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

2024-08-26

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精选12篇)

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 篇1

1 问题提出

自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来, 国家在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设上公布一系列文件。2000年公布《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 (试行) 》, 2001年、2003年公布《九年义务制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试行)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试行) 》, 2002年公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这些文件对各级各类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和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实施策略。反观五年制高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 国家至今未发布相关指导性纲要或课程标准, 使得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建设和实施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不平衡, 课程内容设置缺乏统一性, 教学方法缺乏实效性, 学生学习评价缺乏针对性等。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校总的在校人数近20万人, 年龄处于高中至大学二年级阶段。在特定的教育环境和年龄结构下, 学生有着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体育兴趣爱好。实施课程校本化开发, 不仅可以使课程建设明确主攻方向, 形成有利抓手, 提高实施成效, 同时对于推动五年制高职学校体育各项工作, 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 对相关理论专著和文献进行研读, 了解课程校本化开发与实施的一般规律和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的现实基础, 对理想课程与现实课程、国家课程校本化开发与体育校本课程建设进行思辨。

运用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对常州建设高职校、常州铁道高职校、常州旅游商贸高职校等7所五年制高职校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现状问卷调查, 加深对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途径探讨。对常州刘国钧高职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与建设进行“回头看”, 为了掌握课程校本化开发实践的第一手资料, 对教师和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系统设计和构建课程体系、框架和结构。

3 结果与分析

3.1 常州市五年制高职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现状

常州市目前有7所五年制高职校, 其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内容的安排见表1、2。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 (如表1) , 基本以整班教学为主, 只有2所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采取男女分班选项教学。在教学内容上 (如表2) , 由主到次依次为田径、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羽毛球、武术、乒乓球、体操、网球。此外, 在校本教材建设上面, 有2所学校在必修课的基础之上, 开设了体育选修课, 并进行校本教材的建设。通过对常州市五年制高职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现状调查, 课程改革整体推进缓慢, 教学组织形式比较落后, 教学内容以传统项目为主。

3.2 常州刘国钧高职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化开发

常州刘国钧高职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始于2007年9月, 结合五年制高职办学特点和要求, 立足于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系统收集、阅读、比较基础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指导纲要的基础之上, 广泛调研、研讨, 逐步确立了五年制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体系、框架和结构, 细化了课程内容、实施方法和课程评价等要素。

3.2.1 完善课程体系

在课程建设中, 引入“大课程”的思路, 课程体系涵盖了国家课程即必修课, 另开设体育类任选课程, 如《小型竞赛组织与裁判》、《体育竞赛赏析》等, 以及体育俱乐部等多种类项, 加深了课程内涵, 拓宽了课程外延。必修课面向全体学生, 任选课面向部分有需求的学生, 俱乐部面向部分有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学生。

3.2.2 构建课程框架

五年制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须修满16学分, 共计8个学期288学时。根据课程目标, 构建符合学校现实基础和学生需求的“3+1”的课程框架, 即前3年以发展学生基本体育实践能力为主导 (基础学段) , 第4年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方向 (发展学段) , 构建出渐进的课程框架 (表3) 。

3.2.3 优化模块组合

课程内容的研究主要解决如何选择和组织某一门课程的内容, 即决定应该教什么和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这些需要教的内容。五年制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则是以“模块”的概念呈现教学内容的。引入模块的概念, 对于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设, 作用重大, 意义深远。首先, 模块与选项教学密不可分, 使得整个课程教学的理念与层次有了较大提升;其次, 模块明确了课程的内容结构, 使得教学和管理有章可循;最后, 模块能够合理地进行教学场地、资源的分配与协调。根据五年制高职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又将模块分为三类:必选模块、限选模块和任选模块。通过将三种性质的模块优化组合, 构建学生四年学习的整体教学内容。

3.3 师生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化开发的调查

教师普遍认为课程校本化开发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有着较大的影响, 尤其在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兴趣、掌握新的运动技能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上作用明显。从学生反馈看, 课程校本化开发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影响尚未达到很高的预期, 但选择影响较大或影响大的学生总量还是明显高于选择影响较小或无影响的学生总量 (表4、5) 。随着课程建设的深入和学生对课程认识及适应性的提高, 课程的校本化开发将体现出更大的优势, 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五年制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与发展相对缓慢, 既有来自上位指导的缺失, 也有自身的特殊性。统一思想, 理清思路, 进行符合五年制高职办学特点和学校、学生实际情况的课程校本化开发, 不仅可以使课程建设明确主攻方向, 形成有利抓手, 提高实施成效, 同时对于推动五年制高职学校体育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化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以模块为基本单元, 以必选、限选和任选为主要形式, 面向每一位学生, 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终身体育意识习惯的形成, 认可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不仅仅定位在增强学生体质方面, 而更加关注课程在健康性、实用性、可持续性等方面的价值体现。

课程校本化开发推进过程中, 课程的内涵建设有了明显提升, 整体教学质量得到长足进步, 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学新景象。同时, 应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优化和评价体系的构建。

摘要: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为研究对象,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行动研究法, 对五年制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现状与校本化开发进行探讨。结果表明, 通过课程的校本化开发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以及推动五年制高职校学校体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体育与健康,校本,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制订.普通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3.

[2]国家教育部制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 8.

[3]陈家颐.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与探索[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8.

[4]曲宗湖.体育课程的约束力与灵活性[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

[5]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编.21世纪中国课程研究与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6]冯小军.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涵义与实施[J].2008, 6:63-65.

[7]郑金洲.教育碎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10.

[8]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12.

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 篇2

常乐

(山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泰勒原理”包括四个方面,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这四个经典的步骤为现代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理论支撑和行动指南。本文在泰勒的经典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基于泰勒模式的四个方面提出了泰勒原理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泰勒原理;国家课程校本化; 启示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全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各地的大部分学校均结合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以及学校的传统优势和硬件设施因地制宜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许多学校形成了内容各具特色、形式丰富多样的校本课程体系。虽然新课程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教师在课程实施中也有意识地根据课程内容主动创生更新颖的课程。但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弊端与成果总是相伴共生,诸如教师对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误读,校本课程设计开发不合理,缺乏具体的政策支持与健全的课程管理机制,地区校本教师培训流于形式等。“泰勒原理”为课程开发的经典范式,虽然当今的时代背景、教育环境、政策制度与泰勒所处的时代有所不同,但是泰勒原理仍然能引发人们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深入思考。

一、泰勒原理的概述

拉尔夫·泰勒(Ralph Tyler),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评价理论专家。他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由于对教育评价理论、课程理论的卓越贡献,泰勒被美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中,泰勒为我们呈现了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被奉为西方现代课程理论的基石。它主要阐释了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我们要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可望达成这些目标、这些教育经验如何才能有效地加以组织、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被实现这四个主要问题。因此,它使长期以来处于无序状态的课程设计有了比较完整而系统的参考模式, 现代的许多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方法都深受泰勒原理的影响。

二、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内涵及相关问题

(1)三级课程的概念及关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需要,要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提出,体现国家将课程开发的权力部分地下放,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行政主体共同参与课程的决策与开发。国家课程又称“国家本位课程”,体现了我国高度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由国家统一规划教学计划和教材,各个地方按照国家的指示统一实施。它是国家基

础教育计划中的主体部分,具有规定性和强制性。国家课程不仅明确了学校教育应该达到的标准,而且保障了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连续性和连贯性。地方课程是由地方政府综合考虑国家课程政策和地方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的条件制定的课程计划并开设的课程。地方课程的实施不仅可以补充国家课程的空缺,反过来也可以促进国家课程的良好实施,更好地促进地方的课程规划与管理。校本课程一般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传统和优势,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能够促进本校学生发展最大化的课程。

国家课程校本化是对三级课程中交叉的部分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整合,合理的整合国家课程在兼顾国家课程实施的同时也保障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第一,国家课程校本化可以保证国家课程的实施,使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培养目标保持一致;第二,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的课程内容和形式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第三,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有利于形成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校发展其个性和特色;第四,国家课程校本化有利于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使先进的课程理念和优秀的发展成果得到良性的流动。目前,各个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各不相同,百花齐放,学校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交流与探讨中共同发展;第五,国家课程校本化还可以给予教师发挥创造的空间,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国家课程校本化要求教师在掌握国家课程政策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充分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和现实需要,参与课程改革。教师和学生在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过程中互利共生,实现新时期的“教学相长”。

(2)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理念已被广泛认可和采纳,许多学校也积极加入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浪潮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第一,教师的传统观念难以转变。在大多数教师的观念中,国家课程是以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的知识本位的课程,强调课程的文化传递功能,而新课程改革的呼吁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传统的课程理念与新课程理念产生冲突,教师无法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化为课程的创造者;第二,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够。校本课程开发不到位,教师缺乏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整合不合理,课程资源的作用单一,课程质量不高都严重的制约着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发展;第三,缺乏健全的制度保障和管理机制。学校缺乏对课程管理的合理规划,课程执行中随意性较大,校本教师培训缺乏实质性内容,课程实施行政化严重,教师没有课程开发的权利,仅为课程开发的配合者;第四,教育管理部门的评价不当。评价主体窄化,评价方式片面,对教师的评价更注重奖惩而非改善教育质量,对学生的评价容易受应试教育的干扰,降低了参与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积极性。

三、泰勒原理对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启发

1、课程目标的确立

泰勒认为教育目标有三个来源:学生的需要、对当代社会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同时,要用教育哲学和学习心理学进行筛选,并强调选择合理的方式来陈述教育目标。因此,课程目标的确立不仅要考虑一门学科自身的逻辑结构,还要充分考虑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以及时代的要求。

在校本课程目标的确立中,学科和教材的逻辑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首先,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只有学生的自主需要得到满足,学生才会才会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若使学生能够在国家课程中得到最长足的发展,必须使其能在整合后的国家课程中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满足,并且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其次,课程目标制定的参与者不仅仅是学科专家、校长等具有行政权利的人员,更应该加入一线教师和学生一线教师也应该参与教育目标的制定。由于国家课程通常由教育部统一规划,一线教师往往给自身定位为知识的传授者,较为关注教学方法等教授手段,并没有深入的参与课程编制的意识,但是一线教师往往最了解学生目前的状况与教材、课程之间的矛盾,一线教师参与课程编制,可以深入地理解课程,有助于其灵活地实施课程,实现课程效果的最大化;学生同样是课程目标编制的主体,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倡建构和谐民主的课堂,学生并不一定能直接参与校本化的国家课程目标的制定,但是可以通过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整合后的国家课程的意见及建议,反馈给课程编制人员,从而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带来积极的影响。最后,应该加强教育哲学和学习心理学对教育目标制定的指导作用。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需要学校和教师用新课改的眼光重新审视教育、认识教育、反思教育。教师信奉什么样的观念,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课程内容的实施,同时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通过研究学习心理学,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才能制定出合理的目标。此外,在表述课程目标时应具体表述,课程目标表述越具体,操作性越强。

因此,在确立校本课程的目标时,在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校课程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要考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要关注学生当前的兴趣,又要立足于学生长期的发展,还要符合当代的教育质量观、人才观,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2、选择学习经验

泰勒认为,“学习经验是指学习者与使他起反应的外部条件相互作用”。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身处环境所产生的反应发生的。教师可以建构适当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经验。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实践中的问题情境相联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同探索与问题情境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勤于反思、乐于探究的习惯。

“学习是通过学习者主动的行为发生的,他学到什么取决于他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在我国,学生往往不习惯主动探索,习惯被动的接受,而“学习经验”一词几乎等同于教材,教师通常只注重如何传授课本知识,不注重甚至是不懂得如何为学生提供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对学生有益的学习经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落实的关键之一在于教师应该学会合理的利用教材,把教材当作是有学生参与的相互作用的环境的一部分。目前,国家也采取“一纲多本”的策略,为国家课程校本化提供了更多选择学习经验的条件和机会。

