万册。有灯光球场1个,其他体育设施能够满足教学需求。

我校现有在校生1680名,开设有电子技术应用、学前教育、计算机平面设计、现代农艺技术、畜禽生产与疫病防疫、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风电场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等专业10个,有教学班40个;现有教职工120名,其中专任教师95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28人,中级职称45人;外聘教师20名。

为了拓宽学生就业的路子,学校实行“订单式”培养人才模式,实现了培养学生毕业即就业的目标。使100%的学生升入对口学校或进入联办院校,学生对口就业率达到96%,就业单位满意率达到90%。近年来,省厅和市局领导多次深入我校调研指导工作,对我校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表彰奖励。

一、立足实际,找准定位,切实增强做好职业教育工作的责任感

我县地处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面对职业教育办学中出现的生源减少、经费不足、设施匮乏的严峻形势,我们没有盲目悲观,也没有盲从办学,而是认真地站在经济的角度看教育,站在教育的角度看职业教育,冷静思考,积极应对,准确定位,争创一流,提出了“4321”的办学思路。即:突出一个创新(创新办学模式,拓宽办学渠道),坚持两个调整(调整专业设置,调整办学方向),强化四项工作(强化内部管理,提升办学水平;强化基础能力,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实训实践,提升办学效益;强化短期培训,服务县域经济),实现三个目标(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地位来抓,把职业教育看成是脱贫教育、富民工程,建立了“政府统筹、教育主管、部门联办、各负其责”的职业教育管理机制,健全和完善了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等多项制度。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工作,每年坚持到职教中心现场办公,解决实际困难。为了解决学校实训楼建设用地问题,先后四次召开政府常务会、县长办公会,协调县中医院、老干部局搬迁,将临街黄金地段划拨为学校实训楼建设用地。在县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专门为我校组织招聘紧缺专业课教师20名。为了稳定生源,增强职业教育的发展后劲,今年,县委、县政府又出台了新政策,“凡是县职教中心参加对口升学上本科的学生,毕业后愿意回县工作的,由县统一安排工作,列入财政供养事业编制。县里招聘幼儿教师,全部从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中择优录用,列入教师编制”。为了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县教育局给予大力支持,每年召开职教招生专门会议,安排部署我校春秋两季招生工作,制定具体的招生措施,落实招生工作责任制。同时,县发改局、财政局、劳动人事局、科技局、农牧局、农办等部门都为我校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全县职业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在办学过程中,我们狠抓重点,创新机制,突出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常规工作抓提升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我们把树师德、铸师魂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严格师德考

核标准,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努力塑造良好的师表形象。在岗位练兵方面。采取新老教师结对子,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通过广泛开展过关课、示范课、观摩课等活动,广大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在开展校本研训方面。各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都要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刊,写一篇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分析,以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需求。近年来,我校共有68 名教师撰写国家、省、市级论文163篇,有4名教师被评为专业带头人,9名教师被评为骨干教师;完成省级课题6项,其中1项课题获二等奖、4项获三等奖、1项结题。今年,申请省级立项课题五项。学校组织编印“送教下乡”教材3类7000多册,外派56名教师参加了省市组织的专门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全省优秀校本教材评选中,我校荣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2、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德育为首的工作方针,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本着“只有有差别的学生,没有差生”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建立健全德育教育管理制度,形成了政教处、班主任、任课教师三级管理网络。以学风建设和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系列教育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为有效载体,实现了入学教育制度化、养成教育经常化、开展活动系列化的德育教育管理模式。在实施德育工作中,我们坚持教育的针对性,学风建设和行为规范教育做到常抓不懈,并将法制安全教育、爱国主义、传统美德和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学习全过程。

3、依法构建和谐校园。一是健全安全目标责任制。牢固

树立学校安全重于泰山的意识,形成人人重视安全,人人都抓安全的良好氛围。建立和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工作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建立了安全保卫机构,配备了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强化师生安全教育,加大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力度。聘请法制副校长,定期对师生进行安全及法制教育,多年来,我校无安全责任事故。二是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教育法》、《教师法》,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开全、开好课程,加大学校依法办学力度,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教书育人有效载体和重要手段,学校以“文化品位、现代气息、人文精神”为理念,着力创建“文明、和谐、幸福”的校园文化,学校党支部、政教处、团委会、学生会有计划的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每周一国旗下的讲话,举办歌咏比赛、演讲会,教师节庆祝活动,建党九十周年专题文艺演出,专业技能比赛及幼教专业的毕业汇报表演等,并通过校园广播室、学校墙报、宣传橱窗等阵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平台,提供舞台,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重点工作上水平

1、强基础,改善办学条件。面对建设资金相对不足的实际,我们想方设法,采取了“三个一部分”的方式,即县财政每年从公益事业费中拨付一部分,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一部分,学校从收费中挤出一部分,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学校基础能力建设。2006年以来,县财政累计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其中投资380 万元建成了可容纳1500人就餐的多功能餐厅,投资730万元(其中国债资金250万元,县级配套480万元)建成了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的实训楼一栋,投入70万元硬化了校园,配套了水暖电等设施。今年,在财力十分紧张情况下,县财政又投入300万元解决了学生公寓建设欠款,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2、增设备,提升办学实力。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实训设备的投入力度,购置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极大地改善了学生实训条件,提升了办学的软实力。2006年以来,投资35万元新购置计算机100台,将原有计算机全部进行了升级,全体教师达到了人手一台,实现了网络化办公;投资38万元购置了具有电子白板功能的多媒体设备,实现了多媒体教学班班通;投资40多万元购置了服务器、编辑机、摄像照像器材、灯光音响等多套设备;投入10万元购置LED显示屏。投入13万元建设电钢琴实训室1个,投入10万元建成了汽修实训室1个,投入30万元建成了风电模拟实训室1个,投入25万元新购置图书2万册、图书柜40架。我校的基础设施投入逐年增多,实训设备逐年更新,3、建基地,拓展服务功能。2004年,县政府多方协调,征地215亩建成了我校农林实习实训基地。基地建立之初,我们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明确了基地功能定位,即农学果林专业实习实验基地、错季蔬菜种植示范基地、优良苗木种子繁育推广基地、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基地。2007年,争取省级农林实训基地专项资金100万元,对现有基地设施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和更新。为了加强基地的管理,我们规范运作,责成一名副校长专门负责,在保证教学和实验的基础上,种植和栽培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和苗木。为了发挥基地的综合效应,保证农学、果林

