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的产业化困境

2024-06-23

网络文学的产业化困境(共12篇)

网络文学的产业化困境 篇1

目前, 全球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已达4000多亿美元, 并且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在美国、西欧、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 体育产业占G D P的比重已达到1%~3%之间, 最高的瑞士达到3.7%;1997年美国体育产业的年营业额已达1520亿美元, 2000年在美国人每8美元的消费中, 就有1美元用于体育与娱乐消费。我国体育的产业化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 与现代体育产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我国体育产业化的缺失现状

1、体育产业现代化尚处于“起飞”阶段

体育产业现代化涉及经济现代化、社会服务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三个方面。体育产业现代化的经济基础是经济的现代化。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的经济成长理论 (也称“起飞”理论) 是一个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比较成熟和自成体系的理论。该理论把人类社会发展分为6个阶段:传统社会、前提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作为满足人们享受和发展需要的体育消费与体育产业要真正得到发展, 只有等到一国经济在整体上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之后, 才可能实现。发达国家体育产业与体育消费的发展历程也证明了这一点。譬如, 美国是20世纪20年代进入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70年代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的;西欧和日本是20世纪50年代进入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70年代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的。从整体上看, 我国经济目前尚处在为起飞创造条件向起飞过渡的阶段, 但在局部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达到起飞阶段向成熟阶段过渡, 这些地区的居民具有高出平均水平许多的货币支付能力和巨大消费力, 是拉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2、体育产业国际化空间跨度过小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体育运动国际化的深入, 现代体育产业正越来越多地走向国际化经营, 形成了许多像阿迪达斯、耐克公司和国际管理集团这样著名的跨国公司。依靠跨国经营的体育营销行业的“领袖”———国际管理集团, 从80年代到90年代, 一直创纪录地保持着20%的年增长率。体育产业的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在体育用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19世纪末, 初创期的体育用品业只是地方性的小型手工业, 今天, 耐克、阿迪达斯、锐步等运动用品的经营公司已发展成规模巨大的跨国公司, 当今世界运动服、运动鞋市场的80%已被这些跨国公司的产品占有, 各公司的年销售额都已达到数十亿美元。而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国际化经营程度较低, 尚处于起步阶段, 体育产业行业中已走出国门的仅有大连实德、李宁等少数几家企业;国产品牌业绩最好的李宁公司, 2000年的产值也仅为7亿人民币。

有学者预言, 全球化将成为未来50年世界经济的主题。我国体育产业应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时机, 走出国门, 面向世界, 与国际体育产业接轨, 实现我国体育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我国的竞赛表演与体育旅游业也应该选择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且具有一定优势的竞技运动 (如武术、围棋、龙舟赛等) 和体育旅游项目按照国际市场的原则进行改进和包装, 使之符合国际市场的要求, 从而达到走向世界的目的。在美国举行的中国功夫对美国职业拳击的比赛就是竞赛表演业走向国际市场很好的尝试。

3、体育产业规模化缺乏多元化

一般来说, 任何企业要发展, 首先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只有生产达到一定的规模, 产业才能得以存在。产业形成之后, 在利益驱动和竞争压力之下, 产业要发展, 产业主体就必须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产业扩张, 走规模化道路, 以便走向成熟和强盛, 从而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体育产业规模化的主要表现是体育大众化与体育产业的多元化。

体育大众化一是指体育运动参加者的范围已扩展到普通大众;二是指消费体育产品的人群必须是大众化。市场经济是平民经济, 它不是特权, 不是少数人在消费, 一定是大众的、社会性的, 必须有稳定的、持续的市场。任何一个行业要市场化, 它的发展基础和经济前提在于消费产品的人群必须是大众。

体育产业的多元化既包括所有制构成与投资主体构成的多元化, 也包括行业分类、产品布局的多元化。既有纵向的多层次, 也有横向的多角度。体育产业的多元化是决定体育参与大众化与体育消费大众化的最根本的因素与原动力。

据2001年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表明, 2000年, 我国16岁以上城乡居民中65%的人在一年中没有参加体育活动, 只有35%的人参加过一次或一次以上体育活动, 体育年参与率仅为35%。每周参加3次以上体育活动的体育人口仅占人口比例的18.3%, 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中仅有8.8%的人曾到经营性体育馆去进行体育消费, 这一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目前我国体育消费程度的低下, 无疑是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化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4、体育产业市场化尚不明晰

市场化是指经济资源由计划配置为“主”向市场配置为“主”的根本性转变, 以及由此引起的企业行为、政府职能等一系列经济关系与上述转变相适应的过程。体育产业的市场化将是一个不断市场化的过程, 在产业化过程进程中, 市场并不是惟一方式, 往往是市场、半市场和非市场等多种方式并存。有条件的部分 (项目) 先走上市场, 无条件的部分 (项目) 经孵化、培育逐步走上市场。

体育市场化的落脚点主要体现在生产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的单位企业化、产权市场化与投资市场化三方面。体育产业化的微观基础是生产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的单位必须企业化, 即作为市场经营的主体组织必须具有独立性与盈利性。产权市场化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体育产业产权市场化就是要改变多年来我国体育产业产权高度集中统一的弊端, 使体育产业产权主体多元化, 如实现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以提高体育资源配置效率。体育投资市场化。投资是经济运行中的基本活动, 体育投资方式反映了体育市场发育程度。在传统体制下, 我国政府包揽了所有体育系统的投资, 随着体育产业化发展的进程, 政府不仅要从私人产品的投资中逐步退出, 而且在体育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领域内的投资也将引进市场机制。在市场化这个问题上, 我国体育领域的问题比国有企业、金融业还要滞后, 秩序方面的建设比国有企业的建设任务更重。我国真正用公司制、股份制来发展的体育实体为数不多, 大多数体育实体的财产所有权与资产所有权没有彻底分离;至2002年底, 以体育和奥运为概念的上市公司不过10家。在发达国家, 体育产业化已走到了高度市场化运作阶段, 实现了体育产业化, 而我国体育产业尚处于向现代化体育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 刚开始进入市场化的运作。

二、中国体育产业化的前景展望

1、市场扩张潜力巨大

2800亿元的预算使2008年奥运会身价倍增, 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由此, 奥运经济成为了企业界你争我夺的商业机遇。奥运经济与体育经济大环境的火爆, 造就了全社会对体育市场经营战略、国际市场游戏规则、现代经营管理知识、争夺奥运商机策略的强烈需求。争相举办的、以奥运经济为主的体育经济论坛遍地开花, 而且不愁“客源”。

2004年, 打败了众多竞争对手, 顺利地把F1引进中国的上海, 让这个新兴的汽车生产城市增添了一个醒目的城市名片。在今年的赛事期间, F1成了全国人民乃至全国媒体热衷的话题。而举办者们正在尝试着用商业化操作方式, 把这个令爱好者癫狂的重大赛事塑造成一个“有利可图”的体育产业。

N BA走进中国则是上海和北京体育局体现运作能力的点睛之笔。N BA季前赛能在中国举办, 从N BA总部来看, 是他们成功地实现市场扩张的结果, 而从中国人的立场看, 它满足了中国人亲睹世界著名赛事的渴求, 也使中国竞赛市场成功顺利地走向世界。

2、从制造大国向品牌强国迈进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体育用品重要的制造基地, 现在的制造量已经达到世界市场的65%。体现这一成果的显著标志就是中国体博会。2004年, 中国体博会已经和世界最大的慕尼黑体博会 (ISPO) 的规模比肩, 同为10万平方米。

中国的制造能力和市场规模令世界瞩目, 耐克、阿迪达斯等世界著名品牌早已进入中国, 2004年, 世界最大的健身器材制造企业爱康、占N BA赛场器材52%份额的波特、世界田径器材著名品牌尼西等均在中国设厂, 并宣布进军中国市场。与此同时, 世界许多二、三流的体育品牌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 呈现出从著名超大型企业向二、三流企业、从运动服饰企业向器材和场馆设施建设等企业的流向, 这一趋势标志着世界体育用品业已经全面进入中国。

3、健身娱乐业重新打开市场

朝阳产业的魅力曾经把许多社会资金吸引进健身娱乐业, 但是由于缺乏体育行业经营经验和市场的相对饱和, 前些年, 超速发展的体育娱乐业出现了市场疲软的现象。2011年这种现象发生了良性逆转, 不仅原有的健身房娱乐场所重新红火起来, 一些新开张的场所也收益不错。不但居主流地位的中体倍力、青鸟、英派斯、浩沙在实现盈利基础上继续开连锁店, 一些健身器材企业也成为健身行业新明星, 好家庭、澳瑞特、体之杰纷纷在各地开办全新经营模式的健身连锁店。

保龄球馆原来是经营不好的典型, 2011年也通过改善经营管理度过了经营困难期。而其他健身娱乐项目也各展风姿, 紧贴市场的新需求, 实现了开一个、活一个, 活一个、火一个的发展目标。

值得指出的是, 缺乏经营管理经验曾是一个长期困绕健身娱乐业的普遍问题, 甚至曾影响了不少经营场所的生存和发展。近年来, 一些以健身娱乐业经营咨询为主业的公司活跃在这个市场, 受到了不少健身市场经营者的欢迎。他们以提供现代先进的和符合经营实际的管理理论和经验, 为健身娱乐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

三、结论与建议

纵观中国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历程, 体育产业化的发展态势令人欣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中, 在符合体育运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 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体育的经济功能, 建立体育市场运行机制, 培育和开发体育市场, 遵循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 按照市场经济机制运行, 实现体育产业化的良性循环发展。同时应对体育领域内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进行重新整合, 以提高体育产业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王艳, 刘金生:体育产业融合与产业发展——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新视角[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 (7) .

[3]马春兰:我国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的表较研究[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 2004 (3) .

网络文学的产业化困境 篇2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截止至2015年)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动态,以及动漫、电视剧、电影、综艺上与他国比较的分析,提出了中国影视产业发展的困境和优势,以及给出了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影视产业,困境,优势

自从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文化科技产业不断发展,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频繁,显示出欣欣向荣的趋势。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增多,中国风吹遍了世界各国,世界各国的文化也通过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涌入中国。随着有限资源的逐渐枯竭和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的文化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文化产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其中,影视产业具有的普适性和网络的便捷将各国的文化竞争迅速而广泛的传播开来。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有必要认清目前影视产业的困境和优势,在世界这个文化交流平台上展现自己的魅力。

一、中国影视产业发展的困境

(一)资源利用率不足

中国的文化资源丰富,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历朝历代的历史、文学、典故、传说连同上古神话都是极好的创作灵感来源。但是从目前的优秀影视作品来看还是很缺少,这些资源没有得到真正的利用。连外国人都可以充分利用中国的文化资源来宣扬自己国家的思想,比如美国的动画片《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好评的作品。又比如日本动画《中国小当家》、《龙珠》等。这些多多少少都借鉴了中国的文化资源。虽然说文化资源可以共享,但是外国人玩转中国的文化资源,宣传他们国家的意识、赚取中国人的金钱还是不如自己利用好这些资源来的心甘情愿。

(二)政策制约

中国的广电总局经常被百姓骂,无非就是对于影视作品的数量和内容的各种限制。这种限制来源于中国地广人多、网络太过便捷,对于管理那些宣传暴力、淫秽、分裂思想的管理不便,以及各种不可控制的因素。但是这种制约同时也限制了影视产业的发展。一部电影、电视剧从筹备到开拍、从杀青到发行都有严格的监管制度,其中的程序、消耗的资源和时间也是算入作品的成本之中,每年对于影视作品的发行数量和进口的数量都有严苛的限制。不管是国内产业的发展还是对国外作品的推拒,目前来说都是不太利于影视产业的发展,因为文化需要交流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大多的限制有时会错过发展的机遇。

(三)国内影视创作的风气不良

2015年年初的时候琼瑶和于正打上了关于侵权的官司,琼瑶状告于正抄袭《梅花烙》,于正败诉。于正还遭到了109位编剧的联名状告。网络小说等影视文学作品在不声不响的时候也存在大量的抄袭。一言以敝之,中国国内的影视创作风气不良。

(四)特效等影视技术水平不高

目前来说,世界范围内就属美国和日本的特效做得最好。美国能排出《2012》、《阿凡达》等科幻大片,但是中国不能。目前来说中国的技术水平还打不到那种地步,拍个仙侠类电视剧还老是被说5毛钱特效,电影中虽然常见不错的特效,但是造价高、成本高、费时费力,也常常不见好的电影本子来如虎添翼,就算有《唐山大地震》那种作品也是少有的。

