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ysqli_fetch_assoc()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mysqli_result, boolean given in /www/wwwroot/qikantianxia.com/e/action/CCYip.php on line 71
产业体系构建(精选12篇)

产业体系构建

2024-09-29

产业体系构建(精选12篇)

产业体系构建 篇1

日前, 得力集团有限公司经过紧张筹备的2009年第三次订货会召开了, 近200种新产品于订货会后在国内文具市场集中亮相。

这些“得力文具”, 是得力集团和当地70余家文具企业共同协作的成果。第三季度, 得力与合作伙伴们迎来了新的利润增长期。

去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袭来后, 在龙头企业得力集团的引领下, 宁海文具产业开始了转型升级之旅。

文具是宁海的支柱产业, 大大小小文具企业有420多家,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2家, 托起了一个年销售额50亿元的块状经济。

但是, 这个产业大而不强, 形聚神散, 多数企业以出口和贴牌加工为主, 习惯于“单兵作战”。在金融危机的“海啸”中, 不少企业“呛水”, 有的走到了生死边缘。

关键之时, 得力集团站了出来, 以品牌为纽带, 将一只只“小舢板”组合起来, 打造“联合舰队”闯市场。

天虹是宁海一家“专业化走到极致的企业”, 只做一种产品———长尾票夹, 做到了全国老大, 产品全部在欧美市场贴牌销售。

金融危机爆发后, 外贸订单一路下滑的天虹和得力成功联手。得力把长尾票夹的生产全部交给了天虹, 一年下单5000万元。

“我们产品线单一, 一无品牌二无渠道, 短时间内转内销根本不可能, 借助得力, 我们内销已占全部销售的1/4, 顺利度过了危机。”在总经理郑崇廷看来, 天虹是这次合作的赢家。

对得力总经理娄甫安来说, 这次牵手, 得力也是赢家:“我们是综合性文具供应商, 不可能全部产品都自己做, 即使勉强做长尾票夹, 也不一定做得过天虹。”

在中国文具之都宁波, 得力集团的特立独行在于, 它十余年来孜孜以求深耕国内市场, 拥有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

“全国已经有30家分公司, 还有60个办事处, 覆盖全国一二三级市场。”娄甫安称之为“植根中国”计划。

按照这个计划, 得力与它的合作伙伴们共享的不只是渠道。得力有强大的研发能力, 在宁海建立了六大研发中心, 还成立了上海得力工业研究所, 在韩国成立了平面设计工作室。

这些研发资源也通过得力的“订单”, 实现了与宁海十多家合作伙伴间的共享。

“YOCOO”, 中文名“优酷”, 是得力韩国平面设计工作室研发的一个学生品牌。支撑这个年销售额上亿元品牌的, 是十多个研发人员, 其余由宁海十多家文具企业分工协作完成。

在得力集团的产品陈列室, 面对各种新颖别致的新产品, 娄甫安如数家珍:液体胶是“津华”做的, 固体胶“振博”做的, 铝尺“蓓蕾”做的……得力集团的这些合作伙伴, 都是各自领域的“制造专家”, 他们共享了得力的研发和渠道, 依靠得力这棵“大树”快速进入国内市场。

“宁海文具产业正由原生态的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宁海文具协会副秘书长应宏波说, 一个以得力为龙头、越来越多中小企业参与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已具雏形。

今年1至7月, 得力集团完成销售额12.5亿元, 同比增长12%, 利润同比增长60%。同一时期, 宁海文具企业出口下降了11%, 国内市场销售却逆势增长32%。

“订单”是这个产业分工协作体系的基础。得力还在酝酿管理和理念等无形资产的输出, 加强对供应链的培育和控制, 并且尝试与供应商共同制订行业标准。

“中国文具业处在一个转折点上。”娄甫安说, 就像10年前中国彩电行业洗牌前夜, 得力将和宁海文具产业共同提升, 参与中国文具品牌竞争时代市场秩序的重构。

专家论道:合作打造产业集群

宁波市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方建新副研究员

一个宁海县就有文具企业400多家, 形成了文具产业块状经济。在我们宁波, 类似的块状经济还有不少。这些块状经济繁荣的背后, 正是中小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

但是, 这些块状经济中的民企, 数量多、规模小, 在经营上也习惯于“单兵作战”, 同行之间合作不多, 甚至还出现了恶性竞争。这一现象, 与宁波传统的“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文化不无关系。应该说, 在创业初期确实需要这样的闯劲, 也加速了块状经济的形成。然而, 从长远看, 企业发展更需合作, 合作才能产生共赢。

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 宁波民营企业各自为政、整体不强的格局不堪重负, 一些企业遇到了生存危机。得力集团发挥龙头企业效应, 抱团合作不仅帮助了同行企业, 也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 提升了区域产业竞争力。这充分说明, 块状经济中的民企必须通过集聚与合作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集聚与合作, 正是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关键之时, 既需要像得力集团这样的大企业站出来当“大哥”, 也需要同行中小企业甘于当“配角”, 相互间分工合作, 取长补短, 优势互补, 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 才能获得新生。

产业体系构建 篇2

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加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产业体系。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关键是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发展方式转型,加快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体系。具体来说,可以从五个角度理解和把握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实体经济是现代产业体系成长的沃土。只有植根于实体经济,特别是强大的工业基础之上的现代产业体系,才具有强大的活力和生命力;二是结构优化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根本特征,这包括三次产业比例协调,轻重工业比例合理,行业内部构成合理,也包括大中小微企业协调发展,区域布局合理优化;三是创新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力量;四是绿色低碳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要求,现代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特点,促进产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应当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使命;五是吸纳就业能力强是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鲜明特色,中国作为人口大国,通过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体系,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工业实力大大增强。

健康产业亟需构建社会信用体系 篇3

第一、我国健康产业潜力巨大但处于初级阶段。健康产业是当代各国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涉及医疗服务、医药产品、保健用品、医疗器械、健康管理等多个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生产和服务的领域,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的发展已经达到GDP的10%以上,但是在我国还不到国民生产总值的5%。

健康产业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产业中的朝阳产业。众所周知的卫生医疗服务,健康产业增长点突出表现在营养保健品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老年健康产业将占重要的地位,健身娱乐成为大众化的健康途径。此外,健康产业的一些相关行业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促进就业,增加税收和劳动者的收入等有重要的作用。

虽然我国健康产业发展迅速,但是仍然处于比较传统的初级阶段,存在以下突出的问题。一是高端医疗资源较少,集中在大中城市;二是社会对健康产业的投资严重不足,特别是养老产业;三是全民健康水平亟待提高,目前中国1/4以上的人面临着肥胖病症的困扰,此外癌症,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成为主要健康威胁,因此具有治未病功能的各种健康产品和服务产业必须加快发展。

二、快速成长的健康产业需要社会信用体系保驾护航。健康产业涉及众多的领域,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法律法规的标准严重滞后,特别是信用体系的建设落后,导致了健康产业相关行业的经济秩序混乱,如保健品、健身、美容、休闲旅游等行业,都出现不少食用安全、商业欺诈、侵害消费者的权益等事件,制假售假,虚假广告等现象,在一些行业普遍存在,行业的潜规则不断浮出水面。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消费的基础,市场化水平越高,对社会信用体系的要求也越高。健康产业关系到食品安全和消费安全,是重要的民生行业,要想获得又快又好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在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方面下大力气,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市场环境,为行业的加快发展保驾护航。

三、健康产业的信用体系正逐步规范完善。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政府相关部门,指导行业组织建设信用建设工作,商务部和国资委在指导行业协会,包括健康产业有关的协会开展信用建设工作,其中信用评价是其中重要的工作之一;二是行业组织要发挥政府和企业的桥梁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帮助企业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三是行业自律,要大力开展信用评价工作,建立企业信用档案,提升企业信用管理水平。

目前,保健行业的市场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行业信用体系逐步形成。由于保健行业涉及领域宽广,企业众多,虽然在信用建设方面取得较大的成绩,但是人们对保健品信用的程度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往往有极少数企业被曝光或者是媒体的不实报道,使整个行业的形象受到损害,甚至导致重大的危机。

健康产业的信用体系建设任重道远。政府相关部门要履行职能加强沟通,行业组织发挥作用,各企业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我相信,有完善的信用体系做保障,我国的健康产业一定能够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产业创新体系的构建机理研究 篇4

因此, 本文将介绍产业创新体系的基本内涵, 基于此来说明产业创新能力的评价维度。不同的产业部门因自然条件、区位、知识和技术累积的差异, 以及与非企业组织在知识和技术上联系程度的差异, 呈现出不同的创新能力。因此, 明确产业创新体系中的内涵, 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

1 产业创新体系的内涵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创新活动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创新不再是由单个企业来完成, 众多的行为主体开始参与到企业的创新活动中。Chesbrough (2003) 最早提出开放式创新, 这种创新形式是指企业利用外部思想进行创新, 与合作伙伴一起创新, 分担风险和共享盈利。企业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 创新可以在企业以内和企业以外进行。开放式创新是相对于封闭式创新方式而言的, 明确了企业创新源的多样性。而产业创新体系为这种企业多元化的创新源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产业创新体系是一个由异质的行为主体为了产生、吸收和利用新的和现有的技术以及创造、生产和利用新的和现有的产品, 通过市场的和非市场的互动过程, 形成“新的”创新部门。异质的行为主体包括个体和组织。组织包括企业和非企业组织, 例如, 大学、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等等。这些异质的个体和组织具有特定的知识和技术基础、能力, 在创新活动中具有互补性。孙晓华和周玲玲 (2010) 根据2006年对中国36个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 发现企业的异质性与产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 异质性程度越高, 产业创新能力也越高。

Malerba (2007) 运用产业创新体系的研究框架, 构建了知识和技术、行为人和网络以及制度三个维度, 对制药、生物技术、电信设备、服务业、化工、软件和机床的产业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分析, 发现知识作为创新活动的基础, 在产业间表现出极大的差异, 同时产业的知识基础随着时间在不断变化, 从而影响到产业体系的边界和产业结构的动态变化。在这些产业中, 由不同的行为主体提供了丰富的、跨学科的和多种创新知识的来源, 除了企业, 其他组织在创新活动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 大学在基础研究和人力资本的培养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生物产业和软件产业中, 大学甚至是新企业诞生和创新的源泉。制度影响所有产业的技术变化率、创新活动的组织以及产业体系的表现。任声策 (2013) 借鉴产业创新体系的框架, 比较了中国通信设备产业和医药产业, 从产业知识基础、行为人和网络、制度三个角度, 解释两个产业创新能力差异的原因。