泰勒认为选择学习经验要符合以下四个特征:有助于培养思维技能、有助于获得信息、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有助于培养兴趣。在国家课程整合中,参与编制的人员首先要整体的把握学科培养学生的一般性目标,科学地整合学科知识,培养学生整体地解决问题、认识世界的意识。第一,合理地整合学科内的知识。以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为基础,运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的方式整合学科内课程,既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减少老师 3 的备课负担,而且能够化繁为简、突出重点,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从而实现课程内容的最优化。第二,分析学科之间的联系。在学科之间合理的整合,课程编制人员能够与一线教师合作,深入了解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状况,积极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跨学科的课程整合是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让学生掌握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使所学内容与社会产生有效联系。第三,加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之间的联系。过去,我国实行的是国家统一制定课程计划、教材以及教学大纲,再由各地学校依照国家的指示实施课程,虽然有助于课程实施的规范操作,但不利于地方以及学校自主地决策、开发课程。我国目前正着手改变这一现状,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地方课程为补充,学校课程为地方课程的补充。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正是抓住了三级课程相互作用的部分,拓展校本课程的内涵,拓宽国家课程的外延,将国家课程校本化不仅当作课程开发的方法,还作为课程统筹的方法,既保留了学科课程的本质意义,又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点。第四,加强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的整合。校外拓展内容课程的开展主要是根据单元主题教学的需要,探索内外联络点,拓展主题内容,让学生依据教材进行课外体验,围绕教材进行课外阅读与实践,加强主题内容与课外知识的联系。同时,校外活动要打破教室的束缚,真正将学校、家庭、社区融合在一起,让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一同指导国家课程的学习。第五,进一步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目前,基于国家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学科课程既在综合实践课程领域里延伸,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获得的知识技能同样也能知道学科课程的学习。例如在语文教学中的单元主题教学中,教师将相似或相关的教学内容整合在一切,采取综合实践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性和整合性,将割裂的知识还原成完整的生活,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兴趣。

3、组织教育经验

泰勒认为,为了使教育经验产生积累效应,就必须将它们组织起来,产生积累效应。因此,组织会极大的影响教学效果,同时又会影响学习者发生主动教育变化的程度。美国的课程论专家施瓦布也认为,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过程中,要求符合国家总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合理的“二次开发”。教师改变原来“教材就是知识”的陈旧的教材观,树立新的“教材观”,依据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教育情境,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选择和取舍,批判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不再是静态的文本,教师也不再是教材“忠诚”的执行者,教师从单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转变为课程建设中的“设计师”。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才是“活”的教材,教师和学生才不会受教材的钳制,沦为教材的“奴隶”,只有教师将教材当作工具而不是唯一的教学依据,这样生成的课程才可能从“理想的课程”转化为“经验的课程”,学生才不会仅仅囿于教材这种单一的课程资源,才有可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具有个性和差异的课程才能真正体现民主性和开放性。

课程内容的组织的定义。泰勒还提出“学习经验的组织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学习经验领域”的组织,学习经验的组织要素,学习经验的结构。同时学习经验的组织他还提出了三条学习经验的组织原则: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因此,组织学习经验时,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横向组织和纵向组织,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直线式和螺旋式。

③② 4

(1)横向组织和纵向组织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就提出要由简到繁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符合人类认识问题的普遍规律;赫尔巴特持一种知识中心论的课程观,他认为直接经验存在偏见,容易影响人形成正确的认知,因此他强调在儿童基于儿童现有的水平,使儿童学习以课本知识为材料的系统知识;加涅认为人类学习任何一种新的知识技能,都是以已经习得的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按照学习的复杂程度讲学习分为八个层次: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动作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课程内容应该按照上述顺序进行组织。

横向组织教学内容是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由部分到整体,使知识更符合科学的逻辑和体系。但是学生认识的世界是完整的世界,将学习经验按照学科分类,会使学生习得的知识是支离破碎的,不利于学生在现实世界中用整体的眼光把握问题。由于认识到纵向组织的弊端,许多教育家提出将课程横向整合。杜威提出的“教材心理学化”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课程的设置不应该单纯为了学习知识,而是应该让学生学习实用的知识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家布拉梅尔德认为学校不仅应该帮助学生适应或适宜于现存的社会,还应该帮助学生参与和制定社会规划。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不仅包括学校在国家课程计划预留空间的完全自主的课程开发,同时也包括学校对国家课程“因地(学校)制宜”“因人(学生)制宜”的创造性的改编与在开发。在校本课程中,许多学校采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灵活使用所学的知识,同时进行对自我和社会的深层反思。(2)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

课程组织的逻辑顺序是按照学科本身的系统和内在联系组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的心理顺序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顺序组织课程内容。国家课程是指国家委托有关部门或机构制定的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或称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或大纲。按照布鲁纳的观点,掌握学科的逻辑体系对学生掌握知识有益,首先有助于学生记忆该学科的核心内容,其次有助于学生归纳和理解学科内容,最后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但是,杜威也提出了“教材心理学化”,让教材内容以更加贴近生活的方式编排,使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新知识,还可以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国家课程校本化需要同时兼顾课程组织的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一方面,强调学科的逻辑顺序是为了使学生了解某一学科的结构与掌握系统的知识,另一方面强调注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儿童可以接受的方式编排组织课程内容。

(3)直线式和螺旋式

直线式课程是将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前后的内容基本上不重复。螺旋式课程实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重复呈现特定的学科内容,使学科内容不断拓展与加深,呈现“螺旋式上升”。布鲁纳认为,“一门课程在它的教学进展中,应反复地回到这些基本观念,以这些基本观念为基础,直至学生们掌握了这些观念相适应的完全形式的体系为止。”螺旋式课程是当前国家课程校本化比较提倡的课程组织方式。螺旋式课程的组织,首先是基于对学生认知的了解,学生随着其年龄的成长理解能力逐渐增强,课程的编排应该充分考虑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合理安排课程内容,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其次是螺旋式课程注重缩小高级知

⑧⑦

④ 5

识和低级知识之间的差距,使儿童认识知识的过程随着知识的抽象化程度逐级加深,更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再次,国家课程校本化采用螺旋式课程针对的是传统国家课程教材编排的种种弊端,诸如难度大、课程多、知识之间缺乏连贯性、与学生的实际脱节,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对国家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顺序课程内容;最后,依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课程组织形式,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类的学科比较适合采用直线式课程进行编排,语文、英语等人文科学类的学科比较适合采用螺旋式课程进行编排。

4、评价教学结果

评价是一切行动的指挥棒。泰勒认为,评价正是一个发现这些已经制定和组织好的经验能在多大程度上产生期望结果的过程,同时,评估的过程也包括指出该方案的长处和弱点。泰勒定义的评价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评价的应该是学生的行为,第二,必须在一定时期内做一次以上的评估,来确定学生的行为是否变化以及学生行为变化的程度如何。此外,泰勒从评价的目的、评价的方法、评价的过程和评价的结果四个方面对组织学习经验的评价进行了阐释。

(1)改变目标本位的评价手段,关注目标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泰勒认为,所谓评价,就是对课程目标实现程度的描述。也就是说,是否达成预期结果才是评价的真实目的。他认为,以教育目标为实际的教育结果进行评价,对整个教育活动才有导向作用。泰勒的目标本位的评价观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第一,观察学生的进步;第二,教师可以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第三,判断整体课程实施的效果。虽然,泰勒的评价模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是它的缺陷也是不容小觑的。它过分关注教育目标的达成度,容易造成教师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不择手段,以致忽视了具体教育情境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过程中,需要学校对国家课程进行详尽的分析后,再进行适当调整,但是尽量不要走向为了而整合,为了节约课时而整合的误区。在对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提升,也要关注目标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以及目标之外的教育结果带来的影响。其次,在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克服“行为目标”的缺陷,除了那些明确的、可观察的学生行为之外,还要注意“表现性目标”,即关注体验性、过程性和发展性的目标,关注学生在课程进行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最后,评价的真正目的是激励和导向,因此只有学生在情感上真正认可校本化的国家课程,才可能根据教师反馈的信息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且进行及时地改正。因此,只有科学合理、有建设性的评价才能促进国家课程校本化课程实施效果的最大化。

(2)改变评价的方式,在量化评价的基础上注重质性评价

虽然行为目标模式比较倾向使用较客观的行为的变化来监控学生的进步,但是泰勒从来都不提倡仅仅使用单一的方式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众所周知,在国家课程评价过程中,量化评价特别是纸笔测验被广泛应用于评价学生学习效果以实现其甄别和选拔的目的,当然它的弊端也为人们诟病。纸笔测验使学生过分关注考试成绩,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培养自己的应试能力,过分关注学习的外在目的,而忽视了学习本身的意义与价值,过于功利 6

化的学习方式的形成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样,过分关注结果的传统的评价观教师采用“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训练以及人为的加大国家课程的难度和广度,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成为应付作业的“机器”。

校本化的国家课程并不是让教师减少国家课程的内容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是采取一种合理的方式整合国家课程,避免教学中不必要的重复。但是仅仅整合课程是不够的,还要考虑改变评价的方式。因此,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在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纸笔测验的效果是无法取代的,但纸笔测验并不是唯一的评价手段,对于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体验等内隐行为需要学校和教师采取质性评价的手段进行全面的评价。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中小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常采用档案袋评价等评价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其实,国家课程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生长点”,国家课程校本化也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和国家课程恰当地整合在一起,采取研究性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采取质性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

(3)丰富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外显的行为变化还包括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 评价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察,发现课程与教学存在的不足,找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缺陷,从而提出改进建议,以利于课程与教学的改进和学生学业成就的提高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对于学生的意义在意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让大多数学生在一次次考试的挫败中,失去自信心和学习的乐趣。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过程中,要树立整体的评价观,建立全面完整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性的评价体系。在新的评价体系中,不要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应该多考虑学生在道德、审美、情感方面的发展。因为,只有学习的内容和方式符合学生的需要,学习才有可能成为有意义学习。通常质性评价比较容易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评价。目前学校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是档案袋评价。陈丽华认为档案袋评价旨在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与组织学生的作品,以呈现作品的品质与进步情形。档案袋评价可以比较全面地考量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并且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提升,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把校本化的国家课程建设成民主平等的课程。但是由于档案袋评价没有标准化评价客观并没用得到广泛的接受,或者在操作过程中流于形式,并没用对最终的评价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此外,校园文化、班级氛围等环境造成的隐形课程也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而这些影响通常不在预定的课程目标内,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要尽量考虑到隐形课程产生的效果。

⑨参考文献:

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 篇3

【关键词】音乐素养 校本课程 音乐基础 思考 审美能力

随着当代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冲突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多元文化的传播虽然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了学生的自由发展。但特别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国目前的大众文化发展存在着盲目性、低浅性、自发性和过于商品化倾向,缺乏真正的文化个性和创造性。因此,当下大众文化的传播,造成了人们心理极不稳定、文化沉淀薄弱,使整个社会陷入一种浮躁不安和肤浅的不良现象。

我们发现,由于学生的文化素养欠缺、文化品味不高、文化辨别能力和评判能力低下,所以面对多元文化,尤其是西方流入的大众文化的泛滥,使他们往往无所适从,不会思考,缺乏判断,没有抉择,面对形形色色的文化良莠不分、缺乏足够的文化辨别力去抵制那些庸俗劣质的文化垃圾。由此,通过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以提高他们的文化价值取舍上辨别力、判断力、选择力与免疫力已成为学校文化教育的当务之急。

