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研究综述(共8篇)
网络文学研究综述 篇1
作为传统学科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新世纪的开局之年虽然并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巨变,却在持续地稳步前进。寻觅过去一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发展印迹,我们从其持续性的步履中,还是见到了与过往可比较的新的生长点。梳理一年来集中的或散见的研究成果,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感受最深:
一
因纪念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诞生120周年和逝世65周年,鲁迅研究也成为2001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最突出的亮点。一年中,在北京、江苏、浙江绍兴、广东、新疆等地,陆续举行了大型的鲁迅学术研讨会和鲁迅纪念会;国内许多出版社出版了鲁迅作品或各类鲁迅研究著作;多家杂志、报纸辟专栏、专号发表了鲁迅研究论文。这一系列活动,较为集中地推出了一大批鲁迅研究的成果。上世纪末有关鲁迅研究的论争,在这一年中是引人注目的话题。陈漱渝的《由〈收获〉**引发的思考——谈谈当前鲁迅研究的热点问题》(1)和《挑战经典——新时期关于鲁迅的几次论争》(2)两篇长文,对上世纪末乃至整个新时期以来鲁迅研究的几次重大论争的来龙去脉,做了清晰的勾勒,并直率地表示了自己的见解和判断。葛涛、谷红梅编的《聚焦“鲁迅事件”》(3)和高旭东编的《世纪末的鲁迅论争》(4),以及陈漱渝编的《鲁迅**》(5)三部论争文集,较为详细地整理搜集了有关近年来鲁迅研究论争的40余篇文章,客观地反映了论争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如高旭东将选编文章分为:作家挑战、学人挑战、挑战者的回应——七嘴八舌话鲁迅、鲁迅与鲁学的未来等10个方面。既呈示了史料,又有理性的归纳。总结世纪之交鲁迅研究的种种论争,一方面“可以看到新儒学、英美派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和解构主义者眼中的鲁迅,这对新世纪的鲁迅研究不无鸟瞰的意义”(6),另一方面“这标志着‘鲁迅研究’真正从‘政治问题’变成了‘学术问题’”;“从此,鲁迅研究将进入一个自由争鸣的新阶段”(7)。葛涛选编的《网络鲁迅》(8),是第一本有关网上评论鲁迅的书,该书向人们呈现了“一个虚拟世界中的鲁迅、一个70年代出生的‘新新人类’或80年代出生的‘飘族’视阈的另类鲁迅,同时也是一个多彩而又变形了的鲁迅”(9)。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的重估,是鲁迅研究在当代意识观照下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关于鲁迅与现代思想史、文学史进程的关系的重新反思,有一个调整视角的问题。王乾坤认为,“‘回到鲁迅’(或‘走近鲁迅’)的口号在学术上需要推敲,在人学价值上则不能令人放心”,因为“鲁迅非常清楚,现实中的人是一个‘中间物’,不可能成为一个完善的范本”。所以,“回到自己,独特的生命领会与生命创造,是‘解释鲁迅’或者‘继承鲁迅’的定义与存在方式”(10)。他的《怀疑:科学之问与人生之问》(11)一文,对胡适与鲁迅“怀疑”精神品质的比较,就是试图立足鲁迅的经验世界,去发现“一个充满张力的互补结构的启蒙时代特征”。李新宇的《鲁迅:启蒙路上的艰难持守》(12)、《1928:新文化危机中的鲁迅》(13),薛毅的《论鲁迅的文化论战》(14)和温儒敏的《鲁迅对文化转型的探求与焦虑》(15),及房向东的《鲁迅:最受诬蔑的人——鲁迅去世后,非议鲁迅现象面面观》(16)等文章,也都力求从鲁迅自身、鲁迅走过的路中,去理解体验鲁迅对于新文化新文学的艰难守护,重新阐释鲁迅对于相关人与事批判的必要性和深刻性。对此,许多学者撰文呼应,认为应回到鲁迅的话语现场,“必须有平视或俯视的眼光和心态,努力回到历史的原点”,注意“鲁迅的过去时与现代时”(17),从而充分感受鲁迅精神与人格“穿越时间隧道的光芒”(18)。我们今天研究鲁迅“不应该将鲁迅混同于一般精神现象主体,而必须将鲁迅定位为中国现代文化重要的精神资源”(19)。把鲁迅研究纳入整体的文化关系中来考察,势必更加注重鲁迅的精神世界及其精神价值。王富仁的《鲁迅与中国文化》(20)的系列论文,以丰富的文化历史知识储备,系统而详尽地论述了中国文化历史自身的内容,及鲁迅思想产生的意义和价值。作者认为鲁迅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是鲁迅“并不绝对否定中国古代的任何一种文化,但同时也失望于中国古代所有的文化”;鲁迅“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同时也毅然地反叛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王富仁对中国文化与鲁迅思想联系的分析,是细致而又给人以启发的。哈迎飞的长文《鲁迅与佛教文化关系论》(21),以“鲁迅、尼采与佛教”、“以一身来担人间苦”、“谈鬼物正像人间”三组标题,从佛教文化的本质及其传播接受的过程,探讨了鲁迅文化思想的有关内容。杨洪承的《鲁迅世界的体验与认知》(22),从鲁迅研究现状的评述中,对如何深入鲁迅研究作了思考,强调了文化研究必须与鲁迅世界切实联系的问题。刘增人的《论鲁迅的人格范型》(23),从人格学的角度,研究了鲁迅的文化人格,其对作家精神人格范型的归纳和比较有一定新意。黄健的《意义的探寻——鲁迅意识结构的多维透视》(24),王富仁、赵卓合著的《突破盲点——世纪末社会思潮与鲁迅》(25)、张永泉的《在历史的转折点上——从周树人到鲁迅》(26)等著作,也多是从新的视角,从广阔的文化背景与鲁迅个性、思想发展的联系来昭示鲁迅丰富的文化人格和精神意识的。史料的发掘和整理,在2001年的鲁迅研究中也是一个亮点。首先引人注意的是鲁迅亲属的有关鲁迅的回忆。由周建人口述,其女周晔(鲁迅的侄女)整理的《鲁迅故家的败落》(27)和《伯父的最后岁月——鲁迅在上海(1927—1936)》(28),作为亲近的当事人的回忆,有一定的史料价值。鲁迅之子周海婴的《鲁迅与我七十年》(29),从鲁迅直系亲属的角度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情与史料。尤其许多章节先于报刊发表,出书后又多有转载,迅速引起社会和学术界的关注并产生了争议。王元化在“序言”中认为,作者“顾虑少,真实性较强。书中有不少地方显示了海婴敢讲实话的勇气,不为尊者讳,也不为亲者讳的,把很多事都写了出来”。但针对书中有关鲁迅之死、鲁迅之孙周令飞婚事和稿费纷争等事件,许多鲁迅研究者并不完全赞同作者的说法,认为一些是是非非已很难说清。但不管怎么说,鲁迅亲属积极参与鲁迅史料的抢救,这对鲁迅研究是有益的。年中在北京召开的《鲁迅全集》修订工作座谈会,也是鲁迅研究界的一件大事。专家们就修订方针、体例和工作方案,以及鲁迅作品“校勘、注释、增补”等问题,发表了许多很好的意见(30)。许多专家还就上述问题陆续发表专文,如徐斯年的《〈中国小说史略〉注释补正》(31)、裘士雄的《〈鲁迅全集〉注释补正》(32)、刘运峰《浅谈鲁迅全集〉的修订》(33)、张小鼎的《鲁迅致许广平书简和〈两地书〉》(34)等。应该说,《鲁迅全集》的修订以及鲁迅作品资料的搜集和史料辨析工作,是“一项利在当代、泽被后世的重大文化工程,将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发挥永恒的的价值”(35)。此外从朱正的《鲁迅论集》(36)、彭定安的《鲁迅学导论》(37)、张梦阳的《中国鲁迅学通史——宏观反思卷》(38)等著作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学者对建立鲁迅学的探索。2001年在鲁迅小说研究方面的成果尤为厚重。严家炎的《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39),代表了鲁迅文本研究的最新收获。文章通过作品的细读,从鲁迅小说多声部的复调形式中,寻求作品基调、意蕴等复杂现象的结构关系和生成原因,从而成功地提供了鲁迅小说独特艺术与永恒魅力的最新阐释。郑家建的著作《被照亮的世界——〈故事新编〉诗学研究》(40),摆脱了仅仅从破译历史与现实的隐喻去解读《故事新编》的做法,突出了“多重文化视野中的小说文本”这一主旨,既注意细致解读作品的戏拟、隐喻、文体、现代技巧等形式意味,又注重在多元文化视阈里对其进行综合辨析,其具有独创性的阐释,使该著成为本众多鲁迅研究专著中有一定份量的成果。胡尹强的著作《破毁铁屋子的希望——〈呐喊〉〈彷徨〉新论》(41),努力写出了研究者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新的发现,对鲁迅现实主义艺术观的认识、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理解、对《伤逝》等作品解读等等,多能给人以启发。此外,叶世祥的《鲁迅〈呐喊〉自序细读》(42)、朱寿桐的《〈呐喊〉:叙事的变焦》(43)、张用蓬的《鲁迅小说的“生活世界”的思考》(44)、赵卓的《鲁迅心理小说综论》(45)等论文,也分别对鲁迅小说的不同叙事方式、作家的自序与文本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彭博的专著《鲁迅小说绝望与希望的对比结构》(46),以及张箭飞的《鲁迅小说的音乐式分析》(47)、皇甫积庆的《“呐喊”的声音与关怀——〈呐喊〉的传记学批评》(48)、周怡的《鲁迅作品中的色彩意象》(49)等论文,则以新的方法、多元的视角深入探讨了鲁迅小说的艺术价值。本的鲁迅小说研究成果中,还有大量对鲁迅小说名篇进行解读的文章。例如马丽蓉的《在空间维度上叙述》(50)、张文初的《〈伤逝〉:一个悖论》(51)、刘俊的《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狂人日记〉新论》(52)、金彦河的《论〈狂人日记〉:寻找“父亲”》(53)、郑萍、张靖的《〈孔乙己〉的叙述的空间形式》(54)、李林荣的《〈孤独者〉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认同》(55)、李书生、毕绪龙的《故乡情怀与生命哲学的诗意阐释:鲁迅〈故乡〉的再认识》(56)等论文,都分别从不同角度对鲁迅的小说名篇做出了或多或少的新的解释。本在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的研究成果中,可以提及的有孙玉石的专著《现实的与哲学的——鲁迅〈野草〉重释》(57)和冷霜的论文《表达即挣扎——论〈野草〉》(58)。前者是作者逐篇细读重释的结集,许多篇什的解读有新颖独到之处;后者从“爱情散文诗”和“现代性表达”的角度对《野草》所做的解释,亦有一定的新意。其他,诸如“鲁迅:域外的接近与接受”,“鲁迅与世界现代主义作家作品”、“鲁迅的自我小说与日本近代文学”、“鲁迅的‘狂人’与尼采的‘超人’”等论题,也分别从史料的搜集和新视角的采用等方面进一步深化了鲁迅作品的研究。诚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诸多论述所道出的鲁迅文学创作所具有的价值与特质、深刻思考与独特造诣、丰富内涵与巨大魅力,反映了人们认识鲁迅这个人和认识鲁迅作品的不断深化的动态过程,同时也赋予了鲁迅著作研究一种鲜明的时代需要和个人体验的色彩”。“人们逐渐深化的多元的认识走向,被真实而又丰富地呈现在鲁迅作品研究的整体认知之中”。(59)二