2 产业创新体系研究方法的来源

产业创新体系的方法源于演化理论和创新系统。演化理论认为学习和知识是经济系统变化的最关键因素, 经济动态、演化过程和转型是其研究的核心。因为“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在不确定的和变化的环境中行动、学习和搜寻, 必须依靠由学习和知识累积所形成的能力来加以应对, 不同的行为主体知道不同的事情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理论还强调认知方面对行为的影响, 如信念、目标和期望, 认知会受到以前的学习和经历以及行为人活动所处环境的影响。所以, 学习和知识意味着行为人在经历、能力和组织方面的异质性, 由此决定了他们差异性表现的持续性。三种驱动经济变化的过程处于演化理论的核心, 分别是:第一, 技术、产品、企业和组织的多样化创造的过程;第二, 模仿的过程;第三, 选择的过程。所以, 演化理论特别强调与科学和技术相关的机会条件, 同时也强调知识基础是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制度背景。因此, 行为人的学习、行为和能力受到了技术、知识基础和制度的约束。

产业创新体系方法的另一个来源是创新体系。创新体系强调关系和网络是创新和生产过程最关键的因素。这一体系认为创新是一个各种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强调在这一创新过程中, 企业并不是孤立的, 创新被看作是一个企业与其他企业以及非企业组织 (如大学、研发中心、政府机构、金融组织等等) 集体互动的过程。这些主体的行为同样会受到制度的影响。这种方法特别强调跨学科的方法, 用历史的视角, 并且把学习看作是创新最关键的决定因素。所以, 产业创新体系融合了演化理论和创新体系的精髓, 提出了构建产业创新体系的三大基石:知识和技术、行为主体和网络、制度。

3 构建产业创新体系的三个维度

3.1 知识和技术

任何产业都具有特定的知识基础、技术和要素投入。从动态的角度来看, 知识和技术是产业边界分析的核心问题。知识和技术是创新的最基础的要素。而创新在产业中变换的速度很快, 导致产业的边界不断变化。企业与非企业组织之间的联系和互补性, 改进了产业体系真实的边界。产业创新体系的行为主体之间的互补性, 无论从需求, 还是生产水平, 都体现了相互依赖性和反馈机制, 这些构成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源泉, 促进了产业创新的良性循环。一个产业拥有的知识和技术来源越广泛, 越有助于其获取有利的技术机会。

3.2 行为主体和网络

一个产业部门由异质的组织和个体构成。个体包括消费者、企业家、科学家和工程师等等。组织包括企业 (如使用者、生产者和要素供应者等) 和非企业组织 (如大学、研究机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贸易联盟或者技术协会等等) , 包括大的组织的分支机构 (如R&D或者设计部门) 以及社会团体 (如产业协会) 。

不同的行为主体具有特定的学习过程、能力、信念、目标、组织结构和行为的特征。他们通过沟通、交换、合作、竞争和指令过程互动, 在产业创新体系内的联系是通过多种市场或者非市场的关系实现。这种关系的类型和结构以及网络在产业间具有明显的差异, 因为产业间具有不同的知识基础、相关的学习过程、基础性的技术、需求的特征以及关键的联系和动态的互补性。所以, 从产业体系的角度来看, 创新被看作是一个过程, 包括广泛的多样化的主体, 为了实现与创新相关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而系统互动的过程。

3.3 制度

制度对行为主体的认知、行动和互动形成了约束。制度包括成文和不成文的规定, 表现为规范、规则、法律、标准、共同的习惯和既定的做法等等。从对行为主体的影响上来看, 制度的范围可能包括从强制执行的到行为主体互动创立的 (如合同) , 从较强的约束力到较弱的约束力, 从正式的到非正式的 (如专利法或专门的规则相对于传统和惯例) 等等。

从创新的角度来看, 很多制度涉及国家层面, 如专利制度, 也有针对特定的产业部门, 如税收政策。从这个角度来看, 国家的制度和产业的体系成为最重要的方面。首先, 国家的制度, 如专利体系、知识产权或者反垄断法在不同的产业对创新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其次, 相同的制度在不同的国家可能具有不同的特征, 所以对创新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再次, 国家制度制定的导向是更好地满足产业创新的需要。但是在某些方面, 国家层面的制度可能约束特定产业创新的发展, 可能导致国家的制度与行为人意愿以及产业需要发生错配。最后, 国家制度和产业制度可能相互转换。一个产业的制度, 对于一个国家在就业、竞争力和战略意义及其重要时, 可能会上升而形成国家层面的制度。

4 结语

综上所述, 产业创新体系的框架强调了五个方面:第一, 从知识和技术的角度, 关注产业的供给能力, 强调市场需求的影响, 注重对产业创新能力的基础以及对产业创新的商业化过程的分析;第二, 强调了除企业以外的其他行为主体在创新中的作用, 注重对创新网络的分析, 强调多样化创新源对产业创新的重要性;第三, 同时认为市场和非市场的互动同样重要, 非市场化的活动对知识和技术的获取具有重要作用;第四, 非常注重制度的作用;第五, 认为产业的边界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 通过多样化的创新和市场的选择过程, 使产业发生动态的变化, 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Hery W Chesbrough.Open Innovation[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03.

[2]孙晓华, 周玲玲.企业异质性与产业创新能力——基于我国36个工业行业的实证检验[J].产业经济研究, 2010 (4) .

[3]Franco Malerba.Sectoral systems of innovation:a framework for linking innovation to the knowledge bas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sectors[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 2007, 14 (1-2) .

产业体系构建 篇5

1生态工业园相关概述

生态工业园,是以工业生态学原理、循环经济理念以及清洁生产要求为指导,以工业布局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产业生态理论、城市化理论和增长极理论为核心,从源头上减少能源消耗总量,过程中着力构建区内循环经济产业链和生态网,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循环体系,从而实现污染物减量排放、区域清洁生产、生态环境优美最终目标的一种固定区域。园区内,各个企业通过物流或者能流的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一个企业的副产品或生产废物在其他企业循环进行利用,从而实现设施共用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分配。

2生态工业循环经济模式

2.1生态工业园区分类

根据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指南,生态工业园区可分为行业类、综合类和静脉产业类三大类。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是指在该生态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很多是同行业的企业或者是行业相关性企业,这些同类型企业和相关性企业构成的共生系统,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区通常以一个或者几个核心企业来进行物质或能量的相互转换;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通常是在经济技术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进行大力改造形成的具有高新技术和经济技术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区,该园区内由很多不同行业的企业所组成;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是指园区内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通过先进的技术将其转化为可以重新利用的资源或者产品,从而根本性的实现废物或副产品能够重复的运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这类生态工业园区的.核心理念是降低环境污染为主,在园区内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化。

2.2综合生态工业园区相关特点

综合生态工业园在我国属于数量最多的生态工业园区,占据着主体的地位,也是我国生态产业发展中的典型特色标志,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我国共有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54个,高新技术开发区53个,省、市级多达上千个,这些工业开发区中近8成都为综合生态工业园区。综合生态工业园区和其他两类园区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首先园区内产业类型更加丰富,产业链条的丰富性能够极大的弥补各个企业和行业的缺陷,从而更容易的形成产业链互补,进而根本性的实现了产业横向耦合,纵向闭合的产业格局,这更加有利于园区内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同时综合类的生态工业园区中在循环经济规划时强调高效率、低消耗、低排放,整体循序的方式是资源――产品――废物――可再生的资源――产品,这种集约式的循环模式替代了原有的资源――产品――废弃物不循环的方式,能够极大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2.3综合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体系构建

对于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来说,园区内的循环经济体系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的三个方面:企业方面、园区方面和社会方面。企业方面,以企业内部清洁生产为主,在企业内部实现小循环,首先需要企业在日常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严格按照生态相关规范进行,在企业内部加强清洁生产管理和监督,从企业生产源头重视资源循环利用,实现资源充分的分配和配置并重复的使用,减少资源闲置和浪费,再通过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以保护生态环境;园区方面,以工业代谢原理和共生原理建立起企业和企业间的物质中层循环,从而使园区内的各个企业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以及相互交换利用各自的副产品或生产废物,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共生循环组合,并在该基础上不断的对工业产品间的信息、能量、物质进行集成,不断的延长循环的链条,形成一个更大、更全面、更科学的循环体系;社会方面,在生态化工业园区内实现资源中层循环过后需要充分的将整个区域的经济和生态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努力的探索适合当前社会经济背景,当地的生态环境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不断的促进生态园区中经济、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促进全面发展。

3案例分析

3.1旬阳县生态工业园区简介

陕西省旬阳县位于秦巴山区,地处汉江中上游,是国家秦巴连片贫困带、主体功能区规划限制开发类和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重大,加快发展需求迫切。旬阳县生态工业园区是陕西省政府批准的全省首批重点建设的县域工业园区。园区毗邻县城以北,以旬河为主轴,曲水环绕,顺势而建八个工业小区,规划总面积17.8km2,其中可建设面积10km2。始终坚持立足县域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按照生态化、循环化的发展要求,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工业园区化、资源循环化、产业集群化、人口城镇化发展路径,努力建设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烟草加工、水泥建材、生物制品五大循环产业集群。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20.6亿元,其中规模工业产值69.1亿元,实现税收12.7亿元,就业10503人。园区呈现工业快速发展、产业配套发展、企业聚集发展的良好态势。

3.2园区五大循环产业初具规模

按照一个小区布局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培育一个龙头企业,形成一批企业配套,上下游规模匹配、能源相互利用、产品互为转换、工艺上下对接、设施企业共享的模式,重点建设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烟草加工、水泥建材、生物制品五大循环产业。以大地复肥、中科纳米公司为龙头,5万吨锌焙砂、10万吨硫酸、3万吨纳米氧化锌、30吨铟锗回收等项目为载体,建成集铅锌矿采、选、冶和纳米材料与铟锗回收利用为一体的新型材料循环产业链,20实现工业产值12亿元。以旬阳10万亩优质烟叶基地为基础,以陕西中烟旬阳卷烟厂为龙头,依托烟厂整体技改,形成集烟叶种植、收购、复烤、贮存、陈化、制丝、卷制、副产品综合利用于一体的烟草加工循环产业链。规划期末工业产值将突破50亿元,税收20亿元以上,建成西北最大的优质烟叶生产加工基地。以尧柏水泥公司为龙头,以西安中材公司、平安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宏德水泥制品有限公司、鼎升建材服务公司、平川护栏公司、旬阳百通运输公司等企业为配套。依托年产200万吨水泥生产、年产100万m3商品混凝土、年产10万米仿木护栏和年产20万m2渗水砖等项目,形成集石料加工、水泥生产、水泥制品、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循环产业链,建成陕南最大的水泥建材生产基地。以陕汽集团旬阳宝通公司为龙头,陕西亨通铸造公司、旬阳宝利机械公司、旬阳科通电线电缆公司、旬阳嘉丰铸造、旬阳长江驾校等企业和家庭配件加工园协作配套。重点建设5000辆专用车组配、100万件汽车零配件生产加工、100万件汽车排气管和20万千米电线电缆等项目,形成以旬阳铁矿原料为基础、以铸件、配件生产加工为主导,形成集铸造、合金、配件加工和汽车组装一条龙的装备制造循环产业链。以祝尔慷富硒食品、紫薇花卉、新森林、健兴魔芋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以“林下种药养禽→产品仓储保鲜→产品精深加工→市场销售”为循环体系,按照“龙头企业+协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形式,形成集种、养、加、销为一体的生物制品循环产业链。

