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

2024-08-02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精选8篇)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 篇1

一、单选(共 8 小题,总分: 40 分)1.一期工程建设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是什么字型结构?

A.“米”字型 B.“人”字形 C.“工”字型 D.“大”字型

2.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A.统一的IP地址规划和域名解析方案 B.共享设备的添置 C.共享域的建立 D.共享组织的建立

3.“涉及国家秘密的电子政务网络互联构成”指的是什么?

A.内网 B.外网 C.专网 D.非网

4.“政府行政管理信息网络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势在必行。”这是谁提出的?

A.温家宝 B.朱镕基 C.胡锦涛 D.江泽民

5.电子政务方案制定的总体策略是什么?

A.成本、性价比 B.适用、可扩展 C.应用推动发展 D.标准、IT治理

6.最基本的网络应用系统是什么?

A.互联网 B.局域网 C.校内网 D.因特网

7.什么是政府机构改革和管理创新的需要和保障,是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

A.电子政务 B.经济保障 C.社会福利 D.科技进步

8.国家电子政务内网的用途是什么?

A.用于与政府各部门的互动 B.用于与互联网的联接

C.用于行政决策、指挥等涉密政务 D.用行政参与等非涉密政务

二、多选(共 4 小题,总分: 20 分)1.下列关于“应用目标的确定”的描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A.在方案制定中,首先制定了应用的方案,并将其作为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B.为了长远应用目的,必须建立一个完全采用互联网标准的网络环境 C.IP地址的规划必须具有战略思想,完成一个日后各大系统实现联网的IP规划和域名系统

D.一期工程的第二个目标是为建立“全国政府系统信息资源与办公业务网”打下基础

2.2002年8月,国信办已经将下列哪些方面列入了电子政务建设基础条件?

A.统一的地址、域名、路由、信任和授权体系 B.项目管理 C.副省级以上政府 D.各地地方政府

3.下列关于“项目实施与培训”的描述中,正确的有哪些?

A.组织企业合作伙伴,明确建设分工、共同开展建设,并联合开发了必要的软件系统。

B.组织了二次地方政府系统管理员技术培训和四次国务院各部门的系统管理员技术培训。

C.为全国各地方政府集体采购设备,使得费用大大降低。D.为全国各地方政府集体采购设备,使得费用大大降低。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有哪些?

A.经济调节 B.市场监管 C.社会管理 D.公共服务

三、判断(共 8 小题,总分: 40 分)1.标准策略即采用国际标准技术体系。

正确 错误 2.可靠策略指的是从e-Government的理念出发去思考技术对信息资源安全的可靠保证问题。

正确 错误

3.IT治理的核心目标是使信息系统发挥其战略作用,发挥其核心竞争力作用。

正确 错误

4.电子政务的方案制定都是由咨询公司独立完成的。

正确 错误

5.电子政务是一个纯技术问题。

正确 错误

6.共享域中的设备,是依靠统一的IP规划和域名解析实现互联互通的

正确 错误

7.电子政务的内网,即指涉及国家秘密的电子政务网络系统。

正确 错误

8.在电子政务建设中,能否做到提高行政效率和降低行政成本,是电子政务建设可持续发展和成败的关键。

正确 错误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 篇2

政府采购“government procurement”在一些西方国家也被称为公共采购“public procurement”, 如在美国称为“政府采购”, 在欧盟成员国内则称为“公共采购”。

我国于2003年1月1日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从法律角度对政府采购进行了界定:“政府采购, 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 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政府采购电子化是政府采购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 它具有政府采购的特征、原则, 同时它又带有信息化时代的烙印。政府采购规则的确立以及以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是政府采购电子化的两个基本支撑, 两者是相辅形成的:基本规则的确立是政府采购电子化的起点;而电子化的本质是在实践中不断规范及优化流程, 在流程再造的过程中使得规则更易于实现及更加合理。

2 政府采购标准化研究现状

政府采购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 目前尚无国家或省级层面的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 (TC) , 且缺乏总体的研究。

经查阅文献, 国内相关的政府采购标准化的研究包括:阴坚毅提出在验收环节建立标准和规范程序;张辉对评标标准进行了阐述;陈玉忠等介绍了政府采购分类体系;尹彦等构建了国际间政府采购技术规范体系框架;田冬梅等就如何推进政府采购标准化建设展开过专题研讨;高瑞鑫、吕勇对政府采购标准化要素与路径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了政府采购标准化要素体系。

