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程改革的进展

2024-10-12

高中课程改革的进展(精选8篇)

高中课程改革的进展 篇1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进展与思考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陈其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最近已由教育部制定颁布。根据这部大纲修订的历史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将从2000年秋季起,在全国各省市逐步推广使用。为帮助广大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把握其精神实质,本文特将大纲修订的背景及其主要新特点概括介绍如下。

一、大钢修订的背景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历史课程改革

近十年来,为培养新型人才,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在历史课程方面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

美国历史教育近十年来呈现出如下趋势和特点。首先,历史在中小学课程计划中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1991年全美教育改革文件《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颁布,要求所有的中小学学生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五门核心课程都要合格。 1992年《历史课程全国标准项目》开始启动。1996年,三个《标准》,即《世界史课程国家标准,探寻通往今天之路》《美国史课程国家标准:探寻美国的历程》和《幼儿园到4年级历史课程全国标准》正式发表。这三个《标准》实际上是《2000年目标:教育美国法》中的主要教育改革目标之一从而成为国家立法的一部分。历史作为五门核心课程之一的地位,被国家立法所认可。

从这些《标准》中可以发现21世纪美国中小学历史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功能。首先,历史课是培养公民意识的主要阵地。美国史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首先是参政的意识。《标准》强调了历史教育对公民的重要意义:历史知识是政治智慧的先决条件。它认为,学习本国史的意义在于:“没有历史,一个社会就不会对自己的历史起点、它的核心价值观、以及过去的决定对当前的影响有一个共同的记忆;没有历史,就不能对社会中政治的、社会的或道德的问题进行任何合理的考察;没有历史知识和以历史知识为基础的探究,人们就不可能成为见多识广、有鉴别能力的公民。”合格的公民同时必须具备世界性眼光。新《标准》明确指出:“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现在的学生更需要对世界史和创造了不同于美国的思想、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其他许多文明国度进行全面了解。通过一部平衡的、范围广泛的世界历史,学生们可以了解世界的多种文化以及所有文化中共有的人类情感和存在的共同问题。学生们会由此养成通过别人的眼光评价事物的习惯,并且逐渐认识到,通过研究其他国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尤其重要的是,对世界多种文化的理解有助于培育彼此宽容,相互尊重的涵养和文明的精神。日益多元化的美国社会和日益彼此依存的世界要求我们具备这种品质”。

从能力培养来看,美国的历史教育强调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主动学习精神的养成,认为历史学习和研究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过程”,通过它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新《标准》强调,历史教学要着重培养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五类历史思考能力:按照年代顺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历史的理解能力;历史的分析和解释能力;历史研究的能力;历史的问题分析和决策能力。

从历史课程的功能来讲,美国历史教学强调理解“历史对我们的私人和公共生活、对我们社会的意义”,认为历史是“了解我们文化的多样性和互异性,以及我们同享的社会共同性”必不可少的课程。60年代,西欧的“新社会史学”对美国史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新社会史”着重撰写“自下而上的历史”。历史的主体不再是美国历史上社会各界的“精英”,而是名不见经传“沉默无声的”姜芙众生。美国史成为印第安人、非洲高美国人、亚洲裔人、拉丁美洲裔的男女老少共同书写的历史。“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历史不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过去,而是生动的、伸手可及的、与现实和个人密切相关的往事,使历史学习和探究更好地为现实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服务。

英国于1991年颁发统一的历史学科的“国家课程”。该文件提出三个具体的成就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理解目标。在这三个目标下,要求学生在五个方面取得进展:历史年代顺序的理解;历史上事件、人物、和变化的知识和理解;历史的解释;历史的探究;组织与交流。“国家课程”要求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五个方面得到发展:精神世界的发展;道德修养的发展;社会观念的发展;公民意识的发展;在关键技能方面得到发展:如交流的能力;数字运用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使用互联网、 CD-ROMS、 e-mail进行历史探询,发展、编辑、分类,重新组织和建构信息,然后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美国和英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有以下主要共同点:1.历史教学的整体目行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为基础,并把历史后维能力视为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从而把历史教学的基本模式由传授历史知识的类型转变大思维训练的类型;2.侧重于训练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具体方法,一尤其是重视对各种历史资料的运用,培养学生在掌握证据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3.不是把历史学习当成对历史知识的机械议记,而是注重对历史的分析和理解,使学生能够识别各种历史解释,并提出自己的历史解释;4.重视学生学习历史时思维活动的具体操作,通过训练使学生养成学习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能力;5.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使学生通过历史的视野来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问题。

(二)近十年来我国历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近年来,我国党和政府把推进素质教育提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1999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发表讲话,强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四有”新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在德育方面,强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它同时强调“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还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为此,《决定》特别指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在智育方面充分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历史教育。今年春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亲自调阅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的历史、地理教材。总书记于3片12日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说,我最近看了一些初中、高中的历史、地理教材。我们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历史知识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地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世界的过去和现在,这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各级干部要加强历史、地理等知识的学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对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的亲切关怀,是对青少年学生乃至干部历史、地理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也是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的充分肯定、鼓励和鞭策。实际上,去年江泽民同志在致白寿彝教授的信中就曾指出,学习中国历史,对领导干部来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获得“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有益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奋发图强的精神,增强唯物史观,丰富治国经验”。他还指出,干部们也要学习和借鉴外国历史,以开阔眼界和胸襟,提高精神境界。对于青少年来说,通过中国历史的学习,“以使他们学习掌握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奉献力量”。

10年来,我国历史教育工作者在历史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并已取得许多积极的进展。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简称试验大纲)。与以往的大纲相比,它有了明显进步。比如,它提到历史学“具有认识社会和教育的功能”;对“提高国民的素质”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认清世界发展进程,进一步了解国情”。基础知识方面,它强调要学生“认识近代以来世界形成统一整体的进程,近代世界格局的变化”。能力培养上“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认识历史的方法”;思想教育方面,增添了“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和养成“改革开放意识和参与世界竞争的意识”,等等。根据试验大纲编写的试验教材从1997年秋开始至今,已在两省一市(江西、山西、天津)试验了一轮,反映基本是好的。与在1990年历史教学大纲(高中部分)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相比,已有长足的进步。

上海的历史课程改革也正处于积极的探索之中。目前上海使用自己编写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历史教材。上海在高中一、二年级开设的《历史》有几点新意。第一,它采用近年来史学界的新观点,即以15世纪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才真正成为一个整体,才有了真正的世界史。第二,是在结构体系上进行突破,采用中外史合编的结构体系,目的是“更有利于学生了解今天世界与中国现状的由来”。第三,如此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学生通过联系、比较各国历史,以及中外历史上的重大问题,更深刻地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线索以及中国的发展与演变。1999年上海又颁布《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学历史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2000~2010年),力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理解能力,以及正确的认知方法和历史观念;希望重新整合历史知识,构建新的历史教学体系,同时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改革的主要突破口是:初中构建以生产力发展为线索的文明史框架体系;在高中开辟专题史;设置居于探究性课程模式的史学阅读、分析与实践;降低历史学习的难度。

北京市于1999年制定颁布了面向21世纪的《历史课程标准》,其主旨是:在教育理念方面,目的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课程结构方面,它在初高中阶段构建中国史和世界史“融合一分部一融合”的课程结构。在初中阶段构建中外史合编的新体系,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注重学生对人类文明脉络的整体把握,形成完整的历史图景和正确的历史观。”高一和高二年级采用中外历史分部深化的体系。这一体系强调知识的相对系统性,注重在初中综合学习的基础上的纵深学习。在高三年级则采用中外文化史合编的新体系。

对课程价值的论证中,与过去传统提法相比,北京市的历史课程标准也体现了很多新鲜的观点和思想。它把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彼此独立然而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即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下面只列举对传统突破较为突出的几点。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次历史教学大纲一般把“思想教育”目标的内容涵盖得相对狭窄。北京市的《标准》把“思想教育”的提法用“态度与价值观”取代,拓宽了其内涵。比如,它指出,历史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理解、尊重其他民族,有民族的平等意识和共同发展的观念;使学生了解世界众多民族发展的历史,认识国际团结与合作的必要性,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

