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体制改革监狱(共9篇)
司法体制改革监狱 篇1
司法监狱面试题
1.为什么报考司法系统的公务员?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在作答时一定要围绕司法系统职位的特殊性组织语言。
【参考答案】 第一,我之所以报考这个职位,关键是因为我喜欢这个工作。司法系统是维护法律权威、提供法律服务、帮教安置、普法依法治理的重要力量。正是由于对这一崇高职业的认识,我报考了这个职位。如果能够成为一名司法工作人员,我会更加激励自己时时刻刻维护好这个职业的光辉形象,遵守司法干警的职业道德。
第二,我是一个敢于迎接挑战、敢于突破自我的人,我喜欢这项工作给我带来的挑战和磨炼。第三,我的组织纪律性比较强,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正义感,我认为这正是作为一名司法工作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总之,我认为,我一直在向一名优秀司法工作人员的要求靠拢,并深知自身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努力改进,随时准备为这个职业奉献自己的青春。
2.你怎么理解依法治国的含义? 【解析】 本题是考查考生与拟任职位匹配性的试题。
【参考答案】(1)依法治国是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提出的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3.谈谈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的关系。
【解析】 本题是考查考生与拟任职位匹配性的试题。
【参考答案】(1)依法治国是依法行政的前提和保障。法治的本来含义是指“法的统治”,即法居于国家与社会的统治地位,而不只是国家用法来治。在真正的法制社会,国家机构本身也受法的统治,即受法的制约和监督。只有在政府的行政权力受到法的严格制约的情况下,才意味着法治的真正建立和完善。在实践中通常流行的所谓“权大于法”,很大程度上就是指行政权力大于法律、行政权力不受法律的制约,这显然是与法治的原则背道而驰的。
(2)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是实现法治的关键环节。由于行政部门是主要的执法机构,法律赋予公民、法人的权利能否得到实现,为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而颁行的禁止性规定能否得到遵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机关的执法行为。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侵害行为的制止也有赖于行政机关采取措施。因此,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依法行政,只有行政权力依照法律行使,依法治国的目标才能实现。
4.请你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加强我市的依法治市工作?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政府政策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贯彻执行能力,属于综合分析题。
【参考答案】(1)市政府和市直各部门要依法建章立制,使各项工作依据法律、法规尽快规范化、制度化。(2)全面实施我市法制教育的普法规划。(3)司法机关要严肃执法,正确履行职责。
(4)各级党委要加强执法情况的监督,建立健全监督制度。(5)全面推进、逐步形成各个层次的依法治理网络。
5.作为一名司法行政工作人员,谈谈你对“有法不依”的看法。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与拟任职位匹配性的问题。
【参考答案】 首先,“有法不依”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公众法律意识的淡薄,在法律法规的具体了解和应用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尤其是在基层偏远地区的群众中还存在着法律盲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普法教育工作,尤其是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群众的普法工作,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为依法治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其次,这也在一个层面上反映了我国的现行法律仍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相关的法律法规跟实际具体情况不吻合,使得依法办事在现实面前遭遇了“合法不合理”的尴尬。对此,我们的启示是法律法规的制定不能脱离实际,而必须在掌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最后,有法不依,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关的执法部门在具体的法律执行过程中存在着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对于这样的情况,相关的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政策,通过严厉的制度规范约束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确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6.你的条件那么好,选择范围也宽,为什么要报考监狱警察?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本题设置了“条件好”“范围宽”的陷阱,考生要谨慎回答。
【参考答案】 首先,非常感谢领导对我条件的肯定,但是我认为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我的条件也还远没达到优秀监狱警察的条件,我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学习和努力。
其次,选择报考监狱警察,是因为做一名人民警察一直是我的理想,我觉得这个职业很神圣、很光荣。我从小就立志要在监狱警察的岗位上干出一番事业来。最后,虽然有其他的工作可以选,但是我觉得我的性格和人生准则更适合做一名监狱警察。我是个比较有责任心和正义感的人,不怕危险,不怕困难,敢于和不法行为作斗争。这些性格正是监狱警察所需要的,因此我非常希望也相信自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监狱警察。
7.监狱警察压力大,还面临危险,你是怎么看的?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回答时要围绕“压力”和“危险”来进行。
【参考答案】 监狱警察身居一线,在工作条件、环境以及待遇方面跟平常人有一定的差距,其危险性的工作特点,决定了要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因此监狱警察工作中所面临的压力和承担的任务也是很艰巨的。
但是我认为越是这样艰苦的工作环境就越能激发出人的活力和干劲,就更能磨炼出钢铁般的意志。作为年轻人,要想承担起祖国赋予的重任就要不断地锤炼自己,让自己早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抱着锤炼自我以及为社会主义正义事业做贡献的目的,我毫不犹豫地报考了监狱警察这个职位。我相信我能够克服困难,在这个岗位上做出自己的成就,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
8.有人说基层监狱警察工作危险,待遇低,升迁慢,你为什么还要来考监狱警察?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
【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首先,我觉得监狱警察的待遇相对于很多职业来讲已经很不错了,也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
其次,说监狱警察的工作危险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越来越和平稳定,总体上来说,我们的社会还是非常和谐的。
第三,对于监狱警察升迁慢这个问题,我觉得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而不是整个政法干警系统的职业特点。其中主要是由个人因素引起的,有些同志总是想着晋升却没有很好地在自己岗位上努力工作,晋升相应地也会比较慢。
当然,我们不能不承认,监狱警察的工作环境确实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这些问题我也有充分的认识。即使监狱警察的工作条件比较差,但是我相信,我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克服这些障碍。我是一名退役的军人,在部队曾经接受过很多艰苦的训练,不仅培养出了我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质,而且让我树立了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如果我加入监狱警察的队伍,我一定会使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这个工作,并为应对工作的挑战做好长期的准备。9.如果面试监狱警察成功,你在今后的工作中有什么打算?
