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中如何表现情感(通用9篇)
声乐中如何表现情感 篇1
在表演艺术的大家族中, 声乐表演艺术是最古老的, 也是人们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之所以如此受到人们的欢迎, 应当与它的大众化、观赏性、历史再现性以及不同风格特点的展示性等有很大关系。正因为如此, 从欣赏者的角度出发, 毫无疑问, 作为一名声乐演唱者, 我们歌唱的目的和宗旨不应该只是为了表现我们的演唱水平、展示个人的风采, 而应该是;给予欣赏者一种美的享受, ’使欣赏者和我们 (歌唱者) 及词曲作者达成内心的共鸣。
在声乐表演艺术中我们会经常看到或听到这样的专业术语, 如:声情并茂、表现力, 或者以情带声等等, 这些术语也早已成为许多相关工作者及声乐爱好者特别是群文工作者强调、讨论、甚至钻研的重要课题。的确, 缺乏情感的歌唱是没有生命力的, 是空洞的。但是, 我们要明白的是, 歌唱者的责任, 不只是使自己能感觉到歌曲的感情, 而更重要的是能使听众感觉到它的存在。因此, 我们必须把握好在声乐表演中情感表现的“度”,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我们作为歌唱者最终的目标。歌唱艺术中的情真 (指的是深入体验歌曲的情感内容, 或投入角色) 与自制力 (指的是歌唱时应具有的清醒的头脑) , 两者要统一起来, 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 我们必须弄清楚, 歌唱者具有一种感情和把这感情表达出来是有区别的, “使身体和精神能有效地服务于歌唱的情感”应该成为我们主要研究的对象。我们究竟怎样来把握这个“度”, 我想我们先得弄清楚这样几个问题:
首先, 究竟什么是“度”。
一个演唱者能一往情深, 歌欢则音与笑并, 咏戚则声与泣偕, 可以说这是一种特色, 一种能力。歌唱中的热情、豪放、含蓄以及婉约, 都同为艺术表演中的美, 同样能创造出艺术的绝境。问题在于, 该柔该刚, 应浓应淡, 须显须隐, 或者像魏良辅所说, 哪些体态要驰骤, 哪些要规矩, 哪些要抑扬, 我们得有所把握才行。这就是本人所提到的“度”。
某些演唱者, 在歌唱艺术的实践中, 偏重于热情, 从“酝酿情绪, 体验情感”出发, 每每缺乏在表演中应该保持的那种适度感、层次感;而有些歌者, 则着重于追求表演时的分寸感, 却投情不足、不深。这样或那样的偏颇在声乐演唱实践中的确屡见不鲜。对于我们从事这一专业的学习者来说, “能否恰当地表现作品”这一问题也逐渐成为我们衡量个人演唱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其次, 这个“度”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 以及如何来把握一个演员的自持力。
一个认真投入到自己角色的演员, 凡是演到激情的地方, 感性总是大于理性的, 有时也不免两眼充满泪水, 这也是情真的一种自然流露。但是如果是一个经验丰富, 比较成熟的演员, 即使在最激动的时刻, 也仍然能保持清醒, 把握作品的灵魂, 以作品为中心去歌唱。否则, 这个戏、这首歌就会唱不下去。俄罗斯歌唱家夏利亚宾曾经说:“我在舞台上一分钟也不放弃我自己的意识, 一秒钟也不失掉保持动作和谐那种能力与习惯。”也正是这样取得热情与冷静的统一, 激动与高度自持力的一致, 才能使创造艺术有条有理地进行。
不错, 有时我们为了作品的需要, 不得不考虑到音乐表演的“戏剧性”, 但是, 如果企图从外在的动作、表情, 如:摇头晃脑, 挤眉弄眼, 挥手挺胸等, 总之利用一连串夸张的表演, 去突出音乐表演的戏剧性, 那就把音乐表现的本质本末倒置了。如果把这些作风当作演员优秀与否的重大标志, 就会把音乐表演艺术引上邪路, 甚至葬送了音乐表演艺术的最可贵的品质———歌唱者必要的自持力以及对舞台的分寸感。
再次, 与其他表演艺术相比, “度”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特点在哪里。
作为一个歌唱者, 只有努力去了解了该艺术的特点后, 才能真正走进这个艺术领域, 才能在这一领域有所收获。我曾经接触过一段时间的影视表演, 对影视表演这一学科的特点有些许的了解, 凭个人对两种表演艺术的理解, 觉得声乐表演和影视表演尽管都属于表演的范畴, 但是仍然拥有各自的不同点。影视表演注重的是人物角色的塑造, 要求更加逼真;而声乐表演需要按照音乐规定的节奏、速度和伴奏相呼应, 它主要是表现声音形象的艺术, 而不可能是单纯地生活在某个角色之中。因此, 歌唱者就更加不能完全听任情感的驱使, 而必须理智地进行创造。
浅谈声乐艺术中的情感表现 篇2
关键词:歌唱;情感;艺术;作品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86-01
歌唱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是以人声作为“乐器”的表演艺术,它能够最深刻、最准确、最生动的反映人的感情。中国古代就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说法”。声乐艺术不仅能使人精神上得到宣泄,同时它可以完善心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歌唱不仅包括对声音的训练,也包括对情感的训练,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我们忽视了情感,单单注重用发声技巧来表现作品,那么演唱出来的歌曲就会缺少感染力,难以打动观众。所以,要想真正唱好一部作品时,应先从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入手。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结合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再加上熟练的演唱技巧来完成对作品的表现。这样,我们所唱出的歌声才不至于苍白无力,才可能充满感情、充满生气,才可能打动听众。
歌曲情感的真实与美感是歌唱者的艺术生命,是歌唱者对生活情感的高度概括,加工和升华的产物。只有歌唱者牢牢把握住歌曲的内在情感,才能赋予歌曲以生命,才能点燃观众的激情,震撼观众的心。情感体验越深刻、丰富,把握歌曲越准确,演唱越真挚,感染力越强。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无论作曲家把乐谱写得多么的详尽,用了多少表情术语,都没有办法完全记录出音乐内在的微妙变化,更没办法记下蕴含在音乐作品中的种种情感和思绪。要使乐谱中潜藏的生动乐思得到发掘、丰富和补充,这一切都有赖于歌唱者的再创造。
1.准确把握歌曲的内涵。任何一首歌曲都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必然具有特定的音乐风格,表现特定背景下特定的内容和情感。因此,我们应该认真研读词与谱,借助音乐和文字,对歌曲仔细品味、细致琢磨,了解歌曲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了解歌曲所要表现的主题及歌曲的音调风格等。尽一切可能去熟悉和体验作曲家生活的时代环境,审美特征、思想追求等。并把自己置身于那个特定环境和场景中。只有对歌曲情感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准确地领会和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才能准确地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绪、风格体系和精神特征。对歌曲的理解也不要仅局限于歌词表面上,应该深入到它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和文化里去。
2.体察品味音乐的律动,钱仁康教授在谈到音乐怎样表现人的情感问题时说“音乐可以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张弛,和声和音响的色调变化发展,这是任何语言艺术所不能企及的。” 人的情感变化在运动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强与弱、紧张与松弛、激动与平静的两极分化。其中强与弱的变化体现为力度的要素,激动与平静的变化体现为速度,紧张与松弛的变化体现为节奏要素,在空间上体现为音程和音高要素,音色则是一种表现情绪变化的综合因素。
3.正确处理声音与情感的关系。情是源,声是流,声是情的展现和表达。“声者,乐之象也”,声乐,有声才有乐。我国从古至今以歌声的“圆”、“润”、“纯”、“响”、“亮”为美,对优美的声音也有着“珠圆玉润”、“发声必纯”、“余音绕梁”的说法。声是歌唱艺术表现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美好的情感和想象都必须建立在美好的声音基础上。对声音和情感的关系,歌唱艺术中声与情的关系,是音乐表演中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个组成部分。 语言和音乐旋律共同构成了声乐基础。歌唱的吐字、咬字贯穿于歌唱艺术的始终,正确处理字和声的关系,也是歌声传情的重要保证。19世纪杰出的意大利声乐教育家弗兰契斯科·朗培尔蒂在《歌唱的艺术》中也谈到“一个歌唱者身上即使集中了为取得高度艺术成就所需的天赋资质,但若没有掌握正确的咬字方法,他仍感到自己无活动能力而且永远不可能达到完美境地……”。如果在演唱中只要求声音而忽视了咬字、吐字,就会使观众听不清词意,妨碍歌曲情感的表达。可见,咬字、吐字在歌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注重了声音和咬字、吐字后,最关键的就是感情的投入了。
歌唱艺术中情感的重要性歌唱是心灵感情的抒发,是一门综合艺术,而任何一个作品它的根本生命力就在于通过歌唱者的演唱来再现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的。情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对某种体验需要发泄的动态反映;是歌唱艺术的精髓、灵魂。歌唱艺术通过美妙的音乐语言、动听的歌喉以及优美的旋律,直接抒发特定的情感。因此,他最易于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接受、喜爱。
