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思考研究(精选12篇)
文化学思考研究 篇1
一、研究历程
庆阳作为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 是陕甘边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陕甘根据地, 是土地革命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根据地, 之后成为党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和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庆阳红色文化的关注较早。1990年2月, 中央庆阳地委在作出的《关于继承和发扬老区精神的决定》, 把老区精神的内容概括为五句话, 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开拓创建的变革意识,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面向群众的优良传统, 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1], 但并没有明确地提出庆阳红色文化。而庆阳红色文化的提法, 是随着国内红色旅游热而出现的。尤其是2004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该《纲要》就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总体布局和主要措施作出明确规定;并指出, 发展红色旅游。
随后, 人们广泛展开了“红色文化”的研究。有人曾统计:在中国期刊网 (清华) 分别输入以上5个关键词, 然后选择全文查找, 得出的结果是:红色旅游资源自2003年以来在314篇文章中出现过;其次是革命历史文化遗产, 共有60篇文章提到了这个概念;再次, 有27篇文章在文中提到革命历史文化资源;最后是红色文物和红色文化遗产, 分别有16篇文章和9篇文章在文中提及[2]。
庆阳作为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 有着极其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红色旅游资源、革命遗迹遗址、革命文物以及革命文献。所以, 当地政府也打出了“红色旅游”的牌子。2009年6月, 庆阳市华池县在兰州召开的“红色南梁, 魅力华池”为主题的全市红色旅游景区暨精品旅游路线推介会;而2010年5月, 庆阳市提出“依托红黑绿黄四大资源, 加快建设经济强市”, 这里的“红”, 即打好老区牌, 大力弘扬老区精神, 开发红色旅游资源[3]。2011年6月, 庆阳市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全国红色运动会。2012年8月, 甘肃省历史学会、庆阳市历史学会等多家单位的合作, 召开“学术研讨会”, 其会议的主题是:“南梁精神与甘肃红色文化资源高层论坛”, 明确地提出了“甘肃红色文化”的名称。
二、研究现状
随着全国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和红色文化研究的展开, 庆阳作为甘肃红色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人们十分关注和重视本土红色文化的宣传、保护和研究工作。
1. 关于革命精神的研究。
老区精神是庆阳地区提出最早最传统的革命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变化。人们在老区精神的基础上, 再次重新审视了庆阳的革命精神, 其精神内涵也加入了新元素, 如“南梁精神”[4]、“延安精神”、“苏区精神”[5]、“长征精神”和“抗战精神”[6]。事实上, 庆阳革命文化与“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和“苏区精神”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为, 庆阳地区作为陕甘苏区的核心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抗战的出发点和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历了中共所领导的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大时期。
2. 关于红色文化概念的研究。
人们在研究庆阳革命精神的同时, 就必须讨论庆阳红色文化的概念问题。其表述为:“庆阳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庆阳老区人民群众,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进程中形成的先进文化, 具有老区精神的基本属性;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这种文化体现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文化形态和长征落脚点的文化形态, 兼具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的基本属性;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这种文化又成为陕甘宁边区文化和抗战文化形态, 具有延安精神和抗战精神的基本属性。他是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中孕育和形成的, 后来又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亲自培育和发扬光大的文化形态, 是体现庆阳地域特点和时代精神的文化形态。”[7]
3. 关于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
人们在讨论庆阳红色文化概念的过程中, 就涉及到红色文化具体的表现形式和体现形态。这就要进一步阐明红色资源的问题。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 庆阳老区作为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 有着极为丰富的红色资源。主要从革命 (庆阳老区) 精神, 革命歌舞、文艺, 革命标语、口号, 革命伟人、英雄, 革命诗词, 革命 (红色) 歌谣, 革命文物, 革命遗址、遗迹等八个方面说明了庆阳老区的红色资源[8]。有人从整体上论述了甘肃红色文化的类型、内涵及特点, 认为有5类红色文化, 即以中共甘肃特别支部为核心的早期中共党组织, 以南梁政权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资源;以哈达铺、会宁会师和西路军为代表的红军长征红色资源;以八路军办事处为代表的甘肃抗战红色文化资源;以甘南民变为中心的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资源。其内涵又增加了“西路军精神”[9]。有人论述了庆阳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及传承的问题, 认为庆阳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八个方面: (1) 以“两点一存”为核心内容的革命历史资源。 (2) 庆阳老区精神。 (3) 革命歌曲、文艺。 (4) 革命口号、标语。 (5) 革命伟人、英雄。 (6) 革命诗词。 (7) 红色歌谣。 (8) 红色遗址遗迹。其价值, 有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德育价值、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10]。还有人从把握精神内涵为角度, 科学地推进红色资源开发[11]。
三、思考
综上所述, 对于庆阳红色文化的研究, 一是人们对“革命文化”学术研究的深入和转变;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尤其是地方经济社会的内在需求;三是政府的重视和倡导。红色文化研究从官方开始进入学者的视野, 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并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对庆阳红色文化的研究, 虽已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 也发表了一些成果, 但从论文的数量而言, 最多不过10篇。其成果仍很薄弱。尤其是对庆阳红色文化的概念、内涵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探讨, 关于庆阳红色文化类型的划分, 是否客观、科学和合理, 更需要我们从学理上去深入研究和理清。
第一,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的指导, 客观、真实、科学地开展对庆阳红色文化的研究。“红色文化”研究备受人们关注和重视, 主要还是出于政治与社会经济的需要, 政府倡导“红色文化”, 宣传政治意识形态, 是可以理解的, 也是可以接受的。但问题是, 我们怎么去客观、真实、科学地研究、发掘和利用这种文化, 正如美国著名学者裴宜理先生所言:“我不要给中国革命什么评价, 这个评价应该按照后代怎么利用这个资本来判断———你们利用得好, 中国革命就变成很好的一个事, 但利用不好, 也可能非常可怕。因为, 所有革命都有好的一面, 也有坏的一面, 有暴力的一面, 也有理想的一面。”[12]这当然是从历史和学理上的探讨。但在具体研究中, 我们必须坚持马克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客观、真实、科学地研究地方红色文化, 尤其是时下流行的“文化塔台, 经济唱戏”, 把“红色文化”研究纳入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 使“红色文化”研究经济化、庸俗化。当然, “红色文化遗产”丰富的地方, 政府可以把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 如果利用得好, 有益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的确是件令人欢欣鼓舞的事情。但文化塔了台, 经济能否唱戏, 最关键的问题是唱的是什么样的戏。
第二, 开拓研究视野和方法, 理清一些概念含糊不清的表述。据CNKI统计, 对庆阳红色文化的研究, 论文不足10篇, 且不谈质量, 研究十分薄弱, 其研究视野较狭窄, 研究理论和方法较陈旧。在研究中, 出现了许多概念、名称以及表述, 我们并没有具体的分析、定义, 而是直接运用。譬如, 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旅游、红色文化遗产、革命历史文化遗产、革命遗址、革命遗迹以及革命文物等等概念的表述与内涵, 我们并未认真地去分析、研究, 也没有较严谨地去应用, 而是模糊表述, 直接运用。因此, 随着国内红色文化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更新和发展, 我们需要关注全国红色文化研究的概况和进展, 理清我们研究中这些模糊不清的名称、概念及内涵的表述, 使我们的研究“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第三, 突破研究人员地域化, 加强圈内交流与合作。庆阳红色文化研究, 其研究的主力军是本土学者, 说得具体点, 主要集中在政府的党史部门和陇东学院, 当然, 这种局面也是合情合理的, 研究当地文化不仅是当地政府和学者热爱家乡, 服务和贡献桑梓的真挚情感的体现, 而且肯定是当地政府和学者义不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在一定程度上, 我们也要“睁眼看全国”, 突破其研究人员的地域化, 加强与其他红色文化遗产丰富地区的学习、交流。
摘要:甘肃省庆阳市境内存有大量的红色文化遗产。随着红色旅游蓬勃发展, 人们十分重视对其红色文化、红色资源和革命传统的宣传、保护和研究工作,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失。进一步提升研究理念, 开拓研究视野和方法, 加强合作开发是庆阳红色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红色文化,革命老区,红色资源,甘肃庆阳
参考文献
[1]刘治立.论南梁精神[J].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2, (2) .
[2]刘建平, 韩燕平.红色文化遗产相关概念辨析[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4) .
[3]庆阳市深入开发“红黑绿黄”优势资源[EB/OL].新华网, http//:ldxylsx.net, 2011-04-09.
[4]石仲泉.中央苏区与苏区精神[J].中共党史研究, 2006, (1) .
[5]曲涛.庆阳红色文化的内涵分析及研究进展[C].甘肃省历史学会, 庆阳市历史学会, 等.南梁精神与甘肃红色资源高层论坛论文集, 2012:1-4.
[6]曲涛.庆阳红色文化的内涵分析及研究进展[Z].2012:5.
[7]白学锋, 罗凯.论庆阳老区的红色资源[J].法制与经济, 2009, (9) .
[8]尚季芳.试析甘肃红色文化的类型、内涵及特点[Z].2012:8-11.
[9]赵远兴.庆阳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及传承[Z].2012:19-26.
[10]张桂山.准确把握精神内涵科学推进红色资源开发[J].庆阳党史研究, 2010, (1) .
[11]于建嵘, 裴宜理.红色文化与中国革命传统[N].南方周末, 2011-06-17.