4结束语

构建我国游艇产业链保险体系思考 篇6

关键词:游艇;游艇产业链;游艇保险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7.007

1 游艇产业保险发展现状

1.1 游艇产业链概述

游艇产业链是以分工协作为基础、以游艇相关产业联系为纽带、以游艇企业为主体的链网状产业组织系统。它是融合生产制造业和商贸服务业的产业群。一条较完整的游艇产业链涵盖上游产业,包括:游艇设计、游艇技术研究、游艇制造产业、游艇装配工业;中游(核心)产业,包括:游艇配套设备,如专用发动机、专业仪器仪表、帆具、安全设备等附件,游艇的销售产业,如游艇销售公司、游艇展商、游艇网站、游艇信息服务、二手游艇经营等,消费服务产业,包括:游艇俱乐部、游艇驾照培训和考核、游艇保养维护、游艇租赁等;下游产业,包括:游艇运输、报关及仓储服务、专业保险、水上运动装备等支持服务类产业。

1.2 我国游艇保险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游艇业快速发展,我国逐渐成为全球游艇经济新兴地区,游艇产业链各个链条上的相关产业经济也在不断前进,然而游艇保险业的发展步伐却跟不上游艇行业整体前进的步伐。

中国游艇保险市场从发展之初至今有了一定的发展,国内几家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如: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平安保险、中国太平洋保险等保险业巨头都有成功赔付的案例。如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关于游艇保险的第一个索赔成功的案例是在2008年,其承保厦门一艘豪华游艇,由于该游艇发生船体刮擦,属于其承保范围之内,因而其按照双方签订的游艇保险合同赔付8000元人民币给投保人。

1.3 游艇产业保险的作用

游艇价格从几十万元至几千万元不等,高价值意味着高风险。在形成一条完整的游艇产业链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多样的风险,如上游的制造产业中可能出现建造期遭遇自然灾害或人为原因的损毁,游艇在停靠和经营中都有可能遭遇意外造成游艇损伤甚至造成第三方人身伤亡或财物损失,游艇码头也有可能发生人员落水溺亡等事故,这些不仅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还可能造成法律纠纷。2014年由于受到强台风“威马逊”的影响,使海南部分游艇码头遭受重创,停靠在码头的受灾游艇大多数未投保游艇保险而导致产生的严重财产损失无法弥补,未投保游艇保险的游艇由于发生火灾、爆炸、偷窃而遭受的损失也只能自行承担。然而投保游艇保险就可以适当的转嫁风险,充分体现损害赔偿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

2 当前游艇产业保险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仍未制定专业的游艇保险条款

由于游艇自身的特殊性,导致游艇保险出现专业难度大、保费过高、投保率较低的现象。目前在我国,制定游艇保险主要参考的是《英国协会游艇保险条款》(以下简称:《协会游艇保险条款》)和我国的《沿海、内河船舶保险条款》。国外规模较大的外资保险公司基本都是根据《协会游艇保险条款》进行承保,而国内的保险公司也是在其基础上进行部分改动来进行承保。该条款主要根据游艇大小、使用年限、用途、航线、发动机及母港的风险敞口等因素综合考量,除了涉及到各类普遍风险的承保外,还制定出涉及船上医疗保障等多方面需求的保险产品,是较为专业的游艇保险条款。但纵观我国国内游艇消费市场可以看出该条款中规定的保费对我国游艇保险市场而言较为高昂,且国外游艇市场和游艇产业链发展模式都较为成熟,该条款可以为国外游艇保险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而我国游艇产业链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该条款并不适合我国的现状。

就我国《沿海、内河船舶保险条款》而言,其本身并不是专业的游艇保险条款,保险标的是在我国境内水域,依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主管部门规章进行合法登记注册,从事合法营运或作业航行的船舶,包括海船、河船和其他可视为船舶的水上移动或浮动的装置。而根据我国2009年施行的《游艇安全管理规定》的规定,游艇是指仅限于游艇所有人自身用于游览观光、休闲娱乐等活动的具备机械推进动力装置的船舶。由此可见游艇保险并不能简单适用该条款。

2.2 法律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在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相关管理部门强制船东在购买游艇时还需购买保险来保障船东或者第三人的权益。而在我国,相关的海事部门或港口当局并没有强制游艇购买保险。

此外,游艇必须向中国船级社和海事局办理所有权证、船舶检验合格证、国籍证、提供游艇的设计图纸资料等才能进行检验、登记,而只有登记过的游艇才能购买保险。有些从国外购买的游艇因为不能提供详细的设计图纸而导致不能按照规定进行登记,最终致使保险公司由于投保方投保资料不全而未敢承保。关于这种规定造成的问题,相关法规正在尝试通过制定一些新规定来改变,如2016最新实施的《海南省游艇管理办法》(2010年实施的《试行办法》同时废止)出台后对于检验和登记必须提供设计图纸的限制进行了宽松化处理,对没有持有国家认可的标志和证书的游艇,在其检验时可以不提供图纸资料;对登记注册的限制也进行了放宽,对于居住地不在海南的游艇所有人,可以在海南进行办理游艇登记。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与法规相抵触的情况尚待解决。

2.3 船东缺乏投保意识

除了法规制度方面的缺陷和缺少政府的支持,我国游艇保险市场发展缓慢的原因还包括船东的投保意识较为薄弱且存在侥幸心理。中国游艇行业绝大部分游艇会和游艇船东都没有购买保险,因为就目前我国游艇市场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游艇的购买者是大公司多用于商务应酬,少部分购买者则是收入较高的富豪或者私营企业主,游艇经济也是处在从奢侈品消费到大众消费转型的发展阶段。游艇作为一种休闲娱乐工具,平时的利用率较低,因此大多数船东会怀着侥幸心理而据昂贵的保费于门外。这样一旦在使用中遭受损失就会面临着巨额的修理费和赔偿费用,若出现不幸造成第三人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情况,那必然会涉及到更为巨额的赔偿费用。

3 构建游艇产业链保险的建议

3.1 制定专业的游艇保险条款

3.1.1 借鉴《协会游艇保险条款》和我国商船保险条款模式

《协会游艇保险条款》的对象为船体及其责任,主要承保船体本身遭遇事故所致损毁或灭失,以及从事游艇活动发生事故时,对于船上人员、乘客及第三者之人员伤亡或财物的赔偿。该条款对游艇的责任保险范围较为广泛,对游艇风险的保障较为全面。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制定的船舶保险条款(以下简称:人保商船险)的保险标的是船舶,包括其船壳船舶属具和设备等,分为全损险和一切险。全损险采用列举的形式将承保的风险列明;一切险中则在全损险的基础上涵盖了碰撞责任条款、共同海损和救助条款和施救条款。人保商船险中还制定了除外责任条款、免赔额、保险期限等条款。

制定我国的游艇保险条款可以借鉴上述两种条款的模式,首先,将游艇保险分为综合保险和一切险,综合保险承保船舶碰撞、沉没、火灾、盗窃、意外损坏、恶劣天气损坏、其他风险等。并在保险中列明一般除外责任,如游艇不适航、船东及其代理恶意损坏、游艇的自然损耗、帆被风吹坏、没有在发动机舱位置安装自动灭火系统情况下的船上着火或者爆炸等保险公司不予承担责任的情况。一切险包括综合保险的所有除外责任以及游艇紧急救助费用、清理残骸费用和法律诉讼费用等条款。其次,制定附加险条款,方便船东结合自身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最后,制定第三者责任险条款,专门承保由于使用被保游艇对第三者所产生的法律上应负的责任,承保最高以船的价值或最低以一个合理价值为限。

3.1.2 构建游艇产业链保险模式

构建我国的游艇产业链保险可以结合前述游艇的综合保险、一切险、附加险、第三者责任险。在游艇建造期可以制定游艇建造保险条款,主要保障船舶在建造期间的物质损失;游艇从船厂运至船东的过程可以制定游艇运输条款,主要保障游艇在运送过程中发生的游艇的物质损失,承保期间可以从运送航程启程开始一直延续到游艇到达运输目的地为止;当船东实际控制游艇时,可以制定船壳险,承保船壳和机械、附属小艇及设备、电子和导航设施等;制定二手游艇买卖租赁中的保险条款;关于游艇维护保养费用的保险条款;游艇停靠在码头或加入游艇俱乐部时涉及到的仓储保管等保险条款等。还可制定船员保险条款、竞赛风险保险条款、战争险条款等附加险别;根据我国游艇消费模式和游艇的不同分类,针对少数超级游艇设计较为个性的定制条款或特种保险条款。通过制定完善的游艇保险条款,使其尽可能覆盖一条较为完整的游艇产业链,有利于促进我国游艇产业链的构建和发展。

3.2 加大法律政策支持力度

游艇保险的发展需要政府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在我国香港地区,相关政府机构规定在香港使用访港游艇,必须是游艇获得有效的本地牌照或已获允许在香港水域内航行,并且已经投保有效的第三者风险保险,否则在香港使用游艇属于犯罪。可以借鉴香港模式,鼓励通过地方立法将游艇保险中第三者责任险规定为强制保险;鼓励地方通过立法改进关于游艇检验、登记的规定,使游艇入保不再需要繁琐的门槛性规定。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加强与地方保险公司、游艇俱乐部的合作,结合本地游艇市场情况以及未来游艇行业的发展趋势制定妥善可行的地方政策,推动游艇产业链保险的形成和发展。政府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或优惠政策也能进一步推动游艇产业链保险的有效运行。

3.3 鼓励船东积极投保

产业体系构建 篇7

一、创新文化观念

首先,要结合我国国情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解放思想,摆脱一般狭隘的乡土意识,将我国文化产业自觉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积极地与国内外文化体系不断磨合,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不断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主导地位。其次,要坚持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提升民族文化品格,创造出一种既反映我国文化积极成果又具有本土特色的新文化。第三,要积极推动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及地区的沟通,加强文化产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尽快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环境。第四,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切不可重复虚无和妄自菲薄的思潮,而犯下简单模仿西方文化产品的错误;也不可盲目认同西方的流行原则和话语逻辑,而损害本土的国家利益、社会特征和民族文化传统。我们要积极预防和抵制西方国家文化中的糟粕,对一些不健康的文化,要坚决给予取缔,要高度警惕西方的文化渗透。

