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咨询队伍建设研究

2024-09-09

科技咨询队伍建设研究(共12篇)

科技咨询队伍建设研究 篇1

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十八届五中全会均指出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新时期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广西“十三五”规划纲要同样对此作了战略部署。作为典型的欠发达地区,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进而推动广西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对当前广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广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一、文献回顾

(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

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举措。陈剑(2015)基于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特征、重点和方式的改变,提出了企业应以业务执行力为核心构建人才管理体系的观点[1]。王吉春(2016)运用和谐理论基本原理,分别从萌芽、集聚、集群化三个阶段探讨了人才集聚驱动因素,进而构造了高端创新人才集聚动态形成机理模型[2]。郭啸(2013)利用DECD数据,在分析了全球主要国家的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科技人力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3]。

(二)关于广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

在已有文献中,关于广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研究不多,专题研究更加匮乏。伍梅等(2011)在分析了广西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树立优先发展人才新理念、创新人才政策、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三点建设对策[4]。黄约(2011)另辟蹊径,提出了在性别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科技环境建设、建立充满活力的科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制定合理的女性科技人才年龄政策等加强广西女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5]。韦克游等(2012)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基于动态时间序列的数据进行了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线性及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探讨了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对柳州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影响[6]。

二、广西科技人力资源现状

目前国内关于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口径主要包括两类人才,即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并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技术人员以及不具备专业技术职务但已获得高等教育学历的人口[7]。本文也采取这一统计口径,根据广西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按时间序列编制2000—2014年广西科技人力资源变化表(见表1),并分别从科技人力资源的两大构成对其展开分析。

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广西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一)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

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广西高等院校招生规模逐年递增,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也与日俱增。2000年,广西全区大专以上文化人口数107.24万人,到2010年已经增加到275.14万人,10年间增长1.6倍,年均发展速度为105%。2014年广西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7.41万人,2000—2014年的年均发展速度为117%。虽然广西近年来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口成倍增长,但依然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2010年为例,广西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275.14万人,是全国的2.3%;而该年广西人口占全国人口3.4%。与发达地区相比,则差距更为明显。2010年广西每10万人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为5977人,同期北京和上海已分别达31499人和21952人。

(二)专业技术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是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主要由科技活动人员组成。从纵向角度看,1990年广西国有企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为24.86万人,占全国的1.09%;2000年该数值增加到79.5万,占全国的2.75%,10年增加3.2倍,年均发展速度为112%。值得注意的是,广西同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科学研究人员规模却呈递减趋势,人数从1990年的0.41万人减少到2000年的0.28万人(见表2)。从横向角度看,2014年广西专业科技人员数量为78.1万人,占全国科技人员总量的2.55%,和2000年相比下降了0.2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名第14位;全区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为164人,在全国排名第21位。从国际视域看,发达国家的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大都在600—1500人之间,如德国为1400人,日本和韩国分别为600人左右[8],可见广西的差距明显。

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广西统计年鉴1990、1995、1999、2000。

三、广西科技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观念落后

观念决定行动,行动产生效果。虽然广西近些年来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水平相比,差距依然非常明显,主要原因就是人才队伍建设观念落后,影响了建设效果。首先,广西各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缺乏系统性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思维,在实际建设中往往强调单个领域、某一方面的人才培养,未能从全局视野制定建设方略。其次,尚未经受市场经济完全洗礼的广西,在人才竞争机制建设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既造成了人才知识更新不及时,又使其不能在良性竞争环境中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第三,多年来享受国家财政转移的广西,在人才引进方面存在观念落后问题,缺乏人才引进、特别是高端科技人才引进的勇气和魄力,致使后发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等难以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二)科技人才队伍素质整体较低

当前广西科技人才队伍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例低于全国水平;二是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低于全国水平。因2008年后科技统计年鉴对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统计已经停止,本文采用了研究与开发机构R&D人员中具有博士、硕士学历人员的比重这一指标来说明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例问题。2014年,广西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R&D人员占研究与开发机构R&D人员的比重与2010年相比增加了1.9个百分点,为33.8%,但与全国41.7%的平均水平相比,仍相差7.9个百分点。2014年广西有普通高校70所,占全国的2.8%,同期广西常住人口总量却占全国3.5%,2010年广西每10万人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是北京的19%和上海的28%。上述两项指标均低于全国水平表明广西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仍需不断提升。

(三)缺乏有效激励机制

完善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创新热情和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使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快速转化,也是建设好科技人才队伍的重要举措。然而,广西目前仍然缺乏建设科技人才队伍的有效动力机制。从宏观上看,广西在完善可持续性科技人才培养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科研学术环境、强化科学技术资源共享机制、优化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度、构建多元发展的人才奖励机制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造成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缓慢,效果不明显。从微观上看,广西许多用人单位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任职激励、工作激励、分配激励、评估激励、培训激励、发展激励、环境激励等方面也存在诸多亟需改进的地方。有效激励机制的欠缺影响了广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前进步伐。

(四)科技人才区域分布不均衡且流动性差

因经济基础、自然禀赋等的异质性以及人才流动机制的不完善,目前广西区内不同地域科技人才分化较为严重。以2013年为例,从参与人数来看,广西全区R&D项目(课题)参加研究人员中南宁的研究人员占全区总量的46.3%;南宁、柳州和桂林三市的比重总和为85.3%,而其余11个地级市的R&D项目(课题)参加研究人员比重总和还不及南宁一个市的人数,特别是来宾和防城港所占比重仅为0.3%。从科技活动人员分布来看,2013年南宁、柳州和桂林三个市科技活动人员占全区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分别为36%、21%和18%,三者总和高达75%,而其他11个地级市的比例总和仅为25%;其中贺州、河池、来宾和崇左四个城市的科技活动人员均不足1000人。可见,当前广西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且因流动性差这种不均衡还有固化的趋势。

三、加强广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树立科技人才观

广西经济社会要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需要树立新的科技人才观。第一,树立系统化的人才培育与提升理念。人才“合力效应律”表明,人才的空间开发具有系统性、综合性等特征,因而广西要摒弃以往科技人才工作碎片化的思维,努力形成人才合力效应。第二,建立现代人才竞争机制。要打破传统的人才取向观念,通过竞争促进科技人才知识及时更新,并形成互相追赶、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第三,树立“借才异代”的新思维,即凭借外来的英才来发展自己,改变自己。广西不仅要强化“借才”机制建设,还要加强高端人才的引进培养,充分发挥“异代”以点带面的引领带头作用[9]。总之,只有树立新的科技人才观,全力做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才能为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促进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按照“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均视为科技人力资源重要来源”的逻辑,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无疑是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作为典型欠发达地区的广西应抓住机遇,通过加快高等教育发展以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一方面,加快适应新常态下高等教育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的宏观形势,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改革方案,从数量和质量双重角度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广西“十三五”规划关于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点,在特色领域(如东盟、北海港和钦州港等)展开相应的学科建设,有针对性地培养实际需要的科技人才。总之,只有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才能夯实广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基础,促进其整体素质提高。

(三)完善激励机制,提升科技人才创新力

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10],其根本目的是正确地诱导激励客体的行为动机和努力方向,使其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人生目标。人地关系理论表明,人类的生存和活动与所处的地理环境休戚相关,因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同样依赖于所处的外部科技环境。因此,为了创造出充满活力、宽松舒畅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社会环境,广西相关政府部门应根据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形成一整套具有鲜明导向性的激励机制,广泛调动各界积极性参与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各相关用人单位要高度重视科技人才的高增值性、特殊禀赋性以及对自身转型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培育其社会使命感和集体荣誉感的同时,也要通过微观层面的物质待遇和精神奖励机制激发科技人才队伍创新创业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科技人才红利。

(四)加快落后地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流动机制

木桶原理表明,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11]。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并不能仅仅依靠具有代表性的增长极的几个地区,补齐发展短板才是长久之策,而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则是补齐发展短板的关键切入点。第一,落后地区要创造条件,形成以企业为依托,集成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相关力量,通过组建各种技术创新联合组织,不断加强本地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第二,要实行科技帮扶政策,为南宁、柳州等科技人才实力雄厚的地区与贺州、河池等薄弱地区搭桥牵线,建立对口帮扶,加快后者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第三,要建立和完善与科技人才流动机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如养老、失业、医疗等,完善和优化科技人才建设较为落后地区的科技人力资源发展软环境,补齐培育短板。

参考文献

[1]陈剑.人力资源管理新常态:基于业务的人才管理[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21-25.

[2]王吉春.新常态背景下高端创新人才集聚的形成机理研究——基于和谐理论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6(2):13-15.

[3]郭啸.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状况国际比较研究——基于OECD面板数据[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13.

[4]伍梅,陈洁莲.广西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政策问题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1(6):23-26.

[5]黄约.广西女性科技人才创新开发的理念及措施[J].科技管理研究,2011(22):156-158.

[6]韦克游,程启原.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对柳州市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影响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科技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之一[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9-16.

[7]王楠,何彬,辜萍.四川省科技人才现状与发展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237-239.

[8]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及综合评价课题组.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R].2006.

[9]于忠龙.新常态下人才工作之我见[N].韶关日报,2015-05-16(A3).

[10]高子平.科技人才声誉激励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1(5):89-93.

[11]徐清.旅游型新农村功能重构:从木桶效应到图钉效应[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6(2):89-97.

科技咨询队伍建设研究 篇2

关键词:科技创新;农业;问题;对策措施;山西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确保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是实现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突破资源和环境制约的一个必然选择[1]。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要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科技创新是关键[2]。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3]。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的问题尤其突出;还有农业生产水平低、农业增产不增收、技术制约经济发展等问题也都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去加以解决。本研究通过对山西省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山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促进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

1山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山西狠抓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等关键环节,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十分薄弱,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业科研体制机制不完善

1.1.1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主体结合不紧密农业科技包括产、学、研3个内容。省属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活动,在省科技创新体系中扮演知识创新主体的角色,大中型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4]。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在“板块结构”的格局下,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问题尚未能很好地解决。目前,存在山西省农业产学研脱节的问题。一是农业科研机构重研究轻推广,导致许多科技成果与经济脱节、与产业脱节,无法进入农业产业化环节;二是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没能参加农业科研机构的技术选题和立项,农业产业化环节对农业产业技术需求的变化,无法及时反馈给农业科研单位;三是各大院校设置学科和专业不合理,在生产和市场2个环节中,没有培养出它们急需的人才[5]。1.1.2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动力机制有缺陷一是科研人才流动机制不顺畅。虽然农业科研队伍和技术推广服务队伍基本健全,但其内部缺少动力,人员流动性也不合理。二是多年来用人制度陈旧,激励机制不够。农业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得不到相应的奖励和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对成果创新的动力。三是许多高水平人才流失。山西省主要人才指标居于全国中下游水平,人才断层现象严重,经济欠发达地区专业技术人员流失尤为严重,而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缺乏,又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6]。1.1.3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组织机制不健全一是农业科技决策政策有待完善。无论是农业科研项目的确定还是农业技术推广,都要由政府集中决策和行政推动,但政府对农民需求缺乏调研,导致大量科研课题对当地的生产发展促进作用不大,科技成果也无法有效地进行转让[7]。二是农业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共享仍然落后。市场上迫切需求的技术及成果,农民无法通过有效的渠道去获取,实用技术没有有效到达农户手中[8]。三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对新技术的吸纳能力不强。由于农户自身观念落后、素质较低,科技意识淡薄等问题,直接制约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

1.2农业科研创新保障条件不足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完善,需要经费、人才、设施等方面的保障。首先,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不足是所有技术创新不力的普遍原因,而且又存在政府各相关部门的科技创新计划缺乏衔接,资源配置缺乏协调,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甚至部门内部本不应该出现的重复建设、重复研究、重复引进的问题[9]。二是推广手段落后。乡镇一级农技人员的专业知识老化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服务手段落后,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能力较弱,严重制约了服务功能的发挥。技术推广往往是请专家教授讲上一两堂课,没什么实质的作用。对农民的培训也最多只是开一堂学习会,放放光盘讲座和发发材料而已。三是基层农业和农村服务机构的办公场所简陋,设施陈旧,真正从事农业技术服务和创新的时间较少,有的地区植保站、防疫站等农业防灾减灾体系的工作几乎处于停顿状态,无法保障农业的`安全生产。

1.3政策机制缺陷

农业科技支持政策有待完善。一是缺乏有效的鼓励政策,没有形成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大量社会力量不敢进入农业领域。二是缺乏保障机制,气候、市场因素对农民收入影响很大,没有政府支持的农业大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和社会保险机构的参与,农民收入难以保障。三是从财政上讲,没有金融机构的专项惠农贷款支持机制和制定相关的涉农政策,必将影响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良性运行。

1.4企业创新能力不高

科技咨询队伍建设研究 篇3

【关键词】:科技创新 体系 山东省 研究

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发展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区域化特征。在世界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中,区域经济的发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鲜明区域特点的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对当地乃至全球经济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随着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创新已成为区域科技与经济竞争成败的分水岭,成为区域发展的原动力,成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区域发展的根基所在。一个区域的创新能力已日益成为该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增强政府区域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一、山东省科技创新体系现状分析

