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演唱的二度创作

2024-09-28

声乐演唱的二度创作(精选10篇)

声乐演唱的二度创作 篇1

摘要:本文对黄自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本体特征进行分析, 探究总结了《玫瑰三愿》在声乐演唱中需要把握的演唱技巧, 以期为该作品的二度创作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作品分析,演唱处理,二度创作

一、《玫瑰三愿》作品简介

“玫瑰花, 玫瑰花, 烂开在碧栏杆下。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好教我留住芳华。”

《玫瑰三愿》原是一首近现代诗词, 创作于1932年3、4月间, 作者是著名词人龙沐勋 (字榆生, 号龙七) 。当时, 龙沐勋先生在国立音专任教, “一·二八”淞沪抗战停战后, 他到校给学生上课, 看到校园里玫瑰凋零, 满眼落寞景象, 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词以寄感慨。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惟妙惟肖地诠释了玫瑰的三个愿望, 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家世、命运的感慨和对国家安定繁荣的向往。

《玫瑰三愿》曲作者是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九·一八”事变后, 黄自先生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中, 谱写了大量抗战救国的歌曲, 这期间他也创作了一些艺术歌曲, 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无奈、感伤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关怀。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玫瑰三愿》, 直抒胸臆, 像一幅素笔勾勒的白描。作者用短小的篇幅, 表达了对玫瑰花的怜惜, 表露出“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 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 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的善良愿望, 委婉地抒发了对国破家亡的忧愤之情。

二、《玫瑰三愿》作品的本体特征

本曲为两段体的曲式结构。第一乐段为8小节 (4+4) 的方整乐段, E大调, 叙事性段落, 音乐明朗安静, 像温柔的倾诉。开始有4小节的引子, 由小提琴和钢琴共同演奏, 第二乐句运用了模仿手法, 在此基础上, 改变了“烂开在碧栏干下”一句的节拍, 延长了尾音, 更能突显玫瑰花的娇艳动人。第二乐段为17小节 (4+4+9) , 三乐句乐段, 调式由E大调转为#c小调, 表达一种未经约束或无法约束的热情。本段用三个乐句层层呈现了玫瑰的三个愿望, 音乐热情激动, 后两句是第一乐句的模进, 旋律通过模进和重复发展将情绪推向顶点, 到达全曲的高潮——“三愿”。在末尾延长音上, 以减七和弦构成阻碍终止, 表露出一种悲凉的情绪。结尾处“好教我留住芳华”, 旋律跌入低音区, 像诉说一样, 显得十分恳切、诚挚, 带有一丝伤感的情绪, 又有一种对美好未来的期待、盼望。

《玫瑰三愿》采用传统民间音乐的五声音阶融入西洋作曲技法写作而成, 既具有中国古典歌曲的民族风格, 又具有西洋音乐作品的浪漫主义情怀。歌曲由小提琴助奏、钢琴伴奏, 音乐轻盈、流畅, 织体精巧、对称。作品的歌词与旋律完美结合, 和声手法运用巧妙, 伴奏处理恰如其分, 借物喻人, 以玫瑰寄情思, 缓缓地流出人们内心的觉悟和渴望, 从而也表露出整个民族对自由、美好生活的深切盼望。

三、《玫瑰三愿》在二度创作中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二度创作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是音乐表演追求的最高目的。作为一名声乐演唱者, 要想准确诠释该歌曲, 不仅要有演唱技巧, 还要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 能够对作品进行巧妙的艺术处理, 运用歌唱艺术的表演规律进行艺术歌唱的二度创作, 这样才能演绎出作品的灵魂。在我国民族声乐的传统里也主张将这种统一的要求高度概括为“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和“神形兼备”。演唱者只有遵循音乐规律, 熟悉作品、认真分析作品, 通过二度创作赋予作品强大的生命力, 才能将作品更准确、更生动地展现给听众。

对《玫瑰三愿》进行艺术歌唱二度创作时, 需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1、处理好速度与节拍

速度、节拍节奏与诠释作品的总构思密切相关, 探索“正确”的速度以及节拍节奏, 才能使作品的演绎富于艺术性。本曲的速度是Andante (行板) , 末尾是adagio (柔板) 。行板为每分钟66拍, 这样的速度对应于舒畅、从容, 更便于表现内心世界和情感。另外, 本曲采用混合拍子, 由6/8、9/8组成, 这些都是由三拍子演变而来的, 演唱者应该抓住强弱规律, 富于流动、悠荡地演唱。

2、处理好音色与力度

运用细腻、生动的音色表达歌曲, 能够给予歌唱更好的感情渲染, 引导听众感受歌唱中音色变化传递的信息, 引起审美共鸣。本曲音域为b——g2 (13度) , 要表现出玫瑰的内心世界, 声音可柔美些, 注意真假声的混合比例。第一乐段的力度p—mp, 叙述性的, 用中弱的力度烘托出一种意境美, 对声音力度要加以控制;第二乐段“三愿”的力度迂回而上, 即:mf—P—f, 演唱这段时可激动些, 这种强力度的音响效果更能突显玫瑰内心的强烈愿望。

3、处理好语言与句法

“诗言志, 歌咏言”, 歌唱语言的准确与否在演唱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声乐学者有时只注重声音的技巧、音色, 而忽视了歌唱的语言, 如果听众听不明白, 音乐就失去了感染力。演唱时, 首先要注意字的声、韵、调。本曲歌词大都结束在“发花”辙 (合辙韵母为a、ia、ua) 上, 如花、下、打、华, 要注意归韵的准确、到位。其次, 要处理好字与字、气、声、情的关系, 使之完美结合, 达到情真意切的艺术效果。本曲的第二段词句较长, 正确的分句与呼吸是关键。如果分句不当, 呼吸点错误, 将会使听者产生错误的理解, 也有损感情的抒发、意境的诠释。正确的分句应该是在句中动词、名词之前较为恰当。即“我愿那, 妒我的无情风雨, 莫吹打!我愿那, 爱我的多情游客, 莫攀摘!我愿那红颜, 常好不凋谢!”这样才能更明了的表达思想内容, 抒发内心情感。

四、结语

演绎好《玫瑰三愿》这样的经典作品, 既要求演唱者具有高超、娴熟的声乐演唱技巧, 也要求演唱者能够通过二度创作赋予作品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在声乐演唱二度创作中, 演唱者需要认真把握作品的内涵与情感, 并将这种情感进行诠释和引申, 在演唱时才能扣人心弦, 引起观众心理共鸣, 从而达到良好的演唱效果。

参考文献

[1]、汪毓和著.《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出版

[2]、钱仁康著.《黄自的生活与创作》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出版

[3]、《黄自遗作集》 (声乐分册)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4]、邹本初著.《歌唱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出版

[5]、李晋玮李晋瑗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华乐出版社.2003年出版

[6]、宋承宪著.《歌唱咬字训练与十三辙》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出版

试论歌曲演唱的二度创作 篇2

[关键词]声乐;内涵意境;演唱技术与艺术;二度创作

声乐是一门表演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最终要靠演唱来体现,歌唱者把音符和文字符号变成声音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度创作”。一首优秀的声乐艺术作品,要让听众欣赏接受,就一定要经过演唱者的二度创作,把作者的创作意义演唱诠释给听众。要把一首歌曲真正地演唱好,就必须对作品的内容、结构、风格和曲式的调性、节奏,以及吐字行腔、情感韵味等方面作全面的表现处理。所以说,作为一名歌唱者,应该从各个方面来丰富、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素质。我们在进行歌唱的二度创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艺术环节。

