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第二次作业(精选8篇)
(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第二次作业 篇1
(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第二次作业
1.如何进行有形知识和无形知识的教学? 2.辩证分析考试成绩与实施新课改之间的关系(提交时请注明学校-姓名)作业要求:
1.两个题目任选其一即可。
2.应结合自己教学实际。
选做1.如何进行有形知识和无形知识的教学?
沈志凤 松陵高级中学
课程改革以来中学教学出现许多变化,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均体现从学生学习心理出发的思想。
一、知识内容分为有形知识和无形知识
每类由一系列以文字形式存在的概念和相关的自然规律为主体,以某种的方式组成相互联系的知识结构,组成了学科的知识体系。这些以文字形式存在于各种资料中的内容是一种能看得见的结构性的知识,我们称之为有形的知识。
我们知道学习知识不仅仅是记住这些以文字形式存在的知识,假想一个人掌握了文章的结构体系,但他却不会写一篇文章,那他算是语文学得好吗?一个学习物理的同学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倒背如流,但他不会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他能考好物理吗?很显然不能。因为我们并不认为这样的人掌握语文、物理知识,他不在实践中通过撰写文章去体会文章的结构、不在物理知识的运用中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内涵和外延,那么他只是我们常说的书呆子。
有形知识只是表象。我们常常说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是另一种形态的知识,他可以以有形的形式存在,解决问题的步骤等,但多数时候却不以文字形式存在,如文章的构思、写作的技巧,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在学习有形的知识过程中相联系的内容,按新课程理念我们可以理解为与过程、方法、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相关的内容。我们把它称为无形的知识。
二、那么教师如何进行有形知识和无形知识的教学呢?
教师可以依据现行的教材,建立一些有形知识所必须的素材,也就是帮助教学活动中建立无形知识所需要的内容,如教材中的举例。这些例子不是说教师一定要采用的,他只是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或建构相关的知识中间的一个环节,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引用其他的实例达到同样的目的。有形知识的结构是客观存在的,但教学中无形知识的选取不同,对中学教学活动会产生相当大地影响。
我就以古文教学为例。
一直以来,古典诗文以其别具特色的思想性、抒情性、艺术性备受世人关注。新版高中语文课本中也收录了大量优秀的古诗文,无不反映出现代教育对高中生古文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视。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古文阅读、古诗词鉴赏,更有分量越来越重的趋势。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的古文教学似乎把太多地精力放在了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有形知识的识记和储备上,于是一篇优秀的古文就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很难再让人感受到它的原貌。学生学习起来也就只剩下“痛苦”二字。其实除了以上所涉及的有形知识之外,古典诗文中还有很多无形知识值得我们学习、积累和借鉴。
例如:在学习古诗文时,注重积累,使之成为作文的新素材,使有形知识成为建构无形知识的基础
课本所选的文言文都是经典篇目,而课本中要求背诵的文言文更是经典中的经典,极有代表性,我们完全可以将文言文教学和作文教学相结合,让古文教学为写作服务。记得在2007年南京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卷上有这样的题目:
请用“雨声”“灯光”“窗口”等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要求想象合理,语言连贯,不少于40个字。
可能理科班的学生语文基础较薄落,所写文段问题很多:不是字数没到要求,就是没有使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再不就是想象不合理。在评讲时我告诉学生,其实我们以前背过的很多诗词中就含有 “寒雨”“灯光”“窗”这些意象,与雨有关的情景交融的的诗文更是比比皆是,可以借来用用。经过点拨,学生很快想起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等句子,而且发现这些句子稍加修改,就成了符合上面这道题目要求的答案。由此可见:教材所呈现的知识最终要转变为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内容,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将其加工,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学科知识。如何在教学中将静态的知识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不是一个量的转化,实际上是一个结构的重组,涉及到学生心理中的同化和顺应问题,是一个质的变化过程。
而在具体传统的教学理念的教师认为:教学活动过程中就应该让学生学习到系统的学科知识,在他们看来首先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呈现的有形的学科知识,然后让学生在具体的实例中去学会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他们并不是不重视无形的知识的建构,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他们也有相关的尝试,但更多的是将其在实际应用中去建构。也就是说他们将有形的知识放在教学活动的首位,无形的知识放在有形知识之后。这样处理的结果是教学活动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有形知识的学习,而对无形知识的运用时间可以很好的调控,教学活动得出顺利地开展。如果教师教学得法,无形知识和有形知识的矛盾就会迎刃而解,缺点是对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
如何处理结果与过程的矛盾呢?笔者认为实际上是如何处理如何建构有形和无形知识结构的矛盾。
新课程理念强调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去建构知识,也就是说要将无形知识的学习与有形的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建立运动学规律过程中也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但由于他们是同时学习两种知识,因此在后面的学习中会节省时间。这样的教学过程才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还是以古文教学为例,我曾经引导学生课后去将熟知的古诗文名句归纳成类。为了节省时间,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归纳一类,要求尽量避免重复。交流时学生将熟知的古诗文名句归纳成几个大类:情谊篇、励志篇、思乡篇、惜时篇、爱国篇、生活哲理篇等。
比如情谊篇,学生学过的就有:杜甫的《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写出了迎接客人到来时的情趣,使人感受到了友情的可贵;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写出了朋友之间贵在心灵相通,而不在距离的远近;曹操的《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表达了世间知音难觅的个人感受;柳永的《雨霖林》,“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写出了没有友人共赏美景,便觉孤单失落之情。
将同类名句归纳分析出来,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古典诗文的理解,又可以使这些内容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只要以后碰到主题与之相符的作文题,学生就可以“借”这些古典诗文中的“一缕香气”,或以名言名句增加议论文论证的严密性,或借生动的诗句为自己的散文增添文采、丰富内容----,总之这是他们脑中本来就有的东西,不用费时去记,用起来也方便,而学生也很有参与感。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学习无形知识的过程。有了这样的过程,学习结果自然也就有所不同。
(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第二次作业 篇2
一、农村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的落后
农村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比较陈旧,仍然以提高学生的单一素质为原则,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某些山区,因为生产力与经济发展状况不好,教师难以获得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信息,长时间不进修,对新型的科学技术和教育理念难以接受,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注重学生的情绪,以自身为主导掌握全局。
(二)教学资源的缺乏
对农村而言,教学资源与城市小学相比严重缺乏。突出表现在新型教学设备的缺失。对偏远农村的小学来说,连课本等基础教学资源都可能面临不足,新课改的推行状况远远比不上城市小学。
(三)教学方式不对
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需要注重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农村小学教师逐渐意识到这一点。但是目前的出现较多的是盲目进行效仿,由不注重教学方式演变为教学形式过于多样化,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在一堂数学课上,农村教师同时使用多种教学形式,如在多媒体展示信息之后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进行课堂活动对学生进行奖励,数学的教学活动变成没有内涵意义的形式活动。
(四)数学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教师是推进新课改的重要人员,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农村,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年龄层次相差较大,部分年轻教师相对较好,但是另外一部分教师的知识面窄,没有进行相关的培训,不能快速的接受知识更新。 而且,部分农村小学教师在自身素质较低的情况下跨年级教学,严重影响教学成果。
(五)学生负担重
学校、教师和家长给小学生创造了过于沉重的负担。某些数学教师的讲解本身就不精彩,在学生没有理解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布置繁重的作业, 导致他们手足无措。而家长不能表示理解,一味的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 造成小学生十分的焦虑,心理压力非常大。
二、农村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对策
(一)更新理念
要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农村学校以及教师都应该改变自身的理念。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关注社会时事和新的教学理念,多与市区学校组织协作活动,同教师进行交流,分享心得体会,获取他人的优秀教学经验。教师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树立正确的课堂价值观,增长自身的见识,长久的过程中教学理念也能改变。
(二)及时补充教学资源
小学数学教育对于学生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缺乏的教育资源一定要及时补充。教材和课本随教育部门的更新而更新,基础设备配置齐全,它们所起到的辅助作用非常大。
(三)改革教学方式
1. 教学方法的改变
对于项目前课堂中出现的“重形式,缺内涵”的教学方式进行改正。数学是一门需要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学习的学科,教师教学活动中首先应充分细化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用新奇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教师要创造一个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课堂气氛应该是活跃的,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鼓励学生发言、创新,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创建学习小组,集体合作对问题进行探究。
2.创建评价机制
首先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课堂上以及下课后,教师及时的对学生在课上的表现进行客观、合理、具有艺术性评价,积极的评价有助于学生保持一定的学习热情,消极的评价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不要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其次是学生对数学教师的评价,从教师师德、教学方式、教学积极性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评价,促进教师的进步,发挥教育评价的功能。
