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的实施与构想

2024-12-01

新课程的实施与构想(精选8篇)

新课程的实施与构想 篇1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及自主探究模式概述

1.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从目前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情况分析来看,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仍然采用的是“言传声教、多说少动”的传统模式, 这种“一维”的教学模式已然过时, 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知识经济的发展需求了, 它对于课本中死知识的灌输过于看重, 对于学生操作物理实验的熟练程度和技巧能力过分的强调, 以直接给出实验结论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讲解, 通常情况下, 都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的较少一部分来对相关的物理实验进行简单的演练, 再加以简单的说明便草草了事.这样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的实践训练, 严重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完全不能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2. 自主探究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自主探究模式是新课程极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 它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重要教育精神, 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真正主体, 以教师的相关指导为出发点, 充分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亲自动手实验, 通过对实验过程中物理现象的亲身体验和感受, 利用自己的视力、听力以及感知能力来发现物理实验的根本所在.自主探究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学生主体性和教师的辅助性这两个方面, 从自主探究模式的这两个特点就可以看出, 自主探究模式主要是学生自己来完成实验过程的, 具有鲜明的自主性.

3. 自主探究模式的积极意义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采用自主探究模式是有现实意义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式, 提高实验效果;更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观念, 进行素质教育;有助于增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趣味性, 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高中物理实验中;有利于打开学生潜在的创造性思维, 发挥学生创新能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等.自主探究模式的这些实际意义, 都在推动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新课程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自主探究模式的实施策略

1.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要想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顺利的开展自主探究模式, 必须先打好学生的物理基础, 让学生对物理的基本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 在此基础上, 再向学生灌输自主探究模式, 树立学生自主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意识作为开展自主探究模式, 进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基础, 自主探究模式就能在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开展.让学生爱好自主探究在自主探究模式的实际开展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爱好是最好的导师, 爱好是学生探求物理知识、实验奥秘的动力, 爱好促使学生在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中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

2. 充分发挥教师在自主探究模式中的辅助作用, 提出问题

进行物理实验是为了论证对某些实际问题的假设的正确性和真实性.在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按照新课程的明确要求, 切实采用自主探究模式进行物理实验教学.在自主探究模式下, 教师以往的主体地位发生了转变, 变成了起辅助作用的主导地位, 这时, 教师就应该扮演好自己所属的角色, 充分发挥辅助性作用, 根据教学情境向学生提出问题作为引导, 然后给学生保留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领悟物理实验的真谛所在.

3.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坚持以学生为本

新课程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促使学生进行全面的自主探究学习, 保证高中物理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作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在自己的主体地位上更加有效的进行物理实验, 通过亲身体验, 让物理实验的表面规律和内在联系都深深的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从而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

总而言之, 在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中采取自主探究模式之前, 必须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必要的调查和分析, 找出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再针对性采取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模式, 如, 自主探究模式等.要想对自主探究模式进行充分有效的利用, 使其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最大限度的发挥积极作用, 必须对自主探究模式的内涵、特点、意义等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才能在此基础上采取正确的自主探究模式的实施策略, 对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促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晶晶.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实践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 2011 (5) .

[2]黎延红.新课程下如何进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 (学研版) , 2013 (5) :15.

[3]许宏仕.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课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J].辽宁师范大学, 2011 (3) .

新课程的实施与构想 篇2

关键词:高职学院;体育课程内容体系;设计;实施构想

G807.4

随着我国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经济发展增长,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看中对高职专利人才的培养,要求其不仅要具备扎实、稳定的专业技术基础,而且还要拥有与职业相对应的良好体育素养及人格素质。以适应新社会发展需求为前提,要针对现有的高职体育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改革,并进行良好实施,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贡献。

一、高职体育课程内容所存在的问题

通过当前高职体育课程的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内容还遵循着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纲要,毫无与职业有关的特色教学内容。由于其缺乏健身类的教材内容,使学生与终身运动相违背[1],也对学生日后的职业体育素养养成造成极大障碍。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根本目的是使其未来成为应用型的管理人才,却由于对课程内容不及时更新,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也对其未来的工作就业造成阻碍。

二、设计高职体育课程内容策略

1.对高职体育课程的目标设定

设置体育课程的目标是否合理是设计课程内容的关键所在,要摆脱普通高等教育的教材限制,增加体育职业的职能特色。首先要充分设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体育文化、项目运动特点、锻炼价值、正确的健康观念以及运动欣赏能力。要在课程内容中合理加入运动竞赛的规则、裁判方法以及组织竞赛的能力要求。要使学生理解运动技术、战术并要求其可以灵活运用。在生理方面,要增加与运动、职业有关的损伤产生原因及保健知识。最后要将各职业身体工作的特征编制进课程内容里,以期学生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的概念基础上可以加强生理以及心理上的机制,促进其全面发展。

2.构建高职体育课程科目基本框架

高职体育课程应该包括三方面:体育基础课、职业相关体育课以及专项体育课。在设计体育课程时,要选择让学生可以充分掌握的体育知识,在专项体育课程内容中,要细致划分每一项体育运动的课程内容比如篮球、台球等,要加强培养学生对于运动知识的掌握。最后在有关学生职业的课程选择上,要选用对学生未来职业有帮助的体育课程,以便为学生日后工作生活铺垫有利基础。