一、二度创作的要素

1.对作品涵义的理解。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是演唱的基础。我们要演唱一首作品时,先不要急于唱谱,而应该将歌词反复朗诵以至于从词中了解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背景、特定环境和词中的思想感情。每一首歌曲都凝聚着作曲家的自己的强烈思想感情,作曲家的深情厚意都蕴藏在每个音符之中,演唱者需要认真地去发掘和领会。对作品的理解越深,感受越深,在演唱时的表达则越纯真,越近完美。由此可见,一个演唱者文学修养的深浅,会直接影响他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更会影响到对作品完美的诠释。

2.对作品中意境的想象。对音乐作品意境的想象,就是要尽量去启发音乐的想象力,演唱者应根据歌曲的内容和音乐形象,在自己的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把自己化为作家、诗人,也变成作品的主人公。换句话说,就是要像戏剧演员进入角色一样去身临其境。正如我在演唱《杨白劳》时,我把自己想象成杨白劳,眼看着自己被地主黄世仁逼到了绝路上,最后甚至还强抢去了女儿,自己却无能为力。自己是那么的弱小,几多无奈与凄凉,最后只有悲伤和绝望的死去。演唱时我以近似哭泣的表情的泣声来体现了主人公——杨白劳当时凄凉的心情。如果把一首歌曲的基本情绪和意境设想得很具体,那么在表达时就会很真实和生动。想象和意境会很快帮助我确立起正确的音乐形象或者说歌曲的主人公的形象来,歌曲的主人公形象完整、统一了,歌曲的主题思想也就明确了,这样就会达到情真意切。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打动观众。

二、歌唱艺术的处理

1.在速度、力度技巧处理方面进行二度创作。正确的演唱方法在歌曲演唱二度创作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演唱好一首声乐作品除做到音准、节奏、咬字吐字、共鸣、曲谱和歌词基本唱熟,情感基本把握等外,还要对作品基本的节奏、速度、力度、段落、分句、高潮等进行分析。对速度来说现在大致可分为大三类:快速、中速、慢速。音乐的速度与乐曲的内容和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表现激动、兴奋、欢乐、活泼的情绪与快速相配合;舞曲和田园风格的,比较抒情的则往往与中速相配合;而颂扬、赞美、挽歌等则与慢速度相与之配合。再者说每首声乐作品都有特定的速度标记,但每一种标记都有一个灵活的幅度。如Largo(广板)每分钟46拍,但这也是一个参考的标准,可以根据自己二度处理上下浮动。此外,还可以在个别地方处理成稍快或者稍慢。再如:《教我如何不想她》中的词句“为风吹动了我头发”,为了唱出动感,我们可以把前六个字速度加快,唱的紧迫一点,最后“头发”两个字再适度放慢拉宽,这样唱出了动感也唱出了被风吹动的头发的形象。在歌唱表演二度创作的过程如果不将这些技巧运用好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的。

2.在咬字吐字、语气、语调处理方面进行二度创作。歌唱艺术同时也是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仅要求演唱时声音优美动听,吐字咬字字正腔圆,还要求演唱者声情并茂,感人肺腑。由于歌曲的情绪内容和风格特点都不尽相同,咬字吐字的方法和语气、语调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唱轻快的歌曲,咬字吐字应该轻快敏捷,唱雄壮的进行曲咬字吐字应该结实有力,唱悠长慢速的歌曲咬字吐字应该圆滑连贯,唱优美抒情的歌曲咬字吐字应该柔和。如男中音歌唱家杨洪基老师在歌曲《杨白劳》中的唱段:“县长财主豺狼虎豹,我欠租欠债,是你们逼着我写的卖身的文书……”他在处理这段唱腔时,每一个字每一个音都饱含着对地主阶级的刻骨仇恨,可谓字字血,声声泪。刻画了杨白劳悲恨交加的复杂心情,唤起多少听众为杨白劳悲惨的命运流下了同情的眼泪。应该说一切歌唱技巧、手段都是为歌唱服务的,表达思想感情又是歌唱的本质,只有把歌唱技巧用于符合演唱内容的需要时,这种演唱技巧和作品本身才能体现真正艺术价值。

3.不同情绪配不同的音色。在我们演唱声乐作品时,需要运用什么样的音色才能符合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作为演唱者有了美妙的声音外,能驾驭各种声音和音色变化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比如面对一首进行曲时要选用雄壮的声音,面对一首圆舞曲时应是明亮、华丽、轻巧的声音,面对一首摇篮曲时则需要用柔和甜蜜的声音等等。这里对声音也要有一个想象的过程,如:在演唱一首抒情轻柔的曲子时,可以把声音设想为“轻柔的纱巾在微风中飘洒”或者“树叶轻轻落在地上”这样的声音控制上;又如唱一首柔美而又轻巧的歌曲时,又可把声音比喻为 “春夜的雨滴”等等。总之,我们要擅于调动人声的声音“库”中最恰当的声音,唱出歌曲内容所需要的听觉效果,贴切地表现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绪。

三、歌曲演唱‘声’与‘情’的结合

演唱技术与表演艺术,即歌唱中的‘声’与‘情’,一向是歌唱中血肉相连的两个部分。但其中,歌唱的技术、技巧理所当然地占有重要地位。歌唱者的技巧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艺术表现能力。没有一定的技术基础,歌唱的再创作只能是空中楼阁,最终必定陷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地。因此完整的歌唱艺术,只有声情并茂、技艺结合才能使歌唱达到感人的境界,产生令人肺腑的艺术成果,声与情是辨证统一的,相辅相成。不论是专业歌唱者还是业余爱好者,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加强整体歌唱的意识,使歌唱发声与情感表达同时进行,使声与情成为一体,相辅相成。

四、忘我的表演

声乐表演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感动听众,我们已经具备了先前说说的一切因素外还要使自己处于兴奋而又激动的歌唱状态,要丢掉一切来自思想上的或者声音上的包袱,消除一切紧张因素,以既充满激情而又放松自如的状态进入演唱,身临其境的把自己想象为作品的主人翁。要知道,只有情感得到了解放,才能得到自然而舒畅的声音效果,才能有更完美的诠释作品,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打动观众。

声乐是一门表演艺术,如果不经过表演的音乐只是一些静止的符号,他永远只能以音符的形式存在,它是不会产生任何的审美价值和其他的社会价值,也不能称为真正的音乐。一首好的声乐作品只有经过歌者的演唱,把作品中蕴藏的真正意义完美的表达出来,传播给听众,欣赏者才能真正的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一度创作才能展示出它真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论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 李英霞——摘自《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二期.