歌唱艺术是通过意境与情感的融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健康而饱满的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灵魂。只有将情感融入歌声之中。因此,优秀的歌唱家在演唱之前都要努力使自己进入音乐作品的情景之中,使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作品的感情融为一体,以至达到不唱不快的境地,这样的歌声才能打动人心,才能使听众在动听、动情、动人的过程中得到艺术感染。在歌唱中应排除单纯的技巧观念,要培养乐感,学会掌握各种情感的表达技巧,努力做到情与声随,声情并茂,使声音技术与艺术情感得到全面而协调的发展。歌唱技术是为表现音乐情感和内容服务的,应根据音乐内容的情感、风格不同来决定声音效果和调节自己的感觉及共鸣腔体。长期以来,无论是在声乐教学中还是在声乐演唱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重声轻情”。许多歌唱演员在声乐演唱过程中非常强调对歌唱发音的方法和技巧的展现,而忽略了对情感的表现,结果使许多学生在演唱歌曲时既没有很好的掌握歌曲的技巧,也没有表达出正确的情感。为什么会有这一现象,因为歌唱中的情感与声是相辅相成的,在歌唱的时候不能把两者割开,如果一味的强调歌唱的发声技巧,必将导致片面的追求声音。因此在声乐演唱中不仅要重视在歌唱时的发生训练和技巧,也要注意歌唱时的情感表达。
参考文献:
[1]余篤刚.声乐艺术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杜惠.论[6]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声乐演唱中情感表现的思维方式 篇3
一、声乐演唱中情感表现的基础
声乐演唱艺术是建立在知识、技巧、心理、文化基础之上的一门学科。演唱中情感的产生离不开演唱者再创作时的情感冲动, 离不开歌曲的情感以及由这种情感而引发的听众的激动, 这是声乐艺术的情感特征。声乐演唱是在音乐创作基础之上进行的, 因为音乐是写下来没有生命的音符, 需要通过表演来给予它生命。音乐作品创造出时它就被当作一种文化存在了, 作品本身就是作曲家根据大脑里产生出来的乐思动机, 情绪而创作出来的, 它以概括的形态展示出作曲家的创作构思, 作曲家创作时内心动人心魄的物化感受并不能通过曲谱传达到听众, 这就需要通过声乐演唱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
声乐作品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声乐演唱的发展过程, 演唱者首先要对作品进行感知, 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为演唱定下感情基调才能用歌声去抒发感情。在对作品进行情感表现的过程中, 需要演唱者具备扎实的表演技术和声音技巧。因为演唱者的情感表现是通过声音和表情动作来实现的, 演唱者的一招一式, 一字一腔, 一举一动都是为表现内心情感服务的, 当内心情感激动时, 声音力度增强, 音色明亮, 音调激昂, 面部、手、以及全身动作幅度增大;当演唱极度悲伤与怨恨时, 声音力度反而减弱, 音色反而黯淡, 音调低沉, 表情动作不明显。这种表现情感, 才会引起观众与演唱者的情感共鸣。声乐演唱情感表现, 还需要演唱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的演员在台下唱得不错, 上台却乱了阵脚, 本该表现的内容, 情感, 因紧张或怯场大打折扣。恐惧是一种心理反常现象。任何心理现象都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所造成的, 要克服恐惧就要努力适应客观环境的改变和思想上的压力, 对紧张情绪进行感情转移, 排除杂念, 进入角色, 从而达到用良好的心理素质来表现歌曲情感的目的。声乐作品是音乐和诗歌, 歌词, 结合的产物, 一个好的歌者, 不但要有一定的音乐感受力, 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 才能把歌曲表达得情真意切。演唱者对歌曲艺术情感的体验是通过对歌曲描写对象的理解而进行的。能否正确地深刻地理解歌曲, 最重要的是要掌握歌曲的思想实质。所以演唱者必须深入了解歌曲, 对歌词和旋律逐字, 逐句, 逐段, 乃至全曲进行细致地分板, 从而达到深刻理解作品的全部内容。
二、声乐演唱中情感表现的原则。
声乐演唱中情感表现绝不是任意, 自由和无限制的, 它是演唱者的个性创造, 也是声乐演唱中必须遵循的表演原则, 这个原则和范围也就是声乐作品创作和声乐作品演唱之间必然存在的辩证统一关系。首先演唱者必须领会作品的创作动机, 情感基调, 要做到在演唱中情感表现准确到位, 火候适中, 符合作品的创作初衷。其次, 声乐演唱要尊重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民族, 地域, 风格。再者, 声乐演唱情感表现一定要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能力范围之内, 超出了能力范围将弄巧成拙。面对不同民族, 风格各异, 不同文化背景, 不同语言的声乐作品, 演唱者要把乐谱上的符号通过演唱技巧和情感表现, 赋于作品以色彩和感染力。因此, 凡是成功的演唱, 其情感表现都必须遵循时代性, 民族性, 创造性的原则。
(一) 情感表现的时代性
声乐演唱中情感表现具有时代性, 所谓时代性是指, 声乐作品创作都有它特有的时代特征和表现形式, 任何声乐作品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这就要求声乐演唱的情感表现也必须具备鲜明的时代特点。不同的时代, 审美评价不同, 因而艺术情感表现也不同。如欧洲浪漫主义时期舒伯特的艺术歌曲, 普契尼、威尔第的歌剧, 再如我国近代音乐家青主、赵元任、黄自等他作的艺术歌曲, 一直到改革开放以来, 一大批优秀的作曲家创作的讴歌时代, 展望未来的创作歌曲等等。在演唱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的声乐作品时, 歌词语调因风格不同, 其感情的表现要把握轻重、强弱、抑扬、顿挫等等变化, 而不能机械地按照曲调进行单纯的重复, 要根据作品不同时代进行创造性的处理, 要以忠诚的态度去理解, 领会作曲家的感觉与意象, 情感与思维, 置身于作曲家的生活时代以及创作的意境, 化身为作品人物形象, 投身于曲中景, 执着刻画声乐作品形象的内心情感。因此, 对声乐作品情感表现的演绎, 把握它的时代特征是十分重要的。
(二) 情感表现的民族性
声乐演唱中情感表现的民族性就是在演唱中情感的表达和体现
是应具有民族性的, 要符合本民族的情感表达方式和欣赏习惯。民族情感在歌曲演唱中, 一种是表现民族团结, 民族自强, 民族生存, 民族自由, 抗击异族侵略而发出愤怒, 仇恨之情;另一种是由于民族风尚不同, 而表现不同的情感特色, 例如我们演唱外国歌曲和外国歌剧咏叹调, 要了解剧情, 弄清不同国家, 民族的情感表现方式, 否则会弄出笑话来的。再如我国的民族唱法, 以其独特的语言为基础, 吐字行腔韵味为特点, 字正腔圆, 声情并茂为准则, 在演唱中把握以字唱情, 用不同的吐字技巧表达作品的音乐形象;以气唱情, 用各种呼吸技巧, 换气技巧表现音乐象, 以声唱情, 用声音的变化表现作品音乐形象。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凭借其悠久的历史传统, 在世界民族声乐之林独树一帜, 我们唯有认真地学习, 继承、总结、发展, 才能将它的民族性发扬光大, 才会受到全世界的欢迎, “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
(三) 情感表现的创造性
声乐演唱中情感表现必须要遵循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把音乐和表情放时这些音符, 充分发挥想象, 对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情感表现的创造性是演唱者对于现实生活美的自觉能动的反映, 它是演唱者在热练地掌握声乐技巧及规律的基础之上, 创造出来体现一定内容的艺术形象。在演唱中, 要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要自始至终处于创作思维的激情之中, 不拘泥于传统的陈规, 做到对歌曲内涵非常恰如其分的表达。在进行演唱的“再创造”时, 音乐思维会产生或激起心理上的表现欲望。只有经过自己运用音乐思维来分析歌曲的主题思想, 处理歌曲的情感表现, 才会有演唱的“再创作”。总之, 演唱者在舞台上的表演, 充分体现着情感表现的创造性, 这种创造性使演唱进入一种特定的精神气氛中, 只有在那种气氛中, 才能进行再创作。
三、声乐演唱中情感表现的双向审美
声乐演唱中情感表现固然很重要, 同时也需要关注观众的反馈。
这是因为在演唱中, 观众是演员情感表现是否成功, 是否打动人心的评判者。这里就存在一个双向审美的问题, 在演唱中把握观众的艺术心理, 引导观众的审美情趣, 是情感表现的重要内涵。声乐演唱艺术, 就是演唱者运用一切艺术手段和技巧来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歌曲的旋律表现了人的情感动态, 演唱者的心灵与情感得到充分的体现。歌曲的速度节奏尤如歌唱者的情感脉搏, 其快慢, 伸缩都表现出情感的变化, 可以说歌唱者的演唱就是心灵直接语言, 有时观众虽不一定能听懂歌词的意思, 却能从歌唱者优美的声音色彩, 动人的旋律, 丰富的节奏, 变化的速度获得一种审美快感, 这就达到了双向审美的目的。例如, 当听到节奏欢快的歌曲时, 听众的心情也不由自主地舒畅欢欣, 当听到悲伤的歌曲时, 听众会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这种悲与喜的情感, 正是由于歌唱者把情感传达给听众, 使听众直接受到歌唱者情绪的感染, 而产生相同情感的反应。
每一位演员在舞台上的演唱, 都需要观众给予的反馈, 因为从观众的反馈中才能判断自己的艺术再创造是否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歌唱者把情感表现这一信息传给观众, 而从听众那里所产生的情感效应, 又作为一种信息再送到歌唱者那里, 这一切将对歌唱者的艺术再创造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就要求歌唱者的情感表达要给观众以美的感受, 歌唱者无论是内部情感, 还是外部表情都要具备艺术美感。无论是由乐而引起的笑, 还是由悲而引起的哭, 当听众的精神活动是拥有审美愉快的, 这才是听众的名副其实的审美感受。
