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实施情况分析

2024-07-21

课程实施情况分析(精选8篇)

课程实施情况分析 篇1

我国课程实施对策分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问题没有作出详细的说明。课程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许多教育革新的失败,主要的原因不在于革新计划的科学与否,而在于实施,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使课程实施达到预期效果,笔者认为可以来取以下对策。

(一)加强课程实施政策的指导

我国目前正处于课程转型时期,在课程管理体制上,从中央一统型向三级分权型转化。在课程结构上,从一统的课程结构向多样化的、有弹性的课程结构转化。在整个课程研制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对文件课程研究、实施中的课程的研究,更强调对课程实施政策的研究。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和政策指导仍具有重要意义,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课程实施政策会起到指挥棒的作用,适合我国国情的实施政策会推进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程,它将直接影响到课程实施的效果。

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课程实施政策时,要考虑到如下因素:课程实施除了忠实观以外,容许相互调适观存在,即地方、学校和教师在课程改革大前提下,能自由调整以适应个性化需要;加强地方政府对学校课程改革的支持,保证对课程实施的经费和人力投入;推行教师聘用制和校长聘用制;地方政府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加强对实施过程的指导与反馈等等。

(二)实现“从内容到经验”的转换

如前所述,我国的各科教学,比较注重学生系统知识的掌握,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上静听,知识成了外在于学生主体的客体,是由教师灌输进去的内容。这样一方面学生不愿学,教师也对学生这种厌学情绪无可奈何。实际上,我国的教学论依然遵循了哲学的认识论,教学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这种教学认识论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也有其局限性,其预设的前提是知识是客观的、普遍的,这是一种现代的知识观,该种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对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反映,不代表任何个体和集团的利益,是可以为所有人造福的,是人类的公共财富,因此在价值上是中立的。但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并不是价值中立的。也就是说,知识并不是价值无涉的,也不是客观的,它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主观反映。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是学习者与教学环境作用而形成的一种个人经验。课程不是先行于学生,外在于学生的知识体系,而是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融为一体的,两者合二为一。课程与学习者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互动的。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人、占有者和参与者。只有学生以某种形式与知识发生了相互作用,课程才真正存在,知识成为课程的必要条件是学生参与。这就要求教学必须建构在心理学的基础上。 教育心理学认为,有效的学习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1)外部条件。主要包括教材和教师提供的有意义的、经过组织的信息;(2)原有的知识技能,贮存于长时记忆的原有知识、技能是新的学习的重要内部条件。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根据统觉论,认为新知识必须融汇于原有的统觉内,才能习得。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家都十分强调原有知识在新的学习中的关键作用。(3)学习者的主动加工活动。有了适当的外部条件和原有的知识基础,如果学生不进行主动加工,新的学习仍然不能发生。

在课程实施中必须从过去的以内容传授为主的教学转化为对话式、启发式的教学,教学必须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教师要将课堂教学经过认真的组织,以适合学生进行信息加工。将外在于学生的知识变成学生的一种个人知识,成为学生的一种个人体验。这是我国课程实施中必须加以明确的问题。

(三)强调课程实施主体的价值

课程实施中,师生双方参与课程的发展是课程实施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奥利瓦教授,曾精辟地指出:“正像课程专家先在我们称之为课程——教学连续统一体中的课程领域起作用,继而在教学领域起作用一样,教师先在教学领域起作用,继而在课程领域起作用”。课程研制过程不仅涉及课程的行政工作者、决策者、课程、教材编制者,同时也涉及具体实施该课程计划的教师,在任何一项课程变革计划开始实施之前,教师要接受有关指导、咨询甚至参与课程的开发。如果教师拒绝学习课程方案,课程实施就失去了前提。教师在课程实施和评价阶段,教师是直接参与者。有研究报告指出,教师参与课程发展可使教师更好地实施其参与发展的课程。加强教师的培训,使教师熟悉新教材,理解改革的思路,这也是课程实施得以成功的一个因素。因此,在美国十分重视教师参与开发、设计与实施课程计划,并将教师的培训工作看作是一个重要手段,认为这是一个学校课程计划的组成部分之一。

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没有学生的参与,整个课程实施无法如期完成,(四)加强沟通与对话,协调各方面影响

课程实施是一个整体行动,单靠教师执行课程方案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必须加强教育行政领导与校长、校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等的沟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达成对课程方案的一致理解,形成改革的共识,课程实施才能有效开展。因为任何课程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以前的做法的一种扬弃的过程。不改变校长、教师以及学生的观念,课程实施不能落到实处。任何变化,不但要经历发起、动员、采用到实施的阶段,还必须制度化,持续化,整合成为学校的常规。课程实施要制度化,必须协调各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学校的文化传统,也可能是校外的,也可能是教育行政上、教师或学生方面的,等等。这就要求校长在课程实施中发挥统筹作用,学校校长的办学理念直接影响课程实施,如果校长对课程改革表示支持,并给予关注与鼓励,解决课程实施中的困难,课程改革将能有效地进行。反之,则不利于课程改革。

(五)构建良好的学校文化环境

课程实施靠教师来操作,学校是否具备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效果,关键是学校有一个共同合作的文化环境。校长、教导主任、学科负责人、任课教师是否达成共识,将影响课程实施的运作和结果。教师文化对课程实施也有一定的影响。有人对教师文化作过深入的分析,认为教师中存在四种不同的文化:(1)个人主义文化。奉行独立成功观和不干涉主义。对于自己,教师通常孤立地从经验中学习,把求助于他人视为无能;(2)派别主义。表现为派别内的紧密联系和派别间的漠不关心,以至竞争对抗,课程分科、年级制度以及校长的专制等都是滋长派别主义的温床;(3)人为合作文化。是一系列正规的、特定的官僚程序的产物,它可以作为自然合作文化的前奏,但是本身具有许多局限性。(4)自然合作文化则是教师自发、自愿的产物。

