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裁判文书改革与司法公正

2024-10-02

浅议裁判文书改革与司法公正(精选6篇)

浅议裁判文书改革与司法公正 篇1

近年来,人民法院在裁判文书改革上作了大量的探索,使裁判文书的形式更加合理、规范,认证更加完善,质量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和审判事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法制意识的整体提高和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裁判文书模式显露出来的不足及缺陷已经影响了司法公正的进程。加快裁判文书的改革步伐,提高裁判文书质量,使裁判文书成为法制教育的生动教材和向社会公众展示司法公正形象的裁体。本文从司法公正的角度,结合审判实践,就裁判文书改革作一尝试性探讨。

一、裁判文书改革与司法公正的内在联系

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机关在处理各类案件的过程中,既能运用体现公正原则的实体规范确认和分配具体的权利义务,又能使这种确认与分配的过程与方式体现公平。它应体现裁判的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裁判文书是行使审判权最终形成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其作用在于表明裁判结果,代表国家对当事人的争议给出结论性意见。作为司法公正的最终裁体,为了表明裁判结果不是基于主观臆断、强权而作出的,它必须体现裁判在程序和内容上的公开、公平、公正。裁判文书及改革与司法公正二者密切相连,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前者是后者的重要内容。

1、裁判文书应该体现司法公正。裁判文书不只是审判过程和裁判结果的书面反映,更重要的是表明法官在审理该案时审判权是否运用得公正。裁判文书的内容必须体现司法公正,以求认定事实、裁判结果有理有据,最大限度地再现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本来面貌。诉讼双方利益是否得到既充分,又合法的保护与尊重;人民法院审判权的行使是否合乎司法公正的要求并充分体现司法公正,都应当在一份裁决书中得到体现。目前,世界各国的裁判文书都在尽力追求最大限度地体现司法公正。在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主义国家里,裁判文书以体现司法公正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我们在裁判文书改革中谈论较多的证据规则,判决理由等,其实都是对裁决文书中司法公正的关注。毋庸置疑,让裁判文书最大限度地体现司法公正是我们审判方式改革的必然要求。

2、裁判文书改革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裁判文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将裁判理由、适用法律、裁判结果公开,体现审判公开内容和公开审判的原则,提高裁判文书的透明度。在改革裁判文书中将裁判理由自觉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从制度上杜绝了偏袒和枉法裁判的可能性,为少数法官循私枉法设置了第一道屏障,有利于裁判公正和司法廉洁。裁判文书的改革要求法官准确地认定事实和正确的认定法律适用条款,可以锻炼法官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加其责任感和进取心;也可以将法官的个人学识、观点、思维以及正义等价值体现于裁判文书中,提高法官的学识素养和法律运用能力,有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

3、裁判文书改革能够使裁判文书体现司法公正。按照唯物主义观点,只要法官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对事物有一个正确的认定,就一定能将事实真相客观、真实地反映在裁判文书中,裁判文书的改革方向正在于此。公正与效率是21世纪人民法院的工作主题,也是审判方式改革的方向。只要法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以严密的思维活动做基础,根据客观事实、证据、本着“以物观物”的态度,按照法律逻辑的分析原则进行分析、说理,而不是以自我为基础,主观地去解释“非我”的案件客观事实,就一定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司法公正。

二、目前裁判文书中妨碍实现司法公正的主要问题

在传统的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下构建的审判模式重实体、轻程序,以追求客观上的真实为已任,具有浓厚的职权主义色彩。法院在审判活动中自始居于主动地位。体现在概括审判全过程中的裁判文书中,或在审判机关中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而对当事人在诉讼中作用的轻视和对司法的程序性要求的忽视,必然导致审判在事实上的不公平,不透明,对案件事实和客观真实性的追求失去了程序正当和证据规则的指导,很容易演变为法官在调查取证上的主观随意。而裁判文书作为审判文书的终结性记载,其反映出来的司法理念也是令人失望的。随着在审判方式改革中法官取权主义逐步向当事人主义转化,裁判文书中暴露出来的弊端则越来越明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事实部分太简单,简化事实部分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弊病。审判人员在制作裁判文书陈述事实认证部分时不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而是完全依据说理部分的需要直奔主题,而且还对一些具有辅助功能的事实随意砍削;还有的审判人员在制作事实认证部分时,遇到棘手的问题故意回避,或写入审理报告中,而不在裁判文书的事实认证部分予以载明。

(二)认证不够充分,缺乏对证据的必要分析。按照《法院诉讼文书样式(试行)》的要求,对证据的表述既要“列举证据”,又要对主要证据进行“分析论证”。传统的民事裁判文书在事实认证部分采用“经审理查明”这种单一的结论性的叙事方式,在事实认证部分通篇直叙事实而不列举证据。当事人在事实与证据方面的争议无法得到体现。有的裁判文书对双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缺乏必要的阐述,对法院为何采纳这些证据没有予以反映,使人难以知道为什么法官认定某一证据而不认定另一证据,认定该证据的理由是什么,使裁判文书成了法官的一言堂。

(三)不注意说理,说理不充分的现象比较突出。

判决理由历来被认为是裁判文书的核心与灵魂。但我国不少法官在制作裁判文书时,推崇裁判文书说理越简单越好的信条,导致许多裁判文书说理雷同。内容空洞,缺乏逻辑性。主要表现是:用套话代替说理;用就事论事的方法代替说理,用结论代替说理,在裁判文书中根据援引的法律条文,直接做出结论,文不对题或杂乱无章地堆砌空话、套活等等。司法实践中,不说理或说理不充分往往给当事人造成法院“暗箱操作”的印象;同时,也不便于社会对法院进行监督。

(四)引用法律不缜密,不具体。在司法实践中,不少法官在引用法律时,在案件事实和适用的法律之间缺乏连接的桥梁,过渡生硬,不能以理服人。存在着引用法律笼统的倾向,不交代具体的法律条文及内容。有的甚至不说明依据的是哪一部法律,只是写“依据法律规定、判决如下…。”从而经常造成法官所认定的事实与其援引的法律条文之间缺乏联系,甚至毫无联系,从而使人们难以相信。

(五)裁判文书的文字语言水平不高。在目前的裁判文书中,语言表述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辞不达意,表述不到位。本应表述此种意思,却表述成了彼种意思。或者是表述出来的意思有岐义,容易让人误解。二是语言暧昧,态度不明朗,看不出法官支持什么,反对什么。三是语言不够简洁。语言重复,累赘、堆砌,甚至空话成篇。四是语言不够平实、朴素。有的裁判文书制作者故作高深,将朴素的语言转换为晦涩、枯燥、深奥的语言。

