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体系构建

2024-07-29

标准体系构建(精选12篇)

标准体系构建 篇1

目前,能源、资源的短缺和过度消耗,已对全球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制约。我国能源供应存在结构性的石油短缺。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这种状况将日趋严重。在石油紧缺和巨大能源消耗的双重压力下,改变我国能源供应结构和保证能源安全迫在眉睫。其中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寻求来源充足、供应安全的替代能源,尤其是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实施多元化能源发展战略。氢能由于其来源的多样性、洁净环保、燃烧热值高、可储存性和可再生性等特点,可以同时满足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其他能源所不能比拟的。本文着重介绍国内外氢能技术标准化发展现状,初步探索建立符合我国氢能技术发展趋势的标准体系框架,并对其结构和内容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较为详尽的阐述。通过氢能标准体系的研究,可以为今后我国的氢能标准化、科研工作及技术创新,提供系统科学的指南和依据,从而推动氢能产业的健康发展。

1 国内外氢能技术标准化工作概况

1.1 有关氢能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国际标准介绍

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负责氢能技术领域标准制定的是ISO/TC 197氢能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氢能生产、储运、检测和利用等国际标准化工作。其他技术委员会(如:ISO/TC 22路用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也都参与并与ISO/TC 197合作制定和发布氢能相关的国际标准。目前已发布的包括ISO 14687-1999《氢燃料品质技术规范》等ISO氢能技术相关标准共31项。ISO/TC 197正在制定的标准共6项。

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中,负责与氢能技术领域相关标准化工作的是IEC/TC 105燃料电池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燃料电池及其应用相关的国际标准制定。目前,IEC/TC 105共有P成员国15个,0成员国14个。我国为P成员国。到目前为止,IEC/TC 105已经发布的燃料电池相关国际标准共有13项。

1.2 发达国家氢能技术相关标准化组织及其标准介绍

美国在2002年颁布的《国家氢能发展路线图》中,就将“规范和标准”列入氢能系统的7大组成元素之一。在美国约有10多家组织参与氢能相关标准的制定,其中,ASTM国际标准组织的ASTM/D 03气体燃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之氢能与燃料电池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D 03.14),是较为重要的成员之一,主要负责商业氢燃料气体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操作规范、取样方法、检测和分析方法等方面的标准制、修订工作。目前,美国已发布的有关氢能技术的美国国家标准共12项。另外,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标准化机构也积极推动氢能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具体数量分布见表1。

(注:CEN-欧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BSI-英国标准协会,DIN-德国标准协会,AFNOR-法国标准协会,JIS-日本工业标准协会。)

除上述国际标准化机构和发达国家之外,较有影响的国际氢能合作组织,主要包括:氢能经济国际合作组织(IPHE)、欧洲联合氢能项目(EIHP)、促进氢能转变伙伴关系(PATH)等。这些组织均致力于氢能技术规范和标准制定工作。尽管国际上已经制定并发布了一些有关氢能的技术标准,但尚未形成,甚至缺乏系统完善的氢能技术标准体系。已有的各国标准,也仅在含氢燃料及相关产品质量和检测方法方面进行规定,缺少技术工艺设计、建设过程与工艺、安全等方面的标准,以及相关的基础和管理等综合性标准。这样就更加凸现了我国开展氢能技术标准和标准体系研究的重要性。

1.3 我国有关氢能标准化技术组织及氢能技术标准化现状

我国与ISO/TC 197对口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09),成立于2008年6月,秘书处承担单位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主要负责氢能生产、储运、利用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我国与IEC/TC 105燃料电池技术委员会的对口工作,由全国燃料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2)负责。目前,正在研制的国家标准主要为纳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燃料电池标准等。

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在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广大科研单位、相关领域专家的努力下,我国已制定出一批氢能技术领域内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引导氢能技术产业化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1985年GB 4962《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发布以来,我国先后发布的标准包括产品、安全使用、氢氧站设计、制氢等方面的测试方法和技术条件。到目前为止,我国共发布氢能技术相关国家标准16项,行业标准共84项。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的氢能技术标准化工作仍处于单一型、分散型及纯技术型的初级阶段,不同氢能应用产品之间的标准没有协调,对一些新技术概念没有统一的解释;在氢能利用方面的管理、规范性技术要求和产品认证用标准等综合性标准研究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空缺,有关系统性标准化和标准化发展的研究也是空白。因此,构建系统、科学、全面、符合我国氢能技术发展趋势的氢能技术标准体系框架,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2 我国氢能标准体系框架的建立

氢能技术标准化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覆盖了多种氢能技术和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流通、使用和消费等各个环节,涉及了氢能产业设计、生产和维护等诸多方面。编制标准体系是标准化的一项基础性科研工作。通过建立我国氢能标准体系表,更好地引导该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是使氢能标准化工作系统化和科学化的有效方法。

2.1 氢能标准体系表的作用

氢能标准体系表是由氢能技术领域内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标准组成的科学有机整体,是一幅包括现有、应有和计划制定的标准工作蓝图,用来说明氢能技术标准的总体结构,反映我国氢能技术领域内整体标准的相互关系。因此,研究编制我国氢能标准体系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1.1确定氢能技术标准化工作的整体框架和发展蓝图,指导我国未来的氢能标准化工作以及标准制修订计划的编制。

2.1.2系统地了解和研究国际、国外氢能技术标准及其发展趋势,为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供全面而准确的信息。

2.1.3有助于氢能产业的生产科研及管理工作。

2.2 氢能标准体系表的建立原则

2.2.1 科学性

编制氢能标准体系表时,首先,应该贯彻的是科学性这项标准化基本原则,它是保障技术系统安全、可靠和稳定运行的根本条件。标准体系表中的层次,必须以氢能产业发展的总体思想,以及所涉及的各种行为为主要思路和科学依据。

2.2.2 全面与协调性

标准体系表应力求完整配套,充分体现体系整体性。因此,应对氢能技术领域所涉及的各种技术、产品和维护工作都制定相应的标准,并列入标准体系表中。另外,这些标准之间存在着相互连接、制约的内在联系,应协调一致,构成一个全面和均衡的标准体系。

2.2.3 系统性

系统性是标准体系中各个标准之间内部联系和区别的体现。要使得标准体系表在内容、层次上充分体现系统性,按照氢能技术领域的总体要求区分标准的共性和个性特征,恰当地将标准项目安排在不同层次上。

2.2.4 先进性

氢能标准体系表中所列标准,应充分体现等同采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原则,表明我国氢能技术标准与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一致性或兼容性,从而保证我国氢能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

2.2.5 兼容性

列入标准体系表中的标准项目,将优先选用我国氢能领域现行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同时,还将充分利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研究成果,努力实现行业、地区、全国和全球性的信息资源共享。

2.2.6 预见性和开放性

在编制标准体系表时,既要考虑到目前经济发展需要和科技水平现状,也要预见到未来科技发展和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同时,应根据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国外标准的不断完善,逐步对氢能标准体系表进行拓展和更新。因此,标准体系表应具有预见性和开放性。这对氢能技术标准化实践具有指导性。

2.3 氢能标准体系的结构和内容

根据氢能技术的基本分类和我国氢能产业链的布局情况,首先设计了氢能标准体系总框架(如图1所示),共包括8个标准子体系,即:1氢能基础与管理方面的标准;2氢质量方面的标准;3氢安全方面的标准;4氢工程建设方面的标准;5氢制备与提纯方面的标准;6氢储运、加注方面的标准;7氢能应用方面的标准;8氢相关检测方面的标准。上述8个标准子体系又可以根据各自领域的特点细化分类,形成3级树状标准体系。

在氢能标准体系总框架中,氢能基础与管理方面的标准主要包括:氢能相关产品型号命名、名词术语、符号、分类和基础测量等方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它们是整个标准体系的基础。

氢质量方面的标准主要包括:气态氢、液态氢和氢的衍生物质量(如:纯度、杂质含量、相关检测方法和产品评价指标等)方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氢安全方面的标准主要包括:氢在制备、提纯、储存、运输、加注、应用等各环节中操作和使用安全方面的国家和行业标准。

氢工程建设方面的标准主要包括:氢工程建设中所涉及的设计、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工程验收等方面的国家和行业标准。

氢制备与提纯方面的标准主要包括:不同氢制备方法,如:化石燃料制氢、水制氢、可再生能源制氢及核能制氢等,以及氢的提纯相关的技术、设备和附件等方面的国家和行业标准。

氢储运、加注方面的标准主要包括:氢在储存、运输和加注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要求、设备和附件等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

氢能应用方面的标准主要包括:氢能在燃烧应用、燃料电池和其他应用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要求、设备和附件,以及应用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

氢相关检测方面的标准主要包括:在氢的制备、储运、加注和应用过程中所涉及的检测与试验方法,以及相关设备等方面的国家和行业标准。

3 氢能标准体系的发展趋势

我国目前氢能标准体系建立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制定和发展有关氢安全方面的国家标准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有关氢能安全方面全面系统的国家标准。仅有的GB 4962-2008《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国家标准,不能满足氢能技术应用领域的需要。而国外先进国家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通过规范或标准的形式推动和指导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因此,作为氢能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氢安全方面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2 加大有关氢能应用领域标准化工作的力度

如前所述,欧美在氢能及燃料电池标准领域,已开始进行相关标准体系的制定工作。因此,我国应积极推动氢能应用标准化工作,并使其作为整个氢能标准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带动氢能标准体系中其他领域标准化工作的蓬勃开展。最终达到各领域标准子体系协调发展,互相促进。解决各分支领域标准在制修订过程中相互脱节等问题。

3.3 加强有关氢储运与加注方面的标准化工作

氢的储运和加注一直是氢能技术领域的一项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只有针对普通钢瓶的标准和规范,尚未制定车载轻质高压储氢容器、液氢罐以及固态储氢装置的国家标准和规范。这无疑对储氢技术的应用形成一定的障碍。国外已开展对全固态氢源系统的标准制定工作,形成部分国际标准草案,如:ISO/TS16111-2008《可运输储氢装置——金属氢化物可逆吸附氢》。因此,我国要加强有关氢储运与加注方面的标准化工作,制定相关标准。