二、高中历史试验大纲征订版的新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历史教学在某些方面开始显现出一定的滞后性,表现在:历史教育的功能没得到充分发掘;对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品格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有所忽略;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体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历史学科体系束缚较大,对历史教学体系的考虑则不足;知识点偏密、概念偏多、理论性偏强、难度偏高,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为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在高中1996年试验大纲的基础上,最近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与以往的大纲相比,这部大纲体现了如下新意。

(-)历史课程的思想教育功能得到强调与充实

首先,历史教学大纲的政治导向性和传统的思想教育目标在大纲中得到坚持。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交流的扩大和深入,西方学术观点不断地被研究借鉴,活跃了学术思想,使学术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在历史研究领域,20世纪中期出现到70年代达到高峰的西方“新史学”对西方的传统史学发起冲击。法国的“年鉴学派”、英美的“新社会史”,新马克思主义史学、计量史学、比较史学、英国的“全球历史观”和美国的“世界体系理论”一都扩大了我们认识历史的视野,加深了对历史现象的理解。我国史学工作者摈弃“左”的影响和教条主义倾向,通过借鉴和吸收,在研究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负面影响也随之产生,在我国历史学界和中学历史教学界造成一定的思想混乱,也使很多青少年对诸多历史问题产生糊涂、甚至完全错误的历史观点。

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特别是历史教学大纲,理应具有政治导向功能。任何一个国家的官方历史课程标准或历史教科书概莫能外。比如,从美国的历史标准就可以看出,美国的历史教育主要强调三个原则。第一,爱国主义精(patriotism)。这个词虽然很少直接出现,但是它的精神自然渗透于课文具体的历史叙述中。第二,美国价值观念的教育,主要通过《独立宣言》《美国宪法》的学习和理解来实现;第三,《公民权总论》对公民权观念进行灌输。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同样要体现符合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以及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因为它不是“私家著作”或“一家之言”,就要求对中学历史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有一个准确而审慎的定位,为它制定明确的思想教育目标。在这方面,修订大纲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史观和方法的指导,又反映了新的时代精神。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修订大纲在原则上仍然依据唯物主义史观。把社会发展形态和性质作为历史阶段分期的主要依据。需要说明的是,在世界史方面,近年来我国世界史学界从整体世界史现出发,以“ 20世纪初”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种分期法作为一种学术观点有其可取之处。但是,从目前的中国国情出发,再考虑到中学历史教育与高校历史教学和历史专业研究的不同性质和对象,十月革命问题就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学术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意识形态性很强的问题。况且,即使从纯学术角度衡量,世界现代史开端的“俄国十月革命说”的立论基础仍然有其合理性。所以,修订大纲仍然以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种处理是审慎而负责的。

另外,课程内容的侧重点也反映了对思想教育的重视。根据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两史一情”教育的指示,修订大纲把中国近现代史作为必修课加以重点讲述,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近代中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和富强所进行的探索和奋斗;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了解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伟大成就和历史教训。同时,它还使学生通过对历史的思考,认识闭关自守、因循守旧是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理解改革无效、不断创新,才是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必由之路。

思想教育目标的内涵也得到拓展。大纲中出现了一些新提法,如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使学生“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增强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意识;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具备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日这里“国情教育”被提高到比较突出的地位。所谓国情教育,一方面,通过讲述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使学生理解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另一方面,还需要学生了解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我国的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以及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以增强学生对民族命运和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历史责任感。另外,“正确的国际意识”与传统的“国际主义教育”相比,既符合时代精神,又拓宽了世界历史教学中思想教育目标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教学应强调让学生了解世界发展的轨迹和方向,不但继承和发扬自己的文化精华,还要理解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优秀遗产。要建立为世界和平、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文化交流等与世界进行多方面合作的意识。但是需要指出,对“全球化”“一体化”“世界村”和“世界公民”这样比较时髦的概念要持审慎的态度,不能一概而论。

“健全的人格”和“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是对传统思想教育目标的拓宽,也是江总书记的指示和第三届全教会精神的具体体现。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的理解,对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大有神益。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学生们能够体验人生的意义,对人类在为争取物质和精神进步的奋斗过程中所遭受的艰难困苦,会有足够的认识和心理准备。对全人类,特别是本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基本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在历史长河中和社会中的位置,认识到个人奋斗目标的实现与历史发展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关系,从而对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采取更加客观的态度;通过对历史规律的辩证理解,可以对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前途保持自信与乐观。“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指的是通过历史学习,能够使学生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更清醒的认识,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认同感。在人文素养方面,从浅层次上讲,正确而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优秀历史人物的事迹对学生的行为举止,话语言谈和道德情操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从高层次来讲,历史知识的掌握能加强人文精神,从对自己人格和人生的尊重和珍惜,产生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在社会迅速转型和高科技发展对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产生巨大影响、对人文知识相对忽视的总体形势下,更应该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

(二)能力培养的原则得到充分强调

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为把历史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修订大纲突出了能力、特别是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以往大纲相比,修订大纲对能力培养的要求更加具体。其宗旨是: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并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历史学习中的核心能力是历史思维能力。修订大纲对“研究性课题”的新设置,就是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在历史研习过程中,首先涉及搜集和整理与本专题有关的史料、然后对已有资料进行解读、判断和运用。接着,学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通过对史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活动,发展历史思维能力。在更高的层次上,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不同阶段历史内容的前后联系,又要注意本国史与世界史的横向联系,还要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用发展与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

大纲还强调:高中历史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励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教师可适当安排多种形式的历史研习活动,例如,课堂讨论、辩论;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历史题材的社会调查报告;搜集整理多种类型的历史资料;编演小历史剧;有条件的地方,可鼓励学生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

在考试和评估方面,为了体现鼓励学生发展,开发学生潜能、保护学生的自信和自尊等原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修订大纲特别强调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综合理解的同时,要注重考查能力,尤其是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还强调,“对学生的考试评估,要注意减轻学生负担;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历史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停留在对历史知识的简单掌握上,而是希望通过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线索、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把握,使历史教学尽可能与现实生活和时事联系起来,以增强学生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所以,大纲特别强调,历史教学要达到“通过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的目的。例如,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时,可以联系去年的科索沃问题;讲到信息技术革命时,可以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们感受科学技术革命的重大意义,理解它对改变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巨大作用。历史知识传授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注意与现实问题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价值的正确认识,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大纲列出的研究性课题参考题目,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中国近现代的中美关系,巴尔干问题的由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等等,都意在将历史与现实生活和时事尽可能紧密地联系起来。

(三)吸此最新研究成果、丰富历史教学内容

修订大纲在教学内容方面,注意尽量吸收史学界公认的新成果。对某些历史阶段的定性,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更加趋于客观。以世界历史举例说。在1990年大纲中,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的开辟、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等历史内容,都是作为西欧封建社会解体时期的历史内容加以处理的。1996年试验大纲已经吸收史学界的新成果,表述为“14、15世纪,人类开始向近代迈进”、“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修订大纲保留了试验大纲的基本思想,但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表述为“是一次具有世界影响的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对世界近代史和现代史历史内容的表述,也从原来的相对片面和主观转变为更加全面和客观。1990年大纲中,对世界现代史的定性从“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走向衰落、灭亡,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历史”,改变为现在的“是垄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再如,对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评价,也从原来的全面肯定,到现在客观地指出其弊病,如“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严重失误和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的问题”;对美国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加入了它“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的评价。

