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的实施(共12篇)
课程改革的实施 篇1
对于课程实施的研究在我国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 国外关于课程设置的理论和几种主要教育哲学流派的课程观被介绍到我国, 课程实施的概念随之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 我国学者除了介绍、评价国外课程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新进展以外, 还致力于课程理论的本土化研究, 课程实施的研究也随之进入探索与发展阶段。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课程理论的研究在借鉴吸收的基础上逐渐构建了自身的理论体系。但是目前人们对课程实施范围的理解并没有达成一致, 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1) 课程实施是将预期的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持此观点的人认为, 课程实施涉及包括课堂教学在内的国家、地方、校区乃至学校等各个层面。 (2) 还有学者认为课程实施就是教学。他们认为课程实施就是对课堂教学的研究, 教学过程就是课程计划的实施过程。
在这两个范围之下, 许多学者从课程实施的取向、课程实施的策略与模式, 以及后现代视野中的课程实施等多个角度来研究课程实施。其中对笔者启发较大的是崔允漷关于课程实施新取向的研究。他所说的课程实施取向是将课程实施等同于教学过程来说的。他认为目前我国关于课程实施或教学主要有三种类型:基于教师经验的课程实施、基于教科书的课程实施和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实施。我们应该从基于教师自身经验或基于教科书的课程实施, 走向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实施。所谓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就是“希望教师分享到部分课程权力, 除了关注‘教什么’和‘怎么教’以外, 还需要关注‘为什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规定的学习结果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评价、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改进教学等一系列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这要求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能够恰当处理教学内容, 但并不是标准化, 而是教师能够整体地思考教材、课标、教学与评价, 做出合适的课程决定。
就目前来说, 这一课程实施取向也许还不能要求每一位教师完美地实现。我们大多数教师还是以教材为主来进行课程实施。并且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重视程度、理解程度不够, 教学目标有时仅仅是写教案中的一个例行的步骤, 即便是明确了教学目标, 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契合目标, 依然是按照经验、教学参考书来实施, 使教学目标形同虚设。而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中, 源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是先于教学内容而存在的, 教师需要根据先定的教学目标处理教学内容。所以, 我们实现课程实施的转向, 第一, 要逐步摆脱教材、教学参考书对教师的自身限制, 教师必须围绕依据课标设定的教学目标来展开教学, 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来满足学生多样的学习需要。第二, 根据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教学目标要指明学生预期的表现结果, 教学活动的安排应该是能指引学生去证明自己的学习结果, 也就是对于教学的评估并不是用课后单元检测等方式体现出来, 评估设计应该先于教学设计, 评估在课堂中进行, 能够随时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
我们以《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为例。这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对于这篇课文, 根据课标确定的教学目标都离不开这三点: (1) 学习小说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 体会作者巧妙的构思, 掌握曲折的情节。 (3) 认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关系的丑恶,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那么针对这一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感知课文、理解课文部分也大体都是以下几个步骤: (1) 学生默读全文, 初步感知小说内容。学生尝试复述故事梗概。 (2) 可以按照“盼”“赞”“见”“躲”, 将课文分为四大部分。请学生分段:第一部分开端: (1~4) , 盼于勒。第二部分发展: (5~19) , 赞于勒。第三部分高潮: (20~47) , 见于勒。第四部分结局: (48~49) , 躲于勒。 (3) 深入探究——“人物形象”。 (例如, 齐读20段“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提问:此句烘托出菲利普夫妇怎样的心情?) (4) 拓展延伸——金钱观。 (5) 总结升华。
我们可以看出来, 教师在教授本篇课文时完全是基于课文来进行, 即便是设立了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表面上看似也涉及了教学目标的内容, 但是我们根本无法得知学生对于目标的实现程度。学生完全处在一个被动思考的过程, 本质上还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教师的体验很难转化为学生的体验, 上课过程中也容易变得比较枯燥。对于这篇课文, 我认为教师应该先抛弃传统的教学思路与方法, 进行以下几点改进设计:第一点是与其让学生直接将课文划分为四部分, 总结各部分标题, 不如从设置问题开始。教师将以下内容板书, 然后提问学生:老师板书的内容你认为与小说的故事情节相比有什么差异?小说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样的设置, 如果学生找出了不同, 也就说明学生理解了文章的构思, 可以容易检测出学生关于课文结构的理解程度, 与目标2是吻合的。)
菲利普父母:趋于勒—盼于勒—躲于勒
于勒叔叔:穷—富—穷
第二点, 分析刻画人物之前, 设置问题:你认为课文中主要人物是于勒叔叔还是菲利普夫妇?为什么? (学生能够自然地、主动地去围绕这个问题分析人物, 教师通过分析也能够看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学习结果, 适时点拨。) 第三点就是教师在进行最后总结时, 可以提问学生:嫌贫爱富的人我们电视上、身边很常见, 但是这篇文章为何能成为经典呢?在布置作业上, 可以让学生与写作训练相结合, 呼应检查学生目标达成程度。比如, 结合学生之前学习的《变色龙》一文, 将本文菲利普夫妇对叔叔的态度仿照《变色龙》改写。
通过以上的几点改进, 我认为能够引领学生更容易地理解作者的深刻构思, 教师也能够随时通过学生的学习结果来改变教学策略, 分析目标的达成。并且这一课程在实施时, 具体的教学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地与对话式教学相结合。现在基本上老师为了避免满堂灌之嫌, 都在课堂上多提问, 并且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但是这其中大多数提问都是机械式问答, 毫无价值。因此, 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只注重学生的回答, 关注点也应该放在教师的问题质量上。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认知水平以及学习习惯, 同时还要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此外, 对话教学场景的特点应该是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发现、信息交换、协商讨论。这种场景的设计构建往往通过谈话线索的导向。而语文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特有的语言性也为其提供了可能。因为“语文学科的能力训练与学生智慧、言语表达的直接关系和最大需求量, 规定了语文课堂中学生学习行为必须以言语为中心”。
我们从解读课标、改变教学策略、重视教学目标的可行性的设定、改变评估设计开始, 逐渐走向课程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新取向。
参考文献
[1]孟凡丽, 于海波.课程实施研究二十年[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02) .
[2]崔允漷.关于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J].教育研究, 2009 (01) .
