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与实施

2024-06-25

课程建设与实施(精选12篇)

课程建设与实施 篇1

正如前文所言, 基于《课标》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指学校以《课标》的精神与要求为依据, 在分析学校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基础上, 由体育教师、学生、校长和其他管理者共同开发的体育与健康的目标、内容、活动组织和评价等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起点是制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纲要》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根据这一规定, 作为国家必修课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学校具体实施时, 学校需要依据《课标》和地方的实施方案与要求, 结合学校具体情况, 制定适合学校实际的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 指导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施。

一、什么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是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的行动文件。实施计划是在理解与把握《课标》和《实施方案》精神的基础上, 对学校教育改革背景、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体育传统项目等的分析;明确提出本校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制定本校课程实施策略与计划;确定各水平和年级的具体学习目标;确定各水平和年级的教学内容与课时数分配范围;提出教法运用与学习指导的基本要求;具体规定各水平和年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评价方案;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提出教学管理方面的具体要求等, 以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质量的教学文件。

二、制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意义

《课标》明确了制定各个水平的学习目标和选择内容的标准, 为地方与学校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各地按照《课标》的精神与要求, 结合本地的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是根据《课标》与《实施方案》的要求, 结合学校具体情况的产物, 有利于国家课程政策的正确执行, 并能对学校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起到直接的指导性作用。

(一) 促进学生发展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制定本质上就是将国家课程校本化, 就是将国家意志与学生实际相结合的过程。真正从实际出发的实施计划有利于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学习体验, 重视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 结合学校体育文化资源和学生基础制定具有个性特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行动计划为学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 提高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能力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制定过程实际上就是学校创造性执行《课标》、《实施方案》的要求, 结合学校的现实条件进行有效整合的过程, 也是提高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能力的过程。

(三) 提高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有效性与适应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效实施通过制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 强化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目标, 同时综合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切实提高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提高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适应性。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要求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课标》、《实施方案》进行科学地再创造以适应学校实际情况的过程。

三、如何制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

(一) 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基本要求

1.个性化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制定应在实现《课标》提出的学习目标过程上, 要结合本校的实际——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学生发展的实际与需求, 学校特色体育文化建设等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实现统一性和个性化发展的有机结合。

2.因地制宜

在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计划时, 一定要结合学校所处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 学生的实际, 以及地理、气候等, 建构本校的实施计划。

3.能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制定中, 既重视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的传授、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的积累和体育能力的培养, 也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素养, 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与能力, 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建构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是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具体实施所作的规划与设计, 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具体指导与标准。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是在认真阅读理解《课标》、《实施方案》的基础上, 从以下几个方面建构。

1.科学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背景与现状分析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制定必须从学校发展现状出发, 增强课程实施计划的可行性。对学校发展现状的分析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方面, 是分析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影响, 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合理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 在建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和选择和开发教学内容时, 应更好地满足学生以及社会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热情。

第二方面, 分析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可利用的资源, 包括学校的体育教师、体育场地器材、体育与健康课程相关的图书资料等。这些分析能够对学校的内部环境形成客观、全面、深刻的认识, 加强学校健康课程计划的现实基础。

2.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

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反映学校对课程的认识程度, 引领学校课程的发展方向, 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既要体现《课标》的精神, 同时又要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 形成既科学又可行的课程理念。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中, 必须明确阐述学校的办学特色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念, 以凸显学校的独特价值, 增强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的方向性。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念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表达。

3.制定校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目标

制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目标时, 应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思想, 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目标。在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多种功能和价值, 全面达成体育与健康课堂学习目标的同时, 应结合具体的教学阶段、教学内容、体育课程资源、学生等情况有所侧重。在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时应根据《课标》的目标与内容 (标准) 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学校与学生实际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目标。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制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可分解性。学校制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必须分解成具体的目标才能得以付诸实施。从纵向上看,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可分为学年目标、学期目标、模块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从横向上看,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可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具体的细化策略见前文。

(2) 可实现性。所谓可实现性, 一方面是指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学校所能提供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 实现目标与创设条件的契合;另外一方面是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目标一定是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能够实现的。

4.建构合理有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

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是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形成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一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计划的纵向结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模块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等有机衔接与统一;二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不同计划的横向结构——各种教学计划的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的相互关系。

5.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建议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要明确提出对本校体育教师实施课程基本要求与实施建议, 使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有据可依、有案可稽, 以增强体育教师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科学性, 促进教师之间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上的协调性。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建议一般应包括:目标的确定方式、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指导、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

6.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评价内容与标准

制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评价内容与标准是实施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的“学”和体育教师的“教”具有强烈的导向性。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内容应包含对学生体能的评定、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的评定、体育学习态度的评定、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定, 以及健康行为的评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为此, 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标准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最终结果, 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引导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提高。

四、制定学校课程实施计划的基本步骤

制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成立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委员会 (或领导小组)

学校应成立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委员会, 负责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计划的制定、组织实施、评价、反馈与完善等工作。课程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该组织主要由主管校长、教务和教研部门负责人、体育教研组长、体育教研组核心成员等组成。课程指导委员会也可以邀请校外的课程专家参与, 利用课程专家丰富的课程理论认识提升学校课程计划的科学性。

(二) 学生需求和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分析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 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为了制定出既符合国家课程标准、满足学生需求, 又适应本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 要全面地搜集有关学校可利用教育资源和学生体育学习需求的信息, 尤其要加强对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资源建设的对比性分析, 寻求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资源建设的最佳结合点。

(三) 拟定实施计划

在深刻理解《课标》、《实施方案》精神与全面了解学校、学生实际情况, 并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指定相关人员负责具体撰写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

(四) 征求意见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计划草拟后, 要广泛征求学校领导、教师、学生、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体育教研员、家长的意见, 尤其是学生的意见, 集思广益, 利用众人的智慧不断完善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方案。

(五) 修改实施计划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梳理出有利于改善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计划的合理意见, 进行修改, 以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六) 审核并正式颁布实施计划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审核, 一般先由学校内部对课程实施计划进行审核, 再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课程实施计划进行审核。学校内部对课程实施计划的审核职能由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承担。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专门的审核小组, 对学校呈送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进行审核, 并及时将审核的结果反馈到学校。在经过学校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正式颁布并实施。

(七) 实施并及时调整实施计划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本身却是相对静态的, 即使实施计划制定得再具体, 也不可能考虑到动态实施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因此, 只有通过对实施情况不断追踪, 不断调整实施计划, 才能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不断完善。

制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是创造性地、科学有效地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起点。俗话讲得好,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有每一所学校都能真正把握《课标》、《实施方案》的精神, 并结合学校与学生的实际, 制定出校本化的、科学的、具有鲜明约束性和指向性的, 并具有很好适应性的实施计划,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才有可能真正建立在有计划、有组织的基础上,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目标才有可能真正实现。

课程建设与实施 篇2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推进课程改革,贯彻落实《贵州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和《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建立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特制订本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课程目标:

1、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加强课程与地方经济、社会、学生生活的联系。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 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地方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4、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

5、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打造系统的校园文化,进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二、组织保障:

1、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高中新课程实验作出正确决策和部署,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办学条件、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对实验过程予以指导和调控。

2、成立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开发与实施具有地域特色、适应学校特点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办学特色。

3、成立课程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各年级的课程计划形成建议并组织反馈;优化整合现有资源,开发建设新型课程资源。

4、学校有完善的教研组、备课组制度,定期交流研讨,全面落实学校各级教学任务。

三、课程设置•校本课程:

(一)开发原则:

1、实效性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政策,遵循课程开发的规律。

2、互补性原则。要充分体现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用,发挥其自身优势,使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能相互协调地发挥整体育人功能。

3、针对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我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要出发,强调有利于形成学校的特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需要。

(二)开发目标:

1、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整合与补充,以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与多样性。

2、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凸现学校办学特色。

3、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4、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5、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环境。

(三)开发的内容类别:

1、古诗经典诵读。选编部分优秀古诗词和近代优秀诗文,利用小学阶段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强化记忆,以增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2、普法礼仪读本。目前国家凸显依法治国的理念,让学生从小就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无论是对学生的自我保护,还是培养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后自觉守法、用法的意识都非常重要。同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有助于规范学生的言行,培养孩子做文明学生的良好习惯。

3、抗震救灾读本。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留给国人许多血的教训。其中之一就是在灾难来临之前,如何让人们有所察觉,了解相关的地震方面的知识就尤为重要;同时在灾难来临之时,如何让学生能够尽快逃生,尽量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更为重要。

四、课程设置•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科目及设置

1、一至三年级开设探究活动课程,四年级开设感悟民族精神,五年级开设领略传统文化和课科学发展观课程。

2、通过积极开发地域资源,促进课程整合拓宽学生视野,反映地方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母校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地方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

3、按照课程设置标准的要求设置课时。

五、考核评价

1、教师评价。主要形式是检查和实地听课:一是检查教师的备课是否体现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学科特点;二是实地听相关教师的课,检测课堂教学是否符合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三是看教学效果,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了充分调动;四看学生问卷调查,看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得如何。从而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

2、学生评价。主要是通过平时的表现和形成性检测相结合。一是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学习态度,参与状况,过程记录等,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进行记录;二是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三是看学生书面考试或考察结果。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出学生该课程的分值。

