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演唱

2024-06-01

戏曲演唱(通用7篇)

戏曲演唱 篇1

在戏曲表演中, 根据艺术的表现特点, 戏曲演唱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抒情性唱腔:其特点是速度缓慢, 曲调婉转曲折, 字疏腔繁。它适于表现人物深沉、细腻的内心感情。许多剧种的慢板、大慢板、原板、中板均属于这一类。

叙述性唱腔:其特点是中等的速度, 曲调较平直简朴, 字密腔简, 朗诵性强。它常用来交代情节或叙事人物的心情。许多剧种的二六板、流水板属于这一类。

戏剧性唱腔:其特点是曲调的进行起伏较大, 节奏与速度的变化较为剧烈, 唱词的安排可疏可密。它常用于感情变化强烈和戏剧矛盾冲突激化的场合。各剧种的散板、摇板等板式曲调属于这一类。

在戏曲中, 叙事、抒情和戏剧性冲突的表现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 所以, 常常在一个唱段中同时运用以上三种唱腔, 使之有层次、有起伏地展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念白是戏曲中很有特点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不同于普通戏剧中的对白或独白, 是一种音乐化了的语言形式。念和白在戏曲中是有区别的。念, 包括人物上场后所吟诵腔调, 注重韵味的表现, 音乐性较强, 与唱腔部分互相衔接时易于和谐统一。白即道白, 有韵白和口白之分。韵白在节奏、韵律和腔调上都已有相当多的加工, 是一种音乐化的语言, 许多剧种中的老生、青衣和净角用韵白, 大都依中州韵, 多为诗词体或较文雅的语言, 以表现剧中人物的高贵身份或庄重、威武的性格;口白则接近于各剧种所属地区的日常生活用语, 但较口语更为夸张, 在京剧中叫做京白, 在地方戏曲中叫做土白, 多用于花旦和小丑等角色, 以表现剧中下层人物的身份和活泼轻佻的性格。

器乐在戏曲中具有为唱腔伴奏和配合舞蹈、武打表演以及控制舞台节奏、渲染戏剧环境气氛的作用。

伴奏对唱腔起着引、承、托、帮的作用。引是将唱腔引出来, 它为演员提供了调高、速度条件的准备;承起着唱腔间隙的桥梁作用;托是衬托唱腔, 使唱腔丰满;帮是使演唱者的情绪发挥得更加充分。

除伴奏外, 器乐还起着配合舞台动作及渲染气氛的作用, 按照传统的习惯, 分为文场和武场, 统称为文武场。

文场是指乐队的管弦乐部分。文场除为唱腔伴奏外, 还演奏器乐曲牌、过门等过场音乐。文场所用的乐器, 一般常用的拉弦乐器有京胡、二胡、板胡、坠胡等, 有时还选用大提琴、低音提琴等西洋乐器;弹拨乐器有月琴、三弦、琵琶、扬琴等;管乐器有笛、箫、海笛、唢呐等。在文场中, 许多剧种都用拉弦乐器作为主奏乐器。

武场是指乐队的打击乐部分。武场锣鼓点, 除配合身段表演外, 还具有表现人物的思想情绪, 烘托舞台戏剧的气氛, 有机地协调统一唱、念、做、打等表演手段的作用。武场所用的乐器通常是用不同类型的鼓、星子、云锣等, 在武场中, 以鼓、板作为领奏乐器。

体式即结构, 戏曲音乐的体式可分为曲牌体和板腔体两大类。

曲牌体又称联曲体和曲牌联缀体, 是以曲牌作为基本结构单位, 将若干曲牌联缀成套, 构成一出戏或一折戏的音乐。属于曲牌体的剧种主要有昆曲和各地的高腔剧种, 以及其他古老剧种。

板腔体或称板式变化体, 是以对称的上下句作为唱腔的基本单位, 按变体原则演变成各种不同的板式, 通过不同板式的转换构成一场戏或整出戏的音乐。属于板腔体的戏曲剧种主要有京剧、豫剧、评剧、越剧等。

另外, 板腔体和曲牌体兼用的剧种日渐增多, 但在两者兼用时有所侧重, 如川剧、赣剧的高腔是以曲牌体为主, 辅之以板式变化性质的滚唱, 又如黄梅戏是以板腔体为主, 插用许多民间小调。

板式是戏曲音乐的节奏名称, 即各种不同板眼形式, 如散板、一板一眼 (2/4) 、一板两眼 (3/4) 、一板三眼 (4/4) 、有板无眼 (1/4) 、赠板 (8/4或4/2) 等。在板腔体唱腔中, 板式是具有一定节拍、节奏、速度、旋律和句法特点的基本腔调结构 (或称板头) , 如慢板、原板、二六、快板、流水、散板等各为一种板式。这些板式皆由某种基本板式 (如原板) 发展而成的。同一剧种、声腔中的各种不同板式, 称为板类。如京剧中属于二黄的板类, 有原板、慢板、导板、散板等;属于西皮的板类, 有原板、慢板、二六、流水、快板、散板等。

摘要:戏曲是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 要求演员掌握唱、念、做、打四个方面的表演技能。唱--包括演员的独唱和对唱, 大段的独唱叙述人物的背景和对命运的慨叹, 表现人物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 深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对唱往往起到推动情节进展、将矛盾冲突引向高潮的作用。

关键词:戏曲,演唱,要点

戏曲演唱 篇2

梁雅:尊敬的各位来宾。高原:亲爱的戏迷朋友们。合:大家-------下午好!

梁雅:这里是Fm93.9菏泽新闻广播、山东四君子集团五星淡雅友情推出的“九九重阳-爱在金秋-菏泽戏曲名家演唱会”现场,我是主持人梁雅 高原:我是主持人高原。

梁雅:重阳节已至,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优良传统,促进社会和谐和精神文明建设,Fm93.9菏泽新闻广播、山东四君子集团五星淡雅将在今天下午为咱们菏泽的戏迷朋友献上一台精彩纷呈的戏曲大餐。

高原:在这重阳节到来之际,我们用戏曲抒发对老年人美好的祝愿。

梁雅:是啊,我们今天的这场戏曲演唱会,不仅是我们广大戏迷的一次盛会,更是我们对广大戏迷的一个美好祝愿。高原:在今天的Fm93.9菏泽新闻广播、山东四君子集团五星淡雅““九九重阳-爱在金秋-菏泽戏曲名家演唱会”中,戏曲名家何西良、刘文宝、李健、宋秀敏、祝凤臣、靳爱花、潘海英、许亚丽将给戏迷朋友带来一场顶级戏曲文化大餐。

梁雅:提起菏泽的戏曲文化,大家肯定会不约而同地想到菏泽八大剧种 山东梆子、大平调、枣梆、柳子戏、大弦子戏、两夹弦、四平调、豫剧。的确,这些戏曲唱出了菏泽人的品格,一些传统剧目无论男女老少都能耳熟能详,所以,请客人看戏,已经成为热情好客的菏泽人款待亲朋好友的一项独具特色的节目.