(五)高素质专业人才缺少

影视产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但是从事影视行当也是一个教育成本偏高、就业工资偏低、劳动强度大的一个行业。再加上经过十几年填鸭式教育出来的人才在想象创作方面可能有所欠缺。目前在高素质专业人才是比较缺少的。在这一点美国人会比较有优势。美国的孩子从小散养,到了大学才是真正的学习起来,美国人从来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像是侦探小说家阿加莎 克里斯蒂、JK罗琳、乔布斯等等,他们总是能带给世界很多天马行空的惊喜。

(六)国际竞争激烈

在全球化的文化大舞台上,世界各国大放异彩。美国的电影、韩国的电视剧、日本的动漫、泰剧等等都影响着中国、影响着世界。但是中国目前能影响世界的文化有限,外国人往往只能看到在中国浅层的文化,例如孔子、功夫、茶叶、瓷器、各种当地的人文地貌、语言,但是真正的文化内涵需要影视文学作品来表达。而这些往往是外国人不容易理解的。这种文化内涵可以通过一首歌、一部影视作品来传递,令人理解深刻并接受。中国需要自己的文化名片展示出来,是中国独有的“中国风”。不管是动漫、影视、音乐还是其他文化载体,都需要展示中国独有的文化,中国有足够的文化实力“不偏科”。

二、影视产业四种表现形式的分析

(一)动漫

国产动漫在近10年来成积极向上的发展趋势,出现了一些热门的动画作品,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蓝猫淘气3000问》、《虹猫蓝兔七侠传》、《熊出没》、《Q版三国》、《我为歌狂》、《秦时明月》等等。在上个世纪末,中国的动画技术虽然不高,但是优秀作品非常多,基本上部部成经典,比如《大闹天宫》、《骄傲的将军》、《天书奇缘》、《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猴子捞月》《铁扇公主》等等。那时候虽然对作品的数量有限制,资金、技术各方面也有限,但是人们的创作热情很高、思想在经历过十年文革后爆发,诞生了经历几十年还令人回味的作品。就连当时的一些日本漫画家也来学习,比如《铁壁阿童木》的漫画家手冢治虫。

中国的动画经历了剪纸动画(《葫芦兄弟》)、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木偶动画(《阿凡提》)这些阶段,目前主要是用电脑软件进行制作,还大力开发3D动画。但是目前中国的动画作品能够影响到国外的还是少之又少,优秀的青年段以上的动画就更少了。由于政策的束缚,带有一些血腥暴力的动画是不能再电视上见到的,中国动画片里甚至连个接吻的场景都很少见。除了政策以外,还有人们的观念问题。许多人仍然认为动漫只是小孩子看的,长大了就不看了。目前脍炙人口的动画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这些还是主要适合15岁以下儿童观看。

受制于政策、观念、资金和技术,更是缺乏好的故事向人们表达。题材的制约也是原因之一。根据关于《2015年2月全国国产电视动画片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2015年2月,经备案公示的全国国产电视动画片为23部,23484分钟。按题材划分,历史题材5部、1612分钟,占备案公示总数的21.7%、6.9%;童话题材11部、6214分钟,占备案公示总数的47.8%、26.5%;教育题材5部、14678分钟,占备案公示总数的21.7%、62.5%;现实题材2部、980分钟,占备案公示总数的8.7%、4.2%。按所占比例大小排名,备案公示的国产电视动画片题材依次为:教育题材、童话题材、历史题材、现实题材。题材和数量的制约也在制约着动漫产业的发展

(二)电影

电影方面中国的武侠片和历史片算是比较出色的,香港的警匪片和功夫片也算是打响了香港电影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影响。近年来喜剧片的市场也是一片红火。中国目前来说发展得比较困难的大概就是科幻片和恐怖片了。科幻片最需要的是电脑技术和特效倒模,而恐怖片则是因为国家条文规定不能有违背唯物主义精神的恐怖电影,而“恐怖”二字从来都是唯心的,恐怖由心而生。如此恐怖片在中国没有什么发展的前景,想看恐怖片的也就是看看美国的血腥恐怖片和日本的精神恐怖片了。

(三)电视剧

电视剧在哪个国家都有,目前来说,风靡世界的韩国电视剧正是下至小学生,上至广场舞大妈的挚爱。国家高度重视、采用正确战略布局是韩国文化产业振兴 的重要原因。其主要思路是集中打造国际文化产业精品重点发展有国际战略价值 的文化产业项目集中资源抓好重点,为建设文化产业强国夯实基础。为此韩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设立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机构。1986年韩国第六个五年计划提出文化与国家同步发展的重要性。1 9 9 0 年政府颁布的《文化发展十年规划》提出“文化要面向全体国民”。1993年政府制订“文化繁荣五年计划”将文化产业作为重点开发项目。1994年韩国文化观光部着手制定文化产业法律强调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亚洲金融风暴后韩国正式提出“文化 4 立国”的战略是继日本之后第二个提出“文化立国”方略的国家。随之制订了《 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2001年成立了隶属于韩国文化观光部的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以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此外,韩国不断增加文化事业的财政预算。为确保经费多渠道筹措文化产业发展资金。韩国还设立了各种基金会。这些资金都为韩国文化产业发展注人了活力。【1】由此可见,国家的在法律政策上、资金的调集、文化宣传力度上的支持都是至关重要的。从这些方面来看,中国还不如韩国和日本。

(四)综艺节目

近年来随着韩流的涌入、选秀节目的盛行,各种进口的综艺节目和真人秀大放异彩。中国本土的娱乐节目却比较局限而且缺乏新意。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和《天天向上》算是在全国范围内比较知名的。近年比较热的进口韩国的《爸爸去哪儿》综艺也大受欢迎,北方观众则比较喜欢看引进美国的《中国好声音》,进入2015年后进口的韩国综艺更是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比如《奔跑吧兄弟》、《非首脑会谈》、《我是歌手》、引进美国的《年代秀》。中国本土的综艺却少有在全国范围内知名的,更别说出口他国了。无非就是缺乏“创新”二字。人的思想都是懒惰的,有别人做好的美味蛋糕可以买为什么还要自己去做呢?

三、中国影视产业发展的优势

(一)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迅猛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物质产品的日益丰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温饱已经不再成为当今社会主要问题,而文化产业得以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8400亿元左右比2008年上升十个百分点,快于同期GDP增长速度3.2%,占同期GDP核算数比重2.5%,比2008年提高0.07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发达国家一般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至少能够达到6%,说明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10年,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到11052亿元,法人单位迅速增加,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75%,比2009年高出0.18%。2011年全国电影票房达到131.15亿元,较2010年同比上升28.93%,其中国产片占全票房总额 5 的53.61%,同时,新闻出版业全年总产出超过1.5万亿元,互联网和移动网游市场国产网络游戏备案585款,同比增长超过了200%。2012年,第八届深圳文博会的交易量又创新高,达到1400多亿元人民币,增长率达15%以上,4月人民网在上交所成功上市,成为我国第一家A股上市的新闻网站,同年5月大连万达以26亿美元收购北美第二大院线,是迄今为止中国文化企业的最大海外收购。以上这一系列数据都说明了我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广阔前景。

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该《规划》鼓励实施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对于文化产业发展前景进行预期,提出规划内发展文化产业的重点内容等;2012年2月28日,文化部发布《“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高于20%,2015年要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实现倍增,文化产业增加值从4000亿至4300亿元,提升到8000亿至9000亿元。这是国家为积极促进文化产业产值提升而制定的“十二五”具体目标。【2】

(二)中国的经济实力强大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成为了不逊色与美国、日本、欧盟的强大经济体,文化与经济不断交融、相互促进,优秀文化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强大的经济又成了优秀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助力。经济的强盛不论在影视的制作还是市场消费上都是不可或缺的。在人们满足了温饱之后才会考虑精神上的需求。

(三)国内外文化交流频繁,国民文化水平提升

国内外文化交流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可以形成竞争的氛围。在国家重视文化教育的政策的几十年的基础上国民的文化水平有很大提高,对于影视文学的鉴赏水平也有提高。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更是可以及时的反映受众对与影视作品的评价,赞扬是鼓励,批评更是可以取精华去糟粕。国内外文化交流频繁,国民文化水平提升对于影视作品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文化政策比较开放

中国整体的文化政策是比较开放的,在经历过十年文革之后,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的政策,鼓励和保护优秀民族文化的发展,这一系列的措施也使得几十年来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有所保留,成为了影视文化产业发展肥沃的土壤。中国的文化政策在不断地开放,一边保护着成长着的文化产业,一边又阻止着他国的意识形态通过文化载体入侵。一句话说,影视产业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四、中国影视产业发展的建议

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当以雄厚的中华优秀文化为基石,以创新精神为核心,重视资金、人才、技术的投入,在保护好国内影视产业成长的同时,逐渐放宽对外文化政策,时刻注意文化消费的倾向,延长影视产业的产业链,带动影视周边产品和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打造“中国风”的影视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王冠群.美日韩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借鉴.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与世界年中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0-08-01

【2】顾雪松.栾巧云流行文化·中韩文化·中韩影视文化产业比较.贵州省写作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 2012-11-17

房地产业的融资困境 篇3

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出现了10年以来首次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同时缩水的现象。上海、北京、深圳等全国各大城市房屋成交量环比大幅下降。与此同时,房价涨势趋缓。6月份北京房价环比上涨0.1%,涨幅为近两年多来最小;上半年上海房价平均月涨幅1.21%,相比去年下半年的月涨幅6.3%,上涨大幅趋缓。另外,上半年土地成交惨淡,不少土地流拍,而近来市场屡屡有退地传闻,曾传闻的苏宁环球集团与上海市黄浦区房地局协商解除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163地块的土地出让合同近期也得到确认。福建、重庆各地也出现了类似现象。房地产市场的大幅降温,以及国家从紧的货币政策、为干预通货膨胀进行宏观调控的“雪上加霜”,令不少开发商资金链日益紧绷。有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中国整个房地产业的资金缺口至少达到1万亿元。房地产商的融资冰河期是否已经到来?

危机重重

今年,房地产商们可谓是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惨淡经营。

针对去年经济过热的势头,同时也为了规范房地产业发展、规避类似美国次贷危机的风险,2007年9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 《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提高第二套房贷款的首付和利率。今年6月,中国银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行业授信风险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对房地产委托贷款情况进行调查的通知》。6月,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17.5%。央行几个规定和措施出台后,各商业银行不仅对贷款公司资质、信用等级审查更为严格,审批的程序变得复杂,以往忽略的一些审批环节也被重新重视。不少开发商正在进行的融资项目被迫搁置,且面临着信用等级下降、授信额度减少的境况,而今后从银行贷款也不复往日的便捷,僧多粥少的局面下,地产商只能按资质等候贷款申请的审批。

地产商本身也并非完全无辜,早在去年各房地产商疯狂囤地的时候,就埋下了隐患。在地产界,迅速暴富者往往手里握着大把的土地。前些年经济高速发展时,开发商往往选择囤地,静待地价成倍上涨,轻松获取暴利。有数据显示,2007年,房企售楼收入2.9万亿元,购地支出3万亿元。令“地王”们苦恼的是,2008年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对滚动授信作出了严格规定。地产项目分批开发、循环授信是开发商的武器,一旦授信从紧,2年的宽限期不再,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地产商们只得抛地。然而,当前资金从紧是地产界的普遍现象,想要将土地高价卖出的地产商不得不面临无人接盘的困境。

另外,经过近10年的繁荣发展,中国楼市也需要有自己的调整周期以挤走泡沫,谋求更为健康长远的发展,也算是中国楼市成长所必经的阵痛。

以上种种原因,加之消费者的观望态度和美国次贷危机一定程度的影响,让中国的房地产商们捉襟见肘。紧绷的资金链就像紧箍咒一样环绕着地产商,融资困难让地产商们在盛夏提前感受到了冬天的气息。

被救与自救

面对随时内忧外患的局面,房地产商们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化解危机。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已于7月将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调整建议上报至全国工商联,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也已就房地产政策调整提出一些建议,将上报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此次上书主要建议有关部门适时调整房地产调控政策,适度放松银根,同时保持市场信心。不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救市”为时尚早,也有相关人士指出“救市”可能埋下更大隐患,产生道德风险。

尽管当前从紧的货币政策不会立即有改变,但是面对下半年中国经济下滑的危险,市场上放松货币政策的呼声日益走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一个论坛上表示,由于经济走势尚不明朗,“最好观察2-3个月再确定政策取向”,央行一位官员也在此次论坛上暗示,货币政策或许会有调整,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更着重结构调整:信贷结构更多向民营企业、三农、灾区倾斜。此外,已有不少市场人士指出2008年的政策调整应该优先考虑经济效率,向民营企业倾斜,通过提升市场竞争力与自身实力度过滞胀期。加之市场传言将有上千亿元资金刺激经济,在房地产业中占多数的中小民营企业或许能看到一丝政策的曙光。

