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科技因素建设研究(精选7篇)
农村科技因素建设研究 篇1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方面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生产力, 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也要培养新型农民, 推进新民居建设和环境生态建设, 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这都需要科技的支撑和引领。因此,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意义重大。
关键词:邢台市,科技支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方面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生产力, 增加农民收入, 这离不开农业科技应用和创新, 在农业产业链中从种植到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 更是需要科技的支撑和引领;另一方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要培养新型农民, 推进新民居建设和环境生态建设, 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这同样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因此,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意义重大。
1 邢台市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制约因素
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至少包括以下四个层面:
1) 农业研发体系, 包括科研机构、实验室、测试基地、技术开发中心等;
2)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包括完善的公益性的服务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教育和培训机构;
3)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包括把农业科技信息入户的政府层面农业信息服务网络, 连接市场和农户的中介协会和龙头企业;
4) 科技投入体系, 主要包括科技政策和科技资金投入。
当前制约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因素:
首先, 创新主体动力不足,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农业科技成果量少质低, 并且转化率不高, 科技与生产脱节的现象, 许多科研人员很少深入农业生产一线, “为论文而科研、为职称而科研、为经费而科研”的现象比较严重;
其次, 农业科技人才资源的数量少, 尤其缺少高层次人才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
第三, 农业科技投入不足, 难以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和相关服务的展开;
第四, 目前我国农民较低的科技需求和意识严重制约农业实用科技成果转化与现代农业发展;
第五, 体制性障碍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 这主要表现在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及其特殊性缺乏正确认识, 导致对农业科研院所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够;农业科研机构多头管理、力量分散, 难以形成整体合力, 科技资源难以共享和流动。
2 邢台市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框架
2.1 构建市域农业创新推广体系, 支撑新农村建设
2.1.1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以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为主体, 借助国家和省科研院所智力优势和技术优势, 并对具备研发能力的龙头企业及推广单位进行建设, 大力扶持农业科技型企业的发展, 引导企业, 特别是民营企业以多种形式投资参与农业科技开发, 鼓励企业以购买成果、专利、合作研究开发等形式从事农业科技开发与产业化工作, 促进多主体、多层次、分工有序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相结合, 在动植物遗传改良、节本增效、农产品加工增值、动植物疫病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等重大关键技术领域有所突破。
2.1.2 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体系
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和机制创新力度, 重组农技推广队伍, 优化知识结构, 逐步构建起以国有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推广服务体系。支持农业科技成果与经济结合, 引导科技型农业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增强其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吸纳和应用能力,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2.1.3 构建农业科技培训体系
以服务“三农”为宗旨, 以加强基地建设为重点, 以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和涉农企业为依托, 以对农民进行终身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抓手, 围绕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民知识化目标, 加大农村职业教育的力度。
2.1.4 构建农业科技信息体系
用信息技术装备农业, 加速改造传统农业。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 整合涉农信息资源, 推动农业信息数据收集整理规范化、标准化。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建设标准统一、实用性强的公用农业数据库。发挥气象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的作用。探索采用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为农业生产服务。
2.1.5 构建农业科技投入体系
增加农业科研投入, 加强农业科研中心创新能力建设。设立农业科研专项资金, 支持农业科技项目, 扶持对现代农业建设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技术研发。
合理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建立鼓励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引导涉农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企业与科研单位进行农业技术合作, 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发生的有关费用, 享受企业所得税的相关优惠政策和补贴。
2.2 提升品牌农业科技内涵, 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2.2.1 农业新品种选育与示范
采用传统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 开展单倍体育种等技术研究, 加强农业新品种选育与种质资源创新。重点选育高产、节水、抗逆、优质粮食新品种和高产、优质、抗病虫棉花新品种;优质、抗病、专用干鲜果品和蔬菜新品种;加强主要畜禽水产新品种引进、改良和选育技术研究。
2.2.2 现代农业技术研发与示范
种植业, 开展不同类型区农作物节水丰产高效和产后减损增效、农作物高产高效种植与增值转化技术研究, 加强枸杞、金银花、名优花卉等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 发展特色种植业。蔬菜业, 开展工厂化育苗、设施结构优化、高效栽培、生产过程和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研究, 推动蔬菜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果品业, 开展品种改良、省力化栽培、生产环境监测控制、采后储运技术研究, 发展壮大核桃、苹果、板栗等优势果品业。养殖业, 开展标准化集约化健康养殖、重大疾病防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新型饲料研究, 建立标准化健康养殖模式, 推动畜禽水产业健康、高效发展。
2.2.3 农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发
围绕主要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增值转化及产业化, 开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功能食品加工、贮运保鲜、在线快速检测和质量安全追溯控制、标准化技术和设备研究,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 打造农业品牌产品。
2.3 依靠科技培育特色农业, 打造区域特色经济
促进特色产业大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支撑和引领的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要以龙头带产业, 打造龙头企业进而推动“一县一业一园”、“一乡一品”科技富民强县富民工程。不断推进以邢台县、内丘为中心的“A”级绿色苹果生产基地、以邢台县“A”级绿色板栗生产基地、以临城县、内丘县、邢台县为中心的“A”级薄皮核桃产业带、以巨鹿县金银花、枸杞等为主的中草药生产基地、以南和为中心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以宁晋为中心的食用菌基地建设。不断完善产业体系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三者之间的利益联接机制, 延长产业链条。按照“培植龙头、壮大规模、建立基地、带动农户”的要求, 要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加大项目建设力度, 全面推进特色农业发展上档升级。
2.4 加强科研攻关和技术集成, 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2.4.1 组织农业科研攻关
围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 培育动植物新品种。特别是在优质专用小麦、高产多抗玉米、杂交抗虫棉、优质蔬菜、大枣、薄皮核桃等方面取得突破;在猪、牛、羊、禽和水产等优质种培育上取得明显进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监控。
在农产品无害化生产关键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以及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等技术开发方面, 引进、开发一批生物农药、新型肥料、生物饲料添加剂新产品。围绕提高肉蛋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开展畜牧水产优良专用品种选育、疫病综合防治、畜产品防腐保鲜、新型安全饲料、生产设施设备研制等共性技术研究, 建立完善的畜禽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围绕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产品开展深加工技术开发, 提高生物胶、饲料等加工产品科技水平, 促进食品加工等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面向市场, 以农产品加工增值为中心, 研制开发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新技术、新设备和包装新材料。加强农产品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在继续保持我市名牌农产品的基础上, 开发一批具有邢台特色的享誉全省乃至全国的优质小麦、优质棉花、干鲜果品、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等“名牌”农产品。把我市具有传统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做强做大。譬如平乡、隆尧县的辣椒, 宁晋、新河县的食用菌, 威县的“三白”西瓜等。在工程节水、生物节水、农艺节水、水安全高效利用及雨水收集等节水与节约农业关键技术方面, 开展开发研究和技术推广, 节水农业与地力培育。突破能源作物品种引进、能源作物资源开发转化、秸秆类原料沼气发酵利用等关键技术, 带动生物质燃料产业发展。
2.4.2 开展核心技术集成示范