【解析】 本题考查自我认知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
【参考答案】(1)我的近期目标有两个:第一,让自己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让自己能够更好地为监狱建设出力;第二,我必须得通过不断加强法律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以及办事效率,让自己更好地为监狱作出自己的贡献。(2)而我的长远目标则是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成为一所监狱的负责人。由于我国目前在监狱管理机制方面还不是很完善,“躲猫猫”现象不断出现,所以,我更加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所监狱的负责人。通过自身的努力,更好地对他们进行管理,努力去改造他们,去开导他们,让他们早日回归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从而为社会的和谐贡献我自己的力量。10.你为什么报考监狱警察,你有什么优势?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
【参考答案】 首先,我从小就对警察有着崇敬之情,我认为警察是和平、正义、安全的象征,它是崇高的代名词。这个群体所从事的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除暴安良、维护一方和平是这个职业的神圣使命。我乐于从事这一崇高的职业。其次,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不断地培养自身的素质,按照警察应当具备的素质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能够胜任基层监狱警察的素质要求。平时我不断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增强自身的体格;同时也着重地加紧了相关的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最后,我当过两年的义务兵,两年的部队生活让我养成了吃苦耐劳、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优良品格。我相信这些品质一定能够使我不断地克服困难,不辱使命,在常人看来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
11.“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的提法科学不科学?为什么? 【解析】 本题考查了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其中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是本题的考查重点。
【参考答案】 我认为这一提法具有一定的道理:
(1)在市场经济中,实行当事人意思自治和缔约自由是它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而适应这两个方面的要求不能靠别的,只能靠法制,靠立法、司法和守法。(2)将经济和法制连缀在一起,本身就说明,任何经济主体的具体经营行为都必须将之置于法律规范的框架之内,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充分、自由地行使自己的权利,而一旦超越了这个范围,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原本的权利就会立即变成必须接受的义务,包括接受刑事处罚的义务或者民事赔偿的义务。(3)因此从本质上说,市场经济是依靠一系列法律制度、依靠严格司法和守法来保障其存在,并健康发展的经济。
12.你认为造成司法不公正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 本题的动机是让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综合分析,着重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答案】 造成司法不公正的原因,主要由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构成。主观因素首先表现在司法腐败方面,司法人员拥有特定的职权,而失去监督的权利是很容易产生腐败的。当前,针对司法部门的监督不力,没有相关的专门性法律和司法机关体制的建立和健全,这些不合理现状造成了司法人员的权利过当,并滋生了腐败。
其次,司法、执法人员的素质不高,道德约束力不强,或办案过程中受行政因素制约、干扰,也造成了司法、执法过程中,不能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法律,不能顺畅的执行法律,也造成了一些司法不公正现象的出现。
13.司法局领导马某原定要负责组织一场法律咨询会,但咨询会当天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马某去汇报,由你负责接手,你怎么做?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同时还考查了应变能力。
【参考答案】(1)赶到咨询会现场,了解咨询会的具体工作流程,安排工作人员做好咨询会准备工作,安排会议现场,摆放桌椅板凳,拉挂横幅等事项。(2)咨询会开始后,可以边咨询边进行法律宣传,组织更多群众参与进来。(3)根据咨询会情况,灵活处理现场情况。
(4)记录情况,写成报告,请领导批阅。并自我总结,为以后类似工作总结经验。
14.最近,“温柔一刀”风行网络。成都女交警胡玲在长达28分钟的时间里,在被拦住的奥拓车前敬礼并要求车主出示驾照,但车主纠缠不肯。女交警微笑着耐心劝说,向其敬礼达13次,司机最后认罚。胡玲因此在网络迅速走红,并得名——“温柔一刀”。针对胡玲的“温柔一刀”,谈谈你的看法。【解析】 本题考查了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参考答案】(1)“温柔一刀”是时代的需要。从胡玲的微笑服务中,我们看到了政法干警文明执法、公正执法、人性执法的精神。
(2)“温柔一刀”对执法人员具有示范作用。在执法过程中,一个微笑、一个敬礼,并不复杂,“微笑执法”让违法司机感受到执法者的良苦用心和友善亲切的态度,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冲突也会在这一刻得到有效化解。(3)但“温柔一刀”不应成为一种常态。我们不愿看到执法者以这种被动无奈的方式来换取理解和尊重。交通法规维护的是大多数人的利益,警察作为执法者,对少数违法者加以处罚,本应理直气壮、义正词严。因此,美女交警的13次敬礼也无声地抨击了生活中漠视规则的人,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到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亟待加强,以违法必究这种方式来提升法律的严肃性是十分迫切的。
15.领导让你去做一项调解工作,双方当事人不但不配合,还越吵越凶,你怎么解决?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和在压力状态下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考答案】(1)首先面对这种情况要保持镇定,沉着冷静地面对,不能慌乱,更不能撒手不管。
(2)稳定双方当事人的情绪,控制事态稳定,以免发生过激的行为。让双方冷静下来后再分情况解决。如果当事人由于情绪过于激烈,不愿再调解或调解起来困难太大,也影响调解效果,可以决定择日再调,先让当事人回家。如果双方平静下来后,还有想解决纠纷的意愿就继续做工作,但会事先向他们声明,不许再出现前面的行为。(3)最后,根据调解情况写成汇报总结,交给领导。同时也要总结调解经验,不断探索研究调解的方法,为以后工作提供借鉴。16.作为监狱狱警,你怎么科学地认识罪犯?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答案】 作为监狱狱警,正确、科学地认识罪犯是开展工作的前提,对此我有以下认识:
(1)罪犯首先是人,其次才是曾经给社会和他人带来损害的特殊人。因此科学地对罪犯实施教育改造,必须充分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犯罪学等各种知识,并针对罪犯个体的复杂性、差异性和多变性等特点,综合运用矫正罪犯的各种技术方法改造罪犯。
(2)监狱是依法对罪犯实行监禁的场所,对改造而言,罪犯是改造的主体。因此,作为执法主体的管理警察,在对新入监罪犯进行入监甄别时,要掌握罪犯表现出的思想、行为及心理特征,同时也要能掌握罪犯在服刑初期、中期、后期各阶段的改造表现,分析其改造思想,确定对个体的教育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认识罪犯,有针对性地改造罪犯。
17.你认为怎样才能提高监狱警察在教育改造中的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参考答案】(1)应该确立“中心至上”的理念。要树立以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为中心的监狱工作理念,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树立“全员教育”的理念。警察不仅是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决定着罪犯教育改造质量能否提高。因此,要将罪犯教育改造的任务和职责明确落实到每名警察,只有明确了自己在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方面的任务职责,才能在工作中自觉地为教育改造工作做贡献,并有可能在实践中以创造性的工作不断改进和发展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
(3)树立“创新发展”的理念。要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来推进教育改造工作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在创新中谋求发展,更好地发挥警察的作用。
18.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监狱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参考答案】 我认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监狱应发挥以下作用:(1)要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使他们顺利回归社会,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2)监狱要积极探索、切实把握新形势下罪犯改造工作的规律,创新改造理念,完善改造手段,充分发挥教育在矫治犯罪思想、传授知识等方面的作用。(3)充分发挥劳动改造在矫正罪犯恶习、培养劳动习惯、培训劳动技能等方面的作用。(4)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心理矫治在罪犯改造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为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基础。19.某监狱设立“服刑人员给警官的一句话”信箱,许多服刑人员都积极参与其中,你怎么看?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参考答案】 我认为这是一项非常好的措施:
(1)让服刑人员通过信箱,向警官倾诉改造生活和思想情感,检举同改服刑人员的违规违纪行为。它能够全面掌握服刑人员的思想动态,维护监区的安全稳定。(2)特别是对部分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不愿主动接近警官、易被警官忽略的服刑人员,通过让他们向警官写信反映个人改造中遇到的问题,能使监狱警察更好地了解他们,从而更有效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帮助他们。