政策的调整需要假以时日,资金的解决却是燃眉之急。由于销售的下降、宏观政策的频频下落和金融信贷的紧缩,传统的两大渠道——销售回流和银行信贷此时都难以融通。开发商的当务之急便是通过各种方式拓展其它融资渠道。

对于上市房地产企业而言,发行债券、在股市上增发、再融资是一种选择。然而,8月底证监会提高了上市公司再融资门槛,规定在原有的基础上,要求《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中确定的再融资公司最近3年以现金或股票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比过去提高了10%。实际上,近来披露的各房地产上市公司2008年半年报中,房地产企业上半年共负债达到3514.7亿元,比去年同期的2128.7亿元大幅增加了65%。在这样的情况下,再融资的确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对于广大未上市发行的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而言,直接融资难以触及。

出让股权融资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中国投资市场信息咨询机构China Venture7月份发布的报告指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PE)金额方面,房地产业为5.49亿美元,位列行业投资金额首位,案例投资规模均在7000万美元以上。越来越多的PE将目光投向了房地产业。有研究人士指出,通过私募股权的方式投资房地产,不仅能使公司在开发项目上筹得足够的资金,把盘子做大,从长期来看,大型基金公司拥有股权能够在管理上把先进和创新的理念输入到当地,也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另外,成立私募股权基金,能够为房地产公司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可以在基金的管理和收益中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

目前,国内投入于房地产的私募股权基金并不多。初次涉水,房地产公司进行PE融资都相当谨慎,其选择的投资人都是一些诸如养老基金和长期投资基金等稳健型基金。今年年初,金地集团与瑞银正式签订协议,以各自50%的权益发起成立房地产基金。6月,中信信托和嘉德置地集团宣布成立“中信-凯德科技园区投资计划”。值得注意的是,外资PE也将今年看作进入中国楼市的绝佳时机。有报道称,一季度如红杉资本和新世界策略投资发展公司等创投机构,就向哈尔滨人和商业管理公司投资3亿美元,开发上海、杭州等地区的地下商业城。6月,恒大地产海外募资也取得了成功,获得了郑美林、裕彤、德意志等几家个人以及投行共计6亿美元的私募股权基金。如何好好利用这些资源,值得广大地产商们深思。

除却进行私募股权投资,外资收购也成为市场热点。今年上半年,中国境内有13个房地产项目被确认为外资收购,总投资规模已接近去年的63%。这些项目包括美国凯雷19.9亿元人民币向印尼三林收购上海济南路8号酒店式公寓、高富诺集团12亿元向摩根士丹利收购上海华山夏都酒店式公寓等项目,物业整栋销售潮涌,开发商通过“零售转批发”以及时补充资金流,求得自保。然而,与私募股权投资一样,外资注意的多是高端物业、大型房产项目,普通中小房企要通过这个途径弥补资金短缺并不容易。值得关注的,是摩根斯坦利已有从一线城市转向二线城市的发展策略,国泰君安(香港)证券分析师姚指出,二三线城市已经成为海外基金对中国房地产投资的新目标,“一线城市房价偏高,外资看好二三线城市,瞄准当地的新兴富豪,做高端项目。”

网络文学的产业化困境 篇4

一、河南省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现状

(一) 支农贷款投放量大幅增加

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各金融机构纷纷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2006年河南支农贷款首次突破1000亿, 2008年新增支农贷款220亿元。截至2008年9月末, 中国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支农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689亿元。其中, 直接对农林牧渔业、农药化肥生产和农资农具生产等领域的贷款增幅为9.7%, 高于该行各项贷款平均增幅。以订单大区河南省延津县为例, 2008年以来, 延津县信用联社全力落实重点支农项目, 半年累计投放贷款42768万元, 有力推动了延津经济的发展。

(二) 适应农村需求, 不断创新贷款品种和服务方式

各金融机构不断创新支农信贷品种, 如河南省农村信用社推出了小额贷款等特色品种, 并推进“阳光信贷”工程;开发“金燕卡”功能, 加快转账汇款速度, 做好全省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等资金的兑付工作。大力拓展为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服务的功能, 开展对省内高等院校贫困大学生生源地商业助学贷款和商业性生态农业环境的建设贷款。镇平联社借鉴专业银行的做法, 出台了动产质押、厂商银、仓商银、应收账款质押4种新的贷款品种, 既解决了企业资金的需求问题, 又降低了企业的贷款成本。

(三) 贷款投向积极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金融机构贷款投向在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金融机构加大了对优势农业和农产品的资金投放力度, 对于农村市场流通、消费市场开发以及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大。同时, 积极支持农户发展订单农业、出口农业、高附加值农业, 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种植农产品, 以此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河南省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困境

(一) 农村金融体系功能衰退, 效率较低

1. 农村金融体系支农功能衰退

目前, 对农业产业化提供金融服务的正规金融机构主要有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仅限于提供粮棉收购资金的运行, 对于单个龙头企业和农户的生产行为很少支持。中国农业银行出于集约化经营考虑, 逐步撤销了大部分乡级网点, 信贷权限上收, 对农业生产的金融服务非常有限。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体。而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产业化力不从心:一是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有限, 面对农业发展对资金需求的增长, 农村信用社“捉襟见肘”。由于历史体制等原因, 一些信用社已处于严重亏损状况, 进一步影响了对农业的支持。二是农村信用社主要以小额农户贷款、农村个体工商户贷款为主, 从期限、额度和方式上很难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三是一些农村信用社有“弃农从商”的趋势。农村信用社无论在服务质量还是业务拓展方面没有改革创新的动力, 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出现明显的缺位现象。

2. 金融服务方式和手段缺乏创新

支农要知农。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 农业生产逐步机械化和规模化, 加上农业生产周期长, 农业资金需求相应规模增大、周期增长, 但现有贷款方式显然没有考虑这些变化。首先, 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投放仍主要局限于传统的农业生产, 对于农业产业化方面的业务支持较少, 如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较少。第二, 在农户贷款方式上, 简单地要求抵押, 限制了业务的开展。第三, 农业贷款停留在纯粹的贷款上, 不能利用电子信息系统,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没有进一步拓展贷款的其他业务, 如咨询业务、致富信息技术等服务。这说明信贷人员没有将农业贷款和农业、农民、农村联系在一起, 没有领会农业贷款、农村金融的深层次含义。

3. 农村资金外流严重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向城市转移, 农村网点的很多功能被弱化, 基本上成为单纯的“存款”银行, 农村资金被大量抽向城市。据统计, 商丘市县域商业性金融机构存差从2000年的13.29亿元增加到2004年底的86.62亿元, 存贷比从2000年的79.12%下降到2004年底的49.68%。剔除存款准备金, 5年来全市县域商业性金融机构通过各种渠道外流的资金仍高达50亿元以上, 是同期支农再贷款投放量的10倍。固始县2003年全县金融系统存款余额473374万元, 增长18.7%, 贷款仅有324973万元, 增幅仅为7.5%, 有15亿元被抽走。

4. 非正规金融成为农业资金的主要渠道

在正规金融缺位、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求的情况下, 民间借贷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活跃因素。农户向信用社贷款一般要托很多关系才行, 很多农户不得不转向亲戚、朋友借钱, 这也是基于人缘、情缘、地缘的民间金融+-*迅速发展的原因。农业部农研中心2003年的调查表明, 中部地区农户资金来源中的民间金融比例为76%。这种情况与农信社有限的资金规模、资金用途限制有关, 也反映出农信社门槛高, 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然而, 非正规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比如风险大, 资金有限, 贷款规模小, 品种单一, 监管部门难以有效监管等。

融机构贷款原则相悖

农业生产周期长, 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农业产出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对资金期限要求长。对金融机构而言, 农业贷款的风险较大, 出于资产安全性、盈利性考虑, 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期限短, 难以满足农业产业化的需求。另外, 小额农户贷款操作成本大, 信用社常将贷款利率定为规定的上限, 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

化的金融支持

1.农村信用环境欠佳

目前, 农村信用缺失已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农户在遭受农业生产损失后, 往往采取拒不还贷的做法;而对龙头企业而言, 投入的资金若无法收回, 同样存在资不抵债的情况。长此以往, 金融机构对农业贷款的积极性就降低, 形成了“农民贷款难、信用社难贷款”问题。如睢县农行自1990年以来共发放了3亿多元的专项贷款, 贷款企业达800余家, 目前已有2.6亿元的资金形成了不良贷款。

2.农业保险缺位致使农村金融供给紧张

首先, 供给不足和需求无效使得农业保险市场萎缩。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大, 一旦发生自然灾害, 农业受损很大。农业保险是帮助农业规避风险的一条途径, 而河南省农业保险发展比较缓慢。究其原因:一方面, 农业风险大、赔付率高, 而政府又缺少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 保险公司没有动力去开展农业保险, 或者保险公司往往设置较高的保费, 使得农民只能“望洋兴叹”, 形成不了有效的农业保险需求;另一方面, 农民保险意识薄弱, 投保率低, 保障面窄, 当灾害肆虐时, 大部分受灾农户不能得到保险保障, 偿债能力下降, 银行贷款风险增加, 这是导致农村金融供给紧张的原因之一。

3.缺乏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和信用担保机构

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能使企业更加有效地获得金融支持, 强化企业的间接融资系统。近年来, 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各地相继成立了由财政出资的中小企业担保中心, 但缺少为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及种养大户的担保机构。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 一些种植、养殖、加工大户发展初期需要资金量大, 农村信用社的小额农贷远远满足不了其需求, 金融机构在放贷时往往要求提供指定的可抵押物品或担保, 这些企业往往不能提供金融机构认可的有效抵押物或担保, 而担保机构又较少, 担保难以实现, 这也是造成融资难的原因之一。

三、对策与建议

(一) 明确功能定位, 构建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

1. 构建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

第一, 农发行应在积极支持粮油收购贷款的基础上, 逐步开办扶贫开发项目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农村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业务, 形成农发行、农行和农村信用社竞争的局面, 激励农行和信用社开展业务。第二, 邮政储蓄银行可以和信用社在对农户贷款上形成竞争。此外, 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 积极吸收其他机构加入到农村金融服务中, 如外资机构和民营机构。

2. 明确农村信用社的定位, 加快进行农村信用社改革

首先是定位, 政府要明确规定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定位, 这样才能保证农村金融的完整性, 同时, 应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比如降低利率、实行税收优惠等, 让农村信用社真正有能力、有实力为农业服务。其次, 在改革中, 农村信用社可以组建为股份制合作银行, 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 建立法人治理机构;再次, 加快电子化信息化进程, 加快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以提高运作效率和水平。

3. 建立有效的风险规避机制

首先应建立有效的农业担保体系, 鼓励有条件的商业机构建立担保机构, 开展农业担保业务;完善担保机构的运行机制。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 实施多种担保办法, 探索实行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担保形式。其次是建立符合河南省实际的农业保险制度和保险体系。河南省农业一般以家庭为单位, 分散经营, 比较适合采用政府主导下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模式, 随着农业产业化推进和集约化经营, 可以逐步发展其他模式的政策农业保险。确定农业保险的业务补贴范围, 根据保险公司开展的农业保险业务, 确定补贴金额。完善农业保险法, 明确农业保险的目标、性质。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 政府如何补贴, 以及谁来监管农业保险等, 使农业保险有法可依。

(二) 引导民间金融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

民间信贷规模之大成为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如果不正确引导, 会给农户、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在允许的情况下, 河南省可以组建类似的小额

信贷公司或民营银行, 定位于支持三农, 在小额信贷上和农村信用社展开竞争, 提高资金效率, 同样可以减少农村资金外流。目前开展的小额信贷公司,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如人才缺乏、没有相关的法律规范、缺乏监管部门的监管等。政府应尽快完善小额信贷公司方面的相关法律, 为其依法运作提供法律基础;明确监管部门, 以控制小额信贷公司的不良操作, 防范金融风险;在基层选拔一些人才进行培训, 为小额信贷公司的运行提供帮助。

(三) 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和手段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 农户和农业企业对资金需求发生了改变。订单农业的开展使得农户扩大再生产投入增加,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产品的加工, 优势产业资金需求增加, 机械化作业使人们认识到农业的规模效应, 这些变化以及农业自身特点均意味着农业的资金需求规模大、期限长。与之相对应的农业贷款条款也应发生变化。首先, 农业贷款的规模应结合项目的需求而调整, 而不应针对农户仅提供小额贷款。其次, 增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第三, 金融机构应加快推进电子化进程, 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在为农户、企业贷款的同时, 提供农业信息, 共同推进农业的快速发展。