3 基于系统权变理论的政府采购电子化先进模式

美国著名的系统管理理论大师弗雷蒙特·E·卡斯特和詹姆斯·E詹姆斯·罗森茨韦克, 基于贝塔朗菲提出的一般系统论, 结合信息论、控制论, 将以往各种组织理论加以综合创造了系统权变组织理论4。其基本思想包括:

(1) 组织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开放系统, 它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它由5个主要部分组成:目标与价值分系统、技术分系统、结构分系统、社会心理分系统和管理分系统, 具体模型如图1所示。

(2) 权变观点所要研究的是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分系统内与各分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及确定关系模式即各变量的形态。

一个好的政府采购电子化模式应该是一个能够适应外部超环境系统 (新概念需要解释) 变化的有机体, 在实现社会赋予它的职责、功能、目标的过程中, 推动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进步。

首先, 它应该是对所有广义的利害关系人而言都是公平的。这主要体现在法律和制度保障上。应该建立一整套政府采购电子化的运作规则, 使政府采购电子化的相关活动和相关人员都在制度的框架内运行。

其次, 它应该是透明的。在法律法规要求的范畴内, 实现信息的必要、充分的公开和共享。应建立广泛、便捷的普遍适用 (如网站、电子邮件、短信、微博、微信) 的信息发布机制,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打破数字鸿沟, 在有序的竞争当中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通过透明来实现有效的监督和监管, 避免高价采购与不合理的低价恶性竞争。

再次, 它应该是高效的。应将其他职能部门的相关系统信息接入进来, 同时整合财政支付和物品管理系统, 形成一个高效的闭环。实现政府采购这一阳光制度“物有所值”的基本目标。

另外, 它还应该是智能的。通过对政府采购电子化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为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实现和绩效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在扶持自主创新与公平竞争中找到合理的平衡。

4 政府采购电子化的系统权变模型

为了更好地把握政府采购电子化, 我们基于系统权变理论提出了政府采购电子化的系统权变模型 (如图2所示) 。

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以及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我国政府采购电子化超环境系统的主要构成因素。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 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 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 着力清除市场壁垒,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政府采购资金庞大, 是市场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运作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的要求, 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原则。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民主和法治日益成为各个组织和公民的基本价值观。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的发展, 公民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 政治参与要求日益高涨;人权、法治、执政为民、公民社会、和谐社会、透明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效益政府等新的观念和价值, 使社会文化及社会治理的方式更加多元化。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切实转变职能,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政府采购作为一种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机关为主体、兼具行政性和公共性的采购模式, 肩负着一定的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调控功能, 也必然受到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 而更加透明化和公平化。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 政府采购也不例外。从1947年关贸总协定谈判开始, 国际上就公认把市场分为两大块:一是普通商业消费市场, 二是公共产品消费市场, 前者对应私人消费, 后者对应政府采购。政府采购市场和一般市场的区别在于前者的规模和集中效益远大于后者。按照国际通行的计算方法, 一个国家的政府采购市场约占该国GDP的10%~15%左右。除了规模大之外, 排他性也是政府采购的一大特点。政府采购是本国政府鼓励、培育本国企业的一个有效手段。各国都有关于政府采购应首先考虑本国产品的规定。我国的《政府采购法》中也规定:“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但是, 如果一旦加入《政府采购协定》 (简称GPA) , 该国就必须按照规定向其他成员国开放自己的政府采购市场。我国于2007年启动了加入GPA的谈判, 目前已进入谈判的关键阶段。我国加入GPA后同时面临着开发我国政府采购市场的挑战, 以及同时获得进入其他GPA成员国政府采购市场的机遇。加入GPA将有利于应用国际规则来规范我国的政府采购市场, 从而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公共市场体系和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防止公共采购市场的腐败, 促进政府廉洁, 提高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环境超系统的嬗变对政府采购电子化的目标与价值分系统、技术分系统、结构分系统、社会心理系统、管理系统提出了实质或潜在的变革要求, 各分系统通过构成要素的优化整合以及功能的改革调适来适应环境超系统的变迁。各分系统的优化与整合的理想状态就是各个分系统的成熟状态, 就会形成各分系统的显性或隐性的标准, 这些标准的有机组合便组成了政府采购标准体系。