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现, 是声乐艺术的灵魂, 它容纳了声乐作品的创作和声乐演唱的所有的内涵, 包涵了对声乐作品的艺术再创造, 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打动观众, 给观众以美的享受。作为声乐演唱者唯有以毕生的精力来追求才能达到艺术的顶峰。
参考文献
[1]徐笃刚, 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邹本初, 歌唱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
[3]邹长海, 声乐艺术心理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
声乐中如何表现情感 篇4
关键词:声乐;教学;音乐情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J616-4; 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129-01
现代课堂教学讲互动,要求师生情感交互,这就需要教师,尤其是音乐教师要很好的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没有情感的声乐,就等于没有表现力的音乐,更不能感染听众。所以学习声乐的学生,也必须学会培养音乐情感。
在声乐演唱和教学中,心理因素对教学和演唱所直到的作用和影响,往往被忽略,而歌唱的各种技巧却比较受重视。在戈尔曼的《情感智商》中曾指出:“情商能力,是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而不是智商能力。”在本文中,对情商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进行论述,提出了声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情商的对策与措施。
一、在声乐学习中音乐情感的重要作用
1.影响学生对声乐曲目难易程度的选择——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强的学生,会自己进行选择一些难度稍大的曲目,这些学生认为自己是有能力,有智慧的,他能自己调动知识技能,可以使自己的潜能最大的发挥出来。而自我意识比较薄弱的学生,往往会走到极端,可能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低估自己,选择一些较低水平的曲目。这两种可能都不是最好的,都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而限制到学生的潜能的开发,影响学生的进步。
2.影响学生的声乐演唱——自我激励。通过自我激励的暗示,学生可以充分的想象自己的演唱,在内心构成一幅清晰的图象、画面,按照自己的感受去行动。经过不断的想象,进而展现出自己的才能。经过多次的重复,其真实性就会逐渐变清晰,就会成功。
3.影响学生在声乐学习时的情绪状态——情绪控制。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会面对很多的压力与困境,而乐观的情绪,会对声乐的学习起到很好的效果。乐观的态度,它是让人从困境中走出来的一种动力,它不会让人感到有无力感、冷漠、沮丧的心态。
4.影响声乐学习时的师生合作——人际沟通。人际沟通,它是情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这样才能师生合作,创造出更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更好的吸取知识,运用知识。
5.影响学生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及持久力和耐力——挫折承受力。在声乐的学习中,要有良好的心态,要有不怕失败的心理准备,要有平衡的心态,正确的思想观念,才会变压力为动力。受到挫折、遭受失败,不要紧,凭借自身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断的学习进取,最终定会走向成功的。
二、在声乐教学中,如何正确的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1.丰富情感体验,声情并茂。声乐艺术的魅力,来源于表演者的感情表现,正所谓表情是歌唱的灵魂。要应用娴熟的技能、技巧,准确的表达出歌曲的风格,歌唱出曲目内在的情感。声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欣赏学生,擅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与长处,合理的运用赞许的目光、鼓励的动作、语言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
2.保持良好的心境,快乐歌唱。情感在声乐的教学中,由始至终的贯穿在其中,充分的利用情感,能够唤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励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在声乐的教学中,要合技能、技巧、情感的培养相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情商得到提高。
3.树立自信意识,锤炼意志。自信心,它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它能够全面的反映出,一个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有信心,完成某项活动的心理特征。在学习中,必须要坚持有恒心、有毅力,要用成功的经历,对自己做自我评价,认真的对待他人的态度,要做到越挫越勇,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4.培养自主意识,师生平等。在声乐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自主精神进行培养,强调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声乐的教学中,应当对学生的自主能力进行培养,让其在学习中的自主的探讨问题,有充分的自主权。在选择练唱声乐中,也可以师生协商,也可以按学生的意愿去选择曲目。这样就能增加学生学习的深厚兴趣。
5.声乐教师自身情商的培养。在声乐教学中,要重视自身情商的培养,要将理论、实践相结合,进行探索。只有高情商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情商智慧的学生,从而促进学生情商的发展。学校也应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培训,使其走在科学发展的前沿,不断的增加知识,丰富知识。
三、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情感的重要因素——声乐教师
在声乐课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就是教师,其情感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在声乐课中,声乐教师要明白什么是高水平的演唱标准,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由于爱好不同的结果造成观念的差异,尽量用简单的感觉将复杂的概念性的东西进行解释。
情感教育,是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在老师的指导、老师的启发、老师的带领下, 充分的发挥着学生的主导作用,其整个情感教育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审美的过程。在老师的审美诱导下,学生会自觉的进入到,自己情感的感动、想象、理解的审美中去。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有情感的范唱,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歌唱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对声乐作品的准确表现、理解。
音乐教师不一定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音乐家,但应该把“培养会声情并茂演唱”作为声乐教学的基本教学目标,这也是想通过努力实现的一个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娜.论声乐教学中学生情商的培养[J].群文天地;2012-08-10.
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现 篇5
关键词:情感表现,想象,情感体验
歌曲是情感的艺术。情乃歌之魂,歌系情之本。心灵是赋予歌声以生命和魅力的源泉。没有真实的情感,不从心灵去把握歌唱的真谛,就不可能摇撼观众的心旌,点燃观众情感的火焰。黑格尔曾经说过:“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地对着心情,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的,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从心理学上讲,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它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已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歌唱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最容易激发和调动情感。歌唱者通过自身心理情感准确、激情地发挥,能和听众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感与情感的碰撞,使双方得到美的洗礼和陶冶,达到精神上的升华和力量上鼓舞。下面我们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阐述声乐中情感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把握和运用声乐作品中的情感。?
