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文学

2024-10-26

中国革命文学(共9篇)

中国革命文学 篇1

摘要:由晚清到“五四”, 浪漫主义在现代中国一步步发展壮大, 它的萌生和发展为文学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五四”时期, 浪漫主义以其实绩为文学革命作出了贡献, 典型的反映了“五四”的时代特征, 即自恋型浪漫主义和感伤型浪漫主义所代表的两种时代情绪。文学革命之后, 浪漫主义在中国却很快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与中国20世纪救亡主题的一枝独秀有着必然的联系。短暂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却有其独到的价值, 即浪漫主义在现代中国所承载的启蒙任务和为我们带来的文学审美多样化的可能。

关键词:五四,浪漫主义,文学革命

浪漫主义是产生于启蒙运动之后, 人文主义的价值观被重新确立以后的事。它产生于启蒙主义却又超越启蒙主义的。它扬弃了启蒙主义过多的理性精神而追求“自主”、“自由”, 而认为世界是一个可以任主观情思驰骋的无限广阔的空间, 没有了有限时空对人的束缚, 有的只是主观情愫引导的人的全身心的解放。说浪漫主义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是完全符合我们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理解的。产生于20世纪初的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思潮拥有着一个与西方启蒙运动时相似的文化背景。在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过程中, “人”的发现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浪漫主义者们首先看到的是人的个性张扬、情思丰富, 个人的自由在这里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肯定。

一、狂飙由晚清起, 启蒙由浪漫起

浪漫主义思潮在中国的第一个高潮是在“五四”, 但是我们从一个线性的脉络观察“五四”时期浪漫主义的源头就可以看到这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创作和理论倡导与晚清有着莫大的联系和渊源关系。浪漫主义标榜民主、自由、平等, 它肯定人的欲望推崇人的力量, 这些在晚清时期就已经得到阐释。浪漫主义是以其呼唤个性自由、情感和思想解放的这些启蒙特质在中国得到了极大地倡导。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实际上在晚清便已萌芽, 晚清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维新变法失败, 梁启超等改良派政治上的失意使得他们把目光转向文化领域, 他们开始在思想领域进行启蒙, 相继提出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 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国民性的努力。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加入到队伍当中。文艺思潮包括浪漫主义的纷繁涌入使得在欧洲几个世纪的变革在中国显得是那么迅速。但现代中国此时的主题依然是启蒙, 所以浪漫主义在中国也必然要受到影响而带上了启蒙的气质。此时的浪漫主义是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与中国传统的主情创作相契合, 再加上同时代的有识之士对于“人”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这样浪漫主义就因这三者而共鸣相生了。浪漫主义提倡人性, 追求个性解放, 它在中国的产生预示着一个大的变革即将诞生。

这一阶段我们不可以忽略的一个人是鲁迅。在他早期的《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还有《破恶声论》等文言论文中鲁迅都关注到了作为人的个体的重要性。鲁迅在《文化偏至论》里大声疾呼“张大个人之人格, 又人生之第一义也。”在这里鲁迅强调要关注人的精神生活, 拓展人的内心世界, 他认为人的生活意义、人格尊严是最重要的。他号召我们追求人的精神层面的价值, 追求人的诗意生存, 这些价值观初步表现了鲁迅身上的浪漫主义文学特质。在《摩罗诗力说》中鲁迅的文艺思想表现的更为透彻。“这篇文章可以看做一篇浪漫主义宣言。鲁迅在这里宣布了他的新的选择, 要做一个作家, 做一个‘精神界之战士’, 希望参加那些叛逆诗人的光辉行列。”1鲁迅在这里第一次向中国民众介绍了欧洲浪漫主义文学, 具有首创的价值。在文章中, 鲁迅介绍并推崇了拜伦、雪莱、普希金、莱蒙托夫、裴多菲等几位诗人, 他们“无不刚健不挠, 抱诚守真;不取媚于群, 以随顺旧俗;发为雄声, 以起其国人之新生, 而大其国于天下。”2欧洲的浪漫主义者能如此, 中国将要产生的浪漫主义者也当如此, 呼唤“摩罗诗人”, 便是呼唤“摩罗式”的国民,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鲁迅以“摩罗诗派”为导向, 进行了思想启蒙、破旧立新的努力。

如果说鲁迅是浪漫主义在现代中国萌芽的理论倡导者, 那么有着“情僧”雅号之称的苏曼殊则是这一时期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代表。苏曼殊是最早把拜伦、雪莱等作家的作品引入中国的人, 在鲁迅当时的理论创作还没有引起一种潮流的时候, 苏曼殊的翻译就已经很风行了。“五四浪漫派作家对拜伦的认识和接受, 不是从鲁迅那里, 而是从苏曼殊的翻译开始的”。3不止翻译, 他的创作也有其独特性, 他仿佛是“五四”的一个先知先觉者, 充斥着他作品中的孤苦飘零、感伤怀旧情调正契合了“五四”时期浪漫青年梦醒了无处可走的苦闷心境。正如李欧梵所说:“透过风格和技巧, 不但将‘传统古老的中国传统, 以西方清新而振奋的浪漫主义, 幻化成一个全新的组合’, 同时包含着这一过渡时期的一种普遍的情绪, 也就是倦怠、骚乱和迷惑。”4以其小说《断鸿零雁记》为例, 小说以第一人称诉说了三郎的悲惨遭遇和爱情纠葛, 用诗性语言表达了礼教与个性的冲突。作者还有意把抒情和叙述相交融, 更加突出了小说主人公浓郁的悲剧体验。第一人称主观抒情的运用, 独白式语言的选择, 多种体例的交错运用都是现代浪漫主义小说的表现手法, 在“五四”更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这一时期, 无论是鲁迅对浪漫主义的倡导, 还是苏曼殊等人的创作实绩, 都为“五四”浪漫主义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启蒙特质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 浪漫主义倡导的个性解放、自由平等都为20世纪的中国带来了新鲜的空气, 也为接下来的更大的变革奠定了思想基础。“没有晚清, 何来‘五四’”, 观察这一时期的浪漫主义, 对于“五四”时期浪漫派的主张和其产生不同气质的缘由都有着追本溯源的作用。

二、感伤与“自恋”:两种浪漫主义创作潮流

“五四”时期, 一方面知识分子逢乱世, 面对着民族的危难和传统的败落, 每个人的心里都很容易产生激愤的情绪, 而这正是浪漫主义得以生存的温床。另一方面, “五四”的思想大解放一方面造就了部分知识分子的奋斗激情, 他们斗志昂扬, 对自己对祖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甚至于到了“自恋”的状态。这种倾向的典型代表便是郭沫若。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弱小的中国往往承载不了知识青年们的梦想。弱小的祖国, 现实的环境, 封建礼教、传统的压迫使得被启蒙的知识青年们到了梦醒后无路可走的境地, 这着实可悲可叹, 这一倾向又构成了感伤型浪漫主义, 而相应的代表则是郁达夫。

郁达夫, 无疑是感伤型的代表, 他笔下对的人物基本上都是有着严重忧郁症的“零余者”, 这些人具有自由、个性和人道主义意识, 他们的思想是解放了的, 但当他们面对现实却又是那样的格格不入。他们没有其他路可走, 只能成为社会的漂泊者, 即“多余人”。郁达夫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着一种一以贯之的感伤气质——孤独、内省、敏感、自卑、愤世嫉俗。这种感伤气质一方面显示了浪漫主义在现代中国的流行, 一方面也以其感伤元素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现状。

相比之下, 郭沫若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过度自信的世界, 他的创作真正地体现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他的诗有两样新东西, 都是我们传统里没有的:泛神论, 与20世纪的动的和反动的精神。”5郭沫若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 “‘泛神便是无神。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 ‘我即是神, 一切自然都是我的表现’”6他以其世界性的眼光推崇“绝端的自主”, “绝端的自由”, 向往自然和神奇之物带来的惊叹。抛却一切形式, 摒弃一切束缚, 对于希望和未来郭沫若把他的自信全都倾泻了出来。“他在这本诗集 (《女神》) 里唱出一个生命奋进的宇宙观, 热情奔放的人生观, 而归结到一个乌托邦主义的信念:旧的污浊的世界就要毁灭, 在这段毁灭的灰烬上, 一个新的光辉而温暖的世界就要涌现。”7新的世界对于郭沫若的吸引和他的奋发激情让他几近于“自恋”的状态。浪漫主义的狂飙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