《田野课程—架构与实施》评介 篇3

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清风扑面——走进田野”。作者在这一部分从整体上对田野课程进行了阐述。首先,作者明确了田野课程的基本理念:真实、参与、现场、开阔、清新。其次,作者从幼儿、教师、课程三方面追溯了田野课程理念的根基,也就是阐述了田野课程的幼儿观、教师观、课程观:1.幼儿是独立的个体、主动的学习者、天生的创造者,应在教育引导下主动发展;2.教师是幼儿平等的对话者、幼儿学习情境与学习资源的重要提供者、成长的促进者,同时,教师在与幼儿、家长、社区人员的合作学习中,逐步成为合作学习中的自主实践者,并不断地实施、研究、开发、利用田野课程;3.田野课程以自然主义教育精神为基础,以在园本课程实践中形成的田野理念为指导,以幼儿经验的联系和延续为基本线索,以幼儿的主动学习为基本形式,以教学、游戏、实习场、情境脉络、现实生活等交叉融合的活动为途径,努力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最后,作者以图表的形式十分清晰地罗列出田野课程的总体框架结构,包括课程总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几部分。

第二部分“编制一个现代故事——田野课程的开发”。这一部分主要讲述田野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价值判断与取舍,即课程审议过程、不同组织形式的课程内容如何选择以及技术路线的安排等。首先,作者强调幼儿的“古老故事”价值千金,幼儿的已有经验赋予课程开发生生不息的动力,因此,“以学定教”是田野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其次,课程的价值判断与取舍十分重要,他关系到未来课程实施的实效性。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型教研活动的开展模式,也是田野课程成果的亮点之一——课程的审议。再次,作者分主题、领域、游戏与生活三大活动内容来阐述活动的形成与展开。最后。作者归纳出课程开发过程的操作线路:背景分析-需求分析-确定目标-选择适宜的开发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调整开发内容。同时。强调动态性与对话性,将田野课程开发看作是一个持续、不断完善的过程。

第三部分“形成一个个人的故事——田野课程的实施”。这一部分是整本书的精华所在。作者用例析的方式详细阐释了“教与学”的问题、田野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幼儿的典型活动形式、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课程评价方式等。首先,作者明确了田野课程理念下教与学的关系——以学定教,是发生在现场与情境中的教与学,是课程建设者之间的交互学习与合作学习过程。其次,作者深入浅出地例析系统活动、项目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亲子活动等田野课程的五大实施途径,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是这本著作的第二大亮点。再次,作者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学习活动,有调查活动、烹饪活动、种植园地活动、区域活动、表演活动等,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幼儿掌握自主规划、记录的技巧与能力。随后,作者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阐述了田野课程中教师的观察、记录、反思的内容、方法和意义。最后,作者介绍了田野课程多元、真实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幼儿、教师、家长;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档案、现场、信息、座谈、调查问卷等;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幼儿发展目标、教师教学能力、家长参与程度与效果等。

第四部分“育禾得需长流水——田野课程的培训与学习”。作者阐述了教师培训学习的目的与方式:为问题而学,为有效的工作而学,为幸福的生活而学。第五部分“面向园墙外的对话——田野课程中的家庭与社区”。主要讲述家长及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形成促进幼儿发展的合力。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促进教育走向社会化,实现家庭、幼儿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教育观。

课程建设与实施 篇4

1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与情境设计

《ERP应用与实施》课程中采用了项目驱动设计与情景模拟的一体化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的能力训练,用职业情境来模拟,以任务来驱动,以项目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的整体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在仿真或真实企业环境中,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来进行训练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从而突出素质训练和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整体教学思路。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和整体教学思路指引下,教学的情境必须是仿真或真实的企业案例,教学过程也应在这种仿真或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

1.1 整体教学综合项目设计。

项目名称:“中国常信股份有限公司”金蝶K/3 ERP软件系统项目实施。项目背景及要求:中国常信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销售网络计算机的企业,属典型的离散制造型企业,公司即将于近期迁入常州信息学院信息产业园内。公司现有办公室、技术中心、生产制造部、销售部、采购部、财务部、仓储物流中心、人力资源部、综合管理部等主要职能部室,有两个生产车间,共计四条生产线。公司目前采用按订单生产的方式组织生产。公司主要客户为其他制造型企业、政府机关、卫生教育医疗等企事业单位。为配合搬迁后企业能够顺利运行,公司计划在新生产办公场地建设的同时,实施金蝶K/3ERP系统,以确保公司管理的规范有序,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

1.2 教学情境设计。

课程教学情境以“常信股份有限公司ERP项目实施与应用”为主线,并以该项目任务与项目实施过程为导向,结合ERP工程师的工作内容,将课程划分为ERP项目实施准备、实施培训、系统上线与运行、项目验收等若干个子任务,重点突出学生的ERP应用与实施的实践技能。围绕这一要点,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实践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一体化教学、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具体教学情境如下表:

2 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有法,却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优秀教师在运用同一方法中也各具匠心,不拘一格。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类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可以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环境和心态下完成学习。

2.1 教学手段与教考形式多样。

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答辩讨论、观摩演示、综合实训等多种教学方法,不仅获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程的教学通常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课件、视频、模拟或实际操作演示,部分内容还采用师生交互的方式实现。通过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进而也促进了对ERP的一些抽象概念及实务操作的理解。课程考核采取过程性考核与期末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形式实现,过程性考核包括平时表现、系统操作、考勤记录、作业任务完成情况,期末终结性考核采取闭卷方式进行机试与笔试。

2.2 教学要求标准化,教师教学经验共享。

课程配有规范的课程手册、考核标准及教学大纲,不仅每位授课教师均遵循这一统一的教学要求,而且每位学生也同样清楚。课程教学采用课程组协作制,集体备课、集体听课与评议,每位教师可在统一的多媒体课件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补充,完成一学期的教学任务后重新形成修改完善后的新课件,以备下一届参考,真正实现了教学资源、教学经验的共享与分享。为了体现考核的标准统一,实施教考分离,建设相应的课程试题库,并且每学期都对其补充和更新

2.3 校企合作,共同建设课程所需的实践实训平台。

强调“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的思想,着力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综合运用和开发创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突出技能特色。在具体的实施中,要求这门专业核心课程要加大实践实训课时的比例,并逐步实现一体化教学。完善实践课程的考核机制,鼓励教师从事实践业务的探索,同时也要根据专业课程的性质,适当地缩短课堂与实践环境的距离,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尝试新的合适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安排了不少于30个课时的课内实践的基础上,配合学生专业技能素质的考核要求,安排有1~2周的综合性实训。同时,还要努力建立更多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把课程内容教学引向不断深化的发展方向,使学生更觉“学有所用、学有所成”,以期更有效地沟通企业用人要求与教学培养目标规划。

2.4 教学过程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诚信、守则是每个人的基本行为准则,而这一点对信息化建设这一领域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优秀职业道德培养的职责。尤其是在引导学生进行ERP练习和企业经营沙盘模拟训练过程中,特别倡导这种良好的诚信品质。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有的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深入企业一线,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企业撰写信息化建设规划,起草ERP需求分析报告、解决方案等,甚至有部分学生深入到了企业的ERP选型与实施,为企业进行基础数据的整理、业务数据的维护等工作,一方面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己毕业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3 实践教学

3.1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

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是:实践内容要求务实;实践形式呈现多样;实践平台倡导实用;实践环境提倡真实;最终体现实践训练与理论掌握的紧密结合,实践教学与就业技能的无缝结合。其具体体现在:(1)实践内容要求务实:实践内容的选取强调实用、企业信息化所需职业技能密切关联。例如ERP模块的操作、业务流程的整理、ERP系统的参数设置、MRP的计算、ERP项目需求分析报告、系统解决方案等ERP项目实施文档的撰写等,这样来保证实践内容与企业实际运作之间的一致性,学生毕业进企业工作立即就可以上手进行ERP系统的应用与实施,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企业信息化项目特别是ERP项目的实用性。(2)实践形式呈现多样:该课程的实践教学除了常规的实验与实习外,还结合课程的具体内容采用现场教学、案例讨论、企业参观、企业经营沙盘模拟练习与竞赛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例如,采用现场教学来讲解ERP能够给企业带的功效以深化学生对ERP作用的理解;通过案例讨论来消化ERP系统的实施对企业日常管理所造成的影响;通过企业参观来了解ERP的实施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各职能部门的日常工作如何在ERP系统中实现;通过企业经营沙盘模拟练习与竞赛来达到提高综合应用ERP系统的能力。实践形式的多样化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3)实践平台倡导实用:在课程所需实践平台的搭建,紧扣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这一主线,并建立由校内课程实验场所、校内实习基地、校外课程实习基地、校外综合实训基地等组成的实践平台。(4)实践环境提倡真实:缩短学生就业时所掌握的知识水平、实践技能与企业需求间的差距,就必须缩短课堂教学与实践环境之间距离,而所追求的就是要给学生一个真实的实践实训环节。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供应链管理思想为核心,以企业业务流程为主线,在实训环节中集成了各种先进的、现代化的网络支撑技术、产品设计技术、生产制造技术、经营管理技术和物流控制技术,并将企业生产经营运作的全过程——客户订单接收、产品开发、物料采购、生产制造、入库检验、库存保管、出货发运、客户服务等环节进行仿真模拟和系统再现,并在虚拟环境中把具有相互协作关系的上、下游企业即供应链企业(如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第三方物流公司等)集成在一起,使得供应链中的企业都能够共享到链上其他企业的技术、设备、信息、资金等资源。让学生在不同的部门中担任具体的工作(岗位),以体验企业管理的职责内容与业务处理。

