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建设

2024-08-08

科技建设(精选12篇)

科技建设 篇1

摘要:提出科技人员道德失范的概念, 阐述科技诚信的基本内涵, 重点讨论科技人员道德失范的具体表现, 分析人们对科技人员道德失范所持的不同态度和科技道德建设面临的若干现实问题, 提出加强科技道德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科技人员,科技工作,诚信,道德建设

一段时间以来, 科技人员的道德失范问题屡见报端, 人们始而震惊, 继而沉问, 为什么一向被认为道德高尚、操守严谨、阳春白雪的科技人员也会产生如此行为?

科技人员的道德失范不仅浪费资源、压抑人才, 还使得优良的传统学术风范、价值导向和科学精神被严重破坏, 小则污染学术殿堂、引起学术秩序混乱, 大则激化社会矛盾、导致国家民族失信。然而, 问题的出现必然有它的深层原因和社会背景。本文仅就科技人员的诚信素质与科技道德建设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1 科技人员的道德失范

1.1 概念

科学技术实践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及科技人员从事科学技术实践活动的行为准则称为科技规范。科技人员违背了科学技术实践活动的客观规律或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就导致行为失范。有时, 人们将违反学术活动规范的行为称为学术上的“不轨行为”, 有人将在自然科学领域的“不轨行为”称为“科学越轨或不端行为”, 将在社会科学领域的“不轨行为”称之为“学术失范”, 这些都是行为失范。

科技人员的行为失范包括技术失范和道德失范两个层面。科技人员违背技术层面上的一些人为的硬性规定, 如数据格式、论文关键词、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等称为技术失范。而科技人员在其科学技术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诸如夺取别人的劳动成果、不尊重客观实际、学术霸权或滥用科技成果等行为就是道德层面的行为失范。科技人员的行为失范可能发生于学术研究活动 (如选题、样品采集、数据分析等) 和非学术研究活动 (如课题申报、学术成果鉴定和评奖等) 的全过程。科技人员的道德失范与科技诚信和科技道德建设直接相关, 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1.2 科技人员道德失范的具体表现

1.2.1 巧夺他人科技成果。主要表现有:

(1) 直接部分或全部抄袭他人论文, 或利用他人论文“拼凑组装”论文; (2) 导师、上司或权贵人物在他人论文或成果上署名, 但没有参加实际工作; (3) 未经他人允许, 在自己的论文或成果中加署学术权威人物的姓名, 以此骗取论文或成果的可信度和影响力; (4) 夺取别人的实验数据或资料支撑自己的论文, 甚至还不为实验数据或资料的生产者署名; (5) 对论文或成果的实际贡献较小, 但在论文或成果的实际排名中靠前; (6) 引用他人研究成果, 不注明出处或有意模糊注明出处; (7) 收受他人好处, 降低论文评审或成果鉴定的门槛; (8) 独占合作者的研究成果; (9) “惟我主义”, 有了一点成绩就完全抹杀前人和别人的贡献; (10) 一稿多投, 不尊重编辑人员的劳动, “放大”自己的研究成果。

1.2.2 违背客观实际。主要表现有:

(1) 凭空虚构或编造试验案例, 引出科学技术结论; (2) 在试验环节上 (诸如试验条件、分析设备、取样地点、抽样面积、样本数量等) 作假; (3) 根据预期设计的结论编造或篡改试验数据, 以求试验结果的“圆满”; (4) 未经过足够数量科学实验的充分证实, 就草率下科学结论; (5) 虚构试验观察结果, 得出科学结论。

1.2.3 学术霸权。主要表现有:

(1) 在学术争论中进行人身攻击、打击报复, 严重背离学术评价的客观性; (2) 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 排斥不同观点, 批驳其它声音, 在学术界搞党同伐异; (3) 成果评审或鉴定靠攻关, “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等评估鉴定结论难辨真伪, 超越客观实际; (4) 将对科研项目的审批、评审等控制权力, 作为全部或部分占有论文或成果的交换条件。

1.2.4 滥用科技成果。主要表现有:

(1) 选择现代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时, 或者受短期行为心理影响, 或者只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代价, 导致能源高消费和环境大污染, 构成了全球性生态危机; (2) 将原子弹等现代高科技应用于战争, 无数生灵涂炭, 伤痛难以忘怀, 还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辛勤积累的社会财产遭到严重破坏; (3) 利用自己掌握的科学技术或成果搞迷信活动, 蒙骗他人; (4) 另外, 试管婴儿、人体克隆、安乐死等也都涉及科技成果运用的伦理道德问题。

2 对科技人员道德失范的不同反映

2.1 痛斥科技道德失范

对于科技人员的道德失范, 不论是夺取他人劳动成果方面的失范、违背客观实际方面的失范, 还是充当学术霸权或滥用科技成果方面的失范, 科技界、教育界和广大科技人员总体上是持反对态度的, 甚至反对的态度很坚决。

早在1999年11月18日, 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就联合下发了《关于科技工作者行为准则的若干意见》。2004年8月16日, 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 (试行) 》。2007年2月26日, 中国科学院正式向社会发布了《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和《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 在全国掀起了一轮大讨论, 范围波及科学界、教育界、工程技术界、文化界、艺术界乃至政界。

而科技部以7个方面的措施加大制度建设和落实力度, 以“根治学术腐败、肃清不良风气、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 包括: (1) 科研立项全程公开透明; (2) 建立科研分类评价体系; (3) 学术评价坚持质量第一, 防止学术“大跃进”; (4) 专家评审机制与国际接轨; (5) 建立科研诚信制度; (6) 强化科研经费监管; (7) 引入问效问责制度。这些措施中的大部分均与惩治道德失范有关。

2.2 纵容科技道德失范

在痛斥科技人员道德失范问题的同时, 沿袭、默许、怂恿科技人员道德失范的现象却大量存在, 甚至还愈演愈烈。

一方面, 有的科技人员“口头上坚决反对, 行动上我行我素”;大声痛斥别人失范, 自己却依旧明知故范;向别人“学习”, 急功近利, “失范见效益”, “不犯白不犯”, 失范的范围越来越广, 技术水平越来越高, 隐蔽性越来越强, 更加不容易被别人察觉。这些现象在论文署名、篡改数据、虚构实验、一稿多投、课题申报、成果鉴定等方面尤为突出。

另一方面, 有的人将科技道德失范问题产生的根源完全归结于“科技体制的不完善”和“社会大环境的不纯洁”, 认为道德失范的根源已不在科技人员本身。甚至还有科技教育界之外的少数人也为科技人员“开脱”, 为科技道德失范者辩解, 认为科技道德失范与科技政策缺陷、政府官员腐败、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效益优先原则”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观点客观上进一步助长了科技道德失范现象的蔓延。

2.3 媒体报道情况

对通讯社、杂志、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5种主流媒体对“学术腐败”的文本报道情况进行统计发现, 通讯社、杂志、广播电视三者的报道不足5%[1], 关于“学术腐败”的报道主要集中在报纸和网络上。而报纸 (党报和市场化报纸) 和网络的报道情况如下 (表1) 。

从表中可以看出, 负面报道占了很高的比重, 尤其是立场观点更加自由活泼的网络, 揭露和反映的问题更多。

3 科技诚信的基本内涵

3.1 诚信的涵义

诚信是初始性的道德规范, 其最原始、最基本的内涵是说真话、传递真实信息、不掩盖真相、不歪曲事实, 同时遵守诺言、言必信、信必果。诚信是最古老、最原始的道德要求, 是传统道德大厦的根基, 是民族道德之魂, 是人类道德之公理[2]。

3.2 科技诚信的基本内涵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路甬祥院士指出:现代科学最基本的道德原则是科学诚信[3]。学问可高可低, 学风不可不正, 科技活动必须讲求诚信。

科技诚信的内涵至少应当包括: (1) 以事实为依据, 尊重实验结果, 不篡改实验数据, 不虚构科学结论; (2) 尊重别人的劳动, 反对抄袭, 反对重复他人观点, 反对巧夺暗取他人科技成果, 反对压制或排挤别人的学术思想; (3) 坚持公平, 不论资排辈, 不为“自己人”开绿灯, 不因“利益交换”而为别人降低学术门槛; (4) 正确、恰当地运用科技成果, 不利用自己掌握的科技知识蒙骗他人, 不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危害社会、危害环境。

在科技诚信所包括的上述四个方面中, 第一个方面的科技诚信是最基础的诚信, 是对科学技术具体实践活动最客观的要求, 属于基础层次。第二、第三方面的科技诚信是对科技人员对科技产出或科技资源的占有或支配态度的基本要求, 属于中间层次。第四方面的科技诚信则涉及科学技术成果运用的方向或导向问题, 属于高级层次 (图1) 。

4 科技诚信建设与科技道德建设面临的若干现实问题

4.1 科技体制自身存在的现实弊端

首先, 由于缺乏统一的学术规范 (如各学术期刊对拟发表文章在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数据表格、文献引用等方面的要求不统一) , 缺乏公认的标准, 客观上出现混乱, 于是便有人得过且过、有人投机取巧、有人浑水摸鱼。

其次, 科技资源数量有限, 供需矛盾突出。诸如国家基金项目申报、省市重点实验室评比、学位授权点申请、单位职称评定等等, 由于“数量极为有限”, 导致“科技人员开动脑筋、管理人员遭受考验”, 甚至还出现了一些“中间商”, 时间一长, 各种失范问题就自然产生。

第三, 科技资源过分集中在少数“要害部门”, 甚至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一些科技资源的管理者是项目审批、项目验收、成果鉴定“一条龙管理”, 人情关系复杂, “公关”变成“攻官”, 官员腐败与学术腐败相伴而生, 行为失范就自然难以避免。

4.2 市场经济环境对科技道德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一切遵循“效益优先”, 在很多情况下, “低成本”换来的论文或成果会给人带来数十倍的效益。职称评定、职位晋升、学校毕业、岗位竞争等等, 处处需要论文和成果, 或许没有论文成果, 或许文章质量太差, 或许要求的时间太急, 总之需要“马上”提交论文或成果的人太多。在这样的背景下, 人们还顾得上什么“抄抄改改”、“利益交换”?市场经济的强大利益诱惑, 加之浮躁和焦虑的社会心态, 已经使不少人耐不住几十年如一日的寂寞去心平气和地以耕耘者的姿态老老实实地做学问。

与此同时, 这种巨大的市场需求, 导致了“代写论文”、“代发文章”等有偿服务市场应运而生。据调查[4], 目前社会科学类论文代理发表的周期与价格层次见表2。

而在正常投稿渠道下, 在国家一级学报上发表文章的周期一般至少需要半年, 甚至超过一年, 而发表论文所需要的版面费、审稿费等则远远没有这么高。

市场经济环境对科技道德的这些负面影响, 说明科技活动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自身的市场规则。否则, “竞争和奋斗的结果”就必然是因没有规则或不守规则而失范。

4.3 社会腐败问题对科技道德的影响

科技人员道德失范暴露出来的是整个社会问题的一方面, 官场腐败、商场腐败、演艺界丑闻等现象的大量存在, 使科技人员的正常心态大受影响, 导致科技道德滑坡, 科技道德失范。一些科技人员自然不禁要问:其它领域可以急功近利, 可以通过这样那样的渠道“取得进步”、“获得效益”, 拥有高智商、高学历的科技人员为什么不行?科技人员为什么就该如此含辛茹苦?这是科技人员道德失范的重要社会心理基础。