3.适当减轻学生负担
对于作业和作业要求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布置,不能一味的采用题海战术,认为做得多对得多。作业与日常训练应该少而精,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巩固的同时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进行再创造。
(四)提高教师素质
新课程旨在培养全面素质的学生,不仅要求数学教师精通数学学科的知识,还对教师的其他学科如人文知识、科学相关知识做出要求。所以农村小学应当积极组织数学教师进行目的明确的培训,对教师的培训成果进行考核,促进教师的自省与自查,创建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只有学校与教师转变理念,正确看待新课程,改善农村的教学环境,及时补充教学资源,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并改变落后的教学方式,才能推进农村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实施。
摘要: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其成功与否对教育事业有重要影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小学在数学的教育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对客观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解决的对策。
(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第二次作业 篇3
关键词:拉萨;新课程;数学;素质;方法;标准
拉萨在过去处于经济发展的边缘地带,这主要是由于地缘位置的缘故才导致了我国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始终处于劣势。相较于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边境地区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边境地区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拉萨地区,而在边境地区的所有发展领域当中,值得我们关注的就是教育问题,就以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为例。由于经济发展落后,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各方面的力量较为薄弱,因此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新时期,拉萨的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接下来对这方面的问题做详细的分析。
一、学生的数学素质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存在差距
首先我们知道的是,新课程标准的第一点要求就是学生的学习不能仅仅只局限在过去的书本上面,而是要重在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改革开放逐渐深化的今天,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在新课程的标准中就强调了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在学习能力的组成部分当中我们还发现了有增强动手能力、合作实践、阅读自学等学习能力内容。所以对于学生的内在素质的提高比较好。此外更为重要的是,新课程标准重在提高总体素质,所以在整体的内容要求上,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基本上都是符合现代教学能力的。
但是,现实的情况却不是这样的。就拉萨来说,在推进整体的高中数学的新课程标准时候就出现了学生的数学素质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不一致现象。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能够不断的观察发现问题,归纳类比和反思建构。在概念的定义上面要求学生能够自行的进行抽象概括和相关符号表示,在数学的运算题和几何概念的运算上面还要进行相关的数据处理。所以多样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数学的学习当中逐渐养成数学思维能力,在今后的事物处理当中也会发挥独到的作用。学生由于过去没有接触到高中数学这方面的练习,所以在面对新课标的时候就显得有点手足无措。从根本上说还是由于学生的数学素质在整体上跟不上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二、数学教师、学校和社会对新的课程实施缺乏足够的准备
这个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就是我们的数学教师,数学教师由于长期处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当中,在偏远的地区更是如此,拉萨也算是其中的一个。陈旧的教学方法形成习惯,一旦遭遇新生事物的冲击就会显得毫无准备,数学教师没有形成相应的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数学教师应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其次,由于西藏是全国最后一批实施新课程的地区,按照常例,可以获得很多新课程标准的改革经验。但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由于每个地区都存在自己地区的情况,形式的不同决定了改革经验绝对不能照搬,所以即便是有改革经验可以借鉴,但是仍然需要根据自己省市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最后一方面就是社会中的家庭影响,父母希望学生依靠旧知识旧方法来让学生得到顺利升上好大学的机会,所以对于社会来说,整個社会上面都存在一种风气,那就是严重的依赖过去的旧的学习方法,社会上家庭也都依照旧方法教育学生,鼓励他们。一旦新的课程标准开始实施,也就必将引起诸多群众的不满。因此整个地区基本上都没有做好迎接新课程标准的准备。
三、拉萨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的建议和意见
1.关爱学生,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
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关键就在于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过去许多教师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现在数学教师更应该改变数学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面来。其次,关爱学生就是要相信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在课堂之上要让学生充分的发挥他们的思想,思考课堂的主题,活跃整个课堂的气氛。最后,关爱学生就是要给学生适当的引导和强有力的帮助,我们需要知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难题,有些是他们自己通过思考可以解决的,有些则需要教师的帮助,所以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充分发挥作用,帮助学生冲破难关。
2.加强数学教研,把握教材的内容和难度
我们可以发现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存在着很好的能力提升空间。对于学生充分挖掘自身的学习潜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其次,新课程学习标准还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所接触到的不同层次的知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也反映了国家在制定新课程标准的同时是考虑到现实的标准的。新课标在内容和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上面都做出了相应的改动,所以剩下的就必须要加强相关的数学教研,在教材的方面下功夫。不能够把难度过高、内容过于超纲和题型过于刁钻的数学知识作为教材来学习。从整体的内容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效果来把握好教材的内容和难度。
3.开发学校资源,给予数学教师持续有效的支持
在深层次的领域开发学校资源,过去学校一直都没有支持过教师从事高中数学方面的深层次的研究。导致了教师在这方面的主动性渐渐丧失,所以现在就要充分的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研究更多的数学方法来适应时代的发展。此外还应该在数学的研究方面加大各方面的支持,尤其是经费的支持。得到了校方的大力支持才能够使得学校资源挖掘得更加充分彻底。
四、结语
拉萨地区的高中数学相关发展,只能够根据拉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加以解决,随着全国的新课程标准逐渐完整的实行,西藏在全国逐渐处于教育方面的劣势。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拉萨教育改革的拦路虎,拉萨应该更深一步强化高中数学的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加快完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加以彻底解决,才能够使得拉萨的教育发展更加健康。
参考文献:
[1]张涪梅.西藏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2(6):41-42
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和对策 篇4
一、简答题:(40分)
1、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有哪些?
答:
一、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兴趣和需求是校本课程开发最根本的关注点;
二、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保持学校与其周围环境的动态平衡,从而进行主动而有计划地变革:
三、校本课程开发通过对学校和教师赋权,改变了课程权力的结构,优化了课程资源的配置;
四、校本课程开发使学校成为课程决策的重地,教师成为开发主体。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实效性原则。一般来说,校本课程开发中,学校不强调每门课都必须有绝对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强调对学生有启发性、学有所得。也就是说,校本课程建设既强调内容丰富多样,有较大的普适性,更注重结果的有效性、针对性。
(二)主体性和合作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教师应发动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备课组、学科组应有团队精神,群策群力。要注意学科间联系,有意识地加强与其他学科间的渗透。
(三)开放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学校要注意充分挖掘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和社会资源,服务于课程改革。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2、教学反思指的是什么?反思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过程等为思考对象,进行理性化的审视、分析和反省,并用文字语言进行概括,形成自己的教学观点、方法、模式,使自己的后续教学更为优化、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的一种职业化活动过程。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实践性,即教学反思要立足于教学实践。二是批判性,即用批判的眼光去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三是创造性,即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反思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1)最优化原则。(2)目的性原则。(3)整体性原则。(4)教学和谐性原则。
3、针对新课程教学评价中的问题问题,我们应采取哪些对策呢? 答:新课程教学评价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1、注重学生学习发展过程的评价
2、注重学生非学业性内容的评价
3、注重多元主体参与与学生的评价
4、注重评价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
5、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评价
6、注重发挥评价激励学生的功能
另外还要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论教
4、如何在课改中继承和创新,在哪些方面继承和创新?
答:新课程课改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如何继承和创新,在哪些方面继承和创新?
