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实施能力

2024-07-16

课程实施能力(共12篇)

课程实施能力 篇1

课程领导力是指校长领导教师团队进行课程规划、实施、评价和研究的能力, 是校长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深化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作为校长, 我觉得特别需要进一步提升学校领导团队的课程领导力。就是说, 学校作为改革主体, 不能仅靠学校管理团队, 而是要借鉴管理学上的“分布式领导”思想, 把骨干教师吸纳进入各层次的课程领导团队, 由此增强学校的团队课程领导力, 特别是课程的实施能力。

为了提升课程的实施能力, 我校选择的突破口是构建“幸福课堂”, 实现学生快乐、轻松学习的目标。

一、构建“三学五步”课堂教学模式

闽侯路小学始建于1949年, 有着63年的办学历史, 在课程的规划、实施和研究上我们始终坚持传承、创新、发展的思路。闽侯路小学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 就开发了以“学习学”研究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学习指导课, 并将学法指导渗透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获得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世纪之交, 我校更是积极地以学习和落实新课程理念为核心, 探索了若干行之有效的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的策略。近年来, 我们深入研究了学校的课程改革历史, 在专家的参与下认真研究现在学校课程改革的现实, 决定以构建“三学五步”学科课堂教学模式作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内涵发展的切入点。“三学”即“爱学——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会学——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优学——取得正面、高效、优质的学习效果”;“五步”即“自学质疑—释题定标—合作探究—巩固拓展—检验小结”, 成为提升常态课堂教学, 由“教”的课堂转变为“学”的课堂、让学生快乐和轻松地学习的一个有效的抓手。

二、以“细化环节研究”提升课程实施的效果

现在, “三学五步”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逐步被广大教师所认可, 并积极地付诸实践。我们想要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我们创造性地将“自学”环节放到课上, 在新授课上拿出10~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提问, 再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通过“自学”“合作”“探究”“巩固”“检验”等环节的细化研究, 使课上40分钟的效益最大化, 尽可能地减少学生课前与课后的负担, 给学生腾出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实践等活动。

二是用“分层次问题导学”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在大班额教学中, 分层指导一直是难点。最近, 我们尝试用“分层次问题导学”的策略来提高分层指导的有效性。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时,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教师会依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分组和分工, 鼓励学生间的互助, 加大课堂的参与度, 尽可能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实现学习的增值, 提高常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用“研究性教学”破解课程实施中的难题

在推进我校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我们采用“研究型”的推进方式, 用问题对策研究法和分头突破的方法来解决难题。一是实施“问题”对策研究。针对教师在课堂上遇到的普遍问题和难题, 开展专题研究, 共同破解难题。比如我们开展了“如何有效指导学生的自学”“如何把握学情”等专题研究。二是采取“分头突破”的办法。我们开展的“微课堂”评选活动, 就是发动每一位教师思考和实践同一个环节, 从中发现“好”的做法并及时加以提炼和推广, 实现由“教师个体的创新”到“教师团队的创新”的转变, 提升课程实施的效果。

美国管理学家韦尔奇曾经形象地比喻:“把梯子正确地靠在墙上是管理的职责, 领导的作用在于保证梯子靠在正确的墙上。”学校的根本任务就在于育人, 而育人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课程来实现。校长对课程的领导, 体现在组建、培养课程领导团队上。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来看待课程的改革, 确保正确的方向和具有远见的战略。而课程的管理和实施则需要精细, 必须关注教学每一个环节的实际效能, 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以此来深化学校课程文化的内涵。

课程实施能力 篇2

一、学科育德氛围的开发背景

形式:微讲座 时间:7分钟 主讲人:刘世漪校长

育德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指培养德性。《易·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中指出君子应该接济、帮助人民,涵养自己的德性。育德在现代教育中是指教育工作者创造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通过一定教育内容,采取引导、体验、实践等方式,促进德育对象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最终实现个体德行成长、生命完善、社会和谐的教育活动。

1、什么是育德氛围

育德氛围,亦即育德的“软环境”,它分为外部氛围和内部氛围。包括与德育有关的整体道德价值取向、道德水平,整体的思想精神面貌,校风、校纪、学风、班风、校园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

2、育德氛围构建的重要性

教育的灵魂是育德,所以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积极倡导“尊重个性差异,关注每名学生的发展”的观念,让育德回归本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多地接受正面的德育教育。1)树立“育人为本,为人师表”的理念

教师是学校育德工作的实施主体。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言传身教等,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成效,取决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因此,学校不但要把育德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还要把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放在育德工作的首要位置,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2)确立“德育渗透,实践体验”的理念

赫尔巴特曾说过:“教学中如果没有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育德氛围的创设应该进课堂、进课程、进活动,增强实践性体验教学的比重,寓德育教育于无形中,让学生在体验中寻求感悟,在活动之余有所反思,在情境中自主体验,从而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

3)构建“德育网络,全员育人”的理念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空间,学校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学生德育教育的责任;家庭、社会是学生校外不可或缺的学习空间,家长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决定着学生德育的归属感,社会的舆论导向决定着学生对学校德育的认同感。因而,要把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教育联系起来,构建一体化的育德模式,共同营造良好的育德氛围。

二、营造育德氛围,提升教师育德能力

形式:微采访 时间:10分钟 主持人:倪云、嘉宾:刘世漪校长、陆晓华老师

主持人:如何创设育德氛围,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理性价值判断,而更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实践问题,那么我想采访一下刘校长,你们学校是如何在育德氛围的实践中提升教师育德能力的呢?

刘:我们通过学校的统领课题“融合教育的实践研究”,通过“四个创设”全面营造学校育德氛围,有效开展了“促进教师能力发展的‘六个一’做法研究”的实践研究,提升教师育德能力。

“四个创设”的具体实施是:(PPT出示文字)把创设育德氛围融入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 把创设育德氛围贯穿教师工作的全部实践中 把创设育德氛围渗透到多元学科课堂教育中 把创设育德氛围融合在主题教育设计中 “六个一”具体策略分别是:(PPT显示文字)给教师一次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挑战; 给教师一份关爱,让他们自己去感受; 给教师一种环境,让他们自己去浸润; 给教师一点空间,让他们自己去交流; 给教师一个主题,让他们自己去设计; 给教师一群伙伴,让他们自己去合作。

我们知道教师潜能的开发,需要有内生动力和外界助力的共同作用。正视并尊重教师能力发展的差异,实施“六个一”的做法,是唤醒教师专业自觉、促进教师育德能力发展的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方法。

案例:比如,我们让青年教师自主团队,通过“给教师一群伙伴,让他们自己去合作”、“给教师一个主题,让他们自己去设计”的策略研究,让他们参与《12个道德好习惯》的德育校本课程的编撰以及课程建设。通过好习惯课程的编撰学习,他们逐步发现,这些需要孩子们养成的好习惯,有些在自己身上也时有发生:比如编写“珍惜粮食”这一课,有的老师惭愧的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有的地区粮食危机严重,可自己也没有做到珍惜粮食,吃饭光盘。有的老师的教导学生“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但是她们自己的办公桌也是乱七八糟,通过课程的编写,她们逐步也在修正自己的行为,她们督促孩子好习惯的养成的同时自己不断以身作则,养成好习惯。这就是通过育德氛围的外力助推,让教师不断接受新的教育理念,由能力发展的消极被动者变为主动践行者,并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使教师能力发展的主体责任意识得到不断强化。

主持人:非常感谢刘校长的分享。陆老师,听说你们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您能否为我们讲讲学校是如何实施育德氛围,从而在实践中提升教师育德能力的呢? 陆晓华:育德氛围的创设其实是个大命题,我重点讲讲如何把创设育德氛围融入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及把创设育德氛围贯穿教师工作的全部实践中。我们学校的做法是“倡导校训、建立制度、环境建设、研发课程”。

倡导校训:我们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它有自己的文化内涵,秉承 “忠、爱、勤、毅”的百年校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倡导“海纳百川,知行合一”的融合办学理念。学校也会组织学习,让每一位老师都要对学校的校风校训的内涵有深刻的了解,从而通过自己的表率,更好的把校风校训传承给学生。

建立制度:学校需要建立制度,形成德育工作教育教学系统,即德育部门具体抓,组织落实德育渗透、主题教育、实践体验等项目推进;以班主任队伍为骨干,教育引导学生在课堂、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德育工作网络。学校经费保证,通过表彰机制,提高广大教师从事德育工作的积极性、责任感,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和实效。

环境建设:环境建设不仅体现在学校的大环境,更要落实班级文化小环境,因为班级文化是对学校文化的细化落实和补充发展。优良的班级文化能塑造出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通过环境建设来营造育德氛围,让育人的任务发挥着积极作用。

研发课程:我们学校提出“教师的发展有多远,学校的平台就为他搭多远”的教育管理理念。我们尊重教师个体差异,根据教师的个体差异创造条件、提供机遇、搭建平台,让教师自主开发各类课程。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和实施的过程中,学校提供机遇、给予关爱、营造环境、搭建平台等途径,唤醒教师的专业自觉、教育自信,把教师打造成所在学科领域的专家,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和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促进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

下面,我们就有请我们学校青年教师课程研发团队的张琳琳老师,结合学校的德育校本课程《十二个道德好习惯》的开发实施来谈谈,她们是如何在课程开发中,提升自己的育德能力的。

三、重视课程开发,提升教师育德能力

微报告:从《十二个道德好习惯》的校本课程开发中,感悟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数字故事)时间:10分钟 主讲人:张琳琳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促使教师的能力从“传递力”向“创造力”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在育德能力、教学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身心健康等方面不断提升。