[2]《音乐二度创作的美学思考》 张前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声乐演唱的二度创作 篇3

一、声乐演唱表演艺术中的二度创作问题分析

想要对声乐演唱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 还要了解艺术的创作本质。而在没能认识到这一问题之前就进行声乐演唱表演艺术的二度创作, 基本也难以取得预期的艺术表现效果。从根本上来讲, 声乐演唱表演艺术创作是为了真实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 想要进行二度创作就需要获取艺术创作的第一手资料, 从而准确把握作者创作意图。同时, 声乐表演也要体现创造性, 其二度创作就更不能一味模仿和复制, 而是需要体现不同人对作品的不同情感, 继而对观众产生一定的感染力。此外, 伴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多元化发展, 声乐演唱表演艺术的二度创作需要具有多样性, 从而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

二、声乐演唱表演艺术中的二度创作的实现

(一) 清楚认识作品内容

想要进行声乐演唱表演艺术的二度创作, 演唱者还要清楚认识作品内容, 从而将隐藏在作品中无法记录的内容挖掘出来。首先, 演唱者需要熟悉作品的旋律, 并且根据歌曲旋律特征改变演唱力度和速度, 从而较好的突出歌曲的特点。其次, 演唱者需要进行作品曲式结构的正确划分, 从而更好的理解歌曲的内涵, 继而通过解剖歌曲完成歌曲演唱的二次创作[1]。再者, 声乐演唱表演艺术是音乐和语言有机结合的意识, 可以表达人的内心情感。所以, 在进行歌曲的二次创作时, 演唱者需要熟读歌词, 从而了解歌曲创作者的内心感受。此外, 不同歌曲语言的咬字吐字方式不同, 所以歌曲演唱者需要注意吐字, 从而更好的进行作品的演绎。

(二) 熟练把握作品风格

每部作品都是作曲家在一定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中创作的, 所以作品风格会受到当时社会现状的影响。而声乐演唱表演艺术之所以能够展现作者独特的艺术构思, 就是因为其对作品独特的风格进行了演绎。所以, 在进行艺术二度创作时, 养成这需要熟练把握作品风格, 从而展现作品的时代和民族风格。为此, 演唱者需要了解作曲家创作作品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情况, 并据此合理把握歌曲演唱力度。同时, 演唱者需要了解不同民族的演唱特点, 从而通过不同的演唱声音将不同民族的性格特点展示出来[2]。此外, 同一时期的不同作曲家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 所以创作出的歌曲风格也不尽相同。因此, 演唱者还要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思想, 以便更好的把握作曲家创作出的作品风格。

(三) 统一声音与动作

在声乐演唱表演中, 声乐表演与动作表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所以, 在进行艺术的二度创作时, 除了进行声乐表演的创新, 也应该重新进行动作表演的创新, 从而使二者得到统一。一方面, 在传递歌曲韵律感时, 可以通过手势和呼吸的配合流畅、连贯的展示表演, 并且通过动作加深观众对作品的印象。另一方面, 声乐演唱表演是以声乐表演为主, 所以不需要有过多繁杂的手势, 需要确保手势能够合情合理的被融入进来。所以, 歌曲演唱者需要在平时多进行揣摩练习, 从而好到最好的形体表现形式。此外, 歌曲演唱表演可以配有相应的舞蹈。所以, 也可以伴舞形式进行声乐演唱表演艺术的二次创作, 从而取得别样的艺术表现效果。

(四) 展现自身艺术特质

实际上, 声乐演唱表演艺术的二度创作主要取决与演唱者本身的特质, 表演艺术效果会受到演唱者音色特质、音量高低、咬字清晰度和气息调控等因素的影响。所以, 在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中, 还要充分展现演唱者自身的艺术特质, 以便形成一个独特的艺术作品。一方面, 演唱者本身要了解自己在歌曲演唱方面的优势, 并且根据自身优缺点选择歌曲风格适合自己的歌曲[3]。另一方面, 演唱者需要加强自身的音乐基本功, 以便使自己能够驾驭多种类型的歌曲。此外, 演唱者需要提升自身的音乐修养, 从而在音乐演唱中展现自身的文化修养。为此, 演唱者还要学会感悟生活和善于观察, 继而使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提高。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声乐演唱表演艺术的二度创作, 可以展现演唱者个人对艺术的理解, 并且展示出演唱者的歌曲演唱技巧和个人音乐修养, 从而更好的显示出演唱者的音乐才华。所以, 声乐作品的演唱者应该较好的把握歌曲演唱表演的二度创作问题, 从而使自身对歌曲的表演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刘芳, 付鋐.把握大舞台塑造好形象——声乐表演艺术中的二度创作[J].黑河学刊, 2010, 04:37-38.

[2]陈香莹.声乐表演二度创作需要遵循的原则及实现路径研究[J].大众文艺, 2012, 08:7-8.

浅谈声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 篇4

关键词:声乐表演 二度创作 创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c)-0199-01

任何艺术,无论是美术、电影、电视剧、音乐,它的成功并不是一道程序就能完成的。一个成功的美术作品,如果单靠画家,而没有欣赏者,这个作品只能算半成品。而电影、电视剧,音乐想要完成则需三道程序,即作者、演员和观众。

1 二度创作的含义

二度创作是指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保持曲作者的基本要求,同时靠对音乐的理解和处理表演出自己的风格特色,准确而完美地揭示作品的内涵与风格,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由于二度创作有创作人的理解和创新特点,所以也可以称为“声乐再创作”。

2 把握作品的二度创作

2.1 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创作者无论怎样对作品革新,首先要尊重原创,不能偏离,这是首要的条件。第一,创作者一要尽可能的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第二,要了解演唱作品本身的创作背景,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保证二度创作的路线的准确。如演唱冼星海的作品《在太行山》,创作者要通过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冼星海的生活环境以及他创作作品的风格等等进行了解、分析,来为自己二度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深切理解作者的初衷

演唱者在演唱一首曲子时,首先要体会作者创作本身的意图。一部优秀的作品,一定是作者感情的流露。然而由于作者与演唱者在生活背景、经历、以及对事物理解的差异,两者就会产生差距。演唱者如果能够找到差距并和作者的创作初衷合二为一,那么这个作品离成功已经不远了。《天路》这首曲子是在青藏铁路通车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由于西藏人民把青藏铁路形容是共产党为藏族人民修的天路,因此作者就把歌曲的名字定为《天路》。韩红,别名央金卓玛,藏族,了解熟悉作品的背景,并能理解作者创作的意图,所以能够成为这首曲子的不二人选。

3 二度创作的理论处理手法

3.1 速度

每首歌曲都有特定的速度标记,但每一种标记都有一个灵活的幅度。如Largo(广板)每分钟46拍,但这也是一个参考的标准,处理时可以上下浮动。此外,还可以在个别地方处理成稍快或者稍慢的速度。如《我的祖国》(乔羽词、刘炽曲)这首歌曲前段描写了家乡的美,抒发自己的情感,演唱时可适当的放开速度,而在歌曲的结尾部分“这是美丽的祖国”,为了唱出自己对祖国的热爱,这一段要稍快,与前段抒情式的演唱形成对比,让作品达到高潮,与观众形成共鸣。

