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中的审美艺术

2024-09-23

声乐中的审美艺术(共11篇)

声乐中的审美艺术 篇1

声乐艺术是整个艺术体系中最为典型的内容之一。经过数代人的研究探索,声乐艺术在技巧、表现手法上不断推陈出新,展现形式也更加多元化化、现代化。声乐艺术的审美组成既囊括了传统艺术审美的各种方法,又具有自身的独有特色,并且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的更新过程中。积极探索并拓展更加先进、更加现代化的审美方式,对声乐艺术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对声乐艺术的鉴赏中,对整首声乐作品进行的鉴赏是全面的、系统的审美,对声乐艺术各个组成部分分别进行的审美体验,则是对各组成要素的自由美进行鉴赏。将声乐作品中相对独立的要素抽离出来分别鉴赏,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声乐每一部分的美妙之处,从而整体上把握声乐艺术的精华。只有对每一部分都能够理解透彻,才能从整体上品味、欣赏声乐艺术者所要表达的艺术思想。

声乐艺术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声音传递和文学修辞。所以,声乐艺术的审美主要分为声音审美以及曲词审美,两者的结合构成是人在精神层次上对声乐艺术的完整审美。

一、声乐艺术的声音之美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声音是最为直接的情感表达方式。比其他语言形式更具感染力,更能深刻地传递人们的思想感情、打动人心。声音的审美主要包含三方面:音调审美、音色审美和音律审美。音调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声乐欣赏者在听觉感官上的刺激程度,更能有效地引起听众的反响。声乐音调的高亢激昂或压抑低沉也直接影响着听众内心的情感波动,令其产生与音调效果相应地情绪和心境。比如:《七月的草原》这首声乐作品整体上音调较高,给人一种婉转清丽、大气磅礴的赞美之情,令人联想出草原上美丽壮阔的景象以及马背上英雄人物豪爽不羁的性格,通过花腔高音美妙的音响处理,将草原七月的美景展现在听众面前。华彦钧创作的《二泉映月》,在曲子的开始部分阴郁低沉、音调压抑,通过缓慢的音乐行进,将人世的沧桑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令人联想出盲人阿炳一生坎坷的经历,不禁扼腕相叹。

二、声乐艺术的曲词之美

作为声乐的第二大组成部分,声乐艺术的曲词展现了词作者的文学功底,体现了词作者的艺术情操和其在创作过程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听众在倾听、欣赏声乐作品的过程中,声乐作品的曲词内容也会随着美妙的旋律通过听觉传递到他们的内心深处,使听众在内心体会、感受、品位这些词句的同时,能够深深的感受到作词者要表达的情感,并结合自身经历,对整首作品产生共鸣,认同该作品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

三、声音与曲词的结合之美

声乐艺术各个组成部分的自由美相互融合之后,形成了整体的声乐艺术之美。声音可以短期内引起并捕捉人们的注意力,但是如果只有旋律没有词句,便会产生空洞的效果。声音与词句就会略显单一,缺乏丰富性。曲词通过声音的形式表达出来,比传统的文字表达方式更为直接,加之人们对声音的自然倾向性和敏感性,声音传递、表达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在声乐艺术中只有将声音与词句完美融合,才能达到声乐艺术的所传递的音乐效果,只有对声乐艺术整体上进行审美,才能体验出声乐艺术要传达表现的效果和美感。

此外,在声乐艺术审美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声乐艺术中的审美活动切不可过于模式化和固定化,要有适当灵活性和在演唱实践中进行变通。比如:在对音调部分的审美体验中,整齐划一向来是音乐活动执行的标准,以及听众进行音乐审美评判的标准。但是,标准并不代表卓越。整齐和精确是不能是一程不变,没有多元的形式改变的。世界一流的声乐演出、出类拔萃的声乐作品往往都是在工整的音乐行进中有创新,有变化,艺术内涵也是不拘一格的。

显然,声乐作品不是纯粹的机械复制的产品,而是创作者思想的体现。声乐创作没有固定的标准,不用像机器制作加工一样准确无误,它最为珍贵的美在于与众不同。“以人为本”,同样存在于艺术领域,不为现实的条条框框所拘束,充分发掘声乐作品中的人文因素,将思想情感的抒发放在第一位是声乐艺术道路上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声乐由现实体验而来,它的创作和表达又超于生活,超于现实。因此,在声乐艺术的审美过程中,要注重感受,不能片面地用标准、整齐这些字眼为声乐艺术“打分”,进行片面、粗略地审美评判。

综上所述,声音与词句各有所长,因此在声乐艺术中要欣赏它们丰富的审美内涵。首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更到位的从整体上进行声乐艺术的审美活动开展;其次,只有从整体上进行欣赏,我们才能更加全面地理解声乐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三,在声乐艺术的审美过程中,不能对各种声乐要素进行过分苛刻的欣赏,整齐度的把握要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适当的“杂乱无章”更能激发艺术的审美内涵,产生“朦胧美”的感觉。总的来说,生活本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本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引导着人们对声乐艺术欣赏审美体验的不可预见性和不确定性。只有掌握声乐艺术审美的重中之重,对艺术作品整体的情感认知,将实践的演唱审美能力融入其中,才能真正的体验声乐艺术深厚的审美内涵。

声乐中的审美艺术 篇2

一、在音乐赏析中进行审美教育渗透

众所周知,良好的气息调节能力是优秀唱功的必备要素之一。在唱歌的过程中自如的调节气息是成功的歌唱家必须具备的素质,然而合理的调节气息并不容易。要想真正的学好声乐,就需要通过跑步等方式增加自己的肺活量。但是发声练习的过程冗长枯燥,需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在选择练习歌曲时,不要故意挑选那些高难度的曲子,从简单的歌曲出发,多多训练。在每次演唱一首新的歌曲之前,必须对这首歌曲进行深入的了解,包括其年代背景、创作动机和整体结构等,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曲子进行适当的调整,这就非常考验演唱者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在声乐教学中引用一些有价值的、深受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以这些流行音乐为审美教学案例,对学生的审美学习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音乐审美观的培养并不仅仅局限于形式和艺术方面,它还包括了自然、社会方面。这几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艺术美依附于现实形式而存在,形式美通过艺术来展现。此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个人审美观的形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优秀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行为作风有利于正确审美观的养成。所以要把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形成美好高尚的情操。

二、在声乐表演中升华审美教育

音乐本身是抽象并且很难准确捕捉的,大多数通过表演的方式传达给观众。在表演过程中,声音的表现能力很重要,然而乐器的配合也是重中之重。合适的.乐器伴奏衬托歌唱者的声音,也能将整个表演推上高潮。所以乐器教学也是声乐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爱好和特长,引导他们掌握乐器表演技巧,让学生学会如何增强自己表演的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另外,提高表演者自身的艺术修养也是培养音乐审美的一种重要方式。所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向学生灌输内外兼修的思想,给他们在艺术修养的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使学生的一举一动都透露出艺术之美。此外漂亮的服饰搭配也是一场音乐表演成功的前提,所以审美教育时一定要注重对学生服饰搭配方面知识的传授。好的声乐表演不仅要从听觉上征服观众,更要从视觉上给观众带来没得感受,这同时也是对艺术本身的尊重,也使歌剧更加深入人心。例如歌剧《图兰朵》,正因为表演者用各种艺术形式完美的演绎了这个故事,才为观众呈现了一部视听盛宴。

三、结语

声乐艺术审美异化现象述评 篇3

关键词:声乐艺术 审美 异化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声乐艺术产生具有独特的历史背景,透过声乐艺术发展史可以看到声乐艺术不断发展与改进,也可以看到声乐艺术创造者为之所付出的智慧与辛劳。改造源于事物的不完善。声乐艺术在发展与完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曲折与艰难,审美异化便是其中表现之一。艺术的审美异化,几乎与审美过程相伴而生,在今后的审美过程中,还会继续发生。审美异化问题自20世纪初至今,一直在困扰着从事声乐艺术的教育者。因此,善于发现、分析声乐艺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审美异化现象,总结规律,研究其产生的根源,对于克服当今声乐界依然存在的审美异化现象、进一步完善声乐艺术,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一“异化”及“声乐艺术审美异化”