三、救亡压倒启蒙:浪漫主义末路来临

“五四”时期纷繁涌入的文艺思潮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大多添加了启蒙特质, 由于各种思潮之间的交叉糅合和与西方同名思潮的差异性使得中国这些思潮的定义和区分都有很大难度。所以有学者指出现代中国并没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说法, 这些都不过是启蒙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表现而已8, 王富仁也有类似观点, 他认为应该用“中国现代主义文学”9来综合概括“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转型时期的中国, 启蒙才是社会的主题, 鲁迅之所以推崇浪漫主义只不过是因为浪漫主义的思想大解放和其对人性对人生的看法有益于中国的思想启蒙。与其说鲁迅是在呼唤“摩罗诗人”, 还不如说他是在呼唤中国的思想解放了的国民。同样, “五四”时期浪漫派的两大主角, 郭沫若和郁达夫, 也都能从他们的浪漫书写中找到启蒙的论据。这也可以从我们多年的研究现状中管窥一二, 几十年来文学史家观察现代中国的浪漫主义并不是作为浪漫主义的这个事实本身, “而是浪漫主义者们使用何种独特的方式去表现和折射现实 (包括物质的现实性与精神的现实性) 。”10我们从另一个事实也可以证明这个论点, 那就是当“五四”退朝后, 救亡压倒启蒙, 伴随启蒙的退潮, 救亡运动取代了思想启蒙而成为社会主潮, 浪漫主义便失去了最后一个阵地, 浪漫主义作家们也大多开始了向左转。

浪漫主义在现代中国风雨兼程, 从鲁迅呼唤“摩罗诗人”, 苏曼殊进行了初步的浪漫创作起, 浪漫主义在中国一步步风行, 到“五四”时期达到了顶峰, 但是现代中国最迫切的任务终究是救亡而非启蒙, 这对于浪漫主义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尽管如此, 我们不能忽视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地位以及它对文学革命的特殊贡献。浪漫主义及时反映了转型时期国民的思想情感;其探索历程也为文学审美上的多种可能性谱写了很有分量的一笔。当救亡与启蒙都不再成为时代主流的时候, 当我们在新时期探索人的价值, 人的个性的时候, 当我们回望那段浪漫岁月的时候, 我们会记住现代文学工作者们为新文学的发展和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生根发芽所做的一切。

参考文献

[1]李欧梵著, 尹慧珉译.《铁屋中的呐喊》,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李欧梵著.《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 新星出版社2005年。

[3]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修订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

[4]杨联芬著.《中国现代小说导论》,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年.

[5]杨义著.《中国现代小说史 (第一卷) 》,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6]朱寿桐著.《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7]朱寿桐著.《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史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

[8]夏志清著.《中国现代小说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中国革命文学 篇2

十八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的世界范围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初步形成,世界逐渐连为一体。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打开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中国的国门,从此,中国被迫迈上了近代化的道路,而这一变革的发展也必然带来历史发展的剧痛,不仅是对中国本身,对欧洲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在1853年发表的《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一文中就用黑格尔的“两极相联定律”来将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巧妙的有逻辑性的联系起来,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马克思当时的写作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给中国带来的不仅是《南京条约》的割地赔款,还有资本主义世界对半封建社会半封建的社会制度的致命冲击。在社会制度方面,大清王朝二百多年的寿命将尽,这或许是中国亘古不可改变的历史循环规律,而在华夏走过了漫长的古代之后,终于在清朝迎来了中国封建制度的变异,鸦片战争,使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而就经济来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鸦片战争的推动,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成为原料输出地和世界最大的市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濒临破产,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政治上,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等级差异不断分化,阶级斗争的趋势开始不断加强;文化上,魏源翻译了赫胥黎著作在中国发表为《海国图志》,“经世致用”的思想开启了学习西方的大门,此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相继发起了戊戌变法等运动,掀起了爱国运动的思潮;外交上,中国“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被强制打破,《南京条约》等丧权辱国的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也丧失了大部分关税自主权,通商变得更加开放。让我们再来看一看欧洲这一阶段的情况。欧洲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阶级矛盾日益显现,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凸显工人阶级不满的呼声日益增加,被称为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也均在此时爆发;而同时美国的独立、法国的政变、欧洲各国的混战、“神圣同盟”的名存实亡,酝酿着民族起义的爆发。终于,1848年欧洲爆发大革命,民族主义浪潮逐渐在欧洲大陆上蔓延,对封建专制和资本残酷剥削的反对声音迅速在意大利、法国、德意志、奥地利、沙俄等整个欧洲大陆上响起,但是在封建君主的大力镇压和各国混战的压迫下,革命军队均以失败告终。

在正式解读思想之前,先介绍一下1853年6月左右马克思的状况。1848年2月,席卷欧洲大陆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导同盟投入革命洪流。3月初,马克思被比利时政府驱逐出布鲁塞尔到达巴黎。1850年,马克思写作《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1851年底至1852年春,写作《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总绍了欧洲、特别是法国1848年革命的经验。据此可知,马克思参与了欧洲革命的亲身实践,而实践是真知的来源。

接下来,让我们逐一解读马克思的思想。

首先,有一点必须明确指出,马克思所指的中国革命正是由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原因有三:一,“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经延续了约十年之久,现在汇合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夕,全国各地连续爆发多次农民起义,较大型的近有捻军起义,远有白莲教起义、天理教起义,而期间小型的农民起义可谓从未间断,最终1846—1850年两广自然灾害终于成为农民阶级不满集中爆发的导火线;二,“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可以知道,太平天国的思想基础是拜上帝教,而太平天国运动不论是对腐朽的清王朝,还是对侵略的西方资本主义,都产生了强大的打击;三,强调是“革命”,是自下而上的暴力运动,而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发起的起义。综上,可以确定马克思文中所提及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马克思由此看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是不断的量变积累起来导致的质变,并对社会的多方面都产生了影响。而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中国近十年来起义不断,农民阶级与统治者的矛盾尖锐,而这两者互相影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农民生活无以为继,生存受到威胁,不得不反抗。而通过十余年的积累,这场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大有将清政府推翻之群众力量基础。接着,马克思以哲学的眼光运用了两极相联规律,论及到欧洲势必会爆发又一次革命,而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的问题、激化的矛盾将以中国革命为导火线而最终爆发。

接下来,马克思开始由经济角度切入,列举了从1833年到1853年中英贸易的数据,证明了中国与欧洲各国尤其是英国的紧密联系。而随着中英贸易的不断加深,资本的逐渐扩张,问题也不断显现出来。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学习到的辩证主义以及他《资本论》中的经济学理论。下面让我来引述一下他列举的一些论点和论据。

一,货币方面。马克思阐述了在当时,黄金价格上涨,白银流失,而贸易是循环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英国没有足够的货币对茶叶丝绸等进行采购,导致货物的损失和涨价,棉纺织品市场也因此缩小。

二,西欧农业歉收引发的生活必需品的涨价。马克思通过《经济学家》杂志的调查报道,预言“茶叶这样一种必需品涨价和中国这样一个重要市场缩小的时候,将正好是西欧发生歉收因而肉类、谷物及其它一切农产品涨价的时候”,这样必会导致群众对工业品需求的减少。

三,中国市场紧缩。他描述道:中国就犹如是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在被欧洲列强轰开大门后,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开始解体,中国的财政、社会风尚、工业和政治结构的都受到了破坏性的打击。由此带来一个重大的问题,民不聊生,人民购买力下降。而中国的农民起义掀起了巨大的反外浪潮,太平天国运动正轰轰烈烈地进行,许多人据买洋货,砸洋店,在革命爆发的地区,贸易几乎瘫痪。而欧洲各国彼此间的纷争剧烈,对华贸易严重受限。