要做到必修、选修并存[2]。必修教材模块是发展学生体育能力的核心内容所在,也是让学生可以加强自主锻炼关系的重要领域。在必修模块中所选的内容要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及健康方面的基本知识,也可以发展学生的某项运动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在选修模块的选择上,要以多样化、个性化为设计核心,其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丰富阅历,还可以增加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和身体健康的关注。

3.选择与职业相关的高职体育课程

学生对于职业相关体育课程的选择是为了日后工作时可以拥有强健体魄打下基础,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职业选择特点来对其进行目的明确的训练。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体育运动来加强学生的身体技能以及提高心理素质,从而为学生日后的工作生活打下基础。大力开展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不仅可以为学生日后工作适宜能力打下基础,而且还可以对其产生极大的推动力。

三、高职体育课程内容设计实施构想

1.增强校企合作,增加学生实践机会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型高等人才的摇篮,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在校园内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知识熏陶,同时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联系。校企合作可以让高职院校对于职业市场更好地进行实时检测,校方可以明确掌握公司对于员工的要求原则以及对校方培养方针的建议。同时企业公司可以明确了解学生在校时的学习情况以及校园影响力,增强对于学生职业技能能力的信任程度,从而使学生在签订工作协议的过程中可以更加顺利。高职院校要增加企业来校园进行招聘会或者带领学生去企业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更加充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也可以把企业中学习、借鉴来的想法反馈给校领导,增强了学生与企业、校方的沟通。

2.提高高职院校领导重视程度

高职院校的领导决定了课程内容的实施进度以及实施质量,因此提高院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是实施体育课程的重要前提保障。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要想保质保量的完成,要提高全校的文化共识,全校对于课程内容的认可程度关系到能否顺利进行课程内容的实施。学生是体育课程的重要主体,一切的体育课程也是围绕学生来设计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建议并予以采纳支持,这样可以使体育课程内容更加完善,对教师也要进行定期培训,要增强其管理理念与对先进教育知识的掌握。

3.对于课程严格执行,对于管理体制要确保完善

实施课程内容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制定课程的管理体制,对于课程有效的管理制度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出勤率[3],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监管与督促。另外还可以采取学分制的课程管理模式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及监督,学分制可以充分满足各类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同时也是为了适应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特点。学分制课程管理制度作为一种有效的弹性管理制度,用来衡量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选择程度。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学分课程,在保证共同的基础之上还可以选择其他的选修课程来进行学习,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及自身素养。教师在安排运动场地、教材配备以及运动器械分配时,要根据学生的选择、兴趣来进行布置,由此可见学分制度的管理有着很大的灵活性。

四、结语

在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内容设计改革过程中,要充分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在课程设计之前要确立好高职体育课程内容的设计目标,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框架假设,最后结合实际课程实施内容对其进行调整改善。同时在新形势下的高职体育课程内容实施也要获得校领导以及全校的支持,在加强校企合作的前提下,大力完善课程的管理体制,对课程内容要严格执行。相信在广大教育人士的共同努力之下,可以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曾永忠,董伦红,赵苏喆.高职体育课程内容体系设计与实施构想[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04:331-334.

[2]曾永忠,董伦红,赵苏喆.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化设计构想[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04:124-128.

新课程的实施与构想 篇3

1) 实验教学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每个实验都要动手操作。新课程改革以来, 物理教材中所有的安排的需要进行实验的内容, 老师必须落实, 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实验活动, 做到理论知识与实验紧密结合。

2) 新课程改革以来, 物理教材中需要学生做的实验越来越多, 而这些实验的种类又各有不同, 有的需要小组合作完成、有的需要个人单独完成、有的需要老师亲自动手, 而这些实验都安排在课堂上进行, 这样就可以充分的把理论知识和实验结合起来, 不仅凸显了实验的重要性而且可以让学生熟练的掌握理论知识, 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新课程改革对实验要求没有太多限制, 例如他不会指出你必须使用什么器材、采用何种方法。完全是一个自由发挥的过程, 这样有利于学生扩散思维的形成, 有利于大家互相交流方法、利于实验顺利完成。通过老师和同学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探讨出很多不同的方法, 可以促进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

一、新课程下实验教学模式构想和实施

新课程改革, 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 老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学生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有能力自己学习, 遇到问题自己要想办法解决, 不能一味依赖老师。要不断使自己独立的建构知识体系, 提高自控能力。可想而知, 新课程改革已经成为未来教育领域的新方向。

1.新课程下实验教学模式构想

有关专家认为:自主进行科学研究他可以作为一种学习方案、也可以作为一种目标, 在物理教学中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是老师不断了解学生的过程, 也有利于老师跟学生之间的沟通, 可以让学生明确自身的优点与不足, 有利于老师制定教学方案。学生自主探究实验与老师的合理引导相结合, 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试验设计。所以, 科学研究方法应该大力引入课堂, 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凸显学生的自控能力。

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案存在两个误区:

(1) 传统的物理教学理念对物理实验不够重视, 他们认为物理实验可有可无, 物理课程主要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就行, 忽略的物理实验的特点和优点。

(2) 没有认识到物理实验可以给学生带来的好处。例如, 忽略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性的有效手段。