5 基于系统权变理论的政府采购电子化标准体系框架研究

5.1 政府采购电子化标准体系研究模型

为了更好地对政府采购电子化标准体系进行研究, 我们在政府采购电子化系统权变模型 (如图2所示) 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提出了政府采购电子化标准体系研究模型 (如图3所示) 。

该模型以政府采购电子化实现过程为关注焦点, 以基本数据库的建立为基础, 系统服务平台以及公众服务平台为纽带, 管理和保障为支撑来构建整个标准体系。

政府采购电子化标准体系是依据GB/T 13016-2009《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原理和要求》, 按照全面成套、层次恰当等要求编制。充分借鉴了国内政府采购标准方面的研究成果, 以政府采购电子化业务需求、业务程序、平台技术为主线, 强调系统的服务功能。

政府采购电子化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如图4所示。

本框架是按GB/T 13016-2009《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结合GB/T 24421.2-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的相关要求来制定。

5.2 政府采购电子化标准体系框架说明

政府采购电子化作为政府一项公共职能, 是以法律法规作为行动的最高准则, 所以相关法律法规对政府采购电子化的规制无疑是巨大的。因此要研究政府采购电子化标准体系, 首先要研究的是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另外政府采购电子化作为电子政务在政府采购方面的具体应用, 电子政务相关标准可作为政府采购电子化标准体系的基础, 尤其是在基础数据库和接口的建设方面, 可应用电子政务的相关标准。

本政府采购电子化标准体系以树状结构形式表示, 按照政府采购电子化的实现流程为主线划分为“基础标准—平台标准—业务需求标准—业务程序标准—管理和保障标准”5个子体系。本标准体系是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 同时也是诸多管理体系的融合体。

(1) 基础标准

基础标准是其他标准制定和实施的基础。包括:

1) 标准化导则;

2) 术语与缩略语标准;

3) 符号与标志标准;

4) 量和单位标准;

5) 测量标准;

6) 价值、职能、目标等其他基础标准。

(2) 平台标准

政府采购电子化系统平台是政府采购电子化的核心, 是联系各采购当事人的纽带, 包括平台建设标准、技术标准、管理和服务标准、安全标准等。

(3) 业务需求标准

对政府采购项目需求进行规范。根据政府采购的范围, 可分为货物、服务和工程三大类。

采购对象的现行国家、行业、地方产品标准作为和本标准体系密切相关的协调配套标准, 应予以高度关注。

(4) 业务程序标准

对政府采购电子化的业务程序进行规范, 包括采购方式方法标准及服务标准。

服务标准可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或服务流程来制定系列相关标准。

(5) 管理和保障标准

依照GB/T 24421.2—2009对政府采购电子化管理和保障标准进行细分, 包括:环境标准、能源标准、安全与应急标准、职业健康标准、信息标准、财务管理标准、设备设施及用品标准、人力资源标准、合同管理标准等。

6 结语

政府采购作为政府调控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 具有促进国内产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强化绿色采购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功能。如何发挥这些政策功能, 标准作为链接政策和市场之间的桥梁, 将大有可为。如国货标准的制定、绿色采购标准的制定, 如何强化我国先进技术标准在政府采购中的导向作用来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并促进科技创新, 通过制定政府采购中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比例及价格优惠标准来实质性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等均是标准化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罗乐, 《政府采购电子化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年3月

[2]翁燕珍、钱成济、王志刚, 《中国政府采购制度发展与改革:德国经验及其启示》,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第31卷第3期, 2013年6月

[3]高瑞鑫、吕勇, 《政府采购标准化要素与路径研究》, 中国政府采购, 2013年3月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 篇3

关于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中国电子政务从2002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办发[2002]17号文)确定了“一站、两网、四库、十二金”的中国电子政务主体推进框架。2006 年3 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印发了《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各地方和行业在这个文件指导下细化本地区的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和相应的应用支撑体系,如北京市电子政务的总体技术框架、上海市区县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福建省电子政务总体框架、金土工程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等。