四,中国本国意欲种植罂粟和炼制鸦片,如此一来印度的主要贸易来源将受到致命的打击,使普遍的金融危机尖锐化和长期化。

从以上论点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都是非常客观的从经济资本的角度来剖析世界的局势,不过从以上我们不免看出,在马克思看来,决定人类社会发展轨迹的不是什么才华横溢的帝王将相,而是看得见的资本与看不见的市场。

马克思接着又从欧洲本身的情况开始论证。欧洲1789年和1848年的革命都是由经济危机引起的,马克思论述道:“只要有一丝一毫的繁荣气息,国君们的狂怒和人民的愤恨同样都会缓和下来。战争也好,革命也好,如果不是来自工商业普遍危机,都不大可能造成全欧洲的纷争。”随后他又尖锐地指出欧洲各国所隐含的巨大危机:

“英国工厂空前扩充,而官方政党都已完全衰朽瓦解;法国的全部国家机器已经变成一个巨大的从事诈骗活动和证券交易的商行;奥地利则处于破产前夕;到处都积怨累累,行将引起人民的报复;反动的列强本身利益互相冲突;俄国再一次向全世界显示出它的侵略野心——在这样的时候,上述危机所必将造成的政治后果是无庸赘述的。”

也就是说,欧洲的革命的内部矛盾己经逐渐酝酿,就只差一根导火线。而中国的这次太平天国的农民革命必将成为欧洲革命的导火线。

马克思从以上经济方面论述了欧洲发生重大变革的必然性,他每一个论点都有强有力的论据作为支撑,而他列举的众多数据和引用的权威刊物的报道都极大的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而且这是多角度的综合性论证。不过,虽然马克思说得有理有据,但为何世界却没完全按他的预言发展或许是因为他忽略了经济背后的人类社会的复杂性,不论是民族,还是社会,都不能用单纯的经济数字勾勒。

首先,我们应该看出,马克思论证的核心规律是两极相联规律,他用其前瞻性的广阔的视野看到了近代社会的世界一体化进程。在他看来,虽然中英相隔甚远,但其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双方某一方面的小小改变必将导致另一方的重大变革。然而,对于他来说,他最大的败笔就是没有认清中国内部社会和对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

马克思说了一句很有趣的话:“当西方列强用英法美等国的军舰把“秩序”送到上海、南京和运河口的时候,中国却把**送往西方世界。”确实,西方列强于清政府忙于平定内乱之际,趁火打劫,于1956年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他们用暴力的方式,再次大开中国大门,并签订了不少不平等条约来维护所谓的贸易 “秩序”。同时,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相互勾结,将开始腐败的太平天国运动镇压下去。我想马克思最大的失误就在于,如此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居然这么快就被镇压了。马克思过高的估计了中国农民起义的力量,认为它可以推翻那个腐败的满清朝廷.没有想到它自己先腐败了。他没有看清此次农民起义真正的性质,那只是一群农民的绝地反击,一旦这些农民获得了土地,获得了金钱,他们就满足、奢靡了,反而会造成内部争权夺利,最后土崩瓦解。马克思在文中说道“在现在这个时候,西方各国政府进行干涉只能使革命更加暴烈,并拖长商业的停滞。” 然而,事实是,西方的干预使革命很快就被镇压,而且使中国进一步沦落为半殖民地国家,他们也在对华贸易中获得了更多的权利和利益。他们通过对清政府的威胁获得了大量的赔款,从而解决其本国的财政问题,又通过帮助清政府镇压革命,使其贸易能更深入中国,而且各种不平等条约降低了列强贸易的成本,从而实现了把本国的危机转移到中国来。也就是说,中国的这次农民起义,不仅没有引起欧洲的革命,反而加快了欧洲的资本累积,促进了欧洲的工业化,从而使欧洲下一步实现民主的和平过渡成为可能。我想这是大大出乎马克思所预料的。

综上所述,我觉得马克思有几个观点是值得肯定的,其一,重大的革命都是由经济危机引起的,只有当经济危机爆发,各方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时,人民才会选择采取行动,在欧洲,他们选择对外侵略,在中国,只是愚昧的农民起义。其二,中国这个原料生产地和市场对欧洲有巨大的影响,中国地大物博,虽然人均少,但总量却很多,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等,都是欧洲人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另一方面,中国人口众多,绝对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而且这个市场尚未开发,具有巨大的潜力。其三,众多偶然叠合在一起必会使某一问题激化而爆发,欧洲的物价上涨,贸易顺差,加速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列强的侵略,自然灾害,造成了天平天国运动。

另一方面,马克思有几个观点是值得质疑的。其一,世界发展改革的方法不是只有革命,欧洲民主制度的建立告诉我们,只要有一定的基础,改革是人民更愿意采取的和平演变方式。其二,中国的国情与欧洲大有不同,若类似太平天国这样大规模的运动发生在欧洲的工人阶级或农民阶级身上,很有可能是会取得成功的,至少会持续很长的时间,从而出现像马克思所说的中欧贸易的瘫痪而带来重大经济危机。然而,中国固有的愚民政策所带来的中国农民的的保守思想根深蒂固,而清政府的妥协软弱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列强对中国侵略的需要,使得欧洲的经济危机迅速地转移到了中国。另一方面,美国独立后的迅猛发展也是出乎马克思意料的,而它也为英国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缓解了危机。

综上所述,从这篇文章中,了解到马克思全球化的视野以及对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清晰的认识,但毕竟马克思不是中国人,所以其对中国的解读很有缺陷,但是其对欧洲各国的剖析确实是非常到位的。马克思试着从中国的角度对欧洲的发展提出些许建议,而我们为何不试着从欧洲的角度对中国的发展提出建议呢。应该说,如果当时有人能深刻的认识欧洲的发展历程和规律,中国的近代化就不会那么坎坷了,如今,中国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马克思在文中所提到的,清朝制度的腐朽性导致鸦片轻易就侵蚀了整个政府,权钱交易以及利益相关的裙带关系使得这一问题更加严重,官员的目光的狭隘性以及思想上的愚昧使得他们日益沦落为鸦片的奴隶,也逐步丧失了他们自己的统治权。而如今中国这种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依然大行其道,仍未有根本的解决办法。这也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

历史的发展既有一定的必然性,又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说,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的话,那么中华民族的觉醒也是具有相当大的偶然性。近代以来,从洋务运动开始,我们就一直在找寻一条更适合中国的道路,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是如此。在这新的时代,我们应该充分活用马克思的基本思想,并不断为其注入新的元素。就像读马克思的这篇《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一样,我们始终要怀着一种批判的心态,还要尝试从新的角度解读发展他的理论。

浅析文学革命兴起的原因 篇3

一、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的剧变是文学革命兴起的社会根源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思想文化的变革是对当时经济和文化的反映。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的剧变对文学的变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它是文学革命兴起的社会根源。

1840年的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社会发生剧变的时候必然会引起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 中国当时的文学依然是沿袭古文创作, 是“歌功颂德”的“同光体”, 是“雕琢”与“阿谀”的“贵族文学”和陈腐铺张的“古典文学”以及艰涩的“山林文学”, 这种文学根本不能起到疗治人民精神的作用。这样的文学怎能实现它的历史使命?时代的召唤, 渴望文学变革, 一场文学革命呼之欲出, 势在必发。

在时代的召唤下, 一些知识分子“弃医从文”, 掀起一场文化领域内的革命。1915年新文化运动爆发了, 这一场文化变革成为五四文学革命的催化剂。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 向封建主义发起了进攻。而对封建主义的批判必然会转向对封建文学的攻击, 反对文言, 反对旧文学, 提倡新文学, 文学革命就兴起了。