传统的物理教学理念是学生被动学习, 是一种老师讲解实验的过程, 学生听实验, 然后自己琢磨, 把里边的注意事项背下来, 能应付老师即可。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国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 通过高效的实施, 物理实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高中物理自主探究实验教学内涵

通过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 让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 不断探索新知识, 成为新知识的爱好者和探索者。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做实验, 不断寻找新的实验方法, 总结实验中存在的困难和自认为自己最棒的地方, 通过考试和同学之间的交流评定, 使自身有进一步的提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这就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

二、新课程下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

老师设定要进行的实验情境, 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但实验的具体方法和器材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 老师不设定要求。同学可以选择小组或个人进行试验, 但必须保证每个人都有动手的机会。实验完毕后, 老师挑选学生对自己的实验进行讲解, 然后老师进行点评。

整个实验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具体操作、分析探讨、总结报告等几方面。具体实验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可以是小组进行、个人独立完成、老师协调帮助完成。整个实验过程中并不要求老师参与太多, 而是完全把实验时间就给学生, 老师只是做一个辅助作用,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老师的工作负担, 也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如果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的科学方法, 那么老师的指导也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 以老师的指导为辅助, 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长期下去也会产生一个矛盾, 例如, 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和老师的指导会形成矛盾, 老师不能不指导, 也不能指导过渡, 所以这就要求老师适度的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尺度。同时老师也要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来确定具体指导方案。除此之外, 老师还要对实验的各个要素有清晰的把握, 如果需要锻炼学生自主因素的实验, 必须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完成, 对于需要锻炼同学合作意识的实验, 务必让学生按小组合作完成, 提高小组成员的合作能力。不同分类的实验老师要采取不同的实验措施, 达到实验探究的最终目的。

总之, 自主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他要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来确定, 最终达到实验探究的目的, 使学生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摘要: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 我们意识到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了解了现如今实验教学的目前状况和我们寄予的期望, 同时也提出了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入实验教学方法。也对实验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及优点进行了讲解。浙江省全面实施新课改之后, 物理教学中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都有了很大改变和延伸, 接下来我们对高中物理教学该如何建立实验教学模式作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自主探究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沛然.高中物理学习的误区及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6 (01)

新课程的实施与构想 篇4

1. 高等院校构建兴趣课堂, 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构建兴趣课堂, 从宏观角度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 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作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 并在第十五条专门就“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提出要求, 强调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我们所建构的兴趣课堂, 不仅是对传统课堂的知识补充, 更重要的是开展对实践平台的兴趣课堂的构建, 这对于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

2. 高等院校构建兴趣课堂, 是学生充分满足自身兴趣需要, 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需要。

构建兴趣课堂, 从微观角度看, 是对现行教育体制的一种有机补充, 能够完善现行的单一的传统课堂教学, 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所构建的这种兴趣课堂, 主要依据的就是学生对自身兴趣的需要。从这个根本需要出发, 才构建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以及部分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兴趣为基础的兴趣课堂。在这样的架构中, 我们不仅能够实现对学生自身兴趣的满足,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在相关问题上的互动交流, 既使学生自身素质得到提升, 又在相关学术领域启发教师, 进而进行更深层次的学术性、专业性研究, 有利于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

3. 高等院校构建兴趣课堂, 是学生进行学习交流的平台, 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的需要。

构建兴趣课堂, 从学生与教师互动这一层面上看, 已经建构出一个学习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样一种背景下, 师生之间的沟通将更加顺畅, 在相关问题的探讨上将会更加深入, 进而避免当下传统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只教课, 不沟通, 不反馈”、课程结束后对于自身没有任何启发等类似的现象, 以更加深入地进行学科领域的研究。

二、兴趣课堂在高等院校的构建

1. 兴趣课堂的构想。

兴趣课堂的构想, 是在现阶段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基础上, 根据高等院校自身所具有的条件和学生自身的诉求, 谋划出一个比第二课堂更具体、更具有针对性, 涉及知识更加细致、涉及科目更加广泛的以兴趣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构建这样一种模式, 是对学生兴趣的充分尊重和发掘, 利用学生对某方面的兴趣和对知识的诉求, 进行专门性教育, 使其掌握学习技能, 提高自身素质。

2. 兴趣课堂的组成。

兴趣课堂的组成, 与传统的课堂既有相同部分, 也有创新部分。相同点在于, 教学的主体仍然是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仍然起引导的作用, 教学仍然是一种“教师教, 学生学”的过程。但我们要构建的兴趣课堂, 应该具有互动性、实践性。不但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利用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实现完整的教学过程, 并且要利用一些教学设备, 针对学生所进行的研究领域进行相应的实践性训练, 掌握课程和知识的学习, 培养其技能。我们所构建的兴趣课堂, 还必须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诉求, 针对学生的需要, 进行相应课程的开设和实践性活动。

3. 兴趣课堂的实践。

要针对兴趣课堂的教学内容, 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 以辅助兴趣课堂的教学, 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节目为例。《百家讲坛》的开设, 就是针对科学文化水平日益提高后广大观众对于历史文学类内容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实践性活动。高等院校完全可以采取类似的方式, 针对自身实际, 邀请本校的各类名师对有相应诉求的同学们进行讲学, 达到一种开放性较强的“兴趣课堂”。