对山东省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的思路是,基于创新体系的要素构成及要素的结构关系,从创新主体、创新活动和创新环境三个层面考察创新体系状况。从优势和劣势把创新主体包括科技人才及优势学科梯队、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政府科技基地;创新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环境包括科技条件与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型中介机构、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及创新发展等进行分析。

(一)山东省科技创新的优势分析

1. 创新主体内部环境进一步改善。通过对科技资源的整合、优化,我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以科技服务机构为主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创新主体内部环境进一步改善,主体间良性互动的创新机制正在形成。现今,全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共建国家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6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69个。10万元以上的各类大型科学仪器设备3000多台(套),初步建立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同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2008年全省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74 家,其中国家级44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1家,其中国家级4家;国家863产业化基地1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874家,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2. 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10年以来,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额以年均28. 3%的速度增长, 2012年达到195.14亿元,企业的R&D经费支出额年均增长30.2% ,成为带动全省研发投入增长的主要力量;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2012年科技活动人员总量达27. 42万人,两院院士达到33人,形成了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科研团队;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2012-2014年规模以上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平均值为39% ,低于全国50%的平均水平, 2012年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28835件和10743件,数量居全国前列。

3. 技术创新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685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2.5% ,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技术创新提高了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传统产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33.35亿元,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40% , 80%以上的机械、服装、化工、建材、造纸企业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或监控技术。

(二)山东省科技创新的劣势分析

1. 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据来自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主编的《2010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显示,山东省企业创新能力综合指标在全国位于第6名。中小企业自身的科研开发能力较为薄弱,自主开发能力不强,缺乏原始创新能力,产品更新换代慢、档次低,高技术、高技术附加值的产品比重小,众多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必要的技术支持。

2. 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尚待加强,观念有待更新。除企业外,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其他创新主体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真正面向市场,而是把政府当作经营对象,面向政府争取资金和项目,尚未基于市场建立创新目标。高新技术及产业化步伐缓慢。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比重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储备不足。四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待于从根本上解决。全省每年取得众多的科技成果和专利中,真正有重大突破的不多,能够产业化的更少。山东省的专利授权量中,最能体现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仅占2%。

3. 公益性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仍显突出。经过几轮改革,目前山东省公益类科技队伍近1万人。但是,由于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公益类研究机构难以有效地开展研究开发活动,骨干人员特别是青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农业、卫生与健康、资源与环境、标准等领域的公益性研究都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全社会科技投入特别是政府投入不足,多渠道科技投入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省科技风险投资、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等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还没有建成。山东省科技投入与先进省市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均有很大差距。研究与开发经费(R&D)占GDP的比重,反映了知识创新投入水平,据世界银行的数据,该指标目前中等收入国家为1.5% ,高收入国家为2.2%。目前全国平均为1.34% ,北京达5.55% ,陕西2. 52% ,上海2.28% ,天津、江苏、浙江分别达1.96%、1.47%和1.22% ,而山东只有1. 05%。

4. 科技资源分布不合理,地区、产业和部门之间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创新体系各主体之间尚未形成良性互动,科技资源部门分割、缺乏市场拉动和创新激励机制不足等因素并存,创新体系还没有处于激活状态。在我省人才体系中,高层次人才匮乏;人才布局和结构不合理,非国有单位人才比例偏低;人才流失严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出省200余人。全省每万人中科技活动人员28人,列全国第9位,每万人中科学家工程师17.5人,居全国第28位。两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带头人不足1500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0.06%。

二、山东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在看到优势的同时,也应看到山东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所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制约我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主要因素有:

(一)内部激励制约机制不完善

因为技术研发与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直接影响当期的企业赢利状况, 许多决策者在发展创新战略时都存在着保守心理, 由于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 加上研发成果的不确定性, 导致企业投资者在投入资金时犹豫不决。当前,不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其激励机制大都软弱无力,其表现是奖励的力度不够,达不到应给予的激励水平。特别是物质奖励太少,不足以酬劳创新者所付出的智慧和劳动,起不到激励作用。

(二)融资渠道不畅

近年来,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已经引起各界的关注,也采取了不少解决方法,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个问题目前仍然是制约科技创新发展遇到的“瓶颈”。其主要表现是:

一是融资难。目前,就济南市亿元以上规模的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只有2家,过亿元的投资担保机构仅7家,融资机构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机制不完善、不灵活,与银行合作能力较差,担保资金少,作用不明显。随着国家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银行普遍推行贷款项目经理制、贷款员责任制等,银行开始关注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增值性。由于高科技企业经营风险高于传统企业,难以得到银行贷款,仅靠民间融资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这导致科技型企业的筹资能力不强,无法吸引投资商的注意力。这也成为制约山东省企业不能发展壮大的因素。

二是民间投资尚未完全启动。相对而言,我国民间资本已经比较丰富,目前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存在诸多限制,甚至一些外资企业可以进入的行业,也不允许民间投资进入。在一些垄断和半垄断行业,如电力、铁路、公路、邮政、电信和市政设施等行业,不仅企业难以进入,就是非本行业的国有企业也难以进入。民间投资的尚未完全启动,极大地缩小了企业投资与发展的空间。

三是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二板市场”尚未启动。风险投资无疑是适合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特点的融资渠道,被西方国家的实践证明是适合高新技术产业特点的重要融资渠道之一,但受我国体制、法规不健全以及风险资本退出机制的不完善等的制约,成立的一些风险投资公司也难以真正按风险投资机制运作。此外,在整顿金融秩序的同时,没有制定出在加强监管的条件下,鼓励和允许管理规范、经营良好的民间金融机构开展融资活动。

(三)企业政策法规的不完善

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企业的良性发展:

一是国家扶持政策一直向国有企业倾斜。这种政策尽管在近年有所改变,但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特别是国家在现阶段仍然在大规模地实行对国有企业的优惠政策,由于区域内的中小企业一般都是非国有企业,自然就享受不到这些优惠政策。从已经出台的有关政策分析,目前政策主要是扶持那些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对于其他企业的技术创新关注得不够。

二是企业面临的孵化器问题。从目前的运行模式来看,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多数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模式。绝大部分孵化器的收入来自房租或者是拨款,好的孵化器也只能做到收支平衡,特别是孵化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政策与投资支持,自身还未具备持续发展能力。如果政府的扶持一旦取消,孵化器的发展将难以为继。在管理体制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基本沿袭了过去的模式,随着场地不断扩大,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难以及时响应孵化企业多样化、深层次的服务需求。

三是中介服务体系不够健全,资本市场不够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必须要求具备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中介服务机构,但是服务机构还不够全面,服务水平和服务层次还比较低,仅限于会计、法律服务等方面,而金融、咨询等服务机构还相对欠缺。资本市场发展不够完善,提供担保、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的公司和机构相对较少,并且现有的公司和机构以政府投资设立的为主,市场化运作能力较低,企业基本上无法获得资金支持。资本市场不够完善,制约了自主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

(四)产权结构不合理,科技资源分散配置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彻底,难以摆脱靠国家政策扶持、靠优惠措施、靠项目投放等依赖心理, 在这种依赖心理的支配下, 企业不可能主动地制定自主创新的制度和激励机制, 企业自主创新自然就缺乏制度和机制上的保证。目前, 我省科技资源配置尚未打破部门分割、行业分割和条块分割的限制, 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平台经济、科技两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内各自推动科技进步, 产业技术进步主要依靠从国外引进技术, 关键领域、重要行业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没有建立城市技术创新体系, 导致了科技创新与市场、经济与科技相互脱节,造成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高等院校科研优势明显,企业研发能力较弱,近三分之二的发明专利掌握在高校手中。

三、优化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环境的路径分析

通过区域技术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关系到山东省经济和社会的安全,关系到山东省提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省情,决定了山东省必须依靠区域技术创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紧密结合,统筹安排,协调推进。

(一)改革创新科技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第一,要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实现科技力量的合理布局。要打破部门、行业界限,实现科技资源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优化重组,政、产、学、研有机结合,提高科技资源的运营效率。第二,加强分类指导。对基础性和公益类科技机构,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对技术开发和服务类科技机构,应逐步转化为科技型企业。第三,根据需要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点研究室和工程研究中心,进行前瞻性、关键性项目研究和开发,为突破资源环境约束提供关键技术支持和保障。第四,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科技运营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技术信息、人才市场及其运行机制,建立有效的平等、开放、竞争、激励的人才管理机制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同时,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举,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逐步形成由科学研究、科技开发、中介技术服务、科技管理、科技企业等组成的科技运行体制。

(二)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

加快具有山东特色的“三大体系”建设。一是以高等院校和重点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以搭建科技基础条件大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为保障,以建设10个省级以上高水平的重点实验室为载体,构建研究开发体系,形成源头创新网络;二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建设扶持一批省级和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创业服务中心,形成由企业技术开发机构、产业集群创新服务平台组成的技术创新网络;三是以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主体的科技中介推广体系。组成区域性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网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建设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强化市场机制对全社会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提高山东省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三)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要造就一支具有“金字塔”式的合理比例结构的高素质、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一是建立综合型人才培养和造就机制。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和造就人才,营造条件吸引省内外、国内外专门人才,组建专家咨询队伍和人才库。二是搭建人才舒展才能的事业舞台。不论是自身培养的人才,还是引进的优秀人才,都要给其创造良好的事业氛围,使之有广阔的舞台建功立业,通过事业留住人才;同时,建立富有激励性的报酬体系,努力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测评人才的绩效,充分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建立促进科技创新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投入不足是影响我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资金有限, 政府投入也不足。2008年我省R&D占GDP的比例只有1.05,在全国排第12位,有关研究表明,在经济飞速发展时期, R&D投入存在一个快速的提升,政府投入对全社会R&D投入强度(即R&D占GDP的比例)起着重要的带动和引导作用。当前,加大政府在R&D经费中的份额,以财政科技投入带动全社会R&D投入,将是改变我省R&D投入水平低,推动我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好的机遇期。我省必须抓住有利时机,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出发,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必须建立和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为科技自主创新提供可靠财力支撑。此外,必须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金融等部门积极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政府相关部门设立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资金以及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应重点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此外还要不断探索创新金融工具、金融产品,切实加大对环境保护和区域技术创新的投入。

(五)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

政府是创新发展的战略规划者、推动者和服务者,在营造创新环境,积聚创新要素、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等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通过优化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大力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积极为广大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共性技术保障和平台支撑,引导和促进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发展。

一是规范和完善市场体系,特别是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维护市场竞争的有序性。为此,国家应通过制定有关法规并进行有力的监督管理,避免企业间出现的不正常的恶性竞争,创造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

二是加快建立自主创新政策的保障体系。制定、完善并出台积极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及与之相关的配套实施细则。必须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由于以引进技术为主来取得自主创新,其成本通常要低于研发技术的成本,企业可以发挥后发优势,跨越某些技术的发展阶段,直接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是要大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不断优化利用外资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要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同国外的经济技术合作,增强企业的技术和市场开发能力。通过加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为结构调整提供支撑,为增强重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支撑,为摆脱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提供支撑。

四、提升地方政府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融资方式,完善金融服务,缓解资金紧缺问题

按照目前银行通行的贷款模式,企业只有通过自身的资产抵押获得贷款,而它们通常没有多少资产可供抵押。因此,缓解企业资金紧缺问题,重点应当是从创新融资方式和完善企业信用担保机制着手。

1.创新融资方式,改进和加强金融服务。要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一方面,在国有商业银行设立专门的企业贷款部门,引导金融机构向企业放款。开发企业在各个金融服务领域的需求,满足不同层次企业的金融服务需要。银行要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制定内部激励与处罚机制,减少对企业申请贷款的管理层次,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加大基层行、信贷人员的贷款权限和责任,允许基层行在核定的额度内自主审查发放贷款。建立适合企业的授信体制、授信政策和授信程序,对有市场、信誉好、效益高的企业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另一方面活跃民间资本,规范民间融资。相比金融机构,民间借贷手续简便,操作灵活,方便快捷,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融资方式,对借贷双方都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风险隐患,需要政府规范,使其成为企业融资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完善企业信用担保机制。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状况。主要采取以下的措施:

一是严格审核,慎重担保。在制定信用担保方案时,制定了“五个严格”,即:严格准入条件、严格资金管理、严格操作程序、严格收费标准、严格代位补偿。做到积极稳妥,慎重担保。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积极支持符合产业结构发展方向的企业发展。以企业经济效益为基础。对A级以上企业优先给以扶持,其反担保采用信用担保方式。对B级以下企业,根据企业发展前景及是否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导向,据情给以扶持,其反担保采取不动产抵押方式。

二是银企配合,共防风险。信用担保是高风险行业,担保机构不能成为信用风险的“集合体”,损失赔偿的“归结地”,必须采取严格措施,识别、防范、控制和分散风险。我们建立了“五项制度”,即:信用评价制度、运行监测制度、分级代偿制度、工作责任制度、代位追偿制度。

三是配套服务,促进发展。扶持和促进企业发展,不仅要解决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和社会服务环境。为此,山东省政府配合担保业务的开展,帮助企业进行改制方案设计和提供资产评估服务。

(二)优化发展软环境

近几年,我省在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技术创新的发展的重视程度高于部分地区,但是地区间市场环境等“软环境”的差异对融资和经营发展影响较大。在“政策扶持”和“市场支持”方面,后者才是解决融资问题和促进其持续发展的长久之策。所以,促进企业发展,山东省政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完善软环境:

一是突出主体地位,完善技术创新平台。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投入主体、研发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作用,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科研单位、重点企业积极承担国家、省、市等重大专项,力争取得一批自主创新成果。重点在汽车、电子信息、机械装备、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着力突破一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提升技术创新和集成能力,带动产业优化升级。企业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大公司合作,共建博士后工作站、产学研基地和研发实验室步伐加快。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长期科技合作关系,并形成一批专业技术研发协作平台。

二是培育科技企业,完善创业服务平台。以培养和孵化科技型企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新兴产业为目标,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调节、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促进发展与规范运作有机结合,推动创业服务平台建设。

三是发挥比较优势,完善合作转化平台。以吸纳高层次人才、转化高技术成果为重点,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合作与交流。通过县(市)区与院(校)共建特色产业园等合作形式,不断增强县区创新能力。以联盟合作形式,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一批创新服务支持平台。加快推进山东信息通信研究院、山东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高性能计算中心、量子技术研究院等重大源头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在省设立分支机构,努力打造大型公共开放平台。

四是整合基础资源,完善资源共享平台。为高效利用区域创新基础资源,按照“资源共享、市场配置、集约利用”的原则,加快构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数据与科技文献共享和制造业信息化、综合技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目前,利用档案数据库,对分散在驻济高校、科研机构、行业部门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展开分类登记和分析测试,初步形成协作共用网络。由企业、中介机构联合投资组建的制造业信息化综合技术服务平台,面向区域制造业企业,开展了网络化制造、软件代理等技术服务和管理咨询,科技创新基础资源的利用效率逐步提高。

五是推动产业发展,打造创新载体平台。坚持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发展,着力建设以科技园区、产业基地为主体的产业创新载体平台。目前我省企业的高科技项目已相继落地,今后应继续依托载体平台,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等6个国家试点示范工程项目、20多项“863”计划以及一批国家、省、市科技项目,推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以装备制造业为重点的传统产业提升

(三)夯实创新的人才基础

综合经济实力与国际型大公司相比还处于劣势,参与人才面对面的竞争比较困难,加之人才市场价格有被日益抬高的趋势。使得企业在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所以,如何通过激励留住现有人才,通过培训、提高就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首先,企业重点应当从待遇、事业、情感等方面留住人才,克服企业管理、技术等高素质人才流失问题。其次,采取有效的人才培训方式,打造学习型企业。企业可重点与高等院校合作培训在职员工的管理能力,可以通过鼓励或强制规定职工参加国家职业鉴定,以及组织项目集体攻关组进行技术交流和提高等方式,提高就业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对于发展情况较差的集体企业和股份合作公司等企业采取聘请兼职人员的方式,解决高素质人才缺乏的问题。

(四)健全科技创新的机制

1. 建立有效的宏观协调机制。打破部门之间、地方之间、军民之间条块分割、相互封闭的格局,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业等各类科技力量的积极性,形成协调一致、分工合作和紧密联系的良性机制。

科技咨询队伍建设研究 篇4

1、科技型企业的概念和特点

科技型企业是指那些拥有自己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较高端的,能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的企业。

科技型企业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

第一,在科技型企业的人员构造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从事科技研究的人员占企业员工总人数的比例很高,这些科研人员包括从事技术和产品开发设计的科技人员、专业人员等。

第二,在科技型企业的资金运用上,在这类企业中,企业从事的是科技研究开发,所以在R&D上的花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是很高的。

第三,在科技型企业的组织特征上,大部分科技型企业都采取了扁平型的组织结构。

第四,科研型企业的主营方是以开发新的科研产品为主。

第五,科技型企业是高成长性的企业。

2、高端科技平台的概念和类型

高端科技平台是以通过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的开放和共享,激活各科技资源,面向各科技型企业和社会提供研发试验服务的一种平台,其目的在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科技创新能力。高端科技平台还将社会上零散的科技资源的科研单位纳入平台体系,整合资源向社会共享。

在高端科技平台的类型方面,主要有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创业为主的创业平台、以研发为主的研发平台和以信息等资源共享为内容的资源共享平台、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六大类。

二、现状

目前,科技型企业参与高端科技平台建设主要有以下三个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在这一模式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企业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人力、财力、大型科学设备和仪器,使企业在科技研发方面得到更多的资源支持。这种模式普遍存在于科技型企业参与创业平台、科研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上。

第二种模式是以企业主导参与科技平台的建设。在这一模式中,由于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很高,科研人才素质普遍较高,科技型企业有能力进行科技研究与开发,所以可以凭借市场的力量,按照市场的供需关系和企业的需求来参与高端科技平台建设。但是,当前我国企业发展不成熟,在资金、人才方面缺乏,导致这种模式目前还不存在。

第三种模式就是科技型企业在参与高端科技平台建设时应充分考虑政府和企业双方面的因素,以政府主导和企业主导两种模式并存的方式参与科技平台的建设。在这个模式中,虽然存在一定的优势,例如资金资源丰富等;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包括企业自主性发挥受到限制。科技型企业参与院士工作站、工程科技研究中心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中普遍采用了这种方式。科技型企业参与高端科技平台建设分类情况见表1。

三、存在的问题

科技型企业参与不同科技平台建设存在不同的具体问题。一是政府主导模式下参与科技平台建设时,政府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支持,为科技型企业参与科技平台建设创造条件,但是仍然存在科技型企业对于科技平台提供的科研设备利用效率不高、资源浪费和闲置的问题。二是科技型企业通过政府和企业共同主导模式参与科技平台建设时,既存在有利条件,包括资金充足和人才质量高等;也存在不利条件,包括科研设备和信息利用效率不高等。

1、专业性人才缺乏

科技型企业在参与科技平台建设时,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作支撑,但当前科技型企业参与科技平台建设时缺乏专业型的人才。由于许多企业的科研人员对科技平台建设的模式和制度等方面不熟悉,造成科技平台建设的障碍。以科技型企业参与创业子平台的建设为例,这些企业对参与创业子平台建设的创业机制不了解,造成企业参与平台建设时存在障碍。以科技型企业参与院士工作站建设为例,科研人员的专业素质低,包括学历不高、对知识研究不透彻,导致科技型企业无法与院士工作站的人员、技术对接。

2、资金供给不足

企业参与科技平台的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许多企业在平台建设中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资金的缺乏已经成为目前参与科技平台建设的突出问题,造成科技平台建设难以实施。以企业参与技术研发平台为例,现在许多企业希望通过政府的财政拨款和科技研发资金进行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而政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是有限的,这就造成政府资金分配不足。

3、企业与依托主体关系不合理

科技型企业在参与科技平台的建设时大多依赖政府以及一些社会组织的支持,包括在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对于企业本身的需求考虑不足,盲目参与平台建设。以科技型企业参与院士工作站平台的建设为例,企业虽然可以得到政府资金和人才方面支持,利用社会组织提供的各项资源。但是,科技型企业参与院士工作站时,科技型企业的依托主体结构不合理,企业主要依靠高等院校、科研所等。然而,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依托自身需求建设平台的情况是非常少的,在科技型企业参与院士工作站时忽略了企业的自主性。以科技型企业参与地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例,工程技术中心大多依托龙头企业建设,由于依托单位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定位不准,往往将其作为自身的技术中心进行管理,部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能理顺与依托单位的资产、人力和知识产权方面的关系,导致企业参与平台建设时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四、策略

1、培养参与科技平台建设的专业化人才

科技型企业参与高端科技平台建设离不开高素质、懂技术、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专业化的人才可以解决科技型企业参与高科技创业平台和地方工程科技研究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以企业需求为重点,采取核心人才带动引进、平台建设项目开发引进、高科技创业平台和地方工程科技研究中心工作引进相结合的人才引进制度,引进适应企业参与高科技创业平台和地方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的人才。

其次,在科技型企业内部加快形成创新主体,促进科技型人才参与高科技创业平台和地方工程科技研究中心的有效聚集,形成专业人才的充足供给。

最后,在科技型企业参与高科技创业平台和地方工程科技研究中心建设的实践中培养专业化的人才,为科技型企业的科研人员与高科技创业平台和地方工程科技研究中心在技术上的衔接提供平台和培训。

2、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力度,完善企业资金管理制度

首先,政府要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投入。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和资本金注入等方式对企业进行资金的支持,提高企业的研发速度和创新水平。

其次,在科技型企业参与技术研发平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时,企业内部应对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账核用、专项使用”原则,保证资金合理运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最后,科技型企业参与技术研发平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时,要建立活而不乱的资金循环机制,抓好资金的流程能力管理,企业财务部门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集中调度,有偿使用,保证企业参与科技平台建设所需资金,为科技平台的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3、合理化依托结构,发挥科技型企业主体性

合理化的依托结构需要发挥政府和企业双方的力量,不能过分依赖政府,合理化的结构可以解决科技型企业参与院士工作站、工程科技研究院等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企业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在参与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时应认真选择合作项目,根据企业自身的需求确定适合企业发展的项目,并迅速与院士工作站、工程科技研究中心的专家对接。

另一方面,科技型企业、院士工作站和工程科技研究中心应形成长效合作协议,与院士积极沟通,应对企业研发合同的签订、对企业研究人才的培育、在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等方面进行多次对接,为企业量身打造发展计划,帮助企业在自主创新的投入主体性、决策主体性、研发主体性和应用主体性发挥上积极探索出途径和发展模式,提升科技型企业参与院士工作站、工程科技研究中心平台建设的自主科研能力,打造更好的依托主体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平:以科技服务平台支撑江苏创新型经济发展[J].群众,2011(6).

[2]王安德:论创新与企业孵化[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张永谦: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践[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4]张圣恩: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J].太原科技,2005(5).

科技咨询队伍建设研究 篇5

点击次数:3505次发布时间:2010-04-09 10:0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积极谋划综合国力的竞争,纷纷提出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这些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惊人相似:第一,加强基础研究、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第二,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由于世界一流大学兼具这两方面的功能,因此被视为国家中长期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世界一流大学正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已经成为中国的战略选择。高等教育强国必然拥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自然成为了新世纪中国的基本国策。1998年5月4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了落实这一战略,教育部启动了“985”工程。华中科技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985工程”大学,以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一、华中大应确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

1、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可能性:世界科教中心的转移与一流大学集群的崛起

千年历史看百年。随着现代生产方式的建立,世界政治经济中心不断转换,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转换直接导致了世界科教活动中心的转移。近代以来,世界科教活动中心转移顺序为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20世纪60-70年代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和中国学者赵红洲详细阐述了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学说。他们按国别对1501年至1950年世界科学成果的增长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计量分析。他们认为,凡是重大科研成果数占同期全世界总数的百分比超过了25%的国家,称之为“科学活动中心”。而保持这一比例的时间,谓之“科学兴隆周期”。他们进而发现,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发生了五次转移:意大利(1540-1610年)、英国(1660-1730年)、法国(1770-1830年)、德国(1810-1920年)、美国(1920-现在)。每一个国家的科学兴盛期为80年左右。1971年美国学者本•代维发现了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转移现象。在《学术中心的转移:不列颠、法兰西、德国、美国》一书中,本•代维提出,寻求先进知识(学问)的研究者和学生,是跟着成为“中心”的国家的大学转移的。不仅如此,他们回国以后,还将自己曾经学习过的大学理想化,并以之为模式来改革落后的本国大学。其实,科学活动中心转移与高等教育中心转移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先成为高等教育中心,然后才成为科学活动中心;一个国家先丧失高等教育中心的地位,然后才丧失科学活动中心的地位。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兴隆周期越长,科技兴隆的周期也越长。因此,可以将他们合称为世界科教活动中心的转移。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现代生产方式的引入,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据预测,3年左右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年左右,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经济中心的出现必然伴随一流大学集群的出现。一个国家大学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同时,大学的发展反过来对经济繁荣做出重大贡献。15-17世纪当意大利成为世界外贸经济中心时,意大利拥有18所中世纪大学,占世界大学总数的30%。其中,博洛尼亚大学、帕多瓦大学是当时欧洲最富盛名的大学。19世纪当德国经济迅速崛起后,德国拥有一大批世界最优秀的大学,其时,世界一半以上的好大学在德国。其中,柏林大学的模式传遍全世界,德国高等教育称雄世界100年。作为当今世界经济中心的美国,以拥有一大批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而著称。根据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世界前20位的大学,85%在美国;世界前100位的大学,50%以上在美国。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罗索夫斯基曾自豪地宣称:当今世界一流大学三分之二在美国!