专业的实习,制定了专业基础课实习的标准和操作规程,做到了实验有课题,实习有记录,有针对性的对当地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如病虫害防治、土壤成份分析等进行试验。积极开展种植栽培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近年来,利用基地为农户开展蔬菜种植、果树栽培、绿化树种苗木栽培技术等培训40多期,培训达8000 多人次。结合基地育苗,帮助八道沟镇村民谢志宇种植草花,培育花灌木6亩,在基地专业教师全程指导下,谢志宇当年就收入2万多元。帮助村民李占全选用优质洋葱、白菜品种,在基地专业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当年种植的20亩错季蔬菜收入就达4万多元。在示范带动下,基地附近有40多户农民种植各类错季蔬菜2000多亩,直接经济效益达200多万元。同时,激活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农民在本地打工年收入就达五、六千元,有160多户农民从中受益,增收达400多万元。基地的建立,服务了农民,促进了增收,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创新工作求突破

1、在调整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上,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在扩大在校生学历教育规模的同时,注重强化短期培训。积极承担全县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职称计算机考试培训;围绕全县的主导产业对农民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巩固退耕还林农民创业就业技能的培训等。近年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举办各类培训班363期,培训各级各类人员达14万人次。二是就业教育与升学教育相结合。在狠抓就业工作的同时,我校对口升学工作成绩斐然。近年来,全校有300多人升入河北

和天津的各级各类大学,其中八道沟的王占印、何喜龙、大营盘的贾振国、大苏计的樊佩玲等11位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本科大学;天津春季高考班连续三年升学率为100%。去年,参加对口高考上线率在全市20所中等职业学校中与涿鹿宝峰寺林中并列第1名。今年,对口高考上线率为100%,受到了市教育局的通报表彰。三是涉农专业与二三产业相结合。面对我县风电产业的良好发展势头和沃尔沃汽车生产基地落户张家口的大好机遇,我们专门开设了风电、汽车等专业,增强了办学活力,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吸引力。

2、在优化教学模式上,采取了“三种方式”。一是模块化教学。如计算机专业在学生掌握基础模块的前提下,增加了网页设计、多媒体技术、平面设计和网络技术等教学模块。二是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教学。如涉农专业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三是工学结合。如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实行了“工学交替,半工半读”。通过强化实践性教学,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长。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双证”取证率达到97.9%,毕业生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今年7月,我校参加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取得了较好成绩:信息化办公代表队荣获团体三等奖;张鹏同学荣获计算机专业技能大赛网页设计项目二等奖,李占鹏等四位同学荣获三等奖;卢凯丽同学荣获计算机专业技能大赛信息化办公项目三等奖。在参加市技能大赛中礼仪队和计算机代表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在解决招生和就业问题方面,建立了“三种机制”。一是校企合作。我校与青岛海尔集团、北京联想呼叫中心、北京富

士康集团、内蒙古多伦电厂、北京建华广告公司、北京南苑双语幼儿园、北京阳光幼儿园、中铁集团等省内外10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设备、给学生发放奖学金,直接参与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的制定,使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率达到了75%,形成了“产学结合、产教并举”的良性循环。在此基础上,学校先后与北京797电子厂合作开办“电子班”,与富士康集团合作开办“富士康电子班”,通过职业岗位体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二是校校合作。我校先后与清华大学培训中心、北京应用技术大学、河北现代冶金工业学校、天津立达中等学校达到了联合办学协议,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三是引企入校。今年,我校在县工业园区征地5亩,正在建设汽修实训基地,与我县通达汽修厂签订了共建协议,由企业提供设备,为学员提供实习场所,使工厂得实惠、学校出特色、学生有特长,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如今,学校毕业生遍及北京、天津、广东、青岛、唐山、内蒙古等几十个大中城市,他们当中学有所成者比比皆是,事业辉煌者不胜枚举。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李江在北京创办的华方正大广告公司,在北京有相当的影响。

三、正视不足,明确方向,努力建设一流的中等职业学校 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如生源减少,给学校的招生工作带来困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步伐相对滞后;实训设施设备还需进一步完善等。针对上述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措施,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要继

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补充重点专业的设施、设备,完善农林实验实习基地配套设施,扩大专业实习基地,使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二是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招聘或选拔优秀专业教师,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通过培养、引进等途径,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和档次,实现一师多专。三是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品牌专业,创新办学机制,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力争实现创建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

值此省市领导和专家到我县检查指导工作,我们认为这是推动我县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机遇,真诚欢迎各位领导和专家提出宝贵的意见,有专家们的指点,我们的发展目标会更明确,发展步伐会更快。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做好各项工作,力争使我们的工作再上新台阶。我们相信,只要抓住机遇,更新观念,凝聚实干,开拓创新,我县的职业教育一定会走向灿烂的明天。

高邮职教中心课程改革学校汇报材料 篇3

汇报材料

一年来,我校在教研室的正确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过渡湾镇中心学校的生本课堂开展的有声有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有关成果作如下汇报:

我校的生本课堂工作重点围绕生本课堂改革,转观念、抓研究、求实效,针对教师教学中的困惑进行“反思”和“行为跟进”,大力开展全员参与的“草根教研”活动,着力解决生本课堂改革中的瓶颈问题,确保生本课堂精彩落地,助力教学质量提高,学校内涵发展。

一、换思路,引草根教研“发芽”。

我校秉承“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绩即成果”的草根研究思路,从教师的实践入手,把教师的教学困惑和教学疑难问题提炼成教师共同关注和思考的研究问题。

主要做法是:学期初,由兰海军校长新自牵头挂帅,召开课改诊断会,将教师在实践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难问题进行梳理、归类,进而提炼出富有研究价值的“草根课题”。如,怎样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调控,使合作交流不流于形式?怎样组织课堂,驾驭课堂,不断提高课堂活力和效率?怎样安排各环节的教学时间,不出现前紧后松,任务完不成的现象?怎样实现学生全员展示,防止课堂的精彩成为优生的一支独秀等。各学科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研究微课题进行教学和研讨,并力求通过课堂教学展示,推动课题研讨的研究进程并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在生本课堂教学研究过程中,我们不贪大求全,不搞形式,本着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出发,求真务实,一月解决一两个教学小问题,一年进步一点点的研究思路,致力在课堂教学中找突破口,在听课、评课活动中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及时反思、总结中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2016年秋兰海军校长亲自督导教研活动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二、重常规,促草根教研“生长”

