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化课程实施

2024-10-08

校本化课程实施(精选12篇)

校本化课程实施 篇1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 它是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 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从本质上讲, 这是一门非学科领域。教育部颁发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和学校开发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要集中体现学校的特色, 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的联系的整体认识和体验,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由此可见, 综合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追求, 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生长点之一, 这门课程的开设非常有价值。要开展好综合实践这门课程, 必须加强研究, 统筹规划, 立足校情, 探索出一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道路。

一、培养师资队伍, 提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综合实践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关键在于教师。综合实践课程凸显活动性, 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 但是学校又无综合实践专业的教师, 何谈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因此, 培养一支综合实践课程师资队伍, 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加强研究, 才能提升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

以笔者所在的学校南宁沛鸿民族中学为例, 首先, 学校聘请了一位硕士研究生为综合实践专职教师, 主要负责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常识、如何选题、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研究的基本程序与方法、结题报告的撰写以及研究性学习的相关要求等。其次, 学校制定了《南宁沛鸿民族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和《南宁沛鸿民族中学高中部研究性学习指导管理办法》, 以制度的形式规定“每一位科任教师均有指导学生课题的责任且最多只能指导两个课题”, 同时把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纳入超工作量计算津贴报酬, 确保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再次, 学校通过校内培训、邀请专家开设讲座、派指导教师外出学习、课题组研讨等形式培养一支综合实践课程师资队伍。只有指导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了清晰、深刻的认识, 才能提升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

二、以学生发展需求为出发点,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指出, 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 学会学习,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可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起点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是引导学生从自身经验中形成问题, 从经验中去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因此, 我们在指导综合实践活动时, 特别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如果说学科课程更接近于制度课程, 那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学生的课程, 期望给予学生主体性充分张扬的机会, 让学生自己选择、确定来自自身现实生活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感兴趣的活动内容, 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具有可行性的活动方式, 自主设计、实施活动过程。

例如, 在研究性学习选题的过程中, 我们是先征求学生的选题意向, 绝大部分学生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作为课题, 如“高中生消费结构的调查研究”“关于学生课外书阅读情况的调查研究”“学生使用手机对学习和休息的影响研究”等。然后我们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对选题是否可行、是否有价值、是否具有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可操作性如何、课程成本如何等条件进行考量, 能修改的则指导修改。指导教师论证、筛选学生的选题意向后, 再整合学生的选题, 编制课题指南, 尽量让绝大部分学生选上自己喜欢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又如, 每年的“三月三”歌圩文化艺术节中的“商业活动一条街”, 学校也是让学生自主设计商业活动, 采取模拟社会商业活动形式, 先让学生进行市场调查、广告宣传、成本核算和风险预测, 然后到政教处申报个性化的商店名称、销售的商品品种、商店的地址选择, 办理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在整个经商过程中, 学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通过参加这一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体验社会经商活动中获取知识, 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并提升认识社会的能力, 形成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 把政治课里学到的经济学知识在实践中应用和提升。

三、充分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彰显综合实践活动特色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就是指依照一定的价值准则, 对潜在的课程资源进行选择、分类、整理, 并以一定的方式把它们纳入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我校作为南宁市唯一一所民族中学, 教职员工由壮族、汉族、瑶族、满族、仫佬族、毛南族等民族组成, 其中少数民族达93人, 占教职工总数的36.75%;学生由壮族、汉族、瑶族、侗族、苗族、京族、满族、回族、白族、水族、土族、彝族、布依族、仫佬族、毛南族、蒙古族等16个民族组成, 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 372人, 占学生总数的42.64%。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积累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主题和多方面的教育价值, 学校教育是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 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积极开发与利用地方民族文化课程资源, 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1. 以研究性学习课程为载体, 让学生充分了解地方民族文化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民族文化课程资源,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也具有广阔的发挥空间。因此, 学校非常重视以研究性学习课程为载体, 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形式, 让学生在实践和课题研究中真正了解、体悟本地和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从丰富的地方民族文化课程资源中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 充分利用具体的、可感的乡土资源, 开发有学校特色的研究性学习课程。

为了解学生对地方民族文化研究的兴趣, 更好地开展地方民族文化的课题研究, 我们首先进行学生选题意向的调查, 然后进行选题意向的筛选、整合、培训, 最后以课题指南的形式加以引导, 并且把关于地方民族文化的研究课题上升为10个学分, 研究期限为一年。例如, 课题指南中关于地方民族文化研究的有“壮族民俗文化的调查研究”“壮族饮食文化的调查研究”“壮族节日文化的调查研究”“壮族服饰文化的调查研究”“壮族婚俗变迁的调查研究”“壮族歌圩文化的调查研究”“壮文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刘三姐》歌词艺术探究”“本居住地区人文自然环境的考察和保护建议”“‘南普’的成因调查”“姓氏文化探究”等课题供学生选择。

从高一年级、高二年级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 先后有211位学生分别参与了“关于京族的风土人情及民族文化调查研究”“扬美古镇人文与历史的调查研究”“壮族服饰文化的调查研究”“壮族节日文化的调查研究”“壮族饮食文化的调查研究”“壮族民俗文化的调查研究”“南宁市民对壮族民族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研究”“关于壮族民族传统服饰的调查研究”“南宁特色饮食文化的了解与宣传”“南宁中山路的饮食文化、历史和印象的调查研究”“关于传统文化 (粽子) 继承的现状和展望”“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等关于地方民族文化学习课题研究。

通过研究性学习, 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更深的感受, 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例如, 高一 (7) 班“壮族民俗文化的调查研究”课题组的一位学生写道:“从此次研究性学习中, 我不仅了解了壮族各式各样的民俗文化, 也增强了对壮族文化的兴趣。研究此课题, 让我看到了壮族竟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美食、节日、服饰和活动, 我巴不得立刻去了解更多的壮族文化和节日, 品尝所有的壮族美食和参加壮族的民族活动。……壮族民俗文化丰富多彩, 有许多民俗等着我们去考察、去发现, 我们应该好好地继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 让我们各民族文化大放异彩。通过这次研究, 我在增长了许多民俗文化知识的同时, 还学到了如何与同学合作, 并且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 能积极提出自己的想法, 与老师、同学也有了更多的交流。”高二 (2) 班“壮族节日文化的调查研究”课题组的一位学生感悟道:“经过对壮族节日的深入了解, 弥补了我作为一个生长在壮乡土地上的孩子对自己本民族文化了解的空白, 增强了我的民族自尊心。由于种种原因, 许多壮乡的孩子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不了解,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 让更多人了解壮乡的节日文化, 共同为我们民族而自豪。”

2. 设计少数民族文化主题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课程, 体验地方民族文化

西南大学刘茜教授指出:“民族文化课程要求学生走出课堂, 走向广阔的大自然, 进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真实情境, 去探索和创新。强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充分参与民族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生活。在这种亲身参与的活动中, 学生获得生产生活的直接经验, 习得丰富的民族文化知识, 形成对民族文化认同和接纳的情感体验, 增强民族认同感。”历年来, 我校在凸显“民族性”、弘扬民族文化方面, 设置了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题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课程。

例如, “三月三”是壮族最重要的节日, 为充分利用壮族的节日文化这一课程资源, 学校每年举行一次大型的“魅力沛鸿‘三月三’”校园歌圩文化节活动。该活动形式多样, 通过演唱山歌、少数民族歌舞大赛、篝火对歌、抛绣球、跳竹竿舞、观看民族工艺品制作及歌圩集市一条街、品尝民族美食 (如五色糯米饭) 等活动, 增进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了解, 特别是对壮族文化的了解, 有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在艺术节里, 学生穿的服装、唱的歌曲、跳的舞蹈、品的美食、赛的体育项目和民族知识, 集中展现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 歌圩集市活动和篝火舞会更让师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

借助高中新课程改革开设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契机, 学校每年组织高一新生集体参观广西民族博物馆, 让学生近距离地了解本地区历史的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亲身感悟本民族的历史, 体验优秀的民族文化。参观完后, 要写一篇观后感, 按学时计入社会实践课程学分。

四、采取多元评价方式, 注重过程与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含的领域比传统学科领域更宽泛, 所以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使用传统的纸笔测验来完成, 它要求用新的评价理念和方式, 反对用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评价, 它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彼此个性化表现的评定。因此,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 学校采取整体、多元的评价体系, 注重学生亲历实践性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例如, 在研究性学习方面, 我们给每一个课题组印发一本《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表》, 让课题组组长记录每一次活动的参加人员、活动目的、活动形式、活动效果及遇到的问题并在规定时间内交给指导教师评阅。同时我们也给每个指导教师印发《指导教师指导记录表》, 要记录每一次的指导内容并让学生签名确认。在开题、中期检查及结题时, 都有相应的评价表。在研究性学习课题评定时, 我们不仅要看结题成果, 还要参照学生和教师的记录表, 通过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指导教师评价等多种渠道综合评价, 运用等级制呈现成绩。在课题成果评价中, 要求每一个课题组都要附有活动图片或者视频, 每一位成员都要撰写课题研究体会, 评委重点看学生的研究态度、方法及情感体验。只要实实在在去做了, 不是抄袭的, 就符合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要求。

在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方面, 我们建立有相应的活动记录表格和过程评价表格, 让学生写自己的活动体会和感悟, 然后装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中。对于大型活动和统一活动都有相应的方案与安排, 例如军训、“三月三”活动、参观民族博物馆等。对于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中表现优秀的学生, 除了记录活动时间外, 我们还以大会表彰、颁发奖状、板报宣传等多元评价形式进行活动认可与鼓励, 如评选军训标兵、卫生流动红旗、制作“可爱的学生志愿者”宣传板报等。

校本化课程实施 篇2

常乐

(山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泰勒原理”包括四个方面,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这四个经典的步骤为现代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理论支撑和行动指南。本文在泰勒的经典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基于泰勒模式的四个方面提出了泰勒原理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泰勒原理;国家课程校本化; 启示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全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各地的大部分学校均结合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以及学校的传统优势和硬件设施因地制宜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许多学校形成了内容各具特色、形式丰富多样的校本课程体系。虽然新课程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教师在课程实施中也有意识地根据课程内容主动创生更新颖的课程。但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弊端与成果总是相伴共生,诸如教师对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误读,校本课程设计开发不合理,缺乏具体的政策支持与健全的课程管理机制,地区校本教师培训流于形式等。“泰勒原理”为课程开发的经典范式,虽然当今的时代背景、教育环境、政策制度与泰勒所处的时代有所不同,但是泰勒原理仍然能引发人们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深入思考。