第一、在教学中渗透“教化”方面继承和创新。第二、在教师的主导作用方面继承和创新。
第三、在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方面继承和创新。第四、在重“双基”的教学方面继承和创新。第五、在教学要课内外结合方面继承和创新。第六、在教学严格要求方面继承和创新。
第七、在教师起好示范作用方面继承和创新。
5、结合本课程的学习及平时的工作实际,请你谈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最感困惑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答: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一直在学习,一直在探索。在教学工作当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不能围绕重点积极有效地讨论,争执、吵闹、不懂得倾听,谈论与学习无关的话题,各行其道。不会补充,不知否定。导致课堂秩序混乱,教师难以驾驭,教学活动不能正常进行。教师对教学方式本身产生怀疑,进而排斥,又返回老路。
反思:我们在评价一堂课时,仅仅注意到学生是否参与是不够的,应全方位地考虑参与的有效度和质量,摒弃形式主义。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时首先要进一步明确参与合作的目的是什么。合作学习旨在集体探究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共同解疑。个体通过学习能解决的问题就不必在小组中讨论。其次要明确合作探究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个体的独立学习对于合作探究具有重要意义。学生要参加小组讨论,首先要形成自己的几句,这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学生通过熟读精思、品味感悟形成的。个体的独立思考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由最初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境界,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却将明未明,在此时展开讨论,收效是最大的。没有独立学习做基础的合作探究犹如空中楼阁,后果不言自明。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之前,一定要给学生留下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
二、试论:如何运用辩证法,审视新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20分)
答:第一、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主要指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去做而产生的问题。诸如: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合作学习中的问题,探究学习中的问题。
第二、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很复杂。有真问题、有假问题;有共性的问题,也有个性的问题;有普遍性的问题,也有特殊性的问题;有全程性的问题,也有阶段性的问题;有全局性的问题,也有局部的问题;有全国性的问题,也有地区性的问题;有对你是问题而对别人不是问题的问题,也有对别人是问题而对你不是问题的问题。问题还有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种类。
第三、新课程实施中解决问题的对策,也是相对的,有限的。对有些人也许有效,对有些人可能无效。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
第四、对新课程实施中问题的态度。辩证地看,新课程实施中肯定要出一些问题,这是正常的,出了问题不可怕,出了问题,不避不躲,正视面对,认真分析,努力解决。
第五、对新课程实施中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态度。可参考,可借鉴。但不照搬照套,机械借用。要领会精神实质,根据实际情形,创造性地“拿来主义”式的使用。
第六、对新课程及课改的态度。学习、理解、运用。欢迎、支持、践行。要联系地、发展的、全面的看待课改。要实事求是的、一分为二的、客观、冷静、理性、发展地看待课改中的问题和对策。
三、案例分析:(40分)
1、仔细阅读【案例一】,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教师应当怎样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案例一】
一位老师在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生日——统计》课时,老师让学生讨论:怎样记忆春、夏、秋、冬四季月份?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得很认真。不到一分钟,老师请学生说方法,一个学生说:“我们按颜色来记忆。”听课的老师都期待着学生具体说出怎样按颜色记忆的,可这位老师却迫不及待地说:“老师这里有一首记忆四季的儿歌,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念。”老师出示儿歌:三、四、五暖春花开,六、七、八热夏雷雨,九、十秋凉到十一,十二雪飘一、二冬。学生跟着老师念了一遍儿歌。有几个同学举手想发言,老师不让他们说了。„„
答:老师在这节课中,采用了灌输的方法,学生并没有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老师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新课程一再强调,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老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合作者。可是在这堂课中,老师独断专行,僵硬的按着自己的备课程序来上课,强行灌输知识。根本就不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生成资源。这怎么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呢?其实,学生提出按颜色来记忆,就非常好。可以充分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引导学生在想象的海洋中翱翔。如果老师引导得当的话,应该比老师预设教案的效果好得多。然后可以把老师预设的记忆四季的资料作为拓展,或者做为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去背诵记忆也可以。教师应当怎样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2、你认为这是一堂怎样的课?说出你的理由。【案例二】 上课了。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春》,下面先请听配乐朗诵,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文中所描绘的图画。
师:朗诵结束。请同学们就春天的某一方面,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下。
生:春天的草又嫩,又绿,而且很多,人们喜欢在草地上玩„„
师:请你找出课文中描写“春草”的段落,并读给同学们听
(生读课文第 3自然段。)
师:还有谁来描绘?
生:“春雨贵如油”,所以当春雨来的时候,人们都很喜欢。春天的雨又细又密,人们都很喜欢在雨中玩耍„„
师:这是课文中第几段所描写的内容?请你读一读。生:这是课文中第六段所描写的内容。
(学生读课文。)
接着又有学生起来用自己的话描绘春天的图画,并读出相应的段落„„
师:同学们,你喜欢哪一幅图画呢?
有一个学生首先站了起来。
生:我喜欢春天放风筝这幅图画。
师:你为什么喜欢这幅图画呢?
生:放风筝太好玩了,可以在田野里自由地奔跑„„
师: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一段好不好?
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示意他读,读完之 后老师接着提问。
师:这一段中有一句谚语,你知道吗?
生:不知道。
接着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说。
生:我知道,“一年之计在于春”。
师:同学们,这就是谚语,谚语是指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你还知道有哪些谚语吗?
学生思考片刻,纷纷举手。
生: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生: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生:一日之计在于晨。
生:不行春风,难得秋雨。
生: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生: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生:这不是谚语,这是歇后语。
师:对,这是歇后语。歇后语是指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同学们知道哪些歇后语?
学生大概对歇后语特别感兴趣。一个个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发言。
生: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生:飞机上挂暖壶——高水平(瓶)。
生: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生: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
还有很多学生举手想说出自己知道的歇后语。
师:同学们,我知道你们很喜欢歇后语,是不是?让我们打开网络看一看网上有多少歇后语。
学生欢呼:“好!”教师看了一下手表,离下课时间所剩无几了。
教师很快打开电脑,输入网址: http://,再输入要查询的内容:“歇后语”,屏幕上马上出现了一大堆歇后语:
蚊子腹中刳脂油——没有油水;
沸水锅里煮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疯姑娘讲笑话——嘻嘻哈哈;
请狼来做客——活得不耐烦;
汽车坏了方向盘——横冲直撞;
耗子掉水缸——时髦(湿毛);
韩湘子吹笛——不同凡响;
黄狗头上出角——尽出洋(羊)相;
黄鼠狼觅食——见机(鸡)行事;
耗子啃皮球——客(嗑)气;
和尚的木鱼——合不拢嘴;
叫花子过烟瘾——讨厌(烟);
叫花子扭秧歌——穷快活;
饺子皮太薄——难免要露馅;
京戏走台步——慢慢蹭;
见了火的蜡烛——软不拉耷:
见了骆驼说马肿——少见多怪
脊梁长疮,胸口贴膏药——不顾后患;
街上卖笛——自吹。
学生看着大屏幕上的歇后语,一边看一边读,读得津津有味,笑得前仰后合。