3.2 音色

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音色的调节和声门的状态、喉位高低、气息力度、共鸣腔的使用有关,是演唱者进行二度创作的重要手段。如演唱新疆民歌《阿拉木汗》中,因维吾尔族民歌大多都是以欢快的形式出现,特有的切分节奏使得音乐显得活泼又热情奔放,表现了新疆维吾尔族少数民族热情奔放的性格,所以这首歌曲应当用明亮开朗而富有弹性的音色。

3.3 音量

音量在二度创作中也是举足轻重的,音乐本身就有强弱关系。作品本身的性质,决定演唱者在整个演唱过程中的运用。无论是欢乐的,痛苦的还是高涨情绪的宣泄都需要较强的音量。如演唱《白发亲娘》中,高潮部分:“娘啊,娘啊,白发亲娘……”可以适当的调整音量,以表达作者对亲娘的思念和深深的牵挂。

3.4 语气

声乐是音乐中唯一的音乐与文学合成的艺术,语言的生动性在其中占一定的份量。所以说在演唱中对语言中的语气的生动处理也是二度创作中重要的手法。如,大家所熟悉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其中的三个“前进”,语气一次比一次强烈,表达了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抵制外来侵略的决心。

3.5 情感

歌唱中最能打动人心的就是“情”。托斯卡尼尼曾说过:“任何一个学音乐的人,不管他在音乐上的演唱技巧如何高明,如果缺乏情感的表达,他不是艺术家,而是艺术匠,匠人满街都是,而艺术家却在百万人中难找一个。”如在现在比较火的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在所有的歌手中很多都是专业歌手,他们拥有扎实的技巧和丰富的表演经验,但很多却被拒之门外。而有些技巧薄弱的歌手却能脱颖而出,靠的就是对歌曲情感的表达,从而打动导师,获得成功。

4 结语

创作欲,演唱者是否喜欢这首作品,直接影响他对二度创作的把握。创作能力,演唱者的学识、经验、声乐技巧以及文学和相关学科的了解。对真实生活的了解和把握,二度创作的正确方向是要从生活的真实出发,从作品的内在需要出发,从自己的真实理解和感受出发。

参考文献

[1]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声乐演唱的二度创作 篇5

一、准确理解歌曲的词意

我们演唱的许多声乐歌曲都是出自一些经典的古诗,古人的意境很高,他们创作出来的诗词都很有内涵。如果歌者演唱一首歌时,只是粗略地看一遍歌词,不了解它的内涵,那么唱出来的歌是没有特点的,没有什么欣赏价值。我们只有把握住语言特点的不同,才能突出重点,使得每一首歌曲的艺术特点都很鲜明。如果我们想要把这一点做好就必须反复朗读歌词,从而理解歌词的内涵,这样可以帮助歌唱者把握艺术歌曲表现的内容,能更好地诠释每一首艺术歌曲。

有些艺术歌曲的歌词与我们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所以它表达的内容与传递出来的情感,我们一般都比较容易理解。但是还有一些歌曲,比如中外古典歌曲,以及传统的中国古典戏曲或外国歌剧等,如果不理解词意,不掌握戏剧情节的来龙去脉,不了解特定的历史条件与时代背景以及人物关系、矛盾冲突的特殊情境,而只是一字一句呆板地去唱,这样是感动不了自己的,更打动不了听众。要做到“不唱无情之曲,不为无情之唱”,就必须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

孟姜女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很广,老少皆知。《孟姜女》这首歌,是刘麟作词、王志信作曲,俩人合作完成的。它讲述了在封建社会,一个名叫孟姜女的弱女子对生活的无奈,对丈夫的思念之苦。

二、掌握歌曲的风格

很多的艺术歌曲风格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它们所处的地点、所处的时间以及它们的作者都是不同的。所以,出现了各种风格的歌曲。为了更好地把握歌曲的风格,我们可以这样做:

首先,了解作家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由于每个作家所处的环境、文化背景和社会情况不同,所接受的教育也必然不同。所以他们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是不一样的。例如,有的通俗流畅,结构自由;有的严密细致;有的新颖独特。

《孟姜女》这首歌曲就是以民间故事为题材创作的,它诞生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原为江苏民歌。演唱这首歌时,要把故事里孟姜女的那种哀怨、悲愤、无可奈何,还有对封建社会的憎恨表达出来。

其次,要对不同地方的歌曲进行分析。我们知道,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歌曲风格也是不同的,所以诞生了新疆民歌、藏族民歌、云南民歌等等。我们拿到一首作品时,要认真看看它的歌词,了解一下它的词曲作者,分析一下它是属于哪个地方的歌曲,进而把握好它的音乐风格。这样一来,就不至于把各地不同风格的歌曲唱成同一种味道,使歌曲本身的特色大打折扣。

三、歌唱的表演

一首声乐作品演唱得是否成功,只做到准确理解歌曲的词意、掌握歌曲的风格,是远远不够的。表演在歌唱中占很重要的位置。演唱者在舞台上,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能为歌曲增添不少的感情色彩。一个好的歌唱者应该分析、理解音乐要表达的思想或感情,要把一首歌唱得具有感染力应该是声情并茂。吴碧霞,我们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我们在看她的音乐会时,不仅能听见她动听的声音,同时也可以看到她丰富的面部表情、到位的形体表演,忘不掉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不愧是“中西合璧的夜莺”。

所以说,表演在歌唱中很重要。一首歌曲它是喜的还是悲的,观众不了解。这就需要歌唱者的表演,把歌曲中的喜、悲展现给观众。让观众理解、接受、欣赏。动情的表演才能动听,才能给人以“同声相应,同气共求”的真情实感。

探索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 篇6

一、内涵的理解

所谓内涵, 主要是指声乐作品的内在含义, 即思想感情。理解声乐作品的内涵, 是演唱的基础。对声乐作品理解越深, 在歌唱时就越容易把握歌曲要表达的感情, 越能在演唱时用自己的真情来打动人心。

如《走进新时代》。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意气风发, 迈步走进新的时代。作曲家把人民的那种自豪和兴奋的感情用优美的旋律表现出来, 演唱者只有深刻了解特定的时代气息, 才能准确表达作品所包含的特殊思想感情。歌词是表现声乐作品内容最直接的载体, 歌词作者对通过自己的感悟, 用文字形式抒发情感, 歌唱者必须正确理解词作者的创作意图, 了解歌词的内涵, 理解它的立意和所表达的情感。孙燕姿和费翔都曾经翻唱过《橄榄树》, 但从影响力和知名度来说, 最被大家接受和认可的, 还是原唱齐豫的版本。原因就在于歌曲的情绪表面上看起来是对流浪的强烈向往, 而在齐豫的演绎下, 《橄榄树》这首歌弥漫着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忧伤。

由此可见, 声乐作品内涵的理解, 在歌曲的演唱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谁能更好的理解声乐作品的内在含义, 将其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饱满的展现在听众面前, 谁就得到观众的认可。