二、清末民初中国文学的近代化是文学革命兴起的直接原因

文学革命不但是政治的产物, 更是文学自身发展的产物, 是中国现代化蜕变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知识分子在西方思想的洗礼下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 为五四文学革命开拓了道路。作家们虽然容忍传统的封闭的总体模式, 却给已趋僵化的艺术定型注入了新的生命, 他们大大抬高了小说、戏曲的地位, 这是对传统文学的极大突破。

在这一系列观念的变革中, 我们不得不提到梁启超。“文学革命的滥觞应该追溯到满清末年资产阶级意识觉醒的时候。这个滥觞期的代表, 我们当推梁任公。”梁启超提出了“文界革命”提倡言文合一, 为五四白话文运动打下了基础。他提倡新的“文体”, 借鉴日本和“欧西”的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 以俗语外来语入文, 以丰富文章的表达方式, 以实际创作突破了桐城派古文的藩篱。

除了诗歌、文章、小说以及戏剧等文体的革命外, 对五四文学革命影响最深刻的是“白话文”理论, 在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之间几乎形成了白话文运动, 用口语写作几乎成了先进知识分子的共识。最早提出“言文合一”主张的是黄遵宪。他出使欧美、日本诸国的经验告诉他, “言文合一”使各国普及, 科技发达, 社会进步;中国的言文分离致使科技文化落后。他把文学语言的重要性和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而梁启超又从文学出发阐释白话文理论, 他们的白话文理论得到了众人的支持, 他们都认识到了文言的弊端。

从文学体裁再到文学语言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就为文学革命作了准备。

三、西学东渐是文学革命发生的外部条件

中国社会内部的一切变化无论是政治的, 还是文学内部的, 这一切都是文学革命的主要因素, 但如果缺少其他因素即外国文学思潮的影响, 文学革命也是不可能发生的。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也打开了世界的大门。“天朝上国”的知识分子在帝国主义船坚炮利的打击下, 终于清醒了。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 他们把目光投向世界, 大量介绍了西方的科学文化, 他们向西方学习还浮在表面上, 影响也不大, 但毕竟迈出了重要一步, 为后人做了榜样。

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以后, 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们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 继续向外国人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思想文化不断涌向中国, 但他们把先进的技术植根于腐朽的封建土壤, 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北洋水师沉没海底。

甲午战败后, 在中国掀起了又一轮西学东渐的浪潮。大批的热血青年踏出国门, 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这批留学生中有的精通中国古典文学, 又深受西方先进文化的影响, 成为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他们大量地翻译作品, 既有文学的, 也有哲学以及社会学的。西方进化论思想与文艺思潮深深地影响着先进的知识分子, 面临国家危亡的关头, 在新的理念冲击下, 他们对传统文学有了深刻的认识, 对文学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

从以上阐述可以看出, 西学东渐对五四文学革命产生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参考文献

[1]黄曼君.中国近代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M].湖北出版社, 1999.

[2]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读后感 篇4

读过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太平天国革命, 是中国有着深刻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这次革命不仅沉重地打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而且也强烈地震动了英国和整个欧洲。马克思对中国人民的这次伟大革命运动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密切的关注。在文中,马克思以辩证统一的观点揭示了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的关系,颂扬了中国太平天国革命的世界意义。一:太平天国革命的背景与原因

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对太平天国革命发生的原因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他指出:“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合成一个强大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历史的发展好象是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有可能把他们从历来的 麻木状态中唤醒似的。”

在我看来,一方面是中国社会内部矛盾,另一方面是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是这两方面原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

从中国社会内部矛盾看,当时的清王朝是 “一切都烂透了, 眼看就要坍塌了, 简直没有一线好转的希望”的衰老没落的社会。太平天国革命爆发之前,中国已经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但经济和政治的结构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反而激化了民族矛盾。严重的土体兼并和高额的赋税使得农业生产遭到破坏, 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趋于崩溃, 农民和手工业者难以自给自足。马克思还引用皇帝谕旨中的话说“庶儿吾民于颠沛困苦之时, ” “小民其何以堪?”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带来了人民的反抗,太平天国革命的发生也就有了其必然性。

马克思也强调了引发这场革命的直接原因——鸦片。鸦片的大量输入,造成了白银的大量外流,这就使战前本已严重的银荒更加严重。同时,鸦片的大量输入,也造成吸毒在中国更加泛滥成灾。它摧残了成千上万中国人的身体,给人民的精神、生活增加了无穷的困难和负担。正因鸦片走私有利可图,许多官吏也卷入其中,满清政权更加腐化。此外,由于洋货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加速了农民和手工业的破产,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土地兼并更加严重。这一切,就使中国社会固有的封建主义和农民大众的矛盾空前激化。广大农民再也不能忍受封建阶级的统治,只能选择反抗。

二:主要观点

首先,对于太平天国革命的原因,马克思的观点正如上文提到的:太平天国革命的起因 主要是英国的大炮和鸦片,这一点就不再加以赘述。

马克思认为太平天国革命是具有广泛人民参加的革命。马克思指出, 太平天国革命是在它之前十年之久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基础上“汇合成一个强大的革命“的。从领导集团和政治经济纲领看,领导集团是阶级属性的政治代表, 而且它是决定一切的。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也属于这样一批人物, 但这些人物不是单一的农民成分也不完全代表单一的农民利益和要求。马克思讲的 “中华共和国” 指资产阶级共和国, 绝不是农民革命所追求的政治目标。由此可见, 无论是 《天朝田亩制度》 还是 《资政新篇》 都不是单一农民阶级的经济政治要求, 而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马克思还认为:帝国主义是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刽子手。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固有其 自身的弱点,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英美等帝国主义勾结满清政府镇压的结果。英国侵略者主张支持清政府,实行武装干涉。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帝国主义列强完全撕破了虚伪的“中立”外衣,公开与清政府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革命。

另外,“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炸的地雷上”也是文章的重要观点。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今工业体系这个火药装得足而又足的地雷上,把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引爆,这个普遍危机一扩展到国外,紧接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以茶叶为例,英国急需扩大市场,于是降低了茶叶税,而这一做法直接导致中国茶叶涨价,由于农民革命的压力,茶叶商家规定只能现金交易,对英国的茶叶进口带来影响。外国势力如果干涉农民起义,那么中国与外国的一切茶叶贸易联系会受到严重的阻碍,英国的市场进一步扩大也会受影响。经济危机的发生必然导至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社会矛盾的进一步尖锐,随之而来的政治危机也出现并加剧。

太平天国革命和欧洲革命存在着内在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关系,太平天国革命使英法等国在中国的市场缩减,它们对中国的贸易输出停滞不前, 中国市场的日益缩小造成了欧洲的商业危机,继而引发政治危机。

三:马克思的预测

马克思在文中提出了几个预测,持论锋颖,富有科学的预见性。

马克思预言说:“⋯⋯有一件事终究是值得我们高兴的,就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坚固的帝国,因受了英国资本家纺织品的影响,近年来已处于革新的前夜,这种社会革新对于文明无论如何应有非常重大的结果.我们欧洲的反动派在最近的将来势必向亚洲逃跑,一跑跑到中国‘长城’,跑到这个最保守的堡垒门口,那时侯,安知他们在那里不会碰到‘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这几个大字呢?”事实证明,在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中国,已经证实和实践了这个预言。

不能忽略的是马克思关于太平天国革命对欧洲大陆的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产生重大影响的预言。意大利民族运动高涨,北部诸邦反奥斗争剧烈。1860 年4月,西西里爆发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在波兰,从50年代起以华沙为中心的城市抗暴斗争风起云涌。在俄国,农民反对农奴制的革命运动不断发生。在英国,1859年7月,伦敦建筑工人举行了大罢工。在德

国,六十年代初,工人运动高涨起来,罢工斗争遍及柏林、汉堡、来比锡等许多城市。从以上事实来看,马克思的预言无疑是非常科学与理性的。太平天国革命不但给欧洲革命人民以巨大鼓舞力量,促进了欧洲大陆的革命运动。而且也有力地冲击着西方资产阶级在亚洲各国的殖民统治。