科技咨询队伍建设研究 篇6

[关键词] 科技企业 孵化体系 企业孵化器

科技企业高风险和高投入的特点决定了其成活率比别的企业要低,所以营造一个宽松的创业创新环境和健全配套的社会服务环境是其成长的关键。而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依托,建立和完善科技企业创业孵化体系,是营造这种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科技企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的建设有利于加强政府、科研机构、大学、中介机构和企业之间在发展科技产业方面的有机联系与合作,通过强化企业孵化器集中社会资源和创业服务的功能,整合科技产业化所需要的相关资源,有利于促进科技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一、我国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建设的现状

在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的建设中,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居于核心地位。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数量逐年增长,发展迅猛。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是我国企业孵化器发展最快的时期。能够追溯到的有关政府部门对企业孵化器数量的连续统计是1991年。从1991年~2005年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的发展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到2005年底,我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仅次于美国,列世界第二位,而孵化场地面积和在孵企业数量已经居世界第一位。2001年~2005年,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主要指标如表所示。

资料来源: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统计资料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的建设已形成自己的特色。促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不仅有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而且近年来又发展了一批形式多样、适应各类主体创新创业需要的、富有特色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如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等。20世纪90年代后期,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孵化领域,除原有的科技部门和高新区外,经济开发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风险投资机构、跨国公司以及教育部门、人事管理部门等其它相关部门都参与了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投资,主办或合办了多种形式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实现了从政府单一投资到社会各界多元化投资的转变。2000年以来,我国专业型科技企业孵化器蓬勃发展,一批专门面向软件、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海洋、农业、环保等技术领域的专业型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始兴建并陆续投入运营。从2001年开始,国家科技部先后在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澳地利和新加坡等国设立了7个海外科技创业园,为科技型企业到境外创业与发展提供支撑服务。建立海外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我国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建设在新世纪取得的新突破。在我国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的建设中,为促进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资源共享,科技企业孵化器与政府、金融机构、研究机构、高校等通过建立完整而有效的创业资源组织网络,构筑起了在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业资源之间联系的平台,建立了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向在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人才、资本和市场信息等资源。

总之,我国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的建设已从过去的综合孵化器向现在多种类型的专业孵化器发展;由政府单一投资建立的社会公益性科技企业孵化器,向政府、大学、研发机构、企业、投资机构独立或合作建立的社会公益性、盈利性科技企业孵化器共存的多元化方向发展;由只在国内发展,开始向国外拓展;由只建立单纯的孵化机构向建立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核心,以网络为手段,吸引官、产、学、研、资、介、贸等共同参与的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发展。

二、我国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在近二十年的建设历程中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企业孵化器不断发展的实践来看,我国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投资主体的政府色彩过于浓厚,缺乏有效的赢利模式

我国企业孵化器的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大学、科研机构或国有企业,即资金来源主要是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虽然有介入,但数量还不多,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发展的力度还不够。对于企业孵化器,政府还给予其财政補贴和优惠政策。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孵化器的收入以房屋租赁、物业服务和政府资助为主,占总收入80%以上,商务服务收入、投资收入所占的比例较小。这种收入来源单一、收入结构不合理、不少孵化器的收入还不足以弥补支出的情况,是受我国市场体制不完善、各类服务功能没有良好发育的制约。这也正是多数企业孵化器不能市场化运作的主要原因。但这种情况不能长期持续下去,否则不利于孵化器的更大发展,更不利于孵化产业的形成。企业孵化器本身没有有效的赢利模式,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合理的收入结构,就没有滚动发展的基础,缺乏造血功能,而政府的支持又是有限的,从长远来看,企业孵化器的可持续发展存在一定问题。

2.孵化器的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我国大多数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兴建之初对硬件设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也对入孵企业提供了优惠的房租。但是,对于创业企业所急需的管理增值服务和投资增值服务却没有提供或者是没有能力提供,没有充分体现孵化的作用,服务内容大多数停留在低附加值水平上。尽管我国孵化器的硬件设施建设比较齐全,但是由于忽视了软件体系的建设,科技企业孵化体系还存在很多缺陷,无法提供在孵企业所急需的投融资、科技服务、法律与信息咨询、管理咨询等关键性资源,企业孵化器的孵化功能单调。这不仅限制了在孵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企业孵化器取得较高的收入。

3.对在孵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科技企业孵化器应该具有对在孵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功能,通过对在孵企业的资金支持,为企业开拓各种融资渠道,满足在孵企业的资金需求,促进在孵企业的发展。而目前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对在孵企业的资金支持很有限,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没有后续资金投入机制和赢利机制。我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对在孵企业的资金支持大多是以政府的科技创新基金、专项孵化基金和火炬计划基金投入为主,缺乏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的支持,投资形式的单一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在孵企业的发展。而且,现阶段很多企业孵化器由于其建设定位、运营机制等问题的影响,都存在着财源不足、资金紧缺的问题,对在孵企业缺乏应有的资金支持,影响了企业孵化器作用的发挥。

此外,在我国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的建设中,扶持企业孵化器发展的政策体系还有待完善,对企业孵化器的支持还没有形成社会合力,这些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我国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1.坚持孵化体系建设的网络化,提高资源整合能力

构建我国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的关键是满足在孵企业对资金、技术和市场这三大资源服务需求。高科技早期项目的风险往往来自于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融资难的问题也由此产生。如果解决了技术和市场的问题,在孵企业就可能有效度过创业初期的融资难关,完成中试和产业化。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建设是孵化资源网络化调配的过程。科技主管部门要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孵化器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使其具有各自的服务特色和资源优势。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加强信息交换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努力促进各类企业孵化器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进企业孵化器信息化网络体系建设。要积极鼓励各企业孵化器联合建立行业协会,通过这种行业协会来协调企业孵化器产业的发展;同时扩大会员面,将相关的大学、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等吸引到协会来,使协会成为真正的孵化资源配置平台。

2.通过政策鼓励推进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建设

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的发展需要制度建设,最有力的推动者仍然是政府部门。国家有关部门应专门研究、制定有关扶持企业孵化器建设和发展的优惠政策。即使在企业孵化器的发源地美国,也仍然有约50%的企业孵化器享受联邦政府、地方政府或其它政府机构的各种补贴。我国可通过税收优惠和财政性扶持政策,协调好在孵企业、孵化器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既要鼓励地方政府支持创办企业孵化器,又要鼓励孵化器提高孵化水平和孵化能力,更要鼓励在孵企业创新发展和及早毕业。入世后,政府的各种补贴也要受到WTO有关规则的制约。不可申诉补贴(即“绿灯补贴”)是政府着眼于本国经济发展需要而采取的普遍性补贴,并对国际贸易不直接造成消极影响,因而不受WTO有关规则的限制。由于企业孵化器不直接与贸易发生关系,因此对通过认定的企业孵化器在一定时间内实行减免营业税,同时利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对企业孵化器和在孵企业采取税收返还,也当属绿灯补贴,应当充分利用。

3.拓宽和健全融资渠道,填补市场空白

资金短缺是很多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企业孵化器要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重点解决市场化融资中的瓶颈。政府的各类专项资金要把资助动机更多地转向商业性资本不敢或不愿意投入的方面;要把目前的奖励性资助为主的方式转移到风险补偿为主的资助方式上来,把政府资助作为引子和补偿金,通过降低社会资本进入的风险,引导各类投资和金融机构增加对在孵企业的资本投入。企业孵化器不仅要建立自身的孵化基金,更重要的是在吸引外部资金方面起到媒介的作用。对在孵企业而言,孵化器要针对企业的发展状况,指导企业有效地利用各种融资渠道;对资金的供给方面而言,孵化器应通过自身的良好信誉和判断能力,为投资者提供客观的咨询意见,提高融资的成功率。

4.实行“官助民办”的民间促进机制

实行“官助民办”的民间促进机制,即由政府以政策、项目和少量资金进行引导,吸引、调动和整合社会资源进入企业孵化器建设市场。政府可以向科技企业孵化器投入部分资金,用于孵化器的建设和在孵企业的发展,并引导全社会的民间资本跟进。政府对跟进的民间资本在项目立项、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减免、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全程配套支持,以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对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建设。

5.区分不同情况推进科技企业孵化体系改革

在鼓励多种投资主体参与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设的同时,尤其要抓好现有企业孵化器的改革。对现有企业孵化器的改革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要在自主选择的前提下,按照不同地区和不同条件,分别改为非营利性孵化器、投资性质的孵化器和公司制孵化器。地处经济发达地区、有较强资金实力的企业孵化器改革的方向是成为投资性质的孵化器。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部分中心城市,原有的企业孵化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具备风险投资管理条件,可以结合风险投资的运作方式,实现对入孵企业的投资和孵化两种手段有效结合,成为投资性质的孵化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孵化器改革的方向是成为非营利性孵化器,主要承担部分社会公益职能,由政府提供支持,国家适当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在具体运作上体现企业化特征。实行公司制是大多数企业孵化器的改革方向。按照公司制的要求,企业孵化器吸收多种投资主体,组成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各投资主体以其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明晰产权结构,建立激励机制,企业孵化器完全按照市场化的公司机制运行。

参考文献:

[1]颜振军:中国企业孵化器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孙大海等:科技企业孵化器面面观[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3]王黎明:论孵化器的目标、功能与发展制约因素[J].经济问题探索,2005,(1)

[4]周寄中等:孵化企业:动力学过程与资源配置[J].管理科学学报,2000,3(4)

[5]李志能:关于创新系统和新创企业孵化的关系[J].上海经济研究,2001,(1)

[6]2004中国火炬计划统计资料[R].北京: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2004

科技金融网络对接平台建设研究 篇7

1 对接平台总体思路

1.1 对接平台定位

本文所研究的科技金融网络对接平台, 应用互联网创新的服务与管理模式, 广泛聚集全社会金融服务资源与科技型企业服务需求, 采用O2O (Online To Offline) 的业务模式, 打通线上线下业务链以形成优势互补。通过对接平台的建设, 为企业寻找金融服务提供可查找、可比较、可咨询、可下单、可评价的一站式服务;为金融服务机构开拓业务领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平台管理人员进行业务的过程管理与量化考核提供数据与技术支撑。

1.2 对接平台框架

科技金融网络对接平台包括用户层、应用层、数据层三个部分, 如图1所示。用户层主要实现企业、金融服务机构、平台管理人员三类用户的信息与功能权限管理;应用层建立信息发布系统、融资对接系统、统计监测系统等八个业务应用系统, 直接面向各类用户提供业务与管理支撑, 是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数据层针对两类八个业务应用系统, 搭建融资需求数据库、金融产品数据库、访问检索数据库、业务订单数据库等。

2 融资服务模块

2.1 信息发布系统

信息发布系统面向平台各类用户提供在线信息发布功能, 通过网络聚集效应改善投融资信息不对称现状。企业可发布融资需求信息;金融及中介服务机构可在线创建店铺并发布机构简介、服务产品、服务案例等信息;管理人员可发布投融资对接活动信息、培训辅导活动信息、融资路演视频、平台投融资业务统计数据等管理信息。通过深入研究金融领域业务特点, 设计各类信息的内容字段并形成规范的发布模板, 实现平台资源充分性、标准化展现。

2.2 检索导航系统

检索导航系统为用户提供需求信息、服务产品、服务机构的筛选服务。将需求信息、服务产品划分为债权融资、股权融资、融资担保、科技保险等类别, 将服务机构划分为银行、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股权投资基金等类别进行资源导航, 同时在每个小类之中设置针对性的检索属性, 如:融资额度、融资期限等, 方便用户准确定位到需要的信息。此外, 通过提供关键词快速检索, 以及对检索结果进行选中对比等服务功能, 提高在线信息查找效率。

2.3 在线咨询系统

在线咨询系统实现企业与金融服务机构、平台管理人员的在线实时交流, 提供网页对话、短信接待和多媒体服务等多种形式。通过支持聊天记录、客服转接、指定客服、区域分流、文件传输、数据分析、智能机器人应答、常用语分类, 以及客服离线状态下的离线留言等功能, 实现服务业务的线上充分洽谈, 及时解答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各种疑虑。

2.4 融资对接系统

融资对接系统包含一整套在线业务流程、运行管理机制和信息交互表单, 实现金融服务业务的网上对接与订单流转。基于网络平台减少业务中间环节, 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效率和成功率。

2.4.1 对接流程

网络对接平台在充分调研企业融资需求和投融资业务流程的基础上, 按照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原则, 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融资需求与金融产品发布-意向选择-服务申请-机构受理-企业评价”一整套闭环的业务流程, 如图2所示。

企业发布融资需求后可能收到一家或多家金融服务机构发来的对接意向, 企业可以在其中选择适合的金融服务产品进行在线申请。同时, 企业也可以在线筛选平台所有的服务产品, 并直接点击申请, 若企业未预先发布需求信息, 则在下订单时填写需求的详细情况。

企业与金融机构经过协商一致, 机构在线受理订单, 双方线下办理具体的投融资相关手续。若在“机构受理”阶段双方未能达成一致, 由金融机构终止订单后, 该项融资需求可重新与其它机构进行对接。完成“机构受理”的项目, 由金融机构发放贷款, 在线填写融资额度、融资方式、融资期限、担保方式等业务信息。业务处理完毕后, 企业可对金融服务机构的服务效率、服务态度、产品描述等进行评价。此时完成整个在线对接流程, 订单关闭。

2.4.2 流程管理

对接流程充分体现公平性、效率性和安全性原则。 (1) 公平性:限定金融机构可同时承接的订单总数, 达到上限后只有完成一笔订单的全部网上流程, 才可以承接新的融资需求, 以防止资源恶意占用。随着金融服务机构服务等级的提升, 最大承接量可以随之提高。此外, 企业就一项需求可以与众多金融机构沟通洽谈, 但进入下订单环节必须是“一对一”的对接模式, 以保障金融机构的权益。 (2) 效率性:根据线上对接与线下服务的不同侧重, 网上流程设计抓住融资服务的“一头一尾”, 在关键环节进行网上登记, 实现科学统计考核的同时最大化提高业务流转的效率。 (3) 安全性:为维护参与主体的相关权益, 对接平台与金融服务机构在线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服务协议, 保障对接过程的信息安全、权责落实以及资源的高效利用。另外, 企业在发布融资需求时, 平台系统将提示信息授权声明。