另一方面, 一些项目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大搞“官学一体”, 谋求通过自身的政治地位或特权身份“赚取学术地位”, 科技人员却正好为了科研项目而“投其所好”, 与项目官员“建立交换关系”, 以获取项目经费, 实现“双赢”。

4.4 科技绩效评价体系的不完善

首先, 科技人员考核压力增大, 业绩评定、成果奖励、职称评定、学位授予等过于量化, 致使学术实用主义心态过分膨胀, 功利思想突出。学术检查评定过于频繁紧张, “数量胜于质量”, 迫使一些科技人员在“数量目标”的驱使下成为“论文高产户”, 助长了科技短期行为, 致使一稿多投、一文多篇等现象大量发生。

其次, 科技评价中, 论文按其所刊载的期刊排座次, 使学术期刊等级化、SCI期刊神秘化, 导致一些期刊“过分热门”, 发表文章不仅需要质量, 还需要“人际能量”。于是, 向编辑部“定向推荐”论文审阅专家、联合编辑人员发表文章、与国内外著名专家联合署名发表文章等现象就自然出现。

再次, 成果评价以专家的身份定等级, 项目主持人的地位越高或参加评定的专家的级别越高, 成果的等级就可能越高。“院士评定国家奖、教授申报部级奖”、“省级压市级、博导压讲师”, 使一些科技成果“被埋没”, 一些年轻科技人员心理不平衡。

4.5 开放的时代背景与发达的信息化环境对科研道德建设的影响

高度开放的时代背景和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环境促进信息自由便捷交流的同时, 也给科技道德建设带来了新的问题。信息电子化, 什么材料都可以简单地检索、复制、粘贴, “千里之外”的材料和数据可以“信手拈来”, 客观上为一些人提供了失范的有利条件。

网站任意发布或转载信息, 各种论坛随意发布个人观点, 海量信息使人难以分辨, 就是虚假科技信息、诽谤他人的言论、刻意排斥不同学术观点的信息也难以追究或核实。例如, 每次院士增选期间, 一些网站发布的对候选人的攻击性信息就令人叹为观止、无从辨析。

5 加强科技道德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5.1 重视大师的垂范作用

不论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即使在今天 (也并将在未来相当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 , 诚信是初始性的道德规范这一基本论断始终是公认而不可改变的。伟大的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世人的道德典范。孔子、庄子等无数大家的思想世代影响着华夏儿女, 陈景润、华罗庚等当代科学家毕生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始终激励和鼓舞着年轻一代, 而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感言:“ (正是) 受到各族人民的鼓励、爱护、支持、帮助, 我才能尽力做了一些微薄的贡献……”, “我将在有生之年, 尽我的力量, 报答党的领导和人民的爱护”。这是多么感人至深啊!

这些道德大师和科技大师带给当代科技工作者的, 绝对是一种无形无限的力量。在当今社会, 宣传为科学奋斗、倡导为真理献身的力度还应该大大加强, 要充分利用大师的垂范作用, 正面影响科技人员, 有效引导科技人员的行为。

5.2 切实加强学生诚信教育

调查表明, 从小学生到大学生, 对抄袭行为正确反应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图2) [5]。与此同时, 学生的创新积极性也逐渐消退和萎缩 (图3) [5]。

个人诚信的总和构成国家诚信, 个人诚信素质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保证。学生是创新的未来, 诚信教育需要继续在学校教育中得以加强, 丝毫不可松懈。

5.3 建立社会监督制约机制

监督机制与惩罚措施缺陷是科技人员道德失范的重要客观原因。政府或科技管理机构缺乏必要的监督体系和惩处措施, 对科技人员道德失范问题揭露不及时、宣传面太小、惩处力度不够, 为各种歪风邪气提供了生存空间。

因此, 必须建立科技道德监督制约机制。建议建立相应的组织或机构对科技道德失范问题接受举报、监督检查、调查核实。监督机构有国家级的, 也有省市级的, 可以是政府性质的, 也可以是团体性质的。总之, 要让惩治科技道德失范的行为合法化、权威化、日常化, 使知情者苦有诉处, 让失范者罪有应得, 给蒙冤者还以清白。

5.4 加强科技道德个案处理

对于科技人员的道德失范现象, 要发现一个, 处理一个。处理务必严肃, 毫不含糊, 决不轻描淡写, 得过且过, 失去原则, “带着失范的嫌疑去处理失范问题”。简单的批评通报, 道德失范的成本太低, 风险太小, 不足以“惩戒”, 处理措施要“狠”。处理要明确清楚, 而不是遮遮掩掩, 甚至连失范者的姓名、单位等基本信息都被模糊, 常常以“某某大学某某教授”等含糊了之。不仅仅在网上炒作, 让人半信半疑, 仅作为茶余饭后的议论, 而不知是否确有其事, 而要以权威机构或组织的名义正式发布。同时, 建立科技人员档案与黑名单制度, 失范者终身禁止参与科技活动。

5.5 大力倡导正确的科技道德观

国家出台的若干关于科技道德建设的法律法规都是必须的, 对抑制科技道德失范现象势必起到作用, 但这些制度主要是事先预警和事后救济, 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治学而言, 更需要的是道德的自律, 提倡诚信, 倡导诚信才是治学之本[2]。科技创新需要诚信,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诚信, 诚信是科技工作之前提, 是科技人员的根本素质。科技人员的道德失范将玷污道德准则, 扰乱社会秩序, 破坏科学精神, 危及人类进步。全社会尤其是科技人员自身, 不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条件下, 都应当首先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端正科学理念, 弘扬科学精神, 坚守科学准则, 恪守科学伦理, 痛斥道德失范, 营造和谐的学术生态, 承担起科学的社会责任。

5.6 构建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的科技伦理观

毛泽东同志说:“革命是不容易的, 是科学, 经济建设也是科学”[6]。江泽民同志指出:“科学技术进步应该服务于全人类, 服务于世界和平、进步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7]。这应当是一切科学技术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

人类要坚决避免滥用科学技术, 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恰当运用而危害环境、危害自身, 要强调科学发展, 构建科技、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和统一, 让现代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 实现人类的伟大进步。

6 小结

科技道德失范现象不是当代新鲜事物, “天下文章一大抄”之说自古有之。只是到了今天, 在制度缺陷、利益失衡等大背景下, 才使其更加泛滥而成为“过街老鼠”。实际上, 科技界的主流是好的, 科技道德失范现象并非“无处不有, 无人不坏”。

科学技术的大发展, 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变革和人类进步, 也给人类留下了难以忘怀的伤痛。严守科技诚信、严惩科技道德失范始终是现代社会不可回避的重要命题。科技无对错, 功过全在人, 人类应当自觉构建扬善抑恶的科技道德观, 使科技更好地造福人类[8]。

参考文献

[1]肖燕雄, 杨元龙.大众传媒视角中的学术腐败现象[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8, 29 (2) :65-69.

[2]夏卧武.加强“诚信”的道德培养是防范学术腐败的根本途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25 (3) :48-51.

[3]路甬祥.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强科学道德建设, http://www.cas.ac.cn/html/Dir/2006/06/02/14/00/83.htm

[4]路征.学术腐败造就的超级市场[J].中国研究生, 2007 (1) :50-60.

[5]林炳辉.知识产权文化读本[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129-130.

[6]毛泽东.毛泽东文集 (第8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73.

[7]江泽民.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0.

[8]王琼玉, 姜素贤.20世纪科技道德问题的历史回顾与反思[J].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9) :7-8.

科技建设 篇2

目录:

第一部分 科技立法工作回顾与思考

中国科技立法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关于“科技立法五年规划”设想的几点说明

基于技术学习与知识整合关于科技立法五年规划问题

关于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法律地位的几点思考

知识经济与科技法制建设

抓紧制定科技风险投资法律法规为建立我国风险投资机制提供保障

关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关于专利法修订过程中需要探讨研究的几个问题

关于我国专利制度中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讨

重视全国人大代表议案进一步加强科技立法和法制监督工作

科技立法在我国立法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于外观设计“实用艺术产品”应受著作权法保护的问题

美国开展“公众理解科学”活动的运行机制问题

我国基因保护和生物安全立法基本情况

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日本防灾法律执法体系对我国防灾执法工作的启示

九届全国人大科技立法工作回顾与思考

关于制定促进和规范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有关法律的

几点思考

关于制定十届人大科技立法规划的思考

对制定风险投资法律法规的几点思考

意大利、德国的灾害紧急救援管理及运行机制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关于有限合伙制在风险投资中重要作用的探讨

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机制要靠法律保障

——对法国和荷兰科技法律制度考察的启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的法制化是推动我国原始创新的重要保障

第二部分 科技政策研究

科学技术进步的重大作用

——从日本科学史得到的启示

科学技术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初探

科研管理中的决策目标与多维性思维

日本的科技政策

我国nsfc与各国科学基金组织之比较

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及建议

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科学技术大发展

中国科技成果与产权保护

中国r&d投入趋势研究

参加瑞典国际会议情况汇报

我国开展无形资产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及评估工作状况

我国科技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在第二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中增加新指标的建议

第三部分 科技人才和教育

关于实现科技队伍结构优化的运行机制问题

人才流动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中国科技人才流动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

对科学界伦理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积极稳妥地发挥高等教育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巨大潜能

第四部分 科技体制改革

浅谈民主管理与决策科学

科学哲学的指导作用与科技体制改革

所长负责制与民主化建设

技术开发型研究所引入市场机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于产权界定和保护的一点思考

新的机制就要有新的创造力

——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调查启示

建设先进文化 增强科技实力 篇3

近几年来,我所经济效益每年以30%以上递增,各项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先后成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全国机械行业、上海市文明单位,以及全国和上海市“重合同、守信用”优秀企业。全所承担30多项国家、省部及市重大科研、工程项目,获省部级奖20多项、市政工程金奖8项、国家专利40多项,取得专利申请78项、软件版权8项,成功实现了“企业化、属地化”的软着陆,成为应用型科研院所的领先者。

我所在建设企业文化方面,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开展工作:

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领导示范推动企业文化的落实。

企业领导不仅是企业文化的积极倡导者,还应成为模范的实践者,成为宣传、传播企业文化最有力的直接体现者。1999年我所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之初,所领导认真梳理全所的优势、潜力与不足,针对全所七大专业板块的现状,结合国内外科技产业发展的先进理念,提出了把研究所建成一个“机制、体制企业化,资源配置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科技产业高新化,管理、决策科学化”的著名的科技型企业集团的目标。经过数年的努力,目前,我所已成为首个被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授权经营的国有资产的改制研究所,并逐步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了多元投资的产权结构和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实现了我所的跨越式发展。在此基础上,所领导制订了我所“十五”技术产业发展纲要。在“纲要”中明确提出:综合各部门特长,发挥全所整体优势,提高全所核心竞争力,科技管理上采用所部与部门两级管理模式,提高项目管理自主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全所科技创新的制度,将专利、核心技术的创新实绩作为与绩效考核“捆绑”的硬指标,推进落实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建立了所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以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总线技术为研究开发龙头,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为电器电子的高科技产品研发、自主知识产权奠定了基础。所里还先后制定了《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保护知识产权有关规定》、《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专利管理办法》、《科技技术工作归档细则》及专利申请与授权、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等一系列奖励政策,使广大职工看到了领导班子改革的信心和干实事的决心,极大激发了职工积极性。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真正使企业精神深入人心。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意识,要在职工心中扎根,重要的途径就是企业对职工的精神灌输和教育。在实践中,我们努力发挥党、政、工、团的各种宣传渠道,充分利用所局域网、所报、板报、画廊等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宣传手段,反复宣传自己的企业文化和体现企业文化精神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气氛和浓厚的舆论环境,并配合开展广泛深入的思想、纪律教育、主人翁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和职业道德、法制教育等,加大企业文化宣传力度。通过舆论宣传教育,使职工能够看到、听到、知道本所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目标、要求及实质内容,从而不断地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振奋精神,真正成为职工群众的追求。

