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与中国电影(共12篇)
网络文学与中国电影 篇1
一、网络文学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贡献
1. 文学爱好者带来了更多的作品, 促进了通俗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在20世纪, 中国文学的主流和社会政治密切相关。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体被李泽厚概括为了“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新时期初文学的基本主题被季红真描述为了“文明与愚昧的冲突”。在20世界80年代, 王朔小说和新写实小说出现之后, 文学逐渐向娱乐性和世俗性转变。这种现象的出现, 对文学界带来了一定冲击, 引起了“雅文学”与“俗文学”的较量。虽然通俗文学遭到了学界的一些评判, 但是通俗文学在中国大陆的阅读量是不能质疑的。80年代以来, 港台的文学作品在大陆得到了广为流传, 例如金庸、古龙、亦舒、三毛、琼瑶、温瑞安、黄易等人的文学作品;受到影视的青睐并在读者中产生较大影响的王朔的小说。尽管如此,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 几乎没有通俗文学史的地位。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网络文学的出现打破了这样的局面。网络文学的作者的写作方式各种各样, 作品当中具有特别的意味, 作品当中富有生活气息, 运用的语言比较幽默生动, 具有文学通俗化的趋势。比如江南的同人小说、安如意的诗词解读等都极富有才情。又因为网络小说只是作者的兴趣所在, 他们的职业和写作并没有什么联系。比如蔡智恒是一名水利工程师、安妮宝贝曾经是一名银行职员等。近十年来, 网络文学先后掀起了都市情感、奇幻武侠、青春校园、悬疑推理等通俗题材作品的浪潮。由此可见, 网络文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通俗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2. 网络文学使文学真正在民间得到了繁荣和发展
近些年来, 中国当代文学受到了不同的批评的声音,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国当代文学体制的落后和僵化。网络文学打破了僵化的文学体制, 可谓是功不可没。网络写作门槛低, 所以有更多的人群参与到了文学写作的队伍中来。网络文学创作者可以说是文学爱好者, 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 在网上可以尽情享受写作的乐趣。总之, 能够依靠网络上的写作出名, 归根结底靠的还是个人文章中彰显的才情, 受到了千万读者的点击, 这就丰富了文学的发展样式。比如出现的超文本小说、互动小说、网络文学批评以及接龙小说等文学创作样式。有人认为真正的网络文学是依靠网络才能成长的文学。在现实生活中, 能够是发行量达到上百万次的优秀短信, 短信的内容十分生动和丰富, 并且还能真实的得地反映现实生活, 不仅样式新颖, 还极富有想象力, 有的是文言文, 有的是白话文, 还借助了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 比如夸张、排比、比喻、借代、对偶、拟人、双关等修辞。总之, 网络文学的发展以其批评自由、活泼、生动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充分发挥了读者的幽默和机智, 使文学在民间真正得到了繁荣和发展。
二、中国当代网络文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中国当代网络文学给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网络文学的发展还不够成熟, 仍然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 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这些缺陷和不足归根于其自身的主要矛盾。一指的是功利和非功利的矛盾。网络原本是一个自由发表文章的天堂, 但是文学网站是依靠民营资本运营的, 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商业投机性质, 这就是网络文学的矛盾。网络作品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这样的特点, 一本书如果在网络上走红, 就会带动的实体书的销量。在网络上一度走红的“痞子蔡”就是这样的实例, 并引起了网友的纷纷仿效。网上写作除了娱乐身心之外, 还可以发财致富。网上阅读收费是从“起点中文网”的VIP制度成功之后开始的。为了调动广大作者的写作积极性, 网站组织者就将坚持写作的安妮宝贝的忧伤的作品定成了畅销书, 然后广大读者阅读了她的书, 对于提高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是没有多大作用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例如蔡骏的心理悬疑小说, 他出版的小说数量不少, 但是读者的阅读量却处于下降的趋势。一个严肃的作家, 总是能够在写作生涯中敢于超越自己的作品, 例如中国当代文坛的著名作家王蒙、铁凝、王安忆、张洁、张炜等, 这些人具有超越自己的信心和勇气, 人们就将他们的写作分成了不同的阶段。而网络文学作者中几乎没有超越自己作品的信心和勇气, 一般都是在自己的代表作出名之后, 就很难出现比代表作优秀的作品。
综上所述, 网络文学的发展还出在起步阶段, 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但是其发展前景不错。网络原创文学能够在仅十年的时间发展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非常不错的, 它未来的发展潜力也是无法估量的。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讨峰会于2007年在北京举办, 本次大会成立了“中国网络文学促进委员会”, 目的是为了整合网络文学资源、保护网络文学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使网络文学能够健康快速地发展。并且大会还指出要加大对网络文学的研究力度, 使众多是知名网络作者能够拥有更好的条件进行读书和写作, 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进行沉淀, 积累大气, 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为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以及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网络文学的发展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做出的献, 然后指出了网络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最后写出了对网络文学发展前景的展望。
关键词:网络文学,文学,贡献,不足
参考文献
[1]、王颖.市场时代下网络文学的问题与反思[J].南方文坛.2009 (03)
[2]、张艺.网络文学给传统文学带来了什么[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 (02)
网络文学与中国电影 篇2
随着电影业的发展,其逐渐具备认识、教育和审美等其他功能。这些功能主要体现在电影与文学作品的有机结合上,这种结合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两者互相促进、互相影响。
摘要:随着电影业的迅速发展,很多文学作品都逐渐被引用到电影剧本中。通过电影的拍摄来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情节立体化,这种行为使得电影和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很多英美文学电影都是依照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拍的。本文主要是通过介绍几部英美电影来探讨英美文学电影与文学作品之间的紧密联系,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电影 文学 英美文学 文化
一、电影和文学作品存在紧密联系的原因分析
电影和小说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电影和小说作品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上。电影和文学作品存在联系的原因在于两者之间存在许多共通点,这些共通点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方面:1.电影和文学作品都是以可以感觉到的形象来表现编剧或作家希望表达的感情。文学作品主要是以语言和文字的方式来塑造人物形象,而电影则运用演员、布景和道具来塑造影视形象;2.两种艺术形式都包含人物、语言、情节和结构四大因素;3.两者都属于叙事艺术。叙事即叙述故事,对故事进行描述,其是作者将不同的情节联合进行描述。文学作品和电影都包含四大因素,即人物、语言、情节和结构。文学作品和电影都需要叙述,但是相比之下,电影艺术对故事和情节的要求更多;4.两者都具有假设性。假设性属于一种艺术表现方式,其主要是指以假乱真的表现方式。艺术形象并不是直接复制生活中的自然形态,来源于生活又需要超越生活,这便是电影和文学作品的假设性。5.两者都属于时间艺术。时间是电影和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因素,是这两种艺术形式不可或缺的条件。
以上五种便是电影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共通点,这些共通点决定它们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英美文学有着十分辉煌的历史,因此英美很多电影公司根据文学作品和电影之间的联系来拍摄优秀的电影作品。
二、文学作品为电影拍摄提供了经典素材
随着电影业的飞速发展,很多电影都开始引入十分经典的文学作品。随着这类电影逐渐受到人们的认可和喜爱,文学电影和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也愈来愈紧密。目前,这两种联系在英美地区得到了十分明显的效果。下面笔者便从几部电影作品中来分析文学作品在电影中的运用。
1. 电影作品《黛洛维夫人》 电影《黛洛维夫人》是根据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同名小说《黛洛维夫人》来进行拍摄的。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伦敦文学界的中心人物,是布卢姆茨伯里派的成员之一。电影作品《黛洛维夫人》讲述的是在伦敦1923年的夏天,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5年,主人翁Dalloway回想起1890年夏天十分年轻、美丽的自己。电影的成功是剧本、导演、演员、后期制作等方面来决定的,小说《黛洛维夫人》则为电影提供了十分优秀的剧本,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电影的成功。
2. 电影作品《三颗翼动的心》 著名导演伊恩·索弗特利拍摄的电影作品《三颗翼动的心》,是根据美国著名作家亨利·詹姆斯的同名小说改编拍摄而成的。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威尼斯的爱情悲剧,小说中展现了令人难忘的浪漫情怀。通过英国演技派女演员海伦娜·博纳姆·卡特精湛的演技,来将小说中的人物鲜活化、情节立体化。小说《三颗翼动的心》出版之后便受到读者的喜爱,而将其选为电影剧本取材也是看中其经典所在。一方面将小说以电影的形式展现给读者,另一方面让更多人能够通过电影认识和理解小说,是文学作品和电影的典型结合。
3. 电影作品《巴里·林登》 1975年,英国Hawk电影公司制作出了经典文学电影《巴里·林登》,这是根据著名作家萨克雷的小说《巴里·林登的记忆》改编拍摄而成的。通过电影让小说人物更加鲜活,将其坎坷的命运更加明了地展现给观众。小说《巴里·林登的记忆》将主人翁的经历描写得十分精彩,由于导演和演员将其生动地表现出来,即使是3个小时的电影也不会觉得漫长。这部电影曾获得最佳摄影、最佳导演奖、4项奥斯卡奖等14个奖项,是电影行业难得的完美作品。
以上三部电影作品的共同点在于将电影和文学作品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转换艺术形式,让其能够获得更多观众的喜爱。作家在编写小说时,注重的是故事情节、人物的动作、对话;而导演在拍摄时,注重的不仅仅是整个故事情节,还需要考虑到电影的拍摄效果、演员的演技及其整个拍摄团队的合作。通过将电影和文学作品这两种艺术形式有效地结合,将经典深入人心。综上所述,文学作品为电影提供了优秀的电影剧本,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影业的进步。
三、电影促进了文学作品的推广
1. 英美电影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在高校促进了英美文学作品的推广 英美文学是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这项课程的目的在于让我国学生能够有效地了解英美文化。目前,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主要是为学生介绍英美文学史上的很有影响力的作家的经典著作。但是由于英美名家名作资料繁多,教授起来会比较麻烦。加上很多学生对著作的学习兴趣并不大,自然也不能很好地了解英美文学作品。电影是一种兼具视觉、听觉、时间和空间为一体的艺术形式,通过演员的演技让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更加明了地展现在观众面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通过播放由小说改编的电影来辅助教学。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美文化的`兴趣,也能全面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和理解能力。由此可见,电影确实能够很好地促进英美文学作品的推广。
中国文学与翻译 篇3
关键词:中国文学;“走出去”战略;文学翻译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4)01015705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正在切实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已有不少学者从宏观上探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内容和手段,涉及影视产业、表演艺术、汉语言本身、中国文论、中国文学等,手段涉及制定可行的政策、谋求合作、外贸输出等。毋庸置疑,翻译作为语言文字的转换形式,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长期以来,翻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未能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实际上,要实施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既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翻译的重要性,又要充分发挥翻译的作用,从译介内容、译者选择和翻译策略等方面树立新的认识、作出正确的决策。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中国文学“走出去”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一环,虽然在过去和现在,不少中国作品都已译介到国外,但是审视中国文学的传播情况,有必要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中进一步认识促进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手段——翻译。
