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进课堂

2024-06-22

普通话进课堂(通用7篇)

普通话进课堂 篇1

1月28日, 《北京市普通中小学地方教材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将正式实施。今后, 准予立项但尚未审批的地方教材在编写期间不得进行课堂教学实验。

普通中小学地方教材是指利用普通中小学地方课时进行课堂教学的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学辅助资料。按照规定, 准予立项的地方教材按申报计划编写完成后, 须报送市教委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 经实验学校所在区县教委批准, 可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课堂教学实验, 实验范围最多不超过400个班或2万名学生。若地方教材未通过初审, 又不具备修改的基础和条件, 则不得再送审, 也不得进行课堂教学实验。

经审定通过的地方教材, 须按照社会教育发展需要和相关政策调整不断修订完善。如国家课程方案发生重大调整和变化, 须依据调整和变化后的课程方案重新修订。凡地方教材修订内容超过全部内容的三分之一以上, 须在再版以前重新送审。

摘自:北京日报

普通话进课堂 篇2

一、制约农村学校“普通话进校园”的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不高

一些农村学校教师在教学中习惯使用方言,有部分教师认为普通话教学只是语文课的职责,自己学不学普通话没必要,课堂用不用普通话更无所谓,关键是讲课精彩就行。这样的课堂或许教学效果不错,但影响学生使用普通话的热情。在学习分数为主导的教育大背景下,成绩挂帅,不能直接在中考高考体现效果的普通话教学被放到一个可有可无的地位。大多数学校对普通话的推广仅限于喊喊口号,缺乏监督机制,更没有考核和奖惩制度。农村中小学教师只重视课本知识的传授,忽略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是目前农村“普通话进校园”活动往往流于形式的关键。

2.使用氛围不浓

语言是一门鲜活的艺术,它需要一定的使用环境和广泛的交流对象,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语境。但是,大部分家庭意识不到普通话教学的重要性,对孩子的要求也就是仅仅限于成绩分数。还有部分农村父母在外打工的子女留守家庭,孩子的生活学习都由老一辈照顾。很多农村老年人一辈子只接触过方言,根本不知道普通话为何物,又何谈使用呢?教育的最基本阵地永远是在家庭,家庭缺乏普通话使用语境,在农村推广普通话也不过是空中楼阁。

3.教师素质不强

由于受方言的影响和语言表达的习惯性,有的教师就算取得了普通话合格证,靠的也是死记硬背,鹦鹉学舌勉强通过测试。早期普通话测试不规范,做不到人机对话测试,还存在打“人情分”的情况。相当数量的教师根本不会用普通话授课,俗语和地方口语充斥课堂。即使是部分教师上的示范课,普通话水平也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普通话很难在教学中真正落实,“以己昏昏”,又怎能“使人昭昭”?

首先,我们不能忽略和放松学校教育。要真正对普通话教学方面重视起来,应定期组织面向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的普通话培训。培训不要仅仅局限于课堂讲座,南方的教师可以组织到北方方言区的一些地方交流、旅行,在流利使用中掌握,还可以搞反向“青蓝工程”。老教师和年轻教师结对,老教师向年轻教师传授教学经验的同时可以多向年轻人请教普通话,提倡多用普通话交流,做到真正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当然,永远不要忘记学生是学习普通话的主力军,我们要提倡甚至是规定中小学生在校期间讲普通话。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校可以多开展一些演讲朗诵比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要扩大“言语圈”,以社会化推进农村学校“普通话进校园”。扎实推进农村学校“普通话进校园”,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范围内,必须走向社会、走向家庭。在农村学校,多数教师甚至一些刚从学校毕业回来的教师,上课时全都讲本地话。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好多教学点都忽视了低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的重要性,造成恶性循环。调查显示,汉语拼音掌握不好的人,要说好普通话比登天还难。不少家长对自己孩子放学回家读书正确与否也从不关心,个别家长甚至还将个人掌握的语音定为标准,责怪和误导孩子,闹出不少笑话。对此,我们可以“教教家长普通话”,除充分利用家访、家长会的机会,向家长们传授普通话外,还应在学生中开展“我教爸爸、妈妈普通话”的活动。平时可以让学生回家先跟自己的父母说说礼貌用语,如“爸爸(妈妈)您好(早)!”之类的简单口语训练;接着让学生把当天所教的课文读给父母听,然后由父母再读给孩子听,双方通过对比交流,找出差距,相互纠正。如有难读或读不准的字,由学生到学校向教师请教;最后,让学生尽量用普通话与父母交流,让普通话真正走进学生的家庭。此外,还应充分利用一些节日庆祝活动,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通过听、说、读、演等方式的训练来促进“普通话进校园”。