高原: 下面就首先有请菏泽十大名演之一的靳爱花给大家带来,靳爱花:菏泽市山东梆子剧团二级演员,山东梆子新秀,主攻闺门旦,2008年首届山东梆子中青年演唱大赛,因其精彩的表演获一等奖。

梁雅: 因 “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所以古人认为,重阳节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所以今天戏曲名演潘海英把这份祝福也带到了现场,她讲给大家带来:(演员简介)

高原: 重阳节,也是中国老人节。世上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我们已经长大,家里老人依然安康;我们有能力报答,就要让老人开心安享晚年。今天重阳节,一起许个愿,祝家里的老人健康长寿,祝天下老人幸福安康!下面有请戏曲名演宋秀敏给大家带来精彩唱段:

宋秀敏,出生于山东省成武县。现为菏泽市山东梆子剧团领衔主演,剧团副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山东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菏泽市政协委员。

在戏曲之乡菏泽的大街小巷,提起宋秀敏的名子,人们不禁竖起了大拇指。她女扮男装,主演的豫剧《风流才子》中的男主角唐伯虎风流儒雅,清新明秀,备受观众的喜爱。

梁雅:朋友们,今天这场演出得到山东四君子集团五星淡雅酒的大力支持,该集团长期致力于爱心公益事业,曾多次赞助戏曲文化惠民演出,在捐资助学、抗震救灾、扶弱济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所以也请现场的朋友多关注、多支持四君子集团。菏泽戏曲文化底蕴丰厚,因其剧种多,剧团多,名演员多,享有“戏曲之乡”美誉。明末清初,菏泽戏剧活动已较普遍。早在1760年左右成立的“大姚班”,名伶荟萃;后来成立的“大兴班”、“长生班”、“东三义堂戏班”培养了大批名艺人。随着戏剧班社的不断发展,在较大的集镇和寺庙,都建有不同规模的戏楼(戏台),有“村村有戏楼,夜夜唱灯戏”之说。

建国后,许多剧目在各级汇演中获奖。两夹弦《三拉房》曾进京汇报演出。九十年代,山东梆子《选村官》、《龙门渡口》、枣梆《走出大山》、大平调《法魂》等获山东省“五个一”精品奖。下面有请戏曲名家刘文宝给大家带来两夹弦 刘文宝:(简介)

高原:朋友们,近年来,菏泽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地方戏曲、振兴戏曲之乡作为重要工作来抓。2001年,组建菏泽地方戏剧院,整合市枣梆、市豫剧团资源,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创作、排演了山东梆子现代戏《山东汉子》,该剧继荣获多项省、国家级大奖,下面就有请山东梆子名演祝凤臣给大家带来精彩唱段,祝凤臣:山东梆子青年表演艺术家,旦角,出生于郓城县玉皇庙乡鹿湾村。现为为山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市政协委员。

曾先后主演过大型传统剧目《老羊山》、《五凤岭》、《青蛇传》、《反西唐》、《四姐下凡》、《吕后杀宫》、《抬花轿》等,主演过大型现代戏《选村官》、《龙门渡口》,在舞台上塑造了多种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她将带来山东梆子

选段,有请。。

继续有请菏泽十大名演李建给大家带来

(李建简介)

这里是FM93.9菏泽新闻广播 和山东四君子集团五星淡雅友情推出的九九重阳-爱在金秋-菏泽戏曲名家演唱会”,继续有请 四平调戏曲名演许亚丽给大家带来。。。

(简介)

何西良,艺名“小花牛”,1980年入团学艺。先后担任菏泽市牡丹区大平调剧团副团长、团长、党支部书记。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菏泽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菏泽市人大代表,菏泽市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牡丹区劳动模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平调传承人。下面有请何西良老师带来:

结束语

梁雅:亲爱的戏迷朋友们,今天的Fm93.9菏泽新闻广播、山东四君子集团五星淡雅友情推出的““九九重阳-爱在金秋-菏泽戏曲名家演唱会”就要结束了。愿我们今天的演唱会能给大家带来愉快、吉祥!

戏曲演唱 篇3

戏曲音乐是运用唱、念、做、打多种表演手段来塑造舞台形象的, 虽然人们对戏曲音乐的认识逐渐加深, 却很少真正意义上的接触这种舞台形式, 所以一定意义上来说, 这也需要我们对这种艺术形式更加深入的研究。可是因个人兴趣爱好的不同, 有些同学就缺少了继续深入研习的兴趣。所以在学习民族声乐的过程中, 也需要我们认真的把握两者的共性。不论是在舞台形体表演、解决技法、或是把握作品风格等方面都对声乐演唱有很大的帮助。如果能将它们很好的结合, 我想对于我们更好的处理作品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在我们学习民族声乐的过程中, 也要加强戏曲方面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了解戏曲音乐的风格特征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这对弘扬民族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民族声乐表演中对戏曲表演“情神形”的借鉴

(一) 民族声乐表演中的“情”

1. 戏曲中的情

在戏曲演唱中情是其灵魂, 我们常说“情字声”是中国戏曲、民歌演唱的基本条件。所以要更重视我们平时所说的以情带声。演员要把握作品的情感, 要认真研习作品要表达的情感, 并全身心的投入作品中去。将这种感受通过音乐语言的方式传达给观众, 这就需要演唱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肢体语言, 以此让作品本身更加丰满。

2. 声乐演唱过程中如何借鉴戏曲表演中的“情”

学习民族声乐的过程中, 其实很多学生都特别注重声音的训练, 认为只要有好的声音, 就能把声乐作品表达好, 所以在演唱作品时更多的侧重炫技的部分。其实技巧本身固然重要, 但也要真正意义上去挖掘作品的内涵, 它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思想。演员演唱的过程中无法打动自己, 更谈何打动观众。而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就是学习并借鉴中国传统的戏曲表演手法。戏曲音乐中是如何运用情感的, 又如何通过肢体语言融入到演唱民族声乐的过程中去呢?这都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反复思考的问题。

(二) 民族声乐表演中的“神”

1. 戏曲表演中的神

我们所提到的戏曲中的神, 其实就是运用眼神来传达作品的情感信息,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戏曲音乐中更强调用精准、丰富的眼神来表达作品。音乐的喜怒哀乐在不断的变化、起伏, 那么相应的眼睛也要做出变化, 只有自己全身心的融到戏曲中, 才能感动观众, 再将他们带到戏里。

