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文化思考

2024-07-25

司法改革文化思考(精选12篇)

司法改革文化思考 篇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十三亿炎黄子孙, 农村人口占百分之八十。党和政府历来就关心三农 (农村、农业、农民) 问题。在构筑“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 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举足轻重, 作为新农村建设软实力的文化, 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党中央强调、要求“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 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 这对做好农村文化工作有着十分重耍的指导意义。作为农村文化工作者, 对农村文化建设, 我有如下思考。

1 深化认识, 营造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环境

群众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盛况, 发展和繁荣群众文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 县乡镇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群众文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力度, 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 重视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经常对群众文化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 各乡镇应将文化工作纳入双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范畴, 改变那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要花钱宁可不要”的现象, 使农村文化走出“无事干、无人管、无所作为”的误区。

2 强化改革, 建立农村文化良好的运行机制

机构改革是必然趋势, 文化站无疑必须面对现实, 迎接挑战。但无论怎么改, 从事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机构不能撤, 也不该撤, 在改革中, 文化站必须抓住机遇, 理顺体制, 开辟出一块属于自身的天地, 使之成为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向往之所, 也只有这样, 才有其存在的必要。按照文件要求, 在改革中, 要明确文化站是最基层的文化事业单位, 要将文化站的人、权、事、物彻底下放, 成为乡镇政府垂直的工作部门;明确县文化局的主管职能, 把握好进人关、用人关、培训关, 应尝试将一批业务精, 敬业精神强, 有较强工作能力的文化专干纳入国家公务员范畴, 使之生活和工作待遇上与其他干部一视同仁, 将文化事业纳入“以钱养事”机制, 建设良好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投入机制, 把发展先进文化与改造落后文化统一, 与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统一, 与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统一。同时, 可发挥文化广播、电视、体育等相关部门职能互补的优势, 组成综合的乡镇群众文化娱乐机构, 增加其实力和发展后劲。

3 增加投入, 加大对文化中心配套建设的投入

农村文化在农村占有一席“阵地”。阵地是舞台, 是文化站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在乡镇机构改革中, 各乡镇党委、政府应该保证和改善文化站的基本办公条件, 必须将现有的文化市场, 阵地和设备划归文化站统一管理和使用, 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借调和挪作他用, 同时, 随着经济的发展, 乡镇财政应逐年增加对群众文化工作的投入, 应将文化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逐步添置文化娱乐设施和设备, 比如建好一个文化站, 一个广播站, 一个图书室, 一个农科教中心, 一个文体活动中心等等。文化站要借助站力发展文化产业, 确立群众文化群众办的思路, 动员多方力量参与群众文化建设, 保护好开展群众文化的基本阵地。

4 提高素质, 优化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队伍

在忠县乡镇文化专干队伍中, 整体素质偏低是导致专职不专, 阵地丢失, 文化活动少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党委、政府要重视文化专干队伍, 确立“生存靠政府、发展靠自己”的思路, 文化专干基本工资应实行全额拨款, 奖金福利由自身发展文化产业补足, 以确保农村文化站业务骨干的稳定和自身“责任田”的耕种。同时, 各级文化业务部门要加强对文化专干的教育和培训, 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 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使他们成为群众文化管理上的能手, 群众文化活动辅导上的行家, 逐步摆脱挂靠在政府, 长期靠“打工”度日的模式, 使之成为乡镇政府领导下的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的新生儿。另外, 文化站应转变观念, 凭借自身所拥有的人才、地域、文化经济政策等优势, 积极开发文化产业, 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弥补文化经费不足, 壮大自身实力。

5 推陈出新, 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相结合

将农村的节日民俗活动, 作为民族民间艺术展示和传承的载体, 显示农村传统文化恒久魅力, 并和现代文化有益结合。每到传统节日, 农民舞龙玩狮、踩高跷、荡旱船以及民间曲艺等将成为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农民是农村的核心, 必须改革单一形势, 把现有资源和当地民间传统结合起来, 农村文化与农民“零距离”, 挖掘和整合资源, 要让深奥的理论简明化, 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传播方式来阐述深刻的道理。加大对农村优秀民间艺术团体和文娱活动的支持, 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建设农村文化最重要的是需要村政权组织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文化观念形成并深入人心, 就能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发挥农村文化的软实力作用, 农村文化建设必须改革与发展。当前的文化站必须直面现实, 走出原地停滞怪圈, 变“等、靠、要”的依赖性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自觉性, 变“求稳彷徨”的被动性为“无功就是过”的主动性, 在国家群众文化政策的指导下, 迎接挑战, 当好农村基层文化的“排头兵”,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为繁荣农村文化, 助推农村经济发展而努力奋斗。

司法改革文化思考 篇2

摘 要: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发挥着“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职能。那么文化馆是政府设立的组织、辅导和研究群众文化活动并向社会开放的公益性文化机构,是群众进行文化活动与艺术交流的场所。可谓是一个老字号的国有事业单位,从建国初期一路走来,直到今天,仍然带有浓郁的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而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文化馆理应与时代的发展同步,以满足形势的发展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因此,文化馆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文化馆 群众文化 改革发展 体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5-0398-01

文化馆改革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需要,是在新形势下如何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努力做到广覆盖、高水平、重实效,让人民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分类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改革,培育文化事业骨干;要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按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要求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而文化馆在现行体制、机制下运行的模式,多为计划经济时期的运营方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文化馆的改革势在必行。

文化馆(包括群众艺术馆)是政府设立的组织、辅导和研究群众文化活动并向社会开放的公益性文化机构,是群众进行文化活动与艺术交流的场所。文化馆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文化馆的管理和运作方式,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竞争激励又有责任约束的运行机制,增强文化馆的活力,充分调动文化馆工作者的积极性,多出作品,多出人才,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一、文化馆改革的基本思路

文化馆改革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建立有竞争激励又有责任约束的运行机制,重点要做好三个方面的改革。一是人事制度的改革,要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用人上头派,因人设事,“请神容易送神难”的一潭死水的局面,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在运行机制的人事制度的改革方面,几年前许多地方的文化馆都进行了改革偿试,并获得了成功。如:天津市和平区文化馆,南京市群众艺术馆等,实行文化馆自主选聘职工,实现全员聘用合同制,岗位责任制,以岗设人,双项选择,公平竞争,使职工能上能下,能出能进。对下岗人员以自我消化为主,社会调剂为辅,采取临时安排工作,待岗培训,或自谋出路,提前内退等办法,使文化馆成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保持一个高素质的业务干部队伍;二是分配制度的改革。要消出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吃大锅饭的状况。真正实现按劳、按能分配的原则;三是在资金投入方面,要打破单一国办文化的体制,逐步实现以政府投入为主,以自筹投入与社会各界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只有形成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机制,才能实现文化馆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文化馆改革的性质和原则

文化馆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需要。但改革并不是改变文化馆的性质和基本职能,而只是改变文化馆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自我约束方面的改革,是改变我们头脑中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旧思想、旧观念的一场革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是发展,文化馆公益性文化工作的作用和地位就越加重要。正如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所以,文化馆在新的经济体制下,它的作用和地位不能削弱和降低,只能加强和提高。对于文化馆,根本不存在要不要的问题,而只能是如何加强、如何提高、如何发展的问题。

文化馆改革的原则应做到三个不变,即“二为方向”和社会服务不能变;文化馆的公益性质和基本职能不能变;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不能变。文化馆的改革如果坚持这三个不变,那就有可能变为“商业馆”、“娱乐馆”,从而失去了它存在的社会价值,最终倒致文化馆的消亡。

三、文化馆的公益性文化工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运营方式

文化馆的公益性文化工作不同于经营性文化工作。它不以市场为导向,不以商业利润为中心,它坚持非营利性原则,这个原则不能通过市价值规律来体现,也不能以市场商业化为前提。文化馆的公益性文化工作是需要大量投入而本身却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或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较低的弱质文化产业,是不能也不应当把它推向市场的。

