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心理

2024-08-07

演唱心理(共10篇)

演唱心理 篇1

歌曲的演唱和表现, 与歌唱者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人的嗓音, 是我们人体中的一部分, 与其他乐器有着质的不同, 它有不稳定性, 会受到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任何微小的变化都有可能产生不同的声音状态。但它又有可控性, 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调整来改变发声状态, 从而提高发声技巧技能。因此歌唱中的心理调控尤为重要, 怎样运用歌唱心理技术是歌唱的关键所在。歌唱活动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再创造活动, 本文

村土地制度, 劳动力市场的分割表现为一种制度性的分割。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为两个市场, 即大中城市的主要劳动力市场和小城镇及农村的次要劳动力市场。在大中城市的主要劳动力市场又分为两个层次, 即福利待遇好、工作稳定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正规部门和福利待遇不好、不稳定的私营企业。而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之间以及不同的层级之间报酬相差很大, 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很高。导致很多大学毕业生宁愿待业在大中城市的主要劳动力市场寻求就业机会, 也不愿意到次要劳动力市场或私营企业工作。

(四) 大学生就业难是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不可避免的现象

大部分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都经历过高等教育扩张的阶段, 与之相伴生的, 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印度20世纪50年代初大学在校生数仅为26.3万, 到90年代初就已高达试从演唱心理活动以及作品二度创作方面, 探讨解决演唱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有效进行心理调控, 充分发挥演唱水平。

一、歌唱中的思维与想象

歌唱中, 需要用到思维和想象。思维、想象的心理活动, 是歌唱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心理过程。歌唱的情感首先是对歌词的理解。对歌词词义有了正确清晰的理解后, 我们才能正确表达出作品的思想感情, 而对歌词的理解靠的是我

675.5万;而50年代初大学毕业生失业总人数为两万左右, 70年代达到120万, 直到90年代初, 印度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仍高达15%。对于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来说,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属于市场经济中的正常现象。日本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从1991年的80.9%开始逐年下降, 1995年为67.1%, 此后一直徘徊在60%~70%之间。

三、总结

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个人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的原因, 也有外部环境的原因。个人的客观条件不以我们的意志改变, 外部环境短期内也不会迅速改变, 这是每个大学生都应该清醒认识的一个事实。因此从大学生自身来说, 实现良好就业要调整就业期望值, 就业观念不改变, 只能是画地为牢, 徒增就业困难和烦恼。而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个复杂们的思维活动。在思维中产生具体的、具有指向性的情感和形象, 我们称之为语言思维。歌唱者通过积极的语言思维理解歌词的涵义, 领会作者的意图, 然后用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的内涵、情绪、情感, 与听众交流、共鸣, 进而被听众理解、共享、接受。

想象是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 它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每一个人的经历经验不同, 思维方式不同, 因此音乐中的想象具有主观性, 是一种主观化的心理

的社会问题, 光靠大学生自身努力是不够的, 还必须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 依靠高等教育改革以及社会各方面的配合才可能奏效。

参考文献:

[1]赖德胜.高等教育投资的风险与防

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版) , 2009 (2) .

[2]赵宏斌.论高等教育投资风险与教育

过度的关系[J].江苏高教, 2003 (6) .[3]徐晓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双重机

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J].青年研

究, 2002 (6) .

[4]揭子平.从劳动力市场分割和教育过

度看大学生就业难[J].黑龙江科技信

息, 2008 (11) .

[5]李红.大学生择业观探析与引导[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4) .

活动。想象伴随着大量的思维活动, 它取决于我们对各种内在与外在刺激的认知和组合。我们演唱时, 首先要通过语言思维产生清晰明确的形象或意象, 在头脑中有了指向性之后, 通过声音和表情表现出来。想象的目的在于表现, 通过声音与表情双方面, 让欣赏者受到感染。一个好的歌唱者要能够运用声音来表现歌词内容, 结合自己的想象与内心体验去描述现实和情感, 并将这些情绪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来, 有创造性和感染力地歌唱。

联想、想象的心理活动包含意象层面和技术层面。我们对作品情感基调、层次的分析, 深刻体会歌词的意境内涵, 再经由想象产生的丰富感觉表象, 使听觉、视觉相互转化。我们头脑中的表象包括歌词的描述、歌唱者对作品内涵的体会和对作品意境的体验, 并形成于自己头脑中的想象与联想。通过各种方式来启发想象, 调动积极联想, 培养联想、想象能力, 形成定向活动。想象还表现在歌唱中内心听觉的运用上, 我们对作品在结构上、情感上、声音效果、表现细节上有了大致的方向, 内心有了一定的音响图像。有了一定的作品轮廓和声音概念, 实践中就可以根据既定的目的, 训练自己的技能技巧。我们通过不断地调整不理想的声音动态, 使之更接近想象中的音色、效果, 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但运用这种具有指向性的内心听觉的能力, 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也不是稳定存在的。我们要有意识地反复进行训练, 通过长期的练习形成定向活动, 才能用内心的音响构想来指挥自己的演唱, 从而实现个人的再创造。

二、歌唱中的情感表现

歌唱中的情感表现, 是人与音乐之间各种情感因素的心理过程。情感活动是人们非常重要的心理活动, 把握了作品的情感基调和情绪, 才有歌唱的动力, 演唱才富有激情, 歌声才有感染力, 没有感情缺乏感染力的歌唱只是机械运动, 毫无表现力也毫无价值。曾听说过这样一则故事:意大利著名悲剧演员罗西应邀参加宴会, 在宴会上罗西富有表情地用悲凉的音调表演了一段朗诵, 大家听了不由得潸然泪下, 这时有人却跑到大厅大笑起来。后来人们才知道, 罗西朗诵的哪里是什么凄凉的诗歌, 他朗诵的其实是桌上的菜单。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感情投入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感情的投入, 配合娴熟的技能技巧与表演, 能够打动人心。歌唱也必须这样, 我们需要进入情境、投入情感, 才能塑造出深刻、生动的音乐形象, 才能使歌声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歌唱的情感表现一方面来自歌曲结构旋律的起伏变化、节奏节拍的变换、歌唱语义的指向变化等, 另一方面也来自演唱外部的刺激。表演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我们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 我们既要准确鲜明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内涵, 又要注入自己的理解及个性特征, 表现出演唱者的个性情感。将内在情感刺激与外在情感刺激有机融合起来, 使不同的歌唱者在表现同一作品情感内涵与动态时, 各具特色, 各具生命力。

三、二度创作中的演唱个性

歌唱表演要讲究个性, 对于歌唱者来说, 个性是成功的主要因素。而每个人的演唱个性是有差别的, 这主要是由于每个人对歌曲的认识和分析不同、情感反应不同、意志力不同, 因而歌曲演唱的表现也不相同, 各有特色、各放异彩, 有柔婉深情的演唱, 有深沉质朴的演唱, 有绚丽舒畅的演唱, 有刚健豪放的演唱等。这些别具一格、独树一帜的演唱特色, 都是歌唱者表现出来的演唱个性。