上述鲁迅研究的长足发展,是与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整体进步密切相联的。世纪之交,许多期刊杂志报纸都开设了诸如“20世纪文学研究回顾”、“百年视野”、“20世纪中国文艺纵横”之类的栏目,这反映了人们对过去百年中国文学作宏观反省的极大热情。2001年作为新世纪的开局之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最显著的变化,是由单一的反思回顾,逐渐转向对学科自身建设中具体问题的探讨。过去那种重在观念和理论层面的宏观讨论,被诸如“中国现代文学的传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术生长点”、“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转变”等具体话题所取代;围绕诸如“分期”、“传统”、“世界性因素”、“当代性”等问题进行的具体研究,也出现了一批新的成果。这些,成为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向纵深推进的较显著的标志。年初,《复旦大学学报》开辟了“中国文学史分期问题”专栏,讨论一直延续到年底。其中有关中国现代文学史分期讨论的文章占有较大比重。章培恒在《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中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在20世纪初至1917年文学革命以前,因为这时“已经出现了与新文学的主要特征相通的因素”。严家炎在《文学史分期之我见》中指出,文学史的分期应以文学自身的演化为依据,不必与历史分期强求一致。“20世纪中国文学虽有曲折,‘现代性’(‘人的觉醒’、‘文的觉醒’)仍是主要标志。”范伯群在《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建立中国现代文学的界碑》中也指出,中国现代文学滥觞期应以“文学观念更新”为启动发力点。他认为是小说革命以及“市民大众文学”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了文学的现代化。《海上花列传》是现代都市通俗小说开山之作,而所谓谴责小说实际就是现代通俗社会小说。上述各家观点表明,关于现代文学起迄期的讨论,中心点已不在具体的时间界定上,大家关注的重心转向了文学史交替中(分期里)新因素的增长。主持这次讨论的章培恒、陈思和明确指出,“反思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拓今天与未来”;“我们传统的20世纪文学的空间必须有一次大爆炸和大整合,当新的文学空间和文学元素纳入20世纪中国文学的范畴以后,我们的文学史的时间与空间观念,将会有一次彻底的调整”。讨论中郜元宝的《尚未完成的“现代”》、刘志荣的《抗战爆发: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的重要分界线》、沈永宝的《试论政论文学为新文学之起源》、刘登翰的《台港澳文学与文学史的写作》等文章,也都提出了对传统的现代文学史框架和内容进行调整的问题。
网络文学研究综述 篇2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的统计, 截至2008年6月底, 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2.53亿人, 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 跃居世界第一位, 其中有25%的网民青睐网络购物, 电子商务以其价格低廉、产品丰富、方便灵活逐步得到网民的接受, 跻身十大网络应用之列。据CNNIC报告, 53.9%的网购用户表示买每种商品前都会看相关商品评论, 已有78.9%的网购网民买大多数商品前都会看看商品评论, 超过9成的网民在原购物网站商品下方发表评论。口碑在网络消费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这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
本文旨在回顾传统口碑的基础上深入阐述网络口碑内涵, 回顾了以往相关的实证研究, 并提出以后的研究方向, 希望可以推动该领域的研究。
二、网络口碑的概念内涵
1、网络口碑的概念和要素
口碑是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关于产品或服务的特性、使用经验及提供商等的信息的交换和沟通。传统口碑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沟通的。
因特网的出现, 使顾客可以通过浏览网页收集其他消费者提供的产品信息以及与此产品有关的讨论, 并且顾客可以通过互联网针对特定产品进行自身经验、意见与相关知识的分享, 这就形成了网络口碑。网络口碑是潜在、实际或者先前的顾客对产品或者公司的任何正面或者负面的评论, 该评论能通过网络传递给大众群体或者组织。网络口碑可以通过在线论坛、新闻组、BBS等方式传播。
网络口碑的要素包括:
(1) 传者, 即发送者, 指主动在网上发表对某产品或服务的意见和评价的消费者, 也指在网上转载他人评论的消费者;
(2) 信息, 指发送者在网上发布的文字、声音、视频等数字化的文档, 能够被其他人搜索、获取和理解;
(3) 接收者, 指主动搜寻或被动获取了口碑信息的消费者。
2、网络口碑与传统口碑的区别
网络口碑与传统口碑的核心概念不变, 都是消费者之间对产品、服务或品牌等相关客体的认识、态度和评价的非正式沟通。但是二者又有所区别。
首先, 相对传统口碑来说网络口碑具有更快的传播范围和速度。传统口碑的影响局限在一个本地的社会网络中[4], 而网络口碑的影响范围超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且容易被复制。其次, 二者内容形式不同。传统口碑主要以谈话为主, 辅以肢体语言等。而网络口碑不需要面对面的与人接触, 沟通的内容主要以文字为主, 也有声音、图片、视频等, 方式多样且形象生动。第三, 二者涉及的社会关系不同。传统口碑的信息源是熟悉的人, 比如家庭成员或者朋友。然而, 网络口碑来自陌生人。第四, 网络口碑具有更好的可测量性。在传统口碑中, 信息通过私人对话来传递, 所以直接的观察不太可能。而绝大多数网络口碑信息是文字的, 消费者可以很容易的知道它的质量和数量。第五, 网络口碑具有相对可控性。一些类型的网络口碑信息, 比如亚马逊网站上的用户评论, 是可以控制的, 因为营销人员可以决定是否显示消费者评论, 并且如果显示的话, 营销人员可以规定一个具体的评论模式。因此, 营销人员可以针对网络口碑采取一些策略, 但对传统口碑就很难。
三、网络口碑的实证研究
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回顾和梳理, 笔者认为, 针对口碑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口碑发表动机、口碑搜寻动机以及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三个方面。网络口碑与传统口碑的本质是相同的, 只是媒介不同, 因此网络口碑的研究框架与传统口碑是一致的, 只是在具体因素上会有所不同。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对网络口碑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梳1、口碑发表动机
口碑发表动机是口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Dichter (1966) 提出了参与正面口碑沟通的四个动机:产品卷入、自我提升、其它卷入以及信息卷入。Sundaram等 (1998) 认为参与负面口碑沟通与参与正面口碑沟通的动机是不同的, 其研究结果表明, 参与正面沟通的动机有:利他主义、产品卷入、自我提升和帮助公司;参与负面沟通的动机有:利他主义、减轻焦虑、报复和搜寻忠告。
目前针对网络口碑沟通动机的研究以Hennig-Thurau为代表。HennigThurau (2004) 在总结传统口碑文献的基础上, 采用网上2000名消费者作为样本, 获得消费者网上评论的动机结构。结果分析显示, 社交的欲望、经济动机、对其他消费者的关心以及提高自身价值是产生网络口碑行为的主要动机。
2、口碑搜寻动机
对消费者来说, 关注口碑信息的最基本动机就是希望通过口碑信息来减少决策时间、降低决策风险、获得满意的决策结果。Schindler等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消费者进行网络口碑沟通的动机有三类:信息动机、支持动机和娱乐动机, 具体如下:
第一, 消费者关注网络口碑的主要动机之一是进行信息搜寻, 通过网络口碑来支持其大大小小的购物决策。第二, 消费者通过网络口碑寻求对自己已经做出的决策的支持。第三, 很多消费者关注网络口碑仅仅为了找乐。他们热衷于在讨论区中阅读有趣的故事, 认为观看讨论区的信息交流活动是很有趣的事情。同时, 他们也会因此了解到被讨论产品或服务的信息, 从而影响他们未来的购物决策和行为。