我们坚持立足常规、注重过程、细化要求、狠抓落实,促使“三学小组”生本课堂常态化开展。

主要做法是:一是修改完善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学校修改完善了《教学常规检査制度》、《集体备课制度》、《业务学习轮流主持制度》、《巡查视导制度》、《教学质量检测制度》等,用制度规范教师的课改行为。二是调整生本课堂研究成果在量化考评中的比重。学校对教师的备、教、批、辅、考等教学常规以及参与生本课堂研究的行动和效果等,实行周抽查,月普查,做到月月有重点,次次有记录,意见有反馈,整改有措施,结果纳入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用考评激励教师课改的主动性。三是落实导师推门听课制度。学校对新上岗教师采取一月入门,一年合格,三年优秀的“青蓝”培养计划。每周师傅至少推门听徒弟一节课,随听随评;每月学科教研组组织一次“晒课”活动,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每期中心教研组组织一次培训,导学新课标,培训三学小组课堂模式的运用。用目标促进新上岗教师的专业成长。

(2017年春新上岗年轻教师陈丽同志规范的常规资料)

(2017年春我校“三学”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开展的有声有色)

三、抓活动,催草根教研“开花”

我们认为生本课堂实践研究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通过开展“同课异构”、“骨干引领”、“个性展示”等活动,实现教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愿景。

主要做法是:一是开展同课异构活动,让学生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眼睛”。每学期,各学科教研组组织开展一次同课异构活动。通过教学对比,课堂观察和课后访谈,让教师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教学的得失成败,促进教师更好地理解教学、更深刻地了解学生,切实改进课堂教学设计,促进课改接地气、切实际。二是开展骨干引课活动,让同伴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镜子”。我们充分利用交流教师中的骨干教师,名师这些优质教育资源,安排他们每学期讲一节示范课、一节研讨课,要求所有教师每周至少听他们一节课,听后主动上门请教,重点学习他们科学处理教材和灵活运用三学模式的能力,从而形成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作用。三是开展联谊草根研训活动,让校本研训活动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载体”。依托协作区的“三联活动”切实解决教学困惑和课改难点问题,用他山课改之石,补自己课改短板。

(2017年春第四协作区联校教研交流课改中的成果及问题)

四、勤指导,推草根教研“结果” 我们采用指导在前,督查随后的工作方法,促进了生本课堂常态化开展。

主要做法是:一是成立了常务副校长兰海军为组长,教导主任、学科教研组长、骨干名师为成员的课改问题研究小组,每月深入班级,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困惑和问题。二是落实领导挂点、包班,要求每月到挂点班级指导一次工作,召开一次班级科任教师联系会,帮助教师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三是落实校级干部巡课制度,校级干部每天巡课一次,每周推门听课一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四是落实校长亲力课改制度,校长每学期至少参加一至二次教研活动,做一次课改专题讲座。

(2017年春我校教师在师徒结帮扶活动中对中师父万妤正在指导徒弟王洁解决生本课堂教学中的相关困惑)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年来,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升。今年春季九年级中考成绩在七、八年级的基础上有了显著提高,其中数学中考取得了全县第一的好成绩;八年级期末综合成绩居全县第一名,全年级共有六名同学进入全县总分前100名;七年级综合成绩居全县第三名,共有三名同学进入全县总分前100名,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小乡镇学校来说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我校的教学质量正在稳步提高。同时,一年来,多名初中教师获教学成果,任顺丽,姜艾芝,余勇三名教师分别在全县英语、语文、生物优质课竞赛中获二等奖、三等奖、三等奖的好成绩,庄广学教师被评为生本课堂“县级达标课教师”,新上岗教师陈丽在全县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比武中获三等奖。共有14人次在省级论文评选中获奖和发表,在“一师一优”晒课活动中,我镇选送的11节课均在县级获奖。

三甲中心学校汇报材料 篇4

三甲乡共有15所学校,其中两所中学,13所联校,共有学生3800多人,在职教师249人,退休教师154人。

中心学校紧紧围绕“高质稳定、平安和谐、创新发展”的工作目标,秉承“办政府放心的教育,做人民满意的教师,育社会有用的人才”的办学理念,贯彻“依法治校、质量强校、教研兴校、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思路。全乡教师同心同德、勤勉敬业,教育教学效果比较突出,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普遍赞誉,连续五年被评为涟源市教育质量先进单位,2011年评为涟源市常规管理先进单位;三甲中心校工会2010年至2013年连续三年被评为涟源市先进教育工会;三甲中心校党总支2010年、2012年被评为涟源市优秀基层党组织。三甲中学中考连续几年保持全市20名左右的较好成绩。财溪中学近十多年来,教学质量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大多在前三名,较差时也没出前五名。学校年年是涟源市的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奥赛先进单位,成为涟源初中学校教学质量方面的品牌学校。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每年一中上线都在100人左右。今年,财溪中学的教师被评为为娄底市优秀教师群体。

但由于上世纪末三甲事件的负面影响,全乡学校建设严重滞后,全乡各校校舍和教学设施明显处于全市落后水平,陈旧简陋,缺这少那,严重落后于时代和形势。2007年中心学校成立以来,全乡的建设经费大多用于中心学校本部(即三甲中学)建设,陆

续完成了田径场建设、食堂建设、校园广播系统建设和功能室建设,其它学校顾及较少。今年上级对三甲教育非常重视和关心,财溪中学的食堂项目和学生住宿楼项目已审批下来,两个项目共计项目资金近400万元。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我们自筹资金建设一个规范的运动场,征地和建设资金需要180多万元。三甲中心学校本部(即三甲中学)的教师周转房项目已审批下来,项目经费近200万元,学校需要自筹资金建好球场,修建校内道路,资金缺口达80多万元。且不说现在实行学生营养餐,全乡13所小学均无食堂餐厅,不具备学校食堂供餐条件,离学生和群众需求相距甚远。

学校建设任务繁重,压力巨大,三甲乡党委政府非常关心教育,但也力不从心。恳请上级加大对三甲教育的关心力度,使三甲教育建设面貌有较大改观。

三甲乡中心学校

中心学校目标考核汇报材料1 篇5

坚持校务公开,认真开展政风行风建设。学校财务管理让一线的教师参与,并通过他们向广大教职工宣传学校的正确做法,通过增加透明度的做法,获得更多教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为规范执行学校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学校积极改革各项会议制度,校长办公会和行政例会上,各条线均先通报上周工作情况,落实学校工作计划及有关教育教学制度执行情况,并安排下周工作。班子成员团结协作、雷厉风行,围绕学校整体工作目标一心一意做好各自的工作。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政风行风建设活动。通过校务公开实现学校与社会、学校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理解。我们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把安全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重头戏,严格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措施,筑牢师生安全防火墙,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平时有督察,围绕校园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不断健全完善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通过系列制度的建立使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各校通过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日、“安全文明校园”创建等系列活动,切实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平时,各校采取宣传栏、黑板报、国旗下的讲话、班会及警示标语等形式大力开展安全宣传和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避灾及逃生演练,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防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中心学校不定期深入校园进行安全专项督导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限时整改,确保校园安全防范无疏漏,努力让广大