2. 声乐演唱过程中如何借鉴戏曲表演的“神”

演唱民族声乐作品的过程中, 其实是需要歌唱者有形神兼备的能力。例如歌曲《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思儿》的唱段, “昨晚做了一个梦, 见他打了胜仗回家乡, 骑白马, 戴红花啊, 喊着热泪叫声娘……”这段唱词母亲是极其自豪和激动的表情, 在梦中梦到了朝思暮想的儿子, 眼神中满含对儿子的思念和为其自豪的神情, 好像看到了儿子载誉而归的场面, 而后又到梦醒的过程。演唱的过程中需要真实、感人, 贴近现实生活。

(三) 民族声乐表演中的“形”

1. 戏曲表演中的形

戏曲唱腔与形体表演是不可分的。形体表演能够帮助作品本身更加饱满, 更加真实的传递情感。

2. 声乐演唱过程中如何借鉴戏曲表演中的“形”

我们常说在表达作品之前, 演员需认真、用心的了解我们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作品。这就需要演员体验角色、感受角色并创造角色, 更要将作品准确的表达出来。所以说每次的表演过程也是自身创造的过程。在舞台表演中, 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同学在歌唱时身体很僵硬, 目光也飘忽不定没有焦点, 还有一些人只是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但声乐演唱的过程也是艺术表演的过程, 这就要求演员在演唱过程中不但有好的声音、丰富的情感, 也需要协调、优美的肢体语言。这就如老师平时所说的, 戏曲唱腔与形体表演是不可分的。它需要歌者通过歌声让观众感受歌曲的真实情感。我们平时要多去学习模仿戏曲演员的表演, 多多学习演唱戏曲的唱段, 以此让自身的表现能力有所提高。

三、民族声乐是戏曲唱腔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来自于中国的戏曲、曲艺和民歌形成的一种传统的唱法, 是戏曲唱腔的继承与发展。我国很多的民歌手过去是学戏曲的, 或者是戏曲演员转过来的, 也可能是曲艺出身的, 总的来讲是我们民族的传统艺术逐渐发展演变过来的, 形成了现在的民族声乐。我国最早一部音乐理论著作《乐记》中写到:“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 物使之然也。凡音者, 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 故形于声。”这段文字也很好的表达出无论是何种类型的音乐, 都需要演员运用好的唱腔、丰富的情感去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就音乐本身来说, 情感始终是作品追求的方向。声乐艺术需要演员声情并茂的表达完成, 这就要求声音和情感相互和谐, 两者美好共存。

四、结语

民族声乐需要演员表达作品时, 用真实的情感传达人们的思想感情, 那么我们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 就是为了更好的表达作品。但想要真实的打动观众, 就需要我们大胆的吸取传统戏曲艺术的优点, 更加准确地把握作品特有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平时要针对性的多听多唱一些民歌和地方戏曲唱段, 日积月累, 通过时间的积淀, 提高曲目的多样性, 提高自身演唱能力。在演唱过程中, 能更加准确的演唱不同风格, 不同地区的音乐作品, 以此创造出更有特色的民族声乐, 也使我们的唱腔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摘要:优秀的声乐演唱者诠释作品, 不是仅靠声音就能把作品表达透彻, 而必须要加上适当的形体动作, 借助戏曲中的表演。而歌唱演员的声、情、神、形是一个整体, 所以对于发展民族声乐的艺术表演来说, 认真学习并借鉴戏曲中的表演方式, 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戏曲演唱会主持人主持词 篇4

女1:又唱黄梅飘香

男2:多云山下酬唱和

女2:只为这份痴狂

女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戏曲名家、亲爱的戏迷朋友们

男1:尊敬的各位来宾、各界媒体朋友们

合: 大家上午好!

女2:时维八月,桂子飘香。今天我们是戏剧牵线,五祖结缘。

男2:让我们带着黄梅戏人的赤子情怀,举办首次走回娘家活动。让我们用每个人的努力开创黄梅戏迷活动的新篇章。

男1:首先让我们介绍本次活动的协办单位:黄梅县文化局、五祖镇人民政府、黄梅县老龄委、五祖镇文化站

女1:本次活动的主办单位:五祖镇张思永村村委会、张思永村老龄委

男2:这次活动的祝贺单位有:黄冈市扶贫工作队、黄冈职院、英山县人大、罗田县政协、黄梅县文化局、黄梅县老龄委、五祖镇人民政府、黄梅县戏剧院、五祖镇文化站

女2:本次“首届黄梅戏回娘家活动”得到了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感谢 黄梅戏俱乐部卢福华先生为我们此次活动提供了乐队服务

男1:本次活动由何红兵先生和龙女老师首发和具体策划

女2:有请五祖镇张思永村村委会致欢迎词辞,大家欢迎!

男2:有请五祖镇人民政府领导 致辞,大家欢迎!

女2:有请黄梅县文化局的领导致辞,大家欢迎!

女1:有请黄梅戏剧院领导为本次活动作重要讲话

男1:有请黄梅县老龄委的领导 致辞,大家欢迎!

女2:男2:有请本次黄梅戏回娘家活动首发并策划者、黄梅戏知名名票龙女女士致辞,大家欢迎!

男2: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去年情。请大家欣赏《十五的月亮为谁圆》。

女1: 表演者:胡凌香 王细华,伴舞:付光华、周月娥、夏哈利、黄国兰、刘银珍、徐云霞、赵纯真、洪可。

男2: 一段凄美的恋情感人肺腑,一种执着的追求在唱响花开花放的世界。请欣赏黄梅戏《小辞店》选段《花开花放花花世界》。表演者武汉戏迷魏天真。

女2:请大家欣赏传统黄梅戏《天仙配》选段《路遇》。表演者 :郭文浩 杨冬香

男1: 当春天的花儿在心头绽放 ,动人的旋律在这唱响,红丝搭错缘不断,春风万缕成佳话。请大家欣赏《红丝错》选段《春风万缕》。表演者 宛艳如

女1 :接下来请大家欣赏 《女驸马》选段《洞房》。 表演者黄梅戏名票,20**年安徽电视台《相约花戏楼》季赛擂主:紫燕、江南燕子老师。

女2:那边刚唱完“洞房”,这边也急着劝婚,大了当婚嫁,配成才子佳人。下面请欣赏《何氏劝姑》。表演者来自安庆的密密老师,大家欢迎!