三、按照司法公正的要求改革裁判文书

要使裁判文书真正体现司法公正,以根本上说,要提高法官素质,积极推行审判长和独任法官选任制。通过严格选拔审判长和独任法官,使法院的审判权向高素质的法官集中,让法官中的“精英”负责制作裁判文书,从而达到提高裁判文书质量的目的。改革裁判文书,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叙述事实要真实全面,审判事实要摆事实,讲道理,而首先应该处理好的是事实认证部分与说理部分的关系。要对整个事实真实全面的叙述。从而保证说理部分的必然性、最终判决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二)规范裁判文书中的认证。法官查明事实的过程,也就是审查认定证据的过程,裁判文书应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作出描述,对证据的审查结论即采信或不采信的理由作出说明,最后说明法院通过审查证据后认定的事实,使认定事实的过程在裁判文书中得到体现,增强裁判文书的信服力。要通过证据采信过程的公开,体现法律文书形式上的公正。

(三)增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性。一是要针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诉讼请求及抗辩理由说理,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应说明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为什么合理或不合理。二是要加强法律逻辑分析和推理。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要求,达到对事实本质的认识,要运用分析、推理、归纳等多种认识手段。三是既要正确引用法律条文,也要对法律的适用做出解释。社会生活变动不定,案件事实千差万别,而法律则有原则性,稳定性的特点,法律的适用过程,实际上是法官对法律加以解释的过程,通过解释使原则性的法律条文与实际的案件事实之间产生一种必然的,直观的联系,让引用的条文与案件事实衔接起来。

(四)裁判文书语言做到准确、简洁、易懂。准确鲜明,简洁平实,庄重易懂是裁判文书语言的基本要求。法官应根据各自具体情况,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锻炼对于语言的敏锐感觉。

(五)裁判文书的格式应当规范。司法文书不同于一般文章,它有公文的性质,又有自身特点和格式,格式的统一本自就是一种权威。模式多样、格式不定无疑是不利于司法尊严的维护,《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法律文书改革要在《文书样式》规定的模式框架内进行。一篇好的裁判文书,应是一篇叙述客观的记叙文,也是一篇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的议论文,更应是一篇正确解释条文原意,正确运用法律的说明文。

浅议裁判文书改革与司法公正 篇2

关键词:司法公正,程序公正,实体公正,司法公信力,法治

一、司法公正的定义及其衡量标准

1、司法公正的定义

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机关运行主体, 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下, 根据当事人案件的情况将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运用, 使法律由应然状态变为实然状态活动的体现。司法公正既是一个宏观概念, 也是一个微观概念, 作为宏观概念它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司法公正程度, 作为微观概念可以用来衡量部分司法机关或某个案件的司法过程是否公正, 然而宏观的司法公正正是由无数的微观的司法公正构成的。因此, 要有对待每一个案件都能做到司法公正的态度, 才能达到整个社会的司法公正。

2、司法公正的衡量标准

司法公正要求司法机关从事司法工作的人员严格按照司法程序做出合理的判决, 能够让司法当事人得到一个公平的结果, 大体可以有两个标准来衡量司法公正与否, 即司法公正包括司法的实质公正标准和司法的形式公正标准。

(1) 司法公正的实质标准

司法公正的实质指司法的结果是要公正。司法公正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的公正, 社会公正价值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司法公正的实质标准的要求。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社会公正的一项重要要求, 司法公正要求国家制度能够维护基本的政治, 经济, 文化的有序统一, 达到协调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冲突, 从而得到公众对司法的认可, 能够让司法成为一项为公众服务的有效机制, 来达到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

(2) 司法公正的形式标准

司法公正的形式标准体现在司法活动的具体过程中。司法制度在运行过程中要严格依照相关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在进行司法活动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由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司法不公现象, 充分考虑司法参与者在司法过程中的地位所造成的各种可能造成司法不公的情况, 保证司法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司法活动, 司法活动中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能得到公众的信服。

二、司法公信力的定义及其现状

1、司法公信力的定义

司法公信力是指社会公众对司法机关的一种认可程度, 对于司法机关人们会在心里上产生信任与不信任两种情况。如果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该国司法机关能够非常信任, 说明该国的司法公信力就比较高, 如果公众对该国司法机关不信任, 就说明该国司法公信力比较低。司法公信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使人们不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情况中了解与司法有关的案件, 判决等, 所在自己心目中形成的一种对司法认可与否的观念, 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司法部门在公众心目中的公信力的高低。

2、司法公信力的现状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加深, 国家对司法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 国家司法机关为了应对各种各样的涉及到法律的案件, 处个别案件外, 我国司法公信力在老百姓中总体上较高。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人们参与司法的普遍性增强, 许多人都会面对这一些自身带来的法律问题, 司法机关也面临更多的司法活动, 而这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不公正, 不能让人信服的事情, 如果这种司法不公的案件经常出现, 并且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盒预防, 长时间的司法不公会造成司法公信力的降低, 甚至出现了司法危机, 形成了公众对司法部门普遍不信任, 怨声载道。如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当前我国司法领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司法公正与司法公信力的塑造

1、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追求的目

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二者有共同之处。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的提高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追求的目标, 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不断深入, 司法工作的地位得到了更大的重视, 如何达到司法公正和提高司法公信力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司法机关要通过自己的司法活动, 确立司法的公信力, 真正做到社会的公平正义, 能够提高司法的公信力, 让司法机关能够更好的协调公众之间的纠纷, 以及公众与国家间的冲突, 以达到司法能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之目的。

建设中国特色法治国家是我国当前我国发展的一大重要进程, 而公平正义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具有公信力的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条件, 因为当前许多问题人们都要通过司法部门进行解决, 人民是否对司法部门信任就成了一个司法机关能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条件。一个司法公信力高的国家公众能够充分利用司法部门解决他们的问题, 而一个让公众失去信心的司法机关人们不会通过它去为自己解决问题, 因而也难以达到人们对公平正义精神的追求。

2、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具有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的关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不断完善, 依法治国方略的进一步落实, 司法公正更被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 认真研究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的关系对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司法公信力的提高离不开司法的公正, 只有司法公正了, 人们对司法机关有信任感, 对司法判决有信服感了, 司法的公信力也就提高了, 另一方面司法公信力高了可以促进从事司法事务的人时时刻刻想到司法的公正, 激励他们做任何一个决定都会想到是不是公正的。

司法公信力的构建对树立法律权威培养公民法治观念, 构建和谐社会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司法公信力的形成并非简单的靠政府, 司法机关的宣传而能够达到的, 司法公信力是靠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法律行事, 确保司法对每一个人都能公正, 这样长期的积累才能得到公众对司法的信任, 从而使司法公信力得到提升。只有如此才能影响并感染到每一位参与司法实践的人员和每一位公众, 让他们觉得司法在他们心目中神圣的地位, 来达到构建司法公信力的目的。

通过对司法公正和对司法公信力的分析和了解, 我们可以知道要达到司法公信力的提高必须以司法公正为前提, 司法公信力是司法公正的目标之一。司法公信力的提高可以促进司法的公正, 正是由于二者这种特殊的辩证关系, 才将两者加以结合分析, 找出它们的内在关系, 以便更好的达到司法公正和提高司法的公信力, 为法治社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添砖加瓦,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略的进一步实施。研究如何达到司法公正, 如何提高司法公信力应当是当前广大法律工作者的重要责任之一, 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张国栋.司法公信力之探究[J].法制与社会, 2012 (6) .