如何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呢?真正的教育要符合文化的内涵,则必须开展以审美为核心艺术化教育活动,它是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培养其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是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根本途徑。开展以审美为核心艺术化教育,是对学生在真正进入社会成为社会人之前的积极的文化准备,有了这种文化准备,不仅能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整体水平,而且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文化辨别力、判断力、选择力与免疫力以及文化的鉴赏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在艺术化教育活动中,音乐教育正是以审美为核心,通过音乐来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从而达到艺术化教育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家开设的音乐课程中存在着局限性、客观性,同时各学校生源的地方性、音乐基础参差不齐等问题,影响着艺术化教育地步伐,因此进行音乐课程校本化的实施尤为重要,通过音乐课程的校本化,挖掘它的教育资源是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民族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补充、延伸和完善;另一方面,通过音乐课程校本化实施是提高音乐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

笔者作为一名高中音乐教师,目前大部分高中生面对国家开设的高中音乐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些原因是迫使我们进行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实施校本化的重要原因:

1、高中生对艺术课程的思想认识偏差

学生对艺术课程在思想观念和认识上不足,关于艺术修养对人生的作用的认识不到位。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同时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他们在小学、初中开始便习惯不认真对待音乐课,初中的音乐课程也可有可无,轻视甚至无视音乐、美术、体育等科目,导致学生音乐基础空白,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学生对艺术课程的理解。

2、高中生掌握的音乐知识匮乏,音乐基础薄弱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的高中生掌握的音乐知识匮乏,音乐基础薄弱;记得在上音乐奖赏课《黄河大合唱》时,当笔者问及黄河大合唱共有几个乐章时,绝大多数同学摇头示意;还有一次京剧课上,同学们竟然把京剧大师梅兰芳和歌星梅艳芳混淆;课堂上要求哼唱作品的主旋律,几乎无人能哼唱出来;学生的音乐基础薄弱,严重影响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和学习。

3、学校对音乐教育重视不够,音乐课堂硬件设施配备不足

目前仍有大量的学校是教室代替音乐功能课室,没有钢琴,没有音乐功能室的布置和氛围,学生座位紧凑,完全没有进行小组音乐参与活动的空间和活动的机会。

4、许多学校音乐课程开设不足,专业教师配备不齐等问题,难以达到教学效果

国家规定高中阶段开设高一音乐鉴赏课程,同时高二阶段应当开设音乐模块课程:歌唱、演奏、舞蹈、戏曲、影视等模块课程,但由于许多学校专业教师配备不齐,学校为解决高考分数的压力,往往占用了大量的音乐课时,用音乐课作为学生文化科目的复习和强化课,同时音乐教师在人数上、专业配备上等问题,难以很好地开设好国家规定的相关音乐课程,难以达到教学效果。

针对以上所述的一些现实问题,我们只有根据各自学校的校情因地制宜地实施高中音乐课程“校本化”,利用接近生活,接近学生的音乐,采用与学生音乐基础相符合的欣赏方式和培养方式入手,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兴趣,拓宽学生所学音乐知识的范围,才能让学生发现音乐的美,从而喜欢和欣赏美,提高审美能力,学会鉴赏音乐;提升学生音乐基础和音乐素养。

音乐课程“校本化”,是指根据音乐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原则性要求的基础上,学校根据本校以及师生的实际情境,特别是学生学习的特点及学习需求,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学校自身传统及当前学校文化等,对现行教材进行选择、改编、补充、拓展等方式,将音乐课程进行重新组合以充分发掘音乐课程的文化内涵所做出的创造性研究活动。在实施音乐课程“校本化”的教育实践中,可进行了国家音乐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精品化等几个方面的改革;具体校本化实施包括以下几种做法:

1、音乐课程生本化

1.1、音乐课程选择生本化

根据学生的音乐基础实施高中音乐鉴赏教材校本化,选择适合高中学生的鉴赏内容,如民族音乐系列、世界音乐系列、我国经典的、家户喻晓的名曲,而西方印象主义、民族乐派等作品,学生难以接受的作品赏析可以放到高二音乐模块课程中使用,还可以放在高中音乐高考(特长)班使用,我们也可以利用我们的音乐鉴赏课作为纽带,把流传于学生生活中的音乐拿到课堂上来分析来讨论和鉴赏。

在实施国家音乐课程校本化同时,我们可以积极开发学生喜欢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音乐校本课程, 比如,开设《校园歌曲演唱教学课》,选择健康、积极向上、具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歌曲做为教材内容,感受歌词之美,旋律意境之美,作品意义之深厚,作曲家创作技法之独特,升华只懂唱不懂鉴赏之不足;同时让学生掌握歌唱的科学的发声方法,可以较准确、流畅地去演唱歌曲。

总之,音乐课程选择生本化,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音乐课堂的兴趣,同时人人都可以是学校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每位教师可以开发一种学校课程;为保证音乐校本课程质量,学校还可以调动本校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同时积极寻求校外合作,聘请民乐、管乐、街舞等相关专业教师, 这些校本课程设置的标准,都立足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为目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曾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因此课程选择的生本化,精心为学生打造校本课程体系,就犹如一道道营养丰富的自助餐,以其多样性、趣味性吸引着学生去尝试,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会选择,在选择中发现自己适合什么,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由“冲动”到“理智”,由“热爱”到“酷爱”。这些音乐校本课程就如自助餐让学生自由遨游在音乐知识、人文知识和艺术修养之中,眼界不断开阔,能力不断增强,同时国家的音乐课程日益丰富,学生不拘泥于课本,相信孩子们音乐素养不断提高从而全面发展。

1.2音乐课程教学生本化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叶澜教授语)为此,我们要立足课堂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抓住生本学堂,以生为本,倡导学生快乐地自主学习,在“生本化教育”理念下的音乐教育应该培养学生主动的去体验音乐、参与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从而感受音乐的美。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让学生在体验音乐、感知音乐过程中学习音乐,用多彩的音乐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引导学生步入五彩繽纷的音乐世界是音乐教育的最高目标。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灵感,让学生在优美流畅的演唱和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体验到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张弛、力度的强弱、音色的变化、结构的布局等,感受到音乐所抒发美好的情感,从音乐的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中领悟到音乐中所蕴含的思想、艺术和美。

2、校本课程精品化

做好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加法”和“减法”,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初级阶段是解决数量的问题,但具有一定数量的音乐校本课程中要冷静思考这些校本课程的质量问题。这些校本课程在实施中是否有生命力?实施过程中是否与学校培养目标有契合度?是否实现了校本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和突出特色品牌?因此我们要梳理总结,做好减法,突出特色,努力使音乐校本课程的精品化。经过科学研究和实践具有发展力的校本课程,我们可以进行做大作强,

譬如在多门音乐校本课程中,我们可以选择两到三门课程作为精品的校本课程进行打造,撰写校本教材;如,开设的《21世纪音乐家、流行唱将的作品赏析》,同时模仿《鲁豫有约》把《名家有约》引进课堂,这门校本课程给学生介绍音乐家的故事,学生带着兴趣和好奇欣赏音乐家的音乐作品,感受他们从中值得学生学习的人生之道、艺术修养、艺术魅力和其做品的经典所在,这门课程非常受学生欢迎,我们可以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教材的创编,经过科学系统查找资料,确定每章节教材知识的准确性、科学性和灵活性及时代感,使之成为吸引学生、课堂有效的精品课程;

3、比课堂教学更大的生本课程:校园生活、社会实践---将音乐鉴赏与学生的校园生活实际完美地组合,让高雅的音乐走进学生的校园生活;

3.1开设午间音乐沙龙; 每天午间音乐沙龙也是实施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有利平台在这个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舞台,可以更多的是把最新的音乐动态和趋势通过学校的广播、电视与全校师生分享,让校本课程具有时代感,如把学校里最新开展的一些音乐活动形式更多地向全校师生汇报如:参加合唱比赛的录象播放;这个学期举行各项艺术节播放等

3.2成立学生五点音乐鉴赏广播电台;很好地利用高中生全日制住校的特点,开设学生五点音乐鉴赏广播电台课,每天放学期间广播电台课让学生欣赏3至4首中外古典名曲,播音员进行音乐相关赏析内容的介绍,同时介绍不同时期的作曲家生平简介等;

校园课余的所有休息时间,可根据一年四季的特点播放不同风格的春.夏.秋.冬相符合的主题音乐作品: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优秀器乐作品、经典流行、爵士、英文歌曲等,因此,学生的鉴赏能力会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

4、音乐课程师本化---挖掘教师队伍的潜能,进一步拓宽培训渠道、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

根据以上的方法表面上对教师要求难度是降低了,但对教师来说,实际上是对其综合素质要求提高了。要求教师具备全面、综合的艺术学科专业修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从“一专多能”到“多能一专”。要求教师知识多元化。而目前我们的教师专业都相对单一,这就要求我们根据自身和实际需要,采用“一科切入,兼及数科”或“多科综合”的不同方式进行教学。在讲图形意味一课时,我们可以邀请美术老师一同走进课堂,其中涉及的美术知识就由他讲授,这样一来,各展其长,知识互补,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涉及有戏剧的内容,我们邀请一些优秀的语文教师来配合。总之,我们可将校内具有一定才艺的其他学科的教师充实到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里,充分挖掘现有教师队伍的潜力。除此之外,作为专职的艺术教师,要经常和其他学科教师进行交流,甚至要经常听各门学科的优秀课,从而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尽量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同时,还要积极参加各种有关课改的学习培训,经常向市区教师请教,将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来,获得他们的帮助与指导,有效提高教学。另外,在网上和同行展开讨论,使自己尽快适应综合艺术教育的需要。

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 篇4

一、培养师资队伍, 提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综合实践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关键在于教师。综合实践课程凸显活动性, 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 但是学校又无综合实践专业的教师, 何谈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因此, 培养一支综合实践课程师资队伍, 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加强研究, 才能提升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

以笔者所在的学校南宁沛鸿民族中学为例, 首先, 学校聘请了一位硕士研究生为综合实践专职教师, 主要负责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常识、如何选题、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研究的基本程序与方法、结题报告的撰写以及研究性学习的相关要求等。其次, 学校制定了《南宁沛鸿民族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和《南宁沛鸿民族中学高中部研究性学习指导管理办法》, 以制度的形式规定“每一位科任教师均有指导学生课题的责任且最多只能指导两个课题”, 同时把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纳入超工作量计算津贴报酬, 确保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再次, 学校通过校内培训、邀请专家开设讲座、派指导教师外出学习、课题组研讨等形式培养一支综合实践课程师资队伍。只有指导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了清晰、深刻的认识, 才能提升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

二、以学生发展需求为出发点,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指出, 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 学会学习,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可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起点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是引导学生从自身经验中形成问题, 从经验中去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因此, 我们在指导综合实践活动时, 特别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如果说学科课程更接近于制度课程, 那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学生的课程, 期望给予学生主体性充分张扬的机会, 让学生自己选择、确定来自自身现实生活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感兴趣的活动内容, 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具有可行性的活动方式, 自主设计、实施活动过程。

例如, 在研究性学习选题的过程中, 我们是先征求学生的选题意向, 绝大部分学生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作为课题, 如“高中生消费结构的调查研究”“关于学生课外书阅读情况的调查研究”“学生使用手机对学习和休息的影响研究”等。然后我们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对选题是否可行、是否有价值、是否具有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可操作性如何、课程成本如何等条件进行考量, 能修改的则指导修改。指导教师论证、筛选学生的选题意向后, 再整合学生的选题, 编制课题指南, 尽量让绝大部分学生选上自己喜欢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又如, 每年的“三月三”歌圩文化艺术节中的“商业活动一条街”, 学校也是让学生自主设计商业活动, 采取模拟社会商业活动形式, 先让学生进行市场调查、广告宣传、成本核算和风险预测, 然后到政教处申报个性化的商店名称、销售的商品品种、商店的地址选择, 办理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在整个经商过程中, 学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通过参加这一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体验社会经商活动中获取知识, 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并提升认识社会的能力, 形成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 把政治课里学到的经济学知识在实践中应用和提升。