男2 :下面请黄梅戏戏迷袁秀琴为大家带来的《新娘就是薛冰娘》

女1: 喊一声蔡郎哥且慢行走,只因为真情无法割舍。荒诞不经的传说,感天动地的千古绝唱。请大家欣赏来自深圳的黄小燕老师为大家演唱的《喊一声蔡郎哥》。

男1:(嘉宾)接下来有请本次活动特邀嘉宾,黄梅戏名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有请周红年先生与安徽晋宣童茹荪老师为大家精彩演绎

女2:追求生活的幸福美好,期许时代的盛世昌明。下面请大家欣赏《夫妻观灯》。表演者安徽百灵鸟老师、六安瓜片老师。

男2:总说女子多情,愧杀我辈男人。功名富贵烟云过,薄情寡义千古恨。请大家欣赏来自北京的张玉琴老师演唱的《秦香连》选段《投宿》。

女1:用生命见证着对爱的真挚,石烂海枯志不移。这是一段缠绵悱恻的生死恋歌,是感天动地的千古绝唱。请大家欣赏《陈氏下书》表演者王雪梅

男1:请大家欣赏《佘太君抗婚》,表演者陈美荣

女2:天上人间一条心,黄梅戏迷一家亲。你唱我和声不断,字字句句传深情。下面请大家欣赏浙江戏迷向树芳老师和黄梅县戏迷洪朝珍联袂演出的《春香传》选段《爱哥》。

男2:黄梅的曲,乡音乡韵。黄梅的歌,奔放清新。请大家欣赏来自安徽的刘广珍和李凌平老师为大家表演的《大红伞下一片情》。

女1:下面请大家欣赏《手抱孩儿》表演者黄梅戏名家、黄梅戏剧院当家小生卢正杰老师。

男1:各位来宾,上午的活动到此结束,下午 点再见

(下午)

女2: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观众朋友们上午的演出美轮美奂、精彩纷呈。下午我们将继续享受非同一般的饕餮盛宴。首先请大家欣赏黄梅戏《於老四与张二女》选段,《莫非哥妹梦中见》。表演者胡凌香、黄细华等。

男2:接下来有请本次举办单位联合选送的节目,表演者何炽昌老先生、张平荣女士。我想我要特别的向大家介绍一下。何老今年70多岁了,他是本次活动的主要发起人何红星先生的父亲,据有关领导介绍何家是典型的和谐文明家庭,四世同堂、富裕兴旺。下面请欣赏他们为大家带来的黄梅小戏《夫妻观灯》。

女1:幸福就要努力的创造,爱情就要执着的追求。发生在黄梅的於老四与张二女的故事深深的打动每一个人,这段精美的爱情故事在五湖四海广为传唱。请大家欣赏《於老四与张二女》选段《要是有人来盘问》,表演者胡丽、赵记全。

男1:下面请大家欣赏《龙女》选段《夜来灯花结双蕊》表演者襄樊著名戏迷孙月香老师

女2:春花带露满园香,紫燕双双绕画梁。好景偏逢人烦恼,几度思母又望郎。请欣赏黄梅戏《女驸马》选段《春风送暖到襄阳》。表演者武汉戏迷王丽亚。

男2:绿染春光芳草岸,红翻暮霭艳阳天。痴情换得千古恨,一扇桃花传万年。请大家欣赏来自武汉和江西的曹来娣老师、黄桂群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桃花扇》选段《秦淮烟月》

女1:请大家欣赏《春江月》选段《双膝跪地喊娘亲》。

男1:接下来我们有请来自金寨和武汉的胡尊月和孙昌俊老师为我们演唱《孟姜女》选段《新婚》。

女2:一门忠烈传千古,家家户户唱传奇。下面请欣赏《佘太君》选段《一句话的我》,表演者耿甜

男2:下面请大家欣赏《热血换来天下春》,表演者王誉荣 赵记全。

女1:下面请大家欣赏《女驸马》选段《春风送暖到襄阳》表演者周梦

男1: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传统黄梅戏《牛郎织女》选段《果然喜从天上降》表演者高荫新、江田香

女2:下面请大家继续欣赏江田香老师和吕旭东老师为大家演唱的《黄莺树上声声唱》

男2:接下来请大家欣赏《金玉奴》选段《江水滔滔》。表演者黄四兵。

女1:下面请大家欣赏来自武汉的郝连雄老师为大家演唱《遥指杏花村》选段《山穷水尽》

男1:刚唱七夕相会,又歌中秋团圆。天伦之乐哪堪比,到底人间欢乐多。请欣赏《到底人间欢乐多》演唱者黎定芳

女2:接下来请大家欣赏黄梅戏《卖油郎》选段。表演者钱

男2:请大家欣赏黄梅戏《一只燕》表演者曹来娣、付义平

女1:民间生活是培植黄梅戏花开的肥沃的土壤,民间生活的嬉笑怒骂皆成戏曲。下面请欣赏诙谐小戏《懒老婆》,表演者胡凌香

男1:千里修书为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只见今日长城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请大家欣赏《六尺巷》选段《梦会》

女2:尊敬的领导们,亲爱的票友朋友们,下午的活动到此结束,我们晚上 点再见。

(晚上主持词)

男2:唱古今,一曲黄梅调,引四海宾朋齐聚首;说人生,众多黄梅人,惹天下戏迷演风流。

女2:下面请大家欣赏由安徽黄梅戏票友王桂华、童茹荪老师演唱的《十八相送》

女1: 唱人间万象,演分分合合,人世间有十八相送的分别,也有千古传奇的艳遇。下面有请来自安徽的费立军、吴美芳老师为大家演唱的《路遇》

男1:下面请大家欣赏《送香茶》表演者 曹涛

女2:下面请陈张舟老师为大家演唱《小辞店》

男2:黄梅戏需要名家,更需要名票。名票是黄梅戏发展的根本。像汪承亮等老师就是这样的忠实戏迷,正是因为有像汪老师这样的一大批票友,黄梅戏才得以有今天这样的繁荣。下面有请汪承亮、吴红丽为大家演唱《洞房》

女1:接下来请大家欣赏本次演唱会特邀嘉宾,安徽电视台“花戏楼”年度擂主、安庆市黄梅戏大奖赛十佳奖获得者王细德老师演唱的《忽听琵琶》

男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说不尽的风情,道不完的浪漫。请大家欣赏《西楼会》表演者林玲

女2:下面请来自武汉的严珊、陈新平为大家演唱《花园会》

男2:请欣赏安徽泾县吴艺群老师为我们演唱的《表花名》

女1:情由衷贞,爱是力量。为情刀山火海也敢上,为爱赴汤蹈火不彷徨。请欣赏《只恐此生难聚首》演唱者成都戏迷王雨文。

男1:接下来也是一段矢志不移的坚贞爱情绝唱,是蔡郎无情,还是店姐的痴情?真的可以用当今最流行的一句话说,那就是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请欣赏来自大冶的冯海燕老师为大家演唱《小辞店》选段《喊一声蔡郎哥》

