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报告(共8篇)
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报告 篇1
刁口乡学校课程实施水平评估自查报告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依据县教育局要求,现将刁口乡学校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工作汇报如下。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坚持素质教育方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服务意识,增强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狠抓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1课程理念(40分)
1.1理念学习(15分)
学习课程理念的制度健全、措施得力,教师都有学习笔记,并且内容比较丰富,教师了解课程理念,且理解准确深刻
1.2理念体现(25分)
通过会议、校报、校刊、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及时全面地向师生和家长宣传新课程理念,校园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充分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有符合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学校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能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
2课程开设(150分)
2.1国家课程(100分)
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要求开齐国家课程科目,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要求的周课时数开设,没有随意增减周课时数的现象。
2.2地方课程(30分)
按照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要求开设课程,按照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要求的课时数开设地方课程。
2.3学校课程(20分)
有课程开发计划,有一定数量的学校课程,内容有特色,符合学校与学生实际,按照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要求的课时数开设学校课程。
3课程资源(45分)
3.1教师队伍(10分)
按照课程方案要求配齐、配足各门课程专(兼)职教师;教师学历达标,年龄与职称结构合理,教师任用制度科学合理, 激励机制健全
3.2办学条件(20分)
图书、实验器材、体育器械、教学场所、网络等设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有图书、实验器材、体育器械、教学场所、网络等设施使用的制度、措施及相关记录,师生满意度高。
3.3其他资源(15分)
学校有家庭资源的开发计划、落实措施、过程记录,学校对当地校外的自然和社会资源有开发计划、落实措施(活动方案)、相关活动记录、分析或总结材料
4课程实施(165分)
4.1教学研究(35分)
教研机构健全,教研制度完善,教研计划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强,定期开展主题明确、形式多样、记录详实的教研活动,有一定数量的教研论文、著作、研究报告,公开课、优质课、研究课题等,质量较高。
4.2教学活动(60分)
4.2.1教学设计
能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重点、难点分析准确,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恰当,教学环节设计合理,练习设计针对性强。
4.2.2教学过程
结构合理,思路清晰,时间分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教学方法灵活、有效,教师引导恰当,能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练习的针对性、层次性强,面向全体,学生参与面大。
4.2.3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得到全面落实。“双基”扎实,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良好学习习惯得以培养与发展
4.2.4课后分析
作业正确率较高,有作业批改记录、分析;矫正方案针对性强
4.3教育活动(20分)
利用班会、校会与升国旗等常规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利用重大节庆日、传统节日,以及某些有着特殊意义的纪念日,开展心理、道德、法制、国情、安全等主题教育,利用文化节、兴趣小组等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活动。
4.4课业情况[6](50分)
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不超过6小时,每天保证9小时睡眠时间,双休日与其他法定节假日不上课,既布置知识巩固性作业,又设计一定数量的探究性、实践性作业,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每天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教辅资料的选用符合省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
5课程评价(100分)
5.1学科课程(70分)
无任何形式的县区级以上(包括县区级)统一考试,学校组织的考试
取消百分制,使用等级制评价,测试题体现课标要求,密切联系实际,重视能力考查,控制机械记忆性题目的比例,实行日常评价与期末考试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学校、班级不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按学业成绩排列学生名次,教师能够通过学科成绩反思、调整教学;学校不得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或奖惩教师的唯一标准。
5.2综合实践活动(15分)
评价方案科学、具体,可操作性强,为每个学生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档案;评价结果通过等级、标志性成果、描述性评语等形式表达。
5.3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15分)
有与所开设的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特点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和办法,为每个学生建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档案;评价结果用描述性评语或等级形式表达。
学校特色(30分)
学校在课程开发、主题教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化成长、学生特长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突出特色。
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报告 篇2
一、课程教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1. 评价指标设置原则
评价指标的建立不是随心所欲的, 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使建立的指标体系更加合理、更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 指标设置应遵循五项原则。
(1) 科学性原则。指标设置要客观地反映分析对象本身的性质、特点、内在关系和变动过程。对于课堂教学评价, 指标体系反映的应该是课堂教学质量的内涵要求。
(2) 全面性原则。应尽可能从各个角度反映对象的全貌, 防止以偏赅全。同时, 力求抓住重点, 防止因小失大。要从全局出发, 建立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以利于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建立的指标体系应能综合反映对象各方面的特性。
(3) 独立性原则。同一层次的各指标应能各自说明被评价对象的某一方面, 指标间不互相重叠, 不存在因果关系。
(4) 可行性原则。应尽可能利用统计系统公开的统计数据, 保证评价的可操作性和公开性, 提高指标体系在实际工作中执行和应用的可行性。
(5) 以人为本原则。人是社会组织最宝贵的财富, 高校要提高教学质量, 就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使他们在教学中发挥出尽可能大的作用。因此,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应体现重视人、尊重人、爱护人、激励人的思想, 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也应体现这一思想。
2. 问题明确与评价指标的设计
由于课程教学水平评价是以一定的目标为准绳的价值判断过程, 也是一个综合概念, 它涉及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等诸多方面。在进行定性评价时, 要从头到尾, 从内到外, 统观全局, 方得出合理的、科学的结论。结合笔者学校实际, 本文选择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手段等四个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一级指标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见下图:
指标体系合理与否, 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课程教学水平评价可以通过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手段等一级指标进行。为了使评价指标更具有可操作性, 可以将这些一级指标细化为更多的二级指标标准及评语集。
3. 确定等级评价分值线 (阈值)
建立课程教学水平评价体系的关键又是科学地界定课程教学水平等级评价分值线, 即合理地规定评价的若干阈值。
根据上述设计的课程教学水平评价体系, 我们将课程教学水平评价值分为五个等级确定其阈值, 如表1所示:
二、课程教学水平的评价过程
课程教学水平的估计评价, 实质就是对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水平、效果进行评估, 测量各课程教学的质量等级, 进而推算出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
在教师的课程教学过程中, 影响因素很多, 其中有些信息已知, 另一些信息未知, 是一种灰色信息。在质量评估的实践中, 有许多事件的内在与外在的因素影响程度是不可能精确描述的, 比如, 往往无法简单地用高低或数字来界定教师的专业水平到底有多高。因此, 由于考核指标的模糊性, 在教师的课程教学的综合评价中往往采用模糊评价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
采用模糊评价方法进行课程教学质量水平的评价的基本思路是:综合考虑各种课程教学质量影响因素, 确定每一种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 进而计算出整个课程教学质量水平。
评价课程教学水平的具体步骤是:
(1) 选定评价因素, 构成评价因素集;
(2) 根据评价的要求, 划分等级, 确定评价标准;
(3) 对各影响因素进行独立评价, 得出权重集、具体评价值和等级评价矩阵;
(4) 进行数学运算, 计算出评价结果。
三、应用举例
教师课程教学水平的影响因素的确定, 因各教师实际情况和课程性质不同, 其侧重点也就不一样。下面我们以我校某系部的商课课程教学为例, 即以教学内容 (U1) 、教学态度 (U2) 、教学过程 (U3) 、教学效果 (U4) 这4个因素构成的评价主因素集, 深度与广度 (U11) 、重点与难点 (U12) 、知识的前瞻性 (U13) 、理论联系实际 (U14) 、备课与教案 (U21) 、作业与辅导 (U22) 、语言与文字表达 (U31) 、课程组织 (U32) 、手段工具 (U33) 、方法技巧 (U34) 、启发育人 (U35) 、课堂气氛 (U41) 、学生反映与成绩 (U42) 13个因素构成子因素评价集, 进而说明教学水平的模糊评价过程。
