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演唱元素

2024-09-27

声乐演唱元素(共7篇)

声乐演唱元素 篇1

摘要:音乐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形式,在将人类声乐艺术呈现出来的同时,也赋予演唱更多的审美价值。当前,对声乐作品、演唱技巧之间的具体关系进行深入探究的业内学者较多,受到了音乐界的普遍关注。为探寻两者间更深层次的依存关系,本文从音乐文化、哲学辩证、艺术内涵等角度对声乐作品和演唱展开探究,以期为现代人欣赏音乐作品打开更加开阔的艺术视野。

关键词:声乐作品,声乐演唱,关系

作为声乐艺术的关键影响因素,声乐作品与表演演唱两者缺一不可。受到两者的互动影响,当今音乐界的声乐艺术获得了斐然成绩。但对于两者实质关系的研究却从未停止。作品是演唱表现的载体,若没有作品的承载,演唱艺术将难以实现具象呈现。同时,若没有演唱表达,声乐作品将沦为形式文化,很难让人们领略到音乐成品的生命感染力,进而降低了音乐作品在大众视野中的传唱度。鉴于此,声乐演唱、演唱表达是密切相连、不容分割的两种音乐要素。

一、声乐作品

诗歌作为声乐作品的雏形,随着时间的发展,声乐与诗歌逐渐脱离成为两种事物。实际上,声乐与诗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首先,声乐的语言与诗歌的语言属于同一种类,且诗歌与声乐的语言都具有一定韵味。分析声乐歌词的“押韵合辙”规律,可以看出音乐成品读来都是朗朗上口,并且在节奏上具有一定规律性,这和其本身属于音乐形式有很大关系。自声乐从文化、文学中脱离出来之后,将文学语言用“唱”的形式表达出来,让声乐作品更具音乐特性。另外,声乐作品多属于文字形式或符号形式,其借助文字和符号进行书面创造,最终使音乐艺术得到进一步传播。

二、声乐演唱

首先声乐属于一种表演形式,主要通过人声演绎,当声乐作品创作出来后,经演唱者的演绎,将歌曲的意境充分体现出来,以此来赋予歌曲崭新的生命力。声乐的目的是借助演唱技巧来表达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达到表演者与作者、表演者和听众之间的情感共鸣。其次声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能直观地表达音乐的内在含义,传达音乐中的思想情感。声音和情感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完美地阐释音乐,这不仅需要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歌曲演唱技巧,还需要演唱者有充分的情感表达能力,以及对歌曲的理解,并将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出来,实现听者在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提升声乐艺术价值。

三、声乐艺术创作作品与演唱的关系

(一)声乐演唱以创作作品作为载体基础

声乐作品作为演唱的重要载体,在声乐演唱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当声乐作品创作出来后,通过演唱者的演绎,将作品的情感充分展现出来,为声乐作品增添了许多新的元素。从这方面来看,声乐演唱是以声乐作品为依托,声乐作品诞生后,演唱者首先应全面了解并感知作品中的情感要素,通过演唱技巧来演绎作品,从而达到创作目的。实际上,声乐演唱水平的高低不仅与演唱者个人水平有关,还与作品本身质量相关,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演唱者在拿到作品后,应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对作品的艺术内涵进行演绎,这样才能促进声乐作品与声乐演唱的完美统一。

(二)声乐作品以歌曲演唱作为传播渠道

虽然声乐演唱是以声乐作品为基础,但声乐作品也是以演唱为传播途径。当一首声乐作品创作出来后,如果不对其进行演唱,便无人知晓。通过声乐演唱,声乐作品的生命力才能得以绽放。由于不同的演唱者演唱技巧不同,因此在演唱声乐作品时也会呈现出一些区别。例如,《天路》这首歌曲可谓是家喻户晓,并且被许多演唱者演绎过。《天路》这个作品是由印青、屈塬两位音乐家共同创作的。对于《天路》这首歌曲,传唱度最广的应该是韩红演绎的版本。歌手韩红在演唱这首歌时,将整个故事娓娓道来,很好地渲染了作品情感,从而引发听众共鸣。除韩红以外,泽旺多吉也曾演绎过,由于泽旺多吉是藏族人,因此她在诠释这首歌时,多了一些藏族的韵味,给人一种豪放、质朴之感。从以上论述得知,一首歌曲多个版本的演绎会赋予作品不同内涵及情感,当新曲问世后,制作人会按照曲风寻找合适的演唱者,以实现作品的多元化呈现和多渠道传播。

四、结语

声乐事业的稳定发展关乎国内文化的发展情况,我国当前的文化发展态势呈现出良性循环状态。声乐艺术在良好的市场背景下得以快速发展,但是,声乐学者不会停下探索声乐发展规律的脚步,声乐发展规律的思考囊括了作品创作和演绎关系的深次探究。声乐艺术的内在发展规律既包括作品创作方面的相关内容,也包含了演唱表达方面的实践内容,唯有对两者进行统筹分析、深入研究,才能够全面认知声乐艺术的内在依存关系。

参考文献

[1]董卫华.声乐作品与声乐演唱之间的深层关系[J].安顺学院学报,2012,(1):21-23.

[2]杨莉莉.声乐作品演唱与情感体现的关系[J].大舞台,2012,(11):49-50.

[3]席宁.对声乐作品和声乐演唱辩证关系的再认识[J].音乐创作,2015,(4):123-124.

