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演唱的情感表达

2024-10-08

声乐演唱的情感表达(共12篇)

声乐演唱的情感表达 篇1

声乐主要通过声音来传达思想和情感,音乐的美不仅仅是声音的艺术,还包括其中蕴含的情感。一个成功的歌唱家之所以能征服观众的耳朵,不仅仅是因为他超乎寻常的演唱技巧 , 更主要的原因是他将音乐视为自己的灵魂,把自己的情感与歌曲融合在一起,通过歌曲将自己的情感传达给听众,引起听众内心的共鸣。因此,在声乐表演中,要注重传达情意,通过歌曲将自己的情感传达给观众才是真正的目的。

一、保持良好的演唱状态

声乐演唱不仅具备听觉艺术的表现形式,而且具备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要求声乐演唱者既能够保持良好的声乐演唱状态,又要准确塑造声乐作品中的角色,使声乐演唱得体且声情并茂。在此基础上,声乐演唱者才能够完成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完美融合自身对声乐作品的理解感受与声乐作品本身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从而实现声乐演唱所期望的艺术效果。只有具备较强的声乐表演能力,声乐演唱者才能够完美统一声乐歌唱的技巧与声乐表演的情感表达,也才能够赋予声乐作品强大的生命力。假如声乐演唱者一味关注声乐歌唱技巧而忽视声乐表演,那么声乐演唱者就无法准确表达声乐作品的情感,使观众游离于声乐作品意境之外。

二、艺术处理与意境想象

演唱者总要力图使自己的表演能够深深打动观众。歌唱表演是感情艺术,古今中外的声乐专家都一直认为歌唱表演要通过感情表现去打动人,因此,歌曲的艺术处理就显得格外重要。所谓艺术处理,就是进行声音的变化对比、速度与节奏的变化对比、风格的变化对比、情绪和情感层次的变化对比等。演唱者在演唱之前,首先要对作品仔细品味、精心琢磨,逐字逐句,甚至每一个装饰音都要苦下功夫,反复练习寻味,提出艺术处理方案,通过巧妙的、多样化的变化,给观众呈现出细腻的、有灵魂的艺术作品。在音色处理方面,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音色。一个优秀的演唱者可以用丰富的音色去演绎一首歌曲,歌声色彩越丰富,歌曲的感染力就越强。同时,声音的色彩也是情绪和情感的外衣,愉悦时的声音色彩明亮,悲伤时声音就会黯淡无光,请求时声音色彩需要婉转柔和,愤怒时声音要粗壮雄厚。

风格把握也是艺术处理中较为重要的内容。不同的歌曲有不同的风格,中国与外国不同,国内各地风格也截然不同,外国歌曲风格更为复杂,如俄罗斯风格、西班牙风格、印度风格及东南亚风格等,演唱者要特别注意准确掌握各地区、各民族的风格特点,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比如,在某些个人音乐会中,演唱者发声技巧高超,音色非常漂亮,但从中国歌曲到外国歌曲,无论是声音、力度还是韵味都是一个风格,缺乏新鲜感,导致观众对任何一个作品都没有深刻印象,缺少心灵上的沟通,缺少艺术回味。因此,要细致划分风格特点,要恰如其分地用自己的歌唱技巧传达作品的风格。

三、歌唱情感的内容表现

要想做到“声”和“情”的完美结合,首先在声乐教学中要认识到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声”是声乐的来源,而“情”则是对声乐的延伸和发展,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地展现出声乐的魅力。努力做到情感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不可以只重视情感的表达而忽略了技术性的东西,也不可以只注重技术的表达而忽略了艺术本身存在的价值。成功的歌唱家拥有的不只是高超的唱功,更主要的在于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只有真正理解了歌曲本身所表述的内容和情感,才能完美地将歌曲演绎出来。因此,在歌曲演绎中做到技术与情感的有机结合,赋予音乐新的生命力一直是演奏家所追求的目标。

歌唱家通过对作品本身所体现的情绪和情景的把握,达到对作品“情和意”的理解与把握,从而准确地表达出作品的内涵,增强情感的艺术表现力,用不同的声音来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作品情绪、情感的变化发展,决定着演唱者音色的变化和演唱者情绪的变化,从而准确表达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以声传情、以情带声,二者互相依赖、互相促进,最终达到歌唱艺术的最高境界。

摘要:声乐表演是声乐演唱者将舞台情感内隐于心、外显于形的具体方式。歌唱家通过对作品情感和情绪的把握,从而准确地表达出作品的内涵,增强情感的艺术表现力,用不同的声音来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声乐演唱,情感表达,音色

声乐演唱的情感表达 篇2

摘要: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的特点是通过美妙的声音和清晰的语言表达歌唱者的真情实感。确实,一首歌曲唱得好坏,除了声音条件和演唱方法外,主要的是音乐表现。实践证明,只有技术掌握得好,再加上良好的音乐表现,才能感动观众,打动评委。因此,我们平时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在声乐的艺术创造上,把声乐技巧与音乐表现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本文紧扣强化中师生声乐演唱情感表现力的主要目的,分析情感表现力缺乏的产生原因,研究如何在声乐教学中训练歌唱技巧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现力,使演唱声情并茂。

关键词:声乐中师生;音乐表现;艺术实践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的特点是通过美妙的声音和清晰的语言表达歌唱者的真情实感。确实,一首歌曲唱得好坏,除了声音条件和演唱方法外,主要的是音乐表现。我们经常看到这种现象:有些学生自然条件非常好,经过长时间的正规训练后,成绩却很平平。而有些声音条件、演唱方法不是很突出演唱方法的学生,却能以良好的音乐表现取得优异成绩,这就是音乐表现在临场表演的不同结果。怎样才能有良好的音乐表现呢?中师声乐大纲对音乐表现的一项阐释为:为了较好地表现歌曲情感,音高、节奏准确,要准确地运用普通话或原文演唱中外歌曲,演唱完整。这里包括四点要求,其中最核心的要求和最能体现学生演唱水平的,是“较好的表现歌曲情感”,即要有情感表现力。

人类先学会说话,为了表达更深厚的情感才开始唱歌。世界上一切美好的歌声之所以为人倾倒,除了歌唱者具有良好的嗓音和高超的技术外,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歌声能生动地表达歌曲内容和真实情感,即有良好的音乐表现,可引起听众内心情感上的共鸣,给予听众美的享受和情绪感染。可见,音乐情感表现于声乐艺术中的重要性。正如《诗经》中所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因此,向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是声乐教学中的核心任务,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很好地表现歌曲情感,提高情感表现力呢?结合本人多年从事中师声乐教学的体会,以强化学生音乐情感表现为主要目的,针对表演中出现缺乏情感表现力的现象,分析情感表现力缺乏的产生原因,研究如何在声乐教学中训练歌唱技巧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现力。

一、学生缺乏情感表现力的原因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学生缺乏情感表现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注重技巧,忽视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2、学生对作品缺乏理解,包括作品的时代背景、主题、风格、思想感情等。例如,有的学生在演唱外文歌曲时,不在原文词义上下功夫,照猫画虎,辞不达意,只重视原文拼音发声的准确性,不懂原文词义,如何能准确地表达感情呢?

