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村信用社科技项目管理规定

2024-06-06

辽宁省农村信用社科技项目管理规定(通用8篇)

辽宁省农村信用社科技项目管理规定 篇1

省联社一届二次社员 大会会议材料之十七

辽宁省农村信用社科技项目管理规定

(审议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辽宁省农村信用社科技工作稳定、健康发展,适应金融电子化网络建设的最新要求,本着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业务规范、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辽宁省农村信用社各级机构网点。第三条 本规定针对全省农村信用社范围内的科技项目立项、审批、组织实施工作做出规定,内容包括:综合业务网络系统规划、建设与实施,软件开发、设备投资等。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四条 设立辽宁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作为全省农村信用社科技项目管理的领导机构,领导小组下 1 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联社科技部(网络中心),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各市联社、办事处、县级联社也要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并按照省联社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的要求开展本级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第五条 组织机构具体设置:

(一)省联社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省联社主任

副组长:省联社主管科技工作副主任

成员:省联社副主任、科技部(网络中心)及各专业部门总经理(主任)

(二)省联社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

任:科技部(网络中心)总经理 成员:科技及相关专业的骨干。

第六条 省联社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一)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科技发展战略的决策;

(二)领导全省各级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工作

(三)重大科技工作的可行性报告审议、项目论证、决策;

(四)科技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工作;

(五)领导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

(六)其它有关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的重大科技事项的决策。第七条 省联社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一)制定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科技发展战略的具体规划;

(二)结合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实际工作情况,研究、制定科技项目的投资计划及开发计划;

(三)在省联社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科技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包括实施方案、需求分析、设备采购等;

(四)监督、检查全省农村信用社科技项目的建设情况;

(五)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科技工作任务。

第三章 项目管理制度

第八条 项目管理内容包括申请、审批、实施、检查验收、业务培训、操作规范制定等。

第九条 各级机构根据实际业务需要,在调查研究、多方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切合实际的业务需求,撰写《项目需求报告》,会同同级科技工作管理部门对项目需求进行可行性研究,提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实施方案》、按规定逐级申请报批。

第十条 项目审批

(一)全省范围内,具有全局意义的科技项目由省联社科技部(网络中心)会同各有关部门联合制定方案,上报省联社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批准,由省联社科技部(网络中心)负责组织实施。

(二)全省范围内专业部、室的单项科技项目,由省联社该 专业部、室提出业务需求,报省联社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研究批准后,由省联社科技部(网络中心)负责组织实施。

(三)市级科技项目,报省联社对口部、室及省联社科技部(网络中心),由省联社专业部、室与省联社科技部(网络中心)联合进行项目论证、批准后,由省联社科技部(网络中心)组织地市级科技项目管理部门实施。

(四)县及县以下机构内部科技项目,由各市联社、办事处科技工作管理部门与相关科室负责,并报省联社对口部、室及省联社科技部(网络中心)备案,并在省联社科技部(网络中心)及市级科技项目管理部门指导下实施。

(五)全省范围内,涉及网络建设的项目由省联社科技部(网络中心)统一组织实施,其他各级机构不准自行建设网络。

第十一条 各单位科技项目必须经过逐级上报审批程序,由省联社专业部、室和省联社科技部(网络中心)共同批复,方可实施。未履行相应报批手续私自立项与实施,按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人和责任单位负责人的违规责任,并进行处罚。

第十二条 项目实施

(一)成立项目小组。组织有关技术、业务人员成立项目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工作;

(二)技术开发。能够自主研发的软件项目由科技部门研发,其他项目采用招标的形式确定开发商,进行联合开发,具体工作由省联社科技部(网络中心)统一负责;

(三)业务操作培训。项目应用前要做好相应的业务操作培训,编写系统操作手册。培训对象包括主管领导、系统管理员、业务操作员等;

(四)制定操作规范。为保证系统正常、安全运转,在项目完工后,必须制定严密的规章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的制约机制,加强管理。

第十三条 成果论证

(一)建立项目实施档案,档案应包括: 1.项目需求报告; 2.可行性研究报告; 3.立项申请报告;

4.项目实施方案及项目实施进度记录; 5.投资预算方案; 6.参加人员及分工; 7.批复;

8.功能和技术规格说明及操作手册; 9.所有开发工具清单; 10.软件正常运行所必须条件; 11.支持该版本的技术要求; 12.与其他软件、硬件接口; 13.专业规章制度; 14.与软件有关的所有文档。

(二)组织验收。项目完工后,成立验收小组,根据《项目需求报告》要求的各项功能对系统进行检查验收,并对各项功能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提出明确验收意见。

(三)根据科技项目业务覆盖面、规模、功能是否齐全、性能是否完善等情况,由省联社科技部(网络中心)组织专家成立科技项目评审小组评定技术成果,报省联社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第十四条 全省范围内,凡交付使用的软件产品,产品的硬拷贝及有关文字资料一式三份交给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登记存档。存档保管的软件产品属省联社资产,不得随意复制和外传,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第十五条 各部门使用软件时应提出书面申请,经该部门负责人签字后交同级科技工作管理部门办理,不得擅自拷贝和扩散,并按时归还。

第十六条 凡因业务需要向所属辖内业务部门、营业网点下发的软件产品,须经科技工作管理部门领导批准,并按核准的份数,由科技工作管理部门登记,由有关人员下发。

第四章 电子设备管理

第十七条 电子设备管理是指包括计划管理、设备采购管理、设备实物管理在内的对电子设备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具体包括 计划制定、设备选型、设备采购、库房管理、安装验收、申领使用、维修维护、调拨迁移、闲置报废、检查监督等电子设备管理工作。

第十八条 电子设备分为定型电子设备和非定型电子设备:

(一)定型电子设备:指大型设备、配套设备以及独家代理等须统一标准、固定选型的设备。

(二)非定型电子设备:指电子配件等在配套市场零售商处购置无需固定选型,对服务质量没有直接影响的设备。

第十九条 定型电子设备主要范围指各种主机及其外部设备、网络设备、银行自助服务设备、终端设备、银行卡设备、机房设备、电子设备耗材等,具体包括:

(一)主机类指各种规格计算机含大、中、小、微型计算机、服务器等;

(二)外部设备指打印机、终端、输入输出设备等;

(三)网络设备是指专用于计算机与计算机连接的所有设备等;

(四)银行自助服务设备是指ATM、POS机、多媒体查询机等;

(五)机房类设备指精密空调、消防设备、监控设备、发电设备、UPS不间断电源等;

(六)电子设备耗材等。第二十条 职能部门

(一)全省农村信用社电子设备管理工作在省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下,由省联社科技部(网络中心)、计划财务部具体负责,其中,科技部(网络中心)负责设备的实物管理,计划财务部负责价值管理,重大项目提交省联社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决策;

(二)各市联社、办事处科技工作管理部门、计划财务部门为二级管理部门;

(三)县级联社(含合作银行)级科技工作管理部门、计划财务部门为三级管理部门;

(四)全省农村信用社各专业部门是电子设备的具体使用与保管部门。

第二十一条 定型电子设备购置申请与审批

(一)全省农村信用社全局性电子设备购置,由省联社科技部(网络中心)负责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报省联社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审批后,由省联社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设备选型小组招标选型。

(二)各市联社、办事处根据所辖单位业务与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需购置电子设备的,定期(按月度、季度)以书面形式向省联社科技部(网络中心)提出设备购置计划,由省联社科技部(网络中心)汇总、审批,由设备选型小组确定的供应商供货。属报废更新的设备,应提供设备报废说明。

(三)设备购置计划应说明购置理由、使用地点,型号和主要技术参数。

(四)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子设备使用效益,各设备管理部门对于设备使用部门提出的电子设备配备需求,应首先考虑调拨迁移、改造升级现有电子设备,现有电子设备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再组织采购。

第二十二条 定型电子设备选型

(一)省联社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在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内选拔思想品德好、作风正派、技术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的同志或邀请资深专家组成设备选型小组。

(二)设备选型小组根据全省农村信用社电子应用发展的规划和技术设计方案,并结合当前先进的科技发展水平,确定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设备的品牌、型号和主要技术参数、数量、价格标准。

第二十三条 定型电子设备招标

(一)招标原则。首先应对市场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设备质量、性能、各项技术指标及售后服务、货比三家等择优原则进行选择,然后按照法律程序签订供货合同。重大项目由省联社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单项设备由省联社科技部(网络中心)负责签订采购合同。

(二)省联社科技部(网络中心)应按制定合理的全省电子设备投资计划,报省联社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批准后,采用招标的办法,统一确定供应商。

