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研究

2024-06-05

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研究(共12篇)

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研究 篇1

摘要:产业集聚的创新网络对于产业的发展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模式与机制的更新, 该机制的成立主要依靠网络协同效应来实现产业创新, 是产业实现创新的重要方式。通过对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协同机制进行功能介绍以及结构分析, 提出关于协同机制下产业集群中的创新能力的推动形式, 以期促进我国产业发展, 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协同机制的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协同机制,研究

经济的全球化发展逐渐成为现实并且不断推进, 各个产业面临的经营环境也逐渐呈现巨大变化。为了保证产业中的各个企业能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各企业必须勇于创新。但是由于资金条件的限制, 中小型企业没有办法依靠自身条件实现独自创新, 为了实现产业的共同发展,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协同机制的创建与完善就十分重要了, 实现该机制的完善有利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

1 协同机制在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运用中的功能

1.1 加强产业内的集群学习机制

产业集群通过创新网络的协同机制在产业各个企业之间形成创新知识以及创新资源的流通、整合与积累的系统。该系统即为产业集群的学习机制, 在该机制中各个企业可以形成有效的创新价值网络, 通过集群内部的学习行为, 实现产业知识以及资源的流通共享, 以及各企业之间的协作创新。同时由于产业中各企业通过知识互动保持内在的创新依存关系, 有利于形成企业间的良性竞争, 刺激企业快速发展。

1.2 有利于产业在创新方面实现高绩效

产业集群在协同机制下有利于产业内实现技术创新以及技术升级。在以往的技术创新之路上, 由于产业内的各个企业存在的发展差异, 先进企业首要重视的是实际运用效率, 实现渐进性创新的推动。但同时也会导致根本性创新难以发展。而中小型企业又在根本性创新方面发展迅速, 这样的两两相背不利于产业集群的共同发展。而协同机制的创建有利于将渐进性创新与基础性创新有效结合以及互相促进, 实现技术创新的同步性。同时通过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 有利于提高创新的规模和速度, 最终实现企业创新的高绩效性。

2 协同机制在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运用中的结构

2.1 创新网络协同机制的正式结构

创新网络协同机制的正式结构主要是指一种合约关系下的网络结构, 实现网络创新的主体主要是由多种组织共同联合构成的, 能够实现网络资源之间的配置与流通, 最终实现产业集群内的技术创新。在这一结构当中, 产业集群内的各个企业是实现集群创新的主体部分;我国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相应的政策基础;大学的研究组织为产业集群输送高科技人才与技术支持;网络科技是集群内的信息传递机制;相关金融机构又为产业创新提供了基本的经济支持。通过以上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的相互合约关系, 使合作具有交易性质, 为产业集群的竞争与发展提供了基础。

2.2 创新网络协同机制的非正式结构

创新网络协同机制的非正式结构主要是一种基本脱离了传统合约关系的以相互信任为基础的网络结构, 这一类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 原因主要是集群内的各个企业所在区域一致或者临近, 具有同样的社会环境或者长期交流, 使各企业之间存在基本信任关系。在这种机制当中, 集群内的政府、教育机构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与分工更加的紧密。在这种关系的支持之下, 减少了集群内资源的获取步骤以及资金投入, 对于产业创新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2.3 创新网络协同机制的机制结构

创新网络协同机制的机制结构主要是指在产业集群中形成联盟性质的结构。这是一种将正式结构的合约关系与非正式结构中的信任依存关系进行结合的一种全新机制, 增加各个企业之间的互动力度, 在结合的情况下保持相对独立。主要是使产业集群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形成良性竞争的协同合作相互依存关系, 使集群内的各个企业之间实现创新资源共享, 又共同进步。有利于全面提升产业集群内的创新研究, 实现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这种结构的运行可以激发产业集群技术的更新与发展。

3 推动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主要作用力

3.1 自组织下的竞争与合作推动协同创新

产业集群内的所有创新主体都是自组织, 而每个创新主体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又尤其是集群内的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最为明显, 在这种矛盾关系的带动下, 企业的创新要求不断提高, 各个企业只有切实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才能实现整个产业集群的协作创新。

产业集群内的各个企业在竞争压力的驱使下积极开展创新工作, 首先各个企业都积极的开展市场调研, 做好创新工作的准备。另外在竞争压力之下, 产业集群中的各个企业都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其次竞争还要求着创新人员不断的实现自身才能, 为创新的实现打好坚实的技术基础。而产业集群内的合作又为创新发展提供了道路, 对于产业集群内的协同创新来说, 主要表现为集体高级合作以及集体低水平合作两种形式。集体高级合作主要是指各个企业为了实现共同的创新目标, 主动集合成一个整体而共同努力。集体高级合作中各个企业共同对创新趋势进行探索, 共同研究创新技术而后进行共同努力创新实践, 对于产业集群的创新有着重要意义。而低水平的集体合作就仅仅限于创新技术的相互交流与提高, 主要发生在少数企业合作中。

实现产业集群的创新活动离不开自组织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在同一产业集群中的各个企业利用相互竞争的压力提高创新需要与创新动力, 为企业间的相互合作奠定基础。而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不仅为自身创新技术的提高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又促进了产业集群的总体创新能力, 实现协同竞争下的产业综合竞争能力。

3.2 自组织之间的协同合作推动产业集群协同创新

产业集群内的各个企业之间的协同互助是实现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重要基础。自组织之间的协同主要包括了企业与其他企业、人才教育中心、金融机构以及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协同。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协同作用在中小型企业之间最常见到, 主要是两者之间的共同合作, 实现协同创新。这主要是由于经济与科学都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当中, 创新技术变得更加的多而复杂, 很容易造成企业创新能力与技术的匮乏, 如果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单独进行创新是不足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的。这时就可以依靠各个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创新, 通过创新共享的方式, 不仅能加快创新效率同时也可以实现创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减小单独创新的风险。因此, 实现企业之间的协同可以加快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能力。而企业与其他企业、人才教育中心、金融机构以及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协同创新, 主要是依靠人才教育中心提供创新的智力需求和创新技术。而企业为人才教育中心提供人才的实际实验和实习的途径, 为人才教育与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实现两者的优缺互补, 共同发展。在这样的合作机制中, 没有相互之间的竞争压力, 有的只是相互之间的协作互利作用, 使得技术创新能够更好的投入到产业运作当中, 是实现协同创新最为有利的途径。

3.3 外部环境支撑对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的促进

产业集群要想更好的实现协同创新是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持的, 而实现协同创新的主要外部环境就是相关服务机制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作用, 这些外部环境的支持才为协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部门的相关举措对于协同创新的运作和实现具有主要的规范以及引导作用, 政府的政策对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意义重大。从以往的产业集群的协作创新的经验可以发现, 真正实现巨大效益的协作创新大都离不开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为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政府将会在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进行的时候颁布相关的扶持政策协助创新工作的展开。为协同创新提供必要的有序竞争环境, 另外对于协同创新的成本控制也有着一定的作用, 有助于提升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 提高创新收益与成果。所以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于实现协同创新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另外在协同创新的推动过程中, 中介组织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 该组织并不会直接参与到产业创新中去, 而主要是为产业集群中的各个自组织的协同合作创造条件, 并承担联系与协调的职责, 从而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最终实现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的发展。中介组织就相当于一座联系桥梁将产业集群中的各个组织进行紧密联系。为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提供更多的条件。

4 结束语

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在运用协同机制的情况下, 加强了企业网络与社会网络之间的密切联系, 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合作创新结构, 实现产业价值同盟的良好的协同创新氛围。这样一来有利于产业实现高效率、大规模的创新, 实现产业集群的创新成绩, 实现产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以及产业竞争能力。所以加强集群网络的协同机制建设对于产业发展是十分有效且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范太胜.基于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08, (07) :26-30.

[2]张琼瑜.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 2012.

[3]崔蕊, 霍明奎.产业集群知识协同创新网络构建[J].情报科学, 2016, (01) :155-159+166.

[4]解学梅, 徐茂元.协同创新机制、协同创新氛围与创新绩效——以协同网络为中介变量[J].科研管理, 2014, (12) :9-16.

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研究 篇2

产业集群最大的效果在于产生了集聚效应,从而共享资源、降低交易成本;产业集群具有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学习和扩散的内在机制、文化基础(竞争与协作)、组织架构。因此,产业集群是企业创新的良好平台和有效温床,在产业集群内比较容易实现企业的创新。产业集群对企业的创新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集群学习使企业获得创新的资源优势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由于集群内中小企业实力不强,基础薄弱,面对竞争的挑战或一个诱人的市场,集群内每一个中小企业都没有足够资源能力来进行创新,这时集群内企业必须采取集群学习方式来应对未来技术、质量和服务等不确定性的挑战,使利用各自的知识、资源来共同创新、共享创新成果成为可能。集群内企业通过前向、后向、水平学习,可获取下述知识资源:产品设计思想、工艺技术诀窍、市场营销创新以及相应的技术服务知识、需求信息、质量标准以及相关技术支持、比较专业的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成果、人力资本和网络等无形资源等。同时也要注意,在集群学习和创新的过程中,由于创新的外部性,“搭便车”等行为会阻碍创新。这时,由第三方力量,尤其是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来推动的企业之间的学习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1.2 集群的竞争与协作机制产生企业持续创新的“拉动效应”和“挤压效应”

在产业集群中,比邻而居的企业之间由于频繁的交往和经常性的合作,产生了面对面的观察与学习的便利性;同时又会受到竞争的隐形压力,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

①集群内龙头骨干企业具有创新优势和资源,处于高位势,处于低位势的企业通过向高位势企业模仿学习等方式实现能力跟进,试图消除由于“能力势差”导致的产品附加值差距,这就产生了高位势企业对低位势企业的“拉动效应”;

②在产生拉动效应的同时,低位势企业技术能力得到增长,实现了技术追赶,高位势企业为了保持现有优势,就通过外向型学习、自主学习和集群互相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获得持续技术能力优势,由此产生了低位势企业对高位势企业的“挤压效应”。

正是这两种效应的平行作用,推动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增长。还要注意的是,“拉动效应”的成效与集群内不同层次企业间的协作水平有关:协作水平高则成效好,否则成效会降低。

1.3 集群的网络机制为企业提供创新的组织架构

我们知道,创新的摇篮是一个能自由流动、便于大家自由交流的网络。产业集群的区域集聚为形成创新的产业网络奠定了基础。集群中各个创新行为主体(如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中介、金融机构等)在相互作用和协同的过程中,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结,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技术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网络关系,实现信息、技术、资源在网络内部不断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大学与研究机构作为知识与技术的源头,以及专业人才的有效供给者,不仅可创造新知识与新技术,还可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产业集群中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以及创新人才的有效供给,为企业创新的实现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公共服务和政策资源,中介机构为企业技术创新及时地传递科技信息、市场需求信息,金融机构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以及分担创新风险,等等。这些都会导致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技术创新较容易进行。因此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各个行为主体在协同作用中结网而创新,并融人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环境中,便组成了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系统。基于产业集群的义乌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的具体对策

2.1 实施企业创新措施,培育企业创新能力

企业创新的实质是企业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重组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建立新的组织等。义乌集群企业由于其规模、体制等方面的特殊性,在进行创新时,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

①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尽可能利用外脑来实施企业的技术创新;

②发挥中小企业反应灵活的长处,基于义乌强大的专业市场流通优势,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解决用户提出的问题使产品和技术不断创新;

③发挥专业化的优势,走“专、精、特”的发展道路,深化与其他企业的分工与协作;

④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重视技术型的“硬专家”,更要重视管理协调型的“软专家”,为技术创新奠定人才基础;

⑤加强本企业对外部的网络关系资源建设,增强企业在获取信息和知识技术的集群外溢效应中的功能。

2.2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其创新拉动作用,加强集群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培育、扶持龙头企业,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借助政府、中介服务机构、科研机构的服务从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建设双管齐下。

①内部环境主要是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三个维度提升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制度创新的核心在于企业治理结构和产权关系的优化,它能够为提升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提供动力支持;管理创新包括管理理念、方式和方法的创新,它成为提升创新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技术创新主要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流程创新,是提升企业创业发展能力的强他手段。