“诗人”进课堂 篇3

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大树上绽放的一朵奇葩,教学历史源远流长,传统的私塾教学中,吟诗作诗是一种重要形式,古代诗才辈出,与这种教学方式不无重大关系。学生进入“诗人”角色,就激活了内心的真趣味;写诗过程中语感、语言技能、联想和想象力等多方面语文因子空前活跃,以至迷醉其中,其乐融融。经过一番思索,我明确了教学思路:让学生也当一回“诗人”,可以对单元所学的名诗(也可以是其他读过的诗)仿效点化,当然也可以“空无倚傍,自铸伟诗”。总之,尽情挥洒“诗人”情怀。

鉴赏综合课伊始,我把学生以“诗人”相称,声明想拜读他们的大作。课堂气氛顿时活跃,那几位平时喜欢写诗的“诗人”喜形于色,带头鼓起了掌。许多学生已拿出纸笔,摆开了写诗的阵势(青年本来就是诗的年龄)。我一阵惊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正是热切期望的教学境界。学生究竟会不会写出好的作品来,我拭目以待。

课后学生把作品交了上来,可以说每一首诗都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下面列举的诗,有的我做了改动)。

从写作特色来看,有的想象丰富,感情细腻,如:《太阳》太阳呵,我的母亲/在冬日的炉火旁/我瑟缩着/你心痛万分/用炽热的胸膛/将我紧紧拥抱。有的朴实真诚,至性至美,如:《流星的村落》当暮色将远山铺成一个村落/那里散发着月光以及云雾的清香/这便是流星驻足的地方。有的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如:《远去的乡村》红尘扑面/我们搜寻忙碌遮掩懒散/我们采摘虚弱/装裱冠冕的鲜花/遮掩贫瘠与荒芜。有的意象新奇,不落俗套,如:《过滤阳光》阳光铺满思想的原野/如金灿灿的谷穗/铺满多情的打谷场。有的从容,率真,如:《真实的谎言》我用感性的流光/织出彩虹的丝线/细密的针脚/足以把磨破的理想弥补。

从表现手法来看,很多作品对名诗原作做了仿效点化。有的把诗歌意境具体、丰富,加以翻新,如:《心灯》我用黑夜般的眼睛/把黑夜照亮/月光已成为过去。(顾城《一代人》)有的发挥想象,重组诗歌意象,构成意境,如:《秋天深了》天空的家中百鸟在集合/大地的故乡百草在呢喃。(海子诗中的意象)有的借用诗歌技法或个别词语,创设新意境,如:《错误》又见你,向着窗外/含纯纯笑意/在魔幻灵光的天街漫步/我飒飒的飘发/是美丽的错误。(郑愁予《错误》)

从语言看,有的有形象、有情感,如《我爱这尘世的夜晚》夜的尘世单纯得只有一个平面/一切喧嚣都已死亡/只有月光醒着。有的富于哲理,如《不要说透》有一种失落/高耸成悲壮/不说透的失落/是生命的铁轨/展延着希望。有的简洁、含蓄,如《写给农妇的诗》一年四季/裹在宽大的笑容里/汗涔涔地/烙在壮实的话语上/火辣辣的/开在柔肠百结的女儿心上/绿汪汪地。有的冷峻、峭拔,如《赞美》那时的你/正春风得意/头顶上的光环/点燃了红尘的醉眼。有的明丽自然,如《水中云》多情的水鸟/会以洁白的羽毛相赠/如同献上美丽的哈达。