1. 确定教师课程教学水平评价指标分值等级划分标准及评语集
现依前述的教师课程教学水平的指标体系确定教师课程教学水平的评价指标分值等级划分标准及评语集, 如表2所示:
2. 评价指标权数分配
在确定教师课程教学水平的要素集和相应的评价标准之后, 根据模糊评价方法对各评价要素的权重进行独立评价。假设通过德尔菲法请专家打分评议得出各主因素与子因素的评价权重集。
该指标体系的主因素集权重集为:
主因素项子因素集权重集为:
3. 评判集具体评价数值与评价矩阵的确定
评价值的确定采用专家调查法。将制定好的评价等级划分标准及指标体系一同递交专家委员会, 若委员会有n位专家, 指标Ui有k项, 对指标Ui k合计有mi k j个人在Vj等级上打“√”, 那么可以认为专家委员会对该Uik项评价指标方面的评价值为选择打“√”的概率:
上式是对单项指标统计的结果, 根据专家委员会在该项指标五个等级打“√”的频率统计数据, 可以写成一个单项指标评价的行矩阵, 即:
若在某一等级处Vj处专家委员会没有人打“√”, 得到为0, 说明该课程因素指标完全不属于该等级。由此得到评价矩阵:
针对上述课程因素评判的情况, 进行专家调查, 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计算整理, 假设得到评价矩阵结果如下:
4.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估计教学水平
模糊子集是第一层次的综合评估的结果, 表示各项范围内课程教学水平分别以百分之多少的程度处于“高水平”、“较高水平”、“一般水平”、“较低水平”、“差水平”五个等级。
主因素权向量, 按照模糊评价公式, 进行第二层次的模糊综合评价运算:
这里的就是总的评价结果。按照最大隶属原则, 中数值最大的所对应的等级即为该课程教学水平的评价等级。
经过计算得:
上述二级综合评判集B中各分量分别表示U对于评语的隶属度。
5. 评判指标的处理
该模型评判指标的处理可采用最大隶属度法、模糊分布法和加权平均法处理。最大隶属度法是以B中的所对应的评语等级做为评价结果, 它舍去了最大指标以外其他指标所提供的信息, 使评判结果不够全面, 因而只适用于一般性地描述结果, 本文不予考虑, 只考虑模糊分布法和加权平均法对评判指标的处理。
(1) 模糊分布法
模糊分布法以B中各元素的分值表示对相应评价等级的认可程度, 便于对评判对象做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如本文设评判集V对应的分数分别为V1=90分, V2=80分, V3=70分, V4=60分, V5=50分, 则上述计算结果表示项目有10.35%的可能性得90分, 有31.4%的可能性得80分, 有32.25%的可能性得70分, 有16.1%的可能性得60分, 有9.9%的可能性得50分, 综合得分是:
(2) 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在评判对象是非定量性的定性指标时, 需先将评判集中的元素量化, 如本文中规定评语集V对应的元素值Vl=5, V2=4, V3=3, V4=2, V5=1。按上述等级分数的规定, 评判结果V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V是一个介于1~5之间的代数值, 越接近5, 说明课程教学水平较高;越接近1, 说明课程教学水平较低。本文中V=5×10.35%+4×31.4%+3×32.25%+2×16.1%+1×9.9%=3.172, 3 (阈值) <3.172<3.5 (阈值) , 因此, 说明该教师课程教学水平居于中等水平。
摘要:为公正、合理地评价教师的课程教学水平, 推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这四个方面设计了教师课程教学水平指标体系, 并针对评估指标的模糊性, 应用模糊综合因素评价法, 建立教师课程教学水平评估模型, 利用实例分析与计算, 演示了课程教学水平评价的基本过程。希望通过课程教学水平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水平估计方法的应用, 能给高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与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课程教学质量,指标体系设计,模糊因素评价
参考文献
[1]黄关扬.教育测量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2:89-94.
[2]马飞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J].山西财大学报, 2005, (12) :39-41.
[3]赵立强等.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效果评价[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07, (6) :25-27.
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报告 篇3
中包联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课题组撰写了《包装行业(纸、塑料薄膜包装)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2012年度)》,《评估报告》详细系统地介绍了这两个子行业的发展现状、两化融合的水平和需求,现将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需要说明的一些问题
1.细分行业的选择
包装行业门类众多,纸包装和塑料薄膜包装是发展最快的两个细分领域,无论是从行业规模还是行业管理的复杂性来看,两者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其中,我国纸包装行业的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以上,占包装行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而塑料薄膜包装行业的自动化程度较高,信息化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通过对其两化融合程度进行评估,可以为包装行业其他子行业提供借鉴。
2.评估方法的确定
本次评估采用企业调研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课题组在工信部总课题组和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的共同帮助下,制定了《2012年包装行业(纸、塑料薄膜包装)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设计了调查问卷。2012年12月,课题组在业内展开企业培训会,对评估指标进行了深入讲解。之后进行了问卷发放、回收和数据整理工作,并撰写完成了评估报告。
3.评估指标的制定
遵循指标体系要具有基础性、激励性、引导性、稳定性的设计原则,《指标体系》将评估指标分为三级,其中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92个。一级指标如下所示。
(1)基础建设。该指标衡量两化融合的基础,即两化融合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支撑环境,可从人、财、物、制度4个层面考虑。作为一级指标,“基础建设”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设为15%,并向下分解出5个二级指标,分别为资金投入、组织规划、设备设施、信息资源、信息安全。
(2)单项应用。该指标反映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包含研究开发、生产过程控制、主要业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等内容。由于仅反映信息技术在单项业务环节中的应用情况,只涉及单一的业务部门,管理难度相对较小。作为一级指标,“单项应用”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设为20%,并向下分解出10个二级指标,分别为产品设计、生产管理、生产制造、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质量和计量管理、能源与环保、安全管理、其他经营业务管理。
(3)综合集成。该指标反映信息化在不同单项业务环节之间的集成应用情况,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业务部门,伴随着部门之间的管理集成,因此不仅存在较大的技术难度,管理难度也相应增加。作为一级指标,“综合集成”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设为25%,并向下分解出5个二级指标,分别为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管理与控制集成、产供销集成、财务与业务集成、决策支持。
(4)协同创新。该指标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单项业务或单项业务之间的集成应用,而是关注扩展到企业外(间)、面向市场、战略层面的深度应用,有助于企业能力和竞争力的大幅提升,是两化融合效果显现的重要标志。作为一级指标,“协同创新”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设为20%,并向下分解出2个二级指标,分别为产品协同创新和绿色发展、产业链协同。
(5)竞争力。该指标反映的是两化融合能为企业带来的以客户满意、市场占有为目标的竞争能力的提升,主要包括与企业业务能力相关的效率提升、周期缩短、比重增强、满意度提升等,是信息化的直接贡献。作为一级指标,“竞争力”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设为15%,并向下分解出4个二级指标,分别为:质量提升与客户满意、业务效率、财务优化、创新能力。
(6)经济和社会效益。该指标主要包括经济和社会两方面的效能和贡献,是信息化的间接贡献。作为一级指标,“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设为5%,并向下分解出2个二级指标,分别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4.评分方法的确定
包装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采用百分制,满分为100分。每级指标分值满分均为100分,指标分值与其权重的乘积为该项指标的评估分值。在对具体指标进行评估时,根据情况采用定量评分或定性评分的方法。评分体系较为复杂,详情可扫描文中二维码,登陆科印网进行阅读。
评估样本分析
在本次评估工作中,课题组共收回问卷49份,其中有效问卷43份。
对评估样本进行分析:从业务类型来看,在43家样本企业中,生产纸箱、纸板的企业有33家,生产塑料薄膜的企业有10家;从区域分布来看,位于长三角地区(主要为浙江、江苏、上海)的企业有24家,位于珠三角地区(主要为广东)的企业有6家,这也是我国包装行业最主要的聚集区域,其余13家企业分别来自辽宁、天津、福建、四川、重庆、陕西等地;从产值规模来看,年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4家,5亿~10亿元的企业有5家,1亿~5亿元的有21家,1亿元以下的有13家,分别占样本总量的9%、12%、49%、30%,具有一定的行业代表性。
值得关注的一些数据和结论
1.基础建设水平
样本企业在基础建设方面的平均得分为49.2分,在信息资源、信息安全、组织规划方面的工作做得较好,而设备建设是相对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在资金投入方面严重不足。
调查显示,样本企业近3年信息化建设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率平均为0.11%,其中年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为0.21%、5亿~10亿元企业为0.17%、1亿~5亿元企业为0.03%、1亿元以下企业为0.01%;100%的样本企业都制定了信息化规划,93%的企业成立了信息化部门,53%的企业信息化部门主管能参加决策层会议;在所有样本企业中,信息化部门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率平均为1.9%,信息化应用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平均为36.1%,比例偏低。