3.2 课程实践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环节是整个课程教学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是对理论教学的升华和运用。在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应突出实际的工作过程,其中主要用到以下以四种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精选企业案例,成立虚拟企业,通过分解企业真实项目任务,推行“学练结合”的教学和情景模拟,讲、练、做、想有机融合,使学生熟悉模拟企业的工作流程与具体工作职能。(2)任务驱动:通过真实企业的任务分解,形成企业内各个模块的细任务群。每个练习性任务课后附录均有相应的练习资料可供操练,在对任务群的问题分解/解决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素养、岗位意识、职业技能和适应能力。(3)任务模块化教学:在针对虚拟企业的情景模拟过程中,把企业的任务群分成三个大的模块(财务,供应链和生产制造),由这三个基本企业职业岗位群与任务群的相互融合,构成以“职业导向,实践主线,项目载体”的课程实践训练体系,确定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4)引入ERP实施顾问式现场教学:资深ERP实施顾问在实践教学现场进行实际实施过程的现场模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整个ERP的实施过程,在不涉及企业商业机密的情况下,以真实的企业数据来进行企业模拟。

结束语

《ERP应用与实施》课程是高校信息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围绕提高学生信息化应用与实施能力的目标,对课程实施综合化改革,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通过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一体化教学、校企合作等措施,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探索和创新,在课程建设方面必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宋卫.企业资源计划(ERP)原理与实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张世琪.企业信息化建设[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实施方案 篇5

大同大学文学学院

目录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

二、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1

三、我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2

(一)教学内容改革..........................................................................2

(二)教学方法改革..........................................................................2

(三)考核方式改革..........................................................................4

(四)教学模式改革..........................................................................5

(五)师资队伍建设..........................................................................6

(六)教材建设..................................................................................6

(七)教学大纲..................................................................................6

四、实施计划..........................................................................................13

五、《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施方案..................................................13

《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的精神和教育部《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38号)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教学改革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母语是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离不开母语。同时母语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媒介,是记录和保存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学好《大学语文》,一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母语理解和表达能力;二是可以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审美文化素养;三是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塑造民族风骨。

二、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大学都很重视对学生进行本国语的教育。因为母语是学习的主要工具,任何学科的学习,都要有深厚的本国语的根基。我国老一辈的自然科学家如茅以升、竺可桢、华罗庚、苏步青、钱学森等,他们不仅自然科学方面的学术造诣极深,而且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也非常广博。他们扎实的母语基础,深厚的文学功底,优美的语言文字,使自然科学得到了最广泛的传播。

相形之下,目前在我国很多高校,由于强调专业性,认为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母语运用能力和 通过母语对其进行审美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任务往往被忽略。很多理工科大学生不能用母语清楚、准确、规范、流畅地表达思想感情和学术问题,有的甚至动笔就是错别字连篇,语病累累,更不要谈通过母语养成优秀的文化品格。

要确保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加强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三、我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

改革前,一个教学内容:文学欣赏

以往的大学语文教材内容,没有跳出纯文本的框子,选文偏重于文学名篇,尤其偏重于中国古代优秀的诗歌与散文,内容比较单一。

改革后,三个教学内容:文学欣赏、文化接受和实用写作。教学内容变为三个,其中增加的“文化接受”专题,凸现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意蕴与精神引领价值,增加的“实用写作”训练了大学生的实用写作能力。

(二)教学方法改革

改革前,在教师教学中,有两种倾向:第一,与中学语文课程区别不清。教师往往像中学语文教学一样,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对学生审美教育、文化教育和应用能力培养,疑似“高四语文”。第二,与中文系“作品导读”或“文学史”课程区别不清,疑似“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改革后, 首先,区别于中学语文。例如,文学作品欣赏不必要像中学那样集中在字、词、句的记忆和辨析上,而主要应是阐释文章人文内涵,同时,对作者思路、作品结构、写作方法做出有深度的分析。

第二,突破传统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要围绕典范作品讲文学鉴赏理论、传统文化思想及写作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第三,打破一个教师始终讲的模式。由三名教师承担三个部分不同内容的教学,如安排写作老师讲实用写作部分,专业的老师教学可以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改革具体实施方法,实行四个结合。1.课上课下结合。课上课下结合是指课上文学作品鉴赏和课下扩展阅读结合。2.讲练结合。讲练结合是指在写作课堂上,边讲边练,讲练结合,使写作知识活起来,变成学生可以熟练运用的工具。3.教学和专业结合。教学和专业结合是指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的专业建立联系,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联系,做到有针对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竞争打下安身立命的能力基础和精神基础。如:医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侧重讲一些与医学相关的文化,数理化专业的学生可以侧重讲一些与科技相关的文化。4.教学和活动结合。教学和活动结合是指把课堂教学内容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时,我们就 3 给学生讲科技论文的写作,学校举行“主题演讲赛”时我们就给学生讲演讲稿的写作。

(三)考核方式改革

改革前,以客观题为主,考查语文知识,缺少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的考查。

改革后,采用大题制,以主观题为主,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分专题取平均分进行考查,考查全面的语文素养。

试题类型举例:

(一)文学欣赏:一类是文学创作。可以海阔天空任凭想象创作故事(小说),也可以结合校园文化活动,创作诗歌、散文、剧本。另一类是文学评论。可以就自己读过的一篇或一部作品(传统文学或网络文学作品)进行评论。

(二)文化接受: 一类是背诵、默写文化经典,另一类则是文化思考。可以把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进行对比,探讨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涵,思考社会人生。

(三)实用写作:一类是公文写作,第二类是小论文。可以结合专业学习来写。第三类是演讲稿、活动总结、通讯、广告等。可以结合校园文化活动来写。

1.考查内容

考查内容分三个模块:文学文化、实用写作、书法训练。文学文化要求针对文学作品、文化现象、社会历史热点现象等写一篇评论(不少于1000字),占总成绩50%; 实用写作要求写作应用文作品一篇,占总成绩30%;

书法训练要求临摹硬笔书法或软笔书法字贴一幅,或自已创作书法作品一幅,占总成绩20%。

如果学生学习过程中,在正式刊物发表文章一篇,该课程免试,成绩为优秀。

2.考查形式

学生在学习期间可随时上交自己的考查作业,优秀作业期末时要在学校专栏宣传,推荐给相关刊物发表。

(1)评论和应用文作品要有作业封面,作业封面电子版下载地址:大同大学文学院网/wxxy资源下载栏下载。

(2)书法训练按任课教师要求写作品,作品上要体现课程名称、班级、学号、姓名。

(3)每个教学班课程负责人收交本班三个模块课程考查作业分别交给相应模块负责人,由模块负责人组织评阅给出成绩(分别按50分制、30分制、20分制打分),并交回课程负责人。

(4)课程负责人汇总成绩报教务处(登录教务处网报成绩——打印成绩一式两份——任课教师处签字),将打印好成绩单及本学期课程相关材料,按班级学号排序,汇总交文学院教学秘书。

(5)凡免试学生,要求上交发表作品原件、复印件,课程负责人核实后返还原件,保留复印件。

(四)教学模式改革

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每周至少安排2课时,一个学期36学 时,有条件的话,“实用写作”最好单独开设一个学期。尽量小班化教学。根据具体内容,可安排三位老师分别讲不同的专题。采用教师专题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模式,也可采用教师专题讲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模式。

(五)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配备师德高尚,有比较渊博的语文学科知识和出色的教学技能的教师进行《大学语文》教学,同时增加教学经费投入,提供教师外出培训机会,帮助教师提高对《大学语文》教学新目标、新理念的认识,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材建设

由于我校《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包括三个专题:文学欣赏、文化接受和实用写作,建议使用华东师大出版社《大学语文》等适合教学需求的有相应内容的教材。同时,逐步自编适合学校情况的校本教材。

(七)教学大纲 1.课程性质

《大学语文》是我校面向数、理、化、工、农、医、艺术、体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教育平台必修课程。先修课程:高中语文基础上的广泛课外阅读。本课程主要通过对文学欣赏、文化接受、实用写作、书法训练、山西简史五大板块内容的讲授与研究,提高大学生的母语综合运用素养。

2.教学目的

(1)结合文学经典作品阅读,了解、熟悉中国优秀文学成就,提 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2)结合文化经典作品,了解、熟悉中华优秀文化,以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3)结合范文,训练写作公文及其他应用文,提高实用文体的写作能力。

(4)进行书法写作技巧训练,写好钢笔字。(5)了解山西历史文化,增加学生地方认同感。3.教材教参

(1)《大学语文》,吴宝玲、李雪,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2013年;

(2)《大学语文》,徐中玉、齐森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9版),2007年;

(3)《大学语文新编》,魏饴,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版),2006年。

(4)《大学语文》,陈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大学语文》,王步高、丁帆,南京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3年;

(6)《大学语文》,丁帆、朱晓进、徐兴无,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

(7)《大学新语文》,夏中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实用写作》,余国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实用写作》,张耀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中华文化》,曹顺庆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4.教学方式

