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艺术的二度创作

2024-07-06

声乐艺术的二度创作(共10篇)

声乐艺术的二度创作 篇1

摘要:声乐表演的二度创作不是对原著的抄袭, 而是在原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再次补充和赋予别样的感情。在二度创作中, 通过创造性的表演, 是声乐表演再次升华, 使其和创造性的内容融会贯通。二度创作使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创作中必须融合历史发展的脉络。本文着重说明二度创作的本质、原则和其重要性, 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声乐表演的二度创作。

关键词:声乐表演,二度创作,文化素养,个性张扬

声乐, 在我们的意识里, 他是一种美的体现, 也是传达情谊的途径, 它在艺术创作有着其独特的创作方式和表达感情的方法, 演唱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音乐蕴含着的所要表达的情感, 这些方式没有固定的模式, 也没有唯一不变的感情, 毕竟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同的, 作者运用其自身的性格特点谱写出曲词和曲谱, 有这其自己的感情, 但是演唱者对这份感情会有其不同的感受, 表达也会因人而异。长此以往, 音乐也有了等级, 现在人们将有作者创作出的原稿称作“一度创作”, 而演唱者将作品的作度融入自己的感情, 丰富其意义的结果称作“二度创作”, 二者相辅相成, 现在在演唱声乐作品时, 很多人已经充分的意识到音乐的二度创作的重要性, 音乐人们都将更多的心血和精力放在了音乐的二度创作, 丰满的音乐才能充分展示其真实美, 歌词中的人物才更能鲜活起来, 用美好的歌声和真实的演出营建杰出的艺术氛围、意境, 让人们欣赏到艺术的美。

一、声乐表演艺术的本质

声乐演出不同于绘画艺术, 它是一种需要极强的艺术表演来发挥其本质和感情, 他不是凭空表达出来的, 他也需要介质来展示其魅力。它与艺术绘画相比, 艺术绘画只是意见可以供人赏析的艺术品, 不用经过二次修饰就能展现她的美, 但是她的美是固定的, 不同于声乐演出的多彩性, 声乐演出通过演唱者将有形的字, 音符, 注入自己的感情, 才会产生使人心动的音乐, 每一个演唱者对音乐谱曲的理解不同, 演唱出的感情也不一样, 造就了声乐演出的多彩性, 同样声乐演出对演唱者的要求也很高, 演唱者必须有极强的领悟能力和卓越的表演能力, 只有具有这些, 他们才能将一首曲子的最大魅力发挥出来, 由于纯真的曲谱、音符不同于笔墨可以直接向赏识者运送感情和思惟, 若是没有演出, 它就只是写在纸上的毫无意义的特殊符号, 由此可以得悉, 音乐是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演出艺术。

声乐演出过程是将声乐作品由有形的字符转化为无形的精神享受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作词家对灵感获取和对感情的记录, 还有演唱者的倾情演出。词曲作家创作出一首曲词, 这其中注入了他的某种感情, 但是他不能向世人表达他的感情, 不能与更多的人分享他的喜与乐, 酸与苦, 这是艺术的一个缺点, 而演唱者正好补全这个缺点, 演唱者是表达曲词中蕴含的感情的媒介, 他们将优雅切感情丰富的曲词和飘扬的音乐转化成感官上的享受, 使得声乐的美得到丰富和传播, 引起更多的人共鸣, 是以声乐演出是声乐作品创作与声乐赏识的中介过程。在这个美妙的过程中, 演唱者需要准确、倾情、充实的表现声乐作品的内涵, 更主要的是体现出独具本性的再创造, 以是又可以说声乐演出是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

在音乐的历史长河中, 最开始统治者从民间搜索百姓们的小调, 借以竹简记录下来, 在宫廷中传唱, 但是在传唱中会因人而异, 有的会丧失原有的感情和唱调, 慢慢的有的乐师为了弥补原有的不足, 更好的记录下曲子的原型, 发明了曲谱, 这是音乐历史重要的转折,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期, 一直沿袭这种做法, 因而记录下来许多优美的曲子, 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到不同时期不同的文化, 虽然每首曲子的唱法只有一种, 但是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做出巨大的贡献。

在现在, 人们渐渐意识到, 作曲者只是在灵感出现时, 记录审议的知识文字表象, 忽略了大量信息, 或者无奈的过滤掉那些文字所不能表现的某些方面, 正是因为任何标记系统都不能将声乐作品的灵性发散出来, 演唱家们创造出各式各样演唱风格, 他们可以使每一首曲子唱出不同的美, 这也算是一次改革, 一次创新。现在, 声乐演唱的“二度创作”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发掘曲谱曲词中的灵魂, 将文字转化成灵动的音乐,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当人们赏析到一部成功的声乐作品时, 这其中不再是作曲家一个人的贡献了, 它也包含了声乐演唱者的付出劳动, 朱雀的来说, 我们听到的和看到的都是由演唱者传达出的, 他们的倾情表演让我们记住了某一首那曲子, 也记住了演唱者, 我们也忽略了创作者, 虽然可惜, 但是没有演唱出来的声乐作品不是成功的作品, 足见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才是一首声乐作品的灵魂创作的过程。声乐演出作为第二度缔造, 是付与音乐作品以生命的缔造性行为, 它不仅是忠实地再现原作, 并且另有大概经由过程演出者的再缔造, 对原作予以丰硕和弥补, 乃至超越作曲家的料想, 为音乐作品增加新的光华, 这正是声乐演出作为第二度缔造的本质。

二、声乐演唱中二度创作的基本原则

1. 二度创作是音乐表演真实性和创造性的协调统一

虽然当下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的风格各式各样, 但是不变的是他还是在原创的基础上进行的升华, 演唱者需要在演唱时注入自己从原创中提取的感情, 使得作品变得鲜活起来, 但是我们也得意识到不论作曲家将曲词写得如何丰满, 如何优美, 他都不能向人们传递出他的感情和曲子的内涵, 演唱者从曲子中提取或通过与作曲者沟通获得其中所蕴含的灵魂, 接着演唱者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些感情融入音响、节拍中, 向世界传达曲子的美。经由过程讴歌者的演唱, 把歌的曲调、内容、感情升华为活泼的艺术形象揭示给观众, 即用歌声把声乐作品先容给广大听众。使作品在演唱时令人耳目一新, 过耳不忘。

2. 二度创作即音乐表演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声乐作品在不同的时期有其不同的风格特征, 这不是人为控制得到的, 这是历史演变的必然产物, 就像欧洲浪漫主义期间舒伯特的艺术公众、印象主义期间德彪西的公众作品。相信我国近代音乐家青主为宋朝墨客苏轼的诗作谱曲的《大江东去》及赵元任的艺术歌曲, 都是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品。虽然我们不能控制声乐的演变过程, 但是我们可以顺应时代的改变, 发现所处时代声乐的特点和其趋势, 向公众阐述声乐的本质。每首声乐作品都有它特有时代特征和表现形式, 一个音乐家的责任是要能把曲词中蕴含的感情、内涵呈现到听众面前, 这不仅是在演唱, 这也是文化记录与传承的过程, 故而这位表演者, 不单要有天赋、技巧与有修养, 还需要丰硕的想象力, 能组成一种空想与情况, 使那些作品注入灵力, 获得新生, 更有力地在听众中传达它的本质内涵, 这便是表演的魅力, 表现了表演者真实的感情与思想, 由此而发散出的感情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 显示声乐演出中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 便是要追求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 使演唱的方式呈现多样性。演出本质的多种多样, 恰是声乐艺术二度创作真正意义所在。

3. 二度创作是技巧性与表现性的高度融合

技巧性与表现性是声乐演唱二度创作过程中不可缺少两个方面, 它们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没有表演技巧, 艺术表现就无从谈起, 脱离了艺术表现, 表演技巧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在进行二度创作时不可以机械地依照曲调举行纯真的重复, 没有创新的乐曲就得不到人们的赞赏与关注。歌词腔调因感情的转变所发生的轻重、强弱、抑扬、抑扬等口吻腔调或韵律节拍必须在曲调频频中举行创造性的处置, 充分发挥声乐腔调的传染感化, 使演唱的曲调在频频再现中有各种各样的风格, 不同风格, 让人们对乐曲的理解角度变得多样, 这样会使得欣赏者对音乐充满期待。可见, 只有当技巧性和艺术表现性二者辩证统一, 才是声乐艺术终究要到达的目标。正如柏拉图所以为的那样:“未明白墨客创作的人, 就永久没法是吟咏诗歌的歌手。”由于对听众来讲, 吟咏诗歌的歌手必需成为墨客用意的诠释者。若是有谁清楚地知道, 诗人意于表达的工具是什么, 其实它就能成为一个超卓的歌手。