[3]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课程改革的实施 篇2
一、教师本身对实施新课程改革不主动、不积极
二、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不合理同样制约着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三、农村小学教师所处的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也同样影响着新课程
改革的实施。
1.家长素质低,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加重了老师负担。
2.国家的教育制度改革影响家长的认识,大学毕业也没工作,还不如早点打工等等。
3.农村教师工作量大,工资待遇低也影响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一个重要原因。包班现象,教师素质本身偏低。
试论新课程改革的效果实施 篇3
关键词:教学;课程改革;效果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266-01
新的教育环境下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强化学生的能力发展,只有教学改革才能改变目前我们被动教育的形式。所以,学校方面鼓励并要求教师进行课改,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两年的课改进程的不断摸索下,我们学校的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我们学校主要使用了六步教学法,学校内部设计教学方案和导学内容,将学生以六到八人为单位分成一组,在分组的时候要注意成绩及好和成绩较差的学生打乱分组,这样的分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交流和沟通,组内之间互相帮助,组与组之间良性竞争。这种教学改革模式顺应了新课改提出的以顺应学生终身发展为准则的新思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育形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让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这种教学改革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中东型,改变了传统教育的不良影响。
一、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因此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抓住导入环节设下悬念,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合理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激情;引人入胜的教学实验,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探索、发现等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感,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认真备课,设置具体问题刺激学生的思维发展
好的课程对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有很积极的影响,能够让学生在认真思考的过程中实现探索和发现,进一步掌握知识内容,更为关键的是要强化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探索水平。想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要设计并提出一些列的符合教育发展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也都是从问题发展而来的,只有问题的出现才能够带领我们思考研究,并且进一步研究解决的分析,然后根据自身的能力分析问题并思考一些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实现问题的俄解决。学生吸收知识的过程也是如此,一个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去积极的思考、探索,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解决,从中学习到相关知识与能力,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从中培养了学生今后学习与工作需要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因此我们教师备课时要在设置问题上下功夫,让我们提的问题具有科学性、启发性,让我们的学生在我们的问题中去思考、去实践、去分析、去探索,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去发现问题、解决遇到的问题。另外,教学中恰如其分的问题表现在难度适度,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要适度。这样的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并不断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这样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从中培养了综合能力。所以我们设置的问题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我们教学备课时一定要把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向学生提出的哪些问题要思考清楚,使我们的课题教学富有艺术性。
三、鼓励学生大胆实践,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灌输式教学为主的,其强调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对学生的学习地位不够重视,所以一般都是以教师讲授的过程为标准进行课堂教学,在很长时间以来学生已经适应了这种教育方式的应用,如果老师不再像之前一样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反而不会学习了,这种情况下学生没有独立的意识和形态,没有完全自主的思维模式,更没有和学习内容相对应的实践操作过程,其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都不能满足新的教育目标的要求和设定,创新能力的发展更是毫无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认真分析目前的教育形式,要掌握已有的教学方法,确定其应用的细节,要在分析和探究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总结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的机会,强化学生的实践水平,要引导学生结合实践展开学习,让这些学生一边动手一边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进行学习,总结并归纳相对应的知识内容,最终掌握新的知识内容,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意识,锻炼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虽然大家都明白这些理论支撑,但当这些理论要落实在生活和学习实际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在实际教学中考虑到进度以及不好把握课堂的节奏,我们的老师往往省去了这一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因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才是我们的目的,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不利局面,提高我们中华民族整体的创造力。
结论: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认真交流,详细的展开实践和操作,强化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接受新的概念定义,掌握新的学习思想,实现新的学习能力的应用。这种状况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还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这对培养并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形势我们可以总结出,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思想,注意观察并搜集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提出一些可以开拓学生能力,锻炼学生智力,强化学生思维的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成要主动学习,教师提高了教学课堂的活力,实现了课堂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好;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再认识[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课程改革的实施 篇4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创新,探究
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都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然而, 构建和实行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是教学创新。
1 对教学创新的认识
教学创新是指以学生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学过程。教学创新就是要使教师建立新型的学生观。实现由重教转向重学;重结果转向重过程;重继承转向重创新;重知识转向重能力。教学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中人们最关注的领域, 教学和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因此在教学中以素质教育为指导, 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变为现实关键在于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创新正是基于这一目的, 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 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 以教会学生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 探索和构建教学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模式, 并使之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创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和核心内涵,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创新教育的核心是教学创新, 学校的教育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得到实现的, 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情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不仅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是实行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对于基础知识的教学, 特别是理科教学, 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 不具有首创性。化学中的教学创新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 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 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 发现“新”现象, 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 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这就是化学教学中的教学创新。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 其本身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践性, 并且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密切联系。因此, 如何利用化学学科的特点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 努力造就一代创新型人才是化学教育和化学教学中的一个很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
2 建立教学创新的目标
教学创新是以教学上的创新实践为依托, 以时代创新精神为指导,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实践。为此认为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教学:
2.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情感