4. 兴趣课堂与传统课堂相互联系。

构建兴趣课堂的目的之一, 是为了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在传统课堂及其相关的教学体系中, 一些与学生专业关系不大、与新形势下学科发展联系较小, 以及与学生学习兴趣不相联系、学习效果不佳的课程, 就需要进行调整。例如, 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相关课程中, “国际政治学”与“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在授课内容上有众多重复之处, 但仍然作为两门课程来进行授课。这无疑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 也是对本专业学生学习国际政治相关内容的重复, 易导致学生兴趣降低, 影响教学与学习质量。对此, 完全可以将兴趣课堂引入传统的教学体系。政法学院可以具体安排一门与国际政治专业相关的, 但又不同于传统的“国际政治学”或“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的课程、一门“兴趣课堂”的选修性质课程, 可以类似于专题研究或者学术观点讨论等形式, 这样就能够与传统的“国际政治学”课程相互联系, 并且能够使对国际关系内容感兴趣的同学, 有更大的学习和交流的空间, 从而使得兴趣课堂与传统课堂相互联系起来。这也是兴趣课堂在高等院校构建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高等院校兴趣课堂开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1.“边缘化”问题。

由于兴趣课堂自身性质, 高校对于兴趣课堂的作用认识不足, 使得兴趣课堂暂时还不能成为现行教育体制模式下的有机环节。具体来讲, 在兴趣课堂的规划、建设等问题的安排上, 针对硬件设备而言, 虽然很多学校都具有自己的学生活动中心场所, 但是, 对于兴趣课堂的场地安排就会有一些限制。对于兴趣课堂的主导者即教师而言, 虽然教师众多, 但是由于兴趣课堂还没有完全纳入高校教育体系当中, 对于兴趣课堂教师的聘任和报酬问题, 还是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不能够稳定兴趣课堂教师的来源与质量。

2. 个人需求与学校引导相结合。

高校兴趣课堂的“边缘化”, 导致了个人的需求得不到相应的回应。因此, 学校相对于具体课堂, 是作为一个更高层次的教育层级存在的, 那么就可以使个人对于兴趣课堂的需求与学校自身的资源相整合, 进行相应的引导和构建。同时, “因材施教”这个沿用至今的教育方针, 正适合兴趣课堂。我们要注重学生的个性, 要使大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发挥其教育过程主体的作用, 要为学生搭建一个他们自己的独特的教育平台, 引导他们进行相应的教育活动。

3.“内”与“外”的结合。

“内”, 即课内;“外”, 即课外。我们应该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将传统的课内课堂与新兴的兴趣课堂相结合。传统的教书授课的课内课堂, 主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专业能力, 而课外的兴趣课堂, 注重的则是学生实践活动、创新设计、思维训练等能力, 注重的是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 将传统课堂与兴趣课堂“内外结合”, 能够促进新形势下整体教育教学的有机性、系统性、完整性、高效性。

教育, 应该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早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但是对于在具体实践方面对于学生这一教育的主体的具体把握, 是我们在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中需要考虑的问题。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展相应的、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兴趣课堂教学, 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只有把兴趣课堂构建好, 新时代的大学生在变革中的高等教育体制下, 才能充分的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而才会对自身感兴趣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并且让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广泛的应用于实践, 这样才能够使绝大多数学生从中获益, 这种兴趣课堂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摘要:兴趣, 应该是学生进行学习, 提高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现阶段对于高等院校学生而言, 突破原有的传统教育模式、教学课堂, 从而构建起一个以兴趣为基础的, 迎合新形势下学生和学科发展特点的兴趣课堂, 是现在的高等院校需要实践的一项重要的教育环节。构建一种具有针对性、导向性、普遍性等特点的兴趣课堂, 对于新形势下的大学生能够更多的掌握知识, 提高自身素质,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等院校,兴趣课堂,构想

参考文献

[1]陈恩.新形势下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6) :112.

[2]蒋志勇.浅析高校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及其管理[J].教育与职业, 2008 (23) :62-63.

[3]徐静.本科双语教学中兴趣课堂的创建模式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4) :108-109.

新课程的实施与构想 篇5

自2002年秋季以来,我国教育界进行着一场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要素之一,首当其冲地成为被改革的重要对象,并迅速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教材的改革不仅是编制技术和实践的改革,也包括教学理论和教材编制理论配套改革的过程,这些理论为教材的编写提供的是观念和思想,对教材的发展起着隐性的指导作用,只有通过教材理论的改革,用改革后的新的理论指导教材编写工作才能实现教材的根本性变革。基于以上考虑,笔者提出改变“圣经式的教材”的编制理念和策略,提出“生命化教材”的基本构想。

一生命化教材的内涵及本质特征

1.生命化教材的内涵

生命具有双重意义的存在,它是一个身心和谐的统一体,是自然生命与价值生命的统一体。生命具有其自然生命,非理性的冲动、直觉、欲望、情感等“本我”的本性特征是作为这个自然生命存在的实体而出现的。同时,人的生命还存在着价值生命,自我满足、尊严、尊重等意义上的追求就是昭示价值生命的存在。舍弃了价值生命,人就降低为只有本能的动物,舍弃了自然生命,人就异化为无所不能的神。生命是完整的,是富有个性的,生命是自由的也是具有创造性的,它是时刻涌动的灵泉。我们说教育要关注生命,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还原被肢解的生命,充分尊重生命的权利、尊重生命的个性与灵性,为生命的良好发展培育好的“土壤”。