声乐演唱元素 篇2

关键词:声乐演唱 声乐作品 方石 《土家女儿会》

声乐演唱与声乐作品具有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一方面声乐演唱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声乐作品创作的数量、质量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声乐作品艺术内涵的解读依赖声乐演唱水平的高低,因而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依赖。

1.声乐演唱与声乐作品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

声乐艺术是凝聚语言、音乐、表演等文化范畴的精神财富,代表不同民族的审美品位和文化底蕴。我国传统的声乐艺术历史,是展现我国民族悠久的审美理念与文化内涵的载体。“从声乐艺术上看,它在不断进行文化传播的同时,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声乐作品和声乐演唱就逐渐发展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声乐作品是声乐演唱的重要文化载体,缺少声乐邹品的演唱,只能说是一种声音的表达,没有相应的内容感情,即使是再动听的旋律和声音也会给人一种空洞、没有生命的感觉,根本无法使观众产生兴趣”,通过运用演唱技巧与优美声音对声乐作品内容进行诠释,从而充分传递作品的文化意蕴。声乐作品与声乐演唱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声乐演唱的二度创作获得永恒的艺术生命。

2.方石声乐作品《土家女儿会》的文化内涵与创作意蕴

2.1方石声乐作品《土家女儿会》的文化内涵

方石声乐作品《土家女儿会》是对独具湖北土家民族特色文化的深刻反映,针对当地民族节日“女儿会”进行细致刻画,以音乐演唱的方式衬托当地的文化意蕴。方石在音乐创作历程中,不由自主地接受了湖北民族文化资源的浸润,从而通过嫁接移植生动的女儿会场景,将别致的民间文化形态融入声乐作品的创作当中,既能传承土家民族的文化韵味,同时丰富了声乐作品的创作形式,两者之间起到交互的融洽效果。声乐作品中流露出土家女儿会热闹非凡的场景,青年男子追求爱情时的大胆心声,美妙女子羞涩腼腆的娇羞神态,以及对美好恋爱婚姻生活传神的描述,都透露土家女儿会动人别致的民族文化特色。

2.2方石声乐作品《土家女儿会》的创作意蕴

“如何使用民族音调,使其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从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摆在作曲家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方石主动顺应时代的需要,在坚持传统民族风格的同时,积极探索民族音调时尚化的新路,他从民族音乐的选材,和声配器,演唱方式等方面开始探索,对土家女儿会进行大胆的求索和研究,从而创作声乐作品《土家女儿会》,这是讲民间通俗题材音乐话、时尚化的巧妙转变。透析《土家女儿会》中的词曲创作,以典型的土家族口语方言结合土腔土调的乐理音韵,从而展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生命形态。在旋律行腔上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色彩,同时结合时尚的调式韵味,从而使得整部作品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生态性,是再现民俗文化内涵的艺术载体。

3.方石声乐作品《土家女儿会》的作品分析与艺术处理

3.1方石声乐作品《土家女儿会》的作品分析

“坚持‘时尚’的方石,同样关注着‘传统’。方石的歌曲创作,在熟练融合‘时尚因素’的同时,保持和发展了美声、民族等传统音调的基因,体现了致力于‘使传统走向现代’的价值取向”《土家女儿会》正是时尚与传统、语言与音乐结合的完美典范,通过对《土家女儿会》的音乐内容分析,全方位把握声乐作品的文化知识信息。通过对《土家女儿会》的音乐情感诠释,展示相应的民族音乐风格。

3.1.1音乐内容分析

《土家女儿会》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民间音乐文化的结晶,具有强烈的时代的特征。主要分为前后两个乐段,前者描述女儿会的传奇色彩,以天上“鹊桥会”引入人间“女儿会”,点明女儿会的文化意义及寄托。后者主要描绘女儿会的热闹缤纷的场景,交待地点、时间、人物、事件,将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的民俗,以娓娓几笔简单地勾勒出来,以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丰富女儿会的思想内涵,两个乐段都將乐曲表现归结于女儿会主题——土家风俗有味,土家女儿高贵。女儿会的内容推进与作品的旋律、节奏、速度相一致,将情节发展与整首作品的曲式结构相映衬,从而完美地表现土家女儿会浓郁的民俗风情。

3.1.2音乐情感诠释

“声乐作品情感的恰当表达可以说是演唱作品的最终目的。词曲作者对于作品的创作赋予了歌曲要表达的情感,演唱者的演唱,就是要将这种情感通过歌声传达出来,带给观众。” “根据歌曲的曲谱,参考歌曲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的时代背景,演唱者能在头脑中勾勒出歌曲的情感轮廓。”《土家女儿会》融情与声为一体,激发听众的听觉感知,整体是自由温情地舒畅,感情色彩饱满明亮,特别是伴奏部分以原生态的土家族方言穿插其中,速度变快,节奏明显发生跳跃,将整首乐曲推向高潮,真实的反映女儿会的生动华丽的艺术场景,将作品的真实性和艺术性有效地统一,表现出欢快明丽的情感。

3.2方石声乐作品《土家女儿会》的艺术处理

“声乐演唱是一种情感交流活动,是以演唱者的心灵感受来塑造艺术形象的。它不是简单地将作曲家的作品译成声音,而是在作曲家创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用歌声对音乐作品进行再创作,它要求演唱者必须恰如其分地表达出符合作品要求的内在情感。因此,就演唱者而言,必须对作品进行艺术处理与表现,也就是将作品内容用技术性、艺术性相结合的手法,光彩地展示给听众。”通过对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既能恰当地处理作品的音色、力度、速度和情感,同时又能对演唱者提供有效地借鉴经验,增加作品演唱的现实意义。