nlc202309011757
2.单项应用水平
样本企业在单项应用方面的平均得分为50.9分,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方面发展水平较高,在生产管理、能源环保方面的发展水平相对一般。
调查显示,在产品数字化、智能化设计方面,76%的样本企业利用计算机辅助产品工艺设计,83%的企业建立了企业产品设计知识库,40%的企业产品设计知识库包含全部产品设计信息;在生产指令下达方面,手动进行生产线换单的样本企业占比为9.3%,半自动换单的企业占比为44.2%,全自动换单的企业占比为46.5%;在产成品标签管理方面,46%的样本企业采用手写标签管理,54%的企业采用条码标签管理。
3.综合集成水平
样本企业在综合集成方面的平均得分为55.9分,在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方面的水平较高,在产供销集成和决策支持方面的水平较低。
调查显示,在产品工艺设计与制造集成方面,有11家样本企业实现了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之间产品模型信息自动传递,14家企业实现了工艺设计与生产制造之间产品信息自动传递,12家企业实现了产品信息在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制造、生产管理各业务环节的关联维护和一致性管理;在经营管理系统向生产制造系统下达指令内容方面,3家企业无法下达指令,32家企业能下达排产计划指令,34家企业能下达生产指令,24家企业能下达物料清单信息;在生产制造系统向经营管理系统上传信息覆盖范围方面,6家企业无法上传任何信息,32家企业能上传工序进展信息,19家企业能上传设备状态信息,25家企业能上传物料使用状态信息。
4.协同创新水平
样本企业在协同创新方面的平均得分为30.5分,发展水平较低。
调查显示,在产业链企业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共享方面,53%的样本企业没有实现任何形式的信息交互和共享;在产业链企业之间资源共享、协同和整合方面,分别有53%、10%、17%的企业能共享资金、渠道和物流,17%的企业通过共享资源实现了优化配置和整体效率提升,7%的企业不能实现任何形式的资源共享。
总体来看,在本次评估活动中,43家样本企业的总体平均得分为43.5分,其中最高分为75.2分,最低分为19.9分。样本企业中,46.5%的企业(20家)处于两化融合的起步建设阶段,14.0%的企业(6家)处于单项覆盖阶段,25.5%的企业(11家)处于集成提升阶段,14.0%的企业(6家)已经开始迈向创新突破阶段。从销售收入来看,销售收入高的企业相应地两化融合水平也更高。一方面,销售收入高说明企业规模大、业务复杂,就更需要通过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来应对生产和管理中的复杂问题;另一方面,销售收入越高,也意味着企业拥有更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力量投入到两化融合的工作中来。
(本文摘录自《2012年包装行业(纸、塑料薄膜包装)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报告 篇4
评估工作自查报告
为深化课程改革,进一步提升课程实施水平,我们精心组织,扎实工作,积极开展新课程实施工作。根据上级的要求现对我校的课程实施水平,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自查。
现从以下几方面汇报。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1、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根据区教育体育局和教研室的要求,多次召开了学校领导班子、教研组长、班主任、骨干教师和学生家长代表会议。对我们如何扎实开展课改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部署。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业务校长为副组长的课改实验领导小组,拟定课改工作方案,制定《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和措施》,组织指导开展课改工作。为使课改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做到课改领导成员职责明确到位,分工合作,并定期召开课改工作例会,确保课改动向、交流课改心得,根据学校实际每学期确定研究专题,积极开展新课改的校本教研活动, 指导讨论课改工作。此外还成立了课改指导小组、校本课程研究小组、教研组、备课组等,从组织上保证了课改的顺利推进。
2、开展学校课改领导小组成员“随堂听课”活动。
学校领导班子所有成员坚持经常性随堂听课,了解真实的课堂教学现状,掌握课改工作实施情况;同时紧扣课改精神和要求,对新 的课程标准、新教材及其所体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提高了教师实施新课程及实验教材的能力。注意鼓励和激发教师参与课改工作热情,增强教师课改的工作信心,调动教师参与课改工作积极性,为全面课改工作顺利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设置与管理
1.为确保学校顺利且有效地实现课程实施,我校制定了明晰的新课程理念学习制度,以集体与自学相结合为学习方式,每位老师做到学习有记录,并通过理论测试、论文撰写及课堂实践等形式作为检查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对于新的课程理念,学校通过会议、讲座、报刊杂志、网络媒体等多渠道进行宣传;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能够紧紧围绕先进的教学理念,使校园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尽最大努力地体现教育理念,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在新课程实施中,结合学校实际,确立了符合素质教育的办学思想,有自己学校规划、工作计划和总结。
2.严格按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综合)设置课程。开齐了国家课程科目,从不随意增减每周的课时数,教师个人课程表与学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完全一致;严格遵守统一的作息时间。一~二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三~五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针对不同年级开设生命教育、安全教育、信息技术课、劳动课、国学启蒙课,三~五年级开设英语课,都能够符合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设置的要求。虽然在师资上,还不能够全部实现专职教师,但专兼职教师职业素养有了较大提高,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过程中的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
3.教师队伍建设上,努力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现有教师的长处,部分老师兼代多门课程,确保了开齐课程。教学设施配置上正逐步完善,力争与现在的教学要求相适应。
4.教学研究和教学活动,做到了教研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计划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便于操作;定期开展主题明确、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相当一部分老师发表了教学研究论文,参与了省、市、区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能手的评选活动。
教师备课、上课能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对重点、难点的分析到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练习安排适当,注重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学积极探索市中区市小学课堂教学的“导、学、议、练”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为中心,运用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分层次培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作业设置和批改有记录分析,及时矫正。学校同时开展了常规教育和主题教育,有班会、校会、升国旗制度,利用重大节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乡、安全、道德法制等活动,有效地落实素质教育目标。
三、学校的课时及作息时间安排
学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设置课时。
一、二年级每周26节课,其他年级每周30节课。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一、二年级不留
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只留有语文、数学书面家庭作业,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既布置知识巩固性作业,又设计一定数量的探究性、实践性作业,教辅材料的选用符合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保证学生有9小时的睡眠时间。双休日与其他法定节假日一律不上课。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
四、学校课程实施效果
课程实施,着眼点是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我们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强调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注重开发利用学校和本地区的各种教育资源。我们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兼顾结果,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取得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走向社会,学会理解;学生在体验失败、挫折和成功中得到锻炼;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与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等教育效果。
五、课程评价、考试、作业情况
围绕课程标准,我校在对学生评价上以激励性评价为核心,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实行日常评价与期末考试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日常过程性评价主要有课堂表现、作业、写字、学习态度等构成平时成绩,记录以等级进行;期末以书面考查、测试、口语表达等构成期末综合成绩,记录以等级进行。学校不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排列名次。学
生的成绩只是作为调整和改进教学的依据,不做他用。对于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我们也制定了相应得评价方法和标准,为每个学生建立了评价档案,评价结果都以等级形式表达。各学科的评价以激励性评价为核心,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发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六、教材与教辅资料使用
一切教材和教辅资料,均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安排,学校从未私自给学生订购任何资料,教师无向学生摊派或强迫性地推销教辅资料的现象。
七、学校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的情况