2003年在我所庆祝建所五十周年之际,六十年代曾在我所任所领导的江泽民主席发来贺信,祝贺“电科所为我国电器科学的进步和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并要求全所干部、职工“努力建设一流的现代科技企业”,江主席的贺信,给了我们极大的鞭策和鼓舞。我们抓住契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所庆活动,通过对我所50年来在科技、创新、经济等方面的成绩和各专业的领军人物进行回顾,举办了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如:宣传了曾在我所工作过的江主席和曾培炎副总理以及代表老中青三代优秀人才的21名专家和市劳模集体、荣获上海市第八届十大科技精英提名奖的沈小宇所长、成为本市优秀的科研院所所长的代表。我所出版了所庆50周年的纪念册;召开了精彩且有意义的50周年庆典大会、建所五十周年回顾与发展论坛、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二周年暨建所五十周年座谈会、青年科技论坛;出版老干部编写的《难忘岁月》回忆录等等。使我所5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广大职工中深入人心,从而振奋精神,进一步树立了我所的整体形象,为我所不断创新与发展打下了基础。

我们在职工中开展“外树形象,内增素质”的活动,通过教育活动,使广大职工树立起几个观念:一是树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紧密相关的观念;二是树立改制、发展是硬道理的观念。企业文化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我所每一位职工树立起勇于开拓创新的意识;不满足于现状,实事求是的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和责任心;与时俱进,立足市场,成为挑战型企业和学习型职工。我们积极组织职工开展社会救灾、助学、济困活动,形成热心公益活动的良好风气;开展多种文体活动,丰富活跃职工生活,并积极参加地区性的模范社区建设;举办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技术展览,建立网站和所展示厅,出版所报,办好宣传画廊。通过建设企业文化,鼓舞了人心,凝聚了团队精神,达到在全所内部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我所的整体合力和战斗力,职工与企业共同成长,拥有一致的目标和价值观,激发广大职工敢于拼搏向上、争创一流、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强经营管理职能,促进企业精神转换为经济和社会效益。

我们倡导以人为本、科学规范、提倡效率、创造满意的管理理念和科学、民主、公正、高效管理原则。通过激励型的制度管理,体现我所尊重人、发展人、依靠人的管理思想,发现、培养、吸收优秀职工,达到与我所共同成长。以提高职工能力进行技术管理,鼓励技术创新,提倡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倡学习优秀、学习先进和学习成功,使我所成为一个创新学习型的科技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技术创新,推崇技术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原创性,在市场上真正构筑起我所的技术竞争优势。

推行和建立扁平化管理结构,形成职工积极参与企业建设的多种渠道、尊重职工的领导管理艺术、上下级沟通的和谐氛围;实行工效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线部门(模拟二级法人)的主观能动性,使部门领导在市场上寻求自己的定位,具有用人、分配的自主权利,调动其抓经济、抓科技的积极性;建立所内财务结算中心、经营管理中心,实行内部银行制度,完善对外经营管理,结合内部监督体系,有效地实现了经营管理与资金运作的调控,从源头上管好经济和加强廉政建设;改革用工制度,全面完成了从聘用合同制到劳动合同制的转变;建立劳动力价格市场化的分配机制,在职位分析后实行了岗位责任与业绩挂钩的岗位工资制度,为构筑人才高地、引进人才创造了良好条件,提高了我所市场竞争力;改革公务用车制度,实行“私车公用”,达到了控制节约用车成本、落实行车安全责任、从源头上抓好干部用车廉政的目的。所里十分重视在职职工的培训,逐年增加教育经费,每年选送数十名科技骨干参加高级经营管理培训和赴欧美、香港培训,与同济大学、海运学院联办二个硕士研究生班(我所有在职科技人员40余人参加),为科技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学习与提高的机会。全所科技人员比例由当初的55%上升到目前的65%。同时所内每年招收数十名研究生和知名大学的本科生,为研究所增添了技术创新活力。

科技建设 篇4

1、科技型企业的概念和特点

科技型企业是指那些拥有自己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较高端的,能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的企业。

科技型企业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

第一,在科技型企业的人员构造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从事科技研究的人员占企业员工总人数的比例很高,这些科研人员包括从事技术和产品开发设计的科技人员、专业人员等。

第二,在科技型企业的资金运用上,在这类企业中,企业从事的是科技研究开发,所以在R&D上的花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是很高的。

第三,在科技型企业的组织特征上,大部分科技型企业都采取了扁平型的组织结构。

第四,科研型企业的主营方是以开发新的科研产品为主。

第五,科技型企业是高成长性的企业。

2、高端科技平台的概念和类型

高端科技平台是以通过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的开放和共享,激活各科技资源,面向各科技型企业和社会提供研发试验服务的一种平台,其目的在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科技创新能力。高端科技平台还将社会上零散的科技资源的科研单位纳入平台体系,整合资源向社会共享。

在高端科技平台的类型方面,主要有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创业为主的创业平台、以研发为主的研发平台和以信息等资源共享为内容的资源共享平台、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六大类。

二、现状

目前,科技型企业参与高端科技平台建设主要有以下三个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在这一模式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企业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人力、财力、大型科学设备和仪器,使企业在科技研发方面得到更多的资源支持。这种模式普遍存在于科技型企业参与创业平台、科研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上。

第二种模式是以企业主导参与科技平台的建设。在这一模式中,由于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很高,科研人才素质普遍较高,科技型企业有能力进行科技研究与开发,所以可以凭借市场的力量,按照市场的供需关系和企业的需求来参与高端科技平台建设。但是,当前我国企业发展不成熟,在资金、人才方面缺乏,导致这种模式目前还不存在。

第三种模式就是科技型企业在参与高端科技平台建设时应充分考虑政府和企业双方面的因素,以政府主导和企业主导两种模式并存的方式参与科技平台的建设。在这个模式中,虽然存在一定的优势,例如资金资源丰富等;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包括企业自主性发挥受到限制。科技型企业参与院士工作站、工程科技研究中心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中普遍采用了这种方式。科技型企业参与高端科技平台建设分类情况见表1。

三、存在的问题

科技型企业参与不同科技平台建设存在不同的具体问题。一是政府主导模式下参与科技平台建设时,政府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支持,为科技型企业参与科技平台建设创造条件,但是仍然存在科技型企业对于科技平台提供的科研设备利用效率不高、资源浪费和闲置的问题。二是科技型企业通过政府和企业共同主导模式参与科技平台建设时,既存在有利条件,包括资金充足和人才质量高等;也存在不利条件,包括科研设备和信息利用效率不高等。

1、专业性人才缺乏

科技型企业在参与科技平台建设时,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作支撑,但当前科技型企业参与科技平台建设时缺乏专业型的人才。由于许多企业的科研人员对科技平台建设的模式和制度等方面不熟悉,造成科技平台建设的障碍。以科技型企业参与创业子平台的建设为例,这些企业对参与创业子平台建设的创业机制不了解,造成企业参与平台建设时存在障碍。以科技型企业参与院士工作站建设为例,科研人员的专业素质低,包括学历不高、对知识研究不透彻,导致科技型企业无法与院士工作站的人员、技术对接。

2、资金供给不足

企业参与科技平台的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许多企业在平台建设中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资金的缺乏已经成为目前参与科技平台建设的突出问题,造成科技平台建设难以实施。以企业参与技术研发平台为例,现在许多企业希望通过政府的财政拨款和科技研发资金进行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而政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是有限的,这就造成政府资金分配不足。

3、企业与依托主体关系不合理

科技型企业在参与科技平台的建设时大多依赖政府以及一些社会组织的支持,包括在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对于企业本身的需求考虑不足,盲目参与平台建设。以科技型企业参与院士工作站平台的建设为例,企业虽然可以得到政府资金和人才方面支持,利用社会组织提供的各项资源。但是,科技型企业参与院士工作站时,科技型企业的依托主体结构不合理,企业主要依靠高等院校、科研所等。然而,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依托自身需求建设平台的情况是非常少的,在科技型企业参与院士工作站时忽略了企业的自主性。以科技型企业参与地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例,工程技术中心大多依托龙头企业建设,由于依托单位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定位不准,往往将其作为自身的技术中心进行管理,部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能理顺与依托单位的资产、人力和知识产权方面的关系,导致企业参与平台建设时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四、策略

1、培养参与科技平台建设的专业化人才

科技型企业参与高端科技平台建设离不开高素质、懂技术、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专业化的人才可以解决科技型企业参与高科技创业平台和地方工程科技研究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以企业需求为重点,采取核心人才带动引进、平台建设项目开发引进、高科技创业平台和地方工程科技研究中心工作引进相结合的人才引进制度,引进适应企业参与高科技创业平台和地方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的人才。

其次,在科技型企业内部加快形成创新主体,促进科技型人才参与高科技创业平台和地方工程科技研究中心的有效聚集,形成专业人才的充足供给。

最后,在科技型企业参与高科技创业平台和地方工程科技研究中心建设的实践中培养专业化的人才,为科技型企业的科研人员与高科技创业平台和地方工程科技研究中心在技术上的衔接提供平台和培训。

2、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力度,完善企业资金管理制度

首先,政府要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投入。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和资本金注入等方式对企业进行资金的支持,提高企业的研发速度和创新水平。

其次,在科技型企业参与技术研发平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时,企业内部应对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账核用、专项使用”原则,保证资金合理运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最后,科技型企业参与技术研发平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时,要建立活而不乱的资金循环机制,抓好资金的流程能力管理,企业财务部门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集中调度,有偿使用,保证企业参与科技平台建设所需资金,为科技平台的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3、合理化依托结构,发挥科技型企业主体性

合理化的依托结构需要发挥政府和企业双方的力量,不能过分依赖政府,合理化的结构可以解决科技型企业参与院士工作站、工程科技研究院等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企业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在参与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时应认真选择合作项目,根据企业自身的需求确定适合企业发展的项目,并迅速与院士工作站、工程科技研究中心的专家对接。

另一方面,科技型企业、院士工作站和工程科技研究中心应形成长效合作协议,与院士积极沟通,应对企业研发合同的签订、对企业研究人才的培育、在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等方面进行多次对接,为企业量身打造发展计划,帮助企业在自主创新的投入主体性、决策主体性、研发主体性和应用主体性发挥上积极探索出途径和发展模式,提升科技型企业参与院士工作站、工程科技研究中心平台建设的自主科研能力,打造更好的依托主体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平:以科技服务平台支撑江苏创新型经济发展[J].群众,2011(6).