4.从《土家女儿会》的演唱看声乐演唱与声乐作品的依存关系

“现代的民族声乐是对传统的戏曲、民歌、曲艺等演唱形式进行融合,并吸收借鉴了西洋美声唱法的发声原理而发展形成独树一帜,具有艺术性、民族性、时代性的新的民族演唱艺术。”《土家女儿会》作为一种凝聚民族艺术演唱样本,对传统民俗文化与时代演唱方式进行融合,发展成为精致的文化特色,充分体现声乐演唱与声乐作品的统一依存的关系。《土家女儿会》独特的文化内涵要求演唱者对土家民俗文化充分地了解,进而与作品之间形成强烈的契合。可见声乐作品对声乐演唱者具有较高的要求,演唱者不自觉地根据作品的内容与演唱要求,而获得音乐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绍敏.恩施土家女儿会侧记[J].关注,2009,(5),11-13.

[2] 郭静舒.论方石歌曲创作的艺术特色[J].音乐创作,2012,(9),106-108.

在声乐演唱中如何诠释声乐作品 篇3

关键词:声乐演唱,声乐作品,音乐风格,音乐表现

一、作品的音乐风格

音乐风格是指音乐作品来表现音乐内容的方式、形式、方法方面的总的特征。声乐作品的音乐风格主要通过节奏、节拍、旋律、速度、力度、音色、调式调性等音乐手段来实现, 其中节奏、旋律、力度、以及速度在声乐作品中尤为重要。

首先是关于节奏、节拍方面。很多的学生演唱技巧不错, 但就是在唱歌时把握不住节奏。节奏先于音乐, 没有节奏, 音乐就没有生命。因为有的一些典型的节奏型就代表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风格。如我们演唱维吾尔族民歌《一杯美酒》、《曲曼地》等歌曲时, 只要能把这个节奏唱准确了维吾尔族民族风格就自然而然凸显出来了。因此演唱中, 节奏的准确性应放在首位。节拍中, 进行曲多用二拍子, 如《团结就是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而舞曲多用三拍子, 如《希望》、《春天的芭蕾》。

其次旋律方面。众所周知, 旋律是音乐中最富于表现力的部分。理解旋律, 找到旋律的动向、形态、多练、多听, 体验作曲家的意图、音乐的风格、句子的结构以及理想的音色、表现的内涵等。旋律有三种:

(一) 歌唱性旋律。他善于抒发情感、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最具代表性的就数歌剧里面的咏叹调。就因为歌唱性较强, 所以常常被许多歌唱家拿来在演唱会上演出。还有一些如《红旗颂》、《黄河颂》、《北京颂歌》等歌唱性较强的颂歌, 好多的情歌也同样具有很强的歌唱性, 如《喀斯格尔女郎》、《西班牙女郎》等。

(二) 叙述性旋律。它直接表达人的感受、述说事物、宣泄情绪。我们常见的叙事歌曲是比较多的, 如《跳蚤之歌》、《歌唱二小放牛郎》等都在向听众讲故事。还有就是歌剧里面的宣叙调, 叙述性更强, 往往放在咏叹调之前演唱。

(三) 技巧性旋律。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炫技乐段, 是作曲家为一些歌手施展高超的演唱技巧而专门设计的。我们常听到的花腔女声的华强部分, 就是技巧性旋律。如《春天的芭蕾》、《玛依拉变奏曲》、《夜后咏叹调》。

再次力度的变化。不同风格的作品力度处理是不一样的, 小夜曲与进行曲的力度绝对不一样的。即使在一首歌曲里边, 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力度也不尽相同, 如《那就是我》, A段的力度是mf, 要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B段是全曲的华彩乐段, 曲作者用了个渐强把力度推向了f, 为了让歌曲旋律显得更加的抑扬顿挫B段两个f之间又加了个mp。再现段时力度又回到了A段的mf, 作者又加了“无限思念地”要求。

再次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在许多民族声乐作品中常出现, 并且好多歌曲先《美丽家园》、《峨嵋酒家》、《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等, 开头总是先来几句散拍子的引子, 再进入速度较快的正题。

音乐的风格是靠上述因素的综合来实现的。每一因素都很重要, 它们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如速度的变化往往便随这力度的变化等。

二、作品的音乐表现

音乐的表现就是我们把内心从音符和歌词中感受到的审美体验, 通过人声演唱的方式表现出来。如何去表现音乐, 使之更生动真切, 这就需要对作品尽可能的理解准确、透澈、到位。一部优秀的声乐作品它的美, 有时我们可以凭直觉感受的到, 有时我们需要一个学习、理解, 逐渐深入领悟的过程。如果我们在乐曲中体会到的美和自己在生活中亲身经历过的类似情感体验产生了共鸣。例如我们从《阿瓦人民唱新歌》中体会到愉快的美感时, 很自然的, 也会联想到我们自己逢年过节时的欢乐情绪。同样当我们从《送别》中体会到伤感时, 也会很自然的联想到我们自己曾经有过的亲朋好友的离别情绪。当乐曲中的情感与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合二为一时, 那我们就在表达自己欢乐的同时也表现了乐曲的欢乐。反之在表达自己忧伤的同时也表现了乐曲的不高兴。如果声乐作品都能把这种合二为一的感觉通过声音演唱出来, 才能称得上声情并茂, 才能令人感动。一首作品, 或多或少、或大或小, 总会有对比的因素存在, 包括力度、速度、音色、情绪上的对比等等。这样的乐曲才显得有起伏, 只要恰如其分的做到了应有的对比, 唱出来的声音才能够抑扬顿挫, 作品才会有较好的音乐表现效果。