1.学校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对学生的评价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全面发展。
2.每学期将学生的学习状况通知家长,注重过程性评价,为了协调同学与学校与家庭的一致性,通过校园网、电话、致家长的信等联系方式,便于学校将学生在校表现通知家长,家庭把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反映给学校,有利于共同协作。
3.对学生终结性评价,要全面反映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考试内容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体现学习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目标,部分学科,如音、体、美、劳、信息技术、科学等学科采取笔试加实践的考查方法,如语文、数学期末考试不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按考试成绩给教师排队,不给学生排名次。
通过本次自查,我们清楚地看到,我们学校的新课程实施工作,做了积极的努力,进行一系列有效的尝试,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为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入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如“新课改”所需的社会环境、教育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教育投入等应尽快改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要真正发挥对学校、教师、学生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等等。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总结与完善。
济宁市琵琶山中心小学
2010年11月
济宁市琵琶山中心小学课程实施水平
汇报材料
琵琶山中心小学现有教学班10个,在校学生388名,教职工50名,其中高级教师2名,中级教师32,初级教师16人,现为济宁市规范化学校,荣获山东省小班化教学实验学校,山东省创造教育实验学校,济宁市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济宁市实验教学规范化学校等荣誉称号。
一 办学方向明确。
近年来,学校立足实际,着眼时代发展,在教育局党委领导下围绕“创新发展、质量效益、平安和谐”三大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新形势,推动琵小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以《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为准则,规范学校管理、依法治校,精致管理;推动琵小品位升级、管理升级、质量升级;推动干部成长、教师成长、学生成长,全面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
二 办学行为规范
严格执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坚持依法办学,建立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师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学校由制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提升。
1、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完善学校各项管理细则,加强制度化建设,坚持规范管理、依法治校。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和安全责任追究制”工作制度。以常规管理和教育教学管理为两条主线,建立健全师生安全文明督察制度,落实“法律进
学校、进课堂”活动。
2、严格落实课程方案,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省定课程计划组织教学,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坚持常规督查制度,严格执行减负增效规定。规范学生作息时间,严格控制学生到校时间,在校时间,课间时间和休息时间。把休息时间和节假日还给学生,让学生健康成长。认真执行《市中区教职工管理办法》、《市中区中小学教师十不准》和《小学生守则》、《规范》规章制度。
3、坚持教学督查制度,建立学校课程总表备案制度、调度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每天的课表执行情况、学生作业负担情况、有效课堂教学情况、校本教研情况、大课间活动情况和学生体育锻炼情况的日常检查,定期进行考核总结。
4、改革教师和学生评价机制,实施义务教育段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实行等级评价。为每个学生建立综合、动态成长档案,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三 教学管理规范。
1、以强化常规管理为突破口,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重视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教学过程检查,认真组织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课外活动。
2、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学生素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市中区小学教研室“导、学、议练”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案例式教学,倡导
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引导学生不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地方。
四 学生管理规范
1、坚持德育为首,积极开展民族精神、理想信念、公民道德、民主法制、心理健康等教育活动。例如:每周一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三月组织学雷锋活动月,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五月组织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等。我校的艺术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等工作开展得富有成效。少先队大队部、各中队学生德育实践活动和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2、注重养成教育,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结合学生特点,制订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基本要求》及《班级量化考评实施意见》。规范的引导,制度的约束,检查的督促,再加上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行为习惯。
3、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实践性学习,开展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少先队主题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意识,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每一名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五 规范学校文化建设
持续推进琵小文化建设,坚持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突破口,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和谐典雅的育人氛围。重视校园
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学校黑板报以及红领巾值勤岗,培育学校精神,营造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让校园的走廊、楼道、墙壁、景点等物态环境以及人文环境都充满校园文化气息,打造“书香”校园。举行校园文化艺术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为突破口,继续深入开展“阳光读书工程”,切实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六一”期间学校举行了“美丽笑脸魅力校园”校歌比赛,评选“读书之星”,进行学生器乐、声乐、舞蹈等方面的才艺展示、书画作品展和班级课间操、眼保健操比赛;积极参加全区校歌展评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快乐和谐发展。
六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德建设,树立教师形象,抓好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培养和考核,搭建平台,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广泛开展师德教育活动,通过评选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活动,树立典型,弘扬先进。规范师德行为,严禁推销资料、有偿家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有损师德的行为。完善各项考勤考绩制度,认真贯彻落实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局《师德建设工程方案》,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教师师德素养。
制定教师专业成长规划,以高素质、专业化为目标,通过校本培训、同伴互助、自我学习、外出进修等培训方式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管好用好《教师专业成长手册》。开展“电教优质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教学能手观摩课”等教学比武活动,师徒结对、专业引领、教学反思等教师成长活动,有步骤地落实目标和任务,稳步推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七教育科研卓有成效。
以省级规划课题《创造教育与探究意识的激发研究》为抓手,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加强科研课题的常态管理,上好研讨课,开好研讨会,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努力形成全员科研的良好氛围。张淑红、刘刚、朱燕等三位老师分获得山东省创造教育优质课一二等奖,有孙文茹等5位老师荣获省创造教育活动先进个人,8位老师的教育教学论文获省级奖励。注重培养一支教科研骨干队伍。以各级课题研究为抓手,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市级规划课题“对少年儿童进行发展性评价的研究”等课题正顺利结题。
八学校特色
理性总结和提炼琵小多年来的办学经验,使之成为学校具有文化内涵的教育资源,为进一步优化和发展学校特色奠定良好的基础,努力打造“小班化”、心理健康教育、传统德育和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通过本次课程实施水平自查活动,我们看到学校在新课程实施工作中做了积极的努力,进行一系列有效的尝试,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为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入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如“新课改”所需的社会环境、教育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教育投入等应尽快改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要真正发挥对学校、教师、学生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及时整改。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强抓机遇,强化措施,规范管理,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济宁市琵琶山中心小学