创新过程是智力活动过程, 但必须以创新个性为基础, 以创新情感为动力, 只有在智力和创新情感、创新个性、创新品德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 人们的创新才能才可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创新情感主要包括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强烈的创新激情等因素。创新个性主要包括好奇、想象、勇敢、挑战、富有幽默感、独立性强、有恒心以及一丝不苟等良好的人格特征, 创新品德主要包括勤奋、合作、奉献等品质。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教学中可以提出一些身边的现象, 如为什么雷雨交加的地方植物长得很茂盛?为什么暴露在露天的铁器容易生锈?发明了塑料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它可是一项糟糕的发明哦。激起学生对化学的求知欲。在教学中还结合教材介绍一些化学家的献身科学事业的事迹, 例如, 门捷列夫发明了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发现是化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它结束了人们对元素性质杂乱无章和盲目的认识, 开辟了有目的、有规律、有系统地研究的新时代, 有力地推动了物理、化学等学科的近代理论的发展。让学生从中吸取有益的思想启迪, 激发创新情感, 培养创新个性和创新品德。
2.2 注重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具有开放性、独创性、自主性等特征, 是创新过程的智力活动, 是教学创新的重点。在以往讲解“水”的构成时, 我们都先知道它的分子式是“H2O”再讲解其性质。现在我先通过水的电解实验, 得出两种不同的气体, 经过检验得知分别是氢气和氧气, 并提醒学生观察两个电极上产生气体的体积是否相同, 给学生设置了问题, 让他们在实验中得出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 由此得出水的构成是“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结论。
多层次、多维度地学习、理解化学基本知识。对基本概念应仔细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对相似的概念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多维纬度去分析、对比, 找出异同。对基本定律、理论, 基本公式不但要熟练它的常用功能, 还要能够在不同条件下变换它的功能, 灵活运用。
创新思维就是要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激活创新能力, 不是从现成的公式、定理出发, 而是从鲜活的生活实际出发, 从身边的问题出发, 使学生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中体验获取知识的乐趣和价值。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强调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应注意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进行“变式”教学, 启发学生巧妙地运用知识, 训练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能力;利用“扩展性”问题, 促进学生的思维不断适应变化后的新情况, 学会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分析,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得以发展。
2.3 形成学生的创新能力
它是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创新思维应用于实践活动所展现出来的价值, 是教学创新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体现。怎样培养创新能力呢?这里谈谈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没有丰富的想象力, 就不可能进行发明创造。在教学中, 充分利用直观、鲜明、生动的化学实验或展示图表、模型, 为学生展开想象活动提供良好的客观条件;同时充分发挥联想。如讲到CH4气体燃烧的焰色时, 要联想到H2、CO气体燃烧的火焰也是淡蓝色;讲到CH4气体的制取时, 联想到利用这套装置还可以制O2, NH3气体;讲到硬水的软化时, 想到水壶为什么易起水垢;讲到浓硫酸的强腐蚀性时, 想到皮肤沾了浓硫酸时, 应该怎么处理。
要培养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运用类比或比喻的方法激发想象。在进行比喻的教学时应设法使学生结合熟悉的事实和经验, 赋予相应的形象, 再迅速转移到被比喻的对象的理解上, 达到既有利于掌握知识, 又能促进想象能力开发的目的。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3 教学创新的意义
在长期以来的化学教学过程中经过认真地行思考, 发现所谓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不是教出来的, 而是学生积极思维, 主动学习出来的。就是要把教学作为一种学习过程, 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独立的思考。把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摆脱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转变到以学习者为中心, 按照学习者的合理需要和能力实施化学教学。教学创新真正意义上的“因才施教”的个性教育, 是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 才能促进学生自我尊重, 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校本课程实施的方案 篇5
2、课时安排:校本课程每周1课时。
3、校本课程修改组的人员参与听、评课的指导,做好校本课程的监控、测评,调控校本课程实施状况,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校本课程的评价:
1、授课教师的评价。学校透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相关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学生学习兴趣,二看学生实际理解的效果,三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四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
2、学生的评价。评价时,我们个性注重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关注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学习过程,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师生关系的实际感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获得成功的体验等成为评价学生的主体资料。评价的方法除了观察、调查、考查学习知识、成果展示等外,我们还建立了学生兴趣特长发展的“成长记录袋”,允许孩子们把自我认为优秀的作品(一张画、一副书法作品、一盒录音带、一个小制作……)放到记录袋中,能够想象几年之后,当孩子们再去看哪些作品时,会发现自我又长大了,或许这作品陪伴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
八、保障措施——课程管理:
㈠建立领导机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组长:__(校长),副组长:__
成员:__
㈡前期论证:
1、利用现有资源,征集教师意见,确定校本课程的具体资料。
2、透过对学生、家长、社区、教师的调查问卷确定校本课程所设置的资料。
3、将开发的课程纲要拿到学生及家长中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能否满足学生、家长的意愿。
㈢培训师资:
1、校本课程理论。资料:《校本课程学习资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研究等资料。培训方式:集中学习、交流研讨。
2、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学校对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㈣撰写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阐明以下几方面资料:
1、主讲教师姓名、课程类型、授课对象、授课时光(周课时、总课时)
2、课程简介
3。确定课程目标:(全面、适当、清晰;涉及目标的三大领域)
4、课程的资料:拟定课程的纲和目
5、设计学习方法:体现课程的特点、贴合活动主题的要求、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6、提出课程实施的推荐:含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规模。
7、课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等
㈤学校正式开题,修改教师自主选取。
学校向修改组成员介绍所开课程的主要资料、目的、授课方式等,让教师自主选取进行修改。
九、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1、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学校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2、教师务必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
3、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到达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4、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5、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6、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状况。
十、课程的开发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一)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二)问卷调查
1、设计三份调查问卷(学生、家长、教师)了解大家的需求。
2、对问卷进行分析,找到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初步理清开发思路,拟订开发纲要,确定开发项目。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一)根据拟定项目、选定组长、明确人员分工、制定开发方案。
(二)各项目开发小组修改项目开发方案,分工协作,完成项目开发纲要的编制工作,并在全体教师会上讨论。
(三)修改纲要,开始撰写课程计划、文本,设计学生活动材料等。
(四)课程文本、计划和自查表报学校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透过后,由学校报区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
(五)区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透过后即开始在校内实施。
第三阶段:拓展阶段
对教材资料的调整
课程改革的实施 篇6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实施
新课改、新要求、新举措。教育实践学认为,教学举措,应体现时代特性,展现课改要求,落实课改精髓,促进教学发展。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一个与时俱进、自我改革、升华发展的前进过程。教学方法应始终为课堂教学活动“服务”,并推动和促进课堂教与学的活动进程。在课堂教学中,教者在深思熟虑、综合考量基础上选择和实施教学活动举措和手段,以此促进师生双边活动,推动教学实践进程,提升教学双边效能。教学方法设计是否合理、运用是否科学、效果是否显著,已成为衡量教学方法实效的重要“标尺”。实践证明,教学方法实施得当,能够对教学活动进程起到助推作用,对教学实践效能起到推升功效。
一、教学方法实施要紧扣主体实际,因生施教
教育实践学认为,教学方法的实施对象是学生,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程度以及效果,决定了课堂教学效能的深度。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实施,是为了更好的激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有效的学习实践活动。初中数学教师运用教学手段时,不能“凭空想象”,而应该认真备学生,仔细梳理汇总以往教学活动中,初中生已出现的问题或不足,同时,结合当前初中生数学认知实情,选择和确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和推动初中生更加深入、更加高效的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如“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节课教学中,教师根据以往教学经验认识到,由于一次函数的图像内容较为复杂,性质较为丰富,初中生在理解和认知上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在一定程度制约了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预设和生成环节,教师根据初中生学习实情以及认知特点,采用了情景交融的教学方式,通过设置“乌鸦口渴到处找水喝,它看到了一个装有水的瓶子,但水位较低,且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沉思一会后,聪明的乌鸦衔来一个个小石子放入瓶中,水位上升后,乌鸦喝到了水”的“乌鸦喝水”的寓言故事,并将“乌鸦看到瓶的那刻起开始计时并设时间为x,瓶中水位的高度为y,构建一次函数图像式”用投影仪展示出来,渲染和营造真实、生动、趣味的教学氛围,以此拉近初中生与教材的“距离”,激发初中生主动探知的内在“潜能”。在此基础上,在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内容讲解环节,为提高讲解效果,加深认知程度,教师还利用现有多媒体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课件,将一次函数的图像以及性质内容,通过电脑、电视、投影仪等器材,动态中展示,运动中生成,更加形象直观的呈现给初中生,使初中生借助于形象直观画面实现对教材内涵的深刻理解。
二、教学方法实施要凸显发展特性,能力为要
教学方法实施过程,表面看似教师实践活动的过程,其本质是学生锻炼发展的过程。教学方法的运用,就是为了更好的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技能和素养。“学生第一、能力为要”,是不同阶段、不同学科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精髓。教师在实施教学方法进程中,首先要树立“能力为要”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运用,要落实课改目标要求,将数学学习能力培养,渗透在教学方法的使用进程中,实现教学方法运用和学习能力锻炼“合二为一”,指导初中生学习实践的过程与初中生探究分析的过程结合起来,在有效运用教学方法中,培养和锻炼初中生学习能力。如“在梯形ABCD中,AD∥BC,BE=AD。求证:M为AB的中点。现在用直尺作出CD的中点N,连AN,设AD=3,BC=5。求 的值”案例教学中,教师根据初中生数学解题能力实际,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将解析任务交付给初中生,设计如下过程:
