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辅助通气护理

2024-09-27

俯卧位辅助通气护理(精选5篇)

俯卧位辅助通气护理 篇1

俯卧位通气是一种重要的肺保护通气策略,是指在机械通气时保持卧位体位,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增加功能残气量减少心脏对肺部的压迫,改善患者氧合,同时减少肺损伤及氧中毒等不良反应[1]。目前,有研究显示俯卧位通气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辅助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方法,已经被较广泛地应用于针对成人的临床治疗之中[2]。为了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我院开展了本研究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1 月至2014 年5 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0 例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并参照患儿的一般资料将其均分为观察组1、观察组2、观察组3 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30 例。在观察组1 中,男性患儿为18 例,女性患儿为12 例,平均胎龄为( 35. 65 ± 2. 98) 周; 在观察组2 中,男性患儿为17 例,女性患儿为13 例,平均胎龄为( 35. 46 ±2. 56) 周; 在观察组3 中,男性患儿为16 例,女性患儿为14 例,平均胎龄为( 36. 01 ± 2. 55) 周; 在对照组中,男性患儿为11 例,女性患儿为19 例,平均胎龄为( 35. 55 ± 2. 39) 周。所有患儿在入院之前均经过我院严格的检查,确定符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表现出呼吸急促、缺氧、胸闷、咳嗽、血痰等明显症状,并由我院多名专家联合确诊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排除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先天性呼吸系统发育畸形( 如气管食管漏、先天性肺动静脉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 、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心、肝、肾等疾病。

各组患儿在平均胎龄、性别比例、病情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资料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通气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俯卧位通气治疗。其中观察组1 采用俯卧位通气,观察组2 上机1 h采取俯卧位,第2 小时采取仰卧位; 观察组3 上机1 h采取仰卧位,第2 小时采取俯卧位。充分评估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和指标,包括意识、血流动力学和氧合、皮肤情况,排除不确定因素及不利于实施俯卧位通气治疗的因素。然后进行通气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镇定患儿,患儿取半卧位,给予患儿高浓度氧气输入,清洁患儿口腔分泌物,保证患儿皮肤清洁,防止感染[3]。第二,选择适合翻身的方向,准备好充足的护理人员,为防止反流需夹闭胸腹腔引流管及导尿管。第三,进行体位转换,取俯卧位,头偏向一侧,为防止患儿移动将患儿头部用头圈固定,双肩及双侧髂骨垫高使腹部不贴合床体,安装心电图电极和导线、导管及检测线。第四,进行俯卧位机械通气,全程操作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作必要操作说明[4]。

观察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优质护理方式进行护理: 第一,做好俯卧位通气前的准备,包括与家长沟通、检测镇定效果、口鼻等的清洁、所需管道的准备、气管插入的深度评估与固定、护理人员的职责部署。第二,俯卧位通气由于患儿年龄过小及本身难度,需要密切监测患儿的各项生理指标,包括心电图、血压、氧饱和度、体温等,及时对呼吸机参数进行调试以减少人机对抗,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5]。第三,加强患儿体位的固定,防止出现耗氧量增加及脱管等。及时检查导管固定的程度和舒适度,避免胶带松弛。俯卧位通气容易造成口腔内分泌物增加,因此要及时清洁分泌物。考虑患儿年龄较小,采用震动吸痰机进行吸痰,并密切监测患儿两肺呼吸音。保持稳定的潮气量,采用定容通气,但需要注意的是要设定合理的气道压力报警最大值。变换体位时要给予患儿高浓度的氧气输入[6]。第四,检查各种机器的运转情况,保证各种管道的畅通,防止扭曲、折叠等现象的发生。动静脉管路留足够的长度以便于体位调整,转换体位时需要关闭各种引流管道,停止鼻饲,体位调整好之后方可打开引流管并采用胶带进行固定。整个过程中分配专人负责气管插管,体位变换之后要重新调试呼吸机管道的位置并进行重新校准。第五,在调整体位和进行俯卧位通气时,要尽量保证患儿的舒适感。俯卧位通气时间过长容易造成患儿面部、肩部、胸部皮肤发红,此时需要给予患儿适当的局部舒缓按摩镇定患儿。头部垫高15 °左右,2 ~ 3 h更换头部偏向位置[7]。

1. 3 观察指标

第一,比较各组患儿各指标变化,包括Sa O2、Pa O2、Pa CO2、平均动脉压。第二,比较各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包括气胸、颅内出血、肺炎。

1. 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 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值 ± 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各指标变化比较

在治疗前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经过治疗各组患儿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1 患儿接受俯卧位机械通气,可以看出Sa O2从( 80. 25 ±4. 95) % 升高至( 95. 32 ± 5. 12) % ,而对照组从( 79. 98 ±5. 12) % 升高至( 92. 15 ± 5. 02 ) % ; 观察组Pa O2从( 5. 83 ± 3. 04) k Pa升高至( 9. 14 ± 3. 25) k Pa,而对照组从( 5. 87 ± 2. 95) k Pa升高至( 7. 55 ± 3. 20) k Pa。观察组2 与观察组3 分别采取俯卧位与仰卧位相结合的通气方式,其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 0. 05) ,但就改善程度而言均小于完全接受机械通气的观察组1。见表1。