我注意了一下课堂上学生的表现。
当读到第二条歇后语时,有个同学面带微笑,指着同桌说:“沸水锅里的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我不知道他的同桌在平时有没有“横行”的表现,但我感觉到学生对这句歇后语有深刻的理解。
当有的女同学读第三条歇后语时,竟不自觉地表演了起来,真是:疯姑娘讲笑话——嘻嘻哈哈。
当有的学生读到“脊梁长疮,胸口贴膏药——不顾后患”时,若有所思,用手比划着,把手放在脊梁上,又捂在胸口上,做贴膏药状,然后口中自语“不顾后患”。
„„
【不知不觉,下课铃声响了。学生好像兴犹未尽。】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请同学们在课后把这一节课所学到的谚语和歇后语抄写在摘抄笔记本上。
(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第二次作业 篇5
一、关于教材
1、新教材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新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意图,改变了以往课程内容偏难、繁琐、陈旧的倾向,并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构建了体现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的新课程体系。新教材改变了以往数学教材只注重单纯数学知识、远离生活实际的体系,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就在实际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的理念。
新教材编写中,尽可能地把数学知识引入到社会生活场景中,把生活中的计算编到例题和习题里,体现了生活中有数学也需要数学。带领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代化的生活更是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身边。需要就足以引起学习的愿望,何况教材中许多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也激发了学生好胜心和兴趣,缩小了学生和数学理论的距离,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了。
在新教材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新教材和旧体制的不协调问题。如:初一年级的学生,在上小学时没有实施新教材,是按着原有教材上的课,且正好赶上全社会都在呼吁给中、小学生减负,其综合素质达不到新教材对学生的要求。学生不仅不善于积极思考,也缺少主动思考的习惯,甚至连这个能力也不具有。
再如:好多日常生活中的名词和概念,学生都不知道就更不懂,象“时差”、“成本价”、“利率”、“利息”、“销售量”,表现出理解能力差。教学中为了向学生解释清楚这些名词和概念,占用了较多的教学时间,直接导致练习时间的减少,进而导致教学进度的推迟。
2、教材使数学课堂活跃起来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新教材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不单纯地依赖于模仿和记忆,而是着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创造能力。
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通过“复习巩固”、“综合应用”、“拓广探索”、“观察与思考”、“数学 活动”等栏目,锻炼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导、辅助学生的活动,与学生合作探讨、研究问题,围绕学生组织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首先一个障碍是,在做这些活动时,性格开朗、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会主动发言,锻炼的机会多;而性格文静、不善讲话的学生(多为女生),得到锻炼的机会就少(教学时间有限)。
其次,新教材内容教多,而且活动课中学生讨论时会产生很多“意外”问题,教师在组织活动时既要考虑让学生尽量充分讨论,又要考虑教学进度和课时任务,教学中不免有些“束手束脚”的。按照目前的课时安排,教学时间“捉襟见肘”,经常落后于应该达到的教学进度。
3、新教材的例题与习题配备
新教材的专题形式的章节安排,既有利于创设学习环境,又有利于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情境引入问题、开展数学探究。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遇到了教学难度问题,按照新课程标准,每学年的教学难度不是很明确,不得已教师只能以教材中的例题和课后习题的程度,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很难把握教材、教学的难度,拿不定中等程度的学生,是以习题难度为准,还是以复习题的难度为准,教学中容易顾此失彼。
另外,习题中很少配备与例题类似的问题,使综合素质较差的学生,得不到及时、充分的巩固练习,致使举一反三的没做到,学会的也忘了。
个人认为,新教材很适合综合素质较高、生活技能较强的学生群体,新教材能充分调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而面对综合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需要对教材再次开发,教学中必须做很多的铺垫,尽量减小梯度。
二、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态度问题即动力问题。
我们对改革充满顾虑。有什么样的评价标准就有什么样的现实选择,尤其是在目前这个日趋功利的社会考试评价制度作为课程改革一个不可或 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新课程改革的步伐相适应,两者甚至需要保持同步进行,可现在的情况是严重滞后。
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但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维度要在终结性的纸笔测试中得到准确的测量是十分困难的,出现了可相信的做不到,而做得到又不可相信这样一个教学评价的死胡同。
例如:自然科学中考实验操作考试。实验评价应该列入中考,然而采用大规模、集中性的实验操作考试,所能评价的仅仅是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对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精神的评价无能为力,如此评价的意义被大打折扣。教学评价的滞后已经成为推动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改革的最大障碍,成了整个课程改革的最大瓶茎,不过目前大家都已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育部不久也将会出台一个具有操作性的新课程评价方案,省教育厅以及其它一些相关部门也正在着手进行相应的课题研究。同时,更希望广大教师能更加深刻地看待本次课程改革的整体背景,真正站在民族和国家发展的角度,全身心地投入到本次课改中去。
三、教师执行新课改的能力问题
1、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存在理解上的偏差
新课程在提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时候,非常强调合作学习,但是很多教师因为没有把握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的真正要义和精髓,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追求形式的多,实际效果差。究竟怎样合作?首先是要有分工,要有一个适合于探讨的问题,而且是所有的学生都要参与进来,每一个人都要有独立思考,不是每一个人做同样的事情,而是为解决共同的问题,每一个学生做不同的事情。自主、合作、探究,好像是孤立的,实际上是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合作,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
另外,在合作学习的组织上,也经常会出现两种不理想的局面,一是由于合作学习的内容或相关情景的创设不到位,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不起来,讨论合作出现冷场,相反,当学习内容富有吸引力时,大家过于兴奋。
如果把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绝对化,把探究变成一种模式,变成机械、刻板的操作。这样做实际上是把新课程的理念简单化,是机械套用。究竟需要不需要合作?值不值得探究?教师缺少深刻的思考。合作学习也好,探究学习也好,关键要看学生参与的状态,也就是对学习投入的情感与态度的品质以及思维的深刻性上。一味追求表面形式,反而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
2、对课程教学目标把握上的偏差
对教学目标把握的偏差比较多的还是表现在对课程三维一体的目标整合上,过于强调认识目标。与此相反,不少人却以为新课程不再重视认知,不再需要“双基”了。其实,新课程不是不要“双基”,而是以一种全新的视野去审视“双基”。
首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界定应在于它的基础性和发展性。
其次我们要研究的是用什么样的方法为学生打好基础,采用填鸭式死记硬背的方法,是不可能获得这样的基础的。
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只重结论,忽视过程;另一种是只重过程,忽视结论。不能一个倾向掩盖另一个倾向,不能走向忽视知识技能的极端。
探究性学习并不是只重过程而不重结果,应当全面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提出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处理好“三维目标”的关系。强调“同时”,就阐明了“双基”和“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辩证关系。
教师要能够比较好地处理好“三维目标”的关系,在教学方法上首先必须处理好继承和发扬的问题,要知道接受学习也可以是主动的,有意义的。不少教师在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教学能力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在大部分课堂上,教师普遍低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对学生总是不放心。学生能完成的任务,应放手让学生去完成,一时不能完成的,应想办法让学生去完成,而不是教师代替或包办。