歌唱表演中, 演唱个性是极为重要的, 突出表演者的个性, 会使歌唱表演更具有生命力。表演个性是表演者的心理活动过程。罗伯特·汉米尔顿曾说:“真正的个性不是从自我主张开始, 而是把自己遗忘在某种更伟大的事物中, 然后, 再更丰富和更深刻地集中反映出来。” (引自《心的歌声》) 歌唱者是通过自己的声音表现其演唱个性的, 他们根据歌曲作品的不同思想、情绪和情感, 变换着自己的声音、音色和音响。在生活中, 平静时小声说话, 激动时大声说话, 喊叫时特殊音调, 我们不用看他的表演, 大家就会断定他所具有的情绪和情感, 或是快乐或是忧伤, 或是欢笑或是悲哀, 或是愉快或是痛苦等。原因就是这些不同情绪和情感都会由一种个性音色准确地表达出来。

歌唱表演者的个性是建立在心灵上的表演艺术造诣, 单纯的声音是由生理振动构成的, 然而声音的表现力却是由心理振动构成的。参与声音, 即把思想、情感、精神、想象等注入单纯的声音里去, 那么就会使声音具有生命和灵魂了, 并且能拨动人们的心弦。这种完美的声音, 既表达了歌曲作品的个性, 又表现了表演者本人的个性。

歌声的生命和灵魂是歌曲思想的具体体现, 表演者要使自己的歌声具有真正的生命和灵魂, 必须从四个方面去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表演个性。第一, 确认歌曲情境、情节、情绪和情感, 以及人物性格和思想;第二, 确定“描绘”歌曲的各种声音色彩;第三, 明确歌曲的风格及演唱韵味;第四, 注意表情与内心情感的变化对比。

由于每部作品的思想情感不同, 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同, 每个人的理解不同, 每个人的嗓音条件不同, 因此也就产生不同的审美个性。这种审美个性决定了对歌曲演唱处理的个性, 从而给听众带来独特的审美感受。

科学的发声法不只是单纯的生理活动, 而是在人的心理支配和控制下的艺术创作。演唱者个性心理的差异和音乐演唱创作的特殊性, 决定了声乐演唱决不仅是技能训练, 还应该包括心理的培养。心理和生理都是人体的机能, 在歌唱艺术实践中只有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协调, 才能使我们的歌唱艺术创作达到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吴天球.让你的歌声更美妙—歌唱的具体方法与训练[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2]P.M.马腊费奥迪.卡鲁索的发声方法—嗓音的科学培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8.

[3]田丁.试论声乐学习中自我意识的培养和应用[N].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8) .

[4]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

演唱心理 篇2

一、紧张心理状态的影响

紧张心理状态不论在生活中还是歌唱中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们的正常工作,在声乐教学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种情况:有的学生歌唱欲望非常强烈,他们渴望展示自己的才能,但是由于演唱时精神过于紧张,以致平时所掌握的歌唱技巧和方法得不到正常发挥。

声乐心理学表明:声乐艺术是以音乐和语言艺术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为了充分表现艺术,除嗓音技巧外,还需要智力的援助。情绪和情感、感觉和知觉、爱好和性格特点,都是属于人的心理现象。声乐也不例外,同样受着心理现象的影响。因此,歌唱时人的心理素质的好坏对学习者克服紧张心理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有的学生在考试后回忆到:站在舞台上,双腿不自在地颤抖,感觉全身神经都紧绷着,面部表情僵硬,完全不能正常发挥等等。

二、造成紧张心理的原因

心理学家认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的情绪紧张,致使原来已经形成的熟练动作,不能重新回忆、再现,通常称之为“怯场”。“怯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客观环境和思想压力。这里的环境主要指表演场地的不适应而产生某种心理压力;思想压力主要指学生自信心不足而导致紧张、怯场。

三、如何克服演唱中的紧张心理状态

歌唱虽然是由人的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吐字等共同参与下的身心整体状态,但所有这些运动都是人的高级神经系统控制并将它们协调起来的。

在演唱中,对表演环境的适应主要可以采取多排练歌曲、多熟悉场地。在表演之前,要假想一些可能出现的现场问题,并一一做好记录;同时要能和伴奏配合熟练,注意自己的听觉,不因场所的变化而受到影响。

针对思想压力,首先学生要在学习中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音色,树立正确的训练方向;其次在学习中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心里想着“我要唱”“我能唱好”,那么即使你的嗓音条件不是很好,但与老师的配合却会很协调,学生自己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也会进步很快;再次,要经常主动地去请教优秀的学员,主动地去学习别人是怎样表演的,并通过自己的实践,比较与他人的不同,取其精华,一步步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来克服自己的紧张心理。

所有事实均是主客观的辩证统一,只有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会对克服演唱中的紧张心理有所帮助。

在音乐演唱中如何进行心理调控 篇3

音乐演唱心理变化应对方法心理调控作为一名演奏家或者歌唱家,当他们登上台展示自我魅力的时候,也在向观众传达一种心情,或是喜悦,或是悲伤。作为一名音乐人,为了使自己登台后能最大程度地感染到自己的观众,激起观众的共鸣,他们在台下往往会加倍练习。但是最容易使他们忽略的是进行心理调控训练。因为他们都相信自己的控台能力。但诸多案例表明,在这个方面过多的音乐人表现得过为自信。试想一下,当您登上台之后,面对的是上千乃至上万的观众时,你会不会表现的紧张?会不会突然担心自己的演奏或者歌唱由于不好而砸了自己的饭碗?会不会突然忘词等诸如此类的状况的发生。所以说,作为一名演唱者,当你在准备一场节目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心理调控方面的准备。诸多案例表明,对演唱者而言,进行心理调控是很有必要的。

一、在音乐演唱中心理调控的作用

人的心理以不同的形式能动地反应着客观存在世界的事物及其联系。在认识客观世界之前,不仅要反映事物的属性、特征及其关系,还产生了对事物的态度,引起各种主观的体验,这就是情绪和情感,它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大脑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反应。这是人的一种心理。那么在音乐演唱中心理调控有哪些作用呢?

1.动力作用。动力功能能够使演唱者在表达情绪和情感使尽可能的声情并茂,通过增强自己的情绪去引导自己的行为,去尽可能完美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去向观众渲染这份喜悦的心情。引导观众进入到音乐的殿堂。

2.调节作用。指的是演奏者的情绪和情感是人的认识活动的唤起者和组织者,情绪和情感的适应能调节和组织其他心理活动,以适应变化的情况。在音乐演唱中,当演唱者遇到各种突发问题时能够进行尽快的调解以面对不同的问题。心理调控作用最大的功能就是调节功能。它可以尽快地平复演唱者的心态,是他们能够尽快地平静下来去处理问题。

3.感染作用。在音乐演唱中,掌握了心理调控的能力也就学会了把握观众心理的能力,把握了观众的心理就可以尽可能地去引导观众享受音乐,尽可能地提升观众的情绪,使观众沉浸在演唱者美妙的歌声中。演唱者可以很好地把握住观众的心理,通过简单地肢体动作和歌唱将观众带领到一个有一个视听盛宴的高潮。让观众真正的体会到音乐之美,进入到音乐的殿堂。