文化学思考研究 篇2
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把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内容。依法执政体现在政府工作中,就是依法行政。2004年3月22日,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这对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加快文化法制建设、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是我市文化事业发展的根本措施,也是政府文化行政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实践回顾
(一)扎实开展法制培训,提高全系统人员的法律素质
“十五”以来,市文化局以提高全系统人员法律素质为重点,突出抓好了六个层面的法制培训。一是以文化xx建设为重点,学好与文化(文物)工作密切相关的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二是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抓好市和区县文化行政机关的法制学习,“十五”期间,市和各区县文化局举办的机关法制培训或专题讲座30多次。三是以提高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质为重点,强化行政法的学习。“十五”期间,参加各级各类行政执法培训的全市文化、文物行政执法人员达770多人次,还对聘请的1050多名“网吧”义务监督员进行了岗前法制培训。四是以规范行政管理相对人经营或建设行为为重点,举办法制培训或专题讲座。“十五”期间,市文化局举办的行政管理相对人法制培训或专题讲座20多次,参训人数达3400多人次。同时,编印了2000多册文化、文物法律读本,全部免费发放给了各区县文化局和行政管理相对人。各区县文化局举办的行政管理相对人法制培训300多次。五是对我市派出的担负对外文化交流任务的96批文化团(组)1492人次,进行了专题法制教育,确保了他们在分赴五大洲近70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中,没有发生一起涉外政治事故。六是以领导干部学法为重点,抓好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制定了领导干部学习。
展社会法制宣传
第一,司法与文化携手,进一步办好“18法律咨询广场”。1994年12月18日,市司法局和金陵图书馆共同创建了“18法律咨询广场”。“十五”期间,“18法律咨询广场”共接待市民咨询3万多人次,举办法律讲座、咨询近60场次,参加咨询的律师、行政执法人员和有关团体人数1000多人次。“18法律咨询广场”被誉为xx“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传播法律文化的阵地”、“每月风景线”、“图书库里会说话的资料”,在xx地区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第二,做好新法宣传和文物法宣传周工作。“十五”期间,市和区县文化行政机关整体联动,围绕文化法律法规的颁布施行,联合组织了20多次全市性的文化、文物广场法律咨询活动。
第三,创作和演出法制文艺作品。市群众艺术馆配合省、市司法局完成了《xx市法制文艺调演》和《天籁之声—法制宣传诗歌朗诵会》的演出任务;配合市纪委完成了《把清正廉洁写在旗帜上》大型文艺晚会的创作和演出任务。各区县的法制文艺宣传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玄武、建邺、鼓楼、秦淮、浦口、江宁、溧水、高淳等区县文化局每年坚持开展法制文艺节目进社区、村镇活动。
第四,通过规划保护,开展法制宣传工作。“十五”期间,市文化局通过对xx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和xx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普查,加大了对xx历史文化遗产规划保护的力度。与市有关部门共同调整了《xx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制定了《xx主城外围文物保护单位紫线规划》、《xx明城墙风光带保护规划》、《明故宫遗址区保护规划》、《南捕厅街区风貌保护与更新详细规划》、《南朝石刻保护及研究基地开发规划》等15部文物保护规划,并向社会公示,更好地保护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二、存在问题
通过五年多的文化法制建设,市和区县两级文化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能力有所提高,但还存在着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突出问题。
第一,权责统一与行政管理力量不相适应。行政机关的职权是法律的授权。公民的权利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但行政机关的职权不仅是可以行使,而且是必须行使,不能放弃。法律在授予行政机关职权的同时,也赋予了行政机关的义务和责任,行政机关必须尽一切力量去保证完成。现行的文化(文物)、新闻出版(版权)、广播电视法律法规和规章有62部,其中文化(文物)22部、新闻出版(版权)15部、广播电视25部。经过梳理,市文化(文物)行政机关行政执法主体依据18项、行政执法依据25项、行政许可事项10项、行政处罚88项(文化53项、文物35项)、行政征收2项、其他行政行为21项。六城区文化行政机关行政执法主体依据41条,行政执法依据75项(其中文化文物25项、新闻出版19项、广播电视31项),行政许可14项,行政处罚245项(其中文化80项、文物26项、新闻出版74项、广播电视65项),其他行政行为22项。面对如此多的法律授权和繁重的文化管理任务,我市文化行政管理力量却显得相对薄弱,出现了放弃或转移部分行政职权的情况,区县的情况尤为严重。例如:由于全市区县中(除江宁区外)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人员的编制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因此区县大部分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人员至今仍是自收自支的事业性质。
第二,依据法律与行政执行力的不相适应。依据法律是依法行政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指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必须有法律的依据。但是,在现实的文化行政管理中,因多种原因的限制,行政机关往往很难完全做到依据法律履行职责。例如:《xx城墙保护管理办法》(2004年8月20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的《关于修改〈xx城墙保护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第二条第二款规定“xx城墙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具体范围由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由市人民政府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并报国家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然而,该地方性法规自1996年4月12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施行后,十年来,因涉及到极为复杂的历史原因和公众利益,使得对其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举步维艰,难以执行。
文化学思考研究 篇3
关键词 中韩 文化贸易 贸易逆差 策略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及信息时代的来临,文化贸易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将其视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一些发达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等,文化贸易已经成为出口产业的主力,为国家创造了丰厚的产值。在亚洲,韩国、日本等国家也先后成立专业的文化发展机构,并在政策以及财政上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大力支持。可以说文化也决定着一国的综合国力。
从1994年起,中国已经连续18年保持对外贸易顺差,但是贸易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在文化贸易方面,尽管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由于起步晚,发展水平有限等原因,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始终处于严重逆差形势。近年来,中国和反差较大的韩国之间的文化贸易活动就很能说明问题。本文就是通过对中韩文化贸易进行研究和思考。
一、中韩文化产品贸易发展状况对比
韩国在经历亚洲金融危机后,确立了“文化立国”的方针,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韩国在文化贸易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已经成为全球文化产业强国第五位,尤其是在文化产品输出领域具备了绝对优势,在亚洲以及全世界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韩国的文化贸易的主要包括影视、游戏、动漫、漫画出版、图书期刊等十个领域。近几年来,中国的市场中随处可见韩国的商品,韩国文化正大肆涌入中国市场,“韩货”受到中国市场追捧,这主要是由于韩剧的流行,从而将韩国文化带入中国,如《大长今》、《宫》等韩剧在中国引起了“韩货”的热销,从韩国轿车到韩品牌的手机、美容产品、游戏产品等等。
2004年韩国文化产业市场总销售额为50亿万韩元,约占韩国当年GDP的6%,出口的文化产品总额为9.39亿美元,这其中游戏产品的出口额最大,为2.614亿美元,在文化产业比重中占28%,出口的影视作品为194部,贸易额为5848万美元,出口到亚洲的为4532万美元。2003年,中国网络游戏的市场上有75%的产品是韩国引进,而2005-2007韩剧也占据了中国各省台黄金播放时间的25%。另外韩国文化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涉及到其他制造业及服务业的产值,创造了4.5亿韩元的间接就业岗位效果,收益巨大。
反观我国文化贸易的发展,中国现在已经是文化硬件产品的世界第二大出口国。生产、储存、传播文化的工具以及物态载体都属于文化硬件贸易产品的范畴。但在文化“软件贸易”领域,包括广播电视节目、电影、动漫、印刷出版物、视听表演艺术、音像制品等,还非常薄弱,我国的文化贸易逆差主要发生在这一领域。中国巨大的文化贸易逆差可以从表1、表2明显的看出来:
表1.2005年中国主要文化贸易产品逆差统计(以进出口现金为标准)
表2.2005年中国主要文化贸易产品逆差统计(以进出口版权种类为标准)
出口种类进口种类
图书期刊143610131
音像制品3234
电子出版物78155
软件0401
电视节目03
我国大部分的文化产品都需要进口,进口与出口额倍数差距从几倍到几十倍,报纸和图书期刊的贸易逆差情况最为严重,而在版权贸易中软件以及电视节目完全依赖进口,出口量为零。由此可见,增强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已经迫在眉睫。
二、中韩文化贸易逆差的原因
(1)政府措施
韩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鼓励并帮助制作单位低成本将文化产品出口海外,这不仅促进更多韩国文化流入国际市场,也极大地激发了制作公司出口文化产品的积极性。同时韩国政府实施资金支持时有明确的目标和重点,设立多项专用基金,如文艺振兴基金、促进信息化基金、影视振兴基金等;另外韩国文化产业部门还利用信贷、税收等经济手段支持文化贸易产业的发展需要。这一系列行为使“韩流”像一阵飓风,席卷了国外市场。
在中国,政府没有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和措施。由于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资本想进入文化产业难度大,市场准入门槛高,融资渠道窄,文化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大提高。此外,通关程序复杂使文化产品失去时效性,价值降低。
(2)产业结构
中国在文化“软件贸易”领域,包括电影动漫、影视剧、电视节目、音像制品、会展活动等方面的发展十分薄弱。中国的文化产业结构普遍存在分布不合理,产业规模较小,市场化程度不明显等问题。高附加值文化产品的出口和国家总体外贸出口水平差距甚远。
文化产品的出口代表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出口的不足说明中国的国际文化影响力小,感召力弱。2006年,中国文化贸易逆差的比例约为1:10,而韩国的文化贸易顺差约为1:20 。
(3)观念落后
中国传统思想认为文化的性质单一,只作为理论和交流用,很少人会想到文化也能成为商品来进行贸易活动。没有“文化经济化”意识,文化产品发展的营销思维上也很局限,使得中国到现在还没有出现特别吸引人,可以引领世界文化的产品。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文化资源何其丰富,但是文化怎样推广、何时推广、如何转化成经济效益,还有很大的问题。
对于文化产业经济化的不重视也导致我国的文化资源的流失,比如中国的端午节却被韩国抢先注册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的三国历史人物曹操竟也被认为是韩国人。近几年这种情况时有发生,我国文化财富被他人占有和利用。这说明我国对于文化的观念还停留在交流、架空的层面上,将文化贸易单纯的看做宏扬国家传统或是简单的国际交流的方式,缺乏“文化经济化”意识及营销理念,所以效益非常低下。
(4)缺乏品牌
韩国的电视综艺节目如夜心万万、人气歌谣、情书等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非常高,又如韩国的电子游戏如泡泡堂、跑跑卡丁车、永恒之塔等也是我国对韩进口的主要文化产品,但中国却缺乏能够引领国际文化市场的品牌。
目前,我国文化贸易缺少的就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国际竞争力强并且符合国际市场审美的原创文化品牌。我国的文化产品只能在低附加值领域进行恶性竞争,丰富的文化元素不能转化成可以占领贸易市场的文化产品,难以引起国际文化市场的共鸣。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国际文化品牌,提高文化产品的国际接受度是我国文化贸易发展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三、改善中韩文化贸易逆差的对策
(1)政府政策推动,加快法律建设