生:解析问题:求证M为AB的中点,就是要证明DM=EM,可以构建△ADM与△EBM之间全等,要求 的值,可以利用梯形中位线的性质,通过等量关系进行换算,从而求出数值,需要添加辅助线,延长BC到F,使CF= AD。
师:对解析过程补充完善:解答第二小问题的关键,是要构建DO与OE之间的数量关系。
生:进行问题解答活动,展示解题过程(略)。
师:评点学生解题过程,强调指出:要正确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梯形的性质。
生:归纳总结解题策略。
三、教学方法实施要联系课堂实情,灵活多变
理论要与实际相结合。教师实施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照搬照抄。而应该结合课堂实情,实时变化和调整,选取和运用有效教学手段,保证课堂教学按照既定教学“轨迹”运行,确保实现预先制定目标要求。如“菱形的性质和判定”一节课巩固练习环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巡视过程中,发现初中生存在着“菱形性质掌握理解不深,误将矩形与菱形判定定理混淆”解析错误情况。这一情况,教者未在预设环节进行设置,针对此情况,教师及时将评价法教学手段纳入其反馈指导中,组织初中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辨析活动,引导初中生认清自身解题不足,深入讨论、反思,找出解决方法,以此保证教学活动效能。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实施,还要结合其他方面,如环境、教材等方面众多因素,科学设置,灵活实施,最大程度发挥教学手段积极功效。
课程改革的实施 篇7
要解决这个问题, 每位教师首先必须认识到基于课程标准的意义、课程改革与实践, 是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需求。其原因有三:第一, 基于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根本。作为课程标准背景下实施教学的教师, 多数未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 容易出现似懂非懂、做起来无从下手的情况, 从而影响到课程标准的实施。第二, 基于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要求。随着课程标准的出台, 教师的教学实践工作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自由度, 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 使教师失去了长久以来习惯的束缚和依靠, 如同刚走出“井田制”的农民, 感到自由并茫然。课程标准在教学上给教师留有自由的空间, 使教师有了更大的选择权, 但也给教师提出新的问题, 需要教师通过自主专业发展来解决。第三, 由于受传统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行为习惯的影响, 教师在课程标准的实施中容易忽视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忽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任务的教学要求, 课程标准容易成为一纸空文, 被束之高阁, 或成为空中楼阁, 可望而不可及。课程改革也可能沦落到“纸上谈兵”的境地。因此, 各高职医学院校急需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 基于课程标准来实施教学改革。同时要求教师在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 积极思考, 勇于实践, 不断探索课程教学的新模式和新途径, 不断完善课程内涵建设。
由于医学教育中各门课程特点性质、地位不同, 因此, 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改革实践过程中, 各院校的做法可能会存在较大差异。我们以药理学教学为例, 介绍如何基于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改革,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及职业能力, 推动药理学课程建设。
1 基于课程标准的药理学课程剖析
通过对课程标准的研究, 在对药理学课程的剖析中, 主要针对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解构及教学内容分析等展开研究工作。课程定位主要是明确药理学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作用及课程起点、教学延伸等问题。例如, 在临床医学专业 (专科) 培养目标中, 药理学课程主要为学生将来从事多发病与常见病防治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完成从基础课程到专业课程的对接, 继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药理学课程以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等课程作为教学起点, 同时作为专业课程 (如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等) 的铺垫, 是联系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纽带。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的主要部分, 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解构, 笔者将课程目标分为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目标3部分[1], 并确定能力目标是临床医学专业 (专科) 药理学课程教学的核心任务。
2 基于课程标准的药理学课程设计与实施
2.1 药理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药理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设计的内容包含教学模块、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所有的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理念应基于以下几点: (1) 建立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实施与评估体系; (2)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3) 以执业资格考试、岗位需求及后续课程开发为依据重组教学内容; (4) 构建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 (5) 突出以能力目标、为核心任务的教学特色。
2.2 药理学课程实施
根据上述课程设计理念, 笔者首先将药理学课程分为理论教学模块、实验实训模块和社会实践模块3部分, 尝试在3个不同模块中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2.2.1 理论知识模块
由于药理学属于基础医学课程, 理论教学在课程中占主导地位, 因此, 如何在药理学理论教学中体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突出以能力目标为核心的教学特色, 既是药理学课程实施的重点, 也是难点。我们主要从教学模式、教法方法及教学环节3个层面实施教学改革, 体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模式上, 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将教学过程分为激发参与阶段、引导探索阶段、鼓励创新阶段, 在每个阶段通过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 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为教学主体, 形成既有教法主线, 又有学法主线的双主体、双主线教学模式。下面是以“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章节为例, 介绍双主体、双主线的教学流程及教学活动 (见图1) 。
应该说, 双主体、双主线的教学模式, 使教师从过去单一关注知识点的传授, 转变为同时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对学习方法的指导, 加强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方法上, 我们大胆借鉴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 在知识讲述中引入病例教学法, 将药理学章节的重点与难点有机融入少数典型病例中, 通过对病例中药物应用问题的分析、讨论, 使学生始终在专业情境中学习、思考、求证, 也为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平台, 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职业技能的提高。此外, 我们还注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实现能力目标, 如在教学总结环节, 鼓励学生用知识树等形式概述知识要点,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课后布置一些提高能力的作业, 如收集药物说明书、办药物专栏、撰写药物小论文等,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激发学生对药理学的学习兴趣。
2.2.2 实验实训模块
在实验实训模块, 我校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打破学科界限, 将药理学实验、生理学实验、病理生理学实验整合成一门新课程——机能实验实训课程。通过使用校本教材, 将各相关实验内容整合, 通过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实验报告等环节的动态评估, 加强对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 使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2.2.3 社会实践模块
由于我校药理学课程开设时间在第一学年下半学期, 为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学习和应用知识, 我们将课堂教学与暑期见习相结合, 开展药理学课程的社会实践活动。药理学课程的社会实践包括3个阶段: (1) 在校阶段: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主要包括举办讲座、义诊、板报、小论文、病例讨论等。 (2) 暑期阶段: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到诊所、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见习, 收集若干药物处方复印件。 (3) 返校阶段:教师鼓励学生在返校后写出见习总结, 回答学生见习中的疑问, 和学生共同讨论收集的处方。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既为学生药理学课程学习提供了新的方式, 为能力目标实施找到了新的平台, 也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完成从基础医学教育到临床医学教育的有效对接[2]。
3 基于课程标准的药理学课程评价
对基于课程标准的药理学课程评价, 是药理学课程改革中的难点。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大纲的影响, 绝大多数学校对药理学这样的基础课程采取的是静态评估方法 (如结业考试等) , 但课程标准的性质决定了药理学课程的评估体系应以动态评估为主, 适当结合静态评估。目前尚无此类研究的相关报道。有人提出借鉴基础教育的方法, 利用学习过程记录袋+考核的形式对药理学课程进行评估, 其可行性论证与点面研究工作在逐步进行中。基于课程标准的药理学课程评价的另一难题是关于第三方评价的问题。究竟由谁来评估药理学课程, 目前的争论较大。由于药理学为基础课程, 如果简单地按照专业课程的评估方式———由社会及用人单位进行评估, 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我们所在教学团队主张由毕业1~3年的学生评价, 较为客观合理。目前该项工作也在逐步开展中。
通过对基于课程标准的药理学课程实施的研究, 我们认为, 课程标准实施及课程改革, 最终还是要由教育真正发生的地方———课堂中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来解决, 那些“局外人” (包括专业研究人员、行政管理者、上级部门领导等) 是很难对教学的实际问题有真切的体会和全面的把握的。教师能体察教学实践活动、背景以及有关现象的种种变化, 能通过教学实践检验各种理论、方案、计划的有效性和现实性, 有其他人难以替代 (也是不能替代) 的作用。因此,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实践需要教师对课程标准进行解构, 将教学目标具体化, 并将其分解和重构成各层次、各阶段的要求或期望, 并对自己的课程和教学做出整体规划, 对学生学业成绩及表现作出一致解释。这种解释需要教师之间进行协商, 以形成共识[3]。因此,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改革是教师的专业责任, 他们对课程标准、教学方案、教学环境、教学行动等的反思和研讨, 是促使他们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关键。
摘要:随着各高职医学院校专业课程标准制定工作的逐步完成, 作为课程标准中的主体之一的教师, 如何理解课程标准的本质及与教学大纲之间的差异, 如何研究与学习课程标准, 如何进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研究, 是高等医学教育领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通过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药理学课程教学与改革, 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课程标准,药理学,教学改革,医学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建平.从教学大纲走向课程标准———课程专家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J].教育发展研究, 2002 (4) :30-34.