三、培养二度创作的能力的重要性

声乐, 作为一种表现美的、传情达意的艺术, 其具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段与创作方式。它需要演唱者通过自身演唱、表演等方面的能力去诠释声乐作品。我们都知道声乐的旋律美是通过演唱者在作者的创作前提下对作品的诠释和演唱者自身对作品的理解展现出来的, 所以在声乐演唱中需要演唱者充分的认识二度创作的重要性, 并认真的做好二度创作的前提准备, 加强自身的能力和修养, 才能充分的表现作品, 展现艺术的魅力, 给听众营造一个好的艺术氛围。演唱者不能一味的看着谱子原封不动的把他演唱出来, 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唱出作品的内在情感, 把作品要表达的真正目的要唱出来。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就不能深刻的了解作品, 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技术也不能完美的展现作品, 所以加强和培养自身二度创作的能力是必要的。而且充分认识到二度创作的重要性, 对演绎声乐作品本身音乐修养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二度创作恰是将全部演唱者声乐演出本领综合揭示出来的、无尽的动力, 这中动力将会推动着声乐不断创新, 缔造一个完善的音乐形象。

四、二度创作在声乐演唱中的启示

声乐表演是人类创造的一门艺术在声乐演唱中通过对作品的二度创作, 使我们对作品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不仅仅掌握了音乐理论基础的学习, 还提高了自己的演唱水平, 最关键是因为我们要对作品进行情感的表达, 所以在演唱者对作品情感表达的过程中也是对自己本身能力和修养的提高。歌曲《黄河渔娘》是声乐学习者比较熟悉的一首艺术歌曲, 我们最早听到的是彭丽媛演唱版本, 随后王丽达在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再次演唱了这首歌曲, 两者演唱风格不同, 嗓音特点也不一样, 处理风格不一样, 情感的表达也有自己的理解和情感。但她们的共同点是都能把黄河渔娘的形象性格特点展现在我们大家面前, 让我们能感受到渔娘的坚强、朴素、温柔。所以我们拿到一首适合自己的作品, 一定要认真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 了解作者的构思, 对作品进行创造, 要想把作品表现的完美需要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的结合。

五、结语

通过对二度创作本质和意义的诠释, 又对二度创作中声乐演唱的原则加以说明, 并通过笔者自己的实践进一步阐述二度创作所需要注意的要求, 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要想完成一首优秀的作品, 需要的是作品和演唱的结合, 好的作品通过演唱者反复研究和训练才能使作品达到完美, 在学习声乐的道路上需要我们付出千百倍的努力, 因为艺术要求是严谨的, 演唱好一首作品也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因此我们要对声乐演唱艺术怀有一颗炽热的心, 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永远抱着学习的态度,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把好的元素融入到作品中去, 这才是做好二度创作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郑德芳.浅谈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J].北京:艺术教育杂志编辑部, 2010.

[2]廖瞎林、樊毅.浅谈音乐的二度创作—音乐表演[J].江西: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3]王媛媛.浅谈声乐演唱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J].山东:科技信息杂志编辑部, 2007.

[4]张享铭.试论声乐表演中如何发挥自主性[J].吉林: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杂志编辑部, 2011.

[5]黑格尔 (美学) 第一卷, 朱光潜译, 商务印书馆, 1979.

论声乐演唱的二度创作 篇2

关键词:声乐演唱;二度创作;艺术审美

一、引言

声乐演唱作为一种表演性极强的艺术,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展现其内容与本质。它不同于绘画艺术,可以作为一件独立的艺术作品供人欣赏,而声乐表演艺术供人欣赏的音乐成品是需要两个环节构建的:一是作曲家的创作,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度创作;二是演唱者的表演,即今天要重点谈论的二度创作。

二、二度创作的重要性

一部声乐作品由词曲作者完成之后,只不过是停留在纸面上的静物而已,要想让其成为有声、有字、有情、有形的歌唱艺术,就需要演唱者对声乐作品进行艺术加工。歌唱演员需要借优秀的作品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技艺,音乐作品则需要演员的积极配合与出色的表演使内涵、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只有这二者达到完美的结合,才能产生令人心动的音乐。

二度创作不仅是演唱者表达一度创作的作品。它通过对歌词、曲调、作品与作曲家的创作年代、风格特点进行分析,充分理解作品感情,对作品中的人物、意境进行再创作,用演唱把乐谱转化为实际音响的创作过程,同时它还是使作品从精神向物质转化的逻辑上的继续,即二度创作还是通过演唱者的再创作实践,使这种反映原作者精神的、提供给人们内在听觉的乐谱,转变成为感官可以体察到的、物质的、实在的表现。

二度创作是决定声乐演唱成败与品质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声乐演唱的首要任务。一个成功歌唱家的演唱无论是悲是喜、或怒或泣,之所以能够扣人心弦,引起观众心理的共鸣,使人终生难忘,这不仅是由于演唱者具有高超、娴熟的声乐演唱技巧,更重要的在于,演唱者通过对作品的二度创作赋予了作品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在体现演唱者深厚的艺术功底的同时,也说明了演唱者对声乐作品所进行的二度创作是成功的。

三、影响声乐表演二度创作的重要因素

1.人文因素决定声乐演唱中二度创作的成败

演唱者要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广博的学识,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和艺术造诣等全面的人文因素,才能更充分地理解作品,对于声乐演唱再创作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使演唱者的再创作更加生动具体,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关键所在,因此演唱者必须从各方面,注重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丰富生活经历,多体验人生,开发、提高、加强各方面修养,使自己再创作的艺术作品,能够充分反映客观真实,生动表现音乐形象,并反映出演唱者高度的艺术修养。

2.建立、培养对声乐艺术良好的审美观

声乐艺术中演唱的审美就是演唱者对美的感受。对于演唱者来说,演唱审美观念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演唱者演唱水平的高低,也决定了演唱者二度创作的成败。因此,演唱者必须了解对歌声的审美、音乐感觉的审美、情感的审美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同特性,培养高品质的审美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创作活动。

演唱者应要求自己建立一种好的声音审美观念。“所谓声音的美感,主要表现在声音的情感内涵,就是演唱者把歌曲思想、情绪和情感注入到歌声中去,那么歌声就具有了美感。情感越深,歌声的美感就越强,否则,歌声的美感就不鲜明。”这种美感是建立在心理上的,而不是生理上的,演唱者不能只单纯追求生理上的或肌肉的技巧而忽视声音的美感。对声音的审美寻求要从听觉上和内心上共同去获得和追求美的感受。对音乐感觉的审美能力是一种内在的音乐感觉,演唱者所具有的独特的乐感不仅能够充分地把作品表达出来,而且能打动听众的心,唤起听众与演唱者同样的审美感受。虽然这种对音乐感觉的审美只是一种内心感受,但是它对演唱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对演唱者来说,这种对乐感的审美感受除天资外,还应注重后天的学习和积累。除对音准、节奏、节拍、速度、强弱等基础训练外,还需注重生活体验,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和对社会的理解力。情感审美是演唱中的另一重要因素。它与对声音的审美并存于演唱者的演唱之中。这两种审美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推动的,即在演唱中不能只要求唱出声音,还要求唱出感情,声情并茂是声乐艺术的最高境界。声乐艺术的核心是情感,艺术的魅力在于表现情感,因此演唱者必须有真实的情感感受,使欣赏者也得到这种美的情感感受。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演唱者就应该被作品中所蕴涵的美的情感所打动,进而有将其表达出来的强烈愿望,这样的演唱才会更具真实的美的感染力。

四、如何具体对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

1.要忠实于一度创作的基本内容与思想感情

拿到一首歌曲,歌唱者应该了解作曲家的创作背景。每首歌曲都凝聚着作曲家的强烈思想感情,作曲家的深情厚意蕴藏在每一个音符之中。音符看来是无声的、静止的,但是,它却记录着充沛的、活跃的感情和复杂的艺术技巧。歌唱者要在诗歌主题和一朵朵音符的花丛中,引发自己的感情,并引申这种感情。歌唱者对歌曲的感受越深,在演唱时的表达则越纯真、越完美。

2.歌唱意境的联想与想象

意境的想象,就是要尽量去启发音乐的想象力。演唱者应根据歌曲的内容和音乐形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化为一幅幅活动画面,把自己化为作家、诗人,也变成作品的主人公。换句话说,就是要像戏剧演员进入角色一样去身临其境。如果把一首歌曲的基本情绪和意境设想得很具体,那么在表达时就会很真实和生动。想象和意境会很快帮助确立起正确的音乐形象或歌曲主人公的形象,歌曲的主人公形象完整、统一了,歌曲的主题思想也就明确了,这样就会达到情真意切。现实生活是获得艺术想象力的基础。一个演唱者,除了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演唱技巧之外,应该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研究文学、诗歌、观赏书画、戏剧等,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方法,尤其要善于捕捉生活中那些最激动人心、最富于诗情画意的场面。同时,要热爱生活,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

3.个人风格的体现

不管歌唱哪种类型、哪个作曲家、哪种风格的歌曲,都要有自我的表现,也就要有自己的风格特点。但是,决不能失去原作的风格色彩,掌握歌曲的地域、民族风格特点是十分必要的,谁也不应把延边地区的歌曲唱成西藏民歌,把群众歌曲唱成京戏,也不能把俄罗斯的浪漫曲唱得像德国的艺术歌曲,把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歌曲风格、唱法混淆起来。如果把各国的歌曲唱成一个风格、一种色彩,那只能证明该演唱者艺术表现的低能和无知。这样做简直是破坏艺术形象和扼杀艺术。各种唱法、各种艺术风格都有各自的发展道路和发展前途,但是决不会发展成单一化,不会统统变成一种模子、一种类型、一种色彩。我们需要探讨各种声乐艺术表现手法,寻求最适合的手法表现演唱的歌曲。只有丰富我们的表现手法,才能更好地发展歌唱艺术。