[2]王安德:论创新与企业孵化[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张永谦: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践[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4]张圣恩: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J].太原科技,2005(5).

科技建设 篇5

科学技术的运用、网络系统的开发和现代元素的注入,正在对传统的物业服务产生深刻的革命性影响。很多企业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对行业逐步摆脱劳动密集型现状,应对用工难和成本持续上涨,以及推动物业管理的标准化运作与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具有战略意义“用科技手段和科技成果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让我们的用户生活得更现代。”这是北京华泰龙安物业公司对“科技物业”的解读和追求。通过密切注视和跟进物业领域前沿技术和科技成果,提升企业科技创效力和物业管理服务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在打造“高效率、高科技”的新型物业管理实践中,迈出了惠民强企、助推发展的坚实步伐。、强化物业管理信息化

通过企业的管理平台、建立OA自动化办公,并依托短信平台,进行业主通知紧急事件的相关工作。办公网络化、自动化、无纸化和“移动办公”的开发和应用,提高了办公、办文、办会效率,极大地降低了管理成本。

华泰龙安管理平台可以有效的通过纵向与横向对企业各个业务展开,纵向:管理层可通过平台,快速穿越到任意一个区域,对其区域的全方位数据进行全面了解和监控,横向:通过统一的门户、数据

库、外部网站等,实现职能管理系统之间以及企业内、外部之间的无缝衔接。

应用现代科技手段优化工作流程并大幅降低劳动密集程度,企业实现了更高层次的标准化物业服务,达到了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稳定质量的目的,不仅带来了企业管控水平的升华,对物业管理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也是具有重要意义。

2、发展和培养建立物业信息化人才及创造力

目前大部分物业企业在物业信息化上的发展还比较欠缺,相关的从事人员也较为稀少,积极创新科技人才激励机制。通过对信息人才的培养,逐步培养有企业特色的团队,通过培训、研讨、小组讨论等方式针对现如今的一些难点课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不断优化改善现有的不合理环节,积极改善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物业企业员工因各方因素导致对信息化和高新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较差,如果企业发展信息化生搬硬套拿来主义,那信息化建设之路很有可能会有始无终,不了了之。华泰龙安在信息化发展建设中,选聘培养自己的企业讲师,通过企业内部定期组织信息化相关的培训,结合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和平台,为员工进行信息化培训,为信息化建设之初打下良好基础,使大家在工作中可以更好的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工作提供更为便利的帮助。

3、发展延伸网络服务信息平台

服务是物业的永恒主题,华泰龙安物业公司利用最新的在线平台技术,结合企业十余年的管理经验,打造网络服务信息平台,全面打造高效、便捷的业主在线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平台集成了在线报修、在线投诉、意见箱、房屋租赁、跳蚤市场等多个物业接口,在系统二次开发中,还与全球领先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进行合作,开发了在线缴费平台,为了更好的丰富业主的社区生活,还与最具影响力的Discuz!论坛 进行了双方合作,开发了完全独立的业主在线论坛。这一些列的丰富功能和创新的应用技术,都标志者华泰龙安坚持走通过信息化与高新技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决心。

6院士建言“科技北京”建设 篇6

2010年6月11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落下帷幕。这是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界最高学术团体召开的一次盛会。在这次会议上,依照党中央为我国科技发展描绘的蓝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用知识迎接挑战,用知识创造未来成为科学界共同的誓言和使命。

6月12日,北京市科技界邀请了部分两院院士出席“科技北京”发展建设座谈会,为北京的科技发展“把脉开方”。北京市委常委赵凤桐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北京市科委党组书记、副主任杨伟光主持座谈会,并介绍了“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实施一周年的情况。发言中,6位来自中国科学院、解放军防化研究院、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院士就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智能城市、现代农业以及生态和环境影响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精彩讲演。

赵凤桐在讲话时说,2010年北京将投用1060辆环卫电动车、1200余辆混合动力公交车,并在小营环岛、四惠桥下等处大力发展充电中间站。两院院士通过这次座谈讨论,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将更好地为谋划“十二五”时期“科技北京”发展建设提供决策参考。今后,向两院院士征求意见建议的做法将成为一种长效机制保持下去。

科技建设 篇7

应当说, 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研究和相关工作做得还是比较多的, 但缺少的是规范和系统的研究与思考。该书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理论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整理, 既是对农业科技创新研究问题的主流成果的一次梳理, 也是一次开拓性的理论研究探讨和实证检验。该书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概念、内涵、特征出发, 分析影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因素, 评价分析方法, 进而从农业科技投入、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农业科技管理、农业科技政策等方面对搞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使得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工作更规范、更全面。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已为社会所认同。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 迫切需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该书抓住了这一关键点, 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

该书还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该书从一个全面的视角研究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基本理论, 界定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内涵是从农业科技新思想的产生, 把农业科技研究、开发的物化技术运用和扩散到生产并产生效益等一系列的活动, 并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划分为环境支撑能力建设、主体发展能力建设、主体产出能力建设和效益能力建设。二是该书提出的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一些评价、建议可以直接应用。三是指出了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必须要强化科技院所、大专院校、涉农企业、创新团队、农业科技特派员等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主体建设, 提高各创新主体的能动性和发展活力。四是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是由旧的制度变迁引起的, 应采取诱导性制度变迁为主、强制性制度变迁为辅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管理的制度改革, 消除不适合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制度制约因素。五是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必须以需求为导向, 通过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新农村建设, 不断提高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需求。

该书研究方法也较为科学。在研究中努力做到了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典型案例和一般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 使该书更能做到内容合理、逻辑严密, 具有说服力。

科技信息服务人才建设 篇8

一、我国科技信息服务人才现状

1. 我国现有科技信息服务人才的整体素质与科技信息事业的发展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科技信息服务队伍学历结构不平衡。在我国, 高校和科研机构承担着教学科研任务, 这些机构的图书馆工作人员高学历者居多, 而地方科技信息队伍普遍学历不高,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很少, 低学历人员居多。 (2) 科技信息服务人员专业不对口。目前, 我国从事科技信息服务工作的人员多数没有图书馆学或信息学的背景知识, 非图书馆学专业的人员居多, 他们大多对图书馆学、信息学兴趣不够浓厚。 (3) 缺少复合型人才。图书馆服务人员中, 高级职称尤其是研究馆员较少, 中级及以下职称者居多, 学科分布不均匀, 缺乏既懂图书信息专业又熟练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 同时又具备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中某项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4) 年龄结构老化, 年轻馆员少, 中老年馆员偏多。 (5) 安于现状者多, 积极进取者少。少数从业人员依然认为读者工作是科技信息工作的重心, 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 满足于日常的工作, 对科研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 (6) 科研积极性不高, 水平有限。很多图书馆从业人员虽然意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也积极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但受自身能力和水平所限, 成果不多, 发表的文章级别不高、数量及质量都有待于大幅提高。

2. 管理层对科技信息服务工作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

一些管理层对科技信息服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安排一些学历偏低或有特殊情况的人员在科技信息信息服务部门工作, 长此以往, 大家对科技信息工作产生误解, 影响了科技信息工作的形象和声誉。同时, 一些信息工作人员也对自身工作不够重视, 缺乏工作认同感, 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机械性的借借还还, 从而泯灭了工作热情, 降低了服务质量。

二、加强科技信息服务人才建设的必要性

1. 时代发展的需要。

科技的发展, 知识的日新月异给以传播知识信息为目的的科技信息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科技信息事业能否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科技文献信息共享水平和科技信息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2. 科技信息事业自身发展和信息服务多样性的需要。

信息服务具有多层次和多样性的特点,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专题信息服务。科研单位的研究咨询报告, 编译、汇编资料, 专题文献资料等成果, 可以为读者提供检索与原文传递服务。 (2) 个性化服务。包括定题服务、个人图书馆服务和委托检索。定题服务是指根据读者需求, 定期传送符合读者需求的新信息。个人图书馆服务是指读者可以建立个人图书馆, 对文献进行请求、查看和删除。委托检索是指向信息服务机构递交国内外文献委托检索请求。 (3) 科技查新。是指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开展科研立项、成果鉴定、申报奖励、申报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申报中学生创新大赛等进行的查新服务。这些新的工作内容和新的服务方式都要求科技信息工作人员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专业能力。

三、科技信息服务人才的基本要求

1. 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 把握新形势下读者

需求的现状、规律和特点, 以主动热情的服务态度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做到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 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满足各层次读者的需求。

2. 要丰富图书信息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新形势下的科技信息服务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 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 还要掌握各相关学科的基本情况, 以便更加快速有效地对文献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开发、利用, 从而积极主动地为读者提供深层次有价值的文献信息信息, 更快更好地为广大科研人员服务。因此, 信息服务专业技术人员要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 熟练掌握科技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和传递方法, 掌握各种检索工具及检索技术。

3. 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目前, 大部分科技信息机构均按照国家科技文献信息平台建设的要求, 建立了国家级或者区域级的科技文献共享平台, 在采编、共享、交流和传递上都实现了网络化管理。这就要求信息服务人员不仅要掌握一般的实际操作技能, 而且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术, 能够利用建设功能齐全、检索便捷的信息网站;懂得计算机软件知识, 能够进行软、硬件维护, 能够对服务器及其他网络设备出现的简单故障进行判断和修理;能够利用光盘检索文献, 熟练掌握网络信息资源及利用各种查询工具、搜索引擎进行信息处理、分析和传递, 利用网络终端查询所需文献资料, 在为读者答疑解惑的同时提供更新、更快的文献传递服务。

4. 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 提高服务层次。

科技信息服务与外文文献是密不可分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外文数据库, 作为科技信息服务人员, 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 熟悉图书馆业务使用的常用语、缩略语, 借助字典可看懂一般资料, 能顺利查找外文书刊。因为只有在自己能够熟练地检索、阅读、整理外文资料时才能指导读者更好地利用这些外文资源。

四、打造高素质科技信息服务人才的有效途径

继续教育是提高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们既不可能超编制聘请高层次专家型复合人才, 也不能简单地把低层次的人员辞退。在这一前提下, 提高科技信息服务人员整体素质的可行性方案有以下几个。

1. 在职培训。

由科技信息人员供职单位举办, 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主要是讲解本单位、本部门的分类体系, 馆藏图书的排架规则, 读者服务技巧;介绍本单位的信息服务工作变迁, 新技术新设备、网络信息资源情况;介绍本单位科技信息服务的群体、服务的模式等等。比如, 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种强化训练班或组织员工参加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员工参加信息信息加工、计算机等方面的职业培训, 扩展其知识面, 使其达到工作所要求的深度和广度;聘请专家学者作专题学术报告或系列讲座, 提升信息机构的知名度;请单位专业人员或行业权威讲解有关专业知识, 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等等。在职培训可以贯穿科技信息服务人员的各个工作阶段, 并且深入到各个层面。

2. 学历教育, 鼓励员工参加在职学历教育。

对于没有系统接受图书馆学、信息学、信息学专业教育的信息服务人员, 应督促其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教育取得大专或本科学历, 从而全面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知识, 提高文化素质;对于已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信息服务人员, 应鼓励他们追求更高的目标。另外, 学历型教育应与信息服务人员的晋职、晋级相联系, 才能够较好地调动工作人员的学习积极性。

3. 搞好梯队建设, 有选择地考察一批学历高、知识层次结构好、年轻有为的业务骨干, 作为信息服务的中间力量。

压担子、压任务, 督促他们积极申报科研项目, 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先进骨干的榜样力量, 做好科技信息工作的力量储备工作。

4. 设立培训基金和考核奖励制度, 为执行人才发展战略提供经费保障。

参考中科院提出的“百人计划”, 结合本单位情况, 明确人才引进目标、培养计划和配套经费;适当招聘选拔科技信息领域的精英对现有职工进行有目的地培养, 进行信息平台建设、知识服务、信息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定期督促检查, 建立人员培训的考核和奖励制度, 使人才培养规范化、制度化, 保障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科技建设 篇9

建设类型:新址新建

建筑面积:180000m2

建设床位:1200张

总投资额:16亿

苏州科技城医院坐落于苏州高新区太湖之滨, 由苏州高新区政府投资新建, 是一所集医疗、科研、康复、预防于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40亩, 总建筑面积180000m2, 总投资额16亿, 设计床位1200张。医院于2013年9月29日奠基, 2014年12月28日主体封顶, 2016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 比预定日期提前了将近1年!