3.4 加强氢能基础与管理方面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总体来说,我国氢能标准体系所需的标准尚未建立,尤其在氢能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方面的工作刚刚起步,仅制定了一项氢能术语方面的国家标准。因此,我国需要加强氢能基础与管理方面的标准制修订工作,包括制修订术语、图形符号、分类、编码、管理体系、管理程序、定额、计量等方面的标准,从而为氢能技术发展提供基础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4 结语

氢能标准体系框架的建立是一项复杂、全面的系统工程,需要与相关的政府部门、行业、企业、事业及科研机构等各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与合作。建立全面的氢能标准体系框架,做好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分工、协调工作相当重要。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研究未给出包含各领域细化内容的氢能标准体系表,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日益完善体系表的全部内容。为了保证氢能标准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建议根据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工作的实际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对标准体系表修订一次,以作为编制计划和制定标准的依据。只有建立起一套全面、细致和科学的氢能标准体系,才能保证今后的氢能技术标准化工作高效、稳定和科学地进行下去。

摘要:能源短缺已严重制约了全球经济发展。氢能由于其来源的多样性、洁净环保等特性,有望成为一种主要的替代能源。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氢能技术标准化的工作概况,分析了我国建立氢能标准体系的作用,阐明了其结构和内容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氢能,标准体系,框架

参考文献

[1] 申泮文.21世纪的动力 氢与氢能[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2] 陈霖新.中国氢能源利用现状和发展潜力[J].科技中国,2004(11) .

[3] 马涛.国外氢能源经济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节能技术,2008(26) .

[4] Requirements for Hydrogen Supplies Serving Fuel Cells in Non-combustible Enclosures, Technical report, NFPA, 2007.

标准体系构建 篇2

□ 赵会勇

2010年全国烟草行业财务工作会议暨预算管理现场会提出:要组织所属工商企业制订成本费用定额标准,并将各类定额标准作为企业预算编制和考核的基本依据。如何贯彻落实这一会议精神,是摆在企业面前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

所谓成本费用定额标准,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结构中,生产产品、提供服务或执行预算所完成单位合格产品对人力、财力、物力的利用和消耗应当遵守的标准。具体到烟草商业企业,成本费用定额标准是规范各种成本费用支出的衡量尺度,是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基本依据,是提高对标管理水平的数据平台,也是实施成本责任考核的重要手段。构建一套科学、系统、完善的成本费用定额标准体系,对于推动基础管理上水平、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构建成本费用定额标准体系的思路

构建成本费用定额标准体系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耗时长、工作量大,需要企业各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完成。

确立一个目标。构建成本费用定额标准体系必须确立一个目标,即卷烟成本费用控制上水平。目标确定后,企业要成立一个由主要领导挂帅、财务管理部门牵头、各成本费用归口管理部门相互配合的组织机构,加快构建成本费用定额标准体系工作的推进。

做好两个结合。成本费用控制的底线在哪里?答案直接关系到成本费用控制上水平工作所能达到的深度。目前,由于部分企业成本费用的归口管理部门对自身的成本费用控制水平了解不深、不透、不够精确,不能有效地掌握成本费用的控制节点。因此,构建成本费用定额标准体系必须与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和对标管理相结合,形成工作的合力。

一是与全面预算管理相结合。全面预算管理是围绕行业发展战略和企业年度经营管理目标,对各类经营管理活动及其资源配置进行的合理预测、控制和监督,其编制内容主要包括业务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而成本费用预算是业务预算的重要内容。构建成本费用定额标准体系必须与全面预算管理相结合,通过自身的科学性、规范性来提高预算的编制水平。

二是与企业对标管理相结合。对标管理是通过收集整理行业内或者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经济与技术指标,以此为标杆,找出自身的差距与不足,从而推动企业寻找、确认、跟踪、学习并超越自己的竞争目标。开展对标管理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建立标杆管理体系,并且掌握自身的管理数据。构建成本费用定额标准体系必须与企业对标管理相结合,作为企业对标管理的数据平台,提供科学、准确的管理数据。

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平均先进性原则。平均先进性原则是在正常的条件下,企业的大多数部门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和超过的水平,是一种可以激励先进、鼓励中间、鞭策落后的定额水平,是编制企业定额的理想水平。二是科学适用性原则。在构建成本费用定额标准时,要遵循科学的理论依据,也要符合企业的工作规范和流程。既要能够反映企业的业务工作量和经费开支标准,还要便于预算管理人员进行预算编制和审核。三是动态扩充性原则。成本费用定额标准具有时效性、动态性。随着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成本费用定额标准有时会与企业实际情况产生不符,这就需要成本

费用定额标准对于不断发展的业务以及新的技术手段及时作出更新。

构建成本费用定额标准体系的步骤

(一)成本费用定额的基础管理。

成本费用的基础工作。成本费用泛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发生的各种资金耗费,它与企业的人员、商品、资产、业务活动等分不开。构建成本费用定额标准体系的前提是企业具有良好的管理基础,比如人员的数量,商品的品种,资产的数量、种类、使用年限等,这些基础资料的准确与否决定着成本费用定额标准体系建设的成败。成本费用的会计核算。会计核算系统是企业重要的信息系统,成本费用的相关数据主要来自该系统。会计核算的质量决定着成本费用定额标准体系建设的质量。成本费用的性态分类。成本费用按照性态分类,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固定成本(又称固定费用)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比如房屋折旧、人员固定支出等;变动成本是指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比如燃油费、运输费等;混合成本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是其总额既随业务量变动又不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比如企业设备维护和修理费等。

成本费用的影响因素。企业要充分考虑影响成本费用变动的因素,比如影响燃油费的因素是车辆的行驶里程等。只有对每一项费用进行分析,找出影响该成本费用的具体因素,才能为下一步的成本费用定额测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成本费用定额的计算测定。

成本费用定额测算。对于烟草商业企业来说,卷烟商品的成本定额比较容易确定,可以直接从调拨价表中获取。而期间费用中的每一项费用定额则需要通过费用的性态和影响因素计算得出。比如车辆燃油费定额的测算:首先确定燃油费为变动成本,影响因素为行驶里程,据此计算出百公里油耗,这一指标就可以作为燃油费的定额。对于其他费用项目,可以根据其费用特点有针对性地通过估计测定、统计分析、实际查定、作业成本等方法进行测算。

成本费用定额颁布。所有成本费用定额标准计算出来后,应通过一定途径向企业内各部门颁布,作为企业编制预算管理、开展对标管理的基本依据。

(三)成本费用定额的执行控制。企业的成本费用定额一经颁布,便具有指令性,企业内各部门要遵照执行。同时,以成本费用定额为依据编制的企业预算对企业内各部门进行费用管理控制,下达年度费用预算额。

(四)成本费用定额的分析考核。由于各种原因,在成本费用定额执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较大的偏差,也有可能发现成本费用定额在计算测定时就存在错误,这就要求相关管理人员认真查找定额标准与实际执行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对成本费用定额进行修订。同时,对企业各部门的成本费用定额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职工薪酬挂钩,以起到激励作用。

构建桂菜标准体系的思考 篇3

【关键词】桂菜 标准体系 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157-02

一、桂菜发展概述

桂菜,即广西菜,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风味成为广西的一大特色。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就造就了独具广西地域性的饮食文化。广西特有的“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地理位置,使其饮食受到川、粤、湘的影响,加上宋、元时期,全国经济重心自北向南移,众多中原人又带来了先进的烹饪技术和文化,再到抗日战争期间,国内烹饪高手到广西收徒传艺,使广西饮食文化博采各地之长,这些都促进了本地餐饮业的发展。随着广西经济的发展,华洋贸易频繁,饮食市场日益繁荣,推动烹饪艺术的发展。桂菜菜品高中低档达数千种,粗细面点数百种,风味小吃也有几百种,经过专家认定的广西名菜就达1500多种。它主要以山川江河产品为原料,以扣、酿、焖、炒等烹饪手法制作出的美食,其特点可概括为北辣、南甜、西微辣、东嫩鲜。桂菜发源于岭南文化,根植于广大城镇乡村,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民族性、文化性。近年来,桂菜在刀工、选料烹饪技法方面不断创新,色香味日臻上乘,菜品异彩纷呈。但是,长久以来,桂菜始终徘徊在中国著名菜系之外。

2014年,广西商务厅力推桂菜,打造舌尖上的广西,拓展桂菜市场,使桂菜走出广西,走向全国。另外,有专业人士指出“制作技艺障碍、文化挖掘障碍、品牌推广障碍,是桂菜亟待突破的几大障碍”。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也认同打造桂菜品牌,但是现在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是桂菜没有统一的理念,不同地域的菜系各自为政,推出本地菜系,无法让桂菜拧成一股绳,成为限制品牌打造发展的一大桎梏。桂菜的确缺少类似毛家饭店、淮南人家等覆盖范围广、“准专业”联盟酒店,使得市场相对狭小,品牌的认知度小,品牌推广乏力。而标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桂菜走向规范化之路。构建桂菜标准体系,将桂菜进行分类,规范制作工艺,固化特色,为打造桂菜品牌提供技术支持,可加速桂菜推广,拓宽推广范围,对普及桂菜、丰富品种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二、餐饮业和菜系标准体系研究现状

(一)国外餐饮业标准体系概况。美国、日本等国家的餐饮业标准化研究起步早,实施效果显著。比如肯德基、麦当劳、吉野家等餐饮企业,正是由于实现了标准化,将制作工艺及各项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才使得不管在世界哪个地方、由哪位厨师做出来,都能吃到同样分量、同样味道的食品,并能享受同样的服务。麦当劳作为快餐业成功的典范,在全球拥有3万多家餐厅,其创始人表示,只有坚持标准化才能保证成功,要在品牌、服务、质量控制等细节上做到标准统一,才能将连锁店做大做强。