3、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口碑信息影响消费者行为。在口碑传播褒扬效应的作用下, 消费者会接受传者推荐的产品或服务, 而在口碑传播负面效应的作用下, 消费者会放弃选择传者所抱怨的产品或服务。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作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有大量的研究都关注于这种调节作用。
根据Hovland, Janis和Kelly提出的沟通说服理论, 影响沟通效果的因素划分为三大类:信息来源者的因素、信息本身的因素以及信息接收者的因素。信息来源者的因素包括:来源者的专业性、可靠性和亲和性、可信度以及身份地位等。信息本身的因素:如信息的论点、诉求、结论等。信息接收者的因素:如接收者本身已有的观念、个人动机、涉入程度、可说服性以及人格特征等。对以往文献进行回顾和整理后, 作者将对口碑效果起调节作用的因素总结如下。
(1) 来源变量。来源变量, 无论是提供信息的人还是媒介本身, 其来源认可度影响到人们的信心, 进而对信息的说服力有调节作用。在传统口碑情境下, 传者的专业知识水平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口碑信息源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是接收者判断信息准确性的一个重要参考。传者的专门知识水平越高, 其口碑信息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就越大。
然而在网络环境下, 由于发表信息是匿名的, 接收者无从得知信息发出者的专业水平, 因此, 在对网络口碑的研究中, 鲜有对传者专门知识的关注, 转而研究网站信誉的作用。网络口碑是以网站为媒介的, 网站的可靠性带来的消费者信心会影响到该网站上的网络口碑的效用。
(2) 接收者的专门知识。接收者的专门知识包括了其对产品的已有印象以及品牌熟悉度等。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接收者对产品或服务的信心程度的标志, 反映了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属性的自我判断水平。接收者的专业知识越高, 其受口碑信息的影响就越小。但也有学者认为专业知识使得信息接受者可以更快更容易的处理信息, 从而促进信息搜寻。传统口碑研究在这个关系上得出了相矛盾的结果, 此问题在网络情境下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3) 关系强度。当信息传者非常了解信息接收者时被认为是具有强的关系强度, 当信息传者仅仅是认识甚至不知道信息接收者时则认为是弱关系强度。实证结果发现, 关系强度越高, 信息源的可信度就越高, 其口碑对接收者行为的影响程度越大。
关系强度在传统口碑研究中被认为是一种很重要的因素, 但是在网络情境下, 信息都是来自陌生人, 绝大多数都属于弱连接, 因此, 网络口碑中对关系强度的研究不再为人们所关注。
(4) 感知风险。感知风险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消费者对口碑信息的依赖程度, 消费者对风险的感知越高, 对口碑信息的依赖程度就越大, 口碑信息对其影响就越大。
(5) 参与度。参与度, 定义为基于个体需要、兴趣和价值观的感知到的自身与产品的相关性。由于口碑沟通的双方都是主动、独立的参与者, 因此口碑信息的接收者往往会主动发起有关产品或服务信息的对话, 从而产生口碑信息的主动搜寻行为。主动搜寻的程度越高, 口碑信息对接收者的影响力就越大。
(6) 产品种类。Nelson (1974) 将产品分为两类:搜寻型产品和经验型产品。搜寻型产品的全面完整的信息可以在购买前获得;经验型产品的信息只有在购买使用后才可以获得, 或者其信息的获得比搜寻型产品更难, 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14]。消费者, 尤其是那些打算购买经验型商品的消费者可以通过借鉴口碑信息来减少不确定性, 因此口碑对于经验型产品来说效用更大。
四、总结与展望
根据对以往文献的回顾, 我们发现, 网络口碑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还有很多领域值得学者去探索, 尤其在国内, 针对网络口碑的实证研究少之又少。
第一, 前面提到, 在网络口碑研究中, 学者对于关系强度和传者的专业知识不再关注。但是, 随着虚拟社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网络中人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网络中的关系强度可以成为进一步研究的对象。此外, 由于虚拟社区中的成员对应有等级, 这种等级在接收者看来可以代表传者的专业水平, 因此也可能会对其购买行为产生影响。
第二, 在接收者的专业知识对口碑传播效果的影响方面, 以往研究并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 甚至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这在以后的研究中, 尤其是在网络情境下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论证。
第三, 通过对传统口碑和网络口碑研究的总结, 我们发现, 大多数研究都关注于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调节变量, 而对这种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不多。有些学者将信任作为中介变量引入, 尤其在网络环境下, 信任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这也是下一步可以深入研究的。
谷崎文学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谷崎文学;研究综述;中国;日本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138-02
谷崎润一郎(1886-1965)是日本唯美派的代表作家,他的创作跨越了明治、大正、昭和三个时代。谷崎文学以丰富的内容、流畅的叙述、熟练的表达技巧,以及对官能美和日本古典美的思考和描写,获得了“大谷崎”“谷崎朝时代”等盛赞。1937年谷崎润一郎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1949年以《细雪》荣获朝日文化奖。1963年《疯癫老人日记》获得每日艺术大奖,1964年被选为全美艺术院·美国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1960年和川端康成一起获得了日本最初的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在其五十五年的创作生涯中先后具备了“恶魔主义”与“古典回归”的文学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就这样,谷崎文学成为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存在,研究谷崎文学对更好的理解日本近现代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关于谷崎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主题思想研究
国内对谷崎润一郎的主题思想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分析其“女性崇拜”思想。比如:蔡榕滨的《娜奥密:娜拉般的勇气、子君般的宿命——析〈痴人之爱〉中的“女性崇拜”思想》和《谷崎润一郎“女性崇拜”辨析》、蔡二勤的《谷崎润一郎的“女性崇拜”思想与〈春琴抄〉》张能泉的《谷崎润一郎女性人物刻画的几个特点》等。另外,还有从比较文学的角度论述其主题思想的论文。如:陈嫣玲的《永井和风与谷崎润一郎的女性观之比较》和张锐的《谷崎润一郎的唯美主义和中国人的女性崇拜》等。
2.美学理念研究
谷崎润一郎作为唯美派的代表作家,构筑了自己独特的美的世界。关于其美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唯美理念的形成和阴翳美学两个方面。首先,关于其唯美理念的形成,主要集中在和王尔德唯美理念的比较以及对其独特的唯美世界的分析上。比如:吴学平的《王尔德与谷崎润一郎》、张韵韬的《简论王尔德与谷崎润一郎小说的唯美特色》等,论述了谷崎和王尔德唯美理念的异同。此外,张能泉的《论谷崎润一郎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曾真的《谷崎润一郎唯美主义文学论》、王丽君的《试论谷崎润一郎文学作品中的唯美主义》、齐珮的《谷崎润一郎的唯美世界》等,明确分析了谷崎的唯美主义文学创作理念。其次,在阴翳美学的研究方面,大都是以其作品《阴翳礼赞》的美学思想为理论依据,对其他作品进行解读。比如:任方圆的《谷崎文学的阴翳美学—以〈少将滋干的母亲〉为中心》、丁敏华的《谷崎润一郎小说〈春琴抄〉的阴翳之美》、谭爽、赵薇的《阴翳之恋—解读谷崎润一郎及其唯美意识》、纪录的《浅析阴翳美的形成与日本国民性的关系——以谷崎润一郎〈阴翳礼赞〉为例》等。
3.关于谷崎润一郎和中国关系的研究
关于谷崎和中国关系的研究国内主要集中在谷崎润一郎的中国之旅以及将其和中国留日作家的比较两个方面。首先,关于其中国之旅的研究有戚江虹的《谷崎润一郎“东洋回归”之路》、孟庆枢的《谷崎润一郎与中国文学》、李雁南的《谷崎润一郎笔下的中国江南》、崔玮玮的《谷崎润一郎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文洁若的《日本文豪谷崎润一郎的中国情结—兼议〈细雪〉》、张能泉的《论谷崎润一郎首次中国之行后文学创作中的中国形象》等。
目前,日本方面关于谷崎润一郎的研究也甚嚣尘上。成立了谷崎文学研究会,每年都有大量的作品发表。日本国内关于谷崎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创作思想研究