因此,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听课、协同备课,召开教研会,都有利于课程实施的顺利进行。

(六)重视资源建设

受传统的“课程即教学内容”课程观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过于重视教科书,重视课程知识传递,课程发展以“一纲一本”为主,偏重于书本,视课本为唯一的或主要的课程资源,学习局限于书本。这种观念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与发展。随着课程教材制度的改革,出现“多纲多本”的教材开发制度,这为课程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课程资源与课程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最起码条件和支持。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也就是课程资源的适切程度。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校内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该在课程实施中占据主要地位,校外的课程资源更多地处于一种辅助地位,根据美国课程论专家拉尔夫·泰勒的建议,“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的资源;要加强校外课程;帮助学生与学校以外的环境打交道”。在课程实施中,我们要树立这样的观念,教材不是课程资源的唯一来源,学校的教师、实验室、专用教室、图书馆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任何一项课程改革要得以实施,必须有相应的课程资源的保证,否则课程实施将难以达到应有的水平。参考文献:

[1]Fullan,M.“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in Lewy,A.(ed.)(1991).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Oxord.Pergamon Press.p.378—379. [2]马云鹏,唐丽芳“课程实施策略的选择”[J]《比较教育研究》,2002(1). [3]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5).

[4]陈至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电视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1.1.7(1). [5]张传燧《中国教学论史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6]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0—124. [7]丛立新“知识、经验、活动与课程的本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4).

[8]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46.

[9]Oliva,P.F.(1992),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3rd ed.).New York: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p.18.

[10]王建军“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理念、效果与局限”[J].《课程·教材·教法》,2000(5).

[11]Marsh C.J.(1997).Perspective:Key Concepts for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1.The falmer Press.P50—52.

[12]李子建,黄显华《课程范式、取向和设计》(第2版)[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313.

[13]冯生尧,李子建“香港课程实施影响因素之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1(5).

[14]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15]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23.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9期

课程实施情况分析 篇2

结合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 大部分专业课程可定义为“项目导入课程”, 简称项目课程。项目课程既满足了基本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 又强化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 是高职课程改革的趋势。但更好的实施五年制高职项目课程教学有很多关键点也即难点必须把握好, 项目课程教学才能真正做到满足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一、课程方案确定

项目课程是以工作项目及其任务完成过程为主线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 并能使学习者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学习和有效应用知识的一种课程模式。必须在贯彻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 准确定位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这是项目课程实施的“风向标”。

针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在进行工作分析或DACUM表分析的基础上, 得到课程结构与项目课程的关系如下:

1) 职业素质课程:部分项目课程, 采用案例教学模式, 并适度与专业课程渗透。

2) 基础能力课程:以项目课程为主, 挖掘虚拟或真实工作任务作具体项目。

3) 岗位能力课程:项目课程, 依据“真实”工作任务划分科目, 并嵌入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4) 专业拓展课程:部分项目课程, 延伸学习相关专业内容。

因为可以解决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相对陈旧的问题, 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所以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中我们选择了项目课程教学作为改革方向。但确立实用、优秀的项目是实施项目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项目案例选择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总是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问题, 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 却需要创造性想象力, 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项目课程教学的关键是设计和制定项目。项目的设置必须切合实际, 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且能被学生较好的吸收。在项目设置时, 教师应充分清楚学生当时的基础和状况。项目设置的优劣对课程能否成功实施十分关键, 应具有代表性、涵盖大部分知识点和应用技巧。

依据学习目标和课时数的要求设定项目的内容总量, 根据学习进程选择大小合适的项目, 保证每个项目的内容在一个教学单元内。值得注意的是项目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在项目案例选择时最好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要求嵌入进去。

三、配套教材开发

项目课程教材的编写思路应充分体现项目设计思路和课程标准要求, 可操作性要强。教材内容主要依据工作任务的顺序排列, 适当兼顾学科知识的排序, 并将知识有机地融入到完成工作任务的具体过程当中, 使之构成“项目→模块→任务”的内容结构。可以将项目课程教材内容结构用下图表达:

以五年制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材料检测》项目课程教材示例, 教材开发时体例结构编排可组织为:

项目一:水泥

1) 教学目标和工作任务

2) 内容模块和教学过程

模块1水泥细度

教学目标

工作任务

任务1:水泥细度测试时所用相关仪器的正确选用及使用。

任务2:提供硅酸盐系水泥供学生测试该技术指标。

教学内容及过程:讲解

演示

实操

评价

模块2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

……

3) 情境设计

4) 教学评价

5) 参考文献

项目二: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

……

四、项目教学条件

实施项目教学应该具备双师型教师、项目实践平台、制作用工具和设备、多媒体设施、一体化专用教室等基本条件, 才能发挥它优于传统教学的长处。

项目课程教学对指导教师的任课要求与传统教学相比高很多, 双师型教师资格是必须具备的。此外, 教师在指导技巧方面也要有特色。学生在独立完成项目前, 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 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教师指导的深度要有所不同。项目教学法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 因此, 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即使学生有问题, 也应该是启发性的, 非正面、非全面的提示性指导不但使学生记忆深刻, 还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培养其创新能力。总而言之, 教师的指导要恰到好处。

五、教学组织实施

项目教学以任务书为基本组织形式, 教师在下达任务书时应多强调企业规范, 以增强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社会实用性。项目教学中知识学习与工作任务关系的处理应“以干带学”、“以干促学”。项目课程教学学习成果主要包括实验报告、设计图纸、工艺文件、制作作品、开发软件等。