政府应该根据我国对外贸易的整体需求,改善我国文化贸易方面的政策及法律体系,积极鼓励文化产品的出口。将文化的振兴提高到完善综合国力的高度,把文化的传播与民族命运的未来相结合,给予宏观调控和市场指导帮助。对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文化产业进行扶持和保护,尤其是在财政支持、投资渠道等方面,给予企业优惠政策。简化文化产品出口的繁琐手续,提高贸易效率。不断壮大企业自身实力的同时借鉴韩国在文化贸易出口方面的政策,比如对文化产品的出口进行补贴,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成立文化贸易产业专门机构,了解产品进出口情况,协助处理文化产品出口的相关事务;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设置文化产业基金,为企业造就多元的资金局面;及时出台文化贸易专门的法律法规,保障文化产业的顺利发展,保障企业权益,规范产品进出口秩序。
(2)树立“文化经济化”的意识,提升文化内涵
文化不仅是一种思想交流,它还蕴含了强大的经济价值潜力。我们应该摒弃无视文化经济价值的观念,积极融入世界文化市场。
在文化内容方面,应以中国本土传统文化作为基础,深化文化内涵,近一段时间,汉服等中国富有内涵的传统文化元素在国内外的流行就是一个很好的趋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大部分还没有转变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品,许多文化遗产并没有成为中国的社会财富。所以,要切合国际文化市场的要求,深化中国特色文化,进行文化的再创造,挖掘具有民族特色又能迎合国际文化市场的文化产品,将中国文化向世界推广。
(3)利用货物贸易的优势,宣传我国文化产品
利用我国货物贸易的优势以及渠道带动文化产品贸易的发展。第一,积极利用我国在商品贸易方面的优势经验来制定文化产品的国际发展战略;第二,利用我国货物贸易已经开拓的销售渠道来推动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进行文化搭台、造势等活动;第三,利用相关产品来推广文化,比如韩国通过韩剧、综艺电视节目等途径来宣传其本地文化特色如“韩医”、韩国饮食文化等;第四,利用已经建立起知名度的商品品牌或是容易被公众所接受的文化元素进行新的文化品牌的塑造;
在文化产品的宣传上应该注重产品的营销和包装力度,借鉴韩国文化产品宣传方式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媒体,积极与境外传媒合作,利用如电视、植入广告、广播等宣传和推广我国文化。
(4)培养国际知名的名族文化品牌
商品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品牌的竞争,知名品牌对于提升企业的利润和竞争力都是至关重要的。我国文化产业要树立品牌意识,在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上建立自己的品牌,比如一提到KBS,大家都知道许多在中国大热的韩国电视剧都是出自这个公司的产品;又如许多中国观众爱看的韩国综艺电视节目都是出自SM公司的作品。
一些社会影响力大、公众效益好的文化企业可以进行产业联盟,提高产品竞争力,然后扩大生产规模,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并且吸收了国外优秀文化元素的文化产品品牌。
(5)培养专业人才,组建人才队伍
我国的文化产品急需“走出去”。中国现在需要一批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又熟悉国际文化贸易市场运行规则、行业融资及海外营销渠道和方式,既有文化底蕴又有“文化经济化”意识的人才。为了拥有这样的文化贸易人才,一方面可以在各大高校开设国际营销、国际文化贸易等课程;另一方面还可以大力引进国外经营管理人才,既为企业输送了新鲜文化血液,又能优化人才结构。除了丰富人才队伍之外,企业还应该制定一些优秀文化创意奖励措施,在更大程度上鼓励文化贸易人才创新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赵书华,王华强.中韩文化贸易发展的比较分析.对外经贸实务.2008.4:87-89.
[2]詹小琦.中韩文化贸易逆差的原因与对策探究.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8.8:36-39.
[3]姜锡一. 韩国文化产业[.韩国: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3.
[4]韩骏伟,胡晓明.国际文化贸易.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9.
[5]成林.中韩文化产品贸易研究.北京.商业经济.2009.6.
[6]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国家对外文化贸易理论研究(深圳)基地.中国对外文化贸易.深圳:海天出版社.2007.5.
[7]李雪威.韩流汉风:中韩文化交流之因由与深化.求索.2011.6:73-75.
文化学思考研究 篇4
关键词:地方文化,课程,研究现状,思考
一、地方文化融入课程研究现状
国内外关于地方文化融入课程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关于地方文化与校本课程的研究
Squire, Kurt D.etal.分析了美国学校中地方文化影响课程设计的四个案例, 分析内容包括:课程如何和学校班级的地方需要相融合以及课程实施的文化环境情况, 认为课程设计者设计的课程要想增强在学校班级中的应用性或实践价值, 必须考虑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和目标以及教师的教育价值观, 这些因素就是所谓的学校和班级文化, 为了使课程成功实施, 课程设计者必须将自身和课程实施的地方文化背景相融合。[1]陈萍认为, 建构地方文化课程需要明确课程的价值取向:诸如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与学生文化自觉的互动;找准地方文化课程的性质定位等。在策略上应确立课程建构的基本逻辑:诸如在知识逻辑与生活逻辑上寻找结合点;课程选材要凸显综合性文化生活事件;瞄准课程教材的创作视点;选择有利于学生主体对话互动的呈现方式等。[2]刘正伟等在对地方文化进行解读的基础上, 探讨了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 并提出了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诸如要建构具有个人意义的评价方式和发展性评价体系等的几点注意事项。[3]中村哲对“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与文化教育”进行了区分, 认为传统文化教育是与培养热爱家乡、珍视家乡的文化遗产和历史的情感和态度这一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宗旨联系在一起的。而“传统与文化教育”的宗旨是培养能够理解、表现、交流和创造传统与文化之价值的素质。中村哲还以“伊吕波纸牌”和“从鸟兽戏画和北奇漫画到日本动漫”等教学案例对以上理念做了说明。[4]郭连锋探讨了地方文化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并从政府、科研机构、学校和社区等角度提出了地方文化类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5]腾星等以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中学和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二中学为个案, 在对两所学校所在地经济文化进行调查的基础上, 研究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探讨了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建构的意义与成果。
2.关于地方文化与乡土教材的研究
李素梅在分析了乡土教材文化功能的运行机制的基础上, 探讨了我国乡土教材百年嬗变的过程及特点, 并重点分析了乡土教材的空间文化功能。班红娟历时性地探讨了乡土教材在处理国家意识与地方文化尤其是中原文化的关系上所体现的政治与教育学意义。[8]张爱琴对宁夏回族自治区乡土教材地理、历史、文化进行了考察, 探讨了基于民族团结教育和基于民族文化传承的两种乡土教材开发模式, 对影响民族地区乡土教材开发的因素和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功能进行了分析, 最后对提高民族地区乡土教材功能有效性提出了意见和建议。[9]温润芳探析了山西省乡土教材编纂与应用的历史轨迹, 对21世纪以来山西乡土教材编纂与应用进行了实地考察, 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些关于乡土教材的理论思考。[10]
3.关于地方文化对课程实施的影响研究
Jacob Marriote Ngwaru认为, 行为主义教育倾向以及对学生社会文化如母语的忽略是导致非洲津巴布韦农村学生学业不良和被边缘化的原因, 针对这种现象, 研究者提出了改变现行课堂教学话语的干预实验, 这种干预主要包括在农村小学增加地方文化和母语等学生自身社会经验的内容, 该干预实验得到了当地教师的认同, 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11]BrunoBorsari认为, 西方教育者在非洲教授农业课程的效果不佳的原因不是资金和设备等因素, 而是因为不了解当地的地方文化。因此, 为了增强授课效果, 建议外来教育者必须加强对当地地方文化的重视。[12]
除以上三类研究外, 还有一些中小学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所做的一些个案研究, 限于篇幅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
二、地方文化融入课程研究的若干思考
以上研究成果对地方文化融入课程的意义和价值做了深入的探析, 对融入的策略或模式也有较多的涉及。但笔者认为, 这些研究还远远不够, 还必须对以下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培养目标的内容与构成应有怎样的设计与表述
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及各个学段应具体达到的教育目标。它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具体化, 体现的是某类学校和某个学段的具体教育目标, 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和时代性特点。当然, 培养目标在本质内容上必须和教育目的保持一致, 但培养目标还是要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特征和各个学段特点提出具有地方特色、学校类别特色甚至学段教学特点的具体目标内容。[13]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培养目标表述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热爱社会主义,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 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14]从这个表述里可以发现,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名合格国家公民应具有的道德素养;二是科学主义知识观、全球观为主的显性知识素养。其实, 受教育者作为一个整体的人、需要健全发展的人, 其成长过程中除了以上两种素养外, 还应该包含生于地方、长于地方的个体的地方知识或地方文化素养。相关的内容虽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的“课程管理”等部分有所提及, 但在具有指导性、方向性意义的培养目标里缺失, 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对于前两种素养, 理论研究上是一贯重视的, 在实践层面也是做得比较多的, 而地方文化素养研究还是现在的薄弱环节, 理应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的“培养目标”部分有所体现。
2.筛选哪些地方文化遗产进入课程以及以多大的比重进入
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代表人物施瓦布提出将“审议”作为课程开发的方法。课程审议的主体是一个集体, 这个集体由校长、社区代表、教师、学生、教材专家、课程专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等组成。[15]依据施瓦布的课程集体审议理论, 可以采用专家评价法解决“筛选哪些地方文化遗产进入学校教育以及以多大的比重进入课程”等问题。专家评价法是以定量和定性分析为基础, 以给予分值等方式做出偏定量的评价, 以数理统计得出结果。专家评价法可以在缺少足够原始资料和数据的情况下做出定量判断。[16]专家评价法的主要步骤是:首先, 需要依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选定评价指标,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 对指标体系中的每个指标定出评价等级, 对等级的标准赋予分值;其次, 以此评价指标体系为基准, 由专家组成员对评价对象进行分析和评价, 给各个指标打分, 采用加法评分法等得出评价对象的总分值, 最终获得评价结果。依据施瓦布的课程集体审议理论, 专家组成员应该由文化遗产专家、文史专家、教育学专家、心理学专家、课程论研究者、教师以及教育管理行政人员等组成, 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筛选、评定等, 以求获得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和模式。
3.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获得过程是怎样的
其实, 这里讨论的是课程实施的问题。课程实施是指一套规定好的课程方案实际的运行过程。美国课程论学者辛德尔等人归纳了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15]:第一, 忠实取向。该取向认为, 课程实施过程就是忠实地执行课程方案的过程。评价课程实施成功的标准就是实现预定的课程方案的程度。忠实取向认为, 课程知识主要由课程专家在课堂之外、采取他们认为的最好的方法为教师实施课程方案而创造和选择的。这些专家主要由学科专家、学科教学法专家、课程委员会成员、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出版商组成。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师的知识可以被专家选择并运用于课程设计的过程, 但并不运用于课程实施过程。教师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并没有实际的发言权。忠实取向认为, 教师是课程专家所制定的课程变革方案的忠实执行者, 教师是课程的消费者, 他们应该按照课程的“使用说明”, 按部就班地实施教学。为了保障课程方案被循规蹈矩的实施执行, 该取向还主张, 课程实施前, 需要对教师进行适当地培训, 对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支持。这种取向将课程的设计者和课程的实施者分开, 设计者负责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而教师负责将这些任务落实。忠实取向的实施是将预期的课程分解为可以测量的部分, 然后测量课程在实际中的实施情况。