②鼓励龙头企业不断将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形成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帮助协作配套企业做好与龙头企业相衔接的技术、质量、标准、管理等工作。

③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通过制定科学的创新推进战略积极鼓励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的供应网络,建立最终产品与零部件厂商的战略联盟,努力提高龙头企业的区域内配套率,实现资源共享。

2.3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着力打造基于竞合和信任的集群学习文化,增强集群企业的创新活力

如前所述,由于集群创新的外部性,需要行业协会等第三方的力量来促进和倡导集群企业之间的学习。义乌已有行业协会40多个,在协调企业间、行业间、企业与政府间的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创新过程中过多的向龙头骨干企业倾斜,虽然能发挥其龙头网络带头作用,但不利于形成技术扩散。因此,行业协会可考虑通过以下途径继续驱动企业间的创新和竞合:

①对中小企业发展共同面临的工艺设计和开发实验等技术难题组织集体攻关,以解决每个企业普遍需要但又不愿意自己投资的通用型技术;

②加大促进技术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的中介力度,包括定期举办本行业各种新技术产品、工艺、材料的展销会和演示会,为集群内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传播与交流的平台;

③运用舆论工具,大力宣传和引导集群文化,对群内企业进行公正客观的信誉评级。

2.4鼓励各创新主体发挥能动性,构建集群创新网络,建立和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

针对当前义乌企业创新资金短缺、协同技术攻关能力弱的缺陷,要加大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技术创新系统的比重,构建企业、中介服务组织、政府、科研机构等主体积极参与、相互沟通作用而形成的集群创新网络。

①政府要继续发挥好协调者与促进者的角色。如为企业间的合作提供支持和适当的激励,创造网络的中介机构和媒介,促进活动主体的聚集、正式和非正式的知识交流,培育机构尤其是学校、研究机构与企业的联系;建立专项资金,并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和社会资金支持对企业的创新。

②科研机构和政府合作,引入创新源成立技术创新中心,将创新成果以比较低的价格出售给企业。在初期,政府可对技术创新中心进行补贴扶助;当技术创新中心通过市场化运作产生技术创新效益后,集群内具有一定技术和资本实力的企业为形成竞争优势和差异化而开始自己设立研发机构。这样,技术中心和集群内企业研发机构的创新互动就推动企业实现产品升级换代、技术更新。

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研究 篇3

关键词:产业集群;专业市场;互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1-0011-03

一、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互动机制的理论探讨

对产业或者企业发生集聚现象的关注,最早可以追溯到马歇尔,他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1890)中论述过“以分工为主的产业在某一特定地区聚集”的现象,并且指出企业是为了追求外部经济而聚集。德国区域经济学家韦伯在研究工业区位时提出聚集经济理论,阐明了企业是否相互靠近取决于聚集的好处与成本的对比。集聚因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初级阶段中,企业通过自身的扩大而产生集聚优势;在高级阶段中,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形成地方工业化。他所说的“高级阶段的集聚”就是我们所讨论的产业集群。他所强调的是聚集的产生在于聚集所节省的成本大于增加的运费。胡佛在《经济活动的区位》中提到企业群的概念,并认为规模经济是集群产生的原因。他提出,任何一种产业都存在着三个不同层次的规模经济,即单个厂商的规模经济、单个企业联合体的规模经济以及某种产业在特定地方的企业集中的规模经济。波特在他的竞争优势理论基础上对产业集群进行了研究,认为产业集群是一国之内的优势产业以组群的方式,借助各式各样的环节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平均分散在经济体中,产业集群是相关产业的紧密结合,而产业集群的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市场。

1.产业集群对专业市场发展的影响

首先,产业集群所形成的供给聚集效应,能产生显著的外部经济性。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指出,从事相关活动的企业的集聚可以产生一系列降低生产者成本的地方外部经济,包括专业工人的集聚、专门投入品和服务的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易得性以及独特的外溢性。从价值链来看,一个企业和上游供应商及下游营销渠道、客户构成一套价值体系,这套体系的有效运用依赖于各个链接点的协调。在很多行业中,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乃至新产品的开发,都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和配套服务,单个的企业不可能提供足够大的需求来维持众多供应商的生存,而大量企业集聚成群则能扩大需求市场,使各种各样的专业化供应商得以生存,结成专业化供应商网络。这个网络越密集,竞争越激烈,一些重要原材料、中间产品、关键的最新的设备和服务越容易获得,而且越容易得到合理的价格和较高的服务效率,集群企业比其他企业将拥有更低的成本,并反过来支持更多的专业化供应商。可见,产业集群有助于各类专业供应市场的形成。

其次,产业集群所形成的供给聚集效应,能显著降低市场交易费用。①一方面,能降低信息搜寻费用及交易谈判费用。产业的集群,使不同环节上的生产企业在一个较小区域范围内集聚,大大降低了分工企业彼此搜寻交易对象的费用。而且,“老朋友”、“老关系”的存在使谈判费用大大降低。另一方面,能降低交易风险费用。企业在产业区中的相互关联决定了他们之间必然具有较高的交易频率,频繁的交易次数也有利于建立一种专用性的规制结构来克服交易当事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企业主都有着抑制自身投机倾向的内在激励机制,并形成一种共同的道德认识,其作用使企业从事投机行为的机会成本大大上升,投机行为成功的可能性较小。因而,交易不确定性的降低和交易频率的提高,都有助于专业市场交易规则的确立,并将进一步优化专业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完善专业市场配套服务功能,使其在产业专业化分工推进的基础上促进专业市场向纵深发展。

再次,产业集群形成的需求聚集效应,能吸引众多的消费者,易于开拓市场。从产品差异性和消费者需求角度分析,集群内企业众多,生产能力强,内部竞争激烈,迫使企业选择差异化竞争策略,使产业区内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具有品种多样化的优势,而多个有差异的同类型产品,有利于吸引众多的消费者,消费者可以少付成本在有更多差异产品的集聚中心寻求适合各自偏好的商品,节省了消费者搜寻市场信息的费用,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的多样化培育了商品的空间集聚——集群。麦考密克认为,集群具有市场开拓的外部经济,即集群吸引附近乃至全球的购买者,使得集群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更容易开拓全球市场。

最后,产业集群形成的需求聚集效应和供给聚集效应,能降低产品的价格,利于专业市场形成竞争优势,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支撑。一方面,专业市场是一种贸易的空间集聚现象,将分散的商品需求集聚于某一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使得最终产品的需求水平提高,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能参与高效的分工体系,使得产业链得到延伸,累积了竞争优势,提高了产品的供给水平,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由于需求聚集效应和供给聚集效应的共同影响,使得产品的产量增加,价格降低,大大提高了专业市场的竞争能力。

2.专业市场促进相关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首先,专业市场作为我国现阶段一种比较高效的产品交易市场,可以促进分工的深化,进而可以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中隐含着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这是集群化的基础条件。产品价值链条越长,技术上进行工序分解的可能性越大,不同工序企业的联系越强,产业集群就越容易形成。专业市场的作用就是大大降低了分工深化初期出现的协调成本,使分工在企业之间得到发展。另外,有相当数量的交易者在熟悉了行业内情、掌握了相关技术、积累了一定资金或者出现很好的投资机会的时候,从专门从事贸易活动转而进行专业生产。随着生产者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产业集群就形成了。

其次,专业市场的信息优势,能促进区域内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专业市场的交易行情作为社会大市场的基本行情的缩影,汇集了大量产、供、销的各种信息(包括产品质量、性能、价格以及供求及其趋势在内的各种市场信息),并快速、低成本地向集群企业提供,成为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的主要决策依据之一。通过专业化市场信息的迅速反馈与传递,企业能及时洞察市场环境的变化,捕捉有利的市场机会,降低原材料、中间产品、设备及服务的购入成本,同时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和相应的库存,避免或降低因市场变化而造成的损失,引导着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水平和规模,实现产业集群持续发展,发挥产业集群的生产优势。

最后,专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形成对集群产业升级的强有力支撑。专业市场近似于完全竞争市场,强化了竞争机制的作用力度,带来了集群企业技术进步的动力和压力:一是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促使企业为确保市场地位不得不加快技术开发的步伐,不断推陈出新;二是专业市场促进了集群周边相关产业的密集化,提高了新技术、新产品、新思维的扩散速度,减少了企业的学习成本和技术进步费用。所以,激烈的市场竞争能够促进企业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有助于推动产业集群内部的产品、技术和企业结构的优化,推动集群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

二、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互动机制的实践启示

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专业市场伴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而发展,出现商品量的扩张、质的提高和市场辐射半径的延长;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培育和丰富了市场主体,从而促进了专业市场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在专业市场比较发达的地方一般有其相关的产业做支撑,而在产业发展较快较好的地区,也建立了相应的专业市场与之相配套。通过对我国有代表性的三大专业市场(绍兴纺织品专业市场、海宁中国皮革城、桐乡濮院羊毛衫市场)年成交额和相关产业群产值进行相关性分析,来讨论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之间的相关性到底有多大,运用相关系数计算的统计公式:

分析结果值ρxy分别为0.82、0.60、0.74(计算过程略),这显示着三大专业市场的扩张与产业集群的发展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表明了专业市场在促进区域分工与产业集聚式发展方面的贡献相当明显;同时也表明了产业空间集聚的发展又推动了专业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形成了经济增长的长波效应。

所以,走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互动发展的道路,符合我国工业化起步阶段和市场经济初期的基本要求。专业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了销售网络,帮助它们完成资本积累,促进了相关产业集群的产生,进而形成互为依托、联动发展的格局,并进一步聚集了国内外的相关生产要素和市场信息,形成了良好互动的集聚机制。“建一个市场,带一批产业,兴一个城镇,活一块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经验,值得我们推广。在国际国内享受盛誉的专业市场,一般都是市场与产业集群相伴相生的专业市场(如表所示)。

三、结论

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产业集群的需求聚集效应和供给聚集效应能促进专业市场的发展,反过来,专业市场的良性发展也能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与良性发展,所以,我们应该促进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协调发展,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具体必须依靠企业、市场、政府等方面的共同努力。企业方面,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快产品和技术创新,积极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市场方面,应稳步推进体制改革,找准特色和市场定位,注意各专业市场的空间布局,协调发展好等级市场之间、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之间的关系,加强规范化管理,杜绝假冒伪劣商品;政府方面,要转变管理职能,增强服务职能,大力营造有利于集群企业与市场协调发展的环境和条件,鼓励和推广市场、企业的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郑勇军,等.解读“市场大省”——浙江专业市场现象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2] 石忆邵.市场、企业与城镇的协同发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3] 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4] 陶金国.传统产业集群与专业化市场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05(5).

[5] 杨强,姚岗.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互动发展[J].经济纵横,2005(6).