(3)通过“服刑人员给警官的一句话”信箱,警官与服刑人员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有了桥梁及纽带,为服刑人员在改造生活中提供了一个吐露心声、倾诉情感的渠道,能极大地舒缓服刑人员的改造情绪,增强他们接受管理教育的自觉性,并有效地促进监管稳定。
20.监狱邀请心理咨询师来进行演讲,你应该怎么安排?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参考答案】 首先,与心理咨询师取得联系,确定讲座时间、讲座主题。制定计划,确定听讲座囚犯人数,选定讲座地点,布置会场,制作咨询师介绍短片和心理宣传片,在讲座开始前后播放。安排咨询师的食宿、接送工作等。其次,在讲座过程中注意突发事件的应对,注意提高服刑人员的现场参与性,做好服务工作。并及时向领导汇报讲座进行情况。
最后,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写成书面报告,汇报给领导。并把活动相关材料整理备档。
司法体制改革监狱 篇2
一、监狱管理的现状分析
首先从大的方面我们来看监狱所承担的使命。对于监狱来说,它对被关押的犯人有惩罚并且进行教育改造的作用,它通过对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惩戒从而稳定社会,维护社会秩序,最终实现我们所提倡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首先我们来看我国监狱现阶段的现状问题。首先,我国处于社会的转折点,也处于改革开放的深化时期,时代的情况比较复杂,各种问题也比较突出。所以,各种形式的犯罪也是日趋复杂,除了传统的犯罪类型之外,也出现非常多的新兴犯罪类型,利用互联网犯罪类型也日益加重。除此之外,高智商犯罪——例如经济犯罪也在逐渐加强[1]。很多犯罪分子在监狱的时候大都有比较专业的法律意识,甚至也可以通过钻法律“空子”来和狱警“斗智斗勇”,如果狱警相关法律知识掌握的没有到位,在此情况下很有可能被犯罪分子“倒打一耙”。
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之下,面对这个社会最为危险的人群,狱警的心理压力也非常大。以前监狱的犯罪分子或许只是偏向于暴力,但是现在的犯罪分子高智商人群在逐渐增多,他们可以利用各种法律的漏洞以及各种巧舌如簧的方式来找狱警的“麻烦”。在这样情况下,狱警心理压力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大。但是很多时候各个方面都会忽略狱警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并且不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寻求一个比较好的对策。所以在如今司法制度改革的浪潮下,还是需要对这方面进行一个深入的探讨。
其实禁锢犯罪分子人身自由,一是为了维护治安,惩罚其犯罪行为,还有一个方面是为了改正其不端正的态度和心理思想,使其认识到自身犯罪行为的危害性质,以后不会再对人民财产、安全造成侵害。但是我国当前,在监狱改造犯罪分子过程中更多注重的是惩罚的作用,对罪犯的人身进行禁锢,但并不在意其思想上的更正。在日常的生活之中,狱警注重的是人身的监管,认为监狱之中最好的效果就是让监狱这个环境没有不稳定的因素,都按照秩序有条不紊的进行。这其实是狱警的基本职责,但并不是狱警所承载的最高使命,也不是将犯人关押在监狱之中的最终目的。
二、在司法改革框架下监狱管理创新问题
我国司法改革一直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无论是从内部体制结构上还是外部的经济根源方面。2014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四五改革纲要》),明确要求要深化“依法治国”,加快司法独立,并且我们可以看出“依法治国”已经深入的进入到我国共产党执政的主要进程之中。
在这样的时代的背景下,必然要求监狱系统要仅仅跟随司法改革的步伐,对于不好的方面要及时进行改善[2]。本文结合时代背景,从以下方面来说明监狱管理的创新问题。
(一)形成高素质队伍
对于监狱的管理人员来说,他们与监狱的在押犯人之间经历的都是一场场“斗智斗勇”的过程,以前或者“斗勇”占了很大一部分,但是现在二者是平分秋色,所以这就需要我国监狱管理人员必须具有高素质,熟知我国监狱管理的制度和条例,对于我国法律法规要有一个相对熟知的了解。在犯罪利用法律漏洞进行逃脱的时候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除此之外,高素质的监狱管理人员也有利于对冤假错案的更正,当犯罪嫌疑人进行审判完毕之后他们送进监狱之后,最经常接触的就是监狱管理人员,每天的朝夕相处,如果监狱管理人员具有非常高的素质那么很容易发现问题,甚至可以解决问题。
我国近些年被平反的冤假错案影响都非常大,百姓们对于我国司法体制的要求也在逐步上升。如果在监狱管理方面及时解决了问题可以维护我国司法权威,避免更多悲剧的发生。
(二)改良监狱中文化氛围
在上面本人已经提到,监狱除了惩罚罪犯,维护社会秩序之外,最终目的是可以改造犯人,使之在离开监狱之后可以成为良民,杜绝其犯罪再次发生。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改良文化氛围,给在押犯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灌输正确的道德理论。结合当今时下的情况,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势在必行,文化氛围是对一个人最好的改造,这并不是强制的武力可以达到,但却比任何武力对人的改造都更加彻底,更加有力度。
参考文献
[1]张晶.政治文明语境中的现代监狱制度[J].中国监狱,2012(08).
司法体制改革监狱 篇3
当前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我以为,在制度层面上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第一,要逐步建立法官精英化制度。要重新定义法官的概念,并逐步实行法官队伍的精英化。就社会价值而言,法官是社会秩序和公正的最权威的维护者;就社会作用而言,法官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的守门人;就社会地位而言,法官是崇高的最受尊敬的维护法治的专家;就法治行动的人力基础而言,法官是司法体制中最核心的部分。所以必须逐步并极大地提高法官的任用标准,并科学框定法官的职数;必须建立以法官为核心的审判工作机制,在法官个人负责制的基础上建立法官工作室,并完善法官工作保障制度。
第二,要健全和完善司法公开制度。司法公开的核心是审判公开,除了涉及国家机密和个人隐私的案件以外,所有案件都要公开审理,并允许新闻媒体曝光;审判要贯彻当事人主义原则,即司法机关受理案件时,不告不理,不可主动出击;在庭审中贯彻言辞主义原则:证据和诉求当庭出示,并质证;要切实保障律师的合法地位和工作;要建立和贯彻错案追究制和國家赔偿制度。
第三,要确立司法是国家最终的裁判权制度。法院行使最终的裁判权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我们必须逐步扩大和确立法院的最终裁判权,缩小行政终局裁定的范围。除了法院不可能审查的行为,如国家行为;其他没有必要审查的行为,如没有侵权事实和可能的行为等以外,法院都应拥有最终的裁判权。
第四,要健全和完善司法监督最终为自身监督制度。审判活动是国家从法律上确定行为是否合法和违法的最后手段,就审判活动受国家权力机关和检察机关的监督而言,最终还得以审判机关最后的裁判结果为依据。因此就案件的裁定而言,审判程序以外的任何决定、批示都是违法的、无效的,都必须坚决禁止。同时必须健全和完善审判机关自身的监督机制,即第二审程序、再审制度和死刑复核制度。这是法院实行自我调控、正确实施最终审判权的重要手段。
(蒋晓伟,同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司法体制改革监狱 篇4
2012年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统监狱、劳教
人民警察学员注意事项
1、法理学专业考试图书范围:黄色的 《法理学》张文显主编 法律出版社 2007年1月第三版。
2、上海政法学院的地理位置和前往学院有哪些交通线路?
上海政法学院地址:上海市青浦区外青松公路7989号(泗陈公路口)。学院位于上海市青浦区与松江区交界处的佘山西北侧,毗邻松江区佘山镇。上海政法学院附近的交通路线有:
(1)上海市区至松江的轨道交通9号线,距离学院最近的轻轨站为佘山站,佘山站有公交车松青线和沪陈线直达学院。
(2)沪陈线:学院门口至上海市西区汽车站(吴中路和中山西路附近),可至佘山、七宝、漕宝路地铁、上体馆等,大约45分钟一班,沪陈线早晚发车时间为首班车6:30,末班车18:00。
(3)松青线:松江至青浦,经过学院门口,大约15分钟一班,可在轨道交通九号线佘山站下车换乘。
(4)上佘线:佘山镇至上海体育馆,约15分钟一班。
(5)南佘线:佘山镇至南浦大桥,约15分钟一班。
南佘线和上佘线都经过七宝和漕宝路地铁两个交通枢纽。
自驾前往学院比较便捷的路线:G50高速(原A9高速公路)在赵巷匝道口下,往佘山方向左拐至嘉松南路直行,到达泗陈公路右转,沿泗陈公路直行五、六分钟后即到学院。
司法体制改革监狱 篇5
人民警察学员招考政策问答
1、问:这次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统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学员的招考对象是什么?
答:招考对象是:被本市普通高校和上海考生被外地普通高校录取的2011年应届专科(含高职)毕业生。其中,包括2011年春季毕业的专科(含高职)毕业生,不包括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
2、问:这次招考司法行政系统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学员的年龄条件中的具体时间怎样计算?
答:考生的年龄必须在18周岁以上,25周岁以下,即1985年3月7日至1993年3月7日期间出生。
3、问:这次招考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学员的计划和职位如何安排?
答:这次招考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学员计划共100名(女性比例为10%)。毕业后定向安排在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统基层单位从事司法行政系统管理工作(详见《2011年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统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学员招考简章》)。
4、问:这次招考司法行政系统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学员应具备哪些资格条件?
答:报考者必须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年龄在18周岁以上,25周岁以下;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具有良好的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6)监狱劳教部门规定的其他资格条件;
(7)考生应具备的外语和计算机要求: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425分(含)以上;持有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未取得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的考生,须于2011年3月6日上午9:00参加上海政法学院组织的与该考试大纲同等要求的考试一次,且成绩合格。考试地点:上海政法学院主教学楼A座516-519室(上海市青浦区外青松公路7989号)。
5、问:这次招考司法行政系统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学员的总体日程安排如何?