对项目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要精心组织。结合教材内容安排, 在读、做、想、学等方面环环紧扣, 师生互动, 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项目实施过程要完整有序。项目活动团体的确立要根据具体情况妥善安排, 项目是由学生独立完成, 还是分组合作来完成, 要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来确定。尤其值得强调的是, 项目总结必不可少, 它包括思路总结和技巧总结, 并要把项目进行拓展和延伸。

六、项目课程考核

考核思路可按照如下建议展开:按学习阶段、按所完成项目进行考核。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分别考核, 其中实践能力部分的考核占较大比重。项目学习成果是重要的考核内容, 素质表现在考核结果中应有明显体现。

项目课程教学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教学方法。在项目教学中制定完善的检查与评估机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成果的展评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让学生参与自己学习成就的评价, 在评判时以鼓励学生能力为主, 并指出成果作品中的不足。这样的学习是学生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得不到的效果, 对培养学生自信心等方面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应不断学习探索新的教学理论, 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书籍, 并应用于实践, 使教学成为一种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在学校制定项目课程考核机制时要特别注意三个方面:注重过程、细化评估、适时更新。

综上所述, 以学生为本, 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勤于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在专业教学中, 如何使各专业课程, 转化成若干个可操作的项目, 使得原来的学科知识融合和体现在一个个项目之中。如何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 参与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评价产品的能力得到培养, 获得知识、技能、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的提升, 是值得我们继续认真研究与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黄铁健, 薛晔.中国可能借鉴的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模式[C].世界教育发展趋势与中国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梁俊.关于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四川技术学院学报, 2005.

[3]群慧.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由之路[N].中国教育报, 2002.

课程实施情况分析 篇3

关键词:药物分析;课程标准;教学效果;调查

高职《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实践性强,旨在培养学生强烈的药品质量意识,并能胜任医药行业的药物质量控制工作。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纲领性教学文件。[1]因目前我国尚无国家统一的、系统的药学专业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学校层面的课程标准建设尚不完善。我校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经过多次调研与岗位能力分析,将编制的高职《药物分析》校本课程标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为了更好地了解试行的课程标准实施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我校药学专业学生进行了本课程教学效果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和企业对教学的评价、建议与要求,并将编制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从而改进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选择我校2007、2008级药品质量检测(简称药检)专业学生和药物制剂(简称药剂)专业学生,作为本课标试行和教学改革的试验班级,在教学结束后,以2007级56名实习生、2008级91名在校生为调查对象,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47份,收回有效问卷144份,有效回收率为98%。

(二)调查内容

1.对在校生的调查内容:(1)药物分析课程的学时、课程性质的认识;(2)学生学习情况及学习兴趣的调查;(3))对教师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方面表现的反馈;(4)对课程考核方式的调查;(5)对选用教材的建议;(6)对个人目前学习效果的调查;(7)其他对药物分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合理化建议。

2.对已走上工作岗位实习生的调查内容,在上述内容基础上增加了:(1)调查对象的个人信息如所在单位名称、工作性质、工作岗位等;(2)工作岗位对本课程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需求情况的调查;(3)职业岗位对职业资格证书需求情况的调查。

(三)研究方法

运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对所收回问卷的各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处理,并进行论证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药物分析课程的学时、课程性质的认识

对于课程性质的认识,91%的学生认为本课程很重要,是专业核心课程。对于高职药检专业的学生,95%的学生赞同将高检专业本课程学习时间改为一学年,每周4课时。这样课程学习的时间较为充分,有利于学生今后工作的专业深度。

(二)对于学生学习情况、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的调查

关于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有80%的学生选择熟悉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62%的学生认为能理解老师每次课所讲授的内容,25%的学生选择能够做到基本理解,8%的学生选择理解不多和兴趣不大,5%的学生认为听不懂。在调查对本课程不感兴趣的原因时,发现“基础不好,学习吃力”是导致对本门课程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其次的原因是因为对本专业不感兴趣和认为内容枯燥。其实这两个原因也是相辅相成的,基础不好,学习吃力就会觉得内容难懂,出现厌学情绪,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对专业不感兴趣,也就大大缺少了学习的动力。如何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有待教师在今后授课中做更多的探究和尝试。80%学生愿意参加课堂讨论交流或课堂练习,认为这是增进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在课程学习内容调查中,78%的学生选择了对“常见制剂质量控制方法”、“分析仪器的校正与使用”、“QA与QC岗位”这三项感兴趣的内容,说明学生对与工作紧密联系的实践知识较重视和感兴趣。

(三)对教师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方面表现的反馈

80%学生对于授课教师专业知识及教学方式表示满意,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够做到讲解透彻,条理清晰。74%的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为边讲边练和实际操作,26%的学生喜欢课堂讲授并重点突出。在任课教师是否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方面,比如2010版药典修订要点,药品质量管理网络等方面,85%的学生认为老师做得较好,有补充资料发放,拓展了课本内容,也有15%的学生认为介绍拓展内容的课时太少,还应再增加一些。说明学生认识到了知识更新与拓展的重要性。

(四)对课程考核方式的调查

75%的学生选择“笔试+技能考核”,12%的学生选择技能考核,7%的学生选择“笔试+口试”,5%的学生选择“口试+技能考核”,1%的学生选择口试。这反映出大多数学生对目前所采用的“笔试+技能”的考核方式较认可,多数学生还是较注重自己的实践操作技能与理论水平的共同提升。

(五)对选用教材的建议

70%的学生选择内容丰富并知识更新的教材,30%的学生选择容量少、知识点少、容易的教材。说明多数学生也充分认识到了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专业领域知识不断更新和拓展的重要性。近年来药物分析同其它学科一样也取得了许多新成就,产生了不少新技术如共振光散射技术、均相萃取技术等。[2]因此在选择教材时可注意选用兼顾内容更新并实用的教材。