围绕现代农业的产业需求, 以农产品生产和开发为主线, 进行技术熟化、转化和集成, 延伸农业产业链, 壮大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基础。加强粮田优质技术集成与示范。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生产潜力土地的地力水平和生产条件, 确定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及技术配套开发。通过品种选择、水肥调控栽培和病虫害防控等技术的集成应用与示范, 实现良种、良法配套, 促进粮食的稳产、增产。加强现代畜牧养殖集约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在生猪、蛋鸡、奶牛、水产等主要畜产品优势产区或养殖小区规划布局饲 (草) 料保障、疫病防治、粪便无害化处理等技术进行配套集成和示范。建设一批畜禽现代养殖技术小区示范样板。加强设施农业技术集成示范。主要针对蔬菜、花卉、水果等不同设施农作物不同区域、不同种类农产品生产需要, 以设施农业可持续生产技术为核心, 将新型覆盖材料、优良品种、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设施专用作物商品化育苗、无公害高效栽培、设施土壤障碍控制与改良以及设施环境控制技术等进行组装集成和示范。加强新农村建设技术集成示范。围绕新农村建设对科技工作的需求, 强化农村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 培育一批农村科技型企业和新型农村科技服务组织, 集成开发一批特色产业生产开发规范化技术体系, 转化应用一批成熟、先进、适用技术, 推广一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 促进农业科技贡献率、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生物质利用率较大幅度提高。
2.5 创新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2.5.1 通过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重点推广一批优质、高效、高产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在优良品种推广、病虫害防治、旱作农业与节水灌溉、先进农机具应用、节本增效、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实现技术更新。加大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投入, 改善工作条件和手段。同时, 依法稳定和改革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建立起分别承担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服务的农技推广队伍, 逐步形成政府兴办和扶持、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2.5.2 实施“科技落户”工程解决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
农村技术指导员要直接到户, 把科学知识直接送到农村, 把技术和生产品种直接送到农户。市科技局要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科技知识和技术的普及推广, 不是一阵风似的做, 要采取跟踪式的服务, 选定一个村、一个乡, 进行生产规划, 是一整套的全年跟踪的服务, 并形成长效机制, 真正实现科技入户。
2.5.3 创新工作方式提高科技推广的实效性
要根据农民需求, 将成熟的单项科技成果组装配套, 形成易被农民简便操作的“傻瓜式”技术, 向农民展示并传播。要建立一批承载科技成果展示与转化的基地为农民提供可看、可学、可选的平台, 从而加速先进实用技术与成果的转化与推广。要组织一支从事农业科技服务工作的专家队伍, 在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 深入田间地头, 向农民传授技术, 开展技术培训, 接受咨询, 实现科技与农民的零距离接触, 让农民逐步掌握农业科学种田技术。
2.6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节约型环保型农业
2.6.1 大力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
开发运用各种节约型农业技术, 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使用效率。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启动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扩大测土配方施肥的实施范围和补贴规模, 推广诊断施肥、精准施肥等先进施肥技术。改革农业耕作制度和种植方式, 开展免耕栽培技术推广, 普及农作物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畜禽水产养殖技术, 降低饲料和能源消耗。
2.6.2 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减少生产环境污染
一些新的生产资料在农村生产应用, 使土壤遭受到严重污染, 最容易感受到的就是白色污染, 进入农业生产中的白色塑料在土壤中分解的时间可能需要一百年, 这种资料的不断使用, 造成了农田塑料残渣大量的积累。这极大的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要采取技术使塑料成为生物可降解的塑料, 这样才能使土力得到改善和恢复。研究推广施肥新技术, 使土壤结构得到改善, 提高农业产量。要开发和推广环保型农药和生物除虫技术, 减少对农村自然环境破坏, 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2.6.3 推广应用新技术实现废物循环再利用
我市是畜禽大市, 每年有大量废弃物, 同时每年农业生产还会产生大量作物秸秆, 其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 可以说是宝贵的有机肥资源。要引进和研发利用微生物将畜禽粪便、作物秸等废弃物发酵转化为有机肥的相关技术, 这样生产的肥料不但能改良土壤而且还可以防治土传病害。利用我市丰富的养殖资源, 大力推广沼气技术。如利用小规模的鸡养殖场产生的粪便建供家庭日常生活使用或供蔬菜大棚的能源消耗沼气厂。大型成规模养殖场通过沼气产业化, 实行规模生产沼气罐装, 沼气池产生的沼渣、沼液又可以当作肥料用于农田, 形成闭合的循环。
2.7 创新和推广民生科技, 不断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2.7.1 医疗卫生技术研究与应用
重大疾病防治, 围绕重大慢性病、重大传染病、常见多发病、地方病、职业病、出生缺陷及遗传病等领域, 开展社区预防、早期诊治和康复技术研究, 提升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水平。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 开展避孕节育新技术、妊娠和生殖检测技术、出生缺陷早期筛查检测及诊断技术研究, 提高人口素质。公共卫生, 围绕食品、药品、环境安全等公共卫生领域, 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公共卫生服务平台研究, 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7.2 生活环境治理研究与应用
针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生活环境相对较差等问题, 以农村为平台, 统筹城镇建设科技与农村科技的发展, 推进农村技术研发和应用。要积极开发和应用以饮水安全、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利用为重点的农村生活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以节水节地节能、太阳能利用、风能利用为重点的农村资源循环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以绿色节能建材、特色化民居、住宅开发建设标准为重点的农村住宅建设技术、以农村社区规划和设计、道路建设和社区建设配套设施为重点的规划与建设技术, 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8 培养农村科技人才,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力保障
2.8.1 加强培训、实施农业科技传播工程
农村基层干部、青壮年农民、农村妇女以及农民企业家等培训对象, 围绕各地的农业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 采取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分类培训。在加强技术培训的同时增加农业政策法规和经营管理的内容, 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 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 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建立覆盖全市的农业科技传播站和12396星火科技服务热线。
2.8.2 完善实施农业科技特派员创业工程
结合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大农业科技专项等项目的实施, 发现、培养和集聚高素质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 不断完善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根据县域产业特点, 合理选派科技特派员。鼓励科技特派员在基层创业, 兴办合办科技企业、科技服务组织, 转化推广科技成果。支持科技特派员创建科技示范基地, 帮助培育科技示范户。
2.9 立足邢台地理特点, 发展山区农业科技, 促进山区综合开发
2.9.1 加大对山区扶贫开发支持力度
要建立生态功能区经济转型基金, 用于支持山区进行产业的生态化改造、生态型产业开发;要设立山区经济技术开发支农专项资金, 调动科技人员进山的积极性;加大山区创业奖的力度, 鼓励各类人员参加山区的开发建设。建立生态工程长效管理体制和机制, 将生态建设延伸到生态产业开发和新农村建设领域。
2.9.2 加大对果品提质增效力度
利用山区果品资源“种类多、潜力大”的特点, 重点开发核桃、酸枣、甜柿、桃、杏等小杂果, 将小品种做成大品种。采用推广提质增效技术, 对传统优势品种进行改造, 通过优良品种选育、标准化生产栽培、个性化功能食品培育、早中晚熟市场化果品开发;利用现代高技术果品深加工, 生产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绿色食品、健康食品;延长产业链, 深度拓展果品生产的发展空间。
2.9.3 加大山区农业生产的科研开发与应用
要积极研发稀缺果品资源的功能开发与规模化生产技术, 构建果品安全生产的标准化体系和绿色生态环境建设。开发设施农业与高价值农产品生产技术、错季菜生产技术、果树生态需水与干果经济林结构节水技术、水———肥———能———体化管理与水肥耦合技术、雨水资源利用与工程———生物———化学综合节水技术, 实现农业发展与山区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加大生产环节关键安全技术研究与突破, 推广应用病虫害与天敌的拮抗机制及生态防治技术、生物制剂和生物农药研发技术, 绿色生态环境控制技术、农产品产后储运保鲜与加工技术, 完善果品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体系。要加大对生态养殖技术、优种鸡兔引种与健康养殖技术、药材主要有效成分提取与无公害加工技术、多功能营养食品开发技术、耐储藏果树新品种培育技术、适宜机械化采收与加工品种的创制技术、果品产后储运保鲜与加工技术的研发力度, 提高山区农业的科学发展水平。
3 邢台市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3.1 制定促进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政策
3.1.1 建立人才专项资金,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引进
在人员编制、高级职称职数等方面适当放宽政策, 给予充分的用人自主权。设立农业科技人才专项资金, 用于引进农业科研高层次人才。改善农业科技人员待遇, 激发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
3.1.2 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力度, 确保重大科技专项资金向农业科技倾斜
支持和改善农业科研院所科研条件建设。加大财政专项支持力度, 尤其对科研试验基地建设、实验室正常维护、种质资源保护、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确立申请国家省级专项资金良种培育及转化科研单位技术性收入减免政策, 支持补贴科技龙头企业认定。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 建立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作为配套, 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业科技创业风险投资的企业。引导金融机构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开展融资、担保和保险等服务。落实有关税收支持政策, 降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广服务的成本。继续支持组织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示范县项目、农业科技转化资金项目、省科技项目, 以争取更多国家和省级支持资金。
3.2 创新推动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机制
3.2.1 完善农业科研投入机制确立农业科研单位社会纯公益性性质的定位
农业科研周期长、见效慢, 服务的对象是“三农”, 体现的是社会效益, 投入必然是要以政府为主。同时要发挥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 完善企业实施涉农科技计划和相关科技计划课题的配套投入制度, 引导企业对农业科技的研发投入。农业科研机构是农业科技成果创新的主体, 企业是转化农业科技成果的主体, 农民是应用农业科技成果的主体。完善现有农业科研经费投入机制。要保障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增长与政府财政收入同比例增长, 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持续的经费, 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要完善农业科研经费投入方向选择, 真正使资金流向“三农”真正需要的领域,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增加投入改善乡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条件, 以吸引人才, 稳定队伍, 提高农村科技服务水平。