二、声音的运用

声乐的声音本身包含艺术的审美, 但仅仅是声音的美又不能代表声乐的全部艺术含义。我们往往会停留或纠缠在声音之中, 仿佛追求声音的质量是唯一的目标, 而没有认识到声音的追求须以艺术表现和审美的需要为依据。在人和人的情感交流传递过程中, 运用歌唱技术的各种技巧, 产生与内容相符的声音, 以声音的变化为媒介、手段传达美和情感, 这才是声乐的真正意义, 是值得研究和设计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作为歌者有了美妙的声音外, 能驾驭各种声音和音色变化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比如面对一首进行曲时要选用雄壮的声音, 面对一首圆舞曲时应是明亮、华丽、轻巧的声音, 面对一首摇篮曲时则需要用柔和甜蜜的声音等等。《人们叫我咪咪》选自歌剧《艺术家的生涯》, 这是一首女高音咏叹调, 几乎每个有一定演唱能力的女高音都喜欢演唱这首作品。理解咪咪的这种朴素的情感后, 我们要研究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塑造咪咪比较合适。咪咪是一个善良的身体虚弱的姑娘, 她肯定不能用象演唱《命运的力量》中列奥诺拉那样的声音或者《图兰朵》里公主的声音来演唱, 而要运用声音塑造出纯洁美丽、朴素单纯、虚弱、多愁善感的声音形象。常听到一些女高音演唱《黄河怨》时, 十分悲痛欲绝, 在演唱到“宝贝啊, 你死得这样惨”时, 几乎气绝声绝, 甚至眼泪都快要滴下来, 声音的悲痛效果却远不如面部表情的程度, 似乎看到了悲痛却没有听到悲痛, 其关键就在于不能理智地运用声音效果来表现出歌唱的悲痛。准确的使用声音和语言将作品的内容和精神传达给听众, 才能引起听众精神上的意识共鸣和身体上的声音共鸣, 才能达到声乐艺术的目的。

三、风格的把握

作品的风格或者说音乐的风格掌握得好与坏, 演唱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我们常常听一些独唱音乐会的演出, 有的人声音相当漂亮, 发声技巧也很高超, 但整台音乐会从中国民歌唱到欧洲的古典艺术歌曲, 听起来声音上也好, 力度上也好, 韵味上也好, 总是一个样, 一个味, 让人听了过耳即忘, 缺少心灵的共鸣和艺术的回味, 更有甚者太缺少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 把各种风格的歌曲混淆在一起, 使之南腔北调, 南辕北辙, 与原作差距甚远。因此歌唱者要准确地表现作品的内涵还必须事先研究作品的风格 (也就是演唱风格) 。一个歌唱者文学修养的深浅, 会直接影响他对作品的理解和风格的把握, 因为风格的形成, 主要就是建立在最深刻的认识基础上的。成熟的歌唱家是能把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风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能把音乐的全部涵义, 让听众“一耳了然”的。

四、忘我的演唱

唱歌要感动听众, 首先要使自己处于兴奋而又激动的歌唱状态。“真真假假”是艺术表现的特定手法。“假”是为了表现“艺术的真”, “假”, 是表现“真”的艺术技巧。真入假出而不失为真, 才能发挥艺术的真实性和表现的真实性的统一, 才能发挥艺术感染的强大作用。因此我们在演唱时一定要把握好这两者的关系, 恰到好处地来表现艺术。在平常中, 我们发现还有一些人在演唱时精神高度紧张, 前怕狼后怕虎, 满脑子私心杂念, 这样的歌唱状态是绝对唱不好歌的, 更不用说感动观众了。因此我们讲的“忘我的演唱”就是要演唱者丢掉一切来自思想上的或者声音上的包袱, 消除一切紧张因素, 以既充满激情而又放松自如的状态进入演唱, 要知道, 只有情感得到了解放, 才能得到自然而舒畅的声音效果, 才能有更完美的感情表达。歌唱艺术应该是“有声又有乐”。

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在演唱实践中, 作为联系作品创作与欣赏的中介环节, 一方面担负着创造性地再现词曲作家的声乐作品, 从而促进和推动声乐作品的繁荣和发展的使命;另一方面又通过自己的表演为听众提供审美享受, 影响和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与情趣, 歌唱表演的地位和作用正是在与这两个环节的关系中显现出来的。它们之间并不是分离的, 而是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的。因此要整体掌握每一个环节, 真正通过自己的演唱把音乐的美沁入千千万万听众的心灵深处, 使人们在音乐的熏陶下心地变得更高尚、更纯洁, 使人们由于有了音乐而感到生活更充实, 更有意义, 歌唱表演的作用在这里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摘要:现实生活中人们在欣赏声乐活动过程中常常发现, 同一首声乐作品由不同的演唱者演唱, 给听众的感觉会迥然不同, 带给听众的艺术享受及理解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 要想把词曲作家的创作意图准确表达出来, 又能较好地体现出演唱者个人的演唱特色, 就需要演唱者对声乐作品进行合理准确、细致的分析和艺术处理, 也就是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

关键词:声乐作品,二度创作,声音,风格

参考文献

[1]《声乐学基础》石惟正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2]《声乐艺术美学》余笃刚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3]《音乐欣赏十五讲》肖复兴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浅谈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 篇7

一、对声乐作品内涵的理解

所谓内涵, 主要是指声乐作品的内在含义即思想感情。理解声乐作品的内涵, 是演唱的基础。对声乐作品理解越深, 在歌唱时就越容易把握歌曲要表达的感情, 越能在演唱时用自己的真情来打动人心。

蒙古族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 被人们称为“草原上的夜莺”。从她圆润柔美, 热情奔放的歌声中, 你可以领略到内蒙古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蓝天和白云。而这种对草原歌曲准确深刻的表达, 正是来源于德德玛对草原的热爱, 对草原声乐作品内涵的深刻理解。由此可见, 声乐作品内涵的理解, 在歌曲的演唱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谁能更好的理解声乐作品的内在含义, 将其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饱满的展现在听众面前, 谁就得到观众的认可。

二、运用意境的想象对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

意境的想象, 就是要尽量去启发音乐的想象力。它是贯穿在整个歌唱过程中的。演唱时对音乐作品的内容想象越丰富, 听众从中所感受到的情感、形象与意境也就越鲜明。也正是因此, 中外许多音乐表演艺术家和理论家都对想象在音乐表演中的作用予以高度的重视。歌唱表演作为音乐表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体现的尤为突出。

三、声音的运用对声乐作品二度创作的重要性

作为歌者有了美妙的声音外, 能驾驭各种声音和音色变化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比如面对一首进行曲时要选用雄壮的声音, 面对一首圆舞曲时应是明亮、华丽、轻巧的声音, 面对一首摇篮曲时则需要用柔和甜蜜的声音等等。常听到一些女高音演唱《黄河怨》时, 十分悲痛欲绝, 在演唱到“宝贝啊, 你死得这样惨”时, 几乎气绝声绝, 甚至眼泪都快要滴下来, 声音的悲痛效果却远不如面部表情的程度, 似乎看到了悲痛却没有听到悲痛, 其关键就在于不能理智地运用声音效果来表现出歌唱的悲痛。准确的使用声音和语言将作品的内容和精神传达给听众, 才能引起听众精神上的意识共鸣和身体上的声音共鸣, 才能达到声乐艺术的目的。