临沂市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水平评估 篇5
自 查 报 告
平邑曾子学校
二O一0年十一月
临沂市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水平评估
曾子学校自查报告
曾子学校是于2002年建立的一所高标准、全日制、寄宿制、民办中学。曾子学校自2002年创建以来,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特别是在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教研室的具体指导下,坚持“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的办学理念,以“打造精品教育,造福千家万户”为宗旨,遵循“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的发展思路,确立了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教师的发展为保证、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思想。积极落实教学育人的中心地位,不断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向管理要效益,靠管理促发展,教育教学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学校的综合办学效益不断增强,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实施以来,曾子学校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学习领悟上级领导方针政策,努力提高自身水平,落实《山东省曾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各项要求,从素质教育思想、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改革和考核评价等角度入手,辅助必要的硬件建设,以此塑造了良好的学校形象,提高了学校威信,学校有了良好的声誉。保证了学生能“进得来,留得住;先成人,再成才”。我校2004年—2007年连续被评为“高中教学先进单位”,2006年被评为“市级规范化学校”;2006年被评为全县“诚信先进单位”。2005年—2007年期间,我校学生多次在全国数学、物理、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2007年学校被山东教师教育学会授予“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对照《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指标》,我们对学校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自评。现将学校自查自评结果汇报如下:
一、课程理念,总分80分,自评 分
为保证高中课程实施的水平,学校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的学习制度,并建立了一系列的督促、奖惩措施,组织老师对课程理念和课程实施标准进行了细致的学习,并通过各种形式将学习效果形成材料,供老师们切磋交流,提高老师们的课程实施水平,便于老师们全面系统地把握高中课程实施理念。学校的《教科研》专门开辟专栏,组织引导老师们参与对课程理念的解读和交流,并对相关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在不断的切磋中加深老师们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发挥新课程理念在课程实施中的指导作用。
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年级召开家长会,通过会议的形式,印发课程实施材料以及学校的实施举措,向家长并通过家长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家长介绍新课程标准和课程理念,便于课程的实施。
曾子学校长期以来一直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虽然学校的面积相对较小,但是我们在学校所有可以利用的地方都建立了文化宣传设施,从学校大门开始,遍布校园角角落落的宣传栏,曾子文化长廊,配合有关节日和重大纪念日的主题展览活动,教学楼内的格言警句壁挂,学生社团的作品展览等,从内到外,从常规到非常规,综合成一个立体的网络,把学校的人文环境与先进的教育思想结合为一体,发挥着综合的效益。
学校始终把“打造精品教育,造福千家万户”作为宗旨,把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学校管理的标尺,把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作为生存的根据。特别是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制定了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并做了阶段性的计划、总结,通过课程设置、校本开发、主题教育等制度,具体落实了贴近时代特点、贴近学生实际、贴近新形势条件下教育发展要求的先进教育思想。
二、课程开设,总分150分,自评 分
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学校整体规划八个学习领域,合理制定了三年课程开设方案,满足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的需要。为保证具体落实,学校根据《山东省普通高中选课指导意见(试行)》的要求精神,专门编制了《曾子学校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开齐了国家课程规定的必修、选修科目与模块,并开足课时。学校建立完善了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制度,保证了学习的软硬件条件,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责成教务处建立完善了必修课目学习的相关制度,保证了所有必修课程的保质保量地完成。各年级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各级教育研究机构的指导意见,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合理安排了必修课目学习的细节,学分设置合理,保证了学生能够修得毕业所需要的学分,让学生既完成了必须的课业修习,也锻炼了综合能力,提升了整个的学习质量。
按照课程方案的要求,学校责成各年级开足了各必修模块学习所需要的课时数,配齐了各学科的专任教师,保证了了各模块学习的总课时数,并从制度上把这一要求固定下来。
对于选修模块的学习,第一是保证学生满足毕业所需要的学分修习,并满足更多学生自主选择的要求,体现学生的个性学习和总体素质要求的统一。第二,按照《山东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试行)》的要求,学校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各学科的课程开发方案,所开设课程种类数量足够。同时依据我校教师的专业素养特点,开设了富有我校特色的选修课程,从课时数和时间安排上保障选修课程的顺利实施,并有专门的课程实施评议制度。
三、课程资源,总分50分,自评 分 曾子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曾子学校拥有教职工260多人,其中一线教师180多人;学校共有5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500人。其中国家级骨干教师2名,省级骨干教师5名,市县级骨干教师60名。学校一线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教职工老中青结合,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力量,比例合适,富有干劲,能够满足课程开设的需要。
“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拥有一桶水。”曾子学校特别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实行新老教师结对子的导师制,制定了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并定期开办青年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老中青教师恳谈会等活动,以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在历次继续教育考核中,曾子学校教师成绩全部合格,而且每年举办的县市各学科讲课比赛,一二等奖项上,曾子学校的教师全都榜上有名。
学校实行“教师任课高中三年大循环”制和“年级、教师双向选择”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各年级的教师分配合理,组合做到了最大程度的优化。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师奖励制度,稳步提高老师的待遇,积极争取创造有利于老师发展提升的条件,从体制上做到做大限度地激发老师们干事创业的热情,教师队伍活力大,工作积极性高。
曾子学校办学条件优越。学校占地 60 余亩,建筑面积三万平方米,学校拥有教学楼两座、办公楼一座、学生公寓两座、高标准餐厅一座;学校建有 300 米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室;学校拥有全县最大、配备最先进的微机室,校园网络、有线广播系统、图书室、阅览室、学生实验室一应俱全。这些硬件设施完全可以满足课程实施需求。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普及、推广和应用,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教学手段现代水平。
现代教育,早已成为了网络化、资源共享式、开放式的教育。从建校初期,曾子学校就重视与其他学校的交流,目前,曾子学校已经与兴蒙学校、安丘四中、兖州一中、日照实验中学等名校建立了稳定的联系,利用他们的优势资源,为我校学生的成长服务。通过努力,曾子学校已初步建立了校内为主、校外为辅的课程资源开发机制。目前,学校正在完善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并将其分类存档,以期让新课程标准扎实、有效、连续、系统地得到落实。
学校与西城社区居委会、天宇自然博物馆、曾子山管委会等单位结成友好单位,定期组织学生前往这些地方进行多种形式的社区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区实践中接受教育,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学校一直在探索建立社区活动的长效机制,保证我们的社区实践活动制度化、定期化、长远化。
四、课程实施,总分150分,自评 分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点,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和《山东省曾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曾子学校制定了《曾子学校教研活动细则》,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集体备课、公开课、评课等等活动,作了详细的规定。学校教科室领导的教研中心,安排专人对以上工作进行定期监测评估。例如,学校要求,每位教学一线领导和学科首席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二节;教研中心有专人负责每周计划上墙;年级部有专人负责每周过程检评(所有教师的教案、听课、作业批改记录);学务处有专人负责检评师生交流情况„„这些措施,由于制定详细,措施得力,落实及时,成效很好。