1、课程介绍:

我校《十二个道德好习惯》的校本课程,是根据《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三方面教育要求,围绕“忠、爱、勤、毅”校训,将内容具体化、儿童化。

我们在学生道德好习惯培育中,分年级细化实施,将每个道德好习惯细化成学生可以实际践行的具体要求,在内容分为低、中、高三个纬度,形成梯度发展系列,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程浸润。搜集传统典籍、故事、诗歌、名言和榜样人物事迹作为道德教育的资源,编撰形成了校本教材——《十二个道德好习惯》,依托传统文化实现当代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课程团队老师必须基于问卷调查,校情、学情分析,归纳总结并提出针对我校学生需养成的 “诚实友善、恭敬感恩、勤俭节约、知书达理” 四大品质,设计了与培养这四大品质相关的十二个道德好习惯。在工作中,她们不断把握总体谋划和分步实施的关系,把握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关系,把握以校为主和协调推进的关系,不断提升自己的育德能力。

2、特色创建:

学校研发了校本德育课程《十二个道德好习惯》,课程编写团队的配置是专家引领,德育骨干教师领衔,青年教师为主为了让教材贴近孩子的生活,她们反复讨论,设计了孩子喜闻乐见的儿童形象,在教材编写中,总结了四个显著特色,提升了自己的育德能力。

1)一是凸显榜样元素: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最具体、最生动、最形象的人物,让学生感到可学、乐学; 1)二是凸显艺术元素:让学生能参加古诗童谣、故事表演、手工制作、小报设计等原创活动; 2)三是凸显实践元素:通过小采访、小观察、小调查,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养成道德好习惯。3)四是凸显体验元素: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能有“知、情、意、行”的体验,获得正向评价。

3、实施方式:

学校依托《十二个道德好习惯》校本教材开展日常化的教育教学活动,除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功能之外,还通过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来丰富和拓展德育资源,充分体现了“把创设育德氛围渗透到多元学科课堂教育中,把创设育德氛围融合在主题教育设计中,把创设育德氛围融合在学生评价的设计中”的实施理念。

1)把创设育德氛围渗透到多元学科课堂教育中

以“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为契机,全校师生积极参与了主题为“川一小学童,知乎又者也”诵读活动: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学生们利用课前两分钟诵读古诗名言,在诵读中积累知识,在吟唱中滋润心灵,在演绎中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美术老师带领学生走进“弘扬国之粹”殿堂,通过我校特色美育——中国传统扎染艺术实践活动,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华艺术;音乐老师则以“美妙的韵味”为主题,把古诗词编在舞蹈中,带着学生进行穿越,在舞蹈中呈现传统古诗词的意境;体育老师在课堂中教学生练习中华武术。学生们通过多学科传统文化的浸润,体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同时也涵养了道德好品德。(附:2017年六一节照片)2)把创设育德氛围融合在主题教育设计中

在少先队活动课中,学校举行了“好少年学堂”活动,各班级参照《十二个道德好习惯》中的标准,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各年级教育教学的重点,开展了少先队“中华文化我传承,红领巾在行动”系列活动,让学生争做“川一好少年”,(1)传统文化进校园,知书达理我能行

案例一:蚂蚁中队的微行动《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体育课后,学生随手脱下的外套;教室办公桌,无人认领的橡皮铅笔;这些现象引起了班主任的重视,在好少年学堂中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开展“微行动”,改正小缺点:第一小组设计了“我是小小管衣员”,第二小组设计了把“文具宝宝带回家”的微行动,管理好自己的物品,收到了很大的成效。

案例二:感恩教育《每天为父母做一件事》

三年级“成长的足迹”十岁生日会,每个学生都要精心制作感恩成长卡,唱《感恩的心》,夸奖好父母……很多父母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学校以十岁生日会为感恩教育契机,让学生体验父母的不易,在生活中每天为父母做一件事,以感恩的心回报父母。

(2)传统文化进家庭,知理明行我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通过家长学校、亲子活动等等途径,强调为人父母要以身示范。我们开展了“小手牵大手,共建温馨家庭”系列活动:亲子阅读、亲子游戏、亲子朗诵、亲子劳动、亲子旅行、亲子健身等。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3)传统文化社会实践:锤炼良好品行

社会实践体验活动能够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所学的道德知识,实施道德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提升自我价值。学校通过开展“红领巾启航中国梦”系列活动,如:讲述中国故事,争做热爱祖国、恭敬感恩的好少年;体验中国发展,争做开放包容、诚实友善的好少年;讨论中国现等等,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和上海的历史风貌等。3)把创设育德氛围融合在学生评价的设计中

我们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培养学生道德好习惯的实施过程中,遵循激励性、多元性、童趣化的评价原则,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重视学生好习惯的养成。

我们的评价分为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静态评价可以是《十二个道德好习惯》课程实施中的考核、也可以是各类实践活动中的好习惯积分卡及相互点评;动态的评价有家长对孩子的话、师生对话墙等。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参与,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向确定努力的方向。(PPT出现学生好习惯评价表,简单说明就可)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微视频来学习,如果通过主题活动设计,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

四、主题活动设计,提升教师育德能力

微视频:《十二个道德好习惯——珍惜粮食》川一书友会活动 10分钟 微说课:张君 7分钟

张君:我们都知道,教育是发自内心的警醒,教师育德能力,主要体现在他的课程建设与活动设计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实施者,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重构,教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风范,是课程建设无形的资产。

主题系列活动设计是否切合实际、合乎时宜,是否具有教育性,关系到德育活动的实效。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寻找确定活动主题,提升自己的育德能力:

1、未来人才素质需要出发寻找教育主题。

2、从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中寻找教育主题。

3、从精神文明建设中寻找教育主题。

4、从当代学生的不足中来寻找教育主题。本次活动主题:珍惜粮食,争当光盘小达人

活动源起:我校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条件的优越和长辈的宠爱,导致部分孩子出现了懒惰、娇气、奢侈等不良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去正确引导、教育,使他们在各种活动中自我提高。因此,在“十二个道德好习惯”校本教材中,我根据“珍惜粮食”这一课的内容,设计了这个主题系列活动,使孩子们克服弱点,在健康的道路上茁壮成长。活动目标:

1、知:了解 “粮食危机”,知道浪费是可耻的行为

2、情:学习农耕,交流古诗名言,感悟粮食“来之不易”

3、意:懂得“珍惜食物”,要从“学会感恩”做起

4、行;家校合作,落实“节粮行动”,表彰“光盘小达人”活动对象:1-5年级家庭组。

活动组织:本次活动,我们以川一小荷书友会的亲子活动方式,融行规教育与家庭教育为一体,创造性地对学生和家长开展“珍惜粮食”的好习惯的教育。将道德好习惯的教育与时代精神、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还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即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又加强家庭、社会、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活动设计:

1、开展现场调查,了解学生的午餐和晚餐的浪费情况: 小调查引出了“该不该根据自己的口味而浪费粮食”的话题。

2、故事介绍,了解 “粮食危机”,知道浪费是可耻的行为

三个时代的“粮食危机”:

1、课文《尝百草》,讲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挖野菜、吃树皮的故事。

2、奶奶讲述 “粮票的故事”:通过新旧时代对比,感知现在的幸福生活,3、视频“粮食危机”: 让学生看到当今世界,还有很多孩子挣扎在饥饿的死亡线上,逐步理解了“厨中有剩饭,路上有饥人”的含义。

3、学习农耕,交流古诗名言,感悟粮食“来之不易”

了解中国“粮食危机”,介绍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丁曼琪家庭讲述 “从一颗种子到一粒米” 的成长过程,同学们感悟到粮食“来之不易”。学生交流珍惜粮食的古诗名言和小故事。通过德国前总统科尔和三4班宁甫诚同学不浪费粮食的案例,让孩子看到身边的好榜样。

4、好书推荐,懂得“珍惜食物”,要从“学会感恩”做起

通过《水知道答案》的书籍介绍和诵读“饭前感恩词”,学生明白了对食物和他人的劳动报有感恩之心,不仅养身,还滋养自己的品德。王自遥家庭介绍了如何从餐桌礼仪中落实“尊老敬幼”好家风,启发更多家庭懂得 “珍惜粮食”,要从“学会感恩”做起。

5、家校合作,落实“节粮行动”,表彰“光盘小达人”

学习《日本小学生的午餐教育》后,同学们对学校午餐教育提出各种好建议,各家庭也交流了“避免浪费”的小妙招。最后,书友会表彰了上一批坚持21天光盘行动,养成节粮好习惯的“小达人”。活动点评:

教师是主题系列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探索者和评价者;家长是教育活动的同路人和支持者,社会是提供教育功能场所的观察者,评判者。三位一体育人共同体,最终受益的是学生的道德教育。广大教师也就是在这坚持不懈的创新实践中提升了自己的育德能力。

一个成功的活动设计,教师必须把握好教育活动的几个主要环节,即捕捉教育时机,选准教育主题,设计活动系列,创设教育情境,落实活动措施,注重教育过程,延伸教育效果。

课程实施能力 篇3

作精神。

一、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性学习是让受教育者处于主体地位状态下的主动性与能动性的学习。整个教学以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为前提,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为目标,让学生自主决定。解决“我要学”,“我能学”,“我会学”的问题,就是建立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在学习中有浓厚的自主探索兴趣。“我能学”就是建立学生的自主学习信念,会独立思考研究问题。“我会学”要求学生能在学习上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强化。