纵观这些各个领域的电子政务框架,应用支撑层在其中都占有显著而关键的位置。应用支撑层通常包括组织机构、单点登录、访问控制授权、流程、电子表单等基础服务,通过集中建设和使用统一规范的基础性、公共性的信息设施和跨部门应用系统,以信息流的联通确保业务流的衔接与畅通。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地理、人口、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从战略高度全面提出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标志着我国电子政务2.0时代的到来,对框架服务体系研究和应用将更加深入。

在国外,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都相继制定了本国的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欧盟还制定了泛欧电子政务服务互操作框架(EIF)。

综合分析各国电子政务框架,其共同点是都以业务与数据为核心,以提高资源共享与公共服务水平为目标,以绩效考核或其他强制性措施为约束,基于应用支撑构建基础性、公共性的信息化设施。框架服务体系是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技术支撑。

关于云框架服务中间件

采用共性突出、成熟稳定、企业级应用、可复用价值高的中间件,在中间件上构建应用支撑层已形成广泛共识,并在政府行业大多数信息化建设工程采购项目中已明确提出中间件的招标要求及数量,中间件的应用已经成为政府行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必要基础设施。

伴随着中国电子政务2.0时代的到来,云计算概念的广泛接受和迅速走入应用,电子政务将在“统一规划、框架服务、整合资源、统一标准、拉动产业和突出效能”这六个方面有重大突破,云框架服务中间件必将成为下一代中间件的发展趋势,并且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特征。

云框架服务中间件是信息化建设和运营服务的软件基础设施,以云计算的模式构建和运营,是一个面向服务的、可复用的设计架构,规定体系结构、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责任分配和控制流程,为构件复用提供运行和互操作环境。云框架服务中间件处于底层系统和高层业务逻辑之间的中间层,是应用支撑平台、系统集成平台、快速开发平台、SOA架构、微内核架构的具体实现。

框架服务中间件必须采用微内核架构,形成可扩展的、模块化结构。微内核的结构简单、稳定可靠,结构上显得更加优雅和精致,而且程序更容易模块化。模块化带来可以积木式拼装的巨大优点,根据不同的解决方案量体裁衣,选择恰当的模块进行快速组装。模块化使得一个服务失效不会影响另外一个服务,甚至可以在系统运行时动态新增或替换模块。

框架服务中间件必须采用SOA架构,能够提供服务的集成和注册管理,能够整合多种不同的构件。面向服务架构(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作为新一代的软件构架,在SOA时代,任何一个大的应用软件系统,都不再由一个软件开发商独立完成,而是由不同厂商生产的基于基础标准和接口的中间件相互协作完成。会出现各种消息通信、内容管理系统、工作流引擎,身份认证提供者、整合应用和门户服务器等不同类型的中间件厂商。随着SOA的标准化,每种中间件的生产厂商的数量会逐渐减少。每个厂商也只会专注于一种或几种中间件,努力提高中间件性能和质量。从软件产业总体上看,这将降低软件开发成本,提高软件质量,大大减少目前各软件厂商之间相同软件部分重复开发的问题。

只有遵守开放标准的框架服务中间件才具有广泛的生存基础。J2EE的系列开放标准造就了今天蓬勃发展的JAVA企业计算市场,任何一家企业的产品都必须要遵守相应的标准,这是进入相应市场的基本条件和准入证。可以在标准的基础上扩展、创新,但首先要遵守标准。

可喜的是,国内的信息化和标准化机构已经在开放标准方面走出了第一步,深圳市质监局已经颁布《深圳市电子政务应用服务规范》(SZDB/Z_17-2008),可在网上免费下载,这是国内首个服务领域的开放标准。同时,全国信标委SOA标准工作组也正在编制SOA系列标准,并会同支撑技术与中间件专题组,将SOA服务和支撑中间件标准结合。

框架服务中间件是云计算的具体实现。云计算是通过网络按需提供可动态伸缩的廉价计算服务。云计算通常有3种提供服务的形式,分别是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其中PaaS服务是为用户提供一个应用执行环境,并将服务商的基础设施与服务封装成API,供用户开发并运行应用。框架中间件就是云计算PaaS服务的具体实现,提供了执行环境并将API发布为Web Service服务,可供多个系统调用。并且,支持SNA无共享集群架构的框架服务中间件,具有良好的、接近于线性的可扩展能力,能够提供快速的可伸缩能力,具有优良的性价比。