4.富有激情且控制激情

在声乐表演艺术中,演唱者除了必须具备的对作品的情感理解、风格把握、审美感受和使之转化为美妙歌喉的演唱技巧之外,还应具备强烈的创作意识和创作激情。这种创作的意识与激情,能使演唱者获得美的音乐表现的基础,充分地调动起自己的情感积累,唤起真实的情感记忆,以演唱的热情去拨动听众的心弦。但与此同时,演唱者又必须用理性控制这种激情,使激情沿着理性的轨迹发展,使音乐表演的二度创作能按照美学的规律进行,并逐步地达到完美的境界。在声乐表演中只有达到渲泄激情与控制激情的辩证统一,才能使演唱者出现在舞台上时,创作的激情呼之即出,挥之即去,变化有序,收放自如,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5.技、艺结合,实现整体美

技与艺,也可理解为声与情,是歌唱中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发声、咬字、吐字等技巧和情感的表达构成歌唱的整体。歌唱是全身心都参与的一种表演艺术,不仅全部身体都要参与,而且灵魂也要参与其中。歌唱应成为诸种因素融汇于一个整体中的扣人心弦的完美艺术,就是说,只有声情并茂,技艺结合,才能使歌唱达到感人的境界,产生沁人肺腑的艺术成果。声乐表演需要有艺术的整体观念,要善于发现作品中存在的许多中间环节所联结起来的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在表现中赋予作品以浓厚的历史感、内在的凝聚力与完整性。高超的技能技巧是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而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及人格的完善则是获得成功的可靠保障。因此,只有高超的声乐演唱技术与高尚完美的情感相结合,才能成功地演绎出作品的内涵。

一首好的声乐作品在未经演唱时,它只能毫无生气、静静躺在乐谱上,只能是一首词,是曲作者完成的一度创作的作品,难以在实际生活中呈现出价值,欣赏者也无法欣赏它的美,感受其价值。而只有经过演唱者的演唱,把作品中无法用符号和词语精确地表达的内容完美地表达出来,传播给听众,一度创作才能展示出它的价值。此时,演唱这个二度创作活动也就发挥了自身价值,完成了自身的使命,使作品成为了真正完整的艺术。所以,演唱者的演唱过程就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而且每次演唱都可能伴随着新的,甚至是创造性的处理与表现。

因此,一个成功的歌唱者,总是首先尊重词、曲作家的意图,然后结合自己的个性,有特点地去表现歌曲。再创作不等于重新翻版,而是要独特地表现作品中潜在的思想内容和哲理。成功的歌唱者总是在演唱中把作者的创作热情与自己的自我控制结合在一起,以最完美的形式表达作品。

参考文献:

[1]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管林.声乐艺术知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6.

[3]杨易和.音乐表演艺术原理与应用[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

浅谈声乐表演艺术中的二度创作 篇3

1、对于声乐作品的理解,不能单纯的只从音乐本身着手,从音乐创作过程来看,作曲家借助无声的符号与文字,将自己对时代生活的感受、以情感为核心的内心体验等特定的思想感情通过乐谱记录下来。这种特定思想感情的产生与作曲家所处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人文氛围等条件紧密相连。仅仅通过看来无声、静止的音符无法完整、准确的传达出作品中情感的微妙变化,展示作品之精髓。

演唱者要展现声乐作品的精髓,在忠实于作品一度创作的内容与情感同时,需要对其进行再创作。作品的再创作以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与内涵为依托,结合了演唱者个人的思想意识、情感观念及感受感悟能力(包括发声方法、技术技巧的运用等)。音乐以抒发情感为特点,作品的内涵与情感的把握极为重要。演唱者对歌曲的感受越深,演唱时所表达的情感则越真实、越完美。

声乐表演艺术的本质,是尽演唱者最大努力,做到全面、细致、确切地展现声乐作品原始的内容与情感;最为重要的是在完成声乐作品时,体现出再创作过程中的个性化与独特性。

2、演唱者要做到恰如其分的表演声乐作品,其对作品的表现能力及自身音乐修养的提高是重中之重。

(1)对作品的感受感悟能力

歌唱艺术是表演艺术,演唱者要想用歌声感染听众,最基本的就是要具有娴熟的演唱技巧,良好的技巧是艺术表现的手段。演唱者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使歌唱发声器官得到锻炼,增强如呼吸、咬字、发音等技法以及音量、音色的控制等能力,提高歌唱的艺术创造力和感染力。

声乐表演是情感的艺术。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演唱者如果只注意技术技巧,忽略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就会将优美动听的音乐演绎成机械的物理音响。歌唱家卡拉斯曾说过:“美声是表情,担忧一个美丽的声音是不够的,你必须将声音分成千块,使它为音乐的需要服务,作曲家为你写下了音符,而歌唱家必须把音乐和表情放进这些音符中。”由此可见,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构成了歌唱的整体。没有演唱技巧根本谈不上情感的表达,反之,脱离了情感表达的演唱技巧也会黯然失色。情感表达是歌曲演唱的核心,歌曲演唱不能脱离情感。“唱歌兼唱情”“声情并茂”等名言都体现了情与声的完美结合。

演唱者通过对歌词的领悟及对曲谱的分析,理解声乐作品的思想内容、曲调特点、音乐风格和整个作品的艺术形象,在演唱过程中融入自己的审美感受,从而展现出对作品的独到理解以及其独特的演唱风格,使歌曲演唱达到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2)自身音乐修养的提高

歌曲演唱过程中,要使歌唱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演唱者必须具备良好的音乐修养。此音乐修养包括:准确的读谱能力、正确分析音乐的旋律、节奏以及曲式、和声的能力等等。只有从整体上提高音乐修养与审美水平,才能将歌曲所表达的音乐内涵完美的表现出来,展示出作品的精髓。

当然,在提高音乐修养的同时,文化修养也不能轻视。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助于加深演唱者对作品进行理解,提高演唱层次。

综上所述,二度创作是决定声乐演唱成败与品质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声乐演唱的首要任务。一首好的声乐作品只有经过演唱者的二度创作,将其无法用符号和言语准确显示出来的内容完美的展示出来,传达给听众.才能充分发挥其艺术价值,成为真正完整的艺术。

参考文献

[1]、《声乐艺术美学》余笃刚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版

[2]、《声乐艺术知识》管林中国文联出版社1986年11月版

[3]、《音乐文集音乐二度创作的美学思考》张前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

浅谈怎样做好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 篇4

关键词:声乐;作品;二度;创作

一、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

应该选择合适自己音域的歌曲,并且要在能控范围之中。比方说由于右任做词,陆在易做曲的《望乡词》中有几个“呣”的小节,此处需演唱者用弱音演唱,并保持较长的时值,才更能出效果,因此,这要求演唱者具有较高的歌唱技巧与气息。要是演唱者能力所限,就会发生破音或整体不连贯的败笔,最终使得二度创作不成功。所以,要想成功的进行二度创作,首先应该选择自己能驾驭的作品。

二、分析声乐作品

(一)分析声乐作品的蕴含内容

声乐作品中歌词内容会与时代背景紧紧相连。任何声乐作用都是诞生于一定的时代背景中,作曲家的作品都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中跟时代精神相碰撞的瞬间冲动与灵感,这些作品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这些作品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我们在进行“二度创作”时,一定要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个较深入的理解,才能创作出极具表现力的声乐作品,比方说歌曲《花非花》,这首歌曲的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它描写了白居易的爱情故事,“花非花”在歌曲中是为了说明她像花朵般娇艳,但是却并不是花,“雾非雾”是为了说明她就像雾一样,来去无踪。“去似朝云无觅处”说的是在跟爱人离别很久后的那种疯狂的思念之情。演唱者应该在二度创作时准确理解每一句歌词的表达内容,方能领会作者的意旨。

(二)分析声乐作品的音乐特征

只有深入分析音乐,才能更深层次的了解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音乐分析,要从作品的调式、结构和调性等方面入手。比方说,在进行《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曲的二度创作时,主要包括三个音乐结构,各个结构段落之间的层次比较明显。第一结构中的节奏轻缓、气息宽畅,旋律上起伏比较大,通过抑扬顿挫的节奏把创作者带到爱国的艺术氛围中。第二结构中,节奏仍然是缓和的,但是旋律变得越来越深,越来越高,饱满激情的为我们呈现了祖国的雄壮的山河和美好的风景,让我们顿生热爱祖国之情;最后一段结构的旋律高亢激昂,随着“啊”这个抒发情感的长音延绵开来,把整首歌曲带向高潮部分。还需要分析音乐过程,注重作品中的力度、节拍和速度。节拍是表现歌曲的重要载体,整个歌曲是由一个个细小的节拍组合而成。速度也是歌曲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如果不能把握好速度,就会导致整首歌发挥失常。再者,还应对和声、伴奏和织体等进行深入分析,这些都为声乐二度创作中必须注重的方面。

三、理解声乐作品

对声乐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才能真正理解歌曲中蕴含的深层情感。当然,要实现更好的理解,二度创作者本身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艺术修养,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好演唱者的创造力,才能将词曲作者创作时的情感加以很好的表现,最终把一个优秀的作品展现给受众。