女2: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位黄梅戏知名人物:汪剑老师。汪老师是全国黄梅戏名家,更重要的是他为我们的黄梅戏事业默默的奉献着。他是首届全国黄梅戏名家名票演出活动的首发与策划者。名票周胜荣老师是各项黄梅戏活动积极参与者,她像一只老黄牛在黄梅戏这土壤里辛勤的耕耘者。,下面我们掌声有请汪老师、周老师。接下来请欣赏两位老师为我们精彩演绎的《春香闹学》。

男2:请大家欣赏传统黄梅戏《梁祝》选段《山伯描药》表演者春晴

女1:唱不完的世事真情,描不完的秦淮烟月,几多红烛摇曳,几多离合悲欢。接下来请大家欣赏《秦淮烟月》表演者方练荣、付义平

男1:有请来自安徽安庆的肖林老师为大家精彩演绎《女驸马》选段《民女名叫冯素珍》

女2:下面请大家欣赏《奴才大青天》选段《无怨无悔》表演者是来自合肥的刘广珍、李凌平老师

男2: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今天是黄梅戏花开花放的时候。请大家欣赏《仙女散花》表演者广州军区的彭从英

女1:最后有请本次活动的特邀嘉宾田春风老师。田老师是安庆黄梅戏大奖赛十佳奖获得者,黄梅县唱响天鹅湖黄梅戏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有请田老师为我们精彩演绎

男:黄梅戏曲传佳话,轻歌曼舞醉金秋

女:戏迷欢聚情无限,再歌黄梅艳阳天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朋友们,本次黄梅戏回娘家活动虽然演出的时间短暂,但大家演绎了无限的精彩。

女:黄梅县真诚的渴望热爱和支持黄梅戏事业的朋友及家人常回家看看。

合:让我们共同祝愿本次黄梅戏回娘家活动圆满结束,祝愿大家双节快乐!万事如意!谢谢!

戏曲演唱 篇5

关键词:民族声乐,传统戏曲,演唱技巧

我国传统戏曲属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是我国文化艺术中的瑰宝, 经过了几千年的文化熏陶和种类的完善, 形成了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化, 个性鲜明的艺术学科。民族声乐是在我国传统戏曲的熏陶下, 吸收了西方声乐艺术的演唱技巧, 并经过自身的不断创新和完善而产生的一种歌唱艺术形式。两者是根与叶, 源与流的关系, 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在自身独立发展的过程中, 相互吸收和借鉴, 并相互融合, 产生了微妙的反应。很多民族声乐专家致力于研究如何将传统戏曲演唱技巧融入民族声乐艺术, 收效显著。

一、民族声乐中传统戏曲演唱技巧的运用

(一) 咬字发音

传统的戏曲演唱非常注重咬字发音, 咬字发音是检验演唱者演唱水平和基本功底的重要衡量依据, 演唱者在演唱戏曲的过程中, 一定要杜绝两种错误的发音情况:一是音包字, 很多人反映音包字吐字不清晰, 其次是吐字的声音被音乐压制, 听众普遍的反映是只有戏曲的声音而没有唱词。这对这两种情况, 演唱者在歌唱的过程中, 必须做到吐字清晰, 字正腔圆, 因为这是演唱技巧发挥和艺术表演好坏的基础和根本。而语言是咬字发音的载体和传播媒介, 在咬字发音过程中, 每一个字都要力求发音准确, 以普通话为基础, 演唱者的情感表达意见演唱内容的表现都要通过咬字发音来得以展现。

演唱时的咬字发音和说话时的咬字发音不是一个概念, 其舌头在口中的方位以及气息的变化都有着本质的区别, 对于演唱来说, 可能更为复杂一些。因此, 在演唱时不能使用说话中的咬字发音, 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唱歌的过程中, 咬字的位置一定要正确, 在口和咽的位置, 要使用巧劲, 力度的使用要平均, 准确布置字的头腹尾, 这种发声所带来的效果是听众最需要的。

字音是通过声母和韵母的组合而形成的, 其中, 声母是字音准确无误的决定性因素, 韵母影响着声音的发生效果。在演唱过程中, 不仅要注意声母和韵母的使用是否得当准确, 还需要演唱者情感的投入, 而只有通过咬字发音来能完成这些目标。

(二) 吐字行腔

戏曲艺术的表现过程中, 注重字正腔圆, 并在表现手法上讲究声情并茂, 这是成功演唱的两个秘诀。字和腔的关系可谓相互依存, 不可分割。表演戏曲时, 发声要做到声音圆润, 富有美感。以上良好状态的体现是建立在正确把握口腔咽的基础上的。 除此之外, 在吐字发声时, 要做到坚持以竖为主, 要力求做到短字头以及长韵母, 以便与戏曲表演的要求相适应。字正指的是在发音时, 口腔的形状、位置准确, 并且要有一定的力度;腔圆指的是母音产生共鸣的位置不出现偏差, 发出圆满的声音。戏曲表演者的声带在发声之前必须要继续力量, 当发力的时候, 要保证气息达到理想中的效果。这样做的效果是使每一个声音都铿锵有力, 而且富有张力, 行腔和共鸣的效果都很好。 (三) 风格韵味

戏曲的演唱非常讲究节奏的抑扬顿挫以及感情的表达, 这也是戏曲风格的体现。我国戏曲的种类很多, 在这些多样化的戏曲中, 其演唱技巧都存在着自身的特点, 同样的唱词, 在不同的戏曲种类中, 由于演唱的手法不同, 其艺术的表现效果也是不一样的。社会在不断的发展, 戏曲艺术也在不断的与时俱进, 实现了戏曲艺术和民族声乐的有机融合, 使民族声乐艺术体现出明显的戏曲风格。但是, 由于受到地域文化差别的影响, 各地的民族歌曲和演唱风格独树一帜, 北方的民族歌曲豁达开朗, 而南方的戏曲多为婉约派, 节奏缓慢, 颇有江南水乡的风格。所以说, 风格韵味的表达不仅要字正腔圆, 还要使情感得以流露, 将韵律和情感结合在一起才是演唱艺术效果的极致。