一、真情实感是情感表现的重要依据
声乐是音乐艺术的一个重要形式,是以人声,歌词为材料,通过有的乐声在时间的流中创造审美情境的表现艺术,而声乐曲仅仅是乐谱上的音符文字,要使歌曲获得生命成为音乐,就需要演唱者不仅要再现歌谱上那些显见的记录,更要去挖掘蕴藏在作品里那些无法记录的情感内容。因为无论词作者把歌词写得多么明确,曲作者把歌谱写得多么详尽,用了多少表情术语,都无法表达歌词的情感内涵,音乐运动的内在韵律和微妙变化,词曲作者内心的文思、乐思与写在纸上的歌谱事实上存在着差距,弥补这种差距,只有通过歌唱者有感情的歌唱,才可能使这种内在的精神记录具有生命意义,所以说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精髓、灵魂。
二、丰富的想象力是情感表现的心理基础
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声也”,人是在有了感情之后,才去歌唱的。歌唱实际上是一个心理创作过程,一般情况下,思想上的声音形象总是指挥并协调着发声器官的肌肉活动,通过想象形式的内在听觉,总是不自觉地预先支配着发声、呼吸、声音的吐发。要处理一个音,歌者必须首先对那个要唱的音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想象,因此在思想上形成一种简单化的、准确的声音形象对歌唱是极其重要的。?想象还是进人角色和情境的桥梁,歌唱艺术同其它表演艺术一样,从阅读作品、熟悉角色开始,就需要借助想象的翅膀,将生活转化为艺术。想象是演唱者头脑中,在原有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出歌曲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种想象不仅仅依靠声音技巧,更多的是情感上的流动,通过想象把自己置身于歌曲意境和人物心理之中,感受歌曲需要表现的情感。
三、文化知识修养是情感表现的文化基础
达尔洛兹有句名言:“对于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的过程不如说是一种情感的过程。”不同的乐曲、歌曲的节奏、旋律、力度、速度的变化都表现出它们各自的风格及不同的情感。首先,歌曲的思想、情感是靠文字来表达、靠声音来表现的。歌曲又是乐谱和文字的结合,因此,歌唱者要认真研读词与谱。通过音乐和文字,对歌词精心琢磨。第二,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情感倾向,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审美追求及歌曲的创作背景、风格特征等。我们可以从音乐要素入手,把握音乐情感。可以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所以说歌唱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歌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同一部作品,不同修养、不同知识底蕴的人在演唱中的表现也是不同的。文化修养越好、知识底蕴越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就越深,感受也会越深,在演唱中的表达就越纯真、越完美。因此?歌唱者要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知识,同时还要丰富和加强自身文化艺术修养,尽可能地接触和学习各种不同门类的艺术形式和不同风格、体裁的艺术作品,扩大自己的艺术视野,加强艺术感知和想象能力,把自己融入到作品的情感世界之中,并借助自己的丰富经验与艺术修养来演绎作品,实现艺术的二度创作,以便能准确地将作品特定的情感和风格表现出来。
四、准确把握声乐作品的情感内容
声乐是表演艺术,一个演唱者需要有分析、理解作品情感和体验作品感情的能力,并且会用歌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对音乐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及任务的思想感情、神态和事物的内涵有观察、分析、理解的能力。例如旋律的起伏,节奏的交替,都需要有情而写,有感而发,有音而响,有乐而唱。歌唱者通过过去积累的情感体验,并参照和吸收他人的情感经验。按照歌曲指明的方向,对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加工,使之迅速转化,尽快与歌曲相融。对歌曲的把握,整个乐曲的情绪变化,每个乐句的细节,都要作周密的艺术处理。比如。高亢明快、节奏活泼、跳跃的音乐可以表现愉快的情绪;低沉阴暗、节奏缓慢的音乐可以表达伤感的情绪等。旋律上行,由慢变快时,我们常在力度上加强一些!情绪逐渐激动高涨。旋律下行,力度上减弱,情绪逐渐低沉。一个演唱者需要有分析、理解作品情感和体验作品感情的能力,“情和意”的理解与把握,从而准确地表达出作品情感表现的内涵,增强情感的艺术表现力,用不同的声音来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作品情绪、情感的变化发展,决定着演唱者音色的变化和演唱者情绪的变化,从而去准确表达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以声传情,以情带声,二者互相依赖,互相促进,最终达到歌唱艺术的最高境界。
总之,演唱者要用精湛的技巧加上一颗富有激情的心去演唱一首歌。要把心投入到作品中,用美妙的声音,把人间最真挚的情感通过歌曲表现出来,从而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使每首作品都能产生强大的艺术震撼力。这样,才能把歌唱艺术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才能使艺术作品永远光彩照人!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2]朱琪《浅谈声乐课学生正确的心理和心态的引导》,原载于《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3卷第2期
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现和审美想象 篇6
一、声乐演唱中的审美想象及其作用
(一)声乐演唱中的审美想象
通常来说,感知以及记忆的灵敏程度对于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在脑海所形成的现象具有直接影响,演唱者只有具有准确、持久的记忆,才能及时有效的对相应的现象进行保存。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脑海中所形成的现象既是对歌曲感情的重现,又是演唱者演唱水平的体现,因此,演唱者应该积极的从自身的实际状况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对感情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能够及时的开展想象。另外,演唱者在想象过程中,开展想象和自身的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联系,因此,还要积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视觉要素占重要作用,容易受到自身形体的感染、自身情感特征的刺激,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同时,还能丰富相应的想象,从而使得相应的艺术作品以及艺术形象更加丰富。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存在创造以及再创造,只有对这些基础进行把握,才能产生一定的想象,因此,和想象相关的心理素质受到严重的考验。只有在此种状态下,演唱者才能通过声乐演唱的形式将歌曲中的情感生动的展现出来。
(二)声乐演唱中的思维和音乐想象
通常来说,声乐演唱中的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体现,它存在于整个声乐演唱过程中。演唱者通过想象能够更加准确的体会到作品的情感,领悟到作品的意境,将声乐作品的内涵展现的淋漓尽致。音乐是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其艺术形态虚幻的、无形的,极具想象力,需要人们用心灵去感受,用心去聆听,才能感受到其中存在的艺术美。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想象是声乐演唱开展的基础,对于演唱者的体验具有直接的影响。演唱者在第一次演唱过程中,应该及时的在演唱的基础进行联想以及想象。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通过对情境的有效结合,从而形成了歌曲美妙的意境,演唱者在音响伴奏效果的渲染下,能够产生一定的联想以及想象,从而能够在情绪的推动下将歌曲中的情感体现出来。
在演奏过程中,演唱者对于音乐作品的内涵理解程度以及听众多感受的情感以及意境都受到演唱者想象力的丰富程度以及感受是否深刻的影响,因此演唱者的现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演唱者存在的艺术想象是无止境的,只有积极的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声乐作品以及其表现对象之间的存在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对想象的利用,才能提高作品意境。同时,不同演唱者对于不同歌曲的进行演唱,所产生的效果存在很大的差异,出现此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想象不同。一名资深的演唱者,需要具有丰富、深刻的艺术想象,同时,也能形成自身的特点,能够将歌曲中的情感展现出来,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演唱中的二度创作和审美体验探究
所谓的二度创作主要指的是对相关的作品进一步处理,能够更好的将作品的情感展现出来。演唱者在进行二度创作之前,首先应该积极对作品中的世界观以及作品内涵进行有效控制,严格按照作品的审美以及声乐演唱的要求进行创作,从而能够形成相应艺术审美。同时,作品的个别审美想象,能够有效的形成一定的序列,在审美过程中通过声乐形式表达出来了。
演唱者在二度创作过程中,演唱者的审美体验整个演唱过程全身心的投入,同时,在欣赏过程中,能够通过创造审美意象产生一定的美感。这种审美情感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自身所沉淀的情感因素,同时,也是人们生理、理性因素的体现,更是演唱者对听众审美态度以及审美的体验。例如:在对歌曲《黄河怨》进行欣赏过程中,人们能够在低沉、缓慢、悠扬的旋律中感受到凄婉哀怨的情绪,并且随着曲目主体的推进开展,使得这种情绪逐渐扩大;并且随着慷慨激昂的旋律的出现,人们内心的那种悲愤的控诉、不屈的抗争意境能够产生共鸣,使得人们心里充满愤怒、钦佩等诸多情感,这就是人们对音乐美的体验。
二、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现及其作用分析
(一)加强对歌曲内涵的理解分析
在实际的声乐演唱过程中,作品深层次的内涵体现了作品的思想情感,同时也是作曲家自身情感的体现。演唱者在二度创作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对作品进行分析,理解其中存在的内涵,才能保证其在二度创作过程中,对作品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演唱者在对歌曲进行理解时,还要积极对作者的用意以及歌曲的思想感情、创作背景等进行有效分析。同时,还要对歌谱进行深层分析,了解每一首曲目的音符以及旋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演唱者的演唱效果。