二、重视并发挥翻译在中国文学“走出去”过程中的作用
长期以来,翻译总体上一直受到轻视。例如,国外的一本畅销书介绍到中国,出版社很少宣传译者,给译者的报酬也比较低,译者也根本没有版权可言。译著书脊上一般没有译者的名字,有的译著封皮上也没有译者的名字,到扉页中才出现;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外国文学作品也很少介绍译者,有些甚至连译者的名字都不出现。正如美国学者韦努蒂指出,译者的存在似乎只是个影子,译文的合法定位显得模糊和不利,译者没有版权,只是原作者的附庸,原作者决定性地控制译文的出版,译者从没有著作权(Venuti)。今天,要充分发挥翻译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的作用,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对翻译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
第一,翻译协会、翻译组织、出版社乃至高等院校必须加大力度宣传翻译的重要性,呼吁全社会重视翻译,尊重译者。翻译协会可以定期出版关于翻译方面的简报,组织德高望重的中国翻译家和国外从事中外翻译的汉学家和翻译家在公开场合(如书店、学校等)发表演讲或举办讲座,增强大众对翻译的认识,尤其是使大众认识到翻译工作的重要性。这样可以使社会认识到翻译的重要性,激励更多的人从事翻译工作,从而吸引更多优秀的译者从事中国文化的翻译工作。高等院校应该重视翻译这一学科在外语专业中的地位,投入足够的财力和人力培养优秀的翻译人才。
第二,出版社和翻译公司应逐步提高译者的报酬和地位。目前,从事文化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的报酬相当低,很多外语专业甚至是翻译专业毕业的学生都不愿从事文学翻译这样收入微薄的工作。其次,出版社要在译作和译著显著的位置标注译者的姓名,即书脊、封皮、扉页上都应该印有译者的名字,并附上译者的简介,这样一方面是对译者的尊重,另一方面也促使译者提高翻译质量,对自己的译作负责。
第三,要从更高层次上关注译者,比如探讨译者的版权和版税等问题。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翻译家严复曾为译者争取过版权和版税。严复还未完成《原富》的翻译之时,时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的张元济就写信给严复请求
出版该书,1900年2月《原富》译完后严复写信给张元济,首次提出翻译的版税问题,认为版权保护非常必要。1903 年4月严复上书给当时的学部大臣张百熙,说明版权立法保护作者的经济和精神权利的必要。在严复看来,给予译者版权可以带来以下好处:从精神上来说,著译者劳心劳力,理应得到重视与保护;从经济上说,得到物质奖励的同时,也可以免去著译者的后顾之忧;从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著译新书是开启民智、强盛教育的前提,如果著译者因为权利得不到保护而放弃这一工作,那么,对国民教育和国家未来发展都将是严重的阻碍(刘玉一)。严复的这一思想产生于一百多年前,但是今日,中国给予译者的权利却少之又少,一般译者只是一次性拿到微薄的翻译费,没有版税、版权可言。如果译界和出版界能够借鉴严复的这一远见卓识,势必会有更多的译者愿意投身于中国文学的翻译传播工作。
总之,在对待翻译的作用和译者的态度方面采取上述策略可以真正使译者从“隐形”变成“显形”,从而调动译者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翻译的桥梁作用,更好更快地促进中国文学的传播。
三、对中国文学“走出去”过程中翻译内容选择的再认识
在译介中国文学作品时,应特别重视正确处理迎合外国读者的阅读兴趣与传播中国文学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中国文学“走出去”首先应建立在译语读者接受的基础上,因此,应当选择一些迎合外国读者阅读兴趣的作品。例如,美国汉学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翻译了大量的中国文学作品,在文本的选译方面,他不仅考虑到自己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主动迎合了美国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出版商的出版发行兴趣。他认为,美国读者阅读中国小说,其喜好集中于政治、性和性别方面,甚至是人的本性方面,于是自己翻译了《檀香刑》、《酒国》、《米》等,因为这些作品都是擅于表现人性中黑暗与邪恶一面和色欲与暴力的场景。同时,葛浩文还翻译了聂华苓的《桑青与桃红》、古华的《贞女》以及虹影的《饥饿的女儿》,因为这些作品属第三世界的性别话题,能够赢取英语读者及海外出版商的青睐(胡安江)。葛浩文翻译的作品在美国赢得了较多的读者,对传播中国文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的翻译实践为译介中国文学的内容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尤其是莫言于201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葛浩文又是莫言作品的重要译者之一,因此,中国文学要受到世界更多的关注,选译外国读者感兴趣的内容当然十分重要。
另一方面,在中国文学传播的过程中,也不能一味地迎合外国读者的兴趣而忽视中国文化中的精华。如果仅仅为了迎合西方对中国的想象而只选译表现人性中黑暗与邪恶一面和色欲及暴力的作品,对中国文学和文化“走出去”是有较大负面影响的,长此以往,必定会破坏中国人和中国在外国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尤其是那些并没有到过中国的读者如果读到的都是以上内容的作品,一定会认为中国到处充满了暴力、黑暗、邪恶和色欲。因此,在适当译介一些迎合外国读者兴趣的作品的基础上,应该更多地译介表现中国人和中国正面形象的作品。
鉴于此,如何选择既能引起外国读者兴趣又能正面传递中国文化精神的作品,需要相关部门、出版社认真研究。从文学的选译内容看,应该更多地译介描写中国社会现实、中国社会进步和含有更多中国文化元素的作品,尤其是刻画中国民族乐观豁达、勤劳善良和幸福生活的作品,让国外的读者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所具有的进步和积极意义
,吸引更多的读者群,激发读者对中国文化更大、更多的兴趣。
四、对中国文学“走出去”过程中译者选择的再认识
从翻译实践看,译者的身份非常重要。首先,译者要使译语读者有一种身份认同感,更重要的是,译者要了解外语读者的喜好,了解中国的文化如何使外语读者接受。因此,在选择译者方面应该谨慎从事。
中国文学的译介离不开母语为外语的译者,因为他们更了解国外接受者的心理和阅读习惯。例如美国史奈德译出了20首寒山诗,这些英译诗歌首先得到了小说家凯鲁亚克的认同,凯鲁亚克又在自己的自传体小说《得道的流浪汉》(The Dharma Bums)中讲述自己与史奈德的一段友谊,写自己如何倾听史奈德所译的寒山诗、所讲的寒山精神,并在史奈德引导之下回归山林,得到顿悟。此书一经出版,寒山子与史奈德便双双化为传奇人物,成为年轻人崇拜的偶像(钟玲)。寒山子诗歌的译介不仅是因为诗歌所表现出的境界,更重要的是,史奈德在美国已经成为著名诗人,凯鲁亚克以离经叛道的生活方式与文学主张震撼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主流文化的价值观与社会观,尤其是其代表作《在路上》出版后,凯鲁亚克几乎一夜成名,被封为“垮掉派之王”,深受当时美国年轻人的喜爱。因此可以说,史奈德所译寒山诗深受英语读者的喜爱更是因为英语读者对译者具有认同感。霍克思和闵福德两位著名汉学家翻译的《红楼梦》也是英语国家中广受推崇的翻译杰作。金庸的一些作品由英语译者译出后也深受欢迎,如《鹿鼎记》(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由英国汉学家闵福德(John Minford)翻译,《书剑恩仇录》(The Book and The Sword)由英国汉学家恩沙(Graham Earnshaw)翻译(闵福德等监修),其中《鹿鼎记》英译本问世后,便获得文艺界高度评价(罗永洲)。最近,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外籍翻译者葛浩文等功不可没,因为葛浩文本人也承认自己在翻译的时候除根据自己的爱好外,更重要的是知道该如何根据英语读者的审美情趣对原作进行取舍。
但是,如果完全由母语为外语的译者完成翻译工作,不能保证中国文学承载的文化内涵传递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如果没有中国译者的挑选和审视,对中国文学的译介很可能有失偏颇,对中国在国外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可能会造成损害。当然,不得不承认,中国本土译者目前单独完成翻译工作也有不足,因为有的本土译者虽然对中国文学的理解没有太大问题,但在用外语表达时却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熟练地用外语表现原文一些文化特色内容或韵律、风格等方面存在问题。耿强指出,中国1981-2007年推出的“熊猫丛书”翻译虽然为中国文学的英译和推介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个别译本在域外也受到了欢迎,销量很好,但正如西方很多汉学家所指出,整体而言丛书译介的效果并不理想,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译者多为中国本土译者,虽然他们在原文理解方面毫无障碍, 但在将母语翻译成第二外语时, 会遇到很多问题, 最突出的有俗语的翻译、句式韵律的体验与作品风格的把握。如果译者对英语的掌握达不到精通母语的程度, 很可能会造成译文在语言上偏离英美读者的阅读感受。有的西方汉学家就称某些译文读起来荒唐可笑(耿强)。还有一些译者甚至连中国文学本身的内容理解都存在问题,更不用说将其翻译成外文,让外国读者接受。
鉴于此,建议国家应该组建专门的翻译机构或出台相关的政策,对文学翻译进行统一规划,鼓励翻译机构、出版社以中外译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翻译,甚至提供财力人力的支持使中国本土的译者和海外译者进行合作翻译,这样一方面可以较为全面地介绍中国文化,另一方面又照顾到读者的接受习惯。正如谢天振指出,中国文化和文学的译介,首先要树立一个国际合作的眼光,要积极联合和依靠国外广大从事中译外工作的汉学家、翻译家,加强与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还可以在国内选择适当的地方建立中译外的常设基地,邀请国外从事中译外工作的汉学家、翻译家来到基地小住一两个月,在他们驻基地期间,
可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学者和作家与他们见面,共同切磋他们在翻译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谢天振的这一建议非常可取,而且,通过这种合作和交流也会更快地培养一批能够独立承担中国文学外译工作的译者。
五、对中国文学“走出去”过程中翻译策略的再认识
从文化和文学翻译的角度讲,翻译策略不外乎美国学者韦努蒂提出的“异化(foreignizing)”和“归化(domesticating)”策略。前者意指译文故意打破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而保留源语的“异国情调(foreignness)”;后者意指翻译中使用透明而又通顺的风格,尽量减少“异国情调”,使译文带有目的语的文化价值,从而使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Venuti)。从读者了解异域文化的角度讲,当然选择前者,但是从读者接受译本的角度讲,当然应该是后者。从中国文化传播的历史看,“归化”策略更容易使外国读者接受中国的文化。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初期,文学翻译应该更多地迎合读者的口味,更多地采取归化甚至编译的翻译策略。但是随着中国文学的进一步传播,外国接受者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后,可以在“归化”的基础上更多地采用“异化”策略,最终让“异化”成为中国文学翻译的主要策略,从而使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出去”。具体说来,中国文学的翻译应该采取“分步走”策略。
第一步,翻译策略以“归化”为主。以色列学者伊文-佐哈尔认为,翻译文学的地位也影响着翻译实践。翻译文学处于中心地位时,译作将会接近原作,体现“充分性(adequacy)”;翻译文学处于边缘地位时,译作与原文之间就会产生更大的偏差(EvenZohar)。 这实际上和上文提到的“异化”和“归化”策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比如,中国文学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处于非中心的位置,所以中国文学的翻译应该尽可能地接近译文,也就是说“归化”的成分会多一些,虽然译文会与原文之间产生很大的偏差,但这样的翻译容易引起外国读者的兴趣。例如,美国当代翻译家雷克思罗斯在翻译中国欧阳修的诗歌时,力求译文一方面保持与读者沟通的语调,一方面让所有诗歌变为自由诗体,用词浅白,文法简洁。这实际上迎合了20世纪美国诗歌的流行形式。前文提及的汉学家葛浩文虽然说过要尊重原文,要保持原文的准确性,但归化译法几乎见于他的每一部翻译作品(胡安江)。葛浩文在翻译《狼图腾》时就进行了删改。原文中那些不符合英美文化中文类规范的内容自然要删除,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使这部作品读起来更加流畅和生动,更加小说化(耿强)。另外,葛氏对原文中过多涉及中国历史与文学典故的部分,一律做了删减处理。而在可能妨碍读者接受的地方,葛又有意识地在正文相应部分增补相关背景信息(胡安江)。
第二步,达到“异化”和“归化”的平衡。现在已经有人认为,在中译外的问题上完全没有必要再次陷入“归化”和“异化”之争,译者应根据文化交融的程度和读者的现实接受能力在归化和异化之间求得平衡。在对话中求融合,在融合中求主宰(罗永洲)。这当然是一种理想状态。但这种理想状态需要时间,不能一蹴而就,要根据中国文学在国外文学中的地位而确定。中国文学经过“归化”在海外传播一段时间以后,尤其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学的翻译就可以加进更多“异化”的成分,尽快达到“异化”与“归化”的平衡。
第三步,更多地采用“异化”翻译策略。近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国会再一次像唐代一样成为东方文明大国,届时中国文学也会更多地成为国外许多读者关注的对象。对于国外文学来说,中国文学作为一种翻译文学最终会在各国文学中占据中心地位,这时便可以考虑伊文-佐哈尔所说的“译作要接近原作”从而体现出“充分性”的策略,也就是韦努蒂所谓的“异化”策略。这种“充分性”或“异化”策略就会有利于中国文学中的更多文化元素译介到国外。
六、结语
总之,中国文学“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离不开翻译,要充分发挥翻译在中国文学“走出去”战略中的作用,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翻译的重要性,提高译者的待遇,尊重译者的署名权、版权等;其次,在文本的选译、译者的选择和翻译策略的选择等方面要注意一定的尺度和步骤,这样才能更好使中国文学“走出去”。将上述中国文学“走出去”中对翻译的再认识推而广之,可以适用于中国诸多文化方面的“走出去”战略。当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使中国文学真正为西方读者接受,使更多的读者对中国文学和文化发生兴趣,还有待于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高。参考文献:
[1]EVENZOHAR. Polysystem Theory[J].Poetics Today,1990,11(1).