2.5 征信评价系统

征信评价系统是科技金融网络对接平台的特色设计。在常规金融征信指标的基础上融合贯通科技信息, 综合考察企业按期履约的可能性, 如:通过科技文献数据库统计企业专利、标准、成果等拥有情况, 分析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通过科技政务信息统计科技项目申请情况、科技活动经费配置等, 分析企业运营状况。

通过不断完善科技型企业征信评价体系, 建立企业信用档案, 积累企业信用数据及其变化趋势, 加强对企业行为的分析和规范。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建设, 一方面, 为金融机构判断企业经营状况与信用资质提供参考, 从而有效控制放贷成本和风险;另一方面, 为缺乏抵押能力的中小企业依托科技成果获取融资提供平台支撑。

3 管理考核模块

3.1 注册认证系统

注册认证系统实现平台用户的在线注册与实名认证管理, 提供手机验证、邮件激活, 以及登录保护、密码修改保护、信息修改保护等帐号安全服务。用户自愿参与实名认证, 平台管理人员负责认证审核, 不同认证级别的用户拥有不同的信息与功能权限, 在前台页面中通过“勋章”为其做相应的身份标识, 增加平台用户的相互信任, 促进网上投融资业务有序、安全地开展。

3.2 统计监测系统

平台运营过程中会积累丰富的业务数据, 通过统计监测系统获取业务对接、在线咨询、活动组织等服务过程的各项统计指标数, 对单项业务流进行过程监测, 对业务总量进行实时统计, 使平台用户在权限范围内更清晰地把握科技金融工作开展情况。

统计监测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1) 按区域统计企业融资需求数, 企业所处行业领域、成长阶段、融资方式等分布情况; (2) 按区域、融资方式等统计平台金融机构数、金融服务产品数; (3) 监测融资需求对接的机构及其服务产品, 实时统计处于各对接阶段的业务笔数、融资金额、对接成功率等业务情况; (4) 按时间统计金融机构得到的在线评价分值与排名情况; (5) 按时间范围、服务机构统计在线咨询量等。

3.3 考核评价系统

考核评价系统基于统计监测系统的业务统计数据, 对金融机构的服务工作进行客观与量化的评价, 为相关补贴奖励基金的落实提供参考依据。在考核指标及权重的设计上, 以金融机构在线完成的融资金额、对接企业需求数量等反应工作成效的结果性指标为主体, 同时侧重对新型融资模式, 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等, 以及对服务规模以下企业融资需求的鼓励, 旨在通过考核评价机制的引导, 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结语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与电子商务模式的广泛应用, 科技金融网络对接平台的研究与实践必将不断深入。基于网络平台整合科技金融供需信息, 构建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不断研究优化系统功能与运营管理机制, 为科技金融业务与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完备的平台支撑。

摘要:本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了科技金融网络对接平台, 从投融资业务服务与科学管理支撑出发研究了平台的总体架构和服务功能, 并重点阐述了融资对接、征信评价、统计监测等8个业务应用系统, 为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科技金融,网络对接平台,O2O

参考文献

[1]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40114/090052959.html.中国行业研究网.融资难与融资贵是困扰企业发展瓶颈问题[Z].2014.1.4.

[2]陆珺花, 梅姝娥, 仲伟俊.我国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功能优化研究[J].价值工程, 2014 (11) :4-6.

[3]杨智慧.信息化背景下横琴新区科技金融服务渠道创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4 (16) :94-98.

[4]唐五湘, 刘培欣.科技金融平台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与经济, 2014, 27 (04) :51-55.

[5]李运河.基于互联网金融框架的科技金融创新及发展机制研究[J].兰州学刊, 2014 (08) :175-179.

[6]文伟扬, 陈斌, 黄雅琪.云南省科技金融结合服务平台创新机制研究[J].经济论坛, 2014 (05) :47-50.

造价咨询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篇8

1.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现状

所谓工程造价就是指一个工程中所支出的所有费用的总和, 同工程内容、工程位置的发展程度、管理者的技术水平等多个因素都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工程项目的惟一性致使工程造价也具有惟一性, 因此控制好造价对于政府和业主的决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模式还比较落后, 表现形式为国家参与、管理经济活动, 要在不同的设计阶段编制不同的预算, 相关部门制定了编制的原则和方法, 随着体系的不断改进, 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 但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2. 存在的问题

(1) 不能提前预测。无法事先做好预测和影响, 只能事后承认事实, 导致建设项目各实施阶段的决策受到很大的影响, 没有真正把握好工程造价。

(2) 忽视了前期的造价控制工作。在投资决策完成之后, 如果在设计阶段没有完全的控制起来, 只对施工阶段中的一些细小的问题进行分析, 就不能真正做好工程造价。

(3) 造价和工程技术没有完全融合起来。目前很多技术人员的设计理念落后, 积极使用新技术的观念不够强, 而造价工程师大多数都没有参与到工程中, 只是纯粹的计算工程经济, 没有全面的控制起来, 因此控制的效果搞不好。

二、政府对造价服务机构的管理

一是政府主管部门与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企业之间没有行政隶法的管理, 但它制定有关的法律来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法制建设, 用法律对工程造价进行监督, 通过司法机关、仲裁机关对造价纠纷、违法案件进行查处。

二是政府应该对行业进行统一的归口管理, 详细的将部门的职能规范出来, 完成与所属咨询单位脱钩的同时, 把原来分散的行业都归于主管部门, 根据相关法律规范造价咨询单位。

三是政府不再制定一些强制的规定, 而是通过指导性的政策和价格来带动市场, 由市场形成价格, 使价格能够把工程的价值准确地反映出来, 更好地为工程咨询市场服务, 促进市场发育

三、造价控制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工程造价要体现在整个建设项目中, 控制的重点要放在项目建设的前期, 也就是项目的决策和设计的阶段, 当决策明确之后, 要将目光放到设计的阶段。

二是由于建设项目的时间很长, 规模也较大, 结合使用之后的经济效益等因素, 如果出现决策的失误, 后果都是不堪设想的, 因此为了更好的合理造价, 要在建设的过程中进行多次造价, 也就是明确不同阶段的造价精度, 体现出造价的正确性, 项目的程序化是合理造价的关键因素。

三是目前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忽视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性, 把目光放在了建设的后期和决算上, 所以投资超限的问题经常发生, 甚至大幅度的超出了计划范围, 因此要更新观念, 制定完整的工程造价方法。

四是在实施阶段进行控制和监理能够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但是我国还没有真正实施, 设计的思想相对保守, 工程的造价高居不下, 因此实行全过程监理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造价咨询信息服务体系的风险约束机制

1. 建立信用评级制度

通过信誉评级机构对从业人员的履约记录、营业记录, 以及资信状况进行分析, 进行信用评级, 能够有效地提高咨询人员遵守经济秩序, 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2. 建立合伙制

所谓合伙制企业就是指两个以上的个人共同经营的企业, 要分享所得利益, 共同承担责任。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 造价咨询机构的主要形式就是合伙制, 通过风险约束, 使咨询机构提高风险的意识, 以及从业质量, 促进行业更好地发展。另外合伙制这种形式对债务承担了很大的风险, 所以要更好的完成咨询业务。

3. 推广担保制度

担保制度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造价咨询企业的信誉, 造价咨询企业在开展业务之前展示出金融或其他担保机构出具的保函, 因为金融机构是对中介机构信用情况和承担能力进行审查才开具的担保, 能使造价咨询信息服务机构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4. 建立赔偿制

从企业信誉上来考虑, 造价咨询机构要以公正、公平、不得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为准则, 作为一种中介机构, 凭借知识、技能为委托方做出决策, 带有决策失误的连带责任, 换一种说法就是要对咨询的结果负责, 如果咨询人员对工作敷衍塞责, 出现了问题就要追究一定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建立赔偿制度就是要提高个人的责任感。另外还要建立专业责任保险制度, 因为造价工程师在工作的过程中会有很多风险, 如果出现问题就要承担风险, 建立该制度就是为了把工程咨询中面临的风险转移出去, 既能提高信誉, 又能降低责任风险。

5. 建立行业自律制度

应该建立造价工程协会, 建立一个专门的自律制度, 对造价人员进行监督, 对出现错误的造价师进行处分, 情节严重的要考虑注销职业资格, 这样做能够有效地避免从业人员的工作失误, 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社会地位也会随着信誉的提高而提高。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篇9

1.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概述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以促进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为主线, 重点整合科技项目、科研成果、科技基础条件、科技统计数据等资源, 建成以科技主管部门为主体, 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企业等单位共同参与的科技信息资源服务中心, 搭建科技信息交换平台, 形成统一的资源共享服务网络, 为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的科技业务导航、科技项目咨询、技术成果推广、科技创业孵化等服务, 全方位满足企事业单位科技创新与发展的战略需求。

2.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意义

(1) 整合资源, 提高科技机构服务水平。

科技管理部门产生和发布的科技信息资源分散、共享程度较低, 导致信息搜集周期长、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本研究将在各职能部门已存有的资源信息化基础上, 对科技信息资源从业务角度进行分析、整合, 建立一个统一、系统化的科技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这个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可以解决信息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数据格式不统一、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科技信息服务内容单一和个性服务不足等诸多问题, 从而更好地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 使各部门间的科技信息得到更有效的沟通和传递, 为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决策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形成完整而系统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 提高服务水平。

(2) 运用信息化手段, 提升政府科技管理能力。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将利用信息化手段, 提升支付科技管理能力, 实现科技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 科技项目立项、验收评估、成果奖励申报等重要环节的公开化、规范化, 保证科技计划项目、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平台、科技统计数据等规范、统一管理。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将逐步成为科技管理在机构改革、机制创新、效率提升等方面的重要手段。

(3) 改变沟通模式, 降低科技信息资源的使用成本。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打破了科技部门的组织界限, 建构了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关, 不仅可以使客户从不同渠道获取科技信息及服务, 而且方便了各科技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该平台还将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科研成果、科技基础条件等信息的整合与及时公开, 搭建信息管理者与需求者沟通和交流的网络平台, 信息管理者能够在平台上献其所有、信息需求者则能取其所需, 有效推动经济发展和科研工作开展。此外, 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产、学、研各类机构转变科研方式, 开展科研合作, 实现优势互补, 提升整体科技创新能力。

3.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可能存在的不足

(1) 管理体制问题。

由于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以及涉及面宽、影响面广、工作难度大等因素, 且大部分平台建设缺乏统一协调的顶层设计和宏观调控管理, 出现条块分割、资源短缺和分散、重复建设等问题, 因此, 平台在建设过程中和投入运行后, 往往会出现重有形、轻无形, 重建设、轻运行等情况, 使得有限的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2) 规划设计问题。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高起点规划, 分阶段实施”, 在初期应做好长期的规划, 平台设计能与时俱进, 并预留足够空间保证平台的更新拓展和功能扩充。但往往由于平台建设复杂、涉及面广, 容易出现规划不足、技术规范不标准等问题, 导致平台功能的直接性和互动性欠缺, 平台设计不便于栏目随时调整拓展及功能添加扩充, 制约其进一步发展, 影响了平台的服务能力。

(3) 资金问题。

建设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经费保证是关键。在起步阶段, 需要大量的启动资金用于设备投资、平台开发、共享数据库建设等;在后期维护阶段, 由于该平台资源需要不断更新, 信息提供模式要根据上级部门要求不断调整, 因此后期维护费用也是很多的。国内大部分平台建设资金投入分散, 没有形成专门的投入渠道, 后续维护费用也很难跟上, 严重影响平台的建设成效和服务能力。

4.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 建立健全平台的管理机制。

为了保证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实施, 必须自上而下建立起完善、科学、高效的组织管理与运行管理机制, 加强宏观调控, 协调整体布局, 确保平台建设具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建设过程中, 应严把设计、建设、验收关, 完善平台共建共享的制度条例、经费预算、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法规、文件;制定平台运行和服务的管理政策, 通过科学合理的服务规程和奖惩政策, 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 使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向深度和广度健康发展。

(2) 加强平台建设的信息标准应用。

为了保证科技系统内部管理顺畅以及清除与其它部门之间交流的障碍,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应能满足不同产品间的兼容性, 因此, 在建设过程中, 应尽量采用国际级国家通用标准。对于没有国际或国家标准可参照的情况, 应充分借鉴各地区已有的经验, 争取形成一套系统化、综合性、科学、实用的科技信息服务标准体系, 使科技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利用更加标准、规范, 从而提升整个平台的科技管理水平。

(3) 多途径筹集平台建设和后期维护经费。

为了保证平台的长期正常运行, 应确保前期建设经费和后期维护费用投入。一方面可以通过项目深度开发等途径争取更多的财政经费投入;另一方面, 可以按照“共同投入、共同开发、共同受益”原则鼓励社会各界支持科技信息资源建设, 争取更多的社会投资, 用于平台后期维护。

摘要:文章介绍了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意义, 并对平台实施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预测, 对平台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结合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实际需要, 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参考文献

[1]杨宇, 许明金.基于信息资源共享的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模型——湖南省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成效分析[J].现代情报, 2008 (6) .