[责任编辑张凌]

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研究 篇4

三十多年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造就了一批在全球都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产业集群, 中国经济的成就很大程度是这批产业集群发展的结果。但中国的产业集群以传统低端制造业为主, 处于全球价值链的最底层, 经营模式已走到尽头, 转型为创新型集群成为必然选择。在创新型集群中, 创新不是线性的、单个企业的行为, 而是非线性的, 强调企业、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和公共管理机构的不断相互协同以达到创新目的, 从而改变传统集群依靠大量有形资源投入的局面, 并让收益为集群成员共享, 对应的创新模式称之为协同创新。

传统意义上的产业集群是由大量、无核心、专业化的中小企业组成的马歇尔式产业集群。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龙头企业正在替代中小企业成为产业集群的主导力量和重要参与者 (Markusen, 1996) 。龙头企业有时也称为领导企业 (leading firm) 、焦点企业 (focal firm) 、大企业 (large firm) , 焦点企业与业务伙伴之间将结成创新网络, 将业务的创新行为纳入到龙头企业的协调与管理, 从而系统化地提升集群整体竞争力以及创新能力。

当前, 我国正处于调结构、促转型的关键时期, 了解龙头企业对创新有较大的现实与理论意义。基于此, 本研究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展开实证研究, 分析集群企业与龙头企业、普通企业、辅助机构交往时对创新的影响, 从而了解龙头企业对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1. 集群内的知识网络与协同创新

网络是市场和组织的相互渗透形式, 是具有某一核心的松耦合组织 (Krugman, 1991) 。产业集群是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企业网络 (林竞君, 2004;Johnston, 2004) 。集群内的企业之间不仅包含了市场交易关系, 还包含信任、合作、嵌入、相互锁定等特征, 使集群内部的企业成为一个相互依赖的整体 (朱海就、陆立军、袁安府, 2004) 。集群企业网络可分为“合作型网络”和“支持型网络”, 前者包括供应商、客户、同业竞争者, 后者包括地方政府 (含创新中心) 、行业协会或商会、大学研究机构和金融机构 (Lee, Penning, 2001) 。

产业集群将有力支持集群企业的协同创新 (Furman, Porter, Stern, 2002;丁魁礼, 钟书华, 2010) 。创新是一个交互的社会学习过程, 地理邻近性有助于企业在学习中获得正外部性 (Capello, 1998;Saber, 2009) 。创新环境为一种空间集聚体, 在这种集聚体里, 创新网络是通过行为主体在多边交易过程中的学习和不断进行创新这种学习系统的积累而得到发展的 (Perrin, 1989, 1991) 。集群内部存在知识溢出效应, 尤其是缄默性知识的溢出效应, 是促进集群创新网络发展和集群经济增长的最根本动力 (Freeman, 1991;魏江, 2003) 。

2. 龙头企业的跨集群知识网络与协同创新

集群中的知识扩散和知识创造是一种普遍的、集体的行动。然而, 产业集群的知识扩散是非均匀的 (Giuliani, 2005;Kesidou, Szirmai, 2008) , 拥有强大知识资源及能力的企业往往会成为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中心。知识创新网络中总存在龙头企业领导着技术和知识的传播 (Uzis, 1997;Boarl, 2001;Agarwala&Cockbum, 2006) , 龙头企业充当集群知识网络的核心节点, 在集群知识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龙头企业拥有该产业内最有价值的技术和知识能力。Lissoni (2001) 对意大利北部Brescia机械集群的研究也表明, 产业集群依赖于少数几个企业来协调内部的活动, 促进创新。

而且越成功的集群, 其越倾向于发展成一个封闭的系统, 进而逐步丧失获取应变市场变化所需的能力, 直至集群的消亡 (Markusen, 1996;吴晓波, 耿帅, 2003) , 而外部联结和知识资源可以减少地方集群的“锁定”和“过度嵌入”的风险。集群的开放性, 以及对集群外部更大的市场和更新的知识资源的不断追求是集群成功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Malecki, 2002;Wim, Gilsing et al, 2009) 。尽管知识在本地的溢出效率要高于跨区域溢出效率, 但决定性的、非累积的关键知识流动通常由“跨区域管道 (global pipeline) ”来传播, 从而防止过度嵌入所带来的本地套牢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吸收集群外部的知识与资源, 实现集群企业的持续发展 (Owen-Smith, Powell, 2004;Gereffi, Humphrey&Stugeon, 2005) 。龙头企业占据特殊的网络位置而成为产业集群的“知识守门人” (knowledge gatekeepers) (Giuliani, 2005) 。

3. 基于核心企业的网络关系对协同创新的影响

对网络分析离不开嵌入性 (embeddedness) 概念, 嵌入性首先由Polanyi (1944) 提出, 认为人类经济嵌入或缠结在经济或非经济的制度当中, 非经济制度的引入是非常重要的。Granovetter (1985) 将嵌入分为关系嵌入性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与结构嵌入性 (structural embeddedness) , 后面关于嵌入的研究是以此划分为基础的。

基于网络嵌入可划分为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的思路, 参考多人 (朱海燕, 2008;吴晓冰;徐蕾, 2012) 对网络关系的衡量指标, 本研究主要从关系强队和网络范围进行分析。Granovetter (1973) 首先提出了“强关系” (strong ties) 和“弱关系” (weak ties) 的概念, 指出强关系在人际关系和组织间关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以组织间关系支撑的商业行为中。Ostgaard&Birley (1996) 则以英国数百家存续时间2年~10年的企业为对象, 研究结论表明, 拥有一个强关系的网络对企业成长是有益的。罗家德 (2005) 认为, 强关系之所以能够帮助企业克服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和危机, 其原因在于组织之间经常性的交流和往来交易, 能够在组织之间形成信任感并传递影响力。网络范围意味着与业务关系组织进行交往的数量, 有些作者用网络规模或网络密度表示。Zhao&Aram (1995) 以中关村6家企业作为样本, 实证研究得出:企业家可以通过网络活动获得有价值的资源, 从而实现企业的竞争优势。Jianwen Liao&Welsch (2001) 利用美国国家中小企业研究小组的数据资料, 分析得出广泛的社会关系确实增加了非技术企业的成长愿望。Galunic&Moran (1999) 也发现网络规模与销售额正相关。

集群通过集群内知识溢出和集群学习可导致集群内部知识的转移和共享 (Porter, 1998:Lazerson, Lorenzoni, 1999) 、产生和扩散 (Gertler, Levitte, 2005) , 进而促进集群企业的协同创新和成长 (Baptista, Swann, 1998) 。但只关注集群内的知识流动是不行的, 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集群企业既享受到本地知识网络和提供的勃勃生机, 又通过跨区域交流或“全球通道”共享跨集群网络知识 (Bathelt, Malmberg et al., 2004;Gentler, Levitte, 2005) , 而龙头企业发挥着重要的中介节点功能。

基于龙头企业在集群内外网络中的节点中心地位, 而企业交往的对象包括供应商、经销商、同行等业务伙伴及商会、培训机构、贸易协会、地方政府、中介机构等辅助机构。将知识流动分为知识获得、知识输出, 因而提出以下相应假设。

假设1:集群企业的网络特征对其知识获得有正面影响。

H1a:集群企业与集群内龙头企业的业务交往强度对知识获得有正面影响。

H1b:集群企业与集群内非龙头企业的业务交往强度对知识获得有正面影响。

H1c:集群企业与集群内中介交往强度对知识获得有正面影响。

H1d:集群企业与集群外业务交往强度对知识获得有正面影响。

H1e:集群企业与集群外中介交往强度对知识获得有正面影响。

H1f:集群企业与集群内龙头企业的业务交往范围对知识获得有正面影响。

H1g:集群企业与集群内非龙头企业的业务交往范围对知识获得有正面影响。

H1h:集群企业与集群内中介交往范围对知识获得有正面影响。

H1i:集群企业与集群外业务交往范围对知识获得有正面影响。

H1j:集群企业与集群外中介交往范围对知识获得有正面影响。

(2) 假设2:集群企业的网络特征对其知识输出有正面影响。

H2a:集群企业与集群内龙头企业的业务交往强度对知识溢出有正面影响。

H2b:集群企业与集群内非龙头企业的业务交往强度对知识溢出有正面影响。

H2c:集群企业与集群内中介交往强度对知识溢出有正面影响。

H2d:集群企业与集群外业务交往强度对知识溢出有正面影响。

H2e:集群企业与集群外中介交往强度对知识溢出有正面影响。

H2f:集群企业与集群内龙头企业的业务交往范围对知识溢出有正面影响。

H2g:集群企业与集群内非龙头企业的业务交往范围对知识溢出有正面影响。

H2h:集群企业与集群内中介交往范围对知识溢出有正面影响。

H2i:集群企业与集群外业务交往范围对知识溢出有正面影响。

H2j:集群企业与集群外中介交往范围对知识溢出有正面影响。

关于知识获得与知识溢出关系及影响协同创新绩效的假设:

H3a:知识获得对知识溢出有正面影响。

H3b:知识获得对协同创新绩效有正面影响。

H3c:知识溢出对协同创新绩效有正面影响。

具体关系见图。

三、研究设计与假设验证

1. 变量设计

参考Senjem&Reed (2002) 、Burt (1983) 、Marsden (1990) 、邬爱其 (2004) 等, 与集群内外的业务交往强度用对应的与供应商、客户和同行交往的频率表示, 实际得分取与三个对象交往频率的平均值;与集群内外中介交往强度用对应的与大学交往、科研机构交往、技术咨询机构等交往的频率表示, 实际得分取与上述对象交往频率的平均值。知识获得和知识输出的测量参考Capello (1999) 、Norman (2004) 、刘光容 (2007) 等, 均有4个测量。协同创新绩效参考Love&Roper (2001) 、Humphrey, Schmitz (2002) 、朱海燕 (2009) 等研究, 由4个问项构成。

2. 数据收集

问卷发放的的产业集群包括萧山钢构业集群、化纤业集群、汽配业集群、绍兴纺织业集群、余杭区的布艺业、湖州的服装业集群、乐清的低压电器集群及慈溪的小家电业集群。问卷发放时间为2014年6月~2014年9月, 共发放问卷317份, 回收的有效问卷164份。回收问卷表明:民营企业最多, 约占95.7%;创办企业时间在10年以上的占41.4%;34.5%企业人数的范围在50~100人以下;现有企业总资产在1000万以上的比例为46.6%;总产值在1000万以下的比例为31.9%, 在5000万以上的比例为30.2%;79.3%的企业产值不能排当地同行业前10, 20.7%的企业产值能排当地同行业前10。由此可见, 本次调查的对象中, 民营、中等规模企业居多。

3. 因子分析

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各类交往强度、交往范围采用3.1的测量方法, 不用进行因子分析。需要因子分析的变量是知识获得、知识输出及协同创新绩效。将164份样本数据随机分为两部分, 选取82份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剩下的82份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 对应的KMO值最小的为0.798, 而且负荷均大于0.5 (具体数字限于篇幅省去) , 说明各变量具备较好的构建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x2/df小于3, P值小于0.05, RMR、RMSEA值小于0.1, TLI、CFI大于0.1, 各问项的系数均大于0.5, 显示了较好的拟合度 (具体数字限于篇幅省去) 。

4. 假设检验

从整个模型的效果来看 (见表) , x2/df为1.065, 小于3;TLI为0.913, CFI为0.921, 均大于0.9, RMR为0.023, RMSEA为0.073, 均小于0.1, 模型的拟合度符合测量要求。

从变量关系看, 对知识获得具有显著性影响的有:集群内龙头企业的业务交往强度、集群内非龙头企业的业务交往强度、集群内中介交往强度、集群内龙头企业的业务交往范围、集群内非龙头企业的业务交往范围, 但因为群内非龙头企业的业务交往范围对知识获得的回归系数为负数 (-0.217) , 因而对应假设成立的有:H1a、H1b、H1c、H1f, 不成立的有H1d、H1e、H1g、H1h、H1i、H1j;而对知识输出具有显著性影响的有:集群内龙头企业的业务交往强度、集群内龙头企业的业务交往范围, 对应假设成立的有:H2a、H2f, 不成立的有H2b、H2c、H2d、H2e、H2g、H2h、H2i、H2j。另外, 还可看出, H3a、H3b、H3c成立。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1. 研究结论

(1) 与集群内龙头企业的网络交往对集群企业的知识流动产生显著性影响。从实证结果看, 无论是与集群内龙头企业的业务交往强度, 还是与集群内龙头企业的业务交往范围, 都对集群企业的知识获得及知识输出产生显著性正面影响。龙头企业往往意味着先进的技术、更新的知识、更高的标准, 而且龙头企业为适应动态的竞争, 需要不断的提升自我, 除了自身创造知识外, 还会从集群外获得更多的信息与知识, 成为集群外向集群内引进知识的管道。当集群企业通过业务交往与这些龙头企业发生联系时, 将成为知识的获得者, 而后在与其他集群企业交往时, 将发生角色变位, 成为知识的输出者。