答:这次招考司法行政系统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学员的总体日程安排是:
2011年2月底发布《招考公告》、《招考简章》和《招考政策问答》;
2011年3月7日至3月10日,登陆“21世纪人才网”网上报名,网址:http:///;
2011年3月6日:未获得上海市普通高校计算机一级等级证书的考生上午9:00到上海政法学院主教学楼参加计算机考试;
2011年3月13日至14日9:00—16:00:现场审核确认及缴费(审查内容:身份证、大学英语四级成绩单、计算机等级证书、毕业证书或毕业证明);
2011年3月25日至3月26日:自行登陆“21世纪人才网”下载准考证;
2011年3月27日:笔试;
2011年4月16日:网上公布笔试成绩和合格分数线;
考生的面试、体检,另行通知。
6、问:这次招考司法行政系统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学员的报名形式、时间和地点?
答:这次招考司法行政系统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学员的报名形式采取网上报名,现场审核确认和缴费的方式进行。
网上报名时间:2011年3月7日至3月10日,在此期间登陆“21世纪人才网”网上报名,网址:http:///;网上报名必须正确上传电子照片,照片应为本人近期免冠正面证件照,照片必须清晰,亮度足够,jpg格式,高度105至210像素内,宽度75至150像素内,大小50KB以下。
现场审核确认和缴费的时间为2011年3月13日、14日9:00至16:00。地点在上海政法学院庸夫楼101室(上海市青浦区外青松公路7989号)。
7、问:这次司法行政系统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学员招考笔试内容有哪些,其合格分数线如何确定?
答:这次笔试内容包括公共科目考试和专业科目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内容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专业科目考试内容为《法理学》。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考试每门科目100分,总分为300分。公共科目、专业科目考试大纲均通过上海“21世纪人才网”和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网站公布。上海市公务员主管部门根据考生笔试成绩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照招考人数三倍的比例确定笔试合格分数线,并在上海“21世纪人才网”、上海职业能力考试院网站和上海政法学院网站上公布。如果报考总人数不足的话,根据招录职位数与报考人员数的情况,将对招录人数作适当调整。
8、问:考生参加笔试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请考生仔细阅读《考生须知》、《考场规则》和《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并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在考试前30分钟,凭准考证和身份证(两证必须同时具备)进入考场。
(2)考试开始30分钟后,不得入场;考试期间,不得提前交卷、退场。
(3)考生应考时务必携带黑色字迹签字笔、2B铅笔、橡皮。严禁将寻呼机、移动电话、电子记事本、计算器等电子设备带至座位。
(4)严禁将试题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等带出考场。
(5)考生必须遵守《考场规则》,若有作弊行为,将被取消考试资格,并按照《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等规定进行处理。
(6)考点无停车条件,考生应提前熟悉考点地址和赴考交通路线,按时参加考试。
9、问:笔试作答有何要求?
答:请考生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并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经监考人员核对考生信息无误后,在考场座次表上签名。
(2)考试开始后,首先在试题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上将本人姓名、科目代码、准考证号码用签字笔填写,并用2B铅笔将科目代码和准考证号码填涂到相应位置。
(3)《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申论》为主观性试题、《法理学》为主客观相结合试题。考生应按照要求使用2B铅笔和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或试卷相应位 置上作答。
(4)考试不得使用计算器等电子设备及涂改用品。
(5)考试结束铃响,应立即停止答题,并将试题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背面朝上放在桌上,经监考人员同意后方可离开。
10、问:考试前遗失了身份证、准考证怎么办?
答:遗失身份证的考生,须及时到公安部门补办临时身份证或由公安部门出具带有照片的身份证明材料(照片处须加盖骑缝章)。遗失准考证的考生,考试前可自行到网上下载打印。
11、问:报考者参加面试时应持有哪些证件和相关材料?
答:通知参加面试的人员应携带本人的准考证、本人居民身份证、学生证,或本人曾获得的校级以上获奖证书和奖状等有关资料。
12、问:笔试成绩合格者如何参加面试、体能测试、体检和考察?
答:(1)笔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参加由上海市司法局统一组织的面试,面试包括结构化面试、体能测试和心理测试。
(2)在面试结束后7日内,根据考生的综合成绩(笔试40%、结构化面试50%、体能测试10%)确定合格人员,上海政法学院将通过手机短信或电话的方式告知考生本人。合格的考生统一到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体检费用考生自理)。
(3)体检合格后,由上海市司法局负责对其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资格条件等进行全面考察。
13、问:这次招考司法行政系统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学 员的体能测试项目是什么?具体标准如何规定?
答:体能测试分男女组进行,男生体能测试项目为1000米跑步,女生体能测试项目为800米跑步。具体标准按照《<司法行政机关录用监狱劳教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的通知》(司办通[2003]第30号)的规定。
14、问:报考司法行政系统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学员应具备哪些身体条件?
答:考生应符合人民警察的录用体检标准。
15、问:对正式录取的司法行政系统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学员的培养和管理有什么特点?
答:对正式录取的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统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学员采取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通过与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统紧密合作,对学生实行警务化管理。教学内容突出应用,集中开设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聘请司法行政系统的专家承担部分授课任务。改革考试方法,课堂教学精讲多练,实践环节直接进入监管场所。
16、问:司法行政系统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学员在校期间的待遇如何?
答:司法行政系统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学员入学后,着人民警察制服(本人承担40%服装费)。学校实行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和医疗保险制度。学员在校期间不具有公务员身份。
17、问:司法行政系统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学员毕业与就业去向如何?
答:司法行政系统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学员学制两年。在校期间严格实施警务化管理和专业化教学训练,严格各项考核与测评。对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专业技能和体能素 质等不能达标的司法行政系统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学员实行淘汰制。毕业后,由上海政法学院颁发普通高等学校“专科起点本科”毕业证书,符合《上海政法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由上海政法学院授予法学学士学位。毕业生由上海市司法局进行定向分配,并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按照应届毕业生办理就业报到手续。报到后,办理公务员录用审批手续,试用期一年。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任职登记;不合格的,取消录用。在试用期内必须通过参加公务员初任培训考试。
18、问:司法行政系统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学员毕业后是如何进行定向分配的?
答:符合公务员及人民警察录用条件的学员,根据其入学报考时填报的职位由上海市司法局统一定向安排:报考上海市监狱管理局职位的男生全部安排到军天湖监狱(地点:安徽省宣城市)和白茅岭监狱(地点:安徽省郎溪市)工作三年;三年期满回沪,由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安排在本系统内工作。报考上海市女子监狱的女生,毕业后全部安排到上海市女子监狱(地点:上海市松江区)工作。报考上海市劳教局的男生,毕业后须全部安排到上海市第一劳教所(地点:江苏省大丰市)和上海市第二劳教所(地点:江苏省大丰市)工作三年;三年期满回沪,由上海市劳教局安排在本系统内工作。报考上海市女劳教所的女生,毕业后全部安排到上海市女劳教所(地点:上海市青浦区)工作。对未正常毕业或虽正常毕业但因违纪违法或者患病等原因不符合人民警察录用条件的由其自行解决就业。
19、问:这次招考司法行政系统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学员现场审核时须携带哪些材料?
答:(1)由毕业高校教务处或学生处出具并盖章的毕业证明原件和复印件一份。2011届(含春季)毕业生携带专科(含高职)毕业证书。
(2)大学英语四级考试425分(含)以上的成绩单原件,以及复印件一份。
(3)已获得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的,携带该证书的原件和复印件一份。
(4)报考者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5)报考者本人近期免冠一寸彩色照片四张。
(6)上海考生被外地普通高校录取的2011年应届专科(含高职)毕业生还须携带本人户口本和录检表的复印件。
(7)网上打印的《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统2011年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学员报名信息表》以及《上海政法学院2011年“专升本”监狱学专业招生报名表》。
《上海政法学院2011年“专升本”监狱学专业招生报名表》由考生登陆“上海政法学院招生信息网”下载并自行填写,网址:http:///web/zhaosheng。
20、问:这次招考司法行政系统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学员报名考试费用是多少?