应用集成框架作为框架服务中间件的基本组成部分,应用集成框架和部署在上面的构件共同构成了框架服务中间件,通过标准的协议对外提供服务,实现了更高层次的软件复用和业务复用。

应用集成框架是服务的运行、监控、管理框架,提供了统一的服务库来注册、存储、查询服务元数据信息,提供了发布、调用服务的功能,并可对服务和对服务的调用进行监控管理,同时提供本地和远程调用,可支持分布式应用和负载均衡。提供高度可集成能力,采用标准的Web Service协议组作为组件接口描述和调用规范,屏蔽了不同软件平台的差异,实现了透明的互操作,便于整合原有的应用系统,为电子政务应用的互联互通、业务协同提供了技术基础。

框架服务中间件通常包括组织机构、单点登录、访问控制授权、流程、电子表单等基础、共性的构件,并且,微内核和模块化带来积木式组装中间件,随着框架服务中间件的不断发展,在各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以及在特定行业或领域内通用构件不断涌现,如GIS、BI、全文检索、射频采集等,这些内容会进一步充实框架服务中间件,促进云框架服务中间件迅速发展。

云框架服务中间件在北京市海淀区、西城区、北京市水务局、深圳市福田区、江苏省南通市等地的不断深入应用,已初步形成以开放标准为引领,以云框架服务中间件为支撑,支持应用的互操作和服务化,能够提供PaaS服务和SaaS服务,符合云计算/云服务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电子政务框架服务体系。

总之,随着我国大量政务业务电子化,应用系统服务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应用支撑逐渐由概念化向实体化发展,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建设转向服务,来源于框架服务体系的、基于开放标准的、符合云计算/云服务理念的云框架服务中间件的研究、实践到广泛应用,将大大提高我国电子政务领域的一体化建设及应用水平。

青岛市电子政务建设框架分析 篇4

学号:20111842 姓名:谢冬冬

专业班级:商务1102

自从2009年美国启动开放政府政策以来,政府数据开放就成为国际政府机构在进行数据与信息分享时的重要议题。近几年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几十个国家陆续建立了自己的数据门户网站,将以前政府专有的各类民生数据推上网,实现全民共享,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保障公民“数据权”的浪潮。

对照国外几个国家在政府数据开放的法律法规、分享方式、开放数据维度、推广方式和分享机制等方面的具体做法,不难发现,目前我国各城市在推广政府数据开放工作方面还面临着法律法规不健全、公众参与度不高、部门积极性欠缺、数据层问题需解决等多方面的挑战。

电子政务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的青岛市,在政府数据开放上,扬长避短,借“信息共享目录采集”之机,获取各部门可对公众开放的数据资源,并初步设计了青岛市政府数据开放服务平台。

青岛市的电子政务建设形成了低成本、大规模、集约化资源配置的“青岛模式”,其背后得益于以下“四统一分”的管理体制,即:

1、统一机构:青岛市电政信息办统一负责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核心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和全市机关电子政务管理、统筹、协调、推进和技术支持,避免多头管理、重复建设。

2、统一规划:两办先后印发三个“电子政务五年规划纲要”。每年制定数个具体项目建设和应用推进计划,由两办发布实施。

3、统一网络:部门原则上不得单独建设纵向网络和跨部门网络,上下级之间和部门之间的互连互通,一律通过全市统一的网络平台实现。

4、统一软件:通用应用软件由青岛市电政信息办统一开发集中部署,为部门虚拟应用。专用应用软件基于集中统一的共享平台开发、部署和运行。

5、分级推进:各区市、各部门负责本级系统建设和应用推进。

正是在这种体制下,其电子政务的集约化发展模式不断深入,统筹整合力度也不断加强。

目前,青岛市电子政务云公共服务平台已经形成市、区、街道三级大统一的系统,提供着基础设施、平台、数据、应用等多模式、多层次的共享服务。

通过ASS或SaaS模式,该平台提供了网上办公、网上审批、网上执法、网上办事服务、网上意见征集、网上调查等完整流程,涉及内部信息编审、信息共享、电子监察、决策信息服务、督查、考核、舆情管理、项目督查管理、电子邮件、社区管理、视频会议、学习交流、政府信箱、网上访谈、政府信息公开、政协提案管理、人大建议议案管理等丰富的应用软件云服务。