接下来,可以组织一次“我的诗歌”朗诵会,学生互相交流、赏析。班里几个爱诗的学生,主动要当主持人。

这些学生爱上诗,可以说是骨子里的一种渴求。语文教师的职责在于点燃他们没有绽放的诗情,让含苞待放的诗情也开出神采奕奕的花朵。

这堂课的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在高考功利化的时代,这样“真性情”的语文课似乎不为大多数教师接受,因为高考规定“不得写成诗歌”,许多教师出于“绩效”的考虑,认为课堂上让学生作诗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不如拿这些时间让学生背诵名句,搬出“鉴赏辞典”给学生讲讲诗歌鉴赏的套路,总结一些答题公式。一些走应试“正道”的教师都成了名师,青年教师中想“出格”的也慢慢跟着这些“名师”走起了“正道”。这些语文课堂的潜规则,让一批批张扬着文字激情的教师一步步走向平庸,在追名逐利之路上渐行渐远,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的悲哀。

从事语文教育的人需要有些理想主义,因为语文教育本身就是诗的教育。中国曾是诗化的国度,诗歌传承的主阵地应在学校,在语文课堂上,可现状是大多数语文教师不爱诗,也不懂诗,学生写诗被认为是无意义的“码字”,难道这不是泱泱诗国令人无语的一大“奇观”吗?

“竖笛”进课堂 篇4

一、唤起参与欲望,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也是学习竖笛的基本动力, 怎样让学生对竖笛产生浓厚的兴趣呢?当然“天生的兴趣”并不存在, 只有参与才能对这项活动产生兴趣, 受到的鼓励越多, 兴趣也就越浓, 甚至沉浸其中, 乐此不疲。在教学中我注重激趣教学, 通过欣赏竖笛乐器演奏, 使学生感受到竖笛演奏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乐器像人会说话一样, 能表达出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 有了这种良好的想法和积极态度, 这就为竖笛进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学起来积极性高, 自然地促进了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

我注重自己的教怎样去适应学生的学, 不是传统的老方法, 老师牵着学生走, 而是努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兴趣和新鲜感。学生拿到竖笛感到神秘、新鲜、好奇, 因此先让学生对竖笛有个初步认识, 介绍它的结构、发声原理、音序、高低音、吹奏方法, 使学生进一步产生学习的愿望, 激发学生学习竖笛的积极性。

竖笛进课堂是训练学生听觉的最好方法之一。我采用“吸引”着学, 如, 对于所谓的学困生, 采用“一帮一”的方法,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接龙式地吹, 一人演奏全班接, 老师在旁边指导, 看谁先学会, 学会的教不会的。老师对差生一定要有信心, 集体指导要有耐心, 教学过程要细心, 发现优秀的及时鼓励表扬。

二、寓教于乐, 培养能力

学生的能力发展往往是与竖笛训练联系在一起的, 因为竖笛训练是和手指联系在一起的, 特别是左右手共同运动, 能平衡左右大脑神经中枢, 开发大脑的形象思维, 促使各种能力的发展。

学生刚学竖笛, 正处于求索知识的紧张阶段, 学习竖笛要求人的眼、耳、脑、手各个器官同时启动, 协调一致, 这对学生来讲是一种特殊的训练。尤其在一起合奏时, 学生发挥想象去理解乐曲的表现和意境, 敏捷的反应和应变。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活跃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人变得聪明了, 学习也会有所提高。

带着“课标”进课堂 篇5

一、遵循“课标”理念, 内外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 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高阅读品位。”

我选定的是《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课。苏教版教材编委汪笑铅曾经说:“选编《林冲棒打洪教头》, 目的是让学生接触一下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四大名著, 引起他们的兴趣。”怎样将课内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像这样的名著选段, 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上, 还应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确立正确的阅读理念, 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作为高年级的一节阅读课, 应该让学生主动去阅读探究。这节课的结束不是一篇课文学习的终结, 而是一段阅读活动的开始。这从课后的“名著便览”以及《练习7》当中安排的“水浒故事擂台赛”中便可知。因此, 我将本节课分为三个层次, 分别是“读故事” (简述课文大意) 、“读人物” (林冲、洪教头分别是怎样的人) 、“读写法” (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突出人物性格) , 形成前后的相互呼应, 力求将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有效的课后延伸, 让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 唤起他们的阅读期待。