答:本次招考司法行政系统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学员报名考试费合计140元。其中公共科目报名考试费共计100元(报名费10元/人,考试费45元/科);专业科目报名考试费:报名费14元/人、考试费26元/科;沪办价【2002】8号,沪财预【2002】8号)。上述收费均由相关部门已报经上海市财政局和上海市物价局批准。
21、问:这次招考司法行政系统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学员是否有考前辅导?
答:上海市公务员主管部门、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和上海政法学院不组织任何考前辅导,也不委托社会上任何培训机构和个人举办公务员考试辅导培训班。
22、问:关于对部分特困的考生有关考试、体检费用有何优惠政策?
答:拟享受减免有关考务费用的城市低保人员,持街道(乡镇)以上民政部门出具的特困证明和“社会救助通知书”(原件和复印件),于现场报名时审核确认,可免去其考试、体检等费用,其费用由考试机构和被报考的用人单位共同承担。
23、问:上海政法学院的地理位置和前往学院有哪些交通线路?
答:上海政法学院地址:上海市青浦区外青松公路7989号。学院位于上海市青浦区与松江区交界处,靠近松江区佘山镇。学院紧靠外青松公路,同时又位于泗陈公路的终点,从学院出发向东,可以沿泗陈公路和嘉松公路进入沪青平公路(即318国道)和沪青平高速公路,沿此路线,学院距离沪青平公路车程约10公里,距离沪青平高速佘山出口约9公里。学院往西是外青松公路,可至青浦镇、318国道等;沿外青松公路向东南,可至佘山镇、松江区等。
上海政法学院附近的交通路线有:
(1)上海市区至松江的轨道交通9号线,距离学院最近的轻轨站为佘山站,佘山站至学院有直达公交车。
(2)沪陈线:学院门口至上海市西区汽车站(吴中路和中山西路附近),可至佘山、七宝、漕宝路地铁、上体馆等,大约45分钟一班,沪陈线是学院至市区最方便的公交路线,最早6:30,最晚18:00。(3)松青线:松江至青浦,经过学院门口,大约15分钟一班,可在轨道交通九号线洞泾站下车换乘。
(4)上佘线:佘山镇至上海体育馆,约15分钟一班。
(5)南佘线:佘山镇至南浦大桥,约15分钟一班。
南佘线和上佘线都经过七宝和漕宝路地铁两个交通枢纽。
自驾前往学院比较便捷的路线:沪青平高速公路赵巷匝道口下,前行五十米左拐,沿嘉松公路直行,到达泗陈公路右拐,沿泗陈公路直行五、六分钟后即到学院。
24、问:相关咨询电话是什么?
答:政策咨询电话:021-39225175、021-39225065
监狱体制转型发展 篇6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受时代主流的影响,完全背离了教育、改造的宗旨,一唯地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把罪犯当成了廉价创造经济效益的工具,从而造成了监管秩序混乱、改造效率不高,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针对这种情况,党中央、司法部提出并实施了以监企分家为主要手段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为扭转监狱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严重错误倾向,使监狱能够早一步走出生产与改造界限不清的误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2008年6月16日,***同志在中央政法委专题讨论班上明确指出了:“要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为今后监狱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几年来监狱体制的转型与发展状况究竟如何,圈内人士十分清楚:仅仅是雷声大、雨点小,虎头蛇尾罢了。对此,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深思考:
1、阻碍监企分家的深层次原因究竟是什么
笔者认为,主要是高额利润的经济利益驱动,致使地方厅、局、监狱企业均牢牢抓住监狱企业这棵摇钱树不愿撒手。2003年12月,党中央、司法部充分认识到长期以来监狱劳教系统忽视教育改造,一唯地最求经济效益,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居高不下,社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加,直接影响到了社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严重后果后,提出了“监企分家”的监狱改革举措。在之后的几年的付诸实施中,阻力不断、困难重重。其主要原因举个例子便一目了然:某省某劳改煤矿年产煤量为150万吨,就目前市场情况而言,吨煤售价700元,除去成本100元,年利润总计为:10.5亿元,上交省局5%为:5250万元,该劳改煤矿净剩利润9.475亿元,职工奖金、福利、年底分红,何乐而不为?省监狱局得此实惠后,也是自得其乐。故就下面领导而言,巴不得监企改革流于形式或中途夭折。于是就摆摆样子,走走过场算了。
2、监企分家不彻底,是监狱改造效率低下、管理结构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03年司法部首先提出“监企分家”后,改革举措对部分试点监狱曾大刀阔斧地推开,而此后的结果却不尽人意,特别是由于在人事处理上考虑问题过于简单化,没有能够处理好原监狱干部留入企业的后续问题,出现了部分留企干部多次上访事件,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随之以后的改革便雷声的、雨点小了。恰恰正是这种现状,造成了相关单位监管安全隐患突出、监狱企业效率低下、民警思想包袱严重、企业职工熬天混日、监狱不像监狱、企业不像企业、干部不像干部、职工不像职工的被动局面。
笔者之所以这样讲,有以下几点考虑:
⑴、作为长期处于监管改造一线的监狱基层民警,在监企改革前景不明的情况下,与现阶段从事企业工作的民警相比,同样是国家公务员、监狱人民警察,无论是工作时间和工作环境、还是安全责任和思想压力都无法比拟,特别是在监管、生产安全责任方面,简直就是天堂与地狱,作为处于监狱生产、改造一线的监狱基层民警而言,随时会有被检察院审查、起诉、脱掉警服甚至坐牢的危险。而工资待遇却相差无几。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安下心来,认真改造罪犯呢?
⑵、作为现阶段从事企业工作的民警,在监企改革前景不明的情况下,随着监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公务员职务是否能够长期保留,工资待遇是否稳定等一系列问题始终困扰着他们,如何能够一谋真心为企业谋发展呢?
⑶、作为企业的许多工人,因为监狱企业依附罪犯这种廉价的劳动力,不断创造着最大化的经济效益,长期习惯于不劳而获,在监企改革前景不明的情况下,如何能够扑下身子,踏踏实实为企业创造价值呢?