(一)创造性理解声乐作品

创造性指的是演唱者对于作品的二度创作能力,换言之,就是演唱者在作品上增添创意,并对原作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扩展、延伸。二度创作中的创造性主要应通过对比做好作品情感的升华。这里的对比主要包括速度、力度和音色的对比等。例如在《熹陵江上》中充满了仇恨和愤怒,它所强调的就是声音力度。只有让音乐具有鲜明的对比,才能感人至深。当然,音色的对比也相当重要。例如,在《哑巴新娘》主题曲《燃烧》中的“燃烧,燃烧,燃烧”是需要用快速而急切的腔调来演唱的,以此表现决绝而又快刀斩乱麻的心境,前后大幅度的音色变化让受众感同身受。

(二)理解声乐作品的个性

要做好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一定要注意个性化处理,观众对于这个作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想听的是二度创作者别具一格的表现,但是个性的表现,一定要以原作为基调,即二度创作者在充分理解原作品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创作。例如,在演唱意大利民歌《重归苏莲托》时,黑鸭子组合与著名歌唱家刘斌所演绎的个性风格就截然不同,前者注重抒情,后者重在表达激情。

四、体现声乐作品

观众对于歌曲的理解是建立在演唱者身上的,所以,演唱者一定要控制好相关要素,通过自己的特殊处理,以美好的艺术形式呈现给受众。

(一)咬字与吐字

语言的作用是表情达意,抒发感情,词句本身蕴含的感情为整首歌曲奠定了感情基调。声乐作品中的咬字(声母)是指字头部

分,字头若是咬不准,会导致歌唱语言的含糊不清。

通常而言,一定要将歌曲中的字头咬准、吐清,字头发音要清晰、灵活。所以,声乐作品中的咬字(声母)与吐字(韵母)在是至关重要的。

(二)音色

每一位歌唱者的音色都会存在差别,音色会直接跟喉位高低、声门状态、气息力度与共鸣腔大小息息相关,是演唱者做好二度创作的重要手段。例如歌曲《酒干倘卖无》中的“酒干倘卖无”这几个字音应当使用几近抽泣的音色进行诠释,这样才能将女主角对养父深深的感情体现出来。

(三)速度

速度直接跟作品的内容、风格有关,会影响到音乐的感情发展,特别近期的一些流行作品中,要是速度或力度不存在变化,就会显得乏味。每一首声乐作品都会拥有一个特殊的速度标记,但是每一种标记的幅度都比较灵活。再者,还应将某些部分演绎的稍慢或较快。

比方说演唱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在唱到“微风吹动了我头发啊,教我如何不想她”这一句时,要想更好的表达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应该将前六个字唱的稍快一些,当唱到“头发”二字时,可以慢慢弱化速度,如此一来,就将风吹发动的美好形象体现的更加好,也能淋漓尽致的表现情感,演绎更加完美。

(四)强弱

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需要适时变化演唱的音量,在音量上进行强或者弱的处理。当表达较强烈、热情和激烈的感情时,一般需要使用较强的音量。而当抒发感情、感情较平稳时应当保持音量的适中。

(五)情感

在充分理解歌曲词曲创作人的意图,并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歌唱者可以在脑海中勾勒出歌曲的情感起伏曲线,而情感曲线决定着歌曲的走向,转折和节点就显得相当重要。例如,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故国神游”应当作为转折点,从樯橹灰飞湮灭之激越豪迈,到故国神游之深沉轻柔,最后以人生如梦之感概为情感结点,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感概。

参考文献:

[1]胡亚玲.声乐模仿教学中二度创作的再认识[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9).

[2]杨瑾.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一个系统论的探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浅谈声乐表演艺术中的二度创作 篇5

关键词:声乐表演,歌唱艺术,二度创作

一、声乐表演艺术中二度创作的本质

1. 真实性的体现

真实性是艺术创作的基础, 是准确地理解、把握声乐作品中作者创作意图、创作方法的关键因素。真实性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演唱者要力争获取艺术创作的第一手资料, 从内心建立起真实的场景, 这样才能恰当地融入自己的感情, 不过度矫揉做作, 也不稍显底气不足。例如著名作家三毛所创作的艺术作品《橄榄树》, 原唱齐豫就因为抓住了原作者淡淡的乡愁和忧伤情绪, 才一直以来具有极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超越了很多演唱家的翻唱版本。二是歌曲抑扬顿挫的语调、轻重缓急的语气、丰富多彩的情绪等等, 都是演唱家要在创新的基础上, 尽力去还原和展现的重要内容。

2. 创造性的突出

声乐表演不仅仅是真实性的体现, 更关键的是要突出创造性, 这样才能更好地感染听众, 带来精神上的独特享受。首先声乐表演者并不是机械地照搬、模仿和复制等, 而是能够因人而异的表现出作品中内在的情感, 给听众留有回味和想象的空间;其次是将作品中的角色进行生活化, 通过这样的方式, 拉近艺术和生活的距离, 融入演唱者自身的生活实践和情感体验, 试图在此基础上进行可操作的创新, 使作品充满魅力;最后是演唱者和作品角色的有机结合, 扩大作品的影响范围, 只有把自己当成是艺术中活生生存在的人物, 在恰当的时刻, 以艺术人物的形象进行生活实践, 这样的创新对观众产生的感染力必将是最真实的。

3. 多样性的展现

通过观察, 不难发现, 自从《中国好声音》节目取得较高收视率后, 各大类似的歌曲类栏目也开始争先恐后地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 很多歌手对经典歌曲的翻唱也是别出心裁, 各种各样的, 其实这就是声乐作品多样性的展现形式。现笔者总结如下:一方面是多种演唱方式的综合应用, 既可以用美声, 也可以用民族、通俗歌曲的演唱方式, 只要是风味独特、情感表现恰当即可;另一方面是表现手法, 既要有自己主导的风格, 还不能偏离大众审美, 艺术是没有界限的, 舞蹈、动作因素等都可以为个性化做贡献, 力图达到同人不同声、同曲不同工的效果。

二、声乐表演艺术中二度创作的必要原则

1. 尊重原作, 注重风格和基调的表现

声乐表演家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基础是词曲家创作出来的作品, 因此有必要把握原作的创作基调和风格等, 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挖掘。首先是要有尊重原作和原作家的态度, 站在原作家的立场上进行思考和表演, 这样才能保证真实性;其次是要合理的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毕竟创作者的作品数量众多, 类型也多种多样, 表演者要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探究, 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二度创作;最后是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的嗓音条件、生活习惯、表现技巧等, 找出最合适自身的艺术作品和表演方式。例如歌曲《人们叫我咪咪》, 一直以来被女高音演唱者所青睐, 这是关于一个柔弱的姑娘的歌曲, 因此理应用声音特色来表现纯洁美丽、单纯虚弱的形象。

2. 融入历史性因素, 展现时代面貌

任何声乐作品的创作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时期, 只是明显程度不同而已。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国歌《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就具有明显的历史特征。因此任何艺术作品在进行二度创作时, 都要充分考虑当时的环境和历史大背景, 力争在融入历史性因素的基础上, 展现当今社会的时代面貌, 当然这也是二度创作的必要原则之一。一方面演唱者要积极搜寻声乐作品创作时的历史背景, 把握基本的历史大方向, 例如著名艺术家巴赫的作品多充满教堂特色, 这与当时的古典主义音乐时期大背景是密切相关的。另一方面是结合当今的时代特色, 仍以巴赫的作品为例, 这种17世纪的昏昏沉沉、枯燥无味的演唱方式必然吸引不了多少观众, 歌唱家就应该在保持原作风格的基础上, 添加新鲜的、欢快的、适合音乐演唱会表演的因素。只有将作品的历史性和当代性结合起来, 才能散发出独特的光彩。

3. 与艺术作品相统一, 抓住歌唱技术的精髓

歌唱技术和作品艺术的关系, 简单的说, 就是声音和感情的有机统一, 两者在声乐表演艺术中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是缺一不可的。笔者通过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 粗浅的认为:一方面声乐艺术作品是歌唱技术的基础和前提, 没有艺术作品, 歌唱技术再优秀也没有发挥和展现的方式, 缺少了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歌唱技术是艺术作品的升华, 好的艺术作品能够流芳百世, 深深地刻入人们的脑海中, 多是歌唱技术的贡献, 歌曲技术能够化无形为有形, 化枯燥的文字形式为声情并茂的声音媒体, 带给观众听觉上的享受。

三、声乐表演艺术中二度创作的方法

1. 从演唱者自身入手, 充分培养艺术特质

声乐表演艺术二度创作的关键在于演唱者自身, 包括其音色特质、气息调控、音量高低甚至是咬字清晰度等方面。所以说好的艺术作品的形成, 首先是要培养演唱者自身的特质。现笔者总结以下三点:首先是艺术个性, 歌唱者的心理、气质、生活感悟等等都是不同的, 表现在艺术上就是对作品的认知程度、对情感的表达态度等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演唱者善于挖掘自身的长处, 扬长避短,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即是最好的。比如有的歌唱家适合大气磅礴、气势恢宏等类型;而有的歌唱家则更偏重于细腻精致、以柔为主的歌曲。其次是自身音乐修养的提升, 一方面是音乐基本功, 要多加联系、强于思考, 力求精益求精;另一方面是音乐中渗透出的文化修养, 这就要求歌唱家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感悟, 在工作中善于学习, 多了解一些历史文化知识等等。最后是歌曲家所特有的想象力、创造力等, 这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 也需要歌曲家后天的努力, 比如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等思维方式的重点训练, 争取培养出异于常人的想象力。