二、在音乐演唱中常见的几种心理问题及产生原因

为了使更多地演唱者证实心理问题所带来的影响,下面我们将具体地举出一些在音乐演唱中常见的几种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相关影响。

1.紧张心理。可以说任何一个人当面临一个新的场合或者突发问题时都会出现紧张心理。紧张心理是由于环境的突然改变给人造成的一种震撼作用,使人大脑皮层突然受到刺激造成的。这种现象表现在很多人的身上,现在我们重点介绍出现在演唱者身上的现象。

在演唱者进行演唱的过程中,下面往往会有很多的观众,作为一名演唱者,当他上台表演的时候,他首先看到的是数不清的人以及强烈的灯光照射。在这种情况下就会由于受到刺激出现短暂的紧张现象。紧接着,当演唱者演唱时,可能会有观众献花,或者有观众直接冲到前台。这一现象不亚于饥饿者突然看到食物时的心情。这种强烈的冲击可能也会对演唱者造成一定的刺激。我们在观看演唱会时不难发现诸如此类状况的发生。很多演唱者面对这种状况时选择的时终止演唱,保安进行秩序维护。那么这样就容易造成观众对演唱者的反感,毕竟人家花钱是看演唱的,不是看闹剧的。

2.忘词现象。这一类问题的产生也是由于紧张所造成的。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也有不少演唱者出现过这类的问题。当上台演唱时突然忘词或者串词的现象也比比皆是。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应当怀疑演唱者的演唱功底以及台下准备轻情况。因为毕竟是唱自己的老曲子,所以很自信,或者说自己演唱的太多,场上一激动就串词或者忘词了。这些都是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演唱者在这方面的心理调控能力还是很强的,现代科技也可以帮助演唱者克服这些问题,当然,当忘词的时候演唱者也可以交由观众合唱,这也不乏是一种互动的方式。忘词现象是仅次于紧张心理的一个普遍问题,如何更好地解决它或者利用它是演唱者需要掌握的一个演唱技巧。

3.控场失误。控场失误指的是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解决突发问题时所采取不当的处理方式造成的失误现象。可以说,很少有演唱者的演唱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那么一点点的小瑕疵出现,当出现这些问题时,也是考验演唱者临场应变能力的时候,处理得当不仅不会对演唱过程有所影响,而且还会受到意外的效果,处理的不好,可能会加重突发事件所带来的恶劣影响。当有突发事件出现时,作为演唱者应当主动挺身而出进行解决,而不是交给自己的手下去解决。因为你本人去解决会让你的粉丝看到你不一样的一面。而当你去解决问题时就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认真去解决。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演唱者为了在粉丝面前表现自己,往往去承担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就容易造成突发时间由于没有及时解决而产生的后续问题,也容易对演唱者本身的形象造成损害。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到突发事件产生时,经纪人问了保护演唱者,很少去让演唱者处理突发事件。那么笔者认为,在突发事件面前,演唱者可以尽自己的能力去处理,因为这样也可以提升自己的个人形象。

4.观众气氛低造成的心理压力。评价一名演唱者演唱的好坏,最主要的就是看场内观众的气氛。观众气氛低迷也会给演唱者造成一定的压力。这方面处理不好的话会导致演唱者的效果愈来愈差,观众的情绪愈来愈低的恶性循环事件。作为一名演唱者,当发现自己的演唱无法带动群众情绪时确实很难保持之前的亢奋心情继续演唱,这需要很大的勇气来征服自己继续进行演唱。诸多案例表明,虽然很少有演唱者面临这种问题,但是当这种问题出现时很少有演唱者能够把握得住。他们或选择停场,或通过活动来激起观众情绪。这些选择并不能够激起观众对演唱的激情,只能事半功倍。笔者认为,这种情况下,演唱者应当演唱观众较为容易产生共鸣的歌曲,并到场内与观众进行互动,以此来激起观众的情绪。

5.缺乏自信心。对于大多数刚出道的演唱者而言,他们受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较深,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过多的在台上表现自己是不谦虚的表现,由此造成了不敢表现自己、自信心差的现象。这就容易造成演唱者即使在台下表现得再完美,在台上,在展示给观众欣赏的时候效果不佳甚至产生恶劣影响。不仅仅影响演唱者本身,可能还会影响到演唱者所在的经纪公司。

演唱艺术的技巧、心理与情感 篇4

如何演唱:

首先身体站好吸气的同时打开三个腔体,气息吸下去。找到哼鸣或者头前方的一个高位置的点,软腭、硬腭、前硬腭打开,然后丹田处用力弹一下后保持并支撑,用这个力量去敲响高位置的点,用身体唱而不是嗓子,声音要往前面走,声音在前面集中的一条线上走动但是空间可以想象无限大。上方一个高位置的点,下方一个支撑的点两个点向两端无限拉伸,越长越好。这就是歌唱中真确的状态。

1)呼吸:呼吸是人类与外界进行交流的一个自然动力,人在生活中说话就伴随着呼吸。但是说话的呼吸与唱歌的呼吸方法是完全不同的。说话中的呼吸是一种自然状态的呼吸,可以任意吸气呼气,对于气息的要求很简单。但是歌唱中的气息要求是要流动与支撑,下沉保持的一种状态。要拥有好的呼吸方法对于体态的要求也是十分重要的。

2)共鸣:共鸣从物理方面讲是指物体高频率的震动长生的音高的声音。越是连接严密的狭小的空间越难以产生共鸣,所以要想产生共鸣就要给予足够大的空间。在声乐演唱中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歌唱共鸣的感觉应该是整体的,它包括头腔、口腔、胸腔三个部分的共鸣腔体,学会利用好这三个腔体的共鸣会使声音更加响亮。

3)咬字:咬字很重要,咬不住字声音就不集中,气息也不会找到点无法给予力量,更别说是共鸣了。咬字就像是啃苹果的感觉,都是上口盖说话的感觉,千万切记不要拉下巴或者用下巴用力。下巴是放松的状态。吸气的同时把口盖吸起来,软腭给力量咬出字头,把字咬住后加气息,打开状态时外部不要夸张,要让内口腔软腭,笑肌的部分打开。去肯每一个字。在要唱一首作品之前,先一个字一个字用这种咬字的方法念出来,然后在唱,就很好找到咬字的感觉了有利。

二、如何掌握作品的情感

1、掌握作品背景

在学习一首歌曲的时候首先要了解歌曲的背景故事,这样有便于演唱者去理解歌曲的意思,能更好的诠释其内在的意义。例如:歌曲《铁蹄下的歌女》这首歌曲写的是在日本侵略者铁蹄下的欺压、凌辱的歌女血泪控诉。体现他对日寇的反抗和他的爱国情怀。歌曲在哀怨中坚而有力。了解背景后把自己融入带当时的环境当中,进入角色。