[2]贺娟.建设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服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O12 (3) .

[3]蔡晓睿.浅析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向和意义[J].江苏科技信息, 2O10 (8) .

[4]梁建荣.廊坊市城乡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11 (6) .

武汉科技法制环境建设现状研究 篇10

当前, 武汉市正在举全市之力积极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向着以“高新技术创造中心、新兴产业生成中心、科技改革示范中心、高端人才聚集中心、创新文化培育中心”为主要特征的国家创新中心的目标积极迈进。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必须要高度重视科技法制环境建设, 充分发挥科技法制环境对科技事业发展的宏观引导作用。本文拟就武汉科技法制环境建设的现状与问题进行探讨。

1 武汉市科技法制环境所依托的科技基础

1.1 武汉科技法制环境所依托的科技人力资源

科技人力资源是科技活动中最重要的资源。在科技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科技人力资源的总体状况制约着科技发展的水平, 从而影响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纵观武汉科技发展的历程, 科技人力资源是其中最具创造性的资源, 也是武汉科技能够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保持优势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科技人力资源既是科技法制所调节的社会关系的主角, 也同时影响着科技法制环境, 是科技法制环境建设过程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

当前, 武汉每万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达到了2 519人, 每百万人口大专院校在校学生人数超过10万人, 在校研究生人数达到10.61万人, 每万人R&D活动人员全时当量为51.12人年/万人, R&D活动人员全时当量达到了46 177人年。从高端人才来看, 武汉市目前拥有两院院士近60名, 广泛分布在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和大型科技企业中, 引领着武汉市光电子、新能源、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武汉优势科技产业的发展。

1.2 武汉科技法制环境所依托的科技物力资源

科技物力资源是科技法制环境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主要是指各种科研仪器、设备、种质资源等科研基础设施和科技条件平台, 是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和保障, 主要分布于研究机构、大学、企业中的技术开发机构、孵化器等科技服务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

截至目前, 武汉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0个, 国家实验室1个, 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 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10个,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9个, 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28家,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5家[2]。在科技情报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服务领域, 武汉市也拥有发展成熟、操作规范、资源丰富、实力雄厚的专业服务机构。这些机构和设施共同构成武汉科技法制环境所依托的强大科技物力资源。

1.3 武汉科技法制环境所依托的科技财力资源

科技财力资源指科技活动经费的投入, 是科技发展的基础, 为城市科技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个城市的科技投入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这个区域科技发展的潜力与能力。科技财力资源既包括政府财政科技投入, 也包括各类社会力量的财政科技投入, 尤其是R&D经费投入 (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更是反映了城市科技创新的潜能。

近年来, 武汉市财政科技投入持续增长, 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支撑的立体投入体系逐步形成。市级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从2008年的6.39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0.2亿元, 年均增长12.4%, 形成了涵盖重大专项、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等多方面的财政科技投入体系[3]。全年R&D经费投入从2008年的91.08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212.90亿元, 年均增长23.6%。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也由2008年的2.30%提高到了2012年的2.66%, 提高了0.36个百分点[3]。

1.4 武汉科技法制环境所依托的科技产业基础

科技法制环境改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科技产业的发展, 科技法制环境建设不可避免的要依托科技产业进行, 以科技产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最终, 通过科技产业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科技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2012年, 武汉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 556亿元, 2008年以来年均增长27.3%;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 353.4亿元, 2008年以来年均增长22.5%。全市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新增237家, 达到819家, 其中年产值过百亿的企业有8家。[3]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光电子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高技术服务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现代农业等领域, 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

1.5 近年来武汉所肩负的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使命

丰富的科技资源和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使得武汉不断得到国家重大战略的叠加和聚焦, 肩负着多项国家发展战略使命, 从而形成了武汉科技法制环境建设所依托的良好外部环境。

继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被批准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 2009年12月,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又成为继北京中关村之后国务院批准的第二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近年来, 武汉还争取到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2010年) 、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2009年)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2007年) 、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 (2003年) 、国家三网融合建设试点城市 (2010年) 、国内唯一的国家地球空间信息武汉产业化基地 (2008年) 、全国首批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 (2012年) 、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2012年) 等, 此外, 十城千辆、十城万盏 (2009年) 、“智慧城市”试点城市 (2010年) 等一批国家科技品牌和试点示范工程相继落户武汉, 这为武汉科技法制环境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战略基础。

2 近年来武汉市科技法制环境建设取得的成绩

2.1 较好落实了国家和湖北省科技领域法律法规

2007年12月29日,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为我国新时期依法推进科技进步奠定了法制基础。除此之外, 国家还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科学技术普及法》等综合性法律以及《专利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等特定领域的专门法律。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科技成果奖励条例》、《自然科学奖励条例》、《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等十几部行政法规和《关于加强与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审查与管理暂行办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政府部门规章。另外, 国家层面还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等规划和文件[4]。此外, 2009年12月,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进一步明确了湖北省科技发展的战略和基本方针、政策。

武汉市认真贯彻执行上位法, 严格执行国家和湖北省关于科技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性文件, 结合武汉实际, 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维护了政令畅通和法制统一。

2.2 因地制宜制定了体系完整的地方性科技法规

近年来, 武汉市在认真执行国家和湖北省相关科技法规的基础上, 加强了本地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 大体上分为两类, 一类是综合性科技法规, 一类是具体领域科技法规, 这些法规和文件涉及到科技工作方方面面, 为武汉市科技工作起到了规范引导和保驾护航的作用,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地方性科技法规体系 (图1) 。

在国家和湖北省上位法的指引下, 武汉市近期出台了《武汉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中心的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武汉市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 (2012-2016) 》、《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全民创业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与国家和湖北省相关法律法规配套的综合性法规和文件, 对武汉市科技工作总体上进行了部署和约束。

除了综合性法规和文件以外, 武汉市近年来还针对特定科技领域出台了一系列专门的法规和文件, 包括科技金融、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计划管理、科技园区、知识产权及其他等多个方面。在科技金融方面, 出台了《关于推动科技金融市区联动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武汉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武汉市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等。良好的科技金融法制环境有力促进了武汉科技金融结合国家试点城市建设进程, 在科技贷款、科技保险、科技投融资、创业引导基金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为加快武汉市国家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重要金融保障。

武汉是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源地, 孵化器建设是武汉科技工作的一大亮点和特色, 为推进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 武汉制定了一系列多样化的法规和政策, 如《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的意见》、《武汉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等, 政策的支持力度和创新性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此外, 武汉市还就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计划管理、科技园区、知识产权等科技工作的多个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

2.3 严格按法定程序扎实开展地方科技立法工作

在制定地方性科技法规的过程中, 武汉市皆依照法定程序, 积极听取专家学者、利益相关者、相关政府部门等多方面的意见, 力求维护法律和政策制定过程的规范与权威。

立法前期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不管是地方性法规还是政策性文件, 武汉市在立法之前首先都是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工作, 掌握大量一手材料, 同时借鉴专家和公众意见, 提高了具体法规条款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例如, 《武汉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2008年被市人大列入立法调研项目后, 市科技局即着手与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组成课题组, 完成了资料收集、比较研究、实地调研、专家咨询等前期工作。《条例》列为正式立法项目后, 市政府法制办会同市科技局组成工作专班, 专班针对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积极开展调研和座谈, 广泛听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和人员的意见。这些调查研究工作为条例的正式行文打下了良好的前期基础。

在立法和政策制定过程中, 按照《立法法》和有关文件的要求, 进行严格的修改、审议和备案, 确保法规条文的严谨科学与统筹兼顾。如在《武汉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初稿形成后, 积极开展市区科技规划衔接, 通过专题会议和实地调研走访等形式, 使得规划能够上下一致, 落到实处。规划编制完成后, 先后通过专家评审, 部门横向沟通, 人大审议, 直到最后规划公布, 前后共花了近2年时间, 经历了数十次修改。再如《条例》 (征求意见稿) 形成后, 通过政府法制网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 并召开了专家听证会。后来, 经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和市人大常委会多次审议, 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2.4 严厉开展净化创新环境的知识产权执法活动

2009年, 武汉市以政府令的形式出台了《武汉市促进知识产权工作若干规定》,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进一步提升武汉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规定, 特别提出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加强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各种知识产权违法活动。

在专利保护方面, 市知识产权局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护航”专项行动部署, 重点查处反复性、群体性侵权及假冒专利行为, 多次开展专利市场检查, 并接受执法机关委托, 组织专家提供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咨询意见。2012年全年专利纠纷立案54件, 同比增长350%;查处假冒专利立案82件, 同比增长164.5%, 均已全部结案。

在知识产权审判方面, 实施了在有关案件中探索推进专家证人制度, 有效解决了专利侵权和技术合同纠纷等案件技术判断和认定问题。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诉调对接机制的创新实践, 委托市知识产权局调解技术性较强、事实争议较大的专利纠纷案件, 成功化解了不少双方当事人的矛盾。

在打击知识产权犯罪方面, 市、区检察院建立了知识产权案件审查制度, 落实了办理知识产权案件逐案汇报分析, 统一了打击尺度和标准, 建立了与有关知识产权执法机关信息通报机制。2012年全年批捕知识产权类犯罪26件42人, 起诉94件104人。市公安局推进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工作向纵深发展, 2012年全年查获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标值5 300余万元, 有效净化了创新环境。

2.5 面向全民积极组织立体化科技法制宣传活动

近年来, 武汉市加强了科技法制宣传活动, 采用视频、互联网、微博、传统媒体、专题活动等宣传形式, 立体化宣传, 取得了一系列良好的效果。

依托武汉电视台科技记者站, 以视频为主要形式, 在各类传统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武汉科技最新法律法规和政策出台情况, 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依托市科技局官方网站, 设立政策法规专题, 及时更新武汉科技法规, 方便查询, 并特设网上互动栏目, 与公众进行互动, 及时解答公众提出的科技法制方面的问题。

开通了“创新武汉”官方微博, 通过发布博文、评论与网民开展互动交流, 引导大家积极参与到武汉科技法制环境建设的进程中来。2012年发布了“解读科技创业黄金十条”系列微博、持续关注民营经济新“56条”、“《武汉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新鲜出炉”等科技法制信息, 为科技法制宣传占领了微博这一新兴媒体阵地。

广泛开展各类专题宣传活动, 宣传科技法规和武汉的相应政策。今年5月, 举办了“武汉科技周”活动, 在持续一周的活动中, 陆续举行150余场科技政策宣讲和科普展览活动, 宣传了武汉在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扶持自主创新、科学普及等方面的法规和政策, 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3 当前武汉市科技法制环境建设面临的挑战

3.1 扶持中小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的立法尚不完善

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 也是发展自主创新战略面向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而中小企业是最具活力和创新性的群体。从武汉市中小企业立法的情况来看, 《武汉市民营企业科技条例》修订于9年前 (2004年) , 相关规定已经明显滞后于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需要, 亟待再次修订。由于立法滞后, 部分中小企业的创新动力仍显不足, 外部金融激励机制、股权激励机制的建立缺乏足够的法制保障。从武汉市现状来看, 有的中小企业迄今从未申请过专利, 重产量而轻研发;有的企业为了降低技术转化成本, 宁愿将发明专利锁进保险柜也不愿投入生产线;有的企业缺乏足够的知识产权法律意识, 专利过期而未及时续展、没有注册商标、商标专利被侵权后未能及时寻求法律救济等现象时有发生[5]。

3.2 知识产权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有待进一步提速

在知识产权地方性法规制定方面, 武汉仅于2009年出台了《武汉市促进知识产权工作若干规定》, 于2010年实施, 尚未出台类似《武汉市知识产权促进条例》的地方性法规。而国内许多同类城市都出台了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 如上海市早在2001年就出台了《上海市专利保护条例》, 北京市在2005年出台了《北京市专利保护和促进条例》, 并于2012年进行了修订, 《南京市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于2011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武汉也应向兄弟城市学习, 尽早出台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

3.3 地方性科技法规的更新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

科技法制法规的主要作用之一是调节科技领域的社会关系, 由于法规政策制定的周期一般较长, 随着科技、社会的进步发展, 往往法律法规出台时, 现实情况就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因此, 客观现实要求科技法规出台的周期要尽可能短, 才能更好的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 在此过程中, 需要正确处理好法规制定过程的严谨性和更新及时性的关系, 力争做到“又好又快”。以科技进步条例为例,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出台以后, 相当多地方及时跟进, 对地方原有的科技进步条例进行了修订。如厦门市修订了《厦门经济特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并于2008年7月1日与国家《科技进步法》同日实施;深圳市于2008年10月1日起实施《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重庆市于2009年9月1日起实施《重庆科技创新促进条例》;西安市于2009年11月1日起实施《西安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各地名称不一样, 但大体上都是与国家层面的《科技进步法》相对应的地方性科技法规。《武汉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于2012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从更新速度来看, 与这些兄弟城市相比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3.4 科技法规多数重“奖励补助”轻“惩罚制裁”