关于谷崎创作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女性崇拜”思想的解读以及从精神心理的角度来分析其创作。关于“女性崇拜”的研究有:高头麻子的『女語りの創造―谷崎潤一郎における異性装』、西莊保的『谷崎潤一郎「痴人の愛」と新しい女』、谷藤叶月的『創られた妖婦——『痴人の愛』にみる谷崎潤一郎の女性観』、半藤一利的『恋文行ったり来たり谷崎潤一郎の「神」としての女性』、金子明雄的『金のかかる女たちと金をかける男たち―谷崎潤一郎と女性』等。从精神心理角度对其创作进行分析的作品有:细江光的『谷崎潤一郎深層のレトリック』,千叶俊二的『狐とマゾヒズム』、罗胜会的『谷崎潤一郎論——背反精神への欲望』、三好昭子的『谷崎潤一郎の否定的アイデンティティ選択についての分析』、河野多惠子的『谷崎文学と肯定の欲望』和『谷崎文学の愉しみ』等。
2.创作风格研究
谷崎在其创作中先后形成了“恶魔主义”和“古典回归”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风格。对其创作风格进行研究的著作及论文有:前田久德的『谷崎潤一郎物語の生成』、小田切秀雄的「『源氏物語』と谷崎潤一郎」、长野尝一的『谷崎潤一郎と古典』、永荣启伸的『谷崎潤一郎論―付流する物語』、三岛佑一的『谷崎潤一郎と大阪』等。
3.作家研究
昭和45年,伊藤整在中央公论社发表『谷崎潤一郎の文学』一文,将谷崎润一郎评价为与西鹤、紫式部并肩的存在。这是战后对谷崎润一郎划时期的新评价。对于作家谷崎润一郎个人的研究还有以下著作及论文:小谷野敦的『谷崎潤一郎伝:堂堂たる人生』、永荣启伸的『評伝谷崎潤一郎』、山口政幸的『谷崎潤一郎·人と文学』、吉田精一的『文豪「谷崎潤一郎」―評伝』、尾高修也的『青年期谷崎潤一郎論』和『壮年期谷崎潤一郎論』等。
4.关于谷崎润一郎和中国关系的研究
日本国内关于谷崎和中国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之旅以及和中国作品的比较两个方面。比如:西原大辅的『谷崎潤一郎と東方主義――大正日本の中国幻想』、阎瑜的『谷崎潤一郎の中国旅行と「支那趣味」の変貌』和『一九二〇年代の日中文学者交流のルーツを探る―田漢と谷崎潤一郎の交流を中心に』、崔海燕的『二人の南子:谷崎潤一郎「麒麟」と林語堂「子見南子」』、柿木原组的『銭痩鉄と谷崎潤一郎の周辺』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关于谷崎文学的研究都主要集中在主题思想、美意识、作家研究等方面。也有研究谷崎润一郎和中国关系的论文和著作,但大都集中在谷崎润一郎的两次中国之旅以及将其和中国留日作家或作品的比较两个层面。研究其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及其成因的文章还是凤毛麟角。谷崎润一郎从小接受汉文化教育,具有较高的汉诗造诣,两次中国之旅更是成为其从“恶魔主义”到“古典回归”的转折点。研究其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及其成因是很有研究价值的。然而,令人高兴的是国内外学者在谷崎文学研究方面已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为以后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和丰富的经验。相信在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对谷崎文学的研究将会有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叶渭渠.谷崎润一郎传[M].新世纪出版社,2005.
〔2〕伊藤整.谷崎潤一郎全集[M].中央公論社,1983.
〔3〕野口武彦.谷崎潤一郎論.[M].中央公論社,1981.
〔4〕細江光.谷崎潤一郎――深層のレットリック[M].和泉書院,2004.
〔5〕孟庆枢.谷崎润一郎与中国文学[J].日本学刊,1996,(3):136-145.
〔6〕李雁南.谷崎润一郎笔下的江南[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9,(2):113-117.
〔7〕蔡榕滨.谷崎润一郎“女性崇拜”辨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5,(02):93-95.
〔8〕张能泉.谷崎润一郎女性人物刻画的几个特点[J].外国问題研究,2015,(01):71-76.
网络教育与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 篇4
【关键词】 网络;网络教育;适应;适应性;学习适应性;综述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任何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学习都存在着学习适应性问题,如沿用了近400年的班级授课教学组织形式,并不适应于所有的学习者,即使是专为适应学习者特性而设计的“适应性教学系统”或“适应性学习系统”也不是所有学习者都能适应,网络教育这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就更不例外。当网络教育被越来越多的大学采用后,出现了学习者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下的学习适应性问题。其表现为有些人对其满意度评价很低;学业成绩评定多数人很差,差到考试只有25%左右的通过率;一份调查显示“复旦大学超过半数的网络生至今仍无法适应这种教学形式”; 1?浙江大学首批网上学生308人,至209月仅有70人获得学士学位,只占23%。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些问题的产生?网络教学形式本身的哪些因素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为了能深入研究并回答这些问题,本文仅就网络教育与学习适应性研究做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综述
到目前为止,以“网络教育与学习适应性”为主题的研究在国内外的学术刊物中尚未发现。证据是以“networking education a learning adaptability”为关键词在 ebsco database、eric database、global dissertations数据库上检索和以“网络教育 and 学习适应性”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检索到的文献篇数皆为0。
但当把“网络教育”搜索关键词扩展到distance learning、open learning、on-line education, 把“适应性”搜索关键词扩充到adapt、adaptive、adaptation、adaptable、fit、fitting、suit、suitable、adjustment、adjustability、flexible、flexibility时,则在上述数据库和其他期刊中可找到与此主题相关的文献。如“adapta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adapting distance education for Indonesians”、“网上人大开展学员满意度调查”、“学习适应性的因素分析”等。另外,在www.cernet.edu.cn的“网上大学”网页下也可查到关于学习适应状况的调查结果。下面我从3个方面进行综述。
1. 关于网络教育是什么和学习适应性是什么的研究
由于网络教育与网络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先来归纳关于网络是什么的观点。
● 网络是一种手段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老师可将教案、作业或补充资料放在网上,但那决不是说学生从网上得到这些就可以不来课堂上课。虽然也有人提出,应将网络从辅助手段跃升到基础手段,从而把网络在教育中的作用从一种辅助地位提升到基础地位,并依据网络所能提供的条件来设计教育。?
2?但实质上仍将其定位在手段上。
● 网络是一种环境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网络可营造一种虚拟的、信息快速更新的环境。正像李力所述:“人们面临着的将是不断变化的全新的学习环境,而这种变化的本质特征就表现在由实到虚的逐步演变过程中。”?
3?以及卢锋的观点: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完善和更新,学习环境正经历着由场所向氛围、由物理向非物理、由实到虚的转变。?
4 网络是一种文化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网络就是生活,网络就是交流。网络的根本性质来自于人类的信息交往的要求,网络把使用电脑的人连接起来了。”?
5?网络已以一种文化的角色在影响着师生的交互方式、思维和观念。
关于网络教育是什么,有下述观点:
● 网络教育是一种手段
从网络是一种手段演绎出网络教育是基于网络支持的教育手段。如张有声认为:“网络教育不是一种模式……网络教育是一种手段”。?6?持这一观点的人强调:任何人都可通过网络学到东西,对于在校生,他们除了以课堂面对面的学习外,也可借助于网上提供的学习资源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扩展和补充。
● 网络教育是一种学习方式
从网络是一种环境演绎出网络教育是一种学习方式。有人认为:“网络教育是以计算机、多媒体、通信技术为主体,以学员个人自主的个性化学习和交互式集体合作学习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7?
● 网络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
从网络是一种文化演绎出网络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对人类教育自由的崇尚与人性自然的顺应,即为人类的教育消除各种限制与障碍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网络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方式方法,而是一种观念。是将教育融会于受教育者的自然生活之中,按需求教育者的生存方式、生存需要、生活习惯、生活节奏、生活状态、生活喜好,来设计提供多种教育的形式,指导需求教育者主动地发自内心地积极地选择最适合自身的形式来寻求教育”。?8?