[2]杨丽君.论司法公正[J].太原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7 (6) .

[3]金桦.试论我国司法公正的实现[J].法制与社会, 2010 (3) .

[4]张金来.司法公正的实质与形式[J].法制与社会, 2007 (8) .

浅议裁判文书改革与司法公正 篇3

关键词:舆论监督;司法公正;平衡

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148-02

一、舆论监督的合法性和必要性

舆论监督是公民一项基本的宪法权利,它是现代民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中明确规定我国公民享有言论自由以及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新闻舆论监督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呼声,维护了公民的言论自由。新闻舆论是一种从宪法中延伸出来的社会权利,它凭借其传播广泛、快捷、高效、廉价的特性,对抵制司法腐败,维护人民权益具有重要的作用。新闻媒体通过采访报道、监督司法审判活动,代表社会民众行使知情权和言论自由权,从而使得公民的言论自由、提出批评建议等权利充分地发挥出来[1]。通过新闻舆论监督,许多久拖不决的问题能够很快得到解决。因此,可以说新闻舆论监督有利于维护社会民主,促进法制建设。司法活动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权的滥用会导致尤为恶劣的后果,对司法权的监督应当是重中之重。防止权力滥用的最好办法就是“权利制约权力”。新闻媒体监督代表着人民权利对司法审判活动的监督恰恰是“权利制约权力”的充分体现。

舆论监督的行使,有助于实现司法公正。近年来司法人员的腐败问题确实令人担忧,由于受到中国传统封建人治思想和“公检法联合办案”司法特色的影响,以及至今仍没有建立起完备高效的权力制约机制,我国目前司法腐败现象依然频频发生。令人担忧的司法现状严重影响了司法独立和公正,破坏了司法权威和司法形象。新闻媒体凭借其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影响力,在监督司法审判活动时不仅能督促司法人员提高责任心,防止司法腐败,避免司法专断,而且保证了案件能够及时、正确地解决,有助于解决司法工作中存在的“司法不公、久拖不决、形象不好”等问题。“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舆论监督的威力恰恰在于通过媒体曝光,将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各种问题公之于众,让舆论的阳光驱散恣意的阴霾,让滋生腐败现象的霉菌难觅藏身之地。

舆论监督的行使,是满足社会公众知情权的内在需要。首先,新闻媒体的介入有利于保证公民积极参与司法活动。新闻媒体通过公开司法审判活动使公民能够及时了解司法动态,从而间接地参与到司法活动中来,有利于防止暗箱操作,促进司法公正。其次,新闻媒体的报道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民众能够通过新闻媒体及时了解到我国的法治动态,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监督国家权力的行使。同时新闻媒体通过暴露司法腐败等一些社会黑暗问题也为公民寻求社会救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二、新闻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之间的冲突

司法公正是司法的灵魂,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是法治的基本理念之一。司法向新闻媒体公开,接受传媒的监督是一国司法民主、公正的标志,也是评价一个民族理性、成熟的重要标准。但应当看到,新闻舆论监督也是利弊共存的,它既可以起到宣传社会主义法制、推进司法公正、防止司法腐败的作用,也可能成为破坏司法独立、损害司法公正的工具[2]。今天,随着传媒业的迅速发展,大众媒体对司法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而深入,司法因回应舆论民意而常常出现异于往常的裁量结果,导致了民众对司法权威的怀疑,给司法公正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新闻媒体对司法案件的不当报道和评论冲击了司法独立和司法权威

作为新闻舆论载体的大众传媒在运作规律方面与作为司法公正主体的司法机关大相径庭。前者偏重于追求事实真相,舆论意义上的事实比较注重于人们的感情或道德评判,缺乏技术性证实,往往无法站在一个比较公平、冷静、客观的角度分析和报道整个案件事实[3],主观倾向性较大,容易导致审判人员形成先入为主的成见,在舆论压力的情况下从而做出有失公正的司法判决。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媒体审判”,舆论监督的越位无形中使它充当了审判者的角色,其强势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预先定罪和情感审判的效果。而司法公正意义上的事实是经过按照法定程序搜集并经过逻辑推理与论证而得出来的事实,更加中立、客观。

(二)新闻媒体监督权的滥用对司法活动造成不当干预

曾有一位名人说过中国像一颗洋葱,剥去一层皮尚有一层。新闻舆论监督作为一种权力,当然就存在被滥用的可能。作为舆论民意主要载体的新闻媒体尚未独立于国家权力和一些特殊利益群体,具有较强的超然性。一方面,我国主流媒体仍然是官办的,因此新闻媒体在监督司法审判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领导体制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媒体带有浓厚的商业性质,其经济属性越来越明显,它们有时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而忽视了社会责任,为了追求新闻热点,往往违背客观真实的准则,妄加评论未决案件。最后,由于新闻的从众心理和轰动效应,使它很容易被利用以破坏司法公正。这样一来不仅与我们法治社会所倡导的良好的社会秩序理念是相违背的,对司法独立、公正裁判也造成了不良影响。现实生活中,老百姓遇到了问题更多的是找媒体、找记者,希望通过媒体对事件的曝光使久拖不决的问题得到解决,可见民众对媒体的依赖程度有多么高,正是由于新闻媒体的轰动效应,我们才更应该重视新闻舆论监督的建设,提高媒体自身的素质[4]。

三、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

言论自由与公平审判是我们文明中两种最为珍贵的权利。二者都以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为根本价值目标,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偏废其一,而是应该努力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切实加强法院与新闻单位的沟通和合作。既要保证司法独立不受干扰,又要加强舆论监督,防止司法腐败。具体来说要实现这一目标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引导新闻媒体进行规范化监督,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建设

从媒体方面看,新闻舆论监督不得干扰司法审判、威胁法律权威。媒体对司法案件的报道必须尊重和维护司法独立,避免干扰审判,确保司法独立,严格遵循司法程序,避免预先定罪、情感性审判。新闻媒体对司法活动的报道,必须本着客观公正的心态,不得对未决案件预先定罪,从而避免引起司法人员先入为主的效果。新闻媒体应坚持客观真实的原则、有节制、理性地对案件的发展进程进行追踪报道。为此,我们有必要出台《新闻法》,明确新闻舆论在监督中的法律地位、权限范围、义务和责任,严厉打击新闻媒体滥用监督权的违法行为以防范于未然。同时,新闻媒体要加强行业自律精神,自觉地用法律法规约束自己,依法报道,审慎行使监督权力,树立高度的责任感,遵守良好的职业道德,“自律”将与“他律”结合起来,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质并对其加强法制教育,使其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行使舆论监督权。