(六)职业岗位对课程需求的调查

83%的实习学生认为,溶液或试剂的配制、常见分析仪器设备操作、常见药物制剂的检验这些技能对所在检验工作岗位最有帮助。68%的学生认为,药品质量标准体系、数据处理、药品检验的基本程序这些理论知识对工作最有帮助。

在其它合理化建议方面,有超过82%的学生希望学校在实验室仪器设备方面加大投入,多增添企业常用的仪器设备,使学生所学技能与就业的职业岗位实践紧密衔接。还有67%的学生认为应加大技能训练课时比例并进行严格的技能考核。部分学生建议增加师生讨论交流的机会。另外,基于学生普遍基础薄弱,对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应放慢节奏,采取多种授课形式,内容要精简,放慢讲透,让学生充分消化和理解。

三、讨 论

本次调查较全面地反映了我校药学专业高职生对《药物分析》试行课程标准实施后教学的满意程度。通过调查获得了一些有规律性的、有实际意义的信息,根据反映出来的问题,计划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课标的修改完善和教学改革。

(一)课程教学内容精选化、实用化

对总论中通用检验方法放慢节奏讲透,而对各论内容可再进一步精简。典型药物引导学生依据由结构特点到理化性质再到质量控制方法这样一条主线来学习。注重联系职业岗位实际,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将实用的药检行业企业知识和实践内容补充到校本讲义中,与教材配套使用。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除了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通过多媒体教学、小组学习、边讲边练,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兴趣。例如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可以从制药企业、医药公司、药品检验所等部门广泛搜集药品质量案例,结合教学中的热点、难点与关键问题讲解分析,使学生产生学了就能用的感觉,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三)注重实践教学,改革考核方式

今后还要加大改革力度,更大幅度地提高技能考核所占比例。多参观、见习药检所和药厂质检部,提高感性认识。技能考核选择具体的检验工作任务为载体,提供待检药品及相应的质量标准,从试剂选用、溶液配制、仪器选用与校正、结果判断到检验记录与报告的书写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技能考核比例的提高,加上技能鉴定考证的动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将会大大增强。

(四)大力开发现代教学资源,提高学习效果

今后要大力开发多种教学资源,如视频、动画、图片和精品课程网站等。药品检验的标准操作视频,学生常见错误操作录像的对比播放既能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又可以帮助他们规范自身的操作。另外一些实训项目,如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大型精密仪器,由于场地、设备数量的局限,无法做到一人一机,借助开发或购置仿真教学软件,让每个学生借助仿真软件模拟练习和熟悉操作流程,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我校的《药物分析》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与要求、评价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与优化,但是如何进一步使课程目标具体化,教学内容与要求系统化、实用化,评价方法科学化,有效实现教育标准与企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的有机融合是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田凤权.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建设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8,(4):60-62.

课程实施情况分析 篇4

随着教育观念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的变化, 素质教育已逐步取代传统教育并成为主流。当我国学校体育教学还在一味地追求比赛成绩时, 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教学已经开始弱化竞技体育观念, 把爱好、健康、快乐体育作为重点。相比之下, 我国的传统体育教学面临着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和组织方法上, 内容比较单调, 娱乐性不足, 组织上存在着僵化死板, 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 传统教学所能够提供给学生的也与学生的需求严重脱轨。目前, 在体育课上, 由于课堂感染力不足, 学生难以集中精力, 呈现出消极、被迫的课堂态度。为了转变以竞技体育为主的体育教学形式, 使其向着趣味、健康的方向迈进, 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为之努力和奋斗, 积极探讨和研究现状所隐藏的问题。

新的国家课程标准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构建了三个课程目标层次, 但没有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要求。因此, 体育教学工作者们要以此政策为基础, 因地制宜, 与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 建立一种能够充分带动学生积极性, 并具有感染力的体育教学模式, 使学生在课堂所学到的知识充分利用到实际生活中。众所周知, 中学生逐渐步入青春期, 面临着身体和心理的转变, 同时又面临升学、情感以及社会交际等问题, 中学生的成长问题已是全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焦点。因此, 合理地利用体育教学来有效地引导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尤为重要。转变传统竞技体育的教学形式, 在课堂中融入体育游戏, 从狭义上来看, 对于增强课堂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带动学生积极性, 引领其身心向着更加健康全面的方向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广义上, 对人才培养以及科教兴国也有着积极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 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在校生为调查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程度

调查显示, 学生对体育课满意的为43人, 仅占到了26.9%;对体育课一般满意的为52人, 占总人数的32.5%, 这些人中对与体育课的态度比较消极, 属于消磨时间;不满意的为65人, 占总人数的40.6%, 学生感觉体育课形式单一, 并且部分学生的不满意也与体育教师的能力有很大关系。调查反映出的问题值得深思, 当今的教学形式不仅要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 更要在此基础上, 丰富体育游戏类型, 更要求体育教育工作者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感染力和亲和力, 以促进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2 体育游戏进课堂前后学生对其态度变化的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表1、表2可以明显地看出, 在中学体育课堂中, 融入体育游戏前后, 学生对其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可以看出, 体育游戏进入课堂前, 喜欢的人数是45人;体育游戏进入课堂后, 人数则增加到了90人, 呈现出成倍增长的态势。其所占比例, 更是从不足总人数的1/3, 增加到超过总人数的1/2.由此可见, 通过体育游戏的融入来指引学生, 能够有效地增强其兴趣和积极性。体育是大家共同的.爱好, 中学教学中, 体育课的设置, 其主要目的是教授学生参与到体育中去的意识和技巧, 传统体育课主要是以机械授课的方式进行的。然而中学生并不是天生就喜爱体育课的, 事实证明他们对只是单纯以讲授课程、锻炼身体为目标的现行体育教学存在很大的反感, 甚至厌恶。中学阶段的青年, 叛逆性很强, 心理上需求新奇、刺激、轻松、活跃, 而游戏所给予的愉快和乐趣, 是一种天然的学习诱因。所以, 将体育游戏融入到体育教学中, 能够活跃课堂氛围, 增强课堂感染力, 创建一个更加放松、更具有乐趣的环境, 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 促使其更好地参与体育锻炼, 学习体育精神, 最大可能地满足中学生的需求, 推动体育知识在现实生活的应用以及体育灵魂与社会的融合。