二、创新文化体制

首先,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调整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内部的机构设置,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完善文化政策,大力鼓励文化产品出口;继续完善符合WTO体制的法律制度,切实保护和促进我国民族文化产业迅速崛起,使文化产业的发展规范化。其次,制定灵活多样的运营机制,允许和鼓励文化服务企业实行跨地区跨行业经营、联合与协作,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文化代理和中介服务,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第三,制定一系列优惠措施,尽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制定相关的投资融资政策,建立和完善科学高效的政府文化投入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投资融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建立和发展文化产业基金组织、文化投资公司和资本市场融资等多元投资主体,尤其是民间资本的参与;积极探索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经营管理模式,鼓励国内文化企业集团与国外文化企业的兼并收购或非股权联系的跨国战略联盟。第四,扶持具有市场领导地位的文化企业以及潜力型的企业,鼓励这些企业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产品,鼓励企业参与竞争,减少行业部门垄断和行政性垄断,摆脱各类国有和民营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性。第五,制定保护与开发的政策,加大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力度,尤其要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三、创新产业经营体系

首先,进一步优化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建设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组建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文化企业,治理与淘汰一批生产工艺技术落后、经济社会效益差、风险抵御能力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组织。建立健全门类齐全、繁荣规范的文化市场,使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实现合理流动,培育一批大型现代流通组织和区域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文化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其次,合理布局文化产业区域。要促进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完善文化产业交易平台,推动产权交易市场和资本运作市场建设,最终构建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高地。第三,借鉴发达国家与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模式,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尽快组建文化产业集团,打造一批竞争能力强劲的跨国公司、跨区公司。第四,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和手段,加大产业输出转移能力,积极发展文化产业领域的数字与网络技术,努力开拓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出口渠道,通过直销、代理、合作经销等多种方式,迅速扩大文化产品传播的渠道网络。第五,加强文化产业品牌战略建设,从战略的高度来规划、管理和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强势品牌,品牌个性既要体现出一种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也要体现出一种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力求创造出被国内外观众所接受、所喜爱的具有知名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第六,抓好文化产品的创作与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以群众需求和文化消费为出发点,使题材多样、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民族风情浓郁的产业精品占领国内外市场。大力支持本土文化产品的对外输出,缩小文化产品进出口的贸易逆差,逐步使我国变为文化产品出口国。第七,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优先培育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文化新兴产业,着力发展文化民俗产业,做大做强数字娱乐产业、旅游业、会展业、出版业、广告业等媒体产业,利用不断累积的资源和管理经验,逐步走向国际化。

四、创新资源整合体系

首先,要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与整合,要积极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培育、开发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在全国范围采购、以全国甚至全球为市场进行研究开发、生产制造以及销售。 其次,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在保护的基础上,打破对文化资源的不合理垄断,以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第三,有效地对我国宝贵的各类文化资源进行系统调研,科学地认知我国历史、地理、民俗民风,特别是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从而统筹规划,联动开发。第四,遵循市场规律优化资源配置,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项目,进一步整合和精心提炼各种资源,尤其是吸引世人眼球的原生态宝贵资源,对其进一步挖掘、整理和宏扬,强势包装、宣传和运作,使其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最佳看点、亮点和卖点。

五、创新科技支撑体系

要加快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运用高新技术推动文化业态更新,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层次, 促进文化产品创新。首先,在文化产业科技发展政策环境和支撑条件上有所突破。重点解决文化科技投入的增长和保障机制、配套的基础条件、政策措施等,确保科技规划任务的顺利实施。其次,确定文化产业中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和重大项目,开发研制引进使用高新技术,推进艺术生产、流通与高新技术结合,推动文化产品的多层次开发和网络化服务,改造传统文化,开发新兴文化产业,积极鼓励具有我国优秀文化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打入国内与国际市场。

六、创新人才建设体系

人才是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人才是根本,要以人为本努力造就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工程。首先,必须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高等学校文化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造就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与专门人才。第二,要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培训的广度,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业务学习和专业培训。第三,要运用艺术和经济手段,通过多种途径引进急需的各类文化建设高层次人才,包括高素质的文化经营管理、文化艺术创作人才和文化经纪人才。第四,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通过专项基金,对科研上有重大突破、创作上有重大成果、经营管理上实现较高经济社会效益的人才和团队实施重奖,用政策留住人才、引导人才成长。

我国文化产业的培育与拓展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这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同样,文化产业创新体系的构建也是一项庞大而渐进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就一定能够建设既能全面汲取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又能充分体现我国文化的创新精神;既能充分反映我国人民历史文化的深厚内涵,又能体现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特色的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产业。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文化体制的改革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只有通过完善“资源变产业、作品变产品、剧目变项目”的产业催化机制,才能培育出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文化市场主体。只有通过构建文化产业创新体系,实现文化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统一,我们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才能够大发展。

产业体系构建 篇8

一、发挥资源优势, 发展绿色矿业

作为国内惟一因林而生的城市, 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伊春最具有竞争力的发展要素。如何扬长避短、将天然的资源优势科学地转化为竞争优势, 走出一条符合林区实际、具有林区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是我们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依托。鹿鸣钼矿、乌拉嘎金矿、桃山玉矿, 以及西林钢铁是伊春矿产的四大主打产业, 矿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承载着林区生态保护的兴衰起落。为此, 伊春市稳妥有序发展绿色矿产和冶金建材产业, 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原则, 实施“强钼、兴玉、拓金、保钢”战略, 向集约化、绿色化、全产业链升级。对破坏环境、经济效益差的矿山、无采矿证的矿山、手续证照不完备不齐全的矿山或者非法盗采的矿山企业坚决予以关停取缔, 按照林地破坏占补平衡原则对矿产企业的探矿采矿开矿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并且组建专门的矿业公司, 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市矿产企业的探矿权、采矿权进行整合重组。与此同时, 伊春市还不断加大对矿山的保护和集约利用, 以局部的开采开发区换取对资源更为全面的保护;加强与中铁资源集团、中国黄金集团等战略投资者合作, 深度开发矿产资源;加快引进黄金制品、玉石制品的加工生产线, 确保资源高效利用。此外, 伊春市还积极开展探矿权招商, 优化地质勘查环境, 力争地质找矿实现新突破。

二、转变经营方式, 发展林下经济

伊春作为中国最大的森林城市, 具有丰富的红松籽、蓝莓、黑木耳等食品资源, 以及珍贵的平贝、五味子、人参等北药资源, 可以说在森林食品产业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优势。而森林食品作为林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近几年发展势头强劲。为此, 伊春市不断提升森林食品北药业的发展水平, 坚持健康、休闲、娱乐、安全的产业发展方向, 推动向高端化升级。重点围绕“红蓝黑黄+林药+林畜”六条优势产业链, 大力发展坚果产业、小浆果产业、食用菌产业、畜禽产业和北药产业。在保护好现有资源的基础之上, 伊春市大力发展红松果林、榛子林营造和改培, 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延伸产业链条, 推进坚果的精深加工生产线建设, 积极开发一批高附加值的产品, 努力提高伊春坚果产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影响力和品牌力。大力发展以越橘庄园、忠芝、双蓝等企业为带动, 规范蓝莓的种植和加工, 打造从繁育种植、加工销售到蓝莓文化的全产业链条。此外, 伊春还结合林区药材资源及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做好北药药材示范基地规划建设, 带动林药集约化、规模化、自然化种植, 打造“林都北药”品牌。与此同时, 市委市政府积极对接汇源、黑尊、中盟等知名企业和龙头企业, 深入推广“龙头+基地+农户+平台”的发展模式, 争取做大基地、做优品牌、做强龙头、做好营销, 努力打造“中国森林食品之都”。

三、强化旅游意识, 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产业集群与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研究 篇9

1 国家创新体系的定义及其构建的必要性

1.1国家创新体系的定义

创新思想最早起源于西方经济学领域,可追溯到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的相关论述。他认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生产方式的某个领域的创新,并将创新归纳威五个方面,即生产新的产品;引入新的生产方式;开拓新的市场;寻求新的原材料供应源;采取新的组织模式。熊彼特的创新思想包括三个重要方面:技术创新思想;制度创新思想;观念创新思想。它的产生与发展为国家创新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87年,英国著名技术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夫·弗里曼(Chris Freeman)在其分析日本经济的著作《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中,首次提出国家创新体系(NIS)这一概念。他把国家创新体系定义为“一种公共和私营部门的机构的网状结构。这些公共机和私营部门的行为和相互作用创造、引入、改进和扩散新技术”弗里曼提出的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以为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正式接受,并提出了与弗里曼大致相似的定义:国家创新体系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通过建设性的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机构网络,其主要活动是开发、引进、改造与扩散新技术,创新是这个体系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国际上较通用的国家创新体系(NIS)的定义是:由一个国家的公共和私有部门组成的组织和制度网络,其活动是为了创造、扩散和使用新的知识和技术。其中政府机构、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是这一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来自外国的技术转移是本国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家创新体系创新过程有两个基本的特征:创新过程中不同的参与者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即创新的相互依赖性;创新过程根植于生产体系特定的制度环境中即创新的系统性。

从系统角度看,国家创新体系可以分为四个系统: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这四个系统各有重点,相互交叉,相互支持,是一个开放的有机整体。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技术创新是企业根本竞争力所在,知识传播系统的功能是培养和输送人才,知识应用系统是促使知识和技术变为现实生产力的社会环境、管理体制、创新体系的基础和保障。

1.2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必要性

国家创新体系(NIS)正日益被用作创新过程中行为主体间相互作用和学习过程的概念性框架。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创新体系已经发展成一个广泛应用的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2007年8月27日,OECD就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发表了首份报告。报告肯定了从1995年到2006年中国创新体系培育工作积极的以一面,例如迅速发展的高等教育,大大提高了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供应能力。快速增长的科研投入,为自主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等。但是报告也批评说: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根本不熟悉创新活动,中国政府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进行的多次体制改革,都未能解决企业的创新难题。同时该报告列举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数据进行佐证,例如中国本土企业90%以上没有任何研发活动,99%的企业从未申请过专利,绝大多数企业缺乏自主技术,特别是自主核心技术等。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和大量资源能源消耗基础上的国家竞争优势面临严峻考验。缺乏自主创新,必然受制于人。显然中国要想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作一个科技大国,建立起开放、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创新体系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在于,国家创新体系能使一国在有限资源条件下获得较快的经济发展。