演唱者在对歌曲作品进行了解的过程中,还要具有文学素养具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演唱者不具备良好的个人文学素养、丰富的知识以及开阔的文学视野,就不能达到良好的声乐表达需求,只能展现相应的声乐技巧,不能表达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演唱者只有积极的对作品进行理解,才能将作品的内涵以及情感展现出来。
(二)加强对音色的运用
在实际的声乐演唱过程中,不仅要讲究声,还要加强对情感的体现。在对同一个作品进行演奏的过程中,不同的演奏者所产生的演奏效果也是不同。因此,要求演唱者在演唱的时候,应该积极的将自身的声音特色和情感进行结合,同时,还要积极对声音以及音色的变化进行控制,只有完全驾驭自己的声音,才能实现对情感的控制。例如:一些歌曲定位的是浑厚、雄壮等声音,在演唱过程中是不采用明亮、华丽的声音,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在作品二度创作的时候,应该积极的对作品进行研究分析,确定相应声音方向。例如:在抒情歌曲演唱过程中,应该采用甜美清脆的花腔进行演唱,才能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应该积极的体会作品的含义,然后通过声乐技巧以及音色将作品的深层内涵展现的淋漓尽致,才能将作品中最真实的情感展现出来,从而获得观众的认可。
(三)进行情感的创设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良好的声音质量是情感展现的基础。在艺术想象过程中,通过良好的声音质量,能够将艺术的审美体验展现的淋漓尽致。演唱者的情绪也是体现音乐作品内涵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应该积极的将一些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情感融入到作品的演唱过程中,才能有效的将声乐作品的内涵展现出来。在声乐艺术中,歌唱者应该在歌唱的语言表现中恰如其分地运用经过艺术创造和适当夸张的情感表达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歌声具有丰富的情感魅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音乐艺术发展过程中,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现和审美想象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歌曲情感的重要体现,也是演唱者的演唱水平的重要体现,因此,积极的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通常来说,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现和审美想象主要是通过加强对歌曲内涵的理解、加强对音色的运用、创设感情才能达到良好声乐演唱效果。另外,演唱者还应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能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理解,通过和演唱技巧的结合,才能够将作品中的情感展现的淋漓尽致,达到完美的演唱效果。
参考文献
[1]徐秀成.论声乐演唱中的审美想象与情感表现[J].北方音乐,2016,36:55.
[2]刘波.情感表现和审美想象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J].艺术科技,2014,27:234.
[3]温淑萍.浅谈声乐演唱中的审美想象和情感表达[J].音乐时空,2014,19:147.
[4]王涛.情感表现和审美想象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J].音乐时空,2015,22:75-76.
声乐中如何表现情感 篇7
一、歌唱技巧
歌唱技巧是声乐艺术表现的基础, 没有歌唱技巧的声乐艺术, 就没有专业性可言, 只有用优秀、扎实的歌唱技巧来演唱, 才能有好的作品。歌唱技巧本身主要关乎演唱者的呼吸、发声以及共鸣等方面。
(一) 呼吸技巧
成功的演唱是以饱满有力的呼吸做为依托和基础的, 歌曲音乐旋律不断变化, 每句之间的衔接以及悠长的旋律等, 都要求演唱者的呼吸顺畅、深沉、饱满并且持久。面对高昂、有激情的音乐歌曲和旋律, 没有持续深沉的呼吸是无法将其展现出来的;面对一些跳跃性比较大的旋律, 呼吸也要跟着跳跃并且富有弹性, 张弛有度。不同的歌曲有不同的句子形式, 所以在面对不同的音乐旋律下的长短句时, 演唱者只有掌握自然换气的方法才能挥洒自如, 比如快速地抢气、偷气, 收气等。呼吸技巧的掌握是进行声乐演唱的第一步, 所以要掌握好各种呼吸方法和呼吸技巧。
(二) 发声技巧
呼吸技巧是演唱的第一步, 发声是以呼吸为基础的, 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发声的或强或弱、或长或短、或高或低、或快或慢都是由演唱者的呼吸决定的, 由此可见, 呼吸对发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三) 共鸣技巧
共鸣技巧是声乐演唱的第三个重要技巧, 共鸣技巧的合理利用能使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扩大音量, 不仅如此, 它还有美化音色的功能。人说话与歌唱时都需要共鸣腔的帮助, 共鸣腔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可变的共鸣腔体, 另一种是固定的共鸣腔体。可变的腔体主要是指咽喉、口咽、鼻咽等腔体, 它们主要控制着共鸣的形成与扩大。口鼻喉之间是相互连通的, 它们之间的肌肉收缩会直接改变腔体的大小, 从而达到调节变动腔体的作用, 而腔体的变化又会直接影响歌唱的声音和音色。
综上所述, 呼吸、发声、共鸣是演唱的重要部分, 只有熟练地把握呼吸技巧、发声技巧以及共鸣技巧, 才能发出悦耳、动听、美妙的声音, 它们是相互统一协调、相互支持依赖的, 只有协调好三者的关系才能把握好演唱技巧。
二、情感表现
声乐艺术最重要的就是情感表现, 没有情感的音乐不是好音乐。一个歌手或演唱家拥有天生的好嗓音, 能凭借歌唱技巧唱出动听的歌声, 但是如果没有真实、丰富的情感, 再好的声音和歌声也不能感动人、感染人, 就如同一幅画, 只有素描却没有颜色, 终究显得索然无味、单调乏味。
情感表现是声乐艺术的本质, 声乐本身作为一门艺术就是为了通过演唱来抒发人们心中的情感, 如果通过演唱没有将情感表达出来, 那么演唱就失去了其最重要的意义。声乐艺术的创作过程是很复杂的, 因此歌曲本身也是复杂的, 演唱者如果想把歌曲所蕴含的情感和内容完美地呈现出来, 就必须在把握歌曲的风格和内容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其所要表达的情感。歌曲中的词都是词作家在生活的直接体验上不断概括、凝练出来的, 并赋予其韵律, 使其能歌唱, 一首歌包含着作词、作曲家的主观感受, 他们把这些感受转化为音乐思维, 并用音乐和旋律将其艺术地表达出来。演唱者在演绎一首歌曲的时候要充分了解词与曲, 并在此基础上完整地把握歌曲的内容和情感诉求, 然后通过自己扎实的演唱技巧将这种情感切实地反映出来, 只有具备真情实感的歌曲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 赢得听众的喜爱, 这样才能形成演唱者与听众之间的交流过程。
三、歌唱技巧与情感表现的融合
(一) 歌唱技巧是情感表达的基础
对于声乐艺术来说, 歌唱技巧是其艺术表现的基础。一首歌曲不仅要通过作曲家和作词家的创作, 还要经过演唱者的演绎, 第二个过程又可以称作声乐艺术的二度创作, 在这个过程中演唱者要熟练运用自己的歌唱技巧, 通过自己机智的调音以及对旋律的把握, 把歌曲所蕴含的内涵完美地表现出来, 这样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唱中, 才能使演唱者的声音与情感达到完美的结合。每个歌唱家都有先天或者后天的演唱本能, 除此之外还拥有良好的嗓音, 但是演绎好一首歌曲还要依赖他们熟练的歌唱技巧, 通过对呼吸、发声以及共鸣技巧的熟练运用, 充分调动各个发声部位, 在它们的协调运作下, 保持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 从而促使自己的声音优美、歌声动听、具有感染力。
歌唱包含的因素太多, 歌唱家的技巧是主要因素, 只有把呼吸和发声以及共鸣三者协调起来才能使演唱者自如地转音、连音, 控制声音的大小、快慢、高低, 从而使自己的声音张弛有度、收放自如, 从而达到优质发声的目标。
可见, 只有掌握了歌唱技巧, 才能准确地发声, 准确地发声才能为优美动听的歌声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 歌唱技巧是演唱者在艺术中进行情感表现的基础。
(二) 情感表达是歌唱技巧的升华和保障
声乐艺术就是人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艺术方式, 很多人对此认识不足, 在一般的声乐训练中常常出现上气不接下气的情况, 还有一些人直接将声与情完全剥离开来, 他们认为唱歌是一件技术活, 只是为了表演而表演, 完全忽略了情感表达, 在歌唱时只注重技巧的运用, 对技巧太过于专注就会导致演唱僵硬、枯燥, 所以在声乐训练中要注意情感的表现, 使演唱者的声由心生, 把声音放在气息上, 有了充足气息的支持, 才能使演唱者充分地运用演唱技巧, 这样不仅有了来自内心的情感, 还使演唱者更自如地运用了演唱技巧。声乐艺术是一门音乐与语言结合的艺术, 优秀的歌曲要通过优秀的演唱家演唱才能吸引听众、打动听众、感染听众, 与听众之间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很对演唱家或者歌手不乏有好的声音条件以及个人专业素质、精湛的演唱技巧, 但是由于缺乏真情实感, 导致其歌唱的效果枯燥、木讷、呆板、毫无生气。可见, 歌唱不仅要唱出旋律、唱出内容, 更重要的是唱出感情。
声乐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声情并茂, 这是世界公认的标准。演唱者只有把声与情完美地结合起来, 再辅之以演唱技巧, 才能使歌曲的演唱达到最高的境界, 从而赢得听众的赞赏以及获得自我的满足。
四、结语
歌唱技巧以及情感表达是声乐艺术两个重要方面, 歌唱技巧是声乐艺术的基础, 情感表达是声乐艺术的追求, 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持的, 只有把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 才能将歌曲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完成一部优秀的声乐演唱作品。
摘要:歌唱技巧以及情感表达是声乐艺术领域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歌唱技巧是声乐艺术演唱的基础, 只有掌握了优秀的演唱技巧才能产生优秀的演唱作品, 才能更好地表达音乐的内涵;而情感表现则是声乐艺术的追求, 音乐就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只有把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感完全表达出来才能演绎好一首歌曲, 因此, 在声乐艺术中只有把歌唱技巧与情感表达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才能使声乐艺术更好地传达思想情感、打动人心。
关键词:歌唱技巧,情感表现,融合
参考文献
[1]段玉香.声乐艺术中“歌唱技巧”与“情感表现”的关系[J].中国音乐, 2007, (03) :192-194.