一、泰勒原理的概述

拉尔夫·泰勒(Ralph Tyler),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评价理论专家。他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由于对教育评价理论、课程理论的卓越贡献,泰勒被美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中,泰勒为我们呈现了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被奉为西方现代课程理论的基石。它主要阐释了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我们要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可望达成这些目标、这些教育经验如何才能有效地加以组织、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被实现这四个主要问题。因此,它使长期以来处于无序状态的课程设计有了比较完整而系统的参考模式, 现代的许多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方法都深受泰勒原理的影响。

二、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内涵及相关问题

(1)三级课程的概念及关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需要,要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提出,体现国家将课程开发的权力部分地下放,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行政主体共同参与课程的决策与开发。国家课程又称“国家本位课程”,体现了我国高度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由国家统一规划教学计划和教材,各个地方按照国家的指示统一实施。它是国家基

础教育计划中的主体部分,具有规定性和强制性。国家课程不仅明确了学校教育应该达到的标准,而且保障了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连续性和连贯性。地方课程是由地方政府综合考虑国家课程政策和地方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的条件制定的课程计划并开设的课程。地方课程的实施不仅可以补充国家课程的空缺,反过来也可以促进国家课程的良好实施,更好地促进地方的课程规划与管理。校本课程一般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传统和优势,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能够促进本校学生发展最大化的课程。

国家课程校本化是对三级课程中交叉的部分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整合,合理的整合国家课程在兼顾国家课程实施的同时也保障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第一,国家课程校本化可以保证国家课程的实施,使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培养目标保持一致;第二,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的课程内容和形式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第三,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有利于形成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校发展其个性和特色;第四,国家课程校本化有利于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使先进的课程理念和优秀的发展成果得到良性的流动。目前,各个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各不相同,百花齐放,学校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交流与探讨中共同发展;第五,国家课程校本化还可以给予教师发挥创造的空间,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国家课程校本化要求教师在掌握国家课程政策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充分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和现实需要,参与课程改革。教师和学生在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过程中互利共生,实现新时期的“教学相长”。

(2)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理念已被广泛认可和采纳,许多学校也积极加入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浪潮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第一,教师的传统观念难以转变。在大多数教师的观念中,国家课程是以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的知识本位的课程,强调课程的文化传递功能,而新课程改革的呼吁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传统的课程理念与新课程理念产生冲突,教师无法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化为课程的创造者;第二,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够。校本课程开发不到位,教师缺乏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整合不合理,课程资源的作用单一,课程质量不高都严重的制约着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发展;第三,缺乏健全的制度保障和管理机制。学校缺乏对课程管理的合理规划,课程执行中随意性较大,校本教师培训缺乏实质性内容,课程实施行政化严重,教师没有课程开发的权利,仅为课程开发的配合者;第四,教育管理部门的评价不当。评价主体窄化,评价方式片面,对教师的评价更注重奖惩而非改善教育质量,对学生的评价容易受应试教育的干扰,降低了参与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积极性。

三、泰勒原理对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启发

1、课程目标的确立

泰勒认为教育目标有三个来源:学生的需要、对当代社会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同时,要用教育哲学和学习心理学进行筛选,并强调选择合理的方式来陈述教育目标。因此,课程目标的确立不仅要考虑一门学科自身的逻辑结构,还要充分考虑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以及时代的要求。

在校本课程目标的确立中,学科和教材的逻辑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首先,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只有学生的自主需要得到满足,学生才会才会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若使学生能够在国家课程中得到最长足的发展,必须使其能在整合后的国家课程中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满足,并且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其次,课程目标制定的参与者不仅仅是学科专家、校长等具有行政权利的人员,更应该加入一线教师和学生一线教师也应该参与教育目标的制定。由于国家课程通常由教育部统一规划,一线教师往往给自身定位为知识的传授者,较为关注教学方法等教授手段,并没有深入的参与课程编制的意识,但是一线教师往往最了解学生目前的状况与教材、课程之间的矛盾,一线教师参与课程编制,可以深入地理解课程,有助于其灵活地实施课程,实现课程效果的最大化;学生同样是课程目标编制的主体,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倡建构和谐民主的课堂,学生并不一定能直接参与校本化的国家课程目标的制定,但是可以通过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整合后的国家课程的意见及建议,反馈给课程编制人员,从而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带来积极的影响。最后,应该加强教育哲学和学习心理学对教育目标制定的指导作用。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需要学校和教师用新课改的眼光重新审视教育、认识教育、反思教育。教师信奉什么样的观念,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课程内容的实施,同时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通过研究学习心理学,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才能制定出合理的目标。此外,在表述课程目标时应具体表述,课程目标表述越具体,操作性越强。

因此,在确立校本课程的目标时,在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校课程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要考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要关注学生当前的兴趣,又要立足于学生长期的发展,还要符合当代的教育质量观、人才观,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2、选择学习经验

泰勒认为,“学习经验是指学习者与使他起反应的外部条件相互作用”。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身处环境所产生的反应发生的。教师可以建构适当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经验。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实践中的问题情境相联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同探索与问题情境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勤于反思、乐于探究的习惯。

“学习是通过学习者主动的行为发生的,他学到什么取决于他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在我国,学生往往不习惯主动探索,习惯被动的接受,而“学习经验”一词几乎等同于教材,教师通常只注重如何传授课本知识,不注重甚至是不懂得如何为学生提供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对学生有益的学习经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落实的关键之一在于教师应该学会合理的利用教材,把教材当作是有学生参与的相互作用的环境的一部分。目前,国家也采取“一纲多本”的策略,为国家课程校本化提供了更多选择学习经验的条件和机会。

泰勒认为选择学习经验要符合以下四个特征:有助于培养思维技能、有助于获得信息、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有助于培养兴趣。在国家课程整合中,参与编制的人员首先要整体的把握学科培养学生的一般性目标,科学地整合学科知识,培养学生整体地解决问题、认识世界的意识。第一,合理地整合学科内的知识。以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为基础,运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的方式整合学科内课程,既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减少老师 3 的备课负担,而且能够化繁为简、突出重点,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从而实现课程内容的最优化。第二,分析学科之间的联系。在学科之间合理的整合,课程编制人员能够与一线教师合作,深入了解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状况,积极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跨学科的课程整合是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让学生掌握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使所学内容与社会产生有效联系。第三,加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之间的联系。过去,我国实行的是国家统一制定课程计划、教材以及教学大纲,再由各地学校依照国家的指示实施课程,虽然有助于课程实施的规范操作,但不利于地方以及学校自主地决策、开发课程。我国目前正着手改变这一现状,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地方课程为补充,学校课程为地方课程的补充。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正是抓住了三级课程相互作用的部分,拓展校本课程的内涵,拓宽国家课程的外延,将国家课程校本化不仅当作课程开发的方法,还作为课程统筹的方法,既保留了学科课程的本质意义,又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点。第四,加强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的整合。校外拓展内容课程的开展主要是根据单元主题教学的需要,探索内外联络点,拓展主题内容,让学生依据教材进行课外体验,围绕教材进行课外阅读与实践,加强主题内容与课外知识的联系。同时,校外活动要打破教室的束缚,真正将学校、家庭、社区融合在一起,让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一同指导国家课程的学习。第五,进一步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目前,基于国家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学科课程既在综合实践课程领域里延伸,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获得的知识技能同样也能知道学科课程的学习。例如在语文教学中的单元主题教学中,教师将相似或相关的教学内容整合在一切,采取综合实践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性和整合性,将割裂的知识还原成完整的生活,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兴趣。

3、组织教育经验

泰勒认为,为了使教育经验产生积累效应,就必须将它们组织起来,产生积累效应。因此,组织会极大的影响教学效果,同时又会影响学习者发生主动教育变化的程度。美国的课程论专家施瓦布也认为,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过程中,要求符合国家总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合理的“二次开发”。教师改变原来“教材就是知识”的陈旧的教材观,树立新的“教材观”,依据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教育情境,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选择和取舍,批判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不再是静态的文本,教师也不再是教材“忠诚”的执行者,教师从单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转变为课程建设中的“设计师”。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才是“活”的教材,教师和学生才不会受教材的钳制,沦为教材的“奴隶”,只有教师将教材当作工具而不是唯一的教学依据,这样生成的课程才可能从“理想的课程”转化为“经验的课程”,学生才不会仅仅囿于教材这种单一的课程资源,才有可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具有个性和差异的课程才能真正体现民主性和开放性。

课程内容的组织的定义。泰勒还提出“学习经验的组织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学习经验领域”的组织,学习经验的组织要素,学习经验的结构。同时学习经验的组织他还提出了三条学习经验的组织原则: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因此,组织学习经验时,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横向组织和纵向组织,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直线式和螺旋式。

③② 4

(1)横向组织和纵向组织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就提出要由简到繁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符合人类认识问题的普遍规律;赫尔巴特持一种知识中心论的课程观,他认为直接经验存在偏见,容易影响人形成正确的认知,因此他强调在儿童基于儿童现有的水平,使儿童学习以课本知识为材料的系统知识;加涅认为人类学习任何一种新的知识技能,都是以已经习得的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按照学习的复杂程度讲学习分为八个层次: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动作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课程内容应该按照上述顺序进行组织。

横向组织教学内容是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由部分到整体,使知识更符合科学的逻辑和体系。但是学生认识的世界是完整的世界,将学习经验按照学科分类,会使学生习得的知识是支离破碎的,不利于学生在现实世界中用整体的眼光把握问题。由于认识到纵向组织的弊端,许多教育家提出将课程横向整合。杜威提出的“教材心理学化”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课程的设置不应该单纯为了学习知识,而是应该让学生学习实用的知识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家布拉梅尔德认为学校不仅应该帮助学生适应或适宜于现存的社会,还应该帮助学生参与和制定社会规划。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不仅包括学校在国家课程计划预留空间的完全自主的课程开发,同时也包括学校对国家课程“因地(学校)制宜”“因人(学生)制宜”的创造性的改编与在开发。在校本课程中,许多学校采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灵活使用所学的知识,同时进行对自我和社会的深层反思。(2)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

课程组织的逻辑顺序是按照学科本身的系统和内在联系组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的心理顺序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顺序组织课程内容。国家课程是指国家委托有关部门或机构制定的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或称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或大纲。按照布鲁纳的观点,掌握学科的逻辑体系对学生掌握知识有益,首先有助于学生记忆该学科的核心内容,其次有助于学生归纳和理解学科内容,最后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但是,杜威也提出了“教材心理学化”,让教材内容以更加贴近生活的方式编排,使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新知识,还可以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国家课程校本化需要同时兼顾课程组织的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一方面,强调学科的逻辑顺序是为了使学生了解某一学科的结构与掌握系统的知识,另一方面强调注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儿童可以接受的方式编排组织课程内容。