(2) 网络交往对集群企业的知识获得较知识输出影响要大。从统计实证的结果看, 对知识获得有显著影响的包括有4项:集群内龙头企业的业务交往强度、集群内非龙头企业的业务交往强度、集群内中介交往强度、集群内龙头企业的业务交往范围, 但对知识溢出有影响的只有集群内龙头企业的业务交往强度、集群内龙头企业的业务交往范围2项, 可能的解释原因是:问卷发放对象是浙江的传统制造业企业, 多数是中小企业, 技术与管理水平有限, 知识储备不足, 导致这些企业在集群网络交往中, 更多的是扮演知识接收者, 而非知识溢出者的角色。

(3) 知识流动对协同创新具有正面影响作用。知识流动包括知识获得与知识输出。从实证结果看, 集群企业的知识获得与知识输出均对协同创新产生显著性影响, 从回归系数看, 知识获得较之知识输出对协同创新的影响更大, 表明集群企业获得知识更有利于自身的创新活动。另外, 知识获得对知识输出产生显著性影响, 表明集群企业的知识获得通过知识输出而对集群企业的协同创新产生影响。

2. 对策建议

(1) 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龙头企业拥有最有价值的技术、知识贮备及创新能力, 而且龙头企业作为集群内外“跨区域管道”, 避免地方集群的“锁定”的风险。应当鼓励集群中的资源优化组合, 培育核心企业队伍, 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鼓励核心企业和当地企业形成供应链、营销网络, 促进当地网络的知识流动等。

(2) 鼓励企业与集群外组织合作交流。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背景下, 每个企业必须以全球作为商业疆域。而政府间应为更多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同时政府要鼓励核心企业与外部甚至国际上技术能力雄厚的同行或相关企业合资经营, 积极为当地引进知识性服务业, 以推进这些企业的学习与创新。

(3) 大力扶助知识型服务业。知识型服务机构作为专门从事知识创新与研究的机构, 是具有较强时效性的高技术信息研发中心。政府应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提供技术服务、专业鉴定、检测、认证等知识型服务机构, 成为有效知识源, 快速地促进企业创新。

摘要:发挥龙头企业作为集群内外知识网络中心节点的角色, 促进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是创建创新型集群的重要举措。基于问卷调查和检验表明:知识获得和知识输出均对协同创新产生显著性正面影响;与龙头企业的网络交往对集群企业的知识流动具有显著性正面影响;网络交往对集群企业的知识获得比知识输出的影响要大。最后, 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Furman, J., Porter, M.&Stern, S.The determinants of 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J].Research Policy, 2002, 31:899~933.

[2]Gereffi G., Humphrey J., Sturgeon T.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J],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2005, 12 (1) , February:121~132.

打造无锡物联网产业创新集群 篇5

在中国科学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物联网有一个生动的名字,叫“感知中国”。记者了解到,目前江苏省科技厅正积极推进无锡“感知中国”中心示范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无锡物联网产业

创新集群的形成。

为加快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和国家传感信息中心(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强化示范引导作用,无锡市决定从现在起,用3年时间逐步建成感知工业、感知安保、感知交通、感知环保、感知园区、感知

医疗、感知电力、感知物流、感知农业等9个领域的应用示范工程。

据了解,江苏省、无锡市与中科院投资5亿元共建的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目前已全面启动,筹建中的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也分别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签署共建无锡中科传感器研发中心、中科微电子工业技术研究院、无锡中科传感器网络信息技术中心、无锡中科泛在信息化制造研发中心、无锡中

科环境监测技术研发中心和无锡中科智能信息处理研发中心等物联网产业技术链创新机构。

与此同时,江苏省、无锡市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签署了共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协议,无锡清华高新技术研究院智能传感网研发中心、无锡北邮感知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无锡信大气象传感网科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中心、南理工无锡传感网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南邮无锡传感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纷纷入驻无锡。围绕物联网产业的技术创新集群正在迅速形成,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

也因此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无锡)传感网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围绕物联网产业创新服务,江苏省、无锡市联合投入4.2亿元,主要依托无锡微纳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的无锡传感网产业产学研联合创新服务平台正在抓紧实施,将建成设计与仿真、工程化专用测试、外场测试、器件系统环境试验和柔性中试线等产业技术开发平台和20 多万平方米的创业孵化平台等,面向物联网产业各类创新发展机构提供全面的技术创新和创业

孵化服务。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篇6

关键词:产业集群 创新能力 评价体系 模糊综合评价

一、引言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早在20世纪初就引起了众多经济学家的关注。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是一种有利于创新和构建创新优势的制度安排,具有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经济效益。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在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市场竞争已从企业层面向产业集群层面演化,集群发展已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发展潮流,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国、各地区都非常重视产业集群的发展,实施积极的集群创导,制定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当前,我国许多经济区域,尤其是沿海一带涌现了大量产业集群,它们有力地推动了技术进步和扩散,促进了地区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的产业集群发展非常不平衡,大多数产业集群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水平较低、产品档次不高的特点非常明显,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不足。

因此,对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有利于企业了解自己面临的发展环境,科学地认识自身的创新与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创新战略,增强竞争优势;也有利于政府主管部门客观认识所辖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状况,制定合理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

二、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是指在一个产业集群范围内,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创新主体的积极性,高效配置产业集群创新资源,将创新构想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综合能力。它是产业集群对知识积累、学习能力、竞争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能力的有机整合。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以创新理论为指导,结合产业集群的特点,按照系统全面、科学实用、可操作性、灵活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原则来构建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为,首先通过查阅文献、深度访谈等方法,初步探究影响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的因素及其条款;接着在较小范围内进行预测试,删除掉部分不必要或不重要的条款;最后进行大范围正式测试,开展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相关系数分析和因子分析,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并得到各指标的因子载荷。

本文从四个层面构建了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反映了产业集群的整体技术实力,是决定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它通过影响技术创新活动的层次和深度,制约产业集群创新活动的开展。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新技术使用数量、技术创新扩散程度、技术人员比重、信息化程度、新产品开发数量和企业设备更新速度。

(二)创新绩效

创新绩效即创新的成果,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必须最终体现到创新绩效上。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用群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专利申请及授予量、产业集群经济效益、集群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四个指标来衡量。

(三)创新投入

创新投入资金量,对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有很大影响。集群内各企业为保证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研发资金的投入是必要的。这其中,既有绝对量的考查,也有相对量的考查。R&D经费投入、R&D经费占销售额比重、群内企业人均培训支出等三个指标体现了产业集群的创新投入力度。

(四)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是产业集群创新活动有效运作的外部力量。在硬件既定的前提下,环境对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有决定性的影响。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才能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从创新的过程来看,企业、政府、中介服务机构、高校及科研机构、当地的文化和价值观所决定的技术实力,对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有重要影响。因此,中介服务机构数量、高校及科研机构数量、政府支持力度、群内创新文化等四项指标是产业集群进行创新活动的基础,决定着创新环境的好坏。

三、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

假设现在要对某个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以供投资人或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参考。

(一)建立评价指标集

根据本文第二部分建立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得到因素集E={技术水平I1,创新绩效I2,创新投入I3,创新环境I4}。

(二)确定因素集的模糊权重向量:A=(a1,a2,a3...am),Ai=(ai1,ai2,ai3...aim)

本文第二部分已指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权重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加以确定,这与传统使用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相比,具有较大的客观性和优越性。

在获得各指标因子载荷的基础上,二级指标的权重依据因子分析各主因子方差贡献率来确定,三级指标相对权重由其因子荷载大小确定,以“新技术使用数量”为例,其权重为0.8157/(0.8157+0.8233+0.7028+0.5943

+0.7115+0.6627)。具体计算过程限于篇幅,不再列示,最终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权重见表1。

(三)确定评语集:V={v1,v2,v3...,vn}

vj(j=1,2,...,n)表示由高到低的评语。模糊综合评价主要是给予所有对评价对象有影响的因素综合考虑,这样就能从评语集中获得一个最优的评价结果。要想得到较准确的评价结果,评语等级需划分得更细,而相应评价过程就会繁琐、难以把握,所以对评语等级要作出适当的选择。基于技术角度和可操作性的考虑,本文的评价集合采用五个等级,即V={v1,v2,v3,v4,v5}={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差}。

(四)建立模糊关系矩阵R

由于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复杂性,定性、定量指标同时大量存在,因此采用调查、专家评估打分的方式确定。设专家人数为X,xij为把因素Ii评为vj的专家人数,则:

rij=xij / X (1)

而R=(rij)m×n,可以得到R。

邀请政府相关部门人员、学者、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对要考查的产业集群进行评价,共筛选出有效问卷10份,整理后见表1。

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B1=A1oR1=(0.07943,0.27392,

0.46131,0.15087,0.03447)

B2=A2oR2=(0.04294,0.16227,

0.48913,0.21840,0.08726)

B3=A3oR3=(0.12982,0.39726,

0.3,0.13646,0.03646)

B4=A4oR4=(0.17525,0.47817,

0.22649,0.07242,0.04767)

(五)二级模糊综合评价,进行复合运算,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B=AoR (2)

将上面求得的向量B1,B2,B3,B4作为二级模糊评价的模糊关系矩阵,则 B=AoR=(0.08749,0.28506,

0.41982,0.15815,0.04948)。

(六)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的分析

对于各种不同的评价结果,相应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实践中常用的处理方法有简单平均法、最大隶属度法和加权平均法。评价结果为常数的情况适用简单平均法,需要量化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则选择加权平均法。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评价一个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而不是在多个对象之间选择一个,故采用最大隶属度法,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比较简便,且合理性比较强。

设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为:B=(b1,b2,b3,...bn),bs=max{bj}。则该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模糊评价结果为bs,属于第s个评语等级。由上面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可知,max{bj}=0.41982,s=3,因此可判断该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属于“一般”。

进一步分析,由二级评价结果中第3个评语的隶属度0.41982最大,可知该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属于一般水平,且与评语2的隶属度0.28506最接近。这表明:该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早已达到一般水平,与较好的水平差距不算太大。故该产业集群需要继续努力以保持、巩固阶段性成果,使创新能力尽快达到较好的水平。从一级评价结果看,4个二级评价指标中技术水平、创新绩效这2个指标属于3级评语的隶属度明显大于其余4个级别的评语,因此这2个指标都属于中等水平;而创新投入、创新环境这2个指标属于2级评语的隶属度即处于较好的水平。创新投入、创新环境较好而技术水平、创新绩效一般,这反映出该产业集群存在经营管理问题,或者是存在其他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如制度不合理、创新机制不健全等。

四、结语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涵义、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在查阅文献和访谈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和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并介绍了评价的整个过程。该评价体系简单适用,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在现实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①陈林生. 以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05(4):108—110

②赵忠华. 创新型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与绩效研究[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1—72

③孟芳. 特色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构建[J]. 《商业时代》,2011(7):116—117

④杨冬梅,赵黎明,陈柳钦.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0):79—81

⑤胡蓓,古家军.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7):144—147

⑥古家军,谢凤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6):480—481

⑦刘峰,林涛,龚卢芳.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判研究[J].《江西科学》,2007(6):334—337

〔基金项目:2011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以产业集群为指向的河南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1B802)阶段性成果〕

(尹猛基,1982年生,河南信阳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创新管理)

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研究 篇7

1.1 创意产业集群是个复杂适应性系统

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是J.Holland教授于1994年提出的, 其主要内容是指按一定规则进行非线性相互作用的行为主体所组成的远离平衡的动态系统, 这个系统通过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不断进化。创意产业集群具有复杂适应性系统的特征, 其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创意设计者、创意产品制造商、经纪人、行业组织协会和中间商 (以下统称系统集成商) 等行为主体构成, 这些组成成分构成了创意产业集群的子系统, 子系统各自具有不同的运动模式;创意产业主体之间及其与所处的环境之间处于不断相互适应的非平衡状态。

1.2 创意产业集群具有模块化网络组织的特征

模块化组织网络是Lei, Hitt & GoIdhar, Sanchez & Manhoney等学者所描绘的以产业、产品生产的可模块化为前提, 用关系将生产和组装模块的企业连接起来形成的开放式网络组织, 是适应模块化技术而形成的新型组织形式, 它不受地域的限制, 既可以指地理位置毗邻的产业集聚地, 也可以指跨地区、跨国界的组织网络。创意产业集群具有模块化组织网络的特征, 它是由大量的创意产品设计者、大量的系统集成商和创意产品制造商等主体集聚在某一特定的地理空间, 根据各自的职能定位进行纵向柔性分工和模块化生产。

