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弱音技巧声乐艺术

2024-07-29

演唱弱音技巧声乐艺术(通用4篇)

演唱弱音技巧声乐艺术 篇1

王志信出生于1942年, 是我国一级作曲家和指挥家。王志信曾进修于中央音乐学院, 师从著名的音乐家李焕之和杜鸣心。王志信在担任中央民族乐园合唱指挥期间, 曾多次获得大型的比赛奖项。在声乐创作方面王志信也成绩突出, 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在我国, 在世界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金色的田野》、《烽火狠牙山》、《黄河壶口》、《兰花花》、《牡丹颂》、《可可西里的故事》等等优秀作品。王志信的声乐作品, 选材既严谨又广泛, 展示了作者深刻的社会认知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同时也是作者深厚民族感情的表达。

一、王志信声乐作品的艺术风格

(一) 突出的原生态气质

在王志信所有的声乐作品中, 有一类作品非常突出。这类作品兼具了我国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形态。作者在经过长期的采风、提炼后, 吸取了我国大江南北无限风光, 从而创作出带有浓重地域风格及风貌的原生态声乐作品。这些声乐作品, 往往以地区的民族、民间小调、曲艺作为创作素材, 从而创作了具有明显地方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改编歌曲, 比如《桃花红、杏花白》、《兰花花》等等。这些歌曲充分保留了原生态歌曲的“原汁原味”, 并在原始的基础上, 进行充实、改进和创新, 使歌曲更具艺术价值。从带有明显原生态特质的声乐作品来看, 他不仅包括了对各地传统声乐艺术的传承, 还突显了对不同地区方言的传承。这一点充分说明王志信内心深处对我国传统文化及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及尊重。

(二) 浓郁的个性化风格

艺术需要鲜明的个性来突显其与众不同, 声乐艺术也是如此, 如果没有个性, 声乐作品也就不存在任何审美价值和流传意义。声乐作品的个性化, 还是作者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的体现。王志信的声乐作品, 无论是从所有作品的整体来看, 还是从单个的经典作品来看, 都具有其独特的创作个性和思维特征。首先从王志信声乐作品的整体特征来看, 其创作思维既活跃又严谨, 它对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曲目进行了“翻新”, 从而打开了我国声乐创作领域“民歌改编”的全新局面。王志信还积极的将一些带有地方特色的曲艺元素吸收到其创作当中, 使声乐作品的抒情性、叙事性和戏剧性得到完美的融合。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孟姜女》;其次是从王志信的声乐作品创作思路分析, 其作品突出的表现出了王志信独特的创作思想。王志信采用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语汇以及巧妙的构思, 对一些历史文化的题材进行了完善, 使这些作品能够重新焕发光彩。王志信能够对一些流传广泛的民族声乐进行深加工, 使作品能够更加完美的呈现于听众;最后, 从王志信声乐作品的工笔和写意来看, 又充满书画作品的艺术笔触。王志信声乐作品的“工笔”主要体现在其每个音符和乐句都渗透着作品的主题思想, 并且情感拿捏恰到好处;从写意来看, 王志信的声乐作品唱词形象而生动, 能够让听众记忆深刻。比如他专门为歌颂爱国主义思想而创作的《牡丹颂》, 其音乐气势宏大, 思想内涵丰富, 表面上歌唱了牡丹花的高贵与欣欣向荣, 其实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歌颂。

(三) 新鲜的时代特征

艺术作品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每个声乐作品只有与时代的步伐紧扣, 才能值得人们去鉴赏和收藏。因此, 每一部声乐作品的创作, 都应该注入时代性的审美特质。王志信的很多作品都带有明显的时代性。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新时代的风采, 也体现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向往。王志信声乐创作过程中, 在时代性这一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的作品有《中国的春天》、《我的珠穆朗玛》、《可可西里的故事》等。其中《可可西里的故事》创作背景为2000年国家为了保护濒临灭绝的藏羚羊, 而成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王志信利用生动、真实的叙述风格, 揭示了藏羚羊的处境, 从而呼吁人们团结起来, 用爱保护那些濒危动物。王志信会将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事件融合在其创作的声乐作品当中, 从而向人民传递一种积极向上, 并充满时代主旋律的思想主旨。