(二)尽可能地加大司法公开力度,高度重视新闻监督

从司法方面来讲,要高度重视新闻监督的作用,在不妨碍司法权公正行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司法公开。正如伏尔泰所说:“人们把舆论称为世界之王,舆论就是世界之王。因为当理性反对舆论,理性就注定完蛋。”因此,公众、舆论对司法的约束是一种政治性的监督,而非法律性质的监督。我们虽然不能过分强调公众约束司法的作用,但事实表明,法官在很多情况下必须考虑公众的反映,不能以“反对媒体审判”为由拒绝新闻媒体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而是要合理对待、冷静分析,并积极为媒体采访提供必要的条件,配合媒体有效展开案件事实的报道,把公开审判落到实处,通过舆论的监督和评说使司法审判活动依法公正裁判,对司法审判中出现的腐败行为以适时地针砭。为此,我们可以仿效西方国家确立人民法院新闻发布制度,设置专门的机构或人员定期适时地发布司法活动信息,这样不仅可以满足民众的知情权,提高其监督司法审判活动的能力,而且对于避免新闻媒体进行不当的报道也具有重要作用[5]。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积极向公众披露信息、接受公众的监督不仅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也有助于防止和制止司法腐败。

司法公正并不天然排斥新闻舆论监督,相反,正当的媒体监督有利于司法改革,是司法完善的强大力量。虽然由于媒体舆论监督的不正当行使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但真正的司法公正离不开舆论的监督和制约。我们讲司法独立,它可以独立于一切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而不能独立于作为“人民喉舌”的新闻舆论。在我国目前的国情状况下,我们一方面要积极调解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冲突,做到鱼和熊掌兼得,不偏废其一,积极促进两者之间的良好互动,司法机关不仅要遵循独立审判的原则,做到理性地定罪量刑,又要把法公开原则落到实处,认真对待新闻舆论所反馈的观点和建议,合理吸收;新闻媒体也应该正当行使代表民众行使舆论监督和批评建议的权利,做到真实客观地报道新闻时事,保持清醒的角色自律意思,不妄加评论,不干扰司法独立。另一方面在借鉴国外司法改革的经验时应当联系中国的具体国情。在中国大陆社会当前的转型时期,司法腐败现象、各种冤假错案频繁发生,要解决这些问题,适当强调新闻舆论监督是理智的选择。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我们应当着力强调新闻舆论监督建设,充分保障新闻舆论自由,否则我们整个社会将会为以妨碍司法独立为由限制舆论监督而付出沉重的代价。同时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在依法保障其监督权的同时明确规定新闻媒体在行使舆论自由时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司法公正。

参考文献:

[1]胡家胜.浅谈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的平衡关系[J].新闻与法,2011,(03):115—116.

[2]左卫民,汤火箭.传媒与司法关系新探[EB/OL],北大法律信息网.2003.

[3]郭丹丹.浅析司法权与舆论监督的良性互动[J].法制与社会[J],2009.

[4]王艳.新闻监督与司法独立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28.

浅议裁判文书改革与司法公正 篇4

1、在实践中,法律是公平正义的化身,司法被视为实践公平正义的技艺。(错)

2、在理论上,法律已经成为社会公平正义诉求的最重要依据,司法已经成为民众寻求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和最重要的权益救济渠道。(错)

3、行政诉讼处理的行政争议仅限于行政机关行驶行政职权产生的争议。(对)

4、化解矛盾、风险和挑战,确保长治久安,从根本上看,必须依靠法治,必须强调公正司法。A. 对

5、我国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A. 对

6、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A. 对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A. 对

8、我国的行政诉讼仅限于民告官,也包括官告官。B. 错

9、推进严格司法是公正司法的具体保证。A. 对

10、“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行政执法的基本要求。A. 对

11、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是公正司法的()。B. 有力前提

12、行政诉讼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B. 15日

13、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我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C.收取取保候审保证金

14、行政诉讼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内提起上诉。A. 10日

15、涉及对相对人有利和不利证据,不能只收集()。A. 有利证据

16、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A. 具体行政行为

1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B.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8、事实认定问题中,实在无法获得证据,应在()中予以说明。C. 材料

19、行政诉讼中,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应诉的,人民法院可以()。C. 按缺席判决 20、行政诉讼中,()对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A. 被告

21、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A. 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 B. 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 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

22、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以()、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A. 保护产权 B. 维护契约 C. 统一市场 D.平等交换

23、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是公正司法的必然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符合公正司法的最终目的 B. 理顺参与的方式和角色 C. 以公开促进公正 D. 直接通过人民群众发挥监督作用

24、加强人权司法保障是公正司法的内在需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保障及时实现权益,避免“迟来的正义”现象发生 C. 保障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是公正的当要含义

25、行政决定做出的一般流程是()。A. 发现、查证事实 B. 选择、适用法律 C. 依据程序推进 D. 对外发文决定

26、行政决定的基本要素由主体和()构成。A.事实 B.法律 C.程序 D.裁量

27、行政诉讼基本结构包括()。A. 原告 B. 被告 C. 法院 D. 律师

28、我国正处于(),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 C. 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29、在很多情况下,由于行政执法人员()导致看似事实清楚的行政执法行为被法院撤销,造成很多的遗憾。A. 错误地理解了证据规则 B. 无视证据规则 C. 混淆证据规则

30、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A. 及时性 B. 系统性 C. 针对性 D. 有效性

1、行政诉讼一般只针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但对于行政行为明显不合理“显失公正”“滥用职权”的,应予以纠正。A. 对

2、被告应当主动将原告申请与新的具有法定职责的机关进行交接,做好新旧过渡,确保原告合法权益不因法律变更受到贬损。A. 对

3、人民检察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B. 错

第4题、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我国要完善刑罚执行制度,统一刑罚执行体制。A. 对 5题、我国要健全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A. 对

6题、我国要完善惩戒妨碍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拒不执行生效裁判和决定、藐视法庭权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规定。A. 对

7题、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对涉及公民人身、财产权益的行政强制措施实行司法监督制度。A. 对

8题、行政听证的义务是施加给行政机关的,行政机关不得推卸。A. 对

9题、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A. 对

10题、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不到法院出庭,很难感受到当被告的感觉。A. 对

11题、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非依法律规定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体现了行政行为的()。B. 确定力

12题、关于行政立法监督,认识错误的是()。C. 地方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或撤销本级人民政府适当的规章

13题、被诉()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C. 行政机关负责人

14题、行政立法行为属于()。A. 抽象行政行为 15题、我国要完善司法体制,推动实行()的体制改革试点。C. 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

16题、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事实行为的是()B. 销毁盗版音像制品

17题、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设定。A. 法律

18题、以下法律规范不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是()。、B. 国务院部门规章

19题、我国国家赔偿采用单一的()归责原则。C. 违法

20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可诉性行政行为的是()。C. 行政不作为

21题、下列证据中()不能作为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证据。A. 被告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自行收集的证据 B. 被告未按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 C. 被告诉讼代理人经被告许可向原告和证人收集的证据

22题、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应当提交的材料有()。A. 答辩状 B. 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的证据