第二十四条 定型电子设备采购 各级电子设备应用单位,必须根据设备选型小组确定的设备采购方案,严格履行采购手续,从设备选型小组确定的供货商处采购设备,否则将按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人和责任单位负责人的违规责任,并进行处罚。

第二十五条 电子设备库房管理

各级科技工作管理部门负责各自辖属范围内电子设备入库、领用、借用、盘点、调拨工作。并接受上级科技工作管理部门的检查。

(一)电子设备在购进时,经有关技术人员检验或抽检合格后,由库房管理员验收清点,填写入库单,电子设备台账,办理入库手续。尚未建立库房管理制度的机构,需在财务部门协助下建立电子设备台账;

(二)领用部门填写《电子设备申领表》,经领用部门负责人和领用人签字后,办理出库手续;

(三)全省科技工作管理部门每年对电子设备使用、配备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省联社科技部(网络中心)做抽查。

第二十六条 设备安装、调试与验收

根据采购合同规定,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工作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重大项目设备安装、调试与验收由省联社科技部(网络中心)组织实施;各基层单位设备安装、调试与验收由地市级科技工作管理部门负责。

电子设备测试应满足设备出厂和设计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安装单位会同使用单位制定测试方案。电子设备应经系统测试合格。在电子设备测试合格后,重大项目由省联社科技部(网络中心)组织,计划财务部门、稽核审计部门和使用部门参加,对电子设备进行验收,签署验收报告。

第二十七条 设备申领、使用

新购设备未经验收不得投入使用。设备验收后,由科技部门及时办理有关手续、填写《电子设备管理档案》;设备使用应按设备出厂资料和相关规章制度使用;使用单位应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电子设备的安全运行,并监督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做好运行记录。

第二十八条 设备的售后服务及维护

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做好故障记录,及时报告,管理部门协调有关单位并组织技术人员排除故障

第二十九条 设备的报废与处理

省联社科技部(网络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制定各种设备报废技术标准,各级科技工作管理部门根据电子设备的实际情况和有关规定,需要报废的,写出设备报废说明,逐级报批。

第三十条 设备的检查

各电子设备使用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上述有关规定。账务处理无技术人员签章无效,具体检查工作由科技、计划财务、稽核部门联合执行。

第五章 培训规划

第三十一条 专业技术项目培训

(一)省联社科技部(网络中心)每年下发《各专业科技项目培训意项调查表》。

(二)各市联社、办事处按制定科技人员培训计划,上报省联社科技部(网络中心),省联社科技部(网络中心)统一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培训。

第三十二条 业务操作培训

各专业项目操作培训,由省联社各部门,根据专业需要,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如需技术支持,由省联社科技部(网络中心)协助完成。

第三十三条 科技素质培训

为提高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干部、职工科技素质,提高电子综合应用能力,省联社科技部(网络中心)应配合系统内各专业部门制定培训措施,结合实际分步实施。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辽宁省农村信用社各级机构制定的有关制度及规定与本规定相抵触的,按本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由省联社负责解释、修改。第三十六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辽宁省农村信用社科技项目管理规定 篇2

1我国农信社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当前,我国农信社正经历着极不平凡的改革发展历程。在这一改革过程中信息科技的广泛应用,使得农信社的经营管理能力、业务发展水平、支农服务功能得到有效提升。具体表现如下。

1.1 业务信息系统开始应用,实现业务经营电子化

近年来,农信社不断加快电子化建设,各种业务信息系统开始应用,主要包括综合前台系统,大、小额支付系统,中间业务系统,人民币账户管理系统、同城结算系统,机房监控、视频会议系统等。

这些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使得全国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信社,实现了本省(区、市)范围内所有机构网点各项业务的联网运行和大部分县(市)个人存款账户的通存通兑及账务处理,基本实现全省数据集中处理。全国各省农信社也都集中接入了人民银行支付系统,为客户提供了跨行、跨地区支付结算服务,我国农信社电子化运营已基本实现。

1.2 管理信息系统开始应用,实现管理手段电子化

由于农信社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信息科技在管理活动中的作用,农信社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要起步晚,但成效快。比如,全国农信社大力推广应用集中式信贷管理系统,规范了信贷业务操作,增强了预警预测和风险管控能力,推动了业务流程再造。从2007年开始,全国29家农信社都使用了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系统日均处理业务量达上亿笔。又如,推广应用报表管理分析系统,实现了统计信息集中管理,实现了人民银行报表、监管报表及相关管理分析报表的自动上报。再如,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系统内IP电话已进入推广阶段,初步实现公文处理、信息采集与加工处理工作的自动化。各种管理信息系统有效应用,使我国农信社基本实现管理手段电子化。

1.3 金融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逐步提高

各地农信社大力加强金融创新,拓展服务空间。比如,升级了银行卡业务交易系统,完善了卡功能。又如,规范了电话银行的管理,开发了“短信通”服务平台等。此外,农信社还建设推广了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大小额支付、财税库、企业征信、反洗钱和农信银等子系统,实现了与人民银行、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中国银联等第三方单位的互联。目前,全国30个省(区、市)农信社推出了借记卡产品,另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5省(市)农信社发行了贷记卡(信用卡)。

1.4 防范信息科技风险,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

随着信息系统的日益复杂与庞大,信息科技风险的隐患也越来越大,我国农信社己经认识到这一点,在科技管理和安全控制方面开展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根据上级部门的规定,制定了诸如《信息科技基础工作规范》《安全知识教育知识读本》等制度办法和操作规程;二是加强运行风险管理,设立了信息科技部门,负责处理日常信息科技相关工作,对计算机设备进行统一管理;三是加强安全管理,制定了保密规定,定期进行安全培训,编写了应急方案等。

2我国农信社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农信社在增强对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各项控制措施不断得以完善和加强。但是,受制于历史和现实各种因素,总体来看,我国农信社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处于初始阶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理念比较落后

我国农信社的信息化进程起步较晚,对于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认识存在偏差,重技术轻管理现象比较严重。一般认为只要完成了数据集中工作,再配以先进的硬件和软件设备,并增加一些功能比较好的业务处理软件,就可以有效防范各种风险的产生。其实,这只是从技术层面上加强信息系统保护,并没有从管理的层面去深挖发生问题的根源。这种管理理念的落后直接影响到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2.2 信息科技管理架构尚不完善

从我国农信社实际情况看,虽然各级领导对信息化建设都比较重视,也开始按照2009年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构建信息科技治理架构。但是,起步晚,工作力度不大。只是专门设立了信息科技部门,负责日常的信息科技管理工作,而且还由于农信社点多面广的客观因素,甚至出现许多基层网点科技人员配备不到位的现象。

此外,在农信社内部很多部门都认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就是信息科技部门的责任,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以及信息技术的特殊性,使得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重视。这种信息科技管理架构的缺陷本身就构成了信息科技风险。

2.3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制度和灾备应急体系不健全

(1)目前,我国的农信社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相关制度基本是在套用其他商业银行的模式。但是由于农信社服务的对象大多数是农民,在机构设施、网点布局、服务手段等基本要素上与其他商业银行有很大的区别,这就导致许多制度落实力度不够,特别是在基层信用社还相当程度的存在运行环境不达标、岗位混乱、操作不规范、制度执行不力等问题。

(2)灾备应急体系不完善。据了解,目前全国农信社数据灾备中心的建设工作大多处于方案准备阶段,只有少部分省联社建立了数据级灾备系统,绝大部分省市尚未建立灾备中心,也无异地数据备份。

2.4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缺乏人才资源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对于人才素质要求比较高。我国农信社既懂金融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据调查,各大商业银行信息科技人员占全部员工的比例平均为5%,而目前各省农信社的科技人员平均占比还不足1%。由于历史原因,农信社老员工普遍素质不高,在信息化技术的使用上还存在着欠缺;新招聘的人员,虽然具备金融和计算机等专业知识,但对银行业务却不够熟悉,这种人才结构的缺陷已成为制约农信社开展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的瓶颈。

3农信社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针对我国农信社存在的上述问题,借鉴国内外同业的先进经验,农信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措施,构建相应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体系。

3.1 加强信息科技管理组织架构建设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问题,农信社应该参照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健全信息科技管理组织架构,应对信息科技风险。具体内容包括:各省农信社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在省级层面成立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领导小组,由主任任组长,主管副主任任副组长,风险管理部、信息科技部、办公室、业务管理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该小组属于决策机构,负责审议信息科技战略、信息科技重大决策事项及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等。