师生在平安、和谐的校园中快乐地开展教学活动。

镇中心学校后勤管理汇报材料 篇6

创新务实整体布局强实效微观调控重节俭

近几年来,__镇__学校的总务后勤部门在县政府、县教育局、校长室的督导下,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为主题,以配角意识、服务意识的思想,完善后勤保障,力求把各项做到实处,落实到实处,并长期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坚持“后勤保障,物尽其用,杜绝浪费”的原则下,不断开拓创新,积极做好本职。由此,提高了后勤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达到了校长放心、学生舒心、教师安心的满意效果。

我校是一所拥有1700多名学生(住读学生近1100人)和96名教职工的农村初级中学。人口多,底子薄。量大而广,头绪多,层次多,而人员少。内容上对财务、基建、水电、绿化、教师伙食样样要管。我们根据总务繁杂、细琐、临时性、突发性、任务多的特点,尽力做好服务。

一、抓好后勤人员的思想建设,更新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我校总务后勤处有6名党员,觉悟高,大局意识强,经验丰富,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在整个学校中的地位、作用,树立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全校师生服务的思想意识,扎实开展各项。各部门能做到既明确分工,又通力合作,扎实,乐于奉献。总务后勤人员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每周五的政治学习。通过学习,全体后勤人员进一步明确了总务后勤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学一样,是学校的两大支柱之一,具有鲜明的服务保障性、经济性和教育性相统一的特征,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生培养目标方面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习中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本职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后勤人员一致认为:有了教学,总务后勤才有了服务对象,没有总务后勤,教学也难以开展,两者的关系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因此,全体后勤人员充分认识到:总务虽不直接参与教学,但所做的一切细琐、繁杂的都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而且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体同志树立了为教学一线服务的思想,甘为后勤战线上的无名英雄,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尽心尽力做好后勤服务。

二、规范化管理,明确责任目标,加强后勤制度建设。

学校建立了由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专门抓、总务主任具体抓的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有关后勤管理制度,以此作为开展各项的“尚方宝剑”。实行了购物、领物、收费登记制度,实物台帐制度,校产校具管理制度,图书、教学器具、电教器材、文教器具专人负责,专人保管。为了确保教学按时正常开展,为了节省经费,寒假期间,不少后勤教职工放弃休息,冒着严寒,做好教室门窗、教学教具、房屋道路等各方面的维修。开学前,订购和发放教师办公用品,教学用品和学生的课本、簿本及卫生用品,按时无误地分发到每个班,每个师生手中,保证了开学顺利进行。会计人员准确无误地收取开学初的各种费用,每学期结束时及时做好各种帐务核算,结清代办费。同时做好校产校具清点、核实。

二、强化全员安全意识,构筑安全钢铁长城。

(一)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制度,改善环境,确保师生健康安全。

“安全重于泰山。”“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师生的平安,就是校园的平安,而食品卫生是学校安全的重中之重。我校严格做到以制度作保证,以教育为手段,以防范为重点的管理宗旨。严格执行《食堂管理员职责》、《__镇__学校食品卫生检查制度》、《粮食和食品储存保管制度》、《教师陪餐、试餐制度》等管理制度。每学期初,学校就与食堂相关责任人分别签定《__镇__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以此强化后勤员工的服务和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杜绝食品中毒等类安全事故。总务处定期召集11名食堂人员(含锅炉操作员)学习《学校卫生条例》、《学校食堂一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法规,及时通报媒体报道的食物中毒等事件,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在食品卫生抽查中总务处始终坚持“六个四”的原则:

1、食堂经营持“四证”: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卫生知识合格证、司炉操作证。

2、食品卫生把“四关”:采购关、贮存关、加工关、出售关。

3、食堂设施有“四防”:防尘、防潮、防鼠、防蝇。

4、用具清洗施“四招”: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

5、环境卫生搞“四定”:定人,定物,定时,定责。

6、个人卫生要“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和被褥,勤换服。

为加强监管,学校总务处每天对对师生食堂进行随机抽查,发现问题,强令整改,绝不手软。

加大食品卫生安全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学校充分利用安全教育课、健康教育课、政训、班会、集合、黑板报、广播等途径对学

生进行宣传教育,同时安排专人每周定期对学生自带菜进行检查并做好记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学期总务处还与学校团委根据季节的不同适时在校门口两边通过专题黑板报,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的熏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下大力整顿校内外一切有损食品卫生安全的行为。我校周边许多农户为了此许蝇头小利,长期在大门口摆放食品摊,并长期与我校采取拉据战、游击战,再加上校内少数教师家属为了私利开隐蔽式的小吃店,促使我校学生就餐常处于“散兵游勇”式的混乱局面。针对这些不利因素,学校联系县防疫站、卫生监督局、派出所、__政府对附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效果良好。同时总务处、政教处、门卫联合起来加强内部管理,一是严格监督校食堂饭菜的数量、质量,人员的服务态度,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二是对少数不顾大局的教师进行罚款,甚至是停发工资,以示警戒。食堂并采取“阳光政策”,承包人必须聘请教师家属为人员,这样既两全齐美地解决了部分教师的后顾之忧,又净化了校内的不和谐因素;三是加大食堂的硬件和文化氛围投入,改善师生的就餐环境。春季,我校在县教育局的关心和支持下,建起了一个集教师办公、就餐、集会于一体的“三用堂”,并投资充实食堂内部设施,极大地缓解了学校住房紧张的问题。为使校园文化进入学生餐厅(三用堂),学校“三管齐下”:校训上墙,以此对学生进行理想和信念教育;将新的《义务教育法》和胡总书记的“八荣八耻”制作成宣传牌张挂在售饭窗口上方的醒目位置对学生进行义务教育法和荣辱观教育;电视入堂,利用三餐让学生收看新闻或观看安全教育、青春期教育等专题片,让学生能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二)防患未然,狠抓安全,做好学校保卫。