3、对音乐情感的表达方式,缺乏了解运用。

4、缺乏艺术实践。

5、综合艺术修养不足,缺乏艺术想象力。

二、如何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表现力

(一)技巧与情感表现并重,平时教学中渗透情感表现力的培养

教师应让技术训练、音乐感觉、音乐表现力等综合体,依靠练声曲进行。例如,音阶的上下转换和跑动要富有流动感,唱得舒展而自如的是连贯性乐句,唱得华丽而富有活力的是跳跃性乐句。对快的练声曲,要想象是快乐、激动的情感抒发;慢的,则是哀伤、沉重的情感表达。应要求学生感觉每个乐句、每个母音的流动都有潜台词,每首练声曲都要让学生赋予一定的含义,然后积极地表现。例如,练声曲《135||》用母音“啊”演唱时,可以想象是向妈妈表达爱意“我爱你”,唱起来就会不只是干巴巴的声音,而是有感而发的乐音。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发声必有情的习惯。还可以拿歌曲中的旋律作为练声曲,在练声中养成分析作品的良好习惯,细心感受,把每条练声曲或作品都唱得准确,完美而有感情,认识到美好的歌唱是技巧与情感的完美结合,从技能训练上升到有意识的歌唱需要,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二)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思想内容和情感,为情感表现铺垫

1、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点。例如,歌曲《黄河颂》是在表现作曲家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所以要深刻地领会作品思想内容,必须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点。《黄河颂》的时代背景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困难的时刻,中华儿女不屈不饶,誓死保卫祖国,争取民族独立的悲壮历史时刻,作者以不可抑制的创作激情写下《黄河大合唱》。《黄河颂》是其中的一个乐章,通过歌颂母亲河,激励中华儿女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了解这些背景,歌唱时才能声音洪亮,气息稳健,激情澎湃。

2、深刻地理解歌词内容。歌词是歌曲内容的具体体现,学生通过深刻地理解歌词内容,将歌曲音乐形象与歌词文学形象构成一幅生动的“音乐画面”,达到联想歌词中的意境效果,让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地投入其中,达到入戏与忘我的境界,强化情感表现。特别是外文歌曲,一定要对照中文,把每句意思弄清楚,否则自己都不知所云,如何谈情感表现?还可让学生通过提高语音位置,加强语气、语调以及咬字、吐字的积极状态朗诵歌词,要求学生在练习中强调带上感情和良好的呼吸支持,将朗诵时的生理感觉再现于歌唱状态中。学生通过练习,既可加深理解歌词的意义,又可找到好的声音感觉。歌曲的音乐表现,不能光凭声音技巧,必须深刻地理解歌词内容,使自己完全进入歌曲境界,真正表达作品的思想情感。

(三)掌握声乐艺术情感表达方式,提高情感表现力

有的学生,不论什么歌曲,总是一个速度,一种力度、音色,听起来犹如喝白开水,平淡无味。要知道歌曲也是音乐语言,和诗歌、小说一样,有一套表情达意的体系。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等,都是音乐语言要素。通过各种要素,表现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考生作为歌唱者演唱歌曲,属于二度创作,可以在速度、力度、音色上等进行艺术处理,

第一是音乐速度。音乐表现的方法,第一是速度。它来源生活,如人的对话速度一般平缓,说明环境优雅心境平和。如果说话速度很快,说明紧张激动。所以,为使作品按一定的速度演唱或演奏,音乐一定要准确地表达出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例如,《牧歌》(蒙古民歌)是一首描绘辽阔宁静草原风光的歌曲,演唱者要表现出草原那种一望无际、宽广深远的诗情画意。同时,为表现它的意境,作曲家标出PocoAdagio(最慢的柔版)的速度术语。这里用中速或快速演唱,肯定是不合适的。

第二,力度的处理。力度是强弱的程度。音的强弱变化,在艺术上有很强的表现力。不同的力度表现不同的意境和人的不同情感,表现强大力量、强烈感情、高大形象等内容时,应采用强的力度来表现。如果表现细腻与深沉的感情、形容娇小的形象时,则采用弱的声音力度来表现。当然,同一首歌曲的力度也应根据音乐歌词内容规定的情境来变化处理。例如,《祖国颂》这首气势宏伟的歌曲,不能用一样强的力度从头到尾来演唱,不仅演唱者吃力,而且也缺少音乐情感表现的对比和变化,不能生动地表现歌曲意境和情感。

第三,音色的色彩。通过音色的对比和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人类的语音音色受感情支配:音色明亮时,高兴;音色暗淡时,悲哀;音色嘈杂粗糙时,愤怒;音色尖锐干涩时,紧张。所以,歌唱者一定要对歌唱音色进行恰如其分的处理,充分利用歌唱音色表达情感的这一特性,使歌唱富于艺术的感染力。总之,速度、力度、音色明暗等变化,都是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这是使音乐形象和人物感情更加突出的方法。因此,歌唱时要注意歌谱中的各种力度、速度记号和表情记号,根据对作品的理解进行再艺术创造。

(四)加强艺术实践,稳定情感表现力

不断地艺术实践,是完善情感表现能力的基础。成功的表演者是在反复不断的实践中,锻炼成长起来的。教师应多创设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积累演唱经验,增强心理素质,才能在演唱中尽情地表现歌曲情感。例如,有目的地给学生提供一个经常在众人面前公开演唱的机会,组织学生听课,上小组课,尤其是针对那些不善于表现的学生,要让他们在同学面前演唱,互相倾听,互相鼓励,这会使他们的意志得到锻炼,养成自信的歌唱心理,从而更好地表现歌曲。也可运用演出、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或者与其他班级进行联合考试,有条件的还可变换考试场地。例如,空间大小不同的,共鸣效果不同的,努力使学生习惯各种场合、环境的演唱。实践证明,多次表演、排练和模拟考场的经历,是锻炼学生心理和歌曲情感表现力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他们在实践中不断自我调节,改善心理状态。随着不断积累演出经验,提高表演技巧和艺术修养,学生的演唱越来越投入,能更好地表现歌曲情感。

(五)功夫在诗外———提高个人综合艺术修养是提高音乐表现力的保障

经过艺术加工、创作的感情再现,是演员舞台表演前生活体验后的真情流露。但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有限的,学生必须体验色彩绚丽、变化多端的情感世界,在文学、电影、戏剧、美术等其他艺术领域观摩和学习,体验与积累越丰富,对艺术的感情表现越有帮助。因为有了这种情感体验,学生对作品情感的理解会越透彻。所以,平时应要求学生阅读中外文学作品,阅读关于音乐史的书籍,多看绘画、戏剧等姐妹艺术。

声乐演唱过程中的情感表达 篇3

关键词:声乐;演唱;情感

声乐演唱是一种富有情感的艺术,是以声音为工具的人类精神唤醒及生命升华的展开形式,充分体现了人类情感表现的自我创造与追求,是情感的美化和升华。声乐教学实践证明,情感是歌曲的艺术生命,是声乐教学的灵魂。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却发现一些学习声乐的学生在演唱过程中一味地追求声音的响亮、技巧的娴熟,忽视了对音乐作品情感的体会与抒发。声音没有内容,缺乏感染力,不能打动人的心灵。那么,如何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准确把握情感的表达呢?笔者不避浅陋,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及内涵

一个好的声乐作品,歌唱者必须用心去体会,并通过声音元素来诠释作品的灵魂。演唱者只有把自己融入作品中,才能准确把握作品的情感。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的文化素养、阅历体验不尽相同。很容易出现歌唱出来的情感与作品本身的内涵不相一致的情况。笔者认为,对于音乐作品,演唱者首先应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在此基础上,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剖析,才能“情动于衷”。

二、提高演唱者的声乐技巧,准确表达作品的情感

演唱技巧和舞台表演能力是完成一部声乐作品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而当艺术表现与技术发生冲突时,演唱技巧必须服从于舞台艺术表演。演唱者要努力把蕴藏在音乐元素中的情感、体验、追求通过自己的声音准确地传递给听众。对歌曲进行细致的分析,在体会歌曲内容与情感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处理;用深切的感情,充沛激情的咬字、吐字、共鸣、用气,精巧装饰等声音技巧,将歌曲内涵表达出来。从内心视觉、听觉上感受音高、节奏、发音及内容表达的理想效果,引导听众感受音乐,表达情感,积极地投入歌唱——即“以情带声”的歌唱。

三、培养文化艺术修养,用歌声打动人的心灵

人们通常会用“用心来唱”四个字来形容一名好歌手。一个对音乐没有心理感受的人,是无法表达出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音乐的内在美的。歌曲演唱者应该努力追求真、善、美,使自己的人格变得崇高。人品既高,艺术观、审美观就有了品位,歌声才能打动人的心灵,震撼人的灵魂。一名声乐人如果没有较深的文化修养,是很难准确理解词、曲作者在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趋向和审美追求的。文化修养是声乐艺术的灵魂,只有努力吸取人类文化的宝贵营养,才能达到触类旁通,获得灵感。

刍议声乐演唱的情感表达 篇4

一、充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是学生的指引者, 相当于航海中的指南针, 指引着学生找到正确的方向。所以在学生的人生途中, 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声乐教学需要一位专业素养高的教师, 只有高素质、高专业的教师, 才有资格成为一名合格的声乐教师。教师是为学生打开通向音乐大门的引导者, 充当着启蒙者的角色。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呢?此时就需要教师们自身的努力。