[2]VENUTI L.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3]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出去”[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82-87.
[4]胡安江.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研究─以美国汉学家葛浩文为例[J].中国翻译,2010(6):10-15.
[5]刘玉一. 从《原富》看严复的版权思想[J].编辑之友,2001(2):63-64.
[6]罗永洲.金庸小说英译研究——兼论中国文学走出去[J].中国翻译,2011(3):51-55.
[7]谢天振.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N].文汇读书周报,2008-07-25.
文学史料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篇4
一、当前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不重视文学史料的现状
一切历史研究工作都要以史料的搜集、运用、理解和鉴辩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学术研究的学理化更加规范。由于受到商业文化气息的影响, 我国的学术研究逐渐脱离了学理规范, 片面重视主体主观意志的发挥。很多学者在没有对文学史料进行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上就开始撰写文学研究著作, 甚至一些文学研究者认为史料研究是没有价值的。这就导致一些文学研究忽视客观存在的事实, 对现有的文学史料进行歪曲。如郭宛在《浪漫人生———胡适和他身边的女人》一书中就没有对已经公开的胡适日记进行严谨的考证, 造成了一些史料错误, 与胡适日记中的记载完全不符。作者为了吸引读者的兴趣, 罔顾历史史料, 对真实的历史事件进行有意的曲解和篡改, 没有尊重史实, 这样的文学研究显然不能令人信服。
二、文学史料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 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的完善需要发掘文学史料
随着我国思想的解禁和文学史料的挖掘, 文学研究摆脱了旧有的阐释式的研究模式, 开始重视对历史的本来面目进行还原。而发掘史料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开始逐渐完善与成熟的标志。如华东师范大学陈子善教授发掘张爱玲的史料, 对张爱玲在绘画领域和戏剧领域的造诣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从而能够更全面、系统地对张爱玲进行研究, 并对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由此证明, 挖掘史料可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这门学科进行完善。换言之, 如果没有文学史料的发掘, 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 只有重视文学史料的发掘, 才能使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不断完善, 走向系统化和规范化。
(二) 通过发掘文学史料能够纠正过去错误的文学研究观点
在当代文学研究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错误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第一个原因是缺乏足够的文学史料进行研究, 造成了一定的研究盲目性。如对巴金文学生涯时间的界定, 之前一直认为1929年巴金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灭亡》是巴金文学生涯的起点, 然而在搜集和整理文学史料的过程中却发现巴金早在1922年就已经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上开始文学创作了, 这就将巴金文学生涯的时间向前推至1929年。这对于巴金的文学研究非常重要, 也充分说明了资料发掘的重要性。第二个原因是文学研究主体本身存在各种问题, 对文学史料的发掘不够严谨和细致, 或者由于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而不敢将真实的言论发表出来, 只能屈从于政治要求。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正是伴随着文学史料的发掘而不断的修正和完善, 走向系统化和专业化的。随着文学史料的不断发掘, 我国的现当代文学研究才能取得更令人信服的结论。
(三) 改变当前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现状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存在着研究乏力的情况。很多研究者认为经过几代学者的研究, 30年的现当代文学史已经不存在研究的空白领域, 缺乏继续研究的价值, 甚至一些研究者悲观地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已走入绝境。鉴于此, 怎样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点和增长点就成为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但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术生长点研讨会上, 与会专家并没有对文学史料予以重视, 绝大部分与会专家都认为文学史料无力改变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问题, 而将目光更多地集中于文学话语的运用与引入。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会出现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问题, 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是缺少文学史料。正是由于很多文学史料被湮没了, 才造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很多空白点无法得到填补。研究鲁迅和周作人的专家钱理群先生通过系统地整理沦陷区的文学史料, 出版了《沦陷区文学史料选》, 极大地拓宽了现当代文学领域的范围, 使沦陷区的文学研究水平得到了新的提高。这也充分说明发掘文学史料能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进展, 改变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现状。
丁景唐和马良春两位先生正是通过对文学史料的整理和搜集, 在国内左翼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应该学习两位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通过搜集和整理文学史料来打破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现状, 给现当代文学研究带来新的增长点。
(四) 通过发掘文学史料来对研究主体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进行完善
发掘文学史料对于研究主体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能对研究主体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进行完善。研究主体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是辩证统一的, 研究者对文学史料的态度正是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的基础。如文学史料学专家和文学研究家王瑶先生就是一个集中的体现, 其《中国新文学史稿》引用了大量的文学史料, 具有极高的学术水平。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涌现出大量的文学史专著, 出现了一个现代文学史写作的高潮时期。但上世纪50年代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文学史专著却并不多, 只有像《中国新文学史稿》这样严谨的文学史专著迄今还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领域必须参考的一本研究专著。王瑶先生的专著之所以能对一代又一代的文学研究者产生巨大的影响, 是由于在搜集和整理文学史料的过程中王瑶先生形成和提炼了自己高尚的学术品格和学术风格, 从而使文学研究具有了独特的意义。
与王瑶先生相类似的还有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人、现代文学著名作家唐弢先生, 其在六十年的工作中勤勤恳恳地进行文学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完善了他的学术素质。由此可见, 只有在基础性的文学史料搜集和整理工作中勤恳踏实的工作, 才能练就一个学者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
受到商业化气息的影响, 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环境比较浮躁, 很多研究者往往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 不重视自己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的培养。只有通过文学史料的发掘, 不断培养自己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 才能做出真正有价值的文学研究。
三、结语
笔者认为鉴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当前我国文学研究中存在的忽视文学史料的严重问题, 建立完善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学已迫在眉睫。只有建立完善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学, 对文学史料进行严格的整理、辨别、搜集和发掘, 才能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做到尊重客观文学史料, 推进现当代文学研究。这也是为了确保文学史料的真实性, 避免篡改文学史料的事情发生。只有这样, 才能够进行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史料管理和多渠道的史料交流。
摘要:挖掘文学史料对于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仅能够完善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 更可以纠正错误观点, 带来新的学术增长点, 对研究主题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进行完善。然而, 当前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存在着不重视文学史料的倾向。本文从当前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不重视文学史料的问题入手, 具体分析文学史料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旨在摆正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史料,学术品格
参考文献
[1]巴·苏和.中国蒙古文学史料学的起始与发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12 (4) .
[2]石兴泽, 石小寒.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建设与文学研究[J].学习与探索, 2010 (6) .
[3]白春超.旧资料的发掘与新学术的发动——近几年中国现代文学的文献史料研究述要[J].宁夏社会科学, 2011 (6) .
中国古典文学与宗教 篇5
在中国道道教上,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道教从民间
兴起到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在文学史上,诗歌的创作也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道教对当时文学创作影响甚大,突出的一个例子就是游仙诗的创作。游仙诗是一种歌咏神仙漫游之情的诗篇,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的《楚辞》,如屈原的《远游》,也不乏仙人漫游的描绘,颇多浪漫色彩。还有秦始皇时期博士所作《仙真人诗》,也是游仙诗的源头之一。在道风盛行的背景下,游仙诗遂应运而生。其体裁多为五言,句数不等。梁萧统《文选》首列游仙诗为文学体裁之一。从作者身份来看,游仙诗可分为道人游仙诗和文人游仙诗。前者的主要作者有葛玄、吴猛、杨羲、许谧、许岁羽;后者的主要作者有:曹操、曹丕、曹植、嵇康、阮籍、何劭、张华、张协、郭璞、陆机、梁武帝、沈约、江淹、张正见、
颜之推等。道人游仙诗与文人游仙诗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其共同点是:不论是道人的游仙诗或文人的游仙诗都表现出“冲举飞升,遨游八极”的浪漫色彩和奇幻的想象力。不同点是:道人的游仙诗往往是崇道思想与神游境界的结合;而文人的游仙诗则多借神仙意象和神游广阔恢宏空间,寄托自我理想的追求。
元明清三代是道教小说的鼎盛时期。作家们在这一历
