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助推重装产业发展

2024-08-16

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助推重装产业发展(精选6篇)

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助推重装产业发展 篇1

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助推重装产业发展

一、园区的基本情况

旌阳区工业集中发展区成立于1992年,在省、市、区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经过19年的开发建设,园区已初具规模。园区城市规划面积24.3平方公里,位于宝成铁路以西、二环路以东、德天线以南、石亭江以北,建成区面积达14平方公里。园区位于德阳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核心区域,是“四川省1525工程产业园区、成长型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是德阳市申报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主体园区之一。已建成日供水能力3万吨的自来水厂1座、110KV变电站1座、天然气输气站3座(日供气能力达50万立方米),已建设道路25条、近43公里(市区一环路、长江西路延伸段主干道已通车)。园区现有在建道路9条、近17公里。随着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的加速完善,园区承载能力将大幅提升,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

二、产业发展情况

按照“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要求,以机械制造、电线电缆、化工为园区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展开产业园区规划布局,目前已形成机械制造、电线电缆园中园。园区依托二重、东电、东汽等重大装备优势骨干企业,带动一大批协作配套企业,打造成为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特色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装备配套产业园区。以发挥优势产业、优势企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提高产业协作配套水平,推动产业企业形成配套发展、错位发展、互补发展的良性格局为目标。发挥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带动作用,推进产业工艺革新,提高制造能力、加工深度和产业附加值。

2010年底,园区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25.40亿元,同比增长24.70%。机械制造产业工业销售收入占园区工业销售收入的45.84%,电线电缆产业工业销售收入占园区工业销售收入的26.50%。园区规模工业企业达到88户。有机械制造企业215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3户。是国家重装基地产业链配套基地、西南地区重要的电线电缆生产基地和营销中心。

预计2011年底,园区将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56亿元(1-9月已实现117.6亿)。主导产业的销售收入占产业园区销售收入的比重将达到75%以上。

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情况

园区贯彻产业发展“按照集中、集约、集群发展的要求,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基本思路 除了搞好布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外,重视和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帮助园区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特色鲜明,配套协作,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近几年来,园区对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已建立物流、建材、机电、开发建设等公共服务平台。今年已开工建设的有恒大国际商贸城项目,即将开工建设的有西部国际商贸城项目。通过构建服务平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使其能真正服务企业。

●信息化平台 园区通过中国电信搭建园区数字化管理工作平台和园区企业服务平台,2011年6月已投入试运行。通过建设园区协同办公系统、政企互动服务系统、信息专供服务系统等,提高园区内部沟通效率,建立起园区管委会与企业之间信息收集、跟踪、服务、交流的平台,满足入园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企业形象、产品宣传、企业商务运作的需求。

● 物流平台 以中大运业、捷安储运、广翔运业等9户物流运输企业,服务园区重大装备产业。

● 建材、机电城 引进四川恒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成30万平方米的恒大建材城、机电城。一是为园区产业企业的建设提供建筑材料服务,二是为园区重大装备产业企业提供设备、机械零部件等服务。目前入驻商家500余户,年销售收入达15亿元。从业人员达5000人,极大地缓解了园区农转非人员的就业安置压力。

●开发建设平台 以德阳市旌华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园区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2009年成立以来,向工行借款5亿元,建设永定河路、九龙江街、韶山路南段等园区道路,缓解了政府资金紧张对园区基础建设投入不足。今年采取BT模式对外招商,成功地启动了50.08万m²的安置房和沱江路、滦河路的道路建设,总投资10.7亿元。该批安置房建成后,将解决园区一直以来农转非人员住房安置滞后的问题,消除其不稳定因素。

●西部国际商贸城 项目总投资86亿元,建筑面积300多万平方米,是融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大型购物中心、会展中心、星级酒店、金融、商务、电子商务、总部经济、仓储物流、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将提升园区城市副中心现代服务的规模和水平,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恒大国际商贸城 该项目由四川恒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恒大国际商贸城项目,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项目于今年7月动工,预计2011年2月竣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食品、日用百货、家居纺织商贸中心,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四、搭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几点建议