二、王志信声乐作品的演唱技巧

(一) 咬字吐字技巧

声乐艺术的本质就是运用语言来进行艺术性的表达, 因此声乐表达的效果与语音有着直接的关系。而语音中的咬字吐字则是任何一位声乐演唱家都非常重视的关键点。意大利著名的歌唱家卡鲁索就特别强调声乐演唱的字正腔圆。由此可见, 声乐演唱的根本不是咬字吐字的规范性。如果一个演唱者吐字不清, 唱出的歌曲就很难让听众理解并感动, 也就无法与听众产生情感共鸣。在声乐作品演唱过程中, 咬字和吐字必须清晰准确, 字清则意明。因此演唱者必须好好把握语言的规律。从民族唱法的咬字来看, 其特点是“横咬字、宽前咬字、靠前咬字”, 其共鸣的特点是高频泛音较多, 声音明亮且位置靠前。比如著名歌唱家聂建华在演唱《黄河壶口》时“忘不了生我养我的家门口, 忘不了生我养我的家门口。”将对黄河壶口的依恋和亲切感, 充分的表现出来, 感觉自己就像站在壶口岸边一样, 其中对“口”字的处理, 不仅要使其字正, 还要带有一点下滑, 以突出对“家”的怀念。

(二) 气息的控制

声乐演唱最为重要的是对气息的控制, 一个演唱者气息运用的好坏, 对其演唱水平会产生直接影响。歌唱的过程中, 无论是强、弱、快慢, 还是悲伤和喜悦, 都需要依靠恰当的气息来加以控制。如果气流过快, 其噪音音质就会比较突出, 就会对音乐的美感产生影响;而如果气息过慢, 就会出现气跟不上, 漏气等问题。因此, 对气息进行科学的控制非常必要。在演唱王志信的声乐作品时, 气息的控制和运用也同样重要。在气息运用上, 要求“声”与“气”要平衡和谐。在男声是唱高音时, 要向下拉, 而唱低音时, 则要气稍微向上提些。声音要强而浑厚, 气息要均匀而沉稳。假如在演唱《黄河壶口》时, 不必像美声唱法一样, 将气吸压的很深, 支点也拉得过低, 其用气应该将后腰肌向下向后沉, 气息则要向上向外慢慢输送。这样方可使声音具有透亮和集中的感觉。

(三) 润腔技巧

王志信的声乐作品常常具有一种特殊的审美倾向, 拥有着浓厚的民族韵味。演唱时应该注重维护王志信作品中的特殊韵味, 尤其是其润腔技巧的运用非常重要。从声乐作品的个性化来看, 王志信的声乐作品, 正是由于其独特润腔的存在, 而显得与众不同, 富有民族韵味。因此, 在演唱王志信作品时, 要非常注重对各种润腔的把握。如果没有了丰富的润腔演唱技巧, 就无法烘托出王志信声乐作品的独特艺术风格。比较典型的就是在“拖腔”方面, 拖腔是我国戏曲声乐的一种常用表现手法, 王志信能够将这种表现手法灵活的运用在其作品中。比如《黄河壶口》中的一句唱词“黄河壶口啊一壶老酒啊, 盛满了五千年的欢乐和忧愁。”其中的“酒”唱出时, 带有明显的拖腔。另外, 王志信声乐作品中, 还经常会出现甩腔、哭腔等润腔手法。在演唱时, 需要先对这些润腔位置及特点进行充分了解, 以保证运用得当。

三、结语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们在丰富的生活阅历影响下创作出的艺术结晶, 声乐作品也是如此。王志信作为我国优秀的作曲家, 其创作的声乐作品丰富多样, 但大多与普通民众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王志信声乐作品体裁广泛, 其中包括戏曲、民族歌曲、通俗歌曲等多个领域。对王志信声乐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演唱技巧进行深入分析, 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学习声乐艺术, 也有助于推动我国声乐创作及演唱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琳.论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的风格特征[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 28, 9:75-77.

[2].张茵.王志信声乐作品演唱技巧分析[J].时代教育, 2011, 11:91-92.

[3].张茵.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演唱教学新探[J].四川戏剧, 2014, 4:158-159.