3.2.2 突破体制局限, 逐步形成科研推广一体化的科技支撑体系
1)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整合农、林、牧、渔、农机科技资源和力量。打破部门利益, 建立大农类综合性市级农业科研机构, 实行市政府直接管理, 建立市科委、发改委、教委、财政局、农口各局、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多部门协作机制, 增强综合创新服务能力。
2) 以建立现代农业技术支撑体系为突破口,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立足邢台农业产业发展需要, 构建以市农科院为骨架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3.2.3 创新培训机制, 提高基层技术推广队伍的业务能力
以各级农业院校和培训中心为基地, 结合农业科技项目推广, 加强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培养和培训, 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和对农业生产的全程技术服务、信息服务能力。通过科技入户示范工程, 围绕重点推广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进村入户, 做好农民特别是对有志于在发展的农村青少年的技术培训工作,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农村科技因素建设研究 篇2
1背景
1.1消除“数字鸿沟”
湖北省科技资源在城乡间、先进和落后地区存在不平衡的现象,武汉地区集中了全省独立科研机构数量的45.19%、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47.40%、科技经费筹集额的71.06%、科技项目数的67.44%,是全省科技资源的聚集中心。
开展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研究,面向基层和广大农村提供全方位服务,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和利用,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动,打破城市乡村、先进落后地区的空间制约,实现科技资源的共享,扩大知识信息的传播范围和辐射力,消除基层的科技资源缺失,促进地区科技和经济均衡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1.2集成社会资源
目前湖北省政府部门、涉农单位已建立了大量的农业科技服务设施和机构,建设了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而且在部分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但是,在基层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分散的、单个的用户在信息设备投入、信息资源的利用、信息获取能力方面仍存在局限。
开展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研究,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形式,按照“集成、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进一步增强和完善农村科技信息的采集、加工、发布和传播功能,对基层所需的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组合,把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延伸到县、乡镇、村、龙头企业和专业户,调动、分配和优先使用各种资源,面向农民和广大中小企业提供科技、政策和市场信息服务,有利于提高湖北省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增强国民经济实力。
1.3科技进村
农村科技工作的水平体现着“科技富民”的能力,制约着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开展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研究,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科技服务工作中,搭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县、乡、村三级联动。农村信息员和技术服务型专家结合的社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是加强农村科技工作、创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突破口,能够面向中小企业和农民提供科技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农村科技部门和“落地入户”的农村信息服务“基层队伍”的作用,实现科技、市场、政策信息的进村入户,现场帮助农民和中小企业解决在发展经济中的困难和问题,解决了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的时空阻隔,提高了服务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 体系方案
2.1 总体目标
开展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研究总体目标是要使该系统成为湖北省农村科技经济信息服务的主要支撑;成为面向农民、面向中小企业、面向政府决策各个环节的主要平台;成为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农村科技管理现代化的主要环节;成为倡导科学文明,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力争将该系统建成全国一流,体现中部特色,运作效率高、社会效益好、辐射面广、技术先进、信息资源丰富的省级示范性系统。
2.2 主要任务
在对农村科技信息深层次、全方位的需求分析基础上,按照统一通信规范格式将海量分散的、异构的信息资源整合一起的软件平台,它有效地共享和管理分散的农村科技信息资源。
(1)统一的用户输入接口,用户可以使用不同的输入方式(手机、短信、Web浏览、电话等等)与平台进行交流。
(2)建立智能的搜索查询方式。用户可以使用自然语言查询、模糊搜索等多种查询方法对共享平台的科技信息进行快速查找,方便实用。
(3)建立强大的中央级服务平台。拥有权威、全面、内容新、数量庞大的农村科技信息。
(4)有地方特色的可扩展的地方级服务平台。地方级服务平台的信息是有地方特色的、实时性很强的信息,并可以扩展下一级地方级服务平台。
(5)灵活的信息扩展功能。信息库可以动态地加入、删除、更新。地方网站通过申请、认证加盟到信息服务平台。中央级或地方级服务平台可以访问远程或本地的信息库,调用整个信息共享网络信息库的资源。
(6)有众多的信息服务系统。如专家咨询系统、信息订阅系统、专家系统、统计系统和多媒体课件等,并且提供了API接口,可以方便地接入新的信息服务系统。
2.3 技术路线
系统建设采用“虚”、“实”结合的办法,建设全省统一的农村科技信息资源联盟的提供系统———湖北农村科技资源网,内嵌自主开发的基层智能科技信息共享系统,形成一个统一域名、统一访问界面、覆盖全省且上联国家中心网的大型宽带农村科技信息网络服务主平台,实现宽带互联和全省科技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具体措施为:
(1)通过光纤互联的形式,实现湖北农村科技网与湖北教育信息平台的“对接”,加强湖北省科技信息与教育信息的集成。
(2)采用统一智能科技信息共享系统,利用网络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对有关科技信息服务机构数据的提取与集成。
(3)采用中心提供空间的形式,用户则使用10M、100M等速率的光纤或其他方式接入,实现对市县科技信息资源的集成。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框架图如图1所示。
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整合工作可分内容、分阶段实行。计划首先确定整合目标并提供管理与技术的双重保障;其次,依据管理规范与技术标准建立标准平台;最后在标准平台上进行信息资源建设(包括新增信息资源与转化原有资源)。系统目标为:
(1)统一的域名访问。
(2)统一的用户访问界面。
(3)统一的信息内容提供。
(4)统一的用户管理。
建设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以整合现有的硬件设备、信息资源、专业人才为原则,将现有的科技、农业、气象、教育、信息产业等部门,地市科技信息网等相对分散的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建成技术先进、资源共享的省级科技信息资源库,提供分类科学、实用有效的科技信息,同时与国家科技部农村中心中国农村科技信息网资源对接,共建共享。农村科技信息共享系统建设采取“共建共享”的方式网络参与单位。即网络参与单位共同确定资源建设的重点,统一标准、格式,分工实施,统一发布。
整合资源包括地区数据、气象数据、气候特征数据、土壤数据、农业专家数据、品种信息(作物类、果树类、蔬菜类、牧草类、观赏园艺类、特种经济植物类、畜牧类、水产类、特种养殖类、宠物类、普通农药)实用技术(实用技术、农业基础培训、绿色食品、科技成果、新闻动态、生活百科、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市场信息、企业信息、产品信息、用户信息、基层教育等各种信息资源。
3 结语
经过多年的建设,可以说目前湖北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具备了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条件。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农村通信和农村信息化发展机制尚不健全。农村信息化管理体制不够顺畅,信息化建设协调难度大,农村信息化存在的投资分散、重复建设等体制性问题仍未得到完全解决;其次,全省涉农信息内容丰富,但资源共享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目前绝大部分涉农信息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和部门,面向广大农民的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尚未形成,资源共享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第三,全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硬件”建设有待加快,同时诸如人才支撑、组织管理、后续服务等“软件”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为了更好地建设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1)继续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信息化基础网络建设应采取以“村村通工程”为基础、以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为契机、“多网合一”综合建网的方式来推进,技术方式上采用光纤敷设+PON的模式以满足农村地区的宽窄带综合通信需求。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协调解决农村信息化接入点建设过程中征地、供电、赔偿等问题,简化审批手续,实行特事特办,不断降低建设成本。
(2)加快推动涉农信息资源整合步伐。以“求实效、重服务、广覆盖”为原则,整合资源,共建平台,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整合当前分布在各部门、各地区的涉农信息资源,建立统一共享的信息资源库;另一方面,加强本地信息的采集和加快整理工作,提高涉农信息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强农村信息化技术和业务应用的推广引导。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信息化致富的认识,使农民群众能积极使用各类信息化新业务、新技术,提高农村电话使用率,实现农村信息化的良性发展。适时开发农村信息化产品,大力推进信息业务和技术在农产品供求信息发布与采集、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应用,促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4)充分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农村信息化起点低、条件相对落后,需要地方政府的协调和组织,电信运营企业应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工作,争取政府支持,紧紧依靠地方政府,争取把农村信息化建设纳入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取得政府的支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重要的指挥、组织、协调作用。
参考文献
[1]伍玲.试论农业信息资源网络化建设与开发.情报科学,2004,(2).
[2]李哈章.搞好我省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促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图书馆2002,(3).
[3]廖小燕.试论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图书情报知识,2003,(2).