四:不同看法

首先来看一下原文:“欧洲各国人民下一次的起义,他们下一阶段争取共和自由和比较廉洁的政体的斗争,在更大的程度上恐怕要取决于天朝帝国(欧洲的直接对立面)目前所发生的事件,而不是取决于现时的任何政治原因,甚至不是取决于俄国的威胁以及后果。”

这些观点都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历史的发展并没有严格按照马克思的预料进行。马克思过高的估计了中国农民起义的力量,认为它可以推翻那个腐败的满清朝廷,没有想到它自己先腐败了。那个他预计的“中国在西方的世界中引起**,但是西方列强则借助英法美等国的舰队在上海,南京和运河口建立秩序”的场面,最后还是没有出现。

还有些观点是让人质疑的。其一:世界改革的方法不是只有革命,只要有一定的基础,和平演变也是有可能的。其二:若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在欧洲,或许会成功,但是当时的中国与欧洲的情况不同,长期以来的愚民政策使得失败的结局成为必然。其三,美国的迅猛发展也是马克思未预料到的。

从今天看来,这次革命给清统治者和外国侵略势力以沉重打击,对欧洲革命产生很大影响的确是正确的,但是也不能过高地估计它的影响力。另外,同一件事件对双方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由于当时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早已千疮百孔,闭关锁国带来的封闭,思想上的腐朽,技术上的落后等等,早已注定中国受到的冲击是比已经经历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受到的冲击

大。西方列强具有资本、技术上的优势,民主制度也逐步建立与完善,无论从哪一点来说,中国农民起义的力量永远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而西方列强国内的经济危机与由此引发的社会危机都是短暂的,其制度因素终将解决这些危机,并发现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继而完善。五:启示

首先,这篇文章让我重新认识了太平天国革命及其影响。太平天国革命既具有不同中国以往历次农民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又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分析问题的方法——矛盾的对立统一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文章运用对立统一的原则,分析说明中国与侵略中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这“两极”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那么,小至我们的日常生活,大至国际关系,都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面对矛盾,我们不能只看到矛盾的对立,要看到矛盾双方是相互影响的。

中国革命文学 篇5

关键词:红色文艺,引领青年,作用

人是有意识能动性的, 不可能像录像机一样, 将历史完全的真实的展现在后人的面前, 只有通过记录的方式才能将“部分真实”写入到文本之中。文学家的“故事”, 偏向于将历史原貌与个人情感体验相结合, 文学成为写作主体的一种时代变化下的精神审美表达方式。因此, 所谓“历史真实的写照或再现”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只能说是对于历史的不完全的反照, 绝大多数是真实呈现的, 但是, 总有那么一块用显微镜才能看出来的小小偏差。文学就像是历史呐喊出的回声, 经某种物理作用而迅速传播, 同时又与历史继而发出的声音相夹杂着, 共生而在, 彼此环绕。文学对于社会历史的关照也就有了极其重要的探讨意义与挖掘价值。同时, 也为研究文学作品对于社会的反作用提供了合理性。

1 政治影响下的革命文学实践

1 革命文学的产生与发展, 是社会变化发展的历史选择, 有着其必然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种政治立场的对立性, 导致两种思想指导下, 文学审美方式的差异化。西方思想在晚清大量传入中国, 同时, 随着《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动, 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 更加深入的影响了一代青年人。由学生发起, 工人扩大的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拉开序幕。“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促进青年知识分子爱国学生运动的开展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随之, 早期共产党人, 邓中夏、蒋光慈、肖楚女等, 开始带动新文学的发展方向, 《现代中国社会与革命文学》等文章批判了新文学的资产阶级倾向的错误, 把“五四”文学批判成“资产阶级文学”。同时, 他们提出“以文学为工具”, 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理论。是对社会主义青年团刊物《先驱》的“革命文学”栏目, 与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决议———“使文艺无产阶级化”的一种变相的传承。

无产阶级革命所引发的极其深刻的历史动迁, 引领了这个时代整个群体的思考方式的变更和价值观的转向。“当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 革命文学要为无产阶级革命进行合法性书写, 并参与无产阶级文化意识形态的直接建构。这样的文学思想对文学写作者的身份与态度提出格外的要求:文学家要以革命者的身份, 采取介入革命生活的态度, 进行文学写作, 也就是说, 文学叙述必须以革命的话语展开。”1在这种政治变革的影响和文学思潮的带动之下, 在无产阶级政党的宣传和鼓励之下, 青年革命文学作家异军突起, 革命文学作品大量涌现。在这些青年作家的笔下, 宏大叙事被提上文学舞台。一方面受苏联无产阶级政党影响下的文学作品的影响;一方面受中国政治主体变革的影响, 以及青年作者自身强烈的“革命成功”的心态催化下, 革命文学作品呈现出一种向“史诗般”的恢宏叙事的方向发展的态势。另外, 值得一提的是,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先驱》, 于1923年改为《中国青年》, 成为我国近代史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具战斗力和生命力的青年刊物。《中国青年》具有鲜明的红色背景, 它所倡导和鼓舞的“红色时尚”在引导文青年群体关心社会现实, 紧密团结工农群众, 投身革命斗争方面发挥着强有力的宣传效应和积极作用。与具有恢弘叙事的革命文学小说相呼应, 在党团号召下, 引领和教育青年不断克服自身弱点, 投身革命, 成为一名真正的无产阶级战士。

2 革命文学中党、团对青年的引领和教育的美学范例

革命文学强调把文学作为无产阶级的组织工具。要求文学写作“与整个的新兴阶级政治运动很密接的配合起来”“担负起对于新兴阶级解放运动的斗争的任务”。2文学成为时代精神的宣传单, 成为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全国革命运动的传声筒, 引领着一代青年的成长。

从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杨沫的《青春之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贺敬之《雷锋之歌》、一声的《奴隶们的誓言》等等革命文学作品中足以显现。这些作品将现实生活人物书写在小说之中, 融入工农兵和知识分子的生活实际, 歌颂党的领导, 歌颂党群一体, 推翻封建束缚和资本主义侵略的双重枷锁, 这给当时的革命文艺注入了生命活力。在资本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思想的双重束缚之下, 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 极大地鼓舞了迷茫中的国民大众, 尤其是迷茫中的青年知识分子, 使他们找到了振兴中华的信心和方向, 找到了内心的希望, 为革命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人才基础。他们纷纷加入中国共青团, 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后备军。随着思想的日渐成熟, 革命斗争经验的日渐丰富, 他们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 成为革命成功的重要功臣。无产阶级政党, 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并成功掌权, 平等、自由、民主、人民当家作主……这种思想经广泛传播, 已逐渐深入民心, 使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更多的青年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积极踊跃投身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之中。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 党领导下的青年革命知识分子写的文章, 一方面是自身个人情感体验的书写, 将个人成长经历融入作品之中, 抒发对革命的无限热情与必胜信心;一方面是对社会现实真实写照, 将革命斗争化为写作背景, 把个人成长过程置于革命发展的大环境之下, 以点带面, 小中见大。另外, 这也可以说是积极响应党中央的文艺方针、路线的一种文学的基本表现形式。“如果说毛泽东思想是革命文艺的纲领, 那么, 革命文艺在其全部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都是在演绎毛泽东革命思想的精髓。这个精髓就是不断革命, 彻底革命, 与旧世界决裂, 建设全新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3

党团建设对于青年的引领和教育成果是积极向上的, 将一个个迷茫中的知识分子引向革命的道路, 确立了人生的方向感、归属感和成就感, 历经革命烽火和艰苦环境中锻炼, 成长为共产主义新人, 从而大大加快了革命胜利的前进步伐。