二、把握学段目标, 删繁就简

对于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与内容, 课标提出,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 敢于提出看法, 做出自己的判断”。

这篇课文是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故事情节的, 依次为“进庄—相遇—比武—离庄”, 条理清晰, 结构严谨, 层层渲染, 中心突出, 学生易于阅读、理解。依据年段目标, 我将本节课的目标预定为三个层面, 分别为: (1) 理解课文的主要情节, 能简要复述。 (2) 学会通过品读文本语言,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来分析人物形象。 (3) 理解林冲忍让谦和、武艺高强、机智聪明却深藏不露的性格, 培养阅读名著的兴趣。

以上目标, 重点在第二个。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里强化语言训练?这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 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咀嚼文本的言语形式, 学习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 进行语言积累。

三、重视方法指导, 返璞归真

就课标的理念而言, 我们的课程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 强调综合性与实践性应当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本节课上, 我尝试着将课堂向两头拓展, 将《水浒传》这本书的阅读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形成一种相互的借鉴和补充。通过文本的语言文字, 让学生建立起自己心中的林冲形象, 从而激发其对《水浒传》这本小说的阅读兴趣, 有效推进课外阅读。

我们常常说: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什么是语文的方法?无非就是读读写写。在教学中, 我以读为载体, 围绕“的林冲”这个问题, 采用“读—思—议”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读中思、读中品、读中悟。在组织交流的过程中, 我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一边默读一边写批注, 了解描绘人物语言、动作等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德音雅乐进课堂 篇6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现状

教育的目标就是:“化民成俗、长善救失。”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 家长们对于孩子在小学阶段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以前的只要学习好到现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这无疑是社会的一个进步, 也真正符合现代国学教育教学的要求。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各类艺术、知识的能力, 通过不断重视和关注, 实现学生在国学教育环境下的高效成长和进步。小学阶段学校要注重音乐方面的学习, 尤其是德音雅乐的学习。德音雅乐能够启迪人的心灵, 引导学生用心去看世界, 感受世界, 它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 德音雅乐的教学, 对于孩子的德行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小学音乐学习中的现状

在当今社会, 虽然科技发展较快, 但是有些小学对于音乐课程并不怎么重视。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开设音乐课。小学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 不学习音乐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目前, 仍然有些家长和学校认为音乐是可有可无的一门课程, 对于学生的成长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事实恰恰相反, 小学音乐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有些学校虽然设有音乐课, 但并未努力挖掘音乐的德雅内涵, 未能使音乐的教育功能最大化。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学校应重视学生德音雅乐的教学。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 音乐课程不被重视的情况将会逐渐改善, 小学音乐课程中德音雅乐的教育目标也会慢慢被实现, 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二、当今学校德音雅乐的教学现状

虽然一些学校已经实行德音雅乐教学, 但大多数学生的音乐学习状况并不理想。老师往往局限于音乐技能教学, 很少涉及音乐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和熏陶。现代音乐教学需要不断结合现代主流教学———国学教育, 不断以此为教学基础, 实现对学生的高效培养和教育。音乐和其他文化课程不一样, 老师除了要注重学生创造力、创新力的培养, 还要注重用音乐去达到“教化”的德育目的。以往大多数教师只注重讲解音乐知识, 而忽略了德育。把德音雅乐引进课堂, 小学音乐的教育前景将会更美好。