文化馆的公益性文化工作的运营方式只能是非市场运营方式(或半市场分配方式)。文化馆的公益性文化工作的资源配置不能实行市场配置方式,只能实行指令计划和行政手段为主的配置方式。这种运营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符合文化馆的自身发展规律。明白了这个道理,文化馆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难点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如为什么不能把文化馆推向市场,为什么不能给文化馆“减粮”、“断奶”,为什么对文化馆的公益性文化工作和经济性的文化工作和其它经济性工作分离等。

司法改革文化思考 篇3

关键词:新时期;群众文化艺术;管理;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8-218-1

一、新时期群众文化艺术工作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群众文化艺术薄弱的现状决定了改革的必要性

群众文化艺术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极大丰富群众的生活,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追求的需求,能够改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这种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工作管理者必须要改革管理思路,要认识到新时期的新形势,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改革力度。

(二)群众文化艺术发展的需要决定了改革的重要性

改革群众文化艺术管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在新时期,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模式将会发生变化,群众文化艺术在组织形式上、活动内容上都将更加多样和丰富,这就要求群众文化艺术的服务手段和工作方法要及时更新,要不断改革,适应群众文化艺术发展的新趋势。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群众文化艺术的健康发展,才能确保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群众文艺活动。

二、新时期群众文化艺术工作管理改革的思路及对策

(一)管理职能的一体化

群众文化艺术管理工作一般都是由专门的部门和机构负责的,要改革管理就必须从部门职能上入手,通过管理职能的改革,来提高管理效率和成效。还要对群众文化艺术职能机构部门进行细化,将其按照音乐、舞蹈和戏曲等进行分类设置。每个职能部门负责的日常事宜不同。让各职能部门做出年度计划,包括年度预算报告、年度活动计划等。同时,经常组织各部门进行交流和互动。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做好部门的协调工作。通过这种改革,转变过去各部门之间孤立的状态,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让各职能部门围绕群众文化艺术工作的目标协同展开工作。同时,要鼓励全体管理人员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去,开创人人参与管理的新局面。

(二)管理目标的明确化

群众文化艺术工作的管理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的指引,为此,必须要确保在明确的目标下进行管理。因此,在管理上要做到以下两点:

1.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进行管理

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文化建设包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题等多方面的内涵,包含反腐倡廉、默默奉献等社会精神。在这个新阶段,群众文化艺术管理工作必须要坚持文化建设方向的正确引导,围绕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制定管理目标,坚持在群众文化艺术工作中弘扬社会正义,宣扬社会公德。

2.坚持以人为本的方向进行管理

这个以人为本既包括以群众文化艺术工作机构的人员为本开展管理工作,也包括以群众的发展为本搞好管理工作。群众文化艺术管理部门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工作的始终,牢牢把握人本精髓,提高群众文化艺术工作者的工作热情,确保群众能够在群众文艺活动中获得发展。

(三)管理内容的精细化

新时期,群众文化艺术工作不应该单纯地停留在群众文化管理方面,而应该放眼整个社会,进一步拓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为群众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平台。群众文化艺术管理部门的人员要积极地学习群众文化艺术的新理念,在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引入诸如企业文化和街头文化及传统文化等丰富的文化内容,营造出群众文化艺术的多维空间。此外,还要进一步创新群众文化工作的内容。要善于挖掘生活素材,让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与群众的生活实际贴合得更紧密、更密切。

(四)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管理的新手段。群众文化艺术工作有着极高的社会价值,也应该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对其进行管理。这就要求群众文化艺术工作部门改革传统的人工管理手段,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实现群众文化艺术的信息化管理。例如可以构建群众文化艺术网站,将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成果展示到网站中;可以开通网上意见箱,征询社会各界对群众文化艺术工作的宝贵建议。我们只有通过管理手段的创新,才能促进群众文化艺术迈向更高层次。

三、结语

群众文化艺术工作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决定了做好其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应该利用一切有利因素为社会的发展服务,而群众文化艺术工作则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个关键环节。我们要用新观点、新思路开展群众文化艺术管理工作,促进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继芝.关于做好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2,(18).

[2]陆选萍.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1,(13).

[3]何汶.关于群众文化的几点认识与思考[J].群文天地,2011,(14).

作者简介:

司法改革文化思考 篇4

文化基础课教育过程的几对现实矛盾

核心地位与无用地位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时要有坚实的基础素质, 这些素质的培养就需要文化基础课来完成, 如职业道德、沟通与合作能力、阅读与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心理承受力等都离不开文化基础课的传授, 从这个意义上讲, 公共性与基础性就奠定了整个文化基础课的核心地位。我们要将文化基础课教学放到整个课程结构中来, 使文化基础课体现其真正的学科价值和核心地位, 所以, 文化基础课在技工教育中不能缺位。持无用观点的人一直主张在技工学校里文化基础课完全没有开设的必要, 很多学生也认为掌握一门技能能就业就可以了。从现实的课堂教学实际来看, 学生上文化基础课时玩手机游戏、睡觉、旷课的相对专业课来说要多很多。

理想功能与底线功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的发展战略, 也是教育工作者的追求, 技工教育应该促进学生自由、充分地发展, 应该为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文化基础。学校教育无法给予个人一生所需要的全部知识,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文化基础课学习过程中形成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科学探索的精神以及应变能力等等, 这些是学生适应经济变化和工作岗位变化的重要素养, 也是学生日后进行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保证。底线功能论者认为, 技工学校的学生几乎都是基础教育的被淘汰者或失败者, 他们只需学好一门技能就可以了, 文化基础课可有可无。

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所谓文化基础课程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强调以社会需要作为课程的目标、设置标准、内容标准等, 强调教育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和教育人, 在这种前提条件下, 技工教育关注的是学生实践能力 (职业能力、岗位能力) 的培养, 所以文化基础课可有可无, 需要的时候就开, 不需要的时候就停。所谓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强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价值核心, 并且将人作为课程的主体, 把课程作为促进个人知识发展的手段, 从个人的兴趣、需要和全面发展出发设计课程。这种价值取向强调人文课程、综合课程的重要意义, 强调文化基础课应该为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服务。

以上几对矛盾实际上是技工学校文化基础课改革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是应然与实然的矛盾。这些矛盾不仅存在文化基础课方面, 同样也存在于专业技能教育方面。对于这些问题, 我们一定要抱着求实的态度, 要将课程改革最终落实到学生发展上来。我们要以课程改革适应学生发展为指导, 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进步。

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的现实性思考

为什么上文化基础课时学生不听老师话了上文化基础课的时候, 教师经常在课堂上说:学好文化课能够提高人文素质, 能够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结果还是没有几个学生响应。为什么技工学校学生不听教师话了?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技工学校学生的学习底子太差, 他们不是来读书的, 他们不想听老师的话;也有人认为, 这是因为我们所教的东西不适合学生, 应该进行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还有一些人认为是技工学校教师自身的素质比较差, 所以学生不愿意听老师的话。也许这都有可能。当我们将学生置于社会背景下, 我们再来思考这个问题也许就不会太难。 (1) 因为教师不能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复, 你听了我的话, 我就保证你能找到一个好工作。 (2)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 知识更新非常快, 教师几乎与学生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大家都要学习。有时候学生所了解到的, 教师也许还没有听说过。 (3) 现代的学生更有个性, 他们追求自由发展的空间。过去我们的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听话”的教育, 现在我们要将教育落实到学生自身发展上来。