通过PSS或PaaS模式,该平台提供了民政信息化、政务热线办理、卫生信息化、旅游信息化、人口计生管理、食品药品监管、大企业直通车等范围,涉及数字档案馆、应急管理、食品安全监管、安全生产网络监管、政府公共工程管理、代表委员联系与服务、信访管理、红十字会、产业集群管理、市长联系企业平台、招商引资投资促进项目管理、文化市场监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粮库监控、亿元新开工程项目管理、新型农村社区管理、财力投资重大项目监管、建设工程信息公开诚信体系等平台云服务。

通过DSS或DaaS模式,该平台为法人数据库、人口数据库、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数据比对校准系统、数据标准管理系统、政务信息采集平台、信息共享目录系统、信息资源共享管理系统、中介组织信用数据库、涉企信息库、批文证照库、执法数据库、财源信息库、统计信息库、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等提供了数据云服务。

通过ISS或IaaS模式,该平台为社会保障、网上车管所、重点车辆及驾驶人监管系统、政府采购、汛情发布系统、数字化城管、卫星云图接受系统、防洪工程视频监控、人事考试网、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干部网络学院、人力资源e网、肉菜流通追溯、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等提供了基础设施云服务。

青岛市通过有效整合IT公用基础设施和相关服务资源,成功实践了政务云共享模式。这既降低了IT管理与运行成本,又减少了基础设施与应用软件的低水平重复,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不断得到突破,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意识也逐渐加强。

创新的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用户为中心,优化办事服务流程,使得青岛市的公共服务更加方便快捷、更加优质高效。同时,政府信息公开不断深入,各类法规、文件、政策、审批事项等内容的公开,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

这些为政府数据开放提供了坚实的体制保障和技术保障,在不久的将来,政府数据开放必将成为青岛市集约化发展的又一重大实践创新。

一、青岛市电子政务的建设

(一)探索路径

在国家正式出台政府数据开放法律法规及建设要求之前,青岛市已经着手数据整理、技术筹备、制度探索等工作,并为数据开放的路径提出了一个初步构想:

参考信息公开的分类标准形成政府开放数据目录----〉共享目录采集过程中梳理可公开发布的部门数据----〉规划设计政府数据开放功能,初步搭建平台----〉在政务网开展问卷调查:你想得到政府的哪些数据----〉上传一部分受众面广泛的政府数据----〉向市政府汇报,赢得决策支持----〉信息公开细则完善及其他制度规范建设----〉正式向公众开放政府数据开放平台----〉进行多渠道宣传----〉陆续开展激励活动----〉制定开放数据和API的标准、格式----〉逐步扩大政府开放数据的种类与深度。

在此基础上,青岛市还结合本地实际,初步设计了本地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该平台主要由数据中心、核心服务和数据开放网站三部分组成。

其中,数据中心统一存放要对外发布的政府数据,包括政府数据、数据目录和数据描述定义;核心服务是对数据开放网站提供的支撑服务,包括数据申请服务、交换服务、数据发布服务、数据分析服务和运维监控服务;数据开放网站是数据开放服务的载体,是面向社会的窗口,主要包括数据开放服务、APP应用、数据目录、开发者中心和互动交流版块。

而整个平台搭建,需要用到的关键技术有数据拼接、应用糅合、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存储、开放服务、搜索引擎、商业智能、地图服务、元数据管理和推荐引擎等。

(二)各司其职

政府开放数据已经是大势所趋,如何解决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技术实现中的各类问题,建好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争取先发优势,是政府决策者和实践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这种大环境下,政府各级决策者必须首先树立三种意识:共享、开放和创新。具体而言,分别指的是“政府的数据本是一种公共资源,应该与全民共享”的意识;“政府越是开放,越是容易产生好思想,政府才会更有效率”的意识;“政府开放数据是不断创新的重要来源,将提升政府的透明度和效率,促进城市创新,创造更多就业”的意识。

同时,要围绕政府职责与任务,采集、共享与公开数据,做政府该做的事,不与民争利,形成与企业、公众良好的互动,促进数据开放。还要鼓励和公民充分利用政府信息,开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科学研究以及方便生活的信息应用系统。