教材生命化就是要创造一种知识的存在与表达的方式,使教材在非生命的载体中仍然能够以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状态与学习者进行对话,同时也以一种生态化的设计搭建与教师沟通的平台。生命化的教材将教材的功能定位为一个“对话者”,这种“对话”要极力破除种种“二元对立”,包括教材与学习者之间的二元对立、教材与教师之间的二元对立,改变传统的教材控制一切的局面。教材的生命化与生命化的教材是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我们在教材的开发过程中不断追求着向生命的回归,追求一种生命化的教材。对生命化的教材笔者做如下界定:生命化教材构建一种新型的教材形态,这种新型的教材要有两个目标:(1)要实现教材知识的存在方式的动态化,构建与学习者“对话”的平台,恢复知识的生命活性,使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学习,体现对学生的生命创造性与个性的尊重;(2)要实现教材表现方式的灵活化,以便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再开发与利用,形成与教师生命个体的对话,使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验生命自主权利,感受自我创造的力量与成功的喜悦。

它也是一种全新意义上的“宜教宜学”,对教师的教学进行了更高层次的定位,教师不再只是对教材阐述得过分详细的“传播器”,而是一个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个性化组织的创造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一个主动感悟生活、体验社会的求知者。

2.生命化教材的本质特征

生命化教材的本质特征:(1)知识存在方式的动姿化,即生命化教材中的知识应当有一种主动地走向学习者、向学习者靠近的姿态与倾向;(2)教材设计理念的生态化,即用生态原理来指导教材设计;(3)注重学习者的体验与感悟,即关注学生的生命,实质是关注他们的生命经历、经验、感受与体验;(4)追求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实现科学世界、知识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这是生命化教材的一个本质特征。

二实现生命化教材的策略

1.生命化教材要尊重学习者的生命主体性

第一,教材编写要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生命化教材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要尊重学生的生命。学习者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他的发展过程有规律可循。生命化的教材要将知识逻辑与学习者的心理逻辑很好地结合起来。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教材编者在编写教材之前就应对教材将来可能的使用者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而不是在教材编写之后再来征求学习者的意见和建议。编者在编写教材之前对使用者的心理发展特点有了一个细致的分析以后,教材编者才有可能真正地遵循学习者的心理逻辑来编写教材。以初中生为例,初中三年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暴风骤雨时期,三个年级的儿童都处于不同心理特点之中,差异较大。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访谈和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师进行访谈时发现,一年级学生主要面对的问题是“适应”问题,包括许多方面:新的学习环境的适应、新的人际关系的适应、新的学习方式的适应等,他们的认知方式也更多地接近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二年级的问题较简单,主要是学习和与异性交往的问题,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三年级的矛盾较突出,存在着许多的抉择,也存在着许多的心理冲突。同时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逐渐走向成熟,认识事物开始比较全面而深刻。三个年级的学习者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方式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强,我们只有认识了学习者每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寻找适合他们的认知特点的方法来启发和引导他们,才有可能实实在在地发挥好“对话者”的功能,在教材的表述上成功地模拟出学习者的心理世界,编制出适合他们的教材。

第二,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当然更不可能有两个同样认知方式和个性特点的人。生命化教材采用生态化的设计,一个核心理念就是要保存生命的多样化。生命化的教材在编写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学生可能存在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的差异,如对于图形的理解,有的学生擅长于形象思维,看图他们更容易理解和进入情境;有的学生擅长于抽象思维,文字阅读对他们来说更有效。生命化教材就要承认他们的个体差异性,并且在教材设计中尽可能考虑多种认知方式和能力的可能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合适的方式去学习。

第三,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学习者虽然没有完全介入社会生活但丰富的媒体资讯使学生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不可能是从零开始,在学习之前他们都有可能有所了解甚至接触。这是学习者生命世界的一部分——生活世界。生命化教材的知识不仅要走向学生的精神世界,也要以主动的姿态走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和生活经验是他们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学习者生命的完整性也要尊重他们的生活经验。而且,教材所包含的知识也只有通过回归到学习者的生活世界,与生活世界沟通,才能实现它的“生命化”或活化。因此,生命化教材要承认学生的已有经验的存在,了解学生对于所介绍内容的熟悉程度,而不是把学生当作一无所知的“白纸”。那种不切实际地将从常识谈起的传统教材实质上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也是在耗费他们的生命激情,使部分对这些内容了解比较深入的学生很快就对学习丧失了兴趣。生命化教材从学生的已有经验谈起,用图表或设问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或体验,并将这种体验与个体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合起来,在不断深入的讨论、游戏、阅读中升华自己已有的知识。