[2]李湛.民族声乐演唱的技巧、情感与风格的把握[J].音乐创作, 2009, (01) :149-150.
[3]吴云鹏.浅谈歌唱技巧与声乐艺术表现的关系[J].艺术科技, 2013, (06) :170.
[4]房长永, 郑媛媛.浅谈歌唱技巧与情感表现之关系[J].音乐生活, 2006, (12) :60-61.
声乐中如何表现情感 篇8
中国传统民族声乐中戏曲、曲艺和民歌等, 都是在当地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语音和声调都是依照当地的方言, 声乐语言体现出当地语言特点, 从而形成当地的民族音乐风格。例如, 陕北民歌, 蒙古长调等民族声乐都体现了语言方式的不同。在戏曲演唱中很讲究“字”。“字正腔圆, 以字行腔, 腔随字走”等都是在讲“字”的重要性。因为, 只有唱好“字”才能知其意, 懂其言, 表其意, 传其情。但现在很多学习美声唱法的演唱者, 重声不重字, 导致唱出的字浑浊不清, 就像李渔所言:“……听者只闻其声, 辨不出一字者, 令人闷煞。”这种演唱语意不清, 就更不用说体现歌曲本土语言风格韵味, 以及歌曲的情感表现了。所以, 演唱者要想使歌曲的语义清晰, 必须要依据歌词的语言特征, 运用最适当的咬字吐字方式。在戏曲中不同剧种咬字吐字, 主要是依据剧种的声腔特色和语言方式来审定其字正与否, 而声腔形成于字, 字则是来自于语言。因此, “字正、正字”, 要依据歌词语言的语音和声调, 将字头、字腹、字尾三部分读准, 包括出字、归韵、收音的准确。其次, 注意歌词语言的独特韵味。声乐语言是高于生活语言的艺术化语言, 具有艺术夸张性与个性特点。例如, 声调夸张处理会突出语言的特点, 陕北民歌中的向上的甩腔, 则符合陕北地区的语调上扬的特点。因此, 依据歌词语言, 要求做到字清, 字准, 体现语言个性特点, 使观众通过演唱对这个字, 这句词有明确的概念, 并对歌词语言有种身临其境的真切, 唤起观众对唱词语言的理解与共鸣。如果说演唱时咬字清晰, 但语言特点不够突出, 歌曲的韵味和表现力就会失色很多, 并直接影响情感表现。此外, 在演唱歌曲时忌讳吃字。吃字即在戏曲演唱中字音不清晰或把字音挤掉了, 使观众由于听不清字音而影响对整句唱词的理解。吃字现象多发生在两种情况下, 一是在快节奏的唱段中, 字音密集, 语流快速, 有的多在高音区进行, 如果气息不灵活, 舌肌不灵敏, 下颚不放松, 就很难做到字字清楚, 语义清晰。其次就是演唱者对歌词语言的混沌不清而致。
二、咬字吐字要根据语气
作品的唱词是艺术化的语言, 是传递演唱内容的主要手段。只有演唱者熟练掌握唱词的语言的声韵和音调规律, 才能唱清每个“字”, 将歌曲的内容和情感表现出来。但平白直叙的语言, 虽意义明白, 但无法动人。正如李渔所言:字“虽腔板极正, 喉舌齿牙极清, 终是第二第三等词曲, 非登峰造极之技也。”所以演唱除了字清意切, 如何达到登峰造极之境界?这就需要注重语言情感特征:语气语调。语气是我们在日常说话中, 高低、强弱、快慢的变化。情绪的变化直接表现语气的变化, 歌唱也是一样。根据旋律节奏、速度、强弱、高低的变化表现作品的不同思想情绪, 应该有不同的语气, 而且要比说话的语气还要夸张一些, 具有歌唱性和艺术性。如, 歌剧《白毛女》中杨白劳的唱段。《杨白劳》歌曲第一段“十里风雪一片白, 躲账七天回家来。”杨白劳挨冻躲账回家, 演唱的语气就是悲伤无力的, 声音也好控制住, 语气显得低沉苍凉。第二段“梦听叫喜儿顶租子, 好比那晴天大霹雳。喜儿啊喜儿我的命根子, 父女两死也不能……”想到喜儿卖身抵账, 惊恐痛苦的声音, 语气中带有无可奈何的矛盾。第三段“喜儿喜儿你睡着了, 爹爹教你不知道”这段杨白劳看到熟睡的喜儿, 依依不舍地自责, 但语气深沉轻柔, 恐怕吵醒喜儿。最后一段“县长财主豺狼虎豹我欠租我欠账, 是你们逼着我写卖身文书。北风刮大雪飘, 哪里走哪里逃, 那里有我的路一条。”是一种控诉的语气, 痛斥万恶的封建势力, 演唱时力度较强速度稍快, 而结尾的两个反问句, 是杨白劳哭天喊地的悲惨绝望, 语气强烈悲壮。
那何谓语调?语调, 即说话的腔调, 就是一句话里声调高低抑扬轻重的配制和变化。具体说来, 它反映的是语音中除音色特征之外的音高、音长、音强等方面变化的旋律特征。我们说话时声音有高低、轻重、缓急之分, 语速的快慢之别, 语流的连贯与停顿变化, 都是语调的具体体现。语言学家周殿福先生说:“语调是一个句子中间高低、快慢、轻重、停顿的各种变化, 同音高、音长、音强都有联系。”简言之, 语调是语言的旋律特征, 体现说话人的态度或口气的意义, 是情感表现重要方式。因此, 语言中一句话的词汇意义加上语调意义才算是完全的意义。因此, 同样的句子, 如果语调不同, 意思就会不同, 有时甚至会相差千里。语调可以说是语言的生命的“灵魂”。例如, 你吃饭了吗?语调要由低到高, 是一种亲切的问候。如果语调直平, 或者由高到低, 感情色彩马上就变了。
语气语调作为语言的情感特征, 也是语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声乐中应该得到充分的关注, 使其对声乐作品情感处理提供支持和帮助。例如, 在演唱中经常提到的“声情并茂”, 不仅是激发演唱者内心的情感体验, 而且还激发了演唱者的语言中语气语调的情感因素。
三、咬字吐字要根据风格和情感
在声乐作品演唱中, 咬字吐字不是固定、一成不变的。它依据作品的唱词语言。同时也随着不同风格、不同内容和不同情绪的作品咬字不同, 即使在同一首作品中, 随着旋律以及情绪的发展, 咬字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在戏曲演唱中, 演唱好不同戏剧情境中的不同情感的唱段, 演唱者不仅要具备较高的艺术素质与艺术修养, 同时掌握声乐演唱艺术的诸种演唱技巧, 尤其还要注重咬字吐字对于情感表现的细腻处理。例如, 情感平和稳健的乐段, 一般节奏平稳, 旋律流畅, 曲调无突发性的高音或低音, 咬字吐字平缓, 力度适中。而情感热烈明朗乐段, 一般采用稍快的节奏, 也可用紧拉慢唱的方式。在高潮处, 多用摧板, 加强唱腔的力度与速度的变化, 将作品的情感推向高潮。这类情感的演唱, 除了声音流畅, 气息灵活外, 更要求字韵的清晰及气韵神韵的外扬与渲染。如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唱腔“迎来春色换人间”, 要求每个字都韵味十足。情感深沉含蓄型一般节奏稍慢而稳, 唱词多表现一种凄楚或苍凉的情感。这类唱腔的咬字, 强调“字引腔行, 腔随字走。”随着情感的变化在出字的刚柔轻重上下功夫。情感坚毅豪迈型, 一般比较偏快, 也是散板起唱之后转中速或快速的, 或唱段中间部分稍微有变化, 立即转向快速的高潮部分。这类唱腔的情感取向, 多为坚毅豪迈, 明朗自信, 且有不掩饰、不含蓄、光明磊落的气势。情感悲愤激越型:这一类唱腔的节奏形式变化多样, 其出字归韵的方式, 当视唱段的具体情感需求而定。但总的情感基调为爆发式, 比较强烈而外露。同理, 在民族声乐作品中, 众多不同曲目、不同人物、不同风格、不同情感的音
京剧表演艺术程式化赏析
于刚 (南昌市京剧团江西南昌330000)
摘要:京剧艺术浩如烟海, 博大精深。作为京剧艺术中最直接、最主要的表演者——演员, “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可谓真谛。京剧艺术犹如航行在民族文化历史长河中的龙舟一艘, “程式化”则是“水手”掌中的楫。艺术发展的动力不等于发动机取代楫。
关键词:京剧艺术;程式;创新动力
我是一名演员。1972年考入南昌市京剧团工作至今。四十年的舞台演出实践, 不是越来越自信, 而是越来越“心虚”——“国粹”艺术确然是烟海茫茫!好在“心虚”使我虚心, 得以有了京剧表演心得点滴:
一、京剧表演艺术中无所不在的程式美
京剧之所以被誉为“国粹”, 近年来又荣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是源于题材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剧目浩如烟海、曲调丰富且通俗。从徽班进京发轫之初, 至今仅二百余年, 却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海纳百川、蔚为大观。