史时期中不仅继续创作道教志怪传奇作品,而且注意其通俗化工作,于是出现了为民众讲故事的“话本体”道教小说。明清时期的话本小说,其思想内容中充满了善恶果报、多积阴德的道教伦理观念,塑造了好些行善积阴鸷的人物形象。如冯梦龙的《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以及凌鞒醯摹冻蹩膛陌妇奇》与《二刻拍案惊奇》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明清之际还出现大批以道教生活为题材、以宣扬道教思想为宗旨的长篇章回体小说,这些小说多描写神魔相斗和以神人、仙人为题材,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
道教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典型的是在唐宋时期。当时,道教由于得到朝廷的大力推崇,进入全面发展的繁荣时期。在这样一种崇道的氛围下,必然出现大量吟咏道教的诗词。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刘Y虚的“道由白云尽,春与清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贾岛的”松下问童子,言
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林深不知处。“等等。这些诗,都给读者一个特定的意境或意象,提示或暗示了思维的导向,启发读者来打开联想的大门,意蕴丰厚,言外之意无穷。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可谓非李白莫属。李白的诗歌,气象万千,变换无穷;时而雄浑豪放,时而澹远恬静;时而现实,时而虚幻。他一生留下的许多流传千古的优秀诗歌,是中国文化瑰宝的一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可以称得上是永垂不朽。李白被后人称为诗仙,除去他飘逸的诗歌风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教信仰在他头脑中的根深蒂固。作为一个诗人,他继承前人诗歌成就而又发扬光大;作为一个道教信徒,他从道教中采摭大量的神话,并从道教的宗教思维模式中获得激情。两者相辅相成,造就了他的诗才。因而纵观李白的诗文,有许多是吟咏道教的神仙诗,当然更多的是受老庄道家思想濡染而创作的浪漫不羁、超然物外、孤高飘逸,一叹三绝、千古吟唱的浪漫主义文学杰作。
网络文学与中国电影 篇6
关键词:新世纪;文学生态;文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 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030-01
将娱乐性资讯作为向导的新世纪中国生态文学表现出了混乱的时代对于真正的文学目的以及经典目录的冲击,并且呈现了灰色文学的艺术伦理,全裸式的资讯时代引诱着更多猎奇看客,因此崛起的新式文坛在跃跃欲试,试图突破经典文学的束缚。新世纪生态文学的教育越来越表现出了严峻的态势,目前高校的当代性文学的教学活动出现了众多消极的教育情况,更需要文学从业者严格持守基本职业道德和伦理,用经典文学的较高标准进入到新型文学作品的宣传中, 激活当代教育对于生态的感情和领悟。
一、新世纪下中国文学生态与文学教育的重要关系
无论就狭义或者广义的中国生态文学而言,生态文学和文学的教育之间的关系十得密切。文学性教育,尤其针对大学专业的教学主体而言,具备最为专业的中国文化消费群体,同时更是中国潜在的文化生产者。因此,充分探讨生态文学与文学性教育间关系,无论是在文学性教或者是新世纪生态文学角度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谓专业和非专业,就体制化专业性课程的设置标准和角度来讲,文学的接受程度以及消费观念,包括文学的再生产环节,通常都不仅仅局限于大学教育里的中文专业,中外的文学历史以及发展现状都很好地证明了这个观点。简单来说,狭义范围内的新世纪生态文学更多地和大学教育中的中文专业,尤其是当代的文学性教育相关,而广义范围内的新世纪生态文学和文学性教育牵涉的层面要广泛得多。就大学的文学性专业教学来讲,它不再局限于目前中国的文学教育范畴,它们同时与中外的各类文化经典以及学术理论相关。对于专业外的部分大学生而言,在人文的通识性教育层面讨论中国文学性教育问题,就要不断延伸至国内中小学的语文教育领域并且着重考察。
二、新世纪下中国文学生态与文学教育的实际发展情况
校园式文学一直都是各类新文学创建、发展的关键发源地,从五四运动创作性群体的创建,一直传扬到新时期内伤痕性文学以及先锋性文学的发展。就积极角度来讲,甚至就可以大胆地说,没有新教育就不会有中国新文学。当前中国新文学性教育也存在大大小小的弊端,这与新世纪生态文学虚热的浮躁风气有难以分割的关联。文学性教育里的经典性教育基本都处在两极化的极端状态,要么是被过分僵化和凝固化,把所有的经典目录尤其是经典的文本性阐释全部固定,作为新式的文化性古董对人们加以灌输;要么就是解构性的横扫,导致人们破解甚至戏弄经典,经典文学的文化价值、语言内涵、组织结构和甚至语法形式都发生改变,经典的地位在急剧地下降。经典性文学地位的逐渐失落,加之以各类网络性传播媒体的广泛普及,再而市场规范性体系却迟迟滞后不前,市场的炒作体制不断泛滥,文学性创作尤其是众多文类小说的数量多但质又杂,部分作者竟以解构和横扫经典性文学作为唯一的文学目的,更有甚者无视各类经典创作以及基本的文学性规范,因而轰动了一时,但最终却都是昙花只一现,不能久矣。
三、新世纪下中国文学生态与文学教育分析与探究
(一)文化教育作用以及教育者的观念显得十分重要,其所面临的挑战也十分严峻。如果自己无法信任挑选得来的作品是优秀的或是无法代替的,当然也就不能盲目地强迫自己的学生取信服这个判断以及选择。这便要求教育者成为生态文学的批评者和研究者,更加需要自身修养的提高以及实践性精神的不断强化。
教育者不仅需要充分了解、参与到当代生态文学的建构和发展中,将独立个体的生命充分融入到当代的思想文学以及文学批评的实践中来,同时教育者对于当代生态文学的经典目录,都要摆脱传统的严格的各类学科的分别,要准备好多种眼光,既能认清楚经典作品的相对性和历史性,还要要承认生态文学的经典作品在文学教育体系中必须担负起来的传承文化的功能,能够以更加积极的状态参与到对生态文学的选择以及阐释中来。因此,开放式的生态文学作品意识以及当代性文化教育的实践性意识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二)开放式的经典文化教育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者选择一些真正的生态文学作品来学习,而不是意识性形态化的性质文本。生态文学的观念理应是更为开放的和灵活的,不能是天生的或者不变的。对生态文学作品的阐释和实践中,注意去避免传统的稳定性和过份夸大的经典意识和形态,以揭示文学教育故事的方式,彻底地解构生态文学经典,把个人对时代和生命的感受融入经典,与文学经典相摩擦,就时代与人生所要面对的难题与生态文学展开广泛的对话,从中能够阐发文学教育的新内涵,使经典阐释充满时代感以及个人内涵,如此来讲,生态文学教育便能得以更好地延续和传承。
四、总结
文学性精品对提升我国生态文学产业的经济、社会效益,创造良好的文化式品牌效应都具有巨大的推动意义。因此,在新世纪下中国生态文学的研究和发展过程中,文化教育产业始终是最为重要并且意义甚为深远的一个研究性视角。只有从当代我国文化的语境、生态以及市场环境出发,充分了解新生态文学视角下进行文学教育研究的社会背景,在剖析目前我国运用多元化、多维性视角实现文学教育的研究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提出文化教育产业性视角之下研究新世纪生态文学的研究性语境、衡量性标准以及培育性体系,进一步实现新世纪下中国生态文学与文学教育的方向性路径的研究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施战军. 新世纪中国文学生态与文学教育[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45-50+69.
[2]宋炳辉. 开放的经典教育与新世纪文学生态[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42-48.
[3]刘庆. 关于新世纪中国文学生态——夏康达教授访谈录[J]. 文学教育(下),2007,07:4-6.
[4]钟华. 论中国生态文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D].重庆师范大学,2008.
[5]陈旋波. 生态批评视阈中的20世纪中国文学[J]. 创作评谭,2004,04:31-38.
作者简介:黄琳(1982—)女,汉族,黑龙江伊春人,现为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基础部中文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
网络经济时代与中国 篇7
关键词:网络经济,中国,发展,展望
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09年全球500强企业中, 互联网公司Google与亚马逊首次入围, 分列第423和第485位。而据全球权威的流量统计网站Alexa.com的最新统计, 百度的流量已冲进世界前十。在见证网络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我们不禁想问, 网络经济还将带来多少惊喜?
网络经济的出现, 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飞速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这个新生事物, 人们还没有公认的定义。我们可以概括的理解为:网络经济是一种以应用互联网技术为核心进行经济活动的经济形态, 包括提供网络服务、网络营销、网络广告等。有人认为, 正因为网络经济的兴起, 才成就了美国经济10年的高速增长。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进步, 网络经济的地位日益提高, 正逐步改变着传统的经济规律与模式。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的主体, 由于其高效性、简便性、低成本等特点与对传统商业形式的冲击, 使得几乎所有企业都千方百计地向网络经济靠拢。一个公司不上网, 就很难在竞争中生存。由于互联网上的市场很多都是由语言划分, 跨越了国家的界限, 电子商务的出现必将加快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一个国家不重视网络经济的发展, 就很难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占据优势。可以说, 网络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
一、中国网络经济发展
中国的互联网虽然起步较晚, 但网络经济发展紧跟世界步伐。1995年, 马云等三人共同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商业网站——中国黄页 (阿里巴巴的前身) , 为中国的网络经济拉开序幕。1996年招商银行首开中国网络银行服务, 1997年中国华融信托投资公司推出了网络证券业务, 中国证券业从此进入网络时代。网易、搜狐、腾讯、新浪相继创办, 各类网站兴起如雨后春笋一般, 有人称此为互联网第一波浪潮。经过2000年的互联网寒冬, 真正有价值, 找到盈利模式的网站生存下来, 成为中国网络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从2001年底开始, 中国各类商业性网站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02年, 短信、游戏成为了门户网站的新宠, 这一年网易的年度收入总额高达2.33亿元, 比2001年增长了721.8%, 其中最“夸张”的增长无疑属于短信、网络游戏等的“非广告收入”, 与2001年相比骤增了1303%!今年网易与九城的魔兽世界代理权之争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 并且牵动着500万中国玩家不安的心。从中不难看出网络游戏产业的巨大影响力。2005年8月, 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首日股价涨幅达到354%, 成为美国历史上上市当天收益最多的十只股票之一, 市值跃升至40亿美元, 成就了中国股票在纳斯达克的一个神话。而两年之后, 又一个神话诞生了。阿里巴巴于2007年11月在香港上市, 融资17亿美元, 市值超过200亿美元, 也超过了百度当年的市值140亿美元, 创中国互联网公司融资规模之最。
在国内就业形式异常严峻的今天, 网络经济也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仅从亚洲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圈淘宝网看, 目前淘宝已经为社会创造了58万个直接就业岗位, 间接就业人员已近百万, 这些人集中在物流、金融等网购相关产业, 相对缓解了国内的就业压力。
根据CNNIC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目前中国的网站数量已经超过300万个, 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 手机网民规模为1.55亿人。手机上网越发受到广大网民的认可, 为通信公司带来的相关收入也不容小视。网民数量的快速增长带动着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据统计, 2008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到24000亿元, 同比增值达到41.2%, 预计2009年将达到34278亿元。
二、网络经济发展展望
网络经济正高速发展, 并具有很大的潜力。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 互联网普及率只有25.5%, 与美国、日韩超过70%的普及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另外, 我国网络基础设施与技术也落后于众多发达国家。学生仍然是我国网民的最大群体, 多数网民年龄、收入偏低, 导致了总体上消费能力的不足, 而又仅有29.2%的网民认为网上交易是安全的, 这无疑是网络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在这种不利条件下, 我国的网络经济仍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网民平均年龄的提高, 我国网络经济前景一片光明, 潜力无限。著名搜索引擎、网站流量专家许智超预测:中国将会取代美国, 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消费国, 直接促进中国GDP的成长力。