项目课程教学模式实施,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显得十分必要。例如《电路分析与应用》项目课程以典型的实际应用的电路项目或电路模块为单元,共设置了“汽车信号系统电路的分析”、“民用电路的设计与安装”、“变压器的应用”、“数控机床的电气控制”四个单元,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元器件的认识、电路的基本原理、电路的组装、电路的调试及总结报告,没有自主性学习是很难合格完成的。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我们开放实训室,布置元器件展板和相关书籍与资料,鼓励学生自学、互学。集中的问题,由教师上课讲解答疑。在一个个单元项目制作中,学生已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自主性学习。

二、思维分析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教授学生正确的思维分析方法是根本。教师不是给学生“鱼”而是授之以“渔”。例如,项目课程中制作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学生认为只要连接好输出就能观察到正确波形,一旦没有波形,就会感到无从着手解决。作为教师不能只是帮助学生来排除故障,而是教会学生排除故障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检查所用的仪表、导线、示波器是否正确,准确判定设备正确后,而后根据电路原理图从前到后逐级测量电压和波形,查出故障并排除。

三、意志力的培养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占很大比重,在做项目时缺乏自信心和意志力。项目制作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不是用心仔细查找,而是等待教师帮助排除故障。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工作中不可能没有困难,若没有意志力,则会一事无成。在实施项目教学中,我们特别注重学生意志力的培养。

在项目制作过程中给学生压力,凡是找教师排除故障的均要记录再案,以备评分使用。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检查,测量数据分析故障所在,自己分析排除故障后,写出故障分析报告,并在全班进行交流。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这样做会使整个班级的学风发生重大变化,同学们以自己独立完成项目为荣。

对个别实践能力较差的同学,我们会开放实训室,帮助鼓励学生独立完成项目,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培养学

生的顽强的意志力、不怕困难的性格也是教师的责任。

四、协作能力、团队精神的培养

现今社会凡事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协调,情商对成功的贡献大于智商。现在的学生有特点、有个性,自尊心和虚荣心强。项目课程有的单元项目教学是由小组成员共同合作来完成一个项目。例如,项目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就是小组讨论与行动的结果。其间,不仅要有统一的领导和小组成员的协调配合,而且随着整个项目的实施细化,需要每一个成员都独立的开展自己的工作,并和其他成员保持密切的沟通和联系,才能保证项目课程的产品顺利完成。我们在项目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互相配合的团队精神,养成互相协作的良好的工作作风。凡是良好的团队在项目产品评价时都要在班上介绍经验,并且给团队的每位成员加分。通过合理的方法使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到团队精神在今后工作中的重要性。

通过实施项目课程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这些优秀的素质对学生一生都非常有益。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课程实施的关键 篇4

教师教学能力, 具体来说, 包括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问题设计能力、提出与回应能力、课堂应变能力、即时评价能力等。

以下以问题教学为例, 谈谈教师的教学能力在课程实施中的体现与作用。所谓问题教学, 是指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 它是把教学内容化作问题, 提高教师的实施策略, 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在理科教材中每一个章节, 应有它的逻辑联系, 同样语文教材的每一单元、每一篇课文也有它的情感逻辑, 教师尤其要准确把握每一篇课文的内在联系, 并准确找到教学内容的关键点, 以此为中心, 提炼核心问题, 牵一发动全身, 形成“问题流”, 帮助学生辨识各个关键属性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推进思维与情感的流动。

对学生的理解与把握也很要紧, 我们要掌握学生的已知与未知, 才能确定教学的起点:对于学生已知的, 要少教;对于超越学生认识水平一大截的, 要慎教;对处于最近发展区的知识 (内容) , 要重点教。教学就是在学生已知基础上向未知领域突进的历险, 挑战学生已有的认知, 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勇气与兴趣。教学中以问题呈现的形式, 帮助学生构建新知识以及深层理解学习内容;同时还要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或策略去帮助学生更投入地参与学习;还要注重课堂上的互动, 使教师及时得到学生学习的反馈, 使用合适的评价激励学生持续有效地学习。

比如我在执教《夏洛的网》一课时, 注意了核心问题的提炼与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关注。在文中父女的对话就是关键点 (父亲要杀落脚猪, 认为留着它是个麻烦, 女儿要阻止这种屠杀行为, 于是展开了一场冲突) 。

“弗恩, ”阿拉布尔先生说, “养小猪的事我比你懂。落脚猪麻烦大着呢。现在让开吧!”

“可是这不公平, ”弗恩叫道, “小猪生下来小, 它自己也没办法, 对不对?要是我生下来的时候很小很小, 你也把我给杀了吗?”

阿拉布尔先生微笑了。“当然不会, ”他说着, 疼爱地低头看着女儿, “不过这是两码事。女孩小是一回事, 落脚猪小又是一回事。”

“我看不出有什么两样, ”弗恩回答说, 仍旧抓住斧头不放, “我听到过那么多不公平的事, 这件事是最最不公平的。”

不公平成了问题讨论的核心。成人是从现实的角度看待问题, 是理性与分析的;孩子是直接感悟的, 较少利害思考, 从生命的本能思考问题, 接近于庄子的齐物论, 认为生命的本源是一样的, 所谓万物同源。父亲的看法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小女孩弗恩本真认识的价值, 在比较讨论中, 学生对生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在讨论中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老师, 我有疑问, 不杀生, 我们吃什么呢?就如老师你自己一样, 也要吃肉啊!这时考验的是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即时组织能力与平时积累的恰当呈现。经过师生讨论, 明确了《夏洛的网》是文学作品, 不等同于现实生活, 就如《愚公移山》一样, 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这么认死理的人的, 寓言告诉我们人类要有一种锲而不舍战胜自然的精神, 《夏洛的网》倡导的是拥有一种对生命尊重的悲悯情怀。

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实施方案 篇5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推进课程改革,贯彻落实《贵州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和《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建立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特制订本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课程目标:

1、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加强课程与地方经济、社会、学生生活的联系。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 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地方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4、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

5、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打造系统的校园文化,进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二、组织保障:

1、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高中新课程实验作出正确决策和部署,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办学条件、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对实验过程予以指导和调控。

2、成立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开发与实施具有地域特色、适应学校特点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办学特色。

3、成立课程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各年级的课程计划形成建议并组织反馈;优化整合现有资源,开发建设新型课程资源。

4、学校有完善的教研组、备课组制度,定期交流研讨,全面落实学校各级教学任务。

三、课程设置•校本课程:

(一)开发原则:

1、实效性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政策,遵循课程开发的规律。

2、互补性原则。要充分体现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用,发挥其自身优势,使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能相互协调地发挥整体育人功能。

3、针对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我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要出发,强调有利于形成学校的特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需要。

(二)开发目标:

1、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整合与补充,以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与多样性。

2、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凸现学校办学特色。

3、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4、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5、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环境。

(三)开发的内容类别:

1、古诗经典诵读。选编部分优秀古诗词和近代优秀诗文,利用小学阶段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强化记忆,以增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2、普法礼仪读本。目前国家凸显依法治国的理念,让学生从小就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无论是对学生的自我保护,还是培养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后自觉守法、用法的意识都非常重要。同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有助于规范学生的言行,培养孩子做文明学生的良好习惯。

3、抗震救灾读本。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留给国人许多血的教训。其中之一就是在灾难来临之前,如何让人们有所察觉,了解相关的地震方面的知识就尤为重要;同时在灾难来临之时,如何让学生能够尽快逃生,尽量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更为重要。

四、课程设置•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科目及设置

1、一至三年级开设探究活动课程,四年级开设感悟民族精神,五年级开设领略传统文化和课科学发展观课程。

2、通过积极开发地域资源,促进课程整合拓宽学生视野,反映地方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母校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地方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

3、按照课程设置标准的要求设置课时。

五、考核评价

1、教师评价。主要形式是检查和实地听课:一是检查教师的备课是否体现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学科特点;二是实地听相关教师的课,检测课堂教学是否符合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三是看教学效果,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了充分调动;四看学生问卷调查,看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得如何。从而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

2、学生评价。主要是通过平时的表现和形成性检测相结合。一是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学习态度,参与状况,过程记录等,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进行记录;二是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三是看学生书面考试或考察结果。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出学生该课程的分值。

课程实施能力 篇6

一、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新课改要求在教学中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是教学取得高效率的根本保证,所以,在反思能力的培养中,要求学生必须学会了解自己,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调控,教师要告诉学生反思的重要意义,教给他们基本的方法,提供必要的训练,通过反馈,不断加以矫正,从而加强学生的反思意识,最终转化为反思能力。

2渐进性原则

和认知活动规律一样,反思活动也是渐进的,所以教师在训练学生时,不要急躁,要遵循规律,分阶段逐步实施,在训练中既要有序,又要有层次,让学生在反思活动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

二、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重要途径

1通过学生作业的错误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在解决学生的作业或考试试卷中的错题时,教师切勿把正确的答题方法、过程和答案直接给学生,否则学生就不会对自己的错误解法进行反思,这样就失去了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一次好机会,教师可先把学生的错误答案归纳起来,然后展现给学生,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反思错误之处,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2通过布置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在布置学习任务时,提醒学生回顾旧知识,在记忆中搜索、反思以前所学的类似的内容、类似的情境、类似的方法,从而猜想本节课内容的探究方法,较为典型的例子是在学习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后,学生掌握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内容和用法,在后续的《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学习中,只要引导学生反思前面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回顾中迁移,在反思中猜想,轻而易举地就能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反思的优势所在,乐于在今后的学习中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3通过得到的结论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提倡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在做完一道数学题时,可以将题中的一些特殊条件一般化,从而得到更为普遍的结论,使问题得到推广,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问题的本质,从而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例如:

原题:动点P到直线x+4=0的距离减去它到点M(2,0)的距离之差等于2,则点P的轨迹是什么?