此外,生命化教材要尊重教师的生命创造性。

2.生命化教材注重尊重教师的生命权利

第一,尊重教师的教学主体地位。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个过程,教学的主体是谁?教师还是学生?教育理论界曾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存在几种观点: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体、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双主体。笔者认为,“教学”实质是“教”与“学”两个活动过程的一个综合,正如同力的作用与反作用,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教”的对象是“学”的主体,“学”的内容又主要来自“教”的主体,因此我认为在“教”的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在“学”的活动中学生是主体。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主体,教师的主体性在我国长久以来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教材的角度来看,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各科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甚至每个小的内容应用多少时间都用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和教材等文件式或政令式的文本加以了明确规定,教师的教学主体地位“名存实亡”。教师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枯燥而简单的工作,生命的活力和工作的激情在重复中逐渐地被磨灭。生命化的教材要充分尊重教师的教学主体地位,创造足够空间让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加以重新的构建,教材不再是“规定者”,而是一个“建议者”和“服务者”,用灵活的形式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大量的、各个维度的信息和服务,至于每堂课该如何进行、用多少时间来完成哪部分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更进一步的深层加工。

第二,注重教师自身的生命体验。生命化教材遵循生命化教育的整体原则,不仅关注受教育者的生命发展,也必须关注教育者的生命发展。教师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中与学生亲密接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生命状态都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师生的发展息息相关,一损俱损。生命化教材的理念中首先将教师定位为一个普通的、有着精神生命和价值生命的个体,而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奉献者”,倡导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同时,将教学当作教师自身生命价值体现和生命本身发展的一个过程,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验自身生命意义的提升。

总之,生命化的教材就是要尊重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地位,基于学生、教师已有的生活经验,以知识存在方式的动姿化和教材设计理念的生态化实现教材对生活世界的回归。

参考文献

[1]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2]刘铁芳.生命与教化[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3

[3]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4]郭晓明、蒋红斌.论知识在教材中的存在方式[J].课程·教材·教法, 2004 (4)

新课程的实施与构想 篇6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场巨大变革, 是一次全方位的改革。在这场变革中, 无论是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教学方法、学习行为等都让人耳目一新, 校内外的人们都亲身感受了课改带来的冲击波。作为学校分管教育教学的副校长, 沐浴着课程改革的春风, 也随着学生、教师的成长而成长。

一、加强学习, 构建学习型教师群体组织

随着课改的到来, 专业学习对教师的职业生涯永葆活力的巨大作用日趋明显, 只有保持一种不断学习的状态, 才能主动、冷静地应对课改带来的挑战。而作为我更应该成为学习的楷模。课改要求校长的教育思想修养要随之发展与提高, 这就要求校长必须成为“学习型”的杰出代表, 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 拓展知识视野,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 成为“智者”, 成为一个智慧型的校长。在加速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 强化校长专业发展和引领能力的过程中, 校长应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正如龚校长说的“当课程处于稳定的非变革状态, 原有规范秩序在相当程度上能够替代中小学校长的作用。学校一旦进入课程改革, 以常规为特征的稳定状态被打破, 人们对校长会迅速产生强烈的需求。因为, 在这种状态下, 观念目标、行为指向、操作程序不明朗, 只有看校长等领导来部署和示范。特别新课程将课程决策权下移了, 校长课程领导者的角色身份更加凸显出来。所以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校长要打造课程领导力, 这是中小学校长职业角色变化的需要, 是实施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通过自身的表率作用去影响全体教师, 努力构建学习型教师群体组织。我校结合新课改的实施做到了校长带头学, 中层干部辅导学, 教师跟上学, 大兴学习之风。先后开展了师德演讲、班主任经验介绍、课文诵读比赛、经典诵读比赛、国旗下讲话、电脑培训等活动。从2009年春开始, 我们开展了寒暑假学习活动, 学校为每位教师购买了笔记本电脑一台, 并且要求老师网上学习, 要求人人作好读书笔记, 然后以一学期为一周期, 教师相互交换阅读。这项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教师的阅读兴趣, 让读书成为了学校时尚, 让读书成为了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让读书成为了校园知识的不尽源泉。学习型校园的构建既是校长的神圣使命, 也是社会的真情期待, 同时也需要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尽管当今的校长有太多行政事务的牵制, 尽管当今的教师有太多重复的作业, 但我们坚信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 他们也一定会从传统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抽出更多的时间自由快乐地学习。

二、积极参加培训, 努力提高新课改专业水平

面对新课程, 校长除了努力抓好自身岗位培训外, 作为一名教师还要带头参加新课程培训, 这往往被许多校长所忽视。新课程培训主要包括各学科新课程标准培训、教材教法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校本研究培训、创造性思维与方法培训等等, 这些培训能提升校长的新课改专业水平, 帮助校长迅速胜任新课改工作, 让校长在课改实施过程中拥有指挥权。尽管我校办学经费很紧, 但对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从不吝啬, 无论是哪一级组织的培训, 学校都会派人参加。同时还要求校长作为推进新课改的主力军, 也应作为课改骨干教师来进行培训, 努力造就业务型校长, 从而发挥校长示范和辐射作用, 带动整个教师队伍建设的提高。为了提高培训效果, 我们还重视加强合作交流, 与兄弟学校开展座谈讨论, 进行学术研讨, 相互学习, 共同提高。近两年来我们分期分批派教师先后到过上海、重庆市区县兄弟特殊学校等参观学习。还邀请部分课改专家来校与教职工进行对话, 就课改中的热点问题, 难点问题作专题辅导, 帮助校长正确把握课改理念。