一个良好的法律体系, 既要鼓励措施, 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正面影响人的行为朝向预期的方向;又要有制裁功能, 对不积极作为和违反相应规定的行为, 要给予一定的处罚。与其他部门法不同的是, 武汉的科技法律法规和政策重“奖励补助”, 轻“惩罚制裁”, 从而使得法规和政策较少有威慑力。如2012年开始施行的《武汉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一共有19条, 仅有2条涉及到对科技管理人员的行政处罚, 而对科技人员“以剽窃、侵夺他人的发明或科技成果等不正当手段骗取市科技奖”的, 也仅仅只是撤销奖励, 追回证书和奖金, 而并无进一步的惩罚措施。再如, 武汉市《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政策意见》中, 全部是关于“支持”、“奖励”、“补贴”、“鼓励”等方面的政策, 没有相应的惩罚和制裁政策条款。

3.5 科技项目验收检查执法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当前, 武汉科技计划项目的验收环节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执法不严的现象。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科技活动大多具有较浓厚的专业色彩, 除了业内专家以外, 其他人员很难了解其中的具体环节, 因此, 科技计划项目的验收检查大多需要同行专家的介入。但是, 因为在武汉区域内, 部分领域专家圈子不大, 存在着重人情、拉关系的现象, 同行专家评议制度和信誉制度还不够完善。另一方面, 从管理体制上来看, 虽然武汉出台的《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办法》等法规对科技计划项目的验收环节作出了明确规定, 但在具体执行层面上, 因为各种客观因素的存在, 有些条款没有严格的落实。

3.6 知识产权执法的主动性和协调性仍需加强

一方面, 当前武汉市大多数知识产权执法都是发生在接到受害者举报后, 较少有主动执法的现象, 知识产权执法的主动性有待加强。2012年武汉市知识产权工作小组办公室公布的十大案件中, 一半以上都是相关部门接到受害者或群众举报后才采取的执法行动。知识产权执法部门应主动加强对高危地区、高危行业的例行检查, 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知识产权执法的主动性, 减小侵权行为的危害。

另一方面, 在武汉市现行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下, 知识产权的行政执法主体涉及到知识产权局、工商、版权、商务、公安、质检、农业、食品药品、科技等多个部门, 同时还涉及到与其他地区的横向沟通问题。大多数部门都有自己的执法队伍, 尽管规模小、人数不多, 但“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由于体制机制的束缚, 虽然有“武汉市人民政府知识产权联席会议”之类的沟通桥梁, 但缺乏定期的活动和长效的沟通机制, 执法的协调性不够, 影响了执法的社会效果。

4 结语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 武汉市要直面科技法制环境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并且加以改善, 才能更好地满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中心对科技法制环境的要求。在立法方面, 要加强扶持中小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的立法工作, 制定知识产权地方性法规, 进一步加快地方性科技法规的更新速度;在执法方面, 既要重视“奖励补助”, 也要重视“惩罚制裁”, 特别要重视加强对科技项目验收的执法检查力度, 加强知识产权地方性法规的保护力度和执法的主动性和协调性。

参考文献

[1]赵小平.科技法制体系建设为科技发展提供保障[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12-22 (6) .

[2]武汉市科技局, 武汉市统计局.武汉科技数据手册 (2013) [G].

[3]武汉市科技局, 武汉市统计局.武汉科技数据手册 (2012) [G].

[4]侯强.当代中国科技法制建设的历史考察[J].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9 (5) :121-127.

科技咨询队伍建设研究 篇11

(一)林业科技创新是新时期山东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世纪初的山东林业,正处于加快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可以说,林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大力推进林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以技术跨越带动林业生产力质的飞跃,已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热点。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我省林业发展走的是粗放经营和外延扩大的路子,科技进步的总体水平较低,特别是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基础研究薄弱,突破性成果较少;高新技术应用滞后,对传统林业的改造、带动作用不够明显;木材及林产品精深加工能力薄弱,资源利用水平较低单项成果多,集成配套成果少,示范推广效应不够显著林业科技队伍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所有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推进新的林业科技革命,大幅度提高林业科技整体水平,缩小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的差距。

回顾山东林业发展历史,科技进步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建国初,山东境内仅有30万hm2有林地,大都是残次林,森林覆盖率不到1.9%。经过50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有林地面积发展到227.57万hm2,林木蓄积达到7660万m3,森林覆盖率达到18.8%,提高了17个百分点,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大部分地区林茂粮丰。林木新品种的不断推出,造林技术、丰产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治理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山东林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建国以来,山东林业科研获得国家级、部省级、厅局地市级科技进步奖、发明奖的林业科技成果和经县级以上(含县级)科委正式鉴定的林业科研、推广、标准及发明专利成果,共计1100余项。其中:林木良种及繁育技术500多项,经济林品种及丰产栽培技术300多项,园林花卉技术40多项,造林营林技术110多项,林木病虫害治理技术100余项。通过林业科学研究,科研工作者为林业生产提供了大批的优良品种。山东林业科技工作者经过多年的引种、选种和育种,选育出刺槐优良无性系70个、家系13个,白榆优良无性系5个、杂交种2个,泡桐良种8个,柳树品种4个,毛白杨新品种3个,杂交培育出窄冠白杨13个,黑杨派速生杨品种近100个,这些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有效地促进了山东林业发展,显著地提高了林业的质量和效益。

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为林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3S技术在林业上的广泛应用和以转基因工程技术为核心的林业生物技术的异军突起已对森林资源管理、林木育种、森林培育、灾害控制、资源利用的方式、方法和成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显然,实施林业科技创新战略,提高林业科技创新能力,既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又是推动林业科技革命,实施科教兴林的保证。

(二)新时期实施林业标准化有利于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1.实施林业标准化是林产品国际贸易的需要。一是《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对我国林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通过国际森林认证体系要求实施林业标准化。三是克服贸易技术壁垒的需要。

2.实施林业标准化是国内林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实施林业标准化,有利于提高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有利于降低成本,发挥林业的多种效益有利于提高林业管理水平;有利于林业科技成果转化。

二、山东林业科技创新的障碍性因素与基本策略

(一)山东林业科技创新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1.产权不清晰,资源配置效率低。一方面表现在林业企业产权不清另一方面表现在林业科技创新不能完全受知识产权(专利)制度的保护。

2.科技创新外部性的存在,降低了资源效率。由于林业科技创新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存在着免费搭车现象。因而企业不愿意主动投资技术创新,总是希望通过搭便车去使用别人创造的科技成果,这严重削弱了创新者的创新动力。

3.林业科技供求错位。当前林业科研院所和林业高等院校侧重于基础性研究,多追求纯学术探讨和理论上的突破,对一般林业应用技术要么不愿花精力去研究,要么是不能准确理解林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术而无从下手,导致林业科技创新供求错位。

4.林业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制约着林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我省林业企业通常规模较小,而且产品结构不合理。规模小,就不能有效地实现规模经济,就没有足够的投入去搞大型技术创新,只能在一些局部的生产工艺、营林技术方面作些探索和提高,从根本上限制了林业企业的科技创新。

5.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缺乏市场压力。我省林业企业有些是林场企业,缺乏自主权。有些虽具有自主权,但由于长期受计划体制的影响,还没有形成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的意识,缺乏市场的压力,林业的市场化进程慢。

6.林业科技人才短缺,制约了林业科技创新。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高层次人才逐步流向国外和国内高校等条件待遇好的部门。

(二)山东林业科技创新的基本策略

1.进一步提高对林业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在新的形势下,山东林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极好的发展机遇,林业行业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才能在新的世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终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科学高效的林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一是产权激励。要尽快按照“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造传统的林业企业。要转换林业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给林业企业更多的自主权,让林业企业走规模化效益化的发展路子,这样有助于企业主动进行科技创新。二是政府激励。由于林业科技创新具有公共物品特性,存在着巨大的外溢效益,社会收益高于私人收益,导致林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不足,林业科技创新缺乏动力。从经济学上看,就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具体讲,就是政府要对林业科技创新进行管理、支持和投入,要为林业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垄断激励。林业科技创新有很大风险,大型林业企业显然具有较强的承担风险的能力和追求最大利润引导出的更强的创新欲望。要激励林业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就要支持和接受林业企业具有一定程度的垄断。介于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的中等程度的竞争最有利于科技创新。四是市场激励。市场激励可以有效地调动林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要将林业企业推向市场,使其感到市场的压力,迫使林业企业主动进行科技创新,不断开发满足市场需要的林业高科技产品。

3.实施林业科技创新人才战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目前优秀的创新人才、科技型企业家成为最缺少的人才资源。为此,在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创新过程中应注重科技人才制度的创新。通过竞争等途径,建

立有利于创新人才辈出、茁壮成长的机制,建设好以优秀科技专家、科技型企业家为核心的,团结、稳定、高效、富于改革与创新精神的科技机构和科技企业领导班子,并制定有关制度、政策等切实把他们定位到科技创新的组织和核心的位置上,保证他们有效地开展技术创新工作。

4.完善林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由于林业科技创新期的经济效益较一般科技创新的经济效益差,因而依靠技术推动与市场拉动的自然发展,速度必然缓慢,措施之一是成立林业技术服务和示范中心,集咨询、技术服务、中介机构甚至风险投资等职能于一身。这个组织可由林业部门、产业界与科研院校联合组建,主要进行林业产业中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系统集成和工程化研究、传统生产工艺的改造、国外先进适用绿色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及咨询服务、技术培训等。

三、山东林业标准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一)山东林业标准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1.林业标准体系框架初步建立。我省从1985年至今,共颁布实施了28项地方性技术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规范了全省相关领域林业生产,加速了我省林业先进技术成果的推广与运用,在全省长期的林业建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林业标准化示范网络建设较有成效。近年来,我省以建设国家林业标准化示范县为契机,构建起了示范县、示范区、示范基地不同层次、多种内容的林业标准化示范网络。

3.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初步形成。近几年,我省对全省林业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机构进行了统一规划和调整,对现有的检测力量进行了梳理整顿,按照“三级、三面、九大类”的林业质量监督总体布局要求和分级分批的原则,积极引导各市增加投入,筹建市级林产品质检中心,逐步构建起全省林业质量监督检测网络。

4.农业标准化认证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目前,我省仅林果产品就已有107个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认证,涌现出了惠红牌红富士、惠蜜牌蜜桃等一大批无公害林产品和阳信鸭梨、“雁来红”冬枣等一大批绿色食品。

5.林业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的转化速度加快。近两年来,我省在编制地方标准计划时,有重点地从科技成果获奖项目库中选择技术成熟度高、研究水平先进的成果加以转化,仅2003年就有15项新制标准为曾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和省林业局科技进步奖的科技成果项目。

(二)山东林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林业标准体系建设滞后。一是林业标准数量少,有的领域还是空白。二是一些技术标准陈旧,未能及时更新和修订。三是林业生态建设标准种类不全。

2.林业标准推广实施体系不够完善。一是对林业标准化的宣传不够。二是实施标准化的组织内部运行机制不够健全。三是在质量检测方面,偏重产品本身质量的检测,忽视对产地环境和生产技术规程的技术监督。四是没有建立产品质量仲裁体系。

3.林业标准化评价不到位。目前我省乃至我国对林业标准化评价体系的研究很少,不能满足林业标准化评价工作的需要。

4.林业标准化市场体系建设远远不能够满足需要。目前大多数地区的林业标准化产品专营市场没有形成,远远不能够满足林业标准化产品销售的需要。

(三)进一步加快山东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对策

1.加大普及、宣传工作的力度。要把实施标准变成广大林业工作者的自觉行动,必须强化标准化意识,普及标准化知识,加大林业标准宣传贯彻的力度和广度。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手段,通过各类新闻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引导,在全社会形成了解、认识、掌握林业标准化的氛围。

2.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优化林业标准化的外部环境。一是各级政府应当进一步提高对林业标准化的认识,做好林业标准化实施的宣传、发动、组织等工作,加强对林业标准化的管理。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首先可以从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参与林业标准化生产的企业一定的优惠措施;其次可以从信息、金融、人才等各方面加大对林业标准化的扶持力度;最后加大对林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林业发展环境。三是加大市场执法力度,保护优质林产品,采用法律的形式促进林产品质量声誉的建立。

3.以质量标准为核心,建立健全林业标准体系。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采用国际先进标准来改造林业,按照wTO协议中关于动植物卫生健康标准的协议,积极研究和采用国际标准,提高产品质量。要加快林业标准特别是主要林产品的内在品质、加工性能、分等分级等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主要林产品的标准成龙配套,基本达到林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标准作为技术依据。

4.采用有效的组织形式与运行机制,促进林业标准化的顺利实施。解决好“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是林业标准化实施的关键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有效的组织形式,建立完善的运作机制,特别是这些组织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对林产品质量的监督约束机制,确保农业标准化的顺利实施。

5.加快完善林业监测体系。当前要充实、完善现有国家级、部级质检机构,地方检验、检测机构。要结合各地林业生产需要,以贴近林业,贴近生产单位,贴近用户为主要原则,进行完善和补充。要逐步建立商品质量监督机构,择优利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实验室的检测设备和能力,填补少量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项目,但要避免重复建设。消化吸收国内外有关科研成果,重点加强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和快速检测手段的研制,以适应现场快速检验、检测工作的需要。各类检验、监测机构要以科学、求实、公正、公平为准则,健全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自律机制,提高检验、监测人员素质,保证检验、监测工作质量;加强对检验、监测机构的监督管理,严格考核工作,坚持不符合条件的不允许开展检验、监测工作。