(二)国内餐饮业和菜系标准体系概况。我国餐饮业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1994年,全国饮食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为餐饮业标准化奠定了基础。随后一系列餐饮相关标准产生,如《餐饮企业的等级划分和评定》《海产品餐饮加工操作规范》《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餐饮业要求》《品牌价值评价 餐饮业》《餐饮业现场管理规范》《餐饮企业经营规范》以及即将实施的《餐饮企业连锁经营规范》《餐饮分餐服务操作规范》等国家、行业标准,说明我国对餐饮标准化工作愈来愈重视。目前,国内一些餐饮企业也建立了标准体系,如小肥羊、马兰拉面等,标准化实施效果显著。

同时,我国各菜系也积极展开标准体系研究工作。鲁菜是最先制定实施标准体系的。2010年发布实施DB 37/T 1610—2010《鲁菜标准体系》,分别明确了鲁菜基础类标准、烹饪原料类标准、烹饪工艺类标准、鲁氏菜品类标准和烹饪使用设备类标准,之后又相继发布了180余项相关菜品标准;随后,其他菜系也开始了标准化研究,安徽省发布了DB 34/T 581—2006《徽菜标准体系表》;河南省发布了DB 41/T 508—2007《豫菜基本规范》;重庆发布了DB 50/T 455—2012《渝菜标准体系》、DB 50/T 456—2012《渝菜术语和定义》以及40多项相关菜品地方标准;另外,汕头、云南也分别对潮菜、滇菜也开始了菜系标准体系研究。各菜系标准化紧锣密鼓的研究,以及桂菜面临的品牌推广难等问题,使得桂菜标准体系研究迫在眉睫。

三、实施桂菜标准体系的重要性

(一)保护地方传统小吃,传承桂菜传统文化。桂菜是极具地区性、民族性的地方饮食,具有多个民族饮食特点,少数民族的小吃非常有特色。菜肴取料奇特,制作也极有个性。这些都是优良的民间文化遗产,传统工艺也需要得到良好的传承。通过标准化研究,可以将桂菜的传统菜品纳入标准体系,保证制作方法不失传,作为传承和记录的平台和载体,这对桂菜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二)确保菜品质量,促进桂菜行业发展。烹饪具有很强的随意性、经验性,从食材的选用到操作工艺,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来指导,厨师就会各行其道,导致菜品口感大相径庭、质量极不稳定。用标准来规范桂菜相关内容,用标准化的手段挖掘桂菜的深层内涵,对桂菜进行定义、分类,对桂菜制作的基本要求、原料、工艺、设备、服务等进行归纳要求,使之成为一个科学的整体,可促进整个桂菜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树立品牌,加速桂菜推广。桂菜标准体系的建立实施,有助于提高桂菜的档次,提升桂菜品味,有利于更多人认识桂菜、接受桂菜,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并且为桂菜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持。对一些广西名菜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可以改变目前良莠不齐的现状,有利于树立品牌,建立连锁店,加快桂菜推广,使桂菜之路越走越宽广。

四、桂菜标准体系的层次结构及主要内容

(一)层次结构。桂菜标准体系的建立可以参考已有的比较完善的菜系标准体系,如鲁菜、徽菜标准体系,符合GB/T 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和GB/T 24421《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的要求,重点突出、科学合理,结合广西实际,尽量覆盖所有桂菜代表菜,制定操作性强的标准体系。目前,以地域分可桂菜分为以下5种风味:桂东菜、桂南菜(滨海菜)、桂中菜(邕菜)、桂北菜(传统桂菜、官府菜)、桂西菜(民族菜、土司菜)。近年来,桂菜创新菜也有较多品种出现,如2015年开展的桂菜创新展示暨南宁名厨交流活动,就有200多道创新菜品在现场展示,众多特色菜品让人大开眼界。鲁菜标准体系也将创新菜放入标准中,故在桂菜标准体系中也一并列入。建议桂菜标准体系包括以下7个子体系:桂菜菜品基础标准子体系,桂东菜、桂南菜、桂中菜、桂北菜、桂西菜和新派菜标准子体系,初步列出桂菜标准体系层次结构图如图1所示。

(二)主要内容。具体如下:一是分类和术语标准。根据桂菜标准体系的分类方法细化桂菜菜品的分类。按照国家术语定义相关标准制定桂菜命名规则标准和通用术语标准,从而统一桂菜专用名词术语,方便交流,提高工作效率。二是通过烹饪工艺标准。对桂菜通用的烹调工艺制定标准,如原材料初加工、切配、雕刻、烹调、盛装成型等工艺。原材料初加工包括蔬菜水果类、禽蛋类、畜类初加工及干货的泡发等工艺;切配工艺应以营养学和美学为原则,包括切割和配菜。切割标准中应对各类原料的刀工成形进行标准化和量化。配菜标准应根据菜品特点,规范其数量、质地、色泽、口味、形状、营养成分等方面;烹调工艺标准应包括冷菜、热菜、特色菜的烹调制作方法;盛装成型工艺标准应对菜品盛装的桂文化意义、实用意义、科学意义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规定,使菜品与盛装工具风格统一,相得益彰,体现桂菜的传统特色,又不失实用。三是餐馆建设标准。包括桂式菜馆的设计、菜单设计、筵席设计、餐厅设计、厨房设计、餐厅选址和楼堂装潢设计等内容。餐馆建设标准主要对桂菜餐馆的内外空间和周围环境、设施做出相关规定,要求建筑装潢的形式设计能从视觉上反映出桂菜的风格。四是通用检验方法标准。桂菜原材料的质量和卫生要求主要由相关产品的质量标准和安全卫生标准控制,菜品质量检验主要采用感官评价方法,因此应研制菜品的感官评价方法标准。菜品的感官评价方法标准应符合相关国际标准和国家、行业标准的规定,应规定对于菜品的味觉、嗅觉、听觉和视觉用语言、文字、符号和数据记录的方法,规定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对食品的色、香、味、形、质地、口感等各项指标做出评价的方法。五是各类菜品标准。包括桂东菜、桂南菜、桂中菜、桂北菜、桂西菜和新派菜的菜品名称、原辅材料质量要求、菜品的感官要求、食品安全要求、烹饪工艺(包括初加工、切配、烹调、盛装工艺)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标准内容尽可能准确、详细和量化。

五、小结

桂菜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是一项烦琐巨大的项目,需要大量专业人员的参与研制和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首先,烹饪餐饮行业协会、高校、科研究机构以及重点企业等组织积极推进桂菜标准体系,并研制主要桂菜菜品标准,并向社会相关部门、专家征求意见,完善标准及其体系,经专家审定、最终发布实施、并进行标准的宣贯。在桂菜标准体系发布实施后,可选定一批相关企业进行桂菜标准化试点工作,建立以桂菜标准体系为核心,餐饮保障规范、服务规范和读物提供规范相配套的餐饮企业标准体系,全面实施企业标准体系,树立品牌,将企业做大做强,将桂菜走出广西,走向全国。同时,可在各种美食活动或技能竞赛中充分宣传桂菜标准体系,推动桂菜标准体系的有效实施,为桂菜产业升级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滕永军,潘虹.桂菜出桂的发展要素分析[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2]何丰伦.桂菜发展亟待突破三重障碍[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8-11-15

[3]王继鹏,黄俪.桂菜文化品牌,该如何打造[N].广西政协报,2013-11-2

[4]周旺.唐至五代时期广西饮食文化发展的基本形态和区域个性[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5]余广宇,鲍兴.徽菜标准化研究[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0(3)

标准体系构建 篇4

1 技术标准体系发展概况

在国外, 150/IEC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工业发达国家有着几十、上百年的技术标准化工作经验。发达国家技术标准化工作的体系结构、管理体制以及运作机制, 是这些发达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有效保证, 为企业向前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发达国家长期实行的是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 所以运行的是自愿性标准体系, 这种自愿性标准体系为市场准入、契约合同维护、贸易仲裁、合格评定和产品检验的基本依据。如美国标准化管理体制 (国家标准或协会标准层次) 具有以下特点:TC (技术委员会) 和秘书处相对独立, 秘书处保持中立, 对标准制定没有话语权和投票权;坚持开放性原则, 在标准制定、修订、复审中通知全部有直接关系或重大利益的相关方参与, 保证广泛协商一致;公开自愿参与, 透明度高, 保证信息公开直接获得;充分考虑标准的相互关联性, 避免重叠和冲突;公平合理竞争, 标准制修订工作中如有偏差, 可以运用上诉机制1可见, 美国公开标准的制修订模式具有“市场”驱动的典型特征, 构建了美国国家标准化的高水平发展模式。

20世纪90年代, 国家组织开展了企业标准化升级活动, 各企业按照国家要求建立了适合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特点的企业标准体系。这一活动的开展, 对提高企业标准化水平和管理水平, 促进企业产品的高速、高效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G 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于2003年发布实施, 其中明确定义企业技术标准分为两层:第一层是技术基础标准, 其覆盖面是企业的产品标准、产品实现过程中所有综合性的技术基础标准。技术基础标准是指导企业产品标准和产品实现过程中技术标准制定的基础。第二层是产品实现过程中的技术标准, 是以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为顺序的技术标准和能源、安全、职业健康、环境、信息等技术标准。上述定义中涵盖的技术标准, 就内容及企业管理意义而言, 大多存在于企业以职能划分的各个管理模块以及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等体系文件中。识别、归纳这些标准并构建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对多数企业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明确概念、统一认识

标准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 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2]是为了在某一时期内得到应用, 而用语言、文字、图表等方式或模型、样本等表达方法所做出的统一规定。标准是经公认的权威机构批准的标准化工作成果, 它可以采用如下形式: (1) 文件形式, 记述一系列必须达到的要求; (2) 规定的基本单位或物理常数, 如米、安培、绝对零度等。

技术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技术标准是记录一种或多种针对人、目标 (物) 、过程或任何关于他们结合相匹配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它是能够在任何一个技术领域共同和重复使用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的作用是能够对材料, 产品, 服务, 工艺, 过程, 做详尽、一致的描述, 并为诸多问题提供了处理方法。

技术标准体系是企业范围内的技术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它是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部分。

标准化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对于标准化的研究中, 很多学者及标准组织也总结出多种定义。如国际组织ISO/IEC对标准化的定义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对活动及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方针或具体文件, 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的机构批准。

