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科技文化建设思考(精选12篇)
农村科技文化建设思考 篇1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是主体。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科技素质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更好地发挥农村劳动力的作用,促进农村的发展和繁荣就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对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一)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设施为装备,广泛应用现代科技和科学管理方法,具有高度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的发达农业。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技术推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科技成果只有被农民吸收、消化了才能更好地运用于农业生产之中,从而有效地推进机械化、信息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快速提升。然而,由于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对新技术、新成果和新信息的接纳、消化、吸收能力都较差,造成许多先进的农业技术成果和机械装备无法推广应用,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资料显示,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率增量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在20世纪初不足20%,现在已高达80%,而我国现在仍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西方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末就已实现的机械化、电气化、良种化和化学化,也由于农民科技素质低下的影响,至今在我国还没有完全实现。发展经济学认为,人力资本是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重视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口素质是落后地区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正如舒尔茨所说“迅速的持续增长便主要依靠向农民进行特殊投资,以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新技能和新知识,从而成功地实现农业的经济增长。”[1]
因此,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
(二)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
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则被确定为“十一五规划”三农领域首先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来源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农业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呈下降趋势,农村非农产业和外出打工收入日益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部分。从1985年到2005年,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19%提高到36%,从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看,1998年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开始超过50%,近年来其贡献率稳定在60%左右。[2]从发展趋势来看,只有不断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和农民向城镇转移,才能找到农民持续增收的路径。因为那些科技素质高、具备职业技能的农民,在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比较容易找到收入较高的工作。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农业收入不重要,目前增加农民务农收入的空间仍很大,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这对农民的科技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农民科技素质提高,掌握和运用科技的能力增强,把科技运用于生产之中,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会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
由此可见,农民要增收,从而最终实现富裕的目标,必须提高自身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创业和就业的能力,走一条依靠知识提高自身素质、靠科技走向富裕的新路。
(三)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根据中国的国情,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我国农村发展,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落实到新农村建设实践上,就是提高农民素质、增强责任感、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正确处理好农业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关系。但是,由于农民科技素质的制约,在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常常采取一系列缺乏长期发展规划的不良行为,给农业和农村发展带来不良后果。例如,在生产过程中不恰当地使用化肥、农药等造成了严重的大气、土壤和水污染,使得地力衰竭,边际产出下降;盲目扩大垦荒,增加复种指数,使农业生产资源破坏加剧。这一系列困境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时期我国农民科技素质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农民科技素质是农民素质的主体部分,主要指农民所掌握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劳动经验、生产技能等达到的程度。它通常反映农民接受文化科技知识教育的程度、掌握文化科技知识量的多少、质的高低以及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熟练程度,往往用受教育程度或技术水平来衡量。[3]新时期我国农民的科技素质相对提高, 但仍存在很多不足, 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一)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科技素质整体不高
随着“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增加较多,农民也认识到发展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农业领域内农民科技水平有所提高,但仍适应不了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的教育程度明显偏低,致使科技文化素质偏低,进一步导致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不高。当前, 我国农民生产技能素质正在由掌握传统生产技能向掌握现代生产技能转变, 而较低的科技素质与加快我国农业和农村实现现代化的要求还很不适应, 这不仅削弱了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而且直接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职业教育及农民培训增加了农民劳动技能,但整体仍然偏低
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我国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初步建立起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网络,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拓宽其就业空间。但是,我国没有受过职业教育或培训的低素质劳动力还较多。中国农民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农村劳动力的95%以上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42006年末,全国共有农业技术人员207万人,其中在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从业的仅94万人。全国农业技术人员仅占农村劳动力人数的0.389%。[5]另外,虽然从统计数据上来看,我国农村中接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农民数量增加了,但实际上农民技能素质还是没有得到有效提高。从劳动力市场看,许多企业面临技工缺乏的困难,同时一些农民工却不能满足其要求。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培训内容只注重形式,没有把培训的重点放在真正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上,从而使培训流于形式,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相应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其劳动技能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三、进一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根据现实情况不断调整相应的策略。根据上文的分析,目前,进一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
(一)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巩固基础教育
农村义务教育关系到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而且还涉及到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意义极为重大。因此,要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巩固基础教育。
一是要进一步保障义务教育经费,调整完善投入体制。从现代化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经验看,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大部分经费是由中央政府负担,地方政府负担的也主要是由省市级财政负担,很少有以县为主或以乡镇为主的。我国自2005年以来,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目前基本形成了各级政府共同承担投资责任的格局。但总体上来看,仍是以地方尤其是以县级财政投入为主,基本还属于分散型投入体制。因此,鉴于不少地方特别是县级政府财政能力不高的现实,必须考虑进一步加大高层级政府的投入责任。我国目前一个比较可行的选择是从目前的分散型投入体制过渡到相对集中型投入体制。即在继续保持县级政府的投入责任的同时,全面强化省级政府的义务教育投入责任,中央政府则通过强化一般性转移支付,确保省级政府发展包括义务教育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的基本财政能力。
二是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在教育内容上,关键是要结合农村发展,增加能够提高农村少年儿童生活能力和潜在职业技能的知识。在教育方式上,则应该注重培养少年儿童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对各种基本问题的处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成效并最终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新农村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三是要完善其他相关体制。2005年出台的以免费教育为核心的改革主要针对农村,城市义务教育尚未实施,这一政策目标是让农村和农民得到实惠,但也有负面效果,那就是部分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权利受到影响。因此,现在以户籍为基础,由户籍所在地政府承担义务教育责任的体制可以逐步过渡到完全以居住地为基础享受义务教育的体制。
(二)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
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最直接的手段。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召开的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曾指出:要彻底转变鄙薄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使农村职业教育在今后几年有一个较大发展。一是要进一步增强政府和社会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二是要增加财政投入,把教育经费更多地向农村和农民倾斜;三是要综合利用政府部门资源、协调利用社会资源,引导社会资本来投资农村职业教育,最终形成政府部门、社会资本、企业和农民都积极投入、参与农村职业教育的多元化投入体制。
在农民培训方面,目前应合理选择培训内容,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的实际,找准真正的市场及农民需求,使农民培训的内容与市场相结合,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民迫切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相结合,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摘要: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农民的科技素质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因此, 应采取积极措施, 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 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科技素质
参考文献
[1][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151.
[2]李剑阁.中国新农村建设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9.
[3]科技部农村社会发展司, 农村技术开发中心.2004中国农民素质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55.
[4]吴晶晶.中国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成效显著[N].中国信息报2007-10-15.
[5]汪青松.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素质偏差及其重构路径[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 (1) .