变式:动点P到直线x+y-4=0的距离等于它到点M(2,2)的距离,则点P的轨迹是什么?

根据这组变式题,学生必定会好奇地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虽然这两题差不多,但原题的答案是抛物线,而变式题的答案是直线,其主要原因是点M(2,2)在直线x+y=4=0上。

4通过做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不少学生写作业、试卷时以快速完成为目标,缺乏检查和验算,面对错误看不出来,究其原因是学生的思维批判性差,反思意识薄弱,反思能力低,针对这种现状,教师要提醒学生答题时注意思考:“我这样做对不对?”“这种方法好不好?”等问题;订正时,多想想“我错在哪里?”“我为什么会做错?”“我以后如何做?”在学生答完题之后,对较为典型的题目要求学生整理解题思路,复述思考过程,通过反思,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质量,使学生尝到反思的“甜头”。

总之,新课改在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我们认识到反思是认识过程中强化自我意识、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重要方式,因此,在今后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也为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做出积极的尝试,以期达到落实新课改教育的目的。

课程实施能力 篇7

一、课堂上营造创新的教学氛围

学生的思维是在自主探究、积极合作交流、相互辩论中发展的。因而, 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保障。因此, 笔者在数学课堂中, 走进学生中间, 与学生平等对话。对于能够在课堂中, 大胆地对老师讲授的内容和同学们提出的想法产生疑问并及时发表自己见解的同学, 给予拥抱或奖励。与此同时, 在教学中给学生充足的思考、讨论的时间,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 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这样, 让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创新意识的教学氛围。

例如, 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 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把下面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或与加减有关的算式。

学生很顺利地将 (1) 、 (2) 题进行改写, 而对第 (3) 题进行改写则有些困惑。在老师的启发下, 同学们列出了8×4+4。教师给予肯定后, 接着鼓励学生:这道题还有更简捷巧妙的解法, 请同学们再认真观察一下题目特点, 看看哪位同学最聪明, 最早发现!学生又投入紧张的思考和热烈的研讨当中。结果, 有的同学列出了:8×5-4 (看到一个不存在的8) , 还有的同学对信息进行整体改组, 把原来的“4”分成4个1分别加到每一个“8”中, 列出了9×4。针对上面想法有的同学疑惑, 于是由想出以上办法的同学来解释自己的想法。针对这样出色的表现, 笔者不由得为学生们鼓掌喝彩!同学们在参与过程中体验着探索、发现、创新的快乐和自信。课堂上看上去好象有些“乱”, 但一个开放的、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课, 应该有他们自由表达意见的空间。在教师控制之中的“乱”,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让他们真正参加到教学中, 让他们去创造性地学。

二、教学时激发主动参与的兴趣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 学生一旦“学会”, 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 便会强化学习动机, 从而更喜欢数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能力。因此, 笔者在教学时, 注重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例如, 在教学“年、月、日”时, 笔者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又提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紧接着笔者提出:“同学们, 一般的一个人有几岁, 就会过几个生日, 可是小强满12岁的时候, 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听了感到疑惑。这时老师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 及时地引导他们进入新课。整堂课学生是在带着解决问题的心态去学习新知的, 探究的味道十分浓厚, 学生积极思考, 踊跃发言, 最后的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条件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主阵地在课堂, 但这并不是唯一的途径。新课程要求我们学有用的数学,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学数学, 去发现数学问题, 让数学教学走出书本走向生活, 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如:在教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克、千克”时, 由于学生小, 与实物接触的少, 在学生的脑海中没有具体的概念, 一个鸡蛋重多少、一桶油重多少, 有些学生头脑中没有形成重量感。因此笔者留了个小调查作业:要求学生去观察哪些物品用克作重量单位, 哪些物品用千克作重量单位并让学生用手掂一掂等活动。学生通过有目的地观察, 把能带来的物品带到课堂上再一次掂一掂去感受、汇报交流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辨别的。再通过分析、比较, 学生很好的掌握了这一单元的内容。这样, 课堂中难以接受的问题在生活中解决了, 而且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 积累了好的、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 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课程实施能力 篇8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教科书不断出现新的版本, 教学理念不断革新, 教学方式纷纷推出, 教学评价方式日趋灵活, 这对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从调研情况看, 目前农村教师面对新课程出现无力感、无助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一些教师要么囫囵吞枣、不加辨别地套用别人新课程的教学方法, 要么干脆新瓶装旧酒、不假思索简单地沿用过去的教学方式。由此, 课程改革与实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 如何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课程理解能力、课程转换能力、课程操作能力和课程评价能力, 帮助教师从“机械”、“常规化”、“他主”的课程实施向“整合化”、“创新型”、“自主”的课程实施转换, 进而提高课程的实施质量。因此, 有必要深入分析农村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现状与困境,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和策略。

一、农村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现实困境

经过对大量农村教师的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课堂观察, 我们发现虽然近年农村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在不断提升, 但整体仍不尽如人意, 集中表现为农村教师存在着课程意识淡薄、课程理念落后、课程知识缺乏、核心课程能力缺失、自我提升能力不足等共性问题。

1. 课程意识淡薄

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 是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1], 它是教师自觉课程行为的起点, 直接指引着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是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核心要素。教师的课程意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本体意识, 即对新课程、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新课程实施方式、新课程评价方式等等问题的基本认识, 是对课程核心内容的“本体”性理解, 这是形成教师课程意识的前提。二是差异意识, 即对新课程的基本认识与传统教学理解的主要差异, 课程的意识往往是以差异化的形式存在的, 只有明晰了变化与发展, 才能对新课程予以准确定位。三是主体意识, 即教师对个人在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价值、应为与能为的基本定位, 是在新课程实施语境下对个人观念、能力和知识的重新审视与定位。反观农村教师课程意识的现状会发现, 在本体意识上, 教师们往往表现出疏离和漠视感, 既不愿意亲近新课程也不愿意深入学习;在差异意识上, 教师们经常表现为否定和抵触感, 很多教师在没有深入领会新课程要义与特点的情况下便对新课程进行指责与否定, 并在观念上和行动上拒绝新课程的实施;在主体意识上, 很多教师流露出无助与无所谓的态度, 一方面, 他们面对新课程的挑战感到由衷的不适应, 情感上很无奈、能力上很无助;另一方面, 在群体性无助的环境中对无法胜任新课程教学又感到大家都一样, 教不好也无所谓。

2. 课程观念落后

观念决定行为。对于课程活动也是如此, 有什么样的课程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行为。课程观念是“人们思考课程问题所获得的结果, 它包括人们对课程是什么的认识及其思维方式, 也包括人们认为课程应当怎样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结果。”[2]新课程观念至少应该包括课程是什么、课程有什么价值、课程的形态有哪些、课程应该如何来教、课程应该怎样来评价等方面。对这些有关课程问题的基本认识和态度不仅影响着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 同时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首先, 对于课程是什么, 多数农村教师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上。对于课程的价值, 教师们的认识往往会出现分歧, 认为“名义”价值是培养学生的素质而“实际”价值在于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对于课程的形态, 农村教师更多地将其理解为静态形态, 而忽视了课程形态的多样性和动态性, 这与他们将课程视为教学内容的观点是一致的。至于新课程应该怎么来教, 教师们在认知上会明确表示应与传统的教学有所不同, 但在操作上却不知该怎样做, 宏观判断与微观诠释之间出现了错位;关于对课程评价的理解, 农村教师普遍认为与己无关, 评价是专门机构的事情, 怎

*该文为教育部2011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城乡统筹视域中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补充机制研究” (项目批准号:11JJD880035) 的研究成果

么考就怎么教是天经地义的, 在评价方面教师们并没有多少自主权。农村教师的课程观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几乎可以视为教师群体的缩影。这提醒我们, 新课程培训多年仍然没有从深层次上改变教师的课程观念。

3. 课程知识缺乏

教师知识对于教师的教学行为至关重要。而课程知识是教师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知识的结构与质量将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产生明显的影响。简单而言, 教师的课程知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课程发展趋势的认知、对课程核心理念的理解、对课程实施现状的了解;二是对课程标准文本的认识、对教科书设计意图的领会、对不同版本教科书异同的掌握;三是对课程隐含的教学观念的领会、对新课程教学行为特点的把握、对有关个人课程设计与开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四是教师对个人课程知识进行客观评价、反思的知识, 以及有关个人课程知识提升的策略、方法、途径的知识。整体而言, 农村教师的课程知识水平相对偏低:首先, 农村教师对课程发展的历史与趋势缺乏了解, 对概念化的课程理论缺乏兴趣;其次, 农村教师更喜欢“消化”好的、具有操作性的课程知识, 他们不愿意自己去理解、领会、内化课程标准、教科书的深层意蕴;再次, 农村教师对新课程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认识不足, 也缺少对个人教学观念的反思、缺少对新课程教学行为的思考;最后, 相比较而言, 农村教师尚未形成良好的个人课程, 同时, 在如何促进个人课程生成方面也缺乏相应的策略性知识。