1.建立园区企业服务中心 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建立“企业服务中心”,使之承当“园区公共服务”的职责——企业创办当保姆(协调行政关系——跑腿),发展之中当助手(提供经营信息——献计),壮大起来当保安(维护合法权益——定心)。

2.建立园区开发建设平台 政府参与(财政入股)搭建园区开发建设平台,涵盖从厂房建设、融资担保、员工培训等方面。确保高新技术企业,有社会责任的老板,以最底的成本入住园区发展(标准厂房可以先租后买;资金短缺可以无抵押贷款)。

3.出台相关政策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从土地、规划、能源、政策等方面,针对“省级工业园”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园区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尽快落地建设。从财政投入,税收、行政规费优惠、减免等方面,支持民营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德阳市旌阳区工业集中发展区管委会

2011-11-7

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助推重装产业发展 篇2

笔者信步走进一家小饭馆, 几张桌子围坐着十几个食客。掌勺师傅在电磁炉、电饭煲前忙碌着。这是村民王丽萍的小店。她去年搬进聚合小区后, 就用自家的门面房开起了小饭馆。因为小店位于工业园区附近, 生意非常红火。

为节约资源, 促进社区人口集中, 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 土墙社区被纳入农民居住向社区中心村“聚集融合”工程, 社区内建成两层连体住宅楼120套, 多层住宅楼12栋, 安置居民480户。

土墙社区党委书记张玉国介绍说:“现在, 每户平均居住面积130多平方米, 水、电、路一步到位, 公共设施一应俱全, 电磁炉、洗衣机、空调器、电冰箱普及率在95%以上, 每户村民每月用一百多度电很正常。”

龙都供电所所长王玉兵告诉笔者, 土墙社区电力设施投资达100多万元, 完全参照城市小区配套标准, 10 k V架空线路为绝缘线, 400 V线路为电缆地埋线, 220 V线路直接进户, 避免了树线矛盾, 社区群众用上了“安全电”、“放心电”, 线损率只有3.3%左右。

在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 诸城市供电公司逐年加强农网改造升级建设力度, 推广应用“密布点、小容量、短半径、绝缘化”的供电模式, 积极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进程。改造后, 农村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率分别提高了2.44和0.09个百分点, 线损率降低了2.6个百分点, 充分满足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同时, 城区21条10 k V线路形成“横向拉手、纵向联络”的“十横八纵”网格式供电模式, 被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确定为城区配网自动化建设首批试点单位。

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助推重装产业发展 篇3

【关键词】产业聚集区;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一、选题意义

产业集聚一般是指属于某种特定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 或属于不同类型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理集中。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认为,产业集聚区是指相互关联的产业或企业根据自身发展要求,结合区位选择集聚在城市空间特定区位的产业组织实体, 是产业发展的新型空间载体。其基本内涵包括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和功能集合构建。产业聚集区的两个主要特征就是空间集聚、布局集中和产业关联、协同发展,通过产业聚集区的成片开发,可以实现公共设施共享,引导相关企业集中发展,提高产业的集约化程度,形成产业链经济,构建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提升。为解决石家庄市市管产业聚集区企业共性需求,畅通信息渠道,改善经营管理,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和专业化分工协作,产业聚集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渐提上日程,如何将打造产业聚集区公共服务平台成为基地建设的重要课题。

二、石家庄市管六大产业聚集区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现状

石家庄市管六大产业聚集区自成立以来,主要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截至目前,市管六大产业聚集区(南部物流除外)都已开发公司的形式成立投融资平台,统筹负责基地内的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确保为工业项目运行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

除投融资平台外,有部分基地成立了其他服务平台。装备基地管委会筹资280万元陆续启动建设了“审批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四个公共服务平台,审批服务平台由县各职能部门领导带队入驻,现场办公,集中办理项目单位各类审批事项。南部工业区管委会与河北省科学院在工业区共同设立了研发创新基地,区内企业优先优惠使用合作范围内的新技术、新成果。

三、存在问题

1.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健全

由于个管委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普遍存在公共服务平台种类少,建设不健全的现象,除装备制造基地和南部工业区,其它基地并没有建立除投融资平台以外的公共服务平台,因此基地内的企业并未实现高效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公共设施共享,同时也不能更好的实现集聚、集约、关联、高效发展。