农村科技文化建设思考 篇2
---黄州区水产局 王明军
从2004年到2012年,中央连续9年用中央1号文件来指导“三农”工作。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了“农业科技”的重要性,明确提出了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和农业科技创新重点以及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新机制、新条件。这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科学的、重大的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根本目标,归根到底靠的是人才,重在培养和使用一批能代表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科技和实用人才。为进一步加强黄州农村科技和实用人才的开发与管理,提高农村技术人员服务农业农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结合黄州区水产工作实际,就我区渔业科技人员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初浅的想法,阐述如下,不到之处请指正。
一、黄州水产及渔业技术人员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渔业经济以其强劲的增长势头异军突起,成为农村农业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源。据统计,自1996年区县分设到现在,我区渔业经济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递增。2011全区完成水产品总量6.41万吨,生产鱼苗140亿尾,产值达到6.61亿元。渔民年纯收入9800元,渔业生产值占大农业的38.5%,渔业生产已成为全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但是由于受结构性和体制性因素影响,渔业是弱势产业已成为共识。同时受资源与环境等条件限制,加上市场价格波动和竞争不断增强,整个渔业产业受市场大盘影响跳动频率较高,因此,加大渔业科技投入,不断创新渔业科技势在必行。目前,我区从事渔业技术服务人员中,除3名局机关专业人员外,仅有6名在各乡镇办从事渔业科技推广和水产技术服务工作,平均每个乡镇办0.66人。近几年来,我局通过渔业科技下乡和阳光培训工程,在全区共培育了210名渔业科技实用人员和水产养殖示范户,分布在全区138个行政村和社区,占渔业养殖总人口的1.4%。
总的来看,我区农村渔业科技培训工作起步较晚,发展较快,创新不足。就乡镇办技术人员来讲,数量明显不够,整体素质不高,学历偏低,年龄老化,平均年龄47.2岁。6名乡镇技术人员中只有2人是水产专业毕业,其余的基本上没有接受专业系统的教育。知识面比较窄,视野不够开阔,难以适应我区渔业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几年来,我局在农村渔业科技和实用人才建设上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至2011年12月底,共培育了4名“鱼郎中”“土专家”和210名渔业科技示范户,为全区农村经济建设和推动渔业健康养殖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是从新时期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来看,渔业科技和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依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管理体制不顺。乡镇机构改革后,原有的乡镇渔业服务机构合并到农业服务中心,实行减员分流和归口乡镇管理,人员工资纳入财政“以钱养事”。区水产局从主管部门变身为业务指导部门。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全区渔业科技培训计划和服务等工作不能有序开展,影响了全区渔业科技一盘棋的发展规划,制约了全区农村渔业科技和实用人才队伍的持续培养和发展。
2、人员经费不足。目前全区仅有6名乡镇技术人员和210名渔业示范户。对于全区138个行政村和1.5万渔业养殖户来讲,人数远远不够。乡镇渔业“以钱养事”人员每年工资和办公经费不足2万元,这必然影响了他们的工作与生活,也直接影响了他们主动服务农村、指导农民科学养鱼的积极性。另外,这几年我局在各乡镇举办的渔业科技培训班,邀请专家、发送资料和租借场地每年费用近5万元,全部是从我局不多的办公经费中“挤”出来的。这点钱对于快速发展的现代渔业,对于扶持乡镇科技和实用人员来讲也只能是杯水车薪。
3、示范力度不大。这几年我局先后引进了“网箱养鳝”、“南美白对虾”、“青草鱼专养”、“中科三号”等新的养殖技术和养殖品种,由于受人员和技术力量的限制,宣传推广力度不大。再加上示范户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受一些传统封建思想影响,担心带动了他人影响了自己。致使部分示范户在示范带动他人科学养殖等活动中积极性不高,示范带动作用
不明显。
三、几点建议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过50%。渔业科技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中央1号文件提出,实现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创新、机制创新,要打破部门界限,力争整合科技资源,不断改善科技条件,逐步加大科技投入。
1、加强领导,理顺机制。农村渔业科技人员是直接服务于农村农民的技术人才,对发展现代渔业和新农村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的作用。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应继续关心支持一线渔业科技人员,在生活上关注他们,在工作上支持他们,在资金上倾斜他们。理顺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新的管理方式方法,形成以主管部门-乡镇渔技人员-村级实用人员的三级管理模式,建立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2、科技兴渔,技术先行。现代社会发展迅猛,渔业科技日新月异。围绕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我们应把渔业科技创新作为重中之重。今年,我区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30万作为水产名特优奖励基金,重在鼓励人才和支持渔业科技创新。建议加大渔业高端科技人才的引进,在政策、编制和待遇等工作环境上给予照顾;适时选送部分乡镇渔技人员到大专院校进修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科技水平和实用技能。不断加大水产良种引进和改良力度,在渔机渔具补贴和渔业科技投入上给予政策和资金倾斜。
聚焦怀柔:以科技助推新农村建设 篇3
2006年,怀柔区采取“分类指导、试点先行、梯度推进”的工作方法,坚持“政策引导、村民自愿,产业支撑、设施配套,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农村产业,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为指导思想,按照“市级试点村、区级试点村、村庄建设规划村和农村环境整治”4个层面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
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
北宅村村民姚建荣是第一批使用物质致密成型燃料的村民之一,曾经心怀疑惑的他,现在总是高兴地说:“真没想到我们也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现在这炉子能供暖气、烧水、做饭,真是太方便了。而且没有烟尘,比烧煤炭干净。”在北宅村,有7家示范农户用上了这种炉子取暖。
生物质具有松散、分散、能源密度低等特性,制约了其大规模应用。松散的秸秆、树枝和木屑等农林废弃物经热挤压成固体燃料,其密度可达到1.2~1.4t/m3,热值可达16744kJ/kg左右,体积缩小6~8倍,热性能优于木材,相当于中质烟煤,基本达到了零排放。怀柔山区占总面积的88.9%,每年可提供以薪柴、秸秆为主的100万吨加工原料。因此,大力发展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提高其单位容积的重量和热值,方便运输和储藏,形成商品化,具有重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针对这种情况,怀柔区大力开发的生物质颗粒能源产业化项目,为郊区新能源的利用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通过2005年一冬的试生产和在北宅村6户农民家中的示范使用,该种新燃料表现出了清洁、方便、室内温度稳定的优点,农户表示愿意接受使用该种新能源。从使用调查结果看:住房面积在100~120平方米的条件下,每户取暖用料一冬约6吨,炊事用料每户(3~4人/户)每天使用量为3公斤,按此计算每户年总用量约为7吨。与煤和燃气相比,费用总支出基本持平。但是,与煤等常规非可再生能源相比,生物质能的可再生性无疑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显现出不可比拟的优势。若农民采用来料加工的方式,年可节省支出千元以上。
市长王岐山在参观了该项目在北宅村试点时,给予了高度评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能源,农村能源是个大问题,这种燃料和炉子是适合农村特点的节能型燃具。”他要求,怀柔区要抓住这个大好时机,一定要依托清华大学的技术支持,将项目做大做强,并面向全国推广。
旧村改造展新颜
官地村村民单淑芝,是全市郊区挂牌的6500多民俗接待户中的第一家。谈到旧村改造,单淑芝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她说,旧村改造后,客人成倍增长。单是去年“十一”黄金周,就接待了1300多人。改造后,村落总体建设格局以明清时期的传统民居四合院为主,清一色的灰砖小院与山水、长城浑然一体,自成景观,形成了青山密林、奇峰长城、山谷人家的独特山村风貌。2005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村共接待游人8400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7.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了20%和35%。在她的带动下,全村80%的户搞起了民俗接待,人均年收入超过了万元,使官地这个过去贫穷的小山村走上了致富路。
2004年怀柔区在广泛征求并采纳有关专家意见基础上,确定了科学规划、多方投入、培育产业、完善设施的改造模式,率先开始实施整体性改造工作。通过旧村改造后,不仅使该区环境焕然一新,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农民的收入也大幅增加,使民俗旅游产业形成了较强的辐射作用。
为全力实现虹鳟鱼一条沟内生态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006年,雁栖镇对整条沟进行梳理,分“两线”实施“不夜谷”建设,计划投资3000万元。工程包括:亮丽工程、雕塑小品、文化渗透、改造酒吧、绿化装饰、治理河道等,其中将在16.5公里长的路旁安装安全节能、绿色环保的太阳能灯300盏。主要推出“观红螺后寺、游神堂峪谷、观明古长城、赏雁栖夜景、吃虹鳟冷鱼、品不夜美酒”六个特色项目和配套的垂钓大赛、夜场演出等活动,使游客在吃好、住好、玩好的同时,还能享受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体验“山水之乐和文化之趣”。
经过两个月的努力,雁栖“虹鳟鱼不夜谷”已新姿初显:不仅山吧、那里、劳模山庄、长园清泉山庄等几十个主要餐点夜晚亮丽一新,路旁也已安装太阳能路灯150盏,“雁栖不夜谷”大门更是流光溢彩,而且带来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五一”黄金周7天,这里吸引时尚游客17.5万人次,综合收入1600多万元。
探索生态民居新模式
位于怀柔区渤海镇响水湖庄户村,三面长城环绕,为怀柔区旧村改造示范点,怀柔区科委根据中国21世纪议程宣言的精神和中国政府所推动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实施了“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区域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延续项目。主要包括适宜的生态建筑设计研究及建设技术与建筑材料的研究与示范;生态建筑节能与人居环境改善技术的集成与示范;生态建筑绿色施工管理模式与技术的推广;生态环境敏感区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与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示范;文化景观区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与景观文脉保护的综合示范。进一步深入开展怀柔区生态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科技探索与推广工程,通过生态村镇科学设计和适宜技术的选型应用,带动地方生态保护及生态人居科学改造与建设,既加强地方生态系统安全、稳定、优化,同时又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能源节约、节地、生存环境得到健康保障生活条件改善的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并以此示范效应推动国家小城镇建设的技术创新、特色适宜和技术与材料整合、集成能力提高。
农村科技文化建设思考 篇4
1 湖南双峰农村科技合作社概况