实用主义、工具主义的价值取向哪个正确有人说, 技工教育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应该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种观点下, 一方面, 我们高喊文化基础课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 却是文化基础课得不到重视。其实, 技校学生有些甚至是家长强迫来校学习的, 与个人兴趣没有很大的关系。很显然, 无论是从个人的角度, 还是从政府的角度来看, 脱离了解决就业这个基本要求来谈技工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无意义的。我们不能无限放大, 或者强迫自己承担自身功能之外的义务———追求人自由、全面的发展, 我们的技工教育应该追求的是满足人的就业需求;就个体而言, 全面发展涉及各方面的复杂因素, 其中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但不是唯一因素。我们的技工教育如果抛弃这种带有“实用主义”、“工具主义”色彩的课程以及人才培养模式, 还能达到今天的规模,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的欢迎吗?所以,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 我们对有些学校取消文化基础课就不难理解了。

文化基础课到底是有用还是无用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经常见到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探讨技工学校文化基础课究竟是有用还是无用的问题。实际上, 有用还是无用都是价值上的一种判断, 都是哲学意义上的相对而言, 世界上没有绝对无用的东西, 只是利用的方式不同罢了。说文化基础课有用的是将文化基础课放在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位置, 时间比较久远;说文化基础课无用是从教育价值的社会本位来说的, 技工教育应该以保证学生充分就业为前提, 所以他们之间没有谁对谁错, 只有适合不适合的问题:是否适合本校学生的发展需求, 是否适合本地区经济的发展需求。明白了这个道理, 我们就不能理解有些技工学校不再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而是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各层次、各类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为标准。同时, 满足个体学习者实现充分就业的基本需求是必要的, 而且也被事实证明。技工教育这些年来之所以既能够得到政府的支持, 获得比较广泛的社会认可, 与充分就业功能的发挥是分不开的。有些技工学校坚持对文化基础课进行改革 (教材、教学评价方式等) , 以图充分促进学生的发展, 而且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分层教学、学分管理等) , 的确促进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也就不难理解有些地区、学校开发自己的校本教材、本土教材的原因了。

通过对技工教育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的现实性思考, 我们明白了对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革一定要有理性的分析, 有用与无用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适合自己才是硬道理。如果一定要说一个改革的方向或对策的话, 那就是我们应积极探索在文化基础课程改革中如何实现促进学生就业能力, 尽可能满足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这才是改革的难点与重点。

参考文献

[1]喻忠恩, 等.本土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J].职教通讯, 2011 (13) .

[2]李现永.立足现实, 有“的”施教[J].中等职业教育, 2010 (5) .

[3]杨卫国.教育的适宜性:新课改的核心理念[J].教育情报参考, 2008 (11) .

司法改革文化思考 篇5

【摘 要】分析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学评价体系的背景,阐述对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学评价进行改革的思路,建立科学合理的文化课教学评价制度,指出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 文化课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B-0070-02

2009年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指出:“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课及其他选修公共课程。德育课,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或音乐、美术)课为必修课,学生应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明确了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其中文化课如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等)是各个专业必修的基础课,是中等职业学校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中等职业学校直至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具体可操作的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学评价体系。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学评价改革的一些思考。

一、背景分析

1980年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改革的几点意见》提出职业高中培养“具有相当普通高中文化水平,并掌握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劳动后备和技术后备力量”。要求中职学校学生掌握文化知识仅仅是相当高中学历文化水平,教学评价标准可参考普通高中的评价标准。200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要按照有关规定开设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必需的文化基础课程,提高学生文化素质,适应专业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可以根据专业需要,开设综合性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和教学质量的监督检查。”文件中明确了文化课是为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不再强调要达到高中文化水平,也没有明确评价标准。2008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要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将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课定位在提高个人素质、为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三个方面。2009年教育部颁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学大纲,第一次对中职学校的文化课提出了考核与评价要求,对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学改革和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

但是,对文化课教学考核评价的提法仍过于笼统,评价僵化而单一,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无论教学过程、教学质量还是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监控与评价都缺乏具体的标准,使学校、教师很难把握评判尺度,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学评价制度,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提高文化课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文化课教学评价制度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又是教学到达一定阶段对教学效果的诊断,它应该是教育者自觉、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行为。中职学校的文化课虽然与普通高中所学的学科一样,但由于培养目标不同,不能完全照搬普通高中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文化课是中等职业学校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它对学生认识世界,解决问题,促进专业课学习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对文化课教学评价当遵循“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原则,考核与评价方法要多样化,要有针对性,考核与评价应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进行。

(一)努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化课的价值,树立积极的文化课学习态度、动机和兴趣

中职学校学生在众人眼里是中考的失败者,存在诸如学习懒散、行为习惯差等不良习气,为此教师要特别关注他们,观察他们,从中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发现他们心灵的火花,唤醒他们的上进心。不能因为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另眼看待,更要从细节中表现对他们的爱护与关怀。尊重学生,并给学生以自信,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与学生讨论,教会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划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成长目标,然后根据这个目标,制订一个相应的学习和发展计划。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督促和辅导,使学生不断地向成功的方向前进,让学习看到一个一个的进步。从而激励他们进一步学习,增强他们的信心。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从实际出发重视学生的基础,不同的学生要不同对待,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使用激励性语言全面、客观地描述学生的状况,使学生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更好地投入文化课的学习。

(二)充分发挥文化课作业在学生评价中的作用

作业是考查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检查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作业的类型要多样化,可以是课后作业,也可以是课堂作业或口头作业,如习题解答,学习体会,小实验或小调查报告(书面、口头)等,尽量让作业形式多样。这些作业可以由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由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时,可以是量化评价,也可以是定性评价,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评价的过程要简单可行,避免增加学生负担。既要实事求是,又要有一定的高度,制订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标准来衡量他们,不能没有标准,更不能一味迁就。通过作业评价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三)采用发展性教学评价,使用多把“尺子”衡量不同的学生

中职学校的培养对象是社会所需的技术劳动者,对不同的劳动者,其素质、智能结构具有各自的特点,所以不能象普通高中那样通过高考一把尺子去衡量。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比较适合中职教育。它打破以语言、数理或逻辑推理等能力为核心的衡量智力水平高低的标准,认为每个人或多或少地存在着7―9种多元智力,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众所周知,中职学校学生的文化课基础知识较差,大部分学生对文化课没有兴趣,只求得在学校学得一门技能,尽快走上社会。而文化课作为一门工具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重视学生的基础,不同的学生要不同对待,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特别关注某阶段或某方面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实施“差异评价”“激励性评价”,让那些学习成绩不太好,但在某些方面又有所特长的学生找到自我发展的道路,唤醒他们的自信心。用“多把尺子”考核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整个评价过程呈现积极向上的姿态,让学生从发展性的评价中看到自己闪亮的一面。

三、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学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一)调动教师参与评价工作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调动教师积极参与评课、研究课、观摩课等课堂教学活动。要求每个文化课教师多听取来自教师、学校、社会、家长、学生等多方面意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及评价行为,提高自身业务知识、教学能力,并在整个教学评价机制中,起到一个好的主导作用,为提高文化课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二)结合学科特点进行评价

老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不同的评价方案,根据学科教学特点确定评价指标。评价时应注意各学科、各年级、各班、各个人的特点,进行科学全面地评价。要分类设置目标,建立学生档案,发挥评价的功能,充分引领、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绝不放弃文化课的学习;对中等学生要特别呵护,要注意心理疏导,使他们明白学习文化课的重要性;对“弱势群体”学生要耐心指导,使学生“愿意学,学得会”。

(三)坚持教学评价的整体性原则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阶段性的学习检测只能反映学生在某些方面掌握知识的情况和具备的某些能力,而不是全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和传授者,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细节,最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收获与成长。教师评价学生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找到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因此要从学生的整体把握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及时肯定学生在学习上的点滴收获,鼓励进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的发展注入动力。