2.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缺乏资金

公共服务平台具有一定的公益性,无法自己解决全部所需资金。目前各基地建设缺乏财政体系支撑,开发公司的融资功能难以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资金难以落实,各基地后续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依然繁重,已建成投用基础设施的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任务日益艰巨,都需要稳定的资金支持。

四、对策研究

鉴于园区飞速发展,为满足企业共性需求,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基础设施平台建设、招商引资机制、融资平台建设、科研平台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平台。

1.基础设施平台建设

坚持“为产业聚集区发展服务、为产业聚集区企业服务、为构建产业新城服务”,提高产业聚集区的外联通达水平;按照产业新城的标准,全力抓好路、电、水、讯、管网等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尽快达到“九通一平”,确保项目落到那里,基础设施就配套到那里,真正把产业聚集区打造成为项目投资、招商引资“磁性”最强的基地。

2.健全招商引资机制

招商引资平台负责向企业提供招商引资、投资洽谈、立项报批和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审批手续的办理服务工作;并协助项目单位做好涉及立项、土地、环保、规划、建设、消防、安监等手续的协调跑办工作和区内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高效的“一站式”优质服务。

3.搭建多元化的融资平台

完善投融资公司职能,为管委会企业提供服务内容,包括:⑴提供创业投资、项目评估、项目融资、项目推荐服务,为初创企业提供整套投融资服务。⑵为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发行债券提供政策咨询、辅导;为企业提供股权融资、租赁融资等各类筹融资信息,帮助中小企业提高筹融资能力。⑶为企业提供会计、税务、评估、律师等中介机构服务信息。

4.加快构筑科研平台

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建设产业聚集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鼓励企业入孵,开展科技创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鼓励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在产业聚集区内建设独立性科研机构,搭建区内所有企业共享的技术研发平台。积极引导区内各类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建立中试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5.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以“公用、共享、协作”为核心,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资源发挥最大效能,节约企业大量的硬件投入和人员投入,减少企业成本支出,帮助企业实现信息化。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主要包括四个子系统:公共信息共享系统、市场开拓系统、投融资担保服务系统、通用设备资源共享体系。

6.建立人力资源服务平台

建立人力资源服务平台,通过整合各类社会资源,融合人才、科技、及其他要素,形成开放、完善的人才事业服务平台。本服务平台共有四个子系统:人才培训服务系统、管理咨询系统、创业辅导系统,主要依托基地所处的区位优势,与周边高校、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专业性服务机构及入驻企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为中小企业服务。

参考文献:

加快园区建设构筑发展平台 篇4

2000年,为加快融入苏浙沪经济圈,宁国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工业向园区集聚”的发展思路,出台了<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决定>.市科技部门把发展民营科技作为科技兴市的突破口,积极从营造舆论氛围、简化审批手续、兑现奖励政策等方面扶持、引导民营科技走向超常规发展.截至2001年底,已有近百家企业在原规划示范区内落户,其中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1家,其它科技型企业20家,民营科技资产总值达数10亿元,技工贸总收入7亿元.涌现了如中鼎、双津、司尔特等民营科技企业集团,初步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化工、机电、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农副产品加工等一批新兴支柱产业. 2001年初,宁国市科技部门又不失时机地提出建立宁国民营科技示范区的构想,在省科技厅、宣城市科技局和宁国市委、市政府及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全力支持下,经过近两年的努力,2002年9月12日,省科技厅正式下文批复同意成立“省级宁国民营科技示范区”.

作 者:宁国民  作者单位:宁国民营科技园 刊 名:安徽科技 英文刊名:ANHUI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2003 “”(1) 分类号: 关键词: 

★ 宁波大学网络教学平台

★ 晋中学院网络教学平台

★ 全国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平台

★ 大学生使用网络社交平台调查分析报告

★ 平台策划书

★ 平台祝福语

★ 构筑新时代的中国精神

★ 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 论我国公证诚信制度的构筑

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助推重装产业发展 篇5

李:比较准确。迁西县位于燕山南麓,长城脚下。是一个典型的纯山区县,境内层峦拔地,河川纵横,其地貌呈典型的山地丘陵景观。境内有潘家口、大黑汀等84座水库。所以“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就是说山场水域面积大、耕地面积少。