[4]白茹莉.网络环境下中国农业信息资源深层次开发和利用.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2,(3).
农村科技因素建设研究 篇3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据统计,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取得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50%,而发达国家已超过80%[1]。即使在已经转化的部分,效率也不高。肖红波、王济民测算了2000—2009年我国粮食综合技术效率的变化,发现全国粮食综合技术效率平均为0.864,纯技术效率平均为0.917[2]。
在资源总量极其有限的情况下,科学技术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2012年1月1日,中共中央一号文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3]。农业科技被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在现实生活中,农业科技大多为科研机构所掌握,如何将它向生产者传递、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成为一项新的课题。
在诸多的尝试中,江苏省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建设可谓一枝独秀。2011年江苏省以61.2%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稳居全国第一位,远远超过全国53.5%的平均水平[4],其中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 江苏省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建设现状
江苏省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始建于2008年,它借鉴现代商品超市的理念,将成果、技术、信息等科技要素整合到科技超市平台,由农民各取所需。超市共分三个层级:总店、分店和便利店。发展至今,超市共有4个总店,67个分店和147个便利店。除总店均分布在南京外,分店和便利店遍布全省各市,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表1是江苏省农业科技服务超市的分布图。
家
注:根据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官网资料整理(http://www.jskjcs.com/)
江苏省农村科技服务超市以有店面、有队伍、有网络、有基地、有成果、有品牌等六有为主要模式,以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为商品,旨在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公益性、非营利、不增加农民负担为原则,整合现有资源,集成优势,带动农业生产力发展[5]。
从近年来的实践来看,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六有模式为各地的科技型企业、农业科技园区、合作经济组织服务实现了科技和农户的零距离结合,是符合江苏省农业规模化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的科技服务有效模式。如最早一批建设的灌云县科技超市,现总店面已建成1 296平方米,其中:成果展示区为7 000平方米,成果交易区为300平方米,成果示范区为10 000平方米,现代化良种繁育区为3 500平方米,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10 000亩;便利店已发展至9家,在总店的支持下,累计接待种养大户咨询近万次,推广农作物新品种12个、畜禽新品种5个,联系销售蔬菜农产品480吨,带动相关农业专业合作社7家,辐射带动农户2 000户,户均增收8 000元,为灌云县现代农业发展打造了快速发展的平台和品牌,形成了完善的服务和保障体系,发展了农业、致富了农民、壮大了企业[4]。又如东台茧丝绸产业科技服务超市,自2009年3月建设以来,主要通过“蚕业合作社+公司+工厂+蚕农”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把农村科技超市分店、便利店和农户紧密结合起来,利用分店和便利店向农户提供蚕种统一配供、桑园统一治虫、物资统一供应、蚕室蚕具统一消毒、小蚕统一共育、技术统一指导、统一标准生产、蚕茧统一品牌等服务,帮助养蚕农户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收入,近年来,先后培训蚕农3 000多人,接受咨询200多次,发布实用技术信息120多条。科技服务超市的有力推进,成为江苏省各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的推进器[7]。
3 江苏省农村科技服务超市运行机制
江苏省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经营方式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所以其管理运行机制是以政府机制为引导,主要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机制来设计的,具体包括政府引导机制、企业管理机制、市场竞争机制、品牌信誉机制、多元投资机制和科技转化机制等。良好的机制为科技服务超市的运行奠定了基础,具体而言如下:
一是政府引导机制。建设农村科技服务超市,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致富,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离不开政府有关部门的有力引导。政府引导就是政府要在农村科技服务超市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着重做好组织、指导、扶持和服务工作,为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创造和谐环境及基础条件,成为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推进器”。
二是企业管理机制。企业管理机制是指企业管理活动内在的管理要素有机组合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主要包括约束机制、激励机制、流动机制、效率与公平机制和资本扩张机制。江苏省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充分借鉴了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如:总店制定《江苏科技服务超市考评奖惩办法》,制定相应的上报工作计划、员工培训方案、专家管理办法、超市“万村行”管理条例、网络管理办法、总店章程和具体案;级店的考核实行认定合格挂牌制、考核星级评定制;利店的考核实行年审制。分店、便利店的认定标准、星级标准、绩效考核指标和办法由总店统一制定。
三是市场竞争机制。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中同类经济行为主体为自身利益考虑,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排斥同类经济行为主体的相同行为的表现。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建设充分体现了市场竞争机制,它将农业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建成分店、便利店,鼓励各店之间进行市场竞争,从而优胜劣汰,使分店具备更好的服务用户的能力,为“三农”提供科技支撑。
四是品牌信誉机制。品牌信誉形象是社会公众及消费者对一个品牌信任度的认知和评价,其实质来源于产品信誉。如图1所示,由政府引导的市场化机制运作将打造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在农民心目中的品牌形象:“科技无假货,件件请放心”。科技服务超市将通过六有来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使得农民信赖科技超市,能够有效识别科技超市和其他经营者的差异,成为忠诚的消费者。
五是多元投资机制。农村科技服务超市是一个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仅仅依靠政府投入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在投资模式上应争取政府支持与吸引民间投资相结合、资本投资与技术投资相结合。总店的工作经费主要以政府支持为主,分店、便利店的基础建设由有关县(市、区)科技局直接支持,工作经费前期自筹,后期根据绩效考核给予奖励补助。便利店以自主性经营为主,通过开展日常的科技服务、经营农资等获得合理利润来维持正常的经营和发展。分店、便利店均实行独立经济核算,自负盈亏。
六是科技转化机制。农村科技服务超市根据江苏省的实际需求和地域特点,广泛筛选、采集和引进国内外农业科技高新成果、先进实用新技术在江苏推广应用。在政府引导下,科技项目、科技补贴获得的成果将直接成为超市的主打产品,保证科技产品的第一时间上市,从而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积极与科研院所联合申报项目,以有关项目为依托开展技术培训。
4 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然而,正如其他许多新生事物一样,江苏省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发展同样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科技服务超市技术人才总量不足。目前,农村科技服务超市专家团队虽然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技术人才总量仍显不足[8]。从总店层次来看,榜上有名的各个领域专家共346人,虽然人数众多,但几乎全部是省农科院或者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兼职人员,这些兼职人员本身虽然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但每年贡献给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时间却非常有限,使得农村科技服务超市仍然缺乏足够的领军型人才;从基层分店、便利店层次来看,部分农技人员素质尚有待提高,且人员年龄老化问题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进一步发展。
二是农村科技服务超市跟踪服务体系尚未建立。普通超市出售的是商品,顾客在商品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会寻求超市售后服务体系的帮助;农村科技服务超市无偿或有偿提供的是科技,它比普通商品更需要完善的售后跟踪服务体系。例如农民从超市获得某作物新的研发品种栽种后,当新品种遭遇病虫害、施肥、灌溉等一系列新问题时,往往又需要熟悉情况的专家予以解答,这就需要超市提供完善的跟踪服务体系。然而,这个体系至今尚未建立,影响了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
三是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省内各地区发展不均衡。江苏省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进,然而,省内各地区的发展并不均衡。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省内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科技贡献率反而落后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如省会城市南京,2011年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60.48%,低于全省平均值0.74%,这与农业科研成果很少在本地转化、实用性也不高有密切的关系。
四是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网络使用率明显偏低。从2008年的初步试点到2010年开始的全面推进,江苏省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建设已经历时近四年,但是其使用率仍然明显偏低。以超市的一大服务亮点——网上咨询平台为例,从2010年系统开放至笔者查询的2012年7月7日,七个咨询模板的主题仅有3 123个,其中“意杨深加工”咨询模板的主题更仅为8个,最新更新时间为2010年8月25日。另外,农村科技服务超市专家回复咨询速度慢。点击超市的网上咨询平台,可以发现有关咨询的回复速度普遍较慢,一般间隔时间为几天,长的甚至历时数月,更有甚者跨度将近一年。在遇到问题求助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回复,这大大挫伤了农民使用超市服务的积极性。
五是科技产品和服务的本土化程度低[9]。江苏省地域跨度比较大,各地区的农业生产环境各不相同,总店层次的科技成果往往不能直接应用于不同的地区,这就要求各分店及便利店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生产条件,对科技成果进行本土化改良,以使农业科技能更好地服务于当地老百姓。然而从科技服务超市当前的发展来看,这方面的服务尚有欠缺。
5 结论和建议
江苏省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经过四年的建设,已经初见成效,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然而,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农村科技服务超市今后更加健康地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知名度[10]。为了充分发挥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作用,应当努力提高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知名度,可以运用网络、电视、新闻、宣传标语等多种手段,加强宣传力度,努力使农村科技服务超市深入民心。
(2)改善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服务质量,加强跟踪服务体系的建设。目前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利用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服务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超市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应放在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上。例如,针对网上咨询平台回复速度慢的问题,可以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搜集问题并与当值专家联系,或者通过技术手段将网上咨询与当值专家手机相关联,提醒专家进行及时回复,以提高回复速度,使回复更具有时效性,从而改善超市咨询服务的质量。
(3)进一步加强专家队伍的建设。专家队伍的建设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扶持。在总店层次,可以安排一定数量的专家专门负责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工作,以逐渐形成农村科技服务的领军型团队;在分店和便利店层次,一方面加强现有科技特派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其业务水平,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引进年轻人才,使科技特派员的团队更有活力,也更具备创新性思维。
(4)省内各地区齐头并进,全面推进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工作。针对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省内各地区发展并不均衡的问题,有关部门应充分重视,在省内各市县全面推进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工作,以全面提高各地区的农业科技贡献率。
参考文献
[1]刘春香,闫国庆.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成效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2(2):32-37
[2]肖红波,王济民.新世纪以来我国粮食综合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2(1):36-46
[3]人民网.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农业科技官员称系根本出路[EB/OL].(2012-02-02)[2012-07-04].http://js.people.com.cn/html/2012/02/02/74279.html
[4]人民网.去年江苏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1.2%居全国第一[EB/OL].(2012-03-01)[2012-07-04].http://js.people.com.cn/html/2012/03/01/84756.html