3.2 构建信息科技、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和信息科技风险审计 3道防线

(1)农信社内部的信息科技部门承担着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首道防线职能,负责落实相关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以及信息科技管理制度的各项要求,向员工传授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理念,制订和实施本单位信息科技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做好安全及风险控制系统的研发、运行、信息安全管理等信息科技管理工作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控制。

(2)农信社单独设置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机构隶属于风险管理部,承担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第二道防线的职能。主要承担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具体负责组织开展信息科技风险评估、监测、控制、报告、业务连续性计划等工作,并监督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执行情况。

(3)农信社内部负责审计工作的部门是第三道防线,负责制定本社的信息科技风险相关的审计制度和章程,并对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与信息风险控制所取得的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估,并督促相关部门进行缺陷的整改工作,以确保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行,为农信社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

3.3 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制度和灾备体系的建设

(1)我国农信社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及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相关理念,建立适合本社运行的信息科技部门、风险管理部门、业务部门等职能部门联动机制,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协同管理,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并通过例行检查和通报等形式,对可能出现的管理漏洞和执行不力等问题,查缺补漏,调整优化,确保上述管理制度执行的有效性。

(2)我国农信社还应该进一步完善灾备体系的建设,确保业务持续性。比如,在数据大集中之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保证本地使用数据的安全性,可采用硬件双机备份或者应用程序备份方式,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还如,注意完善现有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培训、演练,以提高实战能力;这样就把灾备应急工作由部门工作层面扩大到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的全社工作层面,保证灾备体系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以实现业务的持续性。

3.4 加强信息科技队伍建设,引进先进人才和技术,夯实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基础

人才是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能否完成的重要基础。人才培养又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我国农信社应该“内智”和“外智”结合,为农信社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内智”是指立足现有人才的培养,通过开展信息科技专业培训,组织信息科技技能考核,选派外出进修等方式,尽快普及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着力提升员工信息素质。“外智”是指农信社在人力资源政策方面进行大胆创新,着重吸引外部专业人才的加盟。

辽宁省农村信用社科技项目管理规定 篇3

关键词:辽宁省;科技特派行动;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S-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5)05-0025-04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推进农业科技发展,实施“科教兴农”是保障粮食供给、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支撑和必然选择。引导科技人才深入到农村基层,将现代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完成农业技术的“最后一公里”,将会对解决“三农”问题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辽宁省充分认识到农业科技的重要性,为切实解决辽宁省农村农业科技人才缺失,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滞后等现实问题,积极开展了农村科技特派行动。农业科技特派行动在辽宁省开展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善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但在实际实施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与不足。本文将结合案例从辽宁省农村科技特派行动的概况、成效两个方面介绍其发展现状,结合实际分析目前辽宁省农村科技特派行动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完善特派行动的对策建议。

一、辽宁省农村科技特派行动现状

辽宁省在开站特派行动初期借鉴福建省南平市农村科技特派行动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农村“缺人才,缺技术”的实际情况,开创性的采用了具有辽宁特色的“四位一体”农村科技特派模式。其中“四位一体”是指科技特派团、特派组、特派员和农民技术员培养四种措施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特派模式。自2002年开展农村科技特派行动以来,不论是特派行动的辐射范围还是科技特派人员数量每年都在迅速增加,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民增收、为现代农业企业提供农业科技与人才、助力培养职业农民、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基本情况

自2002年辽宁省建设农村科技特派活动以来,行动辐射范围从沈阳、本溪、大连等14个试点县(市、区)扩展到2012年的全省所有的涉农县(市、区)。据辽宁省科技厅的相关数据显示:截止至2014年,省共派出科技特派团38个、科技特派组206个、已累计培养农民技术员1.4万人以上。辽宁省科技特派行动成员主要由高等院校、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院所组成。辽宁省首次开展科技特派行动时,挑选12个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县(市),有针对性的选择了12个科研单位和院校,组成以农业(经济作物)为主的12个特派团与其对接。截止到2012年,特派团派出批次为4次,派出数量显著提高,达到243个;类型涵盖范围较广,除农业(经济作物)以外,还包括畜牧业、渔业。目前多数已验收并且已建基地,还有些特派团已配合2011年富民强县项目同步一次性安排。

(二)辽宁省科技特派行动的主要成效

辽宁省采取“四位一体”的科技特派模式,经过多年不断的完善与努力,农村科技特派队伍不断壮大,科技特派作用逐渐增强,农村科技水平迅速增长,初步实现了农民满意、农民增收、农业进步目标。

1.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代农业奠定基础

科技特派行动以技术为支撑,根据区域优势,形成具有当地优势的特色产业,将农业科技成果成功转化,为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例如,辽宁省根据12个县(市)的特色产业优势,有针对性的派出12个科技特派团与其对接。同时各市还组织了86个市级特派团派驻到86个乡镇,开展“一乡一品”的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工作。科技特派行动将农业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组织多种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水平的同时,形成了以区域发展为特点的特色现代农业。

2.提供农业技术、人才,助力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发展

现代农业企业是提高农产品质量与产量,推动农业现代化的生力军,其集约化的经营方式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辽宁省特派行动不仅进驻到农村为农民服务,也为农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技术人才,使得新型农产品研发、科学种植方式和加工技术成为可能。农业企业与特派组织的紧密合作关系,推动现代农业企业发展,使得农业企业达到质的飞跃。以朱蓓薇教授为领头人的大连工业大学农业科技特派组,在与獐子岛渔业集团合作后为该企业提供包括水发海参新型工艺、海参自溶酶技术、鲍鱼深加工体系等技术支持,为獐子岛渔业集团的长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提高了该集团的综合竞争力。

3.促进农民增收,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农村科技特派行动将农业技术引用到农业实际生产中,将农业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第一线,为农民致富增收提供帮助,有效的解决了“三农”问题,至此科技特派行动得到了农民的广泛支持与欢迎。凌源市花卉种植带头人高峰在沈阳农业大学学习花卉种植技术后,将花卉的种植技术引入到郁金香和东方百合的栽培中,花卉的栽培效果得到显著提升。不仅如此,高峰通过对花卉市场信息的了解与把握,将种花、收花和卖花有机协调和结合,其年经济收入从1万元增加到14万元,并且带动了本市100多户花农实现了增收。

4.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解决谁来种地问题

农村科技特派行动是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助推动力,农业的长足发展从根本上还取决于农民自身的素质与思想觉悟。特派行动不仅引入农业技术还通过技术培训等方式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有效的解决“将来谁来种地”的问题。根据《辽宁省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已有三所高等院校组织农民开展技术培训活动,鼓励学员成为技术推广,科技示范的带头人,培训方案已实施两期,共培养出1056名学员。在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的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过程中,丹东市宽甸县的刘长晶受益匪浅,在自家的食用菌栽培种中将过去盘式栽培方法改进为袋式栽培方法,食用菌栽培袋数从2000袋增加到6000袋,收入实现了翻两番。

5.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形成产业新格局

农村科技特派行动将政府、科技、企业、农民四者有机结合,通过建立农业科技栏目、技术推广网站和技术热线咨询等多样的科学技术服务形式,逐步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形成了“政府资金引导、技术服务支撑、企业龙头带动、合作社专业生产”的产业化新格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在科技特派行动中,为清原县农民专门设立服务热线电话、开播农业科技专题宣传片、开辟农林科技推广网站等方式,为清原县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二、辽宁省科技特派行动存在的问题

辽宁省科技特派行动取得的优异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特派行动还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例如农村科技特派行动存在经费不足、管理不到位、利益机制不健全、宣传工作不到位等问题。故辽宁省科技特派行动仍应顺应现实的需要,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完善。

(一)农村科技特派行动经费短缺,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目前,农村科技特派行动在项目启动、项目实施、技术推广等阶段经常会出现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经费短缺的现象,导致特派行动的很多惠农项目因缺乏资金支持而无法继续实施或被迫停留在计划阶段,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特派行动项目应有的作用和成效。经费的不到位也不能满足科技特派人员的补助和日常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科技特派人员工作积极性,对其工作效率将会产生负面影响。

(二)农村科技特派行动管理体制不完善,职责不明确

“无规矩,不成方圆”,农村科技特派行动是以特派团、特派人员作为行为主体,其作为一个团体组织需要完善的管理体制进行内部、外部协调,才能发挥特派行动的最大成效。由于特派行动开展时间较短,特派行动仍处于探索,尝试阶段,其管理体制在实践中暴露出体制不完善,职责不明确等问题。一方面,特派行动组织多以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工作人员兼职组成,构成较为松散,并不能保证特派工作的实效性;另一方面,特派组织往往要深入到农村,受乡镇府的管理,一些特派组织出现多层领导共同分管的现象,导致其管理混乱,不利于特派行动的有效开展。