⑷、作为混入监狱管理阶层的腐败分子,更加滋生了他们贪污腐化的温床。对于监狱企
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利润,除上缴一少部分税收和管理经费外,地方厅局和监狱均有相当大的自主控制权。如此巨大的资金,掌控在权利集中的少数人手中。位高权重的一些腐败分子便会巧立名目,充分利用职权申报各种可干不可干的工程项目、可投不可投的监狱投资等大肆敛财、中饱私囊。
⑸、就管理机制而言,弊端更加明显。具体表现为:①管理意识的模糊化。针对近期国家煤炭安全局要求煤矿企业必须实现矿长跟班制,某监狱煤矿在矿级专业技术领导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标新立异,竟然让纪委书记、财务副矿长等全部跟班。试问纪委书记、财务副矿长能否总揽井下生产全局,长期以往,如何保证监狱长周期安全稳定?②责任推卸严重化。生产主业、监管改造、第三产业、后勤服务等等一系列工作笼统管理,责任不明、界限不清。介于这种情况,相关领导为了开脱自己、逃避责任,便会定出诸多的条条框框,把问题和责任想方设法往下推。某监狱一带班分队在带班期间打了一个盹,被狱政科科长逮个正着,当场宣布罚款1000元,后请示政委却没有通过,嫌罚得太少了。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却充分反映了当今监狱系统形而上学的不良工作作风,致使60%以上的警力下沉。作为监狱一线民警,他们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应付于监规考试,日常规范检查。等到真正工作时,已经疲惫不堪,万般无奈下,只能祈祷上苍赐福,千万不要在自己的班上出事。
司法体制改革监狱 篇7
为钟爱的事业执著
作为战斗在监管一线的一名警察, 她时刻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十几年来, 她以执著、顽强的精神, 信心百倍的从事着自己心爱的事业。她经常告诫自己, 要做到“三正、四实、五模范”。即, 身正、心正、公正, 做人老实、工作务实、作风扎实、政绩真实, 自觉学习的模范、落实制度的模范、“五个好”的模范、密切联系群众的模范和“五个带头”的模范。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 监区上下风正气顺心齐, 团结务实上进, 各项工作整体推进, 协调发展, 多次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为钟爱的事业奉献
她作为监区的“一把手”, 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始终重视对警察尤其是青年警察的思想教育工作。在“创先争优”活动、“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实践教育和“规范化管理建设年”活动中, 要求每名党员围绕监管工作“首要标准”, 认真领会精神实质, 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有声有色地推动了各项活动的开展。在监管改造中, 她不断地告诫警察, 教育改造是中心任务, 安全稳定是第一责任。为此, 她坚持以文化育人的思想, 带领监区警察努力构建和谐监区文化, 不断开创监区工作的新局面。据统计, 监区2010年顽危犯转化率达到了90%以上, 罪犯违纪率连续保持狱内最低。
为钟爱的事业无悔
作为一名特殊的灵魂工程师, 她有着较强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为此她牺牲了很多与家人团聚的机会, 忽视了应尽的家庭责任, 也失去了许多平常人的幸福。家有年迈的父母、上学的孩子, 她没有挑起家庭的重担, 没有尽到为人女、为人母、为人妻的责任。一位来女监挂职锻炼的女警曾无限感慨地说:“李区长, 你是‘铁娘子’的代表, 工作太辛苦啦。”
司法独立与民事司法改革 篇8
关键词 司法独立 民事司法改革
一、司法独立的理论价值——司法独立的内涵,司法独立对法律运作的价值
经过多年的司法实践,司法独立已被确立为西方国家司法实践重要原则之一。随着我国司法制度的改革,法学界、司法界在司法独立上逐渐达成了共识,但我国目前关于司法独立的相关规定并不完善。
现在学术界认为司法独立有两个不同层面的意义;一是从司法权力的层面上来看,司法权力相对国家其它权力独立,根据宪法和组织法,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收任何行政机构和个人的干预,其审判结果对法院和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社会其他个人和组织液有尊重这一结果的义务。;二是从司法裁判的层面上来看,法官要在当事人面前保持中立,独立自主地对案件进行审判,这不仅是独立于当事人双方,而且独立于法院内部其他法官和工人员,其他法官和工作人员除工作上必须的谈论外不得对审判法官的判决私下评论。法官在审判案件时只依照法律和事实,不得夹杂不必要的人情。三是从法院的组成上看,司法独立要求上级法院于下级法院在具体案件的审理过程中相互独立,上级法院不得肆意干涉下级法院的审判,认为下院的行为有违法或不合理之处,可以以审判监督和二审再审程序解决。司法独立在对外的价值则是让司法不受到其它国家机构和个人的干预,保证国家内部的司法公正。
司法独立是保证司法公正的前提条件;而司法公正则是司法独立的价值目标。司法能维护法律的最高权威,然而在通过司法维护法律的权威的过程中并不能靠强制,而是需要严格执行现有的法律法规以及司法的公正,而司法独立这是这些的前提条件。司法独立不仅能保护国内司法不受其他国家的干预还能约束行政权。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司法独立能将国家权力合理配置还能为实现法治国家打造基础。
二、我国民事司法独立的实践探索——从法制史看司法独立在民事司法实践中的作用
“司法独立”一词在中国出现时晚清时期,虽然我国古代也有司法实践,但是古代司法与行政权是不独立的,一方行政长官同时也是当地的司法长官,负责域内大小案件,县丞之内的副职在其领导下主要负责司法。而西学东渐,西方法律思想也传到中国,戊戌变法就要求放君权,增民权,司法权有条件的独立。孙中山先生在三权分立的思想上提出五权分治,主张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等相独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文规定:法官独立审判,不收上级官厅之干涉。实行法官责任终身制。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土改运动结束,国家政权逐渐稳定,司法独立原则在54宪法中得以确立。法院组织法随后颁布实施,全国各级司法机关相继建立,新中国司法步入轨道,也推动力法学教育的发展。然而在十年文革中,原有司法体制被破坏,法律虚无统治着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拨乱反正,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要将社会各项事业纳入到法治的轨道上来,法治建设更显重要,司法独立也日显突出。82宪法126条规定:人民法院依据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法院组织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都分别用独立条款确立的司法独立原则。
法治建设不能仅仅依靠法律制度的完善,更需要司法实践的操作,我国司法独立还面临着严重的问题,突出的表现为司法机构并未完全独立,虽然宪法和几大基本法相继确立司法独立原则,但是由于规定的局限性和特有的政治环境,使得司法机关在党政机关面前显得无可奈何。其次是法官个人并不独立,由于每个法官个体都必须依赖于本法院,出于对院领导的尊敬或其他感情,也是考虑自身利益的需要,他們在审判中不可避免的参考甚至听从领导者的意见。再者,司法机关受社会舆论影响较大,一个普通的案件如果经报道,社会舆论就有可能影响法官的审判,甚至案件会被一改再改。这些都暴露了司法独立面临的问题不是个别问题,是整个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而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进行司法改革。下面着重从民事司法改革来阐释司法改革对司法独立的作用。
三、民事司法改革独立性追求——审判委员会制度,陪审制度的完善
如前文所述,司法独立是现代法治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趋势,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目前我国司法独立面临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更好的保证司法独立,就必须进行司法体制改革。要解决法官独立面临的问题,就必须对审判委员会制度进行改革,今年来审委会的存废之争凸显了该制度存在的问题,审委会的组成多是法院中的干部层和资历较深的法官,他们的综合素质可能是比办案法官高,也的确起到集思广益,民主法治的朱勇,但是由于审委会的决定审判庭必须听取,但对此负责的是审判庭成员,这种后台不负责的操作使得审判庭法官陷入尴尬境地,笔者认为审委会审委会存在是必要的,符合中国国情,但是其本身必须进行改革,由后台走向前台,对其评议的案件负责才能真正发挥这一制度的优势。另外呼吁建立案例指导制度,可以借鉴判例法国家建立案例指导制度,逐步规范案件审判量刑幅度,在司法实践中最高院每年以年鉴形式发行的指导性案件对地方各级法院的审判工作是有指导意义的,能避免同案不同判现象的发生。这些改革中最为重要的是法官独立,要实现法官独立就必须从人事任免制度下手,建立以业务法官为主,法院政务工作为之服务的人事体制。同时建立错案终身责任制。
综上所述,司法独立是民事司法改革的价值取向和趋势要求,民事司法改革是解决司法独立面临的问题的良好途径,用司法独立执导改革,在改革中实现司法独立,对完善社会主义司法体制建设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夏萍.论我国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冲突与平衡[D]. 中央民族大学, 2011.
[2]夏炎.论公众舆论与司法裁决的关系[D]. 吉林大学, 2011.
[3]凌永兴.民事司法改革与理想的诉讼效率[J]. 人民司法, 2006(09).
[4]葛玲.从法院面临的困境看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 兼谈法院功能的定位[J]. 法律适用,2006(06).