医院在建设中不仅从人性化出发, 致力于打造一所生态、绿色的友好型医院, 更是创新运用“智能化轨道小车物流传输系统、手术部智能无菌库房系统、手术室行为管理系统、垃圾及污衣智能收集系统”等智能化设施。

可见, 科技城医院的建设似乎离不开“科技”与“生态”, 那么医院是如何建设科技、生态与人文并重的“智慧型医院”, 建设团队又是如何通力合作, 提前完成任务的?极富特色的“六部曲”, 演绎出完美答案。

1.鸟瞰图

2.总平面图

第一部:谋划背景篇-完善医疗资源

完善苏州西部医疗资源覆盖, 服务周边民众

苏州科技城位于苏州西部, 是苏州高新区行政中心之所在, 也是由科技部、江苏省政府、苏州市政府共建的大型研发创新基地。

科技城周边拥有72.8万居民, 医疗资源较为紧缺, 为此经苏州高新区政府批准, 在科技城内建设一所规模较大的三级综合性医院, 用以服务周边的民众, 进一步完善苏州西部医疗资源覆盖, 提升区域医疗保障水平。

根据高新区发展要求, 确定医院规划方向

苏州科技城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 坚持走“创新、绿色、人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紧紧围绕“科技、生态、人文”的规划定位, 建设各类创新载体及功能配套设施。苏州科技城医院的建设正是在科技城总体规划定位下, 确定了医院的规划方向——不仅高度重视“科技”, 为医院配备一流的软硬件设施, 更坚持“绿色、人文”的理念, 在医院环境上下功夫, 努力为医患营造一个温馨的工作和就医环境。

第二部:精选团队篇-两个专业管理团队齐发力

组建两个专业管理团队, 通力合作

根据国家业务主管部门对项目工程法人责任制的要求, 科技城医院的项目, 由科技城管委会负责管理, 高新区政府相关领导作为项目负责人, 下设一个精干的建设团队, 负责项目的规划、设计、装修等建设任务。值得一提的是, 该项目还与苏州市立医院建设班底进行合作, 组建了另一个医疗功能团队, 协助该院进行功能设计。两个团队分工明确, 参与人员不仅具备一定的基建管理和投资控制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而且掌握并熟悉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法规和程序, 尤为重要的是, 两个团队目标一致, 齐心合力。

采取高透明的招标方式, 严格遴选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文件的规定, 为保证工程质量, 对工程建设队伍及一些大型配套设备的选择, 均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通过招标, 首先可以保证施工队伍的资质和实力;其次可保证工程及设备的质量;再者, 通过竞争, 可以获得合理的价格。这种高透明度的招标方式有效地消除了暗箱操作的弊病, 从根本上遏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在选择设计队伍时, 国内十多家知名设计单位参与了竞标, 他们根据医院提出的需求, 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设计图和效果模型。招标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在高新区纪委的监督下, 随机抽取行业专家进行无记名投票, 现场排名。排名前两名的设计单位, 再进行下一轮的匿名遴选, 通过专家的反复比较、论证, 最终评选出中标的设计单位。

实施科学化工程监管, 调动各方积极性

结合医院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 管委会制定了材料设备招投标办法、合同签订与审批程序、设计变更审批程序、竣工验收程序、工程结算付款程序、工程资料档案管理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 做到了分工明确、程序清楚、有章可循。同时, 由于医院工程规模大、投资高, 需要研究解决和处理的问题应接不暇, 因此, 管委会从工作实际出发, 坚持每周例会制度, 以研究解决问题为目的, 布置安排工作计划, 使各方对工程进度和工作计划做到心中有数。

3~4.地下一层、一层平面图

5~6.二层、三层平面图

7.流线分析图

8~9.剖面图

此外, 尤其注重协调各方的积极性, 遇到困难和问题, 将主动协调、积极解决放到首位, 两个管理团队共同出主意、想办法, 把问题解决在初发阶段, 使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等各方都能团结一致、精诚合作。

第三部:规划篇-重前期策划

工程在筹备阶段, 进行了周密的前期策划工作, 不仅多次组织实地考察各地知名医院, 更是围绕学科规划和医疗工艺设计开展了多轮专家调研论证。可以说, 整个建设团队, 花费了大量心血进行学习与总结。

广泛听取科室人员建议

为了让新建筑能够更好地满足医护的需求, 工程采用了科室人员参与设计的组织形式, 即每个科室主要负责人在不影响整体规划的前提下, 可以提出相关需求和建议, 并与设计师配合, 初定设计方案。设计师总结相关意见后, 将合理要素翻译成建筑语言, 并将之完美融合到图纸中去。这样, 既避免了双方间的矛盾, 又为设计节省了时间。

考虑可持续性

医院规划用地面积约140亩, 北临青城山路, 南临武夷山路, 西临230省道, 东临漓江路。基地为不规则的梯形, 南北狭长, 东、北两侧各有一条河流。

用地南侧布置国际医学部, 北侧为行政、医技裙楼和预留发展用地, 西侧布置食堂、宿舍、液氧站、后勤楼 (锅炉房、污水处理站、垃圾站) 和感染性疾病楼等附属建筑。

建筑以医技为核心向南、北、东三个方向展开, 医技部的南侧设置门诊部, 二者之间通过医疗主街相连;医技部的北侧和西侧设置住院部, 分设为3栋病房楼, 中间以共用的交通核联络;医技楼的东侧设置急诊部;门诊楼的南侧设置办公楼、报告厅等功能用房;医疗功能单元压缩在用地北侧南北200m的范围内, 门诊部、住院部、急诊部三者与医技部之间的联系方便快捷, 大大缩短就医流线。院区北侧设置独立的感染性病房楼、后勤服务楼和液氧站。

12.在外型与立面设计中, 不仅与科技城整体建筑风格相统一, 还考虑到苏州地区的气候特点, 利用材料的对比, 突出细节设计

高效的流线

设计中注重医患流线、洁污流线、人流与物流的有效分离, 以提高工作效率, 创造良好的医院环境。

各种功能单元均采用尽端式布局, 由医疗街串连组织, 避免相互影响, 明晰了医院内部功能的逻辑关系, 提供了明确的导向性。

根据使用者的不同特点及各功能空间的内在关联性, 合理安排功能布局, 使门诊距医技部门最大距离不超过80m。强化对患者的合理分级, 对危重患者与普通患者分别处置, 合理划分医护人员工作区域, 使工作流线与患者流线有效分离, 充分改善医院总体环境, 提高工作效率。



14.建筑以技为核心向南北、东三个方展开。医技部南侧为门诊部北侧和西侧为院部, 东侧设急诊部

此外, 合理布置竖向交通体系, 并区分不同使用功能, 达到快捷、高效的目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病房楼每层3个护理单元, 形成“护理层”, 以加强护理单元之间的联系, 提高效率。3个病房楼共用一组垂直交通核, 并按适用人群和功能分组, 提高电梯使用效率、降低垂直交通压力。

有序的交通组织

用地周边均为城市道路, 交通状况良好。院区在东侧道路上设两个出入口, 分别作为门诊部、急诊部和住院部出入口, 在北侧设置后勤出入口。为了减少庞大的车流和人流对城市交通的压力, 在门诊部、急诊部和住院部出入口前分别设置了广场, 合理疏导交通。

门诊车流和人流通过院区东侧出入口进入门诊广场;急诊部分设急诊和急救出入口, 急救车可直达急救入口, 以缩短救治时间。所有车流采用单向流线行驶, 避免交叉, 患者到达门急诊和住院入口后, 车辆可由车道下至地下车库。

停车场设计采用地下停车为主、地面停车为辅的方式, 地下停车采用局部机械停车方式, 满足停车的需要。在地面停车方面, 分别在门诊部、急诊部和住院部出入口附近设置一定数量的临时停车位, 并在院区东侧出入口设置出租车专用停车位。院区共可停车1130辆, 其中地下停车800辆, 地上停车330辆。单体平面鱼骨式布局

平面采用鱼骨式布局, 通过南北贯通的医疗主街将各功能联系在一起, 北侧为医院部分, 地上11层;南侧为公共卫生中心, 地下2层, 地上13层。

医院各层分布为:一层, 急诊、门诊大厅、住院大厅、公共卫生中心门厅、VIP体检、门诊药房、血透中心、学术报告厅、高压氧舱、放射科&MRI等;二层, 输液中心、配液中心和中心药房、内镜中心、检验科、急诊留观病房、内外科诊室、呼吸科诊室等;三层, 普通病房、急诊病房、功能检查科、妇科诊室、产科计划生育、输血科、皮肤科、计算机中心、预留科室 (中心供应) 等;四层, 手术部及辅助区、门诊手术、耳鼻喉科和眼科、日间诊疗中心、中医科康复科、口腔科、VIP门诊等;五层, 设备层、ICU和普通病区;六层, 产房、产科病房、家庭化产房;七至十层, 护理单元 (每层三个, 十层北侧单元为VIP病房) ;十一层, 烧伤病房、普通病房和VIP病房;地下一层, 病案库、导管中心 (DSA) 、核医学科、药库、设备机房、库房;地下二层, 放疗科、中心库房、复式车库 (停两层车) 、设备机房。

公共卫生中心科室分布为:一至二层, 妇幼保健用房;三层, 应急指挥中心;四至五层, 卫生监督所;六至七层, 疾控中心;八至十三层, 为医院实验室。

15~16.在景观设计上, 医院力图将院区打造成具有艺术性的生态型医疗区

第四部:设计篇-实现“五化”

在外型与立面设计中, 医院不仅与科技城整体建筑风格相统一, 还考虑到苏州地区的气候特点, 在满足医疗建筑特有功能性的同时, 运用简洁、现代的设计手法, 利用材料的对比, 突出细节设计, 形成医院鲜明的特色。