娄底市双峰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 现有耕地4.61万hm2, 全县有90万人口, 农业人口占80%以上, 农业在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该县农村科技合作社的前身是由王运芳等几个青年农民创办的锁石镇青年科技服务所。湖南省科技厅在开展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调研时, 发现了这个典型, 并加以指导和支持。2004年“锁石青年科技服务所”正式改名为“双峰县农村科技合作社”, 成立了理事会, 并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合作社由原来一个松散的民间组织蜕变为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网络化建构、全程化服务的民办科技类非企业社团组织。该组自成立以来, 双峰县农村科技合作社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创新上形成了多个亮点, 成为湖南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典型。一是健全网络, 创新发展机制。全社已建立了16个乡镇科技合作联社, 并按三村一区域建立了320个分社, 为870个村配备了村级科技推广业务代理员, 发展社员8000余人, 基本上完成了县、乡 (镇) 、村三级联动的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网络建设。二是搞好服务, 促进农产品流通。该社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服务中心和药材、名贵水果、高效蔬菜、花卉、特色养殖、农产品加工和营销等六大专业合作社, 并建立了一支200余人组成的农村科技中介经纪人队伍, 开展农资连锁经销和农产品营销服务。三是突出项目建设, 狠抓科技推广。该社推广农药、种子、种苗等新产品同时, 先后在省、市科技部门立项完成了科技推广项目20多项, 建立农业科技服务示范样板村20多个, 建立大小科技示范基地50多个, 每户农民年增收3000~5000元。四是充分挖掘乡土人才。该社每年拿出5万元专项培训经费用于乡土技术人才培训及项目的示范发展, 已拥有乡土技术人才200多人。五是集聚社员资本, 加大科技投入。社员先后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用于开发种养业和加工业, 合作社为社员小额贷款担保贴息22万余元, 每年拿出15万元科技发展基金化解农民经营风险。六是注重产学研结合。该社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亚华种业、隆平种业等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从双峰农村科技合作社可以看出, 科技合作社作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 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有利于促进农民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参与科技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和运行过程, 农民得以组织起来, 在掌握先进实用技术、分工协作、组织管理、市场营销、对外交往等方面得到直接锻炼, 减少了单户农民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和从众行为, 有利于提高农业的规模效益和专业化水平, 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利益。二是有利于降低市场主体交易成本。由于交易费用与交易次数成正向关关系, 依靠科技服务体系, 可以使原本多个农户到市场进行的多次交易变为一次, 可以联合引进、使用先进技术, 从而降低单个农户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成本。对农业企业而言, 也可以通过与该合作经济组织建立长期、稳定的契约关系, 避免与分散农户进行交易时可能面对的违约风险。三是有利于政府深入了解农民意愿, 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为落实国家对农民和农业的扶持提供了一条新的渠道, 农民可以通过合作经济组织把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反映给政府, 同时, 也能及时得到政府发布的农业产销、科技政策等信息, 提高政府对农业经济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湖南双峰农村科技合作社经验分析
双峰农村科技合作社作为一个农民自主参与、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自治性组织, 在不到五年时间里, 迅速发展、扩张, 在科技富民强县、建设新农村和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中产生了重大作用, 显示出勃勃生机。该社为什么能够成功, 从制度运行的角度来看, 是由于它能够有效地发挥农民、市场和政府各方面在农村科技服务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实现了农民主导、市场运作和政府扶持之间的良性互动, 较好地满足了农民对科技服务的现实需要。这种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与我国传统的农技推广方式相比, 其成功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农民参与度高, 覆盖面广
农村科技合作社的社员绝大多数是农民, 其中, 乡、村干部约占20%, 乡土专业技术人才占30%, 务工回乡青年占20%, 乡村科技致富能手占20%, 下岗人员占10%, 这些人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 是农村经济活动中的精英分子。他们对农民科技服务的需求、对农村文化和农村的基本情况都有很好的了解与把握, 在科技推广服务的过程中, 他们有更强的号召力, 更容易获得农民的认同。
2.2 科技服务功能齐全, 内容丰富
按照“服务灵活, 责权明晰, 利益捆绑, 双赢发展”理念, 创新了农村科技服务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民对种植、养殖、加工配套技术和信息服务十分渴求, 由于传统的农技推广体系的条块分割, 导致农技站、畜牧站、林业站等技术推广机构各自为政, 难以形成统一的、功能齐全的服务体系, 无法满足农民对农业技术成果实用化、多样化的需求。双峰农村科技合作社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他们通过与省内农业院校、科研机构和农资企业的合作, 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水平。
2.3 实用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效率高
双峰农村科技合作社重视农民心态和愿望, 按照农民意愿开展技术推广活动, 建立了“从下到上”的工作方式。即首先根据农民需求, 设定推广课题, 制定推广计划, 按计划进行实施, 然后进行评价, 再将评价结果反馈到下一个推广计划之中。同时, 把推广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科研部门反馈, 以得到及时研究解决, 从而形成了以服务对象—————农民为中心的科研紧密协作的科技服务体系 (如图1) , 避免了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的盲目性, 提高了实用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效率。
3 新时期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南双峰农村科技合作社这种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适应当前农村形势, 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 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 也暴露出现阶段大多数传统农村科技服务机构存在的一些问题, 其可能成为影响和制约新时期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因素。
3.1 农村科技服务机构设置单一, 不能满足农村技术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目前我省公益性农村科技服务机构一般是实行“官办、官包、官管”, 如农技推广中心、农科所、林科所、林业站、种子站、土肥站、农机站等等, 服务功能单一, 在如今农村种养结构趋向复杂化, 技术、品种更新周期缩短, 生产规模大小悬殊的情况下, 已不能满足农村农业实用技术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而非政府型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发展相对滞后, 且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松懈的现象, 难以对政府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形成有效支撑和补充。
3.2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严重不足, 影响和制约了先
进实用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也不利于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达地区, 地方财政用于支持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力度较大, 而贫困地区, 资金投入得不到保障, 政府型农业科技服务机构运转不畅, 市场化运作的自治型组织也常因为工作经费筹措困难而处境艰难。
3.3 科技服务方式滞后, 无力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服务
县、乡两级农村科技服务机构硬件建设条件普遍落后, 技术推广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知识结构老化, 服务队伍长期得不到新鲜血液的补充, 难以应付当前品种结构复杂、服务需求多样、新品种新技术层出不穷的局面。
3.4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微观基础不够牢
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直接影响农村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 很多年富力强、有文化、有见识的农村“精英”大量流失, 农村“空巢”化现象明显。低素质人口群传统耕作观念和种植习惯根深蒂固, 市场化观念淡薄, 对现代化科学技术和耕作方式吸收转化能力较差, 造成农村科技成果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进展缓慢。
3.5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时间长、见效慢, 风险高, 特别是地域性、区域性差异大
4 结论与启示
尽管双峰农村科技合作社只是湖南的一个典型个案, 但从其发展历程和运营绩效看, 合作社型的民间科技服务组织应是当前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中极其重要一环, 其不仅在实践中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 而且从制度创新上为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在进一步引导、培育、推广和发展农村科技服务机构, 构建新时期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时, 应充分实现农民自主、市场导向、科技支撑和政府引导的良性互动。
4.1 农民自主是基础
我国农村科技服务改革只有跳出单一的“政府主导模式”和“市场主导模式”的狭隘思路, 积极探索满足农民需求的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农业推广部门只关注政策绩效, 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只关注科技成果与论文本身的学术价值, 企业只关注投资边际效益的现象。以农村科技合作社为典型代表的“农民主导模式”的农村科技服务, 即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主经营、自我发展, 才是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4.2市场导向是前提
农村科技合作社之所以为广大农民所喜爱,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合作社按照市场规律来服务农民、开拓市场, 市场既是服务的出发点, 又是服务的归宿。不论是营利性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还是非营利性的, 都应该以市场为导向, 相辅相成, 这才是长效发展的动力所在。
4.3 科技支撑是根本
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高校、科研院所作为科技成果的主要源头, 我们应将其作为各类科技服务组织的技术依托, 借助其人才和技术优势, 开展本土人才培训, 联合建设生产示范基地,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4.4 政府引导是保障
农业科技成果大多具有公共物品性质, 以价格机制为核心的市场难以使得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服务在市场机制的框架内达到社会最优水平。因此, 政府应对农民的农业科技需求给予适当满足, 加强合作社这样具有民间组织属性的科技服务机构的认可和扶持, 对其从事科技服务活动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 缓解其发展壮大过程中的资金瓶颈, 引导其朝着务实诚信、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方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翔宇, 罗剑朝, 曾福生.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前沿问题研究[M].2007, 398-400.