三、充分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彰显综合实践活动特色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就是指依照一定的价值准则, 对潜在的课程资源进行选择、分类、整理, 并以一定的方式把它们纳入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我校作为南宁市唯一一所民族中学, 教职员工由壮族、汉族、瑶族、满族、仫佬族、毛南族等民族组成, 其中少数民族达93人, 占教职工总数的36.75%;学生由壮族、汉族、瑶族、侗族、苗族、京族、满族、回族、白族、水族、土族、彝族、布依族、仫佬族、毛南族、蒙古族等16个民族组成, 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 372人, 占学生总数的42.64%。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积累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主题和多方面的教育价值, 学校教育是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 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积极开发与利用地方民族文化课程资源, 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1. 以研究性学习课程为载体, 让学生充分了解地方民族文化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民族文化课程资源,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也具有广阔的发挥空间。因此, 学校非常重视以研究性学习课程为载体, 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形式, 让学生在实践和课题研究中真正了解、体悟本地和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从丰富的地方民族文化课程资源中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 充分利用具体的、可感的乡土资源, 开发有学校特色的研究性学习课程。

为了解学生对地方民族文化研究的兴趣, 更好地开展地方民族文化的课题研究, 我们首先进行学生选题意向的调查, 然后进行选题意向的筛选、整合、培训, 最后以课题指南的形式加以引导, 并且把关于地方民族文化的研究课题上升为10个学分, 研究期限为一年。例如, 课题指南中关于地方民族文化研究的有“壮族民俗文化的调查研究”“壮族饮食文化的调查研究”“壮族节日文化的调查研究”“壮族服饰文化的调查研究”“壮族婚俗变迁的调查研究”“壮族歌圩文化的调查研究”“壮文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刘三姐》歌词艺术探究”“本居住地区人文自然环境的考察和保护建议”“‘南普’的成因调查”“姓氏文化探究”等课题供学生选择。

从高一年级、高二年级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 先后有211位学生分别参与了“关于京族的风土人情及民族文化调查研究”“扬美古镇人文与历史的调查研究”“壮族服饰文化的调查研究”“壮族节日文化的调查研究”“壮族饮食文化的调查研究”“壮族民俗文化的调查研究”“南宁市民对壮族民族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研究”“关于壮族民族传统服饰的调查研究”“南宁特色饮食文化的了解与宣传”“南宁中山路的饮食文化、历史和印象的调查研究”“关于传统文化 (粽子) 继承的现状和展望”“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等关于地方民族文化学习课题研究。

通过研究性学习, 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更深的感受, 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例如, 高一 (7) 班“壮族民俗文化的调查研究”课题组的一位学生写道:“从此次研究性学习中, 我不仅了解了壮族各式各样的民俗文化, 也增强了对壮族文化的兴趣。研究此课题, 让我看到了壮族竟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美食、节日、服饰和活动, 我巴不得立刻去了解更多的壮族文化和节日, 品尝所有的壮族美食和参加壮族的民族活动。……壮族民俗文化丰富多彩, 有许多民俗等着我们去考察、去发现, 我们应该好好地继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 让我们各民族文化大放异彩。通过这次研究, 我在增长了许多民俗文化知识的同时, 还学到了如何与同学合作, 并且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 能积极提出自己的想法, 与老师、同学也有了更多的交流。”高二 (2) 班“壮族节日文化的调查研究”课题组的一位学生感悟道:“经过对壮族节日的深入了解, 弥补了我作为一个生长在壮乡土地上的孩子对自己本民族文化了解的空白, 增强了我的民族自尊心。由于种种原因, 许多壮乡的孩子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不了解,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 让更多人了解壮乡的节日文化, 共同为我们民族而自豪。”

2. 设计少数民族文化主题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课程, 体验地方民族文化

西南大学刘茜教授指出:“民族文化课程要求学生走出课堂, 走向广阔的大自然, 进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真实情境, 去探索和创新。强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充分参与民族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生活。在这种亲身参与的活动中, 学生获得生产生活的直接经验, 习得丰富的民族文化知识, 形成对民族文化认同和接纳的情感体验, 增强民族认同感。”历年来, 我校在凸显“民族性”、弘扬民族文化方面, 设置了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题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课程。

例如, “三月三”是壮族最重要的节日, 为充分利用壮族的节日文化这一课程资源, 学校每年举行一次大型的“魅力沛鸿‘三月三’”校园歌圩文化节活动。该活动形式多样, 通过演唱山歌、少数民族歌舞大赛、篝火对歌、抛绣球、跳竹竿舞、观看民族工艺品制作及歌圩集市一条街、品尝民族美食 (如五色糯米饭) 等活动, 增进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了解, 特别是对壮族文化的了解, 有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在艺术节里, 学生穿的服装、唱的歌曲、跳的舞蹈、品的美食、赛的体育项目和民族知识, 集中展现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 歌圩集市活动和篝火舞会更让师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

借助高中新课程改革开设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契机, 学校每年组织高一新生集体参观广西民族博物馆, 让学生近距离地了解本地区历史的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亲身感悟本民族的历史, 体验优秀的民族文化。参观完后, 要写一篇观后感, 按学时计入社会实践课程学分。

四、采取多元评价方式, 注重过程与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含的领域比传统学科领域更宽泛, 所以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使用传统的纸笔测验来完成, 它要求用新的评价理念和方式, 反对用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评价, 它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彼此个性化表现的评定。因此,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 学校采取整体、多元的评价体系, 注重学生亲历实践性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例如, 在研究性学习方面, 我们给每一个课题组印发一本《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表》, 让课题组组长记录每一次活动的参加人员、活动目的、活动形式、活动效果及遇到的问题并在规定时间内交给指导教师评阅。同时我们也给每个指导教师印发《指导教师指导记录表》, 要记录每一次的指导内容并让学生签名确认。在开题、中期检查及结题时, 都有相应的评价表。在研究性学习课题评定时, 我们不仅要看结题成果, 还要参照学生和教师的记录表, 通过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指导教师评价等多种渠道综合评价, 运用等级制呈现成绩。在课题成果评价中, 要求每一个课题组都要附有活动图片或者视频, 每一位成员都要撰写课题研究体会, 评委重点看学生的研究态度、方法及情感体验。只要实实在在去做了, 不是抄袭的, 就符合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要求。

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 篇5

浅析有关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摘要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是指在遵照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前提下,学校根据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将国家层面上规划的高中化学课程转变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需要的实践过程。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的外部条件有:国家要完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修订;地方政府和师范院校要加大对高中化学新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扶持。其内部运作可以从教学目标的校本化、教学内容的校本化、教学方式的校本化、教学评价的校本化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程校本课程微型化学实验教学方式教学评价1高中化学新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内涵课程实施是将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动态过程,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从本质上而言,课程实施是一个行动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将观念形态的课程转化为学生所接受的课程,从而实现课程内在的教育意义。一般而言,课程实施有3种取向,即忠实取向、调适取向和创生取向[1]。如果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寻求一种唯一最佳的价值取向,那是不现实的,因为3种价值取向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课程实施的本质,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和适应的范围,也分别有着各自的局限性。

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是将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等观念形态课程转化为学生所接受的课程。

这一过程既是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编制者与化学课程实施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化学教师和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所谓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是指在遵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前提下,学校根据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将国家层面上规划的高中化学课程转变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需要的实践过程。也就是说,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不是另起炉灶,开发一门新课程,而是一个以学校为本,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全面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养为目的,创造性地实施化学新课程的动态过程。理解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概念,需要从以下2方面把握其特征。

第一,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关注学校中教师和学生的情境性实践。这里的“校本”即“以校为本”,也就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为主体。情境性实践是指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境,学生的学习需求对高中化学课程进行创造性加工和改造(调适取向),以及师生互动形成新的课程学习经验(创生取向)。

第二,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关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所有学校所有学生学习化学的共同要求(忠实取向)。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是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化学新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为依据,从而保证化学课程目标的更好实现;是通过对高中化学课程的改进来保证学生在基础学习水准上的相对同一性。

2高中化学新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本策略2.I高中化学新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外部支持2.1.1 国家要完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我国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呈现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具体内容标准,而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如何检验学生是否学会了这些内容的评价指标。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一些教师最困惑的问题是对课程内容的深、广度难以把握,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例如,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的内容标准之一“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2|,没有描述或设计怎样才能知道学生是否学到或实现了这一内容的评价指标,这些内容都是传统课程中相当重要的内容,必修教材都涉及到了,但是教学要求的水平层次却发生了变化,而有的教师仍然有“越位”现象。在此,我们不能一味地责怪一线教师没有深刻理解课标和教材对内容深、广度的用心

爱心

专心 1 要求,这是由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缺乏学生学习结果评价标准,它无疑会给化学新课程实施带来迷茫。为此,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标准应在课程标准有所体现[3]。只有如此,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才能明确教学内容的深、广度,走出新课程实施的困境,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2.1.2地方政府和师范院校要加大对高中化学新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扶持首先,政府要增加高中化学课程资源建设的投入。目前,高中化学新课程校本实施的制约因素之一是各地化学课程资源极其不平衡。少数发达地区,有的学校已经建立了基于传感技术的化学数字化实验室。而有的学校进行一次化学科学探究实验需要的仪器和药品,实验员的配备,都难以满足教学的要求。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公开课”体现着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而平时上课难以体现新课程理念。

这又表明化学课程实施取向与学校所具备的条件紧密相关。那种要求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纯粹是忠实取向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另一方面,高中化学新课程中涉及了现代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如光谱类、色谱类、质谱类和电化学类。虽然高中化学新课程中涉及的现代仪器分析的4大类仪器或方法,并不是要求学生都掌握,要求的程度是有区别的,但对于比色法、气相色谱法、电化学分析法,则要求能在具体的化学实验中加以运用[4]。化学新课程实施客观上要求化学实验仪器和方法的更新,而许多中学离化学实验的现代化要求相距甚远。因此,地方政府要补偿对一些弱势中学的高中化学课程资源的投入,尤其要增加化学实验的经费,为高中化学课程校本化实施创造物质条件。

其次,发挥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化学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领导作用。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新课程实施的领导主要是通过地方教研员组织教师与专家共同研讨高中化学新课程校本化实施中的问题及其对策。专家引领的方式是多样化的,最有效的是教师在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尝试通过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即双方互动密切联系在一起。在专家启发下,教师将自己的感受或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继而形成观念。同时,地方教研员要精选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高中化学新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经验并编制案例,有效组织各学校间的校本化课程实施成功经验的分享和交流。

再次,要促进高等师范院校与化学新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互动合作。高师化学教学论的理论工作者,具有较为丰富的教育科学理论和化学专业知识,为解决高中化学新课程校本化实施出现的问题,应提出问题解决的研究假设,深人中学教学现场,与一线教师合作,进行教学实验。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我国化学程序启发教学模式的教学实验的成功历史经验[5],即由高师化学教学论的理论研究者和中学一线化学教师合作,将国家化学教材改编为程序启发化学教材,相应地采用程序启发教学法教学,形成师范院校和中学基础教育的互动研究的模式。又如,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以来,北京师范大学王磊教授主持的“中国化学课程网”提供了远程交流平台,“高端备课”、“新课程远程研修在线研讨”等与化学新课程紧密联系。高中化学新课程远程研修使实验区的高中化学教师齐聚一堂,课程团队专家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实时对话,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观点,促进了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2.2高中化学新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内部运作2.2.1教学目标的校本化教学目标是教学行为所追求的预期结果在主观上的超前反映,其体系建构有很大的相对性。教学目标的校本化是指教学目标要依据课标的根本性与兼顾学情的实际性而确立。依据课标的根本性是说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以化学课程标准作为首要和根本的依据,包括:在总体目标中寻找依据;在分类目标中寻找依据;在内容标准中寻找依据。兼顾学情的实际性是说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适应教学内容所实施对象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制定教学目标时的行为条件,要考虑本校的实际,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既要研究全体学生的共性,又要研究个别学生的差异。