2 创意产业集群模块化网络的组织模式

2.1 模块化组织模式图解和运行机制

创意产业包括的门类很多, 按照北京统计局划分的创意产业主要包括:软件、网络计算机服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和设计服务、广告会展和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和其他辅助服务九大类, 在每一个创意产业集群中可能同时集聚一个或几个门类的创意产业, 每个产业中又包含很多横向差异性明显的专业化创意产品设计企业, 每个企业在其创意领域内为客户提供小批量、专业化、不同风格的创意产品或服务。

2.2 创意产业集群模块化网络系统组织模式的几个特点

(1) 多层次和自组织的结构

创意产业模块化网络组织是个复杂系统, 系统内部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识信息。一种是决定模块联系规则的公共知识信息, 又称显性信息;另一种是被每个模块包裹的隐藏信息, 它是高度背景化和个性化的知识信息, 是组织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各具有不同的创造能力和技术知识水平的创意企业依靠组织内部公开的界面规则或关系契约在创意设计、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实现灵活的专业化分工和松散的耦合, 形成非线性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网络合作关系, 这种多层次的、灵活的网络关系的确立既能有效保证生产网络中功能模块整体的协同和总体目标的实现, 又使得各功能模块能够凭借内部隐含的私人信息自发化。

(2) 组织文化开放化

创意产业模块化组织生产网络具有较强的兼容开放性, 创意企业聚集在一起, 共同发展同一产业, 因此信息高度透明, 企业交往频繁, 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共享, 也有利于形成以信任为基础的、崇尚合作、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创意产业集群本身是个和外界不断交流的系统, 其与外部环境之间保持频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 这种交流机制主要表现为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外界及全球的联系, 以及信息、技术、知识、产品、资金等要素快速地流出、流入, 这种交流机制是创意产业集群保持持久创新和竞争优势的动力源泉。

3 创意产业集群模块化组织网络的创新机制

3.1 竞争创新机制

在创意产业集群模块化网络组织系统内部, 由于规模和地位相当的中小企业数量众多, 搜寻成本减少, 便于在价格、质量和产品差异化程度上形成一定的评价尺度。因而在各模块供应商、中间商和产品制造商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竞争, 而且竞争贯穿于企业生产创新活动的全过程, 从最初的要素投入、中间的研发试制到最后进入市场的创新过程中都存在着企业间的竞争行为。在要素的投入阶段, 企业间的竞争行为主要表现为在吸引和保留技术人才、获取金融资源从而启动创新活动、获取专利使用权及签署排他性技术许可协议等方面的竞争;在研发试制阶段, 主要表现为在研发投入、技术设备和创新速度方面的竞争;而在市场进入阶段又表现为对目标客户的竞争。同时企业还面临着集聚体外的同行的市场竞争, 企业集聚面临的竞争压力迫使企业必须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在产品质量和产品差异化上增加技术优势, 通过持续创新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不断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产品需求, 从而形成核心竞争力, 持续保持竞争优势。

3.2 知识交流创新机制

创意产业集群模块化生产网络是一个以动态分工和知识共享为特征的开放的生产系统, 其具有的柔性和动态的组织结构、兼容和开放的组织文化为网络组织完成知识流动和整合过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为知识的传播和创新提供了媒介和平台。知识在创意企业之间形成多向持续传播、共享、吸收和整合的过程, 构成模块化产业集群网状知识创新系统, 在系统内部创意企业不仅可以以低成本获取合作伙伴的知识和技能, 而且还可以将获取的知识与自身的核心能力相结合, 进行独立模块的知识创新, 提高模块生产效率和创新水平。同时, 建立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交换和集成基础上的生产组织网络可以利用多个平行的虚拟研发团队的分模块研发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因而能够极大地提高和增强整个网络组织的创新效率和创新能力。

摘要:创意产业集群模块化网络组织生产模式是为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变幻莫测的需求结构及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生产组织形式和企业管理模式, 它能够为集群内的企业提供一个高效运作合作网络平台, 使集群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中国创意产业集群在未来发展中应充分利用模块化的生产组织形式, 在实现地理范围内的网络创新发展的同时, 主动融入全球模块化生产网络中, 以最大化分享创新收益。

关键词:模块化网络组织,创意产业集群,创新机制

参考文献

[1]张梅青, 万陶.基于复杂性的创意产业集群组织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9 (6) .

[2]Akifumi Kuchiki and Masatsugu Tsuji.From Agglomeration toInnovation:Upgrading Industrial Clusters in Emerging Economies, NewYork:Palgrave Macmillan, 2010.

[3]Brian Wixted.Innovation System Frontiers:Cluster Networksand Global Value, DE:Springer, c2009.

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研究 篇8

2012年10月份, 美国商务部对华光伏企业做出的双反终裁就像是一根最后的稻草, 使之前各个地方政府和众多投资者青睐的新兴产业一下子变成了烫手山芋, 使中国花费了10年时间发展起来的光伏产业迅即变成了泛滥成灾的局面, 也让那些分布在全国各地难以统计的“光伏基地”、“太阳园”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一时间被媒体称为“光伏梦碎”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中国光伏产业遭遇反倾销的产业层面原因

毫无疑问, 此次美国的“双反”带给中国光伏产业的毁灭性打击是前所未有的, 然而痛定之后的反思却也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 完全依赖国外市场的中国光伏产业必定不是一个健康的产业。从世界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看, 其主要还是在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下发展, 而发达国家的产业政策受国际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 一旦发生经济衰退的势头, 各国纷纷采取削减对光伏产业的补贴政策或延缓推出光伏产业发展的刺激政策, 势必将直接影响光伏产业的发展并最终作用在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 处在产业链中低端的中国企业受到打击也就在所难免了。

从产业链整体层面来分析, 光伏产业上下游价格均大幅度下降光伏组件产品价格从10年前的6美元/瓦下降到目前的1美元/瓦, 太阳能发电成本从1美元/度下降到1元/度, 多晶硅进口价格从2008年最高时的接近300美元/公斤下降到2012年6月的23.6美元/公斤……这样的下跌固然给相当一部分企业带来了困难, 但从产业发展演变的角度来分析, 这样的大幅度跌价又是包括光伏产业在内所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存在的一个中间过程, 即产业规模经济形成过程中产能严重过剩从而必然出现的一个产业整合过程。

其实, 即使是没有“双反”, 中国的光伏产业也已经到了整合的时期。产能过剩本就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 这个阶段正是产业调整升级的一个契机, 而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正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源泉。从下面的新兴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的分析, 我们可以了解到, 中国光伏产业集群发展的受挫不是发展模式的错误, 而是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违背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规律的现象, 表现为在产业投资能力形成阶段没有同国际市场进行足够的技术交流, 单纯依靠的是规模型的生产能力, 这是无法顺利过渡升级到创新能力形成阶段的。缺少了来自于技术创新市场竞争力的支撑, 使产业发展停留在投资阶段并受到国际贸易环境的严重影响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新兴产业的集群创新机制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有效的发展模式, 已经逐渐成为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集群区域内, 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和知识循环在地理区位靠近的条件下得到改善, 创新机会也在地理接近的条件下得到增加。创新理论的提出者熊彼特发现, 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在时间和空间上集群出现的特征, 即技术创新并非孤立事件或均匀分布, 而是趋于集群, 表现为创新集群。

在发展中国家, 在中国, 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在地理上集聚的现象很普遍。无论是从提高区域竞争力的角度, 还是从产业发展的方面来考虑, 集群创新机制都是相对适合于目前中国环境条件的产业发展模式。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产业集聚的多寡和大小, 而是看是否其过程是否符合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 对于新兴产业而言, 产业集聚的发展过程是同传统产业集聚有所不同的, 其发展过程如图一所示:

从图中, 我们可以了解, 不同于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 新兴产业从产业技术出现开始, 而不是从技术转移引进等多维度获得模式。这就要求在产业集群的初期, 主要特点是让新兴产业的技术在核心企业中能够得到消化吸收, 并在集群内部进行良好的内部扩散, 从而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对于中国的新兴产业发展而言, 一般都会通过集群式发展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的生产能力形成, 并顺利过渡到投资能力阶段。中国的光伏产业也通过集群式发展顺利过渡到投资能力形成阶段, 而且是仅仅停留在这一阶段, 这就产生了两个受制于人的问题。其一是中国的光伏产业发展并没有内部扩散, 即内部市场消化的支撑基础, 从一开始我们就主要依靠的是国际市场;其二是没有尽快在投资阶段通过技术市场的竞争升级到创新能力形成阶段。既缺少来自于产业技术创新的市场竞争力, 又缺少国内市场规模的有效支撑, 也就难免会让整个产业的发展受制于国际贸易环境和国外产业政策的限制了。其解决办法不是产业集群创新模式的改变, 而是在光伏产业全球价值链中分析中寻求进行集群创新的突破方向和方法。

四、中国光伏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的SWOT分析

SWOT分析不仅是企业战略的分析方法, 也是产业层面战略决策分析的一个重要手段。这里我们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中国光伏产业集群化发展情况及内部和外部条件进行分析, 概括并总结集群化发展的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其中, 优、劣势分析主要是着眼于国内光伏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 而机会和威胁主要是分析当前光伏产业集群所面临的来自于外部环境的挑战及国际发展趋势。

1、优势 (S)

中国光伏产业集群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光伏产业园区, 光伏产业园区是原本是运用政府的力量形成光伏产业的地理集中, 创造一个全新的产业集群, 从而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和竞争优势, 可以说光伏产业园区是产业集群的一种实践体现, 而产业集群是光伏产业园区的一种本质特征。

我国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 在国内已经形成了江苏、河北、浙江、江西、河南、四川、内蒙古等区域产业中心, 并涌现出一批国内外知名且具有代表性的企业, 主要企业也初步完成垂直一体化的整合, 加快海外并购和设厂, 开始向国际化企业发展。

我国光伏产业的区域集群化发展的优势已经初步显现, 现在很多西方光伏技术都要拿到中国来实现产业化。世界上很多高端的光伏技术都在中国落地生根, 有些研发成果在20年前就已经在实验室诞生了, 却只是在近几年才在中国实现了应用和产业化。例如德国光伏技术商QCELL的技术力量很强, 产品技术和效能都很高, 但却缺少技术载体。因此, 中国可以充分利用产业优势来占领技术高地。

2、劣势 (W)

如果依据传统的理论分析框架, 那么中国的光伏产业也许并不应当存在, 更不要说成为全球第一的光伏电池和组件生产国。我国光伏产业不仅长期面临原材料在外、市场在外的问题, 制造业的关键设备依赖度也较高。

在原材料方面, 我国多晶硅2010年进口占总需求的50%以上虽然今年多晶硅原料的进口比例不到50%, 但局部地区的光伏产业还存在“来料加工”的状况, 基本成为国外光伏产业的简单加工基地。

在市场方面, 2010年, 中国光伏产品90%都是出口, 只有10%是国内市场需求。市场的缺失导致我国光伏企业无法参与规则和标准的制定, 只能被动接受标准的修订与更新, 这也直接导致国际市场的任何变动都能够直接影响到我国的整个光伏产业。

在核心技术方面, 中国整个光伏产业核心技术的缺失, 直接造成了产品附加值低, 间接形成了产业链发展的不平衡。除了少数几家拥有核心技术和专业能力外, 大多数企业还集中在产业链的中间环节, 缺乏应有的竞争优势和足够的抗风险能力。这样的劣势已经导致企业同质化现象的普遍存在, 产业内部的恶性价格竞争也就无法避免。

3、机会 (O)

多数人认为此次“双反”仲裁对中国光伏产业是一个打击, 其实如果能认识到美国贸易壁垒带给中国光伏产业的不利影响, 就不仅不是打击, 反而是进一步整合发展的机会。即便没有“双反”, 中国的光伏企业也应当实施全球化的采购、生产、研发等运营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运用国家化的生产运作是完全可以应对“双反”调查和可能产生的高额关税。