4. 核心课程能力缺失

新课程实施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新课程实施需要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而教学行为的转变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我们将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应该具备的关键教育教学能力称为核心课程能力。与传统的教学相比, 教师应具备的核心课程能力很多, 比如组织学生探究活动的教学能力、开展小班化教学的能力、有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中联系生活联系实际的能力等等, 这些能力是新课程教学更为看重的能力。遗憾的是, 对于这些核心课程能力, 农村教师的掌握水平普遍不高。这容易导致很多问题, 首先是, 新课程的教育价值得不到体现, 新课程只有用新方式教学才能发挥其优势, 一味地新瓶装旧酒, 新课程的教育功能势必被弱化;其次, 大量课程资源被浪费, 随着学校建设的标准化, 农村学校开始配备大量实验设备、多媒体设施等, 但是因为教师不具备相应能力而得不到有效利用;再次, 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 教师的核心课程能力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最后, 教师核心课程能力的缺失导致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丧失, 缺乏核心课程能力就无法真正开展新课程教学, 无法开展新课程教学就难以进一步提升个人的课程能力, 这样的恶性循环使很多老师失却了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5. 自我提升能力不足

自主发展能力越来越成为教师的核心竞争力。教育事业、教育理论、学科知识的发展越来越快, 教师要跟上这种变化就必须具备相应的自我提升能力。自我提升能力具有综合性, 广义而言, 包括教师自我提升的动力、自我评价的能力、职业规划的能力、自我教育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等;狭义而言, 就是教师采用各种策略提升个人职业水平的能力。目前, 农村教师自我提升能力不容乐观, 总体表现为:一是农村教师自我提升动力不强, 因为农村学校信息比较封闭、竞争相对较弱、激励措施不够、危机感不强, 农村教师往往容易满足现状缺少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二是农村教师自我提升的能力不够, 往往缺乏自我规划、自我设计的意识, 同时也缺少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能力, 尤其是在面对职业困难的时候, 农村教师更容易自暴自弃、怨天尤人;三是农村教师自我提升途径有限, “自我提升途径”不属于自我提升能力的内容, 但却是自我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 农村文化设施、教育机构、培训、交流、展示机会等都较城市缺乏,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自我提升活动。

二、农村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困境的归因

1. 职前教育起点低, 职后教育效果不显著

整体来看, 农村教师年龄普遍较大, 第一学历普遍较低。很多老师当年在学校学习的知识要么本来就很有限, 要么早已经进入知识的半衰期已经遗忘。职前教育给教师打下的知识基础无法满足教师的职业活动和专业发展的需要。另外, 在以前的教师教育中更多地是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的传授, 很少涉及课程知识的培养。很多农村教师寄希望于职后培训来提升职业素养, 但目前农村教师培训存在很多不足, 比如培训缺乏针对性、培训方式单一;培训名额有限, 不能做到全员培训, 培训经费紧张;缺编严重, 教师无法抽身, 等等。上述种种原因导致教师职后培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无法满足农村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提升的需求。

2. 自我完善动机不强, 缺乏职业规划意识

相对城市学校而言, 农村学校教师之间的竞争较弱, 自我提升的内驱力不大, 这导致农村教师自我提升、发展的动机不强。尤其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课程知识、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提出了多方面的新要求, 教师们如果没有强烈的自我完善动机的驱动很难完成繁重的提升任务。同时, 很多农村教师的学习往往是片段化的、被动的, 很少有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和能力提高进行长远、周密的规划。这最终使得农村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提升缓慢。

3. 工作压力大, 教师职业成长时间难保证

农村教师的工作压力很大, 尤其是小规模农村学校教师的压力更大。在农村学校, 跨学科、跨年级上课的情况很普遍, 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 一些教师还要走教, 这导致他们无暇学习。同时, 为了家庭的生计, 一些农村教师在工作之余要帮助家里干农活, 农忙的时候甚至还要请假。农村教师在农村社会中具有复杂的社会身份。没有时间的保证, 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提升便无从谈起。

4. 校园文化落后, 教师成长软环境太“软”

比较而言, 农村学校的文化建设比较落后。在制度文化方面, 很多农村学校没有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和发展规划, 学校管理和发展具有随意性, 与教师发展、激励相关的制度经常不到位;在硬件建设方面, 随着国家和地方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 农村学校硬件建设已经得到相当的改善, 但是硬件使用效率偏低, 比如很多农村学校已经建成了微机室并能上网, 但是老师们还没有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提升个人的课程能力。限于规模小、学科多、教师少、负担重、动机弱等原因, 很多农村学校没有建立起教师合作发展文化, 老师们的课程能力发展基本上都是“单兵作战”, 没有发挥出学习共同体的优势。

5. 学校合作不足, 地域学校发展协同不够

因为布局分散、距离较远、工作紧张、经费有限等原因, 很多农村学校之间并没有形成教师发展联合体。理论研究和成熟经验证明, 农村学校的区域协同发展是教师课程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模式。它可以在一定区域内促进教师的经验交流, 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 提高教师培训的效率, 分享发展中的快乐, 但实践中很多地方要么没有开展校际协作, 要么流于形式。封闭、单一、静态的工作与学习环境不利于包括课程能力在内的农村教师素养的整体提升。

三、农村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提升策略

农村教师课程能力水平整体不容乐观的原因很多, 这既有历史的原因——教师队伍整体基础较差、职业素养水平提升较慢, 也有任务的原因———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现代化、国际化的视角和要求, 这必然会对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提出空前的挑战, 还有设计的原因———面对如此庞大的改革工程, 科学、合理地规划、布局、推进是前提, 也是基础。这也要求我们在构建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提升策略时, 必须处理好教师一般素养与特殊能力的关系、文本学习与实践探索的关系、个人努力与群体协作的关系、知识优化与能力提高的关系、环境营造与内因激发的关系。鉴于此, 我们提出七个方面的农村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发展策略。

1. 加强教师制度建设, 为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提升提供制度保障

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提高需要相关教师制度的支持, 民主、科学、合理的教师制度是促进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发展的动力和保障。一方面, 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出台相应政策和制度, 提供教师课程能力发展和课程开发环境建设的基本保障。适当增加教育投入, 为教师课程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 教育行政部门要支持和鼓励教师的自主发展, 鼓励非行政化的教师学习交流活动, 发挥非行政化团体的作用, 将更多的主动权交给教师自身。保证教师在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上都有一定的自主权, 让全体教师真正主动地参与进来, 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发展。

2. 促进学校文化发展, 为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提高创造价值环境

人们在占有文化的同时也被文化占有着, 其实, 塑造一个群体和个人的能力、观念、习惯、思维的重要主体恰恰是人们形成和创造的文化。学校文化是在学校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群体内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的思想和信念、职业精神和行为准则、规范等的总和。学校文化是教师成长的“小环境”、“小气候”。[3]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发展需要学校文化的发展作为文化支持。学校文化的优化有助于教师共同体对课程文化的认知、认同和内化, 进而有助于其课程实施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促进学校文化发展要重点关注教师的自主学习与发展、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学研究与反思、学校各层级的协同与配合、积极价值观的培养与引导等方面。例如, 协作文化是良好教师文化的应有之义, 有助于教师之间形成交流、互助和支持的局面, 使教师们形成教师发展共同体。在建设学校文化时, 要帮助教师共同体形成积极的课程信念, 鼓励教师共同体形成合作的工作方式, 激发教师参与课程活动的文化自觉性。当然, 学校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既需要校长的引领、全体教师的参与, 也需要时间的积淀与底蕴的积累。

3.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促进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优化与发展

校本教研是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研方式, 已经成为教师基本的学习方式和专业发展方式, 有助于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优化与发展。校本教研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了学校, 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这样既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 又有利于总结探索规律, 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 从研究者的视角来分析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 会极大地促进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优化与发展。校本教研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 即需要一定数量的教师, 形成学科教研组。在农村很多地区, 一所学校一个学科只有一位教师, 不能形成学科组, 无法开展校本教研。解决的办法就是划分学区, 以学科为单位, 形成教研组, 集中时间, 开展学区教研[4]。

4. 补充教师课程知识, 为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提高准备认知前提

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是以教师扎实、丰富、灵活的知识结构作为基础的。影响教师课程能力最重要的知识包括教师的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和课程知识三个部分。其中, 课程知识是实践中最容易被忽视, 也是对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发展最为重要的部分。教师知识的培养和提高应注意四个方面:一是提供立体的学习资源, 促进教师知识整体优化。在教师教育上要为教师提供全面、立体的学习资源, 使其在课程知识发展上“营养全面”、发展均衡。二是采用灵活的学习方式, 保证教师知识健康发展。学习方式的选择应考虑一线教师的学习特点, 增加案例分析、课例点评、经验交流等, 同时也要通过读书心得、热点解读、论文撰写等提高其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性。三是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反思, 在学习、反思中实践, 实现“知行合一”、“言行合一”。具体而言, 应该鼓励教师写教学反思、教学博客、搭建师生互动平台等。四是激发教师的理论旨趣, 提升教师的精神追求。理论自有其教育价值, 要让教师感受到理论的力量和作用, 愿意用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这样才可能成为专家型、研究型、可持续发展的教师。

5. 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 为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发展提供系统支持

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发展需要系统的职前职后教育作为支持。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发展, 从根本上来说是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这需要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教育的一体化, 需要对教师职前与职后教育进行全程的规划与设计, 把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统一起来。职前培养要特别注重课程知识、课程理念等方面的学习, 同时还要开设课程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师培训是职后教育的重要方面, 是教师更新课程理念、获取课程知识加强课程反思的重要途径, 也是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培训的过程中, 既要注重农村教师教育理论知识的提升, 又要加强他们实践性知识的建构[5]。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一定要考虑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科教师的主要特点。要了解农村学校的基本状况和教师整体情况, 对农村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文化氛围、周边环境、实验室建设、图书馆建设和信息技术建设等不同层面的情况也要有所了解。这样有针对性地对农村教师展开培训, 才能更好地促进其课程实施能力的发展。