3 革命文学在引导青年方面的作用

时代的发展需要, 青年人无产阶级思想的深入, 推动了文艺工作者的文学热情, 扩大了文学作品的社会影响力。中国革命的出现推动了革命文学的产生, 革命文学又唤起了一大批进步青年参加革命, 更好地引导青年走向革命。“五四”运动之后, 拥有强烈爱国情怀和革命热情的青年学生, 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力量在历史的进程中显示出其强劲的推动作用, 而备受各种政治派别和社会组织的瞩目。他们都开始深刻地意识到青年学生力量的重要性, 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来争取这股强劲有力的充满爱国激情的社会群体力量和政治资源。《中国青年》针对当时“读书救国”以及复古读经观念, 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学习方向给予引导。强调只有在中国的政治制度改变之下, 科技、文学、教育才能朝正确的方向迈进。青年的成长离不开文学宣传阵地, 对于当代中国, 切不可忽视文学的宣传作用, 这是有例可证的。

吉林市某银行党委、团委组织相关部门定期编发《员工天地》, 成为青年员工反映生活现状, 工作动态, 思想发展方向的有力阵地。有效的加强了上下级之间的沟通, 利于领导对不同岗位不同员工量身定制相关政策, 使普通员工紧密围绕在党团委身边, 形成凝聚的力量。其开展的集体“振兴农行, 激情穿越”文学宣传活动, 为更好地开展好青年的工作注入了活力。同时, 组织青年员工以“扬雷锋精神, 展青春风采, 做新时代农行人”为主题, 到市区繁华的商业区开展咨询服务活动, 发放宣传手册, 介绍金融知识、农行新业务及理财新产品。还根据共青团中央制订的《企业青年思想引导大纲》 (试用版) 的有关内容及上级行的有关要求, 制订并下发了《中国农业银行吉林市分行青年思想状况调查问卷》, 对辖内35周岁以下青年员工在宏观上对党的领导、国家和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的观点看法, 对本单位中心工作、个人发展前途等具体问题的看法开展调查, 为上级行做好《大纲》转化工作和制定出《青年思想引导手册》奠定基础, 充分展现了政治文本的导向作用下。从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看, 从《中国青年》到现在的《党建》、《求是》和《人民日报》等, 一系列的文学期刊杂志, 反映了引领青年方面的积极作用。进入新世纪后, 也不能没有积极的文学。革命文学应该成为文学青年的自觉追求与实践。应该唤起一大批青年报效祖国, 从而为党团的组织建设做充分的思想准备, 奠定扎实的人才基础。人才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革命文学的发展, 进而更好地引导一代青年走向美好的未来, 成为当代有特色的中国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

11 雷世文.论20世纪中国的革命文学[J].天津社会科学, 2001 (1) .

22 蒋光慈《.失业以后》前言, 中国新兴文学短篇创作选[M].北京:北新书局, 1930.

浅谈王国维对文学革命的促进 篇6

“词”这一文学形式早在宋代就发展成为“一代之文学”,但是词学理论直到《人间词话》才发展的较为成熟。我们一般所说的《人间词话》是王国维生前自己编选的六十四则,全书则共有三卷一百四十二则。六十四则可分为三个部分,从第一到第九则是理论,在这九则里王国维明确指出词学批评的根本标准就是“境界”。从第十到第五十二则是按照自己的理论对中国词学史上经典作家作品的评析。从第五十三到第六十四则,论述了历代文学样式的演变,最后两则叶嘉莹评论说“兼及元代之二大曲家,可见其境界说之亦可兼用于元曲”。《人间词话》的编排看似随性,无章可循,其实它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呈现出明显的现代西方理性思维的特征。

王国维先生另外一篇重要的文学批评著作是《红楼梦评论》。郭沫若评价说 :“以西方学术思想来系统解释中国古典的《红楼梦评论》也是开山第一篇。”

《红楼梦评论》的切入点是“玉”和“梦”两个关键字。对于“玉”,王国维认为此“玉”喻彼“欲”,代表了人们的欲望。王国维在《叔本华像赞》里认为“欲与悲是与生俱来的,人间的悲剧莫不源于这个‘欲’字”,显然,王国维对“玉”的解释是受了叔本华悲观哲学的影响。另一个关键字“梦”,在王国维看来,《红楼梦》里所描绘的一切,家族的兴衰荣辱、人物的悲欢离合到头来都落得个“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这些都只是一场梦。南柯一梦、庄周梦蝶,以梦解读人生是古代的传统文化,而王国维正是在这样的传统中并在叔本华表象论思想的影响下以“梦”为关键字对《红楼梦》进行了评论。

除了从关键字入手,《红楼梦评论》还对《红楼梦》的主旨进行了探究。王国维在第一章结尾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今既述人生及美术之概略如左,吾人且持此标准,以观我国之美术。而美术中以诗歌、戏曲、小说为其顶点,以其目的在描写人生。故吾人于是得一绝大著作曰《红楼梦》”。由此可见他认为主旨在于描写揭示人生。脂批中透漏出曹雪芹在《红楼梦》结尾排了一个《情榜》,并且他给榜中的人物每人一个考语,宝玉是“情不情”,黛玉是“情情”,在王国维看来,情是人性,由《红楼梦》讨论得出的是文学本质问题,文学的本质不在政治、伦理,而关乎人性。

由此,我们得出王国维的文学观点是 :第一,文学应该“为人生”。上述《红楼梦评论》中已说明王国维认为文学本质是展示人性。这一点在《人间词话》中表现为三个方面 :其一,推崇作家的道德人格。王国维对于屈原、杜甫推崇备至,他们高尚的道德是一种“内美”,而“有德者必有言”。其二,文学应具有群体意识,要关怀的是全人类,并非关注于服务于某个个体,也即王国维所说的要“忧生忧世”——“‘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诗人之忧生也 ;‘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似之。‘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诗人之忧世也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似之。”其三,尊崇悲壮之美,他推崇那些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奋力抗争的人。如屈原,为了实现理想不惜自沉汨罗江,他的人生境界堪称悲壮。

第二,王国维还坚持文学要“贵真”的观点。“贵真”即不浮华,返归纯真,契合老庄的思想,无论审美还是抒情,都应“见索抱朴”、“少私寡欲”。“贵真”的观点在《红楼梦评论》中体现为对“玉”的论述,在《人间词话》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崇尚“真”,包括真感情、真景物和真言语——“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泌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例如“池塘生春草”,就是不事雕琢的诗句。

第三,王国维提出要重视文学的审美属性。王国维是儒学大家,对于道家思想有很深的了解,并且深受道家影响,追求自由与无限,文学即文学,不应受道德政治的限制,《人间词话》中他区分了“诗人之眼”和“政治家之眼”,“‘君王枉把平陈业,换得雷唐数亩田’,政治家之言也。‘长陵亦是闲邱垄,异日谁知与仲多’,诗人之言也。政治家之眼,域于一人一事。诗人之眼,则通古今而观之。词人观物,须用诗人之眼,不可用政治家之眼。”

结语:

《人间词话》与《红楼梦评论》反映出的王国维的共同思想是重视文学的纯粹性、并且强调学问无中西之分。并由此我们看出,在主张文学表现人生,推崇自然,反对文以载道,重视文学的审美属性等方面,王国维与胡适都颇为契合。在文学革命的浪潮中,王国维并非是“遗老”,而是用自身学贯中西的底蕴构造了全新的诗学理论,在新文学的建构中添砖加瓦。

摘要:本文第一部分分别对《人间词话》及《红楼梦评论》进行了评述。第二部分总结出王国维的文学观点,即“为人生”的文学观、“贵真”的文学观以及对文学审美属性的重视。由此得出王国维对文学革命的促进作用。

中国革命文学 篇7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统治后, 袁世凯窃取国家政权, 进行复辟帝制活动, 其后又发生张勋复辟闹剧。此期, 帝制余孽、封建遗老活跃异常, 尊孔复古声浪甚嚣尘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 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力量都有较大增长。同时, 曾取得过极其光辉灿烂成就的封建文学也逐渐走向其尽头。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深受西方近代思潮影响、有志于社会改革的知识分子, 起而奔走呼号, 发起和倡导了新文化运动。