另外, 光伏产品过去一直很昂贵, 在人们观念中属于奢侈品, 这也是导致我国光伏产品在国内市场使用很少, 90%以上出口的主要原因。现在光伏产品价格便宜了, 应该改变观念大力推广和使用绿色清洁的光伏产品, 不但能有效解决碳排放、污染等问题, 关键是可以用前景广大的国内市场来制衡国外贸易壁垒, 不仅是支撑国内光伏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战略策略, 也是中国光伏产业的一个发展契机。

4、威胁 (T)

在我国光伏产业集群化高速发展的同时, 区域性产业产品的严重同质化现象已经越来越严重, 产能增速大于市场增速的势头已经威胁到了光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西部到东部、从内陆到沿海, 中国数十个城市都在打造光伏产业园, 且很多地方都提出了打造千亿级光伏产业园区的目标。依据CPIA的统计, 各地区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千亿元光伏产业有20多个, 产值可达2万亿, 大部分地区均提出建设从上游多晶硅到下游光伏组件及配套辅料设备的全产业链光伏集群。固然集群式发展对于产业发展来说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但不顾自身区域优势与劣势, 不切实际第提出区域发展目标与定位, 不但使规划成为空口号, 造成资源浪费, 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无疑也是一种盲目引导式的损害。

五、结论

“双反”之后, 一部分专家学者将中国光伏产业所遭受的打击部分归咎于中国光伏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模式。本文基于SWOT分析机制论证了“双反”不过是引起中国光伏产业危机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即便是没有“双反”, 中国光伏产业也已经到了产业整合升级的阶段。对于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 集群化创新发展机制没有问题, 问题在于我们缺少前端研发技术的垄断和末端市场来源的控制, 这样的产业发展受制于人当然无可避免。出路在于认识到目前状况不是产业发展危机而是产业整合升级的契机, 一方面以产业技术领先和控制为目的和标准促进国内光伏产业的整合升级, 提供条件让强者做大, 弱者淘汰;另一方面需要国家层面陆续出台开发国内市场的产业促进政策。

摘要:中国光伏产业在遭受美欧等国家“双反”打击后, 目前表现出一种“哀鸿遍野”的趋势, 看起来已经是“光伏梦碎”。而本文通过产业层面的SWOT分析认为, 中国光伏产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只是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 即便是没有“双反”打击, 也已经到了产业整合升级的契机。中国以产业园区为表现形式的产业集群发展方式并没有错, 重要的是如何看待和应对光伏产业整合升级的这样一个关键时期, 这决定着中国光伏产业是从此“一蹶不振”还是抓住契机“凤凰涅槃”。

关键词:光伏产业,集群创新,SWOT

参考文献

[1]张志平, 姚伟.产业集群背景下的光伏企业融资创新能力[J].企业导报.2009 (11) .[1]张志平, 姚伟.产业集群背景下的光伏企业融资创新能力[J].企业导报.2009 (11) .

[2]余中东.中国光伏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探析[J].河北学刊.2011 (9) [2]余中东.中国光伏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探析[J].河北学刊.2011 (9)

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研究 篇9

随着产品和技术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新技术的扩散日益增强,由于企业很难占有所需的智力资本,所以如果只单纯依靠企业自身力量来实现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策略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与此同时,各大科研机构、院所虽然智力资源充足,但缺少一个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的新平台。因此,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作用使二者在相互合作中结成联盟,使得劳动力、资本、信息以及技术等要素在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之间合理配置,通过一系列过程调控,从而形成双方的共赢。据了解,美国企业研发投资回报率平均为26%,有协同创新的大企业投资回报率高达30%,有协同创新的小企业投资回报率更是高达44%,而没有协同创新的企业研发投资回报率只有14%。因此,构建二者协同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使关系错综复杂的系统形成一个有条理的多层次、清晰的分析结构体系,使大量相互关联的因素关系层次化、有章可循,有利于检验大学与科研机构、企业实现出人才、出成果。而建立反馈机制,评估在不同情况下产学研联合模式的优劣,进一步调整模式使其达到在一定条件下的最佳状态,使之更好地为教育和经济发展服务。可见,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效应在源源不断地给企业带来发展动力的同时,也为各大科研机构、院所提供了一个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的新平台。所以,构建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的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对一个区域内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的协同创新绩效进行评价,可以更好地促进政府对协同创新进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鉴于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构建二者协同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指标进行分析,确定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其存在与继续发展做出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得出各指标的权重来确定其对双集群协同创新效果的影响的重要程度,建立了以要素、过程和结果为基本框架的双集群协同创新的评价体系,并以江苏省为例,对其双集群的协同效果进行评价;进而通过评价反馈机制的建立,对评价体系的整体效果进行一定检验和修改完善。

1 国内研究进展

迈克尔·波特(1998)首次提出产业集群是指企业和相关机构在地理上邻近、有交互关联性,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的集合。汪馥郁,李敬德等(2010)认为学科集群是在具有不同属性的较大跨度学科之间形成的、服务于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发展的、形成长期共享平台和机制的一种学科聚集和聚合。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以下简称“双集群”)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会使国家和区域的协同创新能力跃上一个新的台阶,由此产生了双集群的协同创新。

目前国内外对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协同创新的研究已有不少相关文献,它们是构建创新体制的核心环节。从研究视角来看,陈林生(2005)以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结合为视角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孙育新(2010)讨论了产业集群和学科集群以及产业集群和学科集群联合发展的内涵以及特征,进而提出了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联合发展策略。黄莉敏、陈志(2011)通过探索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二者的匹配度、形成原因与发展的协同创新机理,最后提出学科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和创建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政策体系。从研究方法来看,杨晓云、綦振法(2011)运用层次分析法,在梳理产业集群竞争力文献的基础上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构建了新的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周健、刘永(2011)按照系统分析法选取各项指标,构建了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方法进行了简要探讨。从研究结果来看,李大光、崔英德、蔡立彬、宋启煌(1999)阐述了产学研联合模式评估的意义,得出高等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就必须主动走与经济、科技、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谢志宇(2004)提出了大学—企业合作绩效的三个层次:要素、过程和绩效,其中要素与过程两个层次是产学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吴耀宏、黄泽霞(2008)建立了包括合作教育绩效、合作科研绩效和科技成果转化绩效三个二级指标和九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

目前,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的理论研究受到高度重视,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但依然存在以下不足:一、现有研究侧重于学科集群或产业集群的单方面研究,忽略了二者的内在紧密关系;二、我国针对产业集群和学科集群的协同创新过程评价体系尚不健全,相关文献相对缺乏。三、双集群协同创新的评价体系缺乏反馈机制,较少把产学研与对区域创新体系结合起来进行评价研究,缺少说服力和可信度;四、国内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定性研究,可操作性不足。鉴于此,本文在此进行了初步探索,从而建立以要素、过程和结果为基本框架的双集群协同创新的评价体系,并且以江苏省为例来进行实证研究,对其双集群的协同效果进行评价,最后通过评价反馈机制的建立,对评价体系的整体评价效果进行一定检验和修改完善。

2 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的协同创新评价体系的构建

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评价体系的设计过程中,考核指标设计是最重要的环节,是评价指标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工作内容。本文在参考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的同时,采取了从投入要素、过程控制和取得成果三个方面进行提取双集群协同创新效果的指标。产业集群中企业的数量、参与到其中的科研机构和院校的数目、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的数量、科研机构一定职称以上科研人员比例等与协同创新相关的人员、设备、资金等投入方面的要素是进行体系评价的一个方面。而在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在合作过程中,以定性分析为主的评价指标,如企业领导对合作的重视程度、高校提供的场所(实验室等)能否满足合作的要求、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合作过程中的高校与企业间的信息交流情况。对于协同创新效果的评价指标主要由科研单位员工向企业输送人才的人次、科研单位向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次数、各单位申请发明专利的数量总和、各单位在一定级别以上的期刊上发表文献的数量总和、各单位在一定级别以上的期刊上发表文献的数量总和。

2.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权重本质上反映了指标的客观重要程度,权重的大小体现出该指标因素对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协同创新效果的影响程度,即此指标对协同效果的影响越大,权重值越大;所以权重的设计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好坏有显著影响。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来进行指标权重设计,克服两两指标比较法的不足,提高权重设计的科学性。层次分析法(AHP)是把复杂问题中的各因素划分成相关联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的多目标、多准则的决策方法。它不仅能反映因素间的重要性顺序,而且能反映出具体的重要性差距,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为使评价因素两两比较求得其相对权重,采用1—9比例标度法,如表1所示。

(1)确定判断矩阵

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协同创新效应的一级指标权重确定如表2:

(2)权重确定

根据Aw=λmaxw以及w1+w2+w3=1公式,得w=(0.1571,0.5936,0.2493)T

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一致性指标CI=0.02681,根据表3得出RI=0.52,最后得出CR=CI/RI=0.0515<0.1,所以可以判定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即w的值可以作为“投入要素”、“过程”、“取得成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值。由于权重值的小数位较多,对其调整的结果为w=(0.16,0.59,0.25)T

按照上述做法对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的协同创新指标进行权重设计,即“投入要素”、“过程”、“取得成果”一级指标下设的二级指标进行权重设计,建立判断矩阵,并且运用以上方法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出所有权重结果的一致性比例CI均小于0.1,因此,最终权重确定的结果见表4。

续上表

2.3 协同创新评价标准的得分评定——以江苏省为例

鉴于江苏省作为一个教育大省,高校林立,并且近几年报考苏南地区高校的学生越来越多,人才密集。再加上经过20多年的发展,产业集群发展已经成为带动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企业与高校项目的合作呈现增长趋势,在国家提倡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号召下,江苏省重视这一新模式,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还专门成立了江苏省产学研合作网的网络系统。其相关数据的获取较之其他省份比较方便,也易于操作。因此,这里,我们以江苏省为例,对我们的协同创新评价标准进行一个得分评定。

首先鉴于我国目前与双集群协同创新效果相关指标的统计数据存在局限性,并且,如果采用调查问卷,则存在被调查人群在该方面的数据知识储备有限以及调查问卷的结论难以转化为得分等因素,因此,对于江苏省双集群协同创新的评价,本文采用了专家打分法,邀请15位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协同创新方面的研究专家分别对江苏省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的协同创新的评价指标的每个项目打分,最终得到的平均分为该指标的最终得分。其中打分分值设置[0,20]、(20,40]、(40,60]、(60,80]、(80,100]五个值域,(40,60]分为标准值,表示基本要求符合要求,分值越高,表明该指标的实现程度越好,反之则实现程度则不佳。最终的得分评定见表5:

续上表

于此,我们对于我国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协同效果的研究的最终评定得分P的计算公式如下:

Ρ=i=1nWij*Ρij

其中Wij表示第i个一级指标下的第j个二级指标的权重;而Pij则表示第i个一级指标下的第j个二级指标的评价得分;而最终得分等级评定见表6:

通过上述的计算,可以得到江苏省双集群的协同创新最终得分为59.5,因此属于协同创新效果一般等级的上层级。正如前面提到的,江苏省一直作为教育和产业发展水平都比较高的地区,但其在协同创新评价指标评分最终得分却仅仅处于一般等级的上层级,这也反应出我国目前在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协同创新的发展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江苏省的各项得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在双集群协同创新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一、由于科研投入的回收风险大,回收时间长且不确定,从而导致企业对于双集群重视不够,科研投入积极性不高,这一点从企业投入的研发人员数量占总人数的比重、企业科研的经费支出、企业科研经费支出所占生产资金的比例这三项指标的得分偏低可以看出;二、科研机构以及高校的研究创新由于缺乏实践的支持,往往在将研究成果向企业转化时比较困难,且操作性较差,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整合期,从科研单位向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次数、合作实现的利润、企业新产品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这几项得分均较低可以看出;三、另一方面,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研究重点始终是以理论性研究为主,对于创新发明、实用性科研创新的数量不占主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双集群协同创新的效果。