组内比较,a P<0.05;组间比较,a P<0.05、b P>0.05

2. 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经过治疗各组均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1 有4 例颅内出血、3 例相关性肺炎; 而观察组2 与观察组3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0. 00% 与33. 33% ,就发生率而言,采取俯卧位机械通气的3 组观察组患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就预防程度而言,接受全部俯卧位机械通气的观察组1 患儿不良反应的出现情况最少,预防效果最优,而对照组有5 例气胸、11 例颅内出血、7 例相关性肺炎,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见表2。

3 结论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特征是急性呼吸窘迫及顽固性低氧血症,主要表现为出生后发生极度呼吸障碍,心率较低,由于呼吸不畅患儿外观出现皮肤青紫、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肌肉无力、四肢冰冷等现象[8],属于危重疾病,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而目前机械通气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辅助通气方式,其利用呼吸机形成肺泡和气道口的压力差,替代或改变自主呼吸功能,它能够延长吸气的时间,增加供给肺损伤组织的气体量,从而提高气体交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由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状况不理想,极易出现呼吸障碍或呼吸暂停等危急状况,而目前仰卧位与俯卧位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两种通气方式。有研究表明,俯卧位通气比仰卧位通气的治疗效果更好[9]。在此次研究中,为了进一步确定说明俯卧位通气的效果,对观察组根据俯卧位通气时机进行分类,各组患儿治疗前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经过治疗,观察组Sa O2从( 80. 25 ±4. 95) % 升高至( 95. 32 ± 5. 12) % ,而对照组从( 79. 98 ±5. 12) % 升高至( 92. 15 ± 5. 02 ) % ; 观察组Pa O2从( 5. 83 ± 3. 04) k Pa升高至( 9. 14 ± 3. 25) k Pa,而对照组从( 5. 87 ± 2. 95) k Pa升高至( 7. 55 ± 3. 20) k Pa。观察组患儿的Sa O2、Pa O2、Pa CO2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5) 。观察组2 与观察组3 分别采取俯卧位与仰卧位相结合的通气方式,其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 0. 05) ,但就改善程度而言均小于完全接受机械通气的观察组1。由此实验结果可以推断,完全俯卧位机械通气方式的观察组1 的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综合采用部分俯卧位方式的观察组2 和观察组3,俯卧位通气方式临床效果显著。俯卧位通气可以使肺组织通气重新分布,改变胸壁的顺应性和膈肌运动,改善肺内分流,尤其对于呼吸功能尚未发展全面的患儿,保持俯卧位通气时肺内的气流得到更均匀的分配,而传统的仰卧位方式,会使患者背面肺组织受腹内压和心脏及纵隔的压迫明显而使气流不稳。俯卧位则会减小从前胸壁到背部的压力梯度,改变局部区域的跨肺压,继而会改变肺重力依赖区和非重力依赖区的气流分布,使气流在肺内的分布更均匀。由此可见俯卧位的临床效果更优,俯卧位时间越久临床效果越优[10-11]。

柏振江等通过对急性肺损伤患儿俯卧位通气研究发现,取俯卧位通气1 h患儿的氧饱和度明显得到改善,原因在于取仰卧位进行机械通气,患儿受到重力作用容易在肺的重力依赖区形成肺水肿和压迫性肺不张,而且通气量也会随之减少,血流增加,造成通气血流比例不平衡,容易引发低氧血症等不良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命安全,极容易造成患儿死亡[12]。而选取俯卧位进行通气,胸腔内的压力降低,肺部的重力依赖区跨肺压迅速增加,当高于呼吸道开放压时肺泡就会重新张开,增加肺重力依赖区通气,肺内分流降低,就能使氧合得到改善,从而减轻急性呼吸窘迫。俯卧位通气比仰卧位通气治疗安全性更高,效果也更明显。俯卧位通气治疗过程中需要加强护理,确保安全转换患者体位,对各种指标进行密切监测,加强气道管理,各管道加强控制,及时清洁皮肤、口腔。本研究采用俯卧位通气,并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变化以及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各项生命体征等多种因素,及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做出相应调整,辅以优质护理,实现了对气道的有效管理,最终取得了机械通气治疗的成功。俯卧位通气可有效改善患儿氧合,提高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临床效果显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可以进行适当的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1、观察组2、观察组3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患儿,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不同时机的俯卧位通气治疗,各组均采用相同的优质护理方式。比较各组患儿各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Sa O2、Pa O2、Pa CO2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各组患儿治疗前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1 Sa O2从(80.25±4.95)%升高至(95.32±5.12)%,Pa O2从(5.83±3.04)k Pa升高至(9.14±3.25)k Pa,对照组Sa O2从(79.98±5.12)%升高至(92.15±5.02)%,Pa O2从(5.87±2.95)k Pa升高至(7.55±3.20)k Pa,而观察组2与观察组3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程度小于观察组1;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1有4例颅内出血、3例相关性肺炎,而观察组2与观察组3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0.00%与33.33%,3组观察组患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就预防程度而言,接受全部俯卧位机械通气的观察组1患儿不良反应的出现情况最少,预防效果最优(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能有效改善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氧合,提高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俯卧位,机械通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俯卧位辅助通气护理 篇2