(三)利益共同体形成机制不健全,人才流失现象较多

利益共同体形成机制简单来说就是科技特派组织成员与农民、农业企业利益保持共进退,特派组织成员切实从农民与自己利益出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但是很多特派组织成员只是单纯通过提供农业技术从农民手中获得有偿汇报,并没有形成农民与自身形成利益共同体的科学观念。此问题进一步导致成员融入感较差,有些则离开农村,不再继续科技特派行动,发生科技人才流失现象。

(四)宣传工作不到位,关注度较低

充分的宣传工作,提高特派行动关注度,一方面可为科技特派行动组织成员形成较强的精神动力和使命感,另一方面,成果、典型案例的报道也可让各方及时的发现、研究、总结、推广其他特派行动的成功经验,有利于特派行动的共同进步,长效发展。然而农村科技特派行动组织作为新成立的组织,还不为大众尤其是农民所认知。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并不能及时将农村科技特派行动的工作成果、经验报道出来,这对于成员积极性,经验交流存在负面影响。

三、对策及建议

农村科技特派行动的启动,是农村科技得到良好运用的最佳体现,在破解“三农问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将农村科技特派团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需要各方不断努力,以下是本文根据农村科技特派行动存在的现有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改善措施。

(一)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提供有力经济支撑

充足的项目财政支持是保障农村科技特派行动项目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目前,辽宁省特派行动经费依然短缺,不论是示范推广经费、风险补偿经费还是创业基金的资金数量都不能满足现有特派行动的经费需求。政府应为特派行动项目提供专项基金支持,包括科技特派组织成员的日常工作经费、生活补助、奖金奖励等。于此同时,应该协助科技特派组织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积极利用市场化的融资途径,为特派行动项目研发,技术实施,推广等环节的顺利完成提供资金保障。此外,资金财政方面应做到专款专用,不允许相关人员以任何形式占用和挪用;为保证资金利用效率,还应定期考核项目资金绩效,敦促项目资金的合理利用。

(二)完善科技特派组织的管理体制,明确工作职责

考虑科技特派组织性质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省、市、县、乡的多级分层管理体制,明确各级的工作职责。若条件允许,可在相关县、市基层,建立特派行动组织的工作领导机构及办事机构,进一步加强科技特派行动的组织管理工作。对于项目的研发,实施,推广等阶段进行明确管理,杜绝多层领导共同管理的现象发生。关注特派团成员的日常管理,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增加工作积极性。

(三)健全利益共同体形成机制,防止人才流失

健全利益共同体形成机制,有利于改变特派行动组织成员只提供有偿技术服务的传统观念;支持特派行动组织成员以资金,技术,租赁经营等入股方式,与农民,农业企业型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承担风险,共享利益,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增加特派行动组织成员的归属感及积极性,提高人才流动的稳定性。为防止科技特派人员的人才流失,还应注重特派人员的激励机制:一方面在评聘、入党、提干等政治方面,基于优先考虑的优惠;另一方面,对于工作优异的特派人员要及时给予表彰奖励。

(四)加大宣传工作,提高关注度

社会对于农村科技特派行动的了解和支持是特派行动顺利开展的良好保障。做好科技特派行动的宣传工作,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报纸等多种形式的媒介举办科技讲座、科技培训,经验交流会、特派行动专栏等活动及时、充分的报道科技特派行动的科研成果,典型案例,增加科技特派行动的关注度,提高大众对于科技特派行动的认知。对与工作突出的科技特派人员,可对其进行宣传表彰,树立典型,为特技特派行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张明仁.湖南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2.

[2]绳欢.科技特派员制度长效运行机制研究[D].南昌:江西

农业大学,2012.

[3]刘冬梅.关于推广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思考[J].农业技

术经济,2008(6):105-108.

[4]张静,张旭.科技特派员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

农业科学,2013(10):4666-4667.

[5]杨金鑫.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积极探索破解三农问题[J].

农业经济问题,2002(9):54-56.

[6]张国平.我国科技特派员制度:一个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分

析[J].农业经济,2010(6):50-53.

[7]杨明.辽宁省科技特派行动高端人才支撑体系存在的问题

和完善措施[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4(9):74-76.

辽宁省农村信用社科技项目管理规定 篇4

为加强辽宁省农村信用社事后监督工作的及时性、全面性、安全性、连续性,根据《辽宁省农村信用社会计业务事后监督操作规程》(辽农信联[2008]420号),制定事后监督工作流程。

事后监督工作采取T+1方式,即必须于前台业务日终批处理完毕后的次日实施并完成事后监督工作,节假日仍执行此方式。

一、被监督机构的处理:

(一)当日营业终了,前台打印柜员轧账单、机构轧账单、柜员日间流水清单,机构日间流水清单,根据当日业务传票,由柜员本人或换人逐笔勾挑柜员日间流水清单,勾挑核对无误后,储蓄所的会计资料需于当日移交至信用社,同时办理会计资料交接手续。日终,由信用社会计主管指定另一名柜员双人将全部会计资料入柜保管,视同重要空白凭证管理。

(二)次日,前台指定一名柜员在“日终生成报表打印(550005)”中打印省中心日终批处理后生成的科目日结单、科目统驭单、内部账表外收付传票、当日冲正汇总凭证、贷款挂账汇总凭证、日间还息汇总凭证、他贷本借贷传票、日终转账借贷传票、日计表、表外日计表、营业日报表等凭证、账表、清单等,并在传票、汇总凭证上加盖转讫章,报表上加盖业务公章、清单上加盖相应的“附件”章等。

会计主管人员根据当日会计资料和日终生成的凭证、清单,按传票装订顺序整理会计传票,并按科目、流水顺序排列,会计主管人员对所有会计资料进行审核,把好会计资料出门关。

会计主管人员根据审核完毕的会计资料,据实核打各科目发生额,填写会计传票交接明细表,会计传票交接明细表由双人签字,无误后将所有会计传票及相关报表在录像监控范围内双人加锁装入账箱,日终移交给押运人员移交至中心库,登记“账箱交接登记簿”。

(三)中心库管库员接到押运人员送来的营业机构账箱,确认安全无误后,与押运人员登记“账箱交接登记簿”,将所接收账箱视同现金入库保管。

二、事后监督中心的处理:

(一)事后监督人员于第三个工作日早接到被监督机构账箱,在确认完好的情况下,与移交人办理交接手续,在“账箱交接登记簿”上签字确认。

(二)监督人员在监控录像下双人打开账箱,核打送达的会计资料,在核打正确无误的情况下,在“传票交接明细表”上签字确认。

(三)监督人员根据接收的的会计传票逐笔勾挑日终流水清单,审核、监督营业机构前日所有相关业务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同时登记工作日志和差错统计表。

(四)监督人员对审核完毕的会计资料签章确认,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经监督中心负责人审批后,签发“差错查询书”。“差错查询书”一式三联,第一联事后监督部门留存,第二、三联下发被监督单位。被监督单位查明原因,在二、三联上注明更正情况,由经办人、会计主管签字后,将第三联返回事后监督部门,第二联被监督单位留存备查。被监督单位原则上不超过两个工作日内将“差错查询书”返回事后监督部门,事后监督部门将“差错查询书”第一联、第三联配对专夹保管,年末统一归档保管15年。

(五)监督过程中发现严重性问题,应立即向会计部门领导汇报,并视情况上报稽核部门及其他职能部门。

辽宁省农村信用社科技项目管理规定 篇5

辽宁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关于印发《辽宁省农村信用社新增 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及处罚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市联社、办事处,县级联社:

《辽宁省农村信用社新增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及处罚暂行办法》已经辽宁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第一届社员大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并遵照执行。

二OO八年十月十六日

主题词:风险管理 新增不良贷款 办法 通知

抄 送:省政府金融办,辽宁银监局

内部抄送:省联社领导,各部门、直属机构。

联系人:杨 旭

联系电话:024-3129104

4(共120份)辽宁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2008年10月16日

印发

辽宁省农村信用社新增不良贷款 责任追究及处罚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控制新增不良贷款,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防范化解信贷风险,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辽宁省农村信用社有关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新增不良贷款是指2008年6月30日以后形成的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