(3)直线式和螺旋式

直线式课程是将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前后的内容基本上不重复。螺旋式课程实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重复呈现特定的学科内容,使学科内容不断拓展与加深,呈现“螺旋式上升”。布鲁纳认为,“一门课程在它的教学进展中,应反复地回到这些基本观念,以这些基本观念为基础,直至学生们掌握了这些观念相适应的完全形式的体系为止。”螺旋式课程是当前国家课程校本化比较提倡的课程组织方式。螺旋式课程的组织,首先是基于对学生认知的了解,学生随着其年龄的成长理解能力逐渐增强,课程的编排应该充分考虑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合理安排课程内容,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其次是螺旋式课程注重缩小高级知

⑧⑦

④ 5

识和低级知识之间的差距,使儿童认识知识的过程随着知识的抽象化程度逐级加深,更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再次,国家课程校本化采用螺旋式课程针对的是传统国家课程教材编排的种种弊端,诸如难度大、课程多、知识之间缺乏连贯性、与学生的实际脱节,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对国家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顺序课程内容;最后,依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课程组织形式,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类的学科比较适合采用直线式课程进行编排,语文、英语等人文科学类的学科比较适合采用螺旋式课程进行编排。

4、评价教学结果

评价是一切行动的指挥棒。泰勒认为,评价正是一个发现这些已经制定和组织好的经验能在多大程度上产生期望结果的过程,同时,评估的过程也包括指出该方案的长处和弱点。泰勒定义的评价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评价的应该是学生的行为,第二,必须在一定时期内做一次以上的评估,来确定学生的行为是否变化以及学生行为变化的程度如何。此外,泰勒从评价的目的、评价的方法、评价的过程和评价的结果四个方面对组织学习经验的评价进行了阐释。

(1)改变目标本位的评价手段,关注目标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泰勒认为,所谓评价,就是对课程目标实现程度的描述。也就是说,是否达成预期结果才是评价的真实目的。他认为,以教育目标为实际的教育结果进行评价,对整个教育活动才有导向作用。泰勒的目标本位的评价观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第一,观察学生的进步;第二,教师可以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第三,判断整体课程实施的效果。虽然,泰勒的评价模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是它的缺陷也是不容小觑的。它过分关注教育目标的达成度,容易造成教师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不择手段,以致忽视了具体教育情境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过程中,需要学校对国家课程进行详尽的分析后,再进行适当调整,但是尽量不要走向为了而整合,为了节约课时而整合的误区。在对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提升,也要关注目标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以及目标之外的教育结果带来的影响。其次,在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克服“行为目标”的缺陷,除了那些明确的、可观察的学生行为之外,还要注意“表现性目标”,即关注体验性、过程性和发展性的目标,关注学生在课程进行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最后,评价的真正目的是激励和导向,因此只有学生在情感上真正认可校本化的国家课程,才可能根据教师反馈的信息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且进行及时地改正。因此,只有科学合理、有建设性的评价才能促进国家课程校本化课程实施效果的最大化。

(2)改变评价的方式,在量化评价的基础上注重质性评价

虽然行为目标模式比较倾向使用较客观的行为的变化来监控学生的进步,但是泰勒从来都不提倡仅仅使用单一的方式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众所周知,在国家课程评价过程中,量化评价特别是纸笔测验被广泛应用于评价学生学习效果以实现其甄别和选拔的目的,当然它的弊端也为人们诟病。纸笔测验使学生过分关注考试成绩,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培养自己的应试能力,过分关注学习的外在目的,而忽视了学习本身的意义与价值,过于功利 6

化的学习方式的形成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样,过分关注结果的传统的评价观教师采用“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训练以及人为的加大国家课程的难度和广度,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成为应付作业的“机器”。

校本化的国家课程并不是让教师减少国家课程的内容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是采取一种合理的方式整合国家课程,避免教学中不必要的重复。但是仅仅整合课程是不够的,还要考虑改变评价的方式。因此,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在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纸笔测验的效果是无法取代的,但纸笔测验并不是唯一的评价手段,对于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体验等内隐行为需要学校和教师采取质性评价的手段进行全面的评价。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中小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常采用档案袋评价等评价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其实,国家课程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生长点”,国家课程校本化也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和国家课程恰当地整合在一起,采取研究性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采取质性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

(3)丰富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外显的行为变化还包括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 评价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察,发现课程与教学存在的不足,找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缺陷,从而提出改进建议,以利于课程与教学的改进和学生学业成就的提高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对于学生的意义在意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让大多数学生在一次次考试的挫败中,失去自信心和学习的乐趣。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过程中,要树立整体的评价观,建立全面完整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性的评价体系。在新的评价体系中,不要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应该多考虑学生在道德、审美、情感方面的发展。因为,只有学习的内容和方式符合学生的需要,学习才有可能成为有意义学习。通常质性评价比较容易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评价。目前学校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是档案袋评价。陈丽华认为档案袋评价旨在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与组织学生的作品,以呈现作品的品质与进步情形。档案袋评价可以比较全面地考量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并且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提升,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把校本化的国家课程建设成民主平等的课程。但是由于档案袋评价没有标准化评价客观并没用得到广泛的接受,或者在操作过程中流于形式,并没用对最终的评价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此外,校园文化、班级氛围等环境造成的隐形课程也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而这些影响通常不在预定的课程目标内,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要尽量考虑到隐形课程产生的效果。

⑨参考文献:

校本化课程实施 篇3

摘 要:浙江省人社厅关于扩大技工院校一体化课改方案的出台,对一体化课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会计技能课程作为。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开发基于企业要求的校本化教材、打造基于团队合作的校本化课堂、构建基于分层考核的校本化评价的会计技能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

关键词:会计技能课程 校本化实施 入校即入企

自浙江省人社厅关于扩大技工院校一体化课改方案出台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积极配合,学生动力十足,院系(学校层面、系部层面)积极开展“以纲定标,以学定教,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改革试验。作为传统的会计专业,更是将以会计技能课程为主的实践课程推到了校本化实施改革试验的“前台”,成为会计专业一体化课改的开路先锋。

校本化课程实施是指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纲要的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学校根据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将国家层面上的规划和设计面向全国所有学生的书面计划,将学习经验转变为适合学生需求的实践性经验,包括教材的校本化处理、学校本位的课程整合、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个性化加工及差异性的学生评价等多样化的行动策略。对于徐玉珍教授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定义,笔者觉得即准确又到位,相对于职业教育中的技能课程校本化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因此会计技能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策略,要兼顾来自外部和内部的要求。外部指的是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国家对人才的要求。内部指的是学校对人才的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要求。笔者通过实践研究,提出三类实践策略即开发基于企业要求的校本化教材、打造基于团队合作的校本化课堂、构建基于分层考核个性化评价体系,对会计技能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策略进行了探索。

一、入校即入企,开发基于企业要求的校本化教材

对于职业学校来说,培养的学生要具备高度职业化的能力,进入企业后能够直接上手,无需企业再做培训。入校即入企,指的是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发基于企业要求的校本化教材,并共同培养学生,使其在学校学习阶段就完成企业培训的全部内容,从而达到入企即可上岗的培养目标。然而对于会计技能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策略来说,基于企业要求的校本化教材的开发,是贴近企业需求,实现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

比如校本教材《小键盘指法训练》就是邀请银行、企业的在职人员参与编写,通过认真研究收银岗位职责,在用人单位领导、学生和员工对比实验的形式下共同开发出一本既贴合企业实际要求,又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校本化教材。这一教材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特色,一是针对性强,即教材的要求就是企业要求;二是操作性强,教材的操作规范就是企业标准;三是创新性强,课中内容大量来自企业真实的业务,为其他教材不多见。教材中大量使用了实景照片,每个动作都有规范的演示,教学视频中更是能看到优秀员工的标准动作。2014年8月校本课程《小键盘指法训练》《点钞实务》两本教材入围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新教材,并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开发基于企业要求的校本化教材,直接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教学效果显著。由于是企业参与、学生演示的编写方式,更大程度上调动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加大了企业的参与度,为学生今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现校企双赢。

二、团队即明天,打造基于团队合作的校本化课堂

现代企业的发展已经实现高智能、强管理、注重团队合作的局面,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因此团队合作是必需的。团队即明天,就是在学生本位的理念下,运用信息化等多种教学手段,以角色扮演、团队合作方式打造校本化课堂。基于团队合作的校本化课堂打造,完全仿真企业岗位设置,同步实体化企业,形成了完整的工作链,学生身历其境,感同身受,为明天工作提早获取自信心。

会计专业是传统专业,原先的教学模式明显重理论而轻实践,为此学校积极探索,推出了“互学、互帮、互评”三互团队合作的校本化课堂。通过角色扮演“总经理—财务经理—营销经理—生产经理—采购经理”,加上实体化企业运作,相关行业、上级单位的建立,形成一个完整的商业虚拟环境和工作链。学生可以在一个学期的周期内,轮换工作岗位,体验岗位要求,完成对整个行业工作的了解并掌握必要的技能。

基于团队合作的校本化课堂,强调团队合作和角色定位,真正地让学生动起来。而这种自发的活跃是建立在老师对学生的释放、学生对真知的渴望与对未来发展的憧憬,这种课堂才能让学生得到职业化的成长。

比如《企业经营沙盘》课,以40人课堂为例,分成6个团队。每个团队的“员工”都有自己的岗位任务和职责,课堂不仅能够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体会到很多教师讲不出的道理,通过角色扮演、团队对抗、分析总结,让学生对生产企业各环节的操作有理性和感性的认识,形成了共通的思维模式,达到了团队共同努力的经营理念,了解了真正企业的客户、市场、资源及利润等方面的对抗。这样的课堂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在参与中学习,学习过程中体验企业现状,真正实现了团队合作的校本化课堂。

三、个性即成才,构建基于分层考核的校本化评价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木桶理论主张集体的成功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木板,而个人成功的长板理论则认为,成才完全可以取决于那块最长的木板,我们围绕自己的长板做文章,这里可以理解为个性即成才。因此构建基于分层考核的校本化评价就是给学生不同的评价标准,会计专业技能有很多,只要有特长就是优秀的学生。如点钞、小键盘、电算化、企业经营沙盘等只要精于一项即可。

分层考核是根据行业的标准,将考核分成“入行、懂行、精行,专行”四个层级,入行者基本掌握技能可在企业上手;懂行者综合能力强,能独当一面;精行者基本上在这个领域中属于高精尖人才;专行就是这方面的专家型人才了。学校再配以专业技能兴趣小组、金手指财务俱乐部、会计代理记账工作室、技能竞赛集训队四级展示平台,完全打通个性成才的通道。

基于分层考核的校本化评价构建,给学生实现个性成才的愿望,通过点钞、小键盘、电算化的多技能项目的选择,通过入行、懂行、精行、专行四级评价,充分给学生以信心,实现术业有专攻的成才愿望。

当然,会计技能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策略研究是一个宏大的课改项目,对于老师来说教好了才是最好的,对于学生来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对于学校来说企业说好才是最好的。因此每一位从事会计专业教学的老师都有必要在会计技能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策略研究上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徐玉珍.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J].教育研究,2008(2).