本课程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一定区别于中学语文。例如,文学作品欣赏不必要像中学那样集中在字、词、句的记忆和辨析上,而主要应是阐释文章人文内涵,同时,对作者思路、作品结构、写作方法做出有深度的分析。第二,突破传统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要围绕典范作品讲文学鉴赏理论、传统文化思想及写作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第三,打破一个教师始终讲的模式。由多名教师承担五个部分不同内容的教学,如安排写作老师讲实用写作部分,专业的老师教学可以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改革具体实施方法,实行四个结合。1.课上课下结合。课上课下结合是指课上文学作品鉴赏和课下扩展阅读结合。2.讲练结合。讲练结合是指在写作课堂上,边讲边练,讲练结合,使写作知识活起来,变成学生可以熟练运用的工具。3.教学和专业结合。教学和专业结合是指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的专业建立联系,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联系,做到有针对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竞争打下安身立命的能力基础和精神基础。如:医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侧重讲一些与医学相关的文化,数理化专业的学生可以侧重讲一些与科技相关的文化。4.教学和活动结合。教学和活动结合是指 把课堂教学内容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时,我们就给学生讲科技论文的写作,学校举行“主题演讲赛”时我们就给学生讲演讲稿的写作。

第五,改革考试。采用大题制,主要考察学生的文学鉴赏、文化接受和实用写作等的综合应用能力。

5.教学内容及时数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本课程总的教学时数为36学时,文科安排在第一学期、理科安排在第二学期开设。第一专题 文学欣赏(10学时): 第一单元 诗歌(2学时)

基本内容:了解我国诗歌的发展历史;精读优秀诗歌,掌握诗歌的审美特征;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律美;通过鉴赏,玩味诗歌的意境美;通过感悟,咀嚼诗歌的情韵美;通过体味,获得“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

重 点:对诗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 难 点:读出个人的独特的感受 新知识点:诗歌鉴赏方法 第二单元 散文(2学时)

基本内容:了解散文的发展历史;精读优秀散文,掌握散文的审美特征;领会散文的立意和韵致情味的营造,展开联想,捕捉散文的神韵,培养细腻的情感和审美的眼光,丰富人生的经验;品味散文的 语言;以自我的情感体验和观察为基础,进行写作实践,提高散文写作的能力。

重 点:对散文进行理性评价 难 点:自己创作散文 新知识点:散文鉴赏方法 第三单元 小说(2学时)

基本内容:了解中外小说的发展历史,理清中外小说互相影响关系;精读中外文学史上的优秀小说,掌握小说的文学特征及其审美特点;透过人物形象,领悟和体味作者在作品中寄寓的主题思想;欣赏表达技巧,获得更加细腻、丰富的艺术感觉;充分认识文学就是人学的道理,从小说文本中获得更加丰富的生存智慧和人生经验;理解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

重 点:站在审美的角度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难 点:理解作者创作的意图和作品体现的思想意义 新知识点:小说鉴赏方法 第四单元 戏剧(2学时)

基本内容:从人物之间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洞察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人物形象的典型性,领悟主题思想的深刻意蕴;把握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的戏剧情节;品味戏剧语言的特点。重 点:站在审美的角度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难 点:主题思想深刻意蕴的领悟 新知识点:戏剧鉴赏方法 第五单元 网络文学(2学时)

基本内容:了解网络文学的发展历史;分析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与联系,把握网络文学的特点;了解较有影响的文学网站和网络文学作品;结合网络作品,探讨网络文学的问题,提升自己的阅读品味,学会在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学作品中选择优秀作品进行阅读;学习利用网络进行文学创作。重 点:网络文学的特点 难 点:网络文学创作

新知识点:网络文学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探讨 第二专题 文化接受(10学时): 第六单元 仁者爱人(4学时)

基本内容:了解中国文化中“民本仁政”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把握传统民本仁政思想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性;辨析中国传统以民为本思想与现代以人为本思想;结合文化经典作品,理解作品中的仁爱思想,感受以民为本的情怀,学会关爱他人。第七单元 和而不同(2学时)

基本内容:了解中国文化中有关“和而不同”的思想;了解“和而不同”思想对人际交往、清明政治、繁荣学术以及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结合文化经典作品,理解讲求“和而不同”,既需要辩证的思想,更需要宽阔的胸襟。第八单元 胸怀天下(2学时)

基本内容:了解中国文化中有关“忧患意识”的思想;认识“居 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对个体生命及国家社会的重要性;了解“胸怀天下、忧国忧民”是我国历代仁人志士薪火相传的一个优良传统;结合文化经典作品,感受作家“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第九单元 品格修养(2学时)

基本内容:了解中国文化中有关“品格修养”的思想;学习前辈贤达,重视个人道德品德培养;懂得提高修养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过程,只有不断充实提高各种修养,才能使生命活出像样的意义;结合文化经典作品,感受前辈贤达的豁达襟怀、高尚情操和伟大人格,提升自己的品格修养。

第三专题 实用写作(8学时): 第十单元 行政事务(2学时)

基本内容:结合范文,学习写作“工作总结”、“调查报告”、“述职报告”。

第十一单元 商务财经(1学时)

基本内容:结合范文,学习写作“广告”“经济合同”等。第十二单元 新闻报道(2学时)

基本内容:结合范文,学习写作“消息”与“通信”。第十三单元 学术论文(2学时)

基本内容:结合范文,学习写作“学术论文” 第十四单元 机关公文表达模式(1学时)基本内容:机关公文表达模式介绍 第四专题 书法训练(4学时): 第十五单元 硬笔书法书写技巧与规范(2学时)第十六单元 毛笔字书写与书法作品欣赏(2学时)第五专题 山西简史(4学时): 第十七单元 山西地方史概况(2学时)第十八单元 山西地方史与山西文化(2学时)6.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具体考核方式见《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方案》)。

四、实施计划

我校这次《大学语文》改革是在学校、教务处、学院领导的提倡和支持下进行的。本学期我们制定了教学大纲和实施方案,并且将准备教材和配备教师。第二学期在全校文科先开设,第三学期在全校理科开设。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不断改进、完善本方案。

五、《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按照《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安排五个专题十八个单元教学内容。教学队伍分五组,成员选择各专业、学科教学效果良好的优秀教师,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承担1至2个专题的教学任务,各组教师人数按教学任务的多少具体安排如下:

文学欣赏组:5人左右; 文化接受组:5人左右; 实用写作组:3人左右; 书法训练组:2人左右; 山西简史组:2人左右。

以上各组教师在文学学院、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美术学院中进行选拔。

书法专业不进行书法训练,加强古诗文欣赏的培养;历史专业不进行山西简史教学,加强文学欣赏的培养。

文学学院

2013年11月第三次修订

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篇6

关键词: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开发

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进程中,综合与实践课程是一个改革亮点。21世纪非常注重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打破传统的课堂模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一、数学综合实践课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属于一种新课型,其立足于素质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但是,综合实践课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手段,也没有统一的实践活动教材,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数学综合实践课具有学科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所谓的学科性指的是在开发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时应该立足于数学学科内容,选择与数学有关的活动题材方案。在体现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基础上,还要体现其开放性和自主性的特点,也就是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允许课堂中出现与教师预设的内容不一致的情况。

二、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1.立足教材,对实践内容和方法进行设计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材中涉及的综合实践内容并不多,但要开发综合实践课程就离不开数学教材。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熟悉教材的各知识点内容,立足于实际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科学的实践内容和实践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对初中数学中的杨辉三角、费马点、勾股定理等知识点进行设计和编排,作为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以勾股定理为例,笔者设计了四个具有梯度的问题,以供学生实践探究:

(1)使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并向学生介绍该主题图案的设计思路,请学生根据这个会标对勾股定理进行证明。

(2)向学生展示图1,图中为4个全等直角三角形,请学生以此为素材拼出更多的正方形,并以此来证明勾股定理。

(3)向学生展示图2,为1876年美国制定的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请学生利用该方法证明勾股定理,并思考该方法与问题2方法的联系。

(4)向学生展示我国古代的青朱出入图(如图3),请学生探讨蕴含的勾股定理知识。

以上四个问题层层深入,既体现了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学科性质,又给了学生一定的实践空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能够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

2.提高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趣味性

数学是初中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中考中的分值比重较大,但是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却始终得不到提高,一些初中学生认为数学课过于枯燥,课堂学习的效果较差。针对这一情况,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不断提高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趣味性,将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在综合实践课中涉及更多的趣味学习、游戏学习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针对“有理数速算“24””这一课,笔者以纸牌游戏为基础进行了课堂设计,在“速算24”的基础上开发“速算-24”,形成新的游戏规则,在游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能力。之后,笔者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个幻方(如图4),要求学生将1、2、3、4、0、-1、-2、-3、-4几个数字填进去,从而使每列、每行和每个对角线上所填数的和为0。该实践活动充满了趣味性,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笔者将全班学生分为4组,让每组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然后采取计时的方式,要求每组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以用时最短、正确答案最多的一组为胜利者,给予全组成员一定的奖励。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的求胜心理被激发出来,并以限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潜力。

3.创设充满生活化的情境

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有机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了“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的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制作一个蛋糕盒。在课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和喜好,准备相应的材料,由学生自行制作盒子。盒子的制作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发现实际生活中蕴含的一些数学问题。

三、结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积极开发和实践数学综合实践课程并非易事,这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必须熟悉教材内容,能够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对综合实践课程进行精心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达到综合实践课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董林伟,孙朝仁.初中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资源开发与实施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4(16).