“异化”在哲学与社会学范畴中,它是指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它有转让、让渡、疏远、离间之意。关于异化问题,卢卡奇、马尔库塞、马克思、弗洛姆等人都有阐释,如卢卡奇将异化等同于对象化,但经后来深入研究,渐渐认识到对象化不完全等同于异化,它是一种中性现象;马尔库塞忽略了人的社会属性,描绘了一种超越阶级界限的异化现象,将异化归在人的本质中;马克思赋予异化范畴以社会历史意义,把异化和对象化严格区分开,并认为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象化才会成为异化,而并非一切对象化都是异化,这主要体现于他的劳动异化理论中;弗洛姆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心理学化,将工人的自我异化当成了一种自我心理体验的过程。异化的产生离不开社会背景的影响。在缺乏异化产生的背景的前提下,对象化不是异化。因此,异化现象的产生有其限度。审美异化是异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也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思想背景密切相关,并非孤立产生。声乐艺术审美异化是指在声乐艺术的审美与创作过程中,由于声乐艺术创作主体忽略声乐艺术的审美及精神价值取向,或由来自声乐艺术外部因素影响而产生的由创作手段代替目的,致使声乐艺术本体特征偏离、消失,即以形式取代内容或以“形”代“神”,声乐艺术价值无法体现的现象。如欧洲在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出现的阉人歌手、我国在20世纪初出现的“音包字”或“腔”对“字”的异化问题、欧洲中世纪的圣咏、19世纪中期之后出现的科学对声乐艺术的异化现象等。声乐艺术审美异化,虽然不同于马克思所提出的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劳动异化或其他不同于声乐艺术自身特征的异化形式,但总体上看,区别只在具体表现形态。从声乐艺术发展的不同时期发生的典裂审美异化现象,可以进一步发现和理解声乐艺术发展过程和历程,这对今后声乐艺术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二声乐艺术发展中的审美异化现象

声乐艺术的审美异化现象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导致的根源有共同特征,但具体表现有所不同。在古罗马时期出现了程度、表现不很明显的审美异化趋向、现象,如在古罗马人没有继承古希腊音乐的教化功能,单纯发展了音乐的娱乐功能,使当时的声乐艺术成了奴隶主贵族用于享乐的工具,音乐创作者、演唱者失去自主创作、自主歌唱的权利;19世纪下半叶,由于瓦格纳歌剧强调洪大音量及浓重的音色,导致声音灵活性缺乏的现象等等。

由于历史原因,中世纪声乐领域是一种完全服务于宗教的歌唱形式。这一时期,音乐理论、演唱技巧的限制,圣咏只呈现无色彩变化的单旋律“男声”齐唱。然而,音乐理论、演唱技巧的不完善并没有导致审美异化现象的发生。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是欧洲声乐史上的“惟声论”即形式主义演唱风格时期,其代表人物是阉人歌手。过于注重声音技巧,忽视音乐表现的内容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为了反抗这种黑暗统治,在意大利掀起了旨在恢复古希腊文化,恢复人本性的文艺复兴运动,具体表现在人们对古希腊自由民主制度、灿烂文化、诗歌舞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及光辉艺术成就的向往。16世纪末、17世纪初出现的早期歌剧,摆脱了中世纪后期因过分注重对位而导致的合唱混乱局面,音乐风格由复调走向主调。由于宣叙调较古希腊悲剧中的朗诵调对声音的音量、质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它成为美声唱法产生的直接原因。美声唱法的产生与当时的文艺复兴思想及在其影响下的早期歌尉的诞生、音乐主调风格的形成、宣叙调的产生等密切相关,实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结果,也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具体表现之一。17世纪40年代起,阉人歌手独霸乐坛,拉开了欧洲声乐史上“惟声论”,即形式主义演唱风格的序幕。从此,美声学派追求文化内涵、注重高度艺术表现的优秀传统,被阉人歌手过于追求声音技巧、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演唱风格所取代。

在17世纪下半叶的那波里歌剧中,已经完全没有了威尼斯歌剧注重高度艺术表现的特点,而是单纯发展旋律,忽略歌词内容。到18世纪,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已完全背离古典时期美声学派注重高度艺术表现的歌唱原则。阉人歌手以其技术高超的演唱,征服了许多以欣赏声音技巧为主的听众。但过分注重声音中的技术因素,忽略、无视其中的审美、精神价值取向,必然导致声乐艺术属人的特征的削弱、消失。伴随1762年格鲁克歌剧《奥菲欧》的诞生、19世纪初解决男高音、男中音高音问题的理论——“关闭唱法”的发明、作曲家关于角色合理分配创作观念的建立等,阉人歌手开始走向衰落。阉人歌手的衰落并不表明与其相伴生的创作风格、演唱风格也一同消逝。17、18世纪的形式主义创作、演唱风格在阉人歌手衰落的19世纪上半叶,仍留有“余音”。19世纪中期以后的“重技轻艺”现象诞生于19世纪中期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与此同时,自然科学如生理学、物理学等,开始广泛进入声乐领域,声乐艺术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自然科学进入声乐领域的重要标志,是1847年出身音乐世家的西班牙歌唱家、声乐理论家加尔西亚在1906年发表“声门冲击”学说和发明了用于检验发声状态的仪器——喉镜。这开创了声乐教学科学化先河,到达并触及歌唱技术研究的核心领域。这一声乐史上的伟大变革,揭开了声乐历史新的篇章。这一成功的取得主要与其对声乐艺术本质的正确认识分不开,美有了真作依托。同时,像自然科学中因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而出现了科学成果反控制人类的异化现象一样,声乐领域由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还不够发达,人们对声乐艺术审美价值取向的忽略,出现了由科学进入而带来的声乐艺术本质特征消失、声音缺乏生命力与美感的审美异化现象,如 “技”代“艺”,把手段当成目的进行训练的混乱局面。

在中国,声乐艺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审美异化现象主要发生在20世纪初西学东渐、美声唱法开始传入我国之时。比如,美声唱法的传入,但由于过分注意了“腔”,出现了吐字含糊不清,即“音包字”或“腔”对“字”的异化问题。通过总结中国字中母音、予音的发声特点,为“腔”与“字”的更好结合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办法,给声乐学习者以极大的启示,对克服“腔”对“字”的异化现象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帮助,但随后出现了另一方面的问题,即“字”对“腔”的异化。

三声乐艺术审美异化的原因

声乐艺术审美异化的发生根源与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紧密相连。不同时期,一定弊端的思想决定了声乐艺术审美异化表现形态差异。中世纪,代表中世纪基督教会势力的唯实论的主要观点是:“一般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个别是由一般派生而来。”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人的能力、真实本性受到扼杀。这个时期不可能产生真正声乐艺术。17、18世纪阉人歌手垄断乐坛时期,正值机械唯物主义,也称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做为主导思想时期。这一主导思想的形成主要与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及在此思想指引下其对近代自然科学做出的系统分类紧密相关,如判断的科学,如哲学与自然科学。由此看出当时指导人们行动的思想是与当时自然科学的高度繁荣及由此产生的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紧密相连,是这种思维方式弊端显现的结果。这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撤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是把它们看做运动的东西,而是看做静止的东西;不是看做本质上变化着的东西,而是看做永恒不变的东西。由于受到这种思维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音乐与声乐艺术创作领域自然也会出现过于注重形式,忽视内容的做法,破坏了声乐艺术中形式与内容的一体性特征。这导致后来声乐史上“重技轻艺”现象的产生。近代自然科学的繁荣与发展,出现了科学主义。但由于科学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来改造世界,又由于其所改造的对象是物质世界,因此人们抛弃了其产生的启蒙主义,由此带来了人的生存方式和心灵被物化,人性失去本真的弊端。在此思潮的影响下,由自上而下的主观思辨向自下而上的审美实验研究和审美心理研究转变,声乐艺术也由于一些人对其本质的忽略而染上了实证的性质,毕竟声乐艺术与科学技术是有其各自不同于对方的特殊性所在。

伴随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20世纪初中国声乐领域中出现的“腔”对“字”的异化问题,实质上是中西文化碰撞、交流中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在我国,清末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严复第一个把西方社会的先进性归因于“科学”和“民主”,这一时期也诞生了中国的科学主义;同时,王国维、鲁迅等我国文化先驱提出了我国音乐要大胆吸收利用西方音乐的主张。最早采用比较音乐学方法进行音乐理论研究的我国音乐家王光祁,经过悉心研究,其提出“中国管律与古希腊弦律不同”的观点,即“音包字”现象,提出“以宇行腔”的声乐理论。这一切都表明了我国对西方文明的客观态度及在其影响下对自身的提高与改进。但在西方先进文化传进我国的同时,也传播进了其所注重的部分,因此,在我国声乐艺术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腔”对“字”、“技”对“艺”、或“声”对“情”的异化问题。

综上所述,声乐史上发生的审美异化现象与当时的具体社会、文化背景紧密联系,异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各个时期错误思想的指导。由于受各种不利于声乐艺术生长的思想影响,声乐艺术的本质特征被忽略、曲解了。在这些影响下,往往会发生以形式取代内容、忽略声乐艺术本质特征的现象。美作为客观存在,当它没被认识到时,其价值便难以体现。声乐艺术中所谓的“情感表现”,同人类现实生活中情感的产生一样,总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对声乐艺术认识的不断深化总是与人的全局意识、整体观的形成密不可分。科学与艺术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因此,异化不在科学,也不在科学理性,而在于人类把科学当成了纯粹功利性目的的手段与工具。没有任何精神的参与,也就没有美,精神内涵表现在所有因素的总和,某一部分受了破坏,其它部分的表情也会受到损害。因此,明确声乐艺术的本质特征与形式美的紧密联系,是避免因以工具理性取代价值理性而导致声乐艺术审美异化现象发生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 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2] [美]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中国文艺联合出版,1984年版。