[5]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科技服务超市简介[EB/OL].(2010-04-12)[2012-07-08].http://www.jskjcs.com/sfshop/ShowArticle.asp?ArticleID=25
[6]江苏省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灌云分店.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灌云分店简介[EB/OL].(2010)[2012-8-28].http://www.gyxyst.com/SysMessage.aspx?type=1
[7]南农新闻.我校专家组团调研合作推广新模式“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EB/OL].(2010-08-21)[2012-08-29].ht-tp://news.njau.edu.cn/?m=text&id=28154
[8]李娜,吴翔,周建涛,等.简析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建设现状[J].农业科技管理,2012(2):62-65
[9]易启洪,任仲平.江西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WOT分析及创新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5):13-14
农村科技因素建设研究 篇4
1 科技创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
1.1 从农村现状出发
任何进步与发展都必须从实际出发, 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的实际, 都是农村现状, 因此, 农村现状是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的结合点和共同出发点。需要明确的是, 我国的农村现状是复杂的、多样的, 对科技和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也是多层次的、多方面的。不仅指土地、水源、矿产等自然资源现状;水利、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现状;也包括农业生产水平、农产品品种与产量现状;还包括农民自身的种植习惯、农村基层组织、民风民俗、乡规民约、乡土知识等人文、社会、精神方面的现状。由于我国农村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地域特征明显, 各地的农村现状也呈现出复杂、多元的特点, 这就决定了各地的新农村建设要走特色发展的道路, 科技创新成果除了需具有普适性外, 也应重视特色性和成果的适应性。
目前我国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20%提高到45%左右。最近, 农业部在“建设农业‘七大体系’,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保障”一文中又明确提出, 到2010年, 科技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将由目前的45%提高到50%。提高科技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 不仅需要国家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的投入,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加快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更需要将科技创新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 从实际出发, 挖掘农民的科技需求。
1.2 科技创新与“生产发展”的互动关系
历史经验表明科技进步是生产发展的强大动力, 纵观人类农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无不以技术变革为动力、以技术进步为标志。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有着发展农业的悠久历史和重视农业科学技术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 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 科技创新能力日益增强。我国在杂交水稻、基因组研究、动物疫病防控、林业生态等方面获得重大进展, 动植物良种选育、节水灌溉、人工林营造、气象预报、防沙治沙等一大批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为促进我国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农业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必将促进农村生产力实现更大发展。
科技进步成为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因。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位的要求是“生产发展”,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中的关键性要素, 其作用不是外力助推, 而是强大的内在驱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人均资源相对不足, 决定了必须把推进科技进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根本措施。调整农业结构, 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 缓解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 发展高效农业, 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 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进入2l世纪, 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 生物技术、信息科学在农业领域应用转化的速度不断加快;日趋活跃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起点。因此, 新农村建设对缩短科技成果转化周期, 加快应用与推广的速度, 带动农村生产力不断跃升等方面的需求, 成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首先,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也是粮食消费大国。同时, 粮食优质化、多样化、专用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形成我国粮食丰产的长效能力, 确保粮食安全, 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到2010年, 我国粮食生产能力需要达到5.5亿吨, 今后5年内粮食生产能力要提高8 000万吨, 粮食作物单产必须保持2%的年均递增率。到2030年前后, 我国人口将增加3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及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 我国粮食总需求量将达到6.5~7亿吨, 单产要增加40%以上 (李学勇, 2003) 。因此迫切需要依靠常规技术和生物技术结合的新途径, 发掘优异农作物基因资源, 培养高产优质抗逆品种, 加强与之配套的栽培耕作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等研究, 稳定提升粮食增产能力, 保障粮食安全。
其次, 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大幅度提高农村生产力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我国农业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 必须依靠科技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的粮食、油脂、果蔬、林业、肉类、乳品等加工业有了很大发展, 但在总体上初级加工产品多, 综合利用差;企业规模小, 技术水平低, 能耗和成本高, 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新农村建设中, 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 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同时, 农业生产发展也将为科技创新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空间。在农产品基本满足社会口粮需求和商品率增长的条件下, 农业由初级农产品生产向相关领域的拓展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领域的拓展, 一是需要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农产品加工, 二是在新的社会需求和新的科技推动下发展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等新兴领域, 不断拓展农业的领域和对象, 既能缓解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又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实现农民增收, 取得良好的综合效果。不断拓展的研究领域将成为科技创新的拉动力, 使得科技发展不仅要为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优化生态提供支撑, 更要面向长远, 在新的领域和空间中, 培育新的产业,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引领作用。
此外, 新农村建设还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政策保障和更好的基层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惠及了广大农村和亿万农民。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 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保护农业知识产权等政策法规日益完善, 为农业科技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1.3 科技创新与“生活宽裕”的互动关系
正如有关学者所言, 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本目的在物质方面的具体体现 (张爱芹, 沈秀敏, 2006) 。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和受益者, 对生活宽裕的理解和认识是多元而广泛的。它不仅仅指农民收入的增加, 还包括收入渠道的拓宽、增收环境的改善、收入稳定性的增加、农村公共物品投入更趋合理等诸多丰富的内容。农民的这些需求无一不体现出对科技创新的要求。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增收渠道一方面需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 另一方面也要依靠新发明、新创造的成果推广、应用, 转变农业生产结构和增长方式。改善农民的增收环境, 增加收入稳定性, 急需将电视、电脑、网络、通讯等高科技产品推广、应用到农村, 改变农民的认识水平和生活方式。增加农村公共物品投入, 并使公共物品配置日趋合理, 也要依赖科技改善农村道路、饮用水、灌溉、燃料、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资源的配置。
随着科技成果的不断推广应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民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接受和认识程度也将不断提高, 这将进一步刺激农民对科技创新需求的升级。
1.4 科技创新与“乡风文明”的互动关系
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主要体现为村长的文化与法制建设、移风易俗、社会治安以及新型农民的培养等方面, 其核心和本质是推进农民的知识化、文明化、现代化,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 需要加快改革现行的农业科技运行和转化机制, 发挥科技的典型示范作用, 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 促进科学研究面向生产第一线, 科技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 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科技服务。另一方面, 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培养有文化、懂科技、能致富的新型农民, 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长远、根本大计。总体上讲, 我国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 致富能力不强, 培养新型农民, 需要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形成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实现农村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迫切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和大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要通过农民培训、职业教育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技术指导等多种方式,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科技创新的发展、科技成果的推广和普及利用, 有助于破除由于无知而形成的封建迷信, 有利于在乡村倡导崇尚科学的新风尚,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信科学、依赖科学的风尚一旦在农民中形成, 农民自身对知识的渴求也将得到有效激发, 必将形成一代知识化、现代化的新型农民, 他们将更有力地推进科技创新的发展。
1.5 科技创新与“村容整洁”的互动关系
村容整洁不仅是指村庄的道路、房屋等整齐美观, 还包括广义的农业和农村环境改善。近年来, 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和困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随着现代农业生产中工业性投入的显著增加以及对资源的掠夺性经营, 加上工业生产及城乡生活废弃物对农业环境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农业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当代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 期望着有一个优美的生存环境及和谐的生产环境, 因此,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热点问题。农业环境由于涉及到广大的农村地区, 同时又严重影响到城市环境, 对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质量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需要科技支撑。我国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社区科学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住宅建设中高耗材、高耗能和污染现象还较为普遍;农民因病致贫的现象仍然存在;部分农村人口还喝不上清洁安全的饮用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科学技术责任重大。
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需要科技支撑。我国人均耕地和水资源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 资源、生态、环境的瓶颈制约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任务十分繁重。我国每年约有农业废弃物40多亿吨, 其中畜禽粪便排放量26.1亿吨, 农作物秸秆7亿吨, 废气农膜等塑料2.5亿吨, 肉类加工厂 (包括肉联厂、皮革厂和屠宰场) 废弃物0.5~0.65亿吨。预计2020年我国的农业废弃物将达到年产生秸秆9.5~11亿吨, 畜禽粪便41亿吨, 这既是个很大的污染源, 又是个很大的生物质资源。要达到农村村容整洁, 迫切需要开发紧缺资源取代技术和环境改良技术, 遏制资源环境恶化的趋势, 提供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整洁的生活环境 (梁荣, 2005) 。