由于看到互联网对未来世界的决定性作用, 世界各国都全力支持网络经济的发展, 积极开发网络技术与应用。这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 目前的web2.0即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 web3.0已离我们不远。对于web3.0, 可以简单理解为互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相对于技术层面而言, web3.0更注重的是思想的创新。进入web3.0阶段, 网络身份与电子货币将会普及, “个人”会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人们在互联网上会有自己的信息中心, 在这里用户可以随意添加各种服务, 包括博客、论坛、新闻、搜索等。个人也许会根据接受的服务交费, 在这种模式下, 网络经济的结构也会发生合理的变化, 可能会使Facebook、My Space、You Tube这样web2.0的大型网站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盈利。
更有人将web3.0和语义网联系到一起。语义网是人们对未来网络的一种设想, 目前还停留在理论与实验的阶段。语义网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智能, 它能理解人类的语言, 根据分析人们上网留下的信息与指令, 提供人们需要的服务, 甚至可以与人交流。总之, web3.0和语义网的实现会让互联网登上一个新的高度。伴随着IPv6技术的应用, 网络发展也将摆脱网络地址数量严重不足的制约, 可能我们家里的冰箱都会作为一个终端接入互联网。届时, 人们对网络的依赖可想而知。而网络经济也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断充实和完善, 模式趋于多元化, 并逐渐成为主流。在这个过程中, 谁能把握住网络经济发展的机遇, 对于未来的经济竞争就已迈出了领先的一步。网络经济的腾飞, 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CNNIC《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7月
[2]、孙燕君《阿里巴巴神话》——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12月
[3]、沈晓平《网络金融》——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7月
佛教价值与中国文学比照 篇8
关键词:佛教,性灵说,许地山,《命命鸟》
信仰是人类精神生活的灵魂。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作用。而作为其中之一的宗教信仰更是在人类数千年的社会历史变迁中发挥了一种不可替代的, 让后人褒贬不一的作用。可以说, 在一定程度上, 宗教让人类社会的发展更具有人文色彩。纵观人类历史, 宗教一直是人类文化知识活动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和科学及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如哲学、文学、艺术、道德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原始社会的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识大多表现为巫术、神话或者宗教观念的形式, 表现于文学艺术方面的则有赞歌、娱神的音乐舞蹈以及表现宗教的绘画或雕刻等。
宗教与文学, 这两个概念在历史的进程中总是相互交织而共同发展。正像基督教对于西方文学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一样, 中国文学的充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佛教广泛传播的结果。“人的最高境界为真善美, 其中哲学是真, 宗教是善, 艺术是美。”[1]宗教作为一种内在力量在中国文学的文明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愈加明显。
学者周群教授在《宗教与文学》这本书中也论述了宗教与文学之间的复杂关系。“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宗教与文学的三大共同点:首先, 都是人本精神的体现, 都是为了营造人类精神憩息的家园;其次, 都以想象为重要特征;第三, 都具有潜移情志、感动心灵的功能”。[2]文学更多地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境遇, 注重人的精神扩张, 在创作的目的、思想、价值取向以及境界追求上都与宗教有着很大的不同, 为了文学意味的渲染以及内在张力的扩张, 文学有时候会适当地“牺牲”宗教那种虔诚的信仰与执着, 而是在真善美的铺陈中寻找最为人性的契合点。而佛教, 作为宗教的一种, 源远流长, 其教理是改善自己和帮助其他生灵共同进展, 相互成就。佛教鼓励人们积极承担对自身面对的问题并用智慧的方法解决, 导归劝善, 让人的心灵达到物我皆忘的境界。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对中国古典文学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一、佛教之于中国古典文学
佛教在两汉之际就传入了中国, 但是在东晋之后才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中国佛教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产生在南朝。产生于印度的佛教, 经过传播来到中国, 逐渐带入了中国化的特点。“佛教的‘中国化’和‘化中国’都深刻影响到南朝的社会文化、士人心态和文学艺术”[3]。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新变的过程, 与中国文学的发展相得益彰。“在佛教传入中土以前, 中国传统的文学思想, 是受儒学影响而形成的功利性的文学思想, 重伦理, 重政治。具体表现是儒家的‘兴、观、情、怨’。这种观点并没有涉及文学的真实问题, 更没有觉察到文学的审美特质。佛教传入后, 中国古代文论重新定义文学的真实性, 产生了新的文学观念和理论。”[4]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无论是文体的开创、技巧的表现、文藻语法的讲究、境界的创新、内容的蕴涵、价值观的突显等, 对人们思维领域的扩大, 产生既深且广的影响。中国自汉魏以来, 散文和韵文日渐骈丽, 相对的, 佛经却以朴实平易的白话文体出现于世, 经典或以长行、重颂、譬喻宣扬佛法, 或纯以讽诵传播教义, 这种新文体深深地影响了以后的文学发展。
同时, 佛教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也是无与伦比, 特别是般若空和禅宗的思想, 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以及意境。南北朝时期文人学士多与高僧交往, 因而一些诗人的作品中就融入一切皆空的思想, 佛学思想的广泛应用, 也使中国诗歌史产生新的局面。晋代被称为“山水诗鼻祖”的谢灵运, 就对佛学有着深刻的研究, 将山水与佛教义理相结合, 师法自然, 一切皆空, 其诗歌所表达的独特韵味亦使人心驰神往。到了唐代, 诗歌与禅宗的联系就更加的紧密了。“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土以来, 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演变, 到了唐代已经成了中国人寄托彼岸情怀的理想净土”[5]。唐代著名诗人如白居易、王维、杜甫等, 常与禅师往来, 谈禅论道, 受禅师们的潜移默化, 以诗表达禅理、禅趣, 为唐代诗歌创作开了一条路。以禅入诗, 是唐诗的特色。如王维的名作《鹿柴》:“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表现无常寂灭的心境。而孟浩然、柳宗元等, 其诗歌也与佛理相融和, 达到以文学弘扬佛法之功。
值得一提的是, 中国文学思想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审美范畴“性灵说”也是吸入了佛教思想的精髓。“就‘性灵说’而言, 其纵向渊源或与先秦本土以来的‘神灵论’、孟子的‘心性论’有关;其横向渊源, 则与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风貌、宗教信仰、哲学流派、文学思想、审美观念、诗文创作等密切相关”[6]。性灵说的完善是由明、清的“公安三袁”和袁枚完成, 其探源空间也是十分广阔的。著名的士大夫范泰、谢灵运、颜延之、何尚之都使用了“性灵”一说, 加之他们都是虔诚的佛教信仰者, 所以“性灵说”中融入了大量的佛教情怀。“从范泰、谢灵运使用‘性灵’一词的语境来看, 他们的‘性灵’显然是与佛教密切联系的。‘性灵’的‘性’, 就其思想来源, 很有可能是‘佛性论’”[7]。可见, 佛教教义在当时社会的广泛传播与发展对当时文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作用, 佛教经籍繁多, 其实不超出“四谛”, 即“苦、集、灭、道”, 只有通过修行, 才能脱离苦海, 达到不生不灭, 永恒寂静的境界。不论是田园诗人还是性灵学说都自然而然地吸取了佛教的精髓, 将普度众生的佛教精神渗入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之中。
二、佛教之于中国现当代文学
自从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以来, 就与中国文学结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佛教教义借助文学的形式得到广泛传播, 在中国不只扎了根, 而且发扬光大, 结了不少原产地所没有的果实, 中国文学也受其影响。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其中包括作家思想和创作。自魏晋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文学, 无论是诗歌、散文, 还是后来的小说、戏曲, 都可见出佛教理论和经典文体的渗透与影响。回顾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其研究历程, 依然可以看到佛学与文学的关联。鲁迅、周作人、苏曼殊、许地山、老舍、丰子恺、沈从文、宗白华、汪曾祺、贾平凹、史铁生等人的作品均透着他们对佛学思想的深切领悟和体验。
在社会动乱、民生疾苦的时代, 佛教无疑是人们超越苦难的最理想精神寄托方式。这是佛教能在中国推行开来的原因。鲁迅对佛教的偏爱, 许地山对佛教的依恋就是当时政治动乱, 生命无依无托的一种深层心理的需要, 苦难大都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原始佛教在肯定人生是苦的同时, 也提出了解脱之法, 即皈依佛法僧三宝, 四大皆空, 劝戒世人修持得福。看破红尘, 出家修道, 是修持;不出家, 能够敬三宝, 持斋茹素, 也是修持;再其次, 只是乐善好施, 克己利人, 也是修持。出家是看破红尘, 涅槃是最终的解脱。鲁迅在自己的小说中多次流露出了对佛教的执着, 人生是苦, 万法皆空, 他关注苦难, 关注中国人的国民性, 并从中体会到了生存的艰辛与严酷, 他笔下的祥林嫂即是最典型的代表, 她一生都在悲剧中跌跌撞撞, 最后到死只祈求死去不受惩罚, 来生能有好命。这显然有着封建思想的残余, 但是鲁迅长吁了一口气, 将这种轮回的理念交给了更为广阔的佛教空间, 这是鲁迅的精神放达, 也是佛教与中国文学交织的结果。
若说佛教思想对现当代作家影响较深的是许地山, 他的作品中宗教意识浓厚, 字里行间也常常感染着宗教的情绪。“许地山的母亲是虔诚的信教徒, 父亲许南英自号留法头陀和毗舍邪客, 还有一位信禅宗的舅舅, 很早就教导他读过不少佛经, 这对他以后的创作影响是极其深远的”[8]。可见, 许地山的家庭环境对于他内心向佛也提供了无限的可能.许地山对佛教的依恋就是当时政治动乱, 生命无依无托的一种深层心理的需要, 苦难大都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亲身体验。正如许地山所言:“所以我看见底处处都是悲剧;我所感底事事都是痛苦。可是我不呻吟, 因为这是必然的现象。”
《命命鸟》正是许地山最具有宗教意味的一部作品, 主人公敏明和加陵是一所法轮学校的学生, 因纯真的爱情遭到双方家长的反对, 在体味到人生苦之后, 他们走入水中, 得到了永恒的解脱。许地山将故事发生地选在了缅甸也是颇具意味的。“加陵对于敏明而言, 已经不是生死爱恋的爱人, 而成了在生死海中痛苦流转的众生之一。而正因为如此, 这篇小说已经不是单纯的描写敏明和加陵的爱情故事了, 已经升华到宗教的高度, 众生男女都是‘那世界的命命鸟’。对于敏明而言, 世俗世界‘仰光’也成了彼岸世界, 而佛国净土则成了此岸世界”[9]。佛教认为, 通过修持, 完善自我, 宁静心灵, 就能达到涅槃之境。在有中国佛教之称的禅宗那里, 心性是惟一的解脱之路。禅宗认为世间万事万物以及成佛得道都在人的自心即真如本性之中。许地山在内心秉持宗教的信念, 如果按照他对于佛教的融入, 那么《命命鸟》中的敏明和加陵就不是走向死亡, 不是悲剧, 而是拜托了人生的痛苦, 升入了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对死的尊重, 也是对佛教所传达的精神的尊重。
参考文献
[1]王利芬.1976-1922:宗教与文学———从一个角度对今年文学的回顾.创作批评论:36.
[2]李耀威.《宗教与文学》中佛教与文学关系研究.研究者, 2011.08:22.
[3]普慧, 刘林魁.六朝佛教与文学研究的又一力作———评高文强《佛教与永明文学批评》.长江学术, 2008 (3) :169.
[4]陈薪羽, 找小琪.近三十年来佛教与文学关系研究论述.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1 (1) (总第124期) :127.
[5]韩伟.探究宗教与文学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6-15 (第007版) :1.
[6]普慧.佛教思想与文学性灵说.文学评论, 2012 (2) :139.
[7]普慧.佛教思想与文学性灵说.文学评论, 2012 (2) :140.
[8]陈东海.中国佛学思想对许地山文学创作的影响.商业文化, 2011, 12:355.