农业科技园带动新农村建设分析 篇5
农业科技园带动新农村建设分析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探索,农业科技园区已成为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平台,一方面,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和经营体系,引导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发展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对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意义重大;另一方面,农业科技园区实现技术密集与资金密集结合,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和经营体系,对引导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发展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1、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和成效
我国农业科技园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从无到有,从不太规范到逐步规范、成熟,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发展活力。“首先,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示范和应用。其次,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对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据远景设计研究院了解大部分试点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运用“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带动和引导周边地区农民应用农业新技术成果,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中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再次,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带动了周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通过园区建设和产业带动,大大促进了周边地区新品种、新技术的普及和设施农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步伐。最后,引进和卵化出大批科技型龙头企业,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农业科技园区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原理分析
本文由:远景设计研究院整理提供(专注古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农业规划、旅游规划)
2.1产业带动——“生产发展”的原理分析
通过在园区进行设施农业、畜牧水产养殖和休闲观光等产业示范,带动周边地区的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业设施管理,掌握高科技农业的技术操作概念,为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在周边地区发展高效种养业和休闲观光业打下基础。园区通过发展种子种苗产业,为周边地区农民提供优质、价廉的蔬菜、花卉种苗,使农民通过发展园艺产业而增加收入。
园区通过发展主导产业,建立农业专家大院,发挥园区龙头企业的作用,形成产业带动,为带动周边地区新农村实现生产发展,提供重要载体。在园区建立和发展主导产业,包括设施农业、种子种苗、畜牧水产养殖产业、农产品加工和休闲观光等农业产业。
在农业专家大院的指导下,园区建立农业生产和中试示范基地,大力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在农业生产和中试示范基地进行技术示范,园区对周边地区的农民实现产业带动,都是通过园区内的示范农田的示范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千家万户农民,根据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的要求来进行的。
2.2收入带动——“生活富裕”的原理分析
农业科技园区通过产业带动,在园区发展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中试基地建设,吸纳周边地区的农民来园区就业,促进农民向农业向关联产业转移,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市场需求带动,开展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使农民通过培训,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和农业设施管理方法。园区以产业带动和市场需求带动的形式,提高了农民的市场竞争力,增强其进入市场的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带动,园区产生收入效应并作用于当地农民,为农民提供实现高效经营、就业、创业等的平台,最终促进农民生活富裕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2.3示范带动——“社会发展”的原理分析
农业科技园区发挥园区龙头企业的主体地位,依托农业专家大院示范推广现代农业科技,有力地带动了农村社会发展。一是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循环农业,改变村容村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从而促进了周边农村的“村容整洁”;二是通过挖掘农村文化、开展农民培训,推动农村精神文明进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从而推进了“乡村文明”;三是通过创新园区体制机制、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增加了农民的民主意识,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推动了农村“管理民主”。农业中介组织是政府与农民之间的重要沟通渠道,有利于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3、总结
农业科技园区带动新农村建设,是走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发展模式,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平台和载体,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完善,在产业带动、收入带动和示范带动三方面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发挥了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在生产、生活和社会领域的显著效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农业科技园区视作区域农村发展的增长极,发挥着优势产业集群的组装集成功能,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结合当地政府提供的政策和机遇,充分利用自身集中优势资源的能力,转化先进要素为现实生产力,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作为龙头企业组装集成和孵化培育的平台,农业科技园区在带动一、三产业发展方面,能够联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高校、科研机构等社会资源,形成工业带动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较完善的产业链条,实现产业联动和工农业融合发展的规模效益;另一方面,在园区内的各类产业的吸纳和带动下,农业科技园区能有效吸收当地农户向非农产业转移,改善农村当地非农就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作为农业新技术推广和示范的平台,农业科技园区对当地区域的科技带动作用明显,主要采取农业推广体系和专家大院等形式,提高大多数农户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从而提高普通农户的生产效率。
在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域带动作用下,园区内核心区可以与示范区和带动区乃至更广阔的周边地区进行技术、产业、资金的对接和交流,达到影响和辐射周边地区农户的目的,并显著提升周边农村地区的社会效益。
农村科技文化建设思考 篇6
近年来,通州区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通州区科委先后搭建了农业科技支撑平台,构建了政策激励、资金支撑、信息服务、技术依托四大体系,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科技支撑。通州区科委主任季志会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科技进步这个强有力的支撑。近年来,通州区科委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强化科技对‘三农’的支撑作用,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科技助推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观赏鱼养殖成亮点
截至2005年,观赏鱼品种由原来的3个品种增加到40个,全区观赏鱼池塘养殖面积发展到8000亩,庭园小池养殖高档观赏鱼也从无到有,发展到4.5万平米。观赏鱼养殖乡镇达到6个,形成了以京沈、六环高速公路两侧为主的观赏鱼产业观光带。
近年来,通州区根据通州区的新城区功能定位,明确了发展观赏鱼特色优势产业的目标,制定了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相关鼓励政策,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实施了“观赏鱼品种改良与新品种引进及相关技术研究”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北京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目前,通州区观赏鱼产量达到1.6亿尾,年产值6400万元。该区生产的观赏鱼不仅销售国内市场,还远销日本、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成为该区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之一。
企业带农户共同发展
2006年,通州区提出要转变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积极扶持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并制定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形成了东升方圆农业种植开发有限公司、京东大运河农产品配送中心、北京金信食用菌有限公司、葡香苑园艺场等10余家农业龙头企业,在市科委的支持下,先后实施了“无公害蔬菜种植加工产业优化升级建设”、“蔬菜配送示范基地建设”、“优质葡萄示范基地建设”等一批农业科技项目,先后引进国内外新品种400余个,推广应用新技术20余项,通过各项政策的落实和科技项目的实施,提高了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企业的带动作用,企业带动农户均在5000余户,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生态观光园受欢迎
通州区台湖生态观光园是集生态观光、科普教育、科研试验、科技示范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的休闲场所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2003年,基地在原来果园的基础上投资百万元,建设园林式精品观光果园400亩,引种了适宜观光采摘的果树品种100余个,在专家指导下,经过筛选,有樱桃、李、杏、梨等52个品种在基地栽培,供游人采摘。特别是温室草莓、油桃等品种的成功栽植,每棚年收入达6万元。现已在西集镇进行推广,取得较好的效果
2004年基地与天寿公司合作,发展有机食品生产,并聘请有韩国有机食品第一人之称的韩南容教授为科普基地有机食品生产的技术负责人。目前,基地有机食品生产正在积极进行中,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由0.7%提高到1.5%左右,基地生产的果品质量明显提高。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生产力促进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通州区科委在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下,2004年对全区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了“生产力促进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理念,并形成了“生产力促进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明确了建设综合生产力中心、区级各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基层专业生产力中心的目标,确定了三层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关系和工作任务。目前,已经完成了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了多个农业服务数据库系统,整合发布信息2万余条,实现了服务手段、方式的创新,拓宽了服务内容和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同时,配合新体系的建设,结合通州产业特色,提出了建设包括蔬菜、养殖、林果及籽种四大主导产业的九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重点建设了观赏鱼繁育基地、葡萄示范基地和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到2005年底,共推广使用新品种87个、综合配套新技术5项;三个基地总产值6762万元;带动农户5000户以上,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百名农业技术员对口联系基地平台
通州区科委选拔实践经验丰富的区级农业科技人员、村级技术员(农业技术员、林果技术员和动物防疫员)及区外农业专家组成百名农业技术员队伍,根据他们不同的专业特点,选择不同的生产基地或龙头企业开展特色服务,充分发挥各级科技人员的作用,提高基地及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能力,发挥它们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农民收入。