6. 改革教师评价机制, 为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发展提供导向和激励

评价具有导向、激励、鉴定等功能, 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持续发展需要相应的教师评价制度作为导向和激励。要改革以“学校名次—学生成绩—教师业绩”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使教师正确看待课程实施与学生发展的关系, 摆正课程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要构建注重教师和学生发展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通过构建分层评价体系、发展性评价体系等, 激发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具体来看, 不能把学生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依据, 要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 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有机结合, 从发展的角度对教师加以评价。总之, 对教师的评价最终要促进课程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7. 强化校际教师合作, 为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提高创建协同发展平台

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发展不仅需要教师的自主发展、付出个体努力, 同时也需要与同事们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合作是教师们为了改善学校教育实践, 以自愿、平等的方式, 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共同探讨解决的办法, 从而形成的一种批判性互动关系[6]。在实践中, 不仅要加强校内的教师合作, 也要加强不同学校之间的教师合作, 为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农村学校在其教育环境、教师文化、课程资源、学生整体状况等方面都具有相似性, 各学校之间在课程实施及教师培养方面应该具有沟通、互补和合作的可能。各学校之间可以通过建立制度化或者非制度化的合作形式, 使不同学校之间的教师有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共同分析和解决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 可以开展校际教师间的互相听课、资源共享、经验交流等, 也可以建立网络交流群, 不定期地交流、探讨、解决农村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郭元祥.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教育研究, 2003 (6) .

[2]王慧霞.解释学视阈中的教师课程观念及其影响因素.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0 (1) .

[3]赵昌木.创建合作教师文化:师徒教师教育模式的运作与实施.教师教育研究, 2004 (7) .

[4]韩江萍.校本教研制度:现状与趋.教育研究, 2007 (7) .

[5]肖正德.农村教师队伍结构的失衡问题与优化策略.课程·教材·教法, 2012 (4) .

课程实施能力 篇9

一、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国家教育的一件大事。根据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需要;提高我国教育科学水平的需要而提出来的一个教育改革政策。新课改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我们下一代人才的培养, 直接关系到民族综合素质的提高, 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因此, 我们对此要高度重视, 以课改主人翁的思想自觉把课改的精神和要求在教学工作中落到实处。我们基层教师应当是课改的先锋, 应是课改阵地上冲到最前的勇士。在课改实践中, 我们要讲求奉献, 积极进行理论学习和科研, 大胆实践, 勇于开拓创新, 及时总结经验。

二、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育理念是他的“立教之本”。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一种落后的教育理念就会产生一种落后的教育;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就会产生一种新的、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提高是要求我们教师要改变落后的教育教学思想, 学习和提升新的科学的先进的教育思想。现在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确立把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审美、艺术放到同一水平线上, 真正实现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知与情相统一、学习品质与心理品质以及身体素质并进的素质育人目标。在这个目标下, 教师既要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又要正确处理好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从学生学习方法的自主性, 学习目标确立的前瞻性, 教学过程设计的科学性, 教学手段的有效性, 教材使用的合理性, 课外延伸的创新性, 学习评价的综合性、发展性, 学生学习过程自主性等方面都应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

三、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研究, 在研究中成长, 这是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的重要举措。如果说学习培训是帮助老师转变教育观念的话, 那么校本教研和课堂教学改革就是促进老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新课程的核心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课堂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 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园地, 因此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是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必要途径。两年前, 我校优秀教师李素艳参与《创设物理教学中的实施和研究》省级课题的研究, 编撰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被我校推广使用, 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一研究成果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方式提供了可行性的保证。在这一研究基础上, 学校又组织了一个课题组, 由校长作为课题负责人。研究的课题是《倡导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在几个班级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学案引领、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 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 要求学生根据学案的引领, 预先学习课文, 完成学案中设计的一些问题, 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知识, 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学习后, 在课前交给老师, 授课老师在审阅学生完成的学案的基础上, 再设计课堂教学方案。课堂上, 让学生自学的成果充分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广泛而深刻地讨论, 把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地方, 变成师生情感交融、信息交流的地方, 变成学生展示自我、体验成功和增强自信的地方。这一课题的研究持续了一年, 老师在研究的过程中, 新的理念得到了强化, 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 教学自信得到了增强。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享受了快乐, 体验了成功, 增长了能力。

研究结果表明, “学案引领、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不仅符合课改精神, 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而且也提高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四、提高教师的知识文化水平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教材的改革。与旧的教材相比, 新型教材的知识的范围更广更新更具有前瞻性开放性。加上信息技术的普及运用,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 给教材带来了无限生机。还由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 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加强, 学习空间更大, 需要各方面的指导将更多更深。还有新教材里知识的外延不断扩展扩深, 课外的知识、信息的来源的广度加大与深度加深, 再加上新教育资源的不断开发, 教师需要的新知识将会越多越新。如果我们教师还抱着“一本通书教到老”的思想;如果教师的文化知识水平不能与时俱进, 那么将无法指导好学生的学习。过去“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就要有一桶水”的说法应更改为“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就要有一桶不断鲜活的泉水。

五、加强教师的创新意识

“新课程改革”顾名思义就是在“新”字上做文章。有许多新的东西需要我们教师去尝试。过去的宝贵经验是我们的财富, 但我们不能死抱住经验不放。江泽民主席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这就告诉我们要实施新课程改革就要勇于创新, 不断创新。新的教材与使用, 新的师生关系, 新的教学方式, 新的教学方法, 新的学习方式, 新的评价方式和策略等方面都须要我们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去实践, 去创新, 去总结。教师作为一位文化的传播使者, 作为一位学生灵魂的缔造者, 首先就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没有教师创新的教, 就没有学生创新的学。”我们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挑起新课程改革这一具有强大创新空间的担子, 为新课程改革添上五彩缤纷。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但是我们在追求这些目标的同时, 深刻体会到新课程的实施, 对教师是一种挑战, 但也是教师发展的动力。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体验、摸索、总结, 不断追求专业发展, 实现更高的生命价值, 为学生生命发展奠基, 也为自身生命发展奠基。

摘要:为使广大教师提高新课程实施的能力, 学校审时度势, 及时调整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 把“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提高专业水平”作为提升教师素养的主要内容。立足校本研究,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完善制度, 有效的促进了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的提高和专业成长。

课程实施能力 篇10

一、重构教材的能力

在传统的课程观中, 教师对教材的重构能力就是怎样通过对教材进行改造实现有效地把教材内容教给学生的能力, 它解决“怎样教好”的问题。在新课程环境下,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构者、开发者, 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 (方案) , 而是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加工, 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创造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新的重构教材的能力。

所谓教材重构, 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依据课程标准, 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对既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加、删减、置换及加工, 整合各种课程资源, 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包括两部分:一是教师在教授前对教材内容的重构, 其中包括对教材内容的增加、删减、置换及加工, 其成果是形成“预定传授内容” (教案即为其典型) ;二是教师在教学现场的师生互动情景中对预设教材内容的调整, 这种调整可能是教师自身的认识发生变化的结果, 也可能是教师改变课堂教学的策略。经历这两个过程, “教材内容”便实现了向“教学内容”的实际转化。

二、合作交流的能力

传统教学重视教师的教,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中, 教学中的交往与合作主要是教师与全体学生或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交往, 教师与小组、小组之间、同学之间的多向立体交往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现代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学会合作, 这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参与、协调与合作的能力。

(一) 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交流

伴随着新课程而来的新理念、新目标、新内容、新教法, 需要教师合作交流, 汇集集体的智慧。在资源开发上, 可分工查找课堂教学所需的文本、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分工制作课件、准备实验, 再共同研究, 最后确定最佳方案;在教学研讨中, 可以就课程理念的理解、课程标准的把握、教材的处理、教法的选择等问题, 分头研究, 共同探讨;在学情分析上, 可以就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展开研讨, 把各班的情况加以汇总, 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情况, 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二) 参与学生的合作交流

新教材的内容具有基础性、时代性、社会性的特点, 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在新课程中, 教师要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落实, 还要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树立。这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 需要教师融入学生, 与学生合作。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个性特长、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等, 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 而不是流于形式上的师生交流。教师要理解和尊重学生, 建立一个宽容的课堂氛围, 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思想, 因势利导, 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 指导学生合作交流

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合作交流活动, 如让学生共同探讨学习中的某个问题, 共同完成某项研究性学习课题等。

(四) 重视与家长的合作交流

教育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要与家长合作, 听取不同的意见, 采取适合的教育方法, 以取得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现代学习方式是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学习活动, 为了保证学习的有效性, 教师要把握“干预”和“参与”的尺度, 既不能包办代替, 进行填鸭式教学, 又不能毫无组织形同“放羊”。教师要激励学生思考, 成为学生学习与实践的顾问, 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供恰当的帮助。为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学生认知领域已有的水平, 能够预见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自身价值观、情感态度、行为调节等方面将发生的变化。同时, 还要规范学生的学习态度。化学学习不能只凭一时兴趣, 而是需要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务实态度, 教师要自始至终都重视学生的学习规范。

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 与学生合作是“双赢”的, 教师与学生平等的对话, 可以融洽师生关系, 使学生逐渐学会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同时, 教师也会在与学生的合作中获得新的灵感和创意, 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客观科学的评价能力

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 重视课程的激励和改造功能, 强调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课程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发展, 更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 以及不同层次课程之间的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和提高课程评价的能力, 学会对各种课程进行评鉴, 对课程实施状况进行分析, 对课程实施结果进行评定, 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多种功能。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长, 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关心他们的需求。只有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真实、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 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 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独立思考;只有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 才能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 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为了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也应该作为化学课评价学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评价学生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 全面性原则