二、民族声乐中应用戏曲演唱技巧的启示

(一) 处理好现代民族声乐中传统与现代的辨证关系

现代民族声乐的演唱要代表人民大众, 体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必须积极借鉴传统戏曲演唱技巧的精髓。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特点的要求和传统审美观决定的, 因为语言和音乐是传统戏曲的基础, 在民族声乐的演唱过程中存在着戏曲的影子。 因而, 学习和掌握传统戏曲的演唱技巧是灵活运用演唱技巧的前提。只有苦练传统戏曲演唱的基本功, 才能在民族声乐演唱中, 把演唱技巧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二) 借鉴戏曲, 实现科学方法与民族风格的完美结合

民族声乐演唱中吸取传统戏曲演唱技巧的精髓, 并不是简单的艺术表手法的客串, 也不是完全排斥西方声乐的演唱技巧, 而是坚持辩证否定的观点, 求同存异, 既看到两着之间的差别, 又要看到两着之间的共性, 汲取传统戏曲有价值的地方, 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超越自己, 不断创新, 是民族声乐具有更强的包容性。也就是实现科学方法和民族风格的完美结合, 保持我国民族声乐原有的演唱风格和特色。

例如, 李谷一演唱的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 在当时的年代传遍大街小巷, 这首歌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功, 和李谷一老师完美的演唱是分不开的, 李谷一老师所唱的这首歌曲婉转动听, 吐字非常清晰, 声腔饱满, 体现了传统戏曲的味道, 又不失民族声乐的特色, 再加上优美的音律, 将戏曲演唱技巧和民族唱法完美融合, 也就是中国传统京剧和民族声乐的完美融合。我国的传统戏曲可谓是百花齐放, 不同的地区有着不一样的剧种, 有大众耳熟能详的京剧、黄梅戏、昆剧, 也有小众的梆子和河北评戏等, 这些剧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都能够成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借鉴的对象。

三、结语

总之, 演唱风格不能千篇一律, 如何做到演唱风格个性化发展, 成为声乐艺术的标杆, 就必须完善演唱技巧。传统戏曲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岁月的发展, 在演唱技巧上都有着值得借鉴和吸收的地方。民族声乐的演唱必须要以传统戏曲艺术为镜子, 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灵活运用传统戏曲的精髓, 并实现自我发展和创新, 推动我国民族声乐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童丽娜.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历程中现象与问题探究[J].北方音乐, 2011 (8) .

[2]刘卫防.传统戏曲声腔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J].四川戏剧, 2011 (4) .

戏曲演唱 篇6

一、中国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发展

(一)中国民族声乐发展

1.西学东渐

着眼于演唱形式而言,随着经济全球化持续加深,中外交流亦随之广泛化,现代民族声乐充分反映着传统声乐民族性,但亦具有西方美声现代性,诸多西洋乐器涌入中国后,我国传统表演形式受到冲击,亦逐渐与西洋声乐产生融合,推动了中国声乐进一步发展。与现代民族声乐发展密不可分的因素有两方面,其一为专业性、群众性音乐创作,其二为演唱活动形式的创新与改进,这推动着我国现代声乐走向成熟。

2.传统民族声乐韵味被扼杀

我国戏曲艺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民族声乐韵味被严重扼杀,尽管中国现代民族声乐成果高,但传统戏曲中的技巧性优势并未被演唱者深刻领悟,许多都是表面象征性的理解,深层次的涵义早已被扼杀,逐渐失去。绝大多数的舞台演唱均是以奢华的舞台、华丽的服装和美艳的演员呈现的,演唱者是将表演作为谋生的一种手段,而观众将其作为娱乐的节目,他们并不会对戏曲更深层次的涵义进行挖掘,现代民族声乐中的中国传统戏曲元素不断减少,意蕴浅显通俗,大都经不起时间与风雨的考验,而这亦是现代民族声乐发展缓慢的一大原因[1]。

(二)中国传统戏曲发展

1.中国曲艺艺术

传统声乐艺术极具歌唱技巧的为曲艺及戏曲,而这两种声乐艺术为当代影响最大的种类。曲艺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瑰宝,其是以说唱为主的艺术,强调故事叙述及人物刻画的重要性,并注重思想情感表达及社会生活实际反应,可谓是说唱艺术的总称。艺术形式多是以说唱为主,采用生活化语言清晰自然的叙述,情感表达真切浓郁,唱出的歌词悦耳动听,其极具地方特色。通常曲艺演员应具备深厚的说功、唱功、做功,歌唱时应懂得与听众交流,唱时要及时掌握听众的反应,演唱整个过程中要与听众一同体验艺术[2]。曲艺艺术历史悠久,形式丰富多彩,春秋战国《诗经》中的《国风》,其间以叙事性民歌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实际,而这于说唱艺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汉乐府的《孔雀东南飞》均是说唱艺术发展的重要基础,为说唱艺术的重要组成;发展至唐代则出现了大曲,此类型艺术促进了民族声乐的进一步发展,说唱艺术亦随着唐代经济而繁荣,这时则出现了俗讲,说唱艺术至此便真正发展。此类说唱艺术是由佛教宣讲教义而发展的,通常是俗讲僧进行讲唱,而讲唱时要保证声调婉转动听,曲调务必顺畅自如,以此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这则影响了当时的歌曲创作,该时期的曲艺说唱艺术飞速发展,相关体系亦持续完善[3]。当代,我国早已形成了诸多曲种,音乐唱腔均是曲牌体与板腔体、混合体,曲艺说唱艺术为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奠定了基础,亦积累了更多演唱经验,其艺术成就很高,强调说唱语言准确无误,艺术表现声情并茂,演唱者要严格控制自身气息,保持声音持久力,可有效处理不同音色。可以说曲艺唱法注重语言处理技巧,追求声音的完美动听,且汉语声韵调变化多端,中国民族声乐演唱时务必注意[4]。

2.戏曲艺术

中国戏曲可谓是世界古老戏剧文化的重要组成,其强调唱、念、做、打,以此综合表演呈现戏剧形式,戏曲历经数百年的发展,积累了更多的成功经验,亦随着时代变迁而创新与改进。戏曲剧种上达几百种,用以演出的剧目众多,可谓是世界戏剧艺术发展的重要内容。戏曲源自歌舞与滑稽戏、说唱艺术,经历了百年发展,比如唐代的《参军戏》,再发展到宋代的传奇和南曲等,中国戏曲艺术已得到认可和确立。元明清时期大力发展戏曲,并提倡互相继承和借鉴,包括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等,戏曲艺术已发展的十分完善[5]。