迈克尔·波特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产业集群的概念是马歇尔思想的发展,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形成创新体系的重要模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不仅没有被全球化的浪潮淹没,反而不断涌现和发展壮大,关键在于产业集群拥有的创新优势。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表现为相互作用的主体间优越的学习能力。产业集群创新优势的实现主要通过地方环境的孵化作用、知识技能的扩散集聚作用以及跨国公司的催生作用等。产业集群可以看作是规模变小的国家创新体系,其动力学、系统特征和相互依赖性类似于国家创新体系。

2 产业集群的概念、分类以及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提升作用

产业集群是传统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或更早的时间,就有国外学者将集群引入到经济学,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重要性的重新发现,以产业的网络组织为特征之一的地方产业集群正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成为具有多种内涵的新型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理论基础。1990年美国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重新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并用吃那也集群的方法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从此产业集群的概念得到学者的普遍接受并风靡一时。从国内外的情况看,集群的存在为区域经济注入了而活力。因此,产业集群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已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注意,从产业集群的视点分析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2.1产业集群的概念

对于产业集群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但又不尽相同的概念,在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波特教授的理解,产业集群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互相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国内学者对于产业集群的定义中北大的王缉慈教授的提法比较有代表性,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于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何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产业集群是在增值生产链中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公司的生产网络,集群有时也包括与大学、研究机构、商业机构、联接机构和消费者的战略联盟。集群通常是多部门的网络产业集群实际上是具有不同创新优势的“产业创新体系”。

2.2产业集群的分类

援引王缉慈的分类方法将集群分为产业(主要为制造业,也包括服务业等)集群和高技术集群两大类。产业集群包括创新性(包括创意的)的非创新性的两类,高技术集群又称作创新集群。创新集群是指那些在空间上集聚的,不同学科、不同产业密集互动的并且能够促进高技术创新的集群;创新性集群是指那些保有地方特色的并且具有高度创造力的产业集群;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创新集群还是创新性集群都需要产业联系和知识交流的环境。通过对创新集群和创新性集群的培育可以提升区域的竞争力从而促进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

2.3创新性产业集群以及创新集群对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的作用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振兴国家经济取决于产业创新。产业创新的决定因系构建的作用素是知识、学习过程和关系网络结构。联系的质量和强度至关重要。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产业创新往往存在于产业聚集的区域;然而逆定理却不完全正确,即产业集聚的区域不一定能抚育产业创新。而创新性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和传统的非创新性的产业集群的根本区别,是对企业互动、知识共享和互动的强调。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大公司的研究与开发部门、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不仅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资源,富含大量的创新知识源,而且产学研之间有频繁的信息和知识交流互动,具有很强的知识溢出效应。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研究,创新集群和创新性集群分别通过加强研究与开发和通过知识密集的的商业服务实现创新。

首先,创新性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是通过知识的有效积累、传承与增长来促进技术创新,从而导致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其方式是通过创新体系的主体构成有效的网络、互动创新。产业集群可作为国家与区域创新系统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

其次,创新性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能够提高区域的创新优势产业的集群化不仅仅是大量企业简单的聚集,更重要的是在这些企业之间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它之所以能够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与相互作用,有助于加速知识生产与应用的过程。产业集群有利于组织学习,可以促使隐形知识在集群内企业之间进行转移,并共同创造新的交叉知识,进一步加强各自的创新优势。

3 结语

目前在中国,无论是建立在乡镇工业的基础上,基于当地企业家的内力和工商业传统的特色集群等,如浙江的大量的专业化的产业区等。还是在港台产业转移基础上形成的集群,例如苏州的台商IT产业集群等;无论是与大型企业配套形成的产业集群,如在重庆嘉陵摩托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附近,相关企业繁殖和衍生搜形成的集群哈市在民营科技企业集聚基础上,在政府规划下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和科技部特色产业基地,目前都没有发展成为创新性集群和创新集群。将集群建成有成熟市场机制的、在企业互动过程中社会资本丰富的创新性集群和创新集群,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综上所述为了能够实现上述产业集群向创新性集群以及创新集群的转变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首先,创新集群和创新性集群需要产业联系和知识流通的环境。创新性集群和创新集群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产品开发过程中是否具有促进产业创新的产业联系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我们的社会营造出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社会结构以及促进企业间交流与合作的网络结构。其次,有利于创新思想成长与传播的较为宽容的社会文化和具有弹性的社会结构也是至关重要的。为此需要通过制度创新,不断建立和维系本地企业创新主体之间健康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周文莲等.试析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的现状及特点[J].经济研究, 2007, (3) .

[2]张聪群.论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J].中国软科学, 2003, (7) .

[3]曾刚.上海浦东信息产业集群的建设[J].地理学报, 2004, (S1) .

[4]柳御林.21世纪的中国技术创新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锦州科学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的对策 篇10

一、锦州农业的现状与特点

(一)农业农村经济实力

2011年,全市农业总产值340亿元,农业增加值达177亿元。粮食总产量51.5亿斤,位居全省第3位;蔬菜产量712万吨,位居全省第l位;水果产量8l万吨,位居全省第3位;肉蛋奶产量141.4万吨,位居全省前3位;水产品产量39.7万吨,位居全省第5位。设施农业占地面积达到175万亩,位居全省第2位;建成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2381个,位居全省第2位。全市农民人均纯收人达到9447元,位居全省第9位。

(二)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

锦州市现代农业五大产业竞相发展,种养业稳定增长。2011年农产品加工业势头强劲,销售收入达到412亿元;农村能源开发业强势发展,产值达到65亿元;农村物流业已成为新兴产业,营业收入近100亿元;旅游观光农业正在兴起,营业收入达到37.1亿元。四县(市)立足资源优势,“一县一业”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黑山县以化生、禽蛋生产加工为主导产业;北镇市以果蔬为主,粮食加工为辅;凌海市打造“小菜之乡”,积极发展海产品产业;义县积极发展现代种业,并举乳制品产业。四县(市)按照“一县一业”发展规划,采取政策促进、典型带动、龙头牵动等有力措施,推动了“一县一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农业产业化程度

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99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9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9家。1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重大项目开工7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功对接,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已具雏形。目前已有10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实现了有效对接,完善了运行机制,提高了辐射带动能力和经济效益。

二、锦州市科学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对策

(一)搞好现代农业产业布局规划

1.稳定发展粮油生产。加强粮食生产示范区建设,全面提高现代农业水平。“十二五”期间,全市每年至少建设40个高产创建示范片,示范片粮食总产量要达到6亿斤以上。

2.加快发展蔬菜生产。继续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生产,形成以锦州为中心的五大棚室蔬菜产业带,建立五大农业科技示范场,到2015年,全市蔬菜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吨。

3.促进果业持续发展。重点发展凌海苹果,黑山梨果,北镇葡萄,义县杂果。

4.打造畜牧业强市。进一步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确保畜产品有效供给。到2015年,全市现代畜牧业示范区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5%以上,产业化率达到90%以上。

5.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大力发展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努力实现水域利用科学化、近海渔业立体化、滩涂养殖田园化、科技应用普及化、海洋牧场现代化,促进全市水产养殖业又好又快发展。

6.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依托本市农产品资源,积极建立农产品加工聚集区,加快构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

7.大力发展绿色和有机食品。积极培育一批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绿色和有机食品品牌,到2015年“三品”认证面积覆盖面占全市耕地面积的80%以上。

9.推进休闲旅游农业发展。借助锦州举办2013世界园林博览会契机加快构建各具特色、布局合理的现代休闲旅游农业体系。

(二)强化科技创新体系

1.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重点抓好主要农作物良种繁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病虫害防控、绿色储粮、农产品安全等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2.加快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创新农技推广体制,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3. 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

发展数字农业、精准农业和智能粮库,着力构建以种养业生产过程、农产品加工和粮食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4. 加快现代农业人才培育。

充分发挥农村文化、教育、科普和农技设施的作用,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三)完善生产流通体系

1. 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加快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市场体系,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可靠、产销衔接密切、市场供需波动可控。

2. 完善粮食仓储设施。优化粮食仓储布局,推进储粮多元化,构建现代粮食物流体系。

3. 增强农产品运输能力。

全面落实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以铁路交通运输部门资源整合为契机,发挥我市“北粮南运”通道中的区位优势,加快推进干线公路升级和农村公路网建设,提高公路的运输能力。

(四)加强政策支撑体系建设

建立和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健全和完善强农惠农富民政策,落实国家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拓宽补贴范围,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拓农村金融市场,着力构建农村金融体系,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农资金,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摘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一个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文化服务、资源开发等产业为一体的综合系统。本文针对锦州构建农业产业化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科学构建农业产业化体系的对策,主要体现在搞好现代农业产业布局规划、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生产流通体系和加强政策支撑体系建设。

产业体系构建 篇11

关键词 海南 ;咖啡 ;社会化服务 ;体系

中图分类号 TS274

Abstract Building a new social service system is an objective require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offee industr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Hainan coffee industry social service status and problems and presents diversification, diversification of content, service professional, market-oriented operation of Hainan coffee industry socialization service system pattern of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support modern Hainan specialty coffee industry better and faster development.

Key words Hainan ; coffee ; social service ; system

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产业提供全方位的生产经营服务,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解决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重要手段,更是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然选择。咖啡业是世界热带种植业中的一大产业,也是中国热区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探索建立新型咖啡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才能更好地优化咖啡产业结构,拓展咖啡产业领域,提升咖啡产业竞争力,支撑现代咖啡产业发展。

1 海南咖啡产业社会化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海南咖啡产业发展现状

海南地区咖啡种植历史悠久,是中国咖啡的主要生产种植地之一。海南以种植中粒种咖啡为主,优势区域范围包括澄迈、万宁、文昌、琼中、白沙、三亚6个市(县)。鼎盛时期,全省种植咖啡面积达1.53万hm2,因收益低导致面积大量减少,至2008年仅剩下140 hm2。近年来,澄迈、万宁等地开始着手振兴咖啡产业,鼓励农民扩大种植。2014年,海南咖啡种植面积570 hm2、产量230 t,分别占全国的0.47 %和0.17 %。海南区域品牌优势明显,地方咖啡文化氛围较浓郁,拥有“兴隆”、“福山”等10多个本土咖啡品牌。海南咖啡生产企业正呈较快增长势头,目前与咖啡行业有关的经营实体近600家,海南咖啡需求量至少3 000 t以上。以咖啡等热带作物为主的观光园区也逐渐兴起,位于海南岛东南部兴隆热带植物园,把咖啡科技、加工、观光、品尝有机结合起来,年接待观光游客120万人次以上;位于西部福山侯臣咖啡文化村,成功地将田园风光、休闲、商务娱乐等元素与咖啡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吸引着城市甚至岛外游客前来消费。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海南咖啡已初步形成科研、种苗、种植、加工、分销、零售、观光服务和文化为一体的产业链。