演唱者只是有内心对音乐的深刻感受和理解还显得不够, 演唱者还必须具有扎实的声乐演唱功底, 就是说演唱者要有能力去表现音乐、展示音乐。音乐表现是目的, 人声的演唱只是手段, 二者只有相辅相成, 才能相得益彰。

三、结语

论声乐演唱之“气” 篇4

关键词:声乐演唱浩然之气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

中国的传统艺术,是很讲究“气”的。古代的前贤们从朴素的唯物史观出发,认为:

“天下之物,本气之所积而成。即如山水,自重岗复岭,以至一木一石,无不有生气贯乎其间。是以繁而不乱,少而不枯;合之则统相联属,分之又各自成形。万物不一状,万变不一相。总之,统乎气以呈其活动之趣者,是即所谓势也。论六法者,首曰气韵生动,盖即指此。”

用今天的话来表述,是说世间的万物,都是由于“气”的作用而生成。譬如山水画,大至山重水复的整体布局,小至一木一石的安排点缀,无不有生气灌注其中。正是由于有了“气”的氤氲灌注,画面才呈现出繁密处不纷乱,简约处不枯寂。从整体上看,在统一的布局之下相互联系,有主有从;分开来看,每一部分又各自成形。各种事物千变万化,表现出的形态婀娜多姿。总之,正是因为有了“气”贯串其中,才使得画面生趣盎然,构成所谓的艺术境界。唐代张彦远在他的理论著述《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中,之所以首先论述“气韵生动”,就是基于這样的一种认识。

自古以来,由于国人对于“气”始终非同寻常地高度关注,认为有气则生,无气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气则响,无气则滞;有韵则远,无韵则局。因此,才有以“气”为主,造出“气慨”、“气度”、“气象”、“气魄”、“气氛”、“气势”、“气派”、“气质”、“气韵”、“气候”、“气宇”……不同名词的巧妙组合,以满足多姿多彩的艺术表现的需要。

声乐演唱作为艺术表现的一个分支,同样需要有“气”的灌注与支撑。早在清朝,王德晖、徐沅徵在《顾误录》中就提出“气由声也,声由气也。气动则声发,声发则气振……”事实上,歌者在演唱的过程当中,有气与无气,气盛与气衰,气连与气滞,虽说从词语上只是一字之别,但表现出来的境界却差之千里。有心在声乐演唱领域有所建树的人,对此不可不查。

请看,由韩伟作词、刘青谱曲的歌曲《中国大舞台》:

“好一个中国大舞台,大舞台,五千年龙腾虎跃演不衰。

好一个中国大舞台,大舞台,亿万人喜泪欢歌汇成海。

挥起黄河长江金色绸带,舞得那神州如画好梦成真情满怀。”

词曲作家创作这首歌曲时,运用的是“泼墨大写意”的表现手法,他们立足于中国——这个方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这个“大舞台”,整首歌曲表现出的是一种大气度,真豪迈。这就要求歌者在对这首歌曲进行“二度创作”的演唱过程中,首先胸中应当注满“经天地,纬日月”的浩然之气,并且自始至终要将这股浩然之气贯穿于歌曲演唱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传神地表现出亿万中国人民在中国这个“大舞台”上,精心上演的“一幕幕沧桑巨变”,正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在这神州大地上所上演的“一幕幕沧桑巨变”,才赢得了“五洲瞩目齐喝彩”。

古人云:“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此言用于歌者诠释歌曲《中国大舞台》的艺术表现上,不仅同样适宜,而且十分贴切。

再如,张加毅作词,田歌编曲的歌曲《草原之夜》:

“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

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

等到千里雪消融,等到草原上送来春风,

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

这首歌曲的歌词内敛蕴藉,旋律质朴深情。它所讴歌的,是为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奔赴大野荒漠的老一辈建设者们。这些建设者决心通过自己的忘我劳动,使祖国的西北边疆变成沙漠绿洲。到了那个时候,再将自己心爱的姑娘接来,共享这美好丰硕的建设成果——歌曲以小见大,表现视角独特,艺术语言清新。演唱者要想传神地演绎出这首小歌的神韵,就不能不具备相当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

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成功的演唱者,他们在演绎这首歌曲的时候,用声均十分考究,前奏响起,歌者便以自己的身体语言引导听众沉浸在歌曲特定的艺术氛围之中,而后,演唱者便以自己的歌声作为“画笔”,以统一的色调(声线),饱满均匀的气息支持,一步步勾勒描绘出他心中所要塑造的艺术形象,他所要表达的真挚感情,使听众沉浸其中,引起共鸣。

试想:倘若演唱者不了解这首歌曲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不知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多少有志青年为了祖国的建设与发展,毅然奔赴西北边疆,他们将自己的青春热血,无保留地贡献给了祖国和人民的事业,就不可能有“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般的内心体验,也不可能“用心歌唱”,入微传神地表现出这首歌曲的内在情感与艺术神韵。

古人云:“诗重蕴藉,然要有气魄。无气魄,决非真蕴藉。诗重情真,尤要有寄托。无寄托,便是假情真。有寄托者,必有气魄。无气魄者,漫言寄托。犹之有性情不可无学问,有学问乃见真性情。”

事实上,从远古的《舜典》里,“诗”与“歌”就开始并称。唐诗、宋词、元曲不仅将文脉代代相承,而且始终沿着词曲并重的传统逶迤前行。进入当代社会,声乐演唱同样重蕴藉,还要有气魄。声乐演唱同样需要动真情,而且一定要有所寄托。

由此看来,作为声乐演唱者,不仅需要认真练好自己的歌唱技能,而且还应当多读书,读好书。只有将读书作为自己人生的第一需要,才能养育出自身的浩然之气。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而这,正是声乐学子在歌唱艺术领域走向成功的基石!