[2]王国芳.必修课程的校本化实施[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5(5).

[3]钱明明.职教课改的校本化实施策略[J].江苏教育, 2011(9).

[4]洪伟.中学历史课程校本化实施初探[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1(12).

[5]王彩群.浅谈小学健美操校本化实施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2(11).

校本化课程实施 篇4

国家课程体系是国家一级的课程体系,落实到学校必须要有一个校本化的过程才更具实施的可操作性。因此,立足校本来反思目前的课程体系,就存在很大的问题,核心问题在于校本化程度不够,几乎各校的课程内容体系都一样,可是,各校的学生却存在巨大差异,如果从“最近发展区”理论出发来看,我们几乎一刀切的课程体系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也难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种课程现状与学生差异性的背离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缺乏校本化的课程文化难以具有独特的生命力,也不可能彰显一所学校的文化魅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做。

1. 对已有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突出校本化。( 1 ) 关注校情、师情、生情等校本实际,重新架构三个学年的课程整体框架,使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彰显学校的价值追求和特色,彰显课程文化的校本特征。( 2) 关注学生发展水平的多层次和发展需求的多元化,最大限度立足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灵活构建各学年的校本化课程体系。( 3) 建立活化调整机制,盘活课程体系,力求实现课程体系时时校本化。

2. 针对课程体系缺乏整体性设计问题和各领域、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和同一学科各模块、各专题的内在联系需要整合等问题。在八大课程领域内,尤其是相关联的领域之间进行整体性设计; 分学科、分模块、分专题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根据校本实际,对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内容进行整体协调。整体性课程体系的设计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课程体系也更具逻辑性和整体性特征。

3. 目前,校本课程趋于“异化”,阻碍了课程校本化进程,更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现有校本课程大多源于开发者的主观经验或出于高考、竞赛的需要,仍存在忽视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问题。对此,我觉得应该做好三个工作: 一是,对现有校本课程进行重新评估和论证,删掉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不利于拓宽学生视野的校本课程,改造相对滞后但仍具有潜能的校本课程。二是,围绕学生实际个性水平和需求进行校本课程调研,在调研基础上,根据师资实际,重新开发校本课程。三是,完善校本课程开发和设计方案,加强校本课程的管理,促进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可能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成仍不深入,教师们的“课程”意识比较淡。我们身边有很多可开发的、又与学生发展需求紧密相关的综合实践课程资源需要整合,应该主动开发、拓宽综合实践课程的生成渠道,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到实处,而不只是高考,其实只是靠传统的课程已经日益不能适应新高考的需要了。所以,学校应该注意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重视校本化课程实施与评价的作用,提升自我实践、自我评价能力

校本化课程文化是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中逐渐形成的。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革新。因此,要把问题回归到“圆心”上,聚焦课堂,探索实施校本化课程的途径。

目前,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并非完全基于课程标准,多有基于教师经验、基于教材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实施与评价的重心并非完全关注学生的“学”,而是更多地关注教师的“教”。

其原因主要有: ( 1) 对课程标准研究不够深入是最重要的原因。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要求是课堂教学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更高的目标都是以这个“底线”为基础的。这个基本目标就是国家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是课堂教学的根本指向。这就不同于从教师经验( 主要指高考经验) 、教材( 主要指以教材为权威) 出发进行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必须要重新定位。( 2) 没有实现模块、专题、课时与课程标准的融合对接,只是简单的一一对应,这就造成课堂教学“穿新鞋,走老路”、“教学内容盲目扩充”、“课时紧张”等问题。( 3) 对教学方法改进不积极,有悖于课程标准的理念,更不利于基于课标来达成课程目标。( 4) 听评课机制过于传统,不利于激励教师改革课堂教学,促进专业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改革:

1. 每一位老师都要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思路。即先从课程标准出发,以校本为依据分解并确立课程目标,把它作为校本化实施课程的评价标准; 再整合教学资源,使教材与课程标准校本化对接; 最后形成教学设计,设计出达成目标的实施方案,做到真正用教材教,而非基于教材来教。这就是校本化课堂教学的基本准备。

2. 研制校本化的课程纲要,从整体把握课程实施各个要素。课程纲要主要内容应包括模块总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安排( 课时的分配与教学内容的改进) 、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等。在此基础上,编制课时计划。

3. 组织课堂观察,研究课堂教学的细节,建立新型课堂评价机制,促进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通过“课堂观察”来取代传统的听评课方式,引导教师在合作中探究课堂教学的每一个关键学细节,在合作、对话的过程中促进对教学的反思和研究,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持续不断地提高。

4. 编制导学案,把课堂的主阵地还给学生,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学案是“导”“学”的统一体,其功能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亲身体验,突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通过导学案,让学生很好地把握好学习全过程,留下清晰的学习思路。其实质是把教学重心下移到学生学这一环节,能帮助和引领学生有效学习,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全过程,参与知识探究的全过程,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

校本化课程实施 篇5

1高中化学新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内涵

课程实施是将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动态过程,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从本质上而言,课程实施是一个行动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将观念形态的课程转化为学生所接受的课程,从而实现课程内在的教育意义。一般而言,课程实施有3种取向,即忠实取向、调适取向和创生取向。如果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寻求一种唯一最佳的价值取向,那是不现实的,因为3种价值取向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课程实施的本质,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和适应的范围,也分别有着各自的局限性。

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是将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等观念形态课程转化为学生所接受的课程。这一过程既是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编制者与化学课程实施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化学教师和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所谓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是指在遵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前提下,学校根据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将国家层面上规划的高中化学课程转变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需要的实践过程。也就是说,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不是另起炉灶,开发一门新课程,而是一个以学校为本,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全面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养为目的,创造性地实施化学新课程的动态过程。理解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概念,需要从以下2方面把握其特征。

第一,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关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所有学校所有学生学习化学的共同要求(忠实取向)。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是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化学新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为依据,从而保证化学课程目标的更好实现;是通过对高中化学课程的改进来保证学生在基础学习水准上的相对同一性。

第二,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关注学校中教师和学生的情境性实践。这里的“校本”即“以校为本”,也就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为主体。情境性实践是指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境,学生的学习需求对高中化学课程进行创造性加工和改造(调适取向),以及师生互动形成新的课程学习经验(创生取向)。

2高中化学新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本策略

2.I高中化学新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外部支持

2.1.1 国家要完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修订

我国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呈现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具体内容标准,而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如何检验学生是否学会了这些内容的评价指标。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一些教师最困惑的问题是对课程内容的深、广度难以把握,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例如,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的内容标准之一“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没有描述或设计怎样才能知道学生是否学到或实现了这一内容的评价指标,这些内容都是传统课程中相当重要的内容,必修教材都涉及到了,但是教学要求的水平层次却发生了变化,而有的教师仍然有“越位”现象。在此,我们不能一味地责怪一线教师没有深刻理解课标和教材对内容深、广度的要求,这是由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缺乏学生学习结果评价标准,它无疑会给化学新课程实施带来迷茫。为此,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标准应在课程标准有所体现。只有如此,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才能明确教学内容的深、广度,走出新课程实施的困境,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2.1.2地方政府和师范院校要加大对高中化学新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扶持

首先,政府要增加高中化学课程资源建设的投入。目前,高中化学新课程校本实施的制

用心爱心专心 1

约因素之一是各地化学课程资源极其不平衡。少数发达地区,有的学校已经建立了基于传感技术的化学数字化实验室。而有的学校进行一次化学科学探究实验需要的仪器和药品,实验员的配备,都难以满足教学的要求。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公开课”体现着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而平时上课难以体现新课程理念。

这又表明化学课程实施取向与学校所具备的条件紧密相关。那种要求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纯粹是忠实取向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另一方面,高中化学新课程中涉及了现代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如光谱类、色谱类、质谱类和电化学类。虽然高中化学新课程中涉及的现代仪器分析的4大类仪器或方法,并不是要求学生都掌握,要求的程度是有区别的,但对于比色法、气相色谱法、电化学分析法,则要求能在具体的化学实验中加以运用。化学新课程实施客观上要求化学实验仪器和方法的更新,而许多中学离化学实验的现代化要求相距甚远。因此,地方政府要补偿对一些弱势中学的高中化学课程资源的投入,尤其要增加化学实验的经费,为高中化学课程校本化实施创造物质条件。

其次,发挥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化学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领导作用。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新课程实施的领导主要是通过地方教研员组织教师与专家共同研讨高中化学新课程校本化实施中的问题及其对策。专家引领的方式是多样化的,最有效的是教师在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尝试通过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即双方互动密切联系在一起。在专家启发下,教师将自己的感受或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继而形成观念。同时,地方教研员要精选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高中化学新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经验并编制案例,有效组织各学校间的校本化课程实施成功经验的分享和交流。

再次,要促进高等师范院校与化学新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互动合作。高师化学教学论的理论工作者,具有较为丰富的教育科学理论和化学专业知识,为解决高中化学新课程校本化实施出现的问题,应提出问题解决的研究假设,深人中学教学现场,与一线教师合作,进行教学实验。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我国化学程序启发教学模式的教学实验的成功历史经验,即由高师化学教学论的理论研究者和中学一线化学教师合作,将国家化学教材改编为程序启发化学教材,相应地采用程序启发教学法教学,形成师范院校和中学基础教育的互动研究的模式。又如,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以来,北京师范大学王磊教授主持的“中国化学课程网”提供了远程交流平台,“高端备课”、“新课程远程研修在线研讨”等与化学新课程紧密联系。高中化学新课程远程研修使实验区的高中化学教师齐聚一堂,课程团队专家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实时对话,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观点,促进了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2.2高中化学新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内部运作