3 信息反馈机制

评价体系构建完之后,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的协同创新的效果如何,还需要哪些改进的地方,项目合作过程中存在哪些情况?这时就需要有一个平台来实现和完成。因此,本文基于网络的信息化和科学化,构建了一个信息反馈系统。它是有效监控协同创新项目顺利完成的途径和手段,是协同创新项目管理进行调控的依据,是信息化和科学化的重要保障,也是在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的这一新领域中需要不断研究和实践的课题。通过对企业与高校合作过程中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处理与分析,从而完善评价体系的构建,提高评价体系的适用度,使之能够更好地成为一个标准供大家享用。

信息反馈机制的指导思想是围绕“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完善”的工作重心,及时反映双方合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成绩和新经验,做好协调工作,促进双方的合作和交流。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分析,从而完善评价体系的构建。信息反馈系统含有以下四个子系统:科研人员信息反馈系统、企业信息反馈系统、学科专家信息反馈系统、高校教师信息反馈系统。如图所示:

(1)科研人员信息反馈系统

科研人员在项目合作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让科研人员参与项目管理与建设,发现并反映项目合作中的某些问题和困难是快速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加强对人才培养,及时了解科研人员的能力与状况,充分发挥科研人员参与项目管理、自我管理的重要举措。这样可以让科研人员以更直接的途径向合作双方反映项目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及时汇报工作进展情况,有利于双方把握合作进程和提供相关的帮助,以期能够很好地完成相关工作,顺利完成任务。

(2)企业信息反馈系统

企业作为项目资金的主要投资者,其地位当然不可忽略。企业可以通过该系统及时反映项目的资源使用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从而更能准确地让大家知道项目的进展情况。通过对企业反映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有助于项目合作的顺利进行,并且及时发现问题,找出解决的对策。企业可以提出自己的阶段性目标,科研人员从中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量,并把企业提出的问题反馈给高校,从而加强高校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的信息交流,把握好工作进度,也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达到双赢。

(3)学科专家信息反馈系统

学科专家包括高校内部和外部专门聘请两部分。学科专家作为某个领域中的佼佼者,他们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他们反馈的信息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这对于一个项目的顺利完成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该子系统的建立可以让学科专家适时地发表专业意见,提出针对性的问题,通过对反馈信息的处理和分析能够更好地更有针对性解决问题,并且适当的采用专业性的建议,在合作过程中少走点弯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物才力的投入,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当然通过该子系统还可以实现科研人员与学科专家在网上一对一的交流和指导,在交流中学习和成长,也有利于高校人才的培养。学科专家可以根据自己多年来对某个领域的深入研究以及多年的观察提出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的协同创新评价体系包含哪些指标,并根据实践经验确定各自的权重,这对于本文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利于提出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评价体系。

(4)高校教师信息反馈系统

高校教师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力量和先行者,他们的行为和教学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成长。该反馈系统的建立可以让高校教师及时反映科研人员(学生)在项目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他们能力存在不足的原因,这有利于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达到针对性培养的目的。当然,通过对该子系统中反馈信息的分析,学生可以在平时注重自己某些方面能力的培养,不断努力拼搏,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毫无疑问其直接的结果是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实现合作项目的顺利完成,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完善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之,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信息反馈机制的支持,同时信息反馈系统的建立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的构建,最终在不断地相互作用下形成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评价体系。

摘要: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建立以要素、过程和结果为基本框架的过程评价体系,并且以江苏省为例,对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双集群的协同效果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评价反馈机制的建立得到与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协同创新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评价体系。

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研究 篇10

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业集群,区域经济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创造知识产权和重要标准为目标,通过产学研联盟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而形成的一种长效、稳定的利益共同体。结合市场经济学,产业创新联盟具有组织化程度高、合作关系的法律保障、创新因素高度聚集、在战略层面持续稳定、创新成果快速生产化等优点。站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角度看,区域产业技术的创新联盟的形成和产业集群对发展区域经济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产业创新联盟和产业集群的联系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及企业之间各种组织都是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发展区域经济,各个企业、集团之间时常会有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和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一个联盟来组织协调,产业联盟记在这种条件下应运而生。产业联盟的范围很广,为了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各种问题,它的下面有5个子系统,分别是:研发合作产业联盟、技术标准产业联盟、产业链合作产业联盟、市场合作产业联盟、社会规则合作产业联盟。

1、产业联盟是合作创新的前提

技术投资、技术开发、技术竞争成为控制区域市场的三大主体,世界各大国之间现在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在这样大的一个范围内,技术科研成果的开发也伴有大风险,竞争与日俱增要取得生存,就必须加强各主体之间的联系。创新的技术核心在于科学研究,研究在现在越来越得到重视,国家政府、企业界、商业领域都把目标投向了各大研究院和名牌大学,由于这些原因,研究者不得不把研究对象转向了市场。同时市场出现了两大趋势:产业联盟在其中发挥了指导作用,它收集市场信息并反馈给研究者只是他们研究新技术、新产品的范围,人们的个人需求、;产业联盟成为合作创新的一种最有效的模式,合作成为一种主流,联合开发、共同攻关未开发的领域;各过对知识产权、申请专利、技术保护意识普遍增强。

2、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区域经济在产业层面的拓展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企业内联盟之间为实现各自的发展目标,通过法律手段将在合作期内的股权、合同以及为双方共同利益所要承担的风险、要素因子向扩散式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网格型的组织群体。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内部的技术链接容纳了各个领域。

3、区域创新系统与产业集群的关系

1990年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用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对集群现象的分析。回顾发达国家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都可以明显看到各种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区域创新系统主要强调地理位置上的分工以及与他相关联的研究机构、生产企业、高等教育机构等共同构成对产业技术创新有所帮助的组织体系。创新系统有“主体和网格”组成,创新主体包括:高等学府、研究院、企业、金融机构等;区域创新网格是为各主体之间联系所提供的一种关系网,在产业集群中管理和分配各主体之间的分工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区域创新网在其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产业创新的成效。

二、产业集群与产业联盟建设的关系

1、区域创新环境是产业联盟构成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它包含了基础设施、企业配套能力、产业构成、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这其中也包括对社会制度、文化领域等社会环境。创新环境需要社会信息、诚信、法律保障等有形或无形的制度的保障和支持,它提供了一个共同交流的平台,各企业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共同探讨、一起解决问题,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企业间的相互信任、共同学习、集体规范、和平交流成为产业联盟主要职责。

2、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波特在1998年发表的《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中认为产业集群与竞争的关系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该区域的创新方向是提高创新速率;第二,集群的环境有利于新企业的产生和集群规模及影响的扩大;第三,集群内的企业通过高科技降低成本,为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

3、产业集群的升级和前景

产业集群的升级是指将原来技术含量较低的向高层次、高含量的产业集群转化。产业集群的升级方式主要有4种,包括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功能创新和价值链跨越。掌握核心技术是产业集群生存发展的关键,也是产业集群转型和升级的关键。

三、结束语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创造知识产权和重要标准为目标,通过产学研联盟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而形成的一种长效、稳定的利益共同体。要将各类工程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等平台建设与产学研创新联盟有机结合,成为这些产学研联盟的运作载体和依托机构,突出产业公共创新平台建设特色,组建一批服务于本地区支柱性产业发展,服务于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创新平台。重点围绕企业所需的共性技术,完善技术开发体系,加快成果转化,构建具有产业特色的企业联盟或联盟企业群。

参考文献

[1]陈宝明.产业技术联盟:性质、作用与政府支持[Z].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2007.

[2]卫之奇.美国产业技术联盟的实践[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9,2.

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研究 篇11

一、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环境相关理论概述

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和组织等行为主体之间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中首次论述了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创新是生产手段的新组合,并指出这种创新包括五情况,即:采用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取得了一个新的原料供应来源,实现了一种工业的新组织。管理就是资源有效配置的活动。威廉姆森发展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组织创新的概念,认为组织创新可以节约交易费用,组织创新实际上是管理创新的一部分。钱德勒在其著作中证明了企业组织的创新与发展实际为管理革命、管理创新的一部分。大公司出现后,管理复杂化程度提高,从而导致经理阶层职业化和科层化管理方式的形成,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管理创新。区域创新环境是指地方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等组织和个人)之间长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关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创新环境就是一个地区吸引投资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市场、制度、技术、管理体制、文化等方面创新。

二、温州瑞安汽摩配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环境的互动关系

产业在一定区域内集群与区域的创新环境有很大关系,包括政府行为、创新区域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人才政策、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中介的社会服务化系统的完善程度,另还包括基地设施、劳动力、技术与经济存量等硬性因素以及人力资本、资金、技术在内的资源环境等等。

1.产业集群与市场环境的互动关系

温州的汽摩配产品除了车身、底盘外,已经能够生产包括发动机在内的3000多个品种。目前在瑞安汽摩配产业结构中,汽配占65%,摩配占35%;与整车配套产品占20%,市场维修产品占69%,出口产品占11%。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市场对汽摩配产品的档次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尝到创业甜头的当地企业和经营户却依然抱着小打小闹的经营观念和侥幸心理,受短期利益的驱使,开始大肆假冒厂名、厂址,伪造产地,商标侵权,有的企业甚至打上“日本制造”的字样而明目张胆进行销售。到了后来,少数原本讲究质量和品牌的企业因生产成本高,反而处于竞争劣势,也开始被迫接受一些“冒牌订单”,从而导致了区域性、行业性假冒伪劣现象的产生和蔓延,并且一发不可收拾,严重影响了汽摩配产业的发展和区域品牌形象的树立。2001年,为了遏制这种造假行为的蔓延,浙江省工商局、温州市工商局把瑞安汽摩配行业列入了整顿大会战黑名单。此后三年,工商部门以查大要案、捣窝点为突破口,严厉打击汽摩配行业的假冒现象。通过政府强有力的打击与规范,虽然在短期内给瑞安汽摩配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约束,但从整体而言,连续三年的大规模整治非但没有打倒瑞安的汽摩配行业,反而使之呈现出整体提升、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从最初伪造别人的牌子,到亮出“瑞安制造”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瑞安汽摩配产业在漂洋过海的过程中由少变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通过市场环境创新,瑞安汽摩配市场不但没有变小,反而变得更强大,这是市场环境创新对产业集群的积极影响。

2.产业集群与制度创新的互动关系

产业集群导致了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进而促进了相关创新制度的形成,同时也会影响其他区域环境因素,新的制度又将吸引其他国际资本的不断融入。企业内部制度创新提升了区域环境制度的创新。为数众多的股份合作企业要实现两头转化:或向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转化,或向个体私营企业转化,以达到产权、责任、利益明晰到人的目的,进而促进新机制的产生。集体参股、控股企业要实现三个提高,即经营者和经营层持股比例提高、非集体股占比提高、股权的集中度提高等;同样促进企业制度创新,改制后的企业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明显提高,进而也推动了区域环境制度的创新。企业向集团化、品牌联合体形式转变,通过资产重组或联合,把众小企业吸收到集团或品牌联合体旗下,实施集约化经营。

瑞安汽摩配工业起步早,市场基础好,且企业机制灵活,市场适应性强,加入WTO后,提升了产业规模,获得稳定的多边优惠政策和更为稳定的贸易环境,部分骨干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瑞安汽摩配产业以大型客车、重型货车及微型车的维修市场为主,一般不受进口轿车市场的冲击,国内维修市场得到进一步巩固。

为了扶持汽摩配行业发展,瑞安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汽摩配行业若干扶持政策》和《瑞安市扶持发展汽摩配行业若干意见》,为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了加强行业管理,于1999年成立了瑞安市汽摩配行业协会,协会自成立以来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被温州市经贸委评为“市级示范单位”。

通过制度创新,瑞安汽摩配市场不但没有变小,反而变得跟大更强,这是制度创新对产业集群的积极影响。

3.产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

瑞安汽摩配企业通过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包括一批省级、温州市级技改项目),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有力的推动了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真正拥有了若干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政府也积极引导企业错位发展,在巩固维修市场产品的同时,转向与轿车配套;从国内市场配套,逐步拓展到与国外市场配套;在发展汽配产品的基础上,鼓励引进整车生产。企业重点研发电传动产品、电子控制传动产品等六大类产品;加快实施上网工程,开发应用信息资源,发展网上采购和网上营销。将信息技术导入汽摩配行业,提高产品性能和附加值,推动企业信息化改造。