1 病例介绍

病人, 男, 33岁, 因“受凉后发热, 体温最高40℃, 咳嗽10d, 加重伴喘憋6d”, 就诊于当地医院, 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及抗感染治疗, 2014年8月2日给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 (PSV) 模式, 吸入氧浓度 (FiO2) 100%, 血氧饱和度 (SpO2) 90%~94%。8月3日复查胸部X线片显示:双肺炎症、颈部皮下气肿。为进一步治疗于8月4日以“ARDS、重症肺炎、局灶增生硬化性IgA肾病、乙型肝炎、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收入我院MICU。病人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 血压最高190/120mmHg (1mmHg=0.133kPa) , 间断服用降压药, 5个月前外院诊断为“局灶增生性IgA肾病、乙肝”, 血肌酐最高190mmol/L, 口服泼尼松50mg, 每天1次。入室后, 病人意识清楚, 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 采用PSV模式, PiO2100%, SpO280%~87%, 并逐渐下降至61%, 心率150/min, 血压180/90mmHg。胸部X线片检查:双肺弥漫磨玻璃影 (以肺门为中心) , 双测少量胸腔积液。8月4日16:40行股静脉及颈静脉穿刺置管, 接ECMO, V-V模式, 转速每分钟3 700转, 血流速4.84L/min, 氧流量5L/min, 氧浓度100%, 呼吸机模式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SIMC) , FiO240%, 呼气末正压通气 (PEEP) 6cmH2O (1cmH2O=0.098kPa) , 压力支持通气 (PS) 10cmH2O。接ECMO后病人生命体征有明显改善, SpO2上升至92%, 心率130/min, 血压130/60mmHg, 病人全身散在出血点, 动态监测活化凝血时间 (ACT) 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调整肝素用量, ACT控制在160s~200s, 给予深度镇静降低氧耗。8月7日痰培养:鲍曼不动杆菌 (替加环素、舒普深抗感染, 伏立康唑预防真菌感染, 联磺治疗PCP) 。血气分析提示严重代谢性酸中毒, 行CRRT接ECMO治疗, 转速每分钟3 800转, 血流速4.65L/min~4.92L/min, 氧流量5L/min~8L/min, 氧浓度80%~100%, 同时行俯卧位通气及肺复张术 (RM) 治疗, CRRT期间ACT控制在180s~220s。病人连续6d俯卧位通气治疗, 每次10h~14h, 胸部X线片及血气分析示氧合较前有明显改善。8月13日在ECMO及呼吸机条件逐渐下调的情况下, 病人潮气量及氧合、通气情况均能维持在满意水平, 于8月13日成功撤离ECMO并暂停俯卧位通气治疗, 继续CRRT治疗。

2 护理

2.1 循环系统监测及护理

ECMO转流过程中, 既要满足机体主要脏器和组织血氧供应, 又要使心肺器官得到充分休息[3], 但是ECMO联合CRRT容易使病人血容量大进大出, 造成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所以在联合使用早期, 必须加强心率、心律、体温、有创血压 (ABP) 、中心静脉压 (CVP) 、静脉血氧饱和度 (SVO2) 和血气电解质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调节流量, 维持高流量ECMO辅助, 尽快改善机体低氧状态, 并且需注意到CRRT所致的流量分流;维持平均压 (MBP) 在60mmHg~80 mmHg, 保证重要脏器血流灌注, 减少心肺负荷, EC-MO、CRRT进入支持阶段后, 2h测量血气分析与电解质, 每天至少监测肾功能2次。及时准确记录病人的各项指标, 以便帮助医生及时处理病人各项病情。

2.2 呼吸系统监测及护理

由于在治疗中ECMO承担了气体交换任务, 使病人的肺处于休息状态, 为避免压力和高浓度氧对肺部的损伤, 应当采用保护性肺通气策略, 即呼吸机设置在正常范围的最小参数, 使肺脏得到充足的休息[4], 合理正确地调整呼吸机参数, 设置FiO2为30%~40%, 潮气量 (VT) 5mL/ks~6mL/ks, 呼气末压力 (PEEP) 5cmH2O, 呼吸频率6/min~10/min, 使病人的循环体征维持在理想状态。同时加强口腔和气道的护理, 做好气道湿化, 维持湿化罐的温度在38℃~40℃, 利于痰液引流;每日2次监测气囊压力, 防止气压伤;抬高床头30°~45°, 加强肺部物理治疗, 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2.3 凝血功能监测及抗凝剂的使用

出血和血栓形成是EC-MO和CRRT常出现的并发症, 因为二者均需肝素化, 并且运转过程中血液与异物表面接触血小板活性物质释放和凝血因子被消耗易发生出血和形成血栓[5], 因此抗凝处理尤为重要。抗凝剂一般选用肝素钠, 应用50 mL0.9%氯化钠注射液配比浓度为200U/mL, 用微量泵持续泵入, 根据ACT及APTT结果调整肝素钠用量, 维持用量一般500U/h~2 000U/h。透析1h后复测ACT值。如ACT值变化较大应在调节肝素用量1h再追加检查1次ACT, 避免肝素使用不当造成的出血或凝血。护理上应密切监测全血ACT并维持在180s~220s, 要求护士2h监测1次ACT值, 6h监测1次APTT并维持在60s~80s, 红细胞压积 (HCT) >40%, 同时注意观察病人意识、瞳孔变化、眼底有无出血, 观察鼻腔、气管、口腔、伤口、消化道、痰液、引流液、胃液、尿液以及大便的颜色是否有出血情况, 及时补充血小板、新鲜血浆及全血, 避免出血和形成血栓。