如同其它戏曲一样, 京剧艺术的综合性非常强。京剧表演中的程式则是其主要表现手段之一。在京剧艺术的各个组合中, 唱、做、念、打都各有自己的程式:如唱腔中“西皮”“二黄”、导板、摇扳等唱腔板式;“夜深沉”“小开门”等曲牌;“四击头”“急急风”等锣经;韵白、京白;身段、手势、步法、功架;武打中的“小快枪”、“三十二刀”等各种套路;表演中的喜、怒、哀、叹等感情的表现形式, 以及舞美中的化妆、包头、服装、道具等等, 程式化可谓无所不在。举两个简单的例子:京剧动作中最小的元素——山胯, 讲究先左后右、腰部启动、看手、眼随、上步、拉开、踏步、静心、亮相、吸气、闭嘴、收肚、挺腰。山胯的程式展现出人物的气魄和矫健, 是外在的现象符合心灵的表现, 一个小小的、程序繁多的山胯, 谓之“灵魂驱动”亦不为过。又如京剧演出舞台上桌椅的大小、尺寸、张数、摆放位置以及屏风、椅披等, 都有严格的规矩和要求, 丝毫错乱不得。程式在京剧表演中的重要性由可管窥一斑。
京剧程式作为一种具象的规范, 是因为京剧舞台上不允许有纯属自然形态的原貌出现, 一切生活的自然形态, 都须按照美的原则予以提炼、美化, 使之成为节奏鲜明、格律严整的技术格式而程式化, 并在舞台上表现出来。
没有程式就没有艺术。芭蕾舞表现各种情感的大跳、托举、旋转、倒踢紫金冠;歌剧中抒发情感的咏叹、序曲、间奏曲;电影表现手段中的特写、远、中、近景、蒙太奇;中国画的勾勒、泼墨、皴法、用色程序等等。程式不仅存在于上述各门各类艺术乐, 其咬字吐字方式也体现了多样化的处理。在欢快明朗的歌曲中, 声音连贯流畅、清晰动人, 咬字吐字轻巧而富有弹性。例如李谷一演唱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乐曲就运用激扬跳跃式咬字方法, 在声音连贯流畅的基础上字与字之间稍留空隙, 但没有明显断的痕迹, 这是一种似断似连有弹性的咬字吐字, 表现歌曲的雀跃欢跳的情感, 并增添了歌曲的韵味。但在雄伟庄严的颂歌中, 咬字吐字饱满而铿锵有力, 例如《黄河颂》, 咬字要铿锵有力, 吸气充足的抒发对黄河赞扬, 并预示着民族灾难的发生。此外, 在歌曲中, 抒情优美段落, 咬字吐字连贯平缓, 而哀伤忧愁的乐段, 咬字吐字就含蓄深沉。咬字吐字对情感的表现是一个非常细腻的工作, 需要演唱者具有一定声乐素质和修养, 经过长期经验积累、体验熏陶, 才能达到一咬字即生情。
中, 而且是所有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艺术发展的动力不等于发动机取代“楫”
京剧的表演程式在长期舞台实践和丰富纷繁的剧目中, 千锤百炼, 而形成为一种独特的表演语汇。无论“同兴十三绝”“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的所有京剧演出剧目中, 程式化、程式美贯串其中。如京剧传统戏《打銮驾》中包龙图与庞妃各自出御街的龙套序列, 张龙、赵虎、王朝、马汉、的拱卫排列, 这些程式不仅渲染了剧中人物的身份、等级, 也恰到地给予了人物气势和心智的铺垫。京剧传统戏《铁笼山》中姜维的起霸、身段, 程式化的系列表演, 烘托出统帅人物的气魄和智勇双全。正如盖叫天先生所说:“乃是灵魂与自然相一致所产生的结果。”
京剧的表演程式, 其实也是经过一辈一辈老艺术家探索、革新而发展、固定形成。就京剧表演程式来说, 遵循非常完整的原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规范、完整、细致、夸张……, 但, 是否所有的传统, 现代京剧演出都必须千篇一律、一成不变呢?若如此, 舞台表演将不再有新鲜感、美感、灵动感。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京剧表演艺术在遵循、继承的同时, 也应随着时代审美心理的变化而发展。如果因循守旧、固步自封, 那么, 京剧表演程式就将变成“陈式”——一种陈列的形式。
不可否认, 现代京剧对于系列表演艺术的锐意变革、推陈出新功不可没, 波及京剧、甚或所有戏剧领域, 推动了我国戏剧艺术的大步迈进。现代京剧《沙家浜》如同所有当年的“样板戏”一样, 在京剧艺术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层面的全方位的鼎故革新。《沙》剧第五场“坚持”唱段“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 场上十八个新四军战士, 动作协调、刚劲有力, 无论身段、队列、手势、表情, 在沿用传统京剧程式表演的同时, 又自然而然的揉入了舞蹈元素, 最后金字塔型亮相, 电闪雷鸣, 震撼人心, 是京剧程式化表演的一次典型再现。
形式就像生物中的细胞, 物体中的分子与粒子, 密不可分。京剧表演中的程式美, 是京剧艺术生命体征之一。在高科技、信息化的现代社会, 高速公路, 高铁纪录, 太空遨游, 所有的动力不等于也不可能替代艺术发展的动力。如前所喻, 京剧表演艺术是名族文化历史长河中的龙舟一艘, 京剧表演程式则是“水手”们掌中的楫。尽管楫划与发动机驱动在速度上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 在艺术领域, 我们往往宁可用楫, 两岸春色、龙舟轻渡, 一切的自然美、古典美、灵动美, 人们可以更为从容、悠然地一一览过。
参考文献
[1].于会泳著腔词关系研究[M].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理论系资料, 1960年10月
[2].许祥麟陆广训编著大综合舞台艺术的奥秘--中国戏曲探腔[M].高等教育出版, 1999年9月
[3].郭兰英《从山西棒子看中国传统唱法》音乐建设文集, 下册, 音乐出版社, 1959
[4].金铁霖/邹爱舒著金铁霖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8年12月版
[5].宋承宪著歌唱咬字训练与十三辙[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8年4月版
[6].夏天著《戏谚一千条》,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12月
[7].白秉权著.民族歌唱方法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情感表现为声乐艺术注入生命力 篇9
在舞台上, 演员的歌声、动作、表情是一种信息, 这种信息对观众构成一种刺激, 观众对这种刺激从表情、掌声、叫好声。为了渲染某种气氛, 需要演员和观众之间的交流达到情感共鸣的艺术效果。凡是从歌曲内容出发, 发自内心, 可以增强演唱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也可使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享受到声乐艺术的美, 不知不觉中去吸收丰富多彩的声乐艺术文化。
《礼记·乐记》中记载“情动于中, 故形于声”。情乃歌之魂, 歌中有情, 自成高格。古人云:“唱曲之法, 不但声之宜讲, 而得曲之情尤重。”这说明不但要具备好的声音, 更要有情感做灵魂, 达到以声传情的效果。要想充分表达情感, 需经过知情、唱情和传情这三个环节。所谓“知情”, 就是要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背景, 体会作品的深刻含义。所谓“唱情”, 就是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 进入相应的角色和意境进行演唱, 投入到作品中去, 成为作品的主人公。所谓“传情”, 就是将自己美好的声音和内心的感情通过表情和肢体语言将作品中的喜怒哀乐传达给观众。例如:中国的声乐作品“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是电影《海外赤子》的主题歌曲。1 9 8 0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起不久, 归国华人日渐增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我国拍摄了一部反映爱国华侨心系祖国的电影《海外赤子》。它是一部反映海外侨胞悲欢离合的故事影片, 女青年黄思华报考部队文工团, 虽然她的歌喉清脆婉转, 但因她是华侨女儿, 录取工作受到了阻力。“四人帮”被粉碎后, 思华终于登上舞台。歌中对祖国的春苗秋果、森林山川、田园庄稼等作了形象的描绘和细腻的刻画, 表达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满腔炽热和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末尾句“我的母亲, 我的祖国”在高音区结束, 倾泻出海外儿女对祖国满腔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尽管歌词质朴无华, 却有动人心魄的激情。这曲《我爱你, 中国》把海外游子眷念祖国的无限深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每当唱起这首歌, 都能让人体验到一派喷涌而出的激情, 让每一个炎黄子孙心中都荡漾着对祖国的崇高之爱。演唱这首歌, 需要充分的情绪和热情, 将情感表现的充分而适当。