学校教务处专门负责全校的教学研究工作的实施和监督评价。每学年开始,各年级各备课组都要制定出完备而详细的教研计划,上交学校教务处备案。学校每周都要进行备课组教研活动,不定时举行大学科组的教学研究会,结合市县两级的教研、调研活动,学校积极组织老师们参加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提升我校的教学研究水平。教研活动纳入过程量化,列入过程量化细节,从而从制度层面保证了教研活动的扎实有效进行。
教务处对教科研的主题引导明确而有计划,对教研活动的过程直接进行检评,并把检评结果纳入学校整体量化中,从而保证了教研活动的质量。
每年,学校都有大批教师参与教育教研课题研究,例如,语文组的朱伟老师、孙荣阳老师、裴贵强老师每年都有教学教辅专著问世;物理组的张继才老师、孙洪营老师、李正老师,每年都有大量论文发表,特别是孙洪营老师,一年发表论文就有三四十篇,成为了青年教师中的教研先锋。
学校始终把课堂教学作为中心工作,长抓不懈。课堂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求精益求精。从目标定位,到内容梳理,教学思路,教学手法,教学效果评价,教学风格形成,学校都有一系列的检查评比制度。学校要求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准确定位教师的引导作用,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定期的公开课评比、讲课比赛和基本功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全面激发老师的教学热情和探索精神,提高曾子学校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才服务。
学校重视第二课堂的开发运用。学校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社区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等形式,积极引导学生投身第二课堂。学校建立了一些有益于中学生身心发育的社团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并培养了学生的研究、探索的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学校重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价值观,采取得力措施,做到德、智、体、美四育并举,全面提高育人质量。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事业,“德育为首,教书必先育人”是我们全校教干教师一致的共识。本着“大处着眼,细处入手”的原则,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开始,逐步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连续2年学校被表彰为“平邑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学务处编印了《曾子学校学生行为规范》,高一新生入学后第一周,由班主任主讲,全体学生对此进行了详尽的学习。日常教育中,学校纪检组又特别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效果明显。
每周进行的升旗仪式,辅以精彩的“国旗下的讲话”,对于学生的爱国、爱家、爱校、自律、利他等思想教育,成效显著。
学校严格贯彻落实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保证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走读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8小时,寄宿生晚自习结束时间不晚于22点。每天保证学生有至少8小时的睡眠时间,双休日和国家法定节假日不上课,让学生在张弛有度的环境里健康成长。
学校对于家庭作业有严格的限定,要求年级、老师在制定家庭作业时要集思广益,精挑细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内容有层次性,体现出实践性和探究性,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作业的涵盖所有领域总量,每天不超过2小时,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和休息时间。
学校每天通过早操、课间操等形式,保证体育锻炼的时间,至少1小时。让学生有充沛的体力和精力从事学习活动。
五、课程评价,总分100分,自评 分
学校成立了由校委会成员、各年级、教师组成的学分管理小组,负责学分的认定管理。按照《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建立了学分认定工作制度和学分认定诚信制度,结合学生成长过程记录,纸本电子稿并用,有规范程序,科学、合理、公开、诚信,真正让学分成为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效果的最直接、最有效地体现。
在统一组织的学业水平考试中,学校一直把诚信考试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主题,反复宣传教育,层层签订责任状,保证我们的学生诚信考试。近几年来的学业水平考试,我校的通过率极高,社会认可度很高,得到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赞赏。
学校重视对学生的基础素养的评价工作,结合省市的文件精神,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学生管理工作小组,让学校领导、年级、老师和学生都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中来,从动态的角度、发展的角度评价学生,塑造学生。评价的方案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可操作性强。把学生管理纳入到班主任管理的体系中来,师生一体,把管理工作抓到了实处,抓出了实效。对学生的评价结果基本客观公正,对激励学生健康、主动、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学校特色,总分30分,自评 分
由于从高一开始就狠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从上级领导的评价看,曾子学校学生学习习惯在学习习惯方面的表现,大大好于同等生源的其他学校;在行为习惯上,从老百姓的口碑反映看,为全县高中学校之首。
曾子学校并不满足现有的成绩,学校正在积级学习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和日照实验中学的“全员育人导师制”,相信不远的将来,学生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都会更上一层楼。
学校课程实施水平自查报告 篇6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范学校课程实施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的要求,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自评领导小组,根据学校自评工作计划积极开展自查自评工作,自评小组对照标准逐项进行自查自评,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撰写了自评总结,并对学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整改意见。先将我校自查自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学习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
1、课程改革,观念先行。首先是教育者观念上积极而主动的更新,在传承传统教育理念的同时,反思和创新,积极投身到改革的大潮中,迅速改变持久的教育“惯性”,惟有这样才能适应和推进新的课程改革。我们认识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换一两套教科书,改变一下考试方案的问题,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及教育教学管理等全方位的深刻变革。我校建立健全了课程理念的学习制度,为每位教师配备了新课程理念学习笔记,并通过组织教师集体学习、安排外出培训、鼓励个人研修等多种渠道,使全体教职员工明确了小学教育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不更新教育观念,不提升办学理念,就办不出人民满意的教育来。
2、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宣传。学校通过校会、教师会、家长会等各种会议及校报、校刊、校园广播、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及时全面的向师生及家长宣传新课程理念,让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我们注重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宣传报道,通过召开家长会,印发告家长书,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举办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及家长宣传课程改革,构建“学校一家庭一社会”纽带,让家长感受课改,认识课改,支持课改,营造一个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参与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形成教育合力,携手并进,共同走进新课程。
二、认真落实新课程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学校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的要求开设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教师不得随意增减课程、课时,不得随意增加教学内容和课程难度。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含综合实践活动)
一、二年级开设国学经典阅读、写字和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传染病教育,三四五年级开设国学经典阅读、环境教育、安全教育、微机课和传统文化课、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传染病教育。
三、优化课程资源,提高办学效益。
1、学校按照按照课程方案要求配齐、配足各门课程专(兼)职教师,学校有音乐专职教师2人,美术专职教师2人,体育专职教师3人,科学专职教师1人;学校有教师43名,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大学学历32名,大专学历10名,教师学历达标100%;学校教师中级职称29名,初级职称13名。
2、学校建立健全了教师聘用制度及教职工考核细则,鼓励教师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3、学校高标准装配了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实验室、音乐、美术、书法、劳动等功能教室。学校投巨资上了校园网,实现了网络终端进教室。目前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一个,微机、实物投影仪、液晶显示器等配套设施齐全。同时各室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并做好各种借用使用记录。