学校会同__派出所、县交警一中队、县卫生防疫站、县工商局等部门,整治好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形成了学校安全防范体系。

1、学校拟订了特大事故处理预案,全体教职员工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并实施校园安全责任首问制。建立安全领导责任制。将学校安全列入教师考核内容,签订安全责任状。学校与辖区派出所签订安全责任状,学校与各教师也有相关协议,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不断完善学校安全规章制度。根据安全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充实。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管理、防火防灾、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体育器材检查、健康体检等规章制度。

2、坚持门卫制度。学校制定了《外来人员登记制度》、《教师外出登记制度》、《学生中途离校登记制度》。成立了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学校制定了严格入校制度,加强了门卫、校园管理,不经允许外来人员、车辆不得以任何借口进入校园,家长接送学生必须在校门以外。上课期间学生不准外出,住校生不见生活老师签字,任何人不得带出校门,非学校人员不准进校园,有事要履行登记签字消号手续。每学期开学第一周我们邀请公安交警为师生进行安全讲座,利用国旗下讲话、广播、校报等形式向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组织全校学生开展紧急疏散演习,我们还组织学生代表通过小手拉大手,向社会进行禁毒宣传,通过各类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形成了一定的自我防范、自救能力。利用班会课、晨会、学科渗透等途径,加强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触电、防病、防食物中毒、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学校还利用校园网、广播、黑板报等工具及举行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学校利用教师会、周一升旗时间,小结上周安全。强调安全事项,开展常规检查。

社会上的一切活动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学校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收看录像、电视广播、召开主题班会、组织学生收看关于法制宣传的录像片,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学校教育是一方面,家庭、社会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要求教师在学校做一名好老师,在家里做一位好家长,在社会上做名守法公民。要求学生在学校做一名好学生,在家里做一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位文明小主人,把校外的表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纳入考核,提高了师生对安全文明的认识。

学校组织教师学习安全教育文件,校园意外事故处理办法等,对校内易发事故类型、重点部位保护、薄弱环节、各类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等方面,开展深入全面的大检查,消除隐患,有针对地扎实地开展教育和防范。校领导亲自讲安全知识,组织学生观看自我防护的录相片,法制副校长到学校上课,通过自身的经历生动地向师生讲解如何预防犯罪,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每个班级利用手抄报等形式宣传安全知识,提高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众志成城,我校近些年来从来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

三、整体布局,开源节流,因地制宜地逐步解决长期困扰我校的六大难题。

1、解决学生住宿难题。我校住宿学生较多,仅是女生每学期就有400至500多人。而原有寝室破烂拥挤,很不安全。在县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投资60多万元,建筑总面积为899.6平方米的女生宿舍楼于204月份投入使用,较好地缓解了学生住宿紧张问题,彻底男、女生宿舍分隔开来,为进一步规范学生寝室管理和住宿安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06年10月底,学校又多方筹集资金对家属楼、学生宿舍楼、教学楼的楼顶进行了维修,面积达1600多平方米,终于解决了雨水渗漏问题。在着力解决学生寝室硬件建设的同时,还努力营造和谐的寝室文化氛围,如在寝室张贴“温馨提示”条幅等,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男女生寝室分别安置一名教师担任管理员,负责寝室卫生、安全等日常。

2、解决车辆停放难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校校教师大多拥有摩托车,加上近一半教师住在城关,停车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学校自筹资金于2006年3月份在教师住宅楼旁边建起了一个占地面积为364平方米的钢架结构停车棚,避免了过去乱放、日晒雨淋的现象。同政教处还把校内所有摩托车的号做好登记,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解决废水废渣处理难题。如今农村生活垃圾的堆放矛盾已经成为影响新农村建设的不和谐因素,而我校的生活垃圾清理难的矛盾更突出。我校附近乃至全镇都没有垃圾处理场,以致学校垃圾无处倒放,无法清理,这不仅严重影响校容校貌,还严重污染环境,并因此产生了一些校邻矛盾。为及时清理校园垃圾,学校在征得临近拥有垃圾场的乡镇同意,于2006年9月将垃圾清理承包给该镇城管中队,从而让我校垃圾得以“出口”并做到了一般性处理,解决了垃圾污染大、处理难的问题。同时我校的生活污水排放难度也大,过去经常因污水排放问题与周边村组关系紧张。针对这一情况学校经多方协商与青凉村二组达成协议,污水排放到该组一废弃池塘内,经发酵后再利用,每年学校给该组一定的经济补偿,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解决池粪清理难题。近几年来,许多农村学校的池粪已不再紧俏,过去挑粪能卖钱,农户争着承包,现在是不要钱请别人来挑周边农户还不愿意,主要原因是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农民种地不交税费为图简单就大量使用化肥,以致我校厕所池粪竟然无人无法无处清理。后经多方打听,最终与陕西安康来我县城关的种菜大户寇某取得联系,按照互利互惠的原则按时无偿清理粪池并向学校交纳一定押金,承包期5年,从而暂时解决了池粪清理难的问题。

5、解决生活用水难题。我校坐落在山坡上,上无水源,旁无河道,生活用水十分困难。唯一的水源是离学校近500米远的一条污染较小但流量不大的小河。曾在学校与附近村组协商,学校在在万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4万元资金在河边打了一口小型水井,加上周边极少数村民的人为破坏,学校用水乃是举步维艰。无奈之下,3月学校又争取资金3万余元,经镇政府协调,对原有蓄水池、旧管道、抽水泵等进行了更换和整修,并在水井旁建起了一个小型拦河坝,从而基本上解决了学校近2000名师生员工的生活用水。

四、筹措资金,规范科学地改善教学条件。

为了进一步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接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总务处根据学校的远景规划目标,迅速购置了钢琴、电子琴、收录机等音乐教学器材,装备了我校历史上第一个微机室,并购置了一台“一体化”,为学生解决了上信息课的难题,也为教师减轻了刻印试卷负担。夏季在湖北省电教馆的帮助下我校又装备第二个网络教室,并配备了一个多媒体教室,2006年8月学校筹集资金兴建了校园网,各科室也配备电脑,为教师、学生上网查找资料提供了更便捷的条件。205月又更换一台复印设备,为学校节省了人力物力。同年还为每位教师添置了保险贵。每年按计划有的放矢地为学校图书室添置一至两千册图书,并作好登记、借阅、回收,杜绝资源浪费。同时各实验室根据学科特点及时添置相关仪器和药品,并做到如时登记、妥善保管。2006年12月份我校又争取到县文化局的资助,配置了先进的篮球架、乒乓球台,并筹资更换了高档音响设备。另外总务处为了便于教师、学生与家长的联系特别安装了一台包月公用电话,并由专人管理。总之,我校在教学资源投入上力争节俭、实用,专款专用,让每一分钱用刀刃上,使我校的长足发展有了坚强的后盾,也是我校教学水平连年攀升的根本原因所在。