还有学者认为网络教育是一种后现代教育。网络教育会促使国家由“大众学校教育的潜在垄断提供者变为通过市场使消费者有权选择教育,而构建一种允许多样、选择、自由的消费者的制度理性”。?9?
我认为在研究成年学生通过网络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学习适应性问题时,应将网络教育界定为既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教育理念,同时还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即网络教育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工具所特有的易于跨时空沟通、互动、共享信息的开放、平等的无中心网状环境来发展学生个性,从而实现以学生个体为本的理念的教学组织形式。因为在网上学习过程中,网络无时无刻不在以工具、环境、文化的形式影响着学生,网络教育也无形中在以手段、方式、理念的形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正像吴刚所述:“在今天日新月异发展着的信息技术中早已蕴涵着我们需要去领悟的教育新理念,是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教育理念并激发我们的教育想象力……”?10?
关于适应和学习适应性有如下观点:
● 适应(adaptation)是指个体与环境达到和谐关系的动态过程。
● 适应性(adaptability)是指个体与环境在适应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能力。
● 学习适应性(learning adaptability)是个体“超越学习情境中的障碍的倾向”?11?或“个体克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倾向,也即学习的适应能力。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好,能提高学业成绩;相反,学生的学习适应不良,则会导致学业不良。” ?12?我认为,学习适应性应包括学习观念的适应、学习环境的适应、学习方式的适应等三个层面。
2. 为什么要研究网络教育与学习适应性的问题
● 现实中存在学习不适应问题
网络购物文献综述 篇5
一、引言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2009年调查报告指出,网上购物的网民是一群相对比较高层次的人群,在我国4640万网络购物人数中,拥有本科学历的网民进行网络购物的比例达到36.7%。在网络消费水平方面,有关研究也表明虽然大学生没有固定收入,但其网络消费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加上现在拥有电脑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商品交易的频率不断增大。在网络购物渠道方面,三类网站是大学生的首选:主要进行网上零售的B2C网站、拍卖网以及门户网站。
以上数据表明,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网络购物的主流群体,在人数比例上占有绝对优势,在消费水平方面呈上升趋势。研究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影响因素,将有利于我国网络购物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观点
国内外已有不少关于网络购物的研究,有很多关于我国网络购物的现状的研究,如呈雯(2006)通过对网络购物的优势以及我国网络购物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网络购物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我国网络购物在地域上发展相当不平衡;网站的功能设计和配套措施先对落后。她认为应该大力宣传网络购物优势,扩大网络购物的影响;整合传统实体销售,推动网络购物的发展;同时建立相关法律体系,保障网络购物中的权益。
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型的购物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C2C网站如何在网络购物中得到每一个消费者信任,让更多的消费者选择在他们的网站上进行购物。在C2C网络购物环境下,如果网站能够提高消费者对网站有用性的感知,就能够帮助消费者快速有效地完成购买,从而在消费者心中有用性的评价就会提高。宋小玉(2007)从理论上构建了C2C网络购物买方消费者的信任模型,对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和作用传导机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C2C网络市场环境
中的风险与信任问题。认为风险是信任产生的前提,信任是降低风险认知而促进行为的中介变量。正是由于在当前虚拟网上交易环境中面临着相对于传统交易环境而言更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才使得在线交易的信任问题更为突出。李莎莎(2009)从三个方面(消费者个人因素、网上卖家因素、C2C网站因素)来探讨消费者如何建立对C2C网络购物的信任,对影响与消费者C2C网络购物信任的关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感知风险对消费者总体信任感的影响是负面的,当消费者感知风险越高,他对网络购物的信任感将降低。
相对于传统的商场购物模式而言,网络购物有其自身的优势,呈雯(2006)指出网络购物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网上商品价格相对较低。
2、购物成本低。
3、没有传统商店营业面积的限制。
4、没有时间限制。
5、购物环境“安静舒适”。
6、网络渠道性价比高。
网上购物发展的喧哗背后,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伍燕青(2007)认为制约消费者进行网络购物的因素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卖家的诚信、商品售后服务。一面来自买家的诚信、传统心理观念。而买卖双方共同关注的是网络购物的安全性,物流配送及其网络购物相应的法律体系。
大学生作为网络购物的主力军,分析影响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因素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方向,章明(2007)对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动因和障碍分别进行分析,认为影响大学生网络购物的障碍因素有:对售后服务的不满;商品知情权难以得到保障;交易对象认定的模糊性;网络交易消费者信息的隐私权得不到保障。
周丽,林小娟(2008)以南京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影响大学生网络购物意向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影响大学生网络购物意向的因素主要有大学生对网络购物的风险认知、信任度、对第三方担保的态度以及网站的自我效能。其中,对网络购物的信任度是影响大学生购物意向的主导因素。同时,在对个人信息的调查中也可以看到,专业和消费水平的不同对大学生是否选择网络购物有一定影响。而性别差异导致了男女生在进行购物时不同的购物倾向。
Laily Hj.Paim(2010)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随机抽取了370名学生,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学生网上购物态度的主要因素有:功利取向、方便、价格、和选择的多样性。功利取向的消费者对网络购物有较高的倾向,而享乐主义的消费者没有显著的效果。同时表明学生进行网络购物主要是想寻找一个更方便
(节省时间和省钱),价格更便宜和选择空间更广泛的一个商品交易场所。为了避免激烈的价格竞争,网络零售商需要找到其他的方法将自己与他们的竞争者区别开来。
面对影响大学生网络购物的众多影响因素,学者也提出相应的措施来改变现有的网络购物模式,以便满足大学生这个网络购物市场。伍燕青(2007)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作者认为逐步建立我国的诚信体系;改变传统的商业观念,提高全民的网上交易意识;加强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安全控制中心的建设;完善网上交易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就能够改变我国网络购物的现状。章明(2007)认为应该提高大学生网络生活意识;建立更加健全的隐私保护机制;完善网络购物流程;增强网络安全保护意识能够很好的解决大学生网络购物的障碍。
三、结束语
虽然网络购物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但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元素融入到网络购物和网络商城中来,我们更相信当前的网络购物的缺陷会因为新元素的引入而变得越来越通畅,越来越有法律保障。而大学生作为网络购物的主力军也会得到稳定和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网络购物会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主要手段,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消费习惯,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消费观念,最终成为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 李莎莎:“C2C网络购物者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王娜、刘东昌:“消费者网络购物实证分析”,《零售与服务》,2009年第2期。
[3] 宋小玉:“中国C2C网络购物消费者信任问题探讨”,《电子商务》,2007年第4期。
[4] 章明:“当代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动因和障碍因素分析”,《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第6期。
[5] “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11月。
[6] 呈雯:“我国网络购物现状浅析”,《商业时代》,2006年第3期。
[7]徐华伟、李素芳:“对我国网络购物的思考”,《科技信息》,2008年第24版。
[8] 伍燕青:“浅谈我国网络购物的发展现状”,金融信息化论坛,2007年3月。
[9] 刘俊:“大学生网络购物决策风格问卷的编制及实测”,《西南大学学报》,2009年4期。
[10] 周丽、林小娟、邱晶晶:“大学生网络购物心理与行为模式研究——以南京地区为例”,《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年第7期。
冷藏车的文学综述 篇6
摘 要在分析我国冷藏车发展状况现状的基础上,从CFD技术在冷藏车研究领域的作