第二, 相互适应取向。20世纪70年代, 美国课程学者伯曼和麦克劳林提出了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理念。麦克劳林强调:“课程方案本质上要求实施过程是应用者与学校情景之间的相互适应过程。”[16]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认为, 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方案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景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等方面相互适应与调整的过程。一项课程方案付诸实施后, 可能会发生以下两方面的变化:一是为了适应各种具体实践情景的特殊要求, 既定的课程方案可能会发生变化;二是为了适应课程变革方案的要求, 既定的课程实践也会发生变化。并且这种相互适应的情况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并非偶然, 而是具有必然性。
第三, 课程创生取向。该课程取向认为, 课程实施过程就是制定课程的一部分, 课程并不是在实施前就固定下来的。课程知识不是一件产品或一个事件, 而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知识的创造者, 而非接受者。课程创生取向把课程变革、课程实施过程看做具体实践情景中教师和学生创造和开发自己的课程的过程, 看做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变革中个性成长和完善的过程。
4.课程评价是怎样的
文化学思考研究 篇5
作为一名文科专业的学生尤其是一直以来都接受政治课程的熏陶,我对政治并不陌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有所了解。本学期,我有幸听了王老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感受颇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有了更深的了解。
学习政治既是研究生增长才能、提高政治素养的重要方式,同时也为做好各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让我们政治方向更加明确,思想更为活跃,使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更加敏锐,面对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但不会束手无策,反而使我游刃有余,灵活自如因此,政治学习对于研究生来说也是工作也是学习。
我个人认为,研究生在参加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要善于学习成果的运用。为学习而学习,使学习形式化、表面化、文章化,不注重学习成果的运用,那永远是毫无价值、盲目地学习,与不学习没有什么“两样”。我个人认为我们研究生要学以致用,要注重学习成果的运用,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切实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我识到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的气质、谈吐、学识和风貌,更代表着学校的形象。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努力成为科学发展观的积极先行者和忠实实践者,结合自身定位,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头脑,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不同于以往传统的理论灌输的授课方式,吴老师采用了新型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吴老师没有只顾自己讲授,而是经常提出一些学生们较易迷惑的问题,并给学生们以时间,让大家自己寻找答案。这种方法对我们十分有益,因为作为研究生,已经厌烦了灌输式的教育,而这种交流式的教育更能迎合我们的口味,也更能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在相互交流中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灵感,而且使原本枯燥的课堂变的趣味横生。在教学内容上,重点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其中,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比较感兴趣,下面我将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简单的谈一谈学习本课的心得体会。
“软实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国际问题专家约瑟夫·奈在20世纪末提出的,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念的吸引力,以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在软实力三个方面中,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文化本身的复杂性及传播过程的某些特性,关于文化至今没有统一的界定。但是,文化软实力作为软实力的一种重要形态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己经成为国际力量平衡对比的重要因素,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
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文化软实力这个名词。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文化软实力的提出,这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逐渐强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被中国文化所吸引。截至2005年,中国接受的海外留学人员己经达到884315人;到2006年底,中国己与145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合作协议,其中在46个国家设立了108所孔子学院和12所孔子学堂,增进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为中国正面国家形象的树立做出了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扬不足,优良传统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掘;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文化出口能力弱,文化贸易逆差严重;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仍然存在较大的文化“误读”;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受到西方国家的某种钳制;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逆差等等。因此,我们必须切实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我觉得,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世界上不同民族之所以不同,之所以有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就是因为各地区文化形式的不同。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对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是前人留给我们的重要财富。国家、民族的成员对各自国家和民族的认同也是建立在其牢固的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的,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是没有自己核心的、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其文化软实力过弱,必将在全球化浪潮中被其他国家文化所同化,必将在思想意识和流行风尚方面受到别人的左右。发展是硬道理,只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才能泰然面对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中华民族要实现自己的伟大复兴,要实现百年来的中国梦,没有文化的支撑是不行的。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波澜壮阔,改革开放实践多姿多彩。只有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文化创造热情和活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凝聚起来,不断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才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软实力的提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提高文化软实力也应该适当放宽对文化创作的监管。文化部门对文化事业中一些问题采取消极禁止的办法,是懒惰的表现,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比如,前段时间的武则天大头娃娃事件。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文化监管制度,积极引导文化创造而不是简单禁止,才会在合理监管的同时给文化创作更多自由空间,不致于打击文化创造的活力。当然文化市场也具有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自发性,比如“抗日神剧”的出现,就是为了迎合一些文化消费者的“眼觉”而不尊重抗日的真实历史。对于这类问题,就应该有效利用监管的手段去杜绝这些“雷人桥段”。
文化学思考研究 篇6
有机化学是发展最迅速的化学学科,利用有机合成可以生产出人们所需要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物,而这正是基于对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本节课从反应机理出发研究有机反应,以逆合成分析理论为指导合成有机物,让学生对有机合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学生将来学习相关专业打好基础。通过本课的学习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有机化学的意义,对立志于从事化学相关职业的学生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二、教材分析
“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属于苏教版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专题1的内容。该专题介绍了科学家研究有机物的方法,教材按照有机物组成的研究
→有机物结构的研究→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这样的顺序编排,使得学生对研究有机物的方法有一个系统的了解,而关于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不仅巩固了必修2中所学的有机反应类型,并且对有机反应的本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解读,为后续有机的推断和有机的合成的学习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必修2专题3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这对学习本节课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本节课中的逆合成分析理论,有机反应机理是属于大学有机内容,难度较大,需要教师进行简化处理以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反应机理在有机化学反应研究中的重要性;能用同位素示踪法解释简单的化学反应;知道甲烷卤代反应、酯化反应、酯的水解反应机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等能力,通过理论与生活、生产、科研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科学史料的介绍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使学生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作指导。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有机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价值体现
PPT展示 屠呦呦以及青蒿素的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
教师:屠呦呦获得了2015年的诺贝尔医学生理奖,她获奖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发现了青蒿素。
教师:那么人们是从哪里获取青蒿素的呢?
学生:从青蒿这种植物中提取出来的。
PPT展示 青蒿素资料。青蒿素是最有效的抗疟疾药物之一,目前青蒿素主要从植物黄花蒿中分离提取得到,由于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极低,加上黄花蒿的种植又会受自然灾害、地理条件和种植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青蒿素的产量并不稳定,对于贫困地区的患者来说青蒿素的价格过于昂贵。
相较于植物提取,科学家想到了依靠有机合成的方法合成青蒿素,让青蒿素的生产不再依赖于一年一茬的黄花蒿,以保证稳定供应。
总结:通过有机合成可以获得大量有特殊功能的有机物,如人们现在使用的西药都是通过有机合成获得的。作为高中生需要了解有机合成的方法和规律,为将来从事相关职业打好基础。
设计意图:以2015年重大科学成就——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为素材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借助合成有机物这一载体将本节课的主题“有机反应的研究”渗透其中。
问题探究 乙酸乙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极好的工业溶剂,可用作香料。如何合成乙酸乙酯?