3、对课堂的教学秩序存在要求上的偏差。
对课堂的教学秩序没能根据教学的具体形式和目标要求给予恰如其分的调控。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然而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改变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不能简单化。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扰。怎样放,怎样收;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都应心中有数。如此方能使课堂动静结合,收放适度,动得有序,动而不乱。
4、对教材的地位、作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首先一个标准多个版本的教材,就说明任何一种教材都不能成为我们设计和开展教学的唯一依据,教材只是一本材料或一种资源,甚至是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使用新教材以后,教师不必完全忠实于现有课本,新课程标准鼓励老师大胆地质疑。
在教材的使用上也有问题,学生边听讲边看书已然成为教学的常态,结果课听得三心二意,书看得也三心二意,尤其是这样的学习方式会影响学生的思考,时间一长,形成依赖,教师一提出问题,不是先在头脑中思考,而是马上到书本上去寻找答案。特别是在带有探究性的教学中,探究的结果在书本上都一目了然,还要进行什么探究。边听讲边看书代替了边听讲边思考,对学习质量必然产生严重影响。当然,这不是说上课时可以把课本扔掉,只是听课和看书在大部分时间里要分开进行。该看书时,教师只要提出看书目标和要求后,可以把时间放给学生。
5、对问题教学与问题情景存在创设上的偏差。问题都应该成为我们组织教学的前提并贯穿教学始终的主线,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多课堂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首先是简单无意义的问题太多,问题过于简单或直接,缺乏思考性,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够脱口而出,这样的提问流于形式毫无意义。
其次,教师尽管重视问题的设置,但考虑的只是教师如何向学生提问,学生的任务只是回答问题,因此教师提出问题多,学生提问题少。当前大多数教师缺乏有效的情景创设,也就是能够引起学生认识冲突的情景太少。
再者,是对问题的处理上不到位,真正有思考性的问题,不舍得放时间给学生充分思考,急于给出答案,惟恐完不成教学任务;而一当学生回答出现错误时,又急于纠正。实际上学生的任何错误总是有一定原因的,而这种原因对学生来说又往往是很顽固的,不经予充分暴露和有效解决,学生往往还会重犯。
6、对教学技术的选择和使用存在操作上的偏差
技术一定要为教学服务,目的在于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被技术牵着走。所以教学的辅助媒体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先进越好,这是新课程实施中的两个不良倾向。
用一种媒体能够达到教学效果的,就没有必要用两种或更多,常常出现因媒体过多而使得教师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学生在下面眼花缭乱,这种情况在一些公开课中尤其普遍。而用基本的、简单的媒体能够完成任务的就没有必要选择先进的、复杂的媒体来取代,简单、节约是使用媒体的一个原则。
四、几点建议
1、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不能用“破”和“立”的观点来对待今天的课改,应该用“继承”和“发展”的观点来对待课改。
对于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诸如载体、工具、方法、手段等这一类的东西,不要加以否定,因为他们本身不存在对与错的问题,是中性的,只存在怎么驾驭的问题。
作为新课程的数学教师,针对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应该着重研究处理好如下几个关系:
师与生的关系,既不能教师主宰,也不能学生中心论;
探究学习与验证学习关系,千万不能把探究学习看成一把万能钥匙,不是一探究就能得到结果; 师生互动与师生回答之间的关系,有一种交流是师生回答,但决不意味着仅仅是师生的互问互答,重要的是思维互动;
尊重学生与表扬奖励的关系,人格的尊重、创造潜能的尊重,不是廉价的表扬,过分的吹捧即鼓励方法的泛化。
教育现代化与教育成本效率的关系,按教育经济学的观点:投入最少,效益最大是最好的课,如多媒体课件的滥用;
学生亲历与教师引导、书本知识关系,不一定什么知识的获得一定要亲身经历,如:谁也不敢往万丈悬崖下跳;
教学的激情与电视主持的关系,教师上课要有激情,但与电视主持相比,应有其特点和风格,如果弄得和电视主持人一样,那不是上课,那是做戏;
教学艺术和科学性的关系,教学既有科学性,也有艺术性,科学性为主,决不能为了追求艺术而胡编乱造;
2、教学中应注意
(1)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2)搞课改与提高质量并不矛盾,绝对不要因为搞课改影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绝对不要只注意课堂形式的活跃,而忽视给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及知识体系,新课程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不要因注意了其它目标而淡化了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租凭与信托第二次作业 篇6
1.信托行为设立的基础是()。
A.委托 B.金钱 C.信任D.股权
2.法人信托的委托人是()。
A.自然人B.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C.法人D.自然人或法人
3.()是现代信托的发源地。
A.英国B.埃及C.美国D.日本
4.商务管理信托中,受托人受托管理的是()。
A.股票B.信托财产C.股票表决权D.股票的权利
5.整个信托期间,在受托人无过失的情况下风险由()承担。
A.受益人 B.保险公司 C.受托人 D.委托人
6.信托财产的有限性是指对()权利的限制。
A.受益人 B.委托人 C.受托人 D.担保人
7.1979年10月4日,中国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经国务院批准成立。
A.中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B.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C.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D.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
8.()是信托的基本职能,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A.财产事务管理职能B.社会投资的职能
C.融通资金的职能D.社会福利职能
9.以下属于自益信托业务的是()。
A.宣言信托 B.养老金信托C.生前信托D.贷款信托
10.受益人是由()指定的A.法人B.自然人 C.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D.委托人
11.有司法机关确定当事人之间的信托关系而成立的信托是()。
A.法人信托 B.公益信托 C.法定信托D.他益信托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于()年正式实施。
A.2004年B.2003年
C.2005年D.2001年
13.委托人将财产转移给受托人以后,对转移的这部分财产()处置权。
A.绝对拥有B.相对拥有
C.不再拥有D.以上均不对
14.下面哪个原则不是租赁合同签订的基本原则?()。
A.合法原则B.正确履行原则
C.自愿原则D.互惠原则
15.在信托关系中委托人充当受托人的信托是()
A.宣告信托B.自益信托C.宣言信托D.他益信托
16.属于金钱信托业务的是()。
A.专利信托B.劳保基金信托C.公司债信托D.不动产信托
17.在特定金钱信托业务中,受托人无过失的情况下,一旦出现财产运用损失由()负责。
A.委托人和受益人B.委托人和受托人
C.受托人和受益人D.受托人和担保人
18.以下信托属于身后发生效力的是:()。
A.管理信托 B.处理信托 C.生前信托 D.遗嘱信托
19.普通年金是指每期()支付或收取的年金。
A.期初B.期末C.期中D.年初
20.租赁的基本特征是()
A.价值单方面的转移B.出售资产 C.收益性 D.资产的流动性
21.先付租金比后付租金的租金总额()。
A.多 B.少 C.相等 D.不可确定
22.租赁三方当事人各自承担的对对方的责任不能全部或部分按时履约的风险,称之为()。
A.利率风险 B.政治风险 C.技术落后风险D.经营风险
23.承租人将设备卖给租赁公司后再行租用的方式,称为()。
A.现代租赁 B.回租租赁 C.经营租赁 D.融资租赁
24.资金回收公式是()的逆运算。
A.年金现值B.复利现值C.年金终值D.复利终值
25.我国最早成立的内资租赁公司是()。
A.中国东方国际租赁公司 B.中国租赁公司
C.广州租赁公司D. 浙江租赁公司
26.若其他因素都不变,利率越高,则租金()。
A.越低 B.越高 C.不变 D.与其无关
27.复利终值=复利现值×()。
A.复利现值系数B.复利终值系数C.年金现值系数D.年金终值系数
28.一般租赁的当事人一般涉及()。
A.四个B.三个C.两个D.七个
29.租赁期满时,承租人要想获得租赁设备的所有权,必须支付()。
A.利息 B.设备价款 C.残值费D.利息+设备价款
30.()是接受委托并按约定条件对财产进行管理或处理的人。
A.委托人B.受益人C.受托人D.中介人
31.个人信托可分为生前信托和身后信托,下列信托事项不属于身后信托的是()。
A.执行遗嘱B.管理财产C.为保险者身后代领赔款D.公司债券信托
32.关于保存财产与保管财产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管财产是一种代理行为,保存财产是一种受托行为
B.保管财产是一种受托行为,保存财产是一种代理行为
C.保管财产和保存财产都是代理行为
D.保管财产和保存财产都是受托行为
33.信托投资公司接受由其管理的信托资金总额不得超过其注册资本金的()。
A. 5倍B.8倍C.9倍D.10倍
34.当前我国信托投资业务主要以()为主。
A.贷款式投资B.契约式投资C.股权式投资D.合同式投资
35.集合资金A类贷款业务中,贷款的对象、用途、期限、利率等均由()制定。
A.委托人B.受托人C.受益人D.以上三者共同
36.金融租赁租期的长短与租赁标的性质及租赁业务类型有关,一般为()。
A.1-5年B.3-5年C. 5-10年D.10年以上
37.融资租赁合同标的物必须是特定的非消费品,下列哪一项不能作为其标的物?()
A.机器设备B.商标C.飞机D. 厂房
38.下列哪一个原则不属于融资租赁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
A. 实际履行原则B.全面履行原则C.协作履行原则D.自愿履行原则