2. 分析了解作品内涵, 解决歌唱重难点

通过前文的概述, 不难发现, 艺术作品的产生并不仅仅是作者个人喜好、审美观念和情感态度等的表现, 更重要的是社会生活、时代风貌等的直接反映。因此要充分了解作品内涵, 解决歌唱中所面临的重难点问题, 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对创作者所处的国度、自身的民族特色、生活环境、人生经历等等做全面的了解, 最好是能够准确地把握作者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什么样的年龄阶段、依据什么样的情感进行了艺术创作。其次是从体裁上, 包括力度、速度、和声等, 要找到和观众的契合点, 例如对于情感的表达可以尝试采用不同的力度, 以便找到最恰当的表现方式。最后是歌曲中表现出来的地域特色要继承, 陕西民歌多滑腔、蒙古民歌多颤音等, 要合理应用和创新。

3. 声音和动作的有机统一

声音表演和动作表演既是独立的, 又是相互联系的。因此要使乐曲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笔者认为相应的肢体动作是不可或缺的:首先是手势和呼吸的配合, 一方面传递歌曲的韵律感, 使其更加流畅、连贯;另一方面吸引观众的眼球, 加深观众的印象。当然好的声乐艺术二度创作, 没有过多的繁杂的手势表现, 手势的融入是合情合理的, 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的歌曲演唱者在平时的练习中多加揣摩, 找出最佳的手势表现形式。其次是姿态即通常所说的舞蹈形式的融入, 演唱者可以在律动的间隙, 演绎短暂的和歌曲有关的舞蹈, 使观众在感受旋律的同时, 产生逼真的画面感。最后是演唱者在歌曲的舞台表演中, 允许有自己的舞蹈团队, 以伴舞的形式进行声乐艺术的二度创作, 当然这也是现今很多歌手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 往往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 任何一首好的声乐作品, 都离不开恰当合理的二度创作。唯有真正掌握了二度创作的精髓, 才能使乐曲更好地为人们服务。当然, 这也需要我们任何一个歌曲演唱者的不懈努力, 来使乐曲走得更久更远。

参考文献

[1]张享铭.试论声乐表演中如何发挥自主性[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S1) .

[2]郑德芳.试谈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J].艺术教育, 2010 (05) .

[3]邹微.音乐表演艺术中的个性与共性——以三位演奏家演奏《暴风雨》为例[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 (02) .

[4]刘芳, 付鋐.把握大舞台塑造好形象——声乐表演艺术中的二度创作[J].黑河学刊, 2010 (04) .

声乐艺术的二度创作 篇6

一、声乐演唱表演艺术中的二度创作问题分析

想要对声乐演唱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 还要了解艺术的创作本质。而在没能认识到这一问题之前就进行声乐演唱表演艺术的二度创作, 基本也难以取得预期的艺术表现效果。从根本上来讲, 声乐演唱表演艺术创作是为了真实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 想要进行二度创作就需要获取艺术创作的第一手资料, 从而准确把握作者创作意图。同时, 声乐表演也要体现创造性, 其二度创作就更不能一味模仿和复制, 而是需要体现不同人对作品的不同情感, 继而对观众产生一定的感染力。此外, 伴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多元化发展, 声乐演唱表演艺术的二度创作需要具有多样性, 从而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

二、声乐演唱表演艺术中的二度创作的实现

(一) 清楚认识作品内容

想要进行声乐演唱表演艺术的二度创作, 演唱者还要清楚认识作品内容, 从而将隐藏在作品中无法记录的内容挖掘出来。首先, 演唱者需要熟悉作品的旋律, 并且根据歌曲旋律特征改变演唱力度和速度, 从而较好的突出歌曲的特点。其次, 演唱者需要进行作品曲式结构的正确划分, 从而更好的理解歌曲的内涵, 继而通过解剖歌曲完成歌曲演唱的二次创作[1]。再者, 声乐演唱表演艺术是音乐和语言有机结合的意识, 可以表达人的内心情感。所以, 在进行歌曲的二次创作时, 演唱者需要熟读歌词, 从而了解歌曲创作者的内心感受。此外, 不同歌曲语言的咬字吐字方式不同, 所以歌曲演唱者需要注意吐字, 从而更好的进行作品的演绎。

(二) 熟练把握作品风格

每部作品都是作曲家在一定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中创作的, 所以作品风格会受到当时社会现状的影响。而声乐演唱表演艺术之所以能够展现作者独特的艺术构思, 就是因为其对作品独特的风格进行了演绎。所以, 在进行艺术二度创作时, 养成这需要熟练把握作品风格, 从而展现作品的时代和民族风格。为此, 演唱者需要了解作曲家创作作品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情况, 并据此合理把握歌曲演唱力度。同时, 演唱者需要了解不同民族的演唱特点, 从而通过不同的演唱声音将不同民族的性格特点展示出来[2]。此外, 同一时期的不同作曲家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 所以创作出的歌曲风格也不尽相同。因此, 演唱者还要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思想, 以便更好的把握作曲家创作出的作品风格。

(三) 统一声音与动作

在声乐演唱表演中, 声乐表演与动作表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所以, 在进行艺术的二度创作时, 除了进行声乐表演的创新, 也应该重新进行动作表演的创新, 从而使二者得到统一。一方面, 在传递歌曲韵律感时, 可以通过手势和呼吸的配合流畅、连贯的展示表演, 并且通过动作加深观众对作品的印象。另一方面, 声乐演唱表演是以声乐表演为主, 所以不需要有过多繁杂的手势, 需要确保手势能够合情合理的被融入进来。所以, 歌曲演唱者需要在平时多进行揣摩练习, 从而好到最好的形体表现形式。此外, 歌曲演唱表演可以配有相应的舞蹈。所以, 也可以伴舞形式进行声乐演唱表演艺术的二次创作, 从而取得别样的艺术表现效果。

(四) 展现自身艺术特质

实际上, 声乐演唱表演艺术的二度创作主要取决与演唱者本身的特质, 表演艺术效果会受到演唱者音色特质、音量高低、咬字清晰度和气息调控等因素的影响。所以, 在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中, 还要充分展现演唱者自身的艺术特质, 以便形成一个独特的艺术作品。一方面, 演唱者本身要了解自己在歌曲演唱方面的优势, 并且根据自身优缺点选择歌曲风格适合自己的歌曲[3]。另一方面, 演唱者需要加强自身的音乐基本功, 以便使自己能够驾驭多种类型的歌曲。此外, 演唱者需要提升自身的音乐修养, 从而在音乐演唱中展现自身的文化修养。为此, 演唱者还要学会感悟生活和善于观察, 继而使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提高。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声乐演唱表演艺术的二度创作, 可以展现演唱者个人对艺术的理解, 并且展示出演唱者的歌曲演唱技巧和个人音乐修养, 从而更好的显示出演唱者的音乐才华。所以, 声乐作品的演唱者应该较好的把握歌曲演唱表演的二度创作问题, 从而使自身对歌曲的表演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刘芳, 付鋐.把握大舞台塑造好形象——声乐表演艺术中的二度创作[J].黑河学刊, 2010, 04:37-38.

[2]陈香莹.声乐表演二度创作需要遵循的原则及实现路径研究[J].大众文艺, 2012, 08:7-8.

探索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 篇7

一、内涵的理解

所谓内涵, 主要是指声乐作品的内在含义, 即思想感情。理解声乐作品的内涵, 是演唱的基础。对声乐作品理解越深, 在歌唱时就越容易把握歌曲要表达的感情, 越能在演唱时用自己的真情来打动人心。

如《走进新时代》。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意气风发, 迈步走进新的时代。作曲家把人民的那种自豪和兴奋的感情用优美的旋律表现出来, 演唱者只有深刻了解特定的时代气息, 才能准确表达作品所包含的特殊思想感情。歌词是表现声乐作品内容最直接的载体, 歌词作者对通过自己的感悟, 用文字形式抒发情感, 歌唱者必须正确理解词作者的创作意图, 了解歌词的内涵, 理解它的立意和所表达的情感。孙燕姿和费翔都曾经翻唱过《橄榄树》, 但从影响力和知名度来说, 最被大家接受和认可的, 还是原唱齐豫的版本。原因就在于歌曲的情绪表面上看起来是对流浪的强烈向往, 而在齐豫的演绎下, 《橄榄树》这首歌弥漫着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忧伤。

由此可见, 声乐作品内涵的理解, 在歌曲的演唱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谁能更好的理解声乐作品的内在含义, 将其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饱满的展现在听众面前, 谁就得到观众的认可。