修订大纲根据新的历史发展,把历史叙述的下限延伸到20世纪90年代末。与几年前相比,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世界格局和发展趋势方面显现出新的特征。这次大纲在修订时增添了这方面的内容。从国内的历史发展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取得了一系列巨大进展。过去几年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内容十分重要,有益于学生正确地认识时代特征和走向,认识中国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更清醒地应对21世纪挑战。举例说,在世界政治方面,大钢突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变化,既涉及东欧剧变导致两极格局的结束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也明确指出美国独霸世界的企图,实际上想把北约轰炸南联盟及其体现的“新干涉主义”原则包括进来。在经济方面,则指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化、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的继续发展。修订大纳希望通过这些新的历史内容,使学生意识到“争取世界和平、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仍然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大纲在坚持唯物主义史观指导的前提下,避免对历史进行机械化、庸俗化和教条主义的叙述和理解。在坚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同时,对人类精神文明的历史发展给以更多的关注,防止把人类历史叙述为简单的政治和阶级斗争发展史。西方的一些史学理论、流派和方法,如法国的年鉴史学、近代化史学、社会史学、心理史学、人口史、生态史学,新社会史和政治史,以及一些具体的研究成果也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值得我们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从建国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历次历史教学大纲,政治史和阶级斗争史的痕迹较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史学界通过自身探索和对国外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合理借鉴,日益重视社会史、文化史、学术思想史、科学技术史和教育史,使历史叙述的对象更加丰富和全面。修订大纲也进一步拓展了历史叙述的对象和内容。它对文化史方面的内容,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内容增加幅度较大,如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7世纪至20世纪的自然科学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修订大纲还特别提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这些内容的增加,使高中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精神文明在历史过程中推动作用的理解,认识科学技术作为重要的生产力,如何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格局,以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修订大纲的世界史部分努力突破欧洲中心论,增多了亚洲史的内容。这也与近年来国外历史教育改革的趋势相吻合。日本中学历史教学努力摆脱“偏重欧美”的传统,开始重视亚洲地区的历史和现状。韩国有些中学历史教材甚至遵循“近远亲疏”的排列顺序,把中国文明单元置于印度、两河流域和埃及文明之前讲述,原因在于韩国和中国同属“东亚文化圈”或“儒教文化圈”,更是地理上的近邻。马来西亚中学开设的历史课程,除本国史、世界史外,还开设东亚史。美国历史教育也因近十几年来世界政治和经济新格局的逐渐形成,打破“西欧中心论”和“美国特殊论”的传统,强调对亚洲文明特别是中国文明的研究。中国作为亚洲大国更应当重视亚洲的历史和现状。修订大纲讲述了较多亚洲史的内容,如“16至18世纪的亚洲”“亚洲革命风暴”“亚洲的经济发展”几节。此外,在西方国家的殖民活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和亚非的民族解放运动等节中,对亚洲史多有涉及。

(四)指导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为地方、学校留出充分的空间,为教材编写者提供较大的回旋余地,修订大纲在几个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弹性。

首先,大纲的内容要点比较概括,一般只设两个层次,即章和节。这样,就为教科书的编写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一方面,除必须达到大纲的基础知识教学目标外,编写的内容可以有一些伸缩性,有利于编写出不同层次的教材。另一方面,教材编写者可以在于目的层次上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促成教材风格的多样化。

其次,在课程和课时的安排上,修订大纲对试验大钢进行了修改。在1996年试验大纲中,高中历史课程分为必修、文科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三类。为配合近年来高考制度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也为给各级教育部门以更大的自主权,修订大纲对课程和课时的安排作了进一步灵活的处理,只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类,对在哪一年级开设哪些课程也没有硬性规定。必修课为中国近代现代史,学生不分文理均要学习一学年。选修课分为两种课程,选修Ⅰ为世界近现代史,选修刀为中国古代史,不再属于文科限定选修,无论文、理科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升学或职业的考虑灵活掌握。这种规定,也为地方和学校因地制宜、灵活安排教学计划提供了空间。试验大纲中规定的任意选修课程取消。至于是否要开设这门课程,或开设什么课程(如文化史、地方史、专题史),均由各地、各校自行决定。

高中课程改革的进展 篇2

关键词:成功教学法,高中,体育课程,教学原则

1 成功、成功教育及成功教学法的概念辨析

成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概念是指在实践过程中获得预期的结果, 即获得成功的意愿和目的。成功教育是集成功与教育为一体的教育方法, 自从成功教学被提出后, 就被广泛的运用到各级各类学校中, 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而关于成功教育的概念多年来一直都是争议的话题,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概念是上海市闸北区第八中学的教研课题组在对成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时界定的, 即成功教育是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获得成功的一种教育。成功教学法是对学习困难及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提升的一种专项教学方法, 在这种教学方法中他们努力为这些学生提供可以获得成功的教学目标, 使学生内心感到自己取得了进步, 从而产生一种成功感, 这种成功感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2 成功教学法的研究进展

2 . 1 成功教学法运用的实验研究对象

依据实验的目的和任务, 主要采用自身对照实验范式和对照组—实验组对比实验范式, 但一般多以后者居多。实验对象的分组分为随机分组、班级分组、年级分组以及不同学校分组等, 分组主要依据实验对象的年龄、性别、年级、智力水平、运动水平、认知能力、体质健康程度等因素。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忽略实验对象之间的差异因素, 势必会导致实验结果的差异。另外, 在较多的研究中学者一般采用小样本进行研究, 但将得出的研究结论直接推广至广大群体中, 这样的结论很难具有说服力, 因为小样本的研究未必能完全反映出事物发展的普遍性规律。

2 . 2 成功教学法运用的实验研究过程

根据已有研究的文献认为, 目前成功教学法运用基本采用实验法, 实验的过程一般是通过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的差异来得出成功教学法的运用效果。对照组一般进行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实验组则按照成功教学法的教学原则和步骤进行教学。首先, 根据成功教学法运用的指导思想, 通常认为成功教学法的指导思想包括适应性思想、差异性思想、渐进性思想、有的放矢思想、因材施教思想和多元评价思想等, 其次, 教师根据教学的任务、目的和内容, 设立学生力所能及的学习目标, 通过创造有利的环境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体验, 最终, 根据学生学习的效果及时的对其进行反馈与评价, 达到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

2 . 3 成功教学法运用的实验研究结论

根据已有文献得知, 关于成功教学法运用的实验研究结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成功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帮助学生获取较强的空间思维与想象能力;第二, 成功教学法能够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原有基础、分层确定学习的目标、设计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实施互助教学小组研讨的小组模式, 做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学习而带来成功的喜悦, 从而身心得到发展;第三;成功教学法使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用目标语进行交流, 完成含有学习目标的任务, 在自身体验中主动构建目标语知识体系,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和分析来认识, 理解并使用语言, 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第四:成功教学法能够为学生设立力所能及的学习目标、为教学过程创造积极的环境条件、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给与及时和适当的反馈、营造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第五;与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相比而言, 成功教学法承认所有大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力, 并且也承认他们具有渴望获得成功的意愿, 同时还对他们抱有获得成功的期待, 始终坚信他们一定能够成功。

3 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中引入成功教学法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3 . 1 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一直受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影响, 教师按照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 虽然能够完成教学任务, 但是学生学习的兴趣却逐渐下降, 这往往是因为传统教学法注重学习一味去模仿和练习, 忽略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的地位。成功教学法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感受学生的心理变化, 为了能够使学生获得成功, 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 精心的设计通过成功的教学路径, 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 在成功教学法的设计过程中, 教师首先将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 教学内容在设计和安排过程中要集参与性、趣味性、知识性为一体, 努力设置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的环境和条件, 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感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 这样也会增加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和动机。

3.2 尊重个体差异的原则

学习知识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任何教育都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 学生根据教师教授的知识进行学习, 体育教学也不例外, 体育教学为学生传授运动知识和技能, 学生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并将其付诸实践过程当中, 但是, 作为学生来讲, 个体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最为显著的就是学习和理解能力, 当然, 在体育教学领域中, 个体本身身体素质及对运动技能的掌握等存在明显的差异, 如果教学过程中不加以区别对待则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出现层次不齐的现象, 这样的结果就会导致, 学习好的或者运动技能强的学生变得越来越好, 学习差的学习及运动技能较差的学生则越来越差, 因此, 不仅其他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注重个体的差异, 体育教学中更要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此,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想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 就必须要做的一点就是对每个学生进行区别对待, 如果不加以区别对待, 实施“一刀切”的做法, 则仅能使部分同学获得成功, 大部分同学仍然以失败而结束, 因此, 成功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 做到“ 人人有责”“人人有务”“人人皆赢”。