五、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地进行学校财务和财产管理。

后勤管理是衡量一所学校服务教育、教学的窗口。为此,我校总务后勤管理更要求做到帐目清楚,收支平衡,合理开支,供给及时,达到规范、科学的管理水平。

1、加强后勤人员的培训学习。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财务有关法规、法令,认真学习教育局下发的《学校管理手册》,做到中,目标明确,有的放矢。热情为学校师生服务。

2、严格财务管理制度。财会人员要能够当好学校领导的参谋,做到帐目日清月结,做到账物相符,收支平衡,开支合理,并做到每月按时向校长报告收支情况,做到“管家”心中有数。

3、在购物方面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实行校长一支笔审批制度,购物单据需正式发票,有经手人签字,校长批示方可生效。我们,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和县财政局、教育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财务管理,完善中小学财务管理体制的意见》,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实施意见,严格执行三个“一”:即一支笔审批、一个部门管理、一本帐登记。财务上坚持收支两条线,所有收费经过学校同意,及时开票,及时入帐,报销实行“三章”制。严格遵守财务制度,每学期由稽核小组对学校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稽核审计,增强了财务管理的透明度。积极开源节流,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方针,加强了招待费的管理,加强水电管理。

4、强化后勤人员责任感。学校后勤人员在中能团结协作,勤请示,勤汇报,管好财,当好家,合理安排资金使用。有计划、有目的地购好教育、教学的必须品并及时发放,所购物品力求价廉物美,确保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5、严格学校财产的管理制度,对学校财产全部登记,建账。实行了出借登记手续,损坏照价赔偿机制。做到每周检查一次电灯、开关、水龙头等设施,并每月定期检修一次教学设备,有效地避免学校财产的损失。

6、继续实行班级财产的登记、管理制度。针对班级管理的漏洞,要求各班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后勤人员,根据班级桌椅板凳容易损坏的情况,本着修旧利废,节约资金的原则,实行了早发现早维修的策略,采取从报废桌凳中拼凑修复桌椅板凳的方法,为学校节约资金3000多元。下半年,为学校所有办公室、教室、功能室定做了门牌号码,更加规范了各教室、功能室的管理,责任到人。钥匙牌也与门牌号相对应,实现了科学管理。

六、利用花盆,加强绿化,力求校园环境更加美丽。

从校园环境入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直是后勤坚持的主题。我校由于近年来建设较频繁,原有的绿化面积有所破坏。近两年来,经过精心策划,采取树木与花卉并存的措施,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投入资金20000多元在“逸夫综合楼”前建起了了两个面积为150平方米的草坪,栽种了10株雪松及红枫,放置了100多盆鲜花,对学校原有绿化带和花木进行了修建。203月,总务处又与县园林局联系,对学校操场周边进行绿化,种植了30多株直径不小于10公分、高不低于2米的香樟树。校园美了,随手丢纸屑和乱扔杂物的现象也没有了,呈现的是,一个干净整洁、充满诗意的美丽校园。在想办法绿化室外环境的同时,我们也特别注重室内文化氛围的形成,在教学四楼走廊上多处张挂名人名言、名人画像,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使校园的每一处都成为了育人的阵地。

七、心贴心、情连情,做好退休教师。

为充分体现对退休教师的关怀,我们学校始终把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内容,用我们的真心和诚意为老教师服务,让老教师感到学校就是他们的家。

每年中秋节、教师节、敬老节来临之际,我们都举办退休教师茶话会,给每位老师发放了精美的像册,带领他们参观学校各功能室,虚心听取他们的指导意见。让他们尽享桑榆晚晴,不再有人走茶凉伤感。对于生病或家庭困难的离退休教师,学校竭尽所能地慰问或帮助他们,让他们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八、组建“温馨协会”,温暖每一位职工的心。

我校教职工近百人,为了增强凝聚力,由校工会牵头总务处协助,于20组建了“温馨协会”。该协会具体负责教职工婚礼安排、教职工直系亲属故亡慰问及教职工大病探视,有时也负责对患有重大疾病的特困学生进行慰问,并组织捐款活动,有时也组织对灾区和贫困地区的捐款或捐物活动。该协会本着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校园文明。协会的资金由学校财政支援部分,再由每位教职工力所能及的拿出一部分,每一笔钱或物总务处都做如实的登记,并接受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真正做到人尽其力,物尽其才,让校园沐浴在和谐阳光下永远生机勃勃。

今后我校的后勤还需要努力改进,任重道远,突出的问题较多,现提出如下整改措施:

1、在会计网络化记账管理方面,财会人员还要加强业务学习,熟练本职及业务,并力争在2007年底实现无纸化记账。

2、还要不断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和办公环境,对教室、厕所继续改造装修。

3、对操场东侧土场面地进行绿化美化。

4、全面彻底地解决安全用电问题。我校电压长期不稳定,部分线路老化,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力争能够单独安装一台变压器,并尽快更换老化线路。

历史记载着我们的辉煌,时代已赋予我们的重任。今后,我们力争在校长室领导下,带领后勤人员更加勤奋,努力再创后勤的新辉煌,不辱时代赋予我们后勤人员的使命。

《镇中心学校后勤管理汇报材料》来源于网,欢迎阅读镇中心学校后勤管理汇报材料。2hE

生进行宣传教育,同时安排专人每周定期对学生自带菜进行检查并做好记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学期总务处还与学校团委根据季节的不同适时在校门口两边通过专题黑板报,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的熏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下大力整顿校内外一切有损食品卫生安全的行为。我校周边许多农户为了此许蝇头小利,长期在大门口摆放食品摊,并长期与我校采取拉据战、游击战,再加上校内少数教师家属为了私利开隐蔽式的小吃店,促使我校学生就餐常处于“散兵游勇”式的混乱局面。针对这些不利因素,学校联系县防疫站、卫生监督局、派出所、__政府对附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效果良好。同时总务处、政教处、门卫联合起来加强内部管理,一是严格监督校食堂饭菜的`数量、质量,人员的服务态度,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二是对少数不顾大局的教师进行罚款,甚至是停发工资,以示警戒。食堂并采取“阳光政策”,承包人必须聘请教师家属为人员,这样既两全齐美地解决了部分教师的后顾之忧,又净化了校内的不和谐因素;三是加大食堂的硬件和文化氛围投入,改善师生的就餐环境。2006年春季,我校在县教育局的关心和支持下,建起了一个集教师办公、就餐、集会于一体的“三用堂”,并投资充实食堂内部设施,极大地缓解了学校住房紧张的问题。为使校园文化进入学生餐厅(三用堂),学校“三管齐下”:校训上墙,以此对学生进行理想和信念教育;将新的《义务教育法》和胡总书记的“八荣八耻”制作成宣传牌张挂在售饭窗口上方的醒目位置对学生进行义务教育法和荣辱观教育;电视入堂,利用三餐让学生收看新闻或观看安全教育、青春期教育等专题片,让学生能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二)防患未然,狠抓安全,做好学校保卫。