三、小学音乐达到“德音雅乐”教学效果的方法

1.老师应该重视音乐的内涵

音乐能够育人。2014年国家总课题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寒假音乐教师培训在河南许昌举行, 提出了教育的目标就是:“化民成俗、长善救失”, 要以德音雅乐为主导, 把老祖宗的教诲贯穿于教育教学中, 让孩子在音乐的熏陶中茁壮成长。这正是国学教育的真正精髓所在, 不断培养优秀人才, 提高学生自身素养和学习参与能力, 实现现代教育有效落实。而从2014年开始, 我省各高校、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及中小学都要向省教育厅提交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每学年分两次对学生进行艺术测评, 测评结果将记入其成长档案, 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内容之一以及中考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音乐的教育日益重要, 所以, 音乐老师应该改变传统观念, 除了教授必须掌握的技能技巧外, 还需挖掘音乐的内涵, 让音乐的德雅融入孩子生活中。德音雅乐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及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弟子规》是一部童蒙养正的好教材, 编成歌曲或诵读材料, 在歌曲教学中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可见小学音乐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老师在教学的课程中, 应该重视小学音乐这门课程, 再不能在课堂上只简单地讲授一下音乐作品的基本知识, 让学生会哼会唱就行了, 对于音乐作品的内涵要有着一定的深入了解。这样, 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德音雅乐的教化作用。

2.在授课过程中将德雅与音乐结合起来

音乐本来就是与德雅紧密相连的。只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 老师有着传统观念, 只重视音乐作品的基本知识, 并未将德雅与音乐深入地联系到一起。所以, 老师在课堂上要将德雅与音乐联系起来。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要求老师对于音乐作品的内涵有着一定的了解。将音乐作品的内涵与音乐作品的创作者联系起来真正体现现代国学教学思想。老师对于音乐作品有了深入的了解, 在教习音乐的过程中将里面所蕴含的良好品德灌输给学生, 从而达到德音雅乐的教育目的。同时, 老师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教一些感恩歌曲, 结合手语动作, 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 用心感受, 发挥德音雅乐的最大作用, 使学生真正得到音乐的美育、德育。

3.使音乐对于小学生真正起到德音雅乐的作用

老师应该经常与学生交流, 才能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与遇到的问题, 根据情况找到适用于学生的教学方法, 才能更好地将音乐应用于实际, 起到德音雅乐的作用。小学是学生感知能力较强的时候, 对于音乐中的品德思想会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在学习感恩、孝亲、励志、爱国歌曲的同时, 结合对新八德的理解, 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观的建立也初具雏形。考虑到学生还很小, 老师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应多介绍一些具有正能量的作品, 这会对小学生的品德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德音雅乐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必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 现代国学教育的不断发展, 各种文化交流沟通的程度越来越大, 因此, 需要现代学校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真正有效地落实现代国学教育的根本。以上介绍了小学音乐对于小学生所起到的影响, 分析了德音雅乐对于小学生产生的效果。德音雅乐能够给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试引“嘉宾”进课堂 篇7

有老师这样说:我们是农村学校,这儿没有专家,家长素质低,生源差……我们没有条件把嘉宾迎进课堂。其实,专家没有有行家,同科没有有同级,同事没有有同学。什么样的人可以充当课堂嘉宾吗?我以为,“课堂嘉宾”是指对课堂活动有积极促进作用的人,可以是某方面的专家内行,可以是街头村巷的平民百姓,也可以是科任教师的同行同事,还可以是具有特长的学生。只要他们进入课堂,能以嘉宾的身份促进课堂效果就行。比如,对于文质兼美、适宜朗诵的课文,我们可以邀请自己班中或其他班级的朗读高手担当嘉宾;再比如,一些有关农村生活、习俗,农业生产方面的内容,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农担当课堂嘉宾……只要教师放下架子,甘于自己主导地位的淡化或边缘化,嘉宾到处都有。