[2]任亮, 康红钰, 王雁梅, 等.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的现状分析及改革设想[J].卫生职业教育, 2009, 27 (16) :124-126.
课程改革的实施 篇8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基础授课方式与本科院校一样, 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 重点讲授会计记账, 通常是教师提供给学生业务题, 让学生做出会计分录的方式, 很多学生会计分录掌握的非常好, 可到了就业岗位, 无法将原始凭证与会计分录联系到一起, 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本文重构了课程内容。
一、根据岗位需求重构课程内容
经过实地调研, 参考会计从业标准, 开展专家座谈会, 对学生展开问卷调查以及督导老师、任课老师的交流与讨论等, 进行课程的重新设计。通过调研, 总结了会计岗位, 并对每个会计岗位分析其所需的工作能力, 并按照会计工作流程重构了课程内容。整体课程内容是以项目为导向, 总结了三个项目17个任务, 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课程内容, 深受用人单位和学生好评。
二、课程设计的出发点
(一) 课程内容设计能够满足学生职业能力的锻炼、职业素养的培养和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
项目一提供了企业经营中常用的原始凭证的联次、使用流程等信息, 帮助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时能直接根据原始凭证识别经济业务, 避免了教学中过多使用文字叙述经济业务的弊端。项目二站在初学者角度, 对会计实际工作中的会计核算流程进行适当简化, 方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理解和熟悉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项目三提供的任务情境, 模拟企业真实的经济业务, 能够切实提高学生手工会计操作能力。
(二) 课程的考核设计为师生提供了较好的平台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个阶段。过程性考核包括两个方面:以职业素养培养为主旨的小组任务考核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个人项目考核;终结性考核是以知识掌握为目的的个人闭卷考核。上述考核方案, 是对学生全方位的考核, 能较好地达到本课程已设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
三、课程内容的具体设计
见表1
参考文献
[1]杨智慧.高职会计专业会计基础课程设计新探.教书育人, 2014 (05) .
课程改革的实施 篇9
1 高原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背景
1.1 满足现实的需求
我国高原地区占国土面积1/4, 卫生人员数量不少。由于高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从而影响了高原地区军地卫生事业的发展。而国家西部开发的需要和高原军事需求又向高原医学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在临床能力上要具有“通科医生”的水平外, 还需具备执行高原多样化军事任务的保障能力。这就要求高原医学专业学员素质必须从原来的“防治结合”尽快向“防治、医卫、平战三结合”方向靠拢, 高标准地要求学员掌握高原卫生勤务、高原卫生装备、高原人文地理、高原心理保健等知识。由此, 改革高原医学专业课程体系, 培养高原创新医学人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1.2 突破人才培养的瓶颈
课程体系的构建一定是服从与服务于学科建设与学员发展的需求, 否则会因偏离学校的育人目标而遭遇人才培养的瓶颈。我系经过多方论证, 从毕业学员追踪调研和到关于现场调研情况来看, 得到反映最为普遍的问题是:现有课程设置专业口径偏窄, 知识结构不尽合理, 特别是实践课程和临床教学比重偏小, 难以真正实现培养“全科医生”学员的目标。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 课程体系构建欠合理, 为此改革现有课程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2 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
课程体系的改革原则与思路是至关重要的。我系正是基于以培养学员科研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临床综合分析能力为目的, 从学员发展的需求和学科群建设的要求出发, 描绘课程体系的建构框架图。
在课程体系的改革中, 确立了“四大原则”:坚持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突出重点, 兼顾一般的原则;坚持重在改革, 重在创新, 重在特色发展的原则;坚持稳定规模, 重在逐步推进的原则。将这四项原则渗透到各项具体工作之中以指引课程体系的改革有序开展。例如, 对实践课与理论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进行调整, 大大增加实践课所占比重, 强调学员临床能力的培养, 同时, 在理论课程中增加前沿理论的课时, 增强课程的选择性, 为富有学力的学员提供课程资源。
课程体系改革思路为“突出任职需求、突出高新技术、突出先进学术理论、突出综合能力培养”, 并以此为基准, 初步形成“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知识拓展课”四位一体的高原医学课程新体系。较之以前的课程体系, 新课程体系呈现出以下两个明显的特点:拓宽与衔接。
拓宽即拓宽专业口径, 在论证原有学科基础上, 新开设高原人文地理学、航空医学概论、航海医学概论等课程。从而使得原本由高原生理学、高原军队卫生学、高原流行病学、高原军事医学地理学和高原疾病学5门课程组成的高原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得以拓展, 形成了涵盖高原医学的基础、临床、预防与勤务等方面的内容, 增强高原医学学科体系的特色。
衔接即衔接课程体系中四类课程的内在关系。在拓宽专业课程的基础上, 对四类课程的内容与目标再设计与再定位, 通过制定了《高原医学专业课程标准》, 明确各类课程之间的课时比例, 课程要求及预设目标, 进而更为清晰地界定了四类课程的概念、性质、内容、任务, 以及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加强各类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
3 课程体系改革的推进
任何设计完美的课程体系都需付诸于实践, 才能发挥其育人价值与效能。在此过程中, “不但需要好的教育方案, 同时也需要好的干预措施或推进策略”[3]。通过精心设计课程体系, 采取一系列的推进策略, 落实课程体系的改革。
3.1 基于教材建设的推进
教材建设不仅是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课程体系建构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教材的编写与修订, 可创生课程资源, 进一步充盈课程体系的内容。在教材建设方面, 首先, 依据高原医学专业的定位、特色及专业培养目标从顶层设计和规划专业教材建设, 统筹安排, 分步实施。其次, 把好教材编写质量关, 认真组织教材编写, 着重突出教材的专业特色和高原特色, 建设独具特色的精品教材。再者, 积极开展教材使用研究,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和研究教材的优缺点, 使教材得以不断完善”[4]。目前, 已编写和出版了国内首套高原医学专业教材 (共计五本, 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以及《高原战时常用卫生技术手册》等任职教育培训教材。
3.2 基于课程内容整合的推进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 如何对不同性质的课程进行整合成为了不可回避的问题。课程整合, 不仅是在内容上对关联度高的知识体系予以规整, 也是在丰富课程性质的基础上, 形成有机统一的课程架构。课程的性质根据知识与能力的实现形式可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从教学实施的场地而言又可以分为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从课程的育人目标而言则可以分为基础类课程和创新类课程。基于此, 我们整合关联课程, 拓宽课程时空, 充分实现课程体系的人本性与辐射性。具体而言, 分为三个方面:形成基础课与创新课一以贯之的体系, 连接课堂和现场的两类课程空间, 结合理论与实训的两种课程形式。
在构建基础课与创新课一以贯之的体系方面, 在学期课程中讲解基础性知识, 而在寒暑假开设创新类课程, “依托高原医学教学实验室建立了本科生科研活动基地, 按照自主申报、答辩立项、小组实施、教师指导四个步骤和定科室、定导师、定课题、定经费的办法, 组织课余科研实验活动”[5]。
在连接课堂和现场的两类课程空间方面, 充分利用西藏军区总医院这块基地, 为高原医学专业学员开设高原现场课程, 使得课程实施的空间得以延伸, 而最为重要的是通过高原现场课程, 大大增强了学员对高原环境的亲身感受和对高原疾病的感性认识, 也使得学员更为深刻地了解高原的社会民情, 坚定为高原人民服务的决心和信心。
在结合理论与实训的两种课程形式方面, 让学员完成医学基础理论和军事医学课程之后, 设计实训课程, 通过利用低压舱群模拟高原环境, 让学员体验低氧环境, 以很好地了解和掌握高原地理环境。与此同时, 增加重症高原病救治和“五项技术”等课程内容, 给予学员在贴近实战的环境下对课堂知识进行应用和检验的机会, 提高学员毕业后第一任职能力[6]。
3.3 基于课程改革保障的推进
课程改革保障是为课程体系的建构提供各种支撑性资源, 如人力、财力、物力, 信息流等。从人的因素与物的条件两个方面保障了课程体系改革的推进。
从人的因素而言, 不可否认的是课程体系的改革无法离开教师队伍发展。据此, 加强了专业课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选派教员赴高原现场代职或组织教员到医院参加临床轮训;另一方面组织督导专家、教学名师明星以及教学管理人员赴高原指导临床师资队伍, 规范临床教学, 或组织临床医师到我校基础教研室观摩学习, 打造“双师型”、“研究型”的一流师资队伍。
从物的条件而言, 在构建高原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 从下述三个方面加以实现与推进:第一, 扩大专业教学实验室的建设, 添置设备, 提高实验室通过量。第二, 设计高原医学网络信息应用系统, 完善高原医学学科网站, 强化网上教学、远程教学和健康教育信息查询功能, 从而保证课程体系内资源的共享与传递的及时性。第三, 多元化全方位的临床实习基地建设, 与高原地区军队和地方医院合作, 打造多家医院组成的高原临床实习基地;建设高原病仿真模拟训练平台、高原病临床诊治模拟训练系统以及军事医学系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实验室。
不仅如此, 还通过项目研究与课题申请的形式, 凝练了高原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在建构中所获经验, 并归纳待解决的问题, 拟提可行性方案, 从而为深入地构建课程体系寻找具有解释力的理论依据, 设计可具操作性的行动路线。
高原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不存在一流的模式, 设计思路与实施策略不可能普遍适用, 更不是最佳的, 而是需要不断发展完善的。有理由相信, 在我们十年的发展和探索历程中, 积累的这些经验和理性分析, 不仅会成为未来更快发展的宝贵财富, 也会对兄弟院校构建特色专业性课程体系提供一定的借鉴模式和可用来检验的假设形式。
摘要:课程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本文从改革背景、课程体系改革原则、思路和改革推进三个方面就高原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施进行了分析总结, 以期为高原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相关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原医学,课程体系,构建和实施
参考文献
[1]魏小琳.后现代视野中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28 (7) :90-94.
[2]袁祖望.论高校课程体系重构和教学模式转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4, 25 (2) :79-83.
[3]高芳祎.学校层面课程变革的推进策略——一项个案研究及其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 2009, 24:18-20, 32
[4]罗荣, 周其全.高原军事医学专业建设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7 (3) :435-436, 449.
[5]周其全, 李维民, 罗荣, 等.“参与式教学法”在高原军事医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7 (1) :181-183.
课程改革的实施 篇10