浅析声乐的演唱技巧 篇2

一、呼吸技巧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呼吸能力属于原动力,很多歌唱家及音乐理论家均对歌唱呼吸十分重视。具体而言,呼吸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呼气技巧和吸气技巧。呼吸技巧主要包括两种, 即呼气技巧与吸气技巧。对其进行细分,主要包括打哈欠式技巧、闻花式技巧、哭泣式技巧、惊吓式技巧、睡眠式技巧、哄笑式技巧、喘气式技巧、吹灰式技巧以及叹息式技巧与搬重物式技巧等。在演唱过程中,演唱人员应当依据不同情况综合运用这些技巧。

(二)换气技巧。换气在演唱技巧中属于气口范畴,但是在演唱过程中气口为吸气方法,其所表示的就是在歌唱间歇时进行换气,也就是说当演唱到长音或者高音之前,应当先进行吸气,从而充分准备好。但是,换气并不是停顿,换气是在吞吐字的瞬间趁机进行的。

(三)偷气技巧。偷气属于一种气品,但是与换气相比, 其隐蔽性更强,更加不容易察觉。该呼吸技巧的特点就是不露痕迹,隐而稳,快而轻。

二、发声技巧

在声乐演唱中,发声属于基础及核心内容,因此掌握发声技巧对于声乐演唱十分重要。发声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唱名法技巧。唱名法包括两种: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在演唱过程中,这两种唱名法优劣均存,演唱人员应当依据本人具体情况以及演唱曲目情况合理进行选择, 尽量做到扬长避短。

(二)起音歌唱技巧。起音,就是在歌唱过程中所发的乐句开头的首音,其对整个声乐演唱优劣有直接影响。因为起音是演唱人员为其喉部声门由不发声状态向发声状态转变的瞬间所选择的方法,表示发声开始时的状态及方法, 也表现了是否正确地协调了声音、气息及共鸣三个方面的关系。具体而言,在歌唱技巧中,共有三种起音歌唱技巧:硬起音、软起音以及缓起音。在进行声乐演唱时,这三种起音发声技巧往往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演唱人员要合理地运用。

(三)嗓音技巧。嗓音技巧包括运用真声、假声以及混合声的技巧。在演唱过程中,歌唱者应当以自身嗓音条件、声音特点与及曲目等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选择。

三、处理技巧

处理技巧是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的相关技巧,包括以下几种:

(一)整体布局技巧。整体布局技巧就是歌唱者在整体艺术构思的基础上对所要演唱的曲目实行艺术设计与艺术处理,主要包括情感特点、歌曲形象,还包括风格特点、意境与情景等因素,还有作品结构安排等因素。

(二)对比技巧。对比技巧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情感内容的对比,比如爱恨对比与悲喜对比;二是形式结构的对比,主要包括强弱对比与快慢对照。

(三)夸张技巧。夸张技巧即为夸大、强调及凸显特点的一种技巧,比如对歌曲节奏、节拍与力度等进行夸张,从而对其特点进行强调,进而达到出奇制胜效果。

四、抒情技巧

在声乐演唱技巧中,抒情技巧是最重要的技巧,并且是核心技巧之一。因为声乐艺术和其他音乐艺术相同,都是抒情艺术。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歌唱者首先通过情感体验,让歌曲中的人物情感发生转变,转变为歌唱者自身的情感,之后再通过真情演唱,将这种情感传达给观众,使观众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期望的艺术效果。抒情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旋律抒情技巧的运用。旋律是歌曲的灵魂,体现了歌曲的基本内容,并且具有抒情性,所以要把握好旋律, 利用旋律技巧表达歌曲情感。

(二)节奏抒情技巧的运用。节奏也是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手段,它能使旋律具有鲜明的性格及情感,不同的节奏表达的情感也是不同的。因此,演唱人员应当将节奏唱好, 将歌曲的感情唱出来。

(三)音色抒情技巧的运用。最具有情感色彩的即为音色,音色是声乐演唱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抒情技巧。不同的音色能够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比如《在希望的田野上》以及《黄河怨》两首歌曲,其音色特点分别为清晰、洪亮与低沉、暗淡,所表现出的情感分别为欢乐、喜悦与悲伤、慷慨。

演唱弱音技巧声乐艺术 篇3

“歌者, 无感而不立”, 也就是说作为一名演唱者, 没有情感的歌声, 是没有办法让人产生共鸣的, 在舞台上则会出现苍白之感, 整个艺术形象在舞台上不生动立体, 可想而知, 这样的歌者确实是立不住的。《乐府传》中记载, “唱曲之法, 不但声之宜讲, 而得曲之情为尤重”。这恰恰说明了情感在演唱中的重要地位, 要做到懂情、传情、动情, 深入作品中去, 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 即作品想要表达出来的内在思想, 从而运用自身的演唱技法, 以情感投入, 向观众展现演绎, 而促使其为之动情。