二、声音的运用

声乐的声音本身包含艺术的审美, 但仅仅是声音的美又不能代表声乐的全部艺术含义。我们往往会停留或纠缠在声音之中, 仿佛追求声音的质量是唯一的目标, 而没有认识到声音的追求须以艺术表现和审美的需要为依据。在人和人的情感交流传递过程中, 运用歌唱技术的各种技巧, 产生与内容相符的声音, 以声音的变化为媒介、手段传达美和情感, 这才是声乐的真正意义, 是值得研究和设计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作为歌者有了美妙的声音外, 能驾驭各种声音和音色变化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比如面对一首进行曲时要选用雄壮的声音, 面对一首圆舞曲时应是明亮、华丽、轻巧的声音, 面对一首摇篮曲时则需要用柔和甜蜜的声音等等。《人们叫我咪咪》选自歌剧《艺术家的生涯》, 这是一首女高音咏叹调, 几乎每个有一定演唱能力的女高音都喜欢演唱这首作品。理解咪咪的这种朴素的情感后, 我们要研究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塑造咪咪比较合适。咪咪是一个善良的身体虚弱的姑娘, 她肯定不能用象演唱《命运的力量》中列奥诺拉那样的声音或者《图兰朵》里公主的声音来演唱, 而要运用声音塑造出纯洁美丽、朴素单纯、虚弱、多愁善感的声音形象。常听到一些女高音演唱《黄河怨》时, 十分悲痛欲绝, 在演唱到“宝贝啊, 你死得这样惨”时, 几乎气绝声绝, 甚至眼泪都快要滴下来, 声音的悲痛效果却远不如面部表情的程度, 似乎看到了悲痛却没有听到悲痛, 其关键就在于不能理智地运用声音效果来表现出歌唱的悲痛。准确的使用声音和语言将作品的内容和精神传达给听众, 才能引起听众精神上的意识共鸣和身体上的声音共鸣, 才能达到声乐艺术的目的。

三、风格的把握

作品的风格或者说音乐的风格掌握得好与坏, 演唱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我们常常听一些独唱音乐会的演出, 有的人声音相当漂亮, 发声技巧也很高超, 但整台音乐会从中国民歌唱到欧洲的古典艺术歌曲, 听起来声音上也好, 力度上也好, 韵味上也好, 总是一个样, 一个味, 让人听了过耳即忘, 缺少心灵的共鸣和艺术的回味, 更有甚者太缺少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 把各种风格的歌曲混淆在一起, 使之南腔北调, 南辕北辙, 与原作差距甚远。因此歌唱者要准确地表现作品的内涵还必须事先研究作品的风格 (也就是演唱风格) 。一个歌唱者文学修养的深浅, 会直接影响他对作品的理解和风格的把握, 因为风格的形成, 主要就是建立在最深刻的认识基础上的。成熟的歌唱家是能把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风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能把音乐的全部涵义, 让听众“一耳了然”的。

四、忘我的演唱

唱歌要感动听众, 首先要使自己处于兴奋而又激动的歌唱状态。“真真假假”是艺术表现的特定手法。“假”是为了表现“艺术的真”, “假”, 是表现“真”的艺术技巧。真入假出而不失为真, 才能发挥艺术的真实性和表现的真实性的统一, 才能发挥艺术感染的强大作用。因此我们在演唱时一定要把握好这两者的关系, 恰到好处地来表现艺术。在平常中, 我们发现还有一些人在演唱时精神高度紧张, 前怕狼后怕虎, 满脑子私心杂念, 这样的歌唱状态是绝对唱不好歌的, 更不用说感动观众了。因此我们讲的“忘我的演唱”就是要演唱者丢掉一切来自思想上的或者声音上的包袱, 消除一切紧张因素, 以既充满激情而又放松自如的状态进入演唱, 要知道, 只有情感得到了解放, 才能得到自然而舒畅的声音效果, 才能有更完美的感情表达。歌唱艺术应该是“有声又有乐”。

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在演唱实践中, 作为联系作品创作与欣赏的中介环节, 一方面担负着创造性地再现词曲作家的声乐作品, 从而促进和推动声乐作品的繁荣和发展的使命;另一方面又通过自己的表演为听众提供审美享受, 影响和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与情趣, 歌唱表演的地位和作用正是在与这两个环节的关系中显现出来的。它们之间并不是分离的, 而是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的。因此要整体掌握每一个环节, 真正通过自己的演唱把音乐的美沁入千千万万听众的心灵深处, 使人们在音乐的熏陶下心地变得更高尚、更纯洁, 使人们由于有了音乐而感到生活更充实, 更有意义, 歌唱表演的作用在这里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摘要:现实生活中人们在欣赏声乐活动过程中常常发现, 同一首声乐作品由不同的演唱者演唱, 给听众的感觉会迥然不同, 带给听众的艺术享受及理解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 要想把词曲作家的创作意图准确表达出来, 又能较好地体现出演唱者个人的演唱特色, 就需要演唱者对声乐作品进行合理准确、细致的分析和艺术处理, 也就是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

关键词:声乐作品,二度创作,声音,风格

参考文献

[1]《声乐学基础》石惟正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2]《声乐艺术美学》余笃刚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3]《音乐欣赏十五讲》肖复兴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浅谈声乐的二度创作 篇8

1 声乐表演中二度创作的前提和基础

声乐是一种带有创造性表演的艺术, 它要求歌唱者要有良好的文化修养, 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声乐表演作为对词曲家作品的演绎, 本身就是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它是在第一度创作的基础上进行的, 它必须把第一度创作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结点。

首先歌曲分析是二度创作的前提和基础。演唱者在学唱一首新歌时, 首先要熟读歌词和视唱歌谱, 认真分析歌曲的时代背景、思想内涵、作品风格及调式、调性等音乐语言要素。歌曲是词曲作者的一度创作, 也是词曲家对人生的感悟、人生经历和灵魂深处情感的再现。演唱者不能随意篡改原作, 违背作者的意愿, 这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在演唱歌曲时, 必须尊重词曲作者, 尊重原谱的每一个标识, 包括一切速度记号和力度记号等, 这些都是实现其二度创作的基本要求。其次在声乐表演中, 歌唱者个人的创作性是基于自身的艺术才能而得以表现的, 因此作为声乐表演者, 具有高超的演唱技巧与技术是进行二度创作的重要前提。

2 声乐表演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

声乐的声音本身包含艺术的审美, 但仅仅是声音的美又不能代表声乐的全部艺术含义。我们往往会停留或纠缠在声音之中, 仿佛追求声音的质量是唯一的目标, 而没有认识到声音的追求必须以艺术表现和审美的需求为依据。在人和人的情感交流传递过程中, 运用歌唱技术、技巧, 产生与内容相符的声音, 以声音的变化为媒介, 传达美的情感, 这才是声乐的真正意义, 是值得研究和设计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声乐艺术的创作过程中, 音乐创作即作词、作曲, 是第一个创作过程, 称一度创作, 而声乐表演是第二个创作过程, 称二度创作。二度创作是决定声乐演唱成败与品质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是声乐演唱的首要任务。一个成功歌唱家的演唱无论是悲是喜、或怒或泣, 之所以能够扣人心弦, 引起观众心理的共鸣, 这不仅是由于演唱者具有高超、娴熟的声乐演唱技巧, 更重要的在于演唱者通过对作品的二度创作赋予了作品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同时也体现演唱者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

3 声乐表演中二度创作的基本原则

3.1 把握声乐作品的风格, 恰当的对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

歌唱者要准确地表现作品的内涵, 必须事先研究作品的风格。声乐作品的风格把握, 对于歌唱来说是对词曲作家创作个性及作品艺术特征的总体把握和再现, 是使歌唱真正具有历史感并达到应有的美学水准的重要保证。歌唱者对作品的把握, 不能只停留在理解和体验上, 更重要的是还必须在这个基础上寻找适合表现这种风格的方法和技巧, 并通过自己的实践把它完整地表现出来。

声乐作品的艺术风格与民族的习俗、信仰、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特别是民族的语言。我国的民族音乐风格丰富多彩, 多民族的云南, 山清水秀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习俗, 产生了许多风格独特的民歌艺术, 歌曲多为明亮清秀、灵巧柔美;北方大草原的蒙古族是一个强悍豁达、豪爽刚毅的民族, 该民族歌曲高亢嘹亮, 辽阔舒展, 真假声的灵活运用和类似马头琴的颤音装饰都是蒙古族特有的草原风味;而汉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包罗了万象的歌曲艺术风格, 其中西北地区歌曲嘹亮清新、粗旷质朴;江南地区歌曲抒情秀丽、轻柔委婉;东北地区歌曲高亢爽朗, 憨厚宽广;西南地区歌曲清亮欢快、朴素大方。歌曲的艺术风格还可以大致分为:进行曲风格、颂歌风格、抒情风格等。了解了这些我们在演唱时就会更加的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有了对歌曲的真情实感, 就应该对歌曲处理有一个全面的总体设想, 包括歌曲的速度、力度、音量、音色、伴奏等问题。当然这些设想不是盲目的、随心所欲的, 歌曲的结构、曲式、调式旋律的起伏发展, 直到伴奏、和声等给演唱者以艺术表现的总启示, 它们可以指引演唱者内在情绪的走向, 找到全曲的高潮及歌曲的层次。在演唱中特别要把握好艺术的对比性, 如歌曲的叙述性和歌唱性的区别, 歌曲中强弱、轻重的变化。能够把词曲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风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把音乐的全部涵义让听众理解, 才是把握住了声乐作品的风格, 才能更好的对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对歌曲作品越了解、掌握分析得越透彻细致, 就越能深入认识、理解、消化、表达, 也就越准确细致、生动感人, 这样的歌唱才具有生命力。