建立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并将在企业标准化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技术标准体系恰是企业实现标准化管理的基础。通过建立和有效运行企业技术标准体系, 够促使企业的技术管理趋向科学化、系统化、条理化。同时, 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持续改进定会使企业的管理更加规范, 并为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提高企业管理质量提供技术保证。

技术标准体系涉及的面非常广, 是一项系统工程[3], 纵向, 在企业管理的各个体系本身就是根据标准建立并运行。横向, 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所有活动离不开各种规范性文件, 即标准。它们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作为实现生产过程主体的各部门与标准的密切程度自不言而喻。

企业标准体系是促进企业内的标准组成达到科学合理、完整有序的基础。企业技术标准体系是企业各类管理体系的纽带, 任何产品都需要标准, 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这些标准与产品研制的各个环节相适应, 其中技术标准是生产活动目标实现的判据, 技术标准体系构建质量直接决定企业标准体系的成败。

3 脚踏实地、稳步推进

充分理解标准、标准化、标准体系之间的关系是构建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基础。标准化是一种意识、是一种需求。标准是需求的标识。标准体系是标准有机联系的整体。

构建企业标准体系必须认真细分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各要素与企业管理现实中的关系, 研究企业中现存的管理要素的标准属性, 使标准体系构建与企业管理现实紧密结合。这是企业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的关键一环。只有与企业管理的日常需求紧密衔接, 切实解决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技术标准体系构建工作才可能得到企业有关各方的支持, 方可建成科学的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表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现代化大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 编制技术标准体系表是企业标准化管理的一项基础性科研工作。成功构建科学、有效、实用的技术标准体系表是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完成的重要标志之一。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除了参考、引用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外, 还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及需要制定大量的企业技术标准, 以指导企业研发、生产、采购、验收、服务、包装、搬运、贮存、运输等过程作业。企业标准体系表应包括标准体系结构图和标准体系明细表, 是表达企业标准体系概念的模型, 是策划、分析、设计、建立、实施、评估企业标准体系的重要方法和工具。可见编制标准体系表的重要性, 编制标准体系表的研究意义也正在于此, 脱离企业管理现实, 或者是仅仅将企业现有标准简单堆砌在一起都不能达到标准化的目的。只有既满足企业管理现状的需要, 又能保证标准体系持续进步、发展的要求才是标准化的目标。平衡管理各方的诉求与保证标准体系持续发展的关系是研究的要点, 既不可脱离现实也不可遥不可攀。

4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 国内国际市场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 标准化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加明显, 已成为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中不可缺少的桥梁和纽带。建立完善技术企业标准体系, 将产品实现的要素、过程标准纳入到其中, 使产品生产加工步入标准化管理轨道, 对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企业提升产品质量, 改善经营管理, 适应全球贸易竞争是十分必要的工作。

摘要:目前许多企业根据不同管理要素的需求, 建立多个相互独立管理体系, 有些是传统管理方法形成的, 例如各类管理制度。有些是现代管理体系要求的, 例如质量管理体系等。造成政出多门但又存在管理缺失的弊端。就技术标准体系构建而言, 统一认识, 明确标准概念, 建立、完善体系构架, 实现标准化运作就是企业亟待探索研究的课题。利用标准化的简化、优化、统一协调的原则, 提炼企业多个相互独立的管理体系中技术标准共性的部分, 构建一个能满足企业技术管理各方面要求的企业技术标准体系。

关键词:标准化,技术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1]彭同心.建立企业标准体系——一个好的企业实施全方位管理的平台[C]//天津: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

[2]GB/T 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S].

标准体系构建 篇5

一、关于执法标准体系的建立

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公安部党委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公安机关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构建执法标准体系,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公安机关严格、公正、文明、规范执法的形象。

对于巡警来说,所有的110接处警都应该有雷打不动的流程,无论警情大小,每一个步骤都不能少,有了铁的制度,才能不出问题。巡警在查处不同违法行为时不同的站位、语言、手势、程序,群众煤气中毒、水管爆裂、坠楼、溺水等求助警情的不同处置方法,刑事案件涉案财物的分类保管规定„„这些以往执法中的难点或模糊环节,在标准化体系中都应该能找到对应的“行为指南”。一些公安执法问题难以克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具体执法中缺少现成之规,或是规定相对笼统模糊、可操作性不强。要从根本上破解执法不规范难题,就得像企业抓产品质量管理、像部队抓战士敬礼扛枪一样,有一套系统、权威、统一的标准。

公安工作执法面宽、执法环节多、执法程序复杂,还不完全像企业那样。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可能地把标准制定详

细,上至部门领导,下至基层民警,在遇到各类具体问题时,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在工作的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求证去解决问题,这个“证”便是“从法条中来、从实践中来、从群众中来”三条原则,它们确保了庞大的标准化体系不是“纸上谈兵”。

首先是从法条中来。即根据法律法规的原则规定进一步细化标准,解决有法定要求而无具体标准,造成相同案情不同处置程序、不同处置结果的问题。比如,针对巡逻民警面对违法犯罪嫌疑人驾车逃逸难以处置的情况,细化处置的行为标准,对何种情形应该拦截、何种情形不应拦截以及拦截程序、行为要求都作出明确规定。

其次是从实践中来。应该在全局范围内遴选典型,提炼基层民警在巡逻盘查、接警处警、纠纷调解、治安检查等日常执法中积累的经验,将其上升到制度层面、固化为工作标准。收集整理民警的工作法之后,由市局的法制部门进行审核评估,选出比较好的,再放在公安网上请广大民警进行网上投票,最后遴选优中之优,分别作为推荐性标准或者强制性标准供全警学习和推行。

第三个原则是从群众中来。标准化体系中,应该相当一部分是为群众“量身定做”的。许多群众出于工作、生活需要,常常需要公安机关出具各类证明材料,而一些民警或以

无义务证明为由拒绝,或出于关系出具证明,随意性较大。我们应该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出具证明的类型、条件、程序和内容进行统一规定。

二、公安执法的绩效评估

(一)公安行政执法绩效评估的内涵

一般而言,绩效主要是指一定组织、群体和个体在一定环境中表现出来的活动效果,即成绩和贡献。公安行政执法绩效是指公安执法主体的执法行为对执法相对人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公安行政执法绩效是表征执法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行政法律关系的综合考评。一般来讲,公安行政执法绩效好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协调,国家能够低成本地实现管理职能;反之,则说明两者的关系相对紧张,国家管理成本较高。公安行政执法的绩效应该是双向的。即公安执法行为所产生的绩效,既会对行政主体产生影响,亦会对行政相对人产生影响。而公安行政执法绩效评估,一般认为是各种评价主体对执法系统活动的效能进行考察和核定的程序、方式、方法的总称。从宏观角度,包括对整个部门行为活动成果的测量与评价;从微观角度,包括对执法人员个体绩效的考核和评价。

(二)公安行政执法组织绩效评估的意义

对公安行政执法组织绩效评估,是公众表达利益和参与公安管理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对于维护现有的基本社会秩序、提高服务质量、改善责任机制和增强公安部门的号召力与公众的凝聚力有重大意义。

第一,改善和提高公安部门的信誉和形象。一方面,绩效评估要求评估过程的透明和信息的公开,对公安部门在一段时期的业绩情况做出公正、合理并公布于众,这有助于公众监督和了解公安部门绩效评估的工作过程;另一方面,绩效评估的结果并不都是长处和成绩,它也暴露公安部门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败。让公众看到公安机关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展示其所作的努力及其结果,有利于增进警察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强化对公安机关的信任。

第二,提高公安部门的绩效。一方面,绩效评估有助于实现和落实公安部门的责任。而责任的明确,更便于公安部门工作的进行。另一方面,绩效评估,对公安人员和各个部门起到激励约束的机制,从而促使公安机关消除弊端优化管理,提高个体的工作效率。

(三)公安行政组织绩效评估的现状和不足

绩效评估对提高公安部门的绩效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公安行政绩效评估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还很不成熟,其主要问题是:

首先,绩效评估的方式不规范。目前,公安机关的绩效评估多处于自发、半自发的初始状态,评估较为随意,在制度和法律上都没有相应的保障。因此绩效评估的结果很难做到客观、公正,甚至是成为一种形式。被评估者经常疲于应付,对其成为负担。这就使政府绩效评估失去了其监督、测评的意义。

其次,评估指标体系不科学。近一段时期,我国公安机关存在一种以破案数量、破案率为主的评价公安机关政绩的片面方法。片面地将简单的数字指标认定为评估公安绩效的最重要尺度,并和民警的利益得失、仕途进退紧密地关联在一起。使公安机关和民警普遍存在只求抓人的数量,办案的数量,还有结案的速度,而不问办案质量、不看过程的瑕疵的行为倾向。这不能准确反映社会成员安全感和满意度等问题,也不利于保护民警,纯粹是某些领导的政治升迁的工具,并不注重社会效益,试问,如果一个派出所防范做得好,发了两起案件,有一起未破,你能简单认为他们没有另一个发案十起破了七起的派出所破案率高么?