2.4 ECMO及CRRT管路的管理

维持体外循环血管通路的通畅, 妥善固定, 防止滑脱、扭曲、污染、漏血、渗出、凝血等, 保证各管路接头连接紧密, 注意有无渗血、气泡和凝固;观察管路有无异常抖动;严禁在管路上加药输液、输血及抽取血标本;联合CRRT时按照ECMO的动脉端接入, 静脉端接出的方式连接CRRT管路, 避免因CRRT的使用造成ECMO动脉端可能出现的气栓[6]。翻身时注意保护管路, 减少不必要的体位变动, 对于烦躁病人给予适当约束, 注意观察膜肺与滤器的颜色有无变深。颜色变深表示有凝血倾向, 应及时调节肝素剂量, 必要时更换膜肺与滤器, 监测膜肺的前后压力。

2.5 液体的管理

ECMO联合CRRT容易使病人体内血容量波动大, 护理上每小时记录液体出入量, 包括CRRT超滤量, 结合生命体征及时汇报医生, 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2.6 俯卧位通气的护理

在变化体位时设专人保护气管插管、体外循环管路等导管, 翻身前连接好各导管, 妥善固定。因重力作用, 口鼻腔内有大量分泌物流出, 应及时吸净口鼻腔分泌物, 经气管插管处吸痰时动作轻柔, 防止损伤呼吸道黏膜造成出血, 保持口腔周围纱布干燥。俯卧位时辅以背部叩击, 自下而上、由外向内, 以利分泌物排出, 促进肺泡扩张。为减少局部受压, 应尽可能地增加受压面尤其要注意面部皮肤保护, 0.5h~1.0h检查1次前额和双颧骨受压情况, 预防皮肤黏膜压迫受损。

2.7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ECMO和CRRT常见的并发症有出血、溶血、血栓、空气栓塞、神经系统的损伤、低心排综合征及感染等。应加强病室的消毒隔离, 加强操作的无菌原则, 各管路的连接保证无菌, 更换置换液、透析液时接口处要用0.5%碘伏消毒, 双腔管留置处每天换药1次, 当敷料潮湿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密切观察置管处皮肤情况。维持血小板计数>125×109/L, 密切监测ACT、APTT结果并报告医生, 遵医嘱调节肝素用量, 观察病人的鼻腔、气管、口腔、伤口、消化道是否有出血情况, 观察病人意识、瞳孔变化, 观察有无肌力的改变及病理体征的出现;观察四肢皮肤温度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加强皮肤护理, 每小时活动病人的四肢, 按摩肌肉, 功能锻炼;将气圈、水袋放在病人骨突处和易破溃处, 2h观察1次受压处皮肤, 避免皮肤压疮的发生。

3 小结

随着ECMO联合CRRT新技术的应用, 机体的氧供不依赖于肺组织的气体交换, 为心肺肾功能衰竭的病人提供了一种生命支持, 再加上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 达到了良好的分泌物引流、迅速改善氧合的作用, 从而改善机体的代谢, 赢得了临床治疗的宝贵时间和机会。作为治疗抢救病人的重要高新手段, 需要ICU护理人员不断加强学习新知识, 掌握新技术所需要关注的护理要点, 能够从呼吸、循环、血凝、神经系统等多方面细致观察[6], 预防感染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保证病人治疗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肖倩霞, 张志刚, 李斌飞, 等.体外膜肺氧合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7, 22 (17) :18-20.

[2]李丽嫦.体外膜肺氧合救治急性爆发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 2009, 8 (3) :21-23.

[3]苏洁.3例心肺衰竭病人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的监护[J].中华护理杂志, 2007, 40 (4) :277-279.

[4]苏洁, 薛卫斌, 金艳.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救治心肺衰竭病人监护要点[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4, 25 (20) :1842.

[5]李红玲, 鲁承玉, 吴冬梅, 等.体外膜肺氧合及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心脏移植术后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 2012, 26 (1B) :189-190.

俯卧位辅助通气护理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根据如下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2012年2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早产儿患者24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2例。试验组男72例,女50例,年龄0.5~7d,平均年龄(2.72±1.35) d;对照组男71例,女51例,年龄0.5~7d,平均年龄(2.78±1.32)d。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纳入标准:①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和体征确诊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综合征,即呼吸停止超过20s,心率<100次/分;②患儿符合咖啡呀和氨茶碱治疗适应症;③患儿家属了解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风险,明确研究目的和内容,愿意治疗并配合调查研究。排除标准:①患儿存在先天性发育畸形、发育异常、营养障碍等疾病;②患儿属于足月妊娠分娩,非早产儿。

1.2 方法:

两组患者统一选择俯卧位舒适护理,即患儿头部提高15°,除喂奶、治疗和皮肤护理等时间外均保持俯卧状态,每天俯卧位时间应≥16h,连续治疗3~5d。舒适护理包括体位、喂养、声、光、热、冷、空气和疼痛等新生儿不良生长因素的回避。试验组给予咖啡因治疗,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倍优诺,意大利Chiesi Farmaceutici SpA公司,1mL:20mg,进口药注册证号H20130109),静脉滴注,起始剂量20mg/kg,12h后减少至5mg/kg,1次/d,连续治疗7d。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注射液治疗,氨茶碱注射液(扬州中宝制药有限公司,2mL;0.25g,国药准字H32024040),起始剂量5mg/kg,静脉滴注,12h后减少至2mg/kg,每12h给药1次,连续治疗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差异。

1.3 评价标准:

本研究临床治疗评价包括治疗前后呼吸暂停发作情况比较、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统计。治疗前后呼吸暂停发作情况比较包括每天呼吸暂停发作次数,每天呼吸暂停发作时间及呼吸暂停严重程度评分。呼吸暂停严重程度具体评分如下:患者存在呼吸暂停发作,但可自行恢复,计1分;患者呼吸暂停发作时需用氧气于鼻前部刺激方能恢复,计2分;患者经上述方法处理无效,需经足底刺激方可恢复,计3分;患者经一般刺激均无效,需接受复苏面罩加压给氧辅助通气才能恢复自主呼吸,计4分[2]。治疗有效率包括显效和缓解,显效:患者用药后24h内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无呼吸暂停现象发生,呼吸节律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用药24h内呼吸暂停现象明显缓解,呼吸节律趋于正常;无效:患者经治疗呼吸暂停现象亦持续存在,甚至加重,出现低氧血症、死亡等严重不良结局。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治疗并发症主要包括电解质紊乱、心动过速、烦躁不安和心动过速等[3]。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计数资料采用百分位数表示,选择卡方检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选择t检验比较,统计学分析工具采用SPSS21.0软件,检验水准α=0.05,即P>0.05,差异无统计系意义,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根据表1可知,两组患者治疗前呼吸暂停每天发作次数、每天发作时间及呼吸暂停严重程度评分均相近,分别经t检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每天发作次数、每天发作时间及呼吸暂停严重程度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分别经t检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表2可知,试验组治疗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卡方值18.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并发症比较:

根据表3可知,试验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卡方值12.016,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原发性呼吸暂停是早产儿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发病原因包括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系统解剖结构发育不完善和生理功能不稳定等。输氧、物理性呼吸中枢刺激和药物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措施,氨茶碱作为其临床治疗最常用的治疗药物之一,可改善患儿呼吸暂停和窘迫程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副作用和并发症发生率较高[4]。因此,探究治疗副作用和并发症更低的治疗药物对提高患儿的治疗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氨茶碱是茶碱与乙二胺复盐,属于甲基黄嘌呤类药物,其药理作用主要来自茶碱,可快速提升患儿神经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度,刺激呼吸中枢和呼吸运动,从而恢复呼吸,实现治疗呼吸暂停的目的;同时可有效刺激膈肌,增强呼吸运动度。但同时也增加脑部细胞的耗氧量,出现神经过敏、恶心、呕吐、头晕及心悸等不良反应和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儿生命[5]。与氨茶碱相似,咖啡因同属甲基黄嘌呤类药物,是常用的中枢神经兴奋剂,其在呼吸中枢的刺激性作用同氨茶碱相似,可有效恢复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并提高呼吸运动程度。此外,由于咖啡因脂溶性高,吸收代谢速度快,给药后咖啡因可快速进入脑部,发挥呼吸中枢刺激作用,具有作用迅速的优点。而且,咖啡因有效血药浓度明显低于不良反应浓度,在正常治疗浓度范围内,其对患儿脑部细胞的耗氧量无显著影响,毒副作用发生率远低于氨茶碱。故治疗较氨茶碱更为安全可靠[6]。本研究同时采取俯卧位舒适护理治疗,早产儿俯卧位有助于改善小儿呼吸通气功能,提高呼吸通气效率,稳定呼吸并改善肺活量。而舒适护理通过避免体位、喂养、声、光、热、冷、空气和疼痛等因素对患儿呼吸暂停的影响,为患儿营造良好的休息和康复环境,有助于患儿病情的改善和康复[7]。因此,本研究基于俯卧位舒适护理辅助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患儿呼吸暂停每天发作次数、每天发作时间、呼吸暂停严重程度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而治疗有效率明显升高,证实疗效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王永军,刘建伟,张江辉,等.俯卧位辅助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病例对照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8(1):42-44.

[2]王素敏.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比较及护理分析[J].中国药业,2015,24(9):69-70.

[3]Fredholm BB,Battig K,Holman J,et al.Actions of caffeine in the brai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its widespread use[J].Pharmacol Rev,1999,51(1):83-133.

[4]王晓敏,曹莉,蒋玲,等.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观察与护理[J].儿科药学杂志,2015,21(2):29-31.

[5]许景林,王瑞泉,陈冬梅.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比较[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16(11):1129-1132.

[6]Gray PH,Flenady VJ,Charles BG,et al.Caffeine citrate for very preterm infants:effects on development,temperament and behaviour[J].J Paediatr Child Health,2011,47(4):167-172.

俯卧位辅助通气护理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研究对象:

选取1999年9月~2004年12月间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普内科急性加重期COPD住院患者84例,随机分为俯卧位结合药物治疗(medicine treatment in prone position,PM)组42例,年龄51~74岁,平均年龄62.64±6.34岁,药物治疗(simple medicine treatment,SM)组42例,年龄51~75岁,平均年龄64.10±7.30岁,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均参照1997年我国新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规范》[1],所有患者治疗前均作胸片或胸CT、心电图检查、肺功能检查。

1.1.2 患者入组标准:

①肺功能检查COPD分级为轻中级患者;②排除年龄过大(超过75岁)及年龄过小者(小于50岁);③排除合并肺癌、气胸、胸膜粘连及胸腔积液者;④排除肺心病心衰患者⑤排除贫血、休克者。

1.1.3 治疗过程: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不用呼吸兴奋剂及镇静剂,均用双孔鼻导管法吸氧,吸入氧气流量均为2L/min。