[3] 王向峰:《中国美学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4] 王柯平:《走向跨文化美学》,中华书局出版社,2002年版。

[5] 何乾三:《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

[6] 方珊:《美学的开端——走进古希腊罗马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声乐艺术中的音色审美探求 篇4

一、声乐艺术中音色审美的特征

(一)音色的含义。音色(Tone color)直接翻译的意思是声音的颜色(色彩),通常情况下指的是声音的特征,在声乐艺术演唱中音色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元素。不论是人声还是不同的乐器,都有着特有的音色,各种各样的音色构成了绚烂多姿的音响世界。音色的声音特质不尽相同,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特色来分辨,人声有些洪亮、有些清脆、有些沙哑,这些都是由每个人的音色来决定,乐器也一样,有些声音色彩明亮、有些低沉、有些纤细,这些形象各异的音色元素正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

(二)声乐艺术中的音色。声乐艺术中的音色是在良好音质的基础上建构的,歌者需要对声乐作品做深入了解,将演唱时的发音技巧与作品演绎的内容完美结合在一起,在这一过程中对声音进行科学的调控与艺术设计,也可以说声乐艺术中的音色可以反映不同的声乐作品风格、不同时代背景等等。

声乐艺术中不同的歌者的自身条件也不相同,根据音域可以为男高、女高、男中、女中、男低、女低,我们根据音域的分类来分辨歌者的音色,高音音色嘹亮、坚定有力,中音圆润、具有抒情性,低音柔和、具有浓厚深沉感。不同的声乐作品需要不同的音色演绎,音色需要随着音乐作品情感的转移与旋律的起伏而变化,音色可以唱出千变万化具有不同色彩的唱词。

(三)音色审美的意识建构。声乐艺术中的音色审美意识,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根据自身对某种事物的要求作出的一种看法,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并且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从哲学辩证的角度来讲,声乐艺术中音色审美的意识建构,是事物对立与统一的极好证明。

随着人类社会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也在发生变化,这些和音色美的审美追求是分不开的。声乐艺术中的音色审美,需要用美的声音去塑造音乐艺形象,并且创造出声乐演唱的艺术美,创作艺术美需要把声乐作品的情感、意境、内容有效的与演唱技巧相结合,将这些因素融为一体,最终创造出声乐演唱中美的声音。

二、声乐艺术中音色审美的表现

声乐艺术中的音色美需要有稳定的呼吸给予支持,需要歌者具有良好的共鸣控制,同时还需要准确无误的语言表达以及自身情真意切的情感体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去体现生声乐艺术中的音色美,才能赋予音乐作品表现力,更全面的诠释音乐作品中音色色彩的变化。

(一)歌唱中的呼吸与音色审美。声乐歌唱中的呼吸主要是依靠气息的力度与强弱来体现,它直接影响着音色的效果,气息强音色则刚,气息力度大音色则硬,气息弱力度小音色则柔,所以说在演唱中要把握好作品的气息的力度与强弱。声乐艺术中的美好音色都是建立在良好的呼吸基础之上,歌者具有稳定的气息支持,并且能游刃有余的掌握气息的变化,那么必定会获得好的音色效果,以此来表现不同作品中不同的人物音乐形象。

(二)歌唱中的共鸣与音色审美。声乐艺术是十分讲究共鸣的,不论是什么唱法都要建立在良好的共鸣基础之上。在声乐艺术的实践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运用共鸣腔体的比例,并可以掌控各个声区的要求,那么唱出的音色必然动听,把握共鸣腔体尤为重要, 因为范围比较小,微微的一动就会让音色产生变化,所以很多歌者都十分注意把握共鸣腔体的调控。在演唱不同音乐作品时,不同的情绪也需要共鸣腔体做出相应调节,尤其在对作品情感把握时,要格外仔细揣摩共鸣腔体的细微变化,比如兴奋和幸福都需要歌者明亮的音色,但此时的演唱需要的共鸣腔体却完全不一样,与此同时歌者还要注意演唱口型的变化。

(三)歌唱中的语言与音色审美。语言是人体发声器官发出的最具有情感色彩的声音,声乐艺术中上,嗓音是一大基础,它是塑造音乐艺术形象必备的物质条件,语言是声乐艺术的另一大基础, 它是表达歌者思想情感,展现美好音色的工具,因此在学习声乐时,想在艺术实践中获得美好的音色,必须具备良好的嗓音条件和语言基础知识,并且能分析语言、表现语言。在声乐演唱中,歌者通过对语言韵味的深入把握和理解,才能赋予音色审美的普遍认同性。在声乐艺术中,对语言的韵味美及音色美的追求,不同民族的语言具有不同的鲜活个性,同时体现出音乐表现的一些共性。

(四)歌唱中的情感与音色审美。声乐艺术中的情感是歌唱的灵魂,美的声音必然包含丰富的情感色彩,这样才能创造出音乐作品中生动的人物艺术想象。在声乐艺术实践过程中,人们对各种音色的心理感受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认知规律,不同的音色也被冠以不同的情感色彩,歌者在演唱时也建立了不同的音色标准,具有一定的俗成性。音色的表现尽管可以给听众们听觉上的冲击,但不能给人心灵上的满足和共鸣,所以歌者在选择作品时要根据自己的嗓音及音色来决定,能够准确的展示作品的思想感情尤为重要。

三、结语

音色是声音的色彩,在声乐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音色可以表达歌者不同的思想情感,可以塑造风格各异的人物形象,所以说音色是决定发声效果的关键所在。音色的美形式各异,不同的声乐作品蕴含不同的文化底蕴,当然需要不同的音色来演绎。

摘要:声乐艺术中美的声音内涵是丰富的,在稳定的气息支撑下,音色的美感体现在各个方面,涉及到声乐作品的意境、技巧、情感等方面的内容,歌者利用丰富多变的音色展现声乐演唱的艺术之美。声乐艺术中的音色美需要有稳定的呼吸给予支持,需要歌者具有良好的共鸣控制,同时还需要准确无误的语言表达以及自身情真意切的情感体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去体现声乐艺术中的音色美,才能更全面的诠释音乐作品中音色色彩的变化。

声乐中的审美艺术 篇5

關键词:声乐 美善合一 韵味美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审美观,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同样依赖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中华民族文化底蕴深厚,音乐文化丰富绚烂,声乐艺术在音乐文化的发展长河中尤显光彩夺目。中国很早便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之说,强调弦乐、管乐再动听,也不及歌喉美妙,足以说明古人对声乐的喜爱。纵览中国的音乐发展史,从春秋的《诗经》《楚辞》,唐代的歌舞变文,元代的散曲说唱,明清的民间戏剧,无不以声乐为主,声乐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不言而喻。从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特征来看,声乐艺术最显著的审美观与传统文化中的“美善合一”、“和谐统一”、“清新简淡”、“韵味美”相契合。既显示出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特色,又具有强烈的音乐艺术感染力。本文从“美善合一”、“和谐统一”、“清新简淡”、“韵味美”四个角度探析传统文化审美视域下的声乐审美观正是对传统审美理想的尊崇与传承,也是对中国声乐审美观的再思考,对声乐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美善合一”的声乐审美观

在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审美观念中,往往将音乐与道德关联起来。最早可追溯至音乐美学萌芽期,这一时期为正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春秋时期,这时社会为大变革阶段,音乐实践也随之发生着改变,音乐由经验逐渐上升为理论,人们对音乐的优劣、美丑也有了最初的评判标准,最常见的审美标准为“平和”、“和平”,将“德音”(表现德行的音乐)视作最好的音乐。儒家音乐美学奠基人孔子的音乐审美思想为“尽善尽美”,其中,即对美和善进行了区分,同时又肯定了美与善的相互补充后的“美善统一”,将其视为最完备的音乐审美标准。孔子在对《韶》乐进行评价时,认为《韶》乐不仅具备美的形式,同时包含善的内容。孔子将善与美看作音乐艺术的最高形式,而儒家音乐美学观念的成熟则来自于荀子,荀子认为人的善是后天习得的,恶则是生来俱来的,他从功能的视角对音乐中的美和善作出了肯定,荀子认为音乐“善民心、感人深、移风易俗”,并将其看作“治人之盛者”。荀子主张用道德引导人们欣赏音乐,可带领人们感受音乐之美与善。