第三条 对新增不良贷款责任追究,不因责任人岗位或职务变动、内退、退休、终止劳动合同等情况而免除。

第二章

责任界定

第四条 主责任人、经办责任人的界定。

(一)调查、审查、审批、贷后管理的主责任人和经办责任人的界定,按照《辽宁省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责任追究制度》(辽农信联[2005]45号)执行。

(二)实行“小额农贷”“五包”(包调查、包评级、包发放、包管理、包收回)责任制的包片信贷员(以下简称“包片信贷员”)为“小额农贷”发放至收回全过程的主责任人;“小额农贷”未实行“五包”责任制的,其调查、评级、审查、审批、贷后管理的主责任人、经办责任人界定按照《辽宁省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责任追究制度》(辽农信联[2005]45号)执行。

第五条 岗位责任界定。

(一)调查岗:

凡未对客户资料进行认真、全面和准确核实,进行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疏漏及故意隐瞒真实情况等未尽职调查的,由此造成贷审会或上一级决策错误,形成新增不良贷款的,由调查岗承担主要责任。

(二)审查岗:

凡对明显存在的问题未能审查发现或发现未能纠正和提出等未能尽职审查的,由此造成贷审会或上级决策错误,形成新增不良贷款的,由审查岗承担主要责任。

(三)审批岗:

凡因把关不严、超越权限、违反程序审批或发现客户重大变化及突发事件未派员及时核查等未尽职审批发放的各项贷款,形成不良的,由审批岗承担主要责任。

(四)贷后管理岗:

凡未按规定要求进行贷后跟踪管理、未根据预警信号及时采取必要保全措施或发现客户重大变化等问题未能及时报告等未能尽职贷后检查管理的,由此造成新增不良贷款的,由贷后管理岗 承担主要责任。

第六条 每笔贷款的主责任人可为多人。凡属与客户串通、合伙发放违规贷款的参与人员全部为主责任人。

第三章

处罚规定

第七条 处罚类别。

(一)经济处罚:包括扣发工资、罚款、赔偿损失等。

(二)纪律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或辞退、除名、解除劳动合同。

(三)其它处理:包括通报批评、在岗清收、下岗清收、免职等。

(四)法律追究: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责任人,依照程序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以上处罚可以并处。第八条 处罚对象。

(一)责任人:指各岗位的主责任人、经办责任人、包片信贷员。

(二)集体责任成员:指各级机构的审贷小组成员、审贷委员会成员。

(三)责任机构:指信用社、县级联社、市联社(办事处)。

(四)责任机构领导:指理事长、主任、分管信贷的副主任、信贷管理部门负责人。

第九条 处罚范围。

(一)责任人:对2008年6月30日以后形成的不良贷款(次级、可疑、损失)逐笔进行责任认定和处罚。

(二)集体责任成员:对2008年6月30日以后形成的不良贷款(次级、可疑、损失)逐笔进行责任认定和处罚。

(三)责任机构和责任机构的领导:年末新增贷款不良率高于2%或年末农户新增贷款不良率高于5%的责任机构和所在机构领导。

1.新增贷款不良率=新增不良贷款余额/新增贷款余额。新增不良贷款余额指2008年6月30日以后新发放的贷款中形成的不良贷款余额;新增贷款余额指2008年6月30日以后新发放贷款余额;

2.农户新增贷款不良率=农户新增不良贷款余额/农户新增贷款余额。农户新增不良贷款余额指2008年6月30日以后新发放的农户贷款中形成的不良贷款余额;农户新增贷款余额指2008年6月30日以后新发放的农户贷款余额。

3.在计算新增不良贷款余额和农户新增不良贷款余额时,对认定为免责的不良贷款予以剔除。

第十条 处罚方式。

(一)对责任人的处罚。1.在岗清收。

(1)主责任人或包片信贷员:在岗清收期限最长为六个月,扣发绩效工资的100%,且清收期间必须认真履行原岗位的工作职责。在期限内全额收回新增不良贷款的,已扣发的绩效工资退回90%。

(2)经办责任人:在认真履行本岗位工作职责的前提下,全力协助配合主责任人进行清收,并扣发不低于70%的绩效工资。在期限内全额收回新增不良贷款的,已扣发的绩效工资全额退回。

2.下岗清收。

对在规定的在岗清收期限内未能全额收回新增不良贷款的,实行下岗清收;贷款风险较大的,可以直接实行下岗清收。

(1)主责任人或包片信贷员:下岗清收期限最长为六个月,清收期间按各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放生活费。在期限内全额收回新增不良贷款的,已扣发的工资退回50%,并由所在单位重新安排工作。

(2)经办责任人:下岗清收期限最长为六个月,清收期间按各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放生活费,同时应主动协助配合主责任人进行清收,在规定期限内全额收回新增不良贷款的,已扣发的工资退回80%。

3.责任追究。

对新增不良贷款的责任人除给予以上处罚外,还须根据情节轻重、贷款回收情况、损失情况及责任大小等因素,依据《辽宁省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责任追究制度》(辽农信联[2005]45号)、《辽宁省农村信用社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暂行规定》(辽农信联 [2005]80号)、《辽宁省农村信用社稽核处罚暂行规定》(辽农信联[2005]52号)、《辽宁省农村信用社案件及违规违纪行为“赔罚”、“走人”、“移送”的有关规定(试行)》等制度给予主责任人、经办责任人或包片信贷员相应的罚款、赔偿损失及纪律处分等。

4.法律追究。

凡属责任人的道德行为等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二)对集体责任成员的处罚。

对存在违规、违纪情况的贷款项目,因集体把关不严,应审查出而未审查出问题或缺陷,同意发放形成的不良贷款,给予以下处罚:

1.在岗清收。

(1)审贷小组组长或审贷委员会主任委员:在岗清收期限最长为六个月,扣发绩效工资的100%,且清收期间必须认真履行原岗位的工作职责。在期限内全额收回新增不良贷款的,已扣发的绩效工资退回90%。

(2)审贷小组或审贷委员会其他成员:在岗清收期限最长为六个月,并扣发不低于70%的绩效工资。在期限内全额收回新增不良贷款的,已扣发的绩效工资全额退回。

2.下岗清收。在规定的在岗清收期限内未能全额收回新增不良贷款的,实行下岗清收;贷款风险较大的,可以直接实行下岗清收。(1)审贷小组组长或审贷委员会主任委员:下岗清收期限最长为六个月,清收期间按各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放生活费。在期限内全额收回新增不良贷款的,已扣发的工资退回50%,并撤销其审贷小组组长或审贷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

(2)审贷小组或审贷委员会其他成员:下岗清收期限最长为六个月,清收期间按各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放生活费,同时在规定期限内全额收回新增不良贷款的,已扣发的工资退回80%。

3.责任追究。

对审贷小组或审贷委员会成员,除给予以上处罚外,还须根据情节轻重和贷款回收情况、损失情况及责任大小等因素,依据《辽宁省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责任追究制度》(辽农信联[2005]45号)、《辽宁省农村信用社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暂行规定》(辽农信联[2005]80号)、《辽宁省农村信用社稽核处罚暂行规定》(辽农信联[2005]52号)、《辽宁省农村信用社案件及违规违纪行为“赔罚”、“走人”、“移送”的有关规定(试行)》等制度分别给予相应的罚款、赔偿损失及纪律处分等。

4.法律追究。

凡属审贷小组或审贷委员会成员的道德行为等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集体涉嫌犯罪的,全部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三)对责任机构的处罚。

对所辖新增贷款不良率或农户新增贷款不良率在年末未能控 制在规定比例以下的机构给予以下处罚:

1.扣减责任机构年度绩效工资总额的2%,以此为基数,凡新增贷款不良率每升高1个百分点,相应增扣责任机构绩效工资总额1个百分点,扣至绩效工资总额的10%为止;

2.降低或取消该机构的信贷业务基本权限; 3.取消该机构的年度先进单位(集体)评选资格。

(四)对责任机构领导的处罚。1.信用社及县级联社。

对所辖新增贷款不良率或农户新增贷款不良率在年末未能控制在规定比例以下的,给予以下处罚:

(1)主任、分管主任和信贷部门负责人实行诫勉谈话,并给予在岗清收处罚,期限最长为六个月,扣发绩效工资的100%,且清收期间必须认真履行原岗位工作职责,对在岗清收期限内达到规定比例的,已扣发的绩效工资退回70%;

(2)在期限内仍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实行下岗清收,期限最长为六个月,清收期间只发生活费,扣发全年绩效工资,同时给予理事长实行在岗清收,扣发全年绩效工资的50%;