3.2 把握技巧性与表现性即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技巧性与表现性是声乐演唱二度创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它们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技术与艺术一向是歌唱中血肉相连的两个部分。作为从事声乐的演唱者, 要掌握歌唱的技巧与方法, 如发声方法、气息控制、吐字行腔等。声乐技术的掌握是每个歌唱者必备的专业条件, 而正确的发声方法又是声乐表演的基础, 诸如歌唱中喉头的稳定、气息的掌握、发声的位置、歌唱的共鸣、音域的扩展等。

演唱者不仅要有较高的演唱技艺, 还要真切领会与体验歌曲的情感内涵, 在深刻把握歌曲曲调情感的同时, 细致体会歌曲情感发展的逻辑和色彩变化, 把声和情完全的融合在一起。使音乐从自己的心理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并且使听众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动, 歌唱表演应该是一种自然流露, 在这里任何造作和卖弄都是不必要的, 只有从演唱者内心自然流露出来的音乐才是最真实的、最感人的, 生硬的传达意图往往会破坏演唱者与听众之间的自然交流, 而那种只显示和夸张自己歌唱水平的更是不可取的。歌唱者只有声情并茂、技艺结合, 才能使歌唱达到感人的境界。

3.3 运用意境和想象对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

歌唱时应根据歌曲的内容和音乐形象, 尽量去启发音乐的想象力, 在自己的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画面, 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 身临其境的体会, 如果你把一首歌曲的基本情绪和意境设想得很具体, 那么你在表达时就会很真实、很生动。歌唱者解释音乐的能力是一种生活的积累, 记忆的积累, 情感的积累, 这种积累越多、越丰富, 灵感也越活跃、越丰富。

演唱者应确立起正确的音乐形象, 以达到情深意切。例如在演唱歌曲《我的祖国妈妈》中“我走遍海角天涯, 忘不了祖国妈妈, 出走时满头青丝, 归来时满头银发, 却依然怀着赤子之心, 献给你不谢的花。”如果不能把自己想象成一位在海外漂泊, 思念祖国的赤子, 就不能亲身的投入到意境当中, 也就无法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热爱之情。作为演唱者应去感受生活, 增强我们对生活和人物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论声乐艺术与二度创作的相互关系 篇9

二度创作直接跟演唱者个人的音乐文学修养有关。文学修养高的人,对音乐的领悟能力就比一般的人要强,因此,在表达处理作品的时候。演唱同样的一首歌,受教育素质的高低,他们在处理看待作品时的层次就不一样。因此,我个人觉得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自身的文学以及音乐方面的修养。好的艺术家必定是一个有着深刻思想的人,必定是半个哲学家,对自然,对社会,对科学,对人类道德情感,都有着他们自身的价值观,世界观等,他们的思想观念绝对不是拘泥的,他们的精神吸食了整个人类的精髓。就如莎士比亚说的那样,“人是宇宙的精髓,万物的灵长。”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二度创作不能拘泥于先有的或已有的知识水平,它要求我们要孜孜不断的学习汲取,因为时代在进步,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欣赏水平也在进步。我听说过有个很著名的歌唱家,他年轻时是一个了不起的大歌唱家,从他的演唱来看,他完全是凭借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凭借自我原始的情感去诠释作品,唱出来的东西非常有“味儿”,非常好听。但是因为他不继续学习和充实自己老用一种模式去唱多种曲目,越唱越退步。到四十岁的时候就开始走下坡路。二度创作源于心,虽然想的不一定能够唱出来,但唱出来的一定是心里想的,这样的艺术,才是真的艺术,好的艺术,那种只追求声音的华美,而忽视内心的人是成不了歌唱家的,因此,二度创作源于心,真实的,而不是做作的为讨好观众而谄媚的。有的人唱歌,为了迎合观众,歪曲作品的真实形象去讨好观众的心理,得到热烈的掌声,表面上他赢得了成功,但实质上,他是一个失败的歌唱者。

二度创作要遵循时代地域背景。我听老师说过一个故事,说是我们的选手去国外参加小提琴比赛,比赛的时候,他们拉的特别卖劲,激情四射,魅力无限,惹得台下的观众为之轰动。但结果没有取得好的成绩,评委给出的答案是,“你们把巴罗克时期的风格全都拉成了浪漫主义的风格,把浪漫主义的风格又拉成古典主义的风格,完全颠倒了”因此,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组曲突然蹦到了浪漫主义那种幻想开放,个人思想情绪丰富的音乐时代会变成什么味道?我还曾经听到过很多海归歌唱家,刚从意大利留学回来,在演唱意大利民歌时确实是那个味儿,可是当他们唱起中国的民歌时,也用那个味儿去演绎,结果,你可以想象有多么的不搭调,多么的别扭,多么的怪诞,听起来令人浑身不舒服。不仅中国的字正腔圆全给抹杀,还损坏了作曲家的原有创意。

二度创作要求歌唱者要建立一副高级精密的耳朵,他们的耳朵要能够分辨好的声音与坏的声音从而在学习中指导自己的方向。然而,要建立一副高级精密的耳朵,并非一件易事,他要求我们自身要有良好的听觉,和高升的修养,听多了好的声音,自然就会有好的声音概念,反之,听多了坏的声音,那么声音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从我自身的体会来说,在刚开始学习声乐的时候,我听的最多的就是男中音的作品,我每天不断地听,不断地模仿,不断的邯郸学步,照猫画虎,这样周而复始,几年下来,高兴的是我汲取了他好的东西,如喉头的稳定,下放,同时,不好的东西我也吸取了,那就是压喉的现象。几年下来,我一直在调整,刚开始很不适应,因为我原有的声音概念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中,慢慢地,我经常反复的推敲与筛选,逐渐接受了正确的声音。因此,有一个正确的能指引你学习的好耳朵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经验的积累,需要声乐知识的积淀。

二度创作要求歌唱者贵在独创,歌唱艺术是时间艺术,听觉艺术。它存在于演唱的过程之中,演唱完毕,歌声便随即消逝。它不可

能象绘画、雕塑等姊妹艺术那样,以可视的形象来直接再现生活,并永远一成不变的放在那里,供人欣赏。因为歌唱者演唱的感情是真实的,具体的,而不是超然的,是受演出当天情绪和情感等主观和客观方面影响的,故不可能一成不变。18世纪意大利的阉人女高音法里涅里是阉人歌手中最出众的一位。当年他在西班牙宫廷中,有很多不老的传说。最著名的是他每晚都要陪伴菲力浦国王,从午夜直到次晨五点。在这乏味而令人厌烦的十年中,他每晚必须都得唱同样的四首歌。然而,在这十年中,这四首歌并没有让国王厌烦,法里涅里靠的是他非凡的即兴创造才能,他不是简单地重复他们,而是每次都加以即兴的变化。当然,我们不赞成违背作曲家的本身意愿,我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告诉大家,要有创新精神,要培养再创造的才能,这样,听众才不会觉得厌烦乏味。创新是亘古不变的进步的前身。我还曾经看到过帕瓦罗蒂与摇滚乐队的组合,说明即使是传统的唱法也是需要打破原有拘泥的模式加以创新与尝试的,它标志着人类对音乐的创新与互相吸纳学习。我听过很多版本的贝多芬 “第七交响曲”,其中第三乐章是合唱的乐章,当我听交响乐队伴奏的版本时我感到很正,但当我听到莎拉布莱曼用现代的手法把流行融入到古典当中时,我同样感到诧异,因为很好听,这样做即遵循了原作者的旨意,而且还将作品注入了时代的元素。再有就歌曲而言,同一首歌曲,由于歌唱者演唱水平和文化水平的高低,理解能力的强弱,想象力丰富的程度以及生活经验,艺术实践、性格、爱好等方面的不同,在艺术表现上,在风格特点上会出现千差百异。同样的强、弱、快、慢,不同的人由于理解不一,演唱的效果也会不尽相同。同样是首《茉莉花》,一千个演唱者,就会有一千种《茉莉花》。十个演绎《卡们》的人肯定就会有十个不同的卡门角色,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声乐艺术的魅力之所在,也是声乐艺术百花园中为什么总是百花争艳,五彩缤纷的根本原因。若仅仅照着音符演唱只会一花独放,造成千人一面,千腔同味的后果,这样音乐的魅力便不复存在了,音乐也因此而失去生命力,失去存在的价值。