2、学会抒发情感

在进入角色深知情感后要学会如何运用方法传达情感。因为歌曲是唱给观众的,要让观众也可以体会到这首歌给他们带来的故事和感受。还是运用《铁蹄下的歌女》这首歌,前一段是歌女的诉说要配合悠长的气息和哀怨的心情,哭腔的感觉。后一段节奏加快是歌女诉说心中的不平对黑暗社会的不满的一段,这段气息要坚定有力每个字都要有力。把自己当作歌女用内心的感觉和饱满的技巧去演绎,挖掘歌曲的内在含义,去抒发挥泪的力量。

3、情感带动演唱

情感可以带动声音,有时候会找不到唱歌的状态,但是情感的融入会调动你的情绪让你整个人兴奋,会帮助你达到你想要的声音,这就是情感的作用。中下音区如果觉的方法演唱不够结实的时候可以用哭腔找一下状态,有时候演唱,声音出不去可一想象一下对面很远处是家人你要努力让他听见你在叫他的感觉唱歌声音就会出去,生气的感觉吵架的感觉也会带动声音找到状态。所以情感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三、心理因素

1、音乐的想象

想象一字简单来说是指人在头脑里对记忆的分析、改造而形成的表象的心理过程。1)联想:拿到一个作品我们要对一首歌曲做出联想、联想到一个意境并用声音的音色、高度、力度、速度等进行一系列的模仿,去达到自己想要的标准形式。2)构想:是比联想更为复杂的一种心理形式,我们可以通过构想来创造更新鲜的细节,一首歌曲里我们可以通过构想的结合为歌曲增添新的色彩。

2、心理因素对歌唱的影响

1)歌唱心理恐惧:这是影响歌唱的因素,这就像一个人恐高、怕游泳一样,心理害怕就用月不敢去尝试,但是一旦尝试了其实没什么好怕的。有的人不敢唱高音,不是因为不会方法,而是到了那个音心就会变化害怕、不敢,就会躲避高音。所以要克服心理障碍,冲破自己害怕的意识去尝试,这样才会去除障碍。2)紧张的心理因素:有些人有舞台恐惧,一上舞台就回紧张,一紧张脑海就会一切空白,表演就会大打折扣,所以放松紧张的心情能帮助表演顺利的进行。有的人台上台下两个样子,这就是心理因素导致的,所以要练就良好的心理因素有一下几种方法:一是经常锻炼自己,在人面前表演的胆量,二是学会在舞台上解决放松的心情,演唱时深呼吸,吐气,反复几次在演唱就会缓解很多,或者让身边的朋友敲一敲后背也是减压的一个办法,所以练习胆量是客服心理因素的重要条件。

3、如何解决心理紧张因素

1)让兴趣成为动力

爱好和兴趣是培养人学习声乐的动力。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源泉和心理因素,是学习的始动因素,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是维持自己学习行为的一种动力。声乐学习的动机是自发的,例如一些声乐条件比较好的学生,他们具有良好的音质、音色、乐感等;有的则是由外界事物激励而引起的。运用有效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被动变主动,把知识化难为易,增强了声乐教学的课堂乐趣,也就是说学生对声乐越感兴趣,就越有信心。

2)让自信获取大胆的心理素质

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应以歌唱技巧扎实的训练为基础。只有经过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不断提高演唱技巧和艺术修养,会让我们充满成功的信心。歌唱技巧是在坚持不懈的练习中形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练习都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有些练习可以快速提高歌唱水平,但有些效果确实很小。以下是快速提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育心理》2000

[2]张跃进《声乐基础分级教学通用教程》2013

论如何克服在演唱中的紧张心理 篇5

【关键词】心理分析;调整;心理素质;

心理状态是指人在某一时刻的心理活动水平。例如:一个人在一定时间里是积极向上,还是悲观失望,是紧张、激动,还是轻松冷静等。心理状态犹如心理活动的背景,是联系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的过度阶段。声乐演唱时的紧张心理也就是演唱者在声乐演唱时的心理状态不稳定。

一.演唱中紧张心理状态的表现

紧张心理状态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

1.大脑思维混乱。很多的演唱者感觉自己在演唱前准备的很充分了,但是当站到台上之后,忽然发现大脑一片空白或记忆开始混乱,本来背得滚瓜烂熟的歌词唱得前后颠倒,甚至不断重复着一样的歌词,这类现象就是由于压力太大造成的心理紧张。更严重的心理紧张状态还可能造成演出时陷于尴尬停顿的局面,这种情况在我们身边时有发生,几乎每一个登台演出者曾经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2.脸发红、心跳速度加快、手脚出汗等。紧张心理会导致人体的血液循环加快,毛细血管扩张。如:脸红、心跳加快、手脚出汗等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都和心理紧张有着至关的联系,严重的紧张可能会使歌唱者的水平得不到正常的发挥,还会导致在舞台上表演失控等状况。

3.声音紧张发抖。这是由于当紧张到了内心活动非常强烈程度的时候,我们无法控制心理活动因素,从而导致在演唱时嘴唇肌肉僵硬,并且出现声音紧张发抖的原因所在。最终影响了演唱者在演唱时不能发出和谐美妙的声音来,也无法将完整的声乐作品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紧张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

1.气质类型因素。心理学家将人的气质分为四种基本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不同的气质类型的表演者在演唱的过程中有不同心理的紧张感。例如性格倾向为外向的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人热情、爽朗、精力旺盛,易冲动。这种类型的歌唱者能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演出中去,是比较适合歌唱的类型。而抑郁质和黏液质类型的人属于内向型性格,相对胆汁质的人群来说就要差些。

2.基本功不扎实。对于一个演唱者而言,优美的嗓音自然是唱好歌曲的必要条件,科学的发声方法是歌唱者耐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一个歌唱者基本功不扎实,在歌唱时会出现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跑调、漏气和节奏不准等现象。影响了演唱者的演唱,从而造成紧张心理。

3.演唱对象和演唱环境。由于歌唱者平时的学习和练习都是在琴房,所以歌唱者并没有意识到紧张的心情。而在演出的场所会有许多的听众,一方面听众数量的增加会增强歌唱者的紧张感。另一方面,舞台闪耀的刺眼的灯光以及舞台音响震耳音乐,都会使演唱者的生理和心理产生种种不适,严重影响着演唱者情绪,使其焦躁不安。

4.急于求成缺乏平和心态。声乐基础训练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的好:“万丈高楼平地起”,高难度的发声技巧也是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上的。基础打不牢,“高楼”是修不起来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违背这一规律急于求成,得到的结果只会是一败涂地。声乐技巧的基础训练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只有从易到难、由浅入深、潜移默化、踏踏实实地进行练习,才能受到良好的效益。

缺乏平和心态的原因也很多,许多学者在声乐学习的道路上遇到难关时,不是积极地去查找自己的问题所在,而是去找客观的原因,总以为是自己条件不好、不适合唱歌,甚至干脆放弃。这些都是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缺乏平和的心态而造成的影响。任何事业没有一帆风顺的,声乐事业更是如此。我们可以把声乐看成是一项事业,我们要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它。声乐学习的道路是无止境的,没有人能够把声乐这项事业做到完美无懈,做的好的我们要争取更好,不够好的要争取做好。其实,作为一个声乐学习者,要想更好的借用于歌唱的这种表达形式完全地把自己呈现给听众并阐释出自我及作品所在魅力之处的话,我们就应该在遇到各种困难问题时,要用平和的心态认真仔细的分析原因,更好地来解决它。