3 . 3 为学生创造成功机会的原则

成功意味要达到成功目的, 成功教育则意味通过成功的方式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成功教学法就是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来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手段和方法。相对于其他教学方法, 可能是达到教育目的的路径不同。成功教学法是通过为学生提供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 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与乐趣, 受喜悦和乐趣氛围的熏陶提高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兴趣, 而兴趣的引导下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 . 4 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的原则

运动项目, 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 都有一定的展示性的特征。体育教学亦是如此, 学生通过体育课堂进行学习, 在对运动技能知识进行掌握后, 会通过一些方式和途径来表现自己的运动技能, 如果此时, 教师给予自我表现的机会, 且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对学习者信心的提升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随着自信心的提升, 如果没有表现的机会, 就可能会通过示范的方式来表现, 能够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热情, 并且能起到一种带头的作用。教学中参杂比赛通常是对表现者的表现的形式, 另外, 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他们渴望通过比赛来得到关注和认可, 但是前提条件必须以胜利者的身份胜出, 因此, 在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就会为了胜利来追求对运动技能知识的学习, 倘若没有表现的机会, 很可能会给予学习的动机当头一棒。

3 . 5 关注和注重对学生发展潜力挖掘的原则

体育教学过程中时常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 对具有发展潜力学生的挖掘, 所谓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只需调动其学习的兴趣, 即可发挥其在体育运动中的优势。但在体育教学中, 受各种因素的制约, 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的初期较为迷茫, 按照运动技能学习的原理, 此阶段属于运动技能学习的感知阶段, 如果此时不加以正确引导, 将会导致学生对运动技能兴趣的丧失。随着运动技能学习的深入, 紧接着进入第二个阶段泛化阶段, 泛化阶段给予学生的感觉是在学习和练习运动技能的过程中完全处于朦胧状态, 如果此时引导不当则会导致学生对运动技能学习的彻底放弃, 因此, 在运动技能学习的感知和泛化阶段, 要关注和注重对学生发展潜力的挖掘。

3 .6 采用多元化评价的原则

评价作为一种教学手段, 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有什么样性质的评价, 就产生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传统的评价过分夸大了评价的鉴定功能, 忽略了评价的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 存在着标准单一、内容单一、方法单一、主题单一、中心单一等不足, 不能评价出学生是否达到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各项目标, 是一个过分片面的评价方式。评价实施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在评价过程中重视发展, 淡化甄别与选拔;注重综合评价, 关注个体差异;强调参与及互动, 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4 结语

该文根据成功及成功教育的相关概念提出了成功教学法的概念,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成功教学法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根据有关成功教学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制订了成功教学法在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中应用时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为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及提升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李献林.全程成功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高中课程改革的进展 篇3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改革

虽然我国高中生物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下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但是高中生物教学还是存在较大的问题,严重阻碍了高中生物教学的发展。造成这一现象,追根究底是因为大部分的教师都受了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只知道一味地给学生灌输文化知识,忽略了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弱化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在新课改环境下我国高中生物教学取得的进展

1.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既给高中生物教学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也让教师知道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求。因此,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已经将教学过程看作一个有效的发展进程,并且开始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更好地让学生发挥出其本身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讲“人与生物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小组教学方式,小组教学方式其实就是把学生分成六个人一小组,并设置小组长,让小组的每位成员都要从不同途径来查阅相关的资料,并且派一名学生作为小组代表进行发言,同时教师要把学生所查阅到的资料进行综合,如此一来,既让学生通过翻阅资料获取相应的知识,还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和谐、公平公正的学习环境,以此来提高我国高中生物教学的效率。

2.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在这个信息网络盛行的时代,我国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目前教学中应用十分广泛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學生面前。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我国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得以保证。譬如,教师在讲到DNA结构时,不应该只向学生简单地讲解双螺旋的结构,而是应该先让学生在上课之前查阅相应的资料。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如果教师只是依靠简单的教学道具,并不能达到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动画技术让双螺旋结构以更加立体的形态呈现在学生面前。

二、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进程

1.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互动式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不能设立正确的学习问题,找不到正确的研究方法,导致教学效率降低。最为严重的是,教师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选择研究方法,同时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不知道哪些资料对自身有用,从而在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过程中不能得到教师的鼓励与支持。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下降,不能更好地保证我国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该实时地指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并采取合适有效的解决措施,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活动,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发挥出其本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下去。

2.新课改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改革进程

(1)全力开展协作式探索教学

新课改环境下的探索式教学已经成为目前最受欢迎之一的教学方式,也是新课程改革下的创新举措。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目标和实际教学内容,制定出合适有效的研究任务,让学生分组进行分析与搜集相关资料,同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协作式探索教学可以满足以实验为基础的高中生物教学要求,可以促使我国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由此可看,全力开展协作式探索教学是我国高中生物教师最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生物学这门课程更感兴趣。

(2)大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在文化经济的带动之下,人们不再只是注重学生的文化成绩,而是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加注重。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和个人兴趣爱好进行分组,同时也要大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更加知道生物知识其实源于生活,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得到书本上没有的文化知识,以此来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环境下,我国高中生物教师要想更好地保证生物教学质量,就必须要转变教学理念,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同时要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学会放手,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方能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喜爱之情。

参考文献:

王乃文.鹤峰县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实施现状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高中课程改革的进展 篇4

【内容提要】日本政府当前正在大力推行以国立大学为龙头的高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包括三大举措:(1)国立大学的重组合并;(2)国立大学的法人化;(3)21世纪COE(世界一流水平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和研究中心)计划。这些改革将对日本高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乃至整个社会产生划时代的深远影响。

【摘要题】比较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研究

【英文摘要】Thestructuralreform&n

当前日本高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正在进行前所未有的改革,这场改革涉及到许多方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学结构改革”。根据文部科学省的最新解释[1],所谓“大学结构改革”可概括为以下三项改革举措:(1)国立大学的重组合并;(2)国立大学的法人化;(3)21世纪COE(世界一流水平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和研究中心)计划。本文首先分别介绍日本“大学结构改革”这三大举措的最新进展,然后对其背景及意义做一初步分析。

一、国立大学的重组合并

国立大学的重组合并是此次日本“大学结构改革”的突破口,目的首先在于解决原来在一所大学的框架内改革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增强大学的.实力和活力。

10月,4所2组大学正式完成合并工作:原山梨大学与原山梨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山梨大学,原筑波大学与原图书馆情报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筑波大学。原山梨大学与原山梨医科大学原本实力相当,各有所长,因此基本上是“对等合并”,最后是保留“山梨大学”校名,但新大学的校长由原山梨医科大学校长来当。而被筑波大学合并的图书馆情报大学虽然是日本唯一的图书馆情报学科的专门大学,但相对筑波大学来说实力较弱,最后可以说是“吸收合并”[2]。

这2组大学的合并,具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是都有先前某些合作的基础。二是经过各自校内比较充分的酝酿。原山梨大学等是从1月、原筑波大学等是从6月开始正式探讨合并事宜,各校都分别组织教职员进行了广泛研讨。三是都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首先由各校的评议会或教授会作出决策,接着由合并双方校长签订合并协议等重要文件,然后由双方成员组成合并协议会,决定新大学的校名、理念、目标、主要机构等,向政府提出合并预算;再由文部科学省有关机构进行审查,日本内阁作出决定并拟定有关法律草案提请国会审议通过,批准成立新大学,文部科学省修改相关法令;最后由双方成员及社会知名人士组成建校筹备委员会,选举新大学的校长,由校长决定副校长及各学部长等人选,通过《大学章程》和《大学院章程》,举行合并庆典。四是“自由恋爱”。在合并过程中虽然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无疑首先是合并各方的“自由恋爱”,它们酝酿合并都早在文部科学省6月提出“大学(国立大学)结构改革方针”之前。