建筑平面布局合理, 体形简洁, 比例适当, 结构质量安全可靠, 装饰施工精雕细镂, 不仅成为科技城的标志性建筑, 更具有现代化医院的特点:实现“五化”, 即模块化、功能化、智能化、人性化、艺术化。

模块化, 标准式布局

设计采用模块化的概念, 不同功能区采用不同的功能模块, 其中门诊部采用庭院式模块;诊区统一采用标准式布局, 且均为尽端式, 避免相互干扰;住院部采用单廊板式模块, 有利于自然采光和通风, 所有病房均有良好的朝向;医技部采用集中式布局, 便于医技部门各功能空间的布置。

功能化, 重点建设净化区域

*检验科采血中心, 设有特殊采血单间

采血区设患者集中采血中心大厅及特殊采血单间, 可同时为8位患者提供采血服务, 完全满足日间患者采血就诊需求。患者等候区采用成品玻璃隔断, 视野开阔, 通透明亮, 并设有“病患叫号系统”, 患者根据叫号有序进入采血中心内部采血, 为医患提供了较为安静舒适的工作及就诊环境。

特殊采血单间的设置, 可为老、弱、病、残、孕或有特殊病情的患者优先提供采血服务, 缩短等候时间, 体现医院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重症监护单元, 严格划分区域

ICU平面布局严格划分生活办公区、医疗工作区。洁净走道及污物走道的“双通道”布置体现了“洁污分流”的设计原则, 即医患及洁净物品从洁净走道进入病房, 污染物品从污物走道送出, 最大限度减少各种干扰和交叉感染。

ICU设单人病房13间、双人病房7间、负压隔离单人病房2间。患者在相对独立的空间接受护理, 较好保护了患者隐私, 不同病情的患者可以严格分开治疗, 完全避免了交叉感染, 同时单间及双人间的设计使得“医患配比”最为科学,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为便于医护人员能直接观察到患者, 面向中心护士站的墙壁采用成品玻璃隔断分隔。护士站设置在病区中心, 便于护理人员快速便捷地接触患者。

*烧伤中心, 特设专用手术室

烧伤中心设于外科护理单元的尽端, 相对独立, 自成一区, 设9个单人间, 空气净化等级为万级。平面布局采用“双通道”设置, 洁污分流, 设独立的家属探视走道, 每间病房靠外走道设电动探视窗, 在病房内遥控开启, 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安排家属进入病区探视患者。

在烧伤病房的一端特别设置了两间烧伤科专用手术室, 危急情况的患者可就近进行手术, 不必送到大楼手术中心, 非常便捷。

智能化, 运用先进信息系统

在信息化的建设方面, 该项目实现了通讯网络化, 传输自动化, 气体管道化, 空气洁净化, 信息收集、加工、传递高速化。

在楼宇自控系统的建设方面, 如供水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手术室相关配备、气体工程系统、医用物流传输系统、病房呼叫系统、住院结算系统等, 均采用自动化设计。



人性化, 注重医护感受

每栋建筑都尽可能地从医患感受出发, 贴近人性, 营造生活化的氛围。如门诊楼大厅入口, 采用通透的设计, 扩展了视觉空间, 加强了空间的立体感。大厅正面墙壁上的电子大屏幕, 有温馨提示, 可使患者对就医信息一目了然, 减少就医的焦躁感和盲目感。入口处还设有为患者服务的开放式导诊台, 方便就医者咨询。

另外, 医院减少了大病房的设计, 设置了较多方便患者生活的标准间和套间, 浴厕均设在病房内, 方便患者家属陪住。每间病房的装饰设计, 都采用家庭装修的风格, 营造出“家”的氛围。病房走廊安装扶手, 方便患者活动和行走。

艺术化, 打造生态景观

在景观设计上, 医院力图将院区打造成具有艺术性的生态型医疗区, 并将绿化分为带状绿化、集中绿化、屋顶绿化和庭院绿化。带状绿化种植当地生长态势良好的乔木;集中绿化设置雕塑、小品、花草、乔木、座椅、硬地铺装等;建筑内部设有若干庭院, 形成庭院绿化, 为患者就近提供观赏绿地;屋顶绿化以草坡为主并设置步道, 医患可移步屋顶花园, 以别样的视角一览城市和医院建筑风貌。

25.护士站空间

26.候梯厅

27.候诊大厅

28.住院大厅

第五部:节能篇-定位为绿色节能运行二星

科技城医院的设计充分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 通过在建筑中设置天井和底层架空等方式, 将自然元素引入建筑内部, 降低黑房间数量, 节约能源, 并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 将其定位为运营二星。

节能设计

*庭院式布局, 园林贯穿于内部

建筑采用庭院式布局, 使大多数房间均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 降低建筑运行成本, 改善建筑室内环境。

园林贯穿于建筑内部, 以改善建筑的通风采光条件;屋顶绿化及草坡提供了更多的绿色视野和休憩用地;流淌于建筑内的水系对于调节局部小气候极为有利;对流经用地的河流和湿地的生态景观化处理无疑符合科技城园区生态化的策略。

*运用节能材料, 降低能耗

工程重视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效率, 在不影响正常自然采光和通风的情况下, 减少太阳的辐射热, 降低建筑能耗。

各种建筑设备、材料选用低耗、高效、可回收产品。在施工现场, 60%以上的建筑材料均在500km以内生产, 建筑结构材料采用高性能预拌混凝土、高强度钢。

环保措施

*设污水处理站

该工程主要污染源来自诊室、病房、医技科室、办公、卫生间等用房的污水、污物 (垃圾) , 地下车库内排放的废气, 设备噪声污染, 另有医疗检查和治疗部门的X射线、放射性物质的污染。

院区设污水处理站对医疗污水和生活废水进行处理, 达标后排入城市管网。

*固体垃圾的处理

医院的固体垃圾分为医疗固体垃圾和生活固体垃圾。医疗垃圾将使用防渗漏、防遗撒的专用运送工具, 按照本项目设计的污物流线和确定的内部医疗废物运送时间, 设专人定期经专用通道运至中转站, 再转运至城市焚烧炉统一处理, 并在内部指定的地点及时对使用后的运送工具进行消毒和清洁。普通固体垃圾由专人集中收集后运送至院区集中存放点, 再转运至城市垃圾站统一处理。

*射线防护

放射性设备用房及控制室的维护结构按要求进行射线防护。根据不同设备要求设计屏障, 满足防护要求。

*电磁波防护

为避免室外电磁波对核磁共振、心电图、脑电图仪等检查仪器的影响, 将采用六面体焊接铜丝网夹层墙以及铜丝网密闭门窗, 避免电磁波对各仪器的干扰。

*噪声控制

按照“闹静分区”的原则, 在建筑单体平、剖面布置上, 尽量避免将安静用房与噪声高、振动大的设备用房相毗邻, 可将高噪声设备集中布置于地下各层。优先选用低噪声的设施, 如选用优质低噪声的空调机组、通风机组、水泵、冷却塔等设备, 从声源上降低噪声和振动对环境的影响。

第六部:创新篇-运用4大智能系统

科技城医院力求打造“智慧”医院, 勇于创新, 重点建设运输、物流、手术室管理等系统, 他们认为这些系统是医院的枢纽, 是保障医院平稳运行的必要条件。

智能化轨道小车物流传输系统

该系统是目前技术最领先的院内“高铁”系统。在全院范围内共架设轨道约2000m, 设有轨道小车物流站点42个, 运输小车60余辆, 站点覆盖了中心药房、静配中心、检验中心、输液中心、血库、手术中心、ICU中心、病理科、血透、病案室、急诊急救、总务处等以及所有病区的护士站。每辆小车的载重为15kg, 可传输血液制品、各种药品、小型手术器械包、消毒辅料、检验病理标本、X光片、病历档案、各种单据文件等。

该系统不占地面空间, 减少了医院地面“人推车运输”的传统物品运送方式, 降低了医院电梯垂直运输的压力, 做到了“人、物分流”, 加快了就医流程, 改善了就医环境, 也解决了高峰时段的大批量医疗用品的运送问题, 为医院节省了人力成本。由计算机控制的小车运送, 提高了运送的可靠度, 小车自带的密码运送功能可保证贵重、毒麻药品的安全运送;同时小车能自动消毒, 降低对医院感控的影响;此外, 系统自带甲级防火窗, 可以保证每个消防分区的完整性。

全封闭气动垃圾、污衣自动收集系统

该系统利用气流, 将各个垃圾/污衣收集点的垃圾/污衣通过投放口经由水平管网输送到中央垃圾/污衣收集站。

在各个楼层或室外根据需要安装垃圾/污衣投放槽口, 在地下预先敷设管道, 之后设立垃圾收集站。系统利用环保的抽风机制造气流, 通过地下管道网络, 将各个投放槽口收集的垃圾/污衣运送至垃圾收集站。

独立的垃圾、污衣水平管道分别收集, 共用一套主机, 整个收集过程全自动、全封闭, 避免了传统垃圾/污衣清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和视觉“污染”, 节省了日常垃圾和污衣存储占用的空间, 改善了工作环境, 保证了区域内垃圾、污衣收运的便捷、高效和卫生。

29.血透中心

30.医疗街

31.检验科

32.智能化轨道小车物流传输系统

系统的控制方式具有多种选择, 即预设时间模式、感应器模式、结合模式, 满足不同状况和条件下的垃圾、污衣收运要求。自控系统还可量身设计, 具有控制运行程序优化、故障诊断、远程监测、报表、历史数据记录、节假日及工作日运行转换、手动/自动转换等一系列功能, 同时还有应急措施和方案, 确保了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 完全实现系统全自动、智能化运行。

手术部智能无菌库房系统

该系统是由软件平台集成的智能仓储装备, 集中管理手术部耗材与消毒供应物资, 实现手术耗用物资“智能化管理-存取-配置-追溯”及相关信息联网交互。

智能库房占地65m2, 标配两条巷道, 一条存储计费耗材, 一条存储无菌器械包与敷料包。每条巷道设置陈列架16个, 预设192个基本储位, 根据需求可扩展储位。采用物资数据库+订单化智能拣取+全程条码化操作的运行模式。

该系统效率高、精准性高, 物品库量和效期管理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还可实现手术物品订单前置预处理, 库存信息精确且物品信息可追溯;并自动关联到具体手术时间、内容、医患人员等信息;实现了交互式工作平台, 手术配单物品信息、计价耗材术中使用量和库存实时数据与医院HIS的手术-麻醉、财务结算、库房管理等系统模块动态互联互动。

手术室医疗行为管理系统

该系统用信息化技术从制度、执行、检查、处理等多个维度完善和实施手术室各项管理工作, 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如与手术排班系统挂钩, 结合人脸识别等身份验证技术, 控制人员进入手术室, 并智能地发放回收手术衣裤和手术鞋, 整个过程能够全程监控与管理。该系统改变了医院传统手术室人工发衣的管理模式, 极大地改善了现有手术衣的使用现状, 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 并有效控制了人员的流动, 优化了人员进出手术室流程, 提升了医院手术室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34~35.病房空间