对学生的评价, 既要重视知识与能力, 更要考查过程和方法, 以及学生在化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是否形成了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

(二) 过程性原则

对学生化学课程的学习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 更要注意发展变化和过程, 把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要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成就。

(三) 个别差异性原则

评价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允许学生达标有先后, 允许二次评价, 甚至以进步程度作为评价标准。

(四) 交互性原则

要重视学生、教师、家长在评价中的作用, 使评价成为三方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在评价过程中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五) 反馈性原则

不论采取何种评价方式, 都要把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 否则再有价值的评价也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总之,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更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在关注学生智能优势的前提下, 承认个别差异, 倡导真实性的评价, 关注学生的起点行为以及潜在能力的发挥。评价的结果应使学生既能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 又要使学生感到自己有价值, 受尊重, 并且有信心发展自己的能力。

五、反思和总结的能力

虽然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相对来说有其固定性, 但化学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新技能、新方法、新策略和新理念等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和学习, 教学中的不当或有待改进之处要通过反思加以完善。教师要积累经验, 使其上升为理论, 使自己真正成为有思想、有能力、有智慧的教育工作者。总结和反思教学实践经验的方式有多种, 如教学日记、录音带、录像带以及个人教学心得等。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这些方式给自己的教学实况留下记录, 也可以对自己的教学发展路径做长期的跟踪, 对自己的进步做长期的分析, 进而找出有待进一步学习、提高的环节。另外, 同事观摩与教学评议、教学经验交流会、化学教学专业网络活动等也是教师及时了解教学研究动态, 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有效途径。

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焦点, 也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重要标志, 是新课程理念及体系有效实施的保证。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录音、投影、网络等多媒体教学手段, 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学生的思维。实现这一整合的关键是教师, 教师的信息素养、信息技能决定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程度和效果。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 有许多知识点很难用实验、语言来表达清楚, 尤其是物质结构、化学键等微观理论, 如果能很好地运用多媒体动画课件来模拟、说明, 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电解原理、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等知识, 可用计算机模拟其过程, 让学生“看到”电子的得失、化学键的断裂与产生等过程;在化学理论课的学习中, 对于微观的或抽象的知识, 如物质的微观结构、原子和分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电子云的意义、原电池的形成、弱电解质的电离等, 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很难使学生充分理解, 而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设计、编制成质量较高的化学CAI课件, 有助于学生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使化学教学过程更具直观性和生动性。

课程实施能力 篇11

关键词:中职生;电子商务;网店运营能力;第三方考核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7-0132-02

收稿日期:2016-05-05

作者简介:欧阳俊(1980-),男,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信息技术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应用、电子商务技术、网站建设、网络广告设计。(广东佛山/528313)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当前成交活跃店铺数量不足总店铺数的一半。因此,可以推测出为数不少的网店在开设后没有进行有效营销,导致无法维持有效成交量而休眠或关闭。中职电子商务教学中,学生的网店运营情况也是如此,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首先,中职学生因为学习而开店,没有精选货源。在选择货源上,为了方便,随意选择阿里巴巴的分销货源。殊不知,阿里巴巴的货源不是自己的专有产品,淘宝上存在众多的分销商,产品严重同款同质化、互相低价比拼,导致产品难以销售。

再者,中职学生运营理念陈旧,营销手段较单一。学生有营销理念陈旧,以刷屏方式在朋友圈、贴吧、论坛、买家秀等渠道上营销较难取得有效流量。同时,目前淘宝店铺销售竞争激烈,数量众多的网店都在争抢为数不多的自然流量,在不付出推广费用的基础上很难在短期内快速提高流量、销量等。

其次,部分学校的实训设备不齐全,课程设计不合理。如部分学校没有相应的摄影室,在自有货源的情况下,学生不能自行对各类产品进行高质量拍摄;部分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使学生不能全身心投入到网店运营中去。部分学校较少渗透营销策略知识及运营技巧操作,使学生不能准确制定产品的营销方案,在淘宝的日常官方活动、大促时不能跟上节奏,减少了产品展示的机会,影响了营销效果。

由此可见,中职学生对于电子商务网店运营的成败与学生运营思维、课程体系学习、实用营销技巧等多重因素是密不可分的。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不断探索高效实用的教学模式,笔者觉得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配套设施

学生在电子商务专业学习中,需要提供拍摄器材、商品打包、打印机、网络等设备资源。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战环境,学校需要建设电子商务实训专用室场。

硬件资源:提供摄影设备,如单反相机、摄影棚、柔光灯、静物摄影台、背景墙等;同时,安排能够满足学生使用网络的计算机实训室,以便能够做好电话客服、网络客服工作。

软件资源:需要配备电子商务配套的软件资源,如电子商务模拟实训软件、图片处理软件、阿里旺旺千牛版、淘宝助理等软件;需要配备有电商企业实习经验的专职教师跟进学生的网店运营情况,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企业实战经验。

二、优化课程设置

电子商务网店运营是一个综合的专业知识检测平台,涉及到商品拍摄、图像处理、网络营销、在线支付、物流配送、客服服务等领域。所以,必须合理规划中职学生三年的专业教学课程,建议从基础入门、网店实战、综合能力提高三个层次来安排课程内容。按照中职“2.5+0.5”或“2+1”的办学模式,结合电子商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将专业知识教学为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学习电子商务基础知识为主,练好基本功。

教会学生计算机操作、图片处理等基本操作及相关基础知识。同时,为了满足今后网店装修、广告设计的教学要求,可以安排每周2课时学习色彩搭配知识,培养学生的配色认知能力。本阶段重点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商品拍摄、图形图像处理(基础篇)、色彩构成、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基础等课程。

第二阶段:以提高电子商务技能为主,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结合电商美工岗位技能,要求学生掌握网店装修、产品图片美化等操作;学习网店运营知识,熟悉各大电子商务平台(如淘系网店、微店等)的运营规则,熟悉网络营销常用工具使用、软文写作方法;以电子商务创业计划入手,开始进行网上开店准备工作。本阶段重点开设网上开店、网店装修、网络客服、网店运营专才、网络营销等课程。

第三阶段:以强化学生的综合运营能力为主,开展校企合作,重点培养学生的网络营销能力。

经过前面两个阶段的基础理论学习和网店运营技能训练,学生已经完成网店开设、试运营工作,但随之要解决的是网店营销和推广难题,加强学生的网络创新思维训练。本阶段重点结合电商企业,开设获取基础流量、关键字优化、搜索排名优化、提高转化率、网络客服技巧、活动策划、打造爆款等课程。

关于提升中职生网店运营能力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探讨

三、更新运营观念

结合当前网店的运营状况,在教学中灌输给学生一种全新的运营理念,营销是网店运营中不可缺少的技能之一。为了有效地提高网店的流量及销量,必须要做到:差异化产品策略、提升产品质量、策划营销活动、优化网店服务等环节。

1.产品差异化:为了让自己的产品脱颖而出,需要实行产品的差异化策略。由于中职学生处于学生阶段,没有过多的资金为网店储备货源,也不能像厂家一样能够自主控制产品设计和生产。为了避免学生都把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分销渠道作为货源,要让学生在选货源时将重点放在产品差异化策略上,选择有个性或可替代性较低的产品,增强产品自身的竞争力,可挑选与有设计能力的厂家合作,或挑选特色产品等渠道解决。

2.做好引流工作:提高网店销量首先必须先提高网店访问流量和访客数,所以学生要学会如何导入流量到自己的店铺中。在教学中,教会学生怎么样去获得网店基础流量,如优化宝贝标题、突出主图设计、优化详情页设计等;同时提高学生的软文写作能力,在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论坛等渠道进行营销;积极参加官方的各种日常活动,如淘金币、淘宝客、节日特惠活动等;借助优惠价、个性内容包装打造网店的人气单品,从而提高网店产品的展现机率。

3.提高转化率:当流量慢慢提高后,需要利用优质客服服务、优惠活动、产品优势等激发客户的购买欲望。在教学中,建议学生自行策划店铺的特色活动,如限时打折、搭配套餐、购物券、包邮、送赠品等,提高产品的点击率和销售成功率。

4.提高客服服务质量:打造较高的网店声誉,需要提供优质的客服服务。培训客服专业的产品知识、客服回复技巧,让客户获得高质量的购物体验,及时为客户排扰解难。如因物流问题导致货物损坏或丢失,要及时做好客户沟通服务,安抚客户情绪,让客户感受到网店的真诚服务;交易完成后,需要做好客户的回访、推送最新优惠、节日慰问等,以此提高客户的黏性,增加回头客的二次交易机率。

四、开展第三方考核

为了让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最大程度地满足企业实际需求,建议在最后一学期,借助第三方来检测教学质量。如按照“政府委托、行业主导、学校配合”的原则推进第三方考核工作,由企业、协会、院校三方成员构成。学生以团队合作或个人形式参与,考核时间以2-3个月内为宜,由第三方提供产品或学生自行寻找货源,完成网上开店、运营等操作。

考核内容可采用“笔试+实操+路演”形式进行,其中笔试部分检验学生对开店要求、网店规则等知识掌握情况;实操部分考查学生从网上开店、产品图片处理、网店美工、营销策略、网店运营业绩等操作过程;路演部分考查学生团队分工合作、网店运营阶段工作、数据分析等运营情况。技能考核是结果性考核,作为本次考核的最终评定分数指标,可采用20%“理论笔试”+60%“实操”+20%“路演”的方式进行;