(3)在期限内仍未达到规定比例的,主任给予记过以上纪律处分,分管主任和信贷部门负责人给予记大过以上纪律处分,理事长扣发全年绩效工资,并给予警告以上纪律处分。

2.市联社、办事处。

对所辖新增贷款不良率或农户新增贷款不良率在年末未控 制在规定比例以下的,给予以下处罚:

(1)理事长、主任:扣发全年绩效工资的10%、并全省通报批评;

(2)分管主任:扣发全年绩效工资的20%、给予警告(含)以上处分;

(3)信贷部门负责人:扣发全年绩效工资的20%、给予记过以上纪律处分。

第十一条 对因各级高管人员滥用职权、强迫他人或下级机构点名发放贷款而形成不良的,该高管人员承担全部责任,除给予直接下岗清收外,给予免职处理,下岗清收期间只发基本生活费。对于通过内外勾结等不法手段骗取信用社贷款的内部工作人员,直接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四章 责任认定及处罚程序

第十二条 对新增不良贷款的责任认定,由各级理事会风险管理委员办公室(风险管理部门)提出初步意见,明确处罚的对象、内容、时间和要求,报理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最终认定。

第十三条 责任认定。

(一)对信用社和县级联社的责任人(不含县级联社班子成员)的责任认定,由县级联社理事会风险管理委员办公室(风险管理部门)提出初步意见,报县级联社理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最 终认定;

(二)对市联社、办事处责任人(不含班子成员)及县级联社班子成员的责任认定,由市级风险管理委员办公室(风险管理部门)提出初步意见,报市级风险管理委员会最终认定;

(三)对市联社、办事处班子成员的责任认定,由省联社理事会风险管理委员办公室(风险管理部门)提出初步意见,报省联社理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最终认定。

第十四条 责任处罚执行。

(一)对责任人(不含各级机构的班子成员)的处罚执行分以下四种情况:

1.在岗清收,由同级稽核部门根据主任办公会的意见向有关责任人下达“在岗清收处罚通知书”,并建档登记留存,报上级稽核部门备案;

2.下岗清收,由同级稽核部门根据主任办公会的意见向有关责任人下达“下岗清收处罚通知书”,并向上级人事、稽核部门等部门报备;

3.纪律处分,由纪检监察部门根据主任办公会或党委会的意见执行,报上级纪检监察部门备案;

4.法律追究,由纪检监察部门移送司法机关执行。

(二)对各级机构领导班子成员处罚由上级主任办公会或上级党委会或授权的职能部门执行。

(三)对责任机构的处罚由上级机构主任办公会或授权的职 能部门执行。

第十五条 对新增不良贷款的责任人和集体责任的成员要逐笔及时进行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一般应于每笔新增不良贷款发生后1个月内进行责任认定,2个月内做出处罚决定。

第十六条 对所辖当年新增贷款不良率年末未控制在规定比例以下的责任机构及领导的责任追究按年进行。

(一)各县级联社要在下一年度1月底之前,完成对信用社及信用社领导的责任追究;

(二)各市联社、办事处要在下一年度2月底之前完成对县级联社及领导的责任追究,并将责任追究情况上报省联社;

(三)省联社对市联社、办事处的责任追究,在下一年度3月底前完成。

第五章

免责规定

第十七条 免于承担责任的前提为信贷业务责任人所办理的信贷业务必须合法、合规、手续齐全,确实做到了尽职调查、审查和尽职管理。

第十八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经风险管理委员会认定并批准后可免除相关责任人责任:

(一)由于借款人因地震、特大雪(水、风、火、冰雹)灾、特大干旱、霜冻、流行性动物疫病等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件)等不可抗力而损失巨大不能获得补偿,确实无法及时偿还部分或全部贷款,或者以保险赔偿和资产清偿及担保人承担经济责任后,仍未能还清的贷款;

(二)由于借款人触犯法律,依法受到制裁,处理的财产不足归还所欠贷款,又无法落实另外的债务承担者,确认再无法收回的贷款;

(三)由于借款人死亡绝户,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被宣告失踪或死亡,无法定继承人承担其债务,以其财产或遗产清偿后,仍未能还清的贷款。

第十九条 符合免责条件的,应由责任人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以下证明材料:

(一)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的,须提供当地政府出具的证明、事故处理意见书、裁决书及有关资料;

(二)借款人触犯法律依法受到制裁的,须提供法院判决书、财产清单及财产处理证明等有关证明文件;

(三)借款死亡绝户或依法宣告死亡的,须提供当地政府出具的证明、户口注销证明、依法宣告死亡书及财产清单、财产处理证明等有关证明材料;

(四)其他用以证明的有关文件、资料等。

第二十条 免责的认定工作按本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办理。

第六章

部门职责

第二十一条 风险管理部门职责:

(一)新增不良贷款质询的组织及清收措施的制定、监测与考核;

(二)对新增不良贷款的责任认定提出初步意见并提交同级风险管理委员会;

(三)在职能范围内,对下级执行本办法的监督与实施等。第二十二条 信贷管理部门职责:

(一)新增到期贷款的预警提示和新增不良贷款的查询、统计、汇总;

(二)向同级风险管理部门提供新增不良贷款清单;

(三)在职能范围内,对下级执行本办法的监督与实施等。第二十三条 稽核部门职责:

(一)根据主任办公会的决定,对相关责任人下达在岗(或下岗)处罚通知及建档登记,并建立经济处罚台账;

(二)参与对免除责任和退回扣发工资的稽核认定;

(三)在职能范围内,对同级和下级执行本办法的监督与实施等。

第二十四条 财务及人力资源部门职责:

(一)建立新增不良贷款经济处罚明细账,并实行专户管理;

(二)在职能范围内,对下级执行本办法的监督与实施等。第二十五条 纪检监察部门职责:

(一)根据主任办公会或党委会的意见,对相关责任人下达纪律处分决定;

(二)配合司法机关对已构成犯罪的责任人追究法律责任;

(三)在职能范围内,对同级和下级执行本办法的监督与实施等。

第七章

监测与考核

第二十六条 对新增不良贷款按月监测,各级机构每月要将新增不良贷款情况逐级汇总上报。具体按《辽宁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监测与考核暂行办法》(辽农信联[2008]103号)执行。

第二十七条 严格新增不良贷款责任追究的考核纪律。新增不良贷款责任追究考核的各项统计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不准弄虚作假。对当年到期贷款展期的,必须符合《辽宁省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基本制度》的规定。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所涉及的各级领导、执行和监督部门未能严格按照本办法尽职工作、有意隐瞒重大问题、伪造免责材料、包庇责任人、不及时上报或考核的,视情节轻重,相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对于2005年6月30日以后发放的贷款,如在2008年6月30日前已形成不良,要求在2008年12月31日前收回,到期不能收回的,对其责任人或集体责任成员的责任追究和处罚按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辽宁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负责修订、解释。

第三十一条 各市联社、办事处和县级联社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上级备案,但处罚的范围、标准等不得低于本办法。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此前有关新增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及处罚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在岗(下岗)清收处罚通知书

编号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辽宁省农村信用社新增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及处罚暂行办法》的规定,决定对你给予以下处罚:

1、在岗清收。清收期限自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止。

2、下岗清收。清收期限自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止。

特此通知

责任人(签字):

处罚单位(盖章):

辽宁省农村信用社科技项目管理规定 篇6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存在主义所谓的“存在”是指__。A.社会的存在 B.物质的存在 C.个人的存在 D.理性的存在

2、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A.生产商品的两次不同劳动 B.生产商品的两个劳动过程

C.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D.不同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3、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和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分别是______。A.顺序存取的存储结构、顺序存取的存储结构 B.随机存取的存储结构、顺序存取的存储结构 C.随机存取的存储结构、随机存取的存储结构 D.任意存取的存储结构、任意存取的存储结构

4、信访是一种__。A.立法监督 B.政党监督 C.社会监督 D.都不是

5、在矛盾体系中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__。A.全体矛盾 B.次要矛盾 C.主要矛盾

D.矛盾的主要方面

6、__不符合行政合法性原则。

A.行政机关在法定限度内行使自由裁量权 B.地方政府制定并实施地方规章 C.工商部门吊销违法企业的营业执照

D.行政机关任意将行政职权委托给社会行使

7、合伙企业的债务,由各合伙人承担____ A:连带责任

B:以合伙协议为限的责任 C:以合伙出资为限的责任

D:以合伙企业的资产为限的责任

8、一般情况下,债券的利率比储蓄利率__。A.高 B.低 C.相等 D.不确定

9、以下关于中国银行业协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A.中国银行业协会是我国的银行业自律组织