学生1:乙酸和乙醇通过酯化反应得到
学生2:将乙醇先氧化得到乙醛,再将乙醛氧化获得乙酸,最后将乙酸和乙醇酯化。
学生3:乙烯先和水反应生成乙醇,乙醇再氧化得到乙醛,乙醛氧化得到乙酸,最后乙酸和乙醇酯化。
教师:那么选择哪种原料好呢?
学生4:第1种方法好,因为步骤少。
学生5:第3种方法好,因为乙烯原料广泛,成本低。
教师:很好,合成有机物选择的原料应满足廉价易得,绿色环保的要求。
设计意图:合成乙酸乙酯没有直接给出原料,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通过比较几种原料,使学生认识到合理选择原料的重要性。
环节二:有机反应研究的重要方向——反应机理
1.酯化与水解反应的反应机理
教师:有机反应是有机合成的基础,对于有机反应哪些方面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学生1:反应类型、反应条件、影响因素。
教师:从微观角度分析,乙酸和乙醇酯化时的断键情况如何?
学生2:酸脱羟基、醇脱氢。
教师:如何通过实验方法证明呢?
学生3:同位素示踪法。
教师:很好!同位素示踪法是研究反应机理的有效方法之一,请同学们描述一下实验方法。
学生4:将乙醇中的氧原子用放射性的18O标记,反应后观察18O是在水中还是在乙酸乙酯中从而判断断键的位置。
教师:同位素示踪法是由匈牙利化学家海维西获发现的,他也因此获得了194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设计意图:以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为例,教师分别从浓硫酸的作用、反应温度、乙酸乙酯的产率、乙酸和乙酸的断键情况等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到有机反应可以从反应条件、影响因素、反应机理等方面去研究。同时介绍同位素示踪法的发现者海维西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研究需要创新意识。
2.甲烷和氯气的反应机理学生活动 书写甲烷和氯气反应的方程式(反应物和生成物均用结构式表示),并描述甲烷和氯气反应的实质。
学生:甲烷和氯气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甲烷中一个碳氢键断裂,同时氯气中的氯氯键断裂,氯气中的一个氯原子代替了甲烷中的一个氢原子,生成了一氯甲烷和氯化氢。生成的一氯甲烷继续和氯气发生类似的反应生成二氯甲烷和氯化氢,以此类推分别生成三氯甲烷和四氯甲烷。
教师:甲烷和氯气按体积比1∶4混合,反应后产物的成分是什么?
学生1:只有四氯甲烷和氯化氢。
学生2:有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及氯化氢。
教师:到底是哪位学生正确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甲烷和氯气是否是同时断键,同时交换原子呢?(展示表1中数据)
学生:由于氯气中的氯氯键比甲烷中的碳氢键键能更小,因此更容易断裂。
教师:很好,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甲烷和氯气反应机理的图片(见图2),并根据微观符号描述一下该反应的历程。
学生:光照后氯气分子首先发生断裂生成氯原子,氯原子和甲烷分子碰撞生成氯化氢和·CH3,·CH3再和氯气分子碰撞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原子,氯原子接下去又发生碰撞,从而使反应延续下去。
教师补充:化学家对氯气和甲烷的反应提出如下的假设:
自由基理论很好地解释了甲烷和氯气产物的复杂性,随着科技的发展自由基反应已经不再是一种假设,利用电子顺磁光谱可捕捉到反应过程中自由基信息,证实了自由基历程的真实性。
设计意图:甲烷和氯气反应产物众多,学生在没有学习该反应的机理前往往会认为书本上甲烷和氯气的反应是逐步进行,通过自由基反应机理的学习可以有效地纠正学生的这一错误观点,并且使学生认识到学好反应机理的重要性。
学以致用 已知有机分子中同一碳原子上连接两个羟基是不稳定的,会自动脱水。
请在方框中填写加氧氧化的中间产物的结构式。
要证明这两种过程哪一种是正确的,我们仍然准备用同位素原子示踪法。用18O2和铜催化剂在一定的温度下氧化乙醇,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若18O只存在于产物H2O分子中,则说明醇的氧化是按①的过程进行
B.若在产物H2O分子中含有18O,则说明醇的氧化是按①的过程进行
C.若在产物乙醛分子中含有18O,则说明醇的氧化是按②的过程进行
D.若醇的氧化按②的过程进行,则18O只能存在于产物乙醛分子中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反应机理以及同位素示踪法等相关知识点,做到学以致用。
环节三 逆合成分析理论的具体应用
交流讨论 对于较复杂的有机物的合成,美国化学家科里提出的逆合成分析理论可以给我们提供帮助。逆合成分析法即分析目标分子结构,断开化学键将其拆解为更简单、更容易合成的前体和原料,从而完成路线的设计。请同学们找出下列有机物的断键位置并推测合成原料。
学生:高聚物可以断开主链2号碳和3号碳之间的碳碳键,推测出原料为乙烯和丙烯。环酯可以断开酯基中的碳氧键,推测出原料为乳酸。
能力提升 草酸二乙酯是合成医药的重要中间体,请你以乙烯为原料采用逆合成分析理论推导出合成该物质的方法。
写出有机合成路线图。
设计意图:逆合成分析理论是有机合成的重要理论之一,但仅仅介绍该理论并不能使学生有深刻印象,通过分析几个常见有机物的合成方法,将逆合成法的思路应用到具体的实例中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有机推断能力,也使学生明白该理论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意义。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部分教学内容不属于高考考试范畴,因此有很多教师将教材中的这块内容简单处理或者忽略不讲,其实从教材的编排上看本专题是要告诉学生研究有机化学的方法是什么,以及过往的化学家是如何研究有机化学的,因此该章节更多的是侧重于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学生在高一已经学习过必修1中的有机化学,该专题内容既是对高一内容的总结又是对后续不同种类有机物的学习做铺垫,同时也将高中有机化学和大学有机化学相衔接,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对将来是否从事有机化学研究提早进行职业规划。因此笔者认为本节内容不仅不能舍弃,还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素材,力求使课堂教学更加饱满,更加有内涵。
2.本节课的设计分为三个环节:环节一以合成青蒿素为背景使学生认识有机合成的意义;环节二以学生已知的合成乙酸乙酯为素材总结有机合成的一般方法;环节三以合成复杂有机物为例使学生了解逆合成分析理论在有机合成中应用。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并将有机反应条件的选择、有机反应机理的研究融入其中,从而使学生对有机合成的流程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不断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如将屠呦呦和青蒿素,美国化学家科里和匈牙利化学家海维西获得诺奖及电子顺磁光谱检测自由基等科学界的成就及现代前沿科技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意识到化学不仅仅是停留在课本上的知识而且还是一门很有研究价值的学科。
3.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交流讨论时间,生成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主回答。从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来看,整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设计的问题也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当然,课堂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上下内容的衔接还不够自然,无效提问偏高,教学素材还不够丰富等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篇7
一、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
研究性学习不同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是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与要求下所进行的一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和探究性的学习方法。一般情况下, 研究性学习是以小组或是个人活动的形式展开, 参加学习活动的小组或是个人要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取直接经验和科学结论。这种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形成端正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通过亲身实践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到获得知识的乐趣, 这就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的科学方法, 有利于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有着其独特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知识的传授, 教师在课堂上以讲解为主, 学生只需要被动接受, 学生在课堂上只需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课后加强记忆和理解为主, 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在形式上有一些突破和创新, 但是其本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缺少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 而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无论是在课前预习或是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都要主动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最后解决问题,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人, 其主观性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2) 学习活动多以主题的形式展开。开展研究性学习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 教师要安排好每一堂课的学习重点, 围绕这一重点通过主题研讨的方式展开, 每一个主题内容都可以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到一起, 难度要适中, 符合学生学习的基本状况, 这样学生就会比较有兴趣, 就能更加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 (3) 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要重视学习资料的多样性, 传统的教学过程都是以教材为主, 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 缺乏充分的学习资料, 这样教师和学生的视野都会被束缚, 即便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质疑, 也很可能因为缺乏足够的资料而不能继续探索下去。而研究性学习模式非常重视学习资源的开发, 网络、各种图书、文献或是相关的社会生活实践都可以成为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多样化, 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就可以得到最为全面的资料信息, 这就更加有利于探究学习的深入进行 (4) 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法也更加多样化, 学习结论也更加科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特点制定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习效率通常都会较高, 另外, 由于研究性学习大多都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 得出的结论是大家经过认真思考、共同分析后的科学结论, 体现出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
二、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
由于研究性学习有着其独特的特点, 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可大致归纳如下: (1) 课堂上多质疑, 提出有代表性的问题。教师在讲解基础知识时, 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提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多质疑, 对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或是比较感兴趣的知识点要充分发挥出质疑精神。例如, 在讲解《化学平衡》这一章节时, 由于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非常多, 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都可以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方向, 学生在学习时就要探究化学平衡状态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的问题以及如何根据条件计算平衡反应量的问题。很多细节问题需要学生去认真思考, 经过反复讨论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2) 课外要多进行自主学习, 拓宽视野。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提是学生首先必须要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 学生在利用好课堂时间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多查阅相关资料, 不断拓宽视野, 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优势。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的观察思考、资料查阅、实验演示、逻辑推理等方式获得研究结果往往能给学生最大的鼓励, 有利于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例如, 在讲解化学实验课时, 酸碱中和试验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学生可以通过充分查阅资料去了解可以取代酚酞等指示剂的其他化学药品, 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进行其他的酸碱中和试验, 通过新的试验现象去分析酸碱中和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3) 多进行沟通交流。进行研究性学习必须要多进行沟通交流, 教师与同学之间要多进行互动, 同学之间也要多沟通, 通过共同研究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这也是研究性人才必须要具备的科学精神。同学们自主地研究与学习, 把所得出的结论, 进行展示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增强其学习动力, 推动研究性学习的经常性开展, 达到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
三、小结
文化学思考研究 篇8
一、公民参与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为了满足地区公共文化需求, 面向公众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以及相关制度和体系的总称。公共文化服务是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体系是在政府及文化事业单位的引导全民参与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是非常必要并且具有重要意义。
(一) 充分保证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参与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保障了公民的文化权利。公民参与文化生活, 获得并分享文化成果是公民基本的权利。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 是构建文明社会的基本出发点和理念基础。