中国监狱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弊端 篇9
经过建国以来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监狱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取得了另人瞩目的进步。然而,由于观念和体制的原因,我国的监狱管理制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
(一)监企社合一,监狱职能多元化
新中国监狱初创时,出于政治安全及劳改生产不与民争利的考虑,许多监狱建在远离城镇的边远地区,监狱一律由省级政府直属管理,实行条条管理。这种做法在当时对于巩固新生人民民主政权,实现社会稳定和对反革命分子的有效改造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事异时移,当年有效的制度在今天却严重制约了监狱管理的发展。目前的情况是,由于监狱布局不合理,且基本独立于地方社会,许多监狱形成自我封闭、自成体系的小社会,监狱办企业,监狱办社会,社会负担很重。
中国监狱企业设立的出众同其他国家一样,是为了实现对罪犯的劳动改造。但是,在实际实行过程中,由于监狱经费保障体制不顺,“生产经营几乎成了与罪犯改造并重的监狱工作任务,并由此形成了事实上的监狱经费的主要保障与来源”。在1994年《监狱法》颁布之后,虽然监狱警察的“皇粮”和囚犯的“囚粮”逐步由国家拨给,但是目前监狱建设发展的大量经费、监狱的管理教育经费、监管设施经费、工人工资、狱警工资的不足部分、罪犯生活费的缺额、监狱全部社会服务支出等仍由监狱企业负担。
监企社混合的多元体制在设计之初,设计者对它的期望是带来改造和生产的相互促进,实现社会效益与改造效益的双丰收。然而,实践证明,这只是一个善良的愿望。监企社混合的多元体制带来的是监狱工作的复杂和艰难。监企社合一使得生产经营活动过多的挤占了有限的刑罚资源,牵扯了太多的人员与精力,造成监狱警察角色的矛盾与错位,更严重的是,政府把企业作为监狱经费的主要来源的错误指导思想造成监狱经费没有稳定的可靠的保障。“当一个监狱不得不为生存而挣扎奋斗时,社会不能指望它高质量的完成执行刑罚改造罪犯的重任。”
(二)改造罪犯方式、手段落后
监狱管理制度始终都要围绕的一个中心就是保证犯罪改造的质量。但仅有这个美好的愿望还不够,良好的改造质量需要先进合理的改造方式作保证。我国监狱目前的改造方式和手段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落后的改造手段不能保证理想的改造质量。
改造方式和手段落后的第一个表现是片面强调自由刑的运用,非监禁刑的运用很少。自由刑代替肉刑、生命刑是人类刑罚史的巨大进步,目前自由刑仍是世界各国的主要刑罚种类。但是,自由刑的弊端也是明显的,这在前文中已有论述。目前世界刑罚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限制自由刑的适用。限制自由刑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判决是就从源头上减少自由刑的判罚;另一个是对罪犯实施非监禁处遇,即以社会化的行刑措施替代自由刑。目前,社区矫正已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以2000年的数据统计,加拿大适用社区矫正的比例在全世界最高,达到79.76%,澳大利亚达到77.48%,新西兰为76.15%,法国为72.63%,美国为70.25%,韩国和俄罗斯较抵,但也分别达到45.9%和44.58%。而我国,由于长期受报应主义和重刑思想的影响,人们对犯罪和罪犯的看法往往披上了一层妖魔化色彩,迷恋监禁刑的行刑方式,认为只有把犯罪分子紧紧地关到暗无天日的监狱(监狱也随之被妖魔化了)才足以改造犯罪分子。因此罪犯大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被严格限制在监狱那几乎与世隔绝的狭小空间内进行“劳动改造”。
在这种封闭保守的“围墙”意识束缚下,监狱管理普遍的形成一种狭隘、封闭保守的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据资料统计,目前中国有700多所监狱,大约47%地处县城甚至乡镇以下的行政区域,70%以上位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在这种封闭的环境下的自由刑的执行过程中,对罪犯的改造主要是通过“填鸭式”思想教育和高强度的劳动实现。这种形式的改造其效果非常不理想。④
改造方式和手段落后的第二个表现是在监狱管理中片面强调安全。我国目前的监狱管理工作中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就是只要监狱里不出什么乱子,没有犯人越狱,监狱工作就做好了,就达到目的了。不可否认,安全是监狱工作是监狱管理中的首要问题,强调安全并没有错,但是,对犯人的矫正(改造)是监狱的首要职能,要正确认识安全和改造两者之间的关系:安全是改造的前提和基础,改造反过来也会影响安全,改造效果好可以消除监狱中的危险因素,营造安全的监管环境,安全和改造之间本应是一种良性互动关系。但追本溯源,完成对犯人的矫正才是监狱所有工作的最终目标。如果片面强调安全问题而忽略罪犯矫正,必然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正如美国的尤金·米勒教授所指出的:“把安全防范放在首位肯定是没有错的,但当安全防范措施变成一种实质上排斥着监狱管理的其他方面的主要作用时,这座监狱与其说是一种矫正机构,还不如说是一种关人的仓库。”
(三)分级分类体制的不完善
对犯人的分级分类是监狱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只有对入狱的犯人实施科学合理的分类才能真正体现刑罚个别化思想,才能有效地实施现代监狱制度中的最重要的制度——累进处遇制。监狱管理中的分级分类工作可以分为静态分类和动态分类两种,前者是指依照一定标准在入狱时对犯人的分类,后者是指在改造过程中根据犯人的改造表现对其进行的经常性的再分类。
在静态分类方面,目前我国大部分监狱将罪犯分为财产型、暴力型、淫欲型和其他类型,这种分类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分类标准不统一。例如财产型和淫欲型是以犯罪侵害的客体特征为标准,而暴力型则是以犯罪手段的特征为标准的,这样就会出现一个犯罪行为可划入多个类型的情况。如强奸罪既依犯罪行为侵害的客体特征而归入淫欲型,也可因犯罪手段的特征而归为暴力型。
2)分类标准不科学。目前运用的分类标准主要是从学理角度来确定的,然而实践中犯罪行为纷繁芜杂,现行分类标准很难体现这些差别。
3)分类标准的选择定位不准。传统的罪犯分类从犯罪学和刑罚学的角度出发,是以研究犯罪现象为着眼点的,罪犯以群体的形式成为其研究对象;而监狱对罪犯的分类管理则应从监狱学的角度出发,以改造罪犯为着眼点,以罪犯个体做为研究对象,以实现刑罚个别化。
中国监狱管理的分类分级体系不完善的另一个表现是只注意静态分类而忽视动态分类。如前文所述,这种动态分类是累进处遇制的实践基础,对累进处遇制的推行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分级分类的缺失阻碍了我国监狱管理制度的先进化。
(四)监狱财政保障不足,罪犯劳动的经济化
罪犯劳动的经济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就是监狱生产的经济化,指的是监狱企业生产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利润,悖离监狱企业生产服务于罪犯改造这一宗旨。
监狱企业生产的经济化是我国监企社合一的多元化体制的直接后果。在监企社合一的多元体制下,监狱经费没有可靠的保障,社会负担又重,生存压力很大,监狱企业的收入是监狱开支的主要来源。这种情况下,监狱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如何有效地组织犯人进行生产,追求企业经济利益,努力实现企业营利,而改造罪犯这一监狱理应的唯一职能却被淡忘。
劳动,在监狱改造制度设计之初,是作为改造罪犯的手段,罪犯在监狱中劳动的目的是为了出狱之后更好的融入社会。而我国目前的情况却是监狱被迫把罪犯劳动、监狱企业生产作为经济手段,监狱管理人员和犯人每天都被迫为生产营利以保障监狱生存而疲于奔命,又怎么能要求监狱保证改造质量呢?目前中国监狱管理机构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这一点,并进行了一些改革。
三、全球化过程中改革中国监狱管理制度的构想