声乐演唱中, 演唱者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 促使观众得到情感的传递及对此产生感悟, 这样的演唱无疑是成功的。做到以声传情, 以声动情, 若无情感的投入, 这场演唱无疑是苍白无力的, 正如无水之源一样干涸, 毫无生机可言。“演唱是歌者的灵魂。”俄国著名歌唱家谢罗夫如是说。在声乐演唱中, 情感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内心的反映, 它往往来自社会, 来自生活, 正是由于这些源自生活的体验, 才可将内心的情感迸发, 从而给听者带来同样的内心感受。就像抗战时期出现了很多鼓舞人心的歌曲, 号召人民坚持斗争, 最终赢得胜利。歌曲中的曲调激昂向上, 演唱者赋予的情感多为积极向上、坚定不移的, 无形当中, 带给群众希望, 这就是声乐的魅力。声乐演唱, 它是一门非常高深的音乐表演艺术, 对于演唱者来说, 演唱技巧、舞台表现力以及情感的表达都是对其自身的考验。总体来说, 初登舞台的歌者往往会出现重演唱技巧而欠缺情感的情况出现, 这样的表演无疑是失败的。古人云“古人唱歌兼唱情, 今人唱歌唯唱声”, 着重强调在情感的运用上, 对于歌者是非常重要的。

二、演唱技巧在声乐表演中的应用

完整的声乐表演, 上文已经提到, 要富有情感, 但单单投入情感是远远不够的。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 演唱技巧的成熟运用, 会为观众带来更加完美的音乐视听盛宴。在演唱技巧方面, 包含着多种多样的技巧运用, 例如, 呼吸、共鸣、发声、站立姿势、喉头位置、声音位置、发声连贯等, 并且在演唱时, 如何控制好音准、跟上节奏都需要长期训练才能熟练掌握。

(一) 歌唱中的呼吸

谁会呼吸, 谁就掌握了演唱的根本。由此可见, 呼吸对于歌者演唱时的重要性。歌唱时, 呼吸的技巧是基于饱满持久的气息支撑下完成的, 在悠扬的旋律时, 可以长久顺畅;在慷慨激昂的旋律出现时, 可以瞬间迸发;在动感欢快的旋律下, 也可轻松自然。在这些千变万化的旋律下, 如何抢气、偷气, 在演唱时根据乐曲的长短, 利用气息的弱收、平收、强收、回收等技巧, 进行自然的调息换气。

(二) 歌唱中的发声

演唱单靠呼吸是远远不够的, 演唱中的另一个重要元素就是发声的技巧, 而发声的关键在于喉咙。打开喉咙是声乐训练的重要环节, 在演唱过程中若是喉咙没有完全被打开, 则会出现声音摇摆、气息阻塞甚至失去音准, 也就是常说的走音、破音现象。

正确的演唱时, 喉结的位置应在人体颈部中间, 并保持位置的稳定。当歌者演唱时, 喉结会随着两边的肌肉上移, 这时则需要注意喉结稳定的训练, 以保证声音的稳定性, 通过胸腔共鸣发声, 从而使得演唱时的气息稳定, 声音顺畅。但是, 过分地强调气息的稳定会促使舌头下压喉咙, 使得声音出现压抑, 舌根僵硬, 声音的整体也会缺少应有的清脆明亮。因此, 在发声过程中, 一定要掌握好喉结的位置及发声的尺度, 控制好喉结相对的稳定状态, 做到声音的通、圆、润、松。

(三) 歌唱中的共鸣

共鸣, 其实是对歌者在演唱时发出的基音产生扩大的作用。一般来说, 在演唱时, 发出的基音都是细小的、微弱的, 需要根据声带的震动频率结合自身的身体结构产生共鸣, 实现声音的明亮悠扬。声音的共鸣腔在唱低音时, 多以胸腔和口呕腔、鼻咽腔较多;高音演唱时, 多应用鼻腔及各腔共鸣, 主要指口腔、喉咽腔、口胭腔、鼻咽腔这些可调整变化的可变共鸣腔以及胸腔、鼻腔等不能调节的固定共鸣腔。这些技巧的合理综合运用, 可以产生浑厚有力、柔和圆润的混合共鸣, 使得声音更加优美婉转。

三、结语

声乐演唱中, 情感的表达及演唱技巧的合理运用, 对于演唱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 密不可分。在演唱中, 做到以声传情、以声动情, 同观众产生共鸣, 呈现出一台完美、细腻、富有情感的音乐盛宴。