网络文学与中国电影 篇9
1918年12月15日, 周作人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人的文学》一文, 集中阐述了他的新文学的主张。提倡新的文学, 即“人的文学”, 反对“非人的文学”。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中明确指出:“用这人道主义为本, 对于人生诸问题, 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 便谓之人的文学。其中又可以分作两项, (一) 是正面的。写这理想生活, 或人间上达的可能性。 (二) 是侧面的。写人的平常生活, 或非人的生活, 都很可以供研究之用。”[1]他的新文学观念以人道主义为核心, 要写“人的文学”, 要“立足于人间本位主义”, “讲人道, 爱人类”, 以此描绘社会“人生诸问题”。周作人所讲的人道主义“并非世间所谓‘悲天悯人’或‘博施济众’的慈善主义, 乃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就是“从个人做起。要讲人道, 爱人类, 便须先使自己有人的资格, 占得人的位置”。[2]就是要以个人为本位, 充分肯定人自然本性和自身价值, 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而以这种人道主义为基础的“人的文学”也必然是呼唤人的发现和觉醒、尊重人的自然本性与独立尊严的文学。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一文中将新文学的本质界定为“重新发现‘人’”, 认为新文学家的使命就是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 严肃认真地对待“人生诸问题”, 真实地描写底层人们“非人的生活”。在《人的文学》发表之前, 文学革命的先驱胡适和陈独秀分别于1917年1月和2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胡适提出文章“八事”, 但对于文学具体的内容的阐述比较空泛。他指出文学“须言之有物”的“物”包括“情感”和“思想”两个方面, 显然是否具有“情感”和“思想”不能成为区分新文学和旧文学的标准。胡适在文章中提出的新文学的“高远之思想”、“真挚之情感”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文章也是没有明确的回答的。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国民文学”、“写实文学”和“社会文学”, 从内容上有力批评了旧文学的弊病, 对于新文学的思想内容比较重视, 但对于这些口号的具体内容和精神实质却缺乏具体的解释, 对于关系到新文学的一些具体的理论建设和重要的问题缺乏具体的阐述。此后文学革命更多的关注的是文学的语言形式, 在文学理论上缺乏及时的深入探讨和总结提高, 而周作人的《人的文学》的发表正是从文学思想内容方面对初期文学革命进行了具体阐述, 确切而深刻地揭示了初期文学革命所提倡的新文学的精神实质和理论基础。因此, 陈独秀称赞《人的文学》“做得极好”。 (注:陈独秀:1918年12月14日《致周作人书》) 胡适则推重《人的文学》是一篇关于“人”的价值、尊严的“最平实最伟大的宣言”。 (注: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 继《人的文学》之后, 周作人于1919年初又在《每周评论》第5期上发表《平民文学》一文, 进一步深化了“人的文学”的内涵, 提出用通俗的白话语体描写广大民众生活的真实情状, 忠实反映“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的“平民文学”, 才是“人道主义”的文学, 才是真正的“人的文学”。关于“人的文学”的内涵, 周作人作出了详细的阐述之后, 关于“人的文学”如何表现人和人生的问题, 周作人在《新文学的要求》中进行深入辨析“正当的解说, 是仍以文艺为终极目的;但这文艺应当通过了著者的情思, 与人生有接触。换一句话说, 便是著者应当用艺术的方法, 表现他对于人生的情思, 使读者能得艺术的享乐与人生的解释。这样说来, 我们所要求的当然是人生的艺术派的文学。”[3]周作人采取比较中庸的态度, 既不主张实用的功利性文学, 也不提倡完全不讲功利的纯文学, 而是通过文学对人的影响实现文学的独特价值, 从人的角度和文学的内在特质的角度谈文学, 注重文学的内部规律性和文学性。周作人通过这样一些详细的阐述, 全面完善了他的“人的文学”的文学观, 全面开启了中国文学批评现代性进程的步伐。
“人的文学”提出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中国文学以及文学批评从此进入了崭新的一页。封建旧文学最大的弊病是人的异化以及主体性的丧失, 作者的心灵被封建思想意识牢牢禁锢, 病态心理的作者叙写着病态的社会。“人的文学”之后, 文学中人和人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 “五四”时期作家的自由意志和个性精神闪耀着熠熠光彩, 人的生命存在及其价值意义得到充分肯定。二十年代中国文坛上两个最重要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的“为人生而艺术”和“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即是受到了“人的文学”的影响。文学研究会主张为人生而艺术, 即从“人的文学”的母体上生长而出。文学研究会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沈雁冰多次使用“人的文学”的口号, 认为文学就是要真实的表现人生, 他的人生文学即是“人的文学”的具体化。郑振铎主张写“人间文学”, 要求作家正视人间的困难和悲哀, 创作充满人民血和泪的文学。他们一方面主张文学应反映生活的客观真实, 另一方面则认为文学要写出主观感情的真实。他们以人生感悟为出发点, 在理性的思索中, 表达对人生要义的探寻。创造社主张为艺术而艺术, 以自我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为重心抒写本色人生, 他们无意于客观地摹写世界, 而是在作品中真诚地述说着自我, 同时也是在描述着生活。他们的自我表现的批评理论与“人的文学”一致, 对个性的张扬和对审美的强调是“人的文学”的又一次展现。尽管以后的创造社强烈的反对个人主义, 但是它在早期很好的继承了“人的文学”, 推动了“人的文学”的发展, 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三十年代左翼文学提倡描写无产阶级的生活, 表现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境遇, 也是对“人的文学”的延续。四十年代京派文学批评家沈从文等虽然主张文学的纯美性, 但是他们尊重文学的创作个性, 提倡表现美的人性, 体现了“人的文学”的价值取向。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文学提倡文学为广大的工农兵服务, “现实主义的广阔道路”、“文学是人学”等文学批评理论都不同程度上执行了一条融和人的文学精神的独特的批评路线, 在毛泽东的“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提出后, 出现了大量描写人性表现人的主观情感的作品。作家茹志娟的短篇小说表现出浓浓的人情美, 以清新俊逸的风格得到了文学评论界的高度评价, 其中正是无产阶级文学与“人的文学”很好的结合的结果。文革结束后, 新时期文学崛起人本主义的“主体论批评”, 它与二十年代的“人的文学”遥相呼应, 更证实“人的文学”是延续了一个世纪的文学批评之梦。由此可见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性是与“人的文学”紧密相连的。
尽管“人的文学”的提出者周作人后来的文学思想发生了转变, 向着趣味主义的性灵文学的方向发展, 但是“人的文学”这一观念本身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正是人的文学的发生, 使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区别于传统;也正是人的文学的发展, 才使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显示了它的创造性, 从而使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整体。至于其他各派批评观点, 均无以取代人的文学而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标志, 它们是对人的文学的不同阐释模式。”[4]它对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性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将会继续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2]周作人:《人的文学》, 《百年经典文学评论》,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5月版。
[3]周作人:《新文学的要求》, 《中国斯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 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
网络符号与中国手语的异同 篇10
网络符号与中国手语形成特点之比较
都是视觉符号。人类使用的符号从不同角度可以分出不同的类别。就交际形式来说符号可分为听觉符号、视觉符号和触觉符号。就语言性质的各种表达手段来说, 自然语言是典型的听觉符号, 盲文是触觉符号, 而手语和网络符号是视觉符号, 靠视觉来接收和理解。网络符号虽然不是独立的语言, 但在网络交流中和语言形式互相补充, 共同完成表情达意的功能, 而手语在国际上已被许多语言学家视为独立的语言, 这样, 在表情达意方面, 它们就有一些不同于有声语言的特点, 比如形象性强, 多用象形、会意等方法创造表达单位。手语符号的创造者主要是聋人, 网络符号的创造者则是网民。
都通过象形来创造符号传情达意。1.象形法网络符号。符号从形式和所指对象的关系上看大致有三种:一是肖似性符号;二是标志性符号, 如表示火的烟;三是象征性符号, 如语言。网络符号基本上是肖似性符号, 即符号形式和它代表的东西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或同一性。网络符号的象形是以人们日常口语交际中的非语言形式为基础, 是对日常非语言形式的模拟, 是一种“似真性”。网络符号象形的实现途径有两种:一种是把标点符号、特殊符号、数字和字母等组合在一起, 模拟人或事物的各种表情和特点, 通过象形法创造了许多具有感情色彩的符号, 以形象、简约、生动地表达网民的思想情感。如:
*- (闭着眼睛的独眼巨人 (希腊神话)
(^@^) 幸运的小猪=^.^=猫咪
--<-<-<@玫瑰花
另一种是图形类符号。这是网络运营商开发的更为形象便捷的网络交际符号, 其特点是用卡通形象模仿现实中人的表情、动作或事物, 借此传情达意。这又可分为两类, 一是直接用事物的形状表示一个名词, 如用一个红色的心形图案表示“红心”, 红色嘴唇表示“唇”, 一个人形的图案嘴角上翘表示“微笑”, 嘴角向一方下垂表示“傲慢”, 嘴角向两方下垂表示“通过”。二是用图形表示短语的意思, 红色的心中间裂开表示“破碎的心”;一朵带有绿叶的红色花骨朵代表“红玫瑰”, 红色花骨朵下垂是“凋谢的玫瑰”等。
2.象形法手语词。象形法和会意法是中国汉字的两种造字方法, 由东汉的许慎第一次提出。这种创造表情达意单位的基本手段, 可用于许多方面。象形法指模拟事物原型的一种方法, 象形类手语词就是模仿事物的整体或部分外貌, 从而体现出事物的形状、特征, 以表达出某种含义。如“雨”字, 表达时五指弯曲, 模拟下雨的形状;“网”字, 两只手掌伸开叠放在一起组成网状图形;“牛”字, 蜷起中间三个指头, 伸直拇指和小指比画牛头的形状;“椅子”, 右手掌竖起, 左手弯曲成90度, 指尖顶住掌心, 模拟出椅子的形状等。
另一类象形手语词是通过聋人的表情直接代表的, 不是手势的模拟。如当聋人叙述同高兴、生气、沮丧、哭、笑等感情活动有关的事情时, 他们往往只用手势打出事件本身, 而表示各种感情的词仅用面部表情表现出来。如说“我很高兴地去公园”, 聋人往往只用手势打出“我去公园”, 同时脸上呈现出很高兴的表情就行了。
都通过会意来创造符号传情达意。1.会意法网络符号。会意法网络符号可分为键盘类网络符号和图形类网络符号两类。键盘类网络符号中, 一类是通过脸谱表情加上表示动作的符号来表示一件事情, 如:
Y (^_^) Y举双手胜利, “Y”是高举的手, “^_^”是一张喜悦的脸。
另一类是通过模仿事物的外形、动作, 以引申、借代等方式来表现具体含义。如:
{{{ (>_<) }}}发抖, “{{{”具体表示抖动。
>"<||||伤脑筋, “"”表示紧皱眉头, “||||”表示高速运转的脑电波。
图形类网络符号是通过一幅具体的图形表示一个比较抽象的含义, 如用一个头像的嘴巴上贴着封条表示“保守秘密”之意, 一个黑框眼镜的头像表示书呆子, 两个小QQ并肩而立, 嘴对着嘴飞吻表示爱情等。
2.会意法手语词。会意法在创造汉字中意指合并几字形为一字形, 并把几个字形的意义相加从而形成新意。会意类手语词是通过模仿事物的外形、动作, 以引申、借代等方式来表现具体含义。
如手语中的“笔记本电脑”的打法是, 双手横伸, 掌心相贴, 右手打开90°, 然后双手前伸, 掌心向下, 手指弯曲做打字状。“乘公共汽车”的打法是一手轻握拳举在头旁边, 前后轻轻摆动, 表示乘车时手握拉环的样子。以上说的是有形事物用会意法表示, 一些抽象的词语用手语表示, 如“中央”, 双手搭成“中”字形, 一手伸出拇指, 坐于另一手掌心上象征居中。“解放”双手握拳交叉贴于胸前, 然后向两侧用力挥动, 并放开五指象征原来双手被镣铐锁住, 现在打碎了束缚, 争得了自由。“啰嗦”是用一手或双手伸拇指、小指, 抵在下颚转动, 表示说话多之意。“活泼”双手握拳, 在头两侧轻轻晃动, 脸上呈活泼状。“长见识”是用双手五指撮合放在眼睛下方, 然后张开五指, 表示眼界大开之意。“我服了 (或我输了) ”是用双手五指张开, 手背朝外, 分别放在胸前, 然后外翻, 手心朝外, 做投降状。