(二) 满足人民需求
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和满足了人民大众对的精神需求。在构建地区公共文化体系中, 人民群众不仅享受了文化成果还在参与文化活动中, 获得精神的满足, 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公共文化正是因为有了公民的参与, 体现了人民的需求进而引导公共文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从而创建满足人民需要, 被群众认可喜爱的具备公共服务功能的文化服务体系。
(三) 解决行政机制弊端
政府在公共服务中处于主导地位, 是责任的主体对象, 政府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的同时, 也存在着许多行政上的弊端, 如公共部门垄断, 存在准入壁垒, 效率低下等问题, 这些问题时的公共福利减少。公民参与地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 能有效的弥补政府在地区公共文化体系中的不足。
(四) 正确引导公民有序参与公共事务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要从各个层次, 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最广泛地组织人们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公民参与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可以增强公民的主人翁意识, 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正确的引导公民有序的参与社会活动, 激发民众无限的文化创造力。
二、公民参与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的不足之处
近年来, 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深刻的意识到公共文化服务对社会、经济和国家的重要性。国内很多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不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操层面, 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是存在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地区公共文化的发展,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公民个体参与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意识不强
公民作为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 受制于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和传统思想的影响, 公民个体在公共领域的参与度不强, 参与意识较为欠缺, 绝大多数的公民没有认识到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个体对公共领域参与意识不强同时体现在公民参与的能力与参与要求不符, 导致参与效率较低。具体体现在一些弱势群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机会较少, 此外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导致一些公共文化项目成为形象工程, 不能满足公众的需要。
(二) 地方社区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桎梏地区公共文化体系的完善
地区文化服务体系和地方的社区文化服务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好的社区文化服务体系才能构建出成熟的地区社区文化服务体系。但是, 当下我国虽然在社区形式参与公共领域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社区文化建设还是存在很大的不足, 严重影响了社区参与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水平。如许多社区的文化建设都是“面子工程”, 为了得奖而进行的社区文化建设, 所以许多社区的文化建设看着热闹, 并没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 地方社区内部没有建立起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匹配的运营机制, 相应的服务、功能定位、管理方式、评估体系都没有建立起来。同时, 社区的居民的参与度也不高, 没有形成成熟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组织形式。
(三) 非政府组织和个人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主要还是依赖政府, 这就使得社会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度降低。许多地方的非政府组织尤其是一些非盈利的组织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认识不足, 非盈利组织没有积极的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 影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发展。
(四) 盈利组织 (企业) 对公共文化服务认识不强, 公共文化责任意识淡薄
当下, 我国企业对教育、扶贫、赈灾等领域的扶持的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绝大多数企业认为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的职责, 和企业没有关系。此外, 政府也没有进行积极的引导, 使得企业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支持十分有限。使得地区公共服务事业没有得到更广泛的支持, 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公民参与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的策略
根据我国现阶段公民参与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现状, 为了让民众更好地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中。不仅政府要发挥作用, 为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创建公平的平台。此外, 还要在地方层面针对不同主体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 使得公民能够更好的参与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的建设, 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 增强公民参与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识
通过教育, 宣传等形式开展对公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教育培养, 除了理论知识外, 更重要的是对公民的价值观和参与社会, 服务社会的责任感的培养。利用学校、家庭、单位和社区来对公民进行教育。同时注重大众传媒对群众的正确引导, 提升全民参与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热情, 促进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发展。
(二) 合理规范运作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通过建立健全的基础资源供给体系, 重构地方社区公共服务体制, 探索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道路, 注重政府机关、企业、非盈利机构与公民各个主体的参与合作, 将社区公共服务的管理者和资源提供者相分离, 使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走上市场化、社会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注重满足人民对文化的需求, 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以内容多元化、服务精细化、管理规范化和设备现代化为特征, 为居民提供社区文化服务的整套服务场所和设施, 尽最大可能满足社区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三) 大力发展协调部门, 协调各方利益
地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难点就是, 如何协调政府、非盈利组织、企业等各种不同的社会力量的沟通协调。发展第三方的协调部门, 使得各种不同的社会力量能够更好的沟通协调, 让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协调各方利益, 为地区文化服务事业创造良性的竞争发展环境, 使得地区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能在多元互补的体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综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面向社会全体公民的一系列公益性文化服务包括文化服务设施和文化服务传播和传承各个方面。我们要清楚的认识我们现在存在的不足, 想方设法促进公民在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面建设。
摘要:构建全民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全民参与的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是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更为我国文化基础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民对公共文化的参与, 不仅是现代民主精神的体现, 更是公民文化权利的最好诠释。公民参与地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保证公民的基本权利, 满足人民需求, 对解决行政机制弊端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文化学思考研究 篇9
大学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是一个学校的精神之所在。它是指在大学这一特定社会空间内工作、学习和自由生活的师生员工历史形成并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念及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观念形态上的具体化。它对师生的道德人格、伦理规范、思维方式等产生深刻影响, 同时又能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增强学校的创新能力, 实现校园安定有序运行。从内容上来讲, 包括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和校园物质文化。
二、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从校园精神文化上来看,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办学特色不突出, 办学理念不够鲜明。
所谓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 是一所高校在长时期的办学过程中所积累下来、具有历史传承的、带有地域文化、学科特色和知名学者个性品格、气质的办学精神和办学理念。但是由于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基础起点相似, 发展历程相当, 认知能力没有太大差异, 所以造成在总结校风校训、办学理念时千篇一律、千校一面。而市场经济条件下, 竞争日趋激烈, 又使得一些高校只重招生数, 什么专业热上什么, 什么专业火招什么, 最终形成很多新建本科院校专业上的相似性, 丧失了个体的特色。所以, 一所新建本科院校若想办出特色、办成有内涵的百年名校, 就必须认真研究自己的办学定位, 提出个性鲜明的办学理念。
(二) 从校园制度文化上来看, 学术制度不够健全。
高校制度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得以形成的保证。它是高校为了正常运转、教学秩序得以维持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 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自身要求在校园内的规范化。“高等学校的特质在于治学”。而高等学校又区别于其他各类学校, 它不仅是一般的教育机构, 也不是常规的职业教育。高校要承载着更多的人文气息、学术任务。正像教育家梅贻琦1931年12月3日到清华大学任校长当天, 在全校大会上发表的就职演说中提到的那样:“大学之大, 非大楼之大, 乃大师之大”。何以保证“大学之大, 乃大师之大”?重要的手段就是大学的制度。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重行政、轻学术的问题, 加之新建本科院校的学术制度本身就不是很健全, 所以问题就更加严重。所以, 新建本科院校应当从新建开始就要形成尊重学术权威, 重视学术的制度。
(三) 从校园行为文化上来看, 校园文化活动数量少、层次低, 学术氛围不浓。
高校校园行为文化是高校教职员工在各类活动中形成的文化现象, 是长期以来办学理念、办学精神的集中体现, 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多数是从专科独立或者联合升本而来, 起点低、认识能力有限。他们往往也能够组织一定的学术科研活动和师生文体活动, 但是这些活动大都层次偏低。学术科研活动开展得不多, 学术氛围不浓, 从而很难发挥大学应有的影响力, 很难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 社会效益有限。
(四) 从校园物质文化上来看。
经费投入不足, 学生开展的活动场地有限。就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文化而言, 它包括高校教学、生活的各个方面, 以及维持这些方面的硬件设施, 是物质形态的存在。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刚刚成立, 因此学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各个方面进行建设, 资金有限, 大部分学校不得不自筹资金, 在保证教学、实验的情况下, 拿出一点资金用于学生课外活动, 而大部分学校是没有专门的学生活动场地, 这样就限制了一些学生活动的开展, 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三、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方式的探讨
(一) 加强整治校园自然环境。
一方面, 要建造一些必要的校园文化活动场所, 如大礼堂、歌舞厅、录像厅、体育场馆等, 配备一些必要的活动器材;另一方面, 要重视校容校貌, 包括校园的合理布局、标志性建筑物的文化设计、校园绿化、美化等, 以更好地体现深刻的文化蕴涵。
(二) 加强人文环境整治。
努力创建良好的人际环境, 形成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和谐的气氛, 崇尚科学、相互尊重、发扬民主、养成高尚的个人品格和情操。
(三) 加强教学及行政管理。
完善校规校纪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这是创建和维护校园文化的基础和关键。校规校纪既是学校各种活动能够正常运行的保障, 又是约束师生员工行为的契约, 因而也是校园文化的体现;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建树良好的教风、学风;增强服务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 提高管理效率, 明确岗位职责, 勤于、忠于职守, 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这有助于和谐人际关系, 营造轻松愉悦的校园气氛, 增强校园文明。
(四)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如各种讲座、交流讲学, 文化、体育、娱乐等。学校及分院应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在抓艺术体育文化建设时, 要坚持高雅性和通俗性、严肃性和趣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相结合的原则, 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档次。
参考文献
[1]史洁, 冀伦文, 朱先奇.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中国高教研究, 2005年, 第5期.