参考文献:

[1] (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篇·取势》。

[2] (清)王国维:《人间词话》。

[3] (清)薛雪:《一瓢诗话》。

声乐演唱心理初探 篇5

村土地制度, 劳动力市场的分割表现为一种制度性的分割。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为两个市场, 即大中城市的主要劳动力市场和小城镇及农村的次要劳动力市场。在大中城市的主要劳动力市场又分为两个层次, 即福利待遇好、工作稳定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正规部门和福利待遇不好、不稳定的私营企业。而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之间以及不同的层级之间报酬相差很大, 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很高。导致很多大学毕业生宁愿待业在大中城市的主要劳动力市场寻求就业机会, 也不愿意到次要劳动力市场或私营企业工作。

(四) 大学生就业难是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不可避免的现象

大部分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都经历过高等教育扩张的阶段, 与之相伴生的, 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印度20世纪50年代初大学在校生数仅为26.3万, 到90年代初就已高达试从演唱心理活动以及作品二度创作方面, 探讨解决演唱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有效进行心理调控, 充分发挥演唱水平。

一、歌唱中的思维与想象

歌唱中, 需要用到思维和想象。思维、想象的心理活动, 是歌唱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心理过程。歌唱的情感首先是对歌词的理解。对歌词词义有了正确清晰的理解后, 我们才能正确表达出作品的思想感情, 而对歌词的理解靠的是我

675.5万;而50年代初大学毕业生失业总人数为两万左右, 70年代达到120万, 直到90年代初, 印度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仍高达15%。对于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来说,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属于市场经济中的正常现象。日本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从1991年的80.9%开始逐年下降, 1995年为67.1%, 此后一直徘徊在60%~70%之间。

三、总结

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个人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的原因, 也有外部环境的原因。个人的客观条件不以我们的意志改变, 外部环境短期内也不会迅速改变, 这是每个大学生都应该清醒认识的一个事实。因此从大学生自身来说, 实现良好就业要调整就业期望值, 就业观念不改变, 只能是画地为牢, 徒增就业困难和烦恼。而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个复杂们的思维活动。在思维中产生具体的、具有指向性的情感和形象, 我们称之为语言思维。歌唱者通过积极的语言思维理解歌词的涵义, 领会作者的意图, 然后用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的内涵、情绪、情感, 与听众交流、共鸣, 进而被听众理解、共享、接受。

想象是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 它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每一个人的经历经验不同, 思维方式不同, 因此音乐中的想象具有主观性, 是一种主观化的心理

的社会问题, 光靠大学生自身努力是不够的, 还必须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 依靠高等教育改革以及社会各方面的配合才可能奏效。

参考文献:

[1]赖德胜.高等教育投资的风险与防

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版) , 2009 (2) .

[2]赵宏斌.论高等教育投资风险与教育

过度的关系[J].江苏高教, 2003 (6) .[3]徐晓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双重机

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J].青年研

究, 2002 (6) .

[4]揭子平.从劳动力市场分割和教育过

度看大学生就业难[J].黑龙江科技信

息, 2008 (11) .

[5]李红.大学生择业观探析与引导[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4) .

活动。想象伴随着大量的思维活动, 它取决于我们对各种内在与外在刺激的认知和组合。我们演唱时, 首先要通过语言思维产生清晰明确的形象或意象, 在头脑中有了指向性之后, 通过声音和表情表现出来。想象的目的在于表现, 通过声音与表情双方面, 让欣赏者受到感染。一个好的歌唱者要能够运用声音来表现歌词内容, 结合自己的想象与内心体验去描述现实和情感, 并将这些情绪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来, 有创造性和感染力地歌唱。

联想、想象的心理活动包含意象层面和技术层面。我们对作品情感基调、层次的分析, 深刻体会歌词的意境内涵, 再经由想象产生的丰富感觉表象, 使听觉、视觉相互转化。我们头脑中的表象包括歌词的描述、歌唱者对作品内涵的体会和对作品意境的体验, 并形成于自己头脑中的想象与联想。通过各种方式来启发想象, 调动积极联想, 培养联想、想象能力, 形成定向活动。想象还表现在歌唱中内心听觉的运用上, 我们对作品在结构上、情感上、声音效果、表现细节上有了大致的方向, 内心有了一定的音响图像。有了一定的作品轮廓和声音概念, 实践中就可以根据既定的目的, 训练自己的技能技巧。我们通过不断地调整不理想的声音动态, 使之更接近想象中的音色、效果, 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但运用这种具有指向性的内心听觉的能力, 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也不是稳定存在的。我们要有意识地反复进行训练, 通过长期的练习形成定向活动, 才能用内心的音响构想来指挥自己的演唱, 从而实现个人的再创造。