2.2.1教学目标的校本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行为所追求的预期结果在主观上的超前反映,其体系建构有很大的相对性。教学目标的校本化是指教学目标要依据课标的根本性与兼顾学情的实际性而确立。依据课标的根本性是说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以化学课程标准作为首要和根本的依据,包括:在总体目标中寻找依据;在分类目标中寻找依据;在内容标准中寻找依据。兼顾学情的实际性是说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适应教学内容所实施对象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制定教学目标时的行为条件,要考虑本校的实际,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既要研究全体学生的共性,又要研究个别学生的差异。如“物质的量”教学目标的行为条件可从化学方程式量的关系分析为生长点,而面对化学方程式量的关系比较薄弱的班级学生来说,也可以质量为生长点。对此,教学目标可这样设计:(1)通过熟知的“质量”类比认识“物质的量”(包括符号、定义及其单位的符合、标准),能够比较“竹”与“m”(2)掌握”、NA和优之间的关系及相关计算方法,继而认识“物质的量”引入的必要性和自身的特殊性。

2.2.2教学内容的校本化

教学内容的校本化是指在严格遵循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针对特定学生群体的学习特

点,教师有意识地对所授课程内容、教科书内容进行合并、改编与补充,先后顺序的调整等。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的校本化要求教师基于对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的领会和把握,超越对教材内容的机械传递,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运用教材,以生成丰富、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例如,主题是“硫、氮和可持续发展”,苏教版《化学1》教材设置了2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第二单元是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鉴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对环境影响的相似性,有的教师将这2部分内容合并,开发出“硫和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的专题课程,集中学习二氧化硫、一氧化氮及二氧化氮的性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这样的整合从化学社会性价值角度立意,以酸雨是如何形成的作为探究的线索学习这几种氧化物的性质,保持了硫元素和氮元素各自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上述教学内容的处理,实际上是将课程、教材、教学等不同的层面有机贯通,从而将专家制定的“理想的课程”转化为校本实施中的“实际的课程”。

2.2.3教学方式的校本化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校本化必然带来教学方式的更新与变化。教学方式的校本化是指教学方式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学生学习需求与个性特点、教师自身个性特点、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情境变化和学校或学校所在社区的资源条件等因素,从而形成的有效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在自身发展中个性的差异,高中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方法、习惯、能力以及学习目的、态度、情感和意志品质等都会不同。基于因材施教、最近发展区和差异教育理论的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就体现了教学方式的校本化特点。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选择讲解、讨论、合作、探究等多种方法的组合,激发学生实践、探索、体验、求异、质疑的欲望和活力。

2.2.4教学评价的校本化

高中化学课程评价既要促进全体高中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又要有利于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影响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是教学评价。不同的学校、不同社区、不同家庭,学生的整体化学科学素养也会有所不同。针对这样一个特点,化学教学评价应结合学校、社区、家庭的情况来进行,也就是所谓的校本化。教师要建立适合自己学校学生发展的化学评价体系,要结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水平进行教学评价。在评价的方式上,要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笔试评价与实际操作评价相结合,观察、访谈与测试相结合;在评价的内容上,可以是教师观察日记、访谈记录、问卷调查,学生作业、学习笔记、测试成绩、作品(小论文、课题报告、调查报告、小制作)等。3高中化学新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

探索2005年9月开始,广东信宜二中(以下简称“我校”)充分利用湛江师范学院研制的微趔化学实验课程资源[8],创造性地对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化学实验进行了改造和变革,实现了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3.1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优势资源

我们利用的湛江师范学院研制的微型化学实验仪器,符合科学原理,具有多功能性、实用性强、简易标准接口(非磨口),已获得3项国家专利[9]。每套微型化学实验仪器有12种共18件,设计的便携式微型仪器箱,只有相当饭盒的(24咖×12 cm×11cm)的大小,仪器组装简单、方便、易行,且精致、美观,能完成绝大部分中学化学实验,尤其适合气体的制备与性质一体化实验。

我校毗邻湛江师范学院,有很好的地缘优势,是该校的实习基地。每年,许多化学实习生到我校实习,传播了微型化学实验的思想和方法。而且,该校的化学教学论理论研究者亲自为我校化学教师开设微型化学实验的实验方法和技术的校本培训,并进行现场教学示范课。由此,我校化学教师熟练地掌握了成套微型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技术,并且有2人以微

型实验为主题参加广东省新课程中学化学优质课的评选并双双获得一等奖。师范院校与我校的“互动一建构”是化学新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重要保证。

3.2让部分微型化学实验进入普通教室

我校64个教学班,只有3间化学实验室,难于满足新课程实施的需求。我们使用的微型化学实验箱体积小,且表面积只占课桌表面积的11.2%。成套微型仪器中,微型气体发生器的容积10 mL,具支试管和小烧杯容积各为4 mL,小试管容积2 mL,实验盛液量一般不超过容器的一半。微型实验教学表明,一堂课每个学生50 mL水足够用,70人的班总用水量不超过4 L。课堂上每个学生准备1个盛纯净水,另1个盛废液的一次性饮水塑料杯。班里配有2个6 L的塑料桶,分别用于盛纯净水和回收废液。这样就解决了常规实验仪器下,普通教室里无法解决的供水、洗涤和废液回收的问题。同时,实验员将液体试剂用多用靼料滴管分装,固体试剂用加塞青霉素药瓶分装,课前分发给学生。这样,学生能在普通教室做实验,而且还可以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各种纸笔学习活动。

3.3利用微型化学实验仪器和方法进行探究性教学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强调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每个学生配备了一套微型化学实验仪器,学生具备了自主探究的基本条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学生将常规试管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全部在微型小试管中进行,做到了仪器的微璎化,试剂的低浓度化,实现了以尽可能少的试剂获取所需化学信息。高中化学新课程中有许多涉及气体性质的内容,常规化学实验是先制备和收集气体,再探究气体性质,药品用量大,实验时间长。我校学生使用微型气体发生器,即1个带有支管的U形管和1个底部有小孔的内套管组成,可以进行固体一固体、液体一固体、液体~液体反应制备气体,其用途广泛,可用于制取Hz、C02、C0、H2S、S02、N0、N02、HCl、C12、HC三CH、CH2=CH。、N:、NH。等多种气体。如果同时将U形管和V形侧泡反应管组合可以实现气体的制取及其系列性质实验一体化,如C12、S02、CHz—CH2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蔗糖与浓硫酸反应及产物检验一体化微型实验等。与常规化学实验相比,这种优化组合设计方法提高了实验探究教学的效率,是化学课程实施调适取向的表现。

3.4运用微型化学实验仪器进行实验创新设计

我校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微型化学实验仪器进行实验创新设计,体现了化学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它主要从2方面人手。其一,原型启发,即依据高中化学新课程中的常规实验装置,要求学生使用微型化学实验实现常规实验的功能。例如,教师演示蒸馏实验装置后,要求学生如何运用微型化学实验仪器实现蒸馏实验?有的学生设计出微型仪器的蒸馏装置。其二,问题解决,即对高中化学新课程中的有关知识点,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用微型化学实验探究。例如,如何检验碘升华,遇淀粉变蓝和易溶于有机溶剂等性质,有的学生设计出碘的升华及性质检验微型实验(创新设计)。这一微型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试剂用量少,克服了现行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碘升华实验的弊端,同时实现其性质的检验,符合定性实验的要求,有利于学习效果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4结语

校本化课程实施 篇6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 校本课程 校本化实施

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明确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些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也指出: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整合,要充分开发与利用学校、社区和地方的课程资源,渗透信息技术教育,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开设综合实践课程是国家的要求,更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但是,当下普遍存在不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现象,存在综合实践活动同当地实际脱钩、同学生实际需要脱节的问题,存在开展的不持久、不连贯的问题。我们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施的探索,就是想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一、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实施能力

教师团队培训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关键,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师资力量更多取决于学校对综合实践的重视程度,对校本培训的力度。针对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特点,我们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二、因地制宜,构建适合校情的综合实践校本课程体系

课程开设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情,校本课程也不例外。因此,在构建学校综合实践校本课程体系方面慎之又慎。学校在课程建设时充分考虑当地实际资源,以可行性、实用性、持久性为原则,广泛发动教师,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发挥群众的智慧开展工作。学校紧紧依托属地独特资源,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目前建有米山水库基地(山东省第三大水库)、文登火车站基地、米山镇特色种植园基地、威海光远动漫基地等,初步形成了三大系列10个门类的校外综合实践基地。为更好地实施综合实践课程,我们又将这些基地的实践活动开展与传统的国家课程相融合。

三、扎实持久,确保综合实践校本课的实施效果

学校成立校本课程评审委员会,主要从程序关、过程关和效果关上保证课程实施效果。

程序关:学校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校本课程选择程序,从源头上保证课程质量。学校由校长室牵头,各部门协同,对学校周边的区域资源进行考察,然后在“课程评审委员会”上发挥集体智慧,对课程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充分的讨论,做好校本课程建设的框架设计。之后,教师团队根据综合实践课程的具体实施内容进行课程开发,最终由学校校本课程评审委员会审查通过。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遵循两个原则:第一是充分发掘地方资源,力争做到有特点、有特色;第二是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力争做到易开展,有活动、有内容、有效果。

过程关:学校教导处负责制定《综合实践课程选课指南》《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细则》《综合实践课程学生达标标准》等一系列文件,对课程实施过程做了细化,明确课程实施的方向、方法和成果要求。

结果关:基地建设搞的好不好不是领导说了算。学校一改往日的评价机制。综合实践活动效果由“课程评审委员会”说了算。学校制定《综合实践校本课程评估验收程序》,每学期进行两次评估,每学年进行一次总结。评估的重点放在学生的过程性成长和最终成果展示上,以校本课程《草莓的种植研究》为例说明。

草莓基地研究小组在2012-2014年连续三年深入当地六个重点村庄,进行草莓种植的调查研究,积累了大量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的研究分析,同学们不仅仅掌握了近几年草莓价格变化的规律,而且发现了传统草莓种植存在的弊端、大棚草莓的发展趋势及蓝莓等特色草莓的美好前景。撰写了大量小论文,并且给镇长写信,提出让草莓种植户转变观念,发展大棚草莓,做好“草莓文化”等建议并得到采纳。这个研究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动脑动手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的优秀品质。