39.付租间隔期是指上期租金支付日与当期租金支付日之间的时间间隔。付租间隔期长,租金总额就()。
A.大B. 小C. 不变D.以上都对
二、多选题
1.下面关于委托人描述正确的是()。
A.委托人必须是财产的合法拥有者
B.禁治产人也可以充当委托人
C.委托人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
D.委托人与受益人可以是同一人
2.信托财产具备的特性是()。
A.独立性
B.相关性
C.转让性
D.有限性
3.根据对动产的不同处理方法,可将动产信托分为()。
A.管理动产信托B.处理动产信托
C.管理和处理动产信托 D.机械设备信托
4.法人信托的特点有()。
A.委托人是法人B.受托人是法人
C.信托关系责任重大D.与社会经济关系密切
5.关于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描述正确的是()。
A.都可以是一个人或多个人
B.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
C.法律上对于三个当事人的资格都无限制
D.受托人不能充当受益人和委托人
6.信托的职能有()。
A.财产管理职能B.融通资金职能
C.社会投资职能D.沟通和协调经济关系
7.信托关系人主要包括:()。
A.委托人B.受托人
C.受益人D.代理人
8.信托财产的独立性表现为()。
A.受托人的信托财产应与受托人的固有财产分开
B.不同委托人的信托财产应该分开,分别核算
C.信托财产应与委托人的其他财产分开
D.受托人的信托财产应与受益人的固有财产分开
9.以信托关系成立的方式为标准,信托基本可分为()。
A.任意信托B.金钱信托C.法定信托D.动产信托
10.根据基金投资目标的不同,投资基金可分为()。
A.成长投资型基金B.收入投资型基金
C.平衡型投资基金D.股票基金
11.信托行为是设立信托的法律行为,通常的形式是()
A.口头形式B.书面合同
A.个人遗嘱C.法院的裁决命令书
12.以下信托业务中属于他益信托业务的有:()。
A.贷款信托 B.身后信托 C.赡养信托 D.宣言信托
13.以下能够充当信托财产的是()。
A.房屋B.土地C.商标权D.金钱
14.根据所运用信托财产的不同,动产信托可分为()。
A.管理动产信托B.处理动产信托
C.车辆及其他运输设备信托 D.机械设备信托。
15.以租赁出资者的出资比例为标准,租赁可分为()。
A.单一投资租赁B.直接租赁
C.转租赁D.杠杆租赁
16.委托人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法人
B.财产的合法拥有者
C.自然人
D.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17.人寿保险包括()。
A.生前保险
B.定期寿险
C.终身保险
D.两全保险
18.委托人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法人
B.财产的合法拥有者
C.自然人
D.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19.信托财产包括()
A.本身B.运用财产所得利息
C.财产残值D.信托财产的租赁收入
20.购货合同的签定一般需经过()。
A.询价B.发盘和还盘C.接受D.正式签定合同
21.租赁合同的履行原则包括()。
A.诚实信用履行原则B.全面履行原则
C.实际履行原则D.协作履行原则
22.租赁合同成立的实质要件有()。
A.租赁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租赁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C.内容不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D.租赁合同采用书面形式
23.租赁的产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分别是()。
A.古代租赁B.节税租赁
C.传统租赁D.现代租赁
24.关于融资租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融物与融资相结合,而以融资为主要目的B. 签订租赁与购货两个合同
C. 承租赁人自行选择设备和供货商并承担相应责任
D. 租赁期满,承租人拥有退租、续购和留购的权利
25.转租赁业务中,转租赁人是()。
A.第一出租人
B.第二出租人
C.第一承租人
D.第二承租人
26.租赁中以出资者的出资比例为标准可划分为()。
A.单一租赁 B.杠杆租赁 C.直接租赁D.转租赁
27.在影响租金的主要因素中,与租金总额变动呈同方向变化的是(A.利率B.租赁期限C.付租间隔期D.保证金的数量
28.计算租赁业务手续费的方法有()。)。
A.单独计算,在合同规定时间内一次收回
B.把手续费费率换算成年费率,再纳入利率计算
C.直接纳入利率计算,随每期租金等额收回
D.纳入租赁物件的成本,随每期租金等额收回
29.信托目的由委托人提出,可以有各种各样的信托目的,但必须做到()。
A.具有合法性B.要可能达到或实现
C.为受益人所接受D.具有合理性
30.信托结束是指信托行为的终止,下列哪些情形发生,信托终止?()
A.信托文件规定的终止事由发生B.委托人或受托人死亡
C.信托被撤销D. 信托当事人协商同意
31.信托按照信托的标的物,可划分为()。
A.资金信托B.实物信托C.债权信托D.经济事务信托
32.一般来说,私益信托受法院监督,而公益信托主要接受()监督。
A.法院B.社会公众C.检察院D.行政机关
33.下列哪些业务属于我国信托投资公司允许经营的范围?()
A.经营企业资产的重组、购并及项目融资等中介业务
B.代理财产的管理、运用与处分
C.受托经营财产信托业务
D.受托经营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国债承销业务
34.下列属于租赁风险中的信用风险的是()。
A.延付或不付租金
B.不及时提供租赁标的物
C.未按时向运输公司订船
D.原材料价格上涨
35.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签订融资租赁合同必须遵循以下哪些基本原则?(A. 合法原则B.自愿原则C.互惠原则D.信用原则
36.信托财产包括()。
A.本身B.运用财产所得利息
(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第二次作业 篇7
1.师、生对新课程不适应
教师方面:老教师不愿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尽管所有任课老师都参加了各级培训,但部分老教师由于已经习惯于多年的传统教法,认为自己的经验丰富,不愿意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他们认为课堂上如果把时间留给学生探究讨论,既浪费时间又不放心,总觉得不如自己讲踏实。在这种陈旧的教学思想的束缚下,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久而久之又回到以教师为中心的老路上去了。
而年轻教师在学生时代就一直处于应试教育的学习环境中,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刚参加工作本来驾驭日常教学的能力还未形成,转变起来也就更困难了。
学生方面: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在探究过程中,真正能动起来的只是少数,大多数学生对探究也只是疲于应付流于形式。一部分学生仍然习惯被动的听教师讲,不愿意主动吸取知识;一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太差想动都动不起来,结果课堂上不是呆坐就是做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事情,造成了管理上的困难。
2.高、初中教材“台阶”大
从物理教材的内容来看,初中物理教材涉及的问题简单,所叙述的物理现象直观、文字叙述通俗易懂且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而高中物理教材涉及的问题不仅复杂而且抽象,比如从直观的物体到抽象的质点、从单一的二力平衡到复杂的多力平衡、从匀速直线运动到变速直线运动又到曲线运动、从标量到矢量等等,学生刚从初中升入高中很难适应。还有些内容与学生的认知能力跨度太大,这些都会给学生在学习上形成台阶。
从物理学的知识体系来看,高中物理最难理解的是力学,该部分不仅内容多而且要求高,把这部分知识放在高一,就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致使好大一部分学生感到物理抽象难学很难跃过这一台阶。
3.学科课时不充足
新课程的目标很高,而课时又太少。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每周2节的物理课,每个模块仅上课就需36课时,复习考试还需4课时,这样共40个课时就需要20周,去掉节假日,练习和讲评就没时间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探究课时间更是严重不足。探究教学因不同水平的学生完成课程所需的时间不同,每节探究课基本上要花两节课才能完成,而课时严重紧缺,所以教师很难放开手脚让学生去探究,探究过程也很难深入细致,这是多数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共同感受。
4.学科间进度的衔接不理想
数学知识储备不足,进度跟不上物理教学的需求。数学作为一门工具课在其他学科中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物理教学中应用极其广泛,可以说学不好数学,物理将寸步难行。但高中数学新教材中好多知识点的进度滞后于物理,影响物理学科的教学。如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涉及的加速度,就是图像中倾斜直线的斜率,但是学生在数学课中尚未学习斜率的知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物理教师提到有关知识时学生很盲然。
5.教材内容与课后练习不匹配
教材讲授的知识相对比较简单,可是课后的练习题却很难,需要用到的物理知识和物理方法比较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要求也很高,综合性很强,这样学生在课后做习题就感到吃力。还有一些在教材里未提到的知识点在课后的练习中居然出现了,比如平均速率这一概念教材中没有明确的给出其定义,学生根据速率是速度的大小就会自然而然理解成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实际上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跟平均速度的大小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相差甚远,这造成了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6.物理实验器材缺乏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做不好物理实验也就学不好物理。新课程实施以来,新增了许多实验,对实验仪器的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探究实验和学生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对传统实验室提出更大的挑战,而学校实验室由于本校具体情况,没有及时更新,即使是原有的一些实验设备也是陈旧老化,很难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更不用说新教材中新增的一些先进仪器了。