23题、下列选项符合行政诉讼的受理案件范围的是()。A. 某教育行政部门取消了某甲的办学权,该校的学生对取消办学权不服提起了诉讼 B. 某联营企业认为联营企业的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的侵害而提起的诉讼 C. 某股份制企业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 D. 合伙企业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合伙企业的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 24题、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行政诉讼体制机制,合理调整行政诉讼案件管辖制度,切实解决行政诉讼()等突出问题。B.立案难 C.审理难 D.执行难 25题、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案件的受案范围不包括()。A. 国家行为 C. 内部行政行为 D. 行政终局裁决行为

26题、在行政诉讼过程中()。A. 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收集证据 B. 被告不得自行向证人收集证据 D. 被告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

27题、下列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中,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对()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A.申请县民政部门发放自己的最低生活保障费,县民政部门不予发放的 B.对工商管理机关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不服的 C.认为规划部门的规划许可行为损害自己相邻权的 D.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

28题、我国要健全()各司其职,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B. 检察机关 C. 审判机关 D. 司法行政机关

29题、关于诉权期限,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起诉 D.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可以直接起诉的,应当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

30题、我国要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不得将法官、检察官调离、辞退或者作出免职、降级等处分。A. 非因法定事由 B. 非经法定程序

1题、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A. 对

2题、我国要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重点监督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立案、羁押、扣押冻结财物、起诉等环节的执法活动。A. 对

3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B. 错

4题、我国要完善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加强对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事实监督。A. 对

5题、人民法院应当公开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供公众查阅,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除外。A. 对

6题、我国要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健全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建立法律职业人员统一职前培训制度。A. 对

7题、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A. 对

8题、确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坚定决心。A. 对

9题、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从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等方面提出一系列举措,为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提供了保障。A. 对

10题、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A. 对

11题、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法院管辖。C.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

12题、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裁定前,原告申请撤诉的,()。D. 经人民法院审查后,裁定准予撤诉

13题、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行政诉讼的被告。A. 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

14题、行政诉讼中,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由()法院管辖。A. 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

15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最高权力机关是()。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6题、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对于上诉案件,认为事实清楚的,()。A. 可以书面审理

17题、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效力后()内提出。C. 2年 18题、下列()类裁定不可以上诉。B. 终结诉讼

19题、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人民法院管辖。B. 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

20题、行政诉讼中,原则上不停止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继续执行,但在()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暂停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B. 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

21题、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起的行政诉讼。A. 对拘留行政处罚不服 B. 对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行政处罚不服 C. 对公安机关拒绝履行保护人身权的法定职责不服

22题、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依法及时公开执法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A. 审判公开 B. 检务公开 C. 警务公开 D. 狱务公开

23题、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法官、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初任法官、检察官由()统一招录,一律在基层法院、检察院任职,上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法官、检察官一般从下一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优秀法官、检察官中遴选。A. 高级人民法院 B. 省级人民检察院

24题、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的事项()。A. 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B. 国家制定外交政策的行为 C. 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免职决定 D. 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 25题、行政诉讼中,被告()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法定职责。A. 不履行法定职责 B. 拖延履行法定职责

26题、行政机关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应当履行的义务有()。A. 在法定时限内向法院提交答辩状,提供当初作出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 B. 在诉讼过程中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D. 履行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或裁定

27题、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在()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陪审权利,扩大参审范围,完善随机抽选方式,提高人民陪审制度公信度。A. 司法调解 B. 司法听证 C. 涉诉信访

28题、下列对于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A.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制度与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制度不一致 B. 虽然对被告在诉讼期间收集证据有限制,但是如果被告委托律师作为代理人则律师可以自由取证 D. 应当承担举证责任而不承担的,并不必然导致其败诉的后果

29题、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哪种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A. 主要证据不足的 B. 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C. 违反法定程序的 D. 超越职权的

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 篇5

【关键词】新闻自由 藐视法庭 媒体审判 陪审

一、引论

新闻报道对于人民了解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新闻自由是新闻媒体机构赖以生存的基石,没有自由的新闻报道是严重扭曲的和残缺不全的。新闻自由与言论自由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是言论自由一种必要的表达方式和延伸。世界各国宪法都把公民享有的言论自由以及出版自由作为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加以明确规定和保护,而且这些权利也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联合国1948年12月10日所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第十九条就明确规定:“人人有权享有主张的发表意见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消息和思想的自由。”[1]而联合国于1966年12月16日通过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十九条也规定:“

(一)人人有权持有主张,不受干涉。

(二)人人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此项权利包括寻求、接受和传递各种消息和思想的自由,而不论国界,也不论口头的、书写的、印刷的、采取艺术形式的、或通过他所选择的任何其他媒介。”[2]当然,以上只是从公民个体的角度来对言论自由进行的说明,新闻自由并不等于而是远远大于公民个人言论自由的范畴。对于本文而言我认为是比较重要的,因为新闻媒体在对司法过程进行报道的同时可能会存在着大量的评介、质疑、批评,如果我不把这些观点当作是“某一抽象的群体”(即某一新闻组织)的观点、而是当作某一个具体的公民个人所享有的、宪法所赋予的言论自由的权利时,显得更加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我在本文中将不去追寻这些权利是如何取得并得到发展与保护的,也不去讨论这些权利和自由的范围和内涵,而仅仅只是对当新闻自由可能以及已经影响到司法公正时如何进行规范与处理等内容进行粗浅的探讨,并结合到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或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司法公正也是一个绝对不能简单化的话题,他的发展历程及其丰富的内容也不是一篇短文就可以讲述清楚的。司法公正不仅仅指实体上的公正,更要求程序上的公正;不仅仅指事实上的公正,更要求法律上的公正。没有程序上的公正是很难得到实体上的公正,或者是在侵犯公民其他合法权利的基础上得到的公正。我不赞同通过牺牲某一公民(或其他公民)的某一项基本权利来达到某个具体案件的事实上的公正是符合法治原则的,或者更进一步说更加能够达到法律制度的目的或作用。在我看来,这种观点是没有实证依据也是极其危险的。对于司法公正而言,他并不仅仅是某个具体案件中的当事人(特别是刑事案件中的被告人)的基本权利要求,也是整个司法制度的起点和最基本的、最终的价值目标。所以,关于司法公正的要求在许多国际条约中得到具体反映,例如《世界人权宣言》第十条、《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十四条等等很多条约都有着具体明确的规定。

审判公开对于防止司法机关的专横甚至不公正无疑是一种简单易行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审判公开也就成为一个很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审判制度,也是一项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审判公开并不仅仅是对当事人及其亲属的公开,而是对社会大众的公开,也就是说除法律明确规定的不宜旁听或不允许旁听的人进入法庭外,其他人都可以进入审判法庭旁听法庭对案件的审理。那么,作为新闻媒体的工作人员是否也应该享有这个权利呢?尽管法律没有明确给出答案,但我认为这是不应该有任何疑问的,因为既然公开审判允许符合条件的公民旁听案件的审理,那么就没有理由拒绝作为普通公民身份的新闻媒体工作人员、或者是作为某一组织的代表的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因为很多法律也没有禁止组织可以旁听法庭对案件的审判)去旁听法庭对案件的审判。因此,除法律规定进行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外,法庭没有理由拒绝新闻媒体的工作人员来旁听法官对案件的审判。