总之,我们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摒弃旧有的只重视分数的单一性评价,建立符合客观实际,也符合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提高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仲涛.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学困境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1(11)

[2]俞启定.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制度改进的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5(12)

司法改革文化思考 篇6

【关键词】中职 文化课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B-0070-02

2009年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指出:“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课及其他选修公共课程。德育课,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或音乐、美术)课为必修课,学生应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明确了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其中文化课如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等)是各个专业必修的基础课,是中等职业学校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中等职业学校直至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具体可操作的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学评价体系。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学评价改革的一些思考。

一、背景分析

1980年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改革的几点意见》提出职业高中培养“具有相当普通高中文化水平,并掌握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劳动后备和技术后备力量”。要求中职学校学生掌握文化知识仅仅是相当高中学历文化水平,教学评价标准可参考普通高中的评价标准。200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要按照有关规定开设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必需的文化基础课程,提高学生文化素质,适应专业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可以根据专业需要,开设综合性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和教学质量的监督检查。”文件中明确了文化课是为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不再强调要达到高中文化水平,也没有明确评价标准。2008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要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将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课定位在提高个人素质、为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三个方面。2009年教育部颁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学大纲,第一次对中职学校的文化课提出了考核与评价要求,对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学改革和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

但是,对文化课教学考核评价的提法仍过于笼统,评价僵化而单一,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无论教学过程、教学质量还是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监控与评价都缺乏具体的标准,使学校、教师很难把握评判尺度,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学评价制度,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提高文化课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文化课教学评价制度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又是教学到达一定阶段对教学效果的诊断,它应该是教育者自觉、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行为。中职学校的文化课虽然与普通高中所学的学科一样,但由于培养目标不同,不能完全照搬普通高中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文化课是中等职业学校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它对学生认识世界,解决问题,促进专业课学习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对文化课教学评价当遵循“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原则,考核与评价方法要多样化,要有针对性,考核与评价应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进行。

(一)努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化课的价值,树立积极的文化课学习态度、动机和兴趣

中职学校学生在众人眼里是中考的失败者,存在诸如学习懒散、行为习惯差等不良习气,为此教师要特别关注他们,观察他们,从中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发现他们心灵的火花,唤醒他们的上进心。不能因为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另眼看待,更要从细节中表现对他们的爱护与关怀。尊重学生,并给学生以自信,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与学生讨论,教会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划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成长目标,然后根据这个目标,制订一个相应的学习和发展计划。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督促和辅导,使学生不断地向成功的方向前进,让学习看到一个一个的进步。从而激励他们进一步学习,增强他们的信心。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从实际出发重视学生的基础,不同的学生要不同对待,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使用激励性语言全面、客观地描述学生的状况,使学生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更好地投入文化课的学习。

(二)充分发挥文化课作业在学生评价中的作用

作业是考查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检查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作业的类型要多样化,可以是课后作业,也可以是课堂作业或口头作业,如习题解答,学习体会,小实验或小调查报告(书面、口头)等,尽量让作业形式多样。这些作业可以由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由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时,可以是量化评价,也可以是定性评价,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评价的过程要简单可行,避免增加学生负担。既要实事求是,又要有一定的高度,制订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标准来衡量他们,不能没有标准,更不能一味迁就。通过作业评价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三)采用发展性教学评价,使用多把“尺子”衡量不同的学生

中职学校的培养对象是社会所需的技术劳动者,对不同的劳动者,其素质、智能结构具有各自的特点,所以不能象普通高中那样通过高考一把尺子去衡量。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比较适合中职教育。它打破以语言、数理或逻辑推理等能力为核心的衡量智力水平高低的标准,认为每个人或多或少地存在着7—9种多元智力,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众所周知,中职学校学生的文化课基础知识较差,大部分学生对文化课没有兴趣,只求得在学校学得一门技能,尽快走上社会。而文化课作为一门工具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重视学生的基础,不同的学生要不同对待,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特别关注某阶段或某方面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实施“差异评价”“激励性评价”, 让那些学习成绩不太好,但在某些方面又有所特长的学生找到自我发展的道路,唤醒他们的自信心。用“多把尺子”考核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整个评价过程呈现积极向上的姿态,让学生从发展性的评价中看到自己闪亮的一面。

三、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学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一)调动教师参与评价工作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调动教师积极参与评课、研究课、观摩课等课堂教学活动。要求每个文化课教师多听取来自教师、学校、社会、家长、学生等多方面意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及评价行为,提高自身业务知识、教学能力,并在整个教学评价机制中,起到一个好的主导作用,为提高文化课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二)结合学科特点进行评价

老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不同的评价方案,根据学科教学特点确定评价指标。评价时应注意各学科、各年级、各班、各个人的特点,进行科学全面地评价。要分类设置目标,建立学生档案,发挥评价的功能,充分引领、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绝不放弃文化课的学习;对中等学生要特别呵护,要注意心理疏导,使他们明白学习文化课的重要性;对“弱势群体”学生要耐心指导,使学生“愿意学,学得会”。

(三)坚持教学评价的整体性原则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阶段性的学习检测只能反映学生在某些方面掌握知识的情况和具备的某些能力,而不是全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和传授者,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细节,最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收获与成长。教师评价学生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找到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因此要从学生的整体把握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及时肯定学生在学习上的点滴收获,鼓励进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的发展注入动力。

总之,我们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摒弃旧有的只重视分数的单一性评价,建立符合客观实际,也符合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提高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仲涛.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学困境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1(11)

[2]俞启定.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制度改进的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5(12)

司法改革文化思考 篇7

关键词: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素质培养,教学手段

文化含有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以及社会道德和民族特性等因素, 是一个社会长期以来形成并积累下来的整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跨文化在这些方面有着许多迥异性。语言是一种交际手段, 但只重视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手段作用是不全面的, 跨文化素养是跨文化意识、跨文化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传播能力等能力的综合体。充分了解、学习和具备跨文化素质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与利用, 而且对于培养健康的身心有着积极的实际意义。

一、现状与趋势

在长期的语言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 我国的大学生仍然重视应试教育, 轻视文化的输入, 特别是高职学院, 由于入学门槛较低、学制较短、城乡教育的差异性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高职教育显现出“快餐”式教育特点, 学生的文化素质, 特别是跨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客观所形成的文化环境造成了主观条件上的差异, 对跨文化素养的培养有很大影响。跨文化素养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传播意识及能力等, 随着世界各国的交往、合作越来越广泛, 文化因素越来越突出, 文化上的相互理解, 构成一切方面相互理解的基础。

二、教学手段改革的理论依据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以形式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基本假设为理论指导, 以语言习得等方面为主要教学和研究内容, 同时从事语用学、语篇分析、认知语言学等应用语言学具体领域的教学与研究。教学手段的改革在高校外国语言教学中不仅对教师且对大学生在跨文化素质培养的意识和方法中能较好地将学科的基础理论与系统专门知识进行有机结合。

三、教学手段改革的方法与实施

2011年我们完成了本院的院级课题“基于网络教学手段的《英语国家概况》教学实践研究”并建设了网络教学平台, 借助于以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网及其它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成果, 在已建成的教学资源库中增加素质教育与培养的相关资源, 充分探讨和挖掘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在跨文化意识、跨文化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传播能力等方面培养的有效途径, 寻找具有可操作性的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培养策略以指导实际教学。

1、教师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要更好地培养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认真学习和运用现代科学教育理论, 仅仅是课堂上给予学生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要构建网络互动平台, 通过网络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跨文化素质的培养, 以达到对英文的习得而非学习, 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2、建立教学队伍

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素质就要从提高教师跨文化素质开始, 选定适当的课程和对象。因此我们从英美概况和英语口语两门课程着手, 帮助并指导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参与建设相关精品课程, 并依托学院网络资源等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 并有意识地参加与跨文化教学相关的教研活动, 主动接受英语文化的熏陶。拓宽文化视角, 提高教师跨文化素养。