三.紧张心理的解决方法

1.增强自信心。增强自信心的方法:

⑴背熟歌词。歌词要背得滚瓜烂熟,脱口而出,这样就不会担心在演唱过程中会忘记歌词。

⑵经常合伴奏。在合伴奏时,把每一次合伴奏都看成是真正的登台演出。

⑶找出并克服自身存在的弱点。通过多次合伴奏,经过老师及同学的指点,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逐步解决。

⑷集中注意力。将歌词在脑海中静过一遍,无论对歌曲有多生熟,还是自己紧张与否,都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对待,把注意力集中在歌曲情感的表达上,这对缓解紧张情绪有很好的效果。

2.积极暗示、稳定情绪。在演出前的一天晚上或唱前准备活动时,想象自己沉浸在成功歌唱这种美好的想象中,演唱前一小时,尽量避免会友、交谈、兴奋等,。去想象自己在舞台上的每一个从容的瞬间,才能达到一种放松的心理调整从而避免紧张情绪。

3.歌曲处理

⑴了解歌曲的背景、涵义及其风格。歌曲与纯音乐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歌曲有歌词,通过歌词我们可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弄清作者的创作意图。每次在学习一首新的歌曲时,老师会让我们通读并且分析歌词,因为歌词里面体现了歌曲的丰富内涵,通过对歌词与时代背景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刻的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才有可能在演唱时更准确地去表现作品。

⑵处理歌曲速度快慢、力度强弱及节奏。歌曲的速度表现不同的意境、表达人的复杂感情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一般大多数的歌曲都标明了速度的要求。

⑶选好换气点及声音要连贯。在唱歌中,气息支撑、气息的控制、选择恰当换气点、取消不必要的换气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换气做好了,取消不必要的换气可以使我们歌唱更连贯,感情更真挚。

4.良好的歌唱心理。良好的歌唱心理是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应该重视的问题。如: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临场表演时,都是处于一种全神贯注的心理状态。这时,表演者的全部精神都集中在音乐表演的本身,而没有任何的其他思考,也就不需要再去考虑哪儿要避免的什么问题。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要多开展小型汇演、周末音乐会或演唱会等,亲身体会到舞台感和驾驭的能力。特别是在一些带有娱乐性的场合进行表演时,较为轻松的气氛和快乐松弛的环境也会缓解表演者的紧张情绪。增加实践锻炼机会,从而更好的克服演唱中的紧张心理。

总之,克服演唱中的紧张心理,贯穿于声乐演唱技巧及训练与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同等重要,二者缺一不可的。只有认真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与分析,才能寻找自己紧张心理形成的原因所在。我们要树立坚定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自我心态,这样就能在生理和心理、技能和技巧、艺术和表演上获得协调、统一,使演唱者的水平发挥得更加自如,并取得演唱上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邹长海著《声乐艺术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

[2]戋仁康著《音乐的内容和形式》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

[3]张前.《音乐表演艺术论稿》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11年

[4]《心理学纲要》【美】克协雷奇著 1974年

[5]那查连科著《歌唱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

声乐演唱怯场心理的成因初探 篇6

“怯场”心理主要形成原因, 可概括为两种原因所致:一种为主观因素, 即心理变化引起。另一种为客观因素, 即技术掌握、舞台实践经验、健康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 声乐演唱者的主观因素

首先, 关于歌唱表演者的性格因素。有些人属于内倾型性格, 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 特别在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往往将演唱的成败看得过重。由于思想拘谨、胆小, 遇上大场面就会精神紧张、害怕, 从而影响到脑子, 这时大脑不是空白便是思维混乱, 越乱就越胆怯, 越胆怯就越乱, 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尤其有老师在场或在比赛中面对评委, 或有比自己唱得好的歌手在场, 甚至在场人多, 都可以引起胆怯和思维混乱。同时又难以承受他人评估意识的压力, 将自己演唱水平的高低完全寄托在别人的评价上, 有了这种思想压力、更加害怕因自己唱不好而丢了面子。还有些演唱者因曾经的失败造成了心理负担, 临场时便形成条件反射, 进而信心不足, 使演出效果受到影响。

其次, 关于歌唱表演者歌唱中的注意力因素。歌唱表演者在歌唱时能集中注意力, 是其必须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有些演唱者也会出现走神现象, “走神”是因为注意力过于集中或分散所致, 自己的注意力完全顾不上歌曲的演唱, 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支配动作、运用声音, 从而产生不良效果的心理障碍。如果歌唱者在舞台演唱时还在考虑声音位置如何安放、气息如何运用等技巧问题, 就会出现歌唱表演“走神”, 跳出了其所应该表现的规定的情与景, 使歌声失去情感的真实性, 变得苍白乏味, 进而缺乏激情和感染力, 缺少艺术价值。

最后, 歌唱表演者的焦虑情绪也同样是促使紧张心理形成的原因之一。这种焦虑情绪一般来自演唱者对演出的性质与效果的过度担忧。

(二) 声乐演唱者的客观因素

首先, 在技术方面, 歌唱者如果尚未掌握纯熟的演唱技术, 对作品的音准、节拍、节奏的掌握没有充分地把握, 与伴奏的配合不够和谐, 特别是对于作品中的难点, 比如高音的演唱还没有足够的把握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 带着很重的思想负担上台演唱, 就必然会产生舞台心理障碍。

在平时的歌唱学习过程中, 只注重声音的技巧, 忽视对音乐完整性的要求, 演唱者对演唱的内容缺乏仔细的分析和研究。“人们常说演唱者的演唱是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但实际上, 真正这样去做的人极少, 大多数演唱者往往太偏重于技术问题, 忽略了艺术, 没有真正用心灵去体会歌曲的内容, 因而演唱中缺乏真挚的情感, 这些都是造成演唱中紧张的原因。”

其次, 演唱者的舞台实践经验也是影响演唱心理状态的因素之一。一些初次登台或实践经验不多的演唱者, 易对表演产生恐惧感, 由此促成思想空旷、心理紧张。思想负担随音乐的延续逐渐增加以致人体器官以至心理的疲劳提前到来, 使实践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在正规的音乐院校学习的学生在课堂里面对教师的练唱与舞台上面对众多听众的演唱之间, 无论是环境氛围或是对心理产生的影响, 都有明显差异。比如舞台的灯光、音响、观众、舞台场面、演出气氛等, 在平时课堂中是不存在的。如果演唱者控制、调节自己行为的情绪、行为的能力较差, 那么在舞台演唱时就会出现紧张心理, 从而影响到整体演出效果。[1]

最后, 健康状况也同样是影响演唱心理的重要因素。如演唱者身体不适, 睡眠不足等都会造成不良的歌唱心理状态。再如不良的生活习惯, 演出前吃得过饱, 或吃刺激性食物、吸烟、喝酒, 也会对歌唱者的身体产生刺激并妨碍发声, 从而导致不良心理状态的产生。此外, 歌唱演员的急、慢性喉、咽炎等各种疾病, 也会加剧演出时的焦虑情绪或恐惧心理, 不仅影响嗓音的发挥, 也易失去对声音的控制力。