(一) 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地学习, 充分将书本上、 生活上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只有很好地运用歌唱技巧, 达到运用自如的状态, 具有高超的歌唱技巧作为铺垫, 才能更好地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出来, 让自己感动, 才能感动观众。作为一名合格的声乐教师, 具备专业的素质, 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学习声乐, 引领学生们不断地在歌唱中融入自己的感情。比如, 在一首歌曲中, 我们要充分地的利用歌唱技巧来展现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景, 只有表达出那种情景, 才能够依据情景来抒发自身的情感。

(二) 善于运用教学方式以促进自身的教育。对于教师而言, 运用良好的教学方式, 不仅仅能更好地表达自己所要传达给学生们的知识, 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对于声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才能更好地在歌唱中注入自身的思想感情, 感动听众。 譬如, 在教学中, 教师们可以利用视频教学, 制作一部小型的动漫在课堂上播放。对于当代小学生而言, 他们都是很好奇贪玩的, 当你将一部带有教学教材的动漫展示在他们面前时, 他们很容易就被吸引了过来。与此同时, 他们对于这首歌曲的了解也更加深刻, 对于这首歌曲的兴趣肯定比一开始浓厚多了,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有更大的动力去学习, 才会带有很深厚的感情去歌唱。

(三) 锻炼自己的耳朵。对于教师教学而言, 教导方式很重要, 但是判断学生们的成果也十分重要。只有具备一只专业的耳朵, 才能听到学生歌声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才能更好地去教导学生。而学生本身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水平和能力, 这就需要学生也有敏感的耳朵, 通过自身地不断努力, 不断地学习关于声乐方面的知识, 充分体会每一首歌曲所蕴含的那种浓厚的情感, 锻炼自己耳朵的敏感性。

二、学生们要把握好感情基调

众所周知, 一个充满吸引力的的歌唱家, 必定具有高超的歌唱技术。一个好的情感基调所表达出来的感情是十分浓厚及具有吸引力的。感情基调对于演唱者的情感表达尤其重要。对于学生而言, 想要很好地在歌唱中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 必须要具备一个很好的感情基调。 例如, 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 其主题简洁, 十分有节奏感, 所以它的感情基调是略带活泼的、单纯的。 而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是对于一代枭雄的缅怀与惋惜, 所以其情感基调是悲壮、气势磅礴的。对于约翰·施特劳斯来说, 他的《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叙曲》《春之声》等曲最为著名。这些作品优美动听、充满生活气息, 反映了人民群众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 所以它表达了一种乐观向上的基调。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 所以他们很难掌握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基调, 此时就需要教师辅助学生, 运用专业知识教导学生们充分地去掌握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基调, 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好声乐, 融入自身的感情。同时,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 这就需要教师们寻找更为简单的教学方式, 让小学生们能很好的理解其中的内涵。譬如, 教师们可以充分运用多种方式, 向学生们形象生动地讲述这首作品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 让小学生们对这首作品感到浓厚的兴趣, 只有他们地兴趣来了, 才能更好地学习这首作品, 演绎这首音乐作品。小学生是的好奇心是十分浓烈的, 因此,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手段来讲述, 这样他们很容易就会受到你所讲故事的影响, 从而对这首作品产生兴趣。

三、将歌唱技巧与情感有机结合起来

一首歌曲的完美演绎, 除了需要充沛的感情外, 歌唱技巧也是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两者只有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才能将这首作品完美地演绎出来。如果你光有演唱技巧, 你所表达出来的作品, 即使找不出很多艺术上缺点, 但总是缺少了点东西, 就好像是一个傀儡, 缺少一种活的灵魂;如果你光有浓厚的情感, 你也不能很好地演绎这首作品, 譬如你在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 你去安慰他人, 但是说话方式却很生硬, 别人就会觉得你假惺惺, 根本就不是真的关心他。这对于之后没有感情的声乐演唱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将歌唱技巧和感情充分地结合起来, 才能更好地将这首作品演绎出来, 并且感染到别人, 让人们感动。比如在演绎《摇篮曲》这首歌时, 学生们可以事先交流讨论, 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是什么?并且将母亲们对于自己的感人事迹诠释出来。伴随着我们呱呱坠地, 母亲就将自己的一颗心掰开了, 变成了两半。其中一半化身为一个摇篮, 培养着我们;另一半呢, 就摇身一变, 变成了一首摇篮曲, 使我们睡得更加香甜。当学生们对于母爱产生深刻的讨论时, 就不由自主地被带入到往事的那种情景中, 很自然就会想到母亲对于自己那种无私的爱和奉献, 眼泪就会不自觉地润湿了眼眶。此时此刻此景, 再来演绎这首摇篮曲, 肯定比一开始演绎的更加真实, 情感也更加充沛, 可以将大家带入很深的遐想, 不仅仅感染了自己, 也感动了他人。

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 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这从很大程度上说明音乐具有感化人、塑造人、拯救人的作用。音乐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我们大家尤其重要, 音乐可以陶冶大家的情操, 可以在你遭受苦难的时候, 给予你精神上的支持, 让你重新拾得信心。作为一名小学生, 应当在课堂生活中, 认真听讲, 充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 让自己的演唱技巧越来越好, 并且充分的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以及内容, 只有你读懂它, 你才能更好的用自己的情感去演绎它。 小学生要努力学习, 为以后我国的声乐发展做贡献。

摘要:情感是一首优秀音乐作品活的灵魂, 只有带着感情去歌唱, 才能把这首歌曲演活, 才能更好地进入这个角色, 将聆听者带入你所演绎的角色。对于当代的学生而言, 在歌唱中融入自己的感情, 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就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对在歌唱中带着自己的感情的必要性展开叙述。

关键词:声乐演唱,刍议,情感表达

参考文献

[1]王娜.论流行音乐的社会功能[J].大众文艺, 2009 (21) .

[2]安琦.浅析声乐作品的情感表现[J].科技信息, 2009 (19) .

[3]龙艳姣.浅谈声乐演唱的情感表达[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 (6) .

情感表达声乐教学论文 篇5

一、优化练声,为情感表达提供保障

准确表达歌曲情感依赖于演唱者的演唱技巧。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不能放松对于发声技巧的训练。作为声乐训练的基础,发声练习应当因材施教,通过针对性的练习提升每一位学生的发声能力。传统教学中发声训练常于歌曲练习分开,运用课前时间调整声音状态,解决存在问题。为提升发声练习对于情感表达的辅助作用,教师可以将所学歌曲的重难点进行提炼,转变为适合学生进行训练的练声曲或者练习模式,则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于歌曲的认知,在反复练习中潜移默化感受歌曲情感。在具体改进中,教师可以从语言、音高以及歌曲旋律入手,适当改造歌曲中的重点难点内容,为之后的歌曲演唱训练扫除障碍。在练声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端正练习态度,让学生认识到练声也是一种歌唱,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每一段声情并茂,引人入胜的表演都与演唱者日常的训练密不可分。练声时,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演唱意识,在练习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自身的形象美感,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练声过程,面带微笑,想象自己能够将声音传递到远方,想象自己正在进行一场歌唱表演。练声是一个强化技能,提升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在对着镜子进行练声,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曾经忽视的问题,改正不良发声与表演习惯,进行针对性练习。热情洋溢的练声训练可以有效避免练声的枯燥性,使练声效果事半功倍。

二、研读内容,为情感表达奠定基础

表达歌曲的情感建立在对于歌曲内容的准确理解与把握之上。因此,为提升学生演唱过程中的情感表达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仔细研读歌谱与认真分析歌曲内容的良好习惯。歌谱的分析要做到精细,既要关注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也要向学生介绍作曲家的创作风格以及创作意图等内容,分析旋律特征以及语言特点,进而形成对于歌曲的感性认知与理性理解,准确把握歌曲的感情基调。例如在教授《西部放歌》时,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歌谱,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把握时代脉搏,体会歌曲中的宏伟气势与豪迈气概,品味朴实的乐曲基调。通过将西部民歌作为素材,作者歌颂了辛勤劳作的“黄土地”儿女,以及其建设祖国西部山河的坚定决心。歌曲由歌唱家王宏伟演唱,他那纯正而极富穿透力的嗓音有力诠释了歌曲内涵,让人心潮澎湃,激起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斗志。如果忽视作品的创作背景,就难以挖掘歌曲的深刻内涵,影响歌曲表演的情感表达。在了解歌曲背景等基础上,还应当对歌曲的具体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剖析,加深对于歌词理解与感受,在结合自身经验的基础上揣摩作品意象,理解其中的情感变化,从局部到整体把握歌曲情感。例如,在教授《教我如何不想她》时,学生在了解了作者刘半农远在他乡对祖国与亲友思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歌词含义。题目中的“她”既是祖国、亲友。也可以是心中朝思暮想的人。在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通过歌词与旋律,将心中的无暇遐想寄托在歌唱表演中,抒发自己对于“她”的无限思念。