四、不断探索,力求走出学校发展的特色之路

校本化课程实施 篇7

一、课程规划,体现学校对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自觉需要

1. 通盘考虑学校课程体系

在统整学校课程时,我们坚持“三个基于”理念,即基于学校、基于标准和基于合作。基于学校是指学校课程体系要能够反映学校的课程理念、培养目标,能够反映学校的自身特点;基于标准是指校本化的课程实施不能背离课程标准,必须在充分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开发校本课程;基于合作是指课程规划是教师广泛参与的产物,学校应构建合作型的校本研修平台。

2. 统整学校课程的内容

我们在搭建课程框架时,努力将我校办学思想和文化追求贯穿其中,努力提高课程适切性。我校开办十年来,初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文化价值表达形式,如形成“让师生的生命交相辉映”的办学理念,确立“顽强、进取、合作、批判、成功”的学校精神和建立“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美好心灵和批判精神的学生”的育人目标。在进行课程规划时,我们围绕育人目标设计了“健康人格”“美好心灵”和“批判精神”三个课程模块,为学生的学习建立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规划。

3. 建立课程规划实施的保障系统

我们建立以“蔷薇”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还构建了我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形成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的运行机制。我们组建了学科团队、项目团队和管理团队,成立由骨干教师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制定了基于我校教师特点的专业能力标准等。

二、课题引领,唤醒教师从自然走向自觉的课程实施意识

教师课程执行力强弱的关键取决于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实施的匹配度的问题,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不再是简单的方法问题,而是需要教师理解学生发展的需要,基于学校,以课程为载体,有目的地实施教学,真正达到让课程成就学生的目标。所以,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变得越来越迫切,学校需要唤醒教师从“自然”走向“自觉”的课程实施意识。因此,我校以课题研究推进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结合区级规划课题《创生型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研究》和区级规划课题《以合作方式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的实践研究》两个龙头课题,构建了相应的课题群。我校着重在一些学科中建立相应的研究子课题,语文学科确立了区级重点课题《以学为基点的小学语文课课型的研究与实践》和区级规划课题《基于PISA阅读能力评价标准,优化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试题的实践研究》两个课题,数学学科确立了区级规划课题《小学数学学科中开展教学、评价一致性的实践与研究》,美术学科确立了校级课题《小学美术超轻土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音乐学科组建了“诗乐启蒙教学”项目组,对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思考与探索。

三、学科切入,激发教师对课程实施的自觉和创新行为

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不应该是教师的个体行为,而应该是一个集体的行动。对普通教师而言,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是个难度系数较高的改革行为,必须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学科中寻找突破,而后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我校重点在以下四门学科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 语文学科:从教学内容入手,实施知识的新组合

我校借助上海市教委重点创新项目《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专家组的力量,开始了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探索之路。第一,明确课程标准,重组教学内容。我校以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为试点,依据课程标准,梳理出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知识点与技能训练点,把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分为阅读、表达实践、语文基础知识等部分,依据课程标准、学习方法和评价指标等,结合学生认知规律,从每学期40篇课文中选择14至16篇作为重点教学篇目。第二,在课堂教学中,对读与写的学习时间进行再分配,强化表达实践。第三,推进阅读课,丰富课程内容。我校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需求,统整学生学习时间,制订“阅读课课程方案”,各年级任课教师根据学校课程方案制订年级阅读计划,中高年级学生对照年级阅读计划,确定个人阅读计划。我校还以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为基点,就学生阅读书籍的题材和类型,将学生阅读的书籍分为四个等级,从学生学情和兴趣出发,发展学生“想阅读、要阅读和会阅读”的三个阶段。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新组合,我们发现,我校语文教师已经逐步从单一的课文教学中走出来,拓展了语文教学的宽度,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质量。

2. 数学学科:从课程标准入手,构建教学的新流程

我们围绕课程标准,确定教学流程,着重实施以下五个步骤。第一,结合学生特点、学校资源以及学生认知要求等方面因素,细化课程目标,制订学习目标。第二,对照学习目标,进行评价设计。第三,对照学习目标和评价设计,进行学习活动的设计。第四,检测目标达成度。第五,教学后反思学习目标、评价和教学的一致性。实践表明,教学新流程的构建促使教师必须基于课程标准。经历了“研读——细化——预估——实施——检测”的五个步骤后,教师的课程意识和教学行为的结合度更加紧密,从而唤醒了教师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自觉意识。

3. 音乐学科:从课程资源入手,实施课程内容的新补充

嘉定区名师工作室易凤林老师创作了《中国唱诗班》古诗词吟唱专辑,我校成为其工作室的研究试验点。在此基础上,我校朱逸婷老师作为其工作室成员尝试在音乐教学中引入古诗词吟唱,开始了“诗乐启蒙”的教学实践。第一,以诗乐教学为突破口,增强学生的识谱能力。音乐识谱能力是学生音乐学习的一种最基本的认知能力,中小学阶段的识谱教学,几乎关系到学生终身的音乐学习。但是多年来,课堂识谱教学存在学生独立识谱视唱的能力较弱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通过教学实践,决定采用经典古诗词配上古朴典雅的旋律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一边反复吟唱诗词,一边形成准确的音高概念。第二,以诗乐教学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悟力。如在教学《夜晚多美好》这首歌曲时,教师以感受歌曲旋律为切入口,引入“诗乐”《游子吟》的旋律,学生由唱曲谱,感受音高、节奏带来的旋律变化,再由对“诗乐”的演唱和理解,体会母爱的伟大。

通过诗乐启蒙,既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又记诵了古诗词,可谓一举两得。让学生时常接触中国古典诗词作品和民族音乐,使他们领悟到古典诗词和音乐在格律处理、表现形式上的相通和相辅相成的美感。我们力求让学生在诗乐的熏陶下,感受到真、善、美,在诗意盎然和优美动听的旋律的温润氛围中,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4. 美术学科:从新材料入手,实施教学的新策略

校本化课程实施 篇8

在改革之初,我们选择课程方案校本化实施为切入口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由于国家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决定了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途径构建学校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其次,统一的课程标准与不同群体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又决定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必要性;第三,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颁布的课程标准本身所具有的刚性与弹性的结合,又给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留下了可能性。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三性”合一,使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不但必要,而且可行。

一、课程方案校本化实施的内容

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校育人目标,我们以上海二期课改理念为指导,研制了《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校课程方案,对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和拓展型、探究型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系统整体规划,明确了学校的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门类、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课程建设的核心要素。在“基于学生发展,符合学校实际,全员参与建设,关注教育价值”的课程方略下,我们构建了“目标整体、结构多元、尊重选择、发展个性”的课程体系,这一体系简要表述为“八个领域、十六个系列、百余门”,强调学科性与互通性的统一、普及性与提高性的兼顾、明理性与实践性的融合。

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我们将学校课程分类为必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必修课程涉及语言文学、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身、综合实践八个学习领域。校本课程则又分为限定选修课程(包括学科拓展类、文化活动类、专题教育类、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类)与自主选修课程(包括艺术类、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身心健康类、学习生活技能类)。

二、课程方案校本化实施的主要做法

在课程方案的校本化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分两步来进行实践:一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二是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以下是我们的具体做法。

1. 开发校本课程,让课程更丰富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探索已历时十年,构建了“目标整体、结构多元、尊重选择、发展个性”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如下的课程逻辑(见下页图)。

随着拓展型、探究型校本课程开发的不断深入,如何使课程设置更为科学,课程品质进一步提升?我们以校本课程系列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为抓手,教研组为单位,结合学校课程规划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构想,开展系列校本课程建设工作。我们使各年级同一系列的课程目标形成螺旋上升的序列,课程内容形成逐年级提升的梯度。教研组可基于系列课程建设,组织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共同编写课程纲要和教材,现已出版27种校本教材,如《科学双语》《舞韵》《心的成长》《测向与定向》等。

2. 校本化国家课程,让教学更有效

我校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指导思想: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在国家教育目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和学生实际,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学生练习等方面,进行校本化研制,建立各学科课程标准,使教师在教学中有据可依,有规可行,保证教学过程的确定性,减少随意性、盲目性。

我校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内容主要包括学科课程标准校本化、教材内容校本化、教学设计校本化、训练体系校本化。

(1)教学目标细化,抓手是“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研制。主要措施是依据国家学科课程标准、学科基本要求、学生实际和学校办学定位,对教学目标按年段分解,精确描述,形成序列,有选择地把基础型、拓展型课程各主题的“活动建议”内容分散到各学期中,并对学生实验的安排作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形成实验系统。

(2)教学内容优化,抓手是“教材内容统整”。主要措施是立足上海二期课改新教材,吸纳多版本教材的长处,依据学生实际确定相应的学科教学内容,研制配套的课程资源。

(3)教学方法优化,抓手是“课型范式研究”与“校本教学设计系统”的建立。主要措施是教研组对本学科各种课型进行“课型范式研究”。教师在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恰当的教学内容,特别是理清知识点、能力点的基本内容和拓展内容的前提下优化教学设计,在集体备课形成“教学通案”的基础上进行个人再备课,以“个性化教案”实施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

(4)建立“三题”系统,抓手是紧扣“双基”,分层分类。为了尽可能做到教学标准、教学内容与评价的一致性,我们研究和编写与每一节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相适应且相匹配的例题、课堂练习、作业与测试题,建立了三个层次的“三题”系统,提高了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2005年开始至今,我们已基本完成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四个系统”的修订工作,建立了基本适应本校优化教学要求的课程教学资源。

(5)落实教学常规,抓手是做细“学科教学常规”,使教学五环节精细化实施。主要措施是在全面落实教学常规的基础上,根据学科性质和特点,建立精细的学科教学常规,使许多在学科教学实践中得到检验、达成共识的成功经验制度化、常规化,实现从教学环节的制度化到教学细节的制度化,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各环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对学生作业的处理,我校坚持“四个凡是”:凡是布置的作业一定批改;凡是批改的作业一定讲评;凡是错题一定订正并面批;凡是订正一定有跟进练习。

(6)落实学习规范,抓手是学科学习习惯培养及学法指导。主要措施是建立学科学习规范,明确各学科学生预习、听课、作业等方面的规范要求,通过规范的执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学习习惯;开设学法指导课和学习指导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普及教育,同时在备课中加强对学习方法的研究,并通过进行学科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益。

在学校课程变革的过程中,学校中形成了一种被广泛认同的课程文化价值取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正确对待知识、技能的同时,注重积极态度、良好习惯、正确方法的培养,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实现课程文化的育人价值。