用、新型制冷方式的研究、新型隔热材料和新结构的研究开发及机械制冷技术研究4个方向介绍我国冷藏技术的研究内容和方向。指出我国冷藏车应朝着节能、环保、经济的方向发展;冷藏车生产企业应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以新技术推动企业经济新的增长,提升企业竞争力,以适应冷藏运输市场新的需求。
关键词 :低温冷藏车研究现状节能环保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食品供应对时效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易腐货物运输更是提出所谓的3T原则(Time----贮藏和流通时间,Temperature---适宜的温度,Tolerance---耐贮藏性)(1)。目前我国肉食食品7260万吨,水果6100万、水产品4855万吨、速冻食品超过1000万吨、冷饮1000多万吨、奶制品约600万吨、蔬菜5.6亿吨。但由于相关技术落后、致使每年近100万吨的水果腐烂变质或贬值处理,捕捞的鱼类有407吨左右烂掉,30%的蔬菜在中转运输和存放中腐烂变坏,每年损耗和浪费高达750亿元。发达国家上述产品的冷藏运输率超过50%,其中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家和地区超过80%,而我国只有8%左右(2)。可见,我国冷藏运输行业发展状况不能满足低温物流巨大的市场需求。公路冷藏运输以其机动灵活、方便快捷等特点,成为易腐货物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公路冷藏货物运输比例已达到65%—85%,而我国仅为25%(2).据估计2001年至2010年我国易腐货物年运输量将从1900万吨增至7500万吨,公路冷藏运输比例也将逐步提高,冷藏车市场需求将迅速增长,有资料显示:今后3—5年,我国冷藏保温车有望达到10—15万辆。
二、我国低温冷藏车的发展状况
冷藏车泛指用于运输易腐货物的专业车辆,一类是保持先对低温但不带制冷装置的保温车,此类车辆仅具有高绝热新能的围护结构;另一类是具有制冷装置和绝热的围护结构的冷藏车、本文中的低温冷藏车特指后者,即可自主地是厢内温度降低到低温状态,且具有特殊隔热结构的车厢,主要用于冷冻货物的运输。我国低温冷藏车起步晚。最初是直接进口,再到引进国外技术,直到今天仍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
新产品、新技术研究进程缓慢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可以带动冷藏车生产企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然而,目前企业对新产品研发投入力度不够,发展动力不足。
机械制冷式冷藏车是我国低温冷藏车的主流,其中车载制冷又是冷藏车的核心部件,也是主要利润空间所在。当前主要冷藏车生产企业又是采购其他企业的制冷机组,甚至是进口机组,巨大的利润被分割。冷板冷藏车、液氮喷淋冷藏车,液态CO2和干冰冷藏车技术均顺应国家环保的要求,但由于运行成本和改装费用等因素,这些技术仍停留于一些科研院校的实验研究,技术成果转化工作未见显著成效。
三、低温冷藏车的研究内容
国外低温冷藏车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大量性能卓越、运行可靠的冷藏车成功的投入实际运营,美、日、德等发达国家该项技术代表世界先进水平。我国低温冷藏车起步晚,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相关技术发展缓慢。近年来,随着国家科技投入不断加大,新型低温冷藏车技术研究首先在各科研院校展开,发展态势良好。
1、CFD技术在冷藏车研究领域的应用
计算流体力学(CFD)为冷藏车厢内空气流场和温度场的模拟与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国外有学者曾开展这方面的研究(3),他应用Fluent软件的RSM模型对空气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并描述了不同风道布置的流场和温度特性,同事开展1:3.3的缩尺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RSM模型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那个木技术科改善良好。在国内,刘敬辉等人采用CFD技术模拟风幕技术对冷藏车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一种带外吸风风幕的冷藏车性能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风幕技术科改善开门对厢内温度场的影响,有效减小温度波动。谢晶等人对冷藏库内气体流场的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4),模拟研究显示整个冷库流场存在一个中心大回流区、流场主流贴附边界流动和流场在拐弯处速度减小。吴小华等人对不同结构形式的冰箱内温度场和流场采用SIMPLE算法进行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冷冻室在上,冷藏室在下的结构具有更均匀的温度场和流场分布,利于食品保存,且能降低消耗(5)。
2、新型制冷方式的研究
尽管机械制冷机组技术成熟、运行可靠,变工性能稳定,但是仍然存在诸多缺陷,如:需要动力驱动(或是独立电机驱动,或是有汽车发动机驱动)、易发生氟利昂泄露等。随着环保事业的不断发展,冷藏车技术提出了环保节能的新理念,尤其是新的制冷方式研究问冷藏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
液氮冷藏车曾被誉为第三代冷源的冷藏运输车,具有制冷温度低、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操作方便、环保并且有气调功能等优点,国内主要对液氮喷淋技术和液氮冷冻性能展开了研究(6-8)。学者们通过研究,总结出液氮喷淋量、喷淋时间及传热den那个规律,并对影响冷藏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今年来,有学者提出液态CO2汽化制冷的冷藏车技术(9-10),其工作原理与液氮冷藏车相似,具有制冷量大,降低温度、控温精准、经济可靠和对环境有好等优点。严嘉、童明伟等人对液态CO2冷藏车技术进行了经济分析,并对液态CO2在毛细管中的流动特性和质量流动特性展开实验研究,得到了与冷负荷匹配的最佳毛细管长度。他们的研究为我国冷藏车技术开辟了一条新路。
a)新型隔热材料和洗结构的研究研发
厢体的隔热材料和结构直接影响着冷藏车的绝热性能、机械强度、环保性能和经济。
目 目前隔热材料主要是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和挤塑聚苯乙烯泡沫3类,主要研究集中在对隔热材料性能及其应用领域(11-12),特别是新厢体的结构研究(13-14)。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导热系数低(0.03/(m K)以下),高低温环境下均有很好的机械和化学性能,无氟且可回收利用,因此在我国冷藏保温车上被广泛应用。国际先进的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性能更好,但国内尚未大规模应用,该技术的研发在我国目前情况具有很大市场。
b)机械制冷新技术研究
我国低温冷藏车主要是机械制冷式,制冷机组主要靠进口,如美国的Thermo King
和Carrier系列,韩国的火星系列及日本三菱制冷机组等。尽管这些制冷机组性能良好、技术可靠,但高价进口使冷藏车的利润空间变小,且有大量的外汇支出。近年来,在国内相关研究机构也围绕制冷机组展开了一些新技术的研究(15-17)。郝亮等人对冷藏车中采用层叠式蒸发器时流动与传热进行模拟,并与管翅式蒸发器进行模拟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在冷藏工况范围内,层叠式蒸发器换热性能和结果形式更优,新型制冷剂R404A是一种优良的低温混合工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四、结论
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
态环境,因此大力发展冷藏车,改善我国冷藏运输也现状,减少易腐货物在运输途中的浪费应得到更多的关注。新隔热材料和厢体结果的研究与风幕技术的应用能减少冷损、节约资源;以低温工质汽化制冷为代表的第三代冷藏方式能够防止氟利昂工质的谢落。此外,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目的的技术研究也在迅速展开。
对冷藏车生产企业而言,应克服困难,积累技术储备,并致力于行业标准的制定,争取政府扶持,必将迎来我国冷藏也的繁荣局面。
参 考 文 献
[1]张连军.浅析我国食品冷藏物流的现状及对策.物流技术,2006(1):102-104.[2]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分析报告:重型专用汽车市场发展趋势分析[EB/OL].[2006-09-12].http://.cn
[3]Nalma Zertal-mennia,Jean Moureh,Denis Flick.Simplified modeling of air flows in refrigerated vehicles.Int J of Refrigeration, 2002,25,(5):660-672
[4]吴天,谢晶.果品冷藏库气体流场模拟及实验研究流体机械,2006,34(6):9-12.[5]吴小华,五业正,曹小林.冰箱室内气体流场和流场的仿真及结果优化.制冷学报,2004,(1):36-38.[6]和湖涛,梁荣光。液氮喷淋冷藏运输中液氮喷淋量,喷淋时间及传热系数的计算.冷藏技术,1997,(2):1-4.[7]张玉文,田怀璋,袁秀玲.冷藏运输汽车采用液氮喷淋技术的实验研究。深冷技术,2001(3):6-8.[8]徐峰,董军启,潘新祥.液氮冷藏车的优化设计。制冷,2002,21(4):71-73
[9]李夔宁,童明伟,严嘉.液体CO2冷藏车制冷系统的毛细管长度与厢体冷负荷匹配的实验研究。制冷学报,2004,(2);7-11
[10]严嘉,童明伟,臧仁德,液体CO2在毛细管中质量流量特性的实验.重庆大学学报,2005,28(2):47-50
[11]杨培志,刘向龙.冷板冷藏车内冷板换热性能的研究.制冷与空调,2006,6(1):51-53。
[12]韩林.冷藏车保温车厢体制作技术及隔热材料的应用.专用汽车,2005,(8);78-79.[13]刘晓晨.日本工业标准保温、冷藏汽车的保温厢体.专用汽车,1997,(2):55-56.[14]何国庚。液氮冷藏集装箱的箱型选择和结果设计.低温工程,1997(1):36-40.[15]郝亮,李涛等.冷藏车制冷系统应用层叠式蒸发器与管翅是蒸发器的模拟比较。制冷学报,2006,27
信息中心网络研究综述 篇7
关键词:信息中心网络,内容路由器规划及优化,缓存空间分配
1 引言
信息中心网络ICN(Information Centric Networking,ICN)是一种以信息为中心的网络架构,关注内容本身,而不关注内容存储的位置,内容名字作为内容的唯一标识,用于内容的定位、路由、传输。 网内缓存是ICN网络架构最重要的特性之一,路由器中匹配到了用户请求的信息,则路由器直接将信息发送给用户,不用像传统IP网络一样,一定要解析源主机的地址,再由源主机将信息转发给用户,大大减小了传输时延和网络流量,改善了网络性能。
从图1 可看出,ICN与传统TCP/IP模型最大的不同是在“瘦腰”处用内容块(Content Chunk)代替了IP。 从网络的角度看,就是用对内容命名代替了对物理实体的命名。 另外,网络中内建存储功能,用来缓存经过的数据,用以缩短其他用户访问同样数据的响应时间,同时可大大减少网络中的流量。
2 研究现状
ICN网络被提出后,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对ICN网络的研究,主要起源于美国和欧盟,且集中在网络体系架构的研究,例如DONA、CCN、NDN等。