《田野课程——架构与实施》评介 篇7

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清风扑面——走进田野”。作者在这一部分从整体上对田野课程进行了阐述。首先,作者明确了田野课程的基本理念:真实、参与、现场、开阔、清新。其次,作者从幼儿、教师、课程三方面追溯了田野课程理念的根基,也就是阐述了田野课程的幼儿观、教师观、课程观:1.幼儿是独立的个体、主动的学习者、天生的创造者,应在教育引导下主动发展;2.教师是幼儿平等的对话者、幼儿学习情境与学习资源的重要提供者、成长的促进者,同时,教师在与幼儿、家长、社区人员的合作学习中,逐步成为合作学习中的自主实践者,并不断地实施、研究、开发、利用田野课程;3.田野课程以自然主义教育精神为基础,以在园本课程实践中形成的田野理念为指导,以幼儿经验的联系和延续为基本线索,以幼儿的主动学习为基本形式,以教学、游戏、实习场、情境脉络、现实生活等交叉融合的活动为途径,努力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最后,作者以图表的形式十分清晰地罗列出田野课程的总体框架结构,包括课程总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几部分。

第二部分“编制一个现代故事——田野课程的开发”。这一部分主要讲述田野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价值判断与取舍,即课程审议过程、不同组织形式的课程内容如何选择以及技术路线的安排等。首先,作者强调幼儿的“古老故事”价值千金,幼儿的已有经验赋予课程开发生生不息的动力,因此,“以学定教”是田野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其次,课程的价值判断与取舍十分重要,他关系到未来课程实施的实效性。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型教研活动的开展模式,也是田野课程成果的亮点之一——课程的审议。再次,作者分主题、领域、游戏与生活三大活动内容来阐述活动的形成与展开。最后,作者归纳出课程开发过程的操作线路:背景分析—需求分析—确定目标—选择适宜的开发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调整开发内容。同时,强调动态性与对话性,将田野课程开发看作是一个持续、不断完善的过程。

第三部分“形成一个个人的故事——田野课程的实施”。这一部分是整本书的精华所在。作者用例析的方式详细阐释了“教与学”的问题、田野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幼儿的典型活动形式、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课程评价方式等。首先,作者明确了田野课程理念下教与学的关系——以学定教,是发生在现场与情境中的教与学,是课程建设者之间的交互学习与合作学习过程。其次,作者深入浅出地例析系统活动、项目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亲子活动等田野课程的五大实施途径,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是这本著作的第二大亮点。再次,作者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学习活动,有调查活动、烹饪活动、种植园地活动、区域活动、表演活动等,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幼儿掌握自主规划、记录的技巧与能力。随后,作者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阐述了田野课程中教师的观察、记录、反思的内容、方法和意义。最后,作者介绍了田野课程多元、真实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幼儿、教师、家长;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档案、现场、信息、座谈、调查问卷等;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幼儿发展目标、教师教学能力、家长参与程度与效果等。

第四部分“育禾得需长流水——田野课程的培训与学习”。作者阐述了教师培训学习的目的与方式:为问题而学,为有效的工作而学,为幸福的生活而学。第五部分“面向园墙外的对话——田野课程中的家庭与社区”。主要讲述家长及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形成促进幼儿发展的合力,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促进教育走向社会化,实现家庭、幼儿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教育观。

课程建设与实施 篇8

电路课程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着重讨论集中参数、线性、非时变电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初步的实验技能, 为学习后续有关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 并为进一步学习电路理论打下初步的基础, 因而它也是电气专业考研的唯一初试专业基础科目。

省内外一本院校、二本院校对于电路教学大纲、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研究已有相当长的时间, 并已取得许多成果。由于三本院校成立时间相对较短, 对于适用于培养工程应用型为主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电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研究等还处于起步阶段, 有许多工作可以做。作为一名这门课程的主讲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研究, 现总结如下。

二、修订教学大纲、精选教学内容

课程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单元, 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由于三本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因此, 适当增加工程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 科学合理修订教学大纲, 促进教学工作, 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与优化是电路课程建设的核心。因此, 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协调好知识和思维能力、工程能力的关系。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直流电路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三相交流电路分析、双端口网络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互感耦合电路分析、一阶动态电路分析、二阶动态电路分析、非正弦周期性电路分析以及均匀传输线。教学内容具有以下特点: (1) 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在教学过程中, 应适当引入工程实例来更新和扩充课堂内容, 体现基本理论与工程技术相结合, 突出教学内容所蕴含的理论和工程意义, 实现原理、方法和应用的有机结合, 重点放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能了解一些较前沿的新技术,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专业情感。 (2) 教材内容合理编排。由于本院校电路课程授课对象是三本电气类专业的学生, 因此, 教材内容应侧重于强电方面, 增加工程应用中的强电知识, 适当删减弱电知识, 保证教材内容要深入浅出, 适当减少教材中的理论内容, 包括工程应用很少的定理、某些计算方法的原理推导等, 同时, 与理论相配套的例题解析要足够。 (3) 教学内容应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我们在教学中应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 可增加大量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的例题和习题。这些扩充的内容不要求学生掌握, 只是给有兴趣和有能力的学生自学留下足够的空间, 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三、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实验教学是工科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 本学院的电路实验单独设置1.5个学分。对于电路课程, 应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的地位, 完善实验的系统性和实用性, 加强设计性实验内容, 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课程不仅能验证理论知识, 训练动手操作技能, 而且在接触实践的过程中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 增强原理的记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围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学院对实验教学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1. 修订《电路实验指导》书。

取消一些纯验证性的内容, 增加一些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设计性实验不给出具体电路或参数, 由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和参数, 通过实验结果, 体会电路定理。它和传统的验证性实验相比, 使学生变被动地机械操作为积极主动地研究、设计和创新。这样更能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譬如, 在学习了动态元件的内容之后, 有的学生从运放可以构成加法电路, 联想到应该也可以构成积分电路, 于是不仅设计出了积分电路, 而且悟出了验证的实验方案, 最终通过实验验证了电路的正确性。

2. 实验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应将多媒体授课和黑板板书有机结合起来。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是图文并茂, 信息量大;但缺点是学生难以记笔记。因此电子教案应当与板书教学相结合, 用板书补充必要的教学环节, 使课堂气氛活起来。

3. 实验教学方法多样化。

以硬件实验为主, 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电路, 有效地将虚拟实验与实际硬件设备相结合。各种仿真软件如Multisim等引入实验教学, 强调理论、模拟和实践的结合, 让学生学会正确连接电路, 认识电路原理及各种仪表的正确使用,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以加深他们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对于一些不容易的电路输出特性, 通过软件的可视化功能, 得出直观的输出曲线, 根据我们所学的经典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到底是否正确, 学生可以在软件上进行仿真。对于电路的演示主要应用于动态电路和正弦稳态电路中, 比如对于二阶动态电路的响应形式, 学生一般不容易搞清楚几种阻尼形式, 我们可以通过软件上显示RLC电路的输出波形, 根据电阻阻值不同引起响应形式改变的特点, 实时改变电阻阻值, 使得响应形式发生变化, 进一步掌握过阻尼、欠阻尼和临界阻尼三种响应规律。再比如在正弦稳态电路功率和能量求解中, 可以直观地查看R、L、C元件功率和能量波形, 理解L、C元件在电路中不耗能只储能而R元件在电路中不储能只耗能的性质。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也为后续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子电路等电类课程中对复杂电路的分析、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 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也使实验室设备损坏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四、新编《电路学习指导》讲义

针对三本院校学生基础较差、自学能力不强、完成课外习题困难等特点, 本专业特编写一本补充教材《电路学习指导》讲义, 其主要内容包括电路教材各章重点总结, 各章难点分析, 列举几道经典例题, 各章习题解答, 借助于这些资料, 学生对于教材中的重难点的学习理解更加透彻。便于学生自学, 提高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由于现在湖北省三本院校较多, 工科专业院校大多设置了电气工程专业,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专门为此类学生编写的电路课程学习辅助教材。《电路学习指导》讲义经过一段时间试用后, 经修订改编即可正式出版, 可推广到同类学校同专业学生使用。

五、结束语

由于三本院校的电路课程教学的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改革的同时, 要考虑到教学的可操作性、连续性和今后发展变化的需要。论文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体会, 从课程的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和等方面, 对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进行探讨和研究。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 通过对电路原理教学的研究与改革, 加大了课堂教学信息量, 在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取得一些成效, 探索了一种既能达到电路课程教学目标, 又能够使工科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值得推广。

摘要:电路是高校电气类的专业基础课, 文中对目前三本院校电路教学课程建设进行了研究。重点从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和课后辅导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对三本院校电路的教学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三本院校,电路,课程建设,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邱关源.电路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李裕能, 夏长征.电路[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3]邓碧玲.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探索[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2, (8) :62-63.

[4]侯文, 李玉凤.“电路原理”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研究[J].北京: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8, (2) :101-102.

[5]丁西明.电路原理课程教学的研究与探讨[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1, 25 (3) :63-65.