(1)体位:仰卧位均床面与水平成角大约30度,俯卧位注意保护眼部及肢体,在患者头部的额、双颊及颏部放置表2 PM与SM治疗前后PaO2比较(X+S)充气橡胶垫,双肩之间垫充气圆枕并使头部偏向一侧,另外在髋部、膝部及足部均可垫橡胶垫,使患者俯卧时较为舒适而能耐受俯卧。见图。

(2)治疗方法:两种患者均用止咳化痰、解痉平喘及抗炎药物,解痉用支气管扩张剂,必要时用皮质激素,两种患者每日仰卧时间均不低于12小时。俯卧位患者入院后2小时内放置俯卧位,每日俯卧2次,每次30分钟,两次俯卧间隔8小时,坚持7天,即俯卧14次。采用俯卧时,由2名专门护士指导放置和维护体位。

(3)标本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安静仰卧30分钟后抽血。SM组治疗后第八天上午7:00,PM组俯卧14次后的24小时内,再次对两组患者抽血,抽血前两组患者亦均安静仰卧30分钟。对PM组中13名志愿者,还要分别于俯卧二次后尚未变回仰卧前,第三次(第二日),第七次(第四日)及第十一次(第六日)俯卧前1小时抽血。抽血由专人负责,抽血前统一停吸氧30分钟,抽血部位均为肱动脉,抗凝剂均用肝素钙。

检测方法:所有血样均于抽血20分钟内检测,检测前血样充分混匀,检测所用仪器为美国康仁公司Chiron860型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分析仪由专人操作,分析仪所需要定标液、斜标液及质控液均为康仁公司产品。

结果判定:因两组患者吸入氧气浓度相同,故直接采用动脉血氧分压判定,而未用国外多用的氧合指数PaO2/FiO2。

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均直接或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均做正态分布检验,据资料选取人群不同做了方差齐性检验,t检验及直线相关回归分析,均由SAS软件包处理。

2 结果

2.1 治疗前PM组SM组患者年龄,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见表1。患者年龄、治疗前PaO2水平与治疗后PaO2变化值做直线相关回归分析,不存在相关性(P>0.05或P>0.01)。

2.2 PM组治疗前后PaO2水平比较:

结果显示PM组患者治疗后PaO2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见表2;SM组治疗前后PaO2水平比较:结果显示SM组患者治疗后PaO2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见表2。

2.3 治疗后PM组患者SM组患者PaO2水平的比较:

结果显示治疗后PM组患者PaO2水平明显高于SM组患者(P<0.05),见表3;PM组与SM组治疗后PaO2升高值的比较:结果显示PM组患者治疗后PaO2升高值明显高于SM组患者,见表3。

2.4 PM组治疗过程中各个时间PaO2比较:

结果显示PM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PaO2逐渐升高,部分患者俯卧1天内出现PaO2明显升高(升高值大于10mmHg)与俯卧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部分患者由俯卧位转回仰卧位后出现PaO2下降,无显著意义(P>0.05)。患者俯卧时间与俯卧后各个时间PaO2平均值做直线相关回归分析,存在正相关(P<0.001,r=5.660)。

2.5 PM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PM组患者中7人治疗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面部水肿,1人发生频发性室性早搏,面部水肿发生率为16.7%,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4%,面部水肿者停止俯卧后2~3天水肿消退,心律失常者应用利多卡因并纠正电解质紊乱后72小时内转复为窦性心律,42人中无一人发生气胸等并发症。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内科常见病,发病率高且合并症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目前对其一般限定于缓慢进行性气流阻塞,且仅部分可逆。现在认为COPD患者中,存在着三种类型病灶:肺气肿、小气道炎症纤维化及粘液腺增生(大气道明显),此三种病灶可造成机体通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和弥散功能降低,引起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1]。支气管扩张剂、皮质激素、氧疗及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均可改善低氧血症,但目前尚无关于体位治疗报道。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V) 1974年由Byran首先发现,1976年Piehl及1977年Douglas在小样本试验中观察到俯卧位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可引起机体氧合改善。目前对俯卧位通气的应用多见于国外报道,2000年后国内亦有相关研究。国外主要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用于对急性肺损伤患者的治疗,也有少量用于慢性肺病的报道。本论文通过研究COPD患者采用俯卧位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变化,客观反映了俯卧位对机体PaO2的影响,初步表明俯卧位可以改善COPD患者氧合能力;通过与药物治疗COPD患者PaO2变化的比较,分析得出俯卧位结合药物治疗对COPD疗效优于单用药物治疗;并且通过对俯卧不同时间PaO2的研究,初步表明PaO2升高和俯卧时间有一定相关,随俯卧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

3.1 俯卧位可以提高COPD机体的PaO2。

在对84名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为期7天的治疗中,单用药物治疗可以使患者PaO2由65.95±14.26mmHg上升到82.74±15.67mmHg,而结合俯卧位治疗者其PaO2可以由63.33±13.95mmHg上升到87.83±11.94mmHg,两组的PaO2升高值相比有显著差异(0.001

3.2 俯卧位改善COPD患者PaO2的可能机制。

俯卧位改善氧合的确切机制不详,目前多数认可的可能机制为:通气/血流的改善、俯卧时心脏对肺压迫减轻、分泌物引流改善、膈肌运动等。其中主要机制在于俯卧时通气及血流分布更为均一,致通气/血流比例改善。过去认为俯卧时可引起功能残气量增加,近年发现并无明显变化。