网络符号和中国手语的形成原因比较
网络符号与中国手语都采用象形、会意法创造符号来表情达意, 起到了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都是视觉符号, 是形象思维的结果。语言和思维有密切的关系,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思维离不开语言, 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对思维的分类虽有不同意见, 但都包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又叫做感性思维, 是与抽象思维相对的一种初级思维方式, 它直接对应于事物本身, 以反映事物本身特点为基础。形象思维所反映的对象是事物的形象, 其表达的工具和手段是能为感官所感知的图形、图像、图式和形象性的符号, 具有形象性、非逻辑性、粗略性和想象性等特点。中国古老的象形造字法就是与形象思维紧密相连的。健全的成年人主要是用抽象思维, 聋哑人由于听觉损坏, 他们通过视觉、触觉等去接收正常人用听觉得到的信息, 用手势表达意思, 只能表达一些比较形象化的词语, 这就逐渐形成了他们形象思维发达、抽象思维滞后的特点, 而形象思维的发达又反过来促使他们创造更多的象形性的符号来表达思想。
网络交流的对象虽然大多是正常人, 抽象思维发达, 但由于网络交流的双方看不到对方的表情, 听不到对方的声音, 正常的交流手段无法使用。尤其是正常交流中的非语言交际无法实现。而据统计, 在信息传递中, 非语言交际占55%, 这就大大制约了网络交流的效果。此外, 还有其他因素制约着网络交流, 如许多网民受教育程度偏低, 喜好用轻松、简单、形象的表达方法;网络符号产生初期, 许多网民在网吧上网, 还要考虑费用等因素。这一切促使网民不得不想出一些形象、快捷的符号来代替现实交流中的肢体语言, 网络符号应运而生。这种符号是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 主要是模拟事物原形, 具有形象、粗略和非逻辑性等特点, 所以是对形象思维的运用及结果。
都是为了表达需要随机产生的, 具有随意性特点。聋人无法学习有声语言, 在聋校产生之前, 也无法靠学校的方式习得手语, 而日常生活又需要和其他聋人及听人交流, 交流的需要迫使他们要表达自己, 于是根据身边所能了解的事物用手指比画出它们的形状, 随机创造出一些表意符号来传情达意。后来人们对其进行了搜集和整理, 把它们变成了聋校用来教育聋哑学生的语言材料。
网络的出现是网络语言和网络符号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网络语言的特点介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它的实现手段是键盘和屏幕, 接近于书面语;它的表达内容通俗明了, 接近于口语。它是网民在上网过程中为了表达的需要随机创造并流传开来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 没有网络就不会有网络语言及网络符号。
都受汉民族文化影响。中国手语分为两类:自然手语和手势汉语。手势汉语是在汉语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用于课堂讲授的聋人语言, 是聋人和听人交流所用的表达手段, 它是依托于汉语的。自然手语是聋人之间交流的手段, 虽然它的产生不完全依赖于汉语, 但生活在汉文化圈里的聋人, 在他们创造手势符号的时候, 必然受到汉民族文化的影响。而中国网络符号, 除了个别来自其他语言之外, 大部分是在汉语的基础上创造并运用的, 在其创造和运用的过程中, 自然受汉民族文化的影响。
表达范围简单有限。由于这种用象形和会意创造出来的网络符号和手语符号, 其形体和意义紧密相连, 一些抽象的意义无法用具体的形体来表现。此外, 虽然可以用借代法表达一些新意, 但可借代的东西有限, 一些抽象的意义也无法借代。这样就制约了它们的表意范围, 只能局限于一些具体可见的词义之内, 许多抽象的含义就无法表达了。
对网络符号和中国手语的展望
网络符号除了键盘符号和图形符号外, 最近又出现了一种Flash符号, 它采取Flash动画的形式, 现场再现要发出的言语行为, 既有音效又有视觉效果, 有的还配以文字, 表意性强。网络符号正在逐渐向其他非面对面领域扩展 (如一些私人信件、日记、留言册, 甚至小学生的作文等) , 成为这些领域言语交际形式的一部分。虽然有这样广阔的前景, 但网络符号还不能称为语言, 因为每一个符号所表示的意义还没有完全确定, 使用主体和使用范围有限, 不符合语言符号的特点。
随着聋哑人受教育机会的增加, 学习手语的兴趣增长, 以及对手语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这些都将推动手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手语符号的表意性将会更加规范和科学化。现在, 许多语言学家已经将手语看做独立的语言, 不久的将来, 手语可能会成为独立于有声语言的一种新的语言。
研究意义
本文只是粗浅分析了网络语言和中国手语从形成到表现的异同, 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挖掘和研究。比如, 既然中国手语和网络语言有这么多相似点, 而聋人上网的机会又非常多, 那么如何把这两种表达手段有机结合起来, 相互吸取有用信息, 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摘要:文章通过对网络符号和中国手语的比较分析, 发现两者在形成特点及原因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 如都运用了象形、会意法创造符号, 都是形象思维的结果等, 进而预测了两者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网络符号,中国手语,象形,会意,形象思维
参考文献
[1].刘海燕:《网络语言》,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年版。
[2].吕明臣:《网络语言研究》, 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3].赵锡安:《中国手语研究》,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年版。
[4].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5].胡明扬:《语言学概论》, 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0年版。
[6].形象思维, 2009.http://baike.baidu.com/view/407874.htmfr=ala0_1_1。
浅析电影与文学之渊源关系 篇11
电影以科技为基础。从戏剧脱胎,集成音乐美术,符合现代人直观、轻松的审美需求,诞生至今早已获得人们的认可。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电影已经成为了继文学、音乐、美术、舞蹈、建筑、雕塑之后的第七艺术。在电影的发展历程当中,文学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大量的影视作品都由文学作品改编成的。在电影拍摄过程中,电影导演最初接触到的文学剧本是由编剧用文学语言创作的。影片中大量的人物对白和画外音也要经过文学语言的润色和锤炼。这充分体现了电影的文学性。
随着电影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文学作品编成电影或者电视剧展现在银幕上。例如古代文学作品如四大名著,现代文学作品如茅盾的《林家铺子》、老舍的《骆驼祥子》等等。冯小刚的贺岁电影《天下无贼》也改编自赵本夫的同名小说。
文学作品中对情节的描述,人物形象的刻画,环境的描写以及主题的烘托都对电影的改编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改编后的风格是否忠实于原著也是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例如老舍的作品《骆驼祥子》改编之后,人们对虎妞这一形象的塑造引发了争议,有人认为这个人物形象已经失去了原著的本色,另一些人则认为影片中的虎妞是一个立得住的艺术形象,而不是对原著的简单复制。文学作品毕竟为后来的改编提供了一个蓝本,以至于涉及到具体场面中的人物动作和道具也要参考原著。从人们的欣赏心理来看,对于文学原著也总是先入为主。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对白根据人物形象的不同也需要经过文学的加工和润色,以求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和当时的语境。至于字幕和人物对白当中经常出现的唐诗宋词、名言警句更是得益于古典文学的精髓。由此可见,文学和电影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电影离开文学就没有了情节和叙事,也就好比高楼大厦没有了地基,也就称不上是第七艺术。
二、电影是文学的延续。凭着独特的魅力与先进的技术支持得到不断的发展
层出不穷的技术革命激发人类对未来的无限遐想,同时也日益局促其生活与想象的空间。从古远传说中一路走来的文学在今天露出无奈的衰老与疲惫。徐娘已老,纵有万般风情,也抢不过新贵的风骚。
电影以科技为基础,从戏剧脱胎。集成音乐美术,符合现代人直观、轻松的审美需求,诞生至今早已获得人们的宠爱。即便如此。电影也早已不是花季少女,文学也因沧桑而独具风韵和活力。两者的胶着正是艺术上伟大诞生的前奏。拜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的电视所赐,与数十年前的情况相反。如今镜头模式已凝固在我们的日常思维之中。传统叙事再难以提起人们麻木而扭曲的兴趣。同时,不甘在市场中寂寞的文学开始或媚俗,或诡异。这使得传统的文本被誉为经典后束之高阁,文学阅读开始带有仪式的庄重和叛逆的快感。
技术急速改变着千百年来的生活状态。不断积聚的神秘能量通过两次战争释放后。世界进入漫长的整合期。现在,市场决定生存,经济代表理性,同一成为趋向,于是所有的艺术都正在遭受着内外双重的强奸。办法,这年头过于深刻与执著估计都要遭受天谴。所以不必多做美学分析,反正现在文学仿佛是枯燥罗嗦的黄脸妻子,常年相对未免审美疲劳,电影是浪漫刺激的美艳情人。仅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影也就是文学的延续了。
与同龄人比起来,电影看得极少。但兴趣正在形成中。并且决定发展。最近坚持认为电影是文学的延续,因为几乎所有成功的电影都具有文学曾具有的特点。就印象而言,陈凯歌与赵宝刚似乎都深谙煽情之道。不过千万记得要和琼瑶区别开来。张艺谋似乎忘了这个道理,《英雄》就把艺术变成了技术,所以看《十面埋伏》还不如看电脑游戏里的开场动画。冯小刚的《手机》显示出他开始彻底媚俗媚世。《魔戒》与《哈里波特》的兴起正反映出当代人想象力的苍白,也是文学魅力之重现。最近恶心的首选是《特洛伊》,似乎最近遇到的所有失败的作品都败在强调技术(注入场面特技之类的),而忽略了电影的文学性。
三、电影语言可以通过多媒体传达信息而文学语言只能通过文字表达
电影通过多种媒体传播信息,电影语言是一种和文学语言完全不同的语言。电影语言可以借助蒙太奇镜头组接来充分的调动时间空间,而不会破坏它的真实性。例如,它可以从冰天雪地直接转入百花盛开,让观众去感受冬去春来的时空转换。这种形象化的时空过渡是文学难以做到的。文学主要依靠文字来传达信息,读者无法看到具体形象,只能借助联想和想象来延伸。电影则靠画面和声音并通过蒙太奇手段把形象直接呈现给观众,观众通过画面和声音来感受。与文学语言相比,电影语言更具直观性。
在文学作品中能够感染读者的语句,如果放在银幕上就可能会很难表现。但是文学语言不具备电影语言的直观和感性。如:他的心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渐苍老。这种语言在文学作品中可能有感染力,但由于不具有形象性,所以很难直接在画面中表现。同样,如美国片《世界大战》那种宏大的场面,给人带来的震撼力也是文学作品难以表达的。
电影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不同还在于电影语言能够通过造型传达意境。比如电影剧本《逆光》中有一段对春意的描写:春天踩着湿漉漉的脚步走来了。这是诗化的文学语言,通过拟人的手法传达出春天到来的意境和氛围。但由于缺乏形象性,也很难直接拍到春天的脚步是什么样。而在电影中,导演巧妙的通过造型手段,用镜头代替作家的笔准确表现了春天的气息。画面内容有:细雨中的轮船:苏州河畔的灯塔:尼龙绳上的水珠:雨水淋湿的地板:拥在一团的雨伞在这里,形象化的电影语言借助实实在在的造型完成了由抽象到具象的转移,让观众感受到了情景交融和身临其境,也将春天的到来变的具体生动。与文学语言相比,电影语言能够容纳更多更丰富的信息,如声音、音响和人物的活动等。某些场面里的很热烈的气氛,仅仅通过文学语言是无法展现的。比如电影《红高梁》中的颠轿一段,姜文高唱着《酒神曲》热闹的场面和富有冲击力的造型充分展现了山东高密一带的风土人情,也有力地烘托了影片的气氛,成为影片的一大亮点。但这段场面如果用文学语言来描述则很难让人感受到《酒神曲》的豪迈、人物的粗犷和热烈的场面。再如,用电影镜头可以很轻松地展示某个地方的地域特色和风貌,用文学语言则非三言两语能讲清楚。电影把文学作品表现的更生动直观,可以把一些需要信息品味的艺术精华,融化为可以很容易接受的信息,随着对影片的观赏不知不觉中接受。
四、与影视的直观相比,文学原作具有的独特的内蕴和魅力
虽然电影可以通过多媒体直观地传达信息,但却无法表达文学原作那种独特的内蕴和魅力。文学的内在叙事视角决定其难以外化和外现从小说《妻妾成群》到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来看一看文学原作的独特内在