在我看来,现在出现的问题的关键似乎并不在于法庭是否许可新闻媒体进入法庭旁听,而在于当新闻媒体在对案件审判(特别是刑事案件审判,以下如未做特别说明时都特指刑事案件审判)进行报道或评论的过程中可能会对案件的公正审理带来负面影响,甚至造成所谓的“媒体审判”的现象,这不仅会损害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影响到案件的公正审理与裁判,更是对法院审判权力和国家司法制度的不正当干涉。我们绝对不能允许新闻(媒体)审判的现象出现。新闻媒体的工作人员毕竟不是法律专家,如果对案件材料的掌握不太全面,或者是带有某种偏见甚至是不当目的,从而对审判过程或者审判结果表示出一定的倾向性意见或评论,甚至是强烈的批评,那么就可能会影响到全体民众对司法机关甚至司法制度的不信任。这是极其危险的。因此,如果新闻媒体在对案件报道的过程中的错误报道(不论是事实性的报道还是新闻评论)误导了公众对案件审理的期待,甚至严重影响到公众对法律的理解以及对司法公正的信念,或者是影响到法院的威信与法官的声誉时,对新闻媒体的适当限制就变得必不可少。

言论和出版自由与司法公正都是现代宪法所赋予两大最基本的权利,虽然在很多情况下这二者之间不会发生较多冲突,但并不表示他们之间就不会发生冲突。事实上不论是外国还是中国,这二者之间的冲突还是屡见不鲜的出现了,在某些国家或地区甚至是比较突出。因此,我们有必要来对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这两项最基本权利进行必要的探讨,来防范并正确处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也正是本文想要讨论的问题。下面,我首先对美国和英国在处理新闻媒体报道司法程序等方面的相关规定与处理方法进行简要的介绍。

二、美国处理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冲突的简要介绍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宗教或禁止信仰自由;剥夺人民言论或出版的自由;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及向政府请愿的权利。”[3]其中对公民“

崇高”的目的而没有其他不当目的或者企图。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刑事犯罪案件而言,事后追究犯罪者的刑事责任无疑于证明此前所发生的一段“历史”,而“历史”的真实内容目前也是无法能够得到完全证实的,所以也就当然会出现一个事实上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由于没有足够的证据而无法使他受到应有的惩罚,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法律的公正性,这也是事实的公正与法律的公正之间的一个区别。我们可以宽恕甚至放纵一个犯罪嫌疑人,但绝不能冤枉一个事实上没有犯罪的人。否则,将会严重影响到人们对法治的信赖,并丧失法律对每一个公民基本人身权利的保障。

英美两国的法院在防止新闻媒体对审判活动产生不利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特有的陪审制度,因为如果新闻媒体对案件进行不当的报道时可能会影响到陪审员对证据和案件的看法,从而无法做出公正的裁判。但是,由于我国并未实行陪审制度(尽管我国也有人民陪审员制度,但与英美两国的陪审制度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制度),而主要是由法官来对案件进行全面的审理(包括证据和事实的认定、法律的适用、判决结果的做出,等等),因此,似乎可以认为新闻媒体对案件审理的影响并不像英美两国那样强烈。但事实上,由于我国并没有法治的传统,公民的法治意识并不健全,特别是缺乏一个新闻媒体报道司法程序的基本准则,导致新闻媒体严重影响甚至控制案件审判的情况时常发生,根本无法让案件的当事人得到公正的审判。这也是我国目前司法活动所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我国目前没有规定藐视法庭罪,也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或者司法解释来规范新闻媒体对司法程序的报道,使得法院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完全无法可依,从而导致某些案件几乎就是在新闻媒体的意见下进行裁判,严重损害了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也影响了法律的权威和人民对法院应有的尊敬。还有一些公安机关,在某一些案件侦破后就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这些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罪行”,展示某些证据,甚至还让犯罪嫌疑人游街示众,造成此人已经是犯罪无疑的现象,等等,使法院根本无法做出公正审判。[16]当然,我们也看到一些法院以不适当的理由和方式拒绝公众和新闻媒体对司法程序的接近,损害了案件当事人、公众以及新闻媒体的合法权利。

我认为,我国应当借鉴英美国家的一些正确作法,建立和完善有关藐视法庭的法律制度,以预防和正确处理新闻媒体的藐视法庭行为,以填补法律的空白。至于能否允许、以及在多大程度内允许新闻报道可以对案件的审理进行质疑和批评,应当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做出合理的规范。同时,除法律有明确规定外,法庭也不能随意拒绝新闻媒体对法院审理案件的接近和报道,对于在法庭中公开的证据和材料也应当允许报道,而且法庭也不得随意将案件不公开审理以拒绝新闻媒体的接近,从而影响到公开审理这一基本审判制度。同时,新闻出版业协会也应当研究并制定出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报道法院审理案件的规则,以规范新闻界的报道行为。

由于目前我国一些新闻媒体对司法公正的不当影响促使我写成这篇短文,在这篇文章里我无法详细向大家介绍英美国家对处理这二者之间的矛盾时所各自采取的具体的方法和措施,而且也无法结合我国目前的情况提出自己明确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因为这项工作的复杂程度并非我的能力可以完成。但是通过对英美两国在处理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第4页)冲突时的基本方法,似乎可以给我们有所借鉴。而且,鉴于目前我国新闻媒体对司法程序的严重危害,使得这个问题应当刻不容缓地得到解决。否则,所谓的司法公正和司法独立,以及司法机关应当得到的尊重都将会荡然无存。因此,希望本文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力争使我国最终形成比较适当的、完善的相关制度或规则,以指导和规范新闻媒体对司法程序的报道,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定稿于2005年1月23日

未经本文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欢迎广大法学爱好者与我共同探讨相关法学问题。

联系电话:(020)33517138 ***

e-mail:gaoyuan2000@china.com.cn

【注释】

由于害怕这些新闻媒体对我进行攻击,所以我不得不放弃对这些新闻报道的评论,但相信广大读者都能随时、随地、不需任何努力地从报纸上、期刊杂志上、网络新闻上等地方找到这样的很多新闻报道。

浅议裁判文书改革与司法公正 篇6

建立完善司法为民与司法公正的保障机制,是以民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法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司法为民是一个崭新的司法理念,是新时期人民法院的工作宗旨。司法公正是现代法律制度最基本的价值目标,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生命线。司法为民首先必须司法公正,只有司法公正,才能实现司法为民的目的。司法为民和司法公正理念能否全面贯彻落实,关键在于造就一支为民、务实、清廉、公正司法的高素质法官队伍,关键是要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近年来法官职业化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法官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但一些法官审判作风不够端正、办案拖沓、行为不廉、司法不公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如何建立完善司法为民与司法公正的保障机制,是当前法院值得思考的新课题。