[2]王冀生.绿色、人文、科技、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建设.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年1月, 第1期.
文化学思考研究 篇10
关键词:高中化学,总复习,有效性,策略
前言
高中化学总复习是提升学生化学综合素质与成绩的重要阶段, 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与学生的复习需要, 统筹安排化学复习课程, 并指导学生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需要的复习方案, 开展新颖科学的复习活动, 使学生的思维和解题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 为高考做好充足准备。
一、高中化学总复习的现状分析
高中化学的知识点往往都比较复杂繁多, 教师通常都会留有充足的时间带领学生细致的复习三年的化学知识内容, 但是很多学生常常认为自己已经熟练掌握了相应内容, 而没有注重教师细致耐心的讲解, 从而造成化学复习课程的有效性不断降低。同时也由于很多学生没有重视起知识点的梳理与复习, 导致在测试中面对已学知识点却无法做出很好的解答。另外, 高三复习教师通常采用的都是题海战术, 但是却没有结合学生和实际复习需要制定出一套科学有效的习题规划与专题训练, 不仅难以有效提升习题训练的质量与效率, 长期以往也会使学生对习题训练产生厌烦和抵触的情绪。同时, 在化学总复习过程中, 教师往往都比较注重学生对重点习题的解决方法的掌握, 但是却常常忽视了学生化学素质和思维的培养, 严重阻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1]。
二、提升高中化学总复习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一是, 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高中化学各个知识点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个极小的知识点都有可能成为解决重点习题的关键, 特别针对一些检测化学物和元素之间联系的典型例题, 其每个解题步骤都是环环相扣的, 学生也只有熟练的掌握化学知识才有可能做出很好的解答。因此, 高中化学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化学总复习的重要性, 并为学生详细介绍针对总复习自己做出的复习方案和计划。教师应结合教学要求, 详细的梳理化学知识点, 并做出适当的取舍, 重点突出化学总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给出的意见, 不断完善复习方案,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 制定出针对性的复习方案和习题训练, 从而为班级学生制定出一套进度合理、详略得当的化学总复习计划。
二是, 创新教学方式。在高中复习教学中, 新颖科学的教学方法往往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积极作用, 而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 案例教学法与合作学习模式逐渐受到了教师的青睐。前者主要是指教师通过为学生讲解某个典型案例, 并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研究这类典型习题, 熟练掌握相似案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2]。
比如:在讲解“金属元素的电解过程”时, 其电解的本质主要是阴极与阳极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通常都用来考察学生对电解质溶液等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选择比较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案例, 并为学生做出详细的讲解和分析, 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氧化还原反应情况, 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此类习题的解题思路与规律。
合作学习模式主要是组织学生对某个专题的化学反应进行深入研究与总结, 并在班级内共享最后的研究成果[3]。比如:教师可以指导某个小组进行置换反应知识点的总结与整理, 而其他小组则负责梳理和总结置换反应的本质与概念, 以及不同种类单质与化合物在不同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不同的单质与化合物, 并将其按照不同类型进行合理分类, 并制定出一套完整、详略有序的复习总结, 从而不断提升复习效率。
三是, 综合训练高考重点、难点, 开展针对性的试卷讲评活动。总复习中教师应结合自身教学经验, 针对高考中的重点和难点, 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综合训练和测试, 整合高三复习都是在不断的练习和讲评中进行的, 试卷的讲评是高中化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在进行试卷的相应讲评时, 应积极的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不能单纯的就题论题, 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解答, 并且在解题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讲评课不仅需要教师的详细讲解, 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比如:在讲评时, 教师可以准备两道相似的例题, 一道由教师细致讲解, 而另一道则由学生来分析和解答, 从而加深学生对解题方法的理解和印象, 提升化学复习的有效性。
三、结语
高三化学总复习时间紧任务重, 而采用怎样的复习策略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 不断提升总复习的有效性也是当前高中化学教师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只有不断提升课堂复习质量和效率, 才能够使学在总复习中不断巩固自身基础知识, 熟练掌握典型习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也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罗忠英.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总复习[J].新课程 (教师版) , 2010, (8) :25-26.
[2]李苗苗.高中化学总复习有效性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4, 30 (10) :126-127.
文化学思考研究 篇11
关键词:课堂新文化;平等民主;自主探究;人格精神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03-0005-03
当今是知识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时代,科技日新月异,当代学生是具有创造性思维、自主精神、强烈学习需求的人。他们渴望成长、渴望展现自己的价值、渴望自主发展,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课堂教学观念与行为却束缚着学生的探究欲望,甚至无端地消耗着他们学习的热情,学科本位、分数至上等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文化。在这种课堂文化下,教育目标、师生关系都发生了异化。对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课堂现有的文化要素,逐步完善课堂文化体系,重新建构课堂新文化,才能真正促进课堂教学效益与师生生命质量整体提升。
一、课堂新文化的内涵解读
课堂新文化应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对人性、个性的关怀与尊重,其基本要义包含“生命化、智慧型、有效性”三层含义。我们认为,课堂文化应是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对智慧的激发和启迪,对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因为文化就是价值追求,课堂文化就是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追求以人为本、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对智慧的激发和启迪、对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努力建构平等、民主、互动、合作、自主、探究的和谐课堂,赋予课堂教学更加蓬勃的生命与活力。
二、建构课堂教学新文化的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
1.要树立起生命教育的理念。从生命的层次、动态生成的角度重新全面地审视课堂教学,真亟把学生视为有着独特个性、鲜活生命的个体。将学校生活视为师生生命中一段重要的成长经历,真正把课堂教学变革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场所,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有论者指出:“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这种观点清晰的表明了生本教育在方法论上与原先的教育有着根本的差异。但是,这还不是生本教育最本质的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副总编辑吕达先生对于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给出过富有见地的理解——“实践生本首先要以学生为本,其次是以生命为本,第三以生动为本,第四以生长为本。”这确实是对生本教育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认清生本教育、理解生本教育、实施生本教育指明了道路。
有学者认为:“将学生差异视为一种资源”,激励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学生,学生个性千差万别,自主发展自己的个性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标志。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正是来自于正确平等地对待学生。为此,应倡导让每个学生充分表现自己,从而实现学生差异的资源共享。
在追求生本教育理念的同时,我们学校提出对学生进行六个方面的“解放”: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以生长为本,旨在让学生找到适合其生长与发展的方式,教师是园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修剪、调理,其目的都是让学生能够像小花小树那样健康茁壮的成长。便是生本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与理解的重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生本教育的内涵,从而更好地实施生本教育,将之付诸于教学活动中,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2.要树立绿色教育理念。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课堂。绿色教育是尊重人、感染人的教育。在实施绿色教育的过程中,努力创设科学、民主、和谐的绿色课堂,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能创造性地学习,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一种切身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并将各项德育目标和任务贯穿于学科教学之中,始终坚持“以科学的方法培养人,以人文的精神塑造人,以绿色的环境熏陶人”,真正实现全方位育人。
(二)研究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
新型的课堂教学文化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引导学生自主活动、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教师主宰、讲授为重、知识为中心的少慢差费、低效问题,我校提出,“导、学、问、练、评”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现、合作探究、积极展示、有个性发展的理念,以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延伸问题为线索,以教师主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解决问题、自主延伸发展为教学流程,使课堂出现了学生潜心自学、专注投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平等交流、教学相长、互动双赢的可喜局面。
近年来,我校依托这一教学模式提升内涵,在班容量很大的困难面前,教学成绩稳步提升,始终处于全区领先地位;有多名教师成为教学能手、省市模范;学生综合素养在各项比赛中彰显出较高水平,为学校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下面就三个教学阶段和五个环节教学的实践及效果做简要分析。
1.三个教学阶段
(1)自主学习阶段: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独立思考阶段。要求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出示教学目标,明确要达到的学习要求,学生按自学提纲要求进行学习。(2)导学达标阶段:学习目标的形成阶段。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交流,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教师巡视进行启发引导或讲解点拨,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引导归纳、提炼方法、总结规律、形成知识结构,完成学习目标。(3)成果检验阶段:是目标达成检验阶段。通过基础训练,反馈目标完成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实现知识迁移和能力提高。
2.五个教学环节
(1)“导”的环节。教师运用直观材料、形象而富有激情的语言、多样的方式,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对教材进行简要讲读、讲述或讲解,从而创设学习研究的情景,导出与教材有关且具有启发性、发散性的学习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建构新旧知识的联系,唤起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愿望,教给学生自学教材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明确具体的学习研究目标、要求。从而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目标、学有方法,想学会学,一开始就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为高效课堂开了个好头。(2)“学”的环节。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自主感知教材,探究发现并与同学交流、讨论,在思维碰撞中获得认同感或受到启发,从而自我修正,发展思维,形成自己的独特看法和观点,或发现自己的困惑点疑点。(3)“问”的环节。针对第一环节提出的学习研究问题和第二环节学生自学教材反映出来的问题,教师要进行整合并巧用设问,创设问题情景,提供必要资料信息和思维方向,引导学生思考、研讨,进一步细读教材,深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此环节中要对学生自学情况给予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努力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4)“练”的环节。此环节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学习研究的问题认识更全面,理解更深刻,巩固学到的知识,能运用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形成新的知识与能力,提高理解、迁移知识和应用、创新的能力。因而练习设计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达成的需要、学生认知能力的层次特点,要注意总结性、巩固性、层次性、变式性、可测性、开放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巡回辅导,适度指导解题方法,使学生能掌握、运用解题技巧,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发展能力。(5)“评”的环节。教师根据学生“自练”中反馈的信息,引导学生自主评价、互相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类指导。让学生自主谈出本节课自己的收获和发展,在交流、评价中再次促进知识系统化的构建促进教师对学情的了解,以便调节后续教学。