人的心理活动容易遭受外部环境影响, 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不可消除的自然生理现象, 演唱者要想在演唱中进入忘我的状态, 身心与作品合一, 把音乐艺术的灵魂展现给听众, 即使在演唱进行中出现某些失误, 也一定要镇定自若, 把演出坚持下去, 并且把这种失误对演出造成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摘要:心理学家指出:人类的日常行为活动始终是在人的思维心理机制调控作用制约下予实现的。本文主要针对演唱者在歌唱时产生的紧张心理进行分析, 即演唱中的紧张与怯场主要由于两种原因所致:一种为主观因素, 即心理变化引起。另一种为客观因素, 即技术掌握、舞台实践经验、健康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声乐演唱,演唱者,怯场心理

参考文献

谈舞台演唱心理素质的自我调节 篇7

歌唱中不良心理素质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缺乏自信心, 演唱者可能在平时的训练中就对作品掌握的不好, 以至于在演唱时不能全神贯注的表现作品, 而是担心观众会觉得自己唱得不好, 心神不定, 从而更加影响了在舞台上的发挥, 结果越怕出错就越出错。其次就是对自己期望过高, 觉得自己的演唱水平一流, 怕别人超过自己, 想表现得更好。反而给自己更大的压力, 具有不良心素质的演唱者往往是对自己的表现过分期望, 给自己增加过多的负担, 它所造成的影响不但使歌者平时熟练的演唱技巧不能正常发挥、更重要的是演唱的失败会给表演者带来心理上的影响, 对自己失去信心。因此不良的心理素质对歌者带来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一旦出现了上述不良的心理素质, 演唱者也不要气馁, 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多培养和训练自己良好的歌唱心里素质, 想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培养自己对歌唱的爱好和执着的兴趣, 是自己不论是在声乐课堂上还是舞台上都保持着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和强烈的歌唱和表演欲望, 其实每个歌唱者站到舞台上都是紧张的, 但是我们要学习如何把这种紧张情绪转变成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 另外这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光是建立在心理上的, 更重要的是不断提高自己的声乐技巧, 常言道“艺高人胆大”只有经过严格的声乐专业训练,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才能更好的把握作品, 从而消除紧张和恐惧的心理。2:是要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要珍惜每一次上台实践的机会, 每一个成功的歌者都是经过舞台上的千锤百炼, 慢慢积累经验, 从而获得成功的。而且还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培养自己自信心和相信自己的乐观态度。在舞台上演唱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唱者的自信心, 周小燕曾经说过“演唱者的自信心要比有优越的专业条件更重要”只要充满“我能唱好”的信心和勇气, 能保持沉稳和积极的情绪, 就能战胜紧张与恐惧的心理:3: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 还需要在平时的个性, 气质做起, 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意志坚强, 个性开朗, 充满自信的人, 在舞台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自我暗示的调节, 经过长期的训练, 最终都会摆脱胆小, 羞怯腼腆的个性。4:要注重自己的艺术修养,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 它需要歌者有良好的音乐修养和文化底蕴, 没有音乐修养的演唱是苍白的, 是没有任何色彩的, 也无法感染听众。要想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首先要通过刻苦的声乐训练, 提高自身的演唱水平, 其次要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多读一些文学方面的书籍, 文学修养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会帮助歌者提高演唱艺术修养, 俗话说“艺术无边界”只有吸收各个方面的知识才能在声乐演唱中付之感情和心血, 从而真正了解声乐演唱的内涵。5:在舞台演唱时歌者选择的曲目也是至关重要的, 要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及特点还选择演唱曲目。不贪大求难, 不唱力所不及的曲目, 如果一再追求演唱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曲目, 那么势必会造成演唱时过重的心理负担, 担心演唱失误, 破音。那么就会严重影响歌者在舞台上的正常发挥和自信心。所以, 在选择曲目时, 要留有余地, 使演唱者自身有充分的把握, 从而消除紧张情绪而获得成功。6:演唱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要认真对待演出前的彩排, 熟悉舞台环境。尽可能减少演出时的不适应感, 提前排除演出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 只有做到准备充分, “心中有数”才能保证演出时稳定的心态, 排除恐惧心理。

在声乐演唱中,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在平时的学习训练中不要只注重技术的训练, 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不断地实践与训练中总结经验, 从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以冷静, 沉稳, 坚强, 勇敢取代紧张, 焦虑, 腼腆恐惧的心理状态。从而使自己成为有着良好心理素质的演唱者。

参考文献

[1]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2.

[2]王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7.

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素质探析 篇8

所谓心理素质指的是人的大脑反应客观现实的过程中神经系统和感知器官对客观现实的应变能力。演唱的心理,是与演唱有关的行为和精神活动。一名出色的歌唱者,他的心理素质必须是积极地。例如,在专业声乐考试的考场上,个别考生潇洒大气,身体松弛,声音自然有力,气息流动,肢体协调,声情并茂。而有的考生在歌唱过程中,全身身体僵硬,发出的声音有明显的颤抖。音时高时低,节奏混乱。气息无法控制,还有的考生竟然唱到一半却忘记歌词,导致考试无法进行。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心理素质不好造成的。其实,每一个演唱者在台上都会有些紧张,紧张不一定是坏事,适度的紧张反而会促进歌唱者提高演唱的整体性与积极性,更可能超水平发挥。心理素质的积极与消极,直接影响声乐演唱的质量,学习声乐的人们往往比较重视歌唱技能技巧的方法与训练,而忽略心理因素的训练与重要性。在演唱的过程中,歌唱者的技术水平,科学的方法,感情的充沛是歌唱的必要条件,但是,在歌唱中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影响歌唱者的心理因素

(一)个人情绪对歌唱的影响。积极的心理素质可以增强人的活动能力,积极性情绪受外界事物刺激后,心理反应的是积极的态度,和需求的结果。例如表现出,快乐、喜爱、兴趣、乐观等。反之消极的心理素质,在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后,心理反应的是消极的态度,心理反应的态度与需求无法实现的结果。例如,悲痛、厌恶、烦躁、愤怒等。如果演唱者心理快乐、乐观,再加上科学的技能与方法,那么他一定能完整,有序,有质的完成演出。相反,如果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心理产生恐惧,惧怕等心理现象时,即便技能方法再完善,也很难完整有序有质的完成演出。

任何一首声乐作品都可以触发我们积极性的情感,这让我们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与信心,即使这样也不能保证演唱的绝对出色。因为在歌唱过程中,谁也无法排除各种因素造成情绪的紧张,比如环境的不同,歌唱者本来很熟悉的歌,在台下表现非常出色,可是上台却各种各样的瑕疵。使得听众不能走进他的音乐世界,没有吸引力,最终,演唱不是很完整。所以说,个人情绪对歌唱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性格对歌唱者心理的影响。每个人的性格都有差别,每个人的行为方式千变万化。例如,在一场音乐会上,有的演唱者上台时,声音明亮,身体放松,气息流畅,胆大自如。有的歌唱者却会出现很多问题,导致他们怯场。其实,一般来讲,外向的人,非常乐观有自信,他们在台上很容易与听众融为一体。内向的演唱者,因为他们的主观思想太强硬,他们与外界的接触比较少,导致他们思想孤僻,缺乏自信心。这样的演唱者,他们的演唱是不会很理想的。