3.2.1 血流的重新分布

Wiener等[4]采用放射性标记的微体来测定局部肺血流,发现俯卧时重力对血流分布的作用减弱,使背侧到腹侧血流分布的差异梯度减小,从而减少动静脉分流,改善氧合。也有认为:缺氧性肺血管收缩不受体位影响,均为背侧肺优先灌流,但俯卧时背侧肺通气改善,故减少右向左分流[5]。

3.2.2 通气的重新分布

Mutoh等[6]研究发现重力对猪胸内压的作用俯卧位低于仰卧位,虽然俯卧位时胸内压仍将受到重力影响,但胸廓形态以及纵隔位置的改变会部分抵消肺组织重力的作用,从而使胸内压的差异梯度减小,改善不同肺区之间气体的分布。

3.2.3 俯卧时减轻心脏对肺压迫

仰卧时肺尤其左肺直接受心脏压迫,俯卧时心脏对肺压迫减轻,仰卧时左肺受压42±8%,右肺受压16±4%,俯卧时左肺受压≤1%,右肺受压≤4%[7]。

3.3 俯卧位的并发症。

目前报道俯卧位的并发症有:神经受压、肌肉挤压伤、静脉瘀血、气道安全性差、静脉输液针头脱出及角膜损伤等。本研究的42名采用俯卧位患者中,7人有程度不同的面部水肿发生,但于短时间(治疗结束后2~3天)消退,1名患者出现心律失常,表现频发室早,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多卡因等)消失,无一人发生眼部及神经肌肉损伤,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尚合并严重电解质紊乱,故不能除外电解质紊乱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本研究表明,COPD患者每日俯卧2次,每次30分钟,可持续升高患者血氧分压,且较安全。

通过对COPD患者应用俯卧位的研究,我们知道俯卧位可以引起机体PaO2升高,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症,且安全方便。进一步研究俯卧位通气的机制,适用范围,时间,俯卧位对COPD患者病程及生命质量的影响对指导临床有重大意义。

4 讨论

通过俯卧位结合药物治疗与单用药物治疗COPD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及其变化的对比性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俯卧位通气结合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均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水平的升高,且俯卧位通气结合药物治疗者其动脉血氧分压升高超过单纯药物治疗者。俯卧位对通气改善与俯卧时间有一定依存关系,随俯卧时间延长COPD患者动脉血氧分压逐渐升高。患者年龄、俯卧位前动脉血氧分压水平与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的升高之间无相关性。

本研究说明俯卧位可以改善轻中级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的气体交换,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水平,并且经济方便、实施安全,患者依存性好。通过本研究使我们对体位治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有效体位,有利于临床实践。由于本研究样本例数较少,患者病情相对较轻,故俯卧位用于COPD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尚须更多临床验证。

摘要: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俯卧位可以通过改善机体通气血流比例而提高氧合能力。本研究将俯卧位应用于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以探讨俯卧位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动脉血氧分压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俯卧位结合药物治疗患者42例(男性23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62.64±6.34岁),药物治疗患者42例(男性20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64.10±7.30岁),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八天测定动脉血氧分压水平,反映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探讨俯卧位对动脉血氧分压的影响。俯卧位结合药物治疗患者中的13名志愿者,还要在第一天俯卧后变回到仰卧前,第二、四、六天俯卧前1小时测定其动脉血氧分压,反映患者由俯卧位变回仰卧位后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及动脉血氧分压变化和俯卧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1)俯卧位通气结合药物治疗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药物治疗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3)俯卧位通气结合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程度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0.001<P<0.002)。(4)俯卧位通气结合药物治疗的效果与患者年龄、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水平无相关关系(P>0.01或P>0.05)。(5)俯卧位通气结合药物治疗患者动脉血氧分压随俯卧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部分患者(28%)俯卧1天内出现动脉血氧分压显著升高(P<0.05),部分患者(23%)由俯卧位变回仰卧位出现动脉血氧分压下降,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结合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均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动脉血氧分压的升高;俯卧位通气结合药物治疗组比药物治疗组动脉血氧分压的升高程度更显著,且升高程度和俯卧时间存在正相关。俯卧位可以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动脉血氧分压,且安全性好,经济方便,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俯卧位,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动脉血氧分压

参考文献

[1]《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规范.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8(20):199

[2] Robert MS.Th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1998;157(4):139-147

[3]陈灏珠.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392

[4] Winer CM,Kirk W,Albert RK.Prone position reverses grvitational distribution of perfusion in dos lung with oleic acid-induced injury,J Appl physiol.1990;68:1386-1392

[5] Pappert D,Rossaint R,Slama K,etal.Influence of position on ventilation-perfusion relationships in severe 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Chest.1994;106(5):1511-1516

[6] Mutoh T,Guest RJ,Lamn WJE,etal.Prone position alters the effect of volume overload on regional pleural pressures and improves hypoxemia in pigs in vivo,Am Rev Respir Dis.1992;146:300-306