(三)实施最优化的教学设计策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在建构主义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与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近年来,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力图建立一套能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全新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原则如下: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对于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还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出发将得出全然不同的设计结果。至于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景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以上三点,即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
2.强调“情景”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的,在实际情景下进行学习,可使学生能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去同化或导引学习新知,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则要引发“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景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因而将使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
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批判性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进行协商和辩论,先内部协商,然后再相互协商。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只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总而言之,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应当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友爱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教师的谆谆教导中、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锻炼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与完善的道德素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着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文化学思考研究 篇12
1 传统的《建筑摄影》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
1.1 传统《建筑摄影》教学中出现的困境
尽管各个学校的摄影专业对《建筑摄影》课程教学十分重视, 在平时的教学中安排了大量的时间进行《建筑摄影》课程的教学活动, 将《建筑摄影》的知识作为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主要通过讲述法进行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的形式比较单一, 对于很多专业性比较强的知识, 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和接受, 缺少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关注, 在测试中也以专业知识的测试为主, 与其他课程的测试方式并没有大的区别, 因此, 学校的课堂教学不仅不能够实现预期的培养目标, 反而会使学生在功利作用下, 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
1.2 目前《建筑摄影》课程教改面临的问题
近些年各个高校已经认识到《建筑摄影》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很多高校的《建筑摄影》课程改革与实际的教学情况并不相符合, 缺乏教学的时效性。很多改革措施要求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操作能力, 但是很多学校的硬件设备并不能跟上高校的教学需求。因此, 《建筑摄影》改革必须重视时效性, 完成相关课程目标的要求, 最终提高学生的摄影水平。
1.3 今后《建筑摄影》课程教育面临的挑战
目前, 学校的学生存在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而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 学校也在转变人才培养的思路, 将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 进行了课程改革, 但是现在的课程改革流于形式, 并没有通过课程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今后的《建筑摄影》课程教学中要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2 对将茶文化引入《建筑摄影》课堂的思考
茶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 在长江以南的地区有广泛的种植。我国古代很早以前就有饮茶的习惯, 人们在饮茶活动中领略这个过程中的美好意境, 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被称为茶文化。这种茶文化是中国人们对世界饮食文化的重要贡献, 反映中国民族的文明和礼貌。而茶文化中的精神层面上的一些元素, 是摄影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 因此, 将茶文化引入《建筑摄影》课堂十分必要。在引入之前需要从三个方面对茶文化引入《建筑摄影》课堂进行思考:
2.1 茶文化的元素解构
茶文化在中华文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漫长的历史中对于我国人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的茶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都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茶文化。为了很好地将茶文化融入到《建筑摄影》课堂中去需要对茶文化的元素进行解构。根据《建筑摄影》目前注重知识传输的情况, 需要将茶文化中的隐性元素融入到教学之中, 即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茶文化的精神层面, 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气质和审美能力。但是茶文化具有极强的地域性, 而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地区, 很难理解某个地区性文化, 因此为了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需求状况, 在《建筑摄影》教学中要注意提取中原地区的茶文化元素融入到教学之中, 以提高教学的效果。
2.2 茶文化的进入《建筑摄影》课堂的途径
要想使茶文化在《建筑摄影》课堂发挥重要的作用, 需要找到一个很好的途径与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了以下几个需要注意的事项:第一, 要积极利用现有的教学模式, 不宜于对整个教学情况做出过多的改变, 以免为教师的备课过程增加大的负担, 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将茶文化融入到《建筑摄影》课堂教学中去。第二, 茶文化进入到《建筑摄影》课堂中要考虑到逻辑性, 使整个的融合过程显得十分自然, 不唐突, 这易于被学生接受, 给茶文化的传入创造有利的条件。第三, 茶文化的引入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选取适当的内容, 与教学板块需要的教学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 以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三个方面是茶文化在融入到《建筑摄影》之中需要具备的要求, 在坚持这三个方面要求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进行适当的创新, 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摄影技巧。
2.3 茶文化进入《建筑摄影》课堂的评价
由于将茶文化引入《建筑摄影》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整个程序并不十分完善, 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 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 在教学完成之后, 需要对引入后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茶文化引入《建筑摄影》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摄影水平和审美鉴赏能力, 因此, 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表现情况应该是评价的重点, 在评价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办法来反映学生职业素质的隐性信息。
3 茶文化功能分析
在《建筑摄影》教学中不仅需要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的教学, 还需要在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自身能力, 包括学生的涵养、心性、耐心等方面, 这些方面的素质是一个专业的摄影师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 因此, 在《建筑摄影》教学中也要注意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3.1 增加涵养功能
学生的涵养是专业素质的重要方面, 对于学生今后的就业是一个无形的帮助, 在学校的教学中缺乏对于学生进行涵养的教育, 而将茶文化引入到《建筑摄影》教学中, 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涵养。茶文化作为文化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本身具有提高涵养的功能, 通过饮茶、品茶等各种程序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因此, 将茶文化引入课堂十分必要。
3.2 修养心性功能
目前学生中的个性意识十分强烈, 他们善于表现自己, 希望自己的能力能够得到别人认可, 竞争意识比较强烈。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学生由于受到网络快餐文化的影响比较严重, 内心极其浮躁, 对于很多事情缺乏耐心和毅力, 这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而《建筑摄影》课程对于学生的心性的要求也比较高, 这就使茶文化在《建筑摄影》课程中的融合出现了可能性。
3.3 培育耐心功能
目前, 学生在《建筑摄影》课程的学习中缺乏一定的耐心, 很多学生觉得自己只要努力学习, 就一定能够学会, 一旦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就会出现为难情绪, 最后失去了学习的信心。而茶文化具有培育学生耐心的功能, 需要积极引入茶文化。
4 对将茶文化引入《建筑摄影》课堂途径的探索
通过以上的阐述可以看出, 将茶文化引入到《建筑摄影》课堂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茶文化引入课堂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解决。
4.1 采取集体备课制订茶文化进入课堂模式
将茶文化引入到《建筑摄影》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 之前各个学校并没有教学先例, 所以, 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来制订茶文化进入课堂的模式, 组织摄影专业的教师组建教研组, 对茶文化进入课堂的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 使教师们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 如茶文化如何在《建筑摄影》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涵养、心性和耐力。对教师的看法进行总结以促进茶文化在《建筑摄影》课堂上发挥其功能。最后, 按照总结出来的模式进行试点教学, 教师还需要开展观摩教学, 通过观摩不断总结, 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 最终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4.2 对摄影专业教师进行茶文化知识的培训
要使茶文化在《建筑摄影》课堂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首先该专业的教师就应该具备相关的茶文化知识。这就需要学校安排一些专门的培训课程, 由茶文化专业人员和具有茶文化知识的教师。对该专业教师进行茶文化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茶文化的知识、茶文化与《建筑摄影》的联系、茶文化与摄影专业的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对于这些内容的培训可以采用教师之间进行讨论的形式, 也可以采用讲座的形式, 最终使教师对茶文化和将其融入到课堂之中有充分的认识, 从而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4.3 应增强学生职业素质的软实力
与传统的《建筑摄影》关注学生专业知识不同, 将茶文化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应该突出茶文化对于摄影专业学生软实力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真正的将茶文化融入到其中, 提高学生对于《建筑摄影》课程的学习兴趣, 给学生一个全新的学习模式, 提高学生学习建筑摄影知识的兴趣。为了更好的发挥茶文化的影响力, 可以采用专题的形式进行知识的传授, 以便于将茶文化知识与建筑摄影知识有效结合在一起, 以增强学生职业素质的软实力。
4.4 建立以学生为指导的教学评价机制
传统的《建筑摄影》课程评价都是通过相关人员进行评价的, 这种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 并不能够很好地反映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 忽略了学生对于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感受, 不利于日后的改进。所以要建立教学评价机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评价, 并提出改进教学形式的看法, 真正为教改深入提供借鉴和指导。
总结
摄影专业学生的内在品质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要注意学生内在素质的培养, 将茶文化融入到《建筑摄影》教学中, 可以很好地将二者的优点融合在一起, 使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充分体会茶文化的巨大魅力, 受到茶文化的影响和熏陶, 促进学生的涵养、心性、耐心提高, 使学生成为具备各方面综合素质的人才, 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摘要:近些年高校都相继增设了摄影专业, 在摄影专业中《建筑摄影》是摄影专业的必修课, 对于提高学生的摄影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筑摄影》课程对于学生的摄影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有较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死板, 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摄影水平和学习兴趣, 需要对课程进行改革, 而将茶文化融入到《建筑摄影》课堂教学中是课程教改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需要在对茶文化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将茶文化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 建立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机制。
关键词:《建筑摄影》,课程教改,茶文化,思考
参考文献
[1]毕雪微.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摄影基础课程的研究与实践[J].艺术教育, 2014 (4) :174-176+183.
[2]唐海芹, 王磊, 甘春萍.对中国茶文化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8)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