戏曲艺术极具综合性、细腻性与程式性,其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更反映着中国戏曲的独特之处。戏曲演唱技巧积累亦是中国民族声乐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比如常用的气沉丹田、吐字清晰等,唱曲强调起末与过渡、揾簪、攧落,演唱者应全面控制乐曲地方风格,才能更好的演唱民族声乐。中国戏曲演唱技巧众多,唱词、韵味、气息、情绪表达等均具备相对完善的技术,观念、审美、方法等是将西方声乐体系与中国民族声乐充分结合,亦强调演唱者将各种演唱技巧有效结合,以确保自身演唱水平提高,推动中国戏曲的进一步发展,民族声乐亦随之壮大[6]。

(三)民族声乐与中国传统戏曲的关系

中国传统戏曲诞生于古代西乐及百戏,其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众多朝代的更替与发展,为顺应时代发展需求而改变,且于唐宋时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而在此演变过程中,产生了诸多不同剧种,比如元明杂剧与宋元南戏,或者是明清传奇等,剧种可达360多种,川剧、京剧、黄梅戏等均极具代表性。尽管传统戏曲及现代民族声乐相似之处不多,但其演唱形式缺失互相融合与借鉴的,表演风格亦是别具一格、意味深远的,而唱腔技巧均是相同的,都注重咬字发音清晰、吐字行腔圆正与风格韵味深远,表达形式亦是相同的,比如其语调、表情、感情与动作均是相同的[7]。

二、民族声乐中戏曲演唱技巧汲取途径

(一)加强现代民族声乐中传统及辩证处理

现代民族声乐演唱应体现人民大众的内心追求,要合理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征,汲取传统戏曲演唱技巧的精华,促进自身持续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特点与传统审美观息息相关,语言及音乐为传统戏曲发展的重要基础,民族声乐演唱时可充分融入戏曲演唱技巧,让戏曲的影子植根于民族声乐中[8]。演唱者要充分掌握戏曲演唱技巧,并将其灵活用于民族声乐演唱中,不断加强传统戏曲演唱基本功练习,确保民族声乐演唱时,演唱技巧应用更为灵活。

(二)加强科学方式及民族风格的融合

民族声乐演唱中,要不断汲取传统戏曲演唱技巧,而这不是简单的艺术表现手段,亦不是真正摒弃西方声乐演唱技巧,要于内心坚持表征否定观点,以求同存异的态度促使两者共同发展。全面分析民族声乐与中国传统戏曲存在的不同之处,积极借鉴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并将其充分融入民族声乐演唱中,再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确保民族声乐更具包容性。加强科学方法与民族风格的充分融合,使得民族声乐保留自身演唱风格与特色的同时融入更多演唱技巧,促进民族声乐与中国传统戏曲的进一步发展[9]。

三、民族声乐中传统戏曲演唱技巧的运用

(一)咬字发音

传统戏曲演唱强调咬字发音的重要性,而咬字发音可衡量演唱者的演唱水平与功底,进行戏曲演唱时要严格防范发音错误,不可出现音包字,通常音包字吐字不清晰,再是吐字时的声音受制于音乐,听众会觉得戏曲仅有声音,缺乏相应的唱词,此类问题出现于演唱者歌唱中时,演唱者务必吐字清晰,确保字正腔圆,这亦是演唱技巧发挥的关键,关系着演唱者的艺术表演质量。语言为咬字发音的重要载体,亦是其不可缺少的传播媒介,咬字发音时的字均发音准确,演唱者相应的情感表达需要以咬字发音体现,演唱内容更是与咬字发音正确性密不可分[10]。

演唱过程中的咬字发音并不等同于说话时的咬字发音,人的舌头于口中的方位和气息变化均是不同的,而演唱者此方面的情况更为复杂。通常演唱者不可以说话时的咬字发音,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与选择。唱歌时的咬字位置务必准确无误,口与咽处要以巧劲发音,力度均匀,将字准确布置于头腹尾位置,以此产生的声音效果十分完美。字音均是以声母、韵母组成的,声母决定着字音的准确性,而韵母决定着声音发生效果,演唱者要全面掌握声母与韵母应用,并将自身情感充分融入,使歌曲演唱达到预期效果。

(二)吐字行腔

戏曲艺术强调字正腔圆,表现亦注重声情并茂,而这亦是演唱是否成功的关键。字与腔是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戏曲表演时的发声要圆润,并极具美感。演唱者要正确把握口腔咽,保证吐字行腔效果良好[11]。吐字发声时要以竖为主,尽可能的控制短字头与长韵母,以确保戏曲与表演互相适应,字正强调发音时的口腔形状及位置准确无误,且应具备相应的力度;腔圆则是母音共鸣时的位置务必准确无偏差,保证发生圆满。戏曲表演者发声前的声带务必继续力量,发力时要确保气息顺畅,使得发出的声音均铿锵有力,且极具张力,这时的行腔及共鸣效果则非常完美。再是为了确保歌曲演唱感情色彩表达合理,演唱者会使用断腔、拖腔、连腔、笑腔等演唱技巧。

(三)风格韵味

戏曲演唱非常注重节奏抑扬顿挫,更强调情感表达合理有效,这亦是戏曲风格的充分体现。中国戏曲剧种可达360多种,各个种类的戏曲演唱技巧均是不同的,唱词不同的戏曲种类演唱手段亦是不同的,艺术表现效果亦不同[12]。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戏曲艺术亦随之不断发展,戏曲艺术及民族声乐被充分融合,民族声乐艺术中融合了诸多戏曲风格。但因地域文化不同,不同地区的民族歌曲及演唱风格均是不同的,比如北方民族歌曲开朗、豁达,南方戏曲则非常委婉,节奏大都非常缓慢。风格韵味强调字正腔圆的重要性,以此确保演唱者情感充分融入,并将韵律及情感完美融合,让演唱艺术效果极致发挥。

四、结语

演唱风格不可全部相同,而演唱风格个性化发展是声乐艺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时则应强调演唱技巧的完善。中国传统戏曲历经数百年发展,其演唱技巧不断积累,值得现代民族声乐演唱者借鉴。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中国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变得独特,戏曲作品也都极具地域风格,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均融合了戏曲演唱技巧,并对此不断改进与完善,便形成了现代特有的艺术形式,强调戏曲与歌曲的完美结合,就中国传统戏曲来讲,这亦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传承和进步。民族声乐演唱者要深层分析传统戏曲艺术特点及其优势,不断汲取其间精髓,并更好的融于自身演唱中,再根据实际情况将其创新,以促进中国民族声乐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探讨了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在中国传统戏曲中的运用,简述了中国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发展,探讨了民族声乐中戏曲演唱技巧汲取途径,分析了民族声乐中传统戏曲演唱技巧的运用,为民族声乐与中国传统戏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摘要:中国传统戏曲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瑰宝,我国文化艺术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被众多文化熏陶,其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彩,艺术学科亦极具民族特性。民族声乐是基于中国传统戏曲发展的,汲取了西方声乐艺术的优势,并将其演唱技巧合理融入,历经不断创新与完善,已发展形成了完善的歌唱艺术形式。民族声乐演唱技巧与中国传统戏曲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源远流长,其于各自发展中互相借鉴与融合,促使两者共同发展。本文探讨了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在中国传统戏曲中的运用,并对其相关方面进行了分析,为民族声乐与中国传统戏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民族声乐,演唱技巧,中国传统戏曲

参考文献

[1]张雪莲.论民族声乐与戏曲演唱艺术的共性[J].大舞台,2013,04.