3、创建实验教学班级, 全方位展开跨文化教学。

在高职英语专业同一个年级的班级里面, 选定一定数量的班级作为实验对象, 并请相关课程的教师予以配合, 运用“任务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模式, 在课堂上尽可能营造跨文化学习氛围, 并借助学院已经搭建的网络平台进行授课, 运用里面的图片、影音和文字等资料, 生动的向学生呈现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化内容,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素质。

4、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思。

引导学生课后运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 主动提高文化意识。教师应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引导学生在课后登陆校园网, 进行跨文化的自主学习。开展有特色的英语文化互动, 激发学生在网络平台学习的积极性, 养成跨文化交际的习惯, 以达到英语习得的目的。

5、改革教学评价手段

在学期评价中分别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和学生成绩评定方法进行改革。首先, 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检查其备课教案中的各教学环节是否有注重对学生跨文化素质培养的教学手段和内容;是否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型或合作型教学内容;不定期上学校网站查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情况;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进行评教评学活动, 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根据以上各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其次, 对学生学期成绩的评价:由教师对其学期中的上课表现给予评价;由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改传统的期末纸制考试形式为多形式的考核方式, 如角色扮演、辩论、演讲及小论文形式对学生进行开放式综合考核。

四、结语

跨文化素质培养首先是意识的培养, 进而是策略的制定、方法和手段的实施。我们一方面要强化教师的跨文化素质的培养, 另一方面还仍需加强现有的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库的丰富和应用, 使其具有提供跨文化素质教育基础资源的特色, 使资源库的丰富与充实能不断适应高职英语专业教育教学的实际发展需要, 并兼顾区域性不同的教学需求, 推进数字化教育以适应教育现代化和跨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Z].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

[3]罗晶.《英语国家概况》课堂教学的创新——2P教学法的实践[J].外语界.2004, (3) .

司法改革文化思考 篇8

一、研究型大学应立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重新定位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核心目标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创新型人才是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 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根本任务。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课程体系改革、设计、实施和评价各环节的重要指导。研究型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需要重新定位, 应该立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关注教育的整体性, 借助于核心能力的培养, 形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理念与方法的融合,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立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前提下,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注重以下五种能力的培养:写作与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写作与口头表达和思维存在紧密的联系, 它是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显性表现;逻辑推理与分析能力的培养, 逻辑推理与分析能力是智力的重要表现, 它贯穿于创造性思维的全过程, 理所当然成为考察大学生科研和创新潜能的重要衡量标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批判性思维能力表现在发现问题、定义问题、收集资料和观点、制订方案、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它是有效利用信息和创造信息的不可或缺的能力;伦理道德问题理解与判断能力的培养, 伦理道德问题归根结底是价值观的问题, 良好的文化素质教育有助于完成伦理道德培养的目标;宽阔视野和多元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 研究型大学有责任通过促进本科教育国际化来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宽阔视野, 更好地理解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所面临的全球问题, 帮助学生为将来适应多元化的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

二、研究型大学应具有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 实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结构性转变

1. 树立独立和自主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观

中国研究型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仍处在完善过程中, 其独立自主的精神还远远没有形成, 因而总是处于被引领的状态, 而难以成为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独立行事能力和自主精神的“引领者”。在当前这样一个全球化进程势不可挡的时代, 不具有独立自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观的研究型大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型大学, 它必然随着社会政治的波动而震荡, 导致课程朝三暮四、亦步亦趋、支离破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内涵非常丰富, 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 我们必须针对中国研究型大学的教育导向, 树立明确和独立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观, 坚持从人的发展、学科的发展、全球化的需求构建课程, 而不是被外在力量和利益团体所干扰和引导。只有这样, 中国研究型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才可能从被引领者的状态转变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先进文化的探索者和社会文化发展方向的引领者。哈佛“课程体系”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其独立的核心课, 坚持以育人为本, 关注当代重大问题, 强调学科交融、全面统一, “它将自由和秩序、多样化和专门化、灵活性和规范化、深度和广度、个人兴趣和学校指导结合为一体”[2]。这样的一种课程体系维护和确保了哈佛在创新型人才培育中的引领地位。

2. 构建面向创新性与国际化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明确提出, “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 特别是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是我国加速科技创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研究型大学在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研究型大学发展的灵魂是国际眼光和改革创新, 其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所以, 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改革必须立足研究型大学的定位和特点, 突出创新性与国际化, 打造传承与创新、国际与本土相结合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生态系统。创新性与国际化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一是要充分发展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和科技创新的课程文化, 在课程教学中大力弘扬创新精神, 营造崇尚创新、勇于进取的学术氛围, 激发和尊重学生的个人首创精神, 培育以人为本、与真理为友、尊重学术、不懈追求的自由探索精神, 塑造具有研究型大学特色的创新课程文化。二是加强研究型课程的建设, 开阔学生的视野, 引领学生的研究方向, 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研究型课程旨在突破传统的课程编制模式, 其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它以自主研究和探索为取向, 以项目、问题、任务、案例、课题为主导, 突出学生对研究目标的自主设定,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扩大课程的国际视野和开发国际化课程, 如将全球化及相关的问题作为课程探讨的主题、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中增设关于其他文化和语言的课程, 着力培养学生的“全球性能力” (global competence) , “包括使用外语的能力、外国文化的知识、国际关系及事务的认识、专业领域的国际性议题, 例如国际经济/贸易、国际法、国际组织等”[3]。

3. 加强科学教育课程, 实现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

在研究型大学,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已实施多年, 总体而言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也有不少问题, 其中之一就是课程内容的结构性失调, 特别是科学与人文的失调。一些学者通过调查发现 (李曼丽, 等) , 研究型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不同程度地存在科学类课程开设不足的问题, 出现“重文轻理”的倾向。全球化时代,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许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良好的科学素养, 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更为全面的综合素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中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的融合, 关涉全球化时代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科学教育课程, 一是要构建完整、丰富、前瞻的自然科学系列, 拓展自然科学的课程类型和内容, 进一步加强科学史、世界科技文化、科学社会学、科技发展前沿问题、基础生命科学、宇宙掠影等方面的课程, 扭转当前科学教育过窄或缺失的状况;二是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中加强科学精神的教育, 科学素质教育课程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中都能有机地渗透求真、务实, 质疑、批判, 执著、献身, 开拓、创新精神的培养, 通过科学精神的教化, 养成学生丰富和健全的人格;三是开设科学方法论课程, 科学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有效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基础, 也是学生少走弯路, 更径直地做好各项工作和研究的有效途径, 科学方法论课程的设计需要既重视一般科学方法论, 也重视具体方法论, 并要在课程教学中贯穿学习科学方法内容的同时, 加强方法的运用。

三、研究型大学应瞄准国际一流, 打造文化素质教育精品课程

研究型大学必须走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前列, 通过优质素质教育精品课程的辐射、示范和推动作用, 引领其他课程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最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层次分布合理、学科门类齐全和结构科学的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建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良好的发展态势, 提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质量。

1. 开发一批新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新生研讨课

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实施中一个比较共性的问题是课程开设随意性强、课程门类不系统、课程质量不高、缺少有特色的精品课程和能强烈吸引学生并能为其开启探索和研究之门的课程。新生研讨课是发达国家通识教育课程中极具特色并广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型态, 其设计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不管是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还是通识教育课程, 其着眼点都是进行全人教育,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创新型人才。切实改进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必须突破传统的课程体系, 进行教育模式的革命, 通过瞄准学科前沿、通过知名教授的引领、通过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方式、通过建立一种教授与新生沟通的新型渠道, 让学生尽快融入到研究型学习人才培养模式的氛围中, 并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让名师带他们进入学习之旅、研究之旅、人生之旅。新生研讨课的开发, 一是要鼓励名师的参与, 课程的主持者应由各学科领域的知名教授担当, 为学生创造与大师“面对面”的交流机会;二是要精心选择研讨主题, 专题可以涉及任何学科领域, 但交叉学科选题应得到更多的重视, 专题的选择以反映学科前沿和方便展开讨论为宜;三是革新课程教学方式, 不是以讲授, 而是以讨论、研讨为主的方式, 师生就某一专题共同进行研究, 学生在教授指导下开展小组讨论、进行口头辩论和写作训练。