(四) 推进农村金融生态建设, 完善信用管理体系

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困境与前景 篇5

【摘 要】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处于初期阶段,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社工职业化的困境根本源于社会工作职业体系的不完善,不完善的职业体系导致人们对社工行业社会认同的偏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社会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会工作的发展空间将是十分巨大的。

【关键词】社会工作;职业化;困境;前景

社会工作是一项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行业。它的任务就是为社会诊断,为弱势群体开出药方。它的存在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发展程度。但从现今的社工职业化趋势看来,中国实现这个目标仍存在着重重阻碍。因此,有必要对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困境及原因进行探究,并预判前景。

一、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困境

(一)高校招生与培养存在偏差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开设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以来,社工专业化教育在国内发展已经经历了近30年。但是社工专业化教育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招生方式存在误区。目前我国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主要都是通过调剂的方式获取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同时,一些高校本着为了建设综合性大学而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方式流于形式,毕业生的专业化水平大打折扣。其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存在偏差。社会工作本科学位的专业课程的教材大多取自港台以及国外教材,不能适应目前中国的社会现状。

学校不合理的招生方式和?W科教学内容的偏差,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化程度不高,难以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社工人才。目前我国社工的总体水平呈现学历低、职业能力低的现状,最缺乏的就是专业化的社工。

(二)对社会工作认同度较低

专业认同度指个人对某一专业的整体认可状况以及由此形成的积极态度和情感,目前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度普遍较低,成绩优异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绝大多数转入一些热门专业,间接造成了社工人才流失。同时,本科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后涌入非社工行业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社工行业专业性人才稀缺。

职业认同指个体对于所从事的职业目标、职业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的一致。除了上文提到的高校社工专业学生流失率高的情况外,已从事社会工作职业的人员职业认同度很低,大量社工在考虑职业流向时会选择转行。

社会认同指个人认识到他(或她)所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社工行业的社会认同度极低,多数人对社工行业不了解,有些人甚至将义工、志愿者与之混为一谈。而在国外,社工被看作与医生、律师并列的专业性职业。

(三)收入与晋升空间小

由于我国社工的收入体系尚不健全,社工平均工资水平仍远低于本地职工平均工资。同样的教育程度和工作经历却由于行业的不同,造成收入上的差距,给社会工作者内心造成极大不平衡。同时,较低的薪酬也意味着社工的物质基础无法得到保障,导致两种结果:放弃当前社工工作,转而去取得更高收入的工作;摒弃社工的专业价值与伦理,寻求自我利益。

社工机构可以提供的晋升空间上也十分有限,目前社工机构晋升选拔的条件除了取得社工资格证、工作年限等基本条件以外,选拔还需论资排辈,员工数量较多的机构中竞争非常激烈。不少社会工作者在社工行业看不到未来,逐渐产生退出社工行业的念头。

除此之外,由于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对于社工岗位工资的限价、岗位社工购买的局限以及对机构在其他方面如财务、募捐方面的严格限制,使机构丧失了自主权,无法通过扩展机构公益事业创造更多的员工上升空间。

二、社会工作职业化困境的原因

社工行业一方面在社会上的知悉度低,另一方面由于收入待遇低、职业前途未卜,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可。社会工作职业体系的不完善,不仅使在职社会工作者对自身行业缺乏职业认同感,也给将要从事社会工作行业的社工学生带来心理上的障碍。在急功近利的社会大环境下,人们对名利的追求已经超越了实现自我职业价值的愿望,收入高发展好的职业成为大众普遍的职业价值观。社会工作社会认同的缺陷建立在社会工作职业体系的不完善之上,是社会工作所面临的价值观挑战。

就目前看来,我国社会工作职业的现状为人才供给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一方面,专业社工人才的需求量较大而学校专业教育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和目前社会需求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现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仍面临着较大的人员缺口,社工毕业生大量的流失成为首当其冲的因素。从在职社工的职业状况看,社会工作在职业体系方面以及社会认同方面存在缺陷。职业体系方面的缺陷体现在社工收入和社会保障上。首先,由于政府购买项目对社工收入的限定,社工行业的收入整体偏低,和其他行业收入相比处于低位,一些社会工作者无法很好地满足其自身的生活需求。其次,由于社工机构建立的目的不纯以及政府对社工机构社会保障体制监管力度不够,使得社工行业的社会保障水平不高,机构为社会工作者缴纳的社会保险低于其他用人单位,使社会工作者无法获得应该享受到的职业保障,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风险增加。

由此看来,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困境根本源于社会工作职业体系的不完善,不完善的职业体系进一步导致了人们对社工行业社会认同的偏差。社会工作行业引进我国本身就没多久,行业仍处于发展阶段,行业体系也并不像其他行业那么完善,在这种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下,对于这种前途未卜、收入又不高的行业,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同。可见,政府为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仅把重点放在素质优良上是远远不够的。要让社会工作职业化进入良性发展,首先需要建立起一套健全的职业体系,包括从合理的职业报酬、较高的职业声望到完善的分工体系,才能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可。

三、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前景

自2006年以来,我国社会工作已经进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展阶段,但至今仍未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一方面由于社工职业正式起步时间晚,社会工作教育19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但是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职业却直到2003年才为国家劳动部所确认。另一方面,由于社工行业缺乏大众宣传力度,公众对社会工作职业鉴定模糊不清,还有些人把志愿者和义工同社工混淆。公众对社会工作职业的知悉度低、认同度低,对大众来说完全就是个陌生行业,大众对社工能带来的服务也是打了一个很大的问号。公众没有对社会工作行业建立起社会认同感,这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制约社会工作的发展。

任何新事物在进入一个新环境里都是有适应期的。社会工作在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了近百年的专业化发展,才得以形成一套独立的社工职业体系,而社会工作传入我国的时间才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其职业体系都是建立在西方国家的国家体制以及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和我国的本土文化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因此,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阶段所出现的种种问题都属于常态。我们应当正确地认识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过程中与社会经济体制、文化、价值观念冲突所产生的矛盾,这样才更有利于推动社会工作在我国的职业化发展,加快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进程。

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仍然处于初期阶段,无论从专业化方面还是职业化方面都充满着诸多挑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不断的增加,社会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社会工作的发展空间将是巨大的。相信在未来政府对社会工作在职业化的发展一定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大众对社会工作的认识也会不断提升,会有更多的社工毕业生毕业后从事社会工作行业,也会有更多优秀的社会工作人才为中国的社会工作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石墨烯产业化 迷雾与困境 篇6

被誉为“新材料之王”的石墨烯,因其强度高、韧性强、透光率高、重量轻、导电佳、导热好的优异特性、极具吸引力的应用前景以及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得国内外产学研界和资本为之欢呼和疯狂。

从政策角度看,当前已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已经制订了不同的石墨烯技术应用路线图。如欧盟石墨烯旗舰计划技术路线图、韩国石墨烯产业市场路线图等,都在为该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制定技术发展路径。

我国也对石墨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无论是去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还是今年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都反复强调了石墨烯在战略前沿材料中的关键地位,提出应在2020年形成完善的石墨烯产业体系,并预计到2025年其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

在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中国石墨烯产业化加速前进。但我们也看到,目前中国石墨烯产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也阻碍了其产业化进程,陷入泡沫化、低端化、应用乏力等困境。

资本热炒概念

近年来,石墨烯被炒得火热,产业持续升温,各路资本纷纷涌入。在经历了2014年至2016年的高速发展后,石墨烯联盟初步统计,截至2016年8月底,从事石墨烯研发、生产、应用等相关企业数量超过400家,约占全球石墨烯企业数量的3/4,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鲁区域。

中国碳谷科技集团首席专家戴加龙说,“现在,社会上炒作石墨烯概念非常严重,其噱头意义远大于实用价值。企业做研发、做产品、做市场,都得诚信。做到哪一步就说到哪一步,取得什么成果就介绍什么成果,‘放卫星’——不切实际的虚报浮夸,不仅不能给石墨烯增光添彩,反而会给石墨烯抹黑。对石墨烯的发展来说,‘放卫星’究竟是帮忙还是添乱、是补台还是拆台,结论应该是不言而喻的。现在业界对石墨烯的概念大多停留在理论上,实际上在真实应用中石墨烯应该理解为:纳米+二维材料+石墨烯自身的性能。”

华为董事长任正非曾罕见地接受媒体群访,在数千字的专访中,只有25个字谈及石墨烯,“石墨烯将颠覆硅时代”转瞬就被炒作为领袖人物传递的投资信号。一则《中国石墨资源20年内将耗尽,或成下一个稀土》报道,也让石墨烯再次被资本市场热捧。与石墨烯关系不大的石墨矿藏转眼间套上了稀缺资源的属性。

“人们能够轻易从讲故事中获得财富,谁还会投资企业。”资本对于石墨烯概念的炒作,不仅脱离了产业实际,甚至出现了伪科学倾向,尤其是“石墨烯的发展将依托于石墨资源”的说法让业内人士倍感荒诞。

二维碳素科技公司总裁金虎表示,石墨烯是一种功能型材料,对工艺、设备要求很高,对资源消耗很少。虽然石墨烯最早是从石墨中发现的,但是产业化制备石墨烯薄膜主要是以甲烷、乙炔等含碳气体为原料,目前石墨烯薄膜生产与石墨半点关系也没有。

而石墨烯粉体虽然由石墨生产,但是对资源的耗费量很少。目前全球生产石墨烯所需的石墨只有1000~2000吨。即使未来石墨烯得到广泛应用,生产规模扩大100倍,一个普通年产10万吨的石墨矿就足以满足全世界用量。更关键的是,在石墨烯粉体的生产中,石墨所占成本不到1%,完全可以采用人工石墨替代。

“资本市场将石墨烯的产业稀缺性和资源稀缺性进行混淆是完全的误导。”金虎苦笑。除了石墨烯和石墨混淆外,针对石墨烯材料的误解比比皆是。

总体来说,石墨烯产业面临的产业发展环境是冷热不均。学术界、资本界、媒体的热与产业界的冷。资本市场的热度持续高涨,不少上市公司、投资机构涉足石墨烯概念股,赛富基金、经纬中国等风投机构积极投资石墨烯研发中试和产业化。政府招商的热与落地配套政策的冷。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对石墨烯项目和产业的发展兴趣很高,招商不遗余力,出手大方。但是,石墨烯产业存在的很多问题是系统性问题,仅仅靠资金和创业团队不能得到很好解决,石墨烯产业的环评、安全生产资质、废料处理等方面没有配套政策跟进。中国群众式的热和发达国家注重长远的冷。我国的石墨烯研究基本上属于自发性的群众运动模式,一大堆人抢一块很小的蛋糕,投入非常分散,缺少国家层面的全局性规划,很难布局长远的目标。而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支持了许多项目,对推动产业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如欧盟就选定了石墨烯旗舰研究项目作为首批技术旗舰项目之一。

尽管石墨烯极有可能掀起一场席卷全球的颠覆性新技术新产业革命,但当前石墨烯制备技术还不成熟,缺乏技术标准,处于产业化突破前期,需要警惕过度的资本炒作会给产业带来虚假繁荣的泡沫。

应用技术薄弱

石墨烯从2004年发现至今,其产业化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关键在于石墨烯整个产业链到目前为止仍未实现贯通和整合。主要受限于石墨烯制法、转移技术、打通下游应用等问题,要真正实现石墨烯的产业化,必须在这些方面取得进一步的突破。

对于国外发达国家来说,石墨烯产业主要处于拓展应用领域的研究阶段,各大企业争相在未来大规模应用前布局专利核心技术。以韩国为例,由于石墨烯在三星的主营业务领域均有着重大的应用前景,因此对于石墨烯的研究应用极为重视,不仅成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还和韩国成均馆大学合作,积累了大批石墨烯相关的技术专利。

而在美国拥有IBM、英特尔、波音等大公司,有利的创业环境催生了众多小型石墨烯企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覆盖从制备及应用研究到石墨烯产品生产,直至下游应用全环节,加速了石墨烯的产业化和应用进程,产业布局呈多元化。

与海外三星、IBM、诺基亚、英特尔、波音、陶氏化学等大公司推动产业化应用不同,中国的石墨烯研发多集中于中小型公司,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较少参与。

nlc202309090645

在我国,石墨烯研究主要靠大学等科研单位推进,重科研轻应用,这样容易导致石墨烯科研成果与未来市场需求脱节,对石墨烯产业化应用十分不利。

从科研角度看,中国的石墨烯研究处于世界领先位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Wind数据库资料,2015年中国专利申请数量达7925个,居全球第一。而从专利布局来看,企业和学校总占比达80%以上,公司占比远远低于学校,产业化进程提速有限。