摘要:情感的表达和演唱的技巧在声乐演唱中为两大重要的方面, 作为演唱者, 不仅仅在演唱时需要掌握呼吸、发声、共鸣等技法, 在演唱时情感的表达也同样重要。二者的完美结合会提升声乐艺术的效果, 从而使观众产生共鸣, 能够理解歌曲表达的感情、内容、故事脉络。这样作为演唱者, 能够更加纯熟地演唱, 从而演绎出更加具有情感魅力的声乐作品。

关键词:声乐艺术,情感表达,演唱技巧

参考文献

[1]李雨.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J].大舞台, 2014 (08) .

演唱弱音技巧声乐艺术 篇4

在声乐表演中,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注重演唱中情感的传达。早在我国的古代, 《乐记》中就已经有一定的研究:“凡音之起, 人心之动, 物使之然也, 感于心动, 故形于声”, 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现情感在心灵上的激荡。可见, 音乐是人有感而发的一种方式, 在声乐演唱中, 演唱者应该首先动之以情, 声情并茂, 以情传声, 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意大利教育大师卡鲁索说:“演唱实际上是情感的产物”, 证明了情感的贯穿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

(一) 情感的表达要准确把握歌词中的语言

成功的声乐演唱应该是优美旋律和诗一般的歌词的完美统一, 对歌词语言的准确清晰把握是音乐情感表达的基础。清晰的语言是使歌曲更动听、更具有感染力的保证, 准确把握汉字的语言特点, 做到“字音精确、声调无误”, 才能使音乐的语言美与旋律美这二者完美结合, 使演唱更具感染力和美的体验, 如我国著名演唱家阎维文、戴玉强等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演绎歌曲的。

(二) 情感的表达要符合感情诉求

无论哪一种歌曲, 都是对当时特定的时代风貌和思想感情的再现, 与当时的社会生活环境、宗教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声乐作品本身作为一种表现生活美的艺术, 演唱者只有把握了时代的社会主体、审美态度等, 才能再现作品的艺术风格和情感传达, 例如红军歌曲系列的演唱, 演唱者需要把握当时红军们作战的恶劣生活环境与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 融入自己对当时社会环境和歌唱主体心境的思考, 用慷慨激昂的振奋情感来演绎歌词中的内涵与精神, 激发现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热烈爱国情怀和艰苦奋斗精神。

(三) 情感的表达要有自己的特色

在当下越来越多的歌曲选秀节目中, 很多人在形式和内容上效仿他人的成名曲, 没有自己对歌曲的独特情感。体验只能作为一场模仿秀, 只会让我们的声乐演唱陷入一个死胡同, 声乐的演唱要创新发展, 就要求演唱者注重对生活的体验、对情感的再次感悟。演唱者对声乐作品的二次创作和独特感受, 与自身的音乐文化修养和生活感受有着密切的联系, 演唱者必须突破一般人的心理定势, 用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想象与联想去体会歌中的内涵, 才能使自己的演唱别具特色。

(四) 情感的表达要表现出声乐作品的美感

要在声乐演唱中为观众带来一场美的体验, 演唱者就要首先塑造作品美的艺术形象, 再按照美的法则进行声乐表演, 在外形美与内在美的结合下, 使声乐作品的艺术形象符合美的体验与追求, 让观众参与一场美轮美奂的听觉盛宴。

二、声乐的演唱技巧

(一) 科学的发声方法

声乐演唱是用声音来表情达意的一种艺术形式, 声音是演唱的根本条件, 如著名的声乐教育家贝尔齐贡曾提出“姿势是呼吸的来源, 呼吸是声音的源泉”, 我国明代魏良辅也说过声音“发于丹田者, 自然耐久”, 可见科学的发声方法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声乐演唱包括三个部分:即呼吸、发声和共鸣, 其中呼吸是基本因素, 它是声音的来源, 注重呼吸的长短并利用丹田发声, 为声乐演唱提供基本的动力, 有了它, 再加上人体共鸣腔的美化作用, 自然就能发出美妙的歌声。通过大量实践的证明, 科学的发生方法是完整并成功演绎声乐作品的保证。