二、应对的策略与办法
1.让师生尽快适应新课程的学习
重视教师培训,让他们彻底改变教学观念,真正认识新课程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尽快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转变教学方式,倡导民主平等教学,学生在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中学习,才愿意投入更大的热情去进一步感受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才会增强,适应起来才会更快。只要教师放得开,相信学生,给予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在课堂上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使学生真正体会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学生才会主动探究,真正有所得。
2.降低“台阶”,搞好衔接教学
高中物理教师要了解初、高中物理教材中的衔接内容,比较初、高中物理知识在衔接点上的跨度大小,了解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对学生的学情作出正确的判断。因为过多的重复将会使学生对课堂教学不感兴趣,真正到了新课教学时学生已失去了新鲜感;反之,不顾学生的实际水平一下子提的太高,学生也接受不了,甚至产生畏难情绪。此外,高中教师还要对学生在初中所学的前科学概念作出即时的修正,比如速度这一概念,在初中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而到了高中教师就得对这一概念作出修正,应该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并对学生讲清楚初中那样定义的原因,这样从知识层面上才能顺利的过渡。
3.缓解课时不足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对各个知识点的要求,统筹合理的分配教学时间。充分考虑巩固知识和学会应用知识、方法所需的时间,以及阶段学习效果的检测和反馈所需的时间,协调处理好新知识的学习与练习所需的时间比例,以缓解课时不足的问题。
其次,教师要做好教材的整合,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来增大每节课的容量,还可以采取讲座的形式两节课合一个课时,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节约了课时,有些内容甚至可以作为科普读物让学生在课外阅读。
4.做好数学和物理学科的整合
首先,在教材的设计和课程的安排上,应做适当的修改,使数学和物理尽量同步进行。要考虑到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确保在学生理解了数学概念的基础上再在物理中使用。其次,物理教师应了解学习物理中用到的数学知识,在物理教学中适当补充一些必备的数学知识,为学生学习扫除障碍。也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使物理中用到的数学知识提前得到解决。这样才能做好不同学科在学习过程中的顺利衔接,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对学习物理感兴趣。
5.编写与教材配套的练习题
建议组织力量编写一些配套的练习题,或者编写更好的教参和练习册以满足教与学的要求,也可以多订购几本教辅读物。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一些习题中所用到的相关内容,介绍一些解题的常用方法,或者对一些繁、难、偏、怪习题进行大胆取舍,重点放在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和掌握上,不要被教材所束缚。
6.加强实验器材的开发和利用
(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第二次作业 篇8
一、高中英语选修课程存在的问题
1.选修课程必修化
高中英语新课改的指导思想是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选修课程分为“选修I”(顺序选修课程)和“选修II”(任意选修课程)两个系列。顺序选修为地方课程,任意选修即校本课程。选修课程开设的初衷是使潜质不同、兴趣各异的学生都能实现其发展的可能性。但是,相当多学校的选修课程,特别是任意选修课程的开设徒有虚名。就顺序选修而言,各种版本的教材供应商提供了现成的教材,学校和教师既省事又不担风险地将这些选修课程让学生修习。由于“升学率”仍然是社会对高中教学质量的主要评价依据,课程权力者不得不让学生修习“同质化”的课程。就任意选修而言,多数学校由于教学管理、师资条件、教室资源、办学成本等因素不能开设大量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也没有条件实行学分制和采取“走班制”教学。这在客观上导致“不少学校和教师仍只将精力放在必修模块和高考必考的系列I顺序选修模块上”[1]。
2.选修课程应试化
多数高中学校在高考升学率的压力下,仍拼命地实施“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战术,选修课程只是列在课表上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学校领导对选修课程缺乏足够的重视,教师经常挤占选修课程的时间,学生也是心不在焉,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选修课被看作可有可无。有的教师把顺序选修上成应试教育的复习课或必修的补习课;相当多的教师把任意选修课程上成练习课或者是强化班课程。有的英语教师开设了诸如“定语从句探讨”和“形容词精析精练”等选修课;有的教师开设了如“高考改错专题”、“作文例析”等选修课。有不少的学校从高一开始就通过“月考”、“周练”和加课时等办法来提高学生在外语方面的竞争力;有的学校在高二加开听说、阅读、语法和写作等语言知识与技能类的选修课程,其实只是为了应试的复习课或训练课;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师在高三阶段将精力花在高考应试技巧的训练中。这种选修课程设计思想不仅停留在应试教学的模式中,而且也脱离了语言学习社会化的原则,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2],忽视了英语学科教学的特点。
3.选修课程活动化
选修课程是一种课程设置模式,属于常规教学的范畴,而又有别于必修的课堂教学。但是,不少学校将选修课程与教学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混为一谈。如,有的学校把全校性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英语角”、话剧表演、演讲比赛、英语歌曲演唱称之为选修课程;有的学校将年级开展的英语诗朗诵、阅读竞赛、英语书写、英语板报活动称之为选修课程;还有的学校将必修课程所学的教材内容进行的课文改写、教学展演、角色扮演等活动也称之为选修课程;更有学校将学生的“错题集”展示活动和教师让学生进行的“任务型教学”也冠名为选修课程。这是因为他们把课程标准中提及的“专题演讲、辩论、表演和撰写小论文等”等教学活动作为选修课程的评价方式等同于选修课程;他们把“以问题为载体,注重调查;呈开放性态势,注重实践,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由学生自己完成,注重能力培养;强调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注重研究过程”[3]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完全等同于选修课程。
4.选修课程重负化
高中英语选修课程设置应具有基础性、多样化的特点。学生通过高中英语必修1~5的学习达到构建共同基础的目标,通过顺序选修模块6~8的学习达到八级目标(高考要求),通过任意选修模块9~11的学习达到九级目标(较高层次要求)。以四川普通高中英语课程设置为例,模块1~5为必修,模块6~7为选修IA(4学分),模块8~11为选修IB(每个模块2学分)。每个学校都必须开设选修IA,它与必修课程构成高中英语学习的共同基础。选修IB为自主选修的课程,不规定具体的模块,也不规定学生何时选择,但是必须在学完选修IA之后按照顺序选修[4]。从表面看,这样的课程设计体现了英语课程结构的开放性、多样性和灵活性,赋予了地方和学校更大的自主权。但是,学生除修读必修模块1~5外,要修读顺序选修模块6~11,还要修读《写作教程》、《阅读教程》、《中国之旅》三门任意选修教材,还要学习教师布置的教辅参考资料。英语教师依据任意选修“语言知识和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欣赏类”开设出同一系列或交叉性模块或菜单式的课程体系供学生选修。如果学校再开设校本课程供学生选修,教师、学生将更加不堪重负!如果学校不开设校本课程,就没有真正体现和实施新课程改革。
二、解决高中英语选修课程问题的措施
1.课程开发本土化
高中英语选修课程涵盖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地方课程设计应基于本省区域的历史、地理、科技、文化、经济、教育等社会生活,保证其内容的丰富性、适切性、实效性和可读性。校本课程应是教学管理者在研究学情的基础上集全校英语教师之力和学生代表之言,根据学校所在地的经济、文化等情况并结合本校的实际、学生的需求开发出的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教师是校本课程设计与决策的主角,因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与否,教师是一个关键因素。唯有如此,教师才能更好地参与设计和规划学校总体课程方案,才能根据学校的客观条件、教学资源、学生的能力、兴趣与诉求解释并开展课程活动,才能有效践行和维持校本课程。就课程运行机制而言,高中英语选修课程需要得到课程开发者、实施者、管理者和接受者的一致认可。管理者需要思考课程的目标定位、开发条件、课程运行、过程实验、内容评估的有效反馈,需要构建课程的显性、隐性的密切关联,需要考量语言课程的工具性、人文性的深度融合。学生的因素是校本课程开发是否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衡量高中英语选修课程开发的成功与否不仅要探索国家课程是否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具有一致性,而且还要看是否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文化氛围,是否注重创新、关注社会、贴近生活、亲近自然、尊重差异、多元民主、合作参与。
2.课程设置模块化