四、风格的掌握

作品的风格或者说音乐的风格掌握得好与坏, 演唱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我们常常听一些独唱音乐会的演出, 有的人声音相当漂亮, 发声技巧也很高超, 但整台音乐会从中国民歌唱到欧洲的古典艺术歌曲, 听起来声音上也好, 力度上也好, 韵味上也好, 总是一个样, 一个味, 让人听了过耳即忘, 缺少心灵的共鸣和艺术的回味, 更有甚者太缺少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 把各种风格的歌曲混淆在一起, 使之南腔北调, 南辕北辙, 与原作差距甚远。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歌唱者没有很好地在歌唱前对作品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区风格、个人风格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和了解, 没有能恰如其分地用自己的歌唱技巧来表达作品的风格。因此歌唱者要准确地表现作品的内涵还必须事先研究作品的风格 (也就是演唱风格) 。一个歌唱者文学修养的深浅, 会直接影响他对作品的理解和风格的把握, 因为风格的形成, 主要就是建立在最深刻的认识基础上的。成熟的歌唱家是能把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风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能把音乐的全部涵义, 让听众“一耳了然”的。

五、忘我的演唱

唱歌要感动听众, 首先要使自己处于兴奋而又激动的歌唱状态。“真真假假”是艺术表现的特定手法。“假”是为了表现“艺术的真”, “假”, 是表现“真”的艺术技巧。真入假出而不失为真, 才能发挥艺术的真实性和表现的真实性的统一, 才能发挥艺术感染的强大作用。因此我们在演唱时一定要把握好这两者的关系, 恰到好处地来表现艺术。我们讲的“忘我的演唱”就是要演唱者丢掉一切来自思想上的或者声音上的包袱, 消除一切紧张因素, 以既充满激情而又放松自如的状态进入演唱, 要知道, 只有情感得到了解放, 才能得到自然而舒畅的声音效果, 才能有更完美的感情表达。歌唱艺术应该是“有声又有乐”。

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在演唱实践中, 作为联系作品创作与欣赏的中介环节, 一方面担负着创造性地再现词曲作家的声乐作品, 从而促进和推动声乐作品的繁荣和发展的使命;另一方面又通过自己的表演为听众提供审美享受, 影响和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与情趣, 歌唱表演的地位和作用正是在与这两个环节的关系中显现出来的。它们之间并不是分离的, 而是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的。因此要整体掌握每一个环节, 真正通过自己的演唱把音乐的美沁入千千万万听众的心灵深处, 使人们在音乐的熏陶下心地变得更高尚、更纯洁, 使人们由于有了音乐而感到生活更充实, 更有意义, 歌唱表演的作用见在这里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声乐学基础》石惟正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如何做好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 篇8

关键词:声乐作品,二度创作,声乐演唱

声乐演唱的过程就是一个对作品的二度创作的过程。所谓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是指演唱者在深入理解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的基础上, 展开丰富的想象, 结合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意愿, 发挥自己独特的演唱优势, 表达自己对作品的体验和感受的处理歌曲的过程, 也是演唱者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的过程。因此, 演唱者应该从各个方面来丰富自己, 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素质, 脚踏实地地进行艰苦的艺术再创造活动。

一、具有扎实的音乐知识和较高的声乐演唱技巧

声乐演唱是演唱者把凝聚在乐谱上的音符和文字转化为优美悦耳的旋律的实践性活动, 即在音乐创作的基础上进行的, 必须以声乐创作成果———音乐作品为出发点来演唱。这就要求演唱者要具备相应的音乐理论知识, 如基础乐理知识, 视唱练耳能力等, 同时还要有较高的声乐演唱水平, 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科学合理地运用气息、良好的共鸣、准确地咬字归韵等多种演唱技能。连乐谱都唱不准和发声都不正确的人, 不可能唱出动人和歌声, 更无法对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因此, 在声乐演唱的学习过程中, 演唱者一定要从乐感的培养, 音准、节奏、音乐记忆能力、科学的发声训练和音乐理论学习等方面入手, 严格培训, 努力学习和实践, 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 如此才能把歌曲唱准、唱好, 为歌曲的二度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和丰富的艺术实践

声乐演唱最终是通过演唱者的舞台表演实现的。在实际的演唱中, 一些演唱者在演唱时精神高度紧张, 这样怎么能唱好歌, 感动听众呢?因此, 在演唱中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克服紧张情绪, 具有恰当的表现欲望, 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和驾驭舞台能力, 都是演唱者不可或缺的。同时, 丰富的舞台艺术实践对提高演唱者的心理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演唱者只有通过不断的艺术实践, 从中得到生理和心理的双重锻炼, 才能使自己的演唱水平不断提高。另外, 歌唱与心理健康之间具有既统一又协调的互补关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歌唱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完美的歌唱技术是提高心理素质的、增强自信心的重要因素。只有两者平衡发展, 演唱者才能使自己的歌唱水平得到正常发挥, 为歌曲的二度创作创造有利条件。

三、拥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艺术来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演唱者要有一定的表演技术技巧, 其与演唱者的思想认识、生活阅历和文化修养有极大的关系。在演唱者的二度创作中, 深刻的思想认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广博的文化修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演唱者应随时注意观察生活, 从各种自然景色、社会生活、人物形象中, 体验情感、意境, 不断扩大和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 并通过对文学和各种艺术实践进行各种间接的生活体验, 通过阅读中外文学名著、观看戏剧电影、观赏绘画书法作品等途径进行生活积累, 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总之, 演唱者必须不断地扩大和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 提高形象感受和想象能力, 才能在表演实践活动中富于创造性加以运用, 对作品的二度创作把握得准确, 演唱更具有个性。

四、充分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创作意图

歌唱是人们用歌声来表达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感悟。每首作品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创作环境, 从而形成了歌曲的风格。因此, 演唱者在演唱每一首歌曲前都要认真了解作者、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 特定的环境和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从中发掘和领会作品的内涵和演唱风格。如我国著名的《黄河大合唱》中的一首男中音独唱曲《黄河颂》, 它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以著名诗人光未然的诗歌《黄河颂》谱写的歌曲。他们都生活在抗日战争时期, 歌曲表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年代里的顽强斗争,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与不可战胜的力量。《黄河颂》以壮阔、热情、深切、感人, 充满宏伟豪放的激情, 歌颂了黄河的雄姿, 歌颂了我国五千年的文化, 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不屈和伟大精神。只有对作品的理解越多, 感受越深, 在演唱时才能表达得越真、越美, 才能把歌曲内容进行准确的二度创作, 才能把音乐主题形象完美地体现出来, 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五、对作品的词曲作更深层次、透彻的分析, 准确地进行二度创作, 增加歌曲的韵味

仅对声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等加以了解是不够的, 演唱者还要对作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理解, 从其所要表达的情感基调, 歌曲的速度、力度、音量、音色、伴奏等方面加以全面的处理, 找到全曲的高潮与歌曲层次, 把握好艺术的对比性, 这样才能达到良好演唱效果。同时, 还要通过自己的二度创作, 挖掘词曲潜在的, 甚至词曲作者没有想到的东西, 从歌曲的韵味上下功夫, 根据作品的语言、情感的特点, 用自然加上一些装饰音等方法, 使歌曲更加动人和自然, 增添新的韵味。