一、什么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是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的行动文件。实施计划是在理解与把握《课标》和《实施方案》精神的基础上, 对学校教育改革背景、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体育传统项目等的分析;明确提出本校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制定本校课程实施策略与计划;确定各水平和年级的具体学习目标;确定各水平和年级的教学内容与课时数分配范围;提出教法运用与学习指导的基本要求;具体规定各水平和年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评价方案;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提出教学管理方面的具体要求等, 以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质量的教学文件。
二、制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意义
《课标》明确了制定各个水平的学习目标和选择内容的标准, 为地方与学校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各地按照《课标》的精神与要求, 结合本地的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是根据《课标》与《实施方案》的要求, 结合学校具体情况的产物, 有利于国家课程政策的正确执行, 并能对学校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起到直接的指导性作用。
(一) 促进学生发展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制定本质上就是将国家课程校本化, 就是将国家意志与学生实际相结合的过程。真正从实际出发的实施计划有利于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学习体验, 重视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 结合学校体育文化资源和学生基础制定具有个性特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行动计划为学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 提高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能力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制定过程实际上就是学校创造性执行《课标》、《实施方案》的要求, 结合学校的现实条件进行有效整合的过程, 也是提高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能力的过程。
(三) 提高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有效性与适应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效实施通过制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 强化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目标, 同时综合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切实提高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提高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适应性。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要求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课标》、《实施方案》进行科学地再创造以适应学校实际情况的过程。
三、如何制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
(一) 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基本要求
1.个性化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制定应在实现《课标》提出的学习目标过程上, 要结合本校的实际——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学生发展的实际与需求, 学校特色体育文化建设等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实现统一性和个性化发展的有机结合。
2.因地制宜
在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计划时, 一定要结合学校所处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 学生的实际, 以及地理、气候等, 建构本校的实施计划。
3.能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制定中, 既重视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的传授、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的积累和体育能力的培养, 也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素养, 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与能力, 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建构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是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具体实施所作的规划与设计, 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具体指导与标准。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是在认真阅读理解《课标》、《实施方案》的基础上, 从以下几个方面建构。
1.科学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背景与现状分析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制定必须从学校发展现状出发, 增强课程实施计划的可行性。对学校发展现状的分析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方面, 是分析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影响, 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合理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 在建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和选择和开发教学内容时, 应更好地满足学生以及社会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热情。
第二方面, 分析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可利用的资源, 包括学校的体育教师、体育场地器材、体育与健康课程相关的图书资料等。这些分析能够对学校的内部环境形成客观、全面、深刻的认识, 加强学校健康课程计划的现实基础。
2.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
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反映学校对课程的认识程度, 引领学校课程的发展方向, 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既要体现《课标》的精神, 同时又要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 形成既科学又可行的课程理念。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中, 必须明确阐述学校的办学特色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念, 以凸显学校的独特价值, 增强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的方向性。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念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表达。
3.制定校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目标
制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目标时, 应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思想, 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目标。在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多种功能和价值, 全面达成体育与健康课堂学习目标的同时, 应结合具体的教学阶段、教学内容、体育课程资源、学生等情况有所侧重。在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时应根据《课标》的目标与内容 (标准) 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学校与学生实际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目标。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制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可分解性。学校制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必须分解成具体的目标才能得以付诸实施。从纵向上看,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可分为学年目标、学期目标、模块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从横向上看,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可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具体的细化策略见前文。
(2) 可实现性。所谓可实现性, 一方面是指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学校所能提供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 实现目标与创设条件的契合;另外一方面是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目标一定是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能够实现的。
4.建构合理有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
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是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形成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一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计划的纵向结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模块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等有机衔接与统一;二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不同计划的横向结构——各种教学计划的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的相互关系。
5.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建议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要明确提出对本校体育教师实施课程基本要求与实施建议, 使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有据可依、有案可稽, 以增强体育教师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科学性, 促进教师之间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上的协调性。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建议一般应包括:目标的确定方式、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指导、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
6.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评价内容与标准