4、学校注重对家庭教育资源及校外自然和社会资源的开发利用。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家庭教育资源及校外自然和社会资源的开发计划和活动方案,并能按照活动方案开展好活动,注意活动中材料的积累,并能针对每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四、认真做好新课程的落实工作,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1、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学校建立健全了各教研组织机构及教研制度。学校各教研组每学期初便在教导处的指导下,制定切合实际的教研活动计划,确立教研目标。同时,学校定期开展主题明确、形式多样、记录详实的教研活动。学校多人次在上级组织的教研论文、公开课、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我校广大教师在教研室的指导下继续深入推广“生本教育”、“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等实验。结合学校每学期制定的实验实施方案,开展好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注重教师的学习和对教师的指导。经常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和集体观看各种录像资料,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活动,使教师对实验的目的、任务、组织和步骤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实验的顺利实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收到显著的效果。
2、贯彻落实《桓台县小学教学管理细则》,抓好教学常规工作,优化各项管理,提高工作的实效性,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1)、学校本学期进一步完善了备课、上课、听课、作业、作业批改、业务学习、教研组等各种制度,广泛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教学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坚持按课程表上课,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同时要求教师不得随意缺课、旷课、不得随意组织合堂教学。
(2)、学校进一步突出检查指导管理。学校实行了校委会领导分年级负责制,每位校委会成员具体负责一个年级的教学管理工作,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调研,现场指导教学。同时各分管领导根据学生年龄不同特点及年级出现的各种不同问题,及时召开级部教师会及学生会,共同分析研究各种问题及改进措施,使各年级的管理都有所提高。同时学校注重了教师业务理论的学习,要求教师认真学习记录国家新课程计划和新课程标准以及相关的资料,并根据学习情况,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同时要求各教研组每周至少拿出一小时的统一学习时间集体深入研究,理解精神实质,不断更新观念,以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同时学校重点抓教师的备课,学校实施“集体备课制度”。要求教师首先要学习相关课程的《课程标准》,在学习的基础上钻研教材,明确教材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同时深刻理解本册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能对教材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掌握;然后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了解学生,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特点,然后撰写出教案。在下周集体备课的时间,一起来研究交流个人备的教案材料,相互交流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知识疑难的地方等,然后由备课人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个人备课,以自己的理解备出详细的教案。这项活动的开展,使广大教师更深入地钻研了教材,准确地把握了教材的前后联系,优化了课堂教学设计,极大程度的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为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灵活运用合理教学方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加强常规管理,落实班级日常工作考核制度、升国旗奏国歌制度、学生值日值勤制度、每周主题班会制度,制定完善了五好小公民细化标准,并印发到全体学生,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以及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2)、结合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律纪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并将我校在德育教育方面取得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对外进行宣传报道。
(3)、以“乡村少年宫”建设为载体,成立了口风琴、葫芦丝、腰鼓、古筝、棋艺、剪纸、十字绣、乒乓球等各种兴趣小组,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4、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1)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按照小学生在校活动时间不超过6小时的要求,我校对学生在校时间作了具体规定:学生早上到校时间:8:00;上午在校时间:8∶15—11∶45;下午在校时间:1∶55—16∶25(夏季2:25—4:55)。
学校对学生在校活动时间做出具体规定,保证学生在课间、节假日和寒暑假的休息,指导学生自主地支配好课余时间。保证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的正常、高质量开展;开足、上好体育课,保证学生在体育课有足够的运动量;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从生活、学校、学生实际出发,以校园田径运动会、篮球赛、乒乓球比赛等活动为载体,锻炼健康体魄,陶冶高尚情操,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一小时。学校和教师不占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及休息时间组织学生上课和集体补课,不要求和统一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辅导班和学科竞赛。
(2)、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小学1、2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3、4、5年级课外作业量不超过40分钟,双休日作业,可以适当增加。提倡布置分层性、活动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不得布置大量机械性、重复性的抄写作业,不得用抄写作业惩罚学生。保证小学生每天有9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
(3)、进一步规范教学用书征订行为,杜绝盗版教材流入学校,学校不通过非法渠道订购、印制教材。禁止教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由,向学生推销或变相推销其它学习用品。不以任何形式强迫学生订购教辅材料。不存在组织或变相组织学生购买各种名目的复习资料、学习辅导资料等问题。
五、积极改进课程评价方式,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
1、学校组织的考试实行等级制评价,测试题目能体现新课标的要求,重视能力考察,控制机械记忆性题目的比例。学校、班级不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按学生成绩排列名次,学校实行日常评价与期末考试评价相结合的办法,为每个学生建立了成长记录档案袋。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教师考核细则,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或奖惩教师的唯一标准。
2、学校重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制定了科学、具体、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方案,为每个学生建立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档案,评价结果通过等级、标志性成果、描述性评语等形式来表达。
六、学校特色
我校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之一。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课程,渗透到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具体的措施包括:建立心理咨询室,由专职心理教师管理;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定期组织老师们学习心理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并开展心理教育的心得交流和比赛;各班坚持每月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班会;充分利用学校网站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等。今后,我校将继续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教育之一,以学校为主体,以全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在学科教学活动、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中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品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塑造良好的人格。并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力度,科研与实践相结合,力求更好地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七、存在的问题:
1、教师年龄结构不够合理,教师年龄偏大,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还需加强。
2、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的业务素质还有待于提高。
3、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还有待于完善。
八、整改意见:
1、进一步加强教师新课程培训,加大学习力度,通过学习和反思,让全校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所倡导教育理念取得共识。使落实课程计划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2、进一步加强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加强任课教师的业务培训,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为逐步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而努力。
3、加大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力度,力争评价结果更合理,对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唐山镇实验小学 2012、10
唐山镇实验小学 学校课程实施水平自查报告
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报告 篇7