“真趣”乡土课程开发与实施 篇9

一、创设“童真”乡土环境

“童真”是指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 是真善美最本源的状态。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学习和活动都来源于真实的生活, 我们所关注的是幼儿真实的学习需求和本真的认知心理。“童趣”是指童年的乐趣, 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学习和活动都能使幼儿充满浓厚兴趣, 体验无限乐趣和情趣。幼儿教育关系到儿童心理、生理素质的养成, 关系到儿童的全面发展, 直接影响着儿童性格的养成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幼儿教育要创设幼儿园“真趣”环境, 打造具有乡土特色的幼儿园。走进幼儿园, 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根据季节的变化, 在种植园内, 教师与幼儿共同种植农作物, 例如, 稻子、花生、瓜果、莲藕、萝卜等, 幼儿一天天看着它们长大, 在观察中, 探索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乐在其中, 收获劳动的快乐和喜悦。培养幼儿健康乐观、品性淳良、求真爱美的品质, 这既是家乡千年农耕稻作文化遗留下来的美好品性, 将来也符合幸福绸都建设者的目标。融入师生的“真、趣、爱”, 打造幼儿园环境, 激励师生固我本真, 务实求真, 说真话, 干真事, 激发幼儿兴趣, 有情趣, 多乐趣, 过有趣生活;形成团结友爱、互助互爱、爱自己、爱他人的品质。正像教育家陶行知说的:“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教育方法。”大自然隐藏着丰富的资源, 是一部活的教科书, 向幼儿展现形象生动的内容, 是幼儿获得感性认识的最佳载体, 树立博大的教育资源观, 让孩子体验精彩的乡土世界, 感受农耕的艰辛魅力, 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情感。

二、开展“真趣”乡土游戏

幼儿期是好奇心最强烈的时期, 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在日常生活中, 教师要把握住机会, 关注细节, 捕捉教育契机, 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创设趣味十足的游戏, 提供给幼儿动手动脑的机会, 充分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好奇心, 幼儿教师要努力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 引导幼儿参与有益的智力活动, 为幼儿搭建展示个性的舞台, 增长见识, 在活动中孕育出大智慧,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 让幼儿在丰富的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促进孩子个性品质的形成。大自然是知识的宝库, 是一本活的教材,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着各种自然景观, 一年四季各有千秋:春天, 绿草茵茵、山花烂漫, 孩子们放飞着自制的风筝;夏天, 瓜果飘香、山清水秀, 孩子们到田间捕捉美丽的蝴蝶;秋天, 秋高气爽、硕果累累, 孩子们在田间采摘收获;冬天, 白雪皑皑、景色迷人, 孩子们在雪地里打闹追逐。广阔的田野间充满了孩子们的笑声, 菜地里留下孩子们稚嫩的脚印。丑陋的毛毛虫变成美丽的花蝴蝶, 小蝌蚪变成了小青蛙;满山遍野的野菜、闪闪发光的萤火虫都是孩子们的最爱。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的播种、生长和收获是最棒的科学教育教科书, 木棍、竹竿和稻草是游戏活动最好的道具, 青竹为马, 木棒为抢, 抽陀螺、跳皮筋、打弹珠、丢沙包, 其乐无穷。让孩子们回归乡土、回归本真, 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与乡土材料互动, 通过游戏活动, 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让学生在智力、情感等方面得到多元化的发展, 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幼儿的创造性, 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 通过循序渐进的游戏, 锻炼幼儿灵活敏锐的感觉、敏捷的思维和创造性的品质。

三、进行“童真童趣”艺术实践

结合本地资源, 为幼儿提供创造机会, 发展想象力。我们的家乡风景秀雅、经济发达、人杰地灵, 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把家乡丰富的民俗文化、美丽的自然资源融进幼儿的学习中, 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美好感情, 利用各种自然材料, 凸显乡土气息。例如, 教师、幼儿、家长用各种材料制作的作品, 有扇子制作的色彩斑斓的大树和孔雀;用稻草制作的孔雀、蝴蝶、小狗、恐龙;用豆子制作的小鱼、山羊;用稻粒制作的小蜜蜂;用竹子制作的自行车;用瓜果制作的小鸟;用农作物、野花野草等自然材料布置环境, 给幼儿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这些在日常生活中普遍、经济的自然材料, 成为孩子们眼中的宝贝。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各种动物的形体特征和生活习性, 以绘画的方式活灵活现地展现动物的特性, 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 山川小溪都在幼儿的笔下, 展现出勃勃生机。幼儿教师布置乡土艺术长廊, 展示幼儿的乡土美术作品。设置“编织坊”“竹坊”“泥坊”“木坊”等手工作坊。这些不仅练习了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也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 通过“乡土生活”和“艺术实践”两大主要途径, 让幼儿接触乡土结构, 感受乡土经验, 积淀乡土意识, 并通过艺术手段去体悟、表现、融入和热爱, 开拓幼儿活动空间, 满足幼儿需求, 在玩中求发展, 孩子们获得知识, 增长见识, 培养幼儿优秀的个性品质, 幼儿在与周围环境的作用中成长。

摘要:开发与实施乡土资源, 让幼儿在探索、体验、游戏、表达、展示等多样性乡土课程活动中, 培养童真, 激发童趣。从创设“童真”乡土环境;开展“真趣”乡土游戏;进行“童真童趣”艺术实践三个方面探讨了“真趣”乡土课程开发与实施。

关键词:乡土游戏,乡土环境,艺术实践

参考文献

小学素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篇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1]近些年来,北京市呼家楼中心小学非堂注重以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本,结合学校的传统与优势,不断开发和完善多样化的校本课程。

在校本课程体系建设中,学校逐渐形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第一,以个性化素养发展为核心。即以学生需求和发展为出发点,着眼于学生个体认识的独特性和经验的自我主动建构,为学生个性化的素养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为学生定制素养课程。第二,多主体参与课程开发。建设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丰富的素养课程,开发主体的开放性是关键。不仅鼓励有意愿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提交课程方案,而且为愿意参与开发的学生提供支持,还吸纳家长、校外机构等各种资源。由于开发主体的多元,素养课程的时空、主题、活动方式等都得到延展。第三,以机制为保障,即重视课程开发程序化和制度化,以确保校本素养课程具有可持续发展、不断更新丰富的机制。

二、素养课程开发的途径与方法

为确保素养课程开发的有序、有效和可持续开展,学校十分重视在实践中总结素养课程开发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其过程主要包括四个基本环节:多主体调研、课程定项、多主体开发与申报、审核立项。

1. 基于课程需求的多主体调研

校本课程立足校情、学情、师情进行开发,其研发、推进和再建构的主体也应该是学校教育多样化的利益相关体。校本课程研发目标和纲要确定后,要进行多层面、多维度的调研,即每学期末学校科研部门,都会以问卷或访谈形式了解学生、教师、家长对学校自主开发课程的门类、内容以及形式要求。

(1)对开设素养课程的态度

对学生调研是否愿意参加学校原有课程以外的课程学习。从调研结果中了解到,绝大多数学生愿意参加校本课程。对家长、教师等支持孩子参加素养校本课程态度的调查表明,他们中的大多数(85%)支持孩子参加校本的课程。

(2)对于素养课程领域的需求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所喜好的素养课程涉及多个领域,其中科普类、文学类和竞技类占比最多,人文素养类、职业体验类等也达到100~200人。家长的期待与学生有很高的一致性,教师选择文学类最多,达到1/3,其他领域基本均衡。

(3)对素养课程开发主体和教材来源的期望

调查结果表明,期望教师承担课程开发的学生人数最多,同时主张家长和其他专业人士参与课程开发的学生也为数不少。从这个问题的后续访谈中进一步了解到,他们对于参与课程开发的其他主体,如学生、家长等,不是不同意,而是担心他们的课程开发能力,希望如果学校做相关尝试,一定要提前做培训。

2. 课程定项

在多主体调研基础上,我们分三轮对素养课程的门类和内容进行定项。第一轮,将教师作为课程开发主体,同时提交审批通过的31门校本课程作为第一批确定的素养课程;第二轮分别为其他教师、有意向参与课程开发的家长、学生和其他教育共同体进行课程开发培训。在他们提交课程申报书的基础上,由学校课程室审核确定17门素养课程。第三轮则是对社会公益组织开发的公益类课程进行考查,确定2门适合本校学生情况的素养课程。随着素养课程的丰富,我们又对这些课程进行归纳和分类,以提高课程组织化和序列化,主要汇总为四大类:文学类、科普类、人文素养类和体育竞技类。

3. 校本素养课程开发与申报

(1)多主体开发素养课程

在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学校不是孤岛式的存在,调动和发挥多方教育主体参与素养课程开发,尽可能形成更大的教育合力,是确保开发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多元化课程的基本途径。[2]

参与学校样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的主体主要包括学生、教师、家长、社区和校外机构。

学生主体研发生本课程,如《朝阳区博物馆攻略》《朝阳区郊野公园攻略》等,在大框架确定后,学生自主选取研发内容、自由选报呈现形式,而其生成过程也经历了选择设计路线、选取内容、实践撰写、多次修改编辑成书的过程。而实施阶段则采取自荐、他荐、考核相结合的执教准入制度。

教师主体的校本课程开发,本着国家课程延伸、地方课程泛化等诸多方面因素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家长主体的校本课程开发,即利用学校家委会的力量,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将家长中散落的精品教育资源整合,并在学校科研室的统整下进行针对资源优势的校本课程开发。如北京饭店高级厨师(学生家长)参与开发的“童趣烘焙课”等。社区、公益组织介入式校本课程开发。如“普乐课堂”“财商课程”等。