2. 建设一批有研究型大学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精品教材

研究型大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材的建设应有一流的标准和要求, 需要开发高质量的优秀教材, 为学生提供优质精品教材。首先, 加强与国外名牌高校和学科的联系、交流, 了解世界先进水平教材的发展与特点, 对于一些国际前沿研究、新兴学科、交叉学科, 可以直接引进外文原版教材, 改善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课程教材内容陈旧的状况。其次, 开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材的开发工作, 改革教材的编写、出版机制。虽然任课教师自编讲义是一种灵活、适用的教材建设方式, 但常常会存在良莠不齐、质量不一。还有些大学自己组织教材的编写、出版, 但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开放教材的开发工作, 则可由出版商 (社) 及书店组织编写、发行。市场经济竞争的压力会对教材的编写提出更高的要求———经由周密的学科和用户调研, 组织研究能力强、知识丰富、学术水平高、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撰稿人员, 知名教授、专家组成的编委会审议通过, 以此编写出具有一流水平和竞争能力的教材。最后, 加快与国外优秀教材体例的接轨工作, 改革教材编写体系。其核心是打破学科和知识体系的传统, 目前国内众多高校所编写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材, 仍一味强调知识系统的逻辑性, 追求清晰反映学科体系的基本原理, 这样的教材虽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掌握, 但对学生研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则是弊大于利。研究型大学精品教材的编写应立足实践逻辑, 问题、研究为本, 着力培养学生的高远视界、学习能力、科研才能、反思和探索精神。

3. 形成一批凸显学科前沿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特色论坛、讲座

研究型大学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和课程设置的稳定性、学术水平的前沿性以及教学计划中课时的有限性等因素来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精品课程体系建设, 按主题、模块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细化和分类, 摆脱传统单一的课堂集体教学形式的限制, 运用更加多样化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来丰富课程教学。其中, 凸显学科前沿水平的特色论坛、讲座是应用非常广泛和有效的形式, 如部长论坛、前沿论坛、诺贝尔奖获得者讲座、CEO讲座、世纪讲坛等。为了能使特色论坛、讲座更好地服务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学, 研究型大学要整合种类繁多的专业门类和课程资源, 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 凸显学术发展的前瞻性和前沿性, 反映社会发展的时代性, 形成以探讨前沿学术问题和提高学术修养为主要内容的专家教授论坛、讲座, 以宣传传统文化和强化人文艺术修养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名流论坛、讲座, 以分析重要社会事件和关注民生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名人论坛、讲座, 以阐述国家对内对外政策和把握国家脉搏为主要内容的政府高官论坛、讲座等系列特色论坛、讲座。研究型大学还应该以特色论坛、讲座建设为依托, 推动文化素质教育“隐性”课程的开发建设和浓郁校园学术文化氛围的营造, 拓宽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渠道, 形成引领时代潮流的文化传统和追求卓越与前沿的校园学术文化氛围。

摘要:研究型大学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根本任务, 完善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是完成该任务的重要基础和途径。研究型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和独特性。研究型大学应发挥自身的优势, 开发高质量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首先, 研究型大学应立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重新定位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核心目标;其次, 研究型大学应具有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 实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结构性转变;第三, 研究型大学应瞄准国际一流, 打造文化素质教育精品课程。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Harvard University: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General Education, 2007.

[2]向红, 等.哈佛理念[M].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5:150.

司法改革文化思考 篇9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多元文化,校本课程

在2015 年08 月17 日由国务院发布的 《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民族教育的指导思想是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55 个少数民族中, 每一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都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 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种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丧失, 都很难恢复或重现。因此, 关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加大其保护和传承力度刻不容缓。近年来随着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推进, 为进一步加快民族教育的发展, 我们对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学校课程改革的途径作进一步的思考。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笔者建议在民族地区学校课程改革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通过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加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我国的学校课程长期以来都是以一元化为中心, 忽视了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即以汉族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束缚了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多元文化教育备受国内外众多学者的青睐, 正如我国学者田娟所论述的 “不论是单独设置多元文化课程, 还是在各类课程中融入多元文化教育观, 都是极为有效的保持、传承多元文化的方法” (1) 。在学校中设置多元文化课程, 将各民族文化的精华有机地融入学校现行课程体系中, 强调统一性与差异性的结合。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尽可能反映各民族、各群体的要求、其历史与文化, 不能仅限于考虑民族文化和种族的特征, 还应将性别、宗教、社会阶层及其它文化群体的特征性等, 全面地考虑在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中。例如, 在文学课程、语言课程、劳动技术与活动课程、历史和社会科学课程上, 可通过内容安排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进等反映多元化。藏族学校中开设的藏语文不应再是简单地翻译统编课本, 而应适当增添藏族经典之作及以藏文创作的反映藏族人民传统文化与生活的优秀作品, 与此同时也可以相应地在汉族学校的历史课中适当增加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历史习俗等内容。多元文化的主旨是文化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 在平等的基础上大力提倡和发展各种文化, 不论是强势还是弱势, 在多元文化教育的事业中都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 只有尊重和理解他种文化, 在他种文化中吸取发展的营养, 自身的文化才会愈发的繁荣昌盛。我们最终的目的也就是如费孝通先生所倡导的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

二、注重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国家课程与教材的开发

每一个民族对于自身悠久的文化历史、丰富多彩的文化风俗, 以及珍贵、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都引以为傲。长期以来凝聚在民族传统文化中独特的民族感情深深地渗透到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成为各少数民族繁衍发展中强大的内聚力。因此, 在民族地区教育课程改革中, 大力开发国家课程和教材, 努力推进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 根据各民族的特殊需求挖掘各具特色的课程资源, 把那些反映地方自然地理、学生感兴趣的、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开发为课程内容。这样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 对周围事物和生活的探索欲、对祖国山水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具有显著的作用, 而且还能提高教师利用社区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以适应新课程计划要求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的要求。

三、因地制宜开发民族地区校本课程资源

我们可以参考崔允漷、吴刚平等教授的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研究, 合理地开发民族地区的校本课程, 对更好地体现民族地区的文化差异, 增强人们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是非常有利的。鼓励学校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当地的专家学者搜集本地区的风土人情、歌舞表演、民间工艺制作等具有文化特色的东西, 编写成民族地区的校本教材, 开展民族文化的校本课程, 让学习者学习的内容与其的生活紧密相连, 让他们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 一方面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另一方面有利于人们增强对本民族的认识与了解。

四、组织民族文化走进学校的活动

通过定期举办活动的形式构建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不断传承的机制。如在学校中实施: 每个班级每月召开一次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班会, 每学期学校开展一次关于民族文化方面的校级活动 ( 如运动会、文艺晚会等) , 定期举办民族文化画展、手工艺品展览等, 邀请当地的专家、学者、民间艺人等为学生们做民族文化教育专题讲座。

综上所述,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课程改革主要是融合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 立足于国家课程和教材的开发, 在此基础上不断增进学生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结合社区和家庭日常生活, 加大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使之更有效地推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进程, 促进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金志远.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8.