视角:“女主人公颂莲是被特别刻画的知识女性”,具“多思、敏感、内倾的特点”。她在陈府升沉浮动,“直到她所持守的自我精神世界在尖利的生存压力下突然崩溃”。原作通过细致入微的女性心理体验把陈府大院里的阴霾、恐怖、神秘、陈腐乃至死亡的气息,全部经由颂莲通往感性的心路历程一一呈现出来,这种内视是影音艺术难以传达的。比如,原文中颂莲在雁儿死后的一段话:她“发现窗子也一如梦中半掩着,从室外穿来的空气新鲜清冽,但颂莲辨别了窗户上雁儿残存的死亡气息,下雪了,世界就剩下一半了。另外一半看不见了,它被静静地抹去,也许这就是一场不彻底的死亡。颂莲想我为什么死到一半又停止了呢,真让人奇怪。另外的一半在哪里?”这些传神的心理描写到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就被全部弱化掉了。如果完全按原著去拍,就会变成一部类似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式的一部少数人欣赏的心理电影了。张艺谋恰恰抓到了电影语言的表达方式,将文学原作中的女主人公的主观感受与精神力量相对削弱了,而为了突出电影的视觉特点,张艺谋采用了“灯笼”这一可供观赏但又富含意蕴的表象之物,成功地将“点灯一灭灯一封灯”的仪式和旧中国一夫多妻、男性意志决定女性生存的历史规则浓缩在灯笼的明灭之间。导演的苦心孤诣,虽然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效果,但文学原作中女性的自觉自省的生存意识完全被遮盖住了。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颂莲。就是争宠失败后落入悲惨境遇的中国封建女性。
五、电影踩着文学的肩膀。作为20世纪最为重要的艺术样式
年轻的电影与古老的文学之间一直存在着亲密的姻缘关系,这种关系在电影发展的最初阶段以及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更多表现为电影对于文学的借鉴,这种借鉴通常呈现为这样两个层面:一方面,文学的一整套反映生活、表达生活的方法,比如小说的叙事手法、结构样式、表现技巧,诗歌的抒情,散文的意境,都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营养:另一方面,世界电影史上的许多作品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这些文学作品中既包括了经典作品,也包括了当代的畅销作品,而被改编的主体则更多是叙事性的小说和戏剧。在国外,根据莎士比亚、雨果、小仲马、狄更斯、海明威、托尔斯泰等作家的作品改编成的电影,一次又一次地为我们创造了经典的银幕形象。黑泽明的《罗生门》、科波拉的《教父》和《现代启示录》、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以及《乱世佳人》、《美国往事》、《法国中尉的女人》、《克莱默夫妇》、《沉默的羔羊》、《阿甘正传》,这些在世界影坛广为流传的影片背后,都有着或经典或流行的文学原著。可以说,年轻的电影正是在古老文学的甘泉的滋润下勃发出日益旺盛的生命力的。文学似乎成为电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法国新小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不仅创作了《广岛之恋》、《长别离》等优秀的电影剧本,还自编自导了《印度之歌》等一系列影片,其自传体小说《情人》又被法国年轻导演让一雅克·阿诺拍成同名影片而轰动一时。法国新小说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阿仑·罗勃一格里叶在文学和电影领域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由他编剧、阿仑·雷乃导演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绎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在中国颇有读者的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也同时致力于文学和电影创作当然电影与文学的这种关系是互动的,许多文学作品就是因为借助了电影媒介的强大影响力而迎来了第二春。最明显也是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小说《飘》与电影《乱世佳人》的关系,小说《飘》的畅销,当然不能否认《乱世佳人》一再公映所带来的效应。
六、电影轰动之后再来带动文学产业的发展
电影踩着文学的肩膀,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样式后,也带动了文学产业的发展。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叫响后,作为先锋作家的原作者苏童就不再是“寂寞里奔跑的勇士”了,“即刻成为影视编导关注的目标,很快成为影视红人,以至目前包括港台在内的几乎所有中国著名导演都和苏童打过交道,并且将他各种小说能拍不能拍的纷纷买去……”苏童声名鹊起,很多人关注原作的同时,也会关注苏童的其它小说,包括其早年的先锋写作。文学也热闹起来,但任何事物带来“利”的同时,“弊”也接踵而至,文学改编的名利双收,促使很多作家纷纷改弦易辙,纯文学写作寡人坚守,名篇问世的机会也相应减少。
七、结语
网络文学与中国电影 篇12
一、我国网络剧大电影的概念
网络剧, 是网络自制剧的简称, 可以理解为由投资方投资制作、仅通过互联网传播、内容或形式上存在连续性的网络电视剧。目前, 对于“大电影”的定义并不明确, 有研究者认为其“形态多样, 传播渠道和形式异常丰富, 它的意义来源于作者与观众、影像与发达的文化美学工业、制造者与普泛意义上的公众相互作用, 是影像世界与当代观众/接受者的‘前理解’发生理解上的关系的结果”。[1]笔者认为, 大电影不同于传统电影, 它是一种传统电影与现代影像形态相结合的新型电影形式, 它以互联网为发生媒介, 依托互联网聚拢受众并形成次公共领域, 最终以电影放映的形式通过荧幕展现在受众面前。
因此, 笔者将“网络剧大电影”界定为:一类由网络剧延伸而来、获得公开放映资格的电影作品。
网络剧大电影是作为网络自制剧的延伸品诞生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剧大电影是《煎饼侠》, 由董成鹏主导、万达影业、新丽传媒、搜狐视频联袂出品, 于2015年7月17日上映。《煎饼侠》由火爆的网络剧《屌丝男士》改编而来, 继承了《屌丝男士》的一贯风格。《煎饼侠》之前, 已有从微电影转型的大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和综艺大电影《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此后也有网络剧大电影《万万没想到:西游篇》, 由叫兽易小星执导, 于2015年12月18日在中国大陆上映。由此看来, 网络剧大电影似乎正成为一种电影发展潮流, 因此, 本文将进一步分析网络剧大电影与传统电影相比有哪些典型性特征。
二、我国网络剧大电影的典型性特征
中国的传统电影注重艺术性, 擅长运用严谨的叙事手法, 以电影海报、电影预告、参演明星宣传为主要的宣传方式, 没有明显的目标受众。而中国的网络剧大电影, 在影片内容、宣传方式和受众基础上, 既借鉴传统电影, 又有一定的差异性。
(一) 内容特点
内容上, 网络剧大电影沿袭了网络剧的一贯特色, 注重草根性、亲近受众。故事情节碎片化, 主要满足受众的娱乐心理和消遣需求。目前的创作主题较为单一, 均围绕“梦想”来展开, 在叙事方式上模仿好莱坞电影。
1. 草根性与平民化。
网络剧大电影由网络剧延伸而来, 因此拥有网络剧的一些特质, 草根性与平民化就是最突出的代表。在《煎饼侠》中, 男主角再次演绎了其网络剧《屌丝男士》中的“屌丝”性格, 当上大明星又因为“夜店不雅照”而惹上一屁股债, 即使穷到连女朋友都离开了, 他依然想完成年少时的一个梦想:当煎饼侠。这种草根梦容易引起受众共鸣。不过大鹏他虽然失去了女友, 但貌美的红颜知己一直陪着他, 这也是十分贴近“屌丝”心理的一个细节表现。
2. 碎片性与娱乐化。
传统电影讲究故事性和完整性, 网络剧大电影则打破常规, 故事情节碎片化, 追求娱乐至上。这与网络剧的“反叛性、颠覆性、价值取向的世俗化、内容和形式的后现代主义色彩”[2]离不开关系。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割裂了时间与空间的完整性, 受众只能在零散的时间空隙中去阅读或消遣。网络剧大电影保留了网络剧的碎片性, 并增添许多额外的故事, 以无厘头搞笑来娱乐受众。例如, 《万万没想到:西游篇》, 唐僧师徒四人要取经, 慕容家族要守护石牛镇, 小妖怪王大锤想当大英雄, 围绕这三个故事, 又发生许多小故事, 并且每一个小故事都进行变形、夸张, 使得人物像演戏剧一般十分具有张力, 娱乐至上的特点显露无遗。
3. 主题单一与好莱坞化。
就现有的两部网络剧大电影《煎饼侠》、《万万没想到:西游篇》来看, 当前的创作主题紧紧围绕“梦想”展开。《煎饼侠》中的男主角大鹏从小就有一个当煎饼侠的梦想, 《万万没想到:西游篇》中的男主角王大锤身为小小牛妖, 也有当一代英雄的梦想。两部影片都沿用好莱坞电影的故事生产模式, 即“一个人想要完成一件事, 他不断地解决困难和冲突, 最后完成了目标”。大鹏在没有经费的情况下要完成明星云集的电影, 他选择“偷拍”来实现这个目标, 而在“偷拍”过程中, 他遇到了一系列问题, 经过不断化解冲突, 不断地解决问题, 最后大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王大锤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整个石牛镇的人奉慕容白为大英雄, 认为王大锤是跳梁小丑。王大锤为了成为石牛镇的英雄,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学慕容白的穿着打扮、向孙悟空学艺捉妖、在慕容白变坏以后坚决对抗慕容白, 最后自己化身为石牛重新镇压妖魔巩固封印, 如愿以偿成为石牛镇的英雄, 也获得了美人的芳心。
(二) 宣传特点
网络剧大电影的宣传不局限于电影海报、电影预告、参演明星宣传, 宣传团队还会进行大范围路演, 并且通过病毒式传播和口碑宣传来实现低成本高效的宣传。
1. 大范围路演。
“路演”虽然还不是专业名词, 但业内人士都能理解。简言之, 就是由电影的主创团队前往不同地区进行现场宣传, 包括现场的粉丝见面会、明星访谈、导演访谈等。这种宣传方式不仅出现在网络剧大电影的宣传中, 现在很多商业电影也采取路演的方式来增加人气、吸引受众。全国各大高校和二三线城市是目前较为流行的路演场地, 主创团队通过和受众进行近距离交流, 无形增加了影片的影响力。
2. 病毒式传播与口碑宣传。
在网络媒介中, 受众既是接收者也是传播者, 网络剧大电影的宣传很好地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结合。观看过网络剧和参与了路演的两类受众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一个公共空间, 他们在社交软件、贴吧论坛等公共领域的发声, 为网络剧大电影进行病毒式传播和口碑宣传。
(三) 受众特点
传统电影对于受众没有明确的定位, 其内容缺乏指向性, 更多地依靠导演、参演人员的受众基础来实现宣传目的。但网络剧大电影的目标受众明确, 导演们对其受众很清楚, [3]即80后、90后的年轻人, 再针对受众心理来制作网络剧大电影, 而不是有目标受众、却不考虑目标受众接受度的电影作品。
另外, 网络剧大电影的受众主要有两部分, 一部分是来自原网络剧受众的迁移, 另一部分是通过电影宣传得到的新受众。原受众在迁移过程中对新受众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 很容易理解, 当原受众的呼声更高时, 原受众所带来的影响呈现螺旋式上升, 而新受众愈发沉默, 或加入原受众, 网络剧大电影从而获得更为广阔的受众面。
三、对当下网络剧大电影发展问题的思考
网络剧大电影目前还是个新事物, 它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 但也有许多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 笔者以为网络剧大电影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 票房不是评判的唯一标准。网络剧大电影、综艺大电影、“网生代”大电影有着视觉冲击、消费文化、娱乐至上、粉丝消费、病毒式营销等共性, 但这些不能掩盖其瑕疵。[4]根据电影票房数据库的统计, 截至2015年9月20日, 《煎饼侠》最新票房纪录为11.59亿, 从数据上看这是一部很成功的影片, 但是就其叙事风格、艺术形态、文化价值来论, 并没有很大的体现。
其次, 后现代主义的烙印通过网络剧传递给了网络剧大电影。从内容到形式, 网络剧大电影都沿袭了原本网络剧的特点, 也就保留了网络剧的后现代主义风格:颠覆、解构、狂欢。当下的网络剧大电影无疑是披着电影外衣的压缩版网络剧, 如何结合中国传统电影的优势来实现网络剧大电影的突破与创新, 仍然有待研究。
第三, 网络剧大电影的流行不仅意味着网络剧的流行、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与狂欢, 其背后是网络媒介在营造拟态环境, 置身其中的受众难以摆脱而不自知, 容易形成媒介依赖。日本媒介学者林雄二郎在《信息化社会:硬件社会向软件社会的转变》 (1973) 中提出“电视人”概念。他认为伴随着电视的普及, 在视听环境中长大的一代人注重感觉, 不重理性、逻辑思维, “跟着感觉走”。并且因为收看电视时狭窄封闭, 缺乏与现实社会互动, 还会出现性格孤僻、内向、以自我为中心, 社会责任感较弱等特征。
与此相对照, 现代人对电视的依赖度在下降, 对网络的依赖度则逐步上升, 容易通过网络世界获得自我满足, 逃避现实, 甚至孤独自闭。这种情况应得到重视。
综上所述, 网络剧大电影作为网络剧的延伸和发展, 有自身的优势, 其草根性、平民化、碎片性和娱乐化的特性深受受众欢迎。从创作、宣传到放映, 基于互联网形成的产业链更是推动相关的文化消费, 很有可能成为网络剧的发展大趋势。但是网络剧大电影依然存在文化价值不够、容易形成媒介依赖等问题亟待解决。
参考文献
[1]丁亚平.新语境下“大电影”的建构与发展[J].文艺研究, 2012 (11) :69-79.
[2]畅祎扬.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网络剧分析[J].新闻知识, 2014 (06) :78-79, 104.
[3]尹鸿.“网生代”电影与互联网[J].当代电影, 2014 (11)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