目前,对路由器缓存空间的研究也广受关注,主要集中在缓存放置策略和缓存替换策略的研究。 在缓存放置策略方面,研究的是在内容路由器处是否缓存内容的问题。
文献[2]提出一种新的跨层机制CRCache,是基于内容流行度和网络拓扑信息的跨层设计,比单层缓存机制在提高网络性能方面更加优越。
文献[3]提出了一种系统结构Co Mon,其是基于对内容使用的实时监控和稳态信息协调缓存管理,该机制提高了缓存效率,降低了监控和通信开销。
文献[4]提出了一种块间基于流行度的边缘优先缓存(IPEC),将请求频率高的块存储在用户的边缘路由器中。
缓存替换策略解决的是当缓存节点需要缓存某一数据包且缓存空间已满时, 应该删除缓存中的哪些内容,腾出缓存空间。
文献[5]介绍了目前在信息中心网络中应用比较广泛地缓存替换算法,如LRU、LFU等。
文献[6]提出了一种基于流行度的置换策略:每次随机的选择两个数据块, 将具有更高流行度的数据块置换, 使得低流行度的数据块更长时间停留在缓存中,保证CCN网络中不同流行度的内容能够分布均匀。
3 ICN中的关键技术
ICN从内容访问需求出发,研究内容命名、名字解析、路由转发、内容分发和内容缓存等技术,实现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3.1 信息命名
在ICN中,内容名字是内容的唯一标识,内容名字必然作为请求分组的一个重要字段。 路由过程中,内容名字成为寻址的唯一标识,传输过程也是基于内容名字进行传输,服务器端按照内容名字返回相应数据。 命名技术可分为扁平化命名和层次化命名两种方式。 扁平化命名指内容命名不具有层次性,采用唯一标识码定义内容;层次化命名指内容按照一种层次关系命名,通过所属层次关系定义内容,易于内容名字的聚合。
3.2 名字解析
名字解析即将信息名字匹配到信息的提供者或源主机。 虽然不用像传统IP网络解析到宿主主机的IP地址,但是仍然需要通过名字解析获取信息的位置,以便数据分发给请求者,所以名字解析仍然是ICN中很关键的一项技术。
3.3 路由
以内容为中心的网络,应具备基于名字对内容进行定位的能力,即基于名字的路由。端到端技术是在现有的IP网络上建立覆盖网络,实现内容的检索和获取,已经隐含了向以内容为中心的网络架构转变的设计思路,其路由的研究也有可以借鉴的地方。这里,沿用端到端路由研究中常见的分类方法,根据是否存在维持以内容为中心的网络节点路由表的拓扑结构.将其网络路由划分为结构化路由和非结构化路由。
3.4 分发
在ICN中, 当多台主机同时需求相同的内容时,路由器会合并需求分组,通过一些处理方式保证内容可返回给多个需求端。 数据分组则根据需求路径返回,由于需求端是多个, 返回时的内容分发方式类似于内容组播。 由于分发源可能为一个或者多个,内容组播可分为单源组播和多源组播。 单源组播如CCN、DONA等采用最近副本或者最优副本下载信息,路由表创建时计算最优路径转发请求分组。
3.5 缓存技术
ICN在中间节点采用了内容缓存技术,其是ICN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大大提高了信息传输效率。
ICN的路由缓存策略分为路径存储(On-path)和非路径存储(Off-path)。
在路径存储中, 信息被缓存在数据转发路径的路由器中;在非路径存储中,名称解析路径与数据传输路径可以异步或者同步(即耦合或非耦合),将数据信息存储在转发路径以外的缓存中, 并且多个中间路由器间能够共同协商存储完整的数据信息, 数据信息因此能够被分块存储,以此来解决缓存空间受限的问题。 根据缓存位置选择,Off-path存储方式又可以具体分为核心缓存与边缘缓存。 核心缓存指数据信息缓存位置以核心路由器为主,边缘路由器尽可能减少缓存信息。 边缘缓存将信息存储在用户接入的边缘路由器中, 当下一次其它用户请求数据信息时, 若边缘路由器缓存中已经保存对应的数据信息, 用户就可以直接从边缘路由器获得数据, 从而保证整个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
4 结束语
当前对ICN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系结构、缓存和替换策略、路由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对路由器的拓扑规划、缓存空间大小分配、缓存空间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多。不对ICN中的路由器进行规划和优化,可能会存在网络拓扑不合理、缓存空间大小配置不合理、内容路由器的缓存空间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因此,网络拓扑的合理设计、各路由器中缓存空间大小的合理配置,以及缓存空间的合理利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未来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George Xylomenos,Christopher N.Ververidis,Vasilios A.siris et al.A survey of 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ing Research[J].IEEE,vol.16(2),2014:1024-1049.
[2]Wei Wang,Yi Sun,Yang Guo et al.CRCache:Exploit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ntent Popularity and Network Topology Information for ICN Caching[J].IEEE,2014:3191-3196.
[3]Hani Salah,Benjamin Schiller,and Thorsten Strufe TU Darmstadt ET AL.Co Mon:A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Improving Caching in CCN.Computer Communications Workshops(INFOCOM WKSHPS),2014IEEE Conference on,April 27 2014-May 2 2014Page(s):213-214.
[4]Sung-Hwa Lim,Young-Bae Ko,Gue-Hwan Jung,Jaehoon Kim,and Myeong-Wuk Jang.Inter-Chunk Popularity-Based Edge-First Cachingin Content-Centric Networking[J].IEEE,vol.18(8),2014:1331-1334.
[5]Podlipning S,Boszormenyi L.A survey of web cache replacement strategies.ACM Computing Surbeys(CSUR),2003,35(4):374-389.
社会化网络服务研究综述 篇8
[关键词]社会化网络服务 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网络搜索 六度分隔
社会化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SNS)是以真实社会人际关系为基础,结合网络虚拟社区的特点,构建的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网络。因此,SNS的核心是现实社会人际关系在网络上的真实映射[1]。SNS已成为Web 2.0技术下最具发展潜力的应用领域之一,蕴含着海量数据是SNS的最大优势,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用户数据挖掘出有用信息为人类社会服务,成为当今社会化网络服务研究领域中的一大热点。本文通过归纳和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阐述社会化网络服务的主要研究领域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1 社会化网络服务的概念
SNS的理论基础源自六度分隔理论[2]和150法则(Rule of 150)[3]。六度分隔理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Stanley Milgram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最多通过6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150 法则最早是由欧洲发源的“赫特兄弟会”提出的——“把人群控制在150人以下是管理人群的一个最佳和最有效的方式”。 依据六度分隔理论和150法则,SNS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目标,扩展自己的社会资源。
社会化网络的定义是Barry Wellman等于1988年提出的“社会化网络是由某些特定群体(人、企业和组织)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4]。目前社会化网络服务的定义为:一种网络服务或应用,用于在互联网上建立人与人的社交关系网络,并能够基于这种社交关系为人与人、人与机器的沟通和互动提供支持,从而为网络用户在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方便有效的帮助。
社会化网络是由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构成的满足社会关系结构特点的网络,从结构上来说是一种以“节点”为顶点、以“关系”为边构成的加权有向图。节点表示对象,一般是人或组织机构等,而边是对象间的某种特定关系。例如,两人互相之间发送过邮件,共同发表过论文,注册同一网络社区等,都可以称他们之间具有某种关系。使用G=(V,E,a)三元组来表示关系网络,其中V(G)是顶点集合,E(G)是边的集合。a为边集E(G)到(0,1]的映射,即 ,称a(r)为边r的权,表示节点关系的紧密程度。社会化关系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2 SNS的研究对象及分类
社会化网络服务的研究对象主要有网络信息资源(如电子邮件、博客、网络论坛、Web页面等),专用网络数据库资源(如中国知网数据库、DBLP数据库等)和专门提供网络社交服务的社交网站(如Facebook、Myspace、人人网、开心网等)。根据这些网络的不同特点,社会化网络服务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4种:
?问答型的社会化网络:以电子邮件、博客、网络论坛、即时通讯工具等为信息源构建的社会化网络属于问答型的社会化网络。这种社会网络关系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简单的文字交流,即问答方式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如人们通过互发电子邮件,在网络论坛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等。
?合作型的社會化网络:主要是通过专业的数据集合构成。这种社会网络通常包含两种节点,即参与者和媒介,参与者通过媒介联系在一起。例如,在专业期刊网络中,论文作者是参与者,他们共同发表和引用的论文是媒介。在科研项目数据库中,科研项目的参与者通过研究课题建立联系。这种网络的特点是具有规范的数据描述和高度的专业性。
?好友型的社会化网络:人们通过在专业社交网站注册会员和添加好友的形式建立起来的社会化网络。这种社会网络成员交友的目的性更明确,并且可以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好友列表。