再次,现行的评估都是公安机关内部自我评估,还比较缺乏大众和社会团体的参与。自我评估要求评估主体能够客观公正地面对自己的实际绩效,达到了这样的要求自我评估未尝不是一个可取的评估方式,但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1)当前的自我评估严重缺乏监督。单方面的评估及信息的不对称,完全脱离了控制,使得绩效评估目的远未达到。(2)绩效评估结果往往关系到各部门的实际利益和部门领导的政绩、仕途,必然会导致绩效评估中粉饰问题,过分夸大自身的成就,出现报喜不报忧的现象。(3)公安机关是提供公共安全保障和公安业务服务的主体,提供情况的好坏当然不能由其自己说了算。对此,既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要求,也不能过度随意,而应由与公安机关有过业务交流的公众来进行评价。

标准体系构建 篇6

关键词: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标准体系

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标准的科学性,是当前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难点问题,而它又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不可回避的关键环节。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由于标准量化的艰难性,基本上采用的是定性方法,而忽略了定量方法。定量分析是现代科学的重要标志,要做到教育评估的科学化,就必须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构建教育评估的标准体系。

一、构建标准体系的难度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定性与定量难以做出精确的划分,导致标准体系的确立有一定的难度。

(一)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形态复杂。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形态非常复杂,既表现为显性效果,又表现为隐性效果;既表现为直接效果,又表现为间接效果;既表现为近期效果,又有远期效果。在具体评估过程中,显性的、直接的、近期的效果容易评估,其评估标准也较易确定;而隐性的、间接的、远期的效果由于评估标准确定比较困难,往往为评估者所忽略。其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对象是具有独立思想意识的人,不同于一项具体的物质生产或建设工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或长或短,都有一个潜伏阶段,往往是润物无声,不可能“立竿见影”。

(二)效果评估标准的构建要素多维。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产品相比,企业产品在形态上表现单维而稳定,可以进行重复的测量,容易制定通用的技术标准。与企业物质生产一样,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人、财、物等要素的结合。在物质生产领域,人的智慧物化比较明显,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产出的非营利性和无形性使教育评估标准的确立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涉及到政治、文化和社会等诸多因素,这就使人的主观性、动态性不容易被量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评估标准的确立要比对物质生产要素评估标准确立困难的多。

(三)效果评估标准的定量机制缺乏。尽管说金钱作为一种价值尺度具有的普适性,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模糊性使我们难以实现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判断到经济价值判断的转换。这是因为教育评估标准确立与市场商品价格的确立的根本区别在于定量机制不同。市场价格反映的是市场供求关系,产品价格确立的定量机制准确地反映了企业的绩效。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本通过对教育者培养、教育内容准备和教育环境改善等预先支付,这种支付缺乏定量的经费显示机制,而教育效果也没有产品价格一样的定量机制。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不可重复性、模糊性和抽象性等特点,使教育评估可量化程度降低,难以确立准确的定量机制。

承认制定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标准的艰难性并不是说效果不具有可量化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一门科学只有当能够成功地运用数学的时候,才能称得上是成熟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量化评估虽然有诸多困难,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是可以感知的客观实在,其标准的量化又是可以把握的。

二、标准体系的理论模型构建

没有科学理论支撑的体系是一个没有说服力的体系。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标准体系的构建必须先有一个赖以附着的理论解释系统,而一个具有理论说服力的解释系统,必须依靠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对这种逻辑结构的高度抽象表述,就是理论模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标准体系的理论模型建立是以系统分析方法为基础,把教育评估标准体系看作一个系统,以人的思想转化规律为依据,从认知、内化和外化三个层次分别构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标准、思想转化标准和实践运用标准。

认知层次。认知,即认识。在现代心理学中通常译作认知,指人类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的活动。①在认知层次,教育落实标准是指通过对教育时间、人员、内容、制度和方法五个方面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其中,时间、人员、制度和方法是教育认知的保障,内容教授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认知的基本规律。我们正是基于人的认知规律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实情况的评估标准列为认知层次,也是最基本的效果评估标准。

内化层次。内化是人对外部事物通过认知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②内化区别于服从和同化,服从是表面上的顺从,与内心深处的认识不一定相同;同化是接受了他人的意见、观点,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与他人不冲突;内化不仅表面上顺从,在认识上与他人一致,而且将所接受的观点与自己本来的观点相融合,重新构建出新的认识和观念。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不仅是从人的认知层次去考察,还要借鉴心理学的方法,充分考虑思想政治教育落实转化为在为官兵世界观方法论和事业心责任感方面的情况。

外化层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外化是指受教育者把已经内化了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道德准则自主地转化为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程。”③也就是将个人认知或内化的观点转化为实践的过程。这个转化的过程可以从偶然性行为的显现、倾向性行为的形成、固化为良好习惯三个方面来考察。通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官兵对教育内容的认知、内化并不是以整体的形式表现在实践中,而是在个体偶然的行为和倾向性行为中体现教育效果,效果评估首先要在这两方面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初步成效,并确立相应的标准。以是否固化为良好的习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外化的效果,是因为个体的偶然性行为和倾向性行为的形成并不能全面的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只有在反复的教育中形成稳固的集体行为模式时,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才能真正体现在自觉的实践运用之中。

三、标准体系的体系框架构建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标准体系构建实质上是一个为理论模型遴选具体标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效果评估标准的理论模型逐级降解为效果评估的具体标准,使抽象的逻辑结构演绎成一些可量化的标准;另一方面,所遴选出的具体标准不断的丰富抽象的理论模型,使理论模型变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体系。

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标准体系可分四个层次,第一级是“我军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综合标准”反映我军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效果。在评估中可以分为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

第二级对应于效果评估标准的理论模型,分别从认知、内化和外化层次构建出教育落实、思想转化和实践运用三个方面的子标准体系。三个子标准体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个都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级是上述每一个子标准体系内部构造的分解,由时间、人员、内容、方法、制度落实标准,官兵世界观方法论、事业心责任感标准,部队精神面貌、风气建设、完成任务标准10个模块组成,分别隶属于三个子标准体系。

第四级标准是具体标准。由上述10个模块再分解为第四级标准,即具体标准。确定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具体标准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通过文献调查提出预选标准,第二步是提出标准遴选的原则,并设计调查问卷,将预选标准提交专家征询意见,由专家依据遴选的原则通过反复遴选后确立具体标准。确立后的标准要经过实际论证方可使用,并且要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不断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①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094。

②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4。

海南省农家旅馆标准体系构建 篇7

农家旅馆经营的准入条件是农家旅馆规范经营的准入门槛。只有设置准入条件才能综合利用资源, 制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规范农家旅馆的经营行为。准入条件分别从从业资格、卫生要求、环境要求、安全要求四方面来进行评定, 见表1。

二、农家旅馆星级评定标准

农家旅馆的星级评定条件是在准入条件的基础上, 对农家旅馆经营中的具体的软硬件条件提出的更细致的要求, 通过星级评定条件确定农家旅馆的档次及其经营特点, 既方便游客的选择也方便农家旅馆根据相关评定标准加强自身的经营建设, 同时便于相关部门的管理。

1. 星级数量

笔者认为结合农家旅馆经营的实际, 等级划分不宜过细, 否则普遍适应性不强, 推行起来就会存在困难。遵循易简不易繁的原则, 笔者认为分为三个档次, 分别用三个星级来表示较为现实可行。

2. 评定指标体系

按照海南省农家旅馆经营的实际情况, 考虑农家旅馆星级评定标准的可推广性, 提高该标准的可操作性, 笔者设计了农家旅馆的星级评定指标体系, 如图所示。

(1) 交通及周边环境

农家旅馆可进入性要强, 考虑其主要客源来源于周边县市, 三星级以上农家旅馆在当地通往农家旅馆的主要路口应设有明显的指示标牌, 方便游客进出。各星级农家旅馆绿化面积 (含水面) 占总面积的比例及停车场车位的要求见表2。

(2) 餐厅及厨房设施

所有星级的农家旅馆的厨房面积及内部功能分区应合理, 其面积、功能分区、设备设施配置见表3。餐厅位置合理、采光通风良好, 地面防滑并易于清洗, 其面积及桌、椅、食具应满足接待能力要求, 见表4。二星级农家旅馆提供的食材宜选择当地饲养的鱼、鸡、鸭、鹅、野菜及有机蔬菜等无公害食品, 三星级农家旅馆能够结合当地特产, 开发特色菜品, 可以提供当地特色节庆饮食。

(3) 客房设施

所有星级客房之间不能直接连通, 具有良好采光和通风、照明良好并有应急照明设备, 客房卫生、清洁、安全, 有防“四害”措施。三星级住宿客房的设施、设备应体现乡土特色, 设有宾客服务中心, 提供物品寄存服务, 并备有区位交通图、本地旅游点介绍、各种交通时刻表及本地报刊杂志, 向住客提供周边旅游资讯。具体要求如表5所示。

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涉外饭店星级标准》规定, 一星级饭店的出租客房最少为20间, 此处的可出租房间数最高标准达到国家一星级饭店要求, 与国标相衔接。具体卫生间标准设置可酌情参照《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18973-2003) 。

(4) 休闲娱乐项目

所有星级农家旅馆应在文娱类、棋牌类、民俗风情类、体育类四类休闲娱乐项目中选择提供给住客, 一星级选择一类, 二星级选择两类, 三星级选择三类, 并具备相应的设施。三星级农家旅馆室内活动场所应配有空调, 同时三星级农家旅馆应有会议室并备有投影仪等会议设备、备有休息室。

(5) 服务质量

各星级农家旅馆应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服务质量标准。三星级农家旅馆服务员应统一着装或着具有民族特色的工作用装, 具有表演当地特色乡土文艺节目的能力, 应用普通话向客人提供服务。

(6) 选择项目

设置选择性项目目的在于鼓励农家旅馆进行特色经营, 给予经营户较大的自主权, 让经营户在各自能力范围内选择性提供。选择项目可以包括:有小型超市、有公共音响系统、餐厅有吧台、餐具非一次性、餐厅提供包间、非现金结算、提供当地主要交通枢纽接送、能使用英语或其他种类外语服务、提供网络预订服务、建有客史档案、获得区 (县) 级及以上各类荣誉或奖励、有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有独立网站进行对外宣传、雇佣当地劳动力、定期进行业务培训等。三星级必须选择5项, 二星级必须选择4项, 一星级必须选择3项, , 其他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三、农家旅馆标准特点

1. 体现乡土特色

乡村旅游能够对现代都市人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优势在于其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乡村本色”, 这种旅游方式可以让旅游者远离高楼林立、交通拥堵、高度商业化以及空气污染和各类噪声令人心烦的城市, 在环境宁静、空气清新、富有泥土芳香和人情温馨的环境中, 尽享农村生态、农业文化、农村风俗、农家生活、农村娱乐等诸多方面的乐趣。所以在制订标准时在周边环境、客房设施、餐饮服务、休闲活动, 服务形式等方面要能够体现乡土特色。