我国虽然科研人员和成果数量大,但高精尖的原始科研成果还较少,大多采用跟踪研究的方法,重大创新还比较少,研究成果还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领域,高端应用技术还相对薄弱。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碳材料专家康飞宇曾公开表示,我国虽然在石墨烯论文发表量上位居全球首位,但不少科研院所并不知道产业界到底要什么,科研和应用脱节问题突出。

目前我国约有400多家经营石墨烯业务的企业,将石墨烯作为主营业务的约70家,多呈小型、初创等特点。按经营业务划分,还可进一步分为石墨烯粉体企业和石墨烯薄膜企业,前者数量约50家,后者约10家。

我国企业通常重视短期发展急于变现,对研发的投入也不够。据了解,国内的石墨烯产品多为针对两三年以内可以形成产业的应用。例如将石墨烯添加到现有材料里提升其性能。石墨烯的高端应用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且风险很高,五年后才可能形成产业应用,国内民营企业很难有实力去进行布局。

所谓“高端应用”,是指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应用。石墨烯极高的导热性、导电性、比表面积等优良特性,使其成为储能、电子、光电器件的首选材料,这些也是石墨烯最有可能发挥决定性作用,成为不可替代的“超级材料”的应用场景。

2014年,全球芯片制造巨头美国IBM公司推出了世界首个多级石墨烯射频接收器,是迄今为止最先进的全功能石墨烯芯片,其传输速度是硅制芯片的千倍;同年7月,IBM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对石墨烯碳芯片技术投资30亿美元的研发资金。

此外,韩国三星、LG集团近年也在柔性显示器、触控屏等领域与高校合作研发出了成果,相较于目前市场上最成熟的透明导电薄膜材料氧化铟锡(ITO),石墨烯的成本更低,柔韧性更佳,在柔性电子器件及可穿戴设备等应用十分具有发展潜力。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应用技术突破难导致产业链下游尚未形成,很多宣称能够生产上百吨石墨烯的公司,空有产能,却很难卖出产品。例如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1月,一条年产100吨氧化石墨(烯)的自动化生产线宣布投产,并预计2016年可年产1000吨粉体石墨烯,销售收入超过6亿元。

但根据2016年年中业绩报告,2016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367.27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8.83%。石墨烯粉体收入增加约122.71万元,触摸传感器收入增加了322.77万元,虽然产品下游市场应用逐步打开,但销售远不及预期。而常州二维碳素材料有净利润-521.4万元,青岛华高墨烯明细利润-283.8万元。

虽然从2015年开始下游厂商对于石墨烯的应用积极性大幅提升,但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下游企业家对于石墨烯还停留在概念上,并不清楚怎么使用。不少企业购进石墨烯材料等相关产品后,不针对产品特性进行加工工艺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石墨烯材料即使品质再高,也难以发挥其优越性,造成“材料好、用不好”的现象屡屡出现。

此外,从新材料到新产品转变的周期较长,下游企业必须确保添加石墨烯材料的产品具有稳定性。拿电池生产企业举例,一批产品约需3个月出试验结果,同款产品要做5~6批稳定性试验才能确定其稳定性,决定是否导入。

此外,一些企业粗制滥造生产的东西没有人要,到处忽悠,使得市场对石墨烯的认知模糊,而当不成熟的产品盲目投放到市场,会带有很大潜在风险,以电池生产为例,使用安全性究竟如何仍需要不断测试。

只有得到下游应用需求的支撑,石墨烯产业才能真正散发出生命力和可持续性。下游应用反馈到科研方面,下游应用商到底需要什么性能的产品,能够接受的价格是怎样,想要应用于哪些领域,科研机构才能更具针对性地进行研发。

在中国“企业+研发机构+孵化器+加速器”的发展模式尚在摸索起步阶段,石墨烯产业化技术路线和产业化路线及产业发展的阶段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等仍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真正落实。

政府应该对重大高新技术项目给与更优惠的政策,激发企业推动科技创新的动力。同时,企业应该与高校等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推动技术发展,共同享受技术进步的成果。

在9月22日-24日举办的2016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上,工信部材料司巡视员吕桂新透露,下一步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引导和扶持石墨烯产业发展,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一批重点和应用的关键技术,重点突破石墨烯材料的标准化和低成本化,采取一条龙的模式将材料生产、应用开发、终端应用等环节串起来,积极推动石墨烯材料示范应用,构建应用产业链,加强石墨烯标准体系建设,搭建产业创新平台。

低端产品盛行

在今年的2016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上,大会展出的众多品类的石墨烯应用创新产品琳琅满目。除了多种石墨烯原材料外,还有很多新奇的石墨烯产品:有枕头、电热毯等床上用品,有护肩、护膝、护腰等健康产品,有内衣、袜子等服装产品,有散热器、充电宝等电子电器产品,还有轮胎等汽车产品。

石墨烯的发现者安德烈·海姆曾公开表示,中国石墨烯的产业化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在2016年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上,他却指出,中国目前推出的石墨烯产品普遍呈低端化特点,还没有发挥石墨烯的“真正能量”。

这一前一后巨大评价落差的背后,折射的或许是石墨烯在中国日渐沦为“工业味精”的现实命运。

尽管当前石墨烯成为制鞋行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成功运用至鞋底、鞋垫,接下来还会将其用于鞋面,但与国外大企业应用于光电器件、传感器、医药、环保材料等高端领域相比,依然改变不了石墨烯低端化应用的尴尬。

nlc202309090645

日前,贵人鸟鞋业与福建晋江市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开发出一款石墨烯跑鞋,这双鞋的重量仅约120克,相当于一袋方便面的重量。这款跑鞋鞋底加入石墨烯不仅增加弹性,还能增加韧性和抗撕力。从外观上看,该跑鞋与普通运动鞋无异,但拿在手上却十分轻盈。鞋底柔软有弹性,其深灰色类似泡沫的部分就是用石墨烯材料制作而成。

晋江市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许志介绍,这双跑鞋搭配的石墨烯杀菌鞋垫,不仅能抑制细菌、真菌,有效改善足部健康,同时舒适度和外观都得到了提升。

此外,国内企业近几年还相继推出了石墨烯内衣裤、U形枕、轮胎、涂料、加热片、移动电源、保健用品等产品,多将石墨烯粉体添加至各类产品中改善性能,应用领域极广。但因用量较少且不发挥主要作用,石墨烯只能作为辅助材料使用,由此获得了“工业味精”的称号。

报道分析称,受制于高端应用的长期高投入及高风险,国内中小型民营企业在高端领域少有布局,实力雄厚的大型国企对石墨烯这一新材料也缺乏积极性。

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李义春指出,与国外相比,中国企业在石墨烯高端应用上的投入差距巨大,相关的高端研发技术落后三年,研发成果已落后五年。因此,李义春建议,政府应在石墨烯高端领域的研发上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大企业的定位相对高端,研发成果不易显现。小企业的决策机制更为灵活,但受限于资金规模,小企业不太稳定,风险会更大,“一百家剩两三家就不错了,很多项目一看就判死刑了,很多投资石墨烯制备的都不太行。”

由于资金问题,从事石墨烯材料的小企业多从难度较小的应用做起,低端应用难度相对较小,更容易实现生产。“适度的挑战性是必要的,如果太过低端就会拉低产业形象,降低产业门槛。” 东旭光电副总经理、上海碳源汇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忠辉说。

弗若斯特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总裁王昕博士表示,“目前国内企业中除了两家企业实现了应用于LED行业的石墨烯产品的小规模生产外,其余研究机构及企业均只能小批量生产,产品也主要用于研究机构的研究,且应用主要集中在复合材料、触摸屏等少数应用,半导体等高端应用尚未开发。”

和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在石墨烯研发和应用的投入方面有明显差距,特别是高端应用上的资金投入,国内目前做得明显不够。这两年不少地方政府对石墨烯产业都非常重视,许多地方都在建平台、建基地。但对石墨烯产业的发展,地方政府还是要冷静、理性对待,现在市场应用还处在非常初步的阶段,不要一哄而上,造成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品缺乏的怪圈。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 篇7

1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起因

迄今为止, 之所以将教师职业称其是教师专业, 这是根据国际劳工组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一九六六年共同发布的联合建议, 即《关于教员地位的建议》。在此建议中认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 (profession) ”, 这种“专门职业”强调教员必须接受过严格的高等教育并且经过持续不断的、与时俱进的研究和深造才能获得此专业职称。“专门职业 (profession) ”要求其必须对该学区的整体教育具有强烈的教育责任感。在此之后, 教育职业专门化以及教师专业水平社会化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共识,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概念在我国也逐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2 如何界定教师专业化发展

为更好地划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界线, 首先要来了解一下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内容。教育专业性和学科专业性是教师专业化的两个重要内容。在我国, 对教师的要求极其严格, 首先对学历有一定的要求, 以及必备的教育知识, 同时也要有职业道德要求和教育能力的要求, 对教师的管理主要靠的是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 他们负责对教师的资格认证与管理工作, 并且制定出具体的认定制度, 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进行指导和界定。教师专业化包含的内容程呈现多样化,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 目前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在认识上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依据教师专业化的含义, 我们来进一步研讨“教师专业化发展”, 目前可以主要从两方面来看:第一方面可以归纳为教师从事的职业是一门专业, 讨论其发展的历史过程;第二方面可以归纳为认为教师本身由非专业人员成为专业人员的过程。由此我们得知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见诸多困境。

3 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困境

目前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进行的, 那么实际上认识和实践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意义上的技术型专业化, 技能熟练以教学技能的不断完善为标准去衡量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现程度, 也就是说并非仅仅使教师职业发展成为一个理论性很强的专业, 而且还要注重教师职业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所产生的个体性差异。因为技能提升的程度不能代表教育活动的全部内涵, 技能化教育只是代表教育模式的一个方面, 而不能代表教育模式的全部。教师专业化目前已经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 其声势浩大, 但从各项研究表明, 它对教师专业化与社会的现代化之间的融合关系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 西方对教师技能化与教师专业化的运作和我国的技能化教师专业化的运作有较大的差异, 从而为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境, 我们将从伦理、知识以及权力等诸方面对现代性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困境进行论说。

3.1 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伦理困境

教师专业化有着特殊意义的就是伦理, 这是评判专业的重要指标。伦理是教育活动的灵魂所在, 如果失去了伦理这一重要因素, 教育的意义将荡然无存, 价值实践和价值选择是伦理表征的重要体现, 如果个体践履和选择特定的价值标准, 源自内心意义系统所决定的, 那么伦理的缺乏必然是由意义世界的坍塌所决定的。生命内涵的自我领受是意义的核心部分, 也是对整体生命与具体存在之间的关联性领悟与体验。

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在自我人生和客观世界之间进行不断的实践和体验, 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构建社会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养成必须以人生信仰和意义体检为基准, 在现代性中道德伦理正在潜移默化地边缘化, 而这时我们更应该清楚, 培养有技能、有知识的人只是教育任务的一个方面, 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思想道德品质。

3.2 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知识困境

这里的知识困境是相对于专业理论知识而言的, 它是建立在较为成熟和较为系统的高等教育的基础之上, 因为教育科学是一种不断发展着的科学, 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 这就使得教师专业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知识困境。

3.3 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权力困境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是权力困境。在教师职业的内部存在着一对矛盾, 那就是学校科层权力和教师专业权力。这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教师的职业维护意识与教师专业化发展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矛盾, 一般来说, 学校科层权力是对教师专业权力的指导、保护。这就成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之一, 即教师很难毫无后顾之忧地走上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之路。

4 解决教师专业化发展困境的具体方法

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的案例, 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 其中必然包含着很多的矛盾现象, 然而解决这些矛盾必须要采取与其相应的手段和方法。在案例研究中表明, 强调所研究的主体是教师, 所以, 一切材料的收集、问题的发现以及对主体的分析和研究的全部过程最终需要撰写成为教育实际案例, 以备进行总体的研究或对其中的某一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在此过程中, 首先要提高教师本身对教育教学问题和现象的自觉反思意识。

学校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可涉及到教育案例, 教学案例往往不一定必须是教师本身在教学实践中所获得的, 重点是教师对案例的关注, 这其中也包含他人的案例, 但最终的目的是能否使我们自身成长。在教育实践中, 更好的分析教育本质, 找寻思想辩解理性的视角, 提高自身作为教育者的业务技能和素养水平。因为参与案例研究者为教师, 而研究对象也是教师, 所以, 案例中所出现的教育情景和教学场面对教师来说十分熟悉, 并对其有着自身的分析和评价。在这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 教师不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教师的专业发展, 主要依靠于教师本身。在很多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 教师正朝可持续发展型、培养研究型、反思型等方向发展, 在教师教育的整个历程中, 呼唤自主型、持续发展性的教师发展。教师的自我成长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其一是教师要有内在的自我提高和自主发展, 这就是指成长的动机成就, 其二是教师要能实现自我给养, 使自身得到不断的成长。两个方面的原因促使了教师结构素质的自我成长。在教育实践过程中, 教师始终既是一个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教育者, 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222-225.