(三)意识对歌唱者心理的影响。在演唱中,存在着大脑对动作“有意识”控制与“潜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有意识”控制与“潜意识”控制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在歌唱的过程中,将理想中的声音不断的转化为一个个的表象,逐渐形成一种明确的心理意念,并努力对需要进行调节的发声器官进行信息剌激。凭着这种心理意念的控制,经过反复的实践,得出正确的调节的经验,便会发出理想中美好的声音。

三、有效培养心理素质的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在整个声乐学习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声乐学习是一个很复杂很枯燥的过程,每个声乐学习者在不同阶段的学习,都会有不同的状态,不同的认识,不同的表现,所以说,这就要求歌唱者具备较强的自信心。歌唱者在刚开始学习声乐的时候,还感觉很不错,可是,经过一段系统学习之后,就感觉出问题与毛病。在歌唱时声音老是出不来,位置不统一,气息不稳定,不流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应该调整好心态,理智去面对问题。要做到,相信自己,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这样,我们对声乐学习的自信心会慢慢增强,慢慢融入到更深层次的学习。

(二)选择适合自己的歌曲。每个声乐歌唱者的歌唱器官都是不同的,所以发出的声音也有所不同。例如,有的歌唱者他们的嗓音特点是明亮高亢的,声音圆润的,甜美的,像这样的歌唱者就可以选择唱民歌为主,还有的歌唱者他们的嗓音特点深沉,宽广,就可以选择唱美声为主。这样每个歌唱者都有自己适合的歌曲,在学习过程中,就有了一个清晰的目标,可以对该歌曲进行收集资料,分析与研究。了解歌曲创作背景,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歌曲的整体对歌词进行剖析。

(三)提高演唱技能技巧。俗话说:“艺高人胆大”。其实,每一个好的歌唱者,他们的成功都不是那么轻易得到的,他们在整个声乐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心血是很多很多的,他们不断学习新的科学方法,不断突破,不断超越,他们从来不停下脚步,不断地向大师请教,学习,这样,他们的整体水平提高了,自信心也就慢慢增强了,自己心里做到胸有成竹。

声乐演唱中紧张的心理现象分析 篇9

关键词:声乐演唱,紧张心理,现象分析

在声乐演唱或学习中,人们往往关注演唱技能和技巧,却常常忽视心理对于演唱者的重要作用。心理状态是人对内外环境因素的反映。对于声乐演唱者来说,除了应当具有美妙的声音和扎实的演唱基本功外,还要通过大脑和耳朵对自己的声音进行判断调整。演唱者在演唱时一旦出现紧张心理,其音准和音色都会出现问题。在声乐演唱中,只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与高超的演唱技能相结合,才能共同完成一次完美的演唱。

一、演唱者表演缺乏自信,实践经验不足

紧张心理是影响表演者声乐演唱良好发挥的重要因素,特定条件和环境下紧张心理是不可避免的,只有找到产生不良心态的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才能消除这些影响发挥的紧张心理,使声乐演唱达到良好的效果。造成紧张心理最重要的原因是演唱者准备不充分。仅依靠天赋和兴趣的演唱和经过严格规范训练的演唱具有很大的差异。歌唱能力和技巧的欠缺,会使演唱者对自己演唱的歌曲没有充足的把握,从而造成心理负担,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致使神情恍惚,产生紧张心理。许多演唱者基本功不扎实,在高音处理上声音控制无法达到要求,产生演唱心理负担。这些问题在演唱初级阶段比较常见。另外就是演唱者缺乏演唱实践经验。有些声乐演唱者,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好的先天条件,但是缺乏舞台表演经验,在舞台上表现紧张呆板、慌乱无措。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要多参加一些比赛或演出活动,有了丰富的演出经验就能做到轻松自如的演唱。

个人的心理素质也会对声乐演唱造成影响。如果演唱者过于在乎演出效果,急于成功,就会产生浮躁紧张的心理。如果现场有专家或同行,演唱者的心理压力更大,越是担心和恐惧,在演唱中就越容易出现问题。还有一些演唱者过分强调细节,分散了注意力,从而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唱中,影响演唱的正常发挥。

二、消除演唱中紧张心理,丰富舞台经验

增强演唱自信是在声乐演唱中获得成功的保证。演唱者要想在声乐演唱中消除紧张心理,达到一个满意的演出效果,首先必须练就扎实的基本功。过硬的演唱技能和自如的演唱技巧是出色表现演唱作品的基本要求。只有熟练地掌握演唱技巧,演唱者才有足够的信心,轻松自如地演唱,酣畅淋漓地表达歌曲中的情感,这是经过长期基本功训练才能达到的效果。声乐训练中的八大要素,都是要经过刻苦训练和长时间积累才能练就的。

其次,演唱者在表演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要演唱的歌曲进行认真仔细的研究,对歌曲内容和表现形式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做到演唱时成竹在胸。演唱者要保证足够的时间进行歌曲练习,认真对待每一个音符和旋律,注意节奏、音准和速度的把握,对歌词要做到烂熟于心,脱口而出。演唱者只有对歌词含义和思想情感有更进一步的理解,才能对歌曲的情感进行准确地表达。演唱者还要注意与伴奏的配合。伴奏能够烘托演唱气氛、丰富和声效果,对演唱者的演唱情绪也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演唱者在选定歌曲时,不要单纯追求高难度、大曲目,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嗓音特点,以及演唱风格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易于把握的演唱曲目。

声乐演唱要求演唱者有较为丰富的舞台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在舞台上尽情歌唱、轻松演绎。因此,演唱者在日常生活中要踊跃参加各种比赛和演出,从中获得一些经验教训,为以后的演出积累经验。演唱者还要尽力为自己创造演出环境,要尽量争取比赛和演唱的机会。演唱者只有适应舞台,习惯并乐于与观众进行交流,逐渐积累舞台经验,才能消除声乐演唱时的紧张心理。

声乐演唱的过程时刻受到心理因素的控制,舞台演出的心理因素随着舞台经验的不断积累而逐渐加强。演唱者在注重技巧练习的同时,要有意识地训练心理素质,注重心理因素对演唱效果的影响。演唱者只有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和熟练的演唱技巧,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完成一场成功的演唱。

参考文献

[1]林希.声乐演唱中的心理分析[J].艺术教育,2014,(12):169-170.