1.2 海南咖啡产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海南省以农业服务提升行动为抓手,健全服务组织,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机制,发展服务产业,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建立了省、市(县)、乡(镇)3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并在全省推行农业科技110服务系统,为咖啡产业服务提供了公共基础保障。二是组建了植物医院、沼气服务站、橡胶专业割胶服务队、农机作业服务队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了万亩田洋统一机耕、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回收田间废弃物的农业转方式试点,为咖啡产业服务体系构建提供了很好借鉴。三是从事咖啡研究和科技推广的科研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加大咖啡生产技术集成、示范、推广,与万宁市政府合作成立了万宁兴隆咖啡研究院,为海南咖啡产业发展起到很好技术支撑。四是组建了海南咖啡行业协会、万宁兴隆咖啡行业协会等行业机构,在建立咖啡示范基地、开展技术交流和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五是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现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达173家,其中主业从事咖啡生产企业有海口力神咖啡饮品有限公司、海南福山咖啡实业有限公司、海南森谷咖啡有限公司等;农民合作社累计达1.3万家,包括海南琼中福兴咖啡农民专业合作社、海南白沙咖啡种植合作社、澄迈大丰惠丰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六是创新与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模式,开发农产品电商达3 143家,并在福山建立了互联网农业小镇,为咖啡走出海南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1.3 海南咖啡产业社会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海南咖啡产业社会化服务工作虽然取得较大的进展,但在推进咖啡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1.3.1 咖啡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视不足,种植缺乏规划

咖啡产业是海南传统和特色产业,但在福山、万宁、白沙、琼中等各主要种植区域,依托政府部门提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咖啡支持较少。农场和村集体由于自身缺乏资金积累,提供的社会化服务力量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管理不规范等因素,制约了其为农户提供公益性服务的能力。咖啡种植无统一规划,生产经营的服务存在各自为战的分割局面,造成海南咖啡种植户积极性不高,产业难以做大做强。

nlc202309040813

1.3.2 咖啡服务技术与标准体系不配套,科技支撑不够

尚未建立起从种子到杯子、从田间到餐桌的标准化服务技术支撑体系,缺少可追朔性,致使咖啡品质得不到充分保障。农户咖啡田间管理配套技术未集成配套,咖啡品质不高;咖啡鲜果的处理沿用传统的日晒处理方法,咖啡豆大小不均,残次豆率高;收购商在咖啡果筛选包装技术要求不够严格,不严格分级,没有自己的包装体系,没有建立独立的VI体系;加工企业对咖啡综合利用不高,咖啡果的处理技术不够先进,致使一些缺陷咖啡掺杂销售。

1.3.3 公益性咖啡服务体系不完善,综合服务不足

随着近几年海南咖啡快速扩大,对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需求大。公益性社会化服务因涉及多个系统、多个部门,缺乏一个牵头部门来统盘谋划,各自为战;从服务体系内部来看,存在服务层次和质量不高,科研服务、植物疫病预防控制、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机构不健全,专业人员素质不高,队伍力量不足等问题。科研单位开展的科研活动与服务项目与农户生产需要存在着脱节现象,实用技术推广未能得到有效推广。

1.3.4 经营性咖啡服务发育机制不健全,专项服务不足

随着市场化和农业劳动力转移,传统咖啡园劳动力严重不足。当前除了龙头企业在咖啡收购、储运、加工与销售服务相对有保障,但其提供的服务主要以营利性经营服务为主,还没有与农户结成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集约化育苗、农机作业服务、信息化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等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咖啡专项服务发展相对滞后。

1.3.5 特色咖啡品牌保护无力,产业转型升级动力不足

“兴隆咖啡”和“福山咖啡”2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规模化的应用力度不够,咖啡需求量自我供应不足,目前,海南本地咖啡豆28-38元/kg,越南豆只有16-18元/kg,因此加工企业常用越南豆来打海南品牌,低价越南豆冲击海南市场,造成仿冒海南咖啡品牌现象普遍。海南咖啡全产业链及品牌整合营销格局尚未形成,产业集中度分散,核心竞争能力不强,难以进入国际市场销售。

2 构建海南咖啡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思路

2.1 指导思想

发展现代海南咖啡产业,不仅需要培育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以拓展经营形式,更需要建立一套新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支撑。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应按照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和海南省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结构、转方式、创品牌、促增收的总体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政策支持,创新服务平台,整合服务资源,着力构建新型咖啡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好地为海南推进咖啡品牌化、精品化发展战略提供服务保障。

2.2 主要目标

到“十三五”末,加快建立地方政府、科研单位、合作社(协会)、企业、农户等相配合、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新型海南咖啡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主体多元化、内容多样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海南咖啡产业社会化服务格局,提升海南咖啡市场竞争力,支撑现代海南咖啡产业品牌化、精品化战略更好更快的发展。

2.3 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不断强化公益性服务体系,稳步提升基础地位,着力巩固扩大公共服务组织建设成果,更好地为咖啡产业提供公共服务。二是坚持多方共建,注重培育市场体系,促进咖啡产业经营性服务主体快速发展,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三是坚持多样化服务,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促进咖啡产业社会化服务从生产服务领域向“全要素”领域延伸。四是坚持专业化服务,力求体现产业链全程服务理念,实现农业产前、产中及产后服务标准化的有机结合和全程覆盖。五是坚持多形式服务,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与手段,构建适合海南咖啡产业社会化服务模式,促进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相互联合、相互协作。

3 构建海南咖啡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对策

3.1 健全公益性咖啡产业社会化服务主体

适应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体制和机制创新进程,把咖啡产业纳入省、市(县)、乡(镇)重点服务体系范畴,为咖啡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一是强化政府公共机构在咖啡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及其在公益性服务供给、管理和协调方面的功能,在咖啡主产区建立由政府牵头土地流转、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发挥农业门户网站、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农业科技110平台作用,提供全面、权威咖啡生产信息服务。二是充分重视和发挥香料饮料研究所、万宁兴隆咖啡研究院等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撑作用,明确其在咖啡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所扮演的科研与推广角色,承担起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供给功能,为个体农户、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等提供相关技术服务;促进科研单位与政府涉农部门、社会其他服务供给主体的交流与合作,建立起联动机制,形成产学研、科教推循环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其在人才与科技上的优势,搞好农业技术培训工作,加大对各类咖啡专业户的培训力度,提高科技文化水平。

3.2 培育市场化咖啡产业社会化服务主体

加大市场化咖啡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扶持力度,培育一批服务新、管理好、机制活、实力强的新型经营性主体,为咖啡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油助力。一是做大农村合作服务组织,着力培育5-10家产加销一体化的省级合作社或联合体,实现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等抱团发展,增强农民自我服务的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引领咖啡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増收的中坚力量。二是强化市场化服务供给主体,打造3-5家引领现代咖啡产业发展的省级龙头企业,以扶持开展咖啡生产经营的全程社会化服务为主,更好地发挥骨干的服务功能,切实解决生产经营服务能力弱、效率低及对接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三是鼓励发展民营咖啡服务组织,适应小而散、多样化、季节性的农业服务需求特点,特别是农机作业、水利灌概等时点性特征明显的服务,增强咖啡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活力。四是支持咖啡中介服务组织发展,建立健全信息、咨询、评估、纠纷仲裁等咖啡中介组织,大力培育经纪人队伍,为农户提供规范化的中介服务。加大对海南咖啡行业协会的培育力度,加强与咖啡各类组织的联系,形成整体优势和行业自律机制。

nlc202309040813

3.3 拓展多层次咖啡产业社会化服务空间

随着咖啡产业规模发展,须不断拓展服务空间,丰富咖啡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内容,多层次促进咖啡产业社会化服务从生产服务领域向“全要素”领域延伸。省、市(县)、乡(镇)政府应共同努力推动建立统一的咖啡有机肥生产配送、病虫害统防统治、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集约化育苗、农机作业和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服务体系,强化农业信息服务,建立咖啡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农场(村集体)应重点提供土地、水利设施服务、灌溉等专项服务。成立省、市(县)热带农业发展基金和现代农业担保机构,实施项目资助和农户小额贷款,帮助低收入咖啡种植户发展生产等公益性综合服务项目。国家、省、市(县)科研单位应发挥各自优势,提供良种、良法,建立健全科技示范基地,加大培育农业技术指导员和农民示范户。发挥各级咖啡合作社(协会)作用,扩大咖啡生产购买农药、化肥、咖啡产品储存、流通、销售指导服务范围。发挥各级龙头企业作用,扩大咖啡收购与销售、加工、包装和运输服务范围。充分利用农资经销商、农村经纪人、农信社、电商、旅游公司等,开展价格信息、政策法律信息、信用等级证明、贷款担保、网上销售、休闲旅游、咖啡文化节、咖啡大赛等个性化服务和专项服务。

3.4 构建专业化咖啡产业社会化服务标准

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咖啡产业社会化服务标准体系,是规范咖啡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推进咖啡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咖啡产业社会化服务标准体系力求体现产业链全程服务理念,服务标准体系应包括农资供应、咖啡生产、农技推广、疫病防控、咖啡质量监管、咖啡加工、咖啡营销、休闲旅游、咖啡信息化、其他等10个服务标准子体系,覆盖从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经营到监管的整个过程。咖啡产业服务标准化应借鉴国际先进的科技水平和广泛的实践经验,制定实施具有海南特色的“兴隆咖啡”和“福山咖啡”服务标准体系和科学规范的生产服务规范、服务提供规范、服务质量控制规范、运行管理规范、服务评价与改进规范及其他服务等技术规程,并且加大实施力度,改善咖啡生长环境和改良咖啡种植的品质,使其咖啡品质、卫生安全、分级包装、咖啡营销、休闲旅游、咖啡馆经营等达到国际要求的质量体系标准,实现农业产前、产中及产后服务标准化的有机结合和全程覆盖,建立3-5个咖啡标准化示范场,把现代农业园区、标准化示范场的创建与“三品一标”结合起来,着力创建澄迈、万宁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县),为开拓国际咖啡市场奠定基础。

3.5 推进多形式咖啡产业社会化服务模式

农业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系统的服务过程中,衍生创新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在开展咖啡产业社会化服务时,应借鉴好的经验,建立海南咖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不断创新服务路径与方式,选择适合的咖啡生产、技术应用、休闲产业运营等服务模式。咖啡规模生产服务可采取的模式有“政府机构+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协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企业+中介组织+农户”、“合作社(协会)+农户”、“中介组织+农户+基地”等,实现政府、企业等服务供给主体与需求主体的有效对接与组合,有效满足农户的综合性服务需求。咖啡技术应用服务可采取主要模式有专家大院模式、专家下乡入户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科技大篷车模式、科技特派员模式等,促进科研单位更好地为咖啡生产发展提供咖啡优良品种及繁育、生产技术推广服务。咖啡休闲产业运营可采取的模式有生态观光园区、休闲农业庄园、科普示范园区等模式,更好地扩大市场、提高海南咖啡知名度,辐射带动咖啡产业发展。

建立一套新型的咖啡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应根据海南自身的实际情况寻找合适的服务模式,统筹政府、科研单位、合作社(协会)、企业、农户等相关组织之间的关系,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与手段,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从常规服务到个性化服务,从专项服务到综合服务,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才能更好地推进海南咖啡产业品牌化、精品化战略持续实施。

参考文献

[1] 高 强,孔祥智. 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演进轨迹与政策匹配:1978-2013年[J]. 改革,2013(4):5-18.