这2组大学的合并成功,揭开了日本自1949年按照美国大学模式建立所谓“新制大学”以来大学重组合并的序幕。目前,日本从南到北都在酝酿大学的合并重组。10月,日本的第四所“旧帝大”――九州大学将吸收合并九州艺术工科大学,同时另外18所国立大学也将合并,组建成9所新的大学。它们分别是:神户大学吸收合并神户商船大学,东京商船大学与东京水产大学、福井大学和福井医科大学、岛根大学和岛根医科大学、香川大学与香川医科大学、高知大学与高知医科大学、佐贺大学与佐贺医科大学、大分大学与大分医科大学、宫崎大学和宫崎医科大学合并。这第二批将要合并的大学绝大多数涉及到医科类大学。从目前的情况看,日本政府最想推动而又最难推动的是师范类大学与综合性大学内相关学部的合并,正所谓“(学科)同类合并难,异类合并易”。大阪大学等11组26所国立大学目前也正在商讨合并事宜。根据文部科学省20初发表的一份报告,全国三分之二的国立大学将和近邻的大学重组合并。这种重组合并的范围可能将超越县域,例如原来分设在两个县的群马大学和qí@①玉大学已确定于10月合并,将成为在校生规模仅次于东京大学的第二大国立大学;滋贺大学、滋贺医科大学、京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大学和京都工艺纤维大学这4所分处2个县、府的大学也已签订合并协议。不同层次规格的高等教育(w

重庆金融综合改革进展 篇5

一、政策出台的背景、动因:

重庆市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集大城市、大农村于一体,为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和大库区”的格局,城乡差别显著,在某种意义上是我国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一个缩影。2007年6月,在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发展、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背景下,重庆市获得“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资格。作为唯一的省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肩负着开拓城乡协调发展新路径的重任。此前,我国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部在东部。国家首次批准在西部地区设立改革试验区,这个标志性的变化,是中央改革发展的重大布局,标志着西部地区已具备改革试验的条件和能力。通过试验区的建设,可以促进重庆、成都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尽快打造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

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强化金融支持对统筹城乡发展的作用,是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作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最大一块试验田,重庆成为包括金融在内的改革创新的大舞台。2007年,经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批准,重庆市又被列为全国银行间市场产品创新试验区、金融综合经营改革试点区。

2009年1 月 26 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3号文),其中有多条有关金融改革的政策,包括设立六七个要素市场,金融结算、银证保改革及农村金融改

革等。

2009年4月28日,《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准。重庆综改方案“一拖八”,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农业发展与农业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统筹城乡土地利用改革”、“统筹城乡财政管理体制”、“统筹城乡金融管理体制”、“设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交易所”。

2007年6月批准设立的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为了探索改变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希望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终使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属在各个方面,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平等的权利、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同质化的生活条件。

二、制订部门的层面、牵头:

在中央规划部署和政策层面:2007年重庆市被批准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全国统筹城乡商贸改革试验区;2008年中央政府正式明确重庆“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的五大定位;2009年,在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09]92号)中,首次将重庆明确纳入国家金融类战略规划;2009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3号文),明确提出支持重庆

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增强金融集聚辐射能力。

在重庆地方规划部署和政策层面:重庆已经确定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抢占西部金融制高点的具体规划,确立了“到2015年建立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基本框架、到2020年实现“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先后出台《重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金融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重庆市促进金融业发展若干意见》、《关于促进重庆资本市场发展的意见》、《重庆市金融业发展激励政策实施细则》。

三、政策具体是啥:

2009年,国发3号文件出台,重庆汇聚国家普惠政策、西部地区优惠政策、三峡库区优惠政策和统筹城乡优惠政策四项于一身,为经济金融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同时,文件更在国家层面提出将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金融业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金融方面:重庆市获得在西部推进市场改革先试先行权。重庆可以率先在西部推进金融市场改革,推出一些金融新产品。如赋予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权,支持基础设施类企业自主发展,支持重庆企业上市融资,重申要“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增强重庆的金融集聚辐射能力”,在具体措施上,要“加快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适时将重庆纳入全国场外交易市场体系;优先考虑在重庆设立全国性电子票据交易中心、支持期货交易所在重庆设立当地优势品种的商品期货交割仓库、支持在重庆设立以生猪等畜产品为主要交易品种的远期交易

市场”等。

中央政府要求重庆在不给钱、不给政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事实上,国家发改委官员早已对城乡统筹试验区做了解释,试验区不是给钱给政策而是鼓励试验区在一些重点领域大胆创新,探索实践,为区域乃至全国积累经验。

四、政策执行力咋样:

“建成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是重庆市既定发展目标,2009年,随着国发3号文件出台,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近年来,重庆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以从3%提升到2012年的8%,已跃升为重庆市的战略性支柱行业。2012年,重庆新增融资3600亿元,其中非银行融资渠道实现融资近1200亿元,占比32.5%。企业债、公司债和银行间债务融资工具融资额同比分别增长2.4倍、1.8倍和42.8%。银行贷款不良率降至0.47%。小额贷款、担保、金融租赁等10小类创新型机构520家,资本金总额超过1000亿元。重庆11家交易场所已全部通过国家首批备案验收。

重庆市初步形成了以城带乡的金融体制框架。近年来,重庆市先后成立了联合产权交易所、农畜产品交易所、药品交易所、航运交易所、金融资产交易所等7个区域性要素市场,活跃了要素交易。积极发展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信托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金融租赁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启动农村房屋、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抵押融资试点,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强化了对中小市场主体和“三农”的金融服务。

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建设深入推进,金融创新步伐加快。2012 年重庆市金融业增加值增长20.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 8%,同比提高 1个百分点。金融后援服务中心项目奠基形成新的金融聚集区,金融城功能不断完善。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重庆分中心获批筹建,银行区域性运营中心达到 14 家。惠普离岸结算量增长 1.1 倍,占惠普全球结算量的1/6。新台币现钞双向兑换试点和电子商务跨境外汇收支试点有序推进,累计获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数量位居西部省市前列,结算型中心建设加快。金融 IC卡发行量居全国首位,跨行业应用试点取得突破。外资 PE 试点引进数量稳步增长。金融机构开展网点延时服务、发行小额快速支付卡等,推动辖区金融服务创新快速发展。

五、被改革对象对政策的反映:

一方面,重庆市政府采取措施,引导和支持在渝金融机构找准落脚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面落实金融业改革规划,共同建立有序竞争、合作互惠的具有较高资源配臵效率的金融市场。另一方面,重庆市政府通过市场化运作,优化金融发展环境。通过成立政策性担保机构、发放补贴资金给总部设立在重庆的金融机构等市场化手段,吸引金融资源不断投入到重庆市实体经济中来,推动全市经济扩张和结构调整,效果十分明显。

六、单个政策评价: 1、2008年5月,银监会、央行联合发布《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重金补贴政策:全球任何金融机构,只要将中国区总部设在或者迁入重庆,可一次补贴500至1000万元;对地区总部新设或者迁入重庆的金融机构,若新设立市级机构,一次性补助200至500万元。

截至目前,已经有3家银行业法人机构和14家一级分行入驻。分别是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江北恒丰村镇银行、重庆渝北银座村镇银行3家银行业法人机构以及国开行、进出口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成都银行、广东南粤银行、大连银行、富滇银行、浙商银行、厦门银行、招商银行、中德住房储蓄银行14家银行的重庆分行,这些在渝一级机构的密集布局,凸显金融要素的加速集聚,对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构建意义重大。

2、重庆市率先从省级层面上开展了农村“三权”抵押融资探索。建立了“三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如遇到农户无法归还贷款的情况,政府将给予金融机构适当补偿,补偿标准为损失的20%-30%,从而形成政府、银行和农民共同承担风险的格局。

通过三权“抵押”融资贷款,有效盘活农村的存量资产,显著增加农民贷款可得性。这几年,农户贷款从30亿增加到300多亿,缓解了农村金融缺血的问题。不良资产率一直在1%以内,完全在银行拨备坏账准备金范围内。

3、重庆建设内陆金融中心,在结算类中心上做起了文章,“试水”