搭建农业重点项目招投标平台。为了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的攻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合国招标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合国科学技术部《科技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对我区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中的重点项目进行招投标,并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公开、公正、平等的原则。
农民科技培训平台
2006年6月,通州区科委联合通州区林业局利用20个农村远程教育站点和1台“科技直通车”对农民开展了“美国白蛾防治”培训,为农民实地播放了大量林业病虫害防治的课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科技直通车”是通州区科委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强化农民科技培训,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入户配备的一辆具有专业服务水平的农业科技入户型直通车。该车是一辆能够容纳55人的流动教室;通过车载设备播放节目、上网察看所需资料、专家指导、现场培训等形式,普及科技知识,解决农民生产生活的急需;随车载有46英寸超高清晰电视2台,能够在任何地方随时开展培训工作,保证图像清晰;车上备发电机2台,保证车载设备在野外不需外界电源便能正常运行。
通州区科委还根据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以农民增收为根本点,建立农民培训平台,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配备卫星接收系统、电脑和大屏幕背投电视等设备,在全区建成了48个农村远程教育信息服务站,成功搭建了农村科技培训平台,初步形成“无线与有线”相结合的网络服务体系。张家湾成人学校已被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办公室评为全国第一批“国家星火计划农民科技培训学校”。
农村远程教育系统
2006年6月29日,通州区科委与县镇人民政府联合在县镇草厂村举行了新农村建设远程教育站点启动仪式,拉开了全区今年新农村远程教育站点建设的序幕,预计年内通州区远程教育站点将达到168个。
通州区科委为充分利用远程信息网络系统资源,根据新农村建设要求,重点结合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村建设需求,扩大农村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同时,及时更新课件,拓宽培训内容,实现农民远程培训。
为充分发挥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在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下,通州区积极筹措资金计划为全区11个乡镇的9个市级、11个区级试点村免费安装农村远程信息服务接收系统,为镇级100个试点村,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这些农村远程教育站点将为通州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
农村科技文化建设思考 篇7
1 宁夏农村科技信息共享的现状
2007年,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以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 实现宁夏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 将农村信息化工作列为宁夏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经过几年的努力, 宁夏无论在农村科技信息传播高速路的硬件建设方面, 还是在农村科技信息平台和资源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使宁夏农村科技信息共享处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
1.1 共享数据库建设初具规模
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办法和原则, 宁夏整合各级涉农部门、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农村科技信息资源, 初步建成全区农村科技信息数据库。全区各信息服务站通过自治区中心平台实现对综合数据库信息的加载、下载存储和在线浏览。
1.2 共享网络平台逐步夯实
以“抓整合、促共享、推应用”为重点, 建设全区统一的信息中心平台“宁夏农村综合信息网”。中心平台以全区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为支撑, 以高速宽带交换为通道, 以各类基础共用数据库为资源, 实现对全区网络、主机、系统软件、应用系统和农村科技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与整合, 共享网络平台逐步夯实。
1.3 互联网广泛普及
宁夏建设覆盖全区的以光纤通信网络为主, 辅以无线宽带Wimax的数字化大容量、高速率的通信网, 因地制宜地选择网络接入方式。目前, 全区187个乡镇实现通光缆、通宽带, 2 680个行政村建有信息服务站, 农村电视普及率达到95%以上, 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以上, 初步实现了网络、电话、电视的“三网合”, 以利于农村科技共享的实现。
1.4 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
在自治区统筹规划下, 整合、集成各部门、各单位所获取与积累的农村科技信息数据资源。建立“三农呼叫中心”和农业科技服务110这样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 并通过市县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及基层信息服务站的建设, 形成跨地区、跨部门、多层次的全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 大幅提高农村科技信息的管理与共享服务水平。
2 宁夏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的影响因素
如何使大量的农村科技信息资源被全社会充分共享, 如何规范科技信息的管理, 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科技信息作为战略资源的作用, 是宁夏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影响宁夏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的因素有很多, 主要可概括为以下3个方面:
2.1 技术保障体系
在农村科技信息共享管理中, 共享技术是实现数据资源共享的手段。大量数据资源的存储需要具有物理上分布和逻辑上统一的数据库群来实现。以数据库为基础的科学数据共享服务体系, 是实现科技数据共享的技术核心[1]。元数据库技术、农村科技信息的共享协议和空间数据网上交换与发布管理技术、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标准体系、农村科技信息的智能检索方法、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与对策等均会影响农村科技信息共享。
2.2 政策法规体系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政策先行, 政策是关键。要立法重点解决共享的原则、共享的范围、共享的措施、共享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共享的评价、共享的监督和法律责任问题。应在自治区层面上规范农村科技信息共建、共享行为, 通过建立健全自治区层面上的政策法规体系, 规范和协调数据收集、管理和应用, 组织从上到下的实施细则, 层层负责, 严格把关, 监督执行。
2.3 组织保障体系
农村科技信息共享管理的有效实施和运行离不开高科技人才, 更离不开服务意识强的创新人才[2]。农村科技信息共享管理, 作为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杠杆, 不仅需要协调“人与物”的关系, 更需要协调“人与人”、“组织与人”等一系列的关系, 组织保障体系制约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的发展。
3 宁夏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对策
3.1 进一步完善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建设
建立健全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 是为了使农村基础科技数据资源的共享运作系统能够高效运转,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宁夏目前农村科技信息资源的整合是政府各相关部门按照归口建设的办法, 对全区涉农信息资源进行有限整合, 还未达到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在此建设基础上, 还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一是完善农村科技信息元数据技术、异构数据库技术、网络化数据服务技术[3]。在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中, 用户如何准确、全面、快速、方便地查找到真正需要的信息是一个难题, 为解决这个难题, 建设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资源组织的元数据标准是关键;二是完成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标准体系建设。宁夏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标准化既要充分考虑工作普遍性, 又要注重农村科技信息共享的特殊性, 即信息内容的特定性、共享方式的多样性, 对网络环境中的农村科技信息的查询、调用、处理等实施标准化;三是尽快建立农村科技信息质量控制体系。宁夏目前还没有负责农村科技信息质量的专门质量控制管理机构和组织, 而数据资源质量的高低、共享程度的大小, 直接关系到农村科技信息的使用效果。为保证农村科技信息的服务质量, 宁夏必须尽快建立农村科技信息质量控制体系来协调多部门工作。
3.2 逐步确立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模式
科技数据共享的运行机制基本上有2种模式:国家调控下的公益性共享运行模式和商业化运行模式。公益性运行模式的主要机制是政府投资于公益性事业产业的科技数据, 向全社会实行公益性无偿的信息服务, 国家通过社会发展、经济增长与信息化应用增益;商业化运行模式的主要机制则是数据投资者与使用者之间发生直接的利益关系, 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调控上。宁夏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服务, 目前仍然是政府部门唱主角的公益性服务。但就宁夏经济体制和市场体制现状来看, 在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的运行模式上, 宁夏还应通过相关科技数据共享政策和共享法规体系的制定, 发挥各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 采用以“公益性的运行机制为主、市场化运行机制”为辅的模式, 并随着市场化机制的逐步完善而逐渐过渡到2种模式并驾齐驱的发展模式上来。
3.3 强化农村科技信息共享运行机制
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机制是共享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和独立的“要件”, 是在国家政策法规的指导和规范下, 通过对农村科技信息进行恰当分级、分类之后, 采取适当方式进行资源共享。即针对不同类别的信息资源和不同需求以及社会不同层次的用户而采取不同的共享模式, 通过共享法律法规、共享技术、共享协议和共享组织管理, 构建一种有序、高效的运行环境, 并贯穿在农村科技信息共享管理活动全过程。宁夏还应在农村科技信息共享运行机制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强化[4]。
3.3.1 信息分类分级运行机制方面。
信息只有严格进行分类分级和采取不同发布方式, 才能满足不同需求层次的单位和个人。目前宁夏农村科技信息还没有严格的分类分级制度, 因而基本不能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今后宁夏必须对农村科技信息进行有效地划分, 例如:对国家科技项目和自治区科技项目所产生的原始数据公益性部分,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 应该遵循“完全与公开”原则, 实施全社会无偿共享。而对农业科研部门、大专院校和农业管理部门进行加工形成一定附加值的公益性数据, 可以在收取一定的成本费后实施非赢利性共享。
3.3.2 组织保障和协调机制方面。
宁夏要通过自治区政府建立起跨系统、跨部门的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调机构, 对全区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进行宏观调控、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一实施。
3.3.3 资金和技术保障机制方面。
要促使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系统持续、高效运行, 必须保证经费的投入和最新信息技术的支撑。宁夏应制定相应的法规, 将信息资源建设和维持资源共建、共享活动的经费投入力度、增长幅度等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3.3.4 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方面。
为了促进与信息用户的交流和信息共享系统的高效运行, 宁夏应加大信息共享的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要兼顾数据保护和数据共享两者的利益平衡。对于在数据保护和数据共享中做出成绩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奖励, 通过资金和技术给予支持, 进而带动整个数据共享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王文生, 刘俊华, 王怀惠.基于农村科技数据共享元数据规范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 2004 (8) :26-29.
[2]陈良玉, 卢兵友.农业信息化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3]向春华.信息共享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兰台世界:上半月, 2007 (05X) :13-14.