在儒家的音乐审美观念中,强调的是音乐的教化效用和社会功能,然而“美”属艺术,“善”为道德,音乐中要想达成“美善合一”的审美观念有赖于音乐结合文学的声乐形式,这是由于歌曲中的歌词能限制其中的道德内容。而声乐则是“美”与“善”结合后用以教化引领人们的最佳方式。在古代,音乐往往带有“教化”、“引导”等功用,因而在其审美观上便显现出浓郁的政治色彩。另外,声乐艺术作为抒情性较强的艺术门类,其抒情性即反映在音乐之中,同时也表现于歌词之中。声乐作为抒发感情的重要艺术形式,若完全受缚于“礼”,则在一定程度上有悖于声乐艺术本身的艺术特征。因此,声乐艺术应伴随着其发展在“美善合一”的基础上,被赋予更多内涵,使其更加符合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声乐艺术的审美追求。

中国古代文化较为重视“美”与“善”的统一,往往将对艺术的审美与欣赏视为教化引导、塑造人格的修养之道。千百年来,这种“美与善”始终影响着声乐艺术的审美观及其发展,成为声乐审美观的重要体现。

二 “心理和谐”的声乐审美观

和谐是美的最高理想,是艺术的共性。在艺术的创作和对艺术的欣赏上,中国惯于利用艺术显示主体的心理和谐,从而达成对人格的塑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沟通。同时注重审美主体的心理体验与艺术本身所传达的意境美,进而浸润影响审美客体。从古代开始,中国的艺术便注重和谐统一,要实现内容与形式、理性与感性间的诉诸和谐,古代儒道互补正是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社会之间和谐统一的美学实践。音乐是文化与自然的和谐产物,儒家文化非常注重音乐对和谐起到的积极作用,以“礼”将人的情感和行为方式纳入道德体系,以“乐”将“礼”转化为君子的文化审美和价值取向,从而实现心理与精神的和谐。这一礼乐思想将礼乐融入到人与社会的和谐之中,使之成为指导现实的行为规范。儒道皆以中庸为最高标准,古典艺术中较为重视人格与伦理的和谐,进而实现了礼乐协调,构成了和谐的传统音乐风格,同时影响了历代声乐艺术审美观的发展。

三 “清新简淡”的声乐审美观

儒家认为,音乐应平和、淡泊,道家主张恬淡、无为,认为音乐应是“淡兮其无味”。儒道所提倡的人生哲学和审美观念,影响了琴歌的艺术风格,形成了后来阴柔空灵的琴乐风格和飘逸淡雅的琴歌特色,使得琴歌琴曲多为曲淡节稀之风,琴歌旋律质朴、节奏平缓、恬静淡雅、气疏韵长,没有复杂繁琐的音乐表现手段,仅以简洁的音乐语言,清淡的旋律节奏寄托思想情趣。例如,司马相如的《凤求凰》正是琴歌的代表之一,运用骚体中参差的句式、清丽流畅的文辞,自由的音乐节奏,简淡清雅的旋律,细腻深刻的感情,整体风格自然淳朴,将爱慕思念之情进行惟妙惟肖地刻画,将爱恋之心充分地表现了出来。还有刘禹锡《竹枝词》流畅清美,曲调自然恬淡,意境深邃悠远。纵览历代琴歌不难发现,这些琴歌皆是以简单质朴的音乐语言倾诉深远的思想情感,展现的是古代声乐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神韵。

中国艺术为抒情的艺术,古典诗歌、戏曲等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通常与意境美紧密相连,因此,往往将有无“意境”作为中国艺术的衡量标准之一。在中国诗歌中,情景交融是重要的表现手法,是创造意境美的重要因素。在文学艺术上,便形成了一种诗化的美学风格,造就了传统艺术中含蓄的意境美。这种含蓄的美感要通过欣赏者对美的体味与想象、思索来获取,这种想象是艺术的想象,对意境、神韵的向往和追求,在这种意境美的影响下,对声乐艺术清雅简淡的审美追求成为音乐艺术的又一审美方向。

四 追求“韵味美”的声乐审美观

中国的声乐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积蕴,成熟的唱功技法,丰厚的理论知识,在传统的声乐宝库中有很多关于歌唱规律的见解,其中对行腔吐字的归纳成为声乐艺术的又一美学特色。“韵味”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美学概念,这种美学概念,既指艺术中美的境界,又指审美欣赏中的审美感受,能激发情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歌唱是音韵美的最佳体现形式,汉语自身特点也形成了歌唱中特有的行腔咬字,在中国的声乐理论中尤为讲究“韵味”的生发。韵味成为声乐作品中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有韵味的声乐艺术才能引起音乐上的共鸣,加强音乐表情,激发音乐感染力。

韵味作为特殊的美学特征,广泛地体现在中国传统的诗歌、戏曲、曲艺之中。从宋代南戏到明清传奇,越来越多的文人参与到戏曲的创作之中,这些创作不仅对文辞、格律非常考究,更看重其中的音韵与意境。文人创作后经艺人编演,在历代戏曲艺人对唱本、剧本的二度创作中,将生硬的文辞、格律进行打磨。使后期的戏曲作品更显光彩熠熠。艺人在演唱过程中也更加追求自然、生动与深远的韵味。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曲艺的演唱与创作从未因历史的发展以及时代的变迁而忘却对“韵味”美的追求,这种追求在对中国戏曲一代代的传承中保留,并成为窥探声乐艺术的重要美学观念,中国观众也将声乐艺术中有无韵味作为评判声乐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

在中国,汉民族语言最讲究声调和韵,这种特性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语言的音乐美,尤其是曲艺,戏曲产生之后,则更加细致地挖掘出了其中表情达意的功能,其中的音乐性和表现力尽显无疑,使演唱艺术可以利用这些优美的语言、多变的节奏呈现出更加丰富的情感变化,更大程度上地展现了音乐的美,同时促进了声乐艺术的发展。中国的曲艺、戏曲基于民歌演化而来,同时长期的露天表演,要求表演者在演唱时要将声音尽量送得远,咬字要更加清晰,因此,在演唱时则要注重字的声、韵、调等,从而使中国的声乐演唱更具韵味,也更具特色。

近现代以来,从20世纪40年代的秧歌运动,到以《白毛女》为代表的新歌剧的到来,中国歌剧创作逐步繁荣,并滋养了大批声乐艺术家,为中国当代声乐艺术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代代歌唱家在声乐艺术的舞台上脱颖而出,当代声乐艺术开始继承和发展,同时在字、声、情上也从未停止对“韵味美”这一声乐艺术审美观念的追求。

五 结语

美依存于社会,并在社会中深化发展,每一种审美观念都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沉蕴积淀,而任何一种审美观念都离不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与历史背景。中华民族特殊的文化发展历程,造就了以价值观念为基础,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审美体系。将声乐艺术放置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视域之下分析探究其审美观念,充分遵循了声乐艺术的历史发展特性,深切体悟到声乐艺术的审美价值取向。传统文化中的“美善合一”、“和谐统一”、“清新简淡”、“韵味美”决定了声乐艺术以简单的音乐语言、和谐的艺术思想、字里行间、行腔咬字的韵味,呼唤人们对美的尊崇,对善的向往,实现美与善的统一。在以传统文化为视角,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声乐艺术审美观的探索中,声乐艺术开始逐渐完善其以美学概念为基本特征的声乐审美理论体系,不断满足大众对音乐艺术的审美需求,促進声乐艺术的前进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峥嵘:《从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审美视角论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2] 吴国玲:《文化视野下民族声乐艺术研究——评〈民族声乐艺术的文化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第3期。

[3] 靳相林:《浅析中国声乐审美观》,《黄河之声》,2013年第15期。

[4] 陈龙:《美学视域下的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群文天地》(下半月),2012年第2期。

[5] 郑璐:《略论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艺术风格之辩证关系》,《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6] 曾美良:《中国古代“美善合一”的声乐审美观初探》,《电影评介》,2008年第14期。

[7] 王铭敏:《试论声乐艺术中的美感》,《大众文艺》,2014年第15期。

[8] 赵雅芝:《声乐艺术的审美特质分析》,《黄河之声》,2010年第8期。

关于声乐艺术中的审美内涵探讨 篇6

一、声乐艺术中审美内涵的重要性

声乐艺术是最直观的艺术形式, 是通过音乐的形式将人的音调充分的展现出来的艺术形式, 可将音乐以及声音完美的结合。声乐艺术的造型性较强, 在其中加以语言的修饰就可以轻松的传达人们心中的思想感情, 审美内涵在声乐艺术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出来。

(一) 审美内涵是声乐艺术的价值体现

审美内涵是声乐艺术的具体价值所在, 是促进声乐艺术追求美的关键。声乐艺术的审美需求较高, 其中所包含的内容较多, 但不管是声乐教学方面的内容还是声乐创作方面的内容, 都需要声乐审美内涵对其进行晕染。审美内涵对声乐艺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声乐艺术的成功。另外, 成功的声乐艺术需要审美内涵的支撑, 良好的审美技巧可帮助人们提升审美感受。所以, 我们在欣赏声乐艺术的时候应该将审美内涵充分地与其相融合, 这样不但可以体现出艺术创作的价值, 还可以将人们的审美价值不断地彰显出来[1]。