一、突出重点,建立完善作风建设保障机制

法院作风建设的重点是审判作风建设。所谓审判作风主要是指法官在审判(执行)工作和司法实践中一贯表现的态度、行为和职业形象。审判作风是反映法院工作和法官职业化的一个综合性指标,是衡量审判质量和效率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也是人民群众对法院作出客观评价的最直接的衡量标准。审判作风涉及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从审判流程来说,它反映在立案、开庭、调解、裁判、执行和涉诉信访接待每一个具体环节之中;从工作范围来说,它反映在法院每一个审判、执行工作岗位、每一个法官的工作态度、职务行为和其他行为、言行举止之中;从时间范围来说,它不仅体现在法官的8小时工作时间之内,同时也体现在8小时之外。正如最高法院副院长曹建明所说:“法官的工作有8小时内外之分,但法官形象却没有8小时内外之分”;从反映层面来说,它是审判工作主体即法官对审判工作的认知、情感、行为的综合反映,是法官内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和形象素质在审判工作这一特殊领域的外在表现,并主要通过其态度、工作和形象等几个层面来反映。因此,加强和改进审判作风,构建保障司法为民与司法公正的长效机制,是一个涵盖法院全部工作的庞大系统工程,也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重要保证。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强践行司法为民的自觉性。人民法院司法活动的主体是人民法官。当前法院应以组织广大法官深入学习贯彻《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与最高法院肖扬院长《在全国法院“司法公正树形象”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为抓手,切实加强司法为民与司法公正和职业道德教育,真正解决“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进一步增强改进审判作风、践行司法为民和维护司法公正的自觉性。真正使审判作风不够端正的法官自觉从人民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在工作态度上切实克服冷横硬推、拖拉懈怠等不良作风,树立文明司法的职业形象和亲民便民的良好作风,以形象公正确保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同时要通过改进审判作风,使每一个法官都能自觉按照司法为民的要求,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便民之事,常行利民之举,自觉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追求目标。

二要遵循审判规律,增强维护司法公正的针对性。要根据审判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突出重点抓好作风建设,抓好作风建设促进司法公正。当前应结合“公正司法树形象”活动,着重解决好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要着重解决方便群众诉讼和执行难的问题;二是要着重解决申诉和申请再审中存在的问题,特别中级以上法院,要确保受理渠道畅通,依法审查,对确属裁判不公的坚决依法改判或发回重审,对没有问题的要做好息诉服判工作;三是要着重解决在程序公正方面存在问题,以程序公正促进实体公正;四是要着重解决审理、执行案件的各个环节中,法官在社会交往、业外活动和职务行为方面存在的不检点、不公正、不廉洁、不注意职业形象等问题。

三要围绕司法为民,增强亲民、便民、利民的实效性。司法为民重点在司法,本质在为民,关键在基层。当前各级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要结合深入贯彻最高法院《关于落实23项司法为民措施的指导意见》精神,把改进审判作风作为司法为民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要通过审判作风的改进,审判制度的完善,审判程序的规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充分行使诉讼权利,更加便于人民群众参与诉讼活动,从立案到开庭、调解、宣判、执行各个环节都认真落实司法为民的要求。同时要使广大法官真正做到:在审判作风上亲民,以积极的态度救济民权;在诉讼程序上便民,以快捷的审理化解民忧;在实体处理上护民,以公正的裁判保障民利;在执行环节上安民,以高效的执行实现民愿,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树立人民法官公正司法新形象。

四要完善管理制度,增强实现司法公正的保障性。审判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始终贯穿于整个审判工作全程。因此,建立完善审判作风建设长效管理机制,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人民法院要把司法为民与司法公正教育和法官职业道德教育的导向性体现在科学有效的法院经常性管理之中,要把审判作风和法官职业形象、工作态度要求贯穿于法院制定的审判工作制度和日常行为规范之中,实现以科学的制度来管人管事管队伍。当前,要坚持用《法官法》和最高法院颁布的《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来管理和规范法官队伍,通过完善审判管理制度,加强审判作风建设,在审判活动中坚决克服人为拖案、低效办案和司法不公等不良作风,使当事人尽快获得公平裁判的结果,彰显现代诉讼过程的公正、高效。

二、标本兼治,建立完善反腐倡廉保障机制

第一,加强教育引导,构建“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人民法院加强廉政建设,反腐倡廉,确保司法公正廉洁,首先要着眼于建立完善法官的自律机制。“自律”是指自己约束自己,亦即人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和自我塑造。现实中,一些法官违法违纪,腐败犯罪,归根到底是廉洁自律意识淡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了问题。因此,人民法院要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根本,以司法为民为目标,以公正廉洁为主线,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增强法官廉洁自律、拒腐防变意识、公正司法:其一,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法官。科学的理论是正确行动的指南。当前要结合“司法公正树形象”教育活动,组织广大法官继续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帮助法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利益观,牢固树立司法为民和公正廉洁理念,促使法官自戴“紧箍咒”、自设“高压线”、自砌“隔离墙”,自觉廉洁自律,抵制私心杂念,维护司法公正,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其二,要以崇高的使命鼓舞法官。人民法官是法治建设的参与者,是社会纷争的裁决者,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是公平正义的维护者。要教育引导法官把法官职业当作毕生为之努力的神圣事业,始终怀有重任在肩的崇高使命感,始终保持廉洁奉公的职业操守,始终保持中立、公正的司法人格。其三,要以先进的事迹激励法官。各级法院要用先进典型引路,弘扬正气,大力表彰先进,宣传清正廉洁、公正司法的好法官,使广大法官学有榜样,赶有先进。当前,要以学习公安战线任长霞同志的先进事迹为契机,全面加强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使广大法官始终坚持司法为民,依法公正行使自己手中的审判权、执行权、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其四,要以反面的案例警示法官。在正面教育的同时,还要善于运用反面案例对法官进行警示教育,以案明纪,引以为戒,增强反腐倡廉教育效果。使法官常怀律己之心,深畏法度之威;使法官“一日三省吾身”,时刻牢记慎权、慎欲、慎独,从思想上筑牢防止权力滥用的铜墙铁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使法官始终做到自重、自爱、自警、自励,在社会交往、业外活动中,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名节、注意自己的形象。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坚决不拿,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坚决不吃,自觉抵制各种不符合法官形象的生活方式。