[2]张雁.民族声乐对戏曲艺术的学习和借鉴[J].大舞台,2013,01.

[3]王志昕.中国传统曲艺与戏曲元素影响下的民族声乐[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1,03.

[4]黎小龙.现代民族声乐与戏曲艺术的关系[J].大舞台,2012,07.

[5]宋艳琼.论民族声乐向戏曲唱法的借鉴[J].戏剧之家,2015,02.

[6]陈汀滢.谈民族音乐各个体裁的共性与个性——以戏曲和民歌为例[J].戏剧之家,2015,09.

[7]贾楠.立足传统唱响主流——中国民族声乐女高音与京剧青衣唱法之比较[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01.

[8]张玲琳.浅谈戏曲演唱与民族演唱的结合[J].民族音乐,2015,03.

[9]童丽娜.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历程中现象与问题探究山[J].北方音乐,2011,08.

[10]刘卫防.传统戏曲声腔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J].四川戏剧,2011,04.

[11]田晓红.民族声乐如何发展创新[J].戏剧之家,2011,04.

戏曲演唱 篇7

一、我国传统戏曲演唱技巧与民族声乐之间的关系分析

传统戏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非常多的技巧和方法,而且融合了舞蹈、文学以及美术等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传统戏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在唐宋时期逐渐地成熟,并且在历史的发展形成了杂剧、传奇等多个剧种,而且也融合了当地的相关文化和唱腔等,在发展的过程中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形成了一系列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影响力的剧种类,例如京剧、昆曲、豫剧、川剧和黄梅戏等戏剧。传统戏曲具有丰厚的养分,在发展的过程中与民族声乐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例如二者之间的文化底蕴和基础相同,都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上发展而来的;而且都具有比较强烈的地域特色,地域也成为了其分类的依据。在唱法上其艺术风格相似,主要以真声为主,伴随着假声,在气息的应用方面其原理相同,只是在表现手法上存在着差异。此外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以传统戏曲文化为基础,戏曲唱腔的丰富性又为民族声乐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养料[1]。

二、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在民族声乐中的应用

(一)吐字发音要清晰

在传统的戏曲演唱过程中,对于吐字发音的要求比较高,要求其吐字清晰,不能出现含糊其辞的现象,当只有声音而没有词时就难以表达出戏曲应有的含义,这样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也无所适从,人物形象也就难以塑造。吐字清晰是所有演唱方式中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民族声乐演唱的过程中,也十分重视吐字发音和声音表达的技巧,因此在民族声乐中应当充分地借鉴传统戏曲的技巧和要求,从而使民族声乐在表达的过程中更加地丰满、形象,富有张力。在民族声乐演唱的过程中,应当要求其吐字清晰,不管在什么样风格的民族声乐中,都需要这样的演唱技巧。在借鉴和应用的过程中,要体会其内在的含义,揣摩其中人物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方式,从而对民族声乐的演唱具有整体性的把握。

(二)做到字正腔圆

在民族声乐演唱的过程中,要求字正腔圆,而且富有感情,通过感情去感染观众,这也是戏曲中的基本要求。在传统戏曲演唱的过程中,讲究声音的干净透亮,声音要清脆。对于字正腔圆来说,要求在字的发音中要准确,例如呼吸的节奏应当符合发音的要求。戏曲演唱在过程中,需要保持声音的圆润来表达出其艺术上的美感,这对于演唱者的发音器官的配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例如嘴型、声腔等都有具体的要求。在民族声乐演唱的过程中,充分地借鉴和应用了戏曲中的这一技巧,对于词句的表达也十分重视,不仅要求吐字清晰,而且要饱含深情,表达出台词背后的情感,实现发音的合理配合[2]。

(三)风格的借鉴

在戏曲演唱的过程中,需要正确地把握好节奏和音调的高低,同时还需要准确地控制演唱过程中的气息。根据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的戏曲种类达到了几百种,而且在表达技巧和发现方式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即便是同一乐曲,对于同样的字词的表达处理也存在着不一样的方法,由此所表达出的情感也不同。由此可见,戏曲中这些不同的演唱技巧和处理方法,能够使戏曲表达出不同的含义,从而带来了不同的戏曲风格。在再加上戏曲具有比较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导致了其风格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例如在我国江南地区,戏曲的风格常常比较婉转,但是在北方地区的戏曲则往往在表达感情的过程中比较激烈、慷慨,例如陕西地区比较有名的秦腔等,这些戏曲的方式的曲调高亢、悲凉,能够表达出独特的情感。此外,不同的戏曲形式都需要借助内容来表达出其内在的情感,才能表达出戏曲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民族声乐的演唱过程中,应当充分地借鉴戏曲在风格表达上的不同,这样就能够丰富民族声乐的形式,从而使民族声乐的风格更加地多元化,最终能够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艺术感受。

三、结语

传统的戏曲在演唱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技巧和方法,从而创造了多种艺术风格和韵味,体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新时期下,对于民族声乐演唱来说,应当充分地借鉴和学习传统戏曲在演唱过程中的技巧和方法,做到字正腔圆,体会不同技巧的艺术感受,应用到民族声乐中,从而增强民族声乐的表达能力,进一步增强民族声乐的活力,使民族声乐能够不断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摘要:传统戏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演唱方法,对于声调的把握、动作的选择等有独特的要求,特别是在表演中对于演员的每个眼神、动作以及台词的唱法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民族声乐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地借鉴和应用了传统戏曲的演唱技巧,通过加强其相关的研究,对于丰富民族声乐的内容和演唱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戏曲,技巧,应用

参考文献

[1]罗晓宇.浅谈中国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运用[J].黄河之声,2015,18:75-76.

【戏曲演唱】推荐阅读:

演唱探析07-20

歌曲演唱05-21

音乐演唱06-04

学生演唱06-14

演唱处理07-24

演唱心理08-07

演唱艺术08-20

演唱个性09-04

演唱技术09-24

演唱水平09-26

上一篇:动态核心下一篇:策略与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