如“物质的量”教学目标的行为条件可从化学方程式量的关系分析为生长点,而面对化学方程式量的关系比较薄弱的班级学生来说,也可以质量为生长点。

用心

爱心

专心

对此,教学目标可这样设计:(1)通过熟知的“质量”类比认识“物质的量”(包括符号、定义及其单位的符合、标准),能够比较“竹”与“m”(2)掌握”、NA和优之间的关系及相关计算方法,继而认识“物质的量”引入的必要性和自身的特殊性。

2.2.2教学内容的校本化教学内容的校本化是指在严格遵循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针对特定学生群体的学习特点,教师有意识地对所授课程内容、教科书内容进行合并、改编与补充,先后顺序的调整等。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的校本化要求教师基于对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的领会和把握,超越对教材内容的机械传递,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运用教材,以生成丰富、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例如,主题是“硫、氮和可持续发展”,苏教版《化学1》教材设置了2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第二单元是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鉴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对环境影响的相似性,有的教师将这2部分内容合并,开发出“硫和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的专题课程,集中学习二氧化硫、一氧化氮及二氧化氮的性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这样的整合从化学社会性价值角度立意,以酸雨是如何形成的作为探究的线索学习这几种氧化物的性质,保持了硫元素和氮元素各自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6]。上述教学内容的处理,实际上是将课程、教材、教学等不同的层面有机贯通,从而将专家制定的“理想的课程”转化为校本实施中的“实际的课程”。

2.2.3教学方式的校本化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校本化必然带来教学方式的更新与变化。教学方式的校本化是指教学方式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学生学习需求与个性特点、教师自身个性特点、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情境变化和学校或学校所在社区的资源条件等因素,从而形成的有效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在自身发展中个性的差异,高中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方法、习惯、能力以及学习目的、态度、情感和意志品质等都会不同。基于因材施教、最近发展区和差异教育理论的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7],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就体现了教学方式的校本化特点。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选择讲解、讨论、合作、探究等多种方法的组合,激发学生实践、探索、体验、求异、质疑的欲望和活力。

2.2.4教学评价的校本化高中化学课程评价既要促进全体高中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又要有利于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影响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是教学评价。不同的学校、不同社区、不同家庭,学生的整体化学科学素养也会有所不同。针对这样一个特点,化学教学评价应结合学校、社区、家庭的情况来进行,也就是所谓的校本化。教师要建立适合自己学校学生发展的化学评价体系,要结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水平进行教学评价。在评价的方式上,要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笔试评价与实际操作评价相结合,观察、访谈与测试相结合;在评价的内容上,可以是教师观察日记、访谈记录、问卷调查,学生作业、学习笔记、测试成绩、作品(小论文、课题报告、调查报告、小制作)等。

3高中化学新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探索2005年9月开始,广东信宜二中(以下简称“我校”)充分利用湛江师范学院研制的微趔化学实验课程资源[8],创造性地对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化学实验进行了改造和变革,实现了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3.1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优势资源我们利用的湛江师范学院研制的微型化学实验仪器,符合科学原理,具有多功能性、实用性强、简易标准接口(非磨口),已获得3项国家专利[9]。每套微型化学实验仪器有12种共18件,设计的便携式微型仪器箱,只有相当饭盒的(24咖×12 cm×11cm)的大小,仪器组装简单、方便、易行,且精致、美观,能完成绝大部分中学化学实验,尤其适合气体的制备与性质一体化实验。

我校毗邻湛江师范学院,有很好的地缘优势,是该校的实习基地。每年,许多化学实习生到我校实习,传播了微型化学实验的思想和方法。而且,该校的化学教学论理论研究者亲

用心

爱心

专心 自为我校化学教师开设微型化学实验的实验方法和技术的校本培训,并进行现场教学示范课。由此,我校化学教师熟练地掌握了成套微型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技术,并且有2人以微型实验为主题参加广东省新课程中学化学优质课的评选并双双获得一等奖。师范院校与我校的“互动一建构”是化学新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重要保证。

3.2让部分微型化学实验进入普通教室我校64个教学班,只有3间化学实验室,难于满足新课程实施的需求。我们使用的微型化学实验箱体积小,且表面积只占课桌表面积的11.2%。成套微型仪器中,微型气体发生器的容积10 mL,具支试管和小烧杯容积各为4 mL,小试管容积2 mL,实验盛液量一般不超过容器的一半。微型实验教学表明,一堂课每个学生50 mL水足够用,70人的班总用水量不超过4 L。课堂上每个学生准备1个盛纯净水,另1个盛废液的一次性饮水塑料杯。班里配有2个6 L的塑料桶,分别用于盛纯净水和回收废液。这样就解决了常规实验仪器下,普通教室里无法解决的供水、洗涤和废液回收的问题。同时,实验员将液体试剂用多用靼料滴管分装,固体试剂用加塞青霉素药瓶分装,课前分发给学生。这样,学生能在普通教室做实验,而且还可以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各种纸笔学习活动。

3.3利用微型化学实验仪器和方法进行探究性教学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强调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每个学生配备了一套微型化学实验仪器,学生具备了自主探究的基本条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学生将常规试管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全部在微型小试管中进行,做到了仪器的微璎化,试剂的低浓度化,实现了以尽可能少的试剂获取所需化学信息。高中化学新课程中有许多涉及气体性质的内容,常规化学实验是先制备和收集气体,再探究气体性质,药品用量大,实验时间长。我校学生使用微型气体发生器,即1个带有支管的U形管和1个底部有小孔的内套管组成,可以进行固体一固体、液体一固体、液体~液体反应制备气体,其用途广泛,可用于制取Hz、C02、C0、H2S、S02、N0、N02、HCl、C12、HC三CH、CH2=CH。、N:、NH。等多种气体。如果同时将U形管和V形侧泡反应管组合可以实现气体的制取及其系列性质实验一体化,如C12、S02、CHz—CH2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蔗糖与浓硫酸反应及产物检验一体化微型实验等。与常规化学实验相比,这种优化组合设计方法提高了实验探究教学的效率,是化学课程实施调适取向的表现。

3.4运用微型化学实验仪器进行实验创新设计我校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微型化学实验仪器进行实验创新设计,体现了化学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

它主要从2方面人手。其一,原型启发,即依据高中化学新课程中的常规实验装置,要求学生使用微型化学实验实现常规实验的功能。例如,教师演示蒸馏实验装置后,要求学生如何运用微型化学实验仪器实现蒸馏实验?有的学生设计出微型仪器的蒸馏装置。其二,问题解决,即对高中化学新课程中的有关知识点,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用微型化学实验探究。例如,如何检验碘升华,遇淀粉变蓝和易溶于有机溶剂等性质,有的学生设计出碘的升华及性质检验微型实验(创新设计)[10I。这一微型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试剂用量少,克服了现行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碘升华实验的弊端,同时实现其性质的检验,符合定性实验的要求,有利于学习效果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用心

爱心

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 篇6

【关键字】小学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

G623.2

一、前言

新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语文课程教学编写非常重要,但是课程实施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教材的内容存在的滞后性,因此教学内容时代性与学生实际生活环境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此外,学校的课程资源缺乏使得学校缺乏特色,课程的校本化活动非常的重要。针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教师需要对教学目标来进行不断的树立,对课程教学内容来进行不断的补充、不断的拓展,注重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习能力,使得课程更加鲜活,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二、小学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分析

1、注重教材内容的补充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实际上对语文课程实际要求并不是非常的完善,教师大多将教学内容照抄照搬的进行教学,但是阅读教学的内容只是教材中的内容,学生思维受到限制。校本化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补充,从现实生活出发,从儿童思维角度出发,不断增加学生喜欢内容。教师需要不断注重儿童阅读材料的阅读,不断的更新阅读材料,实现教材内容有效补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理解能力来将经典诵读内容作为教学补充,同时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进行阅读材料的补充。教师还可以将时事政治内容结合的教学内容过程中,注重课堂教学的鲜活性和生动性,教师还可以将自身接触到的内容来对学生进行讲解,坚持阅读内容的新鲜性以及生动性,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及时弥补教材上存在的滞后性。

2、教材内容上的拓展

大多数的阅读材料都是来源于教材,但是教材却并不能够限制实际的教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注重教材内容的不断拓展,加深学生在情感上的体验,教师在完成课程教学内容之后,教师需要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例如,在进行课文《小河与青草》的教学中,课文大多是讲述小河、青草二者之间的帮助故事。整篇课文都是传达人和人之间要互相帮助,学会了解别人的长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充分发挥自身角色,鼓励学生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想象学生自己是小草、是小河,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鼓励学生认真练习对话,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感受到大自然中事物与事物之间的重要练习,进而延伸到日常生活之中,让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当别人遇到困难时需要伸出援助之手,不能够冷漠、不关心。

3、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在进行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性。例如,在进行《卧薪尝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导入教学情境,这样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故事的新鲜感,学生课堂更加投入,在课文精讲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讲故事,不断的进行尝试和体验,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尝试,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深层次的含义。教师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参与欲望,让学生自主投入到实际的学习之中,了解文本核心内容,掌握课程教学的重点,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此外,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引导学生激发对作品的深入了解,更加清晰了解文本核心内容。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加充分的想象,通过想象与阅读内容的结合来提升学生语感,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理解以及感悟。例如,在《石榴》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内容的深入分析,体味其中的表达方式以及修辞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利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内容,引导学生在脑海中描绘自己的美景,更加自然、更加轻松的体味文字内涵,增强语感,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4、实现教材内容的有效整合

在进行教材编写过程中,通常需要围绕一个主题来进行单元设计,进行内容编写,实现教材内容的整合。在进行教材编写中需要将两个板块进行有效的整合,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共同性,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有效整合,有效展开教学内容。例如,在进行语文教材编写过程中,实际的教学内容需要贴合实际,特别需要借助多个学科之间的内容整合,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四、结语

语文教学并不只是語言文字上的训练,实际上更是阅读内容感受和体验的过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体味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了非常多的作品,不仅需要体味作者爱憎情感,同时还包含着作者感情。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教学方式鲜活性,注重培养学生作品阅读能力,提升学生耐心,坚持训练方式上的科学性,充分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提升小学语文校本化建设效率。

参考文献

[1]卞丽萍.让课程鲜活起来——小学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几点思考[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08:54-55.