[3]H.T.Sockett (1989) :Research Practiceandprofessionalaspira-tionwithinteaching, Curriculum Studies, Vol.21, No.2.

发挥协同效应走出产业化困境 篇8

去年下半年以来, 国家密集发布相关政策, 使中国电动车市场出现很好的形势。但是, 目前我国的电动车尚未走出“产业化困境”, 还是一个高度依赖政策的市场。

为实现国家电动汽车发展战略, 在完善国家政策方面还有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一是有序地较大力度放宽市场准入。汽车技术的电动化与信息化、智能化和能源革命交集, 形成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创新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有太多的机会, 给众多行业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尽管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但正在吸引众多的创新、创业者和企业家甘愿冒险参与一搏。特斯拉的脱颖而出和谷歌率先推动无人驾驶等事例证明, 新的进入者会带来新的思维、引进跨界技术, 是推动产业升级并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

汽车动力技术电动化给中国汽车行业提供了百年不遇的追赶机会。按照传统做法, 在机会来临时政府首先关注的是谁能进入, 谁不能进入, 并由政府做出决定, 这就使我国出不了特斯拉。产业化初期, 一方面需要加速创新和试错的过程, 另一方面政府并不能保证谁能成功。这时政府既不要“鼓动”、也不要过分的限制新的进入者。创业者、企业家拿自己的真金白银投入, 可能各有各的想法, 但都是理性的。进入者中的大多数最终可能会被淘汰, 但不能不给他们机会。他们正是以自己的付出在加速探索过程, 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定义、商业模式、融资模式等都可能在试错中贡献出新的火花。因此, 在电动车相关领域应充分发挥市场的引导和筛选作用;有序地较大力度放宽市场准入, 让投资者自主决策、自担风险;政府则搭建好市场平台, 承担起负外部性监管的责任。

二是发掘潜在市场, 打开市场出口。进入产业化阶段, 最难突破的瓶颈是市场的出口。电动技术替代主流燃油车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如何渡过漫长的孕育期而不至流产?及时打开市场出口几乎比什么都重要。应鼓励和支持企业寻找当期的技术成熟度可以较好支撑、并能被市场接受的细分市场, 让电动技术更多依托市场的力量运转起来, 一边盈利一边发展。

目前, 以纯电动替代中等级别主流燃油车还面临两大障碍:一个是电池价格昂贵、比能量偏低, 导致续航里程偏低;另一个是充电设施短期难以满足需要, 进而导致对续航里程的更高要求。这就使纯电动车显得不经济、不方便、不放心。但是这并不代表在所有细分市场都是如此。

从产品上看, 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高档车, 在对价格不敏感, 而追求高端、时尚、环保的第二辆车消费人群, 它已经成为市场新宠;插电 (增程) 式电动车受到了较多消费者的欢迎。重要的是它较好地平衡了纯电动与续航里程、生产成本与使用成本的矛盾, 降低了对充电装置依赖性, 可能是当前更有市场前景车型, 应当引起政府和企业的关注。小型、短途、低速实用型电动车则在一些中小城市和城乡交界异彩纷呈。在那里车价高、充电难、续航短的问题基本都不存在。去年市场规模估计达40万辆。如果政策得当, 很快会发展成百万辆级的大市场。有这样大规模的市场托底, 就有可能增加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电动车产业化的途径。

以北京的“电动北京, 伙伴计划”、杭州的“微公交”为代表的“分时租赁、以租代买、以租促用”的商业模式引起了不少城市的关注, 一些城市有望跟进。以租代买解决了车价高的问题;只管用, 不管充电, 解决了对充电难担心;针对的是短途需求, 可以满足续驶里程的要求;采用立体车库和自动低谷充电, 破解了停车和充电的难题;使用成本低, 又能满足自驾的偏好, 是现阶段打开市场出口的一种很有希望的商业模式。

电动技术、商业模式还在发展中, 政府的支持政策应保持技术中立, 鼓励企业发掘市场需求, 开拓细分市场, 并为新市场的形成创造条件, 必要时对某些标准和规则进行调整。2000年前后, 美国、欧盟为满足低速电动车的消费需求, 及时修改道路交通法规, 释放了这一潜在市场。最近, 美国、英国、欧盟等相继研究对无人驾驶汽车立法, 一些城市开始为其上路松绑。这些支持创新、培育产业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汽车动力技术的电动化已经几起几落。中国电动车能否一路走向成熟, 还存在很大的难度。在政府政策引导下主要依托市场的力量延续下去, 是走向成功的必然选择。

三是打破地方保护和壁垒, 建立好的产业生态。一些试点城市的地方保护、市场壁垒由来已久, 越临近产业化这种趋势越加明显。有的城市设定电动车地方准入目录, 有目标地“保”、有目标地“压”;有的城市要求本市销售必须在本地设厂;有的强制使用本地产的电池和电动部件;有的规定充电桩只能由本地企业投资建设, 等等。一个城市这样做了其他城市就竞相效仿, 导致产业化初期较小规模的市场被碎片化了。这种违背市场规律的政策对电动车产业已经产生了伤害。电动车、电池、电动部件以及充电桩建设、租赁经营等都是规模效应明显的行业, 只有通过竞争才能使优强者脱颖而出, 进而通过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市场的割据造成有竞争力的企业得不到好的发展, 弱势企业也失去了在竞争中提高的机会, 绝对是两败俱伤。这种自残的政策无法培育产业竞争力, 必将延缓产业化进程。应当认真贯彻国务院明令禁止的各类市场保护的规定, 为电动车发展建立有序竞争的产业生态。

四是政府的政策组合要给社会一个长期稳定的预期。汽车的产业链特别长, 其动力技术的重大变革不仅涉及汽车业的重大调整, 而且涉及国家能源的结构调整和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 直至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思路。其中需要诸多政府部门、行业大量企业的参与, 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因此, 电动汽车国家战略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就是必须给全社会一个长期稳定的预期, 使电动车纳入相关产业和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2010年开始的几年一个周期的政策, 包括制定三年期、五年期的政策已经不能适应, 不仅在政策衔接期会产生较大的市场波动, 更重要的是不足以引导企业和消费者产生长期行为。

近几年电动车的又起又落表明, 市场对政策十分敏感, 就是说政府的政策可以有效引导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但是以财政补贴护送电动车发展的路能走多远?这是影响市场行为的重要因素, 它的不确定性使不少企业脚踩两只船, 随时准备退出。美国加州出台的《零排放汽车法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基本原理是政府可以公布未来五年、十年甚至20年的年度新增汽车中零排放车的比例, 厂家销售的汽车总量中达不到时必须从其他公司购买指标, 或接受罚款。这一政策思路值得借鉴之处在于, 第一, 这是高排放与零排放或少排放汽车间的交叉补贴, 与碳交易的原则相一致, 比财政补贴更具合理性;二是可以减轻财政压力, 消除“政府补贴富人”的质疑;三是释放了政府长期致力于汽车电动化的信号, 可以给市场、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以稳定的预期;四, 对于企业是“胡萝卜加大棒”, 体现了“有保有压”, 具有很强的激励与倒逼的作用, 将促使厂商与政府合作实现目标;第五随着目标的实现, 政府可以平稳退坡。

电动车的产业化最终必须依托市场来完成。在过渡过程中政府之所以出手, 是基于对电动车外部性和产业化前景的审慎研判;政府之所以补贴, 是基于在不太长时间可以逐步退出, 并依托市场自行发展。因此, 政府的政策组合, 第一, 必须产生长期预期, 引导相关产业和企业的长期战略;第二, 在技术路线上应当保持中立, 推进政策应当借力市场, 发掘并释放市场的潜力;第三, 促进政策应当激励与倒逼双向发挥作用, 不扭曲市场、不削弱竞争;第四, 政策的实施不是导向对政府的依赖, 而是政府作用的适时退坡。

五是“互联网+汽车+交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进入大数据时代, “互联网+汽车+交通”已成必然趋势。大数据平台可以实时提供交通状况、驾驶行为、车辆状态分析等服务, 大幅度提升交通指挥、车辆监管和商业运输调度的能力, 提高交通的效率和安全, 降低管理和运行成本。交通体系的智能化将改变人们的驾驶体验, 创造大量新的需求。

互联网企业较早发现了这一趋势。在智能手机迅速普及的同时, 谷歌、苹果、百度、阿里等互联网巨头的目光很快聚焦汽车。因为更具潜力、更富有想象空间的移动智能终端就是汽车。

互联网企业率先从网络、信息、数据最容易发力的汽车服务领域突破。他们凭借互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的技术优势, 瞄准传汽车业的痛点, 迅速构筑新的业态、开拓新的市场, 使基于汽车的信息服务和后市场服务迅速多样化, 并已开始进入汽车保险、汽车销售。正跃跃欲试开发无人驾驶汽车, 进入汽车制造。

“互联网+新能源”正在改变传统汽车产业格局。2012年特斯拉脱颖而出, 轰动了业界。他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 就是他向传统车企发起了挑战、敲响了警钟。一个专业投资咨询机构的评论是, 特斯拉的创建只有一个目标, 就是用“硅谷的”方式, 而非“底特律的方式”彻底改变乃至颠覆传统汽车制造行业。这话听起来有点玄, 但很值得深思。

“互联网+新能源”对汽车产业在三个方面正产生大的影响。

一是工业互联网理念和技术正在改变生产流程和供应链管理, 打造智能工厂, 在规模化流水线上做到个性化定制。德国工业4.0清晰地描绘了未来的场景。

二是汽车伴随电动化的是信息化、智能化以及自动驾驶, “汽车”在很大程度上正在被重新定义。相应地也将在很大程度改变汽车的技术结构、生产链结构、成本构成、利润分配, 甚至盈利模式。

三是随着车联网和大数据平台的形成, 汽车产业中服务业比重大幅度上升。汽车服务将成为一个有巨大发展空间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创新创业的爆发点。在产业链上的利润面临重新分配。

这是一个互联网业与汽车业相互渗透的过程, 问题是谁将是创新的主导者?

目前,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试图进入汽车生产领域, 尽管目前只有如特斯拉等少数外来者实现了突破, 但这一趋势值得重视。汽车企业的传统优势正在弱化, 要保住优势地位并不容易。因为如谷歌等互联网企业进入汽车产业时, 无论定义的产品还是生产方式不会走传统汽车企业的老路。当他们发力的时候很可能会对汽车产业带来不小冲击。

长虹如何走出家电产业的困境 篇9

一、家电行业现状分析

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 我国家电行业已具有相当的产业规模, 到2003年工业产值达3412亿元。1993~2003年, 冰箱、洗衣机产量增长了2~3倍, 空调器产量增长了10倍, 微波炉产量增长15倍, 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 我国已迅速成为全球家电产品的生产中心。加入WTO后, 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 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国内竞争国际化, 国际竞争国内化”。我国家电行业发展现状如下:

(一) 产业集群发展特征明显

我国家电产业区域聚集发展特征已相当明显, 基本形成了青岛、顺德、宁波三大家电产业集群。2003年三大家电产业群销售额已占整个家电产业的85%以上, 主导着我国家电产业的未来发展。

产业集群的发展使得集群内企业围绕关联产业和产业链形成有机分工和协作, 并在产业集群内部形成充分竞争和自然选择的“优胜劣汰”机制。产业集群的发展使得集群内企业既竞争又协同, 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 推动了家电产业的发展。

(二) 行业内重组和整合趋于活跃, 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

在全球竞争环境下, 为了获得有利的竞争地位和提高市场竞争力, 产业重组是行业发展的主题。2003~2004年家电行业内的重组和整合打破了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外资之间的界限。既有民营资本收购国有资本和外资, 也有外资收购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的情况, 内资和外资均在不断调整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一般来讲, 行业内品牌集中度越低, 则参与竞争的同类产品生产企业就越多。从当前我国家电行业的发展来看, 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传统家电产品已经明显供大于求, OME合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品牌数量相应减少。我国家电市场呈现总量增长缓慢、产品差异显著、品牌影响力增强的趋势。家电产品的品牌集中度差异较大, 品牌集中度 (即市场前三名品牌市场占有率之和) 超过50%的产品主要有微波炉、豆浆机、洗碗机等;品牌集中度在36%~50%的产品主要有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电饭煲等;品牌集中度较低 (35%以下) 的产品主要有空调器、热水器、抽油烟机、燃气灶、家庭影院等产品。