(二) 审美内涵是声乐艺术的情感表达

审美内涵是声乐艺术的具体体现, 是声乐艺术表达情感的关键所在, 审美内涵可在一定程度上将声乐艺术的内在情感充分的体现出来, 使得表演者与听众的思想以及情感达到融合的状态。审美内涵可促使声乐艺术的旋律以及词曲等表演发挥出其中的价值, 可见审美内涵对声乐艺术的影响力之大。

(三) 审美内涵是指引声乐艺术前进的方向

声乐艺术的大力发展离不开审美内涵的支持, 审美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声乐艺术的发展, 为声乐艺术的前进指明了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的上升, 流行音乐的出现颇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可见, 审美内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声乐艺术的发展[2]。

二、对声乐艺术中审美内涵的探讨

声乐艺术丰富的内容直接决定了审美内涵的多样化。审美内涵的发展是声乐艺术前进的动力所在。

(一) 声乐艺术中审美内涵的抒情性

声乐艺术的内容较为丰富, 声乐艺术的表演者可以在表演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独特的音调充分的展现出审美内涵的抒情性特征, 通过音乐将自己的内心想法充分的表达出来, 可以让听众感受到声乐的真情实感。

(二) 声乐艺术中审美内涵的形象性

声乐艺术中审美内涵的形象至关重要, 好的形象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声乐艺术的完美发展。审美内涵对表演者的动作、表情以及服装的要求较高, 表演者只有将自己的动作美、表情美以及服装美充分的展现出来才可以体现出声乐艺术的价值, 给观众更好的视觉体验[3]。

(三) 声乐艺术中审美内涵的沟通性

审美内涵可以将声乐艺术中的音调美以及词曲美进行沟通, 进而使得听众感受到来自表演者内心的情感, 听众受到情绪的感染之后也会与表演者的情感发生共鸣, 有利于加强二者之间情感的沟通。

(四) 声乐艺术中审美内涵的表演性

声审美内涵要求声乐艺术在具有较高的表演性, 好的表演可使观众感受到曲谱方面的魅力, 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将曲谱美通过自己的表情充分的展现, 可使听众感受到更加丰富的情感, 优美的旋律也会让听众感觉自己置身于奇妙的环境中, 进而使得整个声乐艺术表演更具感染力[4]。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声乐艺术中不同的词曲有不同的特点, 对声乐艺术的欣赏最主要的就是要对其内涵进行探讨。对声乐艺术内涵的探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开展有效的审美活动, 对其内涵充分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在整体上欣赏声乐艺术的魅力, 还可以让我们全面的了解到其中所包含的情感以及内容。所以, 在欣赏声乐艺术时, 即不能太过苛刻, 还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声乐艺术的微妙之处, 在无序的艺术美感中找到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 使其更加有魅力。所以, 我们在欣赏声乐艺术的过程中, 需要将其作为重点对待, 通过提升对声乐艺术的情感认知来感受声乐艺术的美好, 进而帮助我们深刻的体验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

摘要:声乐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 自古以来就深受各界人士的喜爱, 文人雅士喜爱声乐艺术是因为可以陶冶情操, 白丁俗客喜爱声乐艺术是因为可以舒缓心情, 声乐艺术在不同程度上充分的展现着自身的魅力, 成为人们无法忘却的艺术形式。声乐艺术可以最直观的表达情感, 能够以其通俗易懂的词曲来表达表演者的内心感受, 使听众获得审美体验, 相对于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说, 声乐艺术有更丰富、更广泛的审美活动。

关键词:声乐艺术,审美内涵

参考文献

[1]石苇.关于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体现研究[J].音乐时空, 2016, 02:101-102.

[2]戴媛媛.声乐艺术指导价值内涵的二维阐释——基于钢琴伴奏艺术审美与文化理念层面上的辨证思考[J].乐府新声, 2015, 33 (2) :172-174.

[3]王若舟.浅述声乐艺术审美要素及其培养[J].科教导刊 (电子版) , 2015, 08:81.

声乐中的审美艺术 篇7

一、钢琴即兴伴奏艺术表现形式

钢琴即兴伴奏主要是通过节奏、和声、织体音型等组合的形式,表现其艺术形式。表演者利用钢琴刚阔的音域特点,通过娴熟的创造手法等,加上大幅度或细腻的变化,对演奏的节奏进行把控,根据音乐旋律做出具体的和声词汇,体现音乐整体的饱满性。

具体来说,钢琴即兴伴奏艺术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背景性艺术表现形式、比较性艺术表现形式以及补充性艺术表现形式。其中,背景性艺术表现主要是以歌唱为主体,通过钢琴即兴伴奏为其烘托氛围,点燃音乐的情绪;比较性艺术表现,主要发生于多现行伴奏的织体之中,通过对不同旋律音乐的对比,体现音乐的线条美感;补充性艺术表现能够对音乐起到良好的补充作用,保证音乐的完整形象。

二、钢琴即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艺术审美价值

(一)增强音乐灵感思维性

音乐是生活情感表达中重要的艺术形式,也是人类审美意识中的一种特殊形态。一首优美的声乐作品,在演奏过程中,不仅需要体现其优美的旋律,同时还需要对作曲家的情感进行理解和处理。钢琴即兴伴奏进入到声乐演唱过程中,能够通过对作曲家的理解以及歌唱者的理解,为歌曲创作一个绘声绘色的意境,为歌曲的演唱奠定一个统一的感情基调,增强音乐的感染力,烘托音乐氛围。同时,钢琴即兴伴奏属于一种复杂的心智技能,在音乐审美中,具有较大的艺术价值,对声乐作品具有一定的审美判断,同时能够将观众带入到特定的音乐情节当中,形成一种独特的情感,是维护与增强音乐灵感思维的重要平台。

(二)建立完美的音乐形象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演唱者需要对音乐作品中的情感、歌词意境以及写作者的意图进行理解与把握,建立统一的音乐艺术形象,这样才能增强声乐演唱整体的感染力。钢琴即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能够增强歌曲的意境,对推动音乐的整体发展具有较大的帮助。在前奏部分,钢琴即兴伴奏,根据歌曲的表情、速度以及风格等,将这些元素展示给演唱者以及观众眼前,引导演唱者的情感进入到歌曲当中;在歌曲的高潮部位,钢琴即兴伴奏能够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增强音乐的感染能力,不仅体现了声乐作品的艺术情感,还能将演唱者的情绪逐渐推向高潮。声乐演唱和钢琴即兴伴奏交替出现,还能够给观众情绪准备的时间和空间,增强观众的艺术现象力,能够在观众的脑海中形成一个统一的音乐形象,能够突出主体、升华情感,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和领会音乐。

(三)创造自由的音乐现象空间

对于单线条的声乐作品来说,是没有和声语汇构架的,只有加入了钢琴即兴伴奏,才能将声乐作品的内涵表现出来。钢琴即兴伴奏过程中,伴奏声部能够表现旋律声部以及和声的内涵,通知钢琴弹奏着通过和声语汇、调式、织体结构等等,增强观众的审美意识。伴奏者根据对歌曲的理解,在伴奏中适当的加入大量和弦,给观众不用的情感体验。不同的和弦给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柔美的小三和弦,能够给人一种静谧、悲伤的感觉;而明亮宽广的大三和弦,能够给人积极向上、乐观的感受。

演奏家和伴奏者本身存在差异性,在思想情趣、艺术修养、审美标准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在两者合作过程中,能够为观众塑立更加丰富多彩的音乐形象,还能将观众的艺术审美唤醒,增强观众的情感体验,这正是钢琴即兴伴奏的意识价值体现。

(四)补充音乐失误

在现实声乐演唱中,任何一个声乐作品都没有经过与伴奏合作的练习过程。因此,在实际歌唱演出过程中,钢琴即兴伴奏不仅具有帮助观众情感进入歌曲中的责任,需要对音乐的背景进行烘托,推动音乐的高潮,同时需要在演奏中随机应变,能够对歌唱者出现的失误进行及时的弥补。这对于钢琴即兴伴奏者来说具有较高的难度要求,演奏者必须具备对音乐高度的审美判断能力,具有音乐协作、创造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

在歌唱演出过程中,有时歌唱表演着对音量的处理过大,钢琴即兴伴奏能够通过和弦色彩,给予自然的暗示,掩盖歌唱者的失误,同时将其引入到正确的音调音量中。同时,如果歌唱者在表演中出现节奏延误问题,伴奏通过延长拍子等,等待与其同步,让舞台显得更加自然。

三、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钢琴即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能够为声乐演唱烘托气氛,能够提高演唱的艺术表现力,增强舞台的整体性。同时,通过钢琴即兴伴奏,能够激发观众的艺术现象力,为歌唱塑造一个统一的音乐形象,还能弥补歌唱者在表演中的一些失误,这些都是钢琴即兴伴奏的艺术审美价值的集中体现。

参考文献

[1]付玉涛,王晓霞,王平.浅谈钢琴即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艺术审美价值[J].音乐时空,2014,14:124-125.