B.凡是银行业金融机构都必须参与中国银行业协会 C.中国银行业协会是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 D.中国银行业协会的主管单位是银监会

10、某中学生在上网查询资料时,发现有人正在利用国际互联网泄露国家重要的经济情报。他及时将此事报告了有关部门。这名中学生履行了__。A.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B.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C.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D.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

11、规范性公文的一致性表现为__。

A.与其他文件、作者权利具有高度统一的一致关系 B.文件结构的周密有效 C.文件的文字条理清楚 D.文件的语言简约不繁

12、根据行文规则,刊登在《XX日报》上的该文件的性质是 A.视同正式文件 B.视同新闻消息 C.不作为正式文件

D.视为文件,但无行政效力

13、《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民食瓜果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相当于__。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14、在16位C编译系统上,若定义longa;,则能给a赋40000的正确语句是()。A.a=20000+20000 B.a=4000*10; C.a=30000+10000;D.a=4000L*10L;

15、作为我国第一部干部人事管理法律,被称为“干部人事管理科学化、法制化的里程碑”的是__。

A.《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干部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D.《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16、__人发明了羊皮纸。A.中国 B.希腊 C.埃及 D.印度

17、视图设计一般有3种设计次序,下列不属于视图设计的是______。A.自顶向下 B.由外向内 C.由内向外 D.自底向上

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的机构主要是__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A.乡镇级 B.县级 C.地市级 D.省级

19、全国人大举行会议时,主持会议的是__。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委员会

C.委员长会议

D.选举产生的大会主席团

20、储蓄机构设置必须具备的条件中,熟悉储蓄业务的工作人员不得少于__。A.2人 B.3人 C.4人 D.5人

21、下列各项职权中不属于行政监察机关职权的是__ A.建议权 B.检察权 C.调查权

D.行政处分权

2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23、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并造成公民身体伤害的,赔偿金__。

A.应当支付医疗费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其最高额为国家上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

B.应当支付医疗费、残疾赔偿金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其最高额为国家上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

C.应当支付医疗费以及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其最高额为国家上职工年平均工资的5倍

D.应当支付医疗费、残疾赔偿金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其最高额为国家上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倍

24、证券必须具备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是__。A.法律特征与经济特征 B.法律特征与书面特征 C.经济特征与书面特征 D.经济特征与权益特征

2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__。

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BOT融资模式转让的是经营期内项目的__。A.建设阶段 B.运营阶段 C.持有阶段 D.转让阶段

2、法律的公布是指__将通过的法律用一定形式予以正式公布。A.国家权力机关 B.国家最高人民法院 C.国家司法机关 D.法律制定机关

3、下列各项中,不应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是__。A.季节性停用的大型设备

B.已提足折旧仍在使用的大型设备 C.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大型设备 D.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大型设备

4、已知关系模式:学生关系S(SNO,SNAME)。SNO为学号,SNAME为姓名。课程关系C(CNO,CNAME,CTEACHER)。CNO为课程号,CNAME为课程名,CTEACHER为任课教师。选课关系SC(SNO,CNO,SCGRADE)。SCGRADE为成绩。写出没有选修过“李明”老师讲授课程的所有学生姓名的SQL语句。已知关系模式:

学生关系S(SNO,SNAME)。SNO为学号,SNAME为姓名。

课程关系C(CNO,CNAME,CTEACHER)。CNO为课程号,CNAME为课程名,CTEACHER为任课教师。

选课关系SC(SNO,CNO,SCGRADE)。SCGRADE为成绩。

写出没有选修过“李明”老师讲授课程的所有学生姓名的SQL语句。

5、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是__。A.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B.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连线

C.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每一点都对应着一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一个点 D.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下方 E.所有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都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

6、与政府机构办事程序的繁简程度直接相关的因素是__。A.行政监督 B.机构编制 C.行政权力 D.管理幅度

7、某县的甲公司未经漫画家乙许可,将其创作的一幅漫画作品作为新产品的商标使用。并于2003年3月3日被核准注册。乙认为其著作权受到侵害,与甲发生纠纷。乙应当采取下列哪种方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__ A.向甲公司所在地基层法院提起侵犯著作权之诉 B.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撤销甲公司的注册商标之诉 C.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甲公司的注册商标 D.请求商标局裁定撤销甲公司的注册商标

8、下列财产哪些可以作为抵押物?()。A.抵押人的房屋

B.抵押人的交通运输工具 C.抵押人的耕地 D. 抵押人的自留地

9、请使用SOL语言建立下表: 请使用SOL语言建立下表:

10、存款类金融机构会计凭证按使用范围分为__。A.基本凭证 B.特定凭证 C.一般凭证 D.重要凭证

11、导致商品的供给曲线发生移动的是__。A.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化 B.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化 C.生产技术条件的变化

D.生产这种商品的成本的变化 E.消费者偏好的变化

1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____ A:预测和决策 B:控制和考核 C:反映和监督 D:分析和判断

13、单位归还部分贷款时,信用社在__联,做好记录。A.贷款合同 B.借据正本 C.借据副本 D.还款证明书

14、公务员工资保险福利制度是__。A.求才机制 B.用才机制 C.留才保障机制 D.育才机制

15、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通常包括______。A.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B.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

16、信用社的利息收入主要有__。A.农户贷款利息收入

B.农业经济组织贷款利息收入 C.农村工商业贷款利息收入 D.其他贷款利息收入

17、可以用来发布规章的文件有()。A.命令 B.决定 C.通知 D.通告

18、下列可以简化登记总账工作量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有__。A.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B.日记总账核算组织程序 C.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 D.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19、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__。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A.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B.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创造

C.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开拓新局面 D.按照党的思想路线来进行

20、信用社固定资产的认定标准是()。A.使用年限在二年以上 B.单位价值超过2000元 C.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 D.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

21、下列选项中,__不是咨询服务。A.技术知识的开发 B.技术说明 C.技术研究

D.运用技术等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E.为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管理提供咨询服务

2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艰辛与成功的探索和两次历史性飞跃是指__。

A.一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 B.一次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C.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D.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23、根据下面一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解放初期,有一次毛泽东和周谷城谈话。毛泽东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周谷城回答说:“成功也是失败之母。”毛泽东思索了一下,说:“你讲得好。”

24、在金融市场上,既是重要的交易主体又是监管机构的是__。A.国务院 B.政府 C.中央银行 D.金融机构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因消极反馈不易被接受,所以应避免提供消极反馈 B.批评时应具体,表扬时不应太具体

论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 篇7

一、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陈旧,未能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

时至今日,我国农村信用社的财务管理仍不完善,勤俭办社的思想较为淡漠,铺张浪费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使本来就很困难的信用社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同时,目前信用社的职工绝大多数是农行和农村信用社的“子弟兵”,受体制问题影响,人员只能进不能出,不论盈亏,工资比照农行执行,奖金、福利攀比商业银行,这种状况大大降低了信用社的活力。

农村信用社自五十年代成立以来,由于体制改革的不顺和管理方式的落后,在财务管理上存在诸多的问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科学的管理体系,导致农村信用社在执行财务制度中五花八门,各行其是;个别农村信用社主任利用手中的权力乱批乱花,变相列支费用,浪费现象严重;财务行为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各个环节的制约机制不够完善;没有建立起一支现代金融文化相适应的人才队伍,财务指标数据失真,信息扭曲现象时有发生。

(二)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

会计信息是财务管理的基础,信用社的会计信息在结构上不完备,使得财务制度或多或少地存在缺陷,如不惜采取转移收入或费用,随意变更会计报表合并范围,人为调节利润,向不同的使用者提供不同的报表等违规手段操纵会计信息等。

农村信用社现行财务制度亟待改革与创新,如农村信用社职工教育经费计提及管理办法的改进,农村信用社业务宣传费计提比例的完善。由于农村信用社机构数量较多,粗放经营,占用了大量不生息资产,并且这些不生息资产大部分是信贷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盈利水平的提高。

(三)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款比例失调。

首先,存款的日增、年增虚数太大,有些农村信用社,包括各个网点在内,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存款指标,到结帐日搞“一日游”储蓄,既夸大存款总额,又造成数字的不准确、不真实。其次,农村信用社贷款反映不全面,从报表、总帐、分户帐、农户帐、农户贷款卡片帐、借据和农户贷款合同等合法有效的资料上,都无法看到支农再贷款的使用管理情况。最后,贷款政策与监管原则相冲突。现代政策规定的支农再贷款专款专用和不列入农村信用社存贷比例考核管理,与现行的现场监管及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有关规定相冲突,实际运作中难于操作,农村信用社申请支农再贷款后,不可能同天发放出去,但是农村信用社在旬报或月报上时填报已经使用,使支农再贷款在短期内变成了头寸贷款,用于弥补农村信用社暂时的资金不足,或用于农村信用社存贷款超比例调整和填补短缺规模。