校本化课程实施 篇9

自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来, 国家在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设上公布一系列文件。2000年公布《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 (试行) 》, 2001年、2003年公布《九年义务制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试行)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试行) 》, 2002年公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这些文件对各级各类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和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实施策略。反观五年制高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 国家至今未发布相关指导性纲要或课程标准, 使得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建设和实施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不平衡, 课程内容设置缺乏统一性, 教学方法缺乏实效性, 学生学习评价缺乏针对性等。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校总的在校人数近20万人, 年龄处于高中至大学二年级阶段。在特定的教育环境和年龄结构下, 学生有着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体育兴趣爱好。实施课程校本化开发, 不仅可以使课程建设明确主攻方向, 形成有利抓手, 提高实施成效, 同时对于推动五年制高职学校体育各项工作, 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 对相关理论专著和文献进行研读, 了解课程校本化开发与实施的一般规律和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的现实基础, 对理想课程与现实课程、国家课程校本化开发与体育校本课程建设进行思辨。

运用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对常州建设高职校、常州铁道高职校、常州旅游商贸高职校等7所五年制高职校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现状问卷调查, 加深对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途径探讨。对常州刘国钧高职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与建设进行“回头看”, 为了掌握课程校本化开发实践的第一手资料, 对教师和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系统设计和构建课程体系、框架和结构。

3 结果与分析

3.1 常州市五年制高职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现状

常州市目前有7所五年制高职校, 其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内容的安排见表1、2。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 (如表1) , 基本以整班教学为主, 只有2所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采取男女分班选项教学。在教学内容上 (如表2) , 由主到次依次为田径、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羽毛球、武术、乒乓球、体操、网球。此外, 在校本教材建设上面, 有2所学校在必修课的基础之上, 开设了体育选修课, 并进行校本教材的建设。通过对常州市五年制高职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现状调查, 课程改革整体推进缓慢, 教学组织形式比较落后, 教学内容以传统项目为主。

3.2 常州刘国钧高职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化开发

常州刘国钧高职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始于2007年9月, 结合五年制高职办学特点和要求, 立足于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系统收集、阅读、比较基础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指导纲要的基础之上, 广泛调研、研讨, 逐步确立了五年制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体系、框架和结构, 细化了课程内容、实施方法和课程评价等要素。

3.2.1 完善课程体系

在课程建设中, 引入“大课程”的思路, 课程体系涵盖了国家课程即必修课, 另开设体育类任选课程, 如《小型竞赛组织与裁判》、《体育竞赛赏析》等, 以及体育俱乐部等多种类项, 加深了课程内涵, 拓宽了课程外延。必修课面向全体学生, 任选课面向部分有需求的学生, 俱乐部面向部分有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学生。

3.2.2 构建课程框架

五年制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须修满16学分, 共计8个学期288学时。根据课程目标, 构建符合学校现实基础和学生需求的“3+1”的课程框架, 即前3年以发展学生基本体育实践能力为主导 (基础学段) , 第4年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方向 (发展学段) , 构建出渐进的课程框架 (表3) 。

3.2.3 优化模块组合

课程内容的研究主要解决如何选择和组织某一门课程的内容, 即决定应该教什么和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这些需要教的内容。五年制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则是以“模块”的概念呈现教学内容的。引入模块的概念, 对于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设, 作用重大, 意义深远。首先, 模块与选项教学密不可分, 使得整个课程教学的理念与层次有了较大提升;其次, 模块明确了课程的内容结构, 使得教学和管理有章可循;最后, 模块能够合理地进行教学场地、资源的分配与协调。根据五年制高职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又将模块分为三类:必选模块、限选模块和任选模块。通过将三种性质的模块优化组合, 构建学生四年学习的整体教学内容。

3.3 师生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化开发的调查

教师普遍认为课程校本化开发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有着较大的影响, 尤其在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兴趣、掌握新的运动技能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上作用明显。从学生反馈看, 课程校本化开发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影响尚未达到很高的预期, 但选择影响较大或影响大的学生总量还是明显高于选择影响较小或无影响的学生总量 (表4、5) 。随着课程建设的深入和学生对课程认识及适应性的提高, 课程的校本化开发将体现出更大的优势, 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五年制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与发展相对缓慢, 既有来自上位指导的缺失, 也有自身的特殊性。统一思想, 理清思路, 进行符合五年制高职办学特点和学校、学生实际情况的课程校本化开发, 不仅可以使课程建设明确主攻方向, 形成有利抓手, 提高实施成效, 同时对于推动五年制高职学校体育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化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以模块为基本单元, 以必选、限选和任选为主要形式, 面向每一位学生, 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终身体育意识习惯的形成, 认可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不仅仅定位在增强学生体质方面, 而更加关注课程在健康性、实用性、可持续性等方面的价值体现。

课程校本化开发推进过程中, 课程的内涵建设有了明显提升, 整体教学质量得到长足进步, 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学新景象。同时, 应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优化和评价体系的构建。

摘要: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为研究对象,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行动研究法, 对五年制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现状与校本化开发进行探讨。结果表明, 通过课程的校本化开发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以及推动五年制高职校学校体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体育与健康,校本,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制订.普通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3.

[2]国家教育部制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 8.

[3]陈家颐.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与探索[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8.

[4]曲宗湖.体育课程的约束力与灵活性[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

[5]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编.21世纪中国课程研究与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6]冯小军.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涵义与实施[J].2008, 6:63-65.

[7]郑金洲.教育碎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10.

校本化课程实施 篇10

一、凸显“悦纳”, 以理念领跑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实施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 我们以赋予“人文关怀”的“悦纳”文化, 让外来娃们润在其间。形成了“理念引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课程发展思路, 以“悦纳”为核心, 精心打造课程文化。

1.外化于形, 倾力打造“悦纳”校园

我们努力培育以“悦纳”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 通过“一亭六韵”有形文化来彰显;建设了“积微亭”, 寓意孩子们悦纳今天, 从小踏实走好每一步;结合校园景观, 创建了具有浓厚书香韵味的“悦纳六韵”, 童声书韵、亭影诗韵、藤廊书韵、爱心动韵、天骄乐韵、校树绿韵。

结合各年级实践活动目标, 学校每个楼层设置一个主题:第一层的主题是“悦纳自我, 欣赏成长”,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自立墙”, 设置了杰出校友照片、成长印迹等宣传栏, 激发学生们充分认识自己, 自立自强。第二层的主题是“身未动, 心已远”, 与之对应的是“游遍世界”读书俱乐部, 鼓励同学们要心怀世界, 志存高远。第三层的主题是“感恩心, 赤子情”, 与之对应的就是“感恩书吧”。第四层的主题是“接千载, 通万里”, 与之对应的是“艺术天地”“科技长廊”, 这样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在润物无声的育人环境中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2.内化于心, 形成师生价值取向

为了让“悦纳”教育内化到每个师生心灵深处, 学校专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课题开发委员会, 制定了各年级段的活动实施方案。在实施中, 保证有方案、有实施、有展示、有评价、有研讨, 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定期开展“悠悠国学情, 浓浓爱国心”古诗词诵读;“我知恩我感恩我成长”等全校性的综合实践课程展示活动;以“平等、融入、成长”为主题, 为学生搭建成长平台, 给予学生们更多倾诉心声和展示自我的空间。

二、践行“悦纳”, 以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打造学生成长平台

1.健全组织网络, 努力夯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础

学校组织管理制度决定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质量与效益。我校组建了课程实施领导小组, 就综合实践活动的师生组织、活动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的方案。综合实践活动的日常管理由教科室、教导处、大队部协调进行。各部门分工协作, 确保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正常、扎实、有效地开展。

2.把握课程特点, 努力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

在课时安排上, 我校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 灵活安排:一是课内固定课时和课外弹性课时相结合;二是实行集中式课时与分散式课时相结合, 保证大型集体活动、主题研究性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保证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参与一次活动主题的完整实践过程。在课型设置上, 以主题探究、社会实践和技能学习为主。主题探究如“学校爬墙虎的研究”“寻访家乡名人”;社会实践类活动主要以学生的社会调查、公益活动以及社区服务为主;技能学习如“剪纸与编织”“应急能力培养”“我的智慧七巧板”。

3.强化课程管理, 努力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实效

学校建立了课时保障制度, 落实了课程研讨制度。以年级为单位成立课题项目研讨小组, 每星期召开研讨会议, 主要讨论活动进展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解决方法, 保障活动的有效开展。教研组每周一次活动, 每月推选一个教师, 执教综合实践活动研讨课。教科室具体负责主题沙龙活动, 针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和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举办讲座,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起到推进作用。

三、升华“悦纳”理念, 以特色实践课程承载美丽心灵

在“悦纳教育”理念的支持下, 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遵循三个基本理念:自主学习、直接体验、个性养成, 积极开展“学生化”“本土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1.着眼实处, 从学生兴趣出发, 开发课程资源

学校根据学生兴趣, 发掘民间传统手工技艺, 开发《纸艺》教材, 编写剪纸、粘贴画等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 给学生活动提供选择和参考。学校组建了学生七巧板兴趣小组, 让学生通过传统七巧板的启蒙, 通过美化七巧板、智力七巧板的熏陶, 培养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戏曲任务的研究》这一课题学校组织师生参观学习青岛市京剧团, 收集资料, 了解戏曲人物的历史渊源, 进行戏曲改编, 自主设计戏曲脸谱, 提高了学生思维创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基础着手, 从地方资源出发, 打造特色课程

学校结合青岛海洋资源丰厚的基础, 以“关注地方文化”为切入口, 从本地区风土人情、人文历史入手, 配以“探究实践”“活动案例”编写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我了解的海洋贝类》《青岛啤酒纪实》从“探寻家乡文化”“为家乡特产设计广告”“寻找家乡名人”“我们的民风民俗”等角度, 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 “企业文化”主题, 一方面借助青岛海尔、海信较大规模的企业知名度, 另一方面也源自“海尔、海信文化”是我们城市文化中的骄傲。学生围绕“企业调查”“生产环境、产品状态等调查”“企业广告研究”“与著名家电生产商的对比研究”等主题展开全方位的实践活动, 在锻炼能力的同时增强了学生们在归属感。

3.高处立足, 从主题研究出发, 建设公益社团

学校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大型德育活动以及校园环境资源, 确定活动主题, 开展专项实践。在实践活动中, 强调学生研究性学习, 融入学生活动参与、过程经历和情感体验。例如, 我们举办“感恩校园”主题活动, 学生通过调查、采访等多种活动途径, 从学校的历史、学校的环境、学生教师群体、校园周边环境等不同角度, 编订“校园植物志”, 测绘“校园区位图”, 设计“校园植物园”等, 感受校园生活的丰富美好, 指正校园中存在的问题,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研究课题《会呼吸的墙》《国学戏曲人物的研究》《健康食品伴我行》在省市获一、二等奖。