1915年9月《新青年》创刊, 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陈独秀、李大钊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 热情宣传民主和科学思想, 激烈批判封建纲常道德, 批驳遗老们欲把孔教定为国教列入宪法的荒谬主张。反对旧思想、旧道德, 提倡新思想新道德的思想革命深入开展, 必然要求文学革命。文以载道的观念, 使旧文学浸透了封建伦理道德的内容, 僵化的语言和形式, 既影响思想革命的深入, 也阻碍着文学自身的发展。因此, 文学革命是适应思想革命的要求而发生的。

1917年1月, 《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这是介导文学改革、提出系统理论主张的第一篇文章。同年2月, 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胡、陈的发难, 得到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的响应, 于是在《新青年》上展开了文学革命的讨论。文学革命由此而兴起。

一、在思想上, 它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场文化大革命的组成部分

文学革命的先驱者们认为, 国民性的改革归根结蒂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这种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根本之点就在于“重人的价值”, 树立“独立人格”。为此目的, 他们提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一篇阐述新文化运动宗旨的文章中写道:“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 ……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因此, 他向青年提出“自主的而非奴隶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等六项人生准则。这就是要青年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人生态度。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 树立起科学民主意识, 于是就产生新的价值观念, 这种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与传统的以纲常名教为基础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是格格不入的。陈独秀说:“儒者三纲之说, 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 乃是一种“奴隶道德”, 它使为民者、为妻者、为子者都成为“附属品, 而无独立自主之格矣”。真正主张文学革命的陈独秀在1917年2月发表的《文学革命论》中, 明确提出革命文学的“三大主义”作为反封建文学的响亮口号:“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 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 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 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他的“三大主义”不仅反对旧文学陈腐的形式, 而且着重反对了封建文学腐朽的思想内容。他还把文学革命当作“开发文明”、改变“国民性”从而“革新政治”的“利器”。总之, 陈独秀的文学主张, 触及到了文学革命的根本问题, 即文学的性质、服务对象和社会作用等问题, 公开地向封建文学宣战, 正面地提出建设新文学的建设和口号, 体现了激进民主派在文学革命上的革命要求。面对新文化运动的反对者, 他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义正辞严的宣称:“本志同本人本来无罪, 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 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 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 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在文学革命中, 文学先驱者对封建文学礼教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批驳与打击。钱玄同在讨论中提出小说戏剧为文学正宗的主张, 要求改变旧文学轻视小说、戏剧的传统观念。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中指出, 描写非人的生活, 怀着悲哀或愤怒, 是人的文学;感着满足, 带着玩弄与挑拨, 是非人的文学。他以这种理论来反对违反人性的礼法制度和兽性的遗留, 把违反人性和人道主义的旧文学作为“非人的文学”加以排斥。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对封建主义揭露批判所达到的高度及深度, 以及崭新的形式和富有表现力的白话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

二、在政治上, 文学革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做了舆论准备, 同时它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发现了改造中国的新道路。他们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 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李大钊。1918年, 他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等文, 论述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欢呼社会主义的胜利。1919年5月, 《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 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学说。他的《物质变动和道德变动》、《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等文,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基本原理, 把批判封建思想道德的斗争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

以《新青年》为核心, 新文化运动逐渐成为由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三部分人组成的统一战线文化革命运动, 指导思想也逐渐由资产阶级文化思想向无产阶级文化思想转化。新文化运动在思想上为五四运动作了准备。文学革命对封建思想、封建文学的坚决彻底批判, 唤醒了许多人的觉醒,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干部准备上起了很大作用。同时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三、在文学本身上, 它宣告了漫长的中国古典文学的终结, 宣告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 这是划时代的伟大转变

文学革命是文学观念、文学的思想内容, 文学的语言形式的大解放、大革命。文学革命批判“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 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1917~1920年, 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 现实主义占主潮地位。陈独秀在文学革命“三大主义”中提出建设“写实文学”、“社会文学”的号召, 批评旧文学不反映“人生”、“社会”, 不能“赤裸裸的抒情写世”。胡适虽致力于文学的工具改革, 但文章涉及内容之处, 宣扬的主要也是现实主义思想。如《文学改良刍议》中认为“惟实写今日社会之情状, 故能在真正文学”。在《易卜生主义》中, 他又着力介绍宣传易卜生的现实主义:“易卜生的人生观, 只是一个写实主义。”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和《平民的文学》等, 提倡的是为人生的以真为主的现实主义文学。以上举例是都说明文学革命倡导者在理论上宣传的都是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为新文学开拓了文学为人生的现实主义的光辉道路。

文学革命在创作上取得重大成就。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小说对封建主义揭露、批判所达到的高度、深度及其现代意识, 以及崭新的形式和富有表现力的白话, 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郭沫若的新诗, 体现了“五四”反抗叛逆、破旧创新的精神, 冲破了旧诗格律的束缚, 开一代诗风。《新青年》上胡适、刘半农等人的白话新诗, 《新潮》上叶绍钧、杨振声等的白话新小说, 康白情的新诗都是文学革命的最初实绩, 白话文运动取得胜利, 这些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础。

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 并具有社会主义思想因素, 出现了新的主题、新的题材、新的人物。新文学引起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 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革新, 特别是以白话代替文言, 使白话文学立于正宗地位。新文学的诞生, 结束了古典文学, 开始了中国现代文学。

四、在世界意义上, 它是十月革命后世界范围内出现的革命文学潮流的组成部分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鼓舞了东方各地区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解放的斗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一些国家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成为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者, 新的历史格局的出现, 不仅推动了东方民族革命文学的发展, 而且形成无产阶级文学。我国也深受俄国革命的影响, 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并翻译了许多同时期的外国作品, 如译载了易卜生的《娜拉》、《国民公敌》等剧本, 刊登了胡适的长篇文章《易卜生主义》。当时, 介绍翻译较多的是现实主义文学, 如俄罗斯的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等, 俄国文学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人道主义精神, 对中国的新文学影响很大。我们所进行的文学革命具备当时世界文学的特征。首先, 反帝反封建倾向成为各国文学的共同主题, 许多作家走出书斋, 以自己的创作天才为武器, 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进行口诛笔伐。他们描写现实世界, 展示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 号召民众行动起来, 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斗争。其次, 无产阶级文学是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无产者为主人公, 描写他们的生活, 反映人们的厚望。再次, 一些主要国家产生了有组织的文学社团, 开展有组织的文学运动。最后, 在创作方法上, 以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为主。由此可以看出五四文学革命的确是世界革命文学潮流的组成部分。它使中国文学从禁锢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 从闭关锁国状态面向世界开创了中国文学的崭新时代, 同时对世界文学革命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五、五四的新文化运动及文学革命完成了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历程的最后阶段

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历程是和中国近代经济、政治的变化以及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水平密切联系的, 它大体上经历了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制度层面的文化变革和观念层面的文化变革三个阶段。当时, 这种阶段划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它并不是说, 在某个阶段中只有某一特定层面文化的变革, 就完全没有其他层面文化的变革, 而是说在某个阶段中某种层面文化的变革居于主要地位。

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和传播, 冲击和动摇了儒家文化的传统价值取向和思维习惯, 实现了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辛亥革命后, 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这是一场制度革命的胜利, 以后, 虽然发生了袁世凯和张勋两次复辟, 但是都很快失败了, 这表明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但是, 复辟的事实又从另一方面说明, 仅有制度层面的变革是不够的, 它不能巩固, “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是不会成功的。五四的新文化运动及文学革命使中国的文化变革进入观念层面近代化阶段, 完成了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历程。同时, 也为巩固共和制度在思想上、观念上的做出贡献。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是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的历史条件下, 在西方近代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下发生的。作为新文化运动一个重要方面的文学革命, 也是一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反封建文学的革命。文学革命以后, 中国文化在一个新的水平上迅速发展, 并出现了新的变化。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文化的兴起, 并逐渐取得主导地位, 近代新文化运动也从旧民主主义文化转为新民主主义文化, 因此, 文学革命具有划时代意义, 是中国近代文化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摘要:作为新文化运动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革命, 是适应当时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思想革命的要求, 适应中国文学前进发展的要求而兴起的。中国历史上还未曾有过如此大规模的彻底反封建的革命, 因而, 这场运动有力地冲击和扫荡了封建思想, 对中国人民的思想大解放, 对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 都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五四文学,革命兴起,历史必然性