学校购买校外活动机构(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打包课程,如足球课程、篮球课程、航空航海等。

(2)素养课程申报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学校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否则,在开发过程中就会容易出现盲目开发、重复开发、无序开发等诸多问题。[3]学校积极统筹开展素养课程的申报工作,需遵循以下流程(如图1)。学校课程室在每一学年末公布基于先期调研的学校素养课程目标以及素养课程的分类规划;有意向进行课程开发者(教师、学生、家长等)撰写申报书提交学校课程室;课程审核室组成课程审核专家组进行课程审核,通过者确定为下学年可实施的素养课程。最后通知予以立项的课程申报者,请他们进一步规划、撰写并提交课程简介与课程规划、教材等内容。

4. 审核立项

学校素养课程的审核立项分为三部分,一是将教师作为课程开发主体,同时提交朝阳教科所审批通过的31门校本课程作为第一批确定的素养课程;二是对家长、学生和其他教育共同体提交的课程进行审核立项;三是对社会公益组织开发的公益类课程进行接洽、考查,之后审核立项。

三、素养课程体系构成与实施

到目前为止,我校共开发并实施66门素养课程。目前素养课程主要覆盖五大领域,涉及五大开发和执教主体,已初步形成领域多元化、主体多元化的素养课程体系。

1. 素养课程体系的构成

(1)从开发和执教主体角度梳理,素养课程的分布情况如下。

一是教师中有学科特长或是教学领域外的研究点的教师独立开发的课程,目前本部和低部共36门。二是家长讲师申报、审批开发和执教的素养课程,目前共21人9门。三是学生自主申报、审批开发和执教的素养课程,目前两部共10门。四是校外公益组织开发和执教的素养课,如英文速录等,目前6门。

(2)从领域分类角度梳理,素养课程的构成情况为文学类、科普类、艺术类、人文素养类、体育况技类、职业体验类共和大类122门。

2. 素养课程的实施

通过审核立项的素养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供学生选修。学生选择申请素养课程的流程如图2所示。

素养课程的课时安排:考虑到学校课程的排课限制,在充分调研,听取不同群体的意见的基础上,将素养课程安排在每周三下午3:10—4:10,一学年20次课。

四、对素养课程的评价与反思

素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已历经五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对素养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监控、反思、评价和调整。评价主要包括三种方式:一是学校课程主管部门的评价,从课程规划、课程日常实施检查等方面进行;二是学生的素养课评价,如金牌素养课评选。三是家长调研形式的评价。

基于评价和反思,我们看到,对于多元领域、多元主体进行素养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至关重要。

第一,学生生活的领域是多元的,包括他们的认识来源、知识建构、能力形成,甚至是价值体系的建构,都越来越开放和丰富。他们个人生活和成长的背景各不相同,步入社会之后,他们又将面临不同的职场生活。因此,学校课程必须是开放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所给予学生得最大化帮助,就是通过科学合理、多元开放的课程设置,为他们提供最优组合的课程,实现培养多元化人才成长的可能。[4]

第二,多元开放的课程设置需要开放的课程评价与管理,但同时在课程内容的规划上又不应该一味求精、求深,因为小学阶段的课程,特别是素养课程,力求发现、点燃、激活并唤醒学生对课程学习的需求,为他们初步完成未来的人生规划打开一扇窗。

第三,多元开放的课程设置要求我们必须打开大门迎接多主体参与课程开发的大门,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在趣味性、领域性、科学性、创新性等方面弥补学校单方面素养课程设置的局限。但同时,这种多主体(家长、教师、学生、社区、公益组织等)又必须经过学校组织的课程专家的培训,才能进行相应的课程开发。此外,学校也必须加强对课程的调研和监管力度,才能保证素养课程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732.htm,2001-06-07/2007-11-05.

[2]黄春梅,司晓宏.从校本课程到课程校本化——我国学校课程开发自主权探寻[J].中国教育学刊,2013(03).

[3]索桂芳.基于区域的校本课程开发推进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6(04).

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篇11

一、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教育的本质是使人得到发展,数学学习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一些数学知识,掌握一些数学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方法,养成一定习惯,形成一定观点.通过数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头脑分析问题,用数学的精神追求理想,更好地体现数学的价值.

二、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

1.确保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校本课程尽管是以校为本的,但它必须是在国家宏观课程政策和国家课程标准的框架内进行的,要与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目标特别是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确保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地实现.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实施的催化剂和助推器.

2.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国家课程注重的是普遍性,而校本课程是以校为开发单位和实施单位的,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不同需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

3.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每所学校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学校的特色,进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

4.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教师具有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不仅有利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也有利于其专业的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要成为课程与教学的领导者,在掌握国家课程政策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和现实需要的基础上参与课程改革,实现教师持续性的专业发展.

三、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可开发与实施的内容

校本课程开发在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贺州市中学也结合学校的实际进行了高中数学校本开发与实践的课题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数学的发展概况

1.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简述(五个时期:萌芽;体系的形成;发展;繁荣和中西方数学的融合).

2.外国古代数学发展简述(古埃及数学、美索不达米亚数学、玛雅数学、印度数学).

3.中外数学家的励志故事(阿基米德、欧拉、高斯、刘徽、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等),进行励志教育.

(二)生活中的数学

1.数列与金融生活.在人生旅途中,助学贷款、个人存款、信用卡、分期付款、个人住房贷款等陆续走进我们的生活,如何合理设计存款方式、选择合适的贷款方案等都离不开数列知识.

2.寻找校园中的数学.

3.让数据说话.统计是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学科,它通过科学的方法让数据客观地告诉我们有关信息,并帮助我们做出合理的决策.

4.数学优化问题之一——线性规划.原苏联数学家、经济学家康托洛维奇因提出并运用线性规划方法进行资源最优配置的定量分析在1975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线性规划可解决广告投放、配货、投资、生产、绩效等问题.

(三)美丽的数学

1.数学经典著作:介绍《几何原本》、《九章算术》等著作.

2.数学中的美:简洁美、和谐美、严谨美、构图美与组合美、对称美、数学方法美.通过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美学冲动成就科学发现.

3.曲线与曲面的艺术美

(1)建筑中的曲线和曲面.

(2)雕塑中的曲线和曲面.

(3)生物中的螺线.

(4)天文与圆锥曲线.

(四)神奇的数学

1.神奇的几何体:柏拉图几何体是神奇的三维几何体,常见的有正四面体、正方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几百年来,它吸引着许许多多的数学家.

(1)开普勒—普安索多面体(小星状正十二面体、大正十二面体、大星状正十二面体、大正二十面体).

(2)柏拉图对偶多面体(对于每一个多面体来说,存在另一个多面体,这两个多面体的顶点和面的位置互换)、阿基米德多面体对偶、Johnson多面体(所有的正多边形构成的凸多面体).

(3)阿基米德多面体(由多于一种的正多边形组成,每个顶点由相同顺序的正多边形围绕的多面体)、扩展阿基米德多面体(每个顶点只要由相同的一组多边形构成即可,不必考虑环绕的顺序).

(4)计算机模型.

2.探寻数学未解之谜.

(1)求(1/1)3+(1/2)3+(1/3)3+(1/4)3+(1/5)3+…+(1/n)3=?.

(2)e+π的超越性.

(3)素数问题.

(4)存在奇完全数吗?

(5)除了8=23,9=32外,再没有两个连续的整数可表示为其他正整数的方幂了吗?

(五)先进的数学

1.数学与各学科的整合.

2.数学模型(函数、线性规划).

3.信息技术与数学(电子表格与统计、几何画板、flash、网页制作等).

4.数学的发现(体验数学发现过程).

(六)案例教学

1.网络课(三角函数、概率、随机事件、球等).

2.优秀案例教学,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发展.

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总结与反思

1.校本课程中的活动必须是有规划、有设计、有组织、有评价的,必须是与学生的兴趣、意愿和生活以及社会发展需要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2.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是动态发展过程,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过程,要在开发实践的过程中及时总结、修订,逐步充实、完善,运用科学的方法推动校本课程开发.

3.校本课程一定不要限制在“学校”之内,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走向现代科技;要动员学校内的各种教育资源,更要动员社会方方面面的教育资源.

4.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作为学生校本课程学习的重要方式,要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清晰地、多角度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学会欣赏别人,反思自我,完善自我.

5.开发校本课程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把它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做,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经历痛苦的历程,才能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与幸福.