[2] 欧阳欢,王庆煌,龙宇宙,等. 海南咖啡产业链延伸和拓展对策[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1):55-58.

[3] 李 银. 海南咖啡产业路在何方[N]. 海口晚报,2015-1-7,第A10版.

[4] 云振宇,刘 文,孙 昭,等. 浅析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6):685-689.

[5] 陈 抒. 我国咖啡产业链及其发展战略分析[D]. 海口:海南大学,2013:5.

应急产业科技管理体系的构建 篇12

关键词:应急产业,科技管理,体系构建

处于政治、经济和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也是全球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种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频率逐渐提高,其危害日益增大,为预防、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应急产业日益受到我国的重视。如何加强对应急产业的研究,建成应急产业的管理体系,业已成为科技管理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1 相关主要文献综述

根据在中国知网对关键词“科技管理”的搜索,在我国,从1980年开始,科技管理在各行各业的研究应用逐渐得到重视,理论界对工业、商业和医药卫生业科技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应急产业属于我国的新兴产业,理论界关于应急产业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从科技管理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更是缺乏。现阶段,理论界有从科技支撑体系[1]、动力机制及政策激励”[2]、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3]、制约因素与突破途径[4]等角度分析研究我国的应急产业。在政策研究方面,以闪淳昌为组长的国务院应急办应急产业和装备发展调研组[5]比较全面地研究了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现状,总结了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应急产业的发展,从科技管理的视角分析应急产业的科技管理内涵,总结现状与问题,确认体制性制约因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应急产业科技管理的内涵

科技管理起源于二战末期,美国政界和商业界讨论如何管理二战期间美国的科研成果以及未来的科研活动,其主要围绕着政府和民间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划分展开。科技管理关注于科技成果的研发、创新与商品化、扩散与转移。产业层面,科技管理着重于创新和商品化,包括产业创新逻辑、产业趋势分析、产学研结合;国家层面,科技管理着重于通过科技政策塑造产业生态,营造产业培育中心,设立产业创新指标[6]。

应急产业主要是指针对突发事件提供应急产品和服务而形成的活动的集合。应急是一个过程,包括“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其核心为紧急救援,其主体是企业和社会组织,其目的是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局面。因此,应急产业是以满足公共安全需求为目的,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导,以各类企业和服务组织为载体,以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为驱动,将整个应急过程中所涉及的诸多环节联结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7]。同时,应急产业具有四大特征:一是公共性。应急产业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的需要,预防突发公共事件为导向,其产品和服务具有公共性。二是综合性。应急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同其他产业有密切联系,产业的关联效应大、覆盖面广、渗透性强、带动性大[2]。三是强需求性。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应急产品服务的供给具有极强的不可或缺性,要求在第一时间内保证产品或服务的充分供给,这就决定了应急产业极强的需求性。四是专业技术性。应急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用途特殊,应急产业属于特种行业,这就决定了不同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或粗放型的生产模式,应急产业发展是要以先进的技术为依托。

结合应急产业与科技管理之义,虽然学术界与实务界对应急产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才刚刚起步,有些认识还不统一[3],但是从管理学角度可以明确看出应急产业科技管理的内涵。应急产业科技管理,也就是对应急产业的科技管理,通过管理决策,提高应急产业的发展水平,使该产业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应急产业科技管理应当分析现阶段政府在产业产发展中的地位,明确市场在应急产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具体来说,针对应急产业,科技管理主要是指应急技术的创新和商品化推广,也就是分析应急产业的创新逻辑和发展趋势,促进应急产业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结合。应急产业科技管理还包括决策层制定有关应急产业的战略政策,设立应急产业的创新指标,建立应急产业的培育中心。应急产业科技管理结合科技和管理,其主体范围包括个体(团队)、企业(机构)、产业和国家,其主要内容包括研发管理、知识管理、科技政策和国家创新系统,其微观层面包括技术预测、技术前沿、研发管理、新产品开发、商品化、技术转移、创业投资等[6]。

3 我国应急产业科技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3.1 我国应急产业科技管理现状

3.1.1 区域和国家层面

在区域和国家层面,应急产业科技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制定应急产业政策,也就是颁布有关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二是建设应急产业支持系统,包括设立应急产业的标准体系、加大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应急产业的培育中心和推广应急产业园区建设。

第一,随着国家对应急产业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陆续颁布实施了应急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为应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政策基础。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强政策引导,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加快突破关键技术”。该《意见》以及其他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的发布,建构了我国应急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政策基础,极大地提高了应急产业的科技管理水平。地方层级上,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制定一系列有关应急产业的专门文件,例如《2011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计划》、《广东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广东省应急管理教学科研一体化扶持办法(试行)》等,仅有不加强了对应急产业的政策引导,积极走有广东特色的应急产业发展之路。

第二,在应急产业的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意见》要求加快制(修)订应急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引进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在产业发展平台方面,应急产业协会和应急产业学会作为创新与管理平台,可以吸收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应急产业的建设和发展,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应急管理机制。2014年,在国家层面,中国应急管理学会成立。早在2010年,广东省就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应急管理学会。2012年,广东省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省级应急产业协会,确立了“政府指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联合推动”的应急产业发展战略[8]。目前,全国各地方政府对应急产业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北京、广东、安徽等多个省市已将数千家应急产业单位列为重点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

3.1.2 产业和企业层面

在产业和企业层,应急产业科技管理主要指:一是通过知识管理分析的发展逻辑和创新趋势;二是推动产、学、研结合;三是应急产业集聚发展;四是微观的企业技术策略、组织策略、创新管理、组织创新、研发机构管理、技术转移;等等。

第一,发展逻辑和创新趋势。根据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应急产业发展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根据国家制定的发展战略,通过配套政策支持,引导市场发展和产业融合,积极开发产业发展空间[9]。应急产业的创新趋势包括推进国家应急技术实验室、应急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和产业融资平台等产业化能力建设;积极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研究机构和高校参加,建设多学科融合、开放运营的应急产业研发中心[10];推动应急产业集群化发展,建设国家或区域性创新研制中心、成果转化中心、企业孵化基地、应急物资和生产能力储备基地,建设一批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形成区域性应急产业链。

第二,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应急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研机构的支持,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产业化需要得到企业的支持,应急产业要发展,必须坚持产、学、研合作。广东是我国推行应急产业产、学、研合作较早的地区,在应急管理产、学、研一体化方面成就突出。2005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应用研究中心成立,该中心将应急管理列为重点发展方向;同年,研究中心召开首届应急管理论坛,从2006年开始连续主办了6届国际应急管理论坛。2008年,广东省就开始了突发事件应急技术研究中心的组建工作。早在2012年,广东省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领域组建了20个应急技术研究中心,其中重要的有地质灾害技术研究中心、重大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技术研究中心和突发事件心理援助应急技术研究中心、新发传染病病原学检测技术研究中心。2014年,广东省和清华大学共同组建广东省应急平台技术研究中心,加强应急科学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为应急产业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第三,应急产业集聚发展。截止到2014年6月,全国已经涌现了广东东莞、浙江乐清、上海徐汇区、重庆合川、辽宁沈阳、四川绵阳等多个应急产业聚集区,聚集了应急产业相关企事业单位,应急产业聚集化、特色化发展明显加快,年产值达4000亿元。北京市、安徽省、广东省和重庆市正建设不同类型的应急产业基地,出现了北京丰台科技园、合肥公共安全产业园、东莞应急产业总部基地、重庆中国安全(应急)产业基地等诸多正在规划或建设中的应急产业相关产业园区,其中北京、重庆等多个应急产业园区规划的年产值规模都在500亿元左右[11]。现阶段,浙江、江苏、广东等省一些民营资本开始按商业化模式自主投资应急产业园建设,应急产业发展的集聚效益正在显现[5]。

3.2 存在的问题

3.2.1 政策层面

唐林霞等[2]认为,推动应急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是一个由3个部分组成的整体性结构:一是诱导性政策,也就是推动产业投资激励机制建设,促进投资多元化;二是管制性政策,包括健全法律法规,建立补偿机制及市场准入机制等;三是指导性政策,包括制定发展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加强信息指导。在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建成一个完整的支撑应急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没有形成对应急产业的投资激励,没有建成应急产业市场准入标准,也没有实现对应急产业的信息指导。总体来说,构建多层次的应急管理政策体系已是当前极为紧迫的任务。

3.2.2 产业和企业层面

首先,产业资本市场发育不健全。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应急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现阶段,我国对应急产业界企业的财政支持、优惠措施还比较少,导致产业发展还主要是靠政府财政拨款建造产业基地,以及一些小规模的民营企业自筹资金,并且社会资本限于应急产业的不完全盈利性,限制了投资资金。其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现阶段,我国应急产业的有关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大多是政府部门和大中型国有企业主建,而真正由中微企业自主研发、进行产业化生产的还是比较少。在应急产业中,民营发展规模较小,相关民营企业即使具有一定设计应用能力和生产水平,但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逐渐沦为大企业的代加工工厂。

3.2.3 技术层面

应急产业应当建成以高校和研究机构为核心,以企业研发中心为技术依托,以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为目的的技术研制应用系统[5]。我国应急产业综合研究起步较晚,政府、社会和企业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较少,基础性和应用型的应急技术研究薄弱,应急技术研究水平落后,应急成果转化水平低,应急技术引进层次不高、数量少,应急人才培养模式落后,应急产业的基础性和方向性研究水平低、技术研究模式落后导致应急产业的核心技术跟不上时代发展潮流。

3.2.4 人才方面

人才的培养教育是人才锻造和成长的主要渠道,现阶段,在应急管理教育方面我国有培养能力的高等教育机构数量较少,没有建成完整的从基础教育到理论研究的应急教育管理体系,偏重研究性培养,缺乏基础教育和应用型教育培养。我国的应急人才教育存在着严重的衡现象,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较少,理论性的研究人才培养较多。