[2]陈文培.对在钢琴即兴伴奏中艺术审美价值的研究[J].北方文学,2015,12:41-42.

如何认识声乐艺术审美 篇8

歌唱无论是从表演者的角度, 还是从欣赏者的角度来都是人的心理反映。歌唱者把乐谱上的歌曲通过自己的演唱传递给观众, 这本身就是一种心理反映的重要过程。演唱者经过长期的学习、训练养成了一种良好的歌唱习惯而这种习惯本身就是人的心理反映。人的身体肌肉、大脑、发声的各种器官都充满神经, 它像细丝一样, 组成遍布全身的各种器官联络网。那些从身体表层通向大脑神经, 称之为传入神经或感觉神经, 而当你决定采取什幺步骤把信息传给你的肌肉和各种器官时, 叫传出神经或运动神经。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是一种心理反映系统。歌唱与发声正是通过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心理反映而进行的。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心理反映过程, 歌唱者的演唱活动才能完整的、有效的表达出来。

同时, 通过听觉器官不断调整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 使歌唱者的演唱活动与发声活动更加准确、更加协调。歌唱者也可通过演唱实践, 认识和掌握演唱的基本规律, 并按照自己的需要, 不断改变现状, 不断地趋于科学性, 使之不断地提高演唱水平。

二、如何认识声乐艺术美

每个人由于生活环境不同、见识不同、欣赏水平不同、审美趣味不同等, 对歌声主观评价心理因素是各种各样的, 有人喜欢明亮的音色, 有人喜欢暗淡的音色, 有人喜欢深厚的音色, 也有人喜欢柔和的音色等, 因而选择歌唱的声音音色也不同。据统计, 一个人一生可听到并分辨出1亿个不同的音色 (按80岁计算) , 而且可以记住其中100万个不同音色的特征。因而人对声音色彩的感受就形成了千差万别的主观评价。

歌唱者首先应具备良好的声音美感。声音美感是建立在心理上的、而不是建立在生理上的。歌唱者在演唱时把自己的优美的歌声呈现给观众, 使观众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歌唱者把情绪和情感注入到歌声中去, 使歌声具有美感。情绪和情感越深, 歌声的美感就越强。只有这样才能打动观众、感染观众。古人曰:“凡人声音不等, 各有所长。有川嗓, 有堂声, 皆合被萧管。有唱得雄壮的, 失之村沙;唱得蕴拭的, 失之乜斜;唱得轻巧的, 失之闲践;唱得用意的, 失之穿凿;唱得打掏的, 失之本调。”歌唱者在表演时无论采用那种方法歌唱, 都要以饱满的情绪和情感全身心的投入到歌唱中去。这就要求歌唱者不仅仅是一个发声者--除了能发出良好的声音, 唱好音准、节奏节拍、速度、强弱等基本要求外, 还要有良好的音乐感觉。具有美感的音乐感觉是声乐艺术审美的重要方面。这需要歌唱者通过体验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观察发生在周围的生动事件, 体验各种人物说话的情绪、语调及心理活动状态;在大自然中体验自然风光的美感。通过听录音、看录像及观看歌唱家的表演, 从中领略声音与读字的美感、韵味与风格的美感、情感与形象的美感等。还通过阅读小说、朗诵诗歌、看电影、看电视等其它艺术形式体验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和内心情感活动, 从中丰富自己的美好的音乐感觉。

歌唱艺术的核心是情感, 艺术魅力就在于情感的表现。歌唱者是否能准确、深刻地揭示自己的真实情感, 演唱出打动人心的艺术效果。与此同时, 歌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既要传达感情, 又要使别人得到美的情感的感受。这就要求歌唱者本人首先被作品美的情感所震动, 并把这种情感强烈的表达出来, 这样的演唱才能具有美的感染力。

歌唱者的情绪感受是通过自身的审美观所决定的。这种审美观必须得到广大人们群众的喜欢, 能够反映人民群众的息怒、里、哀、乐, 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理想。并通过自己的表演真实的表达给听众, 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一切虚情假意、装腔作势的表演, 无论任何夸张、造作, 都会给人一种虚假的、不真实的感觉。歌唱者只有通过对歌词、歌曲的深刻体会, 融入自己的丰富感情, 把自己的真实情感准确地传递给听众, 使听众确实感受到歌唱者是发自内心的演唱, 并从中得到美的感受。

三、怎样欣赏声乐艺术

歌唱审美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欣赏者水平的优劣, 审美能力越强, 艺术造诣越深, 欣赏水平就越高。作为欣赏在者怎样欣赏歌唱家的演唱。首先, 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努力丰富自己的各方面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体验, 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使自己的情感被歌唱家的艺术情感所感动, 并能被歌唱家在演唱过程中所传递出的情感所深深吸引, 随着歌唱家所引导的喜、怒、哀、乐, 去体验、去感受。以达到欣赏者与歌唱家的互相交流。

其次, 要有对音乐的基本分析能力。自己能够主动分辨出那些是好的、高雅的音乐;那些是低级的、庸俗的音乐, 这直接取决于欣赏者的人生观、审美观。只有具有良好的人生观、审美观的欣赏者, 才能在歌唱家带给我们的艺术分围中受益, 从中得到美的享受陶冶自己的情操。相反, 欣赏者只能对那些低级的、庸俗的音乐感兴趣, 无法欣赏真正的声乐艺术, 也就无从感受声乐艺术的美。

另外, 还需要提高自己对词曲的理解能力。人们常说:“一首好的歌曲能够激励人的一生!”这说明一首好的歌曲通过歌唱家精湛的演唱, 使听者为之动容, 打开了听者的心灵, 给听者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如果我们没有很好的理解能力, 不能准确地、深刻地理解歌曲, 只是对歌唱家在歌唱时所发出的声音是否好听, 节奏是否准确, 高音唱到那里等, 一些基本的演唱技巧所带给我们的一般性娱乐。就无法对歌唱家所演唱的歌曲有更切深的体会, 也就无法感受到音乐的内涵所给人的启迪。

音乐艺术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重要途径之一, 它反映了大众文化消费日益个性化。大众化消费的方式有单位集体组织转变为分散进行的个人文化消费, 尤其是在国家“素质教育”的引导下, 家长对子女艺术教育的投资与消费, 最大限度提高了全面文化素质, 丰富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势和内容, 声乐文化的消费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声乐文化的生态环境伴随着创作市场化、人民生活富足化、社会精神需求变化而变化, 即出现了倍受人民关注的短暂合理的娱乐需求、生存需求, 也难免出现追求感官刺激与违背精神文明本质, 减损长远艺术价值的个别现象。在大众声乐文化消费中, 难免产生审美导向偏离正确、健康的发展方向等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需要做一番冷静的思考。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 中国城乡居民对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的份额不断增加对自身及子女艺术教育的投入与日俱增。这反映了我国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在逐步地提高, 伴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对精神情感方面高标准、高层次的追求, 比如:亲朋好友聚会单独吃饭、喝酒早已被吃、喝、唱“一条龙”所代替。之所以卡拉OK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热点之一, 是因为它不只是一种消费行为, 更是蕴含丰富的文化行为;它不仅具有经济意义, 更为重要的是它使人们改善了生活方式, 陶冶了情操, 提高了精神文明水准。

综上所述, 无论是歌唱者还是欣赏者对声乐艺术的审美都是一种心理过程及情感表达。这种心理过程及情感表达是人们通过日积月累的在日常生活中的体验。只有这种体验在歌唱者与欣赏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歌唱者把这种心理过程及情感表达通过歌声传递给欣赏者, 使欣赏者通过歌声感受到这种心理过程及情感表达, 使二者完成一次美好的艺术享受!