三、舞台实践,为情感表达提供契机

声乐表演不是为了自我陶醉,而是为了使艺术的生命在舞台中绽放。舞台表演与日常训练拥有很大差别。因此,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组织舞台实践,为学生在表演中抒发情感奠定基础。舞台表演是情感的交流。在表演过程中,演唱者通过自身的歌声、动作、表情等于演员、伴奏以及听众进行交流,克服紧张情绪,全神贯注投入表演,进而将歌曲情感流畅抒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舞台表演进行具体的指导,例如形体动作、面部表情,甚至于心理变化。常言道,眼睛是心灵之窗,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对于学生的眼神训练,通过眼神的`交互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实现与演员以及伴奏者的协调配合,更好的传情达意。具体训练可以通过考试测验的方式进行,在每学期,学生都应当精唱八首作品,通过必唱曲目与抽唱曲目结合的方式进行测验。另外,还应当依据学生具体情况组织声乐演唱实践,每次六至八名学生参加。对于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表现出的优缺点,各个教师应当进行点评与指导,为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除此之外,教室还应当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文艺表演以及歌唱比赛,组织学生参加音乐会,并依据学生的参加积极性与学习效果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在积极实践的过程中把握情感表达训练的契机,提高演唱过程中的情感表达能力。

试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 篇6

关键词:艺术想象 艺术处理 演唱情感

声乐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对歌唱主体而言是演唱者内心情感、认识、需求以歌曲为载体的情感输出,情感的接受对于欣赏者而言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情感和精神愉悦,也能使紧张的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只有当表演者进行演唱时才能使作曲家写在纸上的死的音符和字变成活的、运动的旋律和言语,并能表达出歌曲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因而使观众得到美的感受。相同的作品由不同的歌唱者来演绎,常常会出现较大的区别。而这些区别不仅仅来自于歌唱者音乐的专业技能,也来自于歌唱者的理解能力和文化修养的区别。本文将以演唱过程中的情感表达作为主要的讨论课题,探讨歌唱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而在演唱过程中能良好的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情感,并将这种情感带给听众,以收到良好的歌唱效果。

一、理解歌曲的内涵

歌曲的内涵是指作品的内在含义,也是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每首歌曲都蕴藏着作曲家的深情厚意,凝聚着作曲家的强烈感情。如何理解作品的内涵,是演唱者二度创作的基础。演唱者拿到一首歌曲,应逐字逐句体会词作者的用意以及歌曲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感情。同时,还要通过歌谱发掘和领会歌曲中的每个音符和旋律。歌唱者理解的越深,感受就会越深,在演唱时的表达就会越纯真、越完美。

一个演员或歌唱者文学修养的深浅,直接影响着其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假如知识不丰富,视野不开阔,单纯从声乐技巧来表现,这样的演唱是唱不出感情来的。因此只有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到用真情去表达。一般的艺术歌曲或者民歌,分析和理解其基本内容和是不难的。比如演唱《我的祖国》,我们知道这是一首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歌曲采用抒情与激情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及战士们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前部分是以抒情为主的女高音演唱的形式出现,思乡之情涌然而来,仿佛使人看到了祖国的河山是多么美丽,“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后一部分采用音区与速度及演唱方式的改变,与前段形成鲜明对比,具有副歌性质,在演唱时应该要有一种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歌词和优美的旋律所展示的生动形象来深化主题,使歌曲的艺术感染力得到最好表现。

二、科学运用音色

我们的民族唱法一贯强调歌曲要唱情,所谓的“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是对歌唱传情的生动描述。为什么情感的表现对歌唱如此重要呢?徐大椿说:“唱曲之法,不但声之宜讲,而得曲之情尤重。盖声者众曲之所尽同,而情者一曲之所独异,不但生旦丑净,口气各殊,凡忠义奸邪,风流鄙俗,悲欢思慕,事各不同,使词虽工妙,而于曲子相背,不但不动人,反令听众索然无味。”就是说,歌唱的方法不但要讲究声,更应重视情感的表现。每个演唱者都有不同的声音,在演唱同一首作品时,不同的声音对作品的表现有着不同的韵意。

演唱者不仅要有美妙的声音,还要有驾驭各种声音和音色变化的能力,这点尤为重要。我们不能用浑厚、雄壮的声音,去代替明亮、华丽、轻巧的声音。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时,要对声音有一个研究、设计和想象的过程。如唱一首抒情柔美而又轻巧的歌曲时,要用甜美清脆的花腔来表现作品,我们把这样的声音比喻成“透明的露珠”、“春夜的雨滴”、“大珠小珠落玉盘”、“百灵鸟”等等。那么如何来表现歌曲的情感呢?李渔说:“唱曲宜有曲情。曲情者,曲中之情节也。解明情节,知情意之所在,则唱出口时,俨然此种神情,问者是问,答者是答,悲者黯然魂消而不致反有喜色,欢者怡然自得而不見稍有悴容;且其声音齿颊间,各种具有分别,此所谓曲情是也”。再好的声音,缺少了真实的情感,歌声也是苍白无力的。

三、合理创设情感

声音的质量必须以内在的情感体验的艺术想象为基础,艺术想象可以引发出艺术表现和审美体验。演唱时的感情和情绪要做到准确、真实、鲜明,同时在情绪的形成,转折,发展上合乎情理,这就必须有艺术想象的参与。

在声乐演唱时艺术想象是十分重要的,它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分析歌曲上。与纯音乐作品不同是,声乐艺术既有曲又有词,是音乐与文学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和文学语言的关系十分密切。由于文学语言的帮助,声乐具有思想的细腻性和情感的确定性等特点,这是其他艺术所不及的语言本身就具有传达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功能,可以直接倾诉内心所体验的每一种情感。在声乐艺术中,要善于将生活中的这种情感表达的自然方式,经过艺术的创造和适当夸张,恰如其分的运用到歌唱的语言表现中去,就能使歌声具有情感的魅力。

四、正确表达情感

在演唱时从调整歌唱呼吸的方法或呼吸动作人手,是获得歌唱情感的主要渠道。呼吸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歌唱的技巧强调“声情并茂”,而“声”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在于气息的运用正确与否,因而呼吸本身也就是音乐表现的一部分,所以在演唱和训练时应当按歌曲的感情需要进行呼吸。

这就要求歌唱者在平常的训练中从吸气入手,努力做出与歌曲所要表现的内容相同或相似的表情和情感动作。由于吸气的过程会强化人的情感意识,因此,吸气动作不仅带动着口腔、胸腔和头腔等歌唱部位的打开和兴奋,激发了人的歌唱欲望,而且还会极大地触动歌唱者的情绪记忆和情感体验,唤起了歌唱者的情感动作和表情动作,为歌唱情感的实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如唱抒情歌时,美的感情会使你不由自主地会像“闻花”一样吸气,唱喜悦欢快的歌时,你会像发现新鲜事那样让你用“惊讶”的状态吸气,唱悲伤的歌时,你会情不自禁地用“哭泣”的状态去呼吸等。这些富于感情的吸气无论其深度和长度都已具备了歌唱气息的需要,可以在演唱时充分自如的表达情感。

通过带有情感的反复练习,歌唱者就能把情感记忆转化为现实的歌唱情感,使歌唱情感融入到演唱过程中,使演唱时的发声动作、歌唱状态和声音听觉上都带有强烈的情感特征,以促进歌唱情感和表情的形成和稳定。

浅析声乐演唱中情感的表达 篇7

一、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现状

在声乐教学中强化提升学生情感体验, 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我国声乐教学的情感培养现状并不令人乐观, 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 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

声乐艺术是以科学发声为基础的综合艺术, 是一种“科学的演唱方法”。在声乐教学中理应遵循声乐教学规律, 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学。但有些教师不能准确把握声乐教学规律, 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 不能按照声乐教学规律安排教学活动, 常常根据自己的经验、直觉等做出感性的判断;有的教师只重视声乐演唱技巧的训练, 不重视学生情感表现能力的培养。