嘉宾参与课堂教学,使教学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这样,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它往往会打破教师预设的教学轨道,生成无限精彩。譬如一节写字课,内乡某初中的一位教师邀请自己的丈夫担当课堂嘉宾,来给学生现场表演书法并作指导。她爱人是省书法协会会员,在当地颇有名气,学生耳目一新,兴趣盎然。在她爱人的悉心指导下,学生写字进步很大,部分家长得知此事后,大加赞赏,赞誉此位教师敢于创新,学校其他教师也颇受启发,校长非常高兴,盛赞该教师把嘉宾引进课堂是一个创举。可见,教学中尝试把嘉宾迎进课堂,收效好、反响佳,深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好评。那么,嘉宾在课堂上起什么作用呢?(1)启发作用。即把教师提给学生的问题,当作提给自己的问题,积极思考,当学生不能顺利回答时,把自己思维的过程、方法告诉学生,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该如何思考问题。激发作用,即激发学生思维的热情,参与的积极性,通过自己的言语、表情、动作(例如竖起一个大拇指)感染人,让学生处于兴奋状态。(2)补充作用。对老师的讲解、分析,进一步拓展或延伸,谈出教师忽略的或想不到的方面和层次,用自己独特风格对教师的习惯、性格、风格、教态进行互补。(3)总结作用。即当学生各抒己见之后,代替教师对问题进行总结,给学生一个更条理、更系统、更明晰的结果。协调作用,改变课堂气氛,调整教学节奏,润滑师生关系,让课堂鲜活生动。(4)领军作用。即把自己看作学生中的一分子,进而成为其中的一位代表,大胆质疑,带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

由嘉宾的作用可以看出,嘉宾的角色有三种:一是教师的化身,二是学生的一员,三是师生之间的第三者。嘉宾的角色调整,既是嘉宾个人的事,也是教师的事,教师控制好火候,嘉宾作用才能发挥最大,课堂效率才能最高。嘉宾进入课堂,首先会改善单调的课堂结构,打破教师独霸课堂至少是主宰课堂的不良局面。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上,学生在下,一教一学,完成任务,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得淋漓尽致,而学生的主体作用流于口头。虽然新课程提出了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民主平等的教学理念,但由于始终摆脱不了师生简单的二元结构,也就始终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嘉宾的进入,把师与生两点间的线性关系一举改为三者之间的多角关系,教师不得不退出主讲的圣坛,把相当一部分的时间、空间和思维让出来,由主观到客观淡化自己的地位。课堂结构不再是师生二元平面,而是三维立体。由于三者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折射,最终的信息互动流程不再是师生之间双向往返,而是三者之间的多向性、多层次性、多元性交流。课堂因此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更重要的是,嘉宾进入课堂,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民主合作风气的形成。一般地,开学伊始到学年终结,给学生授课的科任教师固定不变,教师的教学风格早被学生熟悉进而厌倦,求新好奇的学生渴望新面孔、新声调、新语言、新思想,嘉宾的适时介入,无疑给他们带来拂面春风。一个学年中三、五次采用嘉宾课堂模式,不断变换的嘉宾会带给学生强烈的新鲜感,激发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新课程认为,强调师生交往,是对教学进程的真正改革。进入课堂的嘉宾,既是一位最没架子的教师,又是一位最想畅所欲言的学生,以其独特的地位和身份,能更好地架起师生之间的桥梁,润滑师生之间的关系,营造师生交流的和谐环境。一方面,他大大削弱了教师身上长期以来的“师”的成份,另一方面,他通过与师生的密切配合,巧妙解答,机智应对,时而发表独到见解,时而创设逼真情境,时而留下引人悬念,时而制造幽默笑料,无疑营造了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这种气氛下,学生被鼓动着、激励、引导着,不知不觉、不由自主地爆发出参与的欲望和激情,逐渐抛掉长期的压抑、胆怯、自卑、内敛和麻木,积极投身于课堂之中,课堂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兴趣被激活了,气氛被营造了,参与的火花被点燃了,自主、合作、民主、探究等新理念将真正得以体现。同时,本次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课堂嘉宾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它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教师、学生以及他人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

语文课堂上,教师固然能带领学生领略万水千山,引领学生欣赏花红柳绿,但倘若有嘉宾的介入,我们的语文课堂是不是就更为开放、更具活力了呢?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课堂嘉宾的内涵, 接着从多个方面论证了嘉宾走进课堂对课堂的积极作用, 从而提炼出新的教学模式即嘉宾课堂教学模式。

上一篇:素质教育中的家校合作下一篇:网络文学与中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