?开放型的社会化网络:这种社会化网络主要是通过互联网上海量的Web页面间的关系构成的社会化关系网络。开放型的社会化网络需要发现Web页面中的实体(人名、地名、机构、链接等),并且定义、挖掘实体之间的关系。这种网络的特点是信息量大、网络庞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3 SNS的主要研究方向
目前SNS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即社会化网络分析和社会化网络搜索。
3.1 社会化网络分析
社会化网络分析通过分析群体、组织、虚拟社区等其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交互,发现他们的组织特点、行为方式、个性特征等,从而更好地支持这些群体和组织成员间的信息共享、行为交互与协作[5]。
目前社会化网络分析主要有两个研究方向:①对社会网络的参数进行测量,这些参数主要包括网络规模、节点个数、节点之间的距离、节点可达性、中心度、聚类系数等[6]。通过分析比较社会网络的各项参数来揭示网络节点与节点之间的亲密程度和相互作用关系。②通过分析社会化网络结构和内容来发现网络中具有特征的局部结构和关键节点,例如网络社区识别、社团结构发现及核心成员挖掘、情报分析等。
3.2 社会化网络搜索
基于社会化网络和信息挖掘技术的社会化网络搜索,是利用社会化网络的概念和Web信息的内部关系,以人物为中心的信息聚合的垂直搜索,搜索的目的是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抽取出来,针对要查找的目标人物给出围绕该目标人物的信息,包括人物简介、人物关系等内容。
通常社会化网络搜索服务由三大部分组成,即社会化网络构建、社会关系查找和社会化网络可视化。目前已经发布的社会化网络搜索引擎有Spock人物搜索、微软人立方、偶社、搜人网等。
当前社会化网络搜索面临的难点问题主要有:搜索算法的研究、最短路径算法优化问题、信息可视化问题以及信息识别判定等问题。如实体重名问题、实体关系确认问题、同一身份认定问题、外国人名的音译问题、参考信息源的准确性判断和隐私保护等问题。
4 社會化网络服务的应用领域
4.1 犯罪网络分析及敏感社团挖掘
犯罪网络分析作为社会化网络分析的主要研究分支,近年来受到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的广泛关注。犯罪网络分析及敏感社团挖掘系统可以预测犯罪网络规模,确定成员关系,帮助执法机关高效准确地发现犯罪组织成员,找出核心成员,并将其组织结构可视化显示,便于案件的侦破。
文献[7-9]从不同方面和技术角度介绍了国外一些学者在犯罪网络分析中的研究成果:①提出了基于层次贝叶斯推理模型构建恐怖组织网络的方法;②实体抽取技术可以用来从犯罪记录中鉴别罪犯分子身份和地址;③聚类分析方法可以找出使用相同作案手段的犯罪嫌疑人或区分不同的犯罪组织;④偏差检测技术用于发现欺诈犯罪行为,网络入侵和其他的犯罪分析。
国内一些学者也开始了对犯罪网络的研究,文献[10]依据犯罪分子之间的通信行为,采用SPLINE算法和中心度概念挖掘犯罪团伙的结构、核心成员。文献[11]介绍了基于三层过滤模型的邮件挖掘系统。通过对邮件的时间属性、内容信息和地址数据进行逐层分析和筛选过滤,在广度上缩小侦察范围,在深度上加大挖掘力度,从而找出敏感社团结构及其成员组成。文献[12]提出一种挖掘社会网络核心层的方法MCCY,该方法首先删除结点度小于一定阈值的结点,再运用社团结构及中心度分析找出部分网络核心成员,最后结合已删除的结点得出完整的社会网络核心层。
4.2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社会化网络分析为论文、科研合作研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通过对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合作发表论文的网络分析,可以发现研究人员合作的紧密程度、合作的基本模式;发现研究团队结构和团队合作的稳定性及变化;挖掘当前研究热点问题及研究领域等。
文献[13]通过对DBLP数据库提供的XML数据文件的解析,得到协作者最多的作者和出版物最多的作者,并对协作者300人以上的作者建立作者协作网络图,在协作图上挖掘出核心作者,通过研究核心作者近3年发表的论文,得出其研究领域。
文献[14]借助领域专家知识导航平台(FSKC),提出一种基于科技文献的学科团队成员挖掘与识别方法,该方法有助于识别科研团队成员和学科带头人,建立合作关系网络,拓展科研机构评估及分析方法。
4.3 基于Web的人物社会关系搜索
文献[15-16]从中文Web页中提取人名实体,定义3-6种人物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人物间的关系网络,这种人名实体是网页中出现的名人,判断名人之间是否存在关系的依据是判断两个人名是否存在于一个网页、句子或是否由连词连接,对于一些非名人,涉及他们的网页较少,加之人物重名情况较多,所以通过这种方法提取人物关系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目前人物社会关系搜索较为成熟的是微软人立方关系搜索引擎,它可以从超过10亿的中文网页中自动地抽取出人名、地名、机构名以及中文短语,并且通过算法自动地计算出它们之间存在关系的可能性,但这种简单通过人名、地名挖掘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法存在局限性和非真实性。
4.4 其他应用研究
SNS在其他应用领域的研究包括:企业商业情报分析、合作伙伴挖掘、企业营销、客户资源管理等方面[17-18]。客户群的大小决定一个企业的利润和发展前景,任何企业都千方百计寻找新的客户,来扩大其经营规模。通过社会化网络服务所提供的知识可以为企业提供新的潜在客户,通过客户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一个客户找到一个大的客户群,这样无疑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
5 结 语
当前,社会化网络服务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其方法较简单、可靠性差。人类在社会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造成社会关系网络的复杂多样,有时无法用简单数学模型来抽象表达复杂的社会关系,这是SNS研究者面对的最大难题。因此,研究基于多种信息元素、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广泛挖掘社会关系,并结合身份识别技术判断社会关系的真实性,最终建立真实的社会化关系网络,并研究社会关系网络的搜索及可视化成为SNS技术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Staab S, Domingos P, Mika P. Social networks applied[J].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2005, 20(1): 80-93.
[2] Milgram S. Behavioral study of obedience[J].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2(67):371-378.
[3] Dunbar Robin. Grooming,Gossip,and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
[4] Barry Wellman, Berkowitz S D. Social structures: A network approach[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130.
[5] Michael H. Zack. Researching organizational systems using social network analysis[C]. Proceedings of the 33rd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2000:7043.
[6] Newman M E J. Who is the best connected scientist? A study of scientific co-authorship networks[J]. Phys Rev, 2001(E 64): 016131–016132.
[7] Valdis E.Krebs. Mapping networks of terrorist cells[J]. Connections,2002, 24(3): 43-52.
[8] Dombroski M J, Carley K M. NETEST: Estimating a terrorist network's structure[C]. CASOS 2002, Computational and Mathematical Organization Theory, 2002:235-241.
[9] Xu J J, Chen H C. CrimeNet explorer: A Framework for criminal network knowledge discovery[J]. ACM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Systems, 2005, 23(2):202-226.
[10] 唐常杰,刘威,温粉莲,等. 社会网络分析和社团信息挖掘的三项探索——挖掘虚拟社团的结构、核心和通信行为[J]. 计算机应用, 2006,26(9):2020-2023.
[11] 段丹,郭绍忠,李志博,等. 基于邮件分类的敏感社团挖掘技术[J]. 计算机应用,2007,27(12):3039-3041.
[12] 田宏,马朝阳. 基于邮件挖掘社会网络核心层的新方法[J].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10,31(3): 92-96.
[13] 赵彩虹,杨艳. 基于DBLP的作者协作关系挖掘[J].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0,27(4):491-494.
[14] 王衍喜,周津慧,王永吉,等. 一种基于科技文献的学科团队识别方法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1,55(2):55-58.
[15] 姚从磊,邸楠. 一种基于Web的大规模人物社会关系提取方法[J].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7,20(6):740-744.
[16] 邸楠,姚从磊,李晓明. 基于中文Web社会网络的提取、测量与分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2):169-172.
[17] 王云峰. 从SNS到ESN:社会化网络及其在竞争情报中的作用[J]. 情报科学,2010,28(10):1480-1483.
[18] 丁遒劲,鞠英杰. 中小企业基于SNS人际竞争情报解决方案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4):83-87.
【网络文学研究综述】推荐阅读:
网络道德研究综述的论文06-20
欧洲近代文学(综述题参考答案)09-29
网络优化综述07-05
网络故障诊断综述07-11
网络思政文献综述07-19
网络安全技术综述05-14
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综述07-23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综述11-08
网络文学09-22
网络文学批评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