4 制约我国应急产业科技管理的体制性因素分析

制约我国应急产业科技管理的体制性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应急产业科技管理与政府应急管理系统的衔接空隙。我国已经建成的应急管理体系由组织体制、运作机制、法律基础和保障系统组成。应急指挥系统从纵向来看,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应急指挥中心系统和各相关部门从上到下的纵向层级体系;从横向来看,我国建立了以政府应急指挥中心为核心,以公安、消防、医疗防疫为应急指挥支撑平台,以水利、环保、气象部门为信息系统,以下级政府为节点的应急指挥体系。应急产业属于应急体系的保障系统,是应急指挥的依托所在,但是现阶段我国应急管理系统是政府内部的自循环体系,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政府内部可以做到快速反应,但是由于掌握信息不全面和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应急指挥系统和应急产业的协同和联动能力不强。

(2)应急产业创新支撑系统与其他产业交叉所形成的政策空白地带。产业创新在应急产业发展上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产业创新支撑系统是创新潜力转化为实际创新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及动力所在,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驱动力[12]。产业创新支撑系统包括法律制度、财政支持、金融支持、社会中介服务支持和人力资本支持。应急产业是新兴产业,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市场发育不完全,产业发展氛围不足这就对产业支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国现阶段对应急产业还没有建构比较有针对性的创新支撑系统,政策并没有侧重于应急产业,这就形成了政策的空白地带。

(3)应急产品应用服务系统与特种行业产品市场的摩擦效应。应用服务系统为从事应急产业的企业提供各种有偿或无偿服务的综合服务体系,包括创办全程服务、管理咨询服务、企业研究与发展服务、投融资服务等,涵盖综合信息平台、投融资平台等实体平台[13]。我国现有的应急产业服务系统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存在着低端化现象,信息服务和投融资服务不能满足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要求。

(4)应急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中社会科技中介组织力量的弱化。社会科技中介组织作为连接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市场的桥梁,为促进应急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应急企业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专业化和辅助性的服务,其服务内容是开展与应急科技创新直接相关的信息服务、技术开发与推广服务、新技术交易服务、资金服务、组织创新政策宣贯服务和专业技术培训及其它专业化服务。现阶段我国社会科技中介组织缺乏必要的资金、技术和人力支持,发育不完善,同政府、企业、研究机构联系不紧密,并且一些基本职、责、权的划分往往欠严格和细致[14],业务服务水平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在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中的力量被弱化。

5 构建我国应急产业科技管理体系的对策

5.1 完善政府应急管理系统,建立促进应急产业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

首先,健全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如上所述,法律空白或依据不清已成为制约应急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议以国家有关法律为基础,进一步吸收与吸纳我国的科技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管理等方面在法律位阶上较次的规划、意见、行动、目录等各类,从而平稳有序地向兼顾法律严肃性与行政执行性、兼顾统览全局与操作详规的应急领域奠基性法律迈向。

其次,形成专门化、专业性的应急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尽管广东、重庆等地已经出台了针对应急产业,尤其是涉及科技创新领域的积极政策,但是多是自发型、地区型,限于个别产业园或零碎的相关行业,对于促进应急科技产业形成全国市场、提升行业质量也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为此,建议在中央一级以“负面清单+鼓励措施”的模式,在规定应急产业准入门槛的基础上、确保行业基本品质的前提下,出台和健全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标准与产品目录,尤其是对当下急需的救灾抢险工程装备等门类,以及科技创新投入高、风险高、社会效益好但缺乏资金支持的流行病模拟预测等领域予以重点支持。

最后,克服“碎片化”政府管理模式[15],创新统筹化的政府管理体系。应急管理作为新兴的政府管理领域,受既有的政府体制制约,难免在现阶段受部门职能不健全或职责交叉等影响,但参照美国应急管理发展经验,有必要尽快形成统一管理规范。一方面,参照美国成立联邦应急管理署进一步统合消防、保险、民防等职能部门的经验[16],强化我国现有的应急部门的职能系统。建议进一步做实应急管理委员会,统筹现有民政部门的救灾救助、消防部门的抢险救援、气象部门的监测预警、卫生部门的公共疾病控制等方面职能,打造“大应急”政府部门板块,加强应急处置能力,降低内部协调成本,全面提升应急管理的效能。

5.2 建立激励应急产业创新的组织结构,培育应急科技创新能力

首先,搭建应急产业创新的科技联盟。自2011年国内第一家由军工学院与科技集团共建的应急救援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以来,国内也逐步兴起了类似组织联盟建设且发展势头较好。因此,下一步建议综合军工、学研与市场三方力量,发挥军工品质、学研实力与市场潜力三大优势,运用市场机制挖掘与聚焦科技创新资源,共同突破应急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与市场壁垒,推动应急科技研发与应用一体化。

其次,搭建应急产业科技的集合采购与展示平台。依托北京国际应急抢险救援装备展等一系列产业产品展示交流会,通过类似的平台提升应急产业的社会公众关注度与跨行业关注度。因此,建议以展示拉动采购,在继续做好中国应急产业展览会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举办以重大装备展览、前沿技术展示和优秀经验宣传为主题的各类展览会,并注入产品推介等市场要素,形成采购与展览一体化的综合服务平台,形成规模化的社会与行业效应。

再者,大力发展应急咨询服务部门。从国际趋势来看,应急科技管理的专业化得益于应急咨询公司的广泛发展,从而使得企业与公众的应急服务不仅能得到政府的引导,也能得到专门咨询企业的指导。目前,国际上的国际SOS救援中心(International SOS Pte Ltd)、英国化险咨询公司(Control Risk)等均已有三四十年的历史,并广布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17]。鉴于我国近年来应急相关咨询需求日益增长[18],也应及时布局,打造此类组织平台。建议通过将现有的体制内咨询中心(如有关危化品咨询部门)进行企业转制,实行市场化运作机制,服务更多的企业与公众;同时,将应急咨询服务纳入应急产业园的建设规划,促进生产部门与咨询部门同步发展,为咨询公司获得更为扎实的应急服务经验基础提供便利。

最后,发展应急产业的配套金融组织。由于应急产业投资较高、责任重大,因而也需要培育与发展配套的金融支持与服务机构。一是建议对重化工业等产值较高、事故后果的社会影响面较广的领域实行环境污染的强制责任保险,并将保险事项向危险货运承运人以及生产与运输等环节全覆盖,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二是建议建立具体对口支持该产业各分支领域(如危化救援、抗洪救灾)的专项财政资金以及社会资本,对处于初创期、市场前景好、技术优势明显的应急服务企业予以补贴,给予技术研发支持。

5.3 大力扶持应急产业园建设,推进应急科技联合攻关和集成创新

一方面,加快形成一批既具地方发展特色又具广泛市场前景的三级应急产业园。目前,以重庆为例,该地形成的中国西部安全(应急)产业基地从发展现况与市场前景来看,仍未摆脱本地化与全国(全球)化之间的矛盾问题。因此,建议从国家层面建立三级应急产业园,包括具有全球应急科技服务职能的产业园、具有全国应急科技服务职能的产业园,以及具有区域职能的产业园。前2种产业园应由中央设置,比如重点选择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国家中心城市,理由在于这些城市的产业基础较好、新兴产业培育较快、市场前景广阔、经济辐射既通内又达外;最后一种产业园可由中央与省一级共议设置,比如重点选择成都、西安等地方经济的龙头城市与枢纽门户。通过这种全球、全国与区域的产业园职能配备,既摆脱过于依赖地方市场难以将国家级园区做大的“名不符实”的困境,又激励已形成一定产业基地的城市通过进一步开拓市场,向更高级别的园区建设发展,从而形成国内与国外、全国与地方的多层次应急服务市场体系。

另一方面,重点培育军民结合的应急产业园区。鉴于应急行业的特殊性,部分领域的高新科技在一定程度上聚集在军工产业,因而有必要促进其军转民用化,造福于民。在这方面,建议总结和推广湖北省的发展经验。湖北省出台的促进军民结合的中长期规划以及细则目录,已经引导形成了武汉、宜昌、襄阳三大产业集群;而在技术突破方面,地方军工企业与中船集团有关研究所合作开发已形成了军民合作的样本案例[19]。由此,建议发挥军工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承担国家重大基础性、技术保密性的应急工程与装备的研发职责,并通过技术入股、股权合作等方面与大型民营企业或国企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将军工技术向与人民日常生活相关的食品安全、灾情救援等领域延伸,提高应急产业发展的科技水平。

5.4 创新应急科技服务内容与形式,推进应急技术成果应用

一方面,探索政企合作的服务模式。对于市场渗透度较低而又紧需应急科技服务的产业园、开发区,建议可成立由政府与当地国企或重要民企联合组建应急科技服务管理公司,以企办政助的方式,对口支持与集中支援当地的应急服务,补齐地方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应急环节;待当地应急市场培育完善,政府力量再逐步退出公司经营领域,实行完全的市场化运作。

另一方面,建立政府购买应急服务的合作机制。不同于政企合作共营的模式,对于像沿海地区的大城市,市场需求初具规模,但政府仍需作为重要责任人进一步加强与企业合作。参照我国大亚湾区等地区的发展经验来看,建议探索应急救援的社会化服务改革。具体来说,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以物资储备存量、立即响应时间、有效服务半径等因素评估与筛选合作的应急科技服务企业,购买相应的应急救援服务,签约具有约束力的合作协议,明确救援周期、响应限时等硬性要求,并通过对多家合作公司定量考核的方式,建立规范、长期的合作关系。

5.5 建立应急科技人才教育培训扶持机制,提升各类应急科技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

首先,完善应急科技人才资格认定体系。作为教育培训的基础工程,首先应当具备完善的资质系统。具体来说,一是根据目前政策安排,以现行的、作为职业技能培训的“应急管理师”认定课程为基础,进一步统筹与对接相近的注册安全工程师等相关专业技术职称体系,试点颁布设立更加细化、更具针对性的应急管理师等专业技术职称体系。二是参照社会工作师等新兴行业的规范标准,先设立初级应急师和中级应急管理师,待人才基础较好、市场相对认知的情况再开放高级应急管理师的认定。三是优先向高校的应急管理学院,以及防灾科技等专业院校的师生开放应急管理师高级职称认定的试点。四是鉴于应急行业与现有的救护员以及部分工程领域等资格认定有一定的关联性,建议建立可衔接互换的认定系统,最大限度地开发应急科技管理人才。

其次,提升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一是建议建立国际合作考察培训、国内先进地区实训培训和本地培训3个层次的培训体系,重视学习应急管理的国内外前沿经验,更加注重实务操作,转变以往以宣传教育、调度指挥为中心的培训模式。二是建立中央、省和市三级培训中心,对产业需求较旺盛的重点县区也可建立相关培训中心。同时,由中央、省和市建立分级承担的财政投入体制,搭建全方位的教学网络。

上一篇:监督和控制下一篇:中部地区国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