2. 保持传统风格

农家旅馆的建筑应尽可能地保持传统风格, 采用当地可利用的建筑材料和当地技术, 把建筑外观与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追求与自然和谐的乡土气息, 吸取地方乡土艺术的文化特点。在门、窗、屋顶和房屋的进深上都应该对传统文化有所保留, 如保持老式砖木结构的建筑特色, 或保持当地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在建材方面, 一块砖、一片瓦、一扇门以及一道窗户, 都强调使用地方材料。如果建筑材料为现代材料加工制成, 也必须在颜色、外形和质地上模仿传统建材的性状;在绿化方面, 除种植观赏性的乔本、藤本、草本植物外, 大量使用色彩明快的农产品, 以及草盖、草墩、耕犁、锄耙、磨盘、石碓等乡间农用具作为院落点缀, 以增加农院的乡土气息。有了硬件还不够, 还应尽量鼓励农家旅馆恢复传统的饮食、穿着和一些好的风俗习惯, 一些传统设施和民族文化活动也要恢复, 这样才能营造真实的乡村人文氛围。在制订标准时, 在建筑、餐饮服务、休闲娱乐活动等方面要保持传统风格。

3. 建设主题农院

鼓励农家旅馆建设不同的主题农院、特色客房, 营造不同的庭院氛围, 不仅提高吸引力, 还能减小型农家旅馆间的重复建设和暗藏的矛盾竞争。依托现有的乡村村舍及其各自分布特点, 进行不同主题的选择与营造, 成为具有主题内涵的新景点, 同时也方便游客按需选择。主题农院、特色客房要在主题确定及周围环境的基础上确定装饰风格, 可以体现当地的文化气息、地方特点、风土人情, 也可反映优美的青山绿水, 宾至如归的温馨家庭, 世外桃源的宁静幽雅。

4. 客房布局实用方便

由于客房空间的不同, 设计家具时要因地制宜。摆放家具时要根据客人的活动规律, 使客人在使用时实用、方便。以标准间为例, 通常根据客人的活动规律把标准间划分为五大功能区:

(1) 起居活动区:客人可以在该区休息、喝茶、会客、看电视、饮食, 到阳台或透过窗看外景。靠近窗前区, 由沙发、茶几等家具组成。

(2) 睡眠休息区:提供洁净舒适的床和床头柜。

(3) 书写梳妆区:提供书写梳妆共用台, 可供客人工作学习。

(4) 盥洗区:提供卫生间所有设备, 有浴缸、淋浴喷头、马桶、洗脸台及各种清洁用品。

(5) 贮存区:该区提供衣柜、行李柜、小酒柜、饮水机、小冰箱等。

在制订标准时, 要根据客房功能分区, 详细说明客房内每一区域范围内应提供的设施设备及物品, 详细说明设施设备及物品的质量及规格。

5. 休闲活动

农家旅馆在设计休闲活动项目时, 应结合当地特色, 打造休闲活动品牌也是留住旅游者的有效方式。海口市秀英区博学村, 村民自筹资金建起来约4公里的山地自行车道, 成为自行车爱好者多次造访的主要原因。下表为海口市琼山区农家旅馆开展的特色休闲活动项目, 每一个文明生态村各具特色, 分别带给游客耳目一新的感觉。

6. 提高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农家旅馆的生命力。从目前情况来分析, 农家旅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是为周边城市居民服务的, 游客大多来自城市, 旅游中享受的服务多是比较高档的。因此, 在入住农家旅馆时难免会以高标准来要求从业人员, 而农家旅馆的从业人员大多都是当地的农户, 无论是服务理念还是服务基础知识都相对匮乏。要加强农家旅馆服务质量的标准化, 主要是通过从业人员的高服务标准来提升农家旅馆服务的质量, 要制定出服务质量的标准, 包括基础服务标准和优质、个性化服务标准两种, 每个从业人员要有一定的考核指标, 基础服务标准一定要达到, 优质服务和个性化服务标准可以依据农家旅馆经营户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服务措施, 但是优质服务和个性化服务是农家旅馆以后要进一步实现的目标。

摘要:文章从海南省农家旅馆的准入条件入手, 从交通及周边环境、休闲娱乐项目、餐厅及厨房设施、客房设施、服务质量、选择项目六方面构建了农家旅馆星级标准评定指标体系, 最后总结了该标准的特点。

关键词:农家旅馆,星级评定标准,标准特点

参考文献

[1]李星群.基于旅游者需求的乡村旅游住宿类型研究[J].旅游论坛, 2011, 4 (2) :82—86.

[2]韩振华, 周玲强.关于发展现代农家旅馆的研究探讨[J].旅游科学, 2001, (1) :25—29.

[3]周永博, 谢雨萍, 李肇荣.乡村旅游标准化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4) :5—10.

[4]周建明, 蔡晓霞, 宋涛.试论我国乡村旅游标准化发展历程及体系架构[J].旅游学刊, 2011, (2) :58—64.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篇8

一、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概念和含义

(一) 会计信息化简介

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传统会计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并将传统会计工作的内容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对其进行收集、处理、加工、总结等工作, 大大便利了我国各企事业单位会计部门的日常工作, 使会计工作更加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 并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随着我国会计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以及当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会计的信息化发展前途必将更加美好。总而言之, 会计的信息化是将会计实践工作和管理活动中的一些规律和有关的经验总结, 并且通过研讨、分析和总结而得出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 并在现代的会计工作中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二) 标准体系简介

所谓标准体系就是由我国相关的专家学者提出并总结的, 并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非常适用的一种新型方法, 它不仅能够促进我国标准体系的建设, 而且还能够提高我国的标准化水平。现如今, 标准体系结构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实践和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

显而易见,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是由会计的信息化和标准体系化理论相结合而成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是以会计信息化实践为基础, 以标准体系系统为前提和条件而架构成的一种标准体系结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是各类会计工作中所形成的相互约束、相互联系的整体。它的提出和建立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目前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问题

(一) 传统的会计行业发展方式仍占据主要地位

现今, 我国的会计行业仍按照传统的方式和方法进行人才的培养和事业的发展, 与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要求还相距甚远。再加上我国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制定起步较晚, 我国各个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更新速度比较缓慢, 目前这些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对于会计信息化技术、高科技技术了解和接触都比较少, 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中仍然常常需要采用比较传统的会计计算方式和手段, 相对于信息化、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会计部门来说, 传统的会计计算方式、方法, 浪费了很多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 而且还可能会出现各种人为的失误, 这不但极大地影响了会计工作的严密性与严谨性, 也使得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工作难上加难。总之, 我国在推进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道路还很漫长。

(二) 合格的会计信息化人才比较稀缺, 信息化程度较低

会计行业的很多相关性信息更新速度较慢, 相关组织以及个人创立会计行业信息化的意识不强, 缺乏掌握计算机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专业会计人才和专业导师。这些难题都是阻碍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和发展的挡箭牌。而高素质的会计信息化人才是促进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柱, 会计信息化对广大会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会计工作者不但要拥有更为专业的会计知识, 还要拥有更为专业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 并且能够运用到日常的工作中去。因此, 现如今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素质、技能强, 并能够适应当今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全面性会计信息化人才, 并投入到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去。

(三) 相关法律政策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会计行业信息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也没有可供借鉴的成功发展模式, 加之我国传统会计教育的落后性和客观性, 使得我国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之路困难重重。现今, 我国企、事业单位仍普遍存在着对信息保护不足、信息掌握不全面等问题, 也没有设立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严格规范会计信息数据, 因此, 在会计信息化发展不成熟又缺乏必要法律约束的情况下, 极有可能造成重要数据丢失的情况。这也成为我国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要难题。

三、我国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的手段和方法

(一) 树立正确的会计信息化观念, 培养专业的会计信息化人才

会计行业作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促进会计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 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难度较大, 因此, 要树立正确的会计信息化观念。会计信息化是以传统会计为基础和前提, 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现在信息技术, 向各个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公众提供可信、可靠的会计信息。同时, 促进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 必须要培养专业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当前在我们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中, 既需要综合素质强, 又需要对现代信息技术技能的掌握, 比如高科技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常用财务管理技术等等, 这些技能由于内容较多、复杂性较强、学习难度较大, 这就对于培养具有专业性知识、综合素质强、业务能力好的会计师营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 要经常组织会计从业人员参加现代计算机技能的学习课程中, 不断强化专业水平, 从而推进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的进程。

(二) 完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架构

通过我国会计工作人员和相关学者对于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工作的努力和探索, 使之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其中最为明显的效果就是将会计信息化标准分解成会计信息基础标准、会计信息资源标准、会计信息技术标准、会计信息安全标准、会计信息产业标准和会计信息产业标准等分支。这些分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一起构成了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结构。通过这一架构的提出, 将有利于我国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道路更加标准化、专业化和体系化。

(三)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政治学上讲,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提供政治保障和意识形态形式。当今时代是科技、数字全面发展的时代, 网络信息化既给会计工作带来了很多便捷与发展机遇, 同时也加大了会计工作的不安全性。因此, 强有力的法律和法规会对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提供重要的政治保证和意识形态的支持, 为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 为其的稳定、快速发展奠定重要保障。

四、结语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篇9

1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基本概述

1.1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定义

会计信息化是在传统会计行业的基础上, 合理的利用信息化技术, 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 对会计信息进行收集和归纳, 构建出全新的会计模型, 实现会计信息的共享[1]。而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则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会计信息的整理和分析, 使会计行业可以发挥出更有效的作用。根据相关的规定, 对会会计信息进行收集和归纳, 随后利用相应的技术和信息, 制定出相关的技术标准, 并且将其作为整个行业的标准, 为会计信息的存储、应用以及交流和共享做出明确规定, 以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 促进会计信息化的健康稳定发展。

1.2 影响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要素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发展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最为主要的包括:比较好的信息化环境、会计信息化的综合控制、会计信息化有效性的评价等[2]。这些都是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中最为基本和重要的因素, 这些因素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会计信息化的水平。

1.3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相关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指的是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在这个标准体系中, 各个会计信息要素之间会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和制约, 因而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效发挥其整体性优势, 促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2) 规律性, 具体是指在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中, 会计信息的分布和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结构性, 为了更便于会计信息的总结和分析, 要充分的发挥和利用这一原则, 对会计信息进行应用。