如何有效地设置和实施选修课程是高中英语教学管理者、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关心的问题。从理想的视角看,有多少学生就应有多少适合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或课程群。从课程设计角度看,选修课程比国家课程具有要求更高、容量更大、活动更多、专题更细、选择更大、个性更强的特点。因此,“模块化”课程是实施高中英语选修课程的有效途径。课程设计者可以基于:领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类型(语言知识和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欣赏类)、层次(A级、B级)、主体(教师、学生)四个因子构建阶梯型或复合型、菜单式或系列化、横向或纵向、单一或交叉型的课程群,以最大限度地供学生进行选择。选修语言欣赏类(英美文学赏析、英语影视评析、英语戏剧表演、英语歌曲欣赏等)的学生通过大量英语国家的文化熏陶既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又启迪他们的思想境界,还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选修语言技能类(英语新闻、英语口语、报刊阅读、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英汉翻译、英语写作等)的学生通过大量的输入和较长时间的操练,他们在英语表达能力方面定能有较大的突破。设计者还可以设置混合型的课程群,如教师开出的课程与学生提供的课程构建成组合型课程群,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由同一课程群分成A级和B级供学生自由选择。如果有条件,学生还可以跨校选课,甚至到大学去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或采用社会实践的形式开设选修课程[5]。模块化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巩固学习成效,能克服传统课程设置同质化和课程选择单一化的不足。
3.课程内容优质化
高中英语选修课程的质量和教学内容是学生所关注的现实问题。从课程的选择性看,越是“个人选择”的,越显现出“个性”,学生个人的潜质就越能释放出来;从课程的基础性看,越是能满足学生兴趣发展的需要、升学深造以及未来就业选择的课程,就是越受他们追捧的课程;从课程的时代性看,越是国内外发生的最新事件、越是与他们自身生活经验相关的话题,就是他们乐意选择的课程。因此,从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看,只有让所有学生的智慧充分涌动的课程才是好的课程[6]。本文以三门选修课程教学为例。《英语新闻》是一门有效促进学生英语听力输入技能的课程。有多媒体教室的学校可以为学生播放CCTV16、ABC、BBC和CNN等视频新闻;不具备多媒体教室的学校可以为学生播放VOA、BBC、CNN等新闻语音听力材料。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英语新闻报道,可以通过文本填空、问题呈现等方式让他们学习语言知识,可以让他们用英语撰写英语新闻报道,等等。经过筛选的原版《英语影视评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和风土人情,增强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电影鉴赏水平,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影片进行模仿表演、角色配音、问题讨论和话题辩论等,可以让他们习得影片中的精彩词汇、语句,还可以让他们撰写影评。英语《报刊阅读》具有题材宽泛、信息超前,语言精练、词汇丰富,内容新颖、时代感强,图文并茂、版面鲜活等特点[7]。为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策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之后进行改写、仿写、缩写、扩写,可以让他们撰写读后感、评论,有效促进他们“以读促写”的能力。
4.课程教学多元化
高中英语选修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与必修课程是有所区别的。选修课程是在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中不断创生发展和完善的。唯有如此,才能凸显课程的选择性、体现课程的思想性、满足课程的人文性、探寻课程的动态性,才能真正突出“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学理念。从课堂教学形态看,选修课程的教和学必须由原来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抄写”的“自动”形式向师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的“互动”形式转换[8]。从课堂教学方法看,选修课程倡导开放式、探究式、启发式、合作式、发现式教学与学习方式,以突出多样化与个性化、开放性与研究性的特点。选修课程宜采用学习为主、体验为主、实践为主、运用为主的课堂和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如《公示语翻译》课程,教师让学生网络研修后,可以将他们分组到城市公共场所、旅游景区、宾馆饭店等进行实地资料收集,以便下次教学活动时进行陈述、交流、讨论和错误指瑕。针对选修课程教学内容系列专题、课题或话题的特点,教师在教学目标设定时应从整体上把握和设计课堂教学的策略,不仅要考虑每一次课怎么上,而且要考虑整个模块怎么上,包括这一次课在模块中的作用,前后左右的关系,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教学内容不应该是必修课程的重复,要在不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情况下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授课教师主体可以是学生原有的教师,可以是年级组的教师群体,也可以是全校性的教职员工,还可以是该领域的社会人士、学生家长和学生。选修课程的教学因为实施“走班制”,突破了原有行政班的概念;因为凸显实践性教学,打破了校内与校外的界限。选修课程教学能够成功实施在于有纸质文本、网络资源、声音视频等鲜活素材,有教师、家长、学生、社会的众多支持。
5.课程管理规范化
管理失范是选修课程开设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尽管任意选修课程存在开设情况复杂、实施难度大、管理头绪多、制度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但是,教学管理者应明确,选修课程的开发者、参与者、决策者和实施者是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选修课程要以学生需求为前提,以有用、有效、有序为核心。因此,实施选修课程的民主化、规范化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学校要设立专门的选修课程管理机构负责课程的开发、实施、管理、评价等系列工作。该机构应对选修的课程门数、授课教师、教学场所、教学资源、学生参与、教学时间等进行评估和审定,编制全校性或年级选修课程运行表,以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选择,增强选修课程的实效性。在编制课程运行表时,教学管理者要考虑是否限定选修学生的人数、是否实行A、B两级教学层次,考虑是教师选学生还是学生选教师,考虑是否为没有选到适合自己课程学生的补救措施,考虑是否具备在相同时段开设平行性课程的条件,等等。该机构承担着对学生选课进行指导的责任,每学年或学期应为学生提供一份选修课程清单,对其目的、性质、内容、课时、学分、开课教师和选课程序等做明确、详细的说明,编发具有可操作性的《学生选课指导手册》,让学生对选修课程有比较清楚的认知,避免因盲目选课造成中途退出现象的发生。选修课程教学正常化后,管理者的主要工作应深入课堂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状态,召开师生座谈会听取他们对教与学的信息反馈。该机构的另一职责是负责对课程进行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优化和重构课程体系,提炼和总结教学成果,实施学分认定和管理。为了有效对学生的选课、学习和问题进行指导,“导师制”是目前选修课程管理比较理想的措施。因此,该机构还肩负着对“导师”的遴选、管理、指导和培训等工作。
当前,多数高中学校的选修课程没有实施分层次、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和管理的改革,没有构建全校性和各年级必修与选修课程的结构框架,没有相应的优生、学困生选课及跳级、重修的运行管理机制,没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新课改教学理念。为了使英语选修课程有序、有用、有效地开展、实施和管理,课程设置指向就应从“管理”的学校转到“开课”的教师以及“修学”的学生。可见,选修课程实施的关键在教师、核心是学生、成效在管理。
参考文献
[1] 陈素萍.高中英语任意选修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9(11).
[2] 查金花.高中英语选修课教学的问题和对策.华章(教学探索),2007(Z2).
[3] 马峻.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选修课.教学月刊(中学版),2005(11).
[4] 廖善平.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结构的特点及实施策略.教育科学论坛,2010(10).
[5] 何晔.高中英语选修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2).
[6] 石鸥.选择一种课程就是选择一种未来.中国教育学刊,2003(2).
[7] 魏微.英语报刊的优势及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教学与管理,2012(6).
【(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第二次作业】推荐阅读:
高中新课程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8-19
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学习总结08-19
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06-05
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09-04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调研报告07-26
新课程的实施与构想12-01
新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05-13
新课程下的问题与反思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