学校会同__派出所、县交警一中队、县卫生防疫站、县工商局等部门,整治好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形成了学校安全防范体系。

1、学校拟订了特大事故处理预案,全体教职员工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并实施校园安全责任首问制。建立安全领导责任制。将学校安全列入教师考核内容,签订安全责任状。学校与辖区派出所签订安全责任状,学校与各教师也有相关协议,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不断完善学校安全规章制度。根据安全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充实。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管理、防火防灾、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体育器材检查、健康体检等规章制度。

2、坚持门卫制度。学校制定了《外来人员登记制度》、《教师外出登记制度》、《学生中途离校登记制度》。成立了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学校制定了严格入校制度,加强了门卫、校园管理,不经允许外来人员、车辆不得以任何借口进入校园,家长接送学生必须在校门以外。上课期间学生不准外出,住校生不见生活老师签字,任何人不得带出校门,非学校人员不准进校园,有事要履行登记签字消号手续。每学期开学第一周我们邀请公安交警为师生进行安全讲座,利用国旗下讲话、广播、校报等形式向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组织全校学生开展紧急疏散演习,我们还组织学生代表通过小手拉大手,向社会进行禁毒宣传,通过各类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形成了一定的自我防范、自救能力。利用班会课、晨会、学科渗透等途径,加强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触电、防病、防食物中毒、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学校还利用校园网、广播、黑板报等工具及举行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学校利用教师会、周一升旗时间,小结上周安全。强调安全事项,开展常规检查。

社会上的一切活动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学校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收看录像、电视广播、召开主题班会、组织学生收看关于法制宣传的录像片,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学校教育是一方面,家庭、社会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要求教师在学校做一名好老师,在家里做一位好家长,在社会上做名守法公民。要求学生在学校做一名好学生,在家里做一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位文明小主人,把校外的表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纳入考核,提高了师生对安全文明的认识。

学校组织教师学习安全教育文件,校园意外事故处理办法等,对校内易发事故类型、重点部位保护、薄弱环节、各类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等方面,开展深入全面的大检查,消除隐患,有针对地扎实地开展教育和防范。校领导亲自讲安全知识,组织学生观看自我防护的录相片,法制副校长到学校上课,通过自身的经历生动地向师生讲解如何预防犯罪,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每个班级利用手抄报等形式宣传安全知识,提高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众志成城,我校近些年来从来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

三、整体布局,开源节流,因地制宜地逐步解决长期困扰我校的六大难题。

1、解决学生住宿难题。我校住宿学生较多,仅是女生每学期就有400至500多人。而原有寝室破烂拥挤,很不安全。在县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投资60多万元,建筑总面积为899.6平方米的女生宿舍楼于2006年4月份投入使用,较好地缓解了学生住宿紧张问题,彻底男、女生宿舍分隔开来,为进一步规范学生寝室管理和住宿安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06年10月底,学校又多方筹集资金对家属楼、学生宿舍楼、教学楼的楼顶进行了维修,面积达1600多平方米,终于解决了雨水渗漏问题。在着力解决学生寝室硬件建设的同时,还努力营造和谐的寝室文化氛围,如在寝室张贴“温馨提示”条幅等,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男女生寝室分别安置一名教师担任管理员,负责寝室卫生、安全等日常。

2、解决车辆停放难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校校教师大多拥有摩托车,加上近一半教师住在城关,停车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学校自筹资金于2006年3月份在教师住宅楼旁边建起了一个占地面积为364平方米的钢架结构停车棚,避免了过去乱放、日晒雨淋的现象。同政教处还把校内所有摩托车的号做好登记,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解决废水废渣处理难题。如今农村生活垃圾的堆放矛盾已经成为影响新农村建设的不和谐因素,而我校的生活垃圾清理难的矛盾更突出。我校附近乃至全镇都没有垃圾处理场,以致学校垃圾无处倒放,无法清理,这不仅严重影响校容校貌,还严重污染环境,并因此产生了一些校邻矛盾。为及时清理校园垃圾,学校在征得临近拥有垃圾场的乡镇同意,于2006年9月将垃圾清理承包给该镇城管中队,从而让我校垃圾得以“出口”并做到了一般性处理,解决了垃圾污染大、处理难的问题。同时我校的生活污水排放难度也大,过去经常因污水排放问题与周边村组关系紧张。针对这一情况学校经多方协商与青凉村二组达成协议,污水排放到该组一废弃池塘内,经发酵后再利用,每年学校给该组一定的经济补偿,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解决池粪清理难题。近几年来,许多农村学校的池粪已不再紧俏,过去挑粪能卖钱,农户争着承包,现在是不要钱请别人来挑周边农户还不愿意,主要原因是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农民种地不交税费为图简单就大量使用化肥,以致我校厕所池粪竟然无人无法无处清理。后经多方打听,最终与陕西安康来我县城关的种菜大户寇某取得联系,按照互利互惠的原则按时无偿清理粪池并向学校交纳一定押金,承包期5年,从而暂时解决了池粪清理难的问题。

5、解决生活用水难题。我校坐落在山坡上,上无水源,旁无河道,生活用水十分困难。唯一的水源是离学校近500米远的一条污染较小但流量不大的小河。曾在2000年学校与附近村组协商,学校在在万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4万元资金在河边打了一口小型水井,加上周边极少数村民的人为破坏,学校用水乃是举步维艰。无奈之下,2007年3月学校又争取资金3万余元,经镇政府协调,对原有蓄水池、旧管道、抽水泵等进行了更换和整修,并在水井旁建起了一个小型拦河坝,从而基本上解决了学校近2000名师生员工的生活用水。