(三) 企业战略趋同

家电企业战略趋同主要表现在:一是定位趋同。企业没有对客户进行识别、对市场进行细分, 而是将市场看作无差异的市场, 最大限度地追求规模经济效益, 将销售额、市场份额作为企业经营和发展的目标。二是技术趋同。以洗衣机行业为例, 小天鹅、松下、海棠、荣事达等企业的成长与发展都得益于引进日本的技术。技术引进导致企业间的技术趋同。三是产品趋同。以电视机为例, 随着技术的发展, 从球面、纯平、背投、液晶和等离子电视等产品的相继出现, 技术上的趋同导致不同企业的产品无明显差异, 几乎所有企业都提供门类齐全的产品, 降价竞争成为企业扩大市场规模的唯一途径。四是营销模式相同。目前我国多数家电企业主要采取经销商分销渠道模式, 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销售渠道相同。

(四) 原材料价格上涨, 企业利润微薄

在全世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大背景下, 家电产业也不例外。钢板、塑料、铜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 直接影响着家电企业的效益。从2003年8月份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普遍上涨, 钢材涨价是这次工业品涨价的导火索。随着钢材价格上涨, 作为钢材消耗大户的家电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 涨价导致空调压缩机成本增加1%左右, 冰箱成本上涨了29.5%, 灶具、抽油烟机成本上涨了38.7%。在家电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 企业难以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化解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上升, 而只能压缩利润空间, 我国家电企业走入高成本、低利润的困境中。成本上涨导致我国家电产品竞争力大为下降。

(五) 市场竞争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竞争

市场竞争激烈、行业整体赢利水平低等现状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缺乏核心技术、单纯靠价格竞争只能使企业越走越难。只有把核心竞争力建立在新技术和产品研发上, 不断向市场推出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 通过高技术带来高附加值, 才能为企业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促使企业健康发展。

在家电市场上, 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主要体现在彩色电视、空调、小家电等产品上。在电视机市场领域, 随着技术成熟和生产规模扩大, 高清晰数字电视成为市场热点;在空调市场上, 变频空调、健康空调、“氧吧”空调成为市场的卖点。海尔集团就是以海尔“氧吧”空调等新技术产品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长虹走出家电产业的迷雾

(一) 2004年———长虹之痛

历经40余年的磨砺, 长虹实现从单纯的家电制造商向标准制定商、供应商的转变。形成了集数字电视、空调、冰箱、TI、通讯、数码、商用系统电子、小家电等产业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多元化、网络、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 已成为全球最具竞争能力的消费电子系统供应商和内容服务提供商。但2004年的巨额亏损给长虹带来了抹不掉的痛。亏损37亿元!这应该是家电产业史上破纪录的数字。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多元化战略失败

全国彩电行业的平均ROA (总资产回报率) 是2.46%, 空调行业的平均ROA是3.30%, 而长虹多元化经营整合后的ROA是0.68%, 根本没有协同效应。长虹多年的多元化经营对业务收入没有什么贡献。长虹还是以电视、空调为主, 多元化经营没有取得成功。长虹总费用占总收入比例不断上升。

2. 资源管理之误

倪润峰曾经说:“三到五年之后, 中国市场上真正存活的彩电企业顶多还有三到五家。”这句话是正确的。大家知道彩管是彩电的核心, 占彩电成本的70%。1998年倪润峰挑起彩管大战, 长虹与国内八大彩管厂签订了垄断供货协议, 将国产76的21英寸、63的25英寸和几乎所有29英寸及29英寸以上大屏幕的彩管共计300万只收归长虹, 他希望通过垄断彩管, 让别的彩电生产企业倒闭。结果是长虹囤积彩管, 存货急剧上升, 反受其害。

3. 营销机制之错

作为长虹这样的大企业, 认识不到代理的重要性, 把30%的代理权给了郑百文。因为过分依赖郑百文, 长虹营销风险过于集中,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郑百文受冲击, 1998年郑百文倒闭, 长虹销售受到极大影响。长虹发布巨亏公告击晕了投资者以及中国家电业, 而导致长虹巨亏的罪魁祸首则是其美国的经销商———APEX公司。从2001年7月开始, 长虹将其彩电源源不断地发往美国APEX公司, 然而产品是发出去了, 货款却没收到。APEX公司当家人季龙粉总是以质量或货未收到为借口, 拒付或拖欠长虹货款。长虹2003年年报、2004年半年报都显示, APEX公司拖欠长虹应收账款近40亿元。

(二) 长虹的产业调整

自2004年7月以来, 赵勇在基于对3C融合趋势的前瞻性把握和建立未来持续竞争力的需要, 提出了长虹的产业结构调整“路线图”———“一个坐标, 三根轴线”。也就是说, 长虹要以彩电终端制造商作为原点, 沿着三根轴线方向 (产业价值链方向、产业形态方向和商业模式方向) 进行产业整合。

1. 在产业价值链上, 从附加值较低的后端整机制造向附加值更高的上游核心技术和关键部品方向迁移, 以紧跟并引领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 并提升长虹的赢利能力。在这方面, 四川长虹启动了PDP模组项目, 空调压缩机项目也于2007年4月份开工。长虹空调压缩机项目由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和东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长虹东元公司负责建设和经营, 项目第一阶段投资1.52亿元, 建成年产280万台空调压缩机的生产厂房及其附属设备、设施;项目2008年12月进入批量生产, 预计2009年底达到年产280万台的生产能力。而且, 长虹还成立了虹微公司、长虹技术中心和长虹创新设计中心, 三者共同形成了集成电路设计能力、嵌入式软件设计能力和工业设计能力的三大核心技术能力。产业价值链上的拓展不仅能赋予未来长虹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而且将加快提升长虹产品的附加值和毛利率。

2. 在产业形态上, 长虹从单一的彩电业务进入包括IT产业、移动通讯、白色家电等在内的3C产业, 以应对行业发展趋势, 并培养除彩电业务之外的新增长点。通过合作、收购和增资等方式, 目前长虹已进入了IT分销和数码产品、移动通讯、白电以及3C产品和网络服务领域, 迅速完成了产业形态水平方向的调整和水平方向上的扩张, 搭建起了3C的产业布局。

3. 在商业模式上, 长虹从附加值较低的制造、销售领域进入附加值较高的内容、服务领域, 打通产品、服务和内容之间的界限, 为旗下未来3C系列产品提供一个更好的支撑环境, 以提升赢利能力, 最终让长虹从传统的离散型交易模式向连续型交易模式转型, 实现由传统家电制造商向信息家电综合供应商的战略转型, 实现从终端产品提供商向系统技术提供商、服务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的转变。

按照产业结构调整的“路线图”, 长虹经过近两年的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已经形成了3C的多元化产业布局。从目前长虹的利润增长构成或结构的变化中, 其实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一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成果。

三、结语

目前, 我国家电行业已进入成熟期, 产业规模及市场规模继续扩大, 呈现出产地和品牌集中化、竞争白热化、市场国际化、产品信息化的特点。任何一个家电企业都要根据产业形势的变化, 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战略, 虽然会有预料不到的问题, 也可能调整失败, 像长虹2004年大亏损, 就是因为战略调整的失误, 但最终它还是找到了自己成功的道路, 走出了迷雾。只有去适应环境的变化、产业的发展, 企业才会持续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振华.信息化与产业融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2]李悦.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孙先定, 等.全球产业竞争下的中国家电产业[J].科技与管理, 2002, (1) .

[4]田立民.多元长虹崛起[J].上海证券报, 2007, (8) .

[5]于建.论中国家电业困局[J].远东中文经贸评论, 2005, (4) .

网络文学的产业化困境 篇10

(一)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农业产业化是以广义农产品生产为基础形成的生产、加工、销售的专业化、规模化和商品化。农业产业化是在新时期促进农业发展, 实现中央提出的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战略部署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战略, “四化同步”的短板是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农业产业化。因此,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四化同步”和中部崛起的重要基础。

(二) 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

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龙头企业+农户”组织模式。这种模式以农产品加工、储藏、运销企业为龙头, 围绕一种或几种产品的生产、销售, 与农户实行有机的联合, 进行一体化经营, 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二是“龙头公司+基地+农户”组织模式。龙头公司通过建设基地带动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 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主要有三种方式:公司利用自有土地建立基地, 雇用农户在基地从事生产;公司租地建基地, 雇用农户在基地从事生产;公司租用农户土地建基地, 同时吸收农户以土地、劳动力、产品、资金等要素入股, 再承包给出租农户或大户经营。农户从这3种方式中可获得劳动报酬、土地租金、股金和承包费等收入。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组织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农户小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相结合的直接组织形式, 是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有效载体。该模式是合作组织根据基地农业资源优势, 组织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 开拓和占领市场, 自主延伸产业链, 拓展加工、储运、营销等业务, 有效发挥龙头作用的一种组织形式。四是“龙头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组织模式。这种组织模式的特点是各方分工明确, 协会在公司和农户之间起联结作用, 优势在于公司不用与千家万户农民直接打交道, 而由协会代表农户与公司联系, 这样就提升了农户的市场地位。五是种养加大户模式。这种经营模式类似于个体工商户, 有的种养加大户发展成为龙头企业, 有的种养加大户带动农民共同致富形成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

这其中,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上连企业、下连农户, 是组织模式的核心, 既起着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谈判地位、组织开展服务的作用, 又发挥着按照公司原材料生产需求组织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开展技术指导等方面的作用, 同时也是有效缓解公司与农户之间利益矛盾, 实现利益共享、组织自律的重要形式。专业合作社主要提供种苗、肥料 (饲料) 、技术指导 (病虫害防治和防疫) 、统一销售, 农户在专业合作社中的地位有紧密型会员和松散型会员两种。有的专业合作社依托或服务于龙头企业, 有的专业合作社独立于龙头企业。与农户构成市场供销关系的经营型合作社, 理事长或紧密型会员享受经营成果;统一经营的合作社, 经营成果共享;而服务型合作社, 会员各自享受经营成果。

二、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践经验

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 淮河以北为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 是小麦、棉花等旱作物主产区;淮河以南, 沿江平原是水稻、油菜和水产品主产区;皖西、皖南山区, 是林、茶、蚕主产区。在安徽省所辖16个地市中, 阜阳市、宿州市、六安市、亳州市、安庆市为传统的农业大市, 粮食总产值较高。近年来, 安徽省各地市在全省统筹安排下, 积极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产品, 农产品生产已向优势产区集中, 逐渐形成了淮北地区小麦、江淮地区油菜、沿江地区水稻的区域格局;棉花生产向沿江和淮北高产棉区集中;山地经济开发区以林、牧为主, 重点开发板栗、核桃等特种经济体;丘陵经济开发区, 以粮食、畜牧、淡水养殖等为主;平原经济开发区以小麦、棉花等生产为主。截至2013年末, 安徽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7 221.1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6.9%;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4 942家, 比上年增加648家, 实现总产值7 221.1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6.9%, 增幅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9个百分点, 对全部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4.3%, 显示出我省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 农业发展的效益和层次不断提升。

实践表明, 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 仍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一) 多数农业龙头企业整体实力不强, 未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缺乏市场优势, 抗风险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弱

安徽省多数龙头企业家族式管理的特性十分明显, 虽然绝大多数注册为公司制, 但离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治理制度要求差距较大;财务管理能力整体较弱, 除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财务管理相对比较规范外, 其余数量众多的所谓龙头企业, 基本上是小作坊式的加工型企业, 其财务管理方式与个体工商户类似。

(二) 产业化不足

种植业以初级加工为主, 部分地区农产品加工分散, 存在同质化现象, 产业回报率低。产业链条短, 关键节点不清晰。

安徽省龙头企业大多从事的只是农产品的初加工, 经济附加值低, 产业链短, 农业产业化没有实现和工业的有效对接, 没有发挥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对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够, 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有限。

(三)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化程度较低, 农民与龙头企业利益链接不够紧密

目前, 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大多是以“公司+农户”模式为主, 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合作主要局限在初级产品的买卖上, 农户很难参与到随后的加工生产和销售之中, 很难参与其中的增值分配。不少地方虽然成立了一些合作社、协会, 但绝大多数企业、经济组织和农户还是松散的链接关系或买断关系, 尽管采取合同订单、保护价收购等形式带动农户, 但存在运作不规范、约束力不强、利益链接不紧密等问题, 未形成真正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经济共同体, 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的利益比较少, 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四) 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整体不够规范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民间合作团体, 缺少规范的章程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普遍存在规模不大、制度不健全、稳定性较差等问题。调查发现, 多数合作社没有在银行开立结算账户, 部分合作社证件不全, 有的缺少组织机构代码, 有的没有税务登记证。

(五) 部分地区土地流转机制与规模经营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安徽省部分地区土地流转规模小期限短, 农户还没有因为土地流转而获得更多的收益, 还没有因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土地不能有效转移, 农户分散经营, 使得大规模、产业化的农业生产难以开展。