二、完善农村信用社的财务管理的设想

(一)提高思想认识,树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新观念。

农村信用社要发展首先必须实现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明确财务管理是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活动的基础,也是农村信用社管理的中心,要更新观念,把人们的思想转变到“自负盈亏”的轨道上来,应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服务观念、成本观念、效益观念、风险观念、“三性”观念、决策观念,等等。

农村信用社要提高素质,健全机制,促进人才最优化。现代金融业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工作同样离不开一支专业水平高、素质优良的专业人才队伍。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要组织财会管理人员认真学习《会计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政策法规及有关财务制度,学习国外金融业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取其精华,更新观念,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树立“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的职业形象。建立激励机制,利益分配是农村信用社内部激励机制的中心部分,好的分配政策必然带来好的激发作用,因此,要彻底打破“大锅饭”在员工利益分配上体现“靠贡献大小取得收入”的激励机制,实行工作目标与工资奖金挂钩,推行量化考核,鼓励创新,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

(二)强化约束, 完善监督, 实行管理制度化。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是有效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石,重点是对财务管理的程序、方法、步骤进行研究探讨,制定出台农村信用社固定资产,抵债资产,成本费用等管理规定。要认真核实资产的有效性,坚持资产评估的科学性,依法办理抵债资产过户手续,从关口上阻止资不抵债现象的蔓延。农村信用社要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全面负责抵债资产的日常管理;科学设置抵债资产核算的会计科目,改进抵债资产财务核算办法,规范抵债资产档案管理;进一步完善抵债资产日常管理办法,健全抵债资产保管,维护配套措施,落实责任追究制,确保抵债资产的价值不受损失;形成一整套科学、系统的制度体系,使农村信用社财务工作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三)强化基础管理,规范基层信用社会计、出纳人员的操作行为。

基层信用社的会计工作是农村信用社系统财务管理的源头,基层会计工作非常重要,肩负着核算业务,反映经营成果,预测业务发展前景,为农村信用社经营决策提供支持的重要任务。当前农村信用社的财务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数据反映失真,内部控制不严,工作人员素质较低,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经营决策的准确性。要改变现状,就要通过健全规章制度、增强约束效能、完善人员培训和考核机制等手段,努力提高基层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只有使基层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道德素质普遍提高,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财务管理机制,夯实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石。

(四)加强核算,控制费用,实现成本最低化。

1. 努力降低存款成本

农村信用社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存款,存款成本直接影响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效益,降低存款成本无疑成为农村信用社的“另类收入”,千方百计吸收活期存款、财政性资金、预算外资金等行政事业性存款;适当提高农村信用社代办站低成本存款手续比例,鼓励低成本存款,同时,对负债成本高、规模小的信用网点进行撤并。

2. 培植多种效益增长点

搞好贷款营销,最大限度地用活资金,减少无息资金占用,培植优良的客户群体和优势项目,增加利息收入;优化信贷资产质量,盘活不良资金,让死钱活起来,发挥效益;树立现代化营销理念,大力开拓中间业务,选择有特色、有发展前景的业务品种,发挥点多面广的优势,扩大代理范围,增加手续费收入。

摘要: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化, 经营机制的逐步理顺, 省级联社经营运行趋于稳健, 外部监管力度加大。加强农村信用社内部财务管理, 建立符合现代化金融企业要求, 适应改革新形势的财务管理机制已成为农村信用社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落后陈旧的农村信用社财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村信用社盈利水平的提高。农村信用社要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改变观念, 追求新的完善盈利理念, 明确财务管理是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决策的基础, 也是农村信用社管理的中心。农村信用社应利用综合业务网络平台, 加强财务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提升综合管理能力, 从而完善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机制。

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管理探析 篇8

关鍵词: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管理

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肩负着支持“三农”,服务“三农”,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责任,尤其是全面放开金融市场后,信用社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改变,同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信用社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信用社会计行为又因为贯穿整个业务处理的全过程而影响到信用社的经营成果。因此,信用社的会计风险问题自然引起了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一、信用社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

1.会计核算风险。信用社的会计核算不仅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也是信用社会计工作的主要任务。通过及时、完整地核算信用社的各项经营业务,反映和监督会计核算对象。事实上,某个会计核算环节的失控可能导致信用社会计风险的产生。如滥用会计科目、逃避监控、违规操作,使信用社核算不真实,会计操作流程不规范,就会使会计核算质量低下,这些都是引发会计核算风险的原因。

2.会计监督风险。会计监督是审核日常会计凭证和账册,还要监督单位经营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实际工作中,许多会计人员重账务核算,轻账务核对,虽然现在大部分农信社都建立了会计监督岗位或会计监督部门,但是仍有很多会计监督流于形式,或未将会计监督真正落在实处。会计监督工作达不到预期的理想的效果,不能及时有效地防范会计风险的发生。

3.会计结算风险。会计结算风险是信用社在运用结算工具从事货币活动、资金结算的业务过程中可能遭受的损失。随着经济活动的日渐频繁,票据的支付数量不断上升,会计人员在结算时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增大。结算业务作为信用社一项重要的中间业务,从票据当事人来看,票据本身行为不规范造成了一定的风险;从结算中介人来看,会计操作失误或违规现象发生产生了风险。这些风险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信用社会计结算业务的风险。

此外,在会计制度和会计操作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防范信用社会计风险的对策分析

1.建立科学的会计管理体系。结合农信社企业文化建设,突出会计管理各层级,各部门的管理职责。明确财务会计部门作为第一道防线,是风险的直接承担者和管理者;合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作为第二道防线,负责协调、指导、评估、监督各业务部门及后台保障部门的风险管理活动;审计、纪检监察部门作为第三道防线,负责对风险管理、控制、监督体系进行再监督和责任追究。在全辖范围内通过实施财务会计操作、财务会计监督和财务会计检查全流程风险控制,前移风险管理关口,加强岗位制衡。

2.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开展对规章制度的分析梳理、查缺补漏,探寻各项业务流程、岗位职责中的会计操作风险点,明晰各岗位的职责边界,明确业务流程中的承接流转关系,熟悉前后手的业务内容及操作规程,确保业务经营与风险控制能力同步提升。同时注重对会计制度健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估,督促机构及时跟进有关法律、法规、市场运行规则及监管政策、制度的最新发展,确保会计风险管理与时俱进。其次是要将监管规定、内部规章制度要求和金融道德规范系统梳理,编制会计人员合规操作手册,具体地把每一项要求列进《会计人员操作手册》中,手册要重点突出,内容明确,要让每一个员工牢记手册中的各项禁止性、约束性、限制性规定。

3.强化会计风险管理意识。农村信用社基层会计素质不一,相比于专业银行,通常年龄结构偏大,知识水平较低,降低会计人员操作风险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会计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即一是提高合规办事意识,坚决剔除凭感觉办事,凭经验办事、凭习惯办事的陋习;二是提高会计责任意识,应本着对事业负责、对同志负责、对自己负责,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处理每笔业务均要认真审核各项要素;三是提高相互监督意识,员工互相之间不能盲目信任,干部和员工之间的信任必须建立在遵章守纪、按章办事的基础上,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形成自觉监督的意识,养成相互监督的习惯,这样才能使自己少犯错误,才能监督别人不犯错误;四是提高对外保密意识,要做好信信用社内部发展的保密工作,更要做好为客户保密工作。

4.完善会计风险事后评价。坚持用制度管人,确保督促会计人员考核的实行。明确职责分离管理的重要性,要做到合理安排会计人员,科学设置会计工作岗位,同时严格分明岗位间的职责,真正做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要严格履行会计人员对会计主管负责,会计主管对主管行长负责,主管行长对行长负责,一级会计主管对上一级会计主管负责的责任制。同时,借助现代化信息处理的物质基础,充分利用事后监督系统、风险管理预警系统的开发使用,在核算数据录入的同时,通过事后监督系统、风险管理预警系统的及时跟踪分析。通过会计账务核算规律性确定预警信号,对会计核算全过程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分析判断,对带趋向性、苗头性、有疑点的问题实时报警,实时监测,实时提出化解风险、处理风险隐患的措施。

三、结束语

上一篇:养宠物建议书作文400字下一篇: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查理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