2.3 传统教学方法与游戏教学方法的对比

调查显示, 认为传统教学方法好的仅有41人, 占25.6%, 比例相对较小。根据统计学原理可以推断出, 整个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的体育教学中结合体育游戏教学的比例有可能会更低。而认为游戏教学方法好的有119人, 占74.4%.两者差距很大。这说明, 学生对体育游戏教学的期望度还是很高的, 都盼望能够在不远的将来, 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能够发生变化, 使大家更有兴趣、更加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 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锻炼身体, 增强自己终身体育的意识。

2.4 体育游戏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

体育游戏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能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体育游戏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 体育游戏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中学生情感问题最广泛的表现是郁闷, 而游戏则成了其情感发泄的有效方法。其中, 当中学生产生郁闷情绪时, 最多的选择便是体育游戏, 占48.7%.其次, 选择娱乐游戏的人占31.3%;而选择其他游戏的人仅占20%.由此可见, 体育游戏成为了其情感释放选择最多的手段。由于体育游戏能够最直接地使学生们的身体产生反应, 从而使其内心的情绪得到释放和缓解, 因此, 在课堂中融入体育游戏, 能够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体育游戏是一种特殊的体育文化。体育游戏的特性主要包括教育性、娱乐性、竞技性、趣味性, 能够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 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体育游戏还能够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完善体育教学组织, 提高体育的教学质量。

通过调查与分析得出, 把体育游戏融入到中学体育课堂中后, 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体育课的热身活动也从原来枯燥无味的跑步变成了更加有趣的体育游戏, 对体育课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 对体育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增强了学生心理适应能力, 学生解决了不愿意上体育课或怕上体育课的问题, 这是在以往传统体育教学中所没有的。

体育游戏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不追求个人成绩, 而注重团队利益, 增强了同学之间的配合和默契。同时, 也能使学生养成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的意志品质。改善学生的叛逆心理和强调自我意识的错误思想。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力和协作能力, 为以后步入社会提供帮助,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2 建议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 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选择对体育教学有意义且能够辅助教学的体育游戏, 这样可以保持课堂快乐的氛围, 提高体育的趣味性, 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任务。

表1 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 (体育游戏进课堂前)

表2 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 (体育游戏进课堂后)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时, 体育教师要向学生进行相应的讲解和示范, 使学生能够掌握游戏的内容。保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有相同的机会参与, 保持体育游戏的公正和公平。

为了能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内容以及获得理想的教学成果, 在组织游戏时要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等因素进行分析, 根据教学的内容制定具体的游戏。练习强度不宜过大也不能太低。比如, 课前利用负荷强度较低的体育游戏, 可以起到热身的效果。而在教学的主要部分应采用运动量相对强一点的游戏, 可以让学生体会教学内容, 逐步掌握动作要领。

参考文献

[1]贺天津。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1) .

[2]杨淑丽。体育教学与体育游戏[M].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

[3]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

[4]吴胜平。浅析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 .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报告 篇5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独立生存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为其健康成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要完善新课程体系,而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是新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开好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一、课程开设内容

我校目前开设的地方课程有:安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教育等。我校自主开发的校本教材有:学校编印的《站人文化》《标识》《文明礼仪》等。

二、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办法

1.加强领导、健全制度。

为了切实把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落到实处,促进我校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学校专门成立了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教育教学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挂帅担任组长,建立了一把手主抓的运行机制。组织在教学中具有一定课程开发能力和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和实施,并定期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抓好教师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由于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涵盖的知识面比较广、内容也比较繁杂。我们缺少该方面的专业教师,于是我们以教师培训作为工作的切入点。组织教师加强学习,大力开展“校本培训”,为将学习落到实处,我校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为教师学习、教学创造条件,不断开阔教师视野。我们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学科培训活动,积极培养骨干教师,发挥辐射作用。我们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听课、参与式评课、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3.加强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教学与研究。

(1)成立教研组织。明确责任,各负专责。严格教学常规管理、形成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围。我校按照新课程要求,进一步规范了备、讲、评三位一体的教研模式。在备课上,要求教师必须做到:钻研教材时联系新课标;研究教材时琢磨新课标;编写教案时体现新课标;每节教案要达到环节全、层次清。突出实践性、实用性、实效性。在讲课方面,要求教师围绕新课标,体现新课标,渗透新课标。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能力为目标;力争实现由重教向重学的转变;由重知识向重能力的转变。在评课方面力争做领导评、教师评、自我评、学生评,相结合的方式。让教师在评课中取长补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初步形成人人参与教研的良好格局。

(2)教师小课题研究。根据地方教材与校本教材的地域性窄、实用性强、知识性广等特性。要求每一位教师在自己所担任的学科中有针对性的进行课题研究,不断积累研究成果,形成良好的以教研带科研,以科研促教研,向教研要质量,向科研要改革,求得教研与科研的共同发展。

三、我校在开设相关课程中遇到的问题

1、长期以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别人编写的甚至连教学参考书也齐备的教科书,教师的专业能力发挥受到很大的限制,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不仅会 “教”书,还要会“编”书。因此,学校和教师课程意识与开发能力的欠缺,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大困难。