俯卧位辅助通气护理 篇5

关键词:高频喷射通气,俯卧位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气道管理,应用效果

椎体成形手术 (PVP) 或经内镜逆行胆管照影 (ERCP) 术是临床上常见的手术, 而患者手术过程中传统的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麻弊端相对较多, 气管插管全麻对机体产生的刺激较大, 心血管反应发生率也比较高, 部分患者需要肌松剂打断自主呼吸, 麻醉药用量大, 在临床上患者和医师难以接受[1]。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 高频喷射通气在临床广泛使用, 但是该通气方法更多的运用于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麻醉, 该方法对气道损伤较小, 更加有利于氧的弥散。近年来, 高频喷射通气在俯卧位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气道管理中广为使用, 且效果理想[2]。为了探讨高频喷射通气在俯卧位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10月收治的100例椎体成形手术 (PVP) 或经内镜逆行胆管照影 (ERCP) 术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10月收治的100例椎体成形手术 (PVP) 或经内镜逆行胆管照影 (ERCP) 术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根据不同通气类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试验组50例, 平均年龄 (65.7±3.1) 岁;对照组50例, 平均年龄 (67.4±1.3) 岁。患者治疗方案、气道管理措施等有知情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经鼻导管吸氧, 方法如下:所有患者禁饮4 h、禁食6~8 h, 麻醉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01 mg/kg, 采用迈瑞多功能监测仪动态监测患者ECG、HR以及Sp O2指标, 患者一次静脉注射丙泊酚1~2 mg/kg, 芬太尼1μg/kg进行麻醉诱导, 术中丙泊酚以4 mg/ (kg·h) 的速度微泵持续静脉注入。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 mg。患者采用经鼻导管吸氧, 调节氧流量为5~10 L/min[3]。

1.2.2 试验组

试验组采用高频喷射通气, 方法如下:采用高频喷射呼吸机 (TKR-300B) 多参数监护仪 (深圳迈瑞) , 多功能麻醉机 (深圳迈瑞) , 患者手术前常规禁食水6~8 h。术前采用呋嘛滴鼻液滴鼻后保持俯卧姿势, 进行常规鼻导管吸氧,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术前肌内注射阿托品0.5 mg, 麻醉诱导静脉缓慢推注芬太尼1μg/kg, 继用丙泊酚1~1.5 mg/kg缓慢推注, 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 置入一次性鼻导管接高频喷射通气呼吸机, 设置呼吸机频率为60次/min、I∶E在1∶1, 10 L/min以上的喷射气量。术中丙泊酚以4 mg/ (kg·h) 的速度微泵持续静脉注入, 术毕, 停用丙泊酚, 改为鼻导管给氧, Sp O2>96%送病房监护室续观[4]。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Sp O2、Pa O2、Pa CO2比较

试验组气道压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手术前Sp O2、Pa O2及Pa 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手术后Sp O2、Pa 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试验组Pa CO2显著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3 讨论

椎体成形手术 (PVP) 或经内镜逆行胆管照影 (ERCP) 术均为临床上常见的手术, 这些手术对麻醉要求相对较高, 传统麻醉手术虽然能够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但是不良反应较多, 弊端也相对比较多[5]。同时, 由于患者年龄相对较多, 手术过程中选择俯卧位时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较高, 难以维持可靠安全的气道管理。近年来, 高频喷射通气在俯卧位手术患者气道管理者广为使用, 且效果理想, 其工作原理是将氧气从高压气源中有控制地通过小口径导管间断高速地向气道喷射[6]。通气频率可达60~120次/min, 气流为涡流, 气道损伤小, 有利于氧的弥散。由于气道开放, 气道压较低 (98.063 k Pa) , 对回心血流干扰小, 有利于心排血量的增加。高频通气不打断自主呼吸, 是在自主呼吸基础之上的一种强化、辅助和协同呼吸, 对患者呼吸保障是双保险[7]。该通气方法的使用使得患者术毕1~5 min自主呼吸及意识恢复, 手术期间均无知觉, 部分患者甚至感觉很舒适。手术医生和患者家属满意度高。再加上, 高频喷射通气呼吸机体积小, 重量轻, 操作容易, 使用方便, 耗氧量小, 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8,9,10]。本次研究中,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 。

综上所述, 在俯卧位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中采用高频喷射通气进行气道管理效果理想, 有助于保证气道的安全和预防低氧血症的发生,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胡有洋, 刘英超, 骆宏, 等.俯卧位下硬膜外麻醉改全身麻醉插入喉罩一例[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1, 27 (3) :298.

[2]曹江北, 王鹏, 冯雪辛, 等.低套囊压力下Pro Seal或Supreme喉罩用于腹腔镜手术患者气道管理的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0, 30 (10) :1236-1238.

[3]王鹏, 曹江北, 米卫东, 等.全麻手术患者LMAS喉罩和SLIPA喉罩气道管理的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0, 30 (7) :802-804.

[4]张丽伟, 沙俊峰, 吴振宇, 等.喉罩通气下依托咪酯用于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观察[J].疑难病杂志, 2013, 12 (8) :634-635.

[5]印武, 黄启文, 熊桂林, 等.探讨鼻咽通气道在小儿眼科手术麻醉中的可行性[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12, 20 (4) :183-184, 186.

[6]王燕, 吴裕超, 孔繁丽, 等.压力控制通气与高频喷射通气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通气效果的比较[J].临床急诊杂志, 2014, 15 (2) :108-110.

[7]曹江北, 时文珠, 米卫东, 等.腰椎手术患者俯卧位应用Pro Seal喉罩进行气道管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1 (6) :44-47.

[8]何荷番, 刘炜烽, 徐爱真, 等.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不同途径高频喷射通气效果的比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1, 45 (2) :152-153.

[9]古春梅.俯卧位通气气管插管的管理[J].现代医药卫生, 2015, 31 (Suppl 1) :85-87.

上一篇:课堂考勤信息管理系统下一篇:声乐演唱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