三、勇于探索, 强化课改全过程指导

新课改的关键在课堂。正如龚校长说的一是激活课堂: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兴奋点;二是问题创生: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着力点;三是课堂诊断:新课程校本教研的引爆点;四是思维考量:新课程学业评价的关键点。作为分管课改的副校长, 应率先垂范, 强化新课改全过程指导, 努力做到深入课堂教学, 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 用崭新的课改理念, 引领教师积极开展新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不断改善教学行为, 提升教学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 从而带来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样, 一个学校的课改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我们的校长才是真正的新课改第一责任人。我校班子成员七人, 人人坚持战斗在教学第一线, 个个上好一门主学科, 积极进行课改实践探索。其中, 有三位是市、区级骨干教师, 一位是区级课改专家, 人人都在市、区各级上过竞赛课、研究课。我们认为, 学校校长、中层干部和教师面对新课程的到来, 应该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校长只有加倍努力和实践, 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感知新课改带来的变化, 对新课改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落实产生感性认识, 从而才能对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进行有效的指导。

四、勤于反思, 探索在课改中存在的不足

新课程倡导“自我反思”, 就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具有研究性质。“自我反思”能对新课改工作进行回溯性的研究, 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的思考, 局部“经验”中挖掘其普遍意义, 探求规律性的东西。一个分管课改的副校长只有做到勤于反思, 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 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 并善于总结, 才能在丰富的课改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智慧, 逐步走向科研型校长或学者型的校长, 有望成为新课改的教育专家。积极倡导自我反思, 注重及时总结, 才能探索出在课改中存在的不足, 带动并形成一个具有科研型校长特征的领导集体。要做到不仅理念先进而且管理出色;不仅有研究课题而且有研究成果;不仅懂教学而且能讲学, 从而带来“科研兴校”特色。

新课程的实施与构想 篇7

针对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我校创始人陈鹤琴先生提出了“五指活动”,其包括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和儿童文学活动五大部分。而它之所以称为“五指”,是因为以上所说的五种活动正像一只手的五个指头,各个指头相互联成一个整体。近年来,我校对于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度发掘和实践开发,提出了从“五指活动”到“新五指”课程的发展思路。“新五指”课程既有利于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又可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学校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为发掘传统教育思想和实践资源,以及开发新时期的教育课程体系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一、“新五指”课程的核心与内容架构

“新五指”课程的提出,是基于我校长期以来继承和发扬陈鹤琴先生教育思想的自然延伸、文化自觉和办学理念的升华。通过前期的调研和实践探索,我校初步形成了对“新五指”课程内涵理解的基本框架。

1.“新五指”课程的核心

针对当前中小学中普遍存在的儿童幸福感缺失的问题,我校明确提出将“一切为了儿童的幸福”作为未来的办学方向和目标。儿童的幸福,不仅仅是指让学生能够在当下的学校学习中表现出一种愉悦的精神状态,还在于要让学生在这种愉悦的状态下获得真实的成长,更重要的是这种真实成长还要能够为儿童的终身幸福奠定一个全面、坚实的基础。

为了实现这一办学目标,我校把课程开发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来推进,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整合和深度挖掘。我校“新五指”课程的重构,是在整体设计和构架的基础上,整合原有的校本德育、学科拓展、主体活动、综合探究、校园文化及社团活动,力图从德(公民与礼仪)、智(学科与探究)、健(健康与生活)、艺(艺术与人文)、创(科技与创新)五个重要的方面来进行,使学生能够获得真实全面的成长和进步。

2.“新五指”课程的内容架构

我校“新五指”课程体系从德、智、健、艺、创五个方面重构,是在对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所需要的以及学校能够提供的各种课程资源进行系统规划和整体设计的基础上形成的。目前,我校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新五指”课程建设体系的内容框架。

“德”课程——公民与礼仪,旨在培养具有辨别是非、独立思考、文明礼貌、诚信宽容、世界眼光的幸福好少年,具体包括“看听记讲评新闻”“公益行动”“男孩礼仪”“女孩礼仪”等课程。

“智”课程——学科与探究,旨在促进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学科问题与学科中的生活问题,培养学生多元学习方式,具体包括各学科长作业设计、“智慧海洋”跑班课程、“英语阅读”跑班课程等。

“健”课程——健康与生活,旨在指导学生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和心理健康自助活动,具体包括主题实践活动助人自助的心理健康短课程、生命教育背景下的阅读计划和阳光体育一小时。

“艺”课程——艺术与人文,旨在普及民族文化,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为学生搭设大舞台,让其展示自我,培养自信,具体包括“艺术大舞台”午间俱乐部才艺展示秀活动和“体验京剧”校本课程。

“创”课程——科技与创新,旨在普及环境保护、生物科技、信息科技、国防科技等方面的知识,开展生命教育,提供各种创新实践平台,具体包括综合实践活动(铁路博物馆综合实践活动、环保综合实践活动、问题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和童心创造园——未来机械工程师等综合课程。

我校所提出的五大板块课程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在我国的教育传统中,德、智、体、美、劳一直被视为是对学生全面成长的一般性认识而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普遍接受,而我校所提出的“新五指”课程的五个方面正是对这种传统认识的吸收和更新。

二、“新五指”课程的实施

我校“新五指”课程设置适应不同需求的形式结构,单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系统课程与专题课程相结合,有形课程与无形课程相结合,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相结合,努力做到“科学性与人文性、地方性与全球性、预设性与生成性、逻辑性与动态性”的融合与平衡。