富裕县第一中学

2、地方课程只有教科书,没有教师教学指导用书,老师们在备课上课时有点困难,不好把握教材。

3、课程的评价没有硬性的指标,学生无法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效果有待提高;家长更多关心的是文化课的学习,由于其它文化课存在课时不足的实际情况,课程的设置面临一定的社会压力。

四、建议

1、建立有效评价制度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看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还需要制定具体的评价工具.落实对学生具体能力发展的评价。如在调查访问中问卷设计能力、交往表达能力,在撰写报告、资料整理中数据分析、统计的能力。其次,在综合素质测评中,实验区已经探索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办法。但如何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发挥评价的正确导向。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也需要作进一步摸索。学校还要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建立正常的评价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

2、加强师资培训,建立由不同学科教师参与的指导小组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全新的课程,新颖的课程理念落实到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上有一定的难度,有些教师往往将这类课程定格在课堂中“教学”,但这类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需要教师有广泛的知识和综合的能力。一方面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开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探讨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成立由不同学科教师参与的指导小组,共同对学生研究的课题进行指导,为学生小组提供不同方面的帮助。弥补专任教师单一的学科背景,发挥了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特长,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

2009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总结 篇6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地不断纵深发展,校本课程开发也越来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我校,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实践,发现了原来校本课程开发中一些做法的弊端。对此,我们相应听取了一些教师的意见,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又进行了研究讨论,对校本课程开发做了一定的调整。我们感到现在的校本课程开发方式不仅能充分调动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自主能动性,而且强化了教师之间的研究,突出了学生的特长发展,凸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大大增强了校本课程实施的实效性。现把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三个转变总结如下:

一、由集中授课向集中与分散授课相结合转变,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原来我校校本课程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把所有的校本课全安排在周三的第六节课,这样安排方便学校的统一管理,但同时存在学生下课串班活动时带来的不便,有时个别班级下课稍稍晚一点,便耽误其他班级正常活动。另外,统一授课还导致教室不够用,教师却有富余,不利于师资力量的充分利用。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把集中授课方式改变为分散授课和集中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即教师根据自己特长及学校总体规划,自主选择校本课程、自主安排时间进行授课(自主安排时不可以改动法定课时),然后把自主选择、安排情况上报教导处,教导处根据学校整体规划做相应调整,同意后再反馈给老师,进行授课。音乐、体育、美术、微机、摄影等相关科目则定于周三统一上课,方便学生自主选择,促进学生特长发展。现在主要确定的科目有1—2年级的口语交际、趣味数学、文明礼仪;3—4年级的生活作文、数学探索、文明礼仪;4—5年级的综合实践、摄影、电脑编辑;5—6年级的口头作文等。

二、由课程多样化向相对集中转变,便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研究。原来我校校本课程共开设十几门课程,虽然更多的为学生创造了自主选择的机会,但因为种类比较多,教师之间缺少共同研究学习的机会,教材的开发和编写都受到一定的制约,校本课程发展缓慢。因此,我们调整了相关科目,把原来语文这一门类中的成语天地,美文欣赏、语文百花园、阅读赏析等科目全部浓缩在作文系列中,因为作文就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在进行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特长,有侧重的进行成语、美文、阅读等相关训练。这样,浓缩后的科目比较集中,同年级至少2人选同一科目,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研讨、交流,共同开发编写教材,不仅使校本课程授课更有实效性,而且促进了校本课程的发展。

三、由随机命题、选题向课题研究转变,凸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原来校本课程的科目是教师自主随机申报的,学校充分尊重教师选择,没有做大的调整。这样使得选题多但比较零散,缺少中心研究议题。现在,学校在教育教学科研项目的基础上,调整了教师的选题,使多数教师选题与科研项目结合起来。如语文系列的口语交际、生活作文、口头作文,在这一系列研究中,教师不仅有研究的伙伴,而且不乏研究的热情,如邸向杰老师常把学生带到课堂外进行实际的对街道、行人、树木的观察、进行放风筝比赛,中高年级的语文老师还带领学生参观高原山庄、参观金山苑小区等。通过一些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实践活动,学生写出的作文明显好于以前,这不能不说是作文研究后的收获。在语文教师共同研究的基础上,推动着我校的作文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另外,4—5年级的综合实践也是市级研究课题。我们利用校本课程时间亲自带领学生走上街道,进行交通知识的实际操作学习,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仅学到了书本上没学到的知识,而且在这样的实地学习中充分认识到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据他们的班主任反映,学生上过交通安全课后,安全意识更强了,学生间常常在放学时提醒要注意安全。

课程实施情况分析 篇7

随着我国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 采用“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过程和课程开发项目的方法已成为职业课程开发主要的方法, 这两种方法都强调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一些典型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实践任务, 提高他们的整体专业能力、质量和基本的工作经验。“工学结合”是通过改变课程发展“学科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课程理论, 结合研究、工程实践, 培养学生“企业项目”为中心的课程, 使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 完成职业能力的学习和锻炼, 获得知识、形成经验, 通过具体的实践任务塑造社会企业需要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并逐步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模式

进行模式的建立应先成立由企业、行业专家、软件技术专家、教育教学专家和专业带头人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然后, 对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实施以软件为主, 职业成长模式和高等职业教育法相结合, 实践项目为载体, 课程内容开发与软件技术开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 通过研究, 建立典型的任务组。通过对国内软件市场、软件行业、软件公司、资讯科技相关业务以及企业IT部门的研究、数据调查分析, 以及对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深入采访, 对国内需求的软件人才方向和趋势予以充分的掌握, 确定“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模式的发展方向。