离岸金融结算,已实现零的突破、有效的突破。

一是大概1000亿美元的笔记本电脑加工贸易离岸金融结算已经搬到重庆,涉及惠普、宏基、华硕等巨头,预计 2015年加工贸易离岸金融结算做到3000亿美元;二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国际金融结算,重庆现在跟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结算网站美国的贝宝公司合资在渝建了一个结算公司,预计今年可以结算50亿美元,明年将会超过100亿美元,2015年会有500亿美元的结算量。三是发展贸易批发类国际结算,重庆现在跟中东、东南亚的一些贸易商商谈,努力把他们在亚太地区的结算总部放到重庆。

如果重庆的成功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那么离岸金融业务必定会成为2012年国家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4、2008年,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挂牌。作为第一家农村土地交易所,即以“地票”也就是“农村建设用地指标”作为主要交易标的,以此实现远距离、大范围的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地票”交易制度是利用级差地租原理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思路,并设立农村土地交易所,地票交易价款扣除成本后,85%直补农民,15%归集体。

过去近4年,重庆已经累计交易“地票”,反哺“三农”222亿元,帮助“三农”实现180亿元财产收益。除地票交易外,交易所也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供服务。

七、试验区改革启示:

一是农村“三权”抵押融资值得高度关注。重庆市充分发挥统筹

城乡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优势,率先从省级层面上开展了农村“三权”抵押融资探索,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2011年7月,重庆市委三届九次会议明确提出,到2015年要实现农村“三权”抵押融资1000亿元以上,对农村“三权”抵押融资寄予了厚望。但作为一项改革创新,由于农村“三权”抵押融资存在法律障碍,也还面临银行是否有积极性参与、农民是否认可等问题。我们认为,城乡之间的产权流动是大势所趋,如何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基础上盘活农民的财产权利,关系农民权利保障和城乡统筹发展。应高度重视重庆市“三权”抵押融资的探索,掌握其动态和进展,肯定积极方面,完善不足部分,为建立制度提供实践基础。

二是金融机构开拓农村市场潜力巨大。很多金融机构都认为从事农村金融业务风险大、成本高、利润薄,并因此而离农弃农。但也有一些金融机构反其道而行之,在服务“三农”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了很大发展。重庆市农村商业银行通过实施专项激励,调动了基层员工的积极性,客户经理下村走访频率明显增多,对客户资金使用、生产效益等情况了如指掌,贷后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实现了农户贷款有效增长、结构优化、质量提高、风险可控和农户客户经理收入明显提高的多赢格局。2011年11月末,试点的168个分理处贷款比试点时增加9.02亿元,实现利息收入2.38亿元。重庆市农业担保公司在服务“三农”的同时,注册资本从2006年的1000万元增加到了目前的2.67亿元,净资产达到3亿元,自身的规模和效益明显提升。这说明,只要经营策略得当,组织结构适应农村的需要,农村金融市场是一座有

待开发的富矿,金融机构能在服务“三农”中发展壮大。

三是在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中农业部门可以大有作为。重庆市的各级农业部门扎实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和流转服务,为土地承包经营权价格评估、项目前景判断等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在农户与金融机构间架起了桥梁;成立农业担保公司,为广大农户和涉农企业提供担保。重庆市的做法启示我们,农业部门肩负着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农村金融事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大局,农业部门应找准自身定位,切实发挥技术、管理优势,充分履行职责,在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中发挥作用。

八、改革中政府行为的边界界定:

重庆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业,5年内出台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重庆金融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渝府发„2006‟114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金融中心建设的政策体系初步成型。2009年,重庆市金融办升格成为市政府直属机构,全市各区县(自治县)先后组建政府金融办或明确金融服务牵头部门,对金融的行政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金融法治环境趋好,建立了金融应急预案、金融仲裁院、金融审判法庭等协调工作机制,妥善应对和有效处臵了金融风险,有力保护了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合法权益。

高中课程改革的进展 篇6

为全面落实省委、市委等有关文化体制改革的文件和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文化强县战略,切实促进全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在接到市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运发[2009]17号)的通知后,我们立即着手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周邦稳为组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建莉为常务副组长,副县长陈竹琴为副组长,编办、组织部、人事局等16个部门和职能局负责人为成员的“临猗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组”,为我县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确立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根据上级精神,并结合我县实际,起草并印发了《中共临猗县委、临猗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组织召开了由县委书记胡宝、县长史凯参加的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专题会议,对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进程进行了细致的安排部署。

目前,我县文化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正按照《实施意见》有条不紊的进行。县委宣传部设立了专门的文化产业管理机构;新的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已经挂牌成立,原县文化体育局、县新闻出版局和县广播电视局的牌子已经取消;广播电视台已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要求设为独立的事业单位;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的组建工作正按照有关文件逐步进

行。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进展 篇7

一、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是无机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现阶段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如注入式、理解性、多媒体和探究性教学。注入式教学是将现成的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法不仅忽略认知过程的规律, 也难以让学生有效获取知识、技术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性教学是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 使学生领会并能应用所学知识及技能。这种教法使得学生能凭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探究问题的本质, 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然而, 其与注入式教学一样仍是以教师为中心, 忽略了学生的重要性。多媒体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综合处理和控制语言、声音、文字、图像、图形、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 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 并通过投影机投影来完成教学的过程[1]。探究性教学是学生对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并进行小组交流、讨论, 从而完成对课程内容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只通过教师的一次演示和讲解, 难以确保学生看清楚操作的细节。因而, 在示范实验操作过程中, 可将注入式或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进行演示, 让学生详细了解实验操作及过程的具体步骤, 及时纠正在实验过程中不规范的操作, 让学生真正掌握操作方法和技巧, 正确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积极鼓励与同学讨论, 从而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实验原理。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 各种教学方式应该相互结合、取长补短, 以提高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水平及质量[2]。

二、实验内容

目前,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 一般可分为基本操作实验和设计实验, 教材上列出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内容。原来教学大纲中安排的设计性实验较少, 学生做验证性实验时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 不符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以致难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和创新能力[3]。因此, 必须对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幅度优化整合, 一方面增加基本操作实验的练习, 另一方面增加综合及设计性实验的比例, 同时删除重复性实验, 尽量多采纳学科发展前沿及技术含量高的综合性、设计性、探究性实验[4]。

由于设计实验是以学生为主, 在具备一定化学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 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实验方法, 查阅文献资料, 充分发挥想象力独立设计实验方案, 经与老师讨论后, 由学生独立完成。对于学生在实验中提出的问题, 应启发学生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 增强对关键实验步骤所涉及的理论问题的理解。整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对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 充满了挑战, 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 为培养合格的化学专业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因此, 这类实验对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 巩固各类实验操作技能,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激活学生的潜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实验设施

实验室是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物质条件, 就其功能而言, 不仅是实验操作技能传授的场所, 也是实践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基地。因此, 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水平, 完善实验室教学管理的政策, 是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前提, 也是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相适应的发展趋势[5]。

立足当前、着眼未来, 高标准建设无机化学教学实验室, 并以此作为无机化学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为申请省级及国家级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基地而努力。主要包括健全实验教学的管理体制和完善实验室教学仪器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在管理体制方面, 实验教师成员分工负责实验教学场所的建设、管理, 并指导学生的实验,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创新实验及研究项目;在完善实验室建设方面, 多途径筹措资金, 改善实验室所需的硬件条件, 为开展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四、数据处理

无机化学实验是大学生进校后的第一门化学实验课。每次做完实验后必须对实验中测的数据进行处理, 撰写实验报告。通过实验报告的处理, 培养学生掌握测试与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分析可疑值的去舍, 探讨数据结果的精密度及准确度, 合理保留数据的有效数字, 正确估计测量值及测试方法[6]。为了达到教学目标, 满足社会对学生能力越来越高的要求, 结合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及无机化学教学仪器的教学工作,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品德和严谨的科研态度, 也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通过这一锻炼可以使学生根据测试对象的精度要求, 对测试与实验方法进行合理选择及设计, 为后续专业课程及实验环节奠定了基础[7]。

五、培养学生能力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8]。要培养基础与能力兼备的人才, 一定要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因此, 要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为目的, 对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进行适当的改革。

无机化学实验中涉及到的基本操作很多, 教师在演示实验过程中, 要正确、规范地操作各种仪器, 强调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行为, 使学生加深对所见实验仪器规范操作的印象, 从而提高学生规范操作的能力。在具有规范操作能力的基础上, 应创造良好的实验教学氛围和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无机化学实验的兴趣, 从而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组织学生开展化学实验竞赛活动如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创新实验等活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某些装置或实验方法, 找出其缺陷进行改进和创新, 鼓励学生与老师一起做科研项目。这不仅使学生学到课本上没有的无机化学知识, 也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达到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目的, 对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9]。

摘要: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近几年来, 教育工作者对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改革与实践研究。本文通过对适宜于当前我国教学模式的阐述及符合培养创新能力需求教学内容的介绍, 归纳总结了我国在无机化学实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具体方法。这对于我国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创新能力,无机化学实验,改革

参考文献

[1]杨宏伟.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优化整合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13, 26 (3) :130-133.