二、歌唱中的情感表现

歌唱中的情感表现, 是人与音乐之间各种情感因素的心理过程。情感活动是人们非常重要的心理活动, 把握了作品的情感基调和情绪, 才有歌唱的动力, 演唱才富有激情, 歌声才有感染力, 没有感情缺乏感染力的歌唱只是机械运动, 毫无表现力也毫无价值。曾听说过这样一则故事:意大利著名悲剧演员罗西应邀参加宴会, 在宴会上罗西富有表情地用悲凉的音调表演了一段朗诵, 大家听了不由得潸然泪下, 这时有人却跑到大厅大笑起来。后来人们才知道, 罗西朗诵的哪里是什么凄凉的诗歌, 他朗诵的其实是桌上的菜单。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感情投入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感情的投入, 配合娴熟的技能技巧与表演, 能够打动人心。歌唱也必须这样, 我们需要进入情境、投入情感, 才能塑造出深刻、生动的音乐形象, 才能使歌声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歌唱的情感表现一方面来自歌曲结构旋律的起伏变化、节奏节拍的变换、歌唱语义的指向变化等, 另一方面也来自演唱外部的刺激。表演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我们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 我们既要准确鲜明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内涵, 又要注入自己的理解及个性特征, 表现出演唱者的个性情感。将内在情感刺激与外在情感刺激有机融合起来, 使不同的歌唱者在表现同一作品情感内涵与动态时, 各具特色, 各具生命力。

三、二度创作中的演唱个性

歌唱表演要讲究个性, 对于歌唱者来说, 个性是成功的主要因素。而每个人的演唱个性是有差别的, 这主要是由于每个人对歌曲的认识和分析不同、情感反应不同、意志力不同, 因而歌曲演唱的表现也不相同, 各有特色、各放异彩, 有柔婉深情的演唱, 有深沉质朴的演唱, 有绚丽舒畅的演唱, 有刚健豪放的演唱等。这些别具一格、独树一帜的演唱特色, 都是歌唱者表现出来的演唱个性。

歌唱表演中, 演唱个性是极为重要的, 突出表演者的个性, 会使歌唱表演更具有生命力。表演个性是表演者的心理活动过程。罗伯特·汉米尔顿曾说:“真正的个性不是从自我主张开始, 而是把自己遗忘在某种更伟大的事物中, 然后, 再更丰富和更深刻地集中反映出来。” (引自《心的歌声》) 歌唱者是通过自己的声音表现其演唱个性的, 他们根据歌曲作品的不同思想、情绪和情感, 变换着自己的声音、音色和音响。在生活中, 平静时小声说话, 激动时大声说话, 喊叫时特殊音调, 我们不用看他的表演, 大家就会断定他所具有的情绪和情感, 或是快乐或是忧伤, 或是欢笑或是悲哀, 或是愉快或是痛苦等。原因就是这些不同情绪和情感都会由一种个性音色准确地表达出来。

歌唱表演者的个性是建立在心灵上的表演艺术造诣, 单纯的声音是由生理振动构成的, 然而声音的表现力却是由心理振动构成的。参与声音, 即把思想、情感、精神、想象等注入单纯的声音里去, 那么就会使声音具有生命和灵魂了, 并且能拨动人们的心弦。这种完美的声音, 既表达了歌曲作品的个性, 又表现了表演者本人的个性。

歌声的生命和灵魂是歌曲思想的具体体现, 表演者要使自己的歌声具有真正的生命和灵魂, 必须从四个方面去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表演个性。第一, 确认歌曲情境、情节、情绪和情感, 以及人物性格和思想;第二, 确定“描绘”歌曲的各种声音色彩;第三, 明确歌曲的风格及演唱韵味;第四, 注意表情与内心情感的变化对比。

由于每部作品的思想情感不同, 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同, 每个人的理解不同, 每个人的嗓音条件不同, 因此也就产生不同的审美个性。这种审美个性决定了对歌曲演唱处理的个性, 从而给听众带来独特的审美感受。

科学的发声法不只是单纯的生理活动, 而是在人的心理支配和控制下的艺术创作。演唱者个性心理的差异和音乐演唱创作的特殊性, 决定了声乐演唱决不仅是技能训练, 还应该包括心理的培养。心理和生理都是人体的机能, 在歌唱艺术实践中只有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协调, 才能使我们的歌唱艺术创作达到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吴天球.让你的歌声更美妙—歌唱的具体方法与训练[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2]P.M.马腊费奥迪.卡鲁索的发声方法—嗓音的科学培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8.

[3]田丁.试论声乐学习中自我意识的培养和应用[N].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8) .

声乐演唱之美探析 篇6

关键词:声乐演唱,声音美,情感美,表演美

一、声乐演唱美的本质

声乐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 从古至今逐渐变得丰富起来, 形成了多种流派、各种唱法, 获得了快速发展, 探究其发展的根源, 主要在于声乐演唱能表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而这种美感需要演唱者的创造, 从而使作品焕发出新的光彩。

1. 声乐演唱美是一种艺术化的人声

声乐演唱以人声为工具, 通过艺术化的人声表现其独特的美。人的声音类型可分为男声、女声、童声, 还可以在细分为男高音、女高音、男低音、女低音等。即使同属于高音, 男高音与女高音又有着各自的特点, 这是声乐演唱不同于其他乐器的最主要特点。演唱中的声音组合可以分为合唱、独唱、组唱等, 按演唱方法又可以分为美声、流行等, 这些不同的声音类型通过一定的训练后, 给人们呈现的是艺术化的人声。