参考文献

[1]吴宏聪, 范伯群.中国现代文学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2]金元浦, 孟昭毅, 张良村.外国文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中国联通开展“节能革命” 篇8

2009年, 中国联通继续开展了大量能耗管理和节能技术试点评估工作, 积累了宝贵经验, 并在深入分析试点效果的基础上, 组织编制了《智能新风技术要求》、《蓄电池温控柜技术规范》等8项技术规范, 规范和推动各地联通的节能工作。

而今年是“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 节能减排进入攻坚年。中国联通将节能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进一步完善节能管理体系, 成立节能减排领导小组, 提供组织保障。“中国联通还在计划管理部门成立专门的节能办公室, 协调各部门共同进行节能专项工作。”中国联通一位人士告诉记者。

这些管理措施让各地联通的节能积极性高涨, 节能减排的工作进行的轰轰烈烈。

就以今年上半年来看, 杭州联通在业界率先开展“基站空间分隔法”节能措施, 平均每站日节电13%, 年节电约4000度。该方法成本低廉, 安全免维护, 目前已作为一项创新方案推荐给中国联通集团总部。聊城联通实现了移动基站缴费用电量统计的精确管控, 全年旧站有望比上年节能降耗6%。山东联通在泰安市泰山区试点完成WCDMA网络基带群改造工程, 使该区域网络运行能耗下降70%。福建联通则逐步推广主设备载频关断技术, 实现进一步的节能减排……

5月底, 《中国联通绿色IDC技术规范V1.0》发布, 以统一技术规范对联通IDC的能耗做相关规定。“以后中国联通IDC的建设及改造将需要参照此规范实行。”中国联通IDC运营中心曹鲁告诉记者, 该规范从IDC的数据中心建筑节能、规划与布局、IT及网络通信系统节能、机房空调节能、供电系统节能及管理节能等方面进行了统一规范。

“中国联通在集采中对产品的能耗要求逐渐提高了。”一位来自空调厂商人的士告诉记者, 同时他认为这促进了整个行业的节能, 对厂商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在具体的工作中, 基站和IDC分别成为中国联通实施节能的主要领域。

据悉, 中国联通目前约有25万2G站点, 8万余3G基站, 每年仅电费支出要超出30亿元。“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扩大, 这项费用的支出还在逐年增长。因此对基站用电的节约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中国联通网建部王常玲表示。

实际上, 中国联通在基站与IDC方面的节能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中国联通IDC去年能耗约10亿度左右。通过各省公司一系列机房改造, 中国联通使单位能效同比提高10%左右, 节能措施使利润率提高5%。”曹鲁表示。

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 篇9

下面我们就从历史爱好者的视角,以辛亥革命为分水岭,来看看革命前后的中国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首先,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最直观的感受莫过于身边之事的变化了,比如从“大人”、“老爷”到X君、Y先生等的称谓改变。另外,还有国人外在形象的不同。过去,中国的男人都拖着一条长长的辫子,天天梳、天天洗的麻烦不说,弄不好还容易长虱子,很是限制了男子散发魅力的机会;而女子呢,则受“以弱为美”思想的影响,不断地缩小脚丫的尺寸,终于变成不仅走路“如履薄冰”,甚至站立都颤颤巍巍的“弱美范”了。革命后,在断发、废止缠足的法令要求下,整个国人的外在美度立马直线上升,“东亚病夫”之名也有了名不副实的趋势。社交方面,孙中山曾专门下令废除跪拜之礼,行鞠躬礼,这一变化不仅体现在活人间,在根深蒂固的对亡者的礼仪上也有所体现。再如历法、传统祠堂变学堂、男女同校同车、服饰等方面也都有了相当明显的变化。

其次,稍微宏观和深入些,我们也体会到了社会等级的变化。如革命前,官僚体制分九品,相配套的服饰、排场等也在层层递减;平民阶层则分为士、民、工、商,除此还有被称为蜑族、堕民、丐户等的贱民。1912年3月22日,孙中山在《申报》上发表了如下命令:“福建的蜑族,东西各国十八世纪以前奴隶制度亦尝有之,然自制定宪法之后,凡领土以内之住民均为平等,而努力制度万国悬为厉禁。方今我中华民国建立伊始,汉满蒙回视同一律,而临时中央政府组织法亦有人民一律平等之规定,其不能独处于蜑族也明矣。”从此,在新政权的保障下,人民一律平等,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成为大势所趋,而且百年来国人仍对此目标孜孜以求。

再次,来关注一下百姓的“钱袋子”。本已日薄西山的清王朝受到西方侵略后,支出陡然增加。1840年后,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捻军叛乱、回民叛乱、天津教案、台湾危机、伊犁危机、中法战争……处处是国家财富的“坟墓”;此外,1842—1895年,因中国战败而需缴付的赔款及利息已达白银3亿两,庚子赔款又加上4.5亿两。中国钱袋的“羞涩”不仅严重深化了社会危机,更拖往了中国富强的脚步。中华民国成立后,随着政府一系列鼓励发展实业法令的推出,民众因“换了旗子”而爆发的空前爱国热情,再加上之后赶上一战,欧洲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的大好时机,中国经济增长迎来了一个小高峰: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一亿三千多万元。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好彩头,也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延续了下去,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财富积累期,我们难以想象,其后的14年局部乃至全国抗战会多么惨烈。

第四,便是“众人之事”的管理方式。或许辛亥革命最为人所称道的便是终结了三百多年清王朝和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不过却少有人真正了解它所带来的最精华之物———民主。民主,其字面含义便是人民主政,真正难理解和难做到的是如何实现民主,怎样保障民主。如何实现民主方面,事实上在辛亥革命前已广泛传播的革命思想中就有所论述,如章太炎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论证了革命手段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邹容、陈天华等用朗朗上口的诗句普及民主革命思想;孙中山则是用三民主义系统论证了实现民主,乃至保障民主的理论。如何保障民主方面,辛亥革命后我们至少看到了这样几个突出的变化:(1)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 1912年3月,颁布了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为近代政党政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据记载,仅中华民国元年,中国新注册政党已达85个,政治团体22个,各党派合法并存,和平竞争,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得以基本维系。(4)各类有利启蒙大众民主思想的法政学校遍布全国。(5)政治思想的自由带来“新闻舆论”的自由。有资料显示,辛亥之后到1913年7月前,各种民办报纸已达500余家,它们以监督政府为己任,频频议论时政得失,且取得相当影响力,如震惊全国的“宋教仁案”的追踪披露等。辛亥革命之后,国人对民主的践行让百年后的我们受益匪浅,我们再也不是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口中“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顽固未开化”分子了,相信我们对今后的民主化道路会越来越清醒,越来越理智。

最后,我们应把视角放在更为广阔的空间上。如果说南京临时政府采取了发展资本主义实业的措施对国人算个新鲜事的话,那么对于洋人而言,则是个再正常不过的事了。70年中,我们实现了对当时世界经济发展脉搏的把握,虽然由于过去的积贫积弱,我们做得还不是很好,但起码方向上已与世界发展潮流相一致。另外,如果说1905年俄国革命启发了东方各族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那么,中国的辛亥革命则把这个斗争向前推进了一大步。1912年,居于中国的越南侨民在辛亥革命鼓舞下,组织越南独立党,提出了争取民族解放和实现共和的主张。在荷兰治下的殖民地印尼、爪哇等地,很多华侨也在辛亥革命影响下展开了民主革命运动。在全球一体化发展早已成为世界共识的今天,把辛亥革命放在更广阔的国际视野中以彰显其世界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上一篇:宿舍人际冲突下一篇:模式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