司法改革文化思考 篇10

一、摆脱绝对主义和中心主义

二十多年过去了, 我们看到了许多重写的《中国文学史》, 大多数重写的文学史依然是某种“话语霸权”影响下的产物, 它的实质和核心便是绝对主义和中心主义。依托这种教材而生的文学史教学, 也便充满了“话语霸权”色彩, 要想在教学中摆脱这种色彩, 首要的便是去除绝对主义和中心主义思想, 建立一个经典动态化的接受文学史观。

去绝对主义和中心主义, 这一点对学术研究、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而这个影响主要是负面的, 它是建国以来一统思想和权威意识下的产物。这两个主义影响下的中国文学史基本文体史观认为, 先秦散文、汉赋, 晋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它们是这个时代的主流和最高成就。这一思维模式源于王国维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王氏《宋元戏曲考序》云:“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楚之骚, 汉之赋, 六代之骈语, 唐之诗, 宋之词, 元之曲, 皆所谓一代之文学, 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1]一直为治中国文学史者所尊奉, 多年来在文学史著述和文学史教学中得以贯穿, 大同而小异。事实上, 并非每一个时代的文学样式都有一个天然固定的中心模式, 比如对六朝文学, 诗歌最盛还是骈文最盛, 后世便有无数争论。对宋代几种文体成就高低的评估, 也有其难处, 王国维即曾犹豫律诗与词是否果为唐宋二代文学中最佳之作。以唐代诗坛为例, 在文学史教学中, 基本会给学生一个以王孟李杜韩白郊岛等为代表的文言诗歌大军的印象, 似乎白话诗歌不曾对这个时代产生一点影响, 不曾做出一点贡献。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据项楚等学者研究指出, 唐代诗坛上存在着一个游离于主流诗歌之外的白话诗派, 与佛教的深刻联系形成了这个诗派的基本特征。白话诗派的代表诗人有王梵志、寒山和庞居士等等。“王梵志诗”是民间众多无名白话诗人作品的总和, 寒山诗歌具备了民间诗歌、文人诗歌和佛教诗歌的多重性格, 庞居士则是南宗禅影响下的歌偈大师。唐代白话诗派不仅开创了我国大规模的佛教文学运动, 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白话通俗文学的演进。[2]

就作家的接受而言, 也是如此。过去一直存在一种现象, 即不能很好地看待一位作家在当时的实际影响力, 文学史描述大都是用当代的接受去认识古代的作家, 这当然并非毫无意义, 但弊端也是明显的:这种带有主观干预性质的描述忽略了历史的选择过程, 消泯了作家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接受。比如李白和杜甫两位唐代大诗人, 我们现在绝大多数的《中国文学史》都将二者并列为唐代诗坛的双子星座, 似乎二者在唐代的地位真的是双峰并峙。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假象, 如果我们以当时的著名诗论家殷璠的眼光来看, 便会得出一个完全相反的印象。他编选的《河岳英灵集》选诗234首, 李白入选13首, 独占鳌头, 而杜甫1400多首诗歌, 竟无一首入选。这显然不是殷璠的眼力有问题, 因为不仅是《河岳英灵集》, 盛唐诗的几种选本没有一本选过杜甫的诗, 可见杜甫在当时的影响甚微, 或者至少是不受待见。这显然不是偶然, 关于这种现象所产生的原因, 后来有很多研究者从编选者的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进行分析, 聚讼纷纭, 莫衷一是, 但至少说明二人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是悬绝的。又如晚明作家陈继儒、屠隆等人, 都是晚明文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 尤其是陈继儒在晚明文坛影响巨大, 乃衡裁文章之权威, 其文风亦为士人作文之标杆, 当时能摆脱其影响者“十不二三”, 在当时的影响力如日中天, 绝非我们文学史上常见的当时作家可比。直到清代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总目》, 在评价明代作家甚至清代作家时, 都一再指出他们非同寻常的影响, 尽管在他们看来这是负面的影响, 是需要批评和批判的。而现今文学史对陈继儒、屠隆等大多阙略不陈, 其文学史定位尤少讨论。在我们的文学史课堂, 讲到明代文学特别是晚明文学, 又有几个教师会提及他们?更不用说重点讲解他们及其作品。近年来已有研究者对此提出疑问[3,4], 相信随着对文学史的深入思考, 会有更多的研究者对此一现象展开探讨。

二、淡化集体话语和权威色彩

在上述情况下, 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个新的问题, 就是文学史教科书的权威色彩和集体话语色彩非常浓厚。在新的中国文学史教材中, 虽然也有若干顶着个人的名义编写出版, 但它们大多仍在有意无意地因袭着一种集体话语, 在这种集体话语下, 个人的真知灼见往往会被压抑, 个人的书写特色也往往会被淡化, 而在学术权威的指导下编写教材, 必然会凸显权威的“指导思想”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有个性有锋芒的文学史始终难以浮现。正如戴燕所说:“对于教科书, 人们似乎早有一种默契, 那就是要在材料、观点上求平保稳, 避免将争论或失误带到课堂, 在学生中埋下疑问与歧见, 乃至损害教科书及教员的权威形象。”[3]所论虽然是对建国后不久的文学史教材的编写情况, 可是将这段话移用到近二十年来所编写的文学史教材的评价, 除了极少数著作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 (1996年版) 之外, 似乎仍无不适。这说明我们重写文学史所取得的成绩并不是非常理想的, 这也就意味着政治话语和权威话语给予文学研究的空间依然有限。文学固然不能完全脱离政治, 文学史教师更无需在课堂上灌输反政治的理念, 但文学史毕竟不等同于政治课本, 政治色彩和权威色彩过于浓厚的文学史教材, 会降低教材的学术性和趣味性, 这样的教材给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味, 模糊了学生的认识, 弱化了学生追求真知的精神。因此, 教师应主动淡化自己的权威色彩, 尽量淡化文学史叙述的权威色彩, 淡化集体话语, 多对学生启疑开窦, 让学生不迷信权威, 不崇拜权威, 敢于向权威话语挑战, 拥有向往真理追求真理的精神, 对现有知识保持怀疑精神和批判意识的情怀, 这才是我们充满生机和未来的学术园地, 我们才可能造就出一个有自信力、勇于发出自己声音的民族。

总之, 关于中国文学史的教改, 还有许多需要思考, 以上乃笔者管见, 还请方家指瑕。

摘要:自民国时期北京大学教授林传甲编写的第一部《中国文学史》以来, 中国文学史的著作已经卷帙浩繁。“重写中国文学史”的呼吁一直未停, 然而让读者和研究者满意的中国文学史依旧乏善可陈。在中国文学史的教学上, 也存在与教材相对应的问题, 需要对此进行反思和改革:要摆脱绝对主义和中心主义, 建立一个经典动态化的接受文学史观;要淡化集体话语和权威色彩, 为学生搭建一个对启疑开窦的平台。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教学改革,重写

参考文献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项楚.唐代的白话诗派[J].江西社会科学.2004 (02)

[3]戴燕.文科教学与“中国文学史”[J].文学遗产.2000 (02)

[4]邱江宁.陈继儒对晚明文坛的影响[J].文学遗产.2010 (04)

司法改革文化思考 篇11

关键词:艺术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

“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二十世纪出,泛指一切文化意义的创作与销售。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文化产业这一新兴的产业在国民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在国家产业体系中的战略地位也得到了提升。随着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加剧了,而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当代社会,文化实力已然成了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在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势在必行。

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为了时刻紧跟国家政策的先进导向,新世纪以来国内的众多不同层次的高校都纷纷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这样一个新专业,并且因为这一新兴专业瞄准了市场、能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学生都愿意报考,此类专业还在不断扩大。艺术类高校与普通的高校不同,由于招收的大多是艺术类的、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其在办学的方式、理念和目的上都具有特殊性。近年来,全国各地的艺术类院校也都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专业,旨在结合艺术学校的特色,培养先进的、优秀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要。然而,由于文化产业管理是一个新兴的专业,不具备可借鉴的办学经验,艺术类院校对于此专业的建设又要结合实际情况与普通高校有所不同,如何建设和改革艺术学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成了国内外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思索探究的问题。本文笔者以全局性的眼光,结合自身的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为艺术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艺术院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分析