摘要:声乐艺术是一门人们普遍较容易接受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不同的文化层次对声乐艺术有着不同的理解, 不同的理解又给声乐艺术的审美带来了很大的差异。但是无论人们的差异如何, 对声乐艺术的表演和感受的过程都是相同的, 声乐艺术所表达的、所传递的是“美”。

声乐艺术的审美特质分析 篇9

关键词:声乐艺术,审美特质,表现路径

“美”是一种无形之物,依赖于个人的感官共鸣与内心体验。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声乐艺术以声音、形体语言等外在形式为载体,力图通过“声情合一”来带给人们美的体验。可以说,声乐艺术是表现美、接近美、呈现美的一个“窗口”,其审美特质架构起了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体验,并将这种艺术形式推向了更高的审美层次。声乐作品的创作者是在亲临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人文氛围中,根据自身的世界观、思想意识、审美情趣、阅历感受、综合积累等条件的促动下迸发出创作欲望和创作灵感的。这个时候应该称做声乐作品的原始形态,它还不是物质的形态,仅仅是思想范畴中的东西(属于声乐作品创作者的属性)。所以他是带有强烈的审美思想的。

何谓声乐艺术的审美特质?概括来说,可以理解为声乐艺术中所包含的外在因素和情感因素,对观众的情感世界和心理境界的影响。通过声乐艺术这一形式,人们可以从中获得美的体验,并得到了内心的净化和提升。本文以声乐艺术的审美特质为研究试点,力图分析其审美要素构成,并探析出有效的表现路径。

一、声乐艺术的审美要素构成

声乐艺术之所以具备相应的审美特质,是各种审美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促动的结果。具体来说,这些审美要素是由词曲、声乐演唱技巧以及情感表达构成的。首先,词与曲是声乐作品的“筋骨”,其中蕴含着特定的艺术形象以及创作者的情绪走向。声乐作品若想打动人心,就必须让词曲相互协调,合力表达出内容与情感主题;其次,光拥有好的作品是不够的,声乐必须依赖于外在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声乐作品转化为一种可被感知的艺术形式,从而达成观众的情感共鸣。若想准确、完美地表达出声乐作品的艺术境界,表演者必须运用一定的声乐演唱技巧,并配合自身的情感因素,使声乐作品得以“声情并茂”地演绎出来。当表演者理解并把握住了声乐作品的内涵,并以恰当的方式传递给观众,那么声乐艺术的审美要素便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出审美职能。

二、表现审美特质的有效路径

如何有效地发扬声乐艺术的审美特质,使之带给人们更多的美感体验,这是声乐工作者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归纳出以下几点实现路径,以期播撒声乐之“美”的“种子”。

2.1深入分析作品,带入心灵体验

一首声乐作品就如同一篇文章,词曲、表情符号架构起了声乐作品的“外壳”,而其中的艺术意蕴与情绪因素则是“灵魂”。在进行声乐表演之前,表演者需要仔细地分析作品,了解这首声乐作品对声音技巧的要求,以及塑造了什么样的艺术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每一个声乐作品都会有基本的范畴框架,脱离于范畴之外的声乐表演必然会违背作品的本意,在规定范围内去挖掘作品中的意象与情感,才能创造出最为理想的声乐表演。由于表演者不可能具备声乐创作者所具备的情感体验,所以这时候,表演者需要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或者思维活动,进行带入式的情感揣摩,力图融入到声乐作品的审美空间之中去。唯有如此,表演者才能站在声乐作品的基础之上,进行艺术的二次创作。

2.2平衡声音技术与情感艺术的比重

声乐不仅仅是一门声音的艺术,更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只有拥有着丰富的情感力量,声乐艺术才能冲击到人们的内心世界,发扬出更完整的审美特质。当然的声乐表演艺术,往往将较多的精力投放在声音技术是否科学、是否准确上,而忽视了情感艺术的作用。事实上,声乐是一项“声情合一”的表演艺术,只有“声”与“情”相互协调,才能营造出一份独特的审美空间。我们需要积极平衡声音技术与情感艺术的比重,尽量使两者达成和谐的状态。

2.3以情带声,以声传情

为了使声乐艺术的审美特质更好地彰显出来,“声”与“情”应该构筑起双向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情感可以带动起声音。当表演者正确理解了声乐作品之后,就可以将恰当的情感熔铸到表演过程中去,继而利用声线、轻重、缓急等细节变化来表现声乐的审美氛围;另一方面,声音也是传递感情的途径。一般来说,声音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息的运用,而气息也会影响到人的情感意识,唤起表演者的情感动作和表情动作。声乐表演中的发声动作和歌唱状态都带有明显的情感特征,为声乐情感的实现创造出了十分有利的条件。通过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乐艺术的审美特质将得以有效地实现。

2.4用情感去感染听众

审美特质的最重要一条就是产生共鸣,只有产生共鸣才能够发生审美,当一种再高雅的音乐面对一群根本无法欣赏的听众时,他也是没有审美可言的,所以要注意把握好情感方面的问题,就是为了能够引起共鸣,也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加入时代的特色,才能够称为很美好的艺术感染力,也就是审美特质的表达了。

综合所述,声乐艺术是声音和情感的结合体。一旦“声情合一”,便可以拓展声乐艺术的意象空间,带给观众们更为真实、具体、美妙的审美体验。可以说,声乐艺术的审美特质,是衡量声乐艺术创作和表演价值的关键度量值。只有充分地认知和发掘声乐艺术的审美特质,才能更好地表现声乐艺术的内涵与外延,促成声乐之“美”向更为广阔的领域延伸。

参考文献

[1]梅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审美原则》[J].现代企业教育.2008(12)

[2]骆斯琴.《声乐审美教学论》[J].艺术教育.2007(8)

[3]黄昌海;《论歌唱的艺术表现》[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4]许讲真.《歌唱语言艺术》[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2(3)

声乐中的审美艺术 篇10

关键词:声乐美学 审美 艺术性 表现力

声乐是以人的声带为表现手段的音乐表演艺术,区别于人类的语言,之所以声乐带有艺术性,是因为它的表现方式不仅多种多样,而且能够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声乐主要包括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和原生态唱法,每一种唱法都有着不同的艺术特征和表现力,但其内在却是一脉相通的。解析声乐的艺术性和表现力,有助于让我们更深入了解声乐美学的艺术属性,发掘其更大的艺术价值,用声乐净化灵魂,传递情感,推动声乐艺术不断发展。

一、从审美角度看声乐的艺术性特征

声乐传达的首先是美的感受,因此,从审美的角度来剖析声乐的艺术特征,提取其艺术属性,有助于更客观和理性的认识声乐的艺术魅力。综合来说,声乐的艺术之美主要体现在了三个层面。

一是音域和声线之美。声乐是声带、口腔、舌头和鼻腔的协调艺术,其中,声带影响着声乐的音域,而由口腔、舌头和鼻腔组成的控音系统则影响着声乐的声线。

音域的艺术表现即是声乐的唱法,如混合四部合唱中,女高音(b-b)、女低音(e-e)、男高音(a-a)、男低音(D-d)等等。大体来说,音域的艺术特征主要包括:①柔美、秀丽和流畅,如抒情高音(c1-c3);②浑厚、壮美,如戏剧(女b-b2、男c1-b2);③明亮、清脆、柔和、纤细、轻巧灵便,如女声花腔(c1-e3)和男声抒情(c1-c3)等等。

与音域不同的是,人的声线与声音的震动频率无关,而完全取决于人的口腔、鼻腔和舌头等先天性构造。声线决定了声乐的类型,有的人声线纤细,则不适合演唱美声,同样,有的人先天声线浑厚、音域宽广,则不适合唱通俗。声线艺术特征的表现多种多样,如园润、甜美、清脆、亮丽、有穿透力等等,主要受共鸣腔影响,即声带发音。

二是声乐的旋律之美。声乐旋律的艺术特点与我国古典美学中的“太极之圆角度”暗合,在演唱时发声的旋律虽然受得了固定曲调的影响,但其是以“意象”为中心的,即:表现声线的变化不能严格按照曲调,而是需要演唱者根据自身的声线条件,在音节变化时加入一个顺势的过渡,只有这样,声乐才能圆润、饱满,富有魅力。而这正是声乐旋律艺术的核心所在。通过音节的过渡来传达情感,通过气息的强弱来表现意境,通过和音、颤音等形式来烘托气氛,用声乐来表现节奏、突出旋律,这才是完美的声乐艺术形象。

三是声乐的歌词之美。“词”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是我国最负盛名的文化瑰宝。表面来看,歌词是乐曲的一部分,但在声乐艺术中,歌词同样也占据了一席之地。歌词是通过发声来表现的,要求演唱者吐字清晰,辨识度高,歌词不会左右声乐,但声乐却会影响歌词的艺术发挥。在声乐中,歌词的艺术魅力在于声、韵、调的协调,它不仅考验演唱者的演唱水平,同时也考验着演唱者的艺术功底,即声线和音域的跨度。台湾著名音乐艺术家蔡琴表演时即便在低音下也能够将歌词中的每一个字都清晰的送到最后一排听众的耳中,这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更是声乐的艺术魅力。

二、从审美角度看声乐的表现力

声乐的表现力在声乐艺术中是至关重要的,在表演过程中,演唱者不是将曲调和歌词完整的呈现出来,而是要突出歌曲的思想情感,或悲壮、或欢快、或展现波澜壮阔的长江大河,或表现凄美淅沥的绵绵细雨。让要听者对歌曲产生共鸣,这才是声乐最大的魅力所在。