以前瑞安市汽配由于整体质量问题,大部分只能进入维修市场,而今,一批龙头企业经过科技创新,汽配产品档次迅速提升,引起美国通用、克莱斯勒等国际巨头的兴趣,开始被纳入其采购体系,组装到世界名车上。2003年底,美国通用集团属下的弗吉亚公司在巴黎与瑞安的中国胜华波集团一次性签下4000万美元的购货合同。根据合同内容,胜华波公司将在今年开始通过弗吉亚公司连续向美国三大汽车巨头之一的克莱斯勒公司供应共计700万台(套)的汽车座椅电机,以作为克莱斯勒2004年推出两款新车的配套设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集群也得到了加强。

4.产业集群与管理体制创新的互动关系

这里,主要探讨一下瑞安市政府对管理体制创新所做的工作。首先,做大产业发展载体。依托塘下、莘塍片汽摩配行业集群优势,争取将国际汽摩配产业基地列入温台沿海产业带,把104国道瑞安段打造成为集汽车会展、汽车品牌专营、汽车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汽车文化走廊。其次,培育六大专业化小型巨人和两个中心。重点培育雨刮器生产基地、滤清器生产基地、车用面料生产基地、车用线缆生产基地、汽车电机换向器生产基地、汽车标准件生产基地等。同时,加快建设“浙江省汽车摩托车配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浙江省模具加工中心”,提升瑞安汽摩配行业的市场辐射能力和科研能力。再次,打造行业排头兵。在龙头企业中选择2家~3家最优秀的企业加以重点培育,使之成为瑞安汽车零部件行业形象的代表。

通过政府部门的管理创新,消除了瑞安民营企业先天的“无背景”缺憾,整个的汽摩配产业集群得到了加强。

三、问题与建议

1.问题

企业重复生产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企业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差,与主机厂同步开发能力未形成,抑制了配套市场的竞争潜力,因此近年来虽然与主机配套的企业不断增加,配套量也不断提高,但从配套总量上仍只占全行业总产值的25%左右;土地资源供应跟不上企业规模发展的需求,众多企业只能挤在原生产场地上超负荷运转,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失去了发展的良机;企业缺乏外贸专业人才,许多企业虽然拿到了进出口自营权,但是只能挂在墙上无法运作,仍然依赖进出口公司操办,不仅降低了企业效益,也影响了国际市场的开拓速度。

2.建议

(1)骨干企业达到经济规模,使其达到亿元以上的规模;提高技术水平,与主机同步发展;逐步形成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开发体系和能力。

(2)加快汽摩配产业优化建设,大力扶持开发生产目前国内尚属空白的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产品,采取特殊优惠政策,鼓励引进整车生产分厂,以整车带动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提高瑞安零部件工业的附加值,研究营销策略,提高维修产品市场的营销能力。

区域发展理论与产业集群机制研究 篇12

一、区域发展理论概述

(一) 增长极发展理论

增长极发展理论在现实应用中是难以实现的, 社会经济的增长在空间上并非均匀分布的, 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增长极或一些增长点上, 然后通过不同的途径向外进行扩散, 并对整个经济空间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 增长极可以由大至小逐级进行传递。它强调的是在经济总量有差异化的同时, 还必须关注结构的差异性。它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并不是所有的产业都具有相同的发展速度, 而是在不同时期, 快速增长往往相对集中在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上, 然后由此波及到其他产业上。集中快速增长的工业中心, 就是区域发展的增长极。这种战略坚持了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 其积极意义在于通过引入空间经济变量, 丰富了非均衡发展理论抽象的经济分析内容, 但有关增长极的数量、内部产业结构以及区位与时间选择等一系列技术性问题依然难以解决。

(二) 梯度推移理论

梯度推移理论将工业的生命周期理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发展中, 认为产业结构、新技术等都遵循由高低梯度转移的规律。在世界范围内这种工业布局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 已得到实践证实, 因此我国学术界的学者常把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看成三个不同的梯度区域, 认为通过梯度推移, 西部地带会逐渐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这种不均衡的发展战略, 从静态上看有点宿命论的倾向。从动态上看, 扩展效应远低于极化效应及回程效应之和, 结果会不断扩大地区之间的差距, 这种理论与我国倡导的“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战略背道而驰, 不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三)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是前苏联在经济建设中采用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 需要国家一次性大规模的投资, 是一种跃进式而不是渐进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一般由核心类 (生产综合体主导专业化部门中大型企业) 、主体类 (与核心企业有密切联系的企业) 以及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基础设施组成,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的最大特点是:它能比企业单独布点带来更强的聚集效果。另外, 虽然企业在生产上的相互补充可以获得垂直一体化利润, 但这是一种典型的计划经济、更多考虑生产成本的模式。在当前形势下, 社会生产普遍过剩, 因此必须从价格竞争转变到非价格竞争为主上来。

二、产业集群定义及其理论

(一) 产业集群的定义

新型区域理论- 产业集群, 有时简称为集群, 用来表示在某一特定领域 (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 中, 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及其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 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现象。一方面, 产业集群还具有专业化的特点, 其成员企业包括机械设备、原材料、零部件以及生产服务等投入供应商;下游的销售商以及网络和客户;侧面还可以延伸到互补商品的制造商, 技能与技术培训等相关的企业, 以及基础设施的供应商。另一方面, 产业集群还具有地理集聚的特点, 产业关联及其支撑性的企业、相应的支撑机构, 如某些行业协会、一些地方政府以及教育培训机构与金融部门在空间上集聚, 是一种柔性的生产综合体, 它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该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二) 产业集群理论阐述

在一定程度上, 集群的空间集聚优势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 从技术经济学的角度上看, 研究产业集群是如何促进知识和技术扩散的, 是如何实现产业和产品创新的。从世界经济地图上来看, 集群的区域都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竞争力, 它的竞争力优势一定程度上来源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异化、生产成本、市场的竞争力以及区域的营销力等方面。

其次, 从纯经济学的角度上看, 主要强调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这两个方面, 认为不同的企业建设公共基础设施, 并一定程度上会伴随垂直一体化与水平一体化利润, 这将会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从而会产生出产业集群价格竞争的基础。

最后, 从社会学的角度上看, 主要着眼于降低交易费用的角度, 主张人与人之间信任产生的经济关系网, 具有相同的产业文化背景, 可以起到维系老顾客、吸引新顾客的效果。

三、区域发展理论对比

(一) 新、旧区域发展理论的相同点

1. 作为区域发展理论两者都积极追求集聚规模经济, 都强调集聚经济效应。运用集聚经济将在生产或分配上有着密切经济联系、在产业布局上有着共同指向的产业, 按照一定的比例布局在某个拥有特定优势的区域, 形成一个区域生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 企业会因与其相关企业业务相近, 而不得不改变自身成长和发展的环境, 并从中获取应得的利益, 达到系统的总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另外, 从理论方面讲, 梯度推移理论强调大城市是高区位区域, 因为大城市可以依靠集聚经济来推动经济发展的进程, 可以一定程度上节约所需投资;另一方面, 增长极理论认为城市体系中城市等级结构的差异性, 是考虑到了城市集聚经济的能力;而生产综合体理论则更加明确地指出, 要追求集聚经济。但是, 产业集群的理论不仅包括产业联系密切企业的大量集聚, 而且还进一步地认为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 从而获得集聚经济所带来的规模效应。

2.两者都强调区域分工的重要性, 强调生产网络不是平等的, 而是分等级的。从时间上来看, 首先是古典分工理论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等) , 到现代区域分工理论 (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学说等) , 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 通过分工来实现专业化生产, 强调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另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 这种分工是有等级的, 不同区域会根据自己特定的条件, 或是资源、或是资本在不同的等级系中寻求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同时, 梯度推移理论认为不同的区域存在着技术上的差异, 它们会按照综合经济实力, 选择与适合自身发展的相关产业, 不同区域之间通过分工与合作, 促使区域经济共同向前不断发展;而增长极理论则侧重选择各自的推动性产业, 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还强调经济发展的进程就是增长极由大到小的过程;同时,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则认为总体经济实力的平衡是建立在不同区域基于自身的主导产业综合体上, 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在区域发展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而且产业集群理论也认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不同区域在世界范围的生产网络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一些地区迅速成为某个产业的创新中心, 集聚了很多教育机构以及企业研发部门, 掌握着一些核心技术和产品创新, 把握着产业的发展趋势;另一区域则进一步发展成为加工的生产基地, 其技术则依靠创新中心。

(二) 新、旧区域发展理论的不同点

产业集群理论积极吸取了市场经济中的合理因素, 摒弃了过去三种区域发展理论中所倡导的不合理性因素, 与其他理论具有很多差异性。

在理论认识上的不同, 增长极理论以及梯度推移认为区域空间发展是不平衡的, 对于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要集中所有具备的资源, 首先发展增长极区域, 然后由增长极区域逐渐地发展其他非核心的区域。这些理论认识上具有片面性, 它们都静态地看待区域发展的条件, 特别是像中国这样地域差异较大的国家, 常常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所倡导的产业集群理论, 不是简单地评价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是否平衡性, 而是强调发挥该地区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 追求适合该区域发展的道路;而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则发展旅游产品行业; 而城郊地区则可以发展花卉业等。例如:我国浙江温州地区, 该地区矿产资源匮乏、人多地少。但是, 温州人依靠丰富的营销知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开始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 慢慢地实行“一镇一品”的产业集群战略, 温州不仅是经济充满活力的区域, 而且还培育了一些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综合型企业, 其生产的产品远销海内外。

事实上, 产业集群理论还强调技术的创新。而创新却来源于社会实践过程, 包括文化、制度等非经济性的因素。同时, 产业集群的氛围可以培养出创新的敏感度, 尤其对于创造性要求较高的行业, 如工艺品制造业等, 技艺的技术性与其具备的艺术性是难以严格进行区分的。集群的知识常常会以非编码化的形式传播与扩散。地域生产综合体认为政府大规模投资, 以大量的生产制造为对象, 很少涉及到创新;增长极则更多强调区域的不平衡性, 而没有关注发展的原动力;梯度推移一定程度地强调高区位地区的创新, 而常常忽视了低区位区域创新的能动性。一般意义上来讲, 创新在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技术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四、结语

产业集群在世界范围内的区域发展中, 无论是传统产业群, 还是高科技产业集群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传统产业集群:如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格纳地区、浙江的嵊州的领带等。而高科技产业群:如美国的硅谷、德州的奥斯汀、印度的班加罗尔地区、以色列的特拉维夫、英国的剑桥工业园、法国的索非亚等。另外, 技术与资本结合型的产业集群, 如日本的大田、德国南部的巴登- 符腾堡等。一般意义上讲, 这些产业群的竞争能力与其产业的性质并无直接的关系, 因为在高技术产业群里存在着一些低技术, 而在低技术产业群里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高技术, 成功的关键是要发挥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我国国情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性特征, 集群对我国国情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对适合采取产业集群战略的地区的几点思考:1.我国乡镇企业集聚的区域, 如何借鉴苏南、浙江乡镇企业的产业群模式;2.我国的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集聚区, 企业网络如何进一步发展, 保持产业的升级换代;3.一些沿海外向型出口加工区, 如何进一步发展地方企业网络, 形成产业集群;4.在一些智力密集区, 如何利用教育机构等与企业联系网络, 促进产业集群的创新;5.国内一些中小型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如何以大企业或跨国公司为核心形成配套网络, 将开发区的发展和本地经济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刘再兴.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第二版[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2012.

[2]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

[3]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4]王缉慈, 童昕.简论我国地方企业集群的意义[J].经济地理, 2001 (5) .

[5]魏守华.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探究[J].财经问题研究, 2002 (5) .

上一篇:会计视角下一篇:故障运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