此外, 为了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情感及歌声更具有感染力, 必须借助联想和想象, 从歌曲创造的整体意图到细微的情感变化发展, 了解全曲各部分的内在关系和歌曲传达给演唱者的各种情感信息。从而使演唱中的情感表现生动地刻画出歌曲表现的艺术形象。歌曲的意境想像, 就是要尽量去启发音乐的想像力。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心理过程, 声乐艺术是将听觉表象、视觉表象等通过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去塑造出新的艺术形象的过程.表象的性质特征为想象提供了生动的物质基础.不同种类的表象作用于想象, 使想象的表现更准确.想象在声乐艺术的发声、呼吸、吐词咬字、歌曲处理等过程中的充分运用, 能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声音形象, 掌握发声技巧的规律, 获得美妙动听的声音, 塑造成功的艺术形象.歌唱者应将歌曲的内容和音乐形象, 变成自己头脑中的一幅幅活动的画面。就好像电影演员和戏剧演员进入角色一样身临其境。要尽可能将自己融入角色的感情、环境之中, 这就是一个好的演唱为什么能演什么像什么的原因。
先秦公孙尼子的《乐记》在开卷的《乐本篇》中就谈到:“乐者, 音之所由声也, 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 其声瞧以杀;其乐于心者, 其声惮以缓;其喜心感者, 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 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 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 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 感于物而后动。”这说明面临的事物和场景不同, 所产生的感情和声音特征就会有所不同, 借景生情, 依情发声, 使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和特点, 给欣赏者以不同的感受。例如中国的民歌, 南、北民歌两大体系, 在语音、词汇、语法、情感表达方式, 地理环境、气候、生活习惯、人的性格等诸方面的不同, 民歌风格形式也就不同。北方地域辽阔、风景雄伟壮丽, 南方地理纵横复杂、风景秀美幽雅;北方气候寒冷, 南方气候温热;北方人喜喝烈酒, 南方人爱吃辣椒;北方人性格偏于豪爽、直率, 南方人性格偏于温文、含蓄。南北民歌在歌曲风格与演唱方法方面的四大相异特点:一, 在语言特点上, 北方民歌的字多、南方民歌的字少, 北方咬字棱角分明、南方咬字细巧柔和;二, 在节奏特点上, 北方民歌速度快而紧凑、南方民歌速度慢而从容, 北方民歌乐句短而呼吸应快速灵活、南方民歌乐句长而气息需深沉稳定;三, 在润腔特点上, 北方民歌断处多, 南方民歌以连为主;四, 在传情特点上, 北方民歌字情多、南方民歌声情多, 北方民歌用声真声多于假声, 南方民歌假声成分稍多些。著名的《茉莉花》是一首人们喜听爱唱的民间小调, 流传于全国。各地的《茉莉花》歌词基本相同, 都以反映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为其内容。北方的《茉莉花》还常唱《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的传说故事。各地有好些不同的曲调, 而且各具特点。东北、华北等地都广为流传。现在人们听得较多的是江浙地区的一首, 曲调细腻优美。演唱不同地域的歌曲, 要了解风格, 情感体验, 从而表现不同的性格和特色。
声乐艺术的魅力与美感是取决于演唱的情感表现, 只有优美的嗓子和发声技巧而缺乏情感的准确依据与生动的表现, 演唱者不可能完成声乐艺术的创造任务。声情并茂的歌声是给予欣赏者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是演唱表现最佳效果的体现, 也是演唱审美的最高境界。为了发挥正确和丰富的情感表现, 演唱者不断地研究声音技巧, 促使演唱者唱出优美的声音技巧去完成歌曲的情感表现。从演唱艺术对人的感染作用来讲, 演唱必须首先入人才能化人, 歌声入人, 才能令人神往。这既是演唱艺术的客观规律, 也是客观欣赏规律。
摘要:在声乐艺术中, 情感表现的真实感是演唱者的艺术生命。完美的情感表现, 不仅准确地表现歌曲的思想感情, 同时更能够用自己的演唱情感表现给歌曲增添更丰富、更多采的情感美。声乐艺术的情感, 是歌唱者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体验的情感, 并使这种情感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同时使观众也体会到这种情感。艺术表现的目的就是传达思想、表达情感。因此, 真实的、生动的、丰富的情感表现为声乐艺术注入生命力。
关键词:情感体验,情感表现,声乐艺术,意境想象
参考文献
[1]《声乐文化学》.郭建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2]《声乐艺术美学》余笃刚.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
[3]《声乐艺术基础》.韩勋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4]《20世纪歌唱大师》.韩斌.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9月第2版.
[5]《中国民族声乐史》.管林.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
[6]《歌唱艺术与实践》, 赵淑云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7]《歌唱的艺术》, 薛良著,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声乐中如何表现情感】推荐阅读:
声乐教学中情感的激发06-13
声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05-15
声乐演唱中的情感处理05-19
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06-09
论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06-11
小学音乐声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10-12
情感声乐教学08-23
情感培养声乐教学06-14
声乐演唱的艺术表现论文06-17
演唱情感理解声乐艺术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