[2]周立亚.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高教论坛, 2008, (1) :113-115.

[3]刘云, 李杰.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教改探讨与实践.科技信息, 2012, (8) :164.

[4]崔继文, 周淑晶, 书红, 高洪福, 郭晓玲.药学专业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一点探索.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3, 36 (4) :83-84.

[5]张一兵.生物专业“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教改研究.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4, 24 (6) :65-68.

[6]汪凤林, 汪秀丽, 温秀兰.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改革探索.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8, (11) :60-62.

[7]刘秀梅, 贺杰.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改革.教改创新, 2012, (38) :58-59.

[8]白丽娟, 马少妹, 袁爱群.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6, 12 (1) :113-116.

高中课程改革的进展 篇8

关 键 词 小学品德课程改革;核心价值观与态度;全人发展;学习为本评估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11-00-06

新世纪以来,在一国两制新型政治、经济与文化背景下,香港地区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2015年《基础教育课程指引——聚焦·深化·持续(小一至小六)》为纲领性文件,香港地区的小学品德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迈向深化的征途。本次课程深化改革顺应了国际上核心素养为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趋势,因此,深入分析其改革背景、实施路径和策略,对于深入推动国内核心素养为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一、新世纪香港地区品德课程改革的缘起

(一)社会转型与改革发展的挑战

21世纪的香港,无论在社会及文化、经济、政治抑或环境保护方面,均经历了不少转变。例如,社会价值观愈趋多元化、日益重视与人合作及处理人际关系等能力。面对21世纪的种种挑战,香港教育希望年轻新一代不单单关心自身的福祉,更期望他们能够具有国际视野,贡献社会和国家;在全球化、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香港学生需要学习的是如何在多元的社会环境中,形成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养成正面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态度,从而达至全人发展,终身学习的教育目标。

与此同时,回归中国后的香港,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亟待提高。从2014年的“占中”事件以及近年来喧嚣的“港独”分子造成的各种事件可以看出,部分香港人极其缺乏对“中国人”的国民身份认同,这对香港的品德教育无疑是一个重大挑战。

总体而言,香港特殊的政治经济背景决定了香港学校德育从无到有,从淡薄政治的殖民文化教育向“爱国”“爱港”以及注重“个人与社会协调”的民主教育转化,从具有传统儒家特点的尊古重道的价值观向与自由经济相适应的功利主义价值观转化。[1]这样的转化同样对香港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的推动

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香港地区推进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这轮改革中,其德育课程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学生素质的提高。根据国际公民教育研究计划调查显示,2009年,香港中二、中三学生在公民教育与素养方面的知识表现排名前五,居世界前茅;二是课程改革整体取得了良好进展。这主要表现在学校领导和教师团队课程发展方向上的认同以及教学观念上的转变。学校现已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这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课程发展。[2]

尽管学校在课改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首先在德育环境上,香港繁荣的自由经济为学校德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但与自由经济相适应的社会行为功利化和实用主义倾向明显,在学校教育方面主要集中反映在单纯追求升学率,从而形成重智轻德氛围,这严重影响了德育的有效实施[3]。其次在教育方法上,香港德育重视从生活事件中对学生进行“渗透式教育”,这种方法尽管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对输入式教学的忽视和否定,也造成矫枉过正,缺乏实效的后果。

事实上,从2002年颁布《基础课程指引——各尽所能 发挥所长》到2014年新课程指引颁发的12年期间,香港学校德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针对新时代所产生的价值观冲突等问题,学校的德育课程又该作出怎样的回应和改进呢?基于此,深化品德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二、新世纪香港地区品德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本次品德课程的深化改革以核心价值观引领课程目标,以全人发展理念统筹课程内容,以校本课程规划作为方式来落实品德课程实施,倡导多元主体参与品德课程资源建设,发展学习为本的评估。

(一)品德课程目标:核心价值观引领

香港21世纪教育目标旨在让每个人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都有全面而具有个性的发展,能够一生不断自学、思考、探索、创新和应变,有充分的自信和合群的精神,愿意为社会的繁荣、进步、自由和民主不断努力,成为为国家和世界的前途做出贡献的人。[4]在这一总教育目标的指引下,香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定了七大宗旨,即“责任感”“国民身份认同”“阅读习惯”“学习能力”“语文能力”“八个学习领域的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将其作为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七大学习宗旨作为引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标,涵盖了德育、学科知识学习、学习能力、生活等各个方面。具体内涵如表1所示。

基于七大学习宗旨,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架构包含三个部分:学习领域知识、共同能力、价值观与态度。其中,价值观与态度是品德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目标。这里的价值观指的是学生应发展的外显或内在的信念,是行为和决策的准则,而态度则是把工作做好所需的个人特质。通过对学生价值观和态度的培养,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品格、价值观基础。

2015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指引——聚焦·深化·持续(小一至小六)》(下文中简称《指引》)明确指出,品德教育的重点和首要目标就是七大核心价值(见表2),即要把学生培养成坚毅、尊重他人、有责任感、对自己的国民身份认同、具有承担精神、诚信、关爱他人的人。[5]

nlc202309081653

事实上,这七大核心价值观是个体价值观发展的基础,促进着学生个体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两难选择时,懂得辨识正确的价值观,能够作出客观分析和合理判断,并付诸实践,才能面对未来生活的种种挑战。可以说,对价值观的辨识与合理选择是学生应对香港这一独特社会环境与自我成长所必需的素质。

当然,除了上述七种核心价值观和态度,香港还倡导各学校能根据本校办学理念及学生需要,选择其他合适的价值观和态度作为品德教育目标,也即推动品德课程改革校本化。

(二)品德课程内容:全人发展统筹

促进学生全人发展是香港品德课程改革的终极价值。基于此,以生活事件为基点,努力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经历,推行全方位学习,进而促进各学科价值教育的融会贯通是本次品德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换言之,本次品德课程的内容体系是以全人发展为目标,以生活事件为载体,统筹品德教育的各个方面(如图1所示)。

由上图可知,品德课程的内容体系以促进全人发展为目标,以培育学生的正面价值观和态度为方向,以生活事件为载体,统整所有品德教育内容。统整大致沿着两条路线展开:其一,品德教育课程内容分布在五大生活范畴中,实现内容的横向统整。这五大生活范畴包括“个人成长与健康”“家庭”“学校”“社交”及“社会和国家”。各生活范畴主要负责的品德教育内容如表3所示:

其二,同一价值观与态度的培养目标渗透在教育内容的各个板块,实现纵向统整。以“尊重他人”为例,它贯穿于各个品德教育内容模块之中(见表4)。

当然,香港的品德教育课程实施始终坚持以学校为本的原则,即便在课程内容方面也给予学校及老师很大的自主选择权。只是在内容选择上,课程委员会提出了一定标准以及需要考虑的因素(见表5),建议教师在进行生活事件选择时始终以能否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否促进正面价值观的建立为基本准则,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三)品德课程实施:课程规划导向

艾伦·奥恩斯坦认为,成功的课程实施来自于切实的课程规划[6]。因此,香港地区在推行品德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学校的课程规划。课程指引明确指出,学校在推行德育及公民教育时,应配合全面而均衡的课程规划,根据学习目标设计相关的学习经历和进行评鉴,并持续优化课程内容。[7]