2. 教师的主观性影响声乐教学效果。

教师的演唱方式对自己有效, 但这些方法对学生未必有益, 因此,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因材施教。教师的授课发声、演唱示范会给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教师的主观性趣、爱好和欣赏角度等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 如有的声乐教师喜欢唱民歌的, 学生也都跟着民歌;有的教师喜欢美声的, 学生则都学习美声。如果教学过于主观, 无疑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教师对教学实践缺乏足够认识。

声乐教学时教学与艺术实践结合的产物, 只有两方面全面发展的教师, 才是优秀的声乐教师。但在声乐教学中却存在着种种认识偏差, 如许多教师简单认为, 唱得好就一定能教得好, 忽视了教学方法、教学能力的培养;有些教师仍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不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声乐课堂中缺少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 不能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二、声乐演唱中情感表现的培养

情感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 其表现了客观事物与人之间的关系, 被人们称为高级情绪感和审美感在人的情感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它们是在社会实践中教育条件下形成的, 紧密交织在一起, 这些综合体就是情操, 对于声乐学习者来说, 就更加需要培养和促进他们的情感和情操, 完美地理解和表现所学习和演唱的音乐作品的艺术意蕴。

1. 深入了解作品所表现的内在境界, 以及作品创作的背景。每个作品的创作都与时代的发展有关, 因此, 从作品中我们都可

肖邦在钢琴领域里充分的展示了自己创作的才华, 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钢琴作品, 堪称艺术精品。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作出了重要贡献, 特别是对19世纪后半叶欧洲乐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以或多或少的体会到其所表述的时代印记, 另外, 歌唱者由于受到生活经历的限制, 对于某些作品中表述的情感较难理解, 更难以将其完美的表现出来.虽然, 每一首作品都有着固有的艺术形式 (调式、节奏等) , 可以表现出作品的一丝情感, 而歌唱者特定的环境下的生活体验亦不能完美展现.例如:《祝酒歌》课例, 单独从这一曲目的旋律和歌词上, 我们也可以了解到这首歌曲的情感基调, 而深入了解《祝酒歌》的创作背景, 我们了解到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施光南先生创作的曲目, 全国在粉碎了“四人帮”组织之后, 全国人民都表现出无比喜悦的心情。这样, 经过歌唱者“再创作”的作品, 才有更大的生命力。

2. 丰富演唱者的情感生活体验。

感染人的歌唱离不开生活化的演唱, 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 就不可能表现出歌曲中所要表达的内容, 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生活体验的培养, 鼓励学生多观察, 多体验身边复杂的人际情感, 多了解一些描述任务感情色彩的文学作品、电影、戏剧、电视等。作曲家所创作的作品多数都取材于生活素材, 还有一些来自文艺作品题材, 二不论是来源于哪一种题材, 都是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所做, 都是作曲家情感的另一种再现, 要想展现作品的本意, 那就需要我们想象作曲家的生活背景, 创作意境.而音乐作品的多样性对演唱者情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多种多样的作品可以让演唱无需刻意追求, 却能让听众身临其境;相反, 演唱者越是丰富的情感体验, 也更能适合各种情绪的演唱形式。

3. 通过特定的情感氛围来强化情感。

演唱者在表达情感之前, 首先要使自己进入想象境界, 将情感化为画面。具体说, 就是把情感联想在美丽的画面激动人心的情景或栩栩如生的事态中。这些画面不是随意的, 而是与所表现的情感密切相连的, 也因为如此, 当这种意象以歌声体现出来的, 便能迅速在观众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例如:在演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一曲目的课例, 在演唱之前先在头脑中勾绘出一幅画面, “桃林”“村庄”“孩子”“姑娘”等信息浮现在脑海中, 然后, 在通过歌声把歌曲演唱出来。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 产生的情感氛围, 就能带动学生的情感兴致。使情感在歌唱中的作用逐一再现。

总而言之, 情感是声乐演唱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演唱中缺少情感就如同人缺少灵魂一样, “以情动人”才是最能打动观众最能诠释作品的。“感人心者, 莫先于情。”歌曲从产生、演唱到欣赏都是因情而发, 是曲作者动心, 歌者唱心, 听众感心的艺术加工过程。成功的演唱必须唱心、唱情, 在动声之前先动情, 才能以己之心去感人之心。

参考文献

[1]尹萍.试析声乐教学中的乐感之培养[M].北京:艺术教育编辑部出版, 2010:11.

[2]王南竹.声乐教学中歌唱艺术情感表现的研究[J].民族音乐, 2011, (2) :126-128.

声乐演唱的情感表达 篇8

“歌者, 无感而不立”, 也就是说作为一名演唱者, 没有情感的歌声, 是没有办法让人产生共鸣的, 在舞台上则会出现苍白之感, 整个艺术形象在舞台上不生动立体, 可想而知, 这样的歌者确实是立不住的。《乐府传》中记载, “唱曲之法, 不但声之宜讲, 而得曲之情为尤重”。这恰恰说明了情感在演唱中的重要地位, 要做到懂情、传情、动情, 深入作品中去, 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 即作品想要表达出来的内在思想, 从而运用自身的演唱技法, 以情感投入, 向观众展现演绎, 而促使其为之动情。

声乐演唱中, 演唱者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 促使观众得到情感的传递及对此产生感悟, 这样的演唱无疑是成功的。做到以声传情, 以声动情, 若无情感的投入, 这场演唱无疑是苍白无力的, 正如无水之源一样干涸, 毫无生机可言。“演唱是歌者的灵魂。”俄国著名歌唱家谢罗夫如是说。在声乐演唱中, 情感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内心的反映, 它往往来自社会, 来自生活, 正是由于这些源自生活的体验, 才可将内心的情感迸发, 从而给听者带来同样的内心感受。就像抗战时期出现了很多鼓舞人心的歌曲, 号召人民坚持斗争, 最终赢得胜利。歌曲中的曲调激昂向上, 演唱者赋予的情感多为积极向上、坚定不移的, 无形当中, 带给群众希望, 这就是声乐的魅力。声乐演唱, 它是一门非常高深的音乐表演艺术, 对于演唱者来说, 演唱技巧、舞台表现力以及情感的表达都是对其自身的考验。总体来说, 初登舞台的歌者往往会出现重演唱技巧而欠缺情感的情况出现, 这样的表演无疑是失败的。古人云“古人唱歌兼唱情, 今人唱歌唯唱声”, 着重强调在情感的运用上, 对于歌者是非常重要的。

二、演唱技巧在声乐表演中的应用

完整的声乐表演, 上文已经提到, 要富有情感, 但单单投入情感是远远不够的。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 演唱技巧的成熟运用, 会为观众带来更加完美的音乐视听盛宴。在演唱技巧方面, 包含着多种多样的技巧运用, 例如, 呼吸、共鸣、发声、站立姿势、喉头位置、声音位置、发声连贯等, 并且在演唱时, 如何控制好音准、跟上节奏都需要长期训练才能熟练掌握。

(一) 歌唱中的呼吸

谁会呼吸, 谁就掌握了演唱的根本。由此可见, 呼吸对于歌者演唱时的重要性。歌唱时, 呼吸的技巧是基于饱满持久的气息支撑下完成的, 在悠扬的旋律时, 可以长久顺畅;在慷慨激昂的旋律出现时, 可以瞬间迸发;在动感欢快的旋律下, 也可轻松自然。在这些千变万化的旋律下, 如何抢气、偷气, 在演唱时根据乐曲的长短, 利用气息的弱收、平收、强收、回收等技巧, 进行自然的调息换气。

(二) 歌唱中的发声

演唱单靠呼吸是远远不够的, 演唱中的另一个重要元素就是发声的技巧, 而发声的关键在于喉咙。打开喉咙是声乐训练的重要环节, 在演唱过程中若是喉咙没有完全被打开, 则会出现声音摇摆、气息阻塞甚至失去音准, 也就是常说的走音、破音现象。