制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评价内容与标准是实施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的“学”和体育教师的“教”具有强烈的导向性。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内容应包含对学生体能的评定、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的评定、体育学习态度的评定、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定, 以及健康行为的评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为此, 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标准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最终结果, 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引导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提高。
四、制定学校课程实施计划的基本步骤
制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成立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委员会 (或领导小组)
学校应成立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委员会, 负责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计划的制定、组织实施、评价、反馈与完善等工作。课程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该组织主要由主管校长、教务和教研部门负责人、体育教研组长、体育教研组核心成员等组成。课程指导委员会也可以邀请校外的课程专家参与, 利用课程专家丰富的课程理论认识提升学校课程计划的科学性。
(二) 学生需求和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分析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 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为了制定出既符合国家课程标准、满足学生需求, 又适应本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 要全面地搜集有关学校可利用教育资源和学生体育学习需求的信息, 尤其要加强对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资源建设的对比性分析, 寻求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资源建设的最佳结合点。
(三) 拟定实施计划
在深刻理解《课标》、《实施方案》精神与全面了解学校、学生实际情况, 并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指定相关人员负责具体撰写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
(四) 征求意见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计划草拟后, 要广泛征求学校领导、教师、学生、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体育教研员、家长的意见, 尤其是学生的意见, 集思广益, 利用众人的智慧不断完善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方案。
(五) 修改实施计划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梳理出有利于改善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计划的合理意见, 进行修改, 以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六) 审核并正式颁布实施计划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审核, 一般先由学校内部对课程实施计划进行审核, 再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课程实施计划进行审核。学校内部对课程实施计划的审核职能由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承担。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专门的审核小组, 对学校呈送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进行审核, 并及时将审核的结果反馈到学校。在经过学校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正式颁布并实施。
(七) 实施并及时调整实施计划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本身却是相对静态的, 即使实施计划制定得再具体, 也不可能考虑到动态实施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因此, 只有通过对实施情况不断追踪, 不断调整实施计划, 才能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不断完善。
课程改革的实施 篇11
关键词:课程改革方案实施设计
随着环境的恶化,各国对环境安全越来越重视,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大兴安岭林区作为最大的国有林区,在保护国土生态安全上起着重要作用,大兴安岭山脉及其森林抵御着西伯利亚寒流和蒙古高原旱风的侵袭,是东北松嫩平原和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天然屏障;大兴安岭是黑龙江、嫩江的发源地。为发挥大兴安岭林区的这些生态功能,就需要对现有森林资源进行保护,森林防火是保护的主要内容之一,大兴安岭职业学院根据林区防火形势需要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中首先开设了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专业。《林火扑救指挥》课程是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为培养出森林防火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促进学生就业,特制定本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课程改革的理念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建设理念,培养市场需要的森林防火人才。具体地说,首先要与防火行业发展深度融合;其次要与企业共同培养,使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企业林火扑救指挥岗位需求相衔接;最后使课程结构符合林火扑救指挥工作过程,教学内容是工作岗位主要知识、技能。
二、课程改革的内容
1.重构课程体系。针对实际工作体系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按实际工作结构设计新的课程结构。
2.重组教学内容。针对实际工作任务需要,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组织和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3.改变教学模式。按照实施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教学。
三、课程改革的程序
1.建立课程改革团队
本课程改革小组由资深专职教师任组长,成员是2名专业骨干教师和3名行业专家。
2.制订实施步骤
第一,深入行业企业调研;
第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第三,学习领域分析;
第四,制定课程标准;
第五,完成课程教学文件(教案、课件、教学资料)。
3.实施过程设计
(1)课程改革小组教师赴大兴安岭森林防火主要单位,调查林火扑救指挥岗位群有哪些岗位,每个岗位有哪些工作任务。
(2)召开课程改革小组会议,会上讨论形成专职教师和行业专家共同认可的工作项目表,然后对完成每项工作任务的步骤、工具、设备、材料、工作环境、相应的技能、知识、态度、行为标准、工作安全事项与措施进行分析,形成工作任务分析表,并对工作任务的“经常程度”“难易程度”“重要程度”作出统计,进而概括出典型的基本的工作任务。
(3)确定课程结构
课程改革小组按照工作结构设计课程结构,即课程结构实际上是工作过程课程结构。
(4)设计课程内容
課程内容安排以工作的实践过程为主线,知识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实践与理论一体。由于实际的工作任务很难完全复制到教学法中来,所以要将工作任务典型化,成为教学化的工作任务(或称教学任务),教学化任务应整合技能、知识和情感态度。在完成教学化的工作任务各步骤的过程中,知识、技能、态度是同时构建的,知识是理论知识、技术知识、过程知识、工作知识的有机组成,并以可实际应用的工作知识作为主线和外显形式,同时,理论知识也要按工作步骤重新进行排序。技能是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即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技能按其熟练程度可分为初级技能和技巧性技能。初级技能只表示“会做”某件事,而未达到熟练的程度。初级技能如果经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反复练习,动作就会趋向自动化,而达到技巧性技能阶段。要在完成教学化的工作任务中训练学生的技能,并尽量达到技巧性技能阶段,这就需要较多的时间来练习。
教学任务课时数应该参照工作任务分析中的经常程度、难易程度、重要程度的统计结果来确定。
(5)制定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按照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教学指导文件,是规定本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是本课程编选教材、组织教学、教学评价和考核等的基本依据,是课程改革的前提,对课程改革起到指导、引领作用,是加强课程建设、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
在制定本课程标准时要根据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确定本课程的性质、定位和目标要求;依据林火扑救指挥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以提升学生岗位能力为出发点,找准职业岗位的工种、工序、工艺等技术核心能力,通过教学分析,确定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参照森林消防助理工程师和森林防火员的职业资格标准,充实本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实行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评价办法,课程考核要建立过程考核和多元评价的考核体系;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发课程,贯彻“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要求,实现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目标。
(6)课程资源开发
开发本课程改革教材1本、编写教案、制作特色课件,制定教学评价标准。
(7)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采取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利用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防火完善的组织、先进的设备设施和高效的工作,在每年的春秋两季防火期内组织学生到各级防火办顶岗实训,通过在做中学、边学边做来培养岗位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本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运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分组讨论、情境教学和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四、课程改革的组织管理
课程改革在系统一领导下由课程改革小组负责实施。课程改革小组制定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按照方案做好课程改革分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课程改革小组要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各成员要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共同分析总结阶段性成绩和不足,安排下一阶段的工作。课程改革工作完成后,要形成改革经验材料报系里和学院教务处。
五、几点要求
1.课程改革小组成员要不断更新课改观念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以设计为导向的教学思想,以行动为导向的学习理念,以过程和多元评价为导向的课程考核理念,以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课程评价理念。
2.积极培育凝练课程特色,形成经验推广共享
通过课程改革,形成本课程显著的特色,总结出改革经验成果,推广共享。
参考文献:
[1]孙百鸣,王莉力,崔淑鑫.高职核心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设计问题研究[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4-6.