(2) 采用典型任务完成法, 形成行动领域。在实践的工作场所, 利用典型的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之上, 确定培训目标。

(3) 通过工作过程分析, 来确定学习领域。要深入分析工作学习的整个过程, 对区域行动进行详细的解析。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 利用职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高中教育的规律, 对“职业教育法”综合运用过程, 建立一个操作系统的课程。

(4) 使用课程项目的方法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以实践为载体的学习, 必须要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并对学习分解的项目进行认真设计, 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知识学习, 对能力和专业素质的研究, 打破固有的研究方式, 采用新的研究方法进行学习等领域的研究。

(5) 以行动为导向的方法, 可以使得教学实践取得发展。利用行动导向对学生进行教学, 使学生在行动中对知识的主要特点进行掌握;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设计教学内容, 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境的信息, 进行规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 设计教师行为、学生行为, 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工学结合”课程实施

在高职院校的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中, 从一开始就定位为“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企业培训相结合, 最终实现人才的培养。

学生学习的前三个学期主要是在学校机房进行专业理论的学习, 完成专业学习的基础课程, 并让每个学生完成一些小的技术项目, 使学生具备从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四个学期开始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 以学校和企业软件项目为载体, 基于工作过程完成专业核心课程。

第五学期组织学生成立项目团队, 并分配学生一些中小软件外包项目让学生完成, 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技能水平初步形成, 并在知识的运用与实践中实现“准软件人才”的转变。

第六学期组织学生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建设, 投入到工作中, 完成“专业技术人才”的过渡。

四、“工学结合”新课程体系相配套的专业课程建设

课程实施情况分析 篇8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师改变;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009-02

1 课程改革现状和中国教师的困境

中国教师在进行课程改革中所遇到的困境往往与教师对于水平的理解及其习惯的评价方式有关,此外,对于教学的复杂性理解不够,也是造成困境的基本原因之一,虽然人们非常清楚教学乃是学校的主要工作。

由于中国社会长期以来都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特别是参加国家统考的结果,来判断一所学校的教学水平,因此教师们或许不大愿意贸然走入未知的教学领域去试验某种结果难以预料的教学新方法。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这一古老的传统在中国社会已有千年历史,至今依然被许多教师当做基本信条,而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同时进行的许多研究表明在是否愿意改变教学这一点上,中国教师的态度往往显得有些犹豫。

2 教师的自愿程度分析

教师是否自愿支持改革,其准备程度如何?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对此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在此从改变教师观念、教师赋权和改变环境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讨论。我们认为要改变教师,首先必须将教师看成是学习者,让他们体验一段通往自我完善的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态度将会改变,能力也会得到提高,直到被赋予权力。即,如果没有一种能让教师在其中逐渐学会改变自我的环境,教师赋权就不会成为现实。

2.1 让教师学会改变:教师必须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教学倾向,否则便无法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在中国教师看来,目前的课程改革并不能使教学水平得到什么实质性的提高。改革者只不过是在督促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而已。改革引发了一系列的不确定性,如果处理不好,反而会破坏已经取得的良好水平。因此,倘若没有充分的哲学论证和稳定的实验结果,便没有理由要求教师满怀激情地投入课程改革。

如果要改变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和教学方法,就必须对教师提供学习机会,让他们逐渐学会转变,让学习与转变并驾齐驱并指向相同的终点。在变革过程中,教师的改变与发展和课程实施是并肩而行的【sup】[1]【/sup】。教师改变不仅是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而且是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目标,二者相辅相成,在功能上具有很多重合之处。

2.2 教师赋权:“外在权力”与“内在权力”:除了学习转变之外,在中国学校,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乃是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能否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领导权。言外之意,需要将权力赋予教师。而将权力赋予教师就会让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体会到自己的力量,这种力量来源于教师的专业知识的成功实践。实际上,课程改革为教师自我更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崔允漷,2002),但教师也应善于抓住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当然,他们必须自信地面对这一挑战。

赋予教师以权力激励教师在学校中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在一定意义上,教师赋权主要表现为一种外在权力,这种权力可以增强教师的实力;由此教师便能提高自己的职业地位,获得专业知识,并且参与决策制定(Wilson&Coolican,1996)。虽然外在权力可以促使教师参与校务,但却无法保证这种参与是受驱于教师的内在动机及责任感,同样,它也不能担保决策制定是来源于理性的专业判断。由此便不难理解“外在权力”在教师赋权中的重要意义(Wilson&Coolican,1996)。

香港中文大学的卢乃桂教授在“跨文化对话:全球视野中的中国教育”国际研讨会中就课程改革、水平与教师: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的经验这个主题演讲中谈到如果没有教师的支持,为培养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素质人才而发起的课程改革计划不然会遭遇到许多阻碍。要获得教师的积极响应,课程改革的决策者除了应该重视教师的价值外,还必须深入了解教师的职业关心。教师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支持课程改革,这就是教师具备专业上的高度自信,或者说教师能在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体会到一种自我成功感:他们不仅觉得自己有权力发动改革,而且能在教学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这意味着改革有利于赋予教师以权力。

就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教师赋权应被理解为鼓励教师强化并发挥自己的“内在权力”(包括深厚的专业竞争能力、教学决策能力以及责任感)。这种以增强“内在权力”为本的教师赋权明显不同于以扩大“外在权力”为本的教师赋权(包括职业晋升、补充知识、加入所属学区的决策制定机制)。应该将中国教师的赋权问题置于等级、默认及顺从等文化语境中来考察。

2.3 环境因素:如果没有一个支持教师改变自我的环境,教师赋权便是一句空话。更具体地说,这种环境支持包括良好的领导关系,强大的合作机制,共同的教学文化,宽松的制度体系以及充足的专业发展机会。只有在这种环境中,教师才能摸索出课程改革的实施方式。