迁西是一方历史悠久的土地。有岩龄高达36.7亿年的岩石鼻祖、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大洋地壳遗迹、有距今7000年的西寨文化遗址,折射出滦河文明与辉煌。

迁西是一方英雄辈出的土地。李广曾在这里北击匈奴,戚继光曾在这里镇守蓟镇16年,宋哲元、张自忠等抗战名将曾在这里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大刀进行曲》由此唱响全国。

迁西是一方资源富集的土地。是钢铁大县,全国黄金万两县、是林牧大县,著名的“板栗之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旅游大县,山川秀美、风光旖旎,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是非常一个美丽、令人向往的好地方。

记者:很多市民都知道迁西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那么到底现在咱们迁西县内的旅游景区有多少个,能不能为大家具体来介绍一下?

李:迁西“处处是景点,到处是公园”,可以说是一步一景、一树一景、我们的百年栗树、百年栗林都是非常美丽壮观。目前,经过评定的大小景区及乡村旅游特色点30多家。其中,国家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2家、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3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7个。

记者:县政府在发展这些景区的时候,是如何因地制宜,使每个景区都有鲜明的特色的呢?

李:我县自然景观独特,人文底蕴丰厚,在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和景区建设中,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板栗文化、滦河文化等地域文化,突出“宗教朝圣游、滨水度假游、长城寻梦游、魅力乡村游、生态休闲游”五大主题,始终坚持“因地制宜、错位发展、特色鲜明、打造精品”的原则,瞄准市场定位,深层次挖掘、高站位规划、高标准建设。打造了以宗教、旅游相融合的4A景忠山、长城边塞文化为内涵的青山关景区。同时,又打造了以喜峰口长城抗战为历史内涵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喜峰雄关大刀园,自然文化、生态和旅游相融合的五虎山,民族风情、农业和旅游相融合的太阳峪国家乡村旅游示范点,以国学文化为主题的马家沟国学村等一批相对成熟的A级景区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旅游产品体系不断丰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记者:李县长认为,迁西的休闲旅游产业特色有哪些?迁西县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李:迁西县被河北省政府列为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19个特色县之一。我认为迁西的资源特色主要体现在“灵山”、“秀水”、“长城”、“栗香”四个方面。“灵山”,迁西境内山势连绵,峰峦叠翠,有景忠山、凤凰山、五虎山等历史文化名山,自然环境优美,文化积淀深厚。“秀水”,迁西水资源丰富,境内有滦河、长河、洒河、清河、横河、还乡河等6条主要河流,而且还有大中小型水库84座,有“百库县”之称,是个水资源富集的地区。“长城”,明代长城在迁西境内有106公里,分布15个关口、203座敌楼、41座峰火台,这里不仅有羊马圈、72券楼、监狱楼等,还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水下长城奇观,万里长城最精致的古堡,荟萃了明代长城精华。“栗香”,迁西的乡村物产丰饶,民风淳朴,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乡村景观魅力独具,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全县有板栗树4000万株,年产4万吨,迁西栗花节成为宣传迁西、推介迁西旅游的一个亮丽名片。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谋划,把旅游业作为迁西的第二大支撑产业来打造,并作为未来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塑造“诗意山水?画境栗乡”品牌,突出宗教、滦水、长城、民俗四大资源特色,着力建设北部长城文化旅游产业带、中部水韵文化旅游产业带、南部生态休闲文化旅游产业带。

记者:能否为大家来介绍一下乡村旅游发展,迁西县是如何将农家文化和旅游产业结合在一起的?

李:为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结构,推动旅游业态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我们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依托“山、水、城、林、村”休闲旅游资源,以“巩固扩大周边城市市场,拉动本地旅游消费市场”为目标,大力发展具有迁西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启动实施了乡村旅游“十村十点”示范工程。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等纲领性、指导性文件,明确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使我县乡村旅游在发展之初就步入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初步形成了以滨水休闲、山地休闲、长城度假、农业观光为特色的四大乡村旅游系列产品。

我们主打休闲游,游客到生态景点去“亲自体验农家活”、去欣赏“农家乐生态文化”、去吃顿“农家地方土菜”、去拎回“贴着不同标签的农家土特产。”通过举办活动,打造精品农家文化,宣传和推荐当地特色农产品,解决农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地方农业产业化发展。

2012年,我县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截止目前,我县有农家乐经营户210家,各经营户平均年收入在3.5万元,最多的达40万元。

记者:依托旅游资源发展自身特色文化,把文化和旅游结合在一起,更让游客们在游览山水的同时,感受到人文的气息。李县长,在迁西有哪些地方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出色?