3月27日,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 发布2013年度山东省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报告显示, 山东省工业企业两化融合总体水平稳步提升, 2012年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为47.15, 较上年增长1.21。处于集成提升阶段的企业比例大幅增加, 两化融合发展层次正从单项覆盖阶段向集成提升阶段跃升。不同行业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表现均衡, 建材、轻工、化工3个行业增长最快。重点地区成为引领两化融合发展的增长极, 烟台、淄博、青岛的企业平均得分排在前三位。两化融合对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更加显著, 已经成为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关键环节。
发布会上, 山东省经信委副主任杨少军表示,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 围绕山东省“十二五”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工业由大变强的战略要求, 必须坚持把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作为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山东省将以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为重点, 推进信息通信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深度应用, 启动工业企业对标, 组织实施样板工程, 开展区域水平评估, 全面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紧密结合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利用信息技术推动装备制造、工业产品和服务向高端发展, 形成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牵引;加快拓展新兴业态, 加快发展信息消费、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等,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以融合发展的需求为引导, 加快发展相关信息通信产业, 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 提升产业支撑和服务水平。
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报告 篇8
关键词:CBAM;课程改革;课程实施水平
通过对文献梳理,发现学者们都是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课程实施水平,所以对课程改革的实施水平研究主要通过课程实施水平的相关研究进行论述。经过分析发现,对课程改革实施水平的研究主要包括实证研究和相关的工具研究。
一、对课程改革实施水平的实证研究
教师和教科书是影响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因此对课程实施水平的研究主要从教师角度和教科书角度进行研究。
1.从教师的角度研究课程实施水平
从教师的角度研究课程实施水平主要研究课程实施水平的使用现状及教师处于课程实施水平的哪个阶段,影响课程实施水平的因素以及探究促进课程实施的策略这几个问题,也有少量研究探讨教师在课程实施水平上的差异。
这些研究都采用“关注为本采纳模式”(Concerns-Based Adoption Model,简称CBAM)中的“使用水平”工具研究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关注为本采纳模式”中的“使用水平”包括8个使用层次,前3个层次(不实施、定位、准备)属于“未实施”,后5个层次(机械实施、常规化、精致化、整合、更新)才属于正在实施。霍尔等人(Hall&Loucks,1977;Hall&Hord,1987)指出,教师的使用水平达到常规化(水平5)时,革新方案才可称作被有意识地实施了。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在研究中教师能达到或超越常规化实施水平的论文有4篇(吴志勤,2008;陈晓琦,2012;杨扬,2013;成丹,2014),处于或低于机械实施水平的论文4篇(陆宏钢,2007;王羽,2012;彭小娟,2007;宋媛媛,2014),而处于过渡地带的表现为机械实施水平和常规化实施水平的论文有2篇(尹弘飙,2003;况燕,2009),还有篇论文(袁志芬,2005)研究结果显示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主要处于机械水平到精致化水平之间。
由于很多学者用“关注为本采纳模式”中“关注阶段”工具和“使用水平”工具共同探讨课程实施,所以课程实施水平的影响因素主要从探讨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对课程实施影响因素的探讨多采用刑和祥的三因素(课程文本、课程人和课程环境)和辛德等人的四因素(变革本身的特征、校区层面的因素、学校层面的因素和外部环境)框架进行分析。如2003年,尹弘飙使用教师认同感问卷并辅以“关注为本采纳模式”中的“关注阶段”和“使用水平”测量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认同程度、对新课程的关注程度、实施水平以及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而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是从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特征、新课程实施的策略与模式、新课程改革的决策参与机制、学校组织结构与教师文化、教师发展与资源支持进行分析。
2.从教科书角度研究课程实施水平
从教科书角度研究课程实施水平主要研究教科书使用水平,因为教科书使用水平是课程实施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学者对教科书使用水平的研究主要用于研究教师使用教科书进行课程实施的主要过程(凡哲、史宁中,2008)、研究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严家丽,2014年)和对小学数学课进行测评(彬彬、孔凡哲,2014)。三个研究都是在“关注为本采纳模式”的基础上研究或修订新的测量工具,用构建的“教师使用教科书的水平模型”测量教科书使用水平,研究结果均显示该模型有效性比较好。
二、对课程改革实施水平的工具研究
国内对课程实施水平的测量主要是借鉴国外工具,包括对“关注为本采纳模式”工具的修订和在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测量课程实施水平的框架。
1.对“关注为本采纳模式”工具的修订
2008年姜荣华将“关注为本采纳模式”置于我国当前时代背景下,对其进行本土化修订并应用。她将课程实施程度评价工具修订,并将修订版的关心发展阶段问卷测量教师关注阶段,同时使用课程实施水平编制工具测量受访者课程实施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模式的优点与不足及未来研究建议。同年,姜荣华和马云鹏对CBAM的本体内容(关心发展阶段、课程实施水平和革新构造)进行了具体介绍,并从对CBAM该工具本身进行研究和将其作为诊断工具进行研究这两个角度对其进行扩展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课程实施程度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启示。2012年,两位学者通过对关心发展阶段与课程实施水平诊断维度的检验,不断拓展这一模式的理论内涵及其对教育变革研究的启发意义,也为我国课程改革、教育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视角,他们提出了“关注为本采纳模式”的优点、限制与研究建议。2014年成丹立足于CBAM的模式,通过对其测量工具进行变形获得适合测量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关注和实施水平的量表,并对量表进行应用,通过对调查结果对比分析,得到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关注和实施水平的现状,并从中窥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2.构建其他测量工具
除了用“关注为本采纳模式”测量教师课程实施水平外,还有学者构建了其他的测量工具。2009年,夏雪梅在批判分析西方现有的课程实施程度三种评估架构(以对课程方案的符合程度为架构准则、以对学生的影响程度为架构准则、以宽泛的多个维度为架构准则),同时基于教师和课程间丰富联系的学理基础,构建评估教师课程实施程度的L-CREB整合架构,该架构以学生学习为评判标准,综合考察教师的课程认知、课程行为、课程反省、课程情意,旨在提供让政府、学校、教师思考和提升课程实施程度的策略性工具。2012年,她和沈学珺基于相互调式的实施观,根据教师课程决策的内在机制,提出划分教师课程实施水平的L-CRB架构和实施的6个水平,并设计了基于L-CRB的问卷和分叉型访谈工具,从课程认知、课程行为、课程反省以及学生学习的水平四个维度对中小学教师课程实施程度进行实地检测和干预。
通过以上对课程实施水平研究的梳理,研究者发现多数研究采用“关注为本采纳模式”工具对课程实施水平进行研究,而且以往多是研究义务教育阶段中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研究学前阶段教师课程实施水平的文献极少,只有吴志勤(2008)、况燕(2009)、李云淑(2012)三人进行了研究,而这三篇也都是采用“关注为本采纳模式”工具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关注为本采纳模式”是最适合研究幼儿园课程改革实施水平的工具。其实,这也与该工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已经得到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充分验证与肯定有关。
参考文献:
[1]尹弘飙.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
[2]邢和祥.课程实施影响因素:一种分析的框架[J].当代教育科学,2010(18).
[3]Snyder,Jon,Bolin,F.&Zumwalt,K.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InP.W. Jackson(ed.)[M].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New York: Macmillan Pub. Co.1992:402-435.
[4]姜荣华.课程实施程度的评价工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5]姜荣华,马云鹏.关注为本采纳模式.课程实施程度评价的一种工具[J].教育发展研究,2008(05).
[6]姜荣华,马云鹏.关注为本采纳模式的优点、限制与研究建议[J].外国教育研究,2012(10).
[7]成丹.基于CBAM的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关注和实施水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8]夏雪梅.教师课程实施程度的评估:一种整合架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9(22).
[9]夏雪梅,沈学珺.中小学教师课程实施的程度检测与干预[J].教育发展研究,2012(08).
【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报告】推荐阅读:
华银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自评报告07-21
辛店街道中学课程实施水平自评报告06-11
过村中学关于课程实施水平的自查报告07-14
翼云中学课程实施水平汇报材料06-08
芝芳学校新课程实施自查报告06-29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调研报告07-26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课程实施自查报告07-01
关于中宁五小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09-15
课程实施能力07-16
新课程实施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