36.设备间

感言篇

设计方

如果给苏州科技城医院这个项目一个关键词, 那就是“效率”。医院主要入口东向一字排开, 在城市道路上形成明显的标识性, 效率从院前产生。500m长的倒楔形用地上, 一条单向贯通南北的“脊柱”附着了所有的垂直交通和功能模块, 模块灵活穿插的搭积木方式产生了韵律, 效率的产生来自于清晰简明的结构和被框定的两大功能区, 南侧为公卫中心, 北段为医院, 西侧下沉花园将辅助设施“并轨入列”, 成为一个整体。细分的功能组的相互支持产生了效率, “品”字形的3个护理单元构成“护理层”、共享的分功能组垂直交通保证了秩序和效率。管委会和医院两年半的建设工期, 其效率和精细度无疑也让人叹为观止。

——谷建 项目总设计师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医疗建筑设计院副院长

医院方

苏州科技城医院坐落于古城西畔, 东临京杭大运河, 西濒太湖。作为高新区政府投资的区内唯一一所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 苏州科技城医院从筹建之初, 就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及各卫生行政部门和苏州市立医院的大力支持。而医院能够提早投入使用, 也离不开建筑设计方、建设施工方及院内各部门的通力配合。

作为2014年苏州市政府实事工程之一, 苏州科技城医院坚持贯彻落实苏州市政府以人为本的理念, 始终把服务好民众特别是周边地区民众作为建院立院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医院坚持质量建院、服务立院、科教强院、文化兴院的理念, 以北京、上海、南京等知名大学附属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及特色专科医院为技术支撑, 以全方位、多领域、多学科、多形式的思路积极开展各类国际交流与合作, 吸纳整合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与诊疗技术, 力争成为一所自成体系、专科特色明显的一流医院, 以一流的专家团队、一流的诊疗技术、一流的设施设备、一流的就医环境, 为就诊者提供一流的就诊体验。

——沈洁苏州科技城医院院长

施工方

苏州科技城医院土建安装工程实施过程中坚持做到“少破环、多保护, 少扰动、多防护, 少污染、多防治”, 现场临设布置按照集团公司施工现场视觉识别系统统一规划, 项目建设过程中本着信为本、诚为基、德为源的核心价值观, 为满足建设方的节点需求, 加大人力周材、机械设备投入, 大量引进新技术、新材料, 结构施工后浇带以及直线加速器厚大模板采用盘扣脚手架独立支撑体系, 保证安全的同时加快施工进度, 机电空调冷源采用了低噪音、高效能节能环保的磁悬浮离心式冷水机组并设置变新风量全空气空调系统。项目从策划到实施, 公司领导全过程跟踪, 狠抓施工质量的同时有效压缩工期, 将不可能转为可能, 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谭吉华 袁成文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7~38.门诊楼大厅入口, 采用通透的设计, 扩展了视觉空间, 加强了空间的立体感

结语

科技建设 篇10

1 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是区域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程,它为整个创新体系的研发活动和成果转化活动提供基础性支撑平台。为此,国家科技部从2002年开始着手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研究工作,并于2004年出台了《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根据《纲要》的精神和总体框架的要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方案的调研、部署和组织实施工作在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全面开展[1]。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将改变科技资源的独占模式,使分散在各行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里的科技资源和科技基础设施融合起来,实现社会化服务,从而加速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产业、扩散和应用。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就是要促进知识和技术的扩散和应用,而平台为所有类型的组织,尤其是中小型创新企业、个人在创新活动中获取相关知识、手段和信息提供方便和可能,所以说它的建设必将有力地促进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2 我国科技基础条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若干重大科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使我国的科技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已经形成一个拥有各类科技基础资源的庞大保藏体系。据国家基础资源现状调查显示,我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拥有机构2 050家,实验室1 000余家,野外台站1 303个,自然科技资源保藏单位3 199家,科学数据库单位1 600家,科技文献保藏单位1 000多家。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的科技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科技基础条件仍无法满足科技发展与全社会创新活动的需求,还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政府投入形成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不能为全社会共享,资源重复、零散、分散,成为制约科技创新的“瓶颈”;二是战略性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严重短缺,长期忽略无形资源的积累,成为科技持续发展的“痼疾”;三是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整体布局不能适应科技发展的要求。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发展,导致了我国战略性研究经常受制于人,国家关键技术的突破难以实现,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难以形成,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得不到及时有效支持。因此,我国科技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缩短与国际先进科技水平的差距,必须缩短科技基础条件方面的巨大差距,加快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3 太原地区科技基础条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05年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科技资源整合、共享和有效利用,支撑区域自主创新科技进步,根据《纲要》的精神,结合太原市实际,太原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加快了太原地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步伐[2]。

太原是山西省的省会城市,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于一身,科技资源、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人才队伍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规模。据2007年4月对中部六省会城市科技竞争力调查显示,太原市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3.8万人,其中直接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技人员2.58万人,两院院士5人;全市拥有研究与开发机构288个,其中中央属48个、省属163个,市属47个,民办30个;企业技术中心37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23个、市级11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9个,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16个;工程技术中心49个,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22个、市级20个。全市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527家,高新技术产品1 265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约33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26个。

可以说,太原市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工作经过长期努力,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科技自身的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但太原地区,由于受地域、经济欠发达等诸多因素,同样存在着科技基础条件薄弱和管理条块分割,多系统,多层次,资源分散,政出多门的问题,尤其是太原地区科研院所技术研发体系薄弱的问题较为突出。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属开发类科研院所的转制到位,大大地提高了科研院所的市场化意识。但是薄弱的研发基础及其生存压力已经使其中的大多数科研院所转化为企业或准企业,为产业提供持续创新服务的作用得不到显示。山西省内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太原地区产业技术需求呈离散态分布,缺乏系统匹配的内在动力与协调机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还普遍薄弱,尚不足以承担起产业持续升级的成长,急需要不断地提供与产业发展目标相配套的持续创新的产业技术,急需要创建与发展能够支持成果转化和企业发展的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能够支持行业和产业发展的工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4 太原地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对策

1)转变政府职能。长期以来,太原地区各级政府财政通过各个部门、各种渠道的项目投资,为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购置了大量的科学仪器和设备,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科技成果、实验数据、资料信息等科技基础资源。而作为国有资产,这些科技基础资源长期以来被单位所有制圈为已有,封闭管理,封闭使用,造成了大量科技资源得不到共享,既削弱了科技基础设施应有的能力,又造成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2)加强组织领导。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一项跨部门、跨系统的工程。面对太原地区存在的条块分割、管理封闭、资源分散等科技基础资源管理现状,各级政府必须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把各项工作做到实处。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科技资源共享中的行政职能和引导作用,加强科技主管部门对资源整合、平台建设及运行机制模式、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和组织,切实做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统筹与协调工作,进而加强对平台建设与管理的宏观调控能力和监管责任,有序地推进太原地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3)实现资源整合。政府要引导并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资源的整合,鼓励和引导现有的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社会各类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科研、教育与企业的科技条件紧密结合的机制;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建立双边、多边科技条件使用的协作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在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流动,形成一支稳定的区域科技人才队伍,通过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真正实现科技资源的整合,使各方面科技力量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条件,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形成区域创新优势。

4)建立共享制度体系。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中,要打破传统的资源分割局面,实现科技资源的共享。要实现资源共享,一要打破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彼此分割、重复分散的传统格局,对现有科技资源进行区域层次上的规划与统筹,实现科技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二要通过地方立法把区域的科技资源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使区域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能够为社会提供服务,真正成为公共物品。三要根据科技资源的特点,引入市场机制,实行灵活多样的共享模式。

5)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管理与运行的技术支撑人才队伍。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有效运行和管理,客观上要求有一支稳定和高水平的人才队伍。要通过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对技术支撑人员的公正评价,以职位或待遇的形式稳定科技人才队伍。

综上所述,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作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我国的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下大力气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才能超越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圣恩.太原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专题研究报告[M].山西:太原市科学技术局,2005:8.

空间信息产业助推科技北京建设 篇11

2008奥运会成功召开后,北京秉承奥运理念,提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总要求。其中,科技北京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把科技渗透到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全面提升首都生产、生活,城市运行管理等各方面的科技含量,率先将北京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

空间信息产业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本文着重讲述北京市科委主持完成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和“863”计划联合支持的重大科技成果“北京一号”小卫星,及以“北京一号”,小卫星对地观测信息为主的空间信息对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

“北京一号”、卫星以其166公斤的重量装载了两台遥感仪器,从2005年10月发射升空开始,一直不间断地对北京市和全国进行着观测和监测。这是我国第一颗以我国首都命名的高性能对地观测卫星,也是第一个以北京市属企业自主运行、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对地观测数据获取系统。4年多以来,以这颗卫星的数据为基础,已对北京市土地、农业、林业、地表水资源,城市发展和违规用地,城市环境以及灾害等进行着周期性的监测和分析,卫星遥感结果已成功进入了市相关委、办、局的业务系统,成为推进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高新技术生力军。

这颗卫星也在我国许多重要领域的应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它参与了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监测,而且是北京市科技奥运计划的成员之一,在监测奥运建设进程,特别是在奥运临近时监测青岛海域浒苔,保障奥帆赛顺利进行发挥了作用,卫星为我国第二次土地资源大调查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基于“北京一号”的卫星数据,开展了对我国西部沙漠化的监测。“北京一号”小卫星既具有一定的高分辨率数据特点,同时它那600公里宽度的对地面扫描是许多国外大卫星都力所不能及的,它可以一年两次获得全国完全无云的照片,对北京市而言甚至可形成每一季度的无云覆盖,对研究监测北京市的资源环境十分有利。

围绕“北京一号”小卫星,在北京市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卫星的自主测控、卫星空间信息接收、处理、卫星数据和信息产品生产,以及在农、林、水、城市、环境、灾害等重要资源环境领域应用的空间信息生产服务的新型产业模式和产业链,在北京市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卫星数据也已成功服务于以欧盟为主的34个国家,对改变我国以往对国外卫星数据的依赖局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北京:全国第一个拥有对地观测卫星拍摄优先权的地方政府

“北京一号”小卫星,是北京市科委主持完成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和“863”计划联合支持的重大科技成果,采用国际合作,自主研制和集成创新相结合的方式研制。2005年10月,“北京一号”小卫星发射成功,通过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在北京市建成了国内首个“天地一体化”的卫星运行服务体系,探索出我国遥感信息服务的新模式,使北京市成为全国首个拥有对地观测卫星拍摄优先权的地方政府,极大地提升了首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服务水平。

“北京一号”小卫星的研制和运行,充分体现了设计理念创新,技术创新,集成创新和机制体制创新。

设计理念创新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在小卫星上实现了高分辨率与中分辨率宽覆盖遥感成像的结合;首次将计算机硬盘应用于卫星上,实现了在轨卫星的低功耗大容量存储;以低成本、短周期、高性能,长寿命的先进设计理念。“快、好、省”地成功合作研制并发射了一颗高性价比的对地观测小卫星,跻身国际高性价比的对地观测小卫星前列。

技术创新在国内首次研制开发了星地紧密耦合、高效匹配的低成本遥感小卫星地面运行系统;在国内首次实现对在轨遥感卫星的性能提升,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基于卫星云图的遥感数据选择性下载,将卫星有效数据获取率提高2倍以上,首次通过在轨卫星存储硬盘指令集重组,实现星上存储能力扩展30倍;首次在国内实现了一站式单天线的自主测控及接收管理一体化,创新了多种卫星运行观测模式,极大提高了卫星全球数据获取能力。