新农村建设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其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是立体的、持续的, 因此, 科技创新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的同时, 自身也将不断得到提高和拓展, 即新农村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6 科技创新与“管理民主”的互动关系
管理民主是要建立农民利益诉求的理性表达机制, 用农民的意愿检验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重要部分,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目前, 我国农民的民主政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 大部分农民对“民主”的理解尚需加强, 对民主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各地的民主政治发展程度也很不平衡。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是影响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培训, 是提升农民各方面素质的主要途径, 也是增强农民民主意识的主要手段。
先进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 增强国家的持续创新能力必须适时调整创新体制。既要加强科技创新, 又要推进体制创新。新农村建设有赖于科技的突破和产业的发展, 同时, 也要求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要求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新农村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 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 必然有些体制和机制表现出与实际情况的不相适应, 因此, 在技术创新的同时, 必须不断推进体制创新。
2 建立科技创新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
如上所述, 科技创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撑和引领作用, 新农村建设又为科技创新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为了促使两者的良性互动, 必须有一定的互动机制作为保障。
2.1 建立高效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
从国家的战略方针和国际经验中可以看出,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 而农业科技创新则更多地要依靠国家投入和科研、教育机构来完成。因此, 要使科技创新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必须建立两者之间高效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一方面, 要将农业生产实际和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产生的科技需求、新科技成果应用的效果等有效地传递给农业科研机构等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另一方面, 也要将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动态及时传递给农民, 促进农民了解、应用新技术、新成果, 从而提高生产水平, 改善农村现状, 促进新农村建设。在实践中, 政府倡导实施的“特派员工程”、“信息村村通工程”等都是建立信息沟通机制的有效措施。基础设施上, 需要进一步加强公益性农业信息数据库和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支撑新农村建设的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共享平台。
2.2 建立完善的科技推广服务机制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是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实践的重要环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建立完善的科技推广服务机制, 才能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 也才能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潜力。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农业科技应用的重要环节, 健全推广机构对提升科技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除了充分利用国家原有的推广体系以外, 建立集体、个人和企业参与的农业推广综合体系是一个重要的选择途径。国家应该从长远利益出发, 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制, 使对农业推广人员的培训制度化, 为农业科技应用与实践创造出一条“农业科技服务高速路”, 有效地改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质量。
2.3 完善科技入户的培训、指导机制
我国目前的农村体制以一家一户的独立经营为主, 建立科技入户的培训、指导机制, 既是适应家庭承包经营的重大科技推广制度创新, 也是大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的重要举措, 更是当前推动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着力点。科技入户工程的顺利实施, 必将为我国的家庭承包经营体制注入新的活力, 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 (张宝文, 2005) 。第一, 要建立科技人员入户服务制度, 这是把科技成果直接传递到千家万户最快速和最有效的途径。第二, 要建立科技示范到田的制度, 把农业科研单位的科技示范安排到农民的责任田里, 以少带多, 以点带面, 有利于扩大示范效果和农民从中受益。第三, 建立多层次、实用性强的农民培训制度。科技教育和科技培训是实施科技到户的重要环节, 现代农业更是离不开科技教育。由于农民需求的多样性和农民素质的局限性, 针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必须有层次、有重点、有选择、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 切忌盲目教育。
总之, 新农村建设包括产业、经济的发展, 农民收入的提高, 是一个涵盖整个农村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宏伟目标, 支撑新农村建设的科技创新也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围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综合目标扎实稳步地推进。两者须以农民实际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结合点, 良性互动, 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摘要:科技创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是国家的重要战略决策, 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角度出发, 分析和阐述了科技创新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 并提出促进两者共同发展的互动机制。
关键词:科技创新,新农村建设,互动机制
参考文献
[1]瞿振元, 等.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36-38.
[2]陈水乡.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57-60.
[3]潘维, 贺雪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113-117.
[4]李贵卿, 朱永清.对农业科技创新适应新农村建设科技需求的思考[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7 (1) :106-108.
[5]孙站成, 梅方竹.关于构建区域农业创新体系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 2004 (4) :6-8.
[6]籍增顺.新农村建设科技需求与保障体系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 2007 (4) :3-6.
[7]李学勇.发挥科技进步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J].中国软科学, 2006 (7) :1-5.
[8]潘斌.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J].农业经济, 2007 (9) :43-44.
[9]张敏燕.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建设新农村[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9) :188-189.
农村科技因素建设研究 篇5
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主要是指, 在城乡社会结构的范围内, 将农村人口不同年龄段作为研究对象, 以实现促进农民身体健康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文化建设行为, 是包括对农村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以及竞技体育在内的体育文化建设活动的总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是针对居住在农村的人口进行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总和, 既是一种新的文化理念的注入, 同时也是农民的价值观、体育意识以及生活习惯的重新塑造。这种文化建设主要以人的身体为基础, 身心并重, 不拘泥于形式, 重在活动参与, 易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二、绍兴市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
1、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农民生活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 与以前相比, 农民的劳动时间大幅减少, 劳动强度也在不断减弱, 因缺少锻炼而出现的疾病已经不局限于城市居民, 农村人口在最近几年因缺乏锻炼而出现身体问题的病例大幅增加。在对绍兴市农村人口身体状况进行调查的过程中, 农民患有各种慢性病的人数占总调查人口总数的23%。分析其主要原因:女性主要因为长期缺少身体活动, 而男性尽管经常参加体力劳动但由于其不洁的生活习惯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其身体出现多种问题。调查表明, 绍兴市农村80%的男性有吸烟习惯, 平均每人每天的吸烟量在十五支;有30%的男性有饮酒习惯, 平均每人每天饮酒量在200g—600g之间。由于身体健康问题的存在, 使农民更不愿意“活动”, 久而久之, 身体状况会更差, 导致恶性循环。
2、农村体育比赛相对较少
有关调查显示, 绍兴市以村级行政单位为参赛单位的体育赛事相当少, 比赛项目也十分有限, 一些比赛项目是农民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的, 在广大农村并不具有普遍性。我国在颁布实施的《全国体育先进县标准的细则》中对乡镇体育工作有着十分明确的规定, 各级乡镇行政单位每年组织体育赛事不能够少于4次, 总体参赛人数不得少于乡镇人口总数的6%。而绍兴市现阶段农村赛事标准与《细则》中的要求出入很大, 与此同时, 在比赛项目的选择上也不符合农民实际, 组织者往往注重排球、篮球、足球等比赛, 而对贴近农民生活的传统比赛项目如:拔河、划船、舞狮子等项目很少提及, 因此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有些项目的设置并没有与当地文化喜好统一起来, 有的只是形式上的一致, 而实际上是“貌合神离”, 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3、农村体育文化指导员缺乏
农村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知识的人员进行指导, 这些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指导员是农村体育文化建设顺利开展的关键力量。在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 近年来, 由于基层体育文化建设管理体系及管理人员的缺乏, 严重阻碍了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指导员队伍的建设。尽管绍兴市的一些基层行政单位设立了指导员一职, 但其实际作用并不大。因此, 必须将指导员队伍建设落到实处, 以指导员为中心, 组织开展体育活动。以最大程度的满足农民的文化生活需求。
三、绍兴市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发展对策
1、加大体育文化宣传力度, 彻底转变农民的体育观念
体育意识文化是人的体育精神、道德观念以及体育知识等意识观念的集中体现。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价值观、知识文化水平以及经济水平的影响, 农民的体育健身意识非常淡薄。针对这一问题, 在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可以利用板报、广播、报纸和电视等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 大力宣传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普及相关体育知识, 介绍体育健身的多种方法。通过这些宣传教育, 可以使广大农民知道体育锻炼的重要作用, 强化其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观念。
2、扶持亲和性强、易于开展的农村民俗体育项目
体育文化建设要与农村实际相结合, 与农村的生活习惯相结合, 开展民俗体育是最好的选择。民俗体育项目是人类文化长期发展的沉淀, 已经深入到广农村居民的内心深处, 因此, 具有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传统项目——划船、踩高跷、舞狮、摔跤等是十分贴近农民生活的, 也是农民喜闻乐见的业余活动形式。这些体育活动项目在形式上比较简单, 并不需要繁琐的准备, 因此更适合在条件相对简陋的农村展开。
3、培养农村体育文化建设骨干, 充分利用当地体育资源
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骨干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一是在农村执教的体育老师, 其二是拥有一定体育知识的乡镇工作人员。对农村体育文化建设骨干的培养能够对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展开起到十分巨大的促进作用。此外, 充分发挥农村体育教师在农村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骨干作用, 加强对农村体育文化建设骨干的培训, 能够使乡镇农村学校师资和学校的体育设施得到充分利用。这能够弥补农村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活动设施的欠缺, 对于推动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摘要: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新农村建设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之一, 因此, 加大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力度, 保证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是当前绍兴市体育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对绍兴市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情况的研究, 分析其制约因素, 提出促进绍兴市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绍兴市,农村体育文化,制约因素,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王占奇.新农村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 2011, (3) .