开县农村科技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篇8
开县地处渝西北地区, 教学条件本身就比较差, 而对于地处农村的中小学条件就更为艰苦。农村与城市人口的经济状况、社会环境、生活质量的反差;“升学”、“跳农门”与“新读书无用论”的错误意识的影响, 现行教学内容与新农村对未来建设者知识架构需求的反差;现行教学内容与农村青少年改善生活条件、改变生活质量需求的反差;导致了农村与城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水平的差距。城市青少年在保证了基本生活条件与质量的基础上, 受到科技教育等各方面的影响, 在体现生存价值、实现人生梦想上, 产生了更多的思考。因此, 大多数的城市青少年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类科技教育活动, 农村青少年则注重书本的学习。
农村与城市经济条件的差异, 导致了教学条件与设施、教学方式与手段的差异。在多数城市的中学, 由于行政部门教育经费的不断注入, 反映科技原理的教学设备得到了不断更新, 体现教育理念的教学手段亦在不断完善, 开拓青少年视野的图书、器材和科技教育活动场所逐步得到了开发与利用, 启迪青少年科学思想的科技教育活动得到了普及与发展, 青少年在各类科技教育环境中领悟科学技术的核心内容, 感悟科学精神与思想, 形成了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教学条件与社会环境;而在农村中学, 教育经费则捉襟见肘, 甚至有的地方连“普九”教室的建设、危房改造的资金都缺乏, 更何谈教学设备的更新、教学手段的完善。有的中学有些科技原理教学, 是通过科技教师的板书, 青少年的死记硬背而实现, 青少年很难真正领悟科学技术的魅力, 不利于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不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科技素养与创新能力。
农村经济条件, 决定了在农村从事教学任务的教师, 特别是科技教育教师的基本经济状况。城市教师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 主要精力用于教学工作与业务进修, 思考着教育的改革, 思考着科技教育的发展, 而农村教师工资低、福利少, 生活质量远远低于城市教师, 使得农村教师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较弱的情况下, 面对科技教育这一门综合科技素养要求较高, 在师范院校时从未接触过的新课程时, 一方面为形势所逼, 不知从何着手;一方面在结合当地的特点, 利用当地的具体条件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创造性上发挥得较差。“师”者的能力, 决定教学的质量, 决定着教育的水平, 同样决定着科技教育的水平与质量。
因农村科技教育的环境、理念与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差异, 导致了农村科技教育工作与城市科技教育工作的差异, 形成了教育“产品”的差异, 即农村与城市青少年在科学素质与创新能力上的差异。
二、改变农村科技教育的现状的具体措施
(一) 转变教育观念, 从根本上认识科技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观念落后, 这是我国现阶段教育的弊病, 只是在农村显得尤为突出而已。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通过行政领导和教育专家传播的新的教育观念被接受和采纳的过程是缓慢的, 这是因为:一方面, 农村学校接触先进文化不及城市学校那么快而明显;另一方面, 我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以及社会氛围又无形中束缚着人的头脑和手脚, 在环境恶劣的农村, “跳出农门”是多年以来形成的现实而有效地办法, 包括我们现阶段教师队伍里的主力军, 大都受到过这种思想的影响, 并且是由此而走向了教育的工作岗位, 因此转变旧的教育观念、吸纳先进教育观念的任务必须是全员的, 必须从老师开始, 转变教育观念, 特别是农村中小学中教师的观念, 否则, 科技教育的阳光雨露是不会洒向农村的中小学生的。
(二) 建设科技辅导员队伍, 全面推进农村科技教育工作。
科技教育是利用教育的方式、方法, 向青少年有效传播的科技知识, 启迪青少年的科学精神, 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养。全面推进科技教育, 普及科普知识, 每一个科技教育工作者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开县科技教育的相对滞后, 与科技辅导员本身有极大的关系。纵观全县的科技教师队伍, 基本上没有专职的科技辅导员, 基本上都是由其他相关科目的教师兼任, 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 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 操作性不强, 效果当然不佳。为此, 我们应该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教育培训, 努力提高自己的科技教育水平, 为开县的科技教育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做相应的能力储备。我们必须切实提升现有科技辅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真正建设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 并且努力在先进理念指导下, 不倦地进行科技教育探索的教师队伍, 全面推进农村科技教育事业, 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未来建设者所需的智力支撑和人力保障。
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 从师资上为农村培育一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教师队伍, 我们相信, 开县农村科技教育的落后现状一定会得到改变, 并为推动我国科技教育前进的步伐, 最终为实现科技强国的伟大构想贡献自己的力量!
摘要:为全面提高我市中小学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市举行了首届科技之星创新大赛, 面对开县的科技教育现状, 特别是亟待提高的农村科技教育水平, 迫切需要教育者去深刻思考, 并付诸行动。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科技教育,现状,提高措施
参考文献
[1]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国务院2006年2月6日发布;
农村科技文化建设思考 篇9
1 平凉市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基本情况
平凉市于2002年开始启动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全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在着力改善民计民生、狠抓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全市新农村建设及产业结构调整等重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充分发挥了广大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推进了科技创新, 为建设创新型平凉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2012年全市落实选派科技特派员748名 (其中:崆峒区105名, 泾川县117名, 灵台县95名, 华亭县100名, 崇信县70名, 庄浪县135名, 静宁县126名) 。这些特派员服务双联, 进驻761个村, 实施科技项目130个, 建立示范基地5.91万hm2, 建立科技示范乡36个, 示范村226个, 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67个, 引进新技术36个, 推广新技术、新产品32个, 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367次, 培训农民30.5万人 (次) 。
2 取得的主要成效
平凉市科技特派员通过典型示范带动、技术培训带动、信息服务带动、实施项目拉动等方式, 在引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1 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
科技特派员下村后, 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 结合各自的专业技术特长, 认真开展了科技助推新农村建设服务活动, 使沼气、太阳能、卫生改厕等一些新技术、新设施进入普通百姓家庭, 农民生产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改善。同时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把先进生产技术和优良品种送入农民的手中及田间地头, 推动了科技与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全区科技特派员驻点乡镇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畜牧、饲草兼用作物、林果、蔬菜等主导产业优势日趋凸显, 发展质量和技术含量明显提高。
2.2 农业科技成果得到推广和应用, 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科技特派员创建的示范基地 (园区) 围绕产、加、销关键环节, 集成和推广国内外先进农业科技成果86项, 这些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已普遍被农户接受和大范围应用, 并带来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加快推广应用智能监控、日光温室、钢架大棚、防雹防虫网等现代农业设施, 种植业、养殖业设施比重高的分别达到70%和100%。
2.3 培育了一批科技示范典型, 培养了一批乡土人才队伍
科技特派员结合在全市开展的温暖工程“双百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科技明白人”等项目的实施, 利用各自技术优势, 结合当地实际需求, 采取手把手现场讲解、亲自示范指导、入户面授交流、集中培训等形式, 把科技渗透到千家万户, 使农民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先进的农业适用技术, 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乡土科技人才, 激发了群众学科技、用科学的热情。同时, 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行动中, 通过多种形式建立科技示范典型, 既增强了对所驻乡镇、村社、农户发展的辐射带动力, 又提高了自身影响力。
2.4 加快了农业科技知识普及, 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 坚持“按需培训、学以致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立足当地生产和经济、科普现状及特点, 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科技宣传和实用技术培训活动。活动中, 采取课堂讲授、现场指导、入户交流、多媒体教育等各种措施, 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 培育了一大批土专家和科技能人。据统计, 科技特派员通过各种活动, 利用春耕、秋播现场会之机, 全市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360次, 直接培训农民30.5万人 (次) , 发放科普资料44.3万份。同时, 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现场解答指导, 开展零距离服务, 通过传播新技术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普意识。
2.5 领办了一批经济实体, 促进了当地产业发展
科技特派员以入股、承包等形式, 与农民群众、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签订合同, 组建利益共同体, 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调动了双方的积极性。科技特派员在七县 (区) 都以我市多年发展起来的肉牛、苹果、蔬菜三大主导产业为基础, 着力加快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促进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农村发展。据统计, 目前, 已发展的8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核心区面积均在0.06万hm2以上, 最大的达到1.48万hm2。同时, 8个科技示范区GAP认证、出口认证基地、绿色基地、生态有机园和标准化果品、蔬菜生产基地共计达到2.04万hm2, 有标准化养殖小区36个。建有龙头企业33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45户, 延伸了产业链条, 提升了农业组织化程度, 有效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提升了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
本市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缺乏项目支撑, 使有些产业项目形成不了产业链条, 上不了规格和档次;有些县 (区) 由于专项经费落实不到位, 造成有些政策不能按要求落实到位等。
3 加强平凉市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工作的对策建议
3.1 加大选派力度, 拓宽科技服务领域
在现有特派员队伍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法人科技特派员、团队科技特派员、个人科技特派员、农民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兼职科技特派员以多种形式开展服务、创新、创业。同时, 完善科技特派员选派机制, 争取更多年轻且学历层次高的科技特派员加入科技特派员创业队伍, 进而推进农业科技服务工作。
3.2 加大政策引导, 建立完善服务机制
继续鼓励支持特派员将科技示范基地、示范项目、示范园区、企业及农户紧密结合, 以资金入股、技术参股、产值承包、利润分成等多种形式开展创业活动, 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工作机制和“特派员+基地 (项目) +企业+农户”的创业模式。完善创业实体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的引导机制, 引导公共科技资源向科技特派员创业实体流动, 鼓励其研发能够向农户推广的农业新技术、新方法。
3.3 强化管理考核, 切实提升服务水平
健全科技特派员服务行为管理机制, 强化目标责任管理, 由科技主管部门与特派员签订目标责任书, 进一步明确科技服务目标;加大工作督查, 按期量化验收示范项目, 确保科技服务工作取得实效;实行动态管理, 广泛吸纳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科技工作者加入特派员队伍, 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3.4 加大支持力度, 多方提供服务条件
农村科技文化建设思考 篇10