为进一步延伸主题实践的成果, 学校从情字入手, 打造了一系列免费的公益社团, 开设了吟诵、纸艺、书法、舞蹈、手抄报等活动。社团的活动宗旨就是让学生享受更多的阳光, 让孩子们扩展视野、快乐体验。

校本化课程实施 篇11

关键词:活力教育;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二次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7-021-2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一些学校机械实施课程国家课程的做法使得国家课程的实施不能兼顾各地、各类学生的个性与需求,致使国家课程的课程效能未能发挥尽善。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是新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赋予学校的权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不仅符合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和需要,也符合我们对学校作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教师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的教育假定。校本化课程实施可以化解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推广”模式自身的问题,为校本化课程实施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是学校课程改革的途径与目标之一,也是实施国家课程的着力点与生长点。

近几年来,我校百工教育特色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和广泛影响。在“十二五”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明确了由百工教育向活力教育转型的特色发展目标,旨在通过转型,让办学特色全面融入全体师生的工作、学习之中,发挥办学特色的全盘性、辐射性、发展性功能,提升我校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与课程实施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活力教育视角下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路径与策略

活力教育视角下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指在我校活力教育特色文化背景下,以活力教育理念为指导,充分尊重师生个性表达和展现,通过“教师活泼地教,学生活跃地学”开展的将国家层面上规划和设计的面向全国所有学生的书面计划的学习经验转变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需要的实践的学习经验的创造性实践。它包括教材的校本化处理、学校本位的课程整合、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个性化加工及差异性的学生评价等多样化的行动策略。

针对我校学生实际和学校发展特色,我们总结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路径与策略。

(一)整体规划课程是基础

学校是课程实施的场所,校长对课程实施负有决策、组织、安排以及监督等职责,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校长课程领导的重要内容。因为对具体学校来说,校长和教师要根据国家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结构、科目设置和课时数,以及每学年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周课时总量,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制定学校课程计划和教学安排。对此,校长负有很大的责任,体现了校长的课程领导权。在学校层面上,为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我校进行了积极探索。

1.明确学校特色,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找准结合点

在实施国家课程的过程中,我校结合百工传统和活力教育的优势,使课程实施更好地适合我校实际,既体现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又适应和满足我校学生学习个性化的需求。“百工”校本课程以语文、数学、物理、劳技等国家课程为基础,基于我校传统的百工文化,依托可供学生选择的17个工坊,以“格物致知、创物致能”为基本教育理念,旨在“以工树德,以工启智,以工求真,以工育美”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开发。针对每位学生的个性特长,开设“百工课程超市”,学生每周固定两节课上百工课程。每学期初,由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申报,教务处、教科室作选课要求和具体指导,学生选课有三个志愿,填写选课表后,由教务处根据尊重学生志愿和适当调剂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各课程项目的学生名单。

2.激发教师实施课程的积极性,形成课程创新的氛围

在课题研究初期,我们组织全校教师认真研读了各学科课程标准,让教师充分理解国家课程的意图和目标,认识到增进师生之间交流以及实施个性化、创造性的教学是提高课程适应性所必需的。我校还成立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研究组织,并有相应的制度保障,为提高课程实施效果创造有利条件。

3.有效管理课程实施过程,注意解决教师遇到的困难

课程实施的过程是一个不确定的过程,尽管对课程实施的管理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做到规范化和程序化,但为了落实国家课程的目标,必须对课程实施进行必要的管理和监控。但在领导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能过于强调刚性的管理,如经常性地进行检查、通报等,而是要注重课程管理的灵活性和弹性,尽力帮助教师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师对课程的二次开发是关键

众所周知,教师是课程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对课程的“二次开发”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直接手段。尽管教师对课程进行删减、加工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但是倡导教师有意识地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使教师的课程开发行为从自发到自觉,教师就会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国家课程进行创造性实施。在学校教育的具体情境中,在国家课程的框架之内对课程进行校本化的改造,这也是教师课程运作的重要内容。国家课程进入学校之后,为提高课程的适应性,让学生真正达成国家课程的教育目标,教师需要对国家课程进行灵活处理。课程的最终实施者是教师,学校更多的是为教师的创造性实施课程提供宏观指导和外部支持;同时,教师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也为学校层面的课程决策、课程规划提供了依据。

要做好对课程的二次开发,教师应做到:第一,要学习教材。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编订的教材,体现了课程专家的集体智慧,是国家教育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培养目标都要依赖这类媒体来进行。所以,教师要利用教材,首先要学习教材,了解教材的基础知识、基本结构、基本要求。第二,要吃透教材。教材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解读。教师把握了教材内容的精髓,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对课程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适,灵活地使用教材,设计出新颖的教学过程,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心应手。第三,要把握教材。教师如何看待教材,如何利用教材,首先取决于他的教材观。具备鲜明课程意识的教师,仅仅把教材看作是师生对话的“话题”,一个引子,或者一个案例,教材不是课程的全部。在对教材的处理方式上,具有课程意识的教师善于结合学生的实际,联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紧扣课程标准而不是紧扣教材。第四,要利用教材。利用教材可以是调整教材,也可以是整合教材,整合不只是调整教材的顺序,而是将教材是各个知识点综合起来,使各个知识点之间相互照应,融合为新的主题。第五,要重构教材。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智慧来重组、优化、丰富教材,可以将相关的教材引入课堂,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的材料相互补充;对教材中过时、落后或者不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可以用另外的教材替换现有的教材。但需注意的是,重构的起点必须以学生的学习现状为依据。

(三)提高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认识是保障

一直以来,我国的课程是由国家统一开发出来的,课程开发的主体是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新开发出的课程作为“产品”推向教师,教师和学生作为“消费者”去“消费”这些课程。学校和教师处于课程开发的外围,对课程没有发言权,课程开发是远离教师的,教师只是课程的解释者和实施者。这就导致教师不关注课程,机械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不可能也不需要具备多少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和教师的课程参与越来越重要。人们关心的不仅是设计出的课程是否完美,还有课程在学校的具体实施情况。无论专家设计出来的国家课程有多完美,如果在实施中还是“穿新鞋走老路”,或者课程改革给人们的感觉只是教材变了,实施起来还是老一套,那么就很难保证课程实施的质量。教师要改变课程制定是专家的事、与己无关的思想,更好地实现国家的课程目标。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传统的教师角色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倡导教师成为学习者、成为研究者等呼声也越来越高。教师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型实践者,其中就包含教师研究和反思课程、创造性地实施课程的含义。增强课程开发意识,提高课程实施能力,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一种义务。

例谈语文教学校本化实施 篇12

一、合理编制导学案。“释放学生潜能的教学”的关键是导学案。导学案能明晰语文课堂建构的思路,指导学生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及预设课堂可能生成的问题,准备精讲点拨的内容和矫正反馈的练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理编制导学案如:

《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主备人:审核人:

【学习目标】1.了解豪放词的特点。感受词人抒写胸中块垒的豪壮情怀。2.学习本词将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3.学习本词的衬托手法的写法。4.了解作者身世及其人生观。

资料链接:略

【自主学习】1.简介苏轼生平。2.押韵是我国诗歌形式美的一个重要方面,试找出《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韵脚,朗读体味音律美。3.词的上片大多侧重写景、叙事,下片侧重抒情。《念奴娇·赤壁怀古》下片从周瑜的功业说到作者的感慨,说说它的上片是怎样为此铺垫的。

【合作探究】4.苏轼为什么自讥“多情”,并且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5.这首词塑造了词人自身什么样的形象?创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巩固练习】6.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试找出赏析。7.这首词主要运用了烘托和映衬的手法,试结合全词分析。8.有人说这首词的最后一层含有消极成分,与上面的豪壮情调不协调,谈谈你的理解。

【迁移运用】苏轼《西江月》略

【教学反馈】略

此“导学案”的设计中教师遵循了整体性、问题性、参与性、方法性、层次性、探究性、服务性等原则。既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充分发挥备课组和教研组的集体智慧。其设计流程主要是个人主备、集体复备、个人再备、组长审核。

二、建设小组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精心组织和指导下,本着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一个学生自主管理、合作学习、资源共享、展示自我的团队组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交流展示”“互动探究”模块,小组学习共同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校确定语文学习共同体,要求小组形成各自文化特色,有各自的奋斗目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体自定组名,自定公约,自定口号及奋斗目标,激励组员始终有激情地投入学习生活。

三、设计合宜的课堂教学流程。释放学生潜能的语文教学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质疑;交流展示,学生成为学习的分享者与评价者;互动探究,学生成为学习的合作者和研究者迁移应用,学生成为学习的开拓者和提高者。课堂教学流程如:

《祝福》第二课时教学流程

(一)自学质疑

1.基础知识回顾

(1)给加点字注音渣滓呜咽歆享咀嚼蹙缩窈陷

(2)解释下列词语踌蹰、少不更事、百无聊赖、沸反盈天

2.课文再读

(1)概述在祥林嫂身上发生的事。

(2)找出祥林嫂前后变化的句子。

(二)交流展示。1.作者是通过哪些手法来写祥林嫂?请你在文章找出相关句子并分析。2.结合课文,说说你心中祥林嫂的形象?

(三)合作探究。小说主要人物是祥林嫂,为什么文题不是《祥林嫂》而是《祝福》?

(四)当堂巩固。学完这篇小说,找出最令你震动的地方或者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写出自己的感想。

(五)迁移运用。1.阅读鲁迅的小说《明天》,比较一下小说中单四嫂的形象和祥林嫂有什么异同?2.更深理解《祝福》课外阅读沈振煜《祥林嫂的悲剧性到底何在?》。

(六)课外阅读拓展《祥林嫂的悲剧性到底何在?》(略)

该语文课堂教学流程中学生根据“自学质疑”进行独立阅读、思考、完成知识建构和部分基础练习。“我的疑问”环节是学生就导学案中存在的疑问进行梳理。“交流展示”环节是对导学案中的存疑和课堂上动态生成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对学生“交流展示”中动态生成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包括“生生探究”“师生探究”。

四、实施“释放学生潜能”的语文课堂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者、指导者、帮助者、组织者和合作者。“释放学生潜能的教学”的语文教学促进学生角色的转变,学生成为主动的参与者、独立的思考者、自主的探究者、自主的调控者、自主的评价者。

上一篇:整定运行下一篇:声乐演唱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