对于那些支持课程改革的教师与校长来说,最大的挑战莫过于结构性的束缚总是会限制他们的决策选择,并且降低他们实施改革的效力,远非仅凭教师的智慧与意志所能克服的。自愿与能力是校长与教师面对课程改革时必须具备的最为基本的素质。应从教师赋权以及提升教师内在素质出发,将专业发展计划的重点放在培养教师的实验与反思精神上。无论通过何种学习渠道,只要教师学习之后能成功地将自己的理念落实在教学实践中,他们就会变得自信起来,并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体会到自己的影响力。

3 教师改变与课程实施

教师处在改革漩涡的中心,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改变促进或阻碍着课程实施的进程,与此同时,课程实施中的诸多环节也在影响着教师是否以及如何进行自我改变。若二者的目标一致,改革自然会得到顺利的实施;若教师拒绝改变,或者教师改变与课程实施背道而驰,改革就只能止步于课堂之外。那么如何避免这种不利局面出现,使教师改变与课程实施之间产生良性互动呢?

3.1 妥善管理课程实施的步伐:前文已述,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表现总是差强人意:当改革来临之际,教师仿佛更想躲进自己的舒适地带而不愿作出改变。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学者界定的“渐进性改变”和“根本性改变”的区别中获得启示:教师在日常专业实践中不断进行的是渐进性改变,而课程改革、尤其是自上而下的大规模课程改革期望教师作出的是根本性改变。当教师改变不符合外界期望时,人们就会认为教师是在抵制改革。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并非全盘抵制所有的改革要求。如果某些改革要求是符合教师的主观标准——这也是他们进行渐进性改革时依据的标准,他们就会主动顺应外界要求做出改变。与之相反,若教师认为改革要求无助于提高效率、改善学生学习,他们就会以华而不实为由拒绝改变。这种情况在今天的改革实践中屡见不鲜。如理查森指出的那样,“教师对变革的抵制根本不是问题,但让教师按照别人的期望那样做出改变则会成为一个问题”【sup】[2]【/sup】。

由此看来,当我们在课程实施中遭遇困难时,改革的倡导者和促进者们不妨采取这样的思路:在要求教师做出根本性改变的同时,我们也不可忽视教师渐进性改变的重要性。若我们能够在权衡教师渐进性改变的基础上提出变革要求,符合人们期望的、根本性的教师改变就更容易发生。因此,课程改革,尤其是大规模课程改革必须妥善管理课程实施的步伐,使教师改变能够和改革要求配合起来,从而实现良好的实施效果。

3.2 提供支持,引领教师改变:处理好渐进性改变和根本性改变的关系并不意味着要让课程实施完全顺应教师的渐进性改变。尤其是在实施大规模课程改革时,后者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渐进性甚至有可能导致课程变革回归常态,这恰恰是改革的决策者和促进者们必须设法避免的一种危险。于是,引领教师改变的方向,使渐进性改变得以提升,从而实现符合变革期望的教师改变就成为我们在课程实施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教师改变必须经过忍痛割爱、冲击适应和专业再生三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是最漫长而令人痛苦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已经充分的体验了改革带来的各种冲击和挑战,然而,在新的专业实践模式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已经离开舒适地带的教师又对自我改变的方向感到十分迷茫,这导致教师改变陷入了一种风险与机遇并存的两难境地。如果教师能够在自己的不断试误中积累经验并冲出困境,他们的专业实践就会得到升华。但是大多数教师在这个阶段都需要得到来自外界的引领和支持。若此时我们不能给教师指出方向、加以支持,因势利导,许多教师就会退回原有的行为模式之中,并且对课程改革和自我改革丧失信心。

分析表明,教师改变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并且各维度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惠的相互作用。这告诉我们,无论从哪个维度入手都可能带来教师的改变,但同时也提醒我们,若只是从一个维度入手,我们恰恰无法最终使教师发生令人满意的变化,反而加剧教师所处的困境。对课程实施中教师困境的研究表明,困境产生的根源在于变革与其所处情境之间在专业、资源、制度和文化四个方面出现的不同步变化【sup】[3]【/sup】。如果任何一个方面的变化失去了其余几个方面的同步变化作为支持,都会给教师改变造成困境,我们就需要具有一种综合的观点。

这种综合的观点要求我们从全局出发,思考课程实施中教师面临的挑战和我们为教师提供的支持之间的关系,同时从专业、资源、制度和文化四个方面审视教师遭遇的冲击,并且为其提供相应的引领和支持,使这些方面的变化能够达到同步。在专业方面,要为教师提供具体、及时的专业指导,使其明确专业发展的方向;在资源方面,要有合理而充足的资源配置,并为教师提供与改革理念相匹配的课程材料;在制度方面,学校和行政部门要调整现有的组织结构和规章程序,为推动教师改变提供制度保障;在文化方面,改革的倡导者和促进者要更新那些与变革理念不相匹配的文化规范和价值观念,为教师改变提供宽松有利的社会文化环境。概言之,所有这些措施的目的就是为教师在充满不确定因素的改革情境中的自我改变创设一种安全的心理氛围,引导和鼓励其专业实践朝向符合我们预期的、有利于课程实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志永,钱民辉. 北京大学举办“首届教育社会学国际研讨会” [J].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

[2] 尹弘飚,李子建.论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改变.教育研究[J].2007年第3期

[3] 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9月

[4] 深圳市南山区课程改革调研组.课程改革的理性反思.青年教师学报 [J].2007年第2期

上一篇:五四活动发言稿下一篇:送太上人之四明,送太上人之四明王冕,送太上人之四明的意思,送太上人之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