1 加强农村科技人才资源开发是深化农村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同时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会议认为, 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 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实施人才培养工程, 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 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甘肃省要全面实现“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顺利推进农村改革,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必须要超前谋划, 全面动员, 努力快速高效地开发和利用好广大农村科技人才。
2 甘肃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10多年来, 甘肃省国民经济保持了稳定健康发展,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生产总值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农林牧渔业产值稳定提高,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保持较大幅度增长, 乡村人口呈现下降趋势,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数量逐步增加。
资料来源:2007甘肃年鉴.甘肃年鉴编委会.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8
以上资料显示, 甘肃省生产总值逐年递增, 基本保持在平均9.80%以上的增长速度, “八五”、“九五”、“十五”期间均保持较快增长, 2006年实现生产总值2276.7亿元, 2007年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045.65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1.0%。“十五”期间, 第一产业产值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2006年产值达333.35亿元, 年均增长6.12%;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 基本保持了6%以上的增长速度, 2006年达到2134元, 比2000年增长49.4%, 2007年前半年, 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020.76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8.58%, 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乡村人口呈现下降趋势,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增长速度保持在3%左右。
近年来, 尽管甘肃省社会经济各项指标均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 但是也不难看出存在的各种问题与差距。例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数量的增长远不及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第一产业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仍然缓慢, 乡村人口仍然占很大比重等众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广大农村仍然缺乏具有领军作用的科技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持。
3 甘肃省农村科技人才开发利用的基本现状及存在问题
有近3/4的人口居住在农村的甘肃, 其发展首先是农村的发展, 而农村的改革与发展、新农村建设又以农村科技人才和广大乡土人才为后盾。
3.1 总量供给不足, 顶尖人才缺乏
总体表现为甘肃省居民总体文化程度相对较低, 低素质人口数量依然很庞大;各种教育的总体供给能力仍显不足;教育设施条件较差;教育经费投资力度不够;高水平的农业专家、学者数量少, 缺少开拓性和创造性人才。
3.2 人才结构失衡, 竞争能力不强
总体表现为劳动力文化素质过低, 科技创新人才严重短缺;农村人口学历层次较低, 竞争力不强;城乡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之间的差异明显;现有的农村科技人才的浪费现象仍然很严重, 部分学有专长的毕业生不到专业对口单位工作, 造成学非所用和人力资本贬值。
3.3 培养体系不全, 市场化程度低下
主要问题是正规学校教育体系过于封闭, 未能向全社会开放, 与当前开放式教育不是很适应;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体系不健全;办学体制的多元化格局尚未完全形成, 民办教育发展缓慢、国立学校引进市场机制的步伐缓慢、教育投资渠道仍然比较单一、农业职业技术教育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
3.4 开发机制不活, 机构职能错位
政府在教育管理中还不能很好地解决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各级学校的法人地位和办学的自主权利还不非常明确;教育中介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教育公平竞争机制尚未形成;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执法不力等。
4 甘肃省农村科技人才开发利用的战略重点
4.1 提高全体农村居民及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4.1.1 强制性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农村科技人才的培育和成长, 首先是要进行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消灭青壮年文盲。对于甘肃省, 首先是各级政府必须保证适龄儿童和青少年有享受九年制教育的权利, 并从经费和条件上予以充分保证, 使他们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同时对于因种种原因拒不履行受教育义务的儿童、青少年的父母及法定监护人, 采取相应措施, 迫使他们履行相关义务。
4.1.2 注重人才资源系统开发, 提升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系统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包括人才资源的生理开发、心理开发、伦理开发、智力开发和技能开发等方面。生理开发包括农村优生优育?、营养平衡、地方病防治、卫生保健等;心理开发包括农民心理卫生知识普及、心理状态的自我调控、人际关系的调适等;伦理开发包括农民的道德知识普及、道德榜样的宣传、个人道德修养、乡规民约的制定等;智力开发包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科学知识普及、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农村小发明等;技能开发包括技能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技能竞赛等。只有通过系统开发, 才能使甘肃省近1800万农民迸发出巨大的潜能,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4.2 提高农业领域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
4.2.1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为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创新开拓空间
目前, 现有的机制还没有把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者的利益结合起来, 技术创新与科研人员、农技推广人员的利益关系联系得不紧, 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农业高科技人才进行科技创新的制约因素之一。为了建立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为长远进行农村科技人才的开发利用创造环境, 甘肃省应该综合运用产权激励、政府激励、市场激励等手段, 不断提高农村科技人才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
4.2.2 抑制创新人才资源规模缩减趋势, 克服农业科技人才严重贬值现象
甘肃省广大农村非常缺乏高素质科技人才, 仅有的部分科技人才也大部分在政府部门就任政府职员, 实际上没有起到真正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科技推动作用, 说到底就是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高素质的农村科技人才发生了贬值现象。甘肃省必须从政策与机制上解决由于农村科技人才不在农村从事农村经济活动而发生的人才智力和知识贬值的严重问题。
4.2.3 实施农村科技人才创新战略, 提高农业科技的转化效率
根据当前形势, 加速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是“十一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就甘肃省而言, 培养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 主要是要完善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各级领导和科研管理部门要努力为广大科技人员营造平等竞争的良好氛围, 建立人才库和人才市场, 放开搞活, 广纳贤才, 善于发掘和使用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年轻人才。此外, 加强科普工作, 为高层次农村科技人才的再生和创新作用的发挥奠定基础。
4.3 提高农村生产经营第一线劳动者的科技水平
根据甘肃省的实际和建设新农村的要求, 在目前的人才资开发中要优先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低成本、高效率地培养农村跨越式发展急需的实用人才。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布局、专业设置、师资培训, 必须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市场需求、农民就业意愿等因素加以综合权衡;要与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相结合, 与劳动就业、劳动力价格相衔接, 以调动农业生产经营第一线劳动者学习职业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4 完善人才市场机制, 促进农村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
4.4.1 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大市场, 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与政策, 规范劳动力市场的运行, 特别要在农村劳动力的准入、权利保障和有序转移等方面制定法律规范, 并以此加速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技能、弱化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加速农村土地的流转, 实现农村的跨越式发展。
4.4.2 内引外联、产学联手共同开发, 积极为国内外输送高质量的劳动力
开发农村人才资源要拓宽思路、广开渠道, 可以内引高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 企业工程师、科技人员共同参与办学和培训, 亦可以知识入股分红, 以充分调动各方人才参与开发的积极性;外联国外大学、培训机构、国际组织以及志愿者等参与开发, 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化运作, 来推进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开发农村人才资源还必须产学联手, 一方面农业企业可以采取委托培养工人的办法, 按企业的规格和要求, 进行定向开发;另一方面一些龙头企业在农村投资发展产业, 就地开发转移农村人力资源。
4.4.3 大力发展小城镇, 促进农村人才资源开发、转移的良性循环
通过推进农村城镇化, 可以吸纳大批农村劳动力、发挥城镇对农村辐射和带动效应以加速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发挥城镇的聚集效应以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水平, 充分利用两个“返哺”, 使甘肃农村人才资源的系统开发与有序转移形成良性循环。
4.4.4 加速农村社保制度建设, 切实提高农村人才的社会保障水平
根据甘肃农村的实际加强农村社保规划, 使农村人才的社会保障水平切实得到有效提高。在养老保险方面, 可以先实现较低水平的保障, 争取分阶段纳入全国社会保障体系;在医疗保险方面, 目前首先解决大病医疗保险, 然后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再实行普通医疗保险, 分阶段纳入全国社会保障体系。在条件许可的时候, 再逐步建立比较全面其他社会保险制度, 如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随着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最终使社会保障制度覆盖所有人口。
摘要:加强农村科技人才资源开发是深化农村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在明确甘肃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和人才开发的基本现状与任务的基础上, 分析得出甘肃省农村科技人才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是总量供给不足、顶尖人才缺乏, 人才结构失衡、竞争能力不强, 培养体系不全、市场化程度低下, 开发机制不活, 机构职能错位, 指出了甘肃省农村科技人才开发利用的重点是, 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提高农业领域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第一线劳动者的科技水平、完善人才市场机制, 加速形成农村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农村科技人才,开发利用,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日报.2005.10.12.
[2]2007甘肃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8.
[3]樊怀玉.2007年甘肃发展报告.2007.07.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4]樊怀玉.2007年上半年甘肃发展报告.2007.07.甘肃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
[5]李水山.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机制研究.
[6]胡瑞文等.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与挑战.