2. 声乐演唱美是演唱者与欣赏者的完美融合

声乐演唱美与演唱者、欣赏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演唱者对演唱作品进行二度加工, 使之升华出高层次的美感, 这与演唱者的音乐素养、声乐演唱技能等有着一定的关系。声乐演唱中演唱者理解作品, 清晰地表达作品的风格, 正确的运用嗓音等, 都是声乐演唱美产生的基础。演唱者是声乐演唱美产生的重要因素, 但少了欣赏者, 再美的声音也无法流传下来。因此, 声乐演唱美需要欣赏者的参加, 与欣赏者自身的审美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于欣赏者审美经验的不同, 给演唱者的演唱带来的美感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 声乐演唱美是在演唱者与欣赏者的情感、思想融合中产生的。因此, 声乐演唱美有一定的相对性, 不同的群体对其的美感认识可能不同, 但对真正的演唱美还是存在共识的。

二、获得声乐演唱美的途径

1. 追求声音美

对声乐演唱者来说, 声乐演唱美与演唱者技艺的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也是创造声乐演唱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演唱者要提高演唱的技艺水平, 必须从呼吸、共鸣、语言、音色等方面加强训练。呼吸在声乐演唱中占有重要地位, 完美的呼吸是获得声音美的基础。呼吸是声乐演唱的支柱, 与咬文吐字、情感气势等有着密切关系, 所以演唱者要大量练习呼吸, 使呼吸与吐字、发声融合, 为演唱美打下良好的基础。关于呼吸的方法有很多, 如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联合式呼吸等, 一般来说, 在声乐演唱中胸腹联合式呼吸比较常用, 其实不管采用何种呼吸方法, 都要进行精巧、适度的呼吸, 只有这样的呼吸才是最自然、舒适, 带来的声音也具有美感。声乐演唱中只注重气息是不够的, 还要注意如何保持和控制气息, 这就涉及训练呼气肌肉群, 有意识地控制呼气肌肉群, 慢慢的有节奏的呼出气息, 从而使演唱者的声音流畅、自如。共鸣是演唱者获得声音美的重要条件之一, 人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就要看演唱者能不能合理的运用自己的共鸣腔体。声乐演唱中共鸣的主要作用是扩大、美化声带发出的声音, 是演唱者获得声音美的重要因素。语言是声乐演唱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管演唱的旋律多美, 都需要语言作基础, 有了语言, 声乐的情感表现更富有感染力, 所以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表现出咬字、吐字美是非常重要的。音色富于变化, 是声乐演唱获得音乐美的重要条件。声乐演唱中音色的变化能克服听者的乏味感, 不至于产生听觉疲劳, 因此, 声乐演唱中富有变化的音色是非常重要的。

2. 追求情感美

情感在声乐演唱中起主导作用, 是声音的灵魂。声乐演唱中声音美是基础, 但没有情感的演唱, 其歌声会变得苍白、无色彩, 也就不会表现出演唱美。因为, 真挚的情感本身就富有美感, 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投入真挚的情感会让欣赏者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歌词创作的过程是词作家抒发内心情感的过程, 旋律创作的过程是作曲家表达内心情感的过程, 演唱者要让欣赏者感受到这些情感, 就要自己用心感受其中的情感并通过演唱表现出来。这首先需要演唱者深入挖掘词意。歌词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 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所以挖掘词意有助于演唱者表达真挚的情感。有些歌词只看字面意思就能懂得, 有些歌词单看表面意思很难把握其主题含义, 如果一些古诗词的艺术歌曲等很难把握主题。对这样的歌词, 演唱者要深入挖掘其内涵, 真正做到有感而发, 以情带声。其次准确把握情感基调。一般来说情感体验的越深刻, 演唱者的演唱就越真挚, 越富有感染力, 再次适度用情。演唱者传递情感的关键在于表情动作和声音, 但一些浮夸、做作的演唱是不利于声乐演唱的情感表达的, 因此必须适度用情。演唱者演唱过程中, 要通过自己的表演让欣赏者产生共鸣, 产生或喜或悲的情感, 从而引导欣赏者的情感。在表现高兴情感的时候, 演唱者要做到内心里高兴, 笑在声音里、眼睛里;表现愤怒的情感时, 既要体现出愤怒的情绪, 又要使声音变得圆润等, 从而抓住观众的心。

3. 追求表演美

声乐演唱在演唱过程中要充分展示出歌词的具体已经, 就会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及面部表情等进行生动的描绘, 从而加深欣赏者对演唱作品情感的理解。演唱者在演唱中的表演, 每一个动作, 每一个手势都要经过精心的排练, 使得表演符合演唱作品的速度、情感等变化要求。首先演唱者挺拔的站姿。演唱者表演中不能破坏声音的传递, 不利于声音的表达, 因此要选择挺拔、放松的站姿, 获得演唱形体的基础美感。其次正确的运用手势。手势是传达情感的无声语言, 能起到渲染情感的作用, 因此, 手势的表演美很重要。手势动作运用要恰当, 不能让欣赏者感到做作、生硬, 这需要一定的训练。声乐演唱中手势会随着歌曲的内容发生变化, 要结合内容进行灵活设定。再次演唱者的神态表情很重要, 如果没有神态表情, 演唱就会失去活力。演唱者的神态表情主要表现在五官变化, 如果面部表情虚假, 会出现一些不自然的动作, 因此要获得神态表情美, 就要进行严格的面部表情训练, 如训练眼神、口型等。