六、声情并茂, 技艺结合, 使二度创作达到曲和意的完美统一

声音和情感是歌唱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 发声、咬字和情感的表达构成歌唱的整体, 二者缺一不可。歌唱是以人身的整体作为乐器来表现出来的, 它绝非只靠声带的振动、气息的支持和共鸣的运用来单独完成的, 而是歌唱者全身都参与的一种表演艺术, 演唱者要全身心地投入, 使之成为诸种因素融汇于一个整体中的扣人心弦的完美艺术。古人云:“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只有声情并茂, 技艺结合, 才能使歌唱达到感人的境界, 产生沁人肺腑的艺术效果。声与情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不论是专业歌唱者还是业余爱好者, 在平时的训练中, 都要加强整体歌唱的意识, 使歌唱发声与情感表达同时进行, 使声情融为一体, 用心灵来歌唱, 从而把歌曲的二度创作和歌曲本身曲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七、观赏视频、声频, 对他人成功的演唱适当模仿

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每个人对作品的感受都不尽相同。不同的演唱者对同一部作品的不同理解, 使得他们对音乐作品有着不同的艺术处理方法, 从而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也就是说:“同一首作品, 一百个人就会有一百个不同的理解。”演唱者注意多听、多看他人的演唱, 从中吸取借鉴一些成功的经验来加深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也能为二度创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总之, 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是永无止境的, 完美的再创作会给歌曲带来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正如英国著名的音乐指挥家享利·伍德所说:“音乐是写下来的没有生命的音符, 需要通过表演来给予它生命。”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是再现与表现的完美统一, 是演唱者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表演技巧, 根据艺术表演的需要, 灵活地将技巧用于创造音乐艺术形象, 准确地表达审美情感, 使音乐作品化为具有生命活力的音乐, 给人带来无限想象空间。因此, 做好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 是声乐工作者应该用一生来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

声乐演唱的二度创作 篇9

在生活中,同样的一首歌曲由不同的人演唱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意境与效果,有的歌唱者演唱出来非常美妙动听。扣人心弦,有的歌唱者唱出来却显得很呆板没有什么生气,只有词曲作者的创造而没有演唱者的继续创造的歌曲是没有生命力的。为声音而声音。为技巧而技巧将使作品失去感染力,也将使作品丧失美的感受。那么声乐演唱者怎样才能把一首作品用自己的美妙的歌声传递给观众呢?我认为这有一个演唱者二度创作的问题。唯有创意性发挥二度创作,才能给欣赏者带来更美的享受。

二、浅谈声乐作品《玛依拉变奏曲》的二度创作

二度创作是在一度创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因此,就受到一度创作的制约和一定的限制,所以二度创作要以一度创作为依据。不能随心所欲地改变原作品的性质。要想用歌唱来完美地表现一首音乐作品,作为演唱者,仅拥有一副好嗓子是远远不够的,它只是完成创作的基本前提。而深刻理解作品及内涵深刻体会作品的时代背景风格以及作曲家的创作,领会作品的词意,有了理解才有感受,有了感受才能有感而发,有感而唱,以真情动人以个性迷人才是二度创作真正成功的关键。

(一)深刻理解作品并挖掘其内涵

所谓内涵,主要是指声乐作品的内在含义即思想感情。对声乐作品理解越深,在歌唱时就越容易把握歌曲要表达的感情。越能在演唱时用自己的真情来打动人心,《玛依拉变奏曲》来源于一首脍炙人口的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而后被胡廷江进行改编。相传“玛依拉”是一位哈萨克姑娘的名字。哈萨克是酷爱唱歌的民族,他们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民歌,他们的放牧生活离不开马,在传说中玛依拉是一位卖马奶的孤女,她美丽活泼,善于歌唱,周围的人为了要听她美妙的歌声,每天争着来买她的马奶。据说这首广泛流传在大草原上的民歌。是她自己作的,后来经过作曲家王洛宾1939-1949年间的改编而传遍大江南北。改编后的《玛依拉》歌词朴实无华,曲调舒展,奔放;节奏活泼。简约,歌曲中的主人公明朗活泼,惹人喜爱。

(二)深刻领会作品的词意与曲情

《玛依拉变奏曲》这首作品旋律悠扬,清新流畅,音域较为宽广,音区跨度较大,歌词爽朗奔放,演唱这种民歌风格的曲目音色的应尽力亲切自然,咬字轻快,甜润、流畅,随着旋律的发展,花腔部分应高亢、嘹亮并具有跳跃感。

(三)理解歌曲风格,任何事物之间都是互相区别并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个规律用在歌唱上也是如此。像人们平常说的一样,还要把味道唱出来,声乐的旋律大多是按语言的语调来写的。语调在声音上表现出来就是韵味。歌曲韵味的艺术处理主要是运用波音、滑音、装饰音、顿音、变化音等来进行的。

全曲采用民族七声调式。3/4拍节奏,演唱者应通过强弱的不断变化,使得表演更富有动感和青春活力。演唱者应表现出作品中洋溢着少女的青春活力。咬字吐字应清晰,柔和些。第三段中速度为慢板的抒情部分。在演唱时应表现出玛依拉在等待自己心爱的人归来的深情,副歌部分的玛依拉拉依拉哈拉拉库拉依拉拉依拉哈拉拉库拉依拉呀拉拉拉拉以及花腔部分那短促而跳动的节奏型,再配以爽朗的衬词歌在速度和力度上都极具表现力,是全部音乐高潮后的又一个高潮。这就要求演唱者把全曲的音乐情绪推至顶峰,另外吐字要轻快、敏捷,还要清晰,不能拖泥带水。如唱得很拖拉,就改变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另外装饰性词句一定要唱清,否则会乱成一片,听不出头绪与词意,失去歌唱所要表达的意义。

1 体现个性,充分发挥

个性的表现在声乐歌曲二度创作中也很重要,个性是指气质、性格、行为上与他人相异之处歌声实质上是歌唱者个性的外貌。只有表现出自己的个性,才会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使你的歌曲深入人心,才会获得歌唱的成功。

在歌唱中不要刻意模仿,要唱自己的声音才是可贵的、不可被代替的。在音乐表演艺术中,既要忠实于音乐作品。也要充分发挥表演者的个性,这样才能真正进入音乐表演的理想境界。

2 加强学习,提高音乐素质

只有优美的声音是吸引不了听众的。一个歌唱者艺术修养的深浅,会直接影响他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古往今来凡优秀的歌唱家都有深厚的文化修养。这同掌握演唱技术一样重要甚至說更为重要。不少学唱的人,往往单纯从声乐技巧来谈歌唱表现,由于他们平时的接触面比较窄。如果不懂历史文学。视野不开阔,知识不丰富,这样的学唱是唱不出感情的。不能引起人们心弦共鸣的演唱从严格意义上讲是失败的。

以上浅谈了声乐作品《玛依拉变奏曲》的二度创作。人们常把声乐演唱艺术的成功表演总结为“以技惊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美悦人”。要想成为优秀的声乐演唱者必须将自己的演唱个性、风格融入作品之中,把歌的曲调、思想、内容、情感、意图等升华为生动的艺术形象以表现给观众,这是演唱者的目的和任务;其次还要从各个方面加强训练,提高修养。演唱者想能把最美妙、最富感染力的歌声奉献给听众,使听众真正聆听到“天籁之音”。但唯有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攀登声乐艺术的高峰。

参考文献:

[1]张宏著.表演中再创作的美学要求[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5):24.