[2]孟凡强.李宏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1, (2) .
农村科技因素建设研究 篇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心,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依靠和发挥科技的强大支撑作用。在现阶段,科学地评价新农村建设成效,合理地预测分析“十一五”期间科技进步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对进一步指导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评价预测模型的建立
从评价“十一五”期间科技进步对新农村建设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首先预测相关数据,而后测算新农村建设水平,最后采用国内外应用较为普遍的索洛余值法,对其投入产出要素进行修正,建立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模型,从而通过测算科技进步对新农村建设的贡献率来反映科技进步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具体模型如下:
(1)预测方法分析
时间序列移动平均模型是根据时间序列数据逐项推移,依次计算一定项数的序时平均数,以反映长期趋势的数学方法。
设有时间序列y1,y2,…,yt,…,其一次移动平均数为:
式中:为第一次t期移动平均数,N为移动平均的项数。其递推公式为:
通过移动平均可以平滑数据,消除周期变动和不规则变动,使长期趋势显示出来。因此可以用来预测的公式为:,即以第t期移动平均数作为第t+1期的预测值。在时间序列没有明显的趋势变动时,这种一次移动平均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但当时间序列出现直线增加或减少趋势时,用一次移动平均法来预测会出现滞后偏差。因此需要进行二次移动平均修正,利用移动平均滞后偏差的规律来建立趋势的预测模型,所以有:
其递推公式为:
因此,对时间序列{y1},其预测模型为:(3)
其中:
为平滑系数,t为当前时期数,T为由t至预测期的时期数。
(2)测算新农村建设水平
新农村建设水平的评价分析是一个多元综合评价问题,由于主成分分析能有效精简指标和评价综合实力,故选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其具体步骤如下:
(1)指标的同趋势化、标准化(无量纲)处理;
(2)求标准化数据的相关矩阵R;
(3)求R的特征值λi和相应的特征向量μi。求得特征根累计贡献率,其中;
(4)确定主成分个数。通常所取主成分的个数m使得累计贡献率达到85%以上为宜;
(5)写出m个主成分,;
(6)计算主成分的因子负荷,即主成分yi与原变量xk的相关系数;
(7)计算影响农村建设水平的主成分得分。第i年在第j个主成分上的得分为
(8)建立综合评价函数:根据此函数计算得的数值即可视为各阶段农村建设水平。
(3)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
索洛余值法也称增长速度方程法[1],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R.M.Solow利用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生产函数提出的一种计算科技进步的方法。其中,科技进步为广义科技进步,即在影响新农村建设成效的诸因素中,剔除资金、劳动力和自然因素后其余成分的共同作用。
考虑到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情况,在测算科技进步对新农村建设贡献率时,使用索洛增长速度方程的模型形式,增加自然因素的投入要素,即投入要素为资本投入(K)、劳动投入(L)、自然投入(E)、科技进步投入(A),产出要素为新农村建设水平(Y)。各投入要素对产出作用的关系可描述为以下函数形式:
对式(5)作适当变换并对t求全导数:
其中:为资本产出弹性,为劳动产出弹性,为自然产出弹性。据式(6),新农村建设水平增长率解释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加权和,被称作索洛余值,其意义在于当投入要素不变时,由于技术进步、制度安排的改进等因素所引起的农村建设水平的增长,即通常所说的科技进步。
实际应用中,可用差分方程近似代替微分方程,即:
当时间间隔为一年时,即△t=1,将上式同除以,得到科技进步贡献率的计算公式为:
科技进步贡献率=
其中,参数α、β、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估计算得[2]。
此模型不仅可以测算科技进步对新农村建设水平增长的贡献,还可测算资本投入增长、劳动投入增长和自然投入增长对新农村建设水平增长的贡献。
3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根据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遵循系统性、一致性原则、独立性、可测性、科学性和可比性的指标筛选原则[3],建立表1投入产出要素指标体系。
其中,新农村建设水平由表1中七个指标来反映。这些指标是根据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4]依据的“二十字方针”近似确定的,这些指标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新农村建设的各方面水平。
4 模型的应用与结果分析
(1)评价对象的选取
以“十一五”计划间的浙江省新农村建设为对象进行分析,其1991——2005年相关数据如表2。
(2)评价指标值的预测
运用时间序列移动平均模型以前15年数据预测获得“十一五”期间各指标值,结果如表3、表4。
(3)新农村建设水平测算
根据预测值,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表5。
(4)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
根据预测值,利用增长速度方程:
科技进步贡献率=,计算“十一五”期间的年均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如表6。
(5)测算结果分析
测算结果表明:“十一五”计划间,科技进步对浙江省新农村建设水平增长的贡献率份额将高达40.6%,其中包括属于科技进步范畴的因素,如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农村科学管理的进步等,同时也包括了一部分不属于科技进步的因素。因此,实际科技进步贡献率应低于测算结果。此外,可以用上述模型测算“八五”、“九五”、“十五”期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为27.36%、34.53%、37.32%。因此,浙江省科技进步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切实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使科技进步有效地促进浙江新农村建设。
5结语
本研究从预测“十一五”期间科技进步对新农村建设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建立了相关的预测和评价模型,研究不仅根据影响新农村建设成效的实际因素,对索洛余值法的投入要素进行修正,而且还弥补了索洛余值法产出要素单一的缺陷,模型操作简单,实用性强。通过对浙江省新农村建设实证研究表明,此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科技进步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从而为政府出台新农村建设具体举措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裘子法,尹子才等.科技进步及其评价和案例[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宋艳涛.科技进步测算理论方法创新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3:38~43.