首先,声乐的表现力在于传达音乐作品的中心思想。要驾驭好一首音乐作品,仅仅背诵曲谱是不够的,演唱者还必须要了解这首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表达意图,解读其中心思想、调性布局和曲式结构。如《黄河大合唱》组曲中的《黄河怨》,在这首歌曲中,包含了主人公的背景、经过等一系列内容,演唱者首先要了解这些内容,才能准确地将这首歌曲的中心思想表现出来。

其次,声乐的表现力在于传达音乐作品的情感。从整体来说,一首音乐作品的感情线要长于歌声线,这是声乐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其中,所谓感情线,即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也包括演唱者通过声乐而诠释出来的情感部分,这两者是存在差异的。演唱者可以将自己的情感融合在声乐中,但绝不能仅表现个人情感,而忽略音乐作品的情感。声乐中蕴含的感情越深,就越能引发听众的共鸣。例如歌剧《白毛女》中的《北风吹》唱段,情感部分在于突出“喜儿”焦虑、期盼和喜悦的心情,而此时声乐部分的表现则不能低沉、缓慢,而应当是欢快中透露着焦急,突出“喜儿”等待“爹爹”回来以及期盼过年的心情,在歌声开始即将两种心声融合在一起,至歌声结束,“喜儿”的感情仍然沉浸在等待“爹爹”归来的喜悦中,如此,这才是声乐的表现力,同时也是声乐艺术的魅力所在。

此外,一首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是否恰到好处,关键在于主要音节位置的准确,是否符合音乐作品的内在规律。而情绪是情感的表象,它的稳定性要比情感差很多,因此,在声乐艺术中,控制情绪是突出声乐表现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增强声乐艺术魅力的重要途径。

三、结语

声乐艺术中表现力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发声的科学与否和情感的完美融入与否,这两部分构成了声乐艺术的全部内容,同时也是一个好的声乐演唱者所必备的条件。因此,探究声乐的艺术性和表现力是一项长期的课题,也是发掘声乐艺术魅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于宪淼.初探声乐演唱的美学要义[J].大舞台,2011,(09).

浅析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 篇11

一、民族声乐艺术的内涵

民歌、戏曲、民族歌剧、曲艺等形式都是广义上的民族声乐范畴, 而狭义上的民族声乐仅仅指的各大音乐院校中教授的民族唱法。民族唱法是在民间的民歌演唱的基础上形成的, 它是民间民歌演唱艺术的升华, 并在传统民间演唱的基础上融合了由西洋引进的美声演唱方法, 通过几代声乐家的努力, 在传承中发展, 在发展中进步, 因此民族唱法更加科学系统, 也更加具有中国色彩。我国的民族唱法通过真假声的配合以及丰富的语言传递出情感。

二、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

(一) 字正与腔圆的有效结合

在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中, 字正与腔圆是首要的取向。而且要先做到字正这一要求, 在此基础上的腔圆才更有感染力。随着我国民族声乐这门艺术的不断发展, 字正腔圆的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逐渐形成, 是民族声乐艺术的最主要的审美取向, 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在我国, 民族声乐首先要求的是依字行腔, 语言是一切美的基础条件, 只有有了语言才有旋律走向, 声音的存在才更有意义, 我国的民族声乐才更有意义。字正腔圆要做到字和声的完美融合, 是审美的重要依据。

(二) 词、曲、声三情的融合

声乐这门艺术要求声与乐之间的融合, 需要词与音乐之间的有机结合, 既能够通过词来表达情感, 又能够通过曲调和声音来表达情感, 因此, 词情、曲情和声情的融合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之一。

词情指的是通过歌词来传递情感。歌词的创作者在观察外界事物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某种感情, 并用诗词将这种感情描写出来, 听众就可以通过歌词体会到歌词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通过与曲谱和声音的结合, 歌词所传递的情感将会更加深刻, 更易使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曲情指的是通过曲调来传递感情。曲谱的创作者通过节拍、节奏、旋律等音乐元素相结合的方法来向听众传递情感。因此, 作曲就是利用节拍和旋律等方法来产生乐曲, 并通过这些乐曲来向人们传递感情。带有曲调的歌词和普通的诗词是有区别的, 曲调往往更有助于词中感情的抒发。因此, 词与曲的相互融合更能够满足声乐的要求, 更能够像听众传达情感。

除了曲情和词情外, 声情也是出色的声乐必须具备的一点。一个具有词和曲的作品是无声的, 要依靠歌手的演唱才能够传到听者的耳朵中。声情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听众是否能够体会到创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 演唱者对声乐作品的理解程度决定着声情是否出色。

(三) 声乐语言

词章、节奏和曲调是我国民族声乐语言审美的三大特点。随着民族声乐艺术的不断发展, 优美的辞藻和动人的旋律的结合已经成为声乐语言的重要审美取向。我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 具有独特的韵味美感, 这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文化的基础。汉语具有声韵、对仗、顶针等多种修辞手法, 具有清晰的音调区别、多样化的语气词、众多的量词, 没有长短音之分, 在演唱时可以根据需要对任何一个字进行声音的延长而不影响整体的意思。节奏的需要是歌词诗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为诗化的语言能够更加浓缩简练, 更加整齐统一。

(四)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要广泛借鉴他人经验, 以此弥补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因此就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我国现今的民族声乐艺术是由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不断演化和传承形成的。例如, 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注重字正腔圆, 现今的民族声乐艺术依然保留了这种出色的审美取向, 这就是古为今用。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到来, 越来越多的中国民族声乐家有了新的创作模式, 他们的目光更加长远, 创作出了具有中西共同特色的声乐艺术, 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好评, 与此同时, 世界上很多的声乐艺术也不断地传入中国。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家开始广泛借鉴他国的经验, 以此来发展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 这就是洋为中用。这种洋为中用的方法, 让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能够迈向世界, 吸取国外声乐艺术的优点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水平, 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听众, 使更多的人能够体会到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妙之处。

目前,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广泛吸取古人经验和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很多创作者的作品都紧跟时代的步伐, 体现了深厚的现代化特点。二十世纪早期,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广泛借鉴了国外的优秀理念和方法, 创作出了丰富的具有中西结合特色的民族声乐作品, 这些作品已经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发展趋势

(一) 逐渐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不断提升。为满足更多人的文化需求,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逐渐向多元化转变。音乐艺术家既要紧跟时代步伐推陈出新, 又要让我们体会到我国古老传统的音乐艺术, 两者相结合达到弘扬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目的。中国的音乐艺术家把中国传统的声乐艺术和西洋声乐艺术结合在一起, 使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改变了以往单一化的特点, 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并且不同的艺术家的融合方式、融合程度大有不同, 因此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在洋为中用的过程中更加的多样化。同时当今民族声乐的审美取向越来越返璞归真, 归于我国最传统的民歌演唱, 比如很受欢迎和推崇的原生态的唱法, 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 这是植根于中国人民根源的文化精髓, 我国的审美趋势就是更加认同我们本民族的文化, 并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创新。

二十一世纪以来, 人们愈加注重自己的文化需求, 一些新鲜的艺术形式应运而生。对于那些新鲜的艺术形式, 我们应广泛吸取经验, 努力改进民族声乐艺术, 使民族声乐艺术更加多元化以满足人们的需要。所以, 当今的民族声乐艺术家有使各族人民了解多种多样的民族声乐艺术的义务, 此外, 有关部门和文化工作者应广泛运用各种方法来弘扬民族声乐艺术, 创造既符合时代要求又饱含中国特色文化的声乐, 使人们的音乐文化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二) 逐渐世俗化

随着信息化的到来, 视觉化、媒体化等审美文化的改变使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逐渐世俗化。媒体的发展与进步, 使人们越来越容易欣赏到民歌的演唱, 打开电视机便能看到各类文艺演出, 民族声乐艺术也适应了时代的潮流, 开始向世俗化转变, 以吸引更多的听众。为了满足人们追求新鲜事物的需求, 新民歌应运而生, 这些带有强烈时代特点的民族声乐演唱被广大群众认可, 例如歌曲《走进新时代》, 成为中国人心中的中国声音,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也因此向世俗化转变。

四、结语

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 各民族人民对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 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也在不断创新。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环境下, 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既弘扬了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的精髓, 也广泛借鉴了国外的声乐艺术和理论, 让中国的民族声乐的审美取向产生了变化, 并向多元化和世俗化发展, 对民族声乐的审美越来越返璞归真。通过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研究, 有助于提升各民族人民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满足各族人们的音乐文化需求。

摘要: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 不同民族都具有其独具特色的民歌, 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发展。民歌的传承和演唱代表着各个民族的音乐风格和对音乐的审美特征及审美取向。因此, 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研究有助于提升我国人民的整体音乐艺术水平。本文从民族声乐艺术的内涵入手, 分析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 探讨了民族声乐审美取向的发展趋势,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李爽霞.关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思考[J].北方音乐, 2013, 13:52-56.

[2]于鑫淼.当前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传播的基本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 2014.

上一篇:国库事后监督下一篇:别墅空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