学校整体课程:背景、意涵与实施 篇12

20世纪末, 我国台湾地区学校教育出现了以下问题:传统学校各学科之间教学活动相互独立, 各处室之间缺乏协调整合, 学生所接受的课程孤立零散, 学生的经验无法统整, 学生的人格发展无法健全, 全人教育无法实现, 等等。基于这些问题, 台湾地区“教育部”于1996年提出课程改革的建议, 希望通过学校的课程变革, 重新审视课程的整体性, 逐步落实“共同经营”的课程理念, 以达成课程发展的可持续性。

经过不断的研究与磋商, 台湾地区各界对于未来中小学课程的走向达成了共识:弹性、统整、九年一贯制。而后陆续由台湾地区“教育部”出台了系列政策文本, 如《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总纲要》《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暂行纲要》等, 旨在推进中小学进行学校本位的整体课程规划,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统整改革, 并于2001年8月正式从小学一年级开始逐步实施。

台湾地区的这次课程改革, 视学校为课程发展的主体, 其目的在于充分给予学校与教师进行课程发展变革的时间与空间。然而, 许多学校教育人员没有真正落实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的理念, 仍然沿用旧有的统一课程标准, 沿用传统的教科书教学范式, 因对于课程改革中的统整课程束手无策而出现大量东拼西凑、敷衍了事的行为。台湾学者蔡清田鉴于这一现象, 提出了“学校整体课程”的理念, 进行学校总体课程设计与统整课程的规划、实施与评价的探索, 旨在将台湾地区教育部的课程改革政策与各中小学的课程发展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学校整体课程的意涵

学校的整体课程, 不是个别年级科目领域的拼凑综合, 不是个别课程计划的文本表现, 而是要改变学科本位的立场, 集中学校的人力物力资源, 促使学校课程横向的水平统整与纵向的垂直连贯, 以实现学校本位的课程可持续发展。[1]学校的整体课程, 与学校整体的教育人员、课程方案、学习对象、学习时间和课程发展等因素, 有密切关联。

1. 重视学校整体的教育人员

学校的课程改革与发展, 需要由学校整体教育人员共同参与, 通过全体教育人员共同努力, 整合学校人力资源与地方社区资源。[2]以学校整体作为课程发展的组织形式, 突破个人的封闭作业以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另外, 广泛邀请家长、社区人士和学者专家, 参与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的建构与运行, 以交换观点与协商建议的形式, 推进学校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愿景明晰化, 从而建构具体的学校课程发展目标。

2. 重视学校整体的课程方案

就课程方案而言, 个别教师或课程小组所进行的统整, 可能只是对个别学习领域科目或个别活动所进行的课程计划, 而未能涉及学校的总体课程规划。因此, 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发展, 必须持学校整体的观点, 通过学校整体课程目标, 整合各学习领域正式课程方案与其他活动的非正式课程方案, 通过学校教育人员的团队协作, 合力进行学校层面的整体课程规划, 联接各课程方案, 创生学校整体课程。

3. 重视学校整体的学习对象

就学习对象而言, 个别教师或课程小组所进行的统整, 可能只是针对个别年级或班级学生, 而未能顾及所有学生。因此, 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发展, 必须从整所学校层面, 进行全校性或全年级的总体课程方案的整体规划, 整合学校教师人力资源, 进行学校整体课程规划设计, 促进个别学生或个别班级的发展主题聚焦, 成为学校整体课程的一部分。

4. 重视学校整体的学习时间

就学习时间而言, 个别教师或课程小组所进行的统整, 可能只是针对某节课、日、周、月、学期, 而未能顾及小学6年或中学6年的统整与衔接。因此, 需要从学校层面, 充分考虑学生的标准学习时数和弹性学习时数, 制订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学习计划, 进行学校整体课程的规划设计。

5. 重视学校整体的课程发展

就过程而言, 整体课程重视学校机构整体的教育目的、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整体性发展过程, 而不在于个别班级或单一学科的片面课程现象描述和文本生成。一般而言, 课程的范围包括了理想课程、正式课程、知觉课程、运作课程与经验课程。[3]因此, 需要进行学校整体课程研究、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持续发展, 连接不同层次的课程, 以缩短课程理想与课程实际之间的差距。[4]

三、学校整体课程的实施

学校整体课程的实施程序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步骤:学校整体课程研究、学校整体课程规划、学校整体课程设计、学校整体课程实施、学校整体课程评价。[5]

1. 整体课程的研究

课程研究, 不仅要罗列课程现象, 还要以新的视野重新审视课程现象, 以便进行学校教育情境分析的需求评估, 建构学校教育愿景, 规划设计适切的课程方案, 并进行实施与评价回馈, 不仅强调“把事情做正确”, 更重视要“做正确的事情”。课程研究是根据过去的经验, 分析探究实际情境与相关理论, 对于可能遭遇的困难如冲突对抗等, 加以预防与调节。特别是学校可以通过需求评估、情境分析与课程探究, 了解目标的来源, 描述分析课程, 审视课程纲要与学校教育计划, 配合整体社会发展的需要, 进行课程研究, 指出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 以便了解并说明课程发展现象, 而且根据课程研究成果, 继续进行规划设计与实施评价。[6]

课程发展是在独立的教育情境之下, 发展出一套课程系统, 以达成教育目标的一种课程行动。课程研究则是课程发展的入门。课程研究的贡献在于解释课程发展的相关现象, 其价值不仅仅在于解答特殊的课程问题, 而且在于提供课程概念、模式与原则, 以协助课程研究发展人员理解课程发展的动态历程, 进而充实课程规划设计, 实施与评价的实践能力。学校是课程研究发展的根据地, 不只是外来机构的实验场所。[7]学校推动课程研究的主要方法有成立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分析以往学校课程发展概况、评估当前的发展需求和影响因素、考虑学校课程发展的可能走向等。

2. 整体课程的规划

课程是达成学校共同愿景与教育目标的通道, 因此必须做好课程规划。课程规划是学校课程发展的要素, 是学校管理团队进行课程发展的设计行动。特别是根据社会文化价值、学科知识与学生兴趣, 针对学校共同愿景、整体课程目标、课程计划、课程进程等因素, 进行一系列选择、组织、安排的规划建构。[8]

就课程规划的途径而言, 至少有三种常见的途径:泰勒在8年研究中所发展的目标模式;斯滕豪斯在人文课程方案中所规划的过程模式;斯科尔贝克的情景分析模式和劳顿的文化分析模式。无论采取哪种途径, 大致的步骤皆如下:规划学校课程的共同愿景;规划学校整体课程的目标;规划整体课程的架构;规划整体课程的进程与安排;论证整体课程的可行性。

3. 整体课程的设计

为了达成学校愿景与整体课程目标计划, 必须设计适当的课程方案, 以落实学校远景目标的理想。因此, 课程方案目标如何加以选择组织?教材内容先后顺序如何编排?这些都是课程设计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学校用什么方式鼓励教师从事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如何分配至各个年级或各个学段?各大学习领域的学时如何分配?这些更是进行课程设计时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课程设计是指课程因素的选择与安排, 并不包含课程实施的过程。换句话说, 课程设计的起点在于学校人员对课程问题或愿景目标进行了解与把握, 其终点在于产生一个解决问题或达成目标的方案。就性质而言, 方案设计是拟定学生学习目标与选择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技术, 比较关心具体而实用的课程决定。就基础而言, 方案设计指以学科知识、学生兴趣、社会需求、文化要素等作为理论来源;就方法而言, 方案设计指依照理论基础, 对课程因素进行选择与编排, 这些课程的因素包括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方法、范围与顺序, 教学工具和材料、教学环境的创设, 教学人员的角色与地位等。

4. 整体课程的实施

课程实施是将课程规划的愿景与课程设计的方案转化成为实践的过程。它能连接理想愿景、课程方案与教育实践, 是实践教育理想的一种具体行动, 通过全体教育人员的通力合作, 逐步缩小教育现实与教育理想之间的差距。课程经规划设计后, 若没有经过课程实施的实践行动, 则无法落实课程规划的教育理想愿景, 更无法达到预期的方案设计目标。

课程实施的意义, 是指学校教师将事先经过规划设计的课程付诸实际教学行动的实践历程。课程如果要对学生产生影响, 必须通过课程实施付诸行动。学校如何连接课程规划设计与实施的过程, 则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原因之一。课程实施尤其要重视以下几点:课程实施的教育人员的学习及知识准备、课程实施前的行政配套保障、课程实施中的学生家长参与、课程教学过程的监控与指导。

5. 整体课程的评价

课程评价, 是评价在课程领域中的应用, 指教育人员收集有关课程的资料, 旨在判断教学材料或教学活动的价值, 指出教育内容和活动改革的方向。从评价的目的来看, 课程评价在于帮助教育政策的决策者、学校教育行政人员、教师、家长或社会人士了解课程发展的重要特色与特定的时空背景, 进而促成课程发展的合理决策, 以提升学校课程的品质。

课程评价所涉及的层面, 包括广泛的结果, 如学生的态度、其他教师的反应、课程改革对整体学校组织的影响, 不仅要包括获得学生成绩的测验分数, 更要涵盖探究课程的本质与品质等层面, 以便协助教育人员得以继续进行课程规划设计实施。换言之, 就评价内容而言, 必须呈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教学的成效、行政系统的支持与课程方案的成效等内容, 以符合审视学校课程不同层面的需要, 并提供丰富的回馈信息, 以便提升下一个阶段的课程发展品质。

参考文献

[1][8]蔡清田.课程发展之行动研究[J].国立中正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分册) , 1999 (10) .

[2]黄政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际[M].台北:汉文出版社, 1999.

[3]GOODLAD J I.The scope of curriculum field[M].New York:McGraw-Hill, 1979.

[4]Tanner, D.Curriculum development:theory intopractice[M].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1995.

[5]蔡清田.学校整体课程经营——学校课程发展的永续经营[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2.

[6]蔡清田.教育行动研究[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0.

上一篇:新课程下学校管理下一篇:口腔吸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