[3]叶义成,柯丽华,黄德育.系统综合评价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农村科技因素建设研究 篇7
一、江西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一) 优势 (Strength)
1.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框架初步形成
近年来, 江西省各地科技管理部门根据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资源特点, 围绕地方政府中心工作, 在科学制定科技发展思路和定位的基础上, 逐步建立起比较健全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如信丰县按照“横向拓宽、纵向延伸, 提高县级、加强乡级、配齐村级”的原则, 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科技管理服务体系, 全部配齐了乡、村科技副职, 在赣州市科技局帮助下建成了农村科技信息“户联网”, 每年网上接受技术难题咨询两三万人次, 发布各类信息数千条;余干县建起了“农业科技专家咨询中心”、“新型农民培训基地”等农业科技中介及培训教育机构, 形成了县有培训基地、乡有培训学校、村有培训教室的三级培训网络;在乡镇和行政村建立了烟叶、辣椒、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等技术服务组织, 各类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发展到120多个;高安市依托农业信息网、科技网、党员远程教育网和中小学远程教育网, 建立了“四位一体”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和4 000多个用户服务终端, 形成了市、乡、村、户四级科技信息服务网络, 筹措资金2 900多万元建成了12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 发展各类农业技术协会125个, 有效解决了科技与农业、专家与农户的直接对接问题;南昌县围绕发展都市农业和城郊农业建成了省级、市级和区级科技示范基地19个, 围绕“菜篮子”工程大力发展“名、特、优”产品……综上所述, 经过江西省各级政府与全省农民兄弟的共同努力, 江西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整体框架初步形成。
2. 农业科技成果为农村科技服务提供了动力和源泉
“十一五”前四年里, 江西省在农业新品种的选育、推广、成果转化以及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方面, 累计组织实施1 200多项农业科技项目, 培育、引进、推广应用面在千亩、万头以上农业种养新品种1 700多个, 选育新品种214个, 且有30%以上成为了各地的当家品种;推广先进实用技术1 500多项, 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80多个, 农业新产品产值累计超过1 000亿元, 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平均超过90%以上。这些农业科技成果, 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为有效地开展农村科技服务提供了动力和源泉。
3. 有一支热爱农村、献身农业的科技服务队伍
据江西省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到2009年, 全省共有农业技术人员9.2万人, 按职称分, 高、中、初级农业技术人员分别为6.8万人、1.1万人和1.3万人, 如此壮大的农村科技服务队伍, 是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热爱农村、献身农业, 正在为江西省的三农事业辛勤工作、默默奉献。
(二) 弱势 (Weakness)
1. 农民整体素质偏低, 影响农业科技推广的广度与深度
首先, 江西省较高层次文化程度农业人口比重小, 农业人口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据江西省农业人口普查显示, 到2009年为止, 农村劳动力资源中, 文盲占3.5%;小学文化程度占36.5%;初中文化程度占52.7%;高中文化程度占8.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7%。其次, 近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冲击,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 很多年富力强、有文化、有见识的农村“精英”大量流失, 农村“空巢”化趋势明显。2006年末, 江西省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 18岁以下占19.7%;19~30岁占47.4%。外出从业劳动力中, 初中文化程度占72.9%;高中文化程度占7.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3%。
2. 农技服务机构设置单一, 不能满足农村技术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需求
目前, 政府农技机构一般是在县和乡镇设几个站所, 在村设农技员, 农业新技术大部分通过该体制逐级推广。这种整齐划一的机构设置, 在如今农村种养结构趋向复杂化, 技术、品种更新周期缩短, 生产规模大小悬殊的情况下, 已不能满足农村技术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3. 农技服务经费不足, 制约和影响了农技推广的力度和质量
从1982—2000年的19年中, 江西省政府农技推广投资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一直在0.23%~0.37%之间徘徊, 平均为0.25%。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1.0%, 发展中国家平均也在0.5%左右。可见, 江西省农技推广投资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农技推广投资总量不足, 加之农技推广人员增加较多, 使得资金与人员的匹配关系不协调, 农技推广费用短缺成为制约农技推广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4. 服务方式滞后, 已无力应对服务需求的动态化要求
江西省现有农技推广人员中具有与所从事的推广活动相关的专业学历的不到50%, 将近一半的推广人员没有受过与所从事工作相关的正式教育;基层农技队伍大多已多年未得到补充和更新, 知识结构老化、技术水平有限造成农技服务方式滞后, 无力应对服务需求的动态化要求。
(三) 机遇 (Opportunity)
1.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 外资对江西省农业投资的兴趣越来越大, 外资的介入将有助提升农业层次。政府也积极考虑设立专门机构或制定优惠政策, 创造条件, 鼓励农业企业、教育和科研机构同国外或国际组织进行合作, 积极争取对方的经济、技术援助, 这将有利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与国际市场的融合与接轨, 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创造了良好条件。
2. 信息化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条件
信息化是当代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农业信息化能够引导农民生产经营, 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能够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实施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调控;能够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有力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调整;能够通过国内与国外的互联互通, 推动农业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优化配置中得到提升。
3. 国家政策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保障
2003年, 科技部下发通知, 决定依托国家星火计划, 实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星火专项行动。200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各级政府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订中, 把与三农问题相关的科技工作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从而为江西省新农村的低碳、生态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所有这些都为江西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 挑战 (Threat)
1. 经济与科技全球化给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
一方面, 跨国公司有可能利用优厚待遇吸引和使用江西省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 导致了本土大批农业科技人才流失;另一方面, 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长期以来所积累下来的大量原创性科研成果没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和保护, 就有可能被一些国外机构轻而易举地将其占为己有, 甚至抢先获得技术专利。这将导致江西省大量农业原创技术的流失, 从而对我专利权的拥有及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2. 加入世贸组织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
虽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具体承诺没有直接涉及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内容, 但与农业相关的承诺 (如扩大市场准入、取消出口补贴、执行规范的动植物检疫措施、开放服务贸易等) 均会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
二、江西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创新
(一) 致力于培育农村科技服务主体
要通过积极培育各类新兴农村科技服务组织, 推动农村科技服务微观主体的更新, 促进农村科技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逐步完善农村科技服务的竞争格局, 从而增强各类服务组织的活力和服务能力, 改善农村科技服务的效率。典型模式如农村科技合作社、农业科技传播站等。该类模式将有效推动新的农业科技传播体系形成, 探索出一条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村科技服务的有效途径。
(二) 致力于整合农村科技服务资源
要通过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服务职能, 有效整合和激活各类科技服务资源, 调动社会各界, 特别是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的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 流向农村生产、经营第一线, 以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户、专业合作组织等的科技服务需求。典型模式如三农科技服务网、科技特派员制度等。该类模式是新时期政府转变职能, 创新科技工作管理方式的有益探索, 是推进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一种有效模式。
(三) 致力于创新农村科技服务机制
要通过打破各种行政性、体制性障碍, 将高校、科研机构、农技推广机构、农村专业技术合作组织等各类农村科技服务主体与农户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特别要吸引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走入农村, 结合农村产业发展的需求, 通过“一对一”的服务, 将技术、信息等传授给农户, 使科技能够真正惠及广大农民, 科技人员也可以在科技服务实践中找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途径。典型模式如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等。该类模式使科技成果进村入户、先进适用技术到田间地头成为现实。
(四) 致力于完善农村科技服务手段
要通过结合农村实际, 运用电视、手机、电话等多种信息化技术和手段, 面向广大农户提供科技咨询、技术培训、市场信息等服务, 重点是提高科技服务的覆盖面, 解决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使各种信息和服务直接进入千家万户, 并将广大农户的服务需求及时反馈给服务供给方, 实现供需双方的互动。典型模式如农技服务110等。该类模式展现了丰富的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 为开展农村科技服务提供了一条快速的通道, 并形成了特点各异的服务模式。
三、推进江西省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思路
(一) 大力培育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组织
首先, 要积极培育各类服务组织, 强化公益性职能, 深化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改革, 明确职能定位;深入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大力培育各类农村专业经济技术合作组织;鼓励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村科技服务, 创新与其他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合作机制。其次, 要提高各类组织的服务能力, 要通过项目扶持、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等方式, 促使各级政府及其科技管理部门, 善服务水平, 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 推进各具特色的县域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近年来, 江西各地根据自身实际, 创造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 推动了新体系建设, 探索出一条“以模式创新带动体系建设”的发展道路。这些有益的探索和经验应继续坚持。政府有关部门要采取积极引导措施, 激励地方和基层的创新精神, 探索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服务模式, 并及时总结推广, 以推动江西特色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形成。
(三) 大力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
各种农村科技服务创新模式都是要突破原有的体制制约, 将体制内、外的资源要素通过有效的机制结合起来, 盘活存量资源, 用活增量资源, 有效地改善农村科技服务的效益和效率。因此, 应将体制和机制创新作为推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 只要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素质, 就应该大力鼓励探索。同时, 各级政府应致力于优化农村科技服务政策环境、改善农村科技服务基础设施条件, 推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现代道德准则的利益分享机制和诚信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廖星成.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5.
[2]梁植民.关于江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组织、制度与政策演变[J].求实, 2009, (3) .
【农村科技因素建设研究】推荐阅读:
新农村农业新科技建设08-10
专题绍兴市十二五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思路研究08-08
农村科技文化06-04
《中国农村科技》08-10
农村水利科技07-19
农村科技服务05-27
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09-23
农村农业科技人才08-23
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