积极参与全球化是中国同世界各国一起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新起点。而全球化过程中必然要面临一个与世界接轨的问题,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来看,这往往会是一个困难甚至痛苦的过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早已习惯了的各种观念、政策、体制和做法,借鉴其他国家相应的较我们先进的观念、制度,通过理念的嬗变带动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从而能够有效地、从容的参与全球化这个世界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监狱制度是司法体系中的重要制度,国家刑罚权的顺利实现和刑罚目的的真正达到都有赖于科学、合理、先进的监狱制度的建立。在全球化过程中,一方面是发达国家比较统一的反映世界刑罚文明发展方向的刑罚观念和监狱制度,另一方面是我国传统的、相对落后的刑罚观念和监狱制度。何去何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这个行动本身已经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然而,怎样通过监狱管理理念的嬗变来推动监狱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经过当代外国先进监狱制度的介绍和我国目前监狱管理制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试图在这一方面作一些有益的、初步的探索:
(一)实现监狱职能单一化
监企社合一是我国目前监狱制度的最大特色,也是最大弊端。监狱与监狱企业、监狱自我社会服务体系已经合体共生了几十年,相互之间具有强烈的依赖性,使得这一问题的改革和调整更显棘手。监企社合一的多元体制,监狱职能多元化的弊端在前文中已有论述,在此不再重复。改革是必然的,关键是怎样改。治病讲究的是对症下药,同样,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也要找到问题的根源。
监企社合一,监狱职能多元化的现状主要是由以下两个方面造成的:首先,没有树立罪犯改造是现代监狱的唯一职能这一观念。监企社混合的多元体制确立的原因是人们期望实现“改造与生产互相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从这个“善良”的愿望中可以看出来,人们认为监狱的职能不仅包括罪犯改造,还应包括生产创收,监狱除了要追求社会效益,还要追求经济效益。指导思想的错误直接导致了制度设计的偏差。
其次,监狱没有可靠的经费保障。综观西方各国的监狱制度,虽然各国基本上都非常关注监狱生产,但监狱所需经费基本上都是由政府拨款,监狱生产的目的仅限于使犯人出监后能更好的适应社会。从英国的监狱企业公司(Prison Enterprises)到西班牙的“监狱劳动和服务组织机构”(OATPP)都强调监狱企业的非营利性,其全部人员的工资都由政府拨给。
在我国,虽然1994《监狱法》颁布实施后,狱警的“皇粮”和囚犯的“”囚粮逐步由国家提供,但是监狱建设发展的大量经费、监狱的管理教育经费、监管设施经费、工人工资、狱警工资的不足部分、罪犯生活费的缺额、监狱全部社会服务支出等仍由监狱企业负担。监狱迫于巨大的生存压力,只能把抓生产作为监狱工作的中心任务,没有精力和兴趣专心于罪犯改造。这是我国目前仍维持监企社合一、监狱职能多元化的直接原因。因此,要实现监狱职能的单一化,笔者认为必须从两个方面下功夫:
1)更新观念,牢固树立罪犯改造是监狱的唯一职能的观念,坚决摒弃“改造与生产互相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这种看似“善良”但却非常有害的观念。
2)保证监狱有充足、可靠的经费保障。监狱所需经费应全部由政府拨款,强调监狱企业生产的非营利性。监狱企业组织犯人生产的目的限于有利于犯人释放后的再社会化,而不应是为监狱创收。
(二)行刑社会化的推行
行刑社会化是当代西方刑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向,是指在刑罚执行过程中,要调动监狱外的一切社会积极因素,合力救助、改造罪犯,并保证和巩固行刑效果。从具体制度来看,最能体现行刑社会化思想的是开放式处遇制度。
中国监狱目前普遍存在改造方式、手段单
一、落后的问题,片面强调自由刑的运用,以致于“监狱化”问题很严重,犯人出监后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现代刑罚的社会再适应功能在我国没有很好的体现。为此,在我国的监狱管理中应大力推行行刑社会化思想,明确监狱不应是隔离于大社会的“小社会”,而应与社会紧密联系。在具体制度上,一方面,借鉴英国做法,宜将自由刑分为社区刑罚和监禁刑罚两大类,在刑种建构中注意保留被判刑人与社会的联系。监禁刑罚的目的不应再以隔离罪犯于社会为能事,而是努力维护犯人与社会的联系,积极促进犯人重返社会。另一方面,可借鉴美国的做法,引入“劳动赔偿”的方法,即让犯人无偿为社会服务一定时间,以此来替代部分自由刑。并可尝试引进“家庭监狱”制度,对一些轻犯不关进监狱,而是让其在家里服刑。
总之,行刑社会化的推行就是要求监禁刑的适当减少,给更多的犯人以非监禁处遇,通过开放式处遇制度,使犯人与社会保持密切联系,避免“监狱化”问题变得更为严重。
(三)建立科学的分类分级体系
我国目前监狱管理中的分类分级体系存在诸多弊端,这在前一部分中已有论述,针对这些弊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完善:
第一,改进静态分类制度。现行的静态分类制度(即入监时的分类)存在分类标准不统一、不科学等问题,监狱管理者应对有不同人格倾向的罪犯的作案动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并以罪犯的犯罪动机为标准进行静态分类,真正实现行刑个别化的分类目的。
第二,确立动态分类体系。动态分类,即犯人入监后在改造过程中根据其其改造表现的好坏对其进行的持续的再分类。这种分类是实行现代监狱制度中最重要的制度——累进处遇制的基础性环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⑤ 设立了台阶式的处遇级差后,就可以根据犯人改造表现的好坏,给予其自由程度不同的级差待遇。如果改造表现持续良好,犯人可以获得自由度越来越高的处遇,并有望通过假释等途径最终重获自由,但若表现不好或时好时坏,处遇级别也会相应升降。在动态分类(设级)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级要贯穿刑期的全过程,要根据行刑改造的基本运动规律来设级;
2)要注意各级之间的连贯性、统一性和衔接性,特别要注意升降级的环节,使服刑罪犯沿着级差阶梯动起来;
3)强调各级之间运动的灵活性,鼓励竞争,优胜劣汰,不搞僵化的“论资排辈”、“轮流坐庄”式的晋升。
(四)在监狱管理中体现人性化精神和落实人权保护
如果说前面的三个部分是属于具体制度方面的话,这部分则是贯穿于具体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过程中的精神或者说指导思想。行刑社会化、开放式处遇制度、累进处遇制这些代表现代文明监狱制度发展趋势的思想和制度,无不体现着监狱制度中的人性化精神和人权保护的光芒。
由于历史上长期对“人性化”的批判,现代监狱管理所需的人性化被表达为“感性”以及“人道主义”,加之对“人性化”的认识还不到位、不充分,“人性化”精神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因此,在改造罪犯中,“人性化”处于一种外力推动的格局,真正的、自然而然的机制尚未建立,又加之狱警队伍的素质问题,“人性化”往往表现为形式上的轰轰烈烈,使“人性化”在罪犯改造中的作用大打折扣。虽然在监狱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中,规定了罪犯的基本权利,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落后制度的制约和相关人员素质的欠缺,罪犯的人权保护工作在我国的监狱管理中还是一个比较很有争议的问题。
要在监狱管理、罪犯改造中体现人性化精神,落实罪犯的人权保护,笔者认为应确保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监狱职能的单一化。目前监狱实际存在的办企业、办社会的状况造成了监狱很难有更多的精力和兴趣放在罪犯改造上,更谈不上追求罪犯改造过程中的人性化和人权保护。
2)实现监狱制度的法制化。我国现行的监狱法律制度一是不完善,与1994年颁布的监狱法配套的法规仍未出台,一些有关具体操作的法律法规也还欠缺;二是比较落后,满足不了现代监狱制度发展的要求;三是没有体现人性化精神和对犯人的人权保护。应当按照人性化要求,对犯人权利进行专门立法。
3)监狱警察队伍素质的提高。监狱警察是监狱管理中人性化精神和人权保护的直接体现者和执行者。“监狱警察的现代化毫无疑问应是现代制度的核心,是罪犯处遇人性化的核心。” 要全方位提高狱警队伍的素质,在监狱警察中普遍确立现代监狱理念,并实行监狱警察的分类管理,主要分成管教型、看守型、生产指导型、保障型,对不同类别提出不同的工作职责和岗位要求。
【司法体制改革监狱】推荐阅读:
司法体制变革09-19
司法体制改革试点09-20
司法体制改革小论文08-30
司法体制改革工作汇报07-18
关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情况的报告07-10
我国司法改革07-16
司法改革研究05-10
刑事司法改革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