正确的演唱时, 喉结的位置应在人体颈部中间, 并保持位置的稳定。当歌者演唱时, 喉结会随着两边的肌肉上移, 这时则需要注意喉结稳定的训练, 以保证声音的稳定性, 通过胸腔共鸣发声, 从而使得演唱时的气息稳定, 声音顺畅。但是, 过分地强调气息的稳定会促使舌头下压喉咙, 使得声音出现压抑, 舌根僵硬, 声音的整体也会缺少应有的清脆明亮。因此, 在发声过程中, 一定要掌握好喉结的位置及发声的尺度, 控制好喉结相对的稳定状态, 做到声音的通、圆、润、松。

(三) 歌唱中的共鸣

共鸣, 其实是对歌者在演唱时发出的基音产生扩大的作用。一般来说, 在演唱时, 发出的基音都是细小的、微弱的, 需要根据声带的震动频率结合自身的身体结构产生共鸣, 实现声音的明亮悠扬。声音的共鸣腔在唱低音时, 多以胸腔和口呕腔、鼻咽腔较多;高音演唱时, 多应用鼻腔及各腔共鸣, 主要指口腔、喉咽腔、口胭腔、鼻咽腔这些可调整变化的可变共鸣腔以及胸腔、鼻腔等不能调节的固定共鸣腔。这些技巧的合理综合运用, 可以产生浑厚有力、柔和圆润的混合共鸣, 使得声音更加优美婉转。

三、结语

声乐演唱中, 情感的表达及演唱技巧的合理运用, 对于演唱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 密不可分。在演唱中, 做到以声传情、以声动情, 同观众产生共鸣, 呈现出一台完美、细腻、富有情感的音乐盛宴。

摘要:情感的表达和演唱的技巧在声乐演唱中为两大重要的方面, 作为演唱者, 不仅仅在演唱时需要掌握呼吸、发声、共鸣等技法, 在演唱时情感的表达也同样重要。二者的完美结合会提升声乐艺术的效果, 从而使观众产生共鸣, 能够理解歌曲表达的感情、内容、故事脉络。这样作为演唱者, 能够更加纯熟地演唱, 从而演绎出更加具有情感魅力的声乐作品。

关键词:声乐艺术,情感表达,演唱技巧

参考文献

[1]李雨.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J].大舞台, 2014 (08) .

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 篇9

关键词:声乐,情感,表达

声乐是一门舞台表演的艺术,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形式,声乐是表演者对歌曲的再演绎。需要结合自己的内心感受,情感经历以及对原曲的理解,最后通过一定的声乐技巧来将自己和歌曲的情感抒发出来。因为声乐是一种再创作的艺术表达方式,需要演唱者与歌曲作者之间的情感高度切合,在理解歌曲情感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加上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所以,如何把握情感表达式声乐演唱的核心问题。

一、情感表达的特点

(一)情感表达的真实性

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向听众表达的情感来源首先是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歌词中的词曲内涵都是作曲者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提取凝练出来的,饱含着作者的人生感悟和瞬间的情感流露。但是,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生活素材总是要经过艺术手法的加工才能具有艺术的美感。对于声乐演唱来说,歌曲是作者对自己情感的加工,而声乐演唱则是演唱者对作品的再加工。演唱在演唱作品的时候需要基于作者表达的原始情感,脱离了这一基点,脱离了生活,声乐演唱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但是演唱者又需要在演唱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演唱技巧将这些来源于生活的情感再次加工,通过适当夸张的表达方法放大作品的感染力,

(二)情感表达的特殊性

声乐演唱中情感表达的特殊性是指演唱者通过声乐演唱表达的情感和演唱方式具有特殊性。不同的歌曲所包含的思想内涵和所需的情感表达都是不同的,演唱者在把握作品的情感之后,需要根据作品包含情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切合作品思想内涵的演绎方式进行演绎。使歌曲的个性更有张力地彰显出来。

(三)情感表达的多样性

声乐演唱中情感表达的多样性体现在演唱家的选曲上。声乐艺术来源于生活,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作者精神世界的各不相同使不同歌曲反应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表达着人类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这造就了声乐艺术的繁荣。丰富的曲库为演唱者提供了表达内心情感的广阔天地。演唱者需要放宽眼界,关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生活中提炼情感和感悟,善于观察生活,用不同思想内涵的歌曲演绎缤纷璀璨的社会生活。

二、声乐演唱中情感的把握

声乐作品有一个基本框架,演唱者不能随意发挥而不管作品本身,在作品的既定框架内积极发掘作品的内在情感,认真揣摩演绎方式才能达到理想的演绎效果。声乐演唱的情感把握的核心点就是对歌词、旋律以及作品情感内核的深入挖掘和理解。

(一)正确把握歌曲的思想内涵

歌曲的内涵是指歌曲的内在含义。作曲者在谱曲作词的时候都将自己一定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凝练在了一词一句和每个音符当中,表达着作者强烈的情感。那么声乐演唱的基础就是要理解歌曲作者通过歌曲想要表达的情感。演唱者在演唱歌曲之前,首先要理解歌词的表层含义,然后仔细揣摩每一句歌词的含义以及背后营造出的意境,把握住歌词中描绘的角色的基本特点和情绪变化,深入理解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背后的意义。同时体会作者在创作时的心理状态,尽量保持与作者的“情感同步”。于此同时,旋律是音乐创作的另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作曲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另一个重要手段。旋律是歌曲的内在灵魂,是牵引起整个音乐作品的主心骨。旋律的快慢高低直接表现了作者丰富变化的心理活动。作品的旋律奠定了作品的情感基调,而歌词则是对歌曲意境的铺展的深化。所以演唱者要整体把握词曲,使得词曲两部分的情感表达充分融合统一。

作为演唱者,不仅要对声乐演唱的客体进行自己剖析,同时还要对主体—演唱者自身进行素质的培养。声乐演唱需要敏锐的情感感受能力,许多时候仅仅凭借对歌曲的词曲分析无法深度挖掘作品的情感内涵。没有敏锐的情感感受力,就无法体会作品中那些细枝末梢所透露出来的细腻情感。而感受力来源于文学素养。文学素养决定着是否能够正确深层次的理解作品内涵。如果演唱者没有丰富的学识和文学素养,没有从历史和文学世界中汲取养分,纵使有极好的生理条件和高潮的演唱技巧,那在演唱时也只能是炫技,而无法真正触碰听众的内心。

(二)正确把握歌曲的演绎方式

对于演唱者来说,正确把握演绎方式的第一步就是灵活调整音色。专业演唱者都经过了专业统一的训练,拥有一个系统规范的声音和各种各样的演唱方法和技巧。于此同时,演唱者还应该掌握调整音色的能力。因为歌曲包含的情感和背景故事不同,演唱者需要根据歌曲调整自己的音色,在演绎之前,需要在对歌曲有初步的情感把握基础之上,设计演唱的音色来强化演唱的感染力。这样既避免了单一的音色给听众带来的乏味感,又提高了演唱者的演绎和歌曲内涵之间的共鸣。在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的时候,演唱者要对演唱歌曲的声音有一个研究设计的过程。再好的先天条件和演唱技巧,没有与歌曲切合的音色来演唱,演唱者的演绎都是苍白的。例如《春天的芭蕾》这首歌曲是一首女高声乐作品,演唱者一定要用轻快明亮的花腔来进行演绎才能将春天的生机和律动表现出来。

三、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

(一)良好的心理状态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良好的心理状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演唱者本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演唱者正常演绎作品的基础条件。如果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始终被紧张惧怕的心理影响,那即使在台下演唱者准备再充分,演唱技巧再娴熟,在台上也无法完全发挥出来,使演唱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演唱者平时应该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和抗压能力,使自己能在演唱中有完美的发挥。二是演唱者对每次演唱活动都要有积极的态度,都要全身心投注自己的情感并且尽力将其演绎出来而不是敷衍了事。

(二)做到“声行合一”

声音是声乐演唱中最直接的最明了的表达形式,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首先让听众感受到的就是演唱者的声音。而“声音”这一外在表现形式的内在核心是演唱者的感情。“情”永远在演唱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所谓以声传情,以情带声。声音的起伏断续,都是由演唱者内心的情感波动带动的。而“情”则是基于演唱者对作品内涵的深刻把握和细微体验得来的。只有对作品有着细致入微的情感挖掘,演唱者才能结合自己的情感经历和演唱特点将歌曲饱含深情地演绎给听众。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除了声音,外形和神态也是重要的一环。听众首先听到的是演唱者的声音,其次是看到演唱者演唱时的外形和神情。声乐演唱不光只是唱,其中还包含着一定的表演成分,演唱者不仅要关注声音的部分,还要关注自己的肢体语言和神态对表达作品内涵的帮助,以达到华龙点金之效。演唱者在演唱的同时,结合歌曲意境加上合适的肢体动作,并通过细微的面部神态的变化来表现演唱者自身丰富的情感。