歌唱心理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篇10

一、歌唱的心理特征

声乐艺术表演与歌唱被人们称作第二度创造,或再创造。它是通过演唱把无声的歌曲作品转化为有声有型的表演和歌唱,这就要求了表演者对作者及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理解,通过自己的认识再加入自己的理解与扩充对作品进行加工,融入自己的元素在其中,让人们欣赏并能体会出表演者对一部作品的理解。

(一)声乐感知和表象

在心理学概念中,感知包括感觉与知觉。在声乐艺术实践活动中,声音感觉是歌唱者从事声乐活动最直接、最初步的认识,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声乐知觉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里现象,是人脑对声乐活动中感觉器官的客观整体反映。听觉是声乐艺术活动中不可缺省的心理机制,是声乐心理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人感知客观事物之后的意象不会马上消失,而是在大脑中留下它的痕迹。这种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形象叫表象。声乐表象泛指一切歌声在人脑中留下的形象,主要是指经过专门技能训练后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演唱在人脑中留下的形象。所谓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就是声乐表象。

(二)歌唱的注意

对事物的指向和集中的心理活动叫注意。注意本身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它伴随着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而产生的一种共同特征。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上。在声乐学习中,哪些信息要接受,哪些信息要拒绝, 都由歌唱者的注意来决定。在声乐教学中,教师所讲授的声乐知识、技能,只有通过注意才能保持在学生意识的中心,进而通过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提示其意义和内容。在声乐演唱与练习中,音准节奏、旋律进行;呼吸控制、共鸣调节、吐字咬字;感情变化、 高潮处理等都离不开调节与监督,一旦某一方面放松注意,就会出现失误现象。

(三)歌唱的思维和想象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叫思维,它反映事物的本质与内部规律性。歌唱的思维是歌唱者对声乐感知觉的分析总结。 歌唱的学习、实践及创作的过程,就是想象、思维、创造的过程。 对歌唱的呼吸、发音、咬字等技术动作要领的理解,都是首先通过思维活动的理解才能记忆与掌握的。

在人的头脑中形成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叫想象。对声音的想象是歌唱者一项最基本的心理因素。比喻、模仿都是声乐教学中教师启发学生所使用的常用方法。想象是艺术创造最重要的心理机制。艺术想象与艺术思维亦称为形象思维,是艺术创作永恒的工具。歌唱者的想象力越丰富,对作品的理解就越清晰,听众从他的演唱中所感受到的情感与意境也就越鲜明。

(四)声乐情感和意志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可将其分为四种:

1.心境——指歌唱者在某一时期内所具有的一种持续性的微弱的情绪状态。例如:心情舒畅、郁郁不欢、恬静、烦躁等。

2.激情——指歌唱者在一定条件下急剧增长的、短暂的、勃发的情绪过程。例如:激动、发怒、痛苦、绝望等。

3.热情——指歌唱者对于声乐艺术活动所具有的一种强而有力的、稳定而深厚的情感。例如:对祖国、人民、亲人、大自然的热爱,对事业的强烈深厚情感等等。

4.应激——指歌唱者在突然出现的异常情况下产生的情绪反应状态。

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客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例如,歌唱者为举办一场个人独唱会儿专心致志的准备,就是意志的表现。

二、歌唱的心理调控

(一)歌唱技能的心理调控

1.歌唱技能的心理机制

歌唱实践中的感知觉在重复与体验中形成了心理与生理机理的条件反射,它是形成与巩固歌唱技术的过程。歌唱技能的形成是一个由多种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其本质是心理调控的结果。 歌唱者在声乐学习过程中经过大量的实践与训练,通过记忆、联想等多种心理因素的作用,逐渐是自身的歌唱技能得到强化和巩固,歌唱技能的形成与把握是从这种实践与心理因素相互作用中开始的。

2.歌唱技能的形成

歌唱技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它需要经过长期科学的训练才能获得的。歌唱的技能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呼吸、 共鸣、发声等,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的共同作用才能形成这些技能,这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它要重新调整歌唱者自身的呼吸及发声状态,使身体的一些肌肉动向发生改变,使其更有利于歌唱的发声。歌唱技巧的形成与歌唱者的生理条件、心理品质密不可分。熟练自如的声乐技能体系是在练习过程中,经过有意掌握技术阶段、有意改进技能阶段和技能熟练阶段逐步形成的。

(二)演唱的心理调控

1.演唱的心理状态

演唱的心理是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感觉、知觉、思维、动机、 注意、意志等心理因素的综合反映,它直接影响着演唱者的表演行为,并决定着演唱的艺术表现效果。它通常有以下表现:

(1)心理负荷增大

由于演唱者内心存在强烈的求胜动机,而且是现场表演或比赛,这就给心理造成了很大的负荷,致使精神高度紧张。演唱时注意力高度集中,而情感体验深刻,神经活动激烈。

(2)紧张的心理状态

紧张的心理状态一种是由于表演与比赛的动机造成的。另一种是在表演的特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心里紧张,这是由于表演时能够有效地提高歌唱者大脑的觉醒水平,大脑的觉醒水平和兴奋性密切相关,且直接影响着精神的紧张程度。

(3)心理适应状态

由于表演是在特殊的环境中进行的,歌唱者要想正常地发挥歌唱水平,必须习惯于当众的“孤独”,才能适应舞台表演的需要。

(4)情绪和一直表现的多种状态

声乐表演具有深刻的情感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品质表现。由于歌唱者的内心体验程度各不相同,因而情绪、意志表现不同:一类是积极表现,如振奋、自豪、沉着等;一类是消极表现,如紧张、焦虑、胆怯等。

2.声乐表演的心理准备

(1)是形成良好歌唱状态的不要因素

心理状态是表演的重要因素,演唱者要具备良好的歌唱心理要有一个需要长期训练的过程,首先要具备过硬的歌唱技能,还要用一个正确的态度认识演唱的任务,认真分析、理解所演唱歌曲的思想内涵,对歌曲的艺术表现要有充分的把握,对每个环节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与伴奏的配合也要反复练习,直到融合、默契等等。

演唱者要端正表演动机与表演心态,调整好自身的心理状态, 使演唱注意力不受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把平时所掌握的发声技巧及对作品的情感和音乐形象塑造的积累等因素聚精会神的倾注于演唱之中,全身心地完成对歌曲的二度创作。同时要扬长避短,不要选难度较大、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歌曲,自己要有充分的准备不要有侥幸心理,要用平常心对待演唱。不然紧张的心理会对表演产生不好的影响。

(2)音乐表演的临场心理

临场前的紧张乃至怯场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心理现象,一些著名的音乐表演艺术家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要克服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首先,要有端正的表演态度,不要心存虚荣和侥幸心理。其次,要有丰富的演出经验,使自己从心理上适应并喜爱上这种表演环境。第三,要求表演者要具有形象、得体的表演动作,这些形体语言也是辅助自身全身心进入歌唱的因素。第四,为了避免临场的心里紧张,要增强表演的自信心,要通过充分的练习和对表演曲目的纯属掌握来加强的。

这些影响演唱的心理因素是多方面的,要把它调整到最佳状态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它也是个人演唱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只有把演唱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对歌曲演唱的最佳状态。因此,培养歌唱的心理素质对歌唱者来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三、结语

【演唱心理】推荐阅读:

演唱探析07-20

歌曲演唱05-21

戏曲演唱06-01

音乐演唱06-04

学生演唱06-14

演唱处理07-24

演唱艺术08-20

演唱个性09-04

演唱技术09-24

演唱水平09-26

上一篇:安全预控体系下一篇:学校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