香港小学品德课程的实施在校本课程规划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一体的全方位学习方式。具体而言,价值观与态度的培养目标包含三个维度:认知层面,强调要增强学生对正面价值观和态度的认识及判断能力;情感层面,强调培养学生关心别人和乐于助人的情怀;实践层面,强调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实践正面的价值观和态度。围绕这三大统整的目标,品德课程的具体实施又特别强调课堂学习、实践体验与学习氛围互相融合的全方位学习(见图2)。

课堂学习、实践体验以及学习氛围的营造三者彼此紧密相连,互相促进。课堂学习能为实践体验及学习氛围提供相关的知识基础;而有利的学习氛围,亦可促进课堂学习和实践体验。在课堂学习中,校本化依然是主导。教师可根据教学主题,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创建不同的教学活动。例如,在国民教育主题教学中,教师可联系生活事件,采用提问法、讲演法、讨论法等不同方法,以看电影、听讲座、玩游戏等不同形式组织课堂。

可以说,课程规划引领,三维目标指导下的全方位学习是香港小学品德课程实施的主要思路。在此基础上,倡导品德课程实施的校本化与多元化。

(四)课程资源建设:多元主体参与

为了更好地推行品德教育,香港特别强调多元主体的参与,积极营造整体的品德教育环境和氛围,同时联合多方力量努力开发和建设品德课程资源。

学校各个主体,包括校长、中层干部、教师、家长和学生,都有参与品德教育的职责和义务(见表7)。

对参与学校教育的各个角色都给予规定,学校教育的各个主体能够更加明晰自己在品德教育中承担的责任,这更有利于促进品德课程的落实。

与此同时,香港教育局沿着两条路径不断开发和建设品德课程资源。一方面,引入办学团体、大专院校、政府部门、非政府机构等提供的学习资源,善用于周会、班主任课、校本课程等积极推动品德教育。同时,大专院校、政府部门、非政府机构等提供有关儿童及青少年全人发展计划,政府部门、地区组织、志愿团体以及社区福利机构调动各类资源,积极举办不同类型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学习经历,共同培育良好的品德及公民素质。另一方面,教育局持续为香港小学提供不同类型的课程资源,如学习材料、学习资源网、专业发展课程等,协助学校推行品德教育。对于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香港的一些官方网站,如德育资源网也为教师们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德育教材。教材使用指南不仅提供故事,还对教材适合的对象、需要的资源、课堂活动的进程、课后延伸活动都进行了说明。教材采用卡通画的形式,活泼有趣,并附有动画短片,短片中的动物主人公们通过自身的经历呈现事件,寓教于乐,向孩子们传递正面的价值观与态度,十分适合小学生阅读和使用。表8是一节德育教材指引节选。

丰富的课程资源以及良好课程实施环境条件的设计,为深化品德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品德课程评估:学习为本评估

“学习为本评估”,简称学本评估。它包含促进学习的评估、作为学习的评估、对学习的评估三个方面(见表9),是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教育评估发展的必然产物。经过长期发展,学本评估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涵括和平衡着学习化、学习性和学习段评估三种方式。[9]

nlc202309081653

以学习为本为中心的德育评估体系构建有三个主要特点:(1)将评估任务作为学习任务。学生完成评估的过程就是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提升自己道德修养的过程。德育评估要对学生的所思所行提供正面反馈,让学生清楚努力方向。(2)学生参与评估。主要通过学生起草标准、使用优质案例、同伴反馈或同伴评估等方式,促进学生的自我发思,学生在投入评估的过程中,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学习目标,从而更积极地达到相应的学习标准,这也可以提升整个评估过程的透明度和有效性。(3)反馈可以成为学习资料。教师可以经常提供反馈,也可以通过精心设计促使学生成为反馈提供者。而学生的反馈又为教师提供了资料,这些反馈让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进程,可以成为调整课程的重要参考。

总之,香港品德课程改革指出了德育评估的目的和方向,一切以促进学生学习为中心,并不拘泥于某种评价方式。即不管是形成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只要能聚焦于推动学生学习的这一目的,就是有价值的德育评估。

三、香港地区品德课程改革的启示

本次香港小学品德课程改革是在上一轮课程改革基础上的深化,它不仅继承了“学生学习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凸显了价值观与态度教育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无论是目标的顶层设计还是课程内容的生活化,亦或校本化的实施策略和学习为本的评估理念,都为我国内地核心素养为本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一)共同能力与价值观协调促进全人发展

基于全人发展的培养目标,香港小学课程改革的目标涵盖了共同能力和核心价值观。其中,七大核心价值观和态度形成了品德课程改革的目标。这七大价值观和态度都包含了认知、情感和实践三个层面。七大价值观与共同能力的培养与形成协调促进全人的发展,进而达致教育目标。其中,价值观作为与能力并列的课程目标,得到了凸显和重视。同时,也为品德课程改革明晰了方向,品德教育并非单独存在,而是与共同能力培养一致,始终以促进学生全人发展为终极目标。

(二)横向与纵向统整生活事件实现品德生活化

以“全人发展”为目标,各品德课程内容模块渗透在“个人成长与健康”“家庭”“学校”“社交”及“社会和国家”等五大生活范畴中,如性教育归属于个人成长与健康生活范畴。不管如何,这些生活事件的选择与组织始终围绕课程目标展开,七大价值观和态度垂直贯通于各生活范畴之中,继而能起到将品德课堂学习、实践体验和学习氛围融为一体,实现品德教育真正的实践化。

(三)课程规划与多元选择推动品德课程校本化

在推行品德课程改革过程中,香港特别强调以校为本的原则。通过指导学校开展课程规划,开发校本化课程推动实施。例如,香港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学学生家庭背景较复杂,因此要形成比较有生命力的课程。课程由班主任负责,全校参与支持,保证学生能够接受和参与。又如,有基督教背景的圣保罗男女中学附属小学外籍学生多,所以国情教育会更突出世界公民理念的教育。可以说,香港小学品德教育课程设置灵活,学校及其教师享有自主选择课程主题、教材内容和课程形式的权力。这一做法乃秉持着教育实践化的根本原则,倡导把教育的主动权归回给学生和教师,进而使品德课程能够突破课堂和教材的局限,真正融入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10]

(四)品德评估学本化

品德评估从来就是一个难题。然而,学本评估融汇了学习性评估、学习段评估和学习化评估三种方式,学习性评估彰显学习中心,学习段评估凸显学习过程,学习化评估则启动学评融合。而且学习活动是一个交互过程,学习性评估促进学生的心智投入,学习段评估提升学习的创价判断,学习化评估成就教学的文化认识。[11]这种以学习为本的评估方式无疑为内地的品德评估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开发以学习为本的评估体系,突显学习的核心价值,让学生参与评估,以评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工作的改进,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品德教育评估方式。因为它的终极价值指向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与品德课程目标保持高度一致。

参考文献:

[1][3]许向东.香港学校德育评价[J].比较教育研究,1997(3):321-324.

[2][5][7]香港教育局.基础教育课程指引——聚焦·深化·持续(小一至小六)[EB/OL].(2015).https://cd.edb.gov.hk/becg/tchinese/chapter3A.html.

[4]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终身学习·全发展——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议[R].2000.

[6]艾伦·奥恩斯坦.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2.

[8]“智多多节日嘉年华”幼儿园及小学德育教材[EB/OL].http://www.me.icac.hk/tc/primary_material_landing.aspx.

[9]陈晓,余璐.论学习化评估的缘起、原理与方法[J]教育科学研究,2015(1):50.

[10]郁欣,徐亮,郑丹.香港地区德育课程设置及实施状况研究——以三所学校为个案[J].教育研究,2014(4):19.

[11]曾文婕,黄甫全,余璐.评估促进学习何以可能——论新兴学本评估的价值论原理[J].教育研究,2015(12):79.

责任编辑 毛伟娜

上一篇:对公司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意见和建议下一篇:了解流程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