(3) 按标准分类原则, 指的是在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中根据会计信息的具体情况, 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使会计信息的应用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程序, 提升信息应用的效率。

2 我国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2.1 缺乏健全完善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

当前,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尚未完全形成, 不能为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标准依据, 使得会计信息化建设受到一定的阻碍。科学完善的信息化标准体系能够有效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 为有效的信息搜索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也是企业进行正确决策的依据。但是, 在现阶段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健全的信息化标准体系, 使得会计行业的信息比较无序和混乱, 缺乏明确的行业标准, 不利于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2.2 对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没有正确的认识

会计信息化建设是将传统的会计核算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 可以促进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充分发挥会计行业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目前, 大部分企业以及会计行业的从业人员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作用, 没有进行信息化建设, 依旧是采用传统的会计手段, 使得会计信息出现披露不完整的现象, 对企业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

2.3 会计信息化没有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由于受到区域发展的限制, 大部分企业尚未实现网络化的信息披露, 只是在有限的范围之内进行会计信息的处理, 没有在全国范围之内进行有机联系, 因而也就无法实现及时有效的信息共享和交流, 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消除由地区差距所造成的差别。

2.4 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缺乏

随着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 对于可以熟练应用信息化技术的人才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 不仅要求在技术方面有着较高的素质, 而且对于道德方面也有着一定的标准。但在现阶段, 大部分的工作人员对于信息化的操作只局限于表面, 缺乏深入的研究和认识。人才的缺乏是制约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 构建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措施

3.1 强化立法制度建设

精准的定位是实现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 在此基础之上构建完善目标, 是实现标准化体系构建的必要前提和选择。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应该在国家相关标准的基础之下, 从审计、统计、税务、财政等方面进行强化。在体系建设中, 要坚持对会计的信息化合理定位, 通过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 减少网络犯罪的情况。通过构建完善的信息化标准体系, 能够实现对财务信息的整合工作, 避免出现财务信息的篡改、遗漏或丢失, 保证享有者的合法权益。

3.2 更新财务管理观念

财务观念是财务管理优化的重要内容。首先通过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 强化传统会计职能, 构建与信息化时代相符合的新型管理模式, 同时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实现对财务管理方面的转变任务;其次, 财务管理工作的流程较多, 需要在预算、核算、管理等方面进行整合。这就需要通过会计信息化的标准模式, 对相关财务活动的流程进行优化, 从而实现科学完善系统的财务信息管理模式, 适应新时期的信息发展需求。

3.3 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平台

构建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 保证财务信息的网络化管理需求。新时代背景之下,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构建需要通过完善的专业平台集成和整合财务信息, 这样才能全面提高会计信息水平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

通过会计信息标准化数据库的建设, 能够实现高效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在采用分级管理系统之后, 确保相关内部控制符合标准化管理的需求, 确保各子系统的有机配合。

3.4 培养专业的标准化人才

在新时代背景要求下, 要构建完善的信息标准体系, 需要复合型专业人才的支撑。要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 首先需要各部门充分认识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上, 强化对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的专业课程, 强化对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培养工作, 从而培养出符合实际需求的复合型新式人才。

4 结语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 完善的会计数据能够提供科学的经济决策依据。因此, 构建完善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 能够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引导作用, 对促进会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且特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雪姣.浅析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构建[J].现代商业, 2014, 29:202-203.

标准体系构建 篇10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被广泛应用,由此带来的网络化、数据化、知识化的变革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结构,以及传统的产业结构和交易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电子商务作为一种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随着电子商务日益深入生活,网上寻求合作伙伴、进行网上商品交易将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而作为交易重要凭证要素的电子合同,其需求显得日益迫切。电子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以数据电文为载体,并利用电子通信手段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1]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合同将在降低成本、提升效益、节能减排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1)优化成本。电子合同与纸质合同相比,可以大大降低合同成本,实现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2)方便高效。贸易双方签订合同手续得以简化,打破了地域的界限,降低了合同签订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同时贸易双方合同管理的电子化,对提高管理效率,以及降低管理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3)降低风险。贸易双方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验证、管理合同信息,杜绝合同造假,减少合同欺诈,有效防范交易风险。

我国《电子签名法》与《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赋予了电子合同与传统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订立电子合同的当事人可以互不见面,双方或多方在网络上进行合同的协商、订立以及履行等,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1)缔约各方互不见面,因此参与方很容易被冒充,可能会出现欺骗和信息泄密,并给合同另一方造成经济损失。(2)如果合同一方出于利益的考虑,拒不承认在签名所显示的那一时刻签署过此电子合同,这将会造成电子合同不能正常履行。(3)电子合同及其有效证据是数据电文,一旦遭到非法操作,可能会使数据电文受到损失,从而无法提供电子合同的有效证据。(4)如果没有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操作记录,一旦合同各方出现分歧,则不能保证像传统商务一样进行责任认定。

目前,市场上利用电子合同进行缔约的行为日益增加,电子合同服务提供商不断涌现,这说明了电子合同市场的极大繁荣。而另一方面,由于标准和规范的缺失,电子合同市场也出现了良莠不齐、浑水摸鱼的现象,这必将大大制约我国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因此,为了规范电子商务交易中的合同行为,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诚信的交易环境,本文进行电子合同管理标准体系模型的研究,试图通过电子合同管理标准的成体系建设,来支撑和保障电子合同管理,以及电子商务健康而有序的发展。

2 电子合同管理标准化现状

2.1 国外电子合同管理相关法律和标准

全球的电子商务立法主要由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推动,其出台了两部与电子合同相关的示范法——《电子商务示范法》和《电子签字示范法》[2]。《电子商务示范法》中详细规定了电子合同的书面形式、签字、原件及其数据电文的证据力、归属、发出和收到的时间和地点等方面的问题。《电子签字示范法》中则对电子签字和认证机构的问题进行了规定。联合国示范法的精神和基本规则得到了各国立法部门的借鉴和采用。

美国犹他州于1995年颁布了《数字签名法》,这是美国乃至全球范围的第一部全面确立电子商务运行的法律文件。为建立统一的对电子商务进行规范的国家法律体系,美国还通过了《统一电子交易法》和《国际与跨州商务电子签章法》[3]。

欧盟为推动欧洲国家电子商务法律的一体化,颁布了大量的法律,其中涉及到电子合同的重要法律有《欧盟电子商务指令》和《欧盟电子签字统一框架指令》,前者对电子合同的效力、信息披露、要约等问题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后者则明确了电子签字的法律效力、认证机构的法律责任,以及市场准入的规定[2]。

电子签名是可信电子合同的关键支撑技术,同时电子合同是电子签名技术的实际应用。若想保证电子合同的可信性和规范性,首先需要有规范的电子签名技术和服务作保证。在电子签名技术标准研究领域,ISO/IEC JTC1/SC27/WG2已经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基础和共性标准,涉及数字签名技术、时间戳、实体鉴别、消息鉴别码、抗抵赖、哈希函数,以及密码技术和密钥管理等领域,旨在供各国研究信息安全技术与相关机制,尤其是为电子签名技术及应用提供指导。此外,很多其他国际组织都开展了电子签名技术相关标准的研制工作。例如:ITU-T制定了X.509标准,国际互联网工作组(IETF)制定了PKIX系列标准等,美国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IST)出版的SP800系列汇总了关于信息系统安全领域的技术标准和指南,涉及了密码算法、实体鉴别、PKI、数字签名等领域[4]。

2.2 我国现有电子合同管理相关标准和法律

为了实现电子商务全流程信息化,我国政府采取了各项积极的措施,出台了多项政策规范以适应电子合同和电子签名的相关应用。目前,已经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从法律层面对电子合同的合法性进行了阐释,商务部则出台了《电子合同在线流程规范》[1]对电子合同的订立通用流程进行了规范。

另外,国家相关机构还出台了几十项电子合同、电子签名和电子认证相关的政策规范,如公安部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和工信部的《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等都为电子合同有效实施提供了支撑和保障。在电子签名领域,目前我国已经完成和正在制定中的电子签名标准基本覆盖了数字签名、数字证书、PKI基础设施、安全机制等标准。

以上提到的基础、共性技术标准为国内电子签名和电子合同服务提供了基本参考和技术支撑,但从规范电子合同系统开发、行业管理和提高服务质量的角度看,电子合同相关的信息描述、业务流程、系统功能、安全和管理等关键技术尚未建立国家标准,更没有能够贯穿电子合同的各个业务环节和活动,服务于电子合同管理系统建设的标准的顶层设计。

3 电子合同管理标准体系模型

电子合同管理标准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多角色、多环节和多系统的管理活动。首先,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如电子合同缔约人、电子合同订立系统提供商、电子合同存储服务提供商、电子签名或认证服务提供商,以及监管机构等;其次,电子合同管理涉及生命周期的多个环节,如缔约方身份认证,合同内容的磋商和起草,电子合同订立、存储和利用等;最后,电子合同管理涉及多个系统,如电子合同订立系统、电子合同存储系统,以及电子合同监管平台等。因此,电子合同管理标准体系的建立也立足不同的视角,考虑多方的诉求。

电子合同业务是为了满足电子商务交易的需求应运而生的,尚没有成熟的理论研究方法可以借鉴。同时电子合同管理领域尚无标准体系的整体框架,在国家级层面也缺乏针对性的顶层设计。因此本文综合考虑了电子合同的业务环节、管理和技术等多方面对标准化的需求,从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两个视角,以及业务应用、应用支撑和数据资源三个维度设计电子合同管理标准体系模型,从而使标准体系体现不同维度的管理要求,适应多方需求。

本文建立的电子合同管理标准体系模型如图1所示。业务应用维是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分析电子合同管理流程,分别从电子合同的形成办理、归档管理、长期保存和证据利用等环节体系全流程管理的思路。应用支撑维是从信息化管理的角度考虑网络基础设施、通用系统和业务系统对电子合同管理的支撑。数据资源维则从信息资源的角度描述元数据、分类编码、表证单书和格式规范等对电子合同管理的标准需求。另外,电子合同管理标准体系还应该包括表达该领域共性和基础的总体标准。因此,本文将电子合同管理标准体系分为以下四大模块。