李: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而没有旅游的文化则缺少活力。旅游的优势体现在市场,文化的优势体现在内涵。站在旅游的角度看,抓住文化就抓住了核心价值;站在文化的角度看,抓住旅游就抓住了一个巨大市场。

nlc202309020226

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我们在2012年实施了“旅游文化提升年”,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充分融入文化元素、挖掘文化内涵、体现文化创意、彰显文化特色,打造旅游产业文化品牌,提升旅游产业层次,推进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境内长城的保护和利用,2011年我县就启动了青山关长城修复工程,并请河北省古建所先后对青山口、榆木岭、大岭寨等段长城进行了野外勘测,积极包装项目向上级申请长城修缮资金,目前青山关一期长城修缮项目已通过国家文物局立项批复。

记者: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占据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李县长,下一步在旅游经济的转型升级方面,县政府有哪些工作思路?

李:在现有的旅游资源基础上,下一步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积极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对接,谋划实施一批文化旅游项目。以建设北部长城、中部水韵、南部生态休闲三大旅游文化产业带建设为核心,重点推进滦河谷生态休闲旅游集聚区、景忠山宗教文化旅游区、大青山关旅游区、黄金文化产业园、喜峰雄关大刀园、凤凰山民俗文化旅游区、滦水湾景区等7大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

二是积极推进旅游产业与城市建设对接,把迁西县城作为全县的旅游集散中心、服务中心、核心吸引物来建设,打造休闲度假、娱乐、购物、餐饮、住宿等更多的旅游产品。

三是积极推进旅游产业与新农村建设对接,打造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区域性整合,品牌化开发建设,重点打造“绿野飘香”、“秀水田园”、“栗林花海”、“长城人家”四大乡村旅游品牌。

记者:今年,迁西县政府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旅游产业的哪些方面?会在哪些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李:今年迁西旅游工作的重点是,以“生态兴旅、绿色崛起”为总目标,以“生态旅游年”为主题,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市场拓展为驱动,塑造“生态休闲”旅游品牌,进一步提升我县旅游产业整体素质。计划全年接待游客2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6亿元,比2012年分别增长19.8%、21%。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按照《迁西县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迁西县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县政府还要继续加大旅游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今年县财政拿出2000万元作为旅游发展资金,鼓励支持旅游产业发展。

二是改善境内交通环境。在北部长城文化旅游产业带,启动建设百公里国际长城步道项目,包括自驾绿道、长城步道、生态廊道等三条绿道。三条绿道沿线增设观景台,建设自驾营地、集散中心和应急救援系统等旅游服务设施,目前正在勘查设计。同时,着力解决好迁西旅游交通“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制约,着力解决干线公路到旅游景区以及景区与景区之间的旅游交通问题,满足自驾游需要,逐步构建畅通便捷的自驾游交通体系。

三是加强旅游资源保护。划定重点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区域,包括新集南部、花院、新庄子东部构成的南部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区域;罗家屯五虎山、滦河下游湿地区域;栗香湖两岸区域;金厂峪、麻达峪至凿子岭沿线区域;窟窿山及周边区域;汉儿庄杨家峪、尖山峪、路庄、孟子岭区域。构建四条生态景观廊道,对照上述区域,出台保护办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记者:李县长,你认为未来迁西旅游产业应该如何发展?走出怎样一条特色的道路才能让迁西的旅游产业发展更加健康和谐?