课程改革的实施 篇12
“C语言”具有较好的工程实践背景, 是目前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内容涉及C语言基本语法和通过软件对程序进行调试, 对学生动手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针对我院C语言教学现状, 借助CDIO先进教育理念实施教学改革, 并结合项目驱动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新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传统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地方高校中“C语言”课程的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采取先讲概念, 并对其再分析, 接着是程序的讲解, 之后进行作业布置, 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实验项目。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虽能较好地实现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 但因传统概念知识一般较为枯燥, 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不能完全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 而且学生与教师讨论较少, 学生“做”的更少, 特别是一些高校实践课时间安排比理论课滞后多个星期, 这样更容易导致实践与理论不能较好的匹配, 理论实践教学效果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除此之外,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围绕C语言本身的知识体系展开, 这样也会忽略对学生编写程序、设计程序能力的培养, 这又导致学生虽然能熟知C语言知识, 应付卷面考试, 但是学生却写不出程序, 或者较好的程序。因此, 传统的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编写程序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这将影响后续课程的教学、毕业设计乃至学生日后从事相关的专业性工作。
2 CDIO工程教育的教学改革实践
针对前面提到的传统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我们以CDIO教育模式为指导, 培养学生成为既掌握专业基础知识, 又掌握集社会、科技、经济、人文为一体的大系统的适应与调控能力, 具备终生学习和团队沟通能力, 有专业技能和工程能力、有社会意识和企业家敏锐性的软件高级工程师生。其基本思路是:以项目教学为核心, 用项目将整个教学过程连贯起来, 用项目带动整个C语言课程的教学。
2.1 以项目教学为核心
在“C语言”教学过程中, 以项目驱动式教学为中心, 用“学生成绩文件管理系统”这个综合项目作为课程的实践项目, 项目分阶段讲授C语言各个基础知识点。子函数贯穿每个项目教学的全过程。项目覆盖C语言基础知识、分支结构、循环结构、函数、文件的知识, 综合项目覆盖指针、结构体、编译预处理等知识。
在每个项目开发阶段, 先将项目展现给学生, 再把项目分解成不同的子模块, 再把每个模块中涉及C语言相应的知识点讲清楚。用项目模块导出这些知识点, 进行知识点的讲解。然后每个知识点再配合若干小案例详细讲述, 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最后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点, 完成我们最初展现的项目。这一做法让学生对C语言的学习非常感兴趣。表1中分析了各个操作中涉及的知识点, 并给出了对应讲解的学时分布, 图1为学生成绩文件管理系统的运行界面。
2.2 一体化教学模式
基于CDIO的C语言课程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 打破了在教室上理论课, 在实验室上实践课的传统教学模式, 采用理论实践课均在实验室上课, 且每次课程均按4学时安排, 教师可按教学内容讲授1~2学时, 其余学时留给学生进行实践, 如遇学生有疑问, 可当场演示, 实现零滞后。
2.3 对学生进行分组
由于学生学习基础不同, 为了提高更多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项目教学过程中采取分组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是挖掘学生的潜能, 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 从而达到或拓展教学的目的。可2~3个学生为1组, 老师可综合考虑学生能力、学生性别、学生特长, 遵循“组间相似、组内有别”的原则进行分组, 让每个小组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长处的机会, 也能达到相互学习的机会, 取长补短。这样的分组模式既保证了每个小组成员的多样性, 又能在不断的学习中发挥自己的特长, 丰富学生的学术知识, 锻炼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4 课内课外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
课堂采用项目驱动教学、分组讨论学习模式, 课外通过分组讨论、课程网站、班级E-mail, QQ等加强师生交流和研讨, 注重C语言基本技能和编程思想的提高。
2.5 构建典型案例库
构建丰富的项目和案例库, 将每个项目拆分成为相应的知识点, 利用小项目强化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 然后再合并成一个完整的综合项目。项目和安全的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思想、工程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语
基于CDIO的C语言项目驱动课程改革的设计, 可以实现学生知识的拓展, 对项目的开发有了更加深层次的了解, 每个项目任务都是由浅入深, 逐层递进, 让学生了解到复杂的问题可以分解为若干个简单问题来解决,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CDIO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 为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更快地成为资深软件工程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文章以地方普通高校工科专业改革为导向, 分析了“C语言”课程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借鉴CDIO工程教育经验, 提出了基于CDIO理念的C语言项目驱动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实现了以CDIO工程教育的教学改革实践项目。基于CDIO的C语言项目驱动课程改革方案在地方普通高校的实施, 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这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CDIO,C语言,项目驱动,课程改革,高校
参考文献
[1]韩时琳, 胡旭跃.实施CDIO工程教育的关键问题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2014 (2) :11-12.
[2]顾佩华, 包能胜, 康全礼, 等.CDIO在中国 (下)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 (5) :34-45.
[3]顾佩华, 包能胜, 康全礼, 等.CDIO在中国 (上)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 (3) :24-40.
[4]胡兴志, 丁飞己.从CDIO教学大纲变动看CDIO课程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 (3) :194-197.
[5]郭玲, 邱建华.基于CDIO的C语言项目驱动教学改革的设计与实施[J].科技信息, 2013 (1) :188, 197.
【课程改革的实施】推荐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05-13
课程改革与实施07-18
城南小学课程改革实施10-16
解集学校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05-26
美术课程的改革05-29
课程改革的探索10-02
课程考核的改革创新05-09
英语阅读课程的改革06-10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07-19
教育的课程改革分析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