(一)在艺术方面特长的优势

文化产业囊括了文学艺术创作、音乐创作、摄影、舞蹈、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等多方面的内容,文化与艺术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文化产业的很多组成部分都与艺术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这就使得相较于普通高校而言,艺术学校在犒设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产业时有了自己独特的优势。艺术学校的学生往往从小就专修一门或者两门艺术类的课程,加上在学校内接触到的大量的专业化和系统化的艺术类课程的培训,艺术学校的学生在艺术方面有更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对艺术方面的相关技能的熟练掌握能够有效地为文化产业管理服务,这就使得艺术学校在开设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专业时有了较好的基础和优势。

(二)在文化理论知识方面的劣势

由于所招收的生源不同,相较于普通高校,艺术类学校在开设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专业时有一个很大的劣势就是在文化理论知识方面的欠缺。要学好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专业,学生掌握大量的文化理论知识是必须的,能够为他们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然而由于艺术类院校的学生从小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艺术课程的学习上,甚至还有的学生就是因为文化课程不过关才走上艺术这一条路这些先决条件的存在使得艺术类学校的学生在文化课程学习和掌握方面有所欠缺,存在着文化理论知识不过关的问题,这就为更好地开展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造成了不小的阻力。

(三)国家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不足的机遇

艺术类院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有一个很大的机遇就是国家在文化产业方面相关的从业人员远远不足,急需相关的人才进入社会。新世纪以来,为了迎合国际产业发展的趋势,同时大力发展国内的第三产业,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我国将文化产业的发展摆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文化产业毕竟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在此之前高校并未有针对性地开设过此类的专业和课程,导致了社会上缺乏专业知识过硬的从业人员。为了保证文化产业能够运转,只能以次充好,将专业人员吸纳进这一产业。可是即便如此,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其规模的扩大,是必须要更多的从业人员,这就为艺术院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提供了机遇。

二、艺术学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思考

(一)明确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目标

要想有效建设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专业,首先就要明确这一专业的专业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把握专业发展的方向。我国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设的时间不长,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缺乏实践经验。艺术类学校在明确专业定位是切忌跟风普通高校,必须要注重结合自身艺术类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多种因素制定出专业的定位。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时也要认清在艺术方面有特长而在文化理论知识方面有欠缺这一学生的现实,要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发展计划。

(二)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新兴专业要想取得良好的发展,师资力量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正因为专业的开设缺乏可借鉴的经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艺术学校要结合自身学生艺术方面又特长、文化理论知识方面有所欠缺这一实际情况,以广阔的视野面向全社会招收文化创意产业的专业教师,同时加强对校内已有的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增强他们教学的针对性和先进性,要求能够巩固学生在艺术方面的特长,并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还要对学生加强文化理论知识方面的培训,使他们的优势最大化、劣势最小化,增强他们的竞争力。教师要认清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市场需求,在培养学生是有一个良好的定位,打造出更具有竞争力和专业技能的学生。

三、总结

在二十一世纪,文化创意产业有着无穷的发展潜力,艺术类学校在开展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专业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明确专业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增强专业建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文贵.艺术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实践探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4(06).

司法改革文化思考 篇12

以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为指导, 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增设学科前沿性和综合性课程;体现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在课程体系上, 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 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整合;在教学内容上, 要求教师精选教学内容, 不断充实反映学术前沿、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 注意把体现多学科间的交叉知识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适度减少必修课, 增加选修课。

按照上述思路, 2014年12月底,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以下简称“我校”) , 教务处与各二级学院就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系统的修订, 这次修订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 培养方案的文字表述方面进行了系统、认真的梳理。指导思想上切合时下教育发展目标、社会发展需求进行了修改, 摒弃了不切实际的高、大、空的论调, 更具有时代精神与实际指导意义;培养的总体目标做到了在表述上的“四个对接”:专业与主导产业对接;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对接;培养规格与职业、岗位对接;课程与岗位职业能力对接;具体培养规格上进一步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详细化、具体化;实践教学环节上的表述更具体、明确。

(2) 课程设置上构筑了公共 (必修、选修、辅修) 课、专业 (必修、选修、辅修) 课、创新实践 (必修、选修、辅修) 课、业态环境 (必修、选修、辅修) 课四大课程模块以及12个知识和技能平台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具有如下特点: (1) 课程体系构建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 合理确定学分比例, 增设学科前沿和综合性课程, 体现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2) 专业课程设置体现与岗位、职业能力对接。每个专业设置有5~8门核心课程, 并围绕核心课程设置应用型课程群;核心课程体现专业核心能力, 应用型课程群体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技术技能。 (3) 创新实践课模块中设置创新学分,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类活动、参加科研课题、发表论文、发明创造等多种途径获得学分。 (4) 通过自主选修课程、辅修课程, 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拓宽知识面, 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社会多种需求的适应性。

二、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问题

(1) 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匹配。对应用型人才界定不清, 有的盲目照搬重点大学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造成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技能结构和课程内容趋同。

(2) 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能力尚待提高。教师对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知之甚少, 对讲授的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了解;有的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能力不够, 造成课程目的不明, 内容杂乱、繁多, 重点、难点不突出;有的教师学历、学位高, 学科水平高, 教学能力差, 实践能力不足。师资严重匮乏, 教师疲于应付上课, 无暇顾及课程建设。

三、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主要措施

(1) 围绕人才类型、层次定位, 构建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地方高校和新建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进而确定了课程内容的总量和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的总量中, 要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先, 分配好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三者的量。要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 兼顾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构建课程体系, 打破以学科知识构建课程体系的局面。

(2)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加强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 鼓励教师采用探究式、案例式、讨论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强调讲授法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

(3) 积极开展网络教学, 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推进我校课程建设工作,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学校鼓励教师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和现代化教育手段开展网络辅助教学活动, 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上网共享。

(4) 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为实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标, 学校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能力培养需要和学科专业特点, 构建以基础实验课培养基本技能, 以专业实验、实习实训、专业综合实践为延伸, 以毕业设计 (论文) 为综合训练, 结合学生第二课堂活动, 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5) 完善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按照质量标准和评估实施办法, 学校每两年开展一次专业评估和专业带头人考核及精品课程、优秀课程评选;通过校督导组专家评价、教学单位评价 (包括领导、督导组、同行教师) 、学生评教三个方面, 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估。

(6) 建设一批优秀课程。争取三年内建成校级、省级精品课程, 校优秀课程, 校重点建设课程, 形成分项管理、重点突出的多层次课程建设体系。学校将在整体水平提高的基础上, 有计划地培育和创建精品课程, 通过精品课程的示范效应, 带动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形成课程建设的良性循环。

四、关于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一点思考

(1) 努力提升教师课程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教师本人的知识水平和对知识逻辑的把握;二是教师的教学能力, 能掌握并合理使用传递知识的方法;三是对于知识所涉及学术领域、行业产业进展与需求的了解, 并能恰当地进行知识选择与组合;四是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 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仅仅通过提升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 依靠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 是远远不够的, 更为重要的是要促进教师转型。这种转型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强化行业产业背景的学术发展, 提升解决产业问题的研究能力;二是通过一定的措施, 让教师走出书斋校园、深入社会实践, 在实践中感知、认识社会需要, 获得与目标指向相一致的经验和思维方式。唯有如此, 才能突破传统的学科思维局限性, 才能使“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 从理念层面进入到课程建设层面, 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实践之中。

上一篇:城市园林建设新方法下一篇:产后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