农村科技文化建设思考 篇11
科技助推特色林果业和生态修复快速发展
依靠科技优势,重振核桃辉煌
门头沟区科技开发实验基地,原名核桃试验站,截至到2006年,基地引进选育核桃良种近40个,筛选出适宜全区推广的核桃良种10个,在全区推广1.4万亩,建成良种核桃标准化基地20个,带动核桃种植户1000余户。良种核桃种植遍及门头沟区9个镇,与大杏扁一起构成了门头沟区“六大果树产业带”之一的干果产业带,目前核桃生产已成为门头沟区林果业最具特色的支柱性产业。
近年来,基地不断加强科技支撑力度,首次研究提出了《核桃室外枝接技术标准》,成为门头沟区首个市级地方标准。在市科委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下,先后实施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核桃室外枝接技术标准成果示范”等关于核桃科研推广项目10项,引进资金400余万元。目前,门头沟区核桃产量达到90余万公斤,年产值1800余万元,还在逐年增加中,这充分体现了“项目带动、科技驱动”的作用。基地也因为开展核桃方面的项目先后获得北京市相关局口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区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区科技推广二等奖1项,2004年先后被评为标准化基地优秀单位,2005 年全市首批9个“唯一性”特色农产品中,薄皮核桃被列入其中。
科技助推特色林果产业全面发展
近几年,科技开发实验基地不仅保持住了核桃研究推广的强势地位,而且在京白梨、盖柿、红杏等特色果品发展上也做出了不俗的成绩。在市科委、区财政等部门的支持下,先后实施了“京白梨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京西柿低温浸藏脱涩保鲜技术研究”、“火村红杏品质提高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等一批农业科技项目,先后获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的好成绩,为门头沟区特色果品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由于解决了京白梨贮藏保鲜问题,突破了限制京白梨发展的“瓶颈”,门头沟区京白梨的种植由1000亩发展到了3000亩;妙峰山镇启动了千亩盖柿基地建设工程;在斋堂镇火村建成了50亩的红杏示范园。基地在樱桃、玫瑰花、苹果等优势品种方面也开展了相关项目,为在门头沟区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基地以其扎根基层的优势地位,快速把自己科研成果转化为有效的生产力,为门头沟区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日益显著的科技驱动力。
加强自主创新,助推生态建设
2006年,门头沟区生态修复项目获得了市科委3000万元资金支持,科技开发实验基地当仁不让参与其中,承担了《门头沟区裸露地表生态修复技术与试验》子项目。根据裸露地表坡度、破碎程度分类,进行小面积的实验研究和工程示范3000m2。开拓创新,自主研究了包括生态修复应用容器苗培育技术、生态绿化笼砖本地化引进与工程示范、岩面凿孔植绿工程修复技术、人工灌浆生态修复技术等4种新型生态修复技术,据实地勘察,修复效果明显,植被长势良好、阔叶树种及花灌木的成活率均在95%以上。其中,人工灌浆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和裸岩凿孔钻机均申报了专利。
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以科技开发实验基地为基础,搭建科技推广服务平台
“十五”时期共投入680万元加强区科技开发实验基地硬件和软件科研环境建设,初步打造起一个集科研实验、技术推广、科技培训和人才培养等四项功能为一体的区域科技实验平台。目前,基地已经建成拥有2.6万m2特色林果科普示范园、4000m2智能连栋温室、470m2科技推广培训中心、500m3冷冻贮藏保鲜库和五大专业实验室,并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合作建成了远程教育示范站点,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建立了全区第一个硕士联合培养点。科研队伍素质也大为提高,目前拥有硕士5人、本科7人、专科6人。基地已经初步被打造成为了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科技开发实验平台,在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培养农村科技协调员,形成覆盖农村的科技服务体系
据被帮扶对象介绍,基地技术人员围绕果品技术培训、咨询、市场推广、品牌打造等系列环节,为农户做好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一条龙服务,定向培养乡土专家,使他们技术上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依靠。同时在基地内部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专员”制度,派遣基地科研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建立科技示范点,定点示范培训当地农民。目前,已经建立7个科技示范点,覆盖核桃、红杏、苹果、樱桃、京白梨、大杏扁等6大特色林果产业,年初下派农业科技服务专员5人,全面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
门头沟科技开发实验基地立足服务农业、使科技增效、农民增收,从农村科技需求调研着手,切实解决农村实际问题,2005年引进资金169万元,为解决门头沟干旱山地果园水资源缺乏导致果树减产、品质下降等瓶颈问题,开展了《山地果园节水栽培技术研究》项目,实验推广2000余亩,基地5名科技人员分别驻在各示范点开展工作,根据田间条件设计了适宜的节水灌溉设备,并实验7种不同覆盖材料的节水效果。据当地果农反映,以手机短信来遥控的灌溉方式不仅节约了水源,还非常便捷、省工、省时。果园灌溉用水量、用工量、用电量都节省了约一半。
培育新产业,建设新农村,谱写科技富民新乐章
区科技开发实验基地不仅做出了大量田间地头的实际工作,而且还在理论研究上著述颇丰,先后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9篇,合作硕(博)士论文4篇。但是,成绩只代表过去,开拓创新才是科技开发基地长盛不衰的根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和生态修复等三大命题给基地提供了广大的创新舞台。在新的形势下,该基地将快速调整好自身,充分利用基地的科研和人力资源优势,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开拓创新,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密切结合生态修复,开展各项科技研发、科技推广等工作,努力为“建设现代化生态新区”做好科技支撑。目前,区科技开发实验基地正在积极就农村饮用水安全及污水处理、农村住宅节能等开展相关工作,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尽自己所能为新农村建设注入科技活力。
河北省农村妇女科技文化素质分析 篇12
关键词:农村妇女,科技文化素质,影响因素
中共中央十七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农村妇女劳动力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要想充分发挥农村妇女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 农村妇女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 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 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关系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步伐。
一、河北省农村妇女科技文化素质现状
科技文化素质是指农民所具有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等, 是农民掌握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并运用到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去的过程和程度, 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社会实践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知识结晶并逐步形成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本次调查共选取3个样点, 分别是石家庄市鹿泉市, 保定市安新县, 邯郸市临漳县, 共涉及7个乡镇、1 0个行政村。有效调查问卷272份。
如表显示:河北省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 与年龄分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 即年龄越大, 其受教育程度越低;年龄越小, 其受教育程度越高。但从整体看, 河北省农村妇女科技文化素质还很低。从年龄分组文化程度所占比例情况来看, 1 8岁~1 9岁年龄段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村妇女所占比例较高为43.1%;30~4 5年龄段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村妇女所占比例较高为38.3%, 45岁以上各年龄段受教育程度均表现为小学文化程度所占比例最高。
二、河北省农村妇女文化素质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
1. 农村妇女科技文化素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科技文化素质是农村妇女参与社会的能力基础和发展潜力, 农村妇女知识化进程的快慢,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河北省是个农业大省, 拥有近5万个行政村, 5300万农业人口, 其中农村妇女占农村劳动力的60%以上。而目前, 农村妇女大多数是以科盲、半科盲居多, 靠经验种田是其主要的生产方式, 没有技术专长, 科技文化素质较低。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及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种植业、养殖业和乡镇企业迫切需要一大批有理想、懂技术、会管理的各类人才。保定市妇联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 与河北农业大学联合创办“女状元大专班”, 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妇女培训基地, 培养出的新一代农村妇女科技人才, 无论是科技致富的信心和能力, 还是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都日渐高涨。目前, 6 0%毕业学员建起了自己的生产基地, 为发展农村经济起到带动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和谐和全面小康的社会, 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科学管理、科学经营必将日益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关键。
2. 农村妇女科技文化素质对其政治参与的影响
农村妇女参政议政是建设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村民自治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离不开妇女的广泛参与。然而由于种种原因, 农村妇女参与村级事务的热情不高, 自主性参与程度较低。其中, 妇女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对农村妇女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有直接的影响。受教育程度高的妇女对新事务的感受较敏感, 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也较强, 对政治信息和政治符号有更清楚、深刻的了解。所以, 工作能力的积累、知识的积累都胜于文化程度低的妇女。可见, 提高农村妇女科技文化素质水平, 是提高她们政治参与水平的一个最根本的办法。
三、河北省农村妇女科技文化素质影响因素分析
1. 传统的社会和文化积淀, 禁锢着农村妇女的价值取向
自我国成立, 把男女平等作为国策, 制订了切实保护妇女权益的措施。妇女的地位得到不断提高。但受长期的儒家思想影响, 受传统文化束缚, “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仍然在影响着我们, 尤其是对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村女性影响更深。河北省广大农村家庭中, 仍然沿袭着与农业文化相适应的“男主女从”的传统封建文化。在农村妇女的潜意识里, 传统的女性角色还左右着她们的意识和行为, 女性作为农村劳动力的主要承担者, 农活、副业、操持家务、养儿育女的重担都压在农村女性身上, 但劳动价值却不被肯定, 得不到社会认同, 自卑、自弱、自轻占了主导地位, 家庭观念、从属观念较强, 自卑自弱, 主体意识淡薄。严重阻碍了农村妇女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作用。
2. 现行农村教育体制, 影响农村妇女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
农村教育体制是指在国家教育制度下, 农村系列、体系的要素配置原则和农村教育的运行原则及其总和。近几年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为在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我们也应看到, 无论在观念还是制度上, 我国在农村妇女教育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问题。目前, 农村教育主要以普通文化基础教育为主,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很薄弱, 而且在体制上没有可靠的依托, 发展中困难重重。这种状况造成了绝大多数的农村妇女只有一般的文化基础知识, 缺乏职业的劳动技能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 缺乏完成劳动力再生产的终端环节。农村妇女的成人教育也多为零打碎敲、层次较低的短期培训, 管理不成体系, 缺乏统筹规划, 发展极不平衡, 农业生产、乡镇企业需要的技术人员缺乏培养基地。
参考文献
[1]王兆锋:湖北省农村妇女教育地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安徽农业大学
【农村科技文化建设思考】推荐阅读:
农村科技文化06-04
农村科技因素建设研究07-02
新农村农业新科技建设08-10
“赴扬州科技文化下农村服务团”总结10-11
《中国农村科技》08-10
农业农村科技01-08
农村水利科技07-19
农村科技服务05-27
农村科技推广培训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