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 篇7

一、基于教学现状,形成评价研究目标

小学英语教学积极提倡任务型教学方法,强调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以下现象:1.教师对于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的概念不清,一节课中有多个任务;2.教师对于模块项目、单元任务和课时子任务之间的关系不清,导致模块、单元和课时之间学习目标、语言要求和语言技能毫无关联或没有体现递进关系;3.教师在项目学习中缺少评价量规,评价中也未能体现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基于此,我们确立了研究专题“项目式学习和评价”,并最终形成了研究目标:1.设计不同层级的任务,把握模块、单元、课时不同层级任务之间的关系,明确评价维度;2.形成同一模块主题项目式学习目标的序列,理清各年级目标的递进关系,确定任务结果评价的内容;3.制订项目分级评价标准,体现目标与评价的一致性、学生学习的差异性。

二、基于任务特征,明确评价维度

我们聚焦任务链式课程体系中评价工具的开发与使用,开展学生学业成果的评价,解决如何体现以语用为导向的模块、单元、课时的表现性评价的呈现方式:以“项目-能力”评价,检测模块目标达成度;以“任务-话语”评价,检测单元目标达成度;以“子任务-话语”评价,测评课时目标达成度。我们根据任务的层级和话题的功能,提炼出任务链中能体现模块、单元、课时三个层级任务和话语之间关系的四种关系模式,即特征模式、序列模式、问题解决模式和概括模式。基于此,我们重新设计模块的语用任务,解决教材中部分模块项目的设计未能涵盖相应模块中三个单元的话题、语境、学习内容和语用要求的问题。然后,我们分解模块语用任务,将该项目分解为三个单元的语用任务,再将单元的语用任务分解为每个课时的语用任务。

三、基于学习水平,确定评价内容和标准

在这一阶段,我们关注并梳理了同一模块主题年级之间语言知识和技能的递进关系。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梳理各年级的目标,将课程标准转化为10个学期的学习水平纲要,再细化为10个学期的学习要求,学习要求包括语言知识技能的分级要求和学习策略、思维方式两个部分。随后,我们梳理同一模块年级之间知识和技能的递进关系,完成项目式评价体系中评价量表的内容填写,完成项目能力的话语描述,并检测工具表设计的合理性。

在梳理关系的基础上,我们着手研究任务结果的评价标准。我们在原来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细化了评价的层级,制订了分级评价标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分级评价标准分成达标要求Good和二级要求Very Good。达标要求的评价标准偏重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显性目标,这一层级反映的是学生的达标水平。而对于二级要求的评价标准,我们则更偏重于思维策略、习惯培养和情感等隐性目标的达成。我们在撰写分级评价指标的描述中不仅描述学生能做什么,还描述用什么方法来做,表现出什么样的学习习惯,这就把学习兴趣、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三个维度结合起来。该评价体系为学生提供了分层的评价指标,体现了评价的指导性、诊断性和激励性。

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 篇8

一、课程规划,体现学校对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自觉需要

1. 通盘考虑学校课程体系

在统整学校课程时,我们坚持“三个基于”理念,即基于学校、基于标准和基于合作。基于学校是指学校课程体系要能够反映学校的课程理念、培养目标,能够反映学校的自身特点;基于标准是指校本化的课程实施不能背离课程标准,必须在充分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开发校本课程;基于合作是指课程规划是教师广泛参与的产物,学校应构建合作型的校本研修平台。

2. 统整学校课程的内容

我们在搭建课程框架时,努力将我校办学思想和文化追求贯穿其中,努力提高课程适切性。我校开办十年来,初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文化价值表达形式,如形成“让师生的生命交相辉映”的办学理念,确立“顽强、进取、合作、批判、成功”的学校精神和建立“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美好心灵和批判精神的学生”的育人目标。在进行课程规划时,我们围绕育人目标设计了“健康人格”“美好心灵”和“批判精神”三个课程模块,为学生的学习建立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规划。

3. 建立课程规划实施的保障系统

我们建立以“蔷薇”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还构建了我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形成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的运行机制。我们组建了学科团队、项目团队和管理团队,成立由骨干教师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制定了基于我校教师特点的专业能力标准等。

二、课题引领,唤醒教师从自然走向自觉的课程实施意识

教师课程执行力强弱的关键取决于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实施的匹配度的问题,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不再是简单的方法问题,而是需要教师理解学生发展的需要,基于学校,以课程为载体,有目的地实施教学,真正达到让课程成就学生的目标。所以,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变得越来越迫切,学校需要唤醒教师从“自然”走向“自觉”的课程实施意识。因此,我校以课题研究推进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结合区级规划课题《创生型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研究》和区级规划课题《以合作方式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的实践研究》两个龙头课题,构建了相应的课题群。我校着重在一些学科中建立相应的研究子课题,语文学科确立了区级重点课题《以学为基点的小学语文课课型的研究与实践》和区级规划课题《基于PISA阅读能力评价标准,优化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试题的实践研究》两个课题,数学学科确立了区级规划课题《小学数学学科中开展教学、评价一致性的实践与研究》,美术学科确立了校级课题《小学美术超轻土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音乐学科组建了“诗乐启蒙教学”项目组,对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思考与探索。

三、学科切入,激发教师对课程实施的自觉和创新行为

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不应该是教师的个体行为,而应该是一个集体的行动。对普通教师而言,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是个难度系数较高的改革行为,必须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学科中寻找突破,而后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我校重点在以下四门学科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 语文学科:从教学内容入手,实施知识的新组合

我校借助上海市教委重点创新项目《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专家组的力量,开始了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探索之路。第一,明确课程标准,重组教学内容。我校以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为试点,依据课程标准,梳理出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知识点与技能训练点,把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分为阅读、表达实践、语文基础知识等部分,依据课程标准、学习方法和评价指标等,结合学生认知规律,从每学期40篇课文中选择14至16篇作为重点教学篇目。第二,在课堂教学中,对读与写的学习时间进行再分配,强化表达实践。第三,推进阅读课,丰富课程内容。我校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需求,统整学生学习时间,制订“阅读课课程方案”,各年级任课教师根据学校课程方案制订年级阅读计划,中高年级学生对照年级阅读计划,确定个人阅读计划。我校还以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为基点,就学生阅读书籍的题材和类型,将学生阅读的书籍分为四个等级,从学生学情和兴趣出发,发展学生“想阅读、要阅读和会阅读”的三个阶段。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新组合,我们发现,我校语文教师已经逐步从单一的课文教学中走出来,拓展了语文教学的宽度,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质量。

2. 数学学科:从课程标准入手,构建教学的新流程

我们围绕课程标准,确定教学流程,着重实施以下五个步骤。第一,结合学生特点、学校资源以及学生认知要求等方面因素,细化课程目标,制订学习目标。第二,对照学习目标,进行评价设计。第三,对照学习目标和评价设计,进行学习活动的设计。第四,检测目标达成度。第五,教学后反思学习目标、评价和教学的一致性。实践表明,教学新流程的构建促使教师必须基于课程标准。经历了“研读——细化——预估——实施——检测”的五个步骤后,教师的课程意识和教学行为的结合度更加紧密,从而唤醒了教师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自觉意识。

3. 音乐学科:从课程资源入手,实施课程内容的新补充

嘉定区名师工作室易凤林老师创作了《中国唱诗班》古诗词吟唱专辑,我校成为其工作室的研究试验点。在此基础上,我校朱逸婷老师作为其工作室成员尝试在音乐教学中引入古诗词吟唱,开始了“诗乐启蒙”的教学实践。第一,以诗乐教学为突破口,增强学生的识谱能力。音乐识谱能力是学生音乐学习的一种最基本的认知能力,中小学阶段的识谱教学,几乎关系到学生终身的音乐学习。但是多年来,课堂识谱教学存在学生独立识谱视唱的能力较弱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通过教学实践,决定采用经典古诗词配上古朴典雅的旋律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一边反复吟唱诗词,一边形成准确的音高概念。第二,以诗乐教学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悟力。如在教学《夜晚多美好》这首歌曲时,教师以感受歌曲旋律为切入口,引入“诗乐”《游子吟》的旋律,学生由唱曲谱,感受音高、节奏带来的旋律变化,再由对“诗乐”的演唱和理解,体会母爱的伟大。

通过诗乐启蒙,既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又记诵了古诗词,可谓一举两得。让学生时常接触中国古典诗词作品和民族音乐,使他们领悟到古典诗词和音乐在格律处理、表现形式上的相通和相辅相成的美感。我们力求让学生在诗乐的熏陶下,感受到真、善、美,在诗意盎然和优美动听的旋律的温润氛围中,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4. 美术学科:从新材料入手,实施教学的新策略

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 篇9

随着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提出, 一个新的词语被广泛应用, 这就是“教材化构建”。为什么要提倡教材化构建?如何展开教材化构建?它和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又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这就成为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内容”和“教材”的联系与区别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日本展开过一次关于教学内容和教材相互关系的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教材构建论”及“体育内容教材化”等相关概念。这些概念的提出, 使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过程中, 更好地发挥了主体作用。

在我国, 新一轮的课改提出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和日本一样, 也随之提出了“教材构建”和“体育内容教材化”。可以看出在发挥教师主体作用的过程中, 中日两国关心的是同一个问题, 提出的是相同的概念。但是, 有关“内容”和“教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在我国却没有较为深入的讨论。

在我国, 1992年以后的体育教学大纲提的是“教学内容的分类”;1988年以前的体育教学大纲提的是“体育教材的分类”。虽然提法不同, 但是大多数的一线教师总认为两者是没有区别的, “内容分类”等于“教材分类”;“内容”等于“教材”。但是, 日本20世纪60年代~70年代进行的那次讨论, 首先就是从讨论“内容”和“教材”两者间的区别着手的。

战后的日本教育界力图界定“教材”的真正意义, 其中藤冈信胜对其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首先指出, 日常用语中的“教材”, 其根本的缺点就是没有反映教育行为主体 (教师与学生) 的目的和意识。把“教材”看作是一种死的物品, 如一本教学大纲, 一本教科书, 一张演示图。

城户幡太郎继藤冈之后, 对教材概念做了进一步探索。他指出, “教材是根据教学目的, 在学习中被选择的必要的教学内容。”进入20世纪70年代, 对于什么是教学内容、什么是教材, 就有了明显的区别。在日本, 作为体育的一切物质和文化财富, 均有可能成为课程内容;作为体育学习指导要领 (相当于我国的体育教学大纲) 规定的学习范围, 是一个可供选择的体系, 它也可以称为课程内容, 但它已经是经过选择后的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此时也可以把它称为教材体系。但是作为一所学校, 在根据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体系选择内容之时, 首先要考虑的是, 学校的发展特色和学校的发展需要。学校和教师只能从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中选择一部分内容付之于教学实践, 并把它们作为真正教给学生的内容。因此, 教材是教学大纲内容体系中的一部分, 从这个意义来看, “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如果“教学内容”和“教材”是同一概念, 就没有理由提出教学内容的教材化。正因为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才能赋予教学内容教材化具体的、鲜明的、具有操作性的意义。那么, 什么是教学内容的教材化呢?这是指:以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的分类体系为依据, 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造、组合, 使其典型化, 个性化, 并开发成为真正教给学生的那一部分内容的过程。

二、“教材化”在体育学科中的特殊意义

“教材化”是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造、组合, 使其典型化、个性化, 最终成为真正教给学生的那一部分内容。由此可见, 教材仅是教学内容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它不等于内容, 也可认为它不同于原先的内容。但是, 部分内容仍然是内容, 教材是根据内容选编而获得的, 并且是以内容为依据选编而获得的, 因此课程内容和教材联系非常密切。

“教材化”在日本有过广泛的讨论, 但在其他学科领域讨论较少, 而在体育学科中讨论得较为频繁。关于教材化的理论, 日本体育教育专家竹田清彦的专著《体育学科教学的探讨》一书中作了详细介绍。为什么“教材化”的理论会在体育学科领域受到特别的关注呢?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实践类课程被划分在技艺类课程之中, 它和其他自然类学科、人文类学科与工具类学科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如果其他三类学科是以逻辑思维为主要特征, 那么技艺类学科则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特别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它的思维方式基本上是求同思维, 不论你采用了多少种假设, 但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一个。不仅如此, 逻辑思维的结果使知识形成了直线的前后连贯性, 以及知识间的互相不可替代性。例如, 任何一道数学题的答案基本上是唯一的;学生必须学完加减法后才能学习乘除法;二元一次方程必然是在学完一元一次方程之后才能学习;更明显的特点是我们不能用二元一次方程来替代一元一次方程。

根据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 以逻辑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学科, 它在思维方式上是以求同思维为主。因此, 在教材构建方面也就出现了如下特征:

第一, 求同思维导致学生学习的共同性的知识体系较为清晰, 内容广泛。

第二, 逻辑性强的知识形成了由易到难的不可超越的教材递增体系。

第三, 逻辑性强的知识形成了不同系列的教材之间不能替代的关系。

但是, 体育实践类学科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 因此求异思维就成为主要的思维方式。没有理由说, 唯有打篮球才能实现学生的主体发展, 踢足球、跑步同样可以实现学生的主体发展。从某种意义上看, 不同的学校形成了不同特色的运动项目, 这正是体育运动向多样性发展的良好趋势。此外, 体育教材虽有难易之分, 但不少教材的学习先后顺序却可以灵活改变。没有理由说, 必须要先学篮球, 之后才能学习足球;在篮球教学中, 也没有理由说, 必须要先学传球, 之后才能学习运球和投篮。更重要的是, 技艺类课程以求异思维为主要特征, 就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内容体系。而这些内容体系中, 凡能成为对学生主体发展有益的体系, 均可以选为体育的教材。各种项目的教材体系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 也就是可以互相替代的。