参考文献

[1]、薛丽.探究声乐演唱之美[D].沈阳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1

声乐作品演唱的要素研究 篇7

关键词:声乐作品 演唱技巧 作品内涵 情感要素

一、灵活处理作品的演唱技巧是基础

歌唱的器乐与其他器乐的不同,是通过歌者对作品进行理解,并通过科学的发声和正确的演唱技巧对作品进行理解和表达,科学的发声和正确的演唱技巧是声乐作品表演的重要元素,声乐演唱技巧的要素含有呼吸、发声、共鸣和语言等部分,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这几者的有机结合,其中呼吸是表演的主要动力,声音经过共鸣腔体的美化和扩大而形成动听的歌声,呼吸和共鸣与嗓子共同作用使歌唱更加优美,有的歌者在演唱的时候只注重呼吸而忽略其他要素也是难以实现作品的完美演绎,歌唱通过嗓子来表达语言的意义,这是其他乐器所不能够完成和替代的,因为只有人类才能够表达语言所承载的意义,也只有在演唱技巧上实现自如地掌握,灵活地处理才能够实现作品的完美演绎,作品的演唱技巧是作品品质的基本保障。

演唱技巧是诠释音乐的手段。运用什么样的演唱技巧,主要依据诠释音乐作品情绪、风格的需要。同一首声乐作品,不同的人演唱会采用不同的演唱技巧和方法。同一首作品,也可以用不同的唱法去演唱、去诠释。如今的声乐舞台上,经常出现不同唱法的歌手同台献艺的情景,即所谓的“跨界演唱”。如男低音廖昌永和蔡明演唱的流行歌曲《因为爱情》,民族歌唱家宋祖英和周杰伦演绎的《辣妹子》、《千里之外》等。那么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便是作品是否能够具有“韵味”的关键了。

二、理解作品的内涵要求是关键

作品内涵的理解可以通过歌词的分析与理解、歌曲的内容与风格加以理解和掌握,歌词可以从语言学的角度直观地传递给歌者及观众情感要素和文化呈现,通过歌词我们可以知道作品的中心内容,作者的创作意图,声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在歌词和旋律之间得以展现,既蕴含了特定的时代内涵,又承载了历史发展,像诗歌、散文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文化艺术和声乐魅力,作品的内涵一方面可以通过歌词来理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歌曲的内容和风格来探求作品创作者的生活环境、情感经历、处世态度及艺术思想等不同要素,因為不同的要素对于作品的风格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艺术特色表现了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以及艺术审美特征。如同样是民歌,东北民歌和新疆民歌就有着明显的区别,东北民歌的特点是豪放并具有一定的诙谐性,而新疆民歌则是具有欢快和典型的舞蹈特征。掌握了这些特点,在处理声乐作品的情感表达时就能得心应手。①因此在演唱作品之前要对作品的内涵给予理解和把握,通过不同的音乐元素来探求作品的思想表达,只有通过深入地分析和理解才能够真正实现对作品的把握,才能够在情感上实现与作品的沟通。

三、把握作品的情感诉求是核心

在中外音乐史上,都有关于音乐让人的感情达到狂热甚至音乐具有魔法和诱惑力的记载。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音乐均可以通过情感来实现思想的沟通,情是演唱的灵魂和核心,只有动情的歌曲才能够打动人心,没有激发出自己的情感诉求又何谈与他人在情感上的沟通呢。“情”起到了主导作用,是“声”音的灵魂和核心。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问扬琼》一诗中曾指出,“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可见,人们在很早就认识到音乐与人的情感的密切关系,在声乐演唱中追求声情并茂,以演唱技巧为基础,通过作品内涵的理解和分析最终在情感上实现与观众的对接,19世纪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曾指出:“演唱是情感的产物,而艺术是注重形式的,二者的对象完全不同。演唱是简单的,本质上像是对话,它是实际生活的产物”。在声乐作品的演唱中,情感表达更为明确,更具有直接的情感感染力。一方面,歌词对音乐进行更明确更集中的解读,同时限制了听众对音乐的其他联想;另一方面,音乐深化和升华了文字的内涵和意境,使得文字变得更加有声有色。19世纪德国音乐家舒伯特的音乐就使得那些二流的诗歌跻身于一流声乐作品的行列。因为他在这些音乐中注入了情感,使那些原本名不经传的艺术作品形象变得鲜活起来,实现了与听众的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歌者在声音上的情感表达要比声音本身的美感追求更重要,但是如果能够在二者上实现共同完美表现,那么这样的声乐作品一定能够成为经久不衰的佳作,才能够实现歌唱的最高艺术境界,音乐之所以能够无国界地进行交流,就在于情感这一中介核心要素,在歌者和听众之间以审美情感的真切表达“进入角色”,实现对作品内涵的把握。

声乐作品的演唱对情感的体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演唱者不仅要充分理解声乐作品的内涵,揣测作者的创作本意,还要深入生活,增加自己的生活阅历,善于观察、体验生活,勤思考、勤积累,努力学习演唱技巧和演唱的方法,并将自己融入到演唱的角色当中,使自己的表演更加传神动情,赢得观众的共鸣。总之,声乐演唱艺术是从各种演唱要素结合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打好演唱技巧这一基础上,需要我们探索在情感诉求和作品内涵表达各个方面对声乐完美演绎的促进作用,以实现歌唱艺术的最佳水平。

注释:

①刘雪梅:《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4月。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张前.音乐表演艺术论稿[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3]邹文琴.民族声乐歌曲教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4]刘雪梅.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上一篇:俯卧位辅助通气护理下一篇:综合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