集成创新在国内首次建设了集卫星观测任务规划、卫星测控、数据接收、产品生产、产品分发、应用服务一体化的遥感卫星运行系统;实现了观测任务实时上载和执行。

机制体制创新创立了我国首家市场化的集遥感小卫星系统集成、运行管理、技术研发、应用服务为一体的公司,形成了集约化,低成本、高效率的遥感小卫星运行服务系统,首创了我国遥感卫星“自主运行、自负盈亏”的商业化运营模式,探索了政府支持,企业运行、商业服务的民用航天遥感卫星应用产业化发展的新机制,是国家创新战略的成功实践。

“北京一号”小卫星:北京市政府公共事务管理模式的好帮手

“北京一号”小卫星发射后,在北京市政府11个委办局得到深入应用,将遥感信息技术嵌入区域政府业务管理系统中,在国土资源管理,农业资源调查统计、城市精细管理,生态环境监测评价等方面创建了集准确性,时效性、便捷性于一体的政府业务管理新模式,使遥感信息成为支撑北京市政府业务管理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在创新政府公共事务管理模式方面取得了全国领先成果。

国土资源管理应用

在北京市国土局土地资源管理中,利用“北京一号”小卫星影像,结合地面调查,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土地批后监管、辅助土地规划三个业务方向建立了长效服务机制: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方面,按照“月清季累”的工作模式,辅助地籍管理部门及时掌握全市土地利用现状和新增建设用地情况,为市国土局开展土地执法检查以及按时完成国土资源部下发的新增建设用地季报工作提供独家数据保障;在土地批后监管方面,已实现“征供管一体化”为主线的工作模式,在辅助土地规划方面,为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专项调研,数据调整与分析以及新版规划的编制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持。

农业资源调查统计应用

在北京市统计局进行的农业资源调查统计中,利用“北京一号”小卫星影像,创建了“遥感调查为主,地面调查为辅”的新型统计工作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人工统计方法“层层汇总、逐级上报”。可能产生的瞒报,虚报、漏报等问题。建立并完善了全市冬小麦。玉米设施等精确到地块的统计空间数据库,实现了从“报什么是什么”向“是什么报什么”的巨大转变,使统计业务获得跨越式发展。

城市精细管理应用

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业务应用中,结合

北京市2008环境建设指挥部和市建委、规委、市政管委、文物局等相关业务需求,开展‘城市执法管理’应用研究,利用“北京一号”小卫星灵活快速的监测能力,将原来完全被动依靠群众举报,执法人员现场核查的传统监管模式,转变为主动利用卫星定期观测,依据科学数据现场核查执法的工作模式。该研究成果和模式,已成功应用到部分政府业务中,有效地加强了政府相关部门对“城中村”、“航空走廊”、铁路沿线、“非法砖窑”,“非正规垃圾场”、“不可移动文物控制带”的环境整治。监测和执法,有效提高了城市精细管理和专项整治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环境监测评价应用

在生态环境监测评价方面,开展了“全市地表河湖水系及湿地动态监测”、“生态环境评价”、“森林资源统计调查”,“生态建设工程”等18项专项研究,充分显示出北京一号小卫星自主运行的卫星数据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同时,结合北京市“十一五”生态规划和2008奥运生态环境保障目标,编制了切合北京生态实际和发展目标的《(基于北京号小卫星数据的)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从而为北京市环保局,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和北京市发改委真实掌握和评价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望:空间信息技术需求广阔

科技建设 篇12

关键词:科技创新,学风建设,校园科技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科技文化建设, 目的在于营造浓郁的科学文化氛围, 提高在校大学生科技素养和文化内涵, 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工程向纵深方向发展, 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占有重中之重的位置。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主要手段是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活动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研究平台, 在进行科研的同时,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动手能力, 检验学习成效, 明确发展方向, 极大地促进了优良学风的形成, 成为学风建设新的途径, 也是重要的途径。构建以学风建设为主线, 科技实践锻炼为手段的全方位、立体化的网络式校园科技文化体系, 是高校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一、以大学生科技锻炼为抓手, 促进优良学风形成, 构建校园科技文化体系框架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高校学生教育培养的主要内容, 同时也是反映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以推动优良学风建设为宗旨, 以全学程贯穿为指导, 以年级特色为依据, 结合各学科教学特点, 逐步形成校园科技文化体系框架。

1. 科学分析, 建设基于融合机制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基于融合机制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每二三课堂的优势, 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强化人才培养, 以多学科综合优势推进人才培养, 以教学科研的强势支撑人才培养, 以国际化教育途径提升人才培养。

在合理安排课程、科学配置的前提下, 学生在第一课堂教学中充分学习各种理论基础知识, 激发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在老师指导下, 将创新性思维转化为学术类竞赛作品和学术论文等人文素质、科研成果。以社会实践的形式, 使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 查找自身不足, 做好人生定位。

2. 明确定位, 设计适应年级特色的校园科技文化教育模式。

围绕校园科技文化体系建设, 结合学科特点, 制定具有年级特色的学生科技文化教育方案, 积极探索文化教育模式, 努力做好以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认知、实践动手、创新发展、修身养性、组织协调、团队协作、服务社会为目标的八项能力培养。使学生逐渐形成科技意识, 主动参与创新活动, 以科学研究带动学习兴趣, 促进优良学风形成。低年级要重视自我认知、自主学习、修身养性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一年级:以专业教育为主线, 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 了解专业前沿和发展前景, 稳定专业思想, 激发学习热情;二年级:以培养兴趣为主, 开展专业竞赛、社团活动, 实施启航计划, 吸引学生及早进入实验室, 开始科学探索之路。高年级注重组织协调、创新发展、团队协作、服务社会能力的培养。三年级:以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为主, 开展技能比赛、科技创新竞赛, 指导、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 启发科技思维;四年级:以科研实践为主, 利用创业平台、实习平台检验科技创新成果, 查找自身不足, 做好个人发展定位。

3. 合理交叉, 构建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网络结构。

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模式为纵线, 建立起校园科技文化体系的纬线, 以贯穿全学程的校园科技文化教育模式为横线, 搭建科技文化体系建设的经线, 编制成立体化、全方位的网络结构, 将校园科技文化建设覆盖到大学四年学生生涯的方方面面, 真正使学生在体系中受教育、长才干、得实惠。在整个建设体系中, 根据各学业阶段的学业目标差异, 不同年级贯穿的“度”各有不同。大一学生主要是通过专业学习和教育, 进行学科认知和了解, 奠定科技文化基础;大二学生对主要专业课进行系统学习, 通过开放实验室、学术性社团了解所学专业, 初步参与基础科研活动, 激发学习兴趣;大三学生的学习更为深入, 开始接触科技前沿, 通过参加课题研究、专业竞赛、技能比赛等, 吸引学生进入教师科研, 进行科技创新活动, 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服务, 在第三课堂中验证所学;大四学生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 进入校企合作项目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未踏入社会先积累经验。

二、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手段, 整合资源、深入挖掘, 搭建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平台

1. 开放实验室, 鼓励学生开展科研, 吸引优秀学子主动学习, 构建科学研究兴趣培养平台。

充分挖掘学科资源, 向低年级学生开放实验室, 观摩实验, 了解专家师资和学科发展动态, 近距离接触科研, 激发科研热情。高考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往往具有盲目性和片面性, 大多凭兴趣填报志愿和专业, 对实际的专业、学什么、干什么不了解, 造成专业稳定性较弱。实验室的向学生们打开了通往科学殿堂的大门, 让他们全方位了解、认识所学专业, 明确个人发展目标, 培养科研兴趣。实施大学生开放性科研训练计划, 鼓励主修专业学有余力、在科研方面有爱好和特长的优秀学生尽早走进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 激发学习热情, 带动广大学子积极投身科学研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国家、校级SRT项目, 为他们专业指导队伍, 一对一指导, 夯实能力。

2. 完善科技学术类社团建设, 分类指导, 构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的民间团体, 学术性社团更是由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同学组成的成长性团体, 加强这类团体的建设, 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兴趣和能力的又一主要平台。在社团建设中, 根据性质不同配备优良的指导教师队伍, 指导社团实行目标化管理, 按兴趣划分小组, 按年级确定培养目标, 明确发展定位, 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在社团科技研究中, 鼓励低年级学生开展基础实验, 培养动手能力;指导高年级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 提升科学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在社团发展上, 以争创优秀社团为目标, 本着可持续发展原则规划社团发展方向, 提升社团生命力。

3. 依托专业竞赛、技能大赛, 构建科技创新交流沟通平台。

以专业竞赛、技能大赛为依托,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将所学知识创新性的加以利用, 在交流沟通中提高专业学习兴趣和水平。专业竞赛和技能大赛作为第二课堂中检验所学的重要平台, 一直以来吸引着广大学子的参与热情, 充分利用这一平台, 鼓励学生个人、集体参赛, 进行横向交流, 做到共同提高, 共同进步, 使学生个体和群体能力得到提升。

4. 拓宽实践领域, 构建大学生技能培训与科技创新实践平台。

通过建立校内外大学生创新教育实习实践基地, 为学生提供技能培训和实践平台, 深化科技创新活动,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水平。一是利用教学资源, 接纳学有余力的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教辅工作, 自主设计实验内容、自主完成实验操作, 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 创造第二课堂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环境;二是利用大学生创业平台, 将学生科研成果进行生产转化, 通过社会服务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 从而提高科研热情。

5.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构建校园科技文化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平台。

校园科技文化体系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考核制度, 对其各项科技活动进行考核记录, 明确奖惩, 完善第二课堂的学分测算,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热情;建立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组织领导机构, 聘请专业教师对各科技文化活动进行量化评分, 充分挖掘学生的科研热情;完善激励机制体, 一是要建立教师指导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政策, 鼓励教师参与、指导第二课堂活动。二是建立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的奖励制度, 将竞赛成绩与学生的学分测算、推荐免试、先优评比有机结合, 树榜样、立典型, 使广大学生学有所比、学有目标。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加强领导, 科学统筹, 推进校园科技文化体系建设

1.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打造校园科技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辱观。在校园科技文化体系建设中, 一要把握方向,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二要明确目标, 着力培养学生宽阔的胸怀, 刻苦学习的奋斗意志。

2. 积极倡导校企合作, 共建平台, 推进校院科技文化体系建设。

学校以专业理论为优势, 企业以实践创新为特色。高校与企业在科技文化活动方面的合作, 让学生受益匪浅。积极引进企业, 实行定岗实习, 让学生到基层锻炼, 在生产实践中巩固所学, 激发求知欲望;与企业合作, 开设企业专题班, 引进企业文化, 为学生补充专业学习之外的生存技能和社会意识,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以适应社会需求。

3. 充分挖掘学科资源优势, 营造校园科技文化建设氛围。

高等学校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学科资源, 立足学校实际, 充分利用高校现有资源, 发挥学科带头人、重点实验站的优势, 吸引学生深入科研, 以兴趣驱动学习, 营造优秀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施翔.大学生创新教育与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思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5) .

[2]刘静.浅谈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J].甘肃科技纵横, 2011, (04) .

[3]洪晓林.大学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知识经济, 2010, (21) .

上一篇: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下一篇:测绘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