[2]张锦华.声乐表演教程(下册)[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4.

[3]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418.

试论声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 篇10

关键词:声乐演唱,二度创作,演唱技巧,情感基调

一首优秀的声乐作品是由曲作者和词作者共同合作、精心创作的艺术品, 它是创作者真实情感的自然抒发, 但是要想让广大群众欣赏到这种艺术作品, 必须要经过歌唱者的演唱。但是, 声乐表演者并不是直接演唱作品, 而是通过艺术化的处理方式, 加入自己的情感体验, 通过高超的演唱技巧来展现声乐作品的魅力,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度创作。那么我们演唱者应该在声乐表演中如何进行二度创作呢?下面笔者将对此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二度创作的内涵

在音乐创作活动中, 作曲、作词是第一个创作过程, 称为一度创作, 而通过演唱者的表演展现出来就是第二个创作过程, 也就是本文所指的二度创作。二度创作不仅是演唱者简单地将音乐作品表达出来, 而是通过分析作品的创作背景、歌词、旋律, 以及创作者的风格特点等, 在充分理解和掌握作品表达的情感的基础上, 用自己的演唱将乐谱转化为具体的声音的过程。可以说演唱者的二度创作是决定声乐演唱成败、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 也是进行声乐演唱首先要完成的任务。一位优秀的歌唱家, 其歌声能够打动人心、扣人心弦, 无论是悲是喜、或怒或泣都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 这不仅是因为他掌握了高超的、娴熟的演唱技巧, 更在于他通过自己的二度创作使声乐作品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这也体现了演唱者的艺术修养。

二、二度创作要注意的问题

1. 了解和熟悉声乐作品

演唱者在演唱声乐作品之前先要学会了解和熟悉歌曲, 首先是朗诵歌词。演唱者要根据歌词内容规定的情景进行朗诵, 运用歌唱的咬字吐字规律和法则知道、纠正自己的读音, 遇到有难点和疑点的字词, 必须查阅字典得以掌握。演唱者通过朗诵, 以准确地表现内容为出发点对歌唱语言方面进行必要的艺术处理, 使无声的歌词语言变成活跃生动的有声语言, 进而体验语言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中的特殊功能。其次是默记歌谱。默记歌谱是演唱者最好的学习方法之一, 也是掌握作品分析音乐的基础, 学习时应一边视谱一边记忆旋律, 多遍反复至记熟为止, 然后再填上歌词一起背;注意在唱熟歌曲的同时, 唱准音高、节奏、节拍, 并按照句子和内容的需要正确安排好气口, 注意乐感。这种默记歌谱的方法, 不仅节省嗓音, 而且背得快、记得牢。再次是放声歌唱。新歌背熟之后, 演唱者就应该放声歌唱了, 这是实地练唱的重要的步骤, 放声歌唱时, 将朗诵歌词时体验的语言情感表达, 运用到歌唱发声和咬吐字中, 并着重解决发声与咬字吐字存在的技巧问题。

2. 忠实于声乐作品的内容与情感

作曲家、作词家在创作音乐作品的过程中, 会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等通过旋律、曲调、歌词等展现出来, 他们总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声乐作品来抒发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感受, 或者生活经历的体验, 可以说几乎每首声乐作品都是创作者情感的结晶, 他们的思想、深情蕴藏在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中。虽然音符是无声的、静止的, 但是它却记录着充沛的、活跃的感情和复杂的艺术技巧。特别是由于音乐是以抒发情感为特点的艺术, 因此, 对作品的内涵与情感的把握就显得更为突出。因此, 歌唱者对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要忠实于其原本的内容和情感, 并在此基础上引发自己的情感, 使这种情感贯穿在自己的演出过程中, 感染听众。总之, 演唱者对声乐作品的感受越深刻, 他在演唱过程中就越能纯真地、完美地表达作品的情感。

3. 要学会想象歌曲的意境

创作者在声乐作品会通过旋律和歌词营造出一种与主题相一致的意境, 作为一名优秀的演唱者, 应该通过自己的想象力, 根据作品的内容和音乐形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具体生动的画面, 也就是要进入到歌曲中的意境中, 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如果演唱者把一首歌曲的基本情绪和意境设想得很具体, 那么他在表达时就会很真实和生动, 想象和意境会很快帮助演唱者确立起正确的音乐形象, 音乐形象清晰了、完整了, 歌曲的主题思想也就明确了, 这样就会达到情真意切。当然演唱者的意境想象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培养的, 它是一种生活的积累, 记忆的积累, 情感的积累, 这种积累越多, 越丰富, “灵感”也越活跃, 越丰富。因此作为声乐演唱者, 应随时用眼睛和耳朵去搜集和倾听各种生活的画面和声音, 去感受生活, 增强自己对生活和人物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4. 要充分把握作品的风格

作品的风格或者说音乐的风格掌握得好与坏, 演唱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有的人声音相当漂亮, 发声技巧也很高超, 但是不管唱什么歌曲给人的感觉都一样, 缺少心灵的共鸣和艺术的回味, 还有的歌唱者为了追求创新、时髦, 生硬地把各种风格的歌曲混淆在一起, 无法引起观众的喜爱。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歌唱者没有很好地在歌唱前对作品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区风格、个人风格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和了解, 没有能恰如其分地用自己的歌唱技巧来表达作品的风格。因此歌唱者要准确地表现作品的内涵还必须事先研究作品的风格 (也就是演唱风格) 。另外, 歌唱者文学修养的深浅, 会直接影响他对作品的理解和风格的把握, 因为风格的形成, 主要就是建立在最深刻的认识基础上的。成熟的歌唱家是能把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风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能把音乐的全部涵义, 让听众“一耳了然”。

5. 演唱者要善于创新

对于任何事物来说, 创新性都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动力, 音乐艺术也不例外。我国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 有几千年的积淀, 歌手应该在充分吸收我国音乐文化养分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对音乐的理解, 融入更为现代的音乐元素。在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时, 应该在借鉴的基础上不拘泥于前人的成果, 挖掘再创作的可能性, 并结合自身的条件以及独特的审美感受, 充分体现自己的创作个性。

综上所述, 演唱者的演唱过程就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 而且每次演唱都可能伴随着新的, 甚至是创造性的处理与表现。演唱中的二度创作不等于重新翻版, 而是要独特的、艺术地展现作品中的内容、思想、情感, 既要真实地再现原作, 又要在原作的基础上融入个性化的创造, 实现真实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使音乐表演达到预期的效果, 使听众充分感知到声乐作品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岩.歌曲如何进行二度创作[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1) .

[2]李岚华, 刘文荣.论声乐表演的二度创作[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03) .

[3]刘晓东.浅谈声乐表演艺术的二度创作[J].群文天地, 2011 (10) .

上一篇:可逆数据隐藏下一篇: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