李:把旅游业作为迁西的第二大支撑产业来打造,着力建设北部长城文化、中部水韵文化、南部生态休闲等三大文化旅游产业带,北部长城文化旅游产业带要依托长城人文特色,将长城沿线区域作为一个大项目来规划设计,加快大岭寨—榆木岭—青山关道路新建、邦宽线修补等交通道路项目建设。中部水韵文化旅游产业带要在上游不断巩固提升潘家口十里画廊等旅游项目,在中游强力推进滦水湾景区开发建设进度,在下游加快滦河谷生态旅游聚集区项目建设,把潘家口、大黑汀、滦水湾、滦河谷一线打造成独具迁西特色的水韵文化展示区。南部生态休闲文化旅游产业带大力发展果品采摘、农事体验等项目,亮出“花果之乡、生态田园”的金字招牌。要加快彭李西线拓宽改造及新花线翻建等交通道路项目建设进度,打通“葡萄沟”、建设百花谷,带动南部地区大发展。

建设环京津独具魅力的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和中国生态旅游名县。下一步,我们坚持以“生态为本,以特色为根,以文化为魂,以项目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化旅游发展原则,着力抓好“资源整合、项目建设、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服务提升”等重点工作,加快推进迁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坚持走以生态发展为引领,旅游休闲为特色的文化旅游发展之路,争做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

一是积极推进绿色发展。迁西旅游最大优势是生态,“卖”的是生态是绿色。在旅游业从传统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型,旅游形式从景区目的地旅游向无景区漫游转换,旅游过程从注重观光游览向注重内心体验转移的发展背景下,充分发挥迁西大山大水、真山真水、青山秀水的生态资源优势,努力构建以自然生态为支撑的大景观、大景区、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格局。

二是积极推进跨越发展。按照“一核、三带、六区”空间布局,整合旅游资源、聚集旅游要素。加快旅游与文化、农业、林业、体育、交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三是积极推进业态创新发展。研究把握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内在规律,面向细分的客源市场和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不断推进业态创新、产品创新,打造休闲度假、山体运动、娱乐康体、影视动漫、森林旅游、滑雪旅游等新业态产品,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大“引擎”助推大埔加快发展 篇6

引擎一:强力推进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路通财通。以前是山路十八弯,随着梅大高速2013年底通车到大麻、2014年到三河,肯定会带动汇城的旅游和经济的发展,大家的生活水平也会逐步提高。我们要全力支持。”家住三河镇汇城村的村民饶伯指着正在建设中的梅大高速大埔段对记者说。据了解,该县“基础设施大会战一揽子计划”,仅13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就计划总投资215.7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49亿元。

“随着梅大及东延线、大潮、大漳、大丰华及三条一级路的建设完成,大埔成为了珠三角通往海西区的桥头堡,后发优势明显,经济‘起飞’指日可待。”谈及大埔今后发展时相关负责人充满信心地说。

引擎二:加快产业园区扩能增效

钩机、压路机等大型机械正加紧施工,车辆来回穿梭……日前,记者到桃源陶瓷工业小区首期施工现场,看到了一片热气腾腾的建设场景。富源、昌隆、吉玉等陶瓷企业车间生产火热。“桃源陶瓷工业小区首期100亩土地平整基本完成,12米的工业大道正抓紧建设,3-4家增资扩产的进驻企业已全部落实,预计建设完成后可实现增值6000多万元。”桃源镇党委书记张回理说。

桃源工业小区只是该县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推进五业并举发展、实现扩能增效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按照“一心三基地”的产业发展布局,该县正推进“三园一小区”规划建设,深入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引导发展生态适宜型产业,打造生态经济综合体。2013年前三季度,全县共引进项目31个,计划投资总额约24.3亿元。

引擎三:全力加快城市扩容提质

万川翰林综合体、中华广场、和谐华府、东城上品……系列城市综合的动工建设,不仅加快了城市扩容提质,城市经济也已成为助推经济发展的有力新引擎。

据了解,在建设“小县大城”过程中,按照“四片三区三园”10个功能区组团发展的思路,该县通过规划引领、文化旅游、交通公路、商贸地产、基础设施等项目驱动,把县城规划控制区面积由原来的6平方公里“扩容”到10平方公里,加快县城扩容提质步伐,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和档次,一个宜居宜商宜游的“国际休闲慢城”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投资兴业、休闲旅游。

上一篇:圣诞节那晚作文下一篇:锂电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