二度创作决不是任意自由和无限制的,它有一个原则和范围。这个原则和范围也就是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之间维系的一种辩证统一关系的纽带。因此,声乐艺术与二度创作的首要原则就是:必须在一度创作规定内容主体的范围内活动,即不能离弦走板,歪曲内容和作者的基调,违背作者当初创作的初衷。二度创作是沿着一度创作主旨方向上的创作,是因演唱而加强一度创作主体的感染力,而不是削弱或改变主题。其次,二度创作应该尊重一度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民族、地域风格。再有就是二度创作方案一定要在自己的技术能力许可的范围之内。要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首先应该了解、熟读歌词,以帮助我们深刻地体会歌曲的内容、情感、意境及分句、韵律和高潮布局等。然后明确和研究歌曲的时代背景,演唱基调、特点和风格,确定歌曲的调性音域、节奏,特别是每首歌曲都有特定的速度标记,但每一种标记都有一个灵活的幅度。如Largo(广板)每分钟46拍,但这也是一个参考的标准,可以根据自己处理上下浮动。此外,还可以在个别地方处理成稍快或者稍慢。如歌曲《哪就是我》(晓光词。谷建芬曲)中的“如果有一叶风帆向你驶来”,为了唱出情感,我们可以把速度加快,唱的紧迫一点,最后“哪就是我”四个字再适度放慢拉宽,这样唱出了情感也表达出了对家乡.亲人无比的思恋。再有注意音乐上的节奏,强弱、快慢、刚柔以及音色浓淡的对比和变化。音色的调节和声门的状态、喉位高低、气息力度、共鸣腔的使用有关,是演唱者进行二度创作的重要手段。如歌曲《黄河怨》中的 “你死的这样惨”这几个字音可以用哭泣抽咽的音色来唱。更能表达女主角伤痛欲绝的心情。声乐是音乐中唯一的音乐与文学合成的艺术,语言的二度创作在其中占一定的份量。所以说在演唱中对歌词中的语气的生动处理也是二度创作中重要的手法。如《燕子》(新疆哈萨克族民歌)艾图瓦尔夫译词,吴祖强编曲。歌词简单易懂,质朴又动人,把燕子比作美丽的姑娘来赞颂。因此曲作者把旋律写得极有朗诵性,一句一句交待得清楚明白,三句旋律一样,让我们听过后很快能记住它。只在第二句当中加入了作为高潮的赞美旋律,就这个小小的起伏,使整首歌曲有了一些变化,使歌曲融着浓浓的诗意。演唱时能否使歌唱旋律具有诗意的朗诵性这是二度创作中应当把握住的关键所在。

总之,二度创作在声乐艺术中是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的。作为声乐演唱者一定要好好学习和积累各方面的知识来为作品的二度创作服务。[1]声乐艺术是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的结晶。通过“歌”(一度创作)和“唱”(二度创作)的融会贯通所形成的整体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承前启后,缺一不可的关系。声乐艺术与二度创作是以用心,用脑,用热情,用情感为出发点用原则和范围维系的一种辩证统一关系。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加以丰富和升华是声乐艺术产生的关键,歌唱者不但是二度创造的主体,也是词、曲作家与听众之间的媒介或传播者。它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注释

[1]莫纪纲.歌唱艺术欣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104-105).

[1]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如何做好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 篇10

关键词:声乐作品,二度创作,声乐演唱

声乐演唱的过程就是一个对作品的二度创作的过程。所谓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是指演唱者在深入理解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的基础上, 展开丰富的想象, 结合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意愿, 发挥自己独特的演唱优势, 表达自己对作品的体验和感受的处理歌曲的过程, 也是演唱者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的过程。因此, 演唱者应该从各个方面来丰富自己, 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素质, 脚踏实地地进行艰苦的艺术再创造活动。

一、具有扎实的音乐知识和较高的声乐演唱技巧

声乐演唱是演唱者把凝聚在乐谱上的音符和文字转化为优美悦耳的旋律的实践性活动, 即在音乐创作的基础上进行的, 必须以声乐创作成果———音乐作品为出发点来演唱。这就要求演唱者要具备相应的音乐理论知识, 如基础乐理知识, 视唱练耳能力等, 同时还要有较高的声乐演唱水平, 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科学合理地运用气息、良好的共鸣、准确地咬字归韵等多种演唱技能。连乐谱都唱不准和发声都不正确的人, 不可能唱出动人和歌声, 更无法对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因此, 在声乐演唱的学习过程中, 演唱者一定要从乐感的培养, 音准、节奏、音乐记忆能力、科学的发声训练和音乐理论学习等方面入手, 严格培训, 努力学习和实践, 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 如此才能把歌曲唱准、唱好, 为歌曲的二度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和丰富的艺术实践

声乐演唱最终是通过演唱者的舞台表演实现的。在实际的演唱中, 一些演唱者在演唱时精神高度紧张, 这样怎么能唱好歌, 感动听众呢?因此, 在演唱中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克服紧张情绪, 具有恰当的表现欲望, 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和驾驭舞台能力, 都是演唱者不可或缺的。同时, 丰富的舞台艺术实践对提高演唱者的心理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演唱者只有通过不断的艺术实践, 从中得到生理和心理的双重锻炼, 才能使自己的演唱水平不断提高。另外, 歌唱与心理健康之间具有既统一又协调的互补关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歌唱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完美的歌唱技术是提高心理素质的、增强自信心的重要因素。只有两者平衡发展, 演唱者才能使自己的歌唱水平得到正常发挥, 为歌曲的二度创作创造有利条件。

三、拥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艺术来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演唱者要有一定的表演技术技巧, 其与演唱者的思想认识、生活阅历和文化修养有极大的关系。在演唱者的二度创作中, 深刻的思想认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广博的文化修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演唱者应随时注意观察生活, 从各种自然景色、社会生活、人物形象中, 体验情感、意境, 不断扩大和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 并通过对文学和各种艺术实践进行各种间接的生活体验, 通过阅读中外文学名著、观看戏剧电影、观赏绘画书法作品等途径进行生活积累, 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总之, 演唱者必须不断地扩大和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 提高形象感受和想象能力, 才能在表演实践活动中富于创造性加以运用, 对作品的二度创作把握得准确, 演唱更具有个性。

四、充分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创作意图

歌唱是人们用歌声来表达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感悟。每首作品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创作环境, 从而形成了歌曲的风格。因此, 演唱者在演唱每一首歌曲前都要认真了解作者、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 特定的环境和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从中发掘和领会作品的内涵和演唱风格。如我国著名的《黄河大合唱》中的一首男中音独唱曲《黄河颂》, 它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以著名诗人光未然的诗歌《黄河颂》谱写的歌曲。他们都生活在抗日战争时期, 歌曲表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年代里的顽强斗争,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与不可战胜的力量。《黄河颂》以壮阔、热情、深切、感人, 充满宏伟豪放的激情, 歌颂了黄河的雄姿, 歌颂了我国五千年的文化, 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不屈和伟大精神。只有对作品的理解越多, 感受越深, 在演唱时才能表达得越真、越美, 才能把歌曲内容进行准确的二度创作, 才能把音乐主题形象完美地体现出来, 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五、对作品的词曲作更深层次、透彻的分析, 准确地进行二度创作, 增加歌曲的韵味

仅对声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等加以了解是不够的, 演唱者还要对作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理解, 从其所要表达的情感基调, 歌曲的速度、力度、音量、音色、伴奏等方面加以全面的处理, 找到全曲的高潮与歌曲层次, 把握好艺术的对比性, 这样才能达到良好演唱效果。同时, 还要通过自己的二度创作, 挖掘词曲潜在的, 甚至词曲作者没有想到的东西, 从歌曲的韵味上下功夫, 根据作品的语言、情感的特点, 用自然加上一些装饰音等方法, 使歌曲更加动人和自然, 增添新的韵味。

六、声情并茂, 技艺结合, 使二度创作达到曲和意的完美统一

声音和情感是歌唱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 发声、咬字和情感的表达构成歌唱的整体, 二者缺一不可。歌唱是以人身的整体作为乐器来表现出来的, 它绝非只靠声带的振动、气息的支持和共鸣的运用来单独完成的, 而是歌唱者全身都参与的一种表演艺术, 演唱者要全身心地投入, 使之成为诸种因素融汇于一个整体中的扣人心弦的完美艺术。古人云:“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只有声情并茂, 技艺结合, 才能使歌唱达到感人的境界, 产生沁人肺腑的艺术效果。声与情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不论是专业歌唱者还是业余爱好者, 在平时的训练中, 都要加强整体歌唱的意识, 使歌唱发声与情感表达同时进行, 使声情融为一体, 用心灵来歌唱, 从而把歌曲的二度创作和歌曲本身曲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七、观赏视频、声频, 对他人成功的演唱适当模仿

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每个人对作品的感受都不尽相同。不同的演唱者对同一部作品的不同理解, 使得他们对音乐作品有着不同的艺术处理方法, 从而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也就是说:“同一首作品, 一百个人就会有一百个不同的理解。”演唱者注意多听、多看他人的演唱, 从中吸取借鉴一些成功的经验来加深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也能为二度创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总之, 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是永无止境的, 完美的再创作会给歌曲带来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正如英国著名的音乐指挥家享利·伍德所说:“音乐是写下来的没有生命的音符, 需要通过表演来给予它生命。”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是再现与表现的完美统一, 是演唱者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表演技巧, 根据艺术表演的需要, 灵活地将技巧用于创造音乐艺术形象, 准确地表达审美情感, 使音乐作品化为具有生命活力的音乐, 给人带来无限想象空间。因此, 做好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 是声乐工作者应该用一生来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

上一篇:申请融资租赁等下一篇:创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