四、筹措资金,规范科学地改善教学条件。

为了进一步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接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总务处根据学校的远景规划目标,迅速购置了钢琴、电子琴、收录机等音乐教学器材,装备了我校历史上第一个微机室,并购置了一台“一体化”,为学生解决了上信息课的难题,也为教师减轻了刻印试卷负担。2005年夏季在湖北省电教馆的帮助下我校又装备第二个网络教室,并配备了一个多媒体教室,2006年8月学校筹集资金兴建了校园网,各科室也配备电脑,为教师、学生上网查找资料提供了更便捷的条件。2005年5月又更换一台复印设备,为学校节省了人力物力。同年还为每位教师添置了保险贵。每年按计划有的放矢地为学校图书室添置一至两千册图书,并作好登记、借阅、回收,杜绝资源浪费。同时各实验室根据学科特点及时添置相关仪器和药品,并做到如时登记、妥善保管。2006年12月份我校又争取到县文化局的资助,配置了先进的篮球架、乒乓球台,并筹资更换了高档音响设备。另外总务处为了便于教师、学生与家长的联系特别安装了一台包月公用电话,并由专人管理。总之,我校在教学资源投入上力争节俭、实用,专款专用,让每一分钱用刀刃上,使我校的长足发展有了坚强的后盾,也是我校教学水平连年攀升的根本原因所在。

五、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地进行学校财务和财产管理。

后勤管理是衡量一所学校服务教育、教学的窗口。为此,我校总务后勤管理更要求做到帐目清楚,收支平衡,合理开支,供给及时,达到规范、科学的管理水平。

1、加强后勤人员的培训学习。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财务有关法规、法令,认真学习教育局下发的《学校管理手册》,做到中,目标明确,有的放矢。热情为学校师生服务。

2、严格财务管理制度。财会人员要能够当好学校领导的参谋,做到帐目日清月结,做到账物相符,收支平衡,开支合理,并做到每月按时向校长报告收支情况,做到“管家”心中有数。

3、在购物方面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实行校长一支笔审批制度,购物单据需正式发票,有经手人签字,校长批示方可生效。我们,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和县财政局、教育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财务管理,完善中小学财务管理体制的意见》,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实施意见,严格执行三个“一”:即一支笔审批、一个部门管理、一本帐登记。财务上坚持收支两条线,所有收费经过学校同意,及时开票,及时入帐,报销实行“三章”制。严格遵守财务制度,每学期由稽核小组对学校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稽核审计,增强了财务管理的透明度。积极开源节流,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方针,加强了招待费的管理,加强水电管理。

4、强化后勤人员责任感。学校后勤人员在中能团结协作,勤请示,勤汇报,管好财,当好家,合理安排资金使用。有计划、有目的地购好教育、教学的必须品并及时发放,所购物品力求价廉物美,确保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5、严格学校财产的管理制度,对学校财产全部登记,建账。实行了出借登记手续,损坏照价赔偿机制。做到每周检查一次电灯、开关、水龙头等设施,并每月定期检修一次教学设备,有效地避免学校财产的损失。

6、继续实行班级财产的登记、管理制度。针对班级管理的漏洞,要求各班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后勤人员,根据班级桌椅板凳容易损坏的情况,本着修旧利废,节约资金的原则,实行了早发现早维修的策略,采取从报废桌凳中拼凑修复桌椅板凳的方法,为学校节约资金3000多元。20下半年,为学校所有办公室、教室、功能室定做了门牌号码,更加规范了各教室、功能室的管理,责任到人。钥匙牌也与门牌号相对应,实现了科学管理。

六、利用花盆,加强绿化,力求校园环境更加美丽。

从校园环境入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直是后勤坚持的主题。我校由于近年来建设较频繁,原有的绿化面积有所破坏。近两年来,经过精心策划,采取树木与花卉并存的措施,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投入资金20000多元在“逸夫综合楼”前建起了了两个面积为150平方米的草坪,栽种了10株雪松及红枫,放置了100多盆鲜花,对学校原有绿化带和花木进行了修建。2007年3月,总务处又与县园林局联系,对学校操场周边进行绿化,种植了30多株直径不小于10公分、高不低于2米的香樟树。校园美了,随手丢纸屑和乱扔杂物的现象也没有了,呈现的是,一个干净整洁、充满诗意的美丽校园。在想办法绿化室外环境的同时,我们也特别注重室内文化氛围的形成,在教学四楼走廊上多处张挂名人名言、名人画像,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使校园的每一处都成为了育人的阵地。

七、心贴心、情连情,做好退休教师。

为充分体现对退休教师的关怀,我们学校始终把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内容,用我们的真心和诚意为老教师服务,让老教师感到学校就是他们的家。

每年中秋节、教师节、敬老节来临之际,我们都举办退休教师茶话会,给每位老师发放了精美的像册,带领他们参观学校各功能室,虚心听取他们的指导意见。让他们尽享桑榆晚晴,不再有人走茶凉伤感。对于生病或家庭困难的离退休教师,学校竭尽所能地慰问或帮助他们,让他们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八、组建“温馨协会”,温暖每一位职工的心。

我校教职工近百人,为了增强凝聚力,由校工会牵头总务处协助,于2000年组建了“温馨协会”。该协会具体负责教职工婚礼安排、教职工直系亲属故亡慰问及教职工大病探视,有时也负责对患有重大疾病的特困学生进行慰问,并组织捐款活动,有时也组织对灾区和贫困地区的捐款或捐物活动。该协会本着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校园文明。协会的资金由学校财政支援部分,再由每位教职工力所能及的拿出一部分,每一笔钱或物总务处都做如实的登记,并接受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真正做到人尽其力,物尽其才,让校园沐浴在和谐阳光下永远生机勃勃。

今后我校的后勤还需要努力改进,任重道远,突出的问题较多,现提出如下整改措施:

1、在会计网络化记账管理方面,财会人员还要加强业务学习,熟练本职及业务,并力争在2007年底实现无纸化记账。

2、还要不断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和办公环境,对教室、厕所继续改造装修。

3、对操场东侧土场面地进行绿化美化。

4、全面彻底地解决安全用电问题。我校电压长期不稳定,部分线路老化,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力争能够单独安装一台变压器,并尽快更换老化线路。

历史记载着我们的辉煌,时代已赋予我们的重任。今后,我们力争在校长室领导下,带领后勤人员更加勤奋,努力再创后勤的新辉煌,不辱时代赋予我们后勤人员的使命。

上一篇:初三英语教师教学工作计划2020下一篇:品牌广告语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