(三)运用想象

想象的真实感和临场感来源于现实经历,越是亲身经历的事情,在演唱过程中通过想象自身的亲身经历更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对与演唱者来说,自身的生活阅历越丰富,才能与歌词和旋律中所表达的情感产生更深的共鸣。所以演唱者为了更好的诠释作品,需要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提高自身的素养,这是提升自己演唱效果的催化剂。

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需要通过想象将自己的过往经历与歌曲意境结合起来,将自己置身于歌曲的环境之中,使自己成为歌曲情感表达的一部分和原始的突破口。

(四)采用正确的呼吸方式

呼吸方式是声乐演唱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不同的呼吸方式能带动出不同的“声”的质感。演唱者通过不同的气息的调动和运用达到不同的情感表达效果,这也是声乐演唱中音乐表现的一部分。所以演唱者在训练和演绎的时候应该按照歌曲的感情需要来使用不同的呼吸方式,达到不同的表达效果。演唱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乐句进行划分,根据乐句的长短调整呼吸的长短。同时,基于对歌词和旋律情感把握,根据情感的轻快或者深沉调整呼吸的深浅。这需要演唱者长期的练习和体会。

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 篇10

一、声乐演唱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 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唐代白居易的《庭槐》:“人生有情感, 遇物牵所思。”情感是影响歌唱者声音质量、表情动作和演唱效果的重要因素, 声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 演唱的过程是演唱者通过歌曲与听众进行的情感交流的过程。演唱者在声乐演唱中只有唱出真情实感, 才能使演唱优美动听、扣人心弦, 感染听众, 使听众产生情感共鸣, 达到以情动人的艺术效果。《列子·汤问》:“昔, 韩娥东之齐, 匮粮, 过雍门, 鬻歌假食, 既去而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古代有个善歌唱的女子韩娥向东到齐国去, (在途中) 缺少粮食, 经过雍门, 卖唱以换取粮食。 (韩娥) 走了之后, (她) 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 经过多日未断绝, 左右邻舍都认为她还没离开。韩娥的歌声之所以能“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 是因为她有深切的情感体验, 唱出了真情实感。演唱者只有在声乐演唱中注意表达情感, 以声传情, 以情促创、以创拓情, 进行二度创作, 才能完美地塑造审美艺术形象, 感动自己、感动听众, 使听众沉浸在音乐意境中, 使听众体验作品中的喜、怒、哀、乐的情感, 产生情感共鸣。

二、声乐演唱中如何表达情感

1. 理解作品的内涵。

声乐作品都有其创作背景, 蕴含着创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理解作品的内涵, 是演唱者声情并茂地演唱、进行二度创作的基础。演唱者首先要分析歌曲, 理解歌曲的内涵, 应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逐字逐句地体会歌词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还要领会歌曲中的每个音符和旋律, 感受和理解声乐作品所反映的生活以及通过音乐语言、音乐表现手段所表现的感情, 并善于运用歌唱技巧将作品情感内涵用歌声表现出来。歌唱者理解得越深刻, 情感体验越深刻, 在演唱时越能准确、生动地表达出作品的情感。例如, 演唱《爱我中华》时, 演唱者要先了解写作背景及作品内涵, 作品是乔羽词, 徐沛东曲, 是为1991年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创作的会歌。谱曲时广泛采用广西、云南等地少数民族的音调。歌曲原是二段体。第一乐段曲调较活泼, 节奏跳跃, 音域较窄。该歌曲歌词深刻, 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 受到全球华人喜爱。演唱者只有先了解这些创作背景和情感内涵, 才能在演唱时充分表达出爱国情感, 引起听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2. 运用合理的艺术想象。

在声乐演唱中艺术想象非常重要。首先, 演唱者分析作品、理解作品内涵时离不开艺术想象。声乐作品与纯音乐作品不同, 其既有曲又有词, 是音乐与文学语言相结合的艺术, 和文学语言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 声乐通过语言和音乐表现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情感, 这是其他艺术所不及的。演唱者要发挥艺术想象, 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意境, 理解作品的内涵, 从而在演唱中以声传情。其次, 艺术想象可以引发出艺术表现和审美体验, 演唱者在演唱时的感情和情绪要准确、真实、鲜明, 情绪的形成、转折和发展要合乎情理, 这就需要合理运用艺术想象, 进行审美体验。

3. 情感表达还要借助一定的演唱技巧, 如呼吸、发声和咬字吐字等。

由于人类的思维能力和感情因素, 人类的嗓音具有极高的变化能力, 能够表达各种感情的细微变化。声乐演唱要通过呼吸、发声和咬字吐字等技巧表达细腻的情感。在进行声乐演唱时, 情感表达最主要的渠道就是调整演唱呼吸的方法或呼吸动作。呼吸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 歌唱的技巧强调“声情并茂”, 而“声”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在于气息运用正确与否, 所以演唱者在演唱时应根据歌曲的感情需要调整呼吸。演唱者要在歌唱训练中从吸气入手, 根据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做出相应的表情和动作。由于吸气的过程会强化人的情感意识, 能够触动歌唱者的情绪记忆和情感体验, 有利于歌唱者做出情感动作和表情动作, 在演唱中充分自如地表达情感。歌唱者要反复练习有感情地吸气, 使情感体验转化为歌唱情感, 使演唱时的发声动作、歌唱状态和声音都表现出细腻的情感, 以声情并茂地演绎作品。

4. 提升艺术修养。

演唱者的艺术修养直接影响着其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演唱者只有理解了作品的思想情感, 才可能做到声情并茂。因此, 演唱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演唱功底, 还要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假如演唱者没有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 只是凭借声乐技巧来表现作品, 是唱不出感情来的。而任何人的艺术修养都不是先天的, 都是需要在艺术创作或艺术欣赏的实践中逐步锻炼和培养的。文化艺术修养包括高尚的品格、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生活体验。演唱者要有高尚的品格, 还要有正确的艺术观、审美观, 再加上高超的技艺, 其歌声才能打动听众。因此, 演唱者要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艺术历程, 了解歌曲的艺术风格, 包括个人艺术风格、地域风格、时代风格和流派风格等, 还要多了解其他艺术形式以及相关的文化知识, 如美术、舞蹈、历史、文学、哲学等。演唱者只有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 才能触类旁通, 获得灵感, 才能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此外, 艺术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演唱者只有深入生活, 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 并将自己的情感及对人生的感悟融入到演唱过程中, 从而更加真切、深情、深刻地演绎作品, 感染听众。

参考文献

[1]吕琳.论声乐演唱中的想象[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7 (2) .

[2]柳子伯.浅谈想象力与音乐创作的关系[J].科技资讯, 2006 (31) .

[3]杨霰.情感体验——开启音乐大门的钥匙[J].青海教育, 2007 (Z1) .

[4]黄文杰.声乐教学中演唱的情感表达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6 (2) .

[5]陈颖.浅谈声乐艺术的情感表达[J].音乐天地, 2005 (9) .