根据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 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体育是技艺类学科, 它在思维方式上是以求异思维为主。因此, 在教材构建方面也就出现了如下特征:

第一, 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 以及作为共同发展的体能和技能要求可以一致, 但具体学习的运动项目, 各校和各个学生之间可以有差别。不仅如此, 这种差别的扩大正是技艺类课程进一步多样化的基础。

第二, 体育教材的易难先后顺序是存在的, 但是这种顺序没有其他文化课严格。体育教材的先后顺序主要依据不在于教材本身, 而在于不同学制阶段的学生发展特征上。从这一意义来看, 不同学制阶段采用不同的教材体系, 是体育课程内容教材化的主要构建依据。

第三, 构成教材体系的各种运动项目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 即, 是可以互相替换的关系。除了初中阶段要完成各主要运动系列的普识性学习, 对每一大类均要选学一至二项技术以外, 其他学制阶段的教材选择余地均很大。

上述三个特点是体育作为技艺类学科而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征, 也成为体育实践类学科开展课程内容教材化构建的重要依据。它当然也是体育课程内容校本开发的重要依据。

三、教材化构建的法规依据

教材化构建是体育课程三级管理的产物, 也是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校本开发的必要程序。这种开发的实践使国家课程标准适合地区和学校的特点, 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 最终成为教师得心应手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方案。在这一过程中, 国家、地方、学校, 都各自发挥了其对课程进行有效管理的作用。

教材化构建的过程是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课程实施过程。课程标准中出现四种规范, 即:指令性规范、指导性规范、授权性规范和无条款自主核定, 它们均对教材化的构建起到了限定作用。可见, 无论是课程内容资源的校本开发也好, 课程内容的教材化构建也好, 它们均是课程标准中指出的法定约束力的允许范围, 而决不是无根据的自由开发。

在此, 还应当指出的是, 除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各学制阶段的教科书, 以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的《地方课程实施方案》, 也同样具有行政法规的部分效力, 也是体育课程内容教材化构建的依据。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各校和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内容, 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这是课程内容教材化构建的主要依据。除此以外, 还包括以下内容:

(一) 确定教学内容选择的范围

关于教学内容的分类体系, 在学制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要求。小学和初中阶段, 课程标准没有提出教学内容的分类体系, 但在各种版本的教科书中, 均提出了教学内容的分类体系;到了高中阶段, 课程标准就明确提出了教学内容的分类体系。

我国各种版本的体育教科书中, 小学低年级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出现独立的运动项目, 而是分为基本体操、游戏、舞蹈与韵律活动三大类。教科书中虽然对各类运动都举了很多案例, 实际上具体教材的确定均可以在上述三大类中自主选择。小学中、高年级各种版本的教科书中逐步出现了田径、球类等运动项目, 但主要的呈现方式是组合技能和游戏, 教师的选择的空间很大。

我国初中阶段的体育教科书中, 出现了不同版本的多种教学内容分类体系, 例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中, 把初中实践类教学内容分为七类, 即大球、田径、体操、武术、健美操与舞蹈、游泳、小球。课程标准则指出:“在7-9年级, 根据学校各方面的条件和多数学生的兴趣, 在每一类运动项目中选择若干技能作为教学内容”。这表明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对各大类教学内容均要学习的普识性要求, 但对每一大类内的学习内容是可以由学校和教师自主选择的。

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提出了教学内容的分类体系, 在11个学分的模块教学中, 有2个学分的模块教学属于必修必学的模块, 即健康教育和田径类。其余9个学分的模块教学属于必修选学的模块。必修选学的模块可以从包括球类系列、体操类系列、田径类系列、水上或冰雪类系列、民族民间体育系列、新兴运动系列, 6个系列中选择学习。课程标准规定:“学生既可以选择相同的项目, 也可自由选择不同的项目, 但总计不宜超过5项, 以加强运动的体验与理解, 发展运动爱好和专长”。

部分省市已颁布“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要求”, 例如江苏省颁布的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要求, 其中规定, 作为学校, 可把本校的传统或特色项目、培养锻炼习惯的普及性项目、部分基础体能发展类项目作为“核定必选”的模块。占用课时数不超过2个模块。

上述规定的教学内容选择的范围, 为各校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提供了依据。

(二) 确定教学内容的改造要求

课程标准指出:“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加强对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 通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场地器械等手段开发出新的课程内容”。

课程标准还指出:“课程内容要注意时代性, 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并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适当选用新兴运动项目, 同时还应注意对新兴运动项目进行改造”。

此外, 课程标准特别关注开发中华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资源, 除提出大力开发武术项目外, 还提倡广泛的将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纳入体育教学的内容体系之中。

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对教学内容的开发和改造, 已涉及所有系列, 为教师进行校本开发创造了必要条件。

(三) 确定教学内容组合的要求

教学内容的组合与教学单元的构成、教学分组的形式、学生选项学习的要求有密切关系。

关于教学单元的构成, 课程标准指出:“特别在1-6年级的低、中年级, 主要是打好体能的基础, 可采用复合单元进行教学, 即一个单元可以采用2项或2项以上的教学内容”;“7年级以上可多采用单一教材单元进行教学”。

关于教学分组的形式, 课程标准指出:“1-6年级可采用按行政班上课的形式”;“7-9年级, 特别是高中, 可按年级男、女生分班上课。学习某些内容 (如健美操等) , 也可考虑采取男、女生合班上课的形式, 以利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 活跃课堂气氛”;到了高中阶段, 可按年级分专项进行教学。高中选项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应根据学校的具体条件来确定, 课程标准提出了三种选择, 即“打破班级界限, 同一年级进行选项教学;打破年级界限进行选项教学;班内选项教学”。

四、环环相扣的三级管理体制

这里首先要做一个假设, 就是如果体育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是一个自上而下的高度统一的制度化的文件, 不仅三级课程管理是一句空话, 课程内容的教材化构建也就不存在实施的可能。虽然在这样的文件中, 也会出现一些灵活性的条款, 但是规定灵活性的范围太过狭窄, 教材化构建的空间较小, 学校的主体作用也就难以发挥。

但是, 我们决不能认为规定灵活性的范围越宽泛就越好。事实上, 灵活性的范围是约束力所赋予的, 灵活性主要是来自于约束力中的授权条款。如, 本文所列举的种种课程内容实施教材化构建的条款, 均是在课程标准中明确得到规定的。因此, 作为以三级课程管理为特征的课程管理, 是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下实施的。

以三级课程管理为主要特征的教材化构建, 实际上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持续的教材化构建过程。作为国家教育部, 在制订、颁布课程标准, 审定教科书的过程中, 已经调动了全国专家的力量, 对作为体育内容素材的广泛的体育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财富进行了第一次选择、改造、组合, 使其典型化、个性化, 提出了适应于某一学制阶段的一个可供进一步选择的课程内容体系。这也是一次教材化构建的过程。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第一次教材化构建。

作为一所典型的学校, 它是以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为依据, 并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学生发展特点, 对课程标准或教科书规定的课程内容体系, 再一次地进行选择、改造、组合, 使其典型化、个性化, 使之成为本校的学习内容系列, 并制订本校的课程实施方案。这一过程, 既是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环节, 也是教材化构建的重要步骤, 更是体育课程内容校本开发的重要过程。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第二次教材化构建。

作为一名具体的教师, 它以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提出的课程内容体系为依据, 再一次进行选择、改造、组合, 使其典型化、个性化, 并进一步将选定的内容制订成为可供实施的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第三次教材化构建。

完成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 还不能算是教材化构建的终结。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必须把方案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因此, 如何把教材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 这是教师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主要阵地。这一过程也是教材化构建的关键所在。

三次教材化构建的过程中, 突出了学校在制订课程方案中的主体作用, 这是本轮课改的精神所在。但是, 国家宏观调控和学校主体构建这一对关系是根据各国的不同国情来调控的, 既然灵活性是约束力允许的范围, 那么约束力大必然导致灵活性小;反之灵活性大, 必然导致约束力小, 两者关系如何调控, 应当根据客观实际发展的趋势做出适当的决策。

参考文献

[1] (日) 竹田清彦.体育学科体育学的研究[M].东京:大修馆书店, 1997, 5.

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 篇10

1 开发校本教材所涉及到的几个概念

本校本教材主要涉及的主要概念有三个:什么是棒垒球;什么是校本课程;什么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

1.1 关于棒垒球

棒垒球运动是集技巧性、竞争性、娱乐性为一体, 是观赏价值和锻炼价值极高的体育运动项目, 深受大众喜爱, 在全世界广为普及。它是一项在室外场地使用球棒和球轮流进行攻守对抗的球类运动, 比赛双方的目标是赢得比对方更多的分。正式比赛只能有9名队员上场, 守方在扇形场地内分内、外场防守, 攻方队员击球后跑垒, 依次踏触一、二、三垒, 最后安全踏触本垒的进攻得一分。比赛在两队之间进行, 共赛9局, 得分多的队获胜;如果两队在9局比赛中打平, 还要加赛一局, 若再平则再赛, 一直到分出胜负。本研究涉及棒垒球分必修模块的软式垒球、选修模块的男生棒球和女生慢投垒球。“软式垒球”顾名思义就是“用软球棒击打软球”, 是棒垒球运动的启蒙运动, 是棒垒球运动简化规则和改良场地器材后形成的新项目。它集跑、跳、投、打于一体, 实现人球赛跑, 有利于强健体魄、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团队精神、趣味性强、易于开展。

1.2 关于校本课程

校本化实施的主要手段是校本课程的实施。根据我们的理解, 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 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 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 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 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 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 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 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以学校为主体, 以开发符合学生、学校地方特殊需要的课程方案为目标, 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组织开发并实施的, 反映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类型。本研究的校本化实施所涉及到的校本课程是在本校开展10年棒垒球特色运动基础上积累的经验与沉淀, 按全员必修的软式垒球模块和之后的选修男生棒球模块及女生慢投垒球模块。

1.3 关于学校体育特色文化建设

学校体育特色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的整体办学思路在各项工作中所表现的积极的与众不同的方面, 它是一所学校积极进取的个性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 学校体育特色是学校文化的整体表现, 是学校理念与精神由内而外自然呈现与自然生成;是学校文化的整体整体协调;是全体师生所认可的、内涵的、重视品质的, 是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自然形成的。树立优质教育品牌特色, 让“棒垒球”成为我校体育课程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凸现校园体育特色文化建设。

2 如何实施校本教材

从高一年级开始, 把棒垒球校本课程引入常态课, 全员参与。高一上学期除开设田径必修模块外, 把软式垒球作为棒垒球必修模块内容开设, 共18课时, 学生完成18课时教学并考核合格后可获1个学分。之后,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 实施第二阶段及后续各阶段的选修模块教学, 男生主修棒球, 使用专业棒球手套及练习比赛器具, 执行棒球比赛规则, 在此基础上选拔优秀棒球队员组建校棒球队, 参加省和全国比赛, 实施对外交流;女生主修慢投垒球, 使用垒球手套及比赛器具, 执行垒球比赛规则, 在此基础上选拔优秀垒球队员组建校垒球队, 参加省和全国比赛, 实施对外交流。

3 实施前后的问卷调查

3.1 模块教学前, 对高一年级学生开展调查问卷, 了解学生对棒垒球的了解情况

调查显示:实施软式垒球模块教学去有63.5%的同学不知道棒垒球运动;在知道或了解棒垒球运动的同学中, 有67.4%的是通过网络和动画这一途径;89.1%的同学选择了赞成或非常赞成实施软式垒球校本化课程;对开展软式垒球安全的调查, 有53.3%的同学回答了“不一定”;如果举办软式垒球比赛, 83.6%的同学选择喜欢。 (见表1)

3.2 模块教学结束后, 再对学生开展问卷调查, 反馈教学信息

调查显示:实施软式垒球校本化模块教学后, 有86.5%的喜欢该项运动;有92。1%的同学对该项运动的开展给与了赞成或非常赞成的正面评价;有84.4%的同学肯动了该运动的安全性;有30.6%的同学喜欢继续选修软式垒球运动;在未来开设的体育模块教学项目设置上, 73.2%同学选择了软式垒球。 (见表2)

4 结语

对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实施软式垒球校本课程教学, 通过教学研究开发各种软式垒球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有趣的游戏方法, 促进学生的体能、技能和身心的和谐发展。棒垒球校本化实施让学生更加充分地领会体育带给人们生活的愉悦, 感悟体育精神, 使丰富多彩的体育成为广大学生身边的内容, 为学生发展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而促进我校体育特色文化建设。

摘要:在模块选项教学的模式环境下, 为了促使我校模块教学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 形成特色教学, 我们开发了棒垒球校本课程教材, 对高一学生实施全员必修模块教学。把课堂模块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软式垒球模块教学实施前后, 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最后得出结论, 开发棒垒球校本课程, 能有效促进学校体育特色文化建设。

关键词:开发,棒垒球校本化课程,促进,学校体育特色文化

参考文献

[1]宋伦忠.高中生全员实施软式垒球模块教学的尝试[J].体育教学, 2012.