3.1 总体标准

主要包括电子合同管理标准化的基本原则、方法、内容和有关术语等方面的标准,如电子合同管理标准体系指南、电子合同术语标准等。

3.2 业务应用

主要包括电子合同管理中各个业务流程管理活动规范,可大致分解为形成办理、归档管理、长期保存和证据利用等二级模块,每个模块分别包含相应的规范或标准,如电子合同订立流程规范、电子合同长期保存管理要求等。

3.3 数据资源

主要包括电子合同管理中涉及的数据资源的管理规范与要求,可大致分解为元数据、分类编码、表证单书和格式规范等二级模块,每个模块分别包含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如电子合同基础信息描述规范等。

3.4 应用支撑

主要包括电子合同管理所涉及的基础设施、基本技术和应用系统,如与长久保存有关的存储技术,与安全相关的信息安全管理规范,还包括与电子合同管理密切相关的应用系统要求与规范,如电子合同管理系统功能建设规范等。

4 结语

本文根据电子合同管理的特点,从多视角、多维度建立了电子合同管理标准体系模型。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需要对模型中描述的要素进行细化,从而获得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标准体系明细表。在今后的标准化工作开展过程中,也应该结合电子合同发展和管理的实际需求,既考虑到文件管理、档案管理的发展对电子合同标准提出的新要求,也要考虑到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电子合同标准建设提出的新挑战,不断完善电子合同管理标准体系。

摘要:本文在分析电子合同管理标准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从电子合同管理全生命周期和信息化建设的角度分析标准需求,建立了多维度的电子合同管理标准体系模型,结合我国现状,提出了电子合同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的构想。

关键词:电子合同,标准化,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1]SB 11009-2013电子合同在线订立流程规范.

[2]高富平.中欧电子合同立法比较研究[M].法律出版社,北京,2007.

[3]高富平.电子合同与电子签名法研究报告[M].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5.

标准体系构建 篇11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规律

作为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构建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构建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为了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我国发布了一些列会计准则以及标准,例如财政部2009年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2010年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和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它们的发布为构建科学完善的会计信息化标准开创了先例,成为我国会计信息化领域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一、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的理论有标准化理论、一般系统论、信息论等。所谓标准化理论,是对标准化的全过程及其规律进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它源于标准化实践,又反作用于标准化实践。一般系统论是贝塔朗菲创立的一门运用逻辑和数学的方法考察一般系统的理论。其主要目的是把对象作为有机整合起来加以专门研究,适用于系统和系统运动的一般原则,寻求适用于一切综合系统与子系统的模式、原则和规律。信息论,是申农创立的揭示通讯过程的复杂性运动规律的理论,后被应用到广义的通讯过程。信息论为通讯过程的识别和控制提出了被称为“信息方法”的基本机理。

二、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概念框架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概念框架指的是对客观事物抽象映射为主观认知后,产生的可理解理论体系。通过围绕概念定义,建立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概念框架,以规范其内容解析其结构,成为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结构模型的构建的理论支撑。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概念框架,是由一系列说明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以及为该体系所应用的基本概念所组成的理论体系,是评价现有会计信息化的标准体系,同时也指导和发展未来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理论依据。此框架以会计信息化标准化的基本概念为指导,在明确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定位和构建目标的基础之上,提炼基本要素,确立构建原则,建立框架结构模型,最终实现标准体系固有内在结构的形象表示和明细列示,制定具体标准并形成标准体系,解析其对象和对象间的关系。

三、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立及发展规律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定位。体系定位,是确定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在国家信息化标准化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其与该体系内其他信息化标准化体系的关系。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构建目标。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构建目标是,通过总结会计信息化以往的实践经验,根据会计信息化需求抽象和提炼出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框架结构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对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制定标准,并使这些标准形成科学标准体系。该标准体系不仅可以作为今后会计信息化实践的目标和依据,还可以为选择最佳会计信息化方案提供基础性的指导,为实现会计信息化目标提供重要的参照系,对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1)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一个企业组织的信息行为除了符合信息化的行为定义外,其特征发端于组成成员的集体诉求。因此企业遵循这样一个规律,对其占有市场、形成稳定的经营环境以及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都有极大帮助。信息技术的诞生促进了此需求的发展,这个过程体现了明显的规律性。我们对会计信息化的规律性研究主要有四个方面,他们是信息技术辅人律、信息技术拟人律、信息技术共生律以及信息技术倍增律。

(2)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对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帮助

从信息技术发展史中体现出的四大定律可以看出,人类活动的自主选择与技术进步的路线图是吻合的,这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没有这个吻合度,人类活动就会事倍功半,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会计信息化是组织信息化行为之一,是整个社会信息化工程的一部分,也应该按照“四大定律”的要求进行规划实施。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对会计信息化的启示

(1)会计信息化辅人律

企业信息化手段的扩展和影响的深入为会计信息化实现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据IDC统计,73%的企业构建了独立的网络运行系统,而大型企业几乎100%全覆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化得以引入、应用和扩展,这其中包括基础信息核算和辅助决策的增值管理,避免当前不少企业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中追求高投入而忽视会计的基本功能,过度关注系统功能的“丰富多彩”。这种做法违背了信息技术发展的“辅人律”。

(2)会计信息化拟人律

在企业全面网络化和自动化的大背景下,该规律告诉我们,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会计工作的承担者,它的目标是实现管理过程和思维角度的拟人化和科学化,解决非结构化问题的流程和思路能够结合企业目标以及市场环境,比较优势和风险点,从而得出非常规性解决方案。目前,多数企业实现了会计核算的自动化,但只是达到了辅人律的要求,还需要向高端的“思考过程”进化。

(3)会计信息化共生律

会计活动包括技术属性、组织属性、政策属性、和社会属性等不同的要求尺度。在实现信息化过程中,应体现出会计工作的特点,将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信息技术与会计规则、会计数据、企业目标等运行环境和内容的融合,建立一体化的人机共融模式。将会计信息与其他子系统的接口和标准、系统界面和人机交互关系等固化到会计信息化的整个设计和运用过程中。

(4)会计信息化倍增律

单纯的技术进步不等同于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从某种意义上讲,技术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技术的倍增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信息技术参与生活和管理活动之后的发展趋势,其所发挥的效用是倍增的乘数关系,该技术绝对效用的边际变化率是递增的,符合规模效用的规律和要求。因此,技术的倍增律与系统的倍增律要协调布局、协调发展.避免凌驾于组织控制之上的技术依赖性倾向给管理带来风险。(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孙凡.2010.从会计信息化的一些基本特征看我国会计信息化标准制定.财会月刊;

[2]杨周南.2004.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管理信息化.会计师;

[3]郭道扬.会计史研究[M].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企业如何构建管理标准的考核体系 篇12

关键词:企业管理,管理标准,考核管理

管理标准是企业标准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源于工作实际, 是对管理工作的量化、细化、规范化。然而, 管理标准的实施情况却很难把握。为此, 本文就管理标准考核体系的构建提出自己的观点。

1 建立管理控制的信息通道

管理标准的运作, 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运作单靠一个部门或几个部门是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的, 所以设立专门的管理标准管理部门和相应的组织机构体系是必须的。设置管理机构的模式有多种样式, 如成立管理标准领导小组, 管理标准工作委员会等都是可行的模式, 也可以公司委托某个部门专门负责其他部门协助的管理模式。

2 建立考核指标体系

山东石大科技集团公司要求其下属各单位必须对其关联单位的标准化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评价, 职能部门负责对各车间的管理标准评价;各职能部门所评价的范围按照公司下发的各部门职能分工文件确定。管理标准考核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如下:

2.1 各类标准台帐情况考核, 满分20分。

检查发现台帐不全, 发现1次扣5分;标准化活动未记录者, 发现1次未记扣3分;台帐记录混乱、不规范或标准化活动记录信息不全面者, 发现1次扣2分;部门不设管理标准建议本或建议本已经用完未及时更换者, 发现1次扣2分。如标准台帐情况扣分超过20分, 则该项分数为负分;本标准由企业管理部执行, 每季度检查一次, 检查工作必须在每季度的最后两个周内完成。

2.2 各部门的标准执行情况, 满分50分。

各职能部门或关联部门根据标准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 其考核标准经主管领导审批后, 报企业管理部备案;各考核单位按照其考核标准按月考核, 将考核结果书面材料并附加电子稿一并在月后2日内报企业管理部综合管理室。

2.3 管理标准情况专家评价, 本部分满分30分。

各二级单位的分管领导对其所辖单位的管理标准情况进行评价, 本部分由各部门的标准化活动兼职管理员负责, 每季度收集一次, 并在季度末的最后一天书面报企业管理部综合管理室。

从山东石大科技集团公司的管理标准考核指标体系可以看出, 考核指标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其一, 管理标准考核台帐体系;其二, 管理标准运行的合格标准指标范围体系;其三, 管理标准专家评价体系。台帐体系为考核的记录和分析提供支持;考核指标范围体系 (各企业针对其企业和行业特点自行确定该体系) 为各执行者提供考核的工作标准;标准专家评价体系为考核体系的完善和专业性提供了补充, 也是考核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动力所在。

3 考核体系的反馈

管理标准主管部门对管理标准实施情况进行控制、监督, 具体的管控思路笔者认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进行。

3.1 管理标准主管部门对公司各单位的台帐情况每季度检查一次, 并对检查情况进行汇总, 纳入标准化管理考核;

强化基础台帐的作用, 为完善和提高标准化水平, 健全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管理体系提供信息基础。

3.2 依托管理标准运作实施的组织机构, 定期 (一般按季度) 开展管理标准考核评价, 通过信息通道和管理通道汇总反馈考核评价结果。

3.3 管理标准主管部门通过信息通道汇总公司各单位对其关联单

位的标准化管理工作情况的评价, 对管理标准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并将分析成果反馈到管理标准实践, 作为完善提高管理标准化水平和管理标准考核体系的依据。

上一篇:地铁机制研究下一篇:维生素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