浅谈对声乐演唱中情感表达的认识 篇11

中图分类号:J617.1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249-02

摘 要 作为人类有意识的精神活动的产物,音乐与人类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息息相关。情感是音乐艺术中最为重要的特征,也是心理学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与音乐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当今已成为一种趋势。。

关键词 演唱; 情感; 表达; 认识

作为人类有意识的精神活动的产物,音乐与人类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息息相关。情感是音乐艺术中最为重要的特征,也是心理学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与音乐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当今已成为一种趋势。

音乐情感一直以来是国外音乐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重点,这也应归功于19世纪中叶实验心理学派的努力,该学派促使了现代音乐心理学的萌发。在这之前的研究重点偏向于从专业性的音乐角度进行思辨性质的分析,而没有实证研究的支持,理论略显空泛。在音乐心理学引入我国后,音乐情感的研究更多地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紧密地结合,展现了良好的研究局面。

1 演唱者要理解歌曲的内在含義

歌曲的的内在含义,也是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每首歌曲都蕴藏着作曲家的深情厚意,凝聚着作曲家的强烈感情。如何理解作品的内涵,是演唱者二度创作的基础。演唱者拿到一首歌曲,应逐字逐句体会词作者的用意以及歌曲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感情。同时,还要通过歌谱发掘和领会歌曲中的每个音符和旋律。歌唱者理解的越深,感受就会越深,在演唱时的表达就会越纯真、越完美。

首先,声乐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对歌唱主体而言是演唱者内心情感、认识、需求以歌曲为载体的情感输出,情感的接受对于欣赏者而言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情感和精神愉悦,也能使紧张的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这是因为演唱的过程是演唱者通过歌曲与听众进行的情感和心理世界交流的过程,在演唱中演唱者必须使自己的内心世界与歌曲感情完美统一,才能感染听众,使听众与作品产生情感的双重共鸣。

其次,一个演员或歌唱者文学修养的深浅,直接影响着其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假如知识不丰富,视野不开阔,单纯从声乐技巧来表现,这样的演唱是唱不出感情来的。因此只有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到用真情去表达。一般的艺术歌曲或者民歌,分析和理解其基本内容和是不难的。

2 演唱者要用音色来表现作品的内涵

民族唱法一贯强调歌曲要唱情,所谓的“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是对歌唱传情的生动描述。为什么情感的表现对歌唱如此重要呢?徐大椿说:“唱曲之法,不但声之宜讲,而得曲之情尤重。盖声者众曲之所尽同,而情者一曲之所独异,不但生旦丑净,口气各殊,凡忠义奸邪,风流鄙俗,悲欢思慕,事各不同,使词虽工妙,而于曲子相背,不但不动人,反令听众索然无味。”就是说,歌唱的方法不但要讲究声,更应重视情感的表现。每个演唱者都有不同的声音,在演唱同一首作品时,不同的声音对作品的表现有着不同的韵意。

首先,演唱者不仅要有美妙的声音,还要有驾驭各种声音和音色变化的能力,这点尤为重要。我们不能用浑厚、雄壮的声音,去代替明亮、华丽、轻巧的声音。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时,要对声音有一个研究、设计和想象的过程。

其次,声乐是通过人的声音来表达情感的艺术。歌唱的最终目的决不是对歌唱技巧的片面追求,而是通过一定的歌唱技巧来表现音乐的内涵。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歌唱是情感的产物,而艺术是注重形式的,二者的对象完全不同。歌唱是简单的,本质上像是对话,它是实际生活的产物。”

3 演唱者要运用合理的情感艺术想象

音乐是人类伟大智慧的产物,随着音符的流动展示着人类与大自然的精髓。音乐是灵动的,音乐是有灵性的,音乐可以激发人类的丰富情感,让人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音乐的博大精深与大自然的精髓不谋而合,或许音乐的本质也是自然灵性的体现。

首先,声音的质量必须以内在的情感体验的艺术想象为基础,艺术想象可以引发出艺术表现和审美体验。演唱时的感情和情绪要做到准确、真实、鲜明,同时在情绪的形成,转折,发展上合乎情理,这就必须有艺术想象的参与。

其次,在声乐演唱时艺术想象是十分重要的,它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分析歌曲上。与纯音乐作品不同是,声乐艺术既有曲又有词,是音乐与文学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和文学语言的关系十分密切。由于文学语言的帮助,声乐具有思想的细腻性和情感的确定性等特点,这是其他艺术所不及的语言本身就具有传达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功能,可以直接倾诉内心所体验的每一种情感。

4 演唱者要运用正确的情感表达技巧

在演唱时从调整歌唱呼吸的方法或呼吸动作人手,是获得歌唱情感的主要渠道。呼吸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歌唱的技巧强调“声情并茂”,而“声”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在于气息的运用正确与否,因而呼吸本身也就是音乐表现的一部分,所以在演唱和训练时应当按歌曲的感情需要进行呼吸。

首先,要求歌唱者在平常的训练中从吸气入手,努力做出与歌曲所要表现的内容相同或相似的表情和情感动作。由于吸气的过程会强化人的情感意识,因此,吸气动作不仅带动着口腔、胸腔和头腔等歌唱部位的打开和兴奋,激发了人的歌唱欲望,而且还会极大地触动歌唱者的情绪记忆和情感体验,唤起了歌唱者的情感动作和表情动作,为歌唱情感的实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如唱抒情歌时,美的感情会使你不由自主地会像“闻花”一样吸气,唱喜悦欢快的歌时,你会像发现新鲜事那样让你用“惊讶”的状态吸气,唱悲伤的歌时,你会情不自禁地用“哭泣”的状态去呼吸等。这些富于感情的吸气无论其深度和长度都已具备了歌唱气息的需要,可以在演唱时充分自如的表达情感。

其次,通过带有情感的反复练习,歌唱者就能把情感记忆转化为现实的歌唱情感,使歌唱情感融入到演唱过程中,使演唱时的发声动作、歌唱状态和声音听觉上都带有强烈的情感特征,以促进歌唱情感和表情的形成和稳定。

浅谈声乐演唱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篇12

关键词:关系,内心,情感,音乐实践

当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生活更加丰富,音乐特别是声乐作为最为普及的娱乐手段,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然而,物极必反,越是风靡的事物越容易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声乐亦是如此。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以及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思潮的影响下,声乐的发展逐渐地偏离了轨道,以至于很多声乐人几乎完全抛弃了音乐的本质而把目光聚焦在形式上,因为做好外在的形式能迅速地得到利益。这就出现了很多的炫技者、故弄玄虚者,他们的演唱在业余人士看来似乎视听效果很过瘾,其实业内人士却认为华而不实、空有其表。

演唱应该用情感带动、用声音传情达意,最后到声音与情感的融合。所以声音与情感是相辅相成的,他们一个是形式、一个是内容,二者都不可或缺,美好声音和丰富的情感是声乐的必备要素。

一、声音——情感表达的手段

好的声音是声乐演唱的基础,在情感的表现中,除声色优美、感情真挚和准确的语言形象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完善的歌唱技能。俗话说,艺高人胆大。如果没有台下日积月累的技能积累,在舞台上就没有足够的自信,演唱中就可能会出现口干舌燥、四肢僵硬等状况。相反,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就没有前面这些状况,能更专心地表达情感与音乐,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不论是何种音乐都要有表达媒介,相对于器乐来说,声乐可谓是一门抽象的艺术门类,它以人的身体为表达媒介。因此,声乐的学习过程也就是锻造乐器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充满了曲折与艰辛,它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凭借听觉与感受去摸索和判断。并且,这个过程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能按部就班地训练,大致分为气息基础、打开喉咙以及共鸣腔体的调整三个阶段,每个声部又有自己的特性训练,如男高音的混声训练、男中音的胸声训练等。有人说,唱歌谁不会啊,张嘴就来。笔者每每都会回应,声乐不是唱歌这么简单,它是一个系列工程,只有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与探究才叫声乐,唱出来的声音才能作为情感表达的手段。

二、情感——声乐演唱的灵魂

作曲家龚耀年说过:“歌曲不是简单的歌词加曲调,而是一种升华,也可以说是一种化合。”而这种升华和化合的催化剂正是情感。这其实说的是一个二度创作的问题,歌曲一般都是作曲家根据词作者的歌词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为乐思基调创作的,这是一度创作。歌者在演唱中首先要把握歌曲的感情基调,然后在感情基调上融入个人的理解与诠释,给观众呈现出一个带有个人特点的音乐形象。二度创作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如果所有人唱一首歌都是一个味儿,声乐艺术就会陷入僵化,声乐的“量产化”也是值得深思的一个严峻挑战。

现阶段,有很多声乐学习者都进入了一个误区,一门心思追求完美的演唱技术而忽略了情感表达。好的演唱技术是声乐的基础,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单单追求技术忽略情感的表达就是舍本求末。因为音乐的本质就是传情达意。再好的声音也是为了表达情感而服务的,很多人声音非常漂亮,在大型声乐赛事上屡屡碰壁,专家的点评往往就是只会唱歌,情感这种深层次的东西太少。也有很多歌唱家或许没有多么完美的声音技术,但是把情感表达充分融入到演唱中,用他的音乐与情感打动观众,他们抓住了歌唱的灵魂,那就是情感。

三、结语

上一篇:校本化课程实施下一篇:有效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