第二,强化责任追究,构建“不敢为”的惩戒机制。加强法院廉政建设和保障司法公正,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的方针,着力建立完善“不敢为”的惩戒机制。一要强化责任追究。对法官的违纪违法、滥用权力行为,要坚决按照最高法院《关于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有关惩戒制度的若干规定》、《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和《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纪律处分办法(试行)》等纪律规定严肃处理。同时,要加大对滥用审判权、执行权问题的查处力度,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果、有错必纠、有责必究。坚决防止不予追究或追究失之宽软的现象发生。对严重违法违纪的害群之马,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坚决清除出法官队伍,确保队伍纯洁。从制度上保证广大法官清正廉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二要加大查案力度。对于构成犯罪的腐败分子,不论涉及到谁,都要坚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重判的坚决依法重判,绝不能姑息手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各级法院的查案重点仍然是利用审判权和执行权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违法执行、拖延办案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继续重点查处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特别是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的案件。严肃查办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坚决杜绝有案不立、立而不查、查而不处现象。对瞒案不报、压案不办甚至干扰办案的,坚决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三要认真剖析案件,发挥查办案件在治本方面的积极作用。查办违纪案件是加强法院廉政建设,贯彻从严治院方针的重要体现,是反对和防止法官腐败行为、保障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同时,有关法院应通过认真剖析法官腐败犯罪案件,总结教训、完善制度、填塞漏洞。充分发挥查办案件在治本方面的警示作用,做到“高压不断、警钟长鸣”。

第三,狠抓制度落实,构建“不能为”的监督机制。严密的监督制约制度,既是对法官违法违纪行为的有力防范,也是对广大法官依法履行职务、公正司法的有力保护。多年来,人民法院制订实施了一系列监督制约制度,为规范法官行为设臵了一道道的“高压线”和“防腐墙”。今年3月,最高法院会同司法部颁布了《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在法官和律师之间又设臵了一条廉政“隔离带”。当前,各级法院要狠抓各项监督制约制度的贯彻落实,把加强内部监督与自觉接受外部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完善保证审判权和执行权公正、廉洁行使的监督机制。法院加强内部监督,首先要加强党内监督。要把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同时,要贴近实际,突出监督重点,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监督网络,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要强化诉讼中的监督,充分发挥二审监督和审判监督的职能作用,依法纠正错案,维护司法公正;二要强化院长、庭长监督。法院院长、庭长要按照岗位职责,在尊重和保障合议庭、独任庭法官依法行使审判权和执行人员依法行使执行权的基础上,对案件审理、执行活动中出现的非正常现象进行认真监督,确保司法公正、廉洁;三要强化审判流程监督,完善案件审判流程管理制度,实现立案、审理、判决、执行整个过程的科学管理和跟踪监督。有条件的法院可实行计算机随机分案,减少人为控制案件承办人的做法;四要强化审判质量监督。法院内部审判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不科学、不健全,是影响审判质量、产生司法不公的重要原因。因此人民法院要进一步加强对案件审判质量的监督检查,对审判活动的全过程、对每一起案件的审理、执行都实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和考核,从源头上防止法官发生违法违纪问题,减少案件错判和久拖不决、司法不公、久拖不执现象发生;五要强化纪检监察监督。法院监察部门要创新监督方式,实现事后监督和事前、事中监督相结合,八小时以内监督和八小时以外监督相结合。要把监督工作渗透到审判和执行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防患于未然”。同时,使监督真正成为帮助、爱护法官和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确保法官公正、高效、廉洁司法。人民法院在全面加强内部监督的同时,要依法实现全面的公开审判,把审判的全过程臵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拉近与社会各界的“距离”,自觉接受同级人大的工作监督、同级政协的民主监督、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等外部监督,有效遏止法官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维护司法公正。

第四,创新工作思路,构建“不必为”的保障机制。最高法院肖扬院长在今年全国法院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强调:“在条件的地区,可以试点廉政保证金制度,探索惩戒与激励机制并举,纪律约束与经济奖惩挂钩,从制度层面上不断加强和完善法院廉政建设的新思路和新做法”。按此要求,我院及各地许多法院都先后试行廉政保证金制度或廉政退休金制度。实行上述制度不仅有利于加强法院廉政建设,同时也有利于保障和促进广大法官公正、廉洁司法,践行司法为民。

三、夯实基础,建立完善法官职业保障机制

依我国法官法有关规定,所谓法官职业保障,亦即法官的职业权利保障,是指人民法院通过法官职业化建设,建立完善法官的职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法律赋予法官的职业权力和职业地位,从制度上保证法官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职权,践行司法为民,确保司法公正;同时依法保障法官的职业收入,保护法官的人身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增强法官职业的尊荣,维护司法权威。法官职业保障是法官职业化建设的根基,也是考量法官职业化的一项重要标准。根据法官法相关规定,借鉴国外法官职业保障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强法官职业保障的关键在于全面落实法官法赋予法官的职业权利。当前,应从以下几方面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的法官职业保障机制,从制度上保证法官依法履行职权,践行司法为民,确保司法公正:

(一)建立完善法官职业权力保障制度,保证法官依法履行职权。依法官法第八条规定,法官享有依法审判案件的权力,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由于缺乏具体的保障措施,法官在审判工作中受到外界干涉、干预或干扰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保障法官的职业权力,首先应建立完善确保法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的制度,使其能坚决排除行政机关、社会团体或个人的干涉或干预,坚决排除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干扰。同时法院要坚决为依法办案、敢于抵御和排除外界干涉或干扰,公正司法的法官撑腰,决不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其打击报复。其次,应通过深化审判方式改革和法官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合议庭和独任庭法官能够依法独立审判的内部保障制度,凸现法官在审判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尊重和保障法官的独立人格和职业权力,全面落实合议庭、独任庭法官依法独立公正对案件作出裁决的权力。同时,应理顺法官与院、庭长之间审判职务和行政职务的关系,废除案件审批制度,院、庭长只有在其担任审判长审理案件时,才依法享有对案件的裁决权。其三,建立各负其责的审级独立制度。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不得有任何行政性的控制,上级法院的法官包括院长、庭长均不得对下级法院的法官正在审理的案件进行干预。其四,建立法官司法豁免制度,法官不因客观原因所致的裁判错误受处罚,保证法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而没有后顾之忧。即只要法官履行审判职务的行为正当且程序合法,就应推定其已尽职而免除责任。

(二)建立完善法官职业地位保障制度,确保法官非因法定事由不可更换或受处分。为有效保障法官职业地位和法官身份的稳定性,把法官法赋予法官的职业地位落到实处,建议最高法院或立法机关明确和细化法官免职、辞退和处分的法定事由和程序,从法律和制度上保证法官地位和身份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动摇。

(三)建立完善法官职业收入保障制度,维护法官职业应有的尊荣。法官法对法官的职业收入问题作了规定,但由于各地经济状况不同,职业收入差异较大。经济欠发达地区法院的法官还不能按期领到足额工资和津贴。一些法官经济困难,生活清苦,在社会上没有职业尊荣可言,难以提升职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而职业收入和经济缺乏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法官面对金钱及其他物质利益诱惑的自律能力,动摇了法官的职业信心,有的已忍痛脱下“法袍”,改行从事律师职业。对此,各地法院应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给予财政支持,确保法官能按期足额领取工资和津贴,并逐步提高其经济待遇,实行“以薪养廉”。增强法官职业的吸引力,维护法官职业应有的尊荣。

上一篇:关于篮球比赛策划书下一篇:录入“易贷通”系统及申报授信的证明材料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