“新五指”课程在基础型课程中的实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陈鹤琴先生“活”教育十七条教学原则,践行与创新并形成新的教学原则;二是借鉴陈鹤琴先生“整个教学法”的教学经验,开展“大单元”教学实践,即以单元为中心,在单元目标下,将各种教育活动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教学整体。

在学校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努力创设学生的学习交往空间。我校从原有30个班的招生规模缩减至25个班,扩建了学校专用教室,以便能更好地拓展学生课堂内外的学习时空。目前,我校有专用教室25间,实现了班级数与专用教室1:1的比例。我们在三至五年级各保留一间教室,用于语文、数学、英语学习俱乐部的建设,具有提供学习者学习工具(包括学科书籍与网上学习资源)、小组讨论与发表、个别辅导、学生讲座及伙伴学习等多种功能。

我校十分强调基础型课程与学校课程的联系与互补。基础型课程的学习优势是单科知识的系统学习,学校课程则是凸显问题情境下的综合学习;基础型课程限于班级和师资而只能采取班级授课制,学校课程则能为学生提供可以选择的各种课程,以满足不同兴趣、不同学力学生的发展需求;基础型课程有教材、系统、评估和教研保障,学校课程则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在内容的选择上更具鲜活性;基础型课程以教育大纲为基准,学校课程则更善于倾听学生声音,回应学生的需求。

由此,我校在“新五指”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提出了“三个多一点”的建设思路,即多一点实践,多一点动手,多一点选择,以发挥课程实施的整体效应。

我校在“童悟时间”开设了德育校本课程“看听记讲评新闻”,这一课程的开设,旨在让学生的学习能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学生们讨论社会现象的过程既是他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过程,也是他们形成主流价值观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我校的春游、秋游方案由班主任教师自行设计,他们在实践中探寻出了混龄活动、亲子活动、主题考察等各种活动形式。校本教材《游戏数学》《生活数学》《应用数学》《戏剧英语》《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等,也都体现了跨学科整合的教学思想。

针对学生学习差异问题,我们在学校课程中为学生提供了不同学习要求、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习路径的跑班课程,最大程度地解决“因学施教”的问题。从课程实施的结果来看,两头的学生均对目前的学习状态满意,而中间的学生则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多的课程加以选择。随着我校选课平台的开发与运用,学生的学习需求将得到进一步满足。

我校在构建学校课程的过程中,重点研发了基于问题解决的综合学习课程。在“童心问号墙”微课程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童心创造园——未来机械工程师”项目,该项目以自然学科、劳技学科、信息技术学科为基础学科,发展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校还为每个年级配置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心理活动室及相应的微课程。一、二年级指向学习策略培养的桌面游戏和感统游戏,三至五年级指向心理问题干预的沙盘、测量、宣泄和咨询室。我校体育中心的乒乓球、桌球、棋类等,不仅是体育活动设施,也是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有益项目,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心理支持。

实施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困惑与反思 篇8

困惑一:只有“合作学习”,没有“自主探索”,行吗

反思 毫无疑问,“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都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然而,就具体的教学活动而言,我们认为关键的因素恰又在于我们如何辩证地处理好这对矛盾.合作不应该是一种顺从,而是一种相互认同、相互接纳,合作要以独立思考为基础,要因材施教.有的内容需要自主探索而不需要合作,不同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合作方式和学习时机,如当学习活动中产生不同意见时、研究结果多样时、独立思考困难时、解决策略不同时、需要分工操作时,等等,这些都是合作学习的好时机.同时学生合作还需要注重方法的引导和训练(如,怎样倾听别人的意见、小组合作中不同角色的作用等).与单纯的追求形式相比,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注意通过提出适当的问题,创设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并根据教学的需要采取适当的教学形式,因此,也可以这样说,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都是学习的不同形式,没有优劣之分,都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困惑二:重视算法多样化,省略优化,行吗

当前,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对是否要强调某种方法而感到举棋不定.新课程注重让学生自己选择解题方法,不强求算法的统一,但学生的方法往往不是最简便、最易懂的.而且老师担心,解法一多,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可能会产生思维混淆,不知所措,对此我们老师深感困惑.

反思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因为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考角度.所以,教师要解放自己的思想,开发学生的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只要是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出来的正确方法,就应该给予肯定.至于学生的方法又多又杂这个问题,教师可以不急于评价,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当然,鼓励算法多样化并不排斥追求算法最优化,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找到相对最优的算法,使学生懂得追求最优化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与创新意识.

困惑三:合作交流,如何做到切实有效

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多是流于形式.课堂上,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立即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学困生就玩耍起来……合作学习如何做到切实有效,有些教师也深感困惑.

反思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如果只追求合作交流的表面上热热闹闹,那么热热闹闹的背后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大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的合作.首先,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再展开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有成效的.其次,交流应涵盖两个层面,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倾听别人的意见.合作交流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需要我们老师长期的指导.

困惑四:强调改善学习方式,否定接受学习,行吗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有人把新课程提倡的这种学习方式仅仅理解为唯一的选择,形而上学地认为以听讲、记忆、模仿、练习等为特征的接受学习一概是不可取的.

上一篇:中国民间借贷问题简析下一篇:说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