(二) 音色变化节奏的把握

声乐演唱的情感表达与对音色变化节奏的准确掌握有着一定的关系, 情绪的表达有很多种, 或乐或悲, 每一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也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在进行声乐演唱时, 一定要掌握好音色的变化, 过大的音色变化不仅不利于对情感的表达, 还会使听众迷惘, 自然不会引发情感共鸣, 所以在声乐演唱中应尽量符合说话时的音色。演唱者若是能够用好音色, 就意味着歌曲演唱该表现振奋时能慷慨激昂, 该表现悲伤时能相对黯淡, 这样声乐演唱中就能很好地表达歌词中的情感并带有层次感, 听众也会更大程度地受到歌曲情感的感染。

(三) 速度变化的掌握

能否完美地演唱一首歌曲, 与声乐演唱者对音乐歌曲速度变化的掌握有着重要的关系。演唱者在进行声乐演绎时, 可以通过对速度变化的调节来更加准确地表达歌曲所包含的情感态度, 比如大家熟悉的《黄河大合唱》, 本是表达黄河儿女不怕苦、不怕死的抗战精神, 传达的是一种积极的时代精神, 如果用慢调来唱, 就失去了原有的激励人心的作用, 并不能让我们感受到其中振奋的情感。

三、二者的辩证关系

在声乐演唱中, 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只有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首歌曲的演唱过程中, 才能把音乐的魅力充分展现出来, 感染听众。

(一) 情感表达是演唱技巧的最终目的

声乐演唱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传达情感, 引起听众共鸣, 陶冶大众情操。声乐的产生是人们为了表达情感的需要, 其发展更是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歌唱本身就是一种情感艺术, 它依靠人声把握节奏、速度、音色等, 所有的演唱技巧都是为了更好地传达乐曲中的情感。比如:用舒缓的节奏、缓慢的速度可以表现深沉、忧伤的情感;明快的节奏、较快的速度则能表现出欢快热情、轻松活泼的情感;黯淡低哑的音色表现出忧愁、悲伤、痛苦的心境;高亢响亮的音色表达出豪迈奔放、雄壮浑厚的情感等等。对声乐演唱技巧的掌握对更好地传达歌曲情感具有促进性的作用。

(二) 演唱技巧是情感表达的前提与途径

声乐艺术是一种情感艺术形式, 具有亲和力、贴近大众, 它以优美的歌声向人们倾诉演唱者的心理感受, 进而引发听众的情感共鸣。我国民族众多, 不同的地域民族有不同的音乐风格, 更有不同的演唱技巧。例如:北方民歌粗犷豪放, 南方则柔婉。歌唱技巧影响着声乐演唱的审美效果, 更作用于不同情感的传达。例如在演唱陕北名歌《走西口》时, 若是能够在演唱技巧上注意咬字要紧、吐字要慢, 就能够将歌中那种分别时的千叮咛万嘱咐、依依不舍的情感表现出来。声乐演唱的魅力在于其中情感的表现, 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表达为重要前提和途径。在声乐演唱中, 发音技巧掌握得越扎实, 就越能准确表达歌词中的情感。所以, 演唱者要准确传达歌曲中的情感, 就要熟练掌握演唱技巧, 并能够从不同角度剖析作品, 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 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四、结语

声乐演唱是一门精益求精的艺术, 是融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声乐的演唱技巧是情感传达的基础和前提, 情感的表达则是演唱技巧的最终目的, 二者对立而又统一的辩证关系让我们对“声情并茂”的理解更为深刻。情感传达作为声乐演唱的灵魂, 是每一位演唱技艺高超的艺术家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的。只有在声乐演唱中将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进行完美融合, 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音乐美, 将声乐艺术发扬光大。

摘要:声乐是一门以人的声音来构造音乐形象, 表达人类思想感情, 结合脑力、体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的综合性艺术。声乐演唱以歌唱技术和声音的训练为基础和前提, 而情感的渗透则是声乐演唱的灵魂。没有生命力和灵魂的演唱, 即使再娴熟的演唱技巧、再美的声音, 也不能引发观众情感的共鸣。本文针对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进行分析阐述, 对提高声乐演唱的水平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声乐演唱,情感表达,演唱技巧,辩证统一

参考文献

[1]刘雪梅.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J].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4) .

[2]韦平楠, 王一人.寓情于声, 声情并茂——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J].大众文艺, 2010 (12) .

[3]潘超.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J].北方音乐, 2015 (03) .

[4]陈建.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J].贵州大学学报, 2014 (04) .

上一篇: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论文下一篇:体育的游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