(六)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品牌意识不强

安徽省龙头企业获得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专利的数量不多。许多农产品企业都是近一两年来才开始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 开始注册一些优质农产品商标, 多数农产品生产者缺乏品牌意识, 产品知名度不够。

三、农业产业化未来发展方向

(一)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 帮助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优势, 扶持各级农业部门兴办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购销服务公司等经济实体, 并通过推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办法, 使各类农业企业不断扩大规模, 尽快起到强有力的牵引带动作用。对于各领域中具有“龙头”作用和具潜力的企业予以政策、资金、技术、物资等方面的倾斜扶持, 使一批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经营机制灵活、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脱颖而出, 发挥带动作用。

(二) 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

目前, 安徽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以龙头企业协助创办为主。当前工作的重点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 发挥资源优势, 培育支柱产业, 在巩固试点成果和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 稳步办好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业产业化中的示范作用, 自下而上地、循序渐进地、实事求是地引导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在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向着“民办、民管、民受益”方向发展过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坚持以专业农户为主, 体现专业性;二是要有比较明晰的产权关系, 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 不改变成员的财产关系,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效益归其成员共同所有:三是坚持自愿, 实行民主管理;四是开展力所能及的经营活动, 对外追求经济效益, 对内不以盈利为目的。

(三) 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应加大科技创新能力, 加强品牌意识

龙头企业要加强与大专院校、农业科研单位的合作。大专院校、农业科研机构和技术推广部门要进一步明确科技研发重点, 优先研发关键技术,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利用率, 普及先进适用技术, 为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 企业应实施品牌战略, 打造农产品强势品牌。利用信息时代的有利条件, 通过政府、媒体、信息网络等渠道, 加强内外宣传, 注册优势农产品商标、专利等, 龙头企业应积极参加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各种专业博览会、洽谈会、展销会等, 展示生产成果, 实施品牌战略, 打造农产品强势品牌, 扩展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

(四)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同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

一是要引导龙头企业直接建立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由企业提供种子、技术、生产资料供应等服务, 由农民按企业要求组织生产, 企业实行保护价收购, 真正建立起企业与农民的紧密联结机制, 确保企业有稳定优质原料来源, 确保基地农民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二是大力发展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中介服务组织。一方面, 可以减少农业龙头企业与千家万户农民的直接接触, 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磨擦和矛盾;另一方面, 能最大限度地代表和保护农民的利益。三是尝试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作为股份入股龙头企业, 实现龙头企业的利益和农民的利益紧密连接在一起。农民不仅获得地租收入, 作为股东还能获得收益权。

(五) 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条, 注重发展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整合农业产业链

积极生产为工业加工行业提供原料的农产品, 生产只有进入加工领域, 生产链条才可持续, 才能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农业产业化要支持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 最终实现四化同步。

(六) 促进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 适应农业规模化生产

农村土地集中种植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重要前提。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按依法、自愿、有偿原则进行流转。培育和完善土地流转中介和流转市场。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中, 通过流转或以土地要素入股等形式, 使土地逐步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组织相对集中, 发展适度规模生产经营。

参考文献

[1]韩连贵.关于探讨农业产业化经营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略规程的思路[J].经济研究参考, 2013, (3) .

[2]姜长云.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的路径与逻辑[J].产业经济, 2013, (8) .

[3]周晓强.以供应链全融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J].中国全融, 2012, (15) .

[4]赵佳, 姜长云.农民专业台作社的经营方式转变与组织制度创新:皖省例证[J].改革, 2013, (1) .

[5]王姮.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网络文学的产业化困境 篇11

一、 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内涵

专业化职业化是针对工作的特性而言,根据社会分工的内容,每一项工作都有一套程序以及理念。职业在现代社会中被认为是一种能够提供生活的角色安排。受职业范围的影响,从事职业的主体要在工作中使自己的行为合乎标准,要能够在恰当的时机做出恰当的事情。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是指从事辅导学生的主体能够将这份工作当作一份职业来看待,能够在岗位角色上培养自己的素养、规范自己的行为并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辅导员专业化是指辅导员能够在岗位中通过专门化的学习和培训,接触并掌握有关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心理学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辅导学生的针对性。

辅导员的职业化要求辅导员个体能够具备一定的职业标准和职业要求,这就对辅导员工作设置了一定的门槛,对于有意或正在从事此工作的人来说就需要塑造自己符合辅导员职业价值的准则。同时,辅导员的职业化与专业化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职业化是为了更加凸显专业的特点,辅导员职业化是由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就业指导教育方面的专业性人才组成的。

二、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困境

(一)辅导员的职业定位不够明确

辅导员的岗位职责以及工作范围随着高校的变革而需要适应性的调整,辅导员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辅导员由于学生琐碎事务的管理而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而且由于一部分辅导员要兼职代课,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安排自己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二)辅导员职业标准尚没有规范化

职业化的前提是需要建立一系列的准入制度,便于招聘人才加入到工作岗位中。当前,辅导员职业化发展中和社会企业招聘人才的模式不同,在选拔上标准较为简单,一般高校在招聘辅导员时注重对辅导员的名校出身以及专业考察,就专业而言,主要集中在教育学、管理学以及心理学方面,并且还要求有相关的学生干部经验。一般应聘人才满足了基本的要求,通过笔试和面试就能够担任辅导员工作,在职业准入上没有对职业能力的全面综合性考察。

(三)辅导员职业培训不够完善

通常,在通过职业准入门槛后单位会进行职业培训,提高从业者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能力。而辅导员培训在高校中的职业培训体制还没有建立,培训的内容系统性不足。在一些高校中只注重对辅导员的学历培训而不是对其工作技能培训,即使进行一些培训,也局限在专业素养上的低层次培训。整体来看,辅导员队伍较为年轻,培训体系不够完善,辅导员职业化能力不强。

三、 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困境突破策略

(一)加强辅导员职业能力培育体系建设

职业能力是指辅导员从事工作所需要的最基本能力。在这里主要考虑已经加入辅导员队伍的个体职业能力培训。高校在理论知识与人才上具有优势,因此,可以在高校建立培训基地,通过举办多样化多层次的培训活动实现各高校辅导员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加强职业之间的沟通,达成职业间的认同。

(二)凸显辅导员职业地位的独立性

辅导员职业需要有明确的范围,能够根据职业边界来界定自己的工作,为此,需要建立较为明晰的辅导员职业标准。辅导员职业标准一方面能够给高校一个选择人才的参照物,同时也能够为辅导员发展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使辅导员在职业标准引导下选择可以促进职业发展的行为。辅导员作为一种职业,需要具备一定的考核体系以及晋升制度,以加强对辅导员的外部激励。只有这些系统性的程序建立之后,辅导员职业化趋势才会明显。

(三)重点培育辅导员职业文化

职业文化是由共同从事一项工作的人在相互的交流中以及工作中所形成的一套工作态度、基本信念以及价值理念,对人的行为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辅导员职业化发展需要职业文化来引导,要建立辅导员职业制度规范体系,同时也要根据高校的特殊情况制定一些工作条例,规范辅导员行为,并对优秀的辅导员加以宣传,使辅导员的角色被社会广泛认同。

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不是一个高校的事情,而是高校中辅导员集体努力的方向,在未来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起明确的规范制度,加强职业化的培训机制建设,努力搭建各种平台,综合多方因素实现辅导员职业化发展。

职业化农民培育的困境和对策探讨 篇12

1工作中遇到的困境

1.1培训工程“看上去很美”,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却并不高

首先,经营主体有些是“被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新生事物,吸引了一些种养大户以及合作社成员,但培训要求生产经营型农民要培训15天,时间周期长、跨度大,虽然可以“分段式、季节性参与”,但整体效果会受到影响。所以在组织过程中很难选择得到合适的学员。其次,参与培训的对象不一定达得到“新型”的标准。现在在农村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高素质青壮年农民不多。但为了完成培训计划指标,就将农村一些符合培训年纪、学历要求的普通的农民也纳入到这支队伍里培训,这部分人不是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缺乏代表性,没有和广义上的农民培训区分开来,一下就降低了标准。

1.2培训课程“高大上”,农民不一定“用得上”

尽管每个地方都能结合当地特色产业、优质农产品特点开设课程,充分体现了“接地气”、因地制宜,但有些老师是从一些大专院校、大企业里请来的,可能理论水平很高,但听课的农民却不一定能“买账”,他们宁愿听一些“土话、方言”讲的课。有些课程就是为了完成课时,农民实际用得不多,也兴趣不大,更不会认真去听去学了。有些培训内容混乱,将一些非农就业技能作为培训课程,既偏离了培训农业技能的目标,也加剧了农民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冷漠甚至抵触。

1.3培训机构“主体单一”,培训形式老化

现在的培训还主要是依靠一些农广校、农民培训中心、农技推广机构、当地的职业院校在组织举办,这些机构都是公办性质机构,有相对成熟的教育培训模式和经营,但同时也存在培训过于政绩化、形式化的倾向,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对农业技能的多元化要求。在培训知识的传输上,目前的公办性质培训机构仍表现出较强的知识单向传递特征,而被培训者的实际需求、意见和建议难以向培训机构传递。

1.4培训缺乏“跟踪服务”,受训农民激励效应不明显

各地在培训质量和效果上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估及跟踪服务。目前由于培训起步不久,一些配套的政策也还不完善,对农民的一些技术服务、政策扶持等效益都还不强,基本还没有显现。培训效果的考核、监督、反馈长效机制还没建立,导致培训“短期化”。在实施项目过程中,有些地方只是以顺利完成任务为目的,对培训质量并不关心,只是做到了“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没有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1.5培训工作机制刚起步,规范管理任务艰巨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属于近几年新开展的工作,任务重、标准高,各地在实施过程中还面临许多困惑,教育培训具体工作程序、档案管理(建档内容)要求、身份认定标准还很难把握。各地培训还处在按部就班的阶段,缺乏管理和创新,各地只是培训了很多人,但培训质量不清楚,在培训中真正受到了教育、启发的农民很少。

2工作的对策探讨

2.1要完善课程设置,满足生产需要

各地应因地制宜开展培训,防止求多求快。为保证培训的实际效果,提高培训效率,要在允许地方自行确定培训内容、形式和时间的基础上,形成制度化的培训流程和体系。同时,注重收集整理各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自身情况和实际需求,了解农民在想什么、盼什么,然后对症下药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把农民吸引得来、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

2.2要改革培训体制,提高培训水平

要增强主管部门的培训规划能力,规范操作程序,鼓励行业协会、社团组织及中介机构等参与培训,支持院校、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承担培训工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社会资源广泛参与的“一主多元”的教育体系,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教育培训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除了构建完善培训机构自身的师资队伍外,还可面向社会聘请一些企业工程师、行业能工巧匠、乡土能人授课,构建起广覆盖、多层次的梯次培训体系。

2.3要科学设定门槛,严格认定资格

要提高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身份资格的含金量,消除“种地的不是人才,人才不来种地”的普遍偏见,让社会形成一个“农业是有前景、有奔头的行业”。出台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规范和完善认定的条件、标准、程序以及认定的主体、承办机构、相关责任等,要重点考虑被认定对象是否以农业为职业,是否具有一定规模,收入是否主要来自于农业等等。要让社会认识到新型职业农民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简单的体力劳动者。而是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经营管理能力,是一个体面的、有较高收入和发展前途的职业。

2.4要加强跟踪服务,保持工作连续性

积极开展联系帮扶新型职业农民活动,“点对点”、“面对面”做好对接指导服务。积极宣传好强农惠农政策,凡是被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的,能优先享受土地流转、技术帮助、农业补贴和项目建设等倾斜。在用水、用电、用地、融资、免税、保险、信息等方面为新型职业农民争取政策支持,提供便利,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土地流转难、自然灾害风险高、资金短缺等问题。帮助新型职业农民做好农产品流通销售工作,深入推进农社对接、农超对接,充分利用各种展会,提供市场开拓服务。

2.5要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培训创新

今天的社会已经完全是一个互联网社会,一张看不见的网络把世界连为一体,无论从事什么产业,都不能脱离信息社会。现代农业不仅已经产业化、集约化,而且已经全球化、信息化。所以,今天作为一个职业农民,要随时关注相关信息,善于利用互联网了解其带来的信息渠道的扩展和商业模式的变革。因此,在坚持传统手把手、面对面培训指导的同时,我们要更加注重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与农技推广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如创建和使用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等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开展的农技推广服务,实现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在线咨询互动,及时查询当地的主导产业、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提高农技推广服务效能,实现从传统培训到现代化、信息化培训的创新。

参考文献

上一篇: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下一篇: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