6.进一步完善林业标准化服务体系。一是建立与林业标准化实施相适应的林用生产资料供应渠道,减小生产资料因素对产品质量方面的不利影响。二是进一步搞好林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建设,提高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林业标准化生产的科技水平。三要建立标准化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做好信息的收集工作,为农民和产业化企业以及社会及时提供国内国际市场需求的技术标准方面的信息和传递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和检验检疫情况的信息,以及正确引导市场消费的信息。

7.搞好林业标准化的评价工作。应利用较系统的林业标准化的评价体系,对林业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与总结。特别要对林业标准从制定一直到组织实施的整个系统是否协调、林业标准化的成本与实施收益之间的关系等进行全面分析,及时提出改进林业标准化工作的建议,以便进一步搞好林业标准化工作。

8.加强对林业标准化问题的研究。要继续开展林业标准化重点项目的科学研究。要研究反映优质要求的主要林产品等级划分的科学方法;加强林业标准化信息体系建设,及时了解国际林业标准化发展动态。

9.进一步加快林业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的转化速度。林业科技创新是林业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林业标准化是林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桥梁,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因此,应在搞好林业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利用林业标准化这一重要桥梁,及时实现林业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的转化,并应用于实践中,这既可以把林业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又可以提高林业标准化的质量,促进林业标准化的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科技咨询队伍建设研究 篇12

一、浙江省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现状调查过程

为摸清浙江省科技管理干部队伍的基本情况, 课题组围绕全省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建设问题, 针对机关 、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中的科技管理人员, 发放了1, 000多份调查问卷和调查表, 涵盖浙江省11个地市、80余所高等学校、60余家科技院所和200余家科技型企业, 回收有效问卷及调查表996份。

在问卷调查基础上, 课题组在行政机关、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中先后召开了四次专题座谈会, 对浙江省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

二、浙江省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成效

(一) 科技创新与科技管理工作受到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十一五”以来, 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 坚持“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 把科技创新与进步作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大力加强了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省、市、县三级主要领导亲自过问科技工作, 及时解决科技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浙江省委主要领导多次视察指导科技工作, 听取全省科技工作的汇报, 对科技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浙江省上下已经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 分管领导具体抓, 班子成员协作抓科技的良好局面。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科技部门领导班子建设, 配齐配强科技部门领导班子, 许多市县科技局的局长与副局长由当地政府经济部门重要岗位的骨干或经济强镇一把手调任。高校科研处处长也由学术带头人担任。二是科技管理职能大幅强化, 科技管理部门由项目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三是财政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 省级财政科技经费由2000年的3.97亿元, 增加到2009年的20.42亿元, 增长4.14倍;市县财政科技投入由10.01亿元增加到78.88亿元, 增长近7倍。

(二) 科技管理机构和体系逐步健全。

据调查, 全省已经形成省、市、县三级管理体系, 拥有一支近1, 150人的科技管理队伍 (机关) 。一是除个别市辖区外, 全省11个市, 90个县 (市、区) 都设置了科技局。截止2010年, 浙江省科技厅共有编制88人, 全省市级科技部门行政编制总数247人, 各科技局编制数从23人到46人不等, 平均为22.5人。县 (区、市) 科技部门行政编制数从3人到28人不等, 行政编制总数近800人。平均为9.5人。许多地市将科技工作延伸到乡镇, 如温州、台州设有分管科技的副职和科技联络员。二是绝大部分高等院校都设立了科研管理部门和系 (院) 科研秘书。承担科研项目较多的省级以上科研院所也单独设置了科研管理部门。调查的48家高校共有专职科研管理人员总数为831人, 46家省级以上科研院所共529人, 已经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科研管理队伍。三是企业科技管理干部队伍逐步扩大。科技型企业大都设立了分管技术与管理的总工程师或副总, 集研发与管理于一体。目前, 浙江省企业已经形成了一支近万人的专兼职科技管理干部队伍。

(三) 科技管理干部的素质明显提高。

一是学历层次明显提高。机关、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管理干部中, 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数分别占74.5%, 96.3%, 79.5%。二是年龄结构相对合理。机关、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管理干部中, 年龄在50岁以下的人数分别达到73%, 92.8%和82.3%。50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管理干部是干工作的黄金期, 既有充沛的工作精力, 又有一定的管理经验的积累。 三是专业构成逐步多样化。科技管理干部的学历涵盖了理工农医、经济管理、文史法律、党政等多种专业。这样一支队伍既保证了对科学研究认识度和对科研规律的了解, 同时也能够从管理专业角度出发, 加强对科研的管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管理人员中, 副高以上职称的人数已经占到了35%以上, 这为做好科技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 科技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一是科技管理职能不断拓展。进入新世纪以来, 通过多年的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目前科技管理职能由单纯项目管理向项目、平台、人才、环境“四位一体”综合管理转变。科技管理职能已由最初的项目管理扩展至企业科技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科技孵化器、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创新团队培育, 成果推广, 产学研合作等领域。二是综合协调能力明显增强。“十一五”以来, 省科技厅围绕重点工作加强了与其他单位的协调。目前浙江省科技管理体制基本确立了由科技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省市县集成联动的科技管理新体制。

(五) 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得到领导和社会的肯定与认可。

目前, 浙江省已经形成了一支服务意识强, 敬业奉献, 廉洁自律的科技管理队伍, 科技管理人员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服务员, 科技政策的辅导员, 科技知识的宣传员, 科技成果的推广员, 农民致富的财神爷, 产学研合作的红娘, 受到了广泛好评。省科技厅许多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得到了科技部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 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好评。同时, 市县科技管理工作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充分肯定。如杭州市科技局在部门测评中名列前茅。舟山科技局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两创四敢”好班子。温州市鹿城区科技局近三年都进入当地政府考核前5名。台州临海市科技局因军转民科技工作出色, 当地政府为该局增加带来编制1个。高校、院所中的优秀科技管理骨干被推选为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三、浙江省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科技管理人员虽有所增加, 但仍然难以满足繁重工作需要。

“十一五”以来, 随着科技管理职能的拓展, 社会对科技管理工作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对科技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 科技管理工作量成倍增长。但是除高校科研院所外, 全省机关行政编制基本没有变化, 这造成科技管理人员工作量大大增加。县级科技管理干部队伍人员人手短缺的情况尤为严重。据统计, 县 (市、区) 行政编制实有人数平均只有10.7人。此餐, 高校科技管理干部工作量远超负荷。从调查问卷来看, 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中有59%人认为工作量远超负荷。据48家高校统计结果, 48家共有专职科研管理人员831人, 其与单位总人数之比约为1.7%。除了管理在研项目之外, 高校科技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负责各种类型的项目申请, 目前高校教师竞争激烈, 每年申请的项目不断增加, 导致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大幅提高。同时, 科研院所的科技管理工作量也超负荷, 部分科研院所还没有配备专门的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管理人员。科研院所科技管理人员中, 有69%的人认为工作超过正常负荷。

(二) 科技管理人员素质虽有所提高, 但仍然不适应现代科技管理需要。

近年来, 通过各种培训、在职学历提升等手段, 科技管理人员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从现代科技管理需要来看, 仍然存在差距, 行政机关高素质的中青年管理人员还不够多。目前, 省、市科技局、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技管理人员已经逐步年青化。但是部分机关干部队伍总体老化, 青黄不接的现象仍然存在。省科技厅、市科技局与县 (市、区) 科技局50周岁以上的人数分别占到了38.2%, 21.2%和27.8%。从党政及其他类专业毕业的人数占比25.4%, 大专及以下学历的人占比达25.5%, 与现代科技管理的要求有一定差距。还有相当比例的科技管理人员不具备较广泛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由于科技管理本身具有知识密集的特性及科技管理干部本身的素质所欠, 相当一部分机关、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管理人员仍然欠缺能力现代科技管理知识,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调查研究能力及良好的科技素质。而在科技型企业中间, 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三) 培训工作虽有所加强, 但仍然没有满足科技干部的培训需求。

培训不足, 是这次调研中基层反映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科技管理岗位的特殊性决定了科技管理干部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既要了解科研规律, 又要掌握经济管理知识, 要具备国际视野和现代科技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虽然近年来科技管理干部的培训工作已经提到加强, 但是还未形成全面的体系。一是针对性欠强, 系统性缺乏。目前的培训缺乏对科技管理干部知识需求的调查和研究, 对培训内容没有进行认真的系统分类和有针对性的划分,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学脱离, 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面上培训和零散的培训多, 系统和深入的培训少。二是培训形式不够多样, 教学方法比较传统。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还未根本改变, 有些老师教学内容没有针对培训对象不同作相应调整, 而是在多种培训班上“通用”的讲课内容。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岗位培训较少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 从而影响了培训的吸引力和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四) 干部培养工作虽有所加强, 但基层科技管理干部锻炼成长机会仍然不多。

随着自主创新成为国家的核心战略, 科技地位的不断提高, 科技系统的干部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 科技部门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技管理干部, 省科技厅和市级科技部门一批优秀科技管理干部提到提拔重用。但是从调研情况来看, 基层科技管理干部到重要岗位锻炼机会的还不多。在对全省科技管理系统的调研中, 有91.2%的人认为在科技系统工作, 成长锻炼的机会比较少。从座谈会的情况来看, 基层科技管理部门缺乏锻炼机会。许多县 (市、区) 科技局在最近五年之中到重要岗位去锻炼的干部基本在2~3名。一些地党委、政府认为科技工作非常重要, 但科技部门只是小部门, 不是综合部门, 编制偏少, 力量不大, 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高校及部分科研院所一般科研管理干部成长存在“天花板”现象。由于科技管理工作本身的特殊性, 高校科研处处长与副处长往往由科研成就比较突出的正高级教授、博导担任, 无法从科研管理人员内部产生, 具体从事科研管理的一般工作人员既不能升任职称, 在行政职务上最高只能升至科长。由于制度的缺陷, 影响了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加强浙江省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当今世界, 科技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加快浙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必须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发挥科技管理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按照“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的指导方针, 尊重科技管理人才成长规律, 培养一批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服务意识优的科技管理人才, 为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提供强有力的科技管理支撑。

(一) 研究制订科技管理干部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

“十二五”和今后一个时期,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创新国际化的加快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孕育和引发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科技创新, 世界将进入到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加速变革时期。科技创新将成为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在这样的宏观形势下, 浙江要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 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 就必须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战略, 充分发挥科技管理干部在创新, 特别是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省、市、县三级科技管理部门和高校科研院所都要根据“十二五”时期的目标任务, 制订“十二五”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 明确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任务, 落实保障措施, 为浙江省率先实现创新型省份奠定科技管理人才基础。

(二) 实施科技管理干部队伍知识更新计划。

着眼于“十二五”科技发展的若干关键任务和实现“十二五”目标的实际需要, 实施科技管理干部队伍知识更新计划, 提升科技管理干部综合素质。摸清全省科技管理干部队伍的培训需求, 研究制订中长期科技培训规划, 制订培训大纲, 充实培训师资力量, 建立师资、学员及教学信息数据库。

(三) 推行科技管理干部纵向横向互派挂职交流。

注重在实践中培养与锻炼干部, 推行省市县科技管理干部互派挂职交流。一是根据工作需要, 挑选市、县 (市、区) 科技局主要领导干部到科技部、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相关部门挂职锻炼, 开拓视野, 增长才干;二是省科技厅挂职名额适度向市、县 (市、区) 优秀科技管理人员倾斜, 科技厅各业务处室要有目的的接收基层科技管理干部挂职锻炼, 成为基层科技管理干部的实践培训基地, 提高基层科技管理干部的现代科技管理能力;三是鼓励和倡导杭州、宁波等发达地区科技管理部门与衢州、丽水等欠发达地区交流结对帮扶, 实施人员互派挂职交流制度;四是鼓励倡导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选派优秀科技管理人员到市、县 (市、区) 挂职交流, 帮助指导基层科技工作。

(四) 实施企业科技管理人才素质提升行动。

建立全省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管理干部队伍信息数据库, 鼓励三类企业培养造就职业科研管理人才队伍。研究制订针对企业科技管理干部素质提升的专门培训教材、培训大纲, 与省内高校合作, 建立一支企业科技管理干部培训师资队伍。当前要特别重视企业科技管理干部科研管理在科研项目立项、申报、验收, 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等实务培训, 提高企业科技管理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力争到2015年, 全省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管理人员的培训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五) 建立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管理职称序列。

目前浙江省一些高校和院所的科研管理人员是作为高校院所的一般行政人员, 既不能在职称上晋升, 也不能在行政职务上得到更高层次的提拔重用, 影响和挫伤了他们管理管理的积极性。建议参照上海市的做法, 建立科技管理职称序列, 允许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参评科研管理职称序列。

(六) 适当增加基层科技行政部门编制。

基层科技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科技方针政策的最终落脚点, 也是浙江省科技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建议适当增加基层科技管理部门的编制数特别是科技强县 (市、区) 和10人以下的科技强县编制数, 提升行政管理绩效。

参考文献

[1].张洪飞, 温庆波, 高久春.加强高校科技管理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2].杨效兰, 吕星.云南省县级科技管理干部培训需求调查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3

[3].李小群.转变机制、加大投入培养优秀的科技管理干部从伍[J].云南科技管理, 2006

[4].赵静.对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外教育研究, 2010

上一篇:面向社会下一篇:当前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