[2]王一丁, 王曼.软式垒球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分析[J].科技信息, 2012.

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 篇11

一、发挥多维度资源的优势

1.挖掘校内资源

技术教学的需求来源于生活实际,单纯的课本知识和课堂教学难以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随着近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投入的增加,各校的现代教学设施不断完善,机器人实验室、电子阅览室、植物园、金工实验室、各种模型教室……这些科技含量颇高的校内资源,为小学技术课程校本化实施提供了硬件保障。

2.用好社区与科技机构资源

社区以及相关的科技教育机构,拥有诸如木工机械、缝纫、制陶、家电、钳工、机电一体化设备、电子技术、摄像等充满高新技术含量的“新设施”,是学生技术学习的校外基地。“机电一体化”设备使学生创造出各种与众不同的拱桥,“数码雕刻”设备让学生轻而易举地将设想成为现实,制作出各种极具个性的杯垫。

3.共享家庭资源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庭都有独特的氛围,每个家长都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和技术特长,在开展校本化教学过程中,依托信息技术,共享丰富的家庭资源,让每个学生家庭都主动地参与学科教学校本化建设。

4.综合多学科资源

技术课程校本化,要求教学内容不单单局限在本学科、本年段,教科书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载体,网络资源是很多教师首选的辅助教学资源。确实,网络的开放、互动、跨时空特点,使任课教师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将相关学科资源有机融合进技术教学,有效完成校本化教学任务。但是网络资源层出不穷,如何有效利用?实践证明,构建学科资源网、建立电子档案袋、完善主题资源包等举措都是不错的选择,能有效引导学生综合、延伸、重组各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5.统整各版本教学资源

技术教学教材版本繁多,各时期、各地区的教材,都有其地域、时代的特征,从内容上看也各有千秋。整合各版本教材的优势,是提高校本化实施有效性的一条捷径。信息技术能帮助教学者打破各时期、各地区、各版本教材的时空界限和地域壁垒,统整好各地教学资源。

比如,上科版五年级第二学期“电磁钓鱼竿”单元,相关教学内容在几个不同版本、不同学科中或多或少出现过,有的侧重电磁铁的原理,有的侧重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有的侧重电磁铁的制作,这些内容对于学生了解电磁铁都非常有帮助,但是由于课时的原因,传统教学要么只着重介绍其中的某一内容,要么面面俱到但都“蜻蜓点水”,不利于学生学习。教师应用了信息技术以后,对各版本教学资源进行统整,制作成学件或者课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还能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促使学生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下建构知识。

6.延伸专家资源

在校本化实施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借助专家的力量来提高课程执行的有效性,但在现阶段,专家资源还是比较稀缺的,如果把专家讲座、指导制作成各种电子档案,专家资源就能延伸到普通的课堂中、辐射到普通教师的教学中。

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技术学科的校本化实施,需要任课教师具有较高的技术素养,要有宽广的专业视野,但师资队伍不稳定,整体专业水平堪忧。如此严酷的现实,作为学科教师必须钻研教材、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及时交流,取长补短。

技术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与实际结合较为密切,教师不可能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书籍不再是唯一的学习途径。网络环境下的知识结构特点是多层次的、网状的、跨学科的,能有效帮助技术学科教师了解科技、环保、现代传媒、体育、文艺等方面的知识、信息及最新的发展动态,并能以学科知识为主线,将各种知识串成“链”,结成“网”。

虽然技术教学强调动手实践,突出在作品制作过程中的技术学习,但是网络同样能为教师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互动交流、专业引领提供有效平台,培养教师间的协作精神,拓宽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技术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提高技术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有效性

信息技术的介入,互联网的利用,师生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有用的信息,从而大大拓宽视野、开阔思路,为学生的创新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信息技术的介入还能使技术教学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下建构知识。

比如,《迷宫》单元教学。学生对迷宫可谓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每个学生都玩过迷宫游戏,但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迷宫就困难了。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技术特长,对传统教学进行了优化,通过制作“迷宫”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认识、设计、制作迷宫。比如“认识迷宫”环节,师生共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有取舍地引入与教学有关的背景知识,以丰富和充实学科教学内容。通过动画的演示,让学生快速地认识迷宫,并找到迷宫的关键和趣味是在“迷”——障碍。

《迷宫》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在“设计迷宫”上。在迷宫的设计过程中要同时考虑通道、隔离栏、障碍栏的设置,可谓是“错综复杂”;既要体现“迷”的巧妙性,又要达到可行性、隐蔽性,可谓是“曲径通幽”;要体现“迷”的设置具有自己的特点,与众不同,可谓是“别具匠心”;要有大局观,能通盘考虑复杂、烦琐的通道、隔离栏以及障碍栏的设置,可谓是“纵观全局”。学生通过运用教师自制的课件,能够循序渐进地进行设计,在比较容易完成的通道和隔离栏设置的基础上,再进行障碍栏的巧妙设置,将设计过程中的困难化整为零,逐个突破,并能及时、直观、具体地发现设计上存在的问题,不断修正设计的思路,在设计过程中能反复尝试,不断总结,直至完善自己的设计。周密的程序设计,使得课件十分便于操作和修改,只要点击鼠标即可,使学生在设计操作中避免传统的、烦琐的手工绘制过程,把大量宝贵的时间用在创新的实践中。同时为学生度身定做的学习课件,让学生有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使教学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 篇12

一、校本管理从“心灵滋养”开始

新课程的核心是“人”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是一个从传统到现代、从理想到现实、从外到内的过程, 在这种转化中, 必然会产生矛盾, 出现困惑。面对各种问题和困惑, 教师健康的心理环境是实施新课改的动力源, 是推进新课改的润滑剂, 更是其专业化发展的基石。几年来, 我们引入“心育育师”理念, 通过“教师心理减压”专题讲座、“心灵与职业共同成长”团队心理健康操作活动、心语赠言、心理疏通谈话等形式, 积极有效地维护教师的健康心理环境, 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师“育己”的质量, 促进了师资队伍的道德生命的自由成长。教师自身萌发的责任感、幸福感、使命感、价值感成为鲜活的心灵甘露。“生活的目的不是为了工作, 但是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为了更好地生活, 我们一定要好好地工作。

二、校本培训与问题研究同步

我们一直基于“简约”二字来推进课改工作的, 简单地说就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分析、提炼、解决我们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逐渐明晰“问题上升为课题, 思想转化为行为”的运行机制。

首先, 提案征集, 问题上升为课题。在日常琐碎的工作中, 师生们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都是“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这些问题是珍贵的, 根源是多层次的, 可能是观念的冲突, 可能是思路不清晰, 可能是操作难落实, 可能是教育管理上的, 可能是教育内容上的, 可能是学习方式上的, 可能是教育质量上的, 也可能是教育评价上的。面对这些变化的、多样的、零碎的问题, 我们借鉴工会工作经验, 实施提案征集, 进行整理、提炼、归类, 通过对原始问题的把握, 我们抓住三个目标实施校本培训:1.建教学文化。拓宽教学改革的视野, 教学改革的高度, 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度, 构建教学改革的机制;2, 革学习方式。遵循由关注学生学习方式到关注学生生存方式, 最终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方式;3.有效教学。

其次, 头顶理论的天空, 脚踏实践的土壤, 人人都做课题研究员。为通过对学生耐挫、进取行为的指导, 从自我意识、群体意识、学习意识、生活意识四方面, 培养学生活泼开朗、善于交流、乐于学习、适应环境、积极创新的健全人格, 为使学生最终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工作、学会生活奠定坚实的心理素质基础。

在课题引领下, 围绕六项校本培训内容:即师德培训、法制培训、教育理论培训、学科知识培训、信息化技能培训、文化素养培训, 我们采取了行动研究法, 开展“八个一”常规培训活动:教师每课有一次反思, 每周向小组提供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每月向学校提供一个研究个案, 每学期上一节校本研究课, 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 提供一份学科试卷, 为学生每人建立一份成长档案袋, 学校为老师每人建立一份专业化发展档案袋。

三、校本教研立足有效课堂展开

课程改革走到今天, 老师们多了一份冷静, 也多了一份困惑, 研讨有效教学, 是很有意义的。课程改革最终还是要看课堂:课堂真正改变了, 学生真正发展了, 我们的课改工作就真正成功了。因而我们把校本教研作为整合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校本课程的中心和纽带, 作为我校的“一把手”工程, 直指学校问题, 工作围绕创建“简约有效”课堂, 立足三个基本点展开:重建职业生活方式, 在教师中形成教学、学习、研究三者合一的职业生活方式;重建教学研究文化, 建立基于互动、合作、分享、探究、对话的教研文化, 确立共生意识;完善校本教研制度, 使教师的习惯、传统与研究实践合二为一, 追求简约有效。

四、校本课程开发凸显学校特色

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立足形成与国家课程相整合的、对学校育人目标起支撑的、适应学校办学背景、满足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结构。

实现“平安校园”的《云兴小学学生平安教育手册》:这种课程的内容是活的, 课程实施的形式也是活的, 通过师生参与活动来实施, 它是随机应变、不断调整的, 它要不断地关注影响学校课程内容及结构的源泉并不断形成新的特色, 同时伴随着学校课程的成长, 学生、教师也都跟着成长。

实现“双语校园”的双语游戏课:引进英语母语国家外教, 立足学生生活, 从日常实际出发, 通过日常口语交际、游戏、歌曲演唱、情景会话等形式, 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广泛兴趣, 会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的欲望和创造品质, 潜移默化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实现“书香校园”的课外阅读课:课外阅读课的基本类型是读书方法指导课、读书笔记辅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以我们的语文课为立足点, 以我校传统教材《读书》为基础, 对学生的阅读生活给予积极的引导和延伸。结合学生阅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我们的书》的创作, 学校定期择优选编, 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现“生态校园”的广域课:内容从以下五方面取材:我和学校、我和社会、我和家庭、我和自然、我和科学, 贯穿“育人育心”理念, 以学校自编《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指南》和乡土特色教材《楚风汉韵》为索引, 每月针对各班实际组织主题式的活动课程。广域课更多关注的是“我”的参与、实践、体验、感悟、创造。“生活即教育”, 生活是重要的、丰富的教育资源, 广域课就是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在生活中学习应用知识, 用实践去验证, 在生活的课堂中增长才干, 完善自我, 获得健康生活的能力。

上一篇:麻醉护理配合下一篇:手部肌腱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