最后以职业素养评价做为第三方考核的结果显现,由学生在校的指导老师和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所在的企业,通过书面文字形式对学生在校期间和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的实际情况作综合评价。评价中重点描述学生的工作能力体现,提出改进意见,让学生能够清楚自身优势和存在不足,以便在今后工作中找准方向提升自己。

中职学校开展电子商务专业是与时俱进的表现,但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实验过程的体验,必须要求学生通过实战来掌握各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让学生具备自行电子商务创业的能力。高效的电子商务网店运营能力教学需要以合理规划课程设置、引进校企合作、激发创新运营思维、强化营销技能为支撑,才能打造高效电商课堂,把学生培养成高技能的网商精英。

课程实施能力 篇12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 课题研究的目标

1.掌握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现状及原因。

2.探索有效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的方略。

3.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的能力。

(二)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现状及培养。

2.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培养。

3.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现代信息能力现状及培养。

4.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课程开发意识与能力现状及培养。

5.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发展性评价意识与能力现状及培养。

6.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自我反思能力现状及培养。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一) 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选取隆林各族自治县的瑶、苗和仡佬族等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边远农村教师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二) 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2008年5月至2008年9月) :调查教师专业发展需要, 制定研究方案。任务分解到具体人员, 并制定相应的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 (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 :课题组调查教师课程实施能力需要, 制定研究方案, 通过听课、阅读专业书刊、外出学习等形式学习, 结合农村教师教研活动开展科研工作, 撰写科研论文并在教育期刊上发表, 在科研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际科研能力。

3.总结阶段 (2009年11月至2010年9月) :课题组撰写《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的研究》结题总结报告。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学术价值

(一) 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1.实践性成果。本课题研究紧扣新课程实施对教师提出的能力要求, 结合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现状及调查分析, 切实有效地培养和提升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人文关怀能力、现代信息能力、课程开发意识与能力、发展性评价意识与能力及自我反思能力, 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得到社会的好评。

(1) 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 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为进一步了解新课程背景下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现状, 课题组深入到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部分中小学校进行教育调研活动, 目睹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取得的成绩。但同时也发现,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普遍存在着教育科研意识淡薄、基础薄弱、环境较差、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 进行课题研究与指导, 进一步提高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更新教师的教育科研观念, 增强教育科研意识, 加强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建设, 创造良好的教师教育科研工作条件与激励机制, 激发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原动力, 促使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上水平。

(2) 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研究, 提高教师的人文关怀能力。教师的人文关怀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 促进学生的建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能力。课题组综合运用文献法、调查法等方法, 对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地隆林各族自治县部分农村教师人文关怀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合调查结果分析, 针对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存在人文关怀意识薄弱、人文知识欠缺、主体角色意识不强及职业主体性缺失、农村教师的精神关怀能力薄弱等问题, 提出了创设和谐的人文环境, 强化教师的人文关怀意识;强化教师的主体角色意识, 彰显职业主体性;培育教师的人文精神, 提高精神关怀能力;丰富教师的人文知识;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等策略培养农村教师的人文关怀能力, 切实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的人文关怀能力。

(3) 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现代信息能力的培养研究, 提高教师的现代信息能力。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能力的培养正在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开展信息教育、培养学习者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视点之一, 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尤其是信息能力的提高更是需要关注的问题。课题组采用访谈的方式对少数民族聚居地的部分农村教师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 部分教师的信息意识比较淡薄、信息能力不强, 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从加强教师信息意识教育、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强化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提高获取信息能力及信息加工处理能力等方面入手培养农村教师现代的信息能力。

(4) 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课程开发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研究, 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与能力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一项必备的专业技能。课题组综合运用文献法、调查法等方法, 对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地隆林各族自治县部分农村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针对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课程开发意识与能力存在着教师课程开发意识和实践能力欠缺、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欠缺、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弱、教师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较差、教师的反思能力和科研能力薄弱等问题, 提出了转变课程观, 强化教师课程开发意识;大力开展校本培训, 提高教师课;构建学习型教研团队, 提高教师教育研究能力;加强多方合作, 培养教师的合作能力;丰富课程资源, 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等策略培养农村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切实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与能力。

(5) 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发展性评价意识与能力培养研究, 提高教师的评价能力。根据对《纲要》中有关发展性教育评价问题的理解, 我们采用访谈的方式对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部分农村教师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 了解分析民族地区农村教师的发展性评价意识与能力现状。调查结果显示, 部分教师的发展性评价意识比较淡薄、教师开展发展性评价活动的能力不强, 针对这两个突出问题, 提出了激发内需, 充分激活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适度施压, 适当增加教师发展的外在压力;搭建平台, 积极创建教师发展的有利条件等策略培养民族地区农村教师发展性评价意识与能力。

(6) 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 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提高教师自我反思能力是提升教师教育素养的基本途径, 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课题组以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部分中小学校为研究对象, 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自我反思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发现, 教师自我反思意识较淡薄;自我反思理论知识缺乏;自我反思缺乏有力支持;教师自我反思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了转变教师自我反思观念;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提升教师自我反思能力的基本内功;创设良好教育环境, 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反思能力;完善教师自我反思管理制度等措施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自我反思能力培养。

2.理论性成果。本课题组坚持改革实践与规律研究紧密结合的原则,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理论升华、拓展。经过两年多的教研探索活动, 形成了“新课程背景下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现状及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人文关怀能力的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课程开发意识与能力现状及培养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发展性评价意识与能力现状及培养”、“新课程背景下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自我反思能力现状及培养”等研究论文。课题的研究成果已公开发表在《教育与职业》、《百色学院学报》、《吉林教育》等省级以上学术刊物。

(二) 课题成果的社会效益

1.切实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的能力。在课题研究过程中, 我们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和经验总结研究法, 选取隆林各族自治县的瑶、苗和仡佬族等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德峨、革步、克长、隆或等乡镇农村中小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重点研究, 探讨中小学教师实施新课程应具备的能力要求, 揭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现状及原因, 提出了有效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的策略, 不断总结和推广有效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的方略, 切实有效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的能力, 推进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2.增强了课题组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合作能力。从选题、开题到结题, 课题组成员不断探索研究, 通过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进行调查研究, 统计与分析调查资料, 并撰写研究报告与研究论文, 不仅更新了教育观念, 增强了研究意识, 提升了科研能力和合作能力, 并为建设一支反思型、研究型、创新型教师队伍奠定了基础。近两年, 本课题组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兴趣浓厚, 科研能力不断增强, 并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 申报和参与了多项省级、院级科研立项, 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省级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篇以上。

3.加强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联系。长期以来, 高校所进行的教育研究多是脱离了学校教学实际, 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长期处于分离状态。课题组深入农村中小学进行调查研究, 与中小学教师、学生座谈、交流, 将教育实践者与研究者联系起来, 促进了教育理论主体与实践主体之间的对话。中小学为高校教育研究者提供教学实践场所、检验新的教育理论, 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同时大学研究者对实践问题进行研究, 为中小学教育实践提供方法上的指导, 从而使中小学教师获得来自高校的理论指导, 提高自身专业发展和学校教学质量, 促进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转化。

4.提高了课题成果的社会影响力。首先, 该课题成果在主持人所在学校得到了较高的评价, 许多课题研究成果新内容纳入学校全日制普通本 (专) 科班开设的“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 接受教育的学生达到600人次/年, 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其次, 理念形态的研究成果, 在教师岗前培训、教师继续教育、中小学校长培训班等多种场合宣讲过, 拓宽受教育者的视野, 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 近两年来接受教育的人员达到1000多人次, 得到他们的好评。最后, 政策建议层面的研究成果, 已经进入中小学校中层与高层领导的视野, 并在学校教师队伍管理工作的重大决策中得到体现。

四、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设想

(一) 农村教师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不大

农村义务教育全面实施, 虽然地方政府也增加了对教育的经费支持, 不断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但对教师培养的教育经费仍很有限, 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比较少, 缺乏经验的交流。

(二) 构建常规性的教师教育培养管理机制需要加强

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靠的是常规性教育培养制度。目前, 不少学校对这一工作的管理还不很规范, 不仅没有制定教师教育培养的要求, 也没有制定相关的管理激励机制, 使得教师教育培养工作收效甚微。尽管有些学校也有相应的管理制度, 但工作起来还是流于形式。

(三) 课题研究成果应用推广有待进一步拓展

本课题研究已经提出了一整套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的培养模式, 现在也按照课题的指标要求在有针对性地开展实验性的工作, 目前仅限于小范围的学校, 还没有真正意义地做全面推广。

总之, 在本课题中, 我们还只是从一般的角度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的现状与培养的基点。事实上, 不同层次与类型的中小学校, 其教师的新课程实施能力具有不同的特点。不过, 在本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研究人员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 进一步寻求更有针对性与可行性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摘要: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全面实施的背景下,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已成为制约新课改能否深入开展的瓶颈。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 课题组确定了研究目标和内容, 制订了详细研究计划, 采取多样研究方法, 探索并提出了有效培养和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课程开发意识与能力、发展性评价意识与能力及自我反思等能力的方略, 并进行了实践,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 客观总结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今后的研究设想。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6-10.

[2]陈慧.民族地区新课改教师现状与思路调查[J].继续教育研究, 2010, (10) :81-82.

[3]罗祖兵.新课改中农村教育边缘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 2004, (10) :5-8.

[4]杨秀富.西部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 2008, (12) :65-66.

上一篇:考研数学复习方法下一篇:物流一体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