政府数据开放的实践者——从事电子政务的工作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积极向政府决策者建议,加快政府开放数据的步伐。

(三)适度超前,整体配套的技术体系

为了保持集中统一的体制和模式,必须做到两个适度超前:适度超前规划建设核心技术体系,以便及时满足部门业务系统建设需求;适度超前规划建设共性应用系统,以便顺利推广应用。

(四)循序渐进 深化整合 目前,青岛市已经和正在利用全市统一的政务云公共服务平台实施的电子政务项目有110多个,若按单位分别统计,应用系统总数已经超过2000个,有4万多公务员使用着统一的网络平台进行着工作。该统一平台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统一共性应用软件,整合基础应用,实现了办公、审批、执法、社区、视频会议、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网上办事等。

第二阶段:统一平台,整合部门专业应用,实现了行政监察、财源监控、医药卫生、民政、应急、安全生产监管、食品安全监管、文化执法、专项资金监管、重大项目监管、旅游、招商、督查考核等。

第三阶段:统建中央数据库,整合信息资源,实现自然人、法人、空间地理、统计、审批执法、社会信用、档案、公文法规等。

(五)以资金作保障与约束

青岛市始终坚持对电子政务实行统筹整合原则。2008年初,时任青岛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书坚主持召开信息化统筹整合专题会议,确定建设全市电子政务共享平台,并提出 “三不”原则,即“没有特殊需要,各部门不再单独建设电子政务基础平台,不再建设机房,不再设立信息中心,逐步将全市机关的电子政务系统整合到统一平台上”。据此,青岛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于2008年底印发《青岛市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规定所有财政投资的信息化项目,都要经过青岛市电政信息办等部门审核把关,否则不予立项。在资金上为电子政务的大集中做出了保障与约束。

(六)信息与业务部门的关系

电子政务是技术创新推动管理创新的复杂过程,成功的关键是:作为配角的技术部门主动为作为主角的业务部门服务。因业务部门不熟悉技术,往往难以提出电子政务应用思路,这就需要技术部门主动出主意,开发演示应用原型甚至产品,让业务部门产生应用愿望。这时技术部门就可以把应用推进的任务交给业务部门,自己退居二线,回到配角位置,提供服务保障。

青岛市电子政务和信息资源管理办还总结了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十大原则:以政务为中心而不是以技术为中心;以应用为中心而不是以建设为中心;以服务对象为中心而不是以服务提供者为中心;以公众为中心而不是以政府为中心;以流程为中心而不是以部门为中心;必须坚持集中统一、整合共享;核心技术体系和共性应用系统建设必须适度超前;技术系统够用就好但必须整体配套;必须建立有效的投资保障和约束双重机制;适度安全,审慎处理安全保密与应用的关系。

二、青岛电子政务建设带来的效益

(一)大幅度降低成本

据介绍,2001年以来,青岛市用于电子政务核心技术体系(包括网络)的建设投资约为1.2 亿元,但由于核心技术体系以集约化模式为众多部门提供共享服务,已节省一次性建设投资4亿多元。核心技术体系每年的运行维护费(含网络线路租用费)为500万元,但每年为部门节省运行维护费约3000万元。使电子政务的“资金黑洞”基本被堵住。

(二)节省人力资源,降低安全风险

在分散建设模式下,各部门都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或配备专职人员建设和维护各自的信息化系统。但受人员编制限制,部门的IT人员配备一般较少,很难对信息系统进行专业的运行维护。在“青岛模式”下,部门一般不需要成立专门的信息技术机构,减少大量人员配备。而且均能享受到青岛市电政信息办提供的专业服务和24小时×365天的可靠运行保障,不仅节省了各部门的人力资源,而且避免了部门因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带来的信息系统管理运行中的安全风险。

(三)方便共享协同,深刻影响政务创新

流程体系框架建设方案 篇5

内蒙古华元科技有限公司职责初步内容 一:高层领导

高层领导做战略部署,规划企业方向,对二级部门直接领导,做二级领导的考核考评。在日常管理上,做指导监督等工作。二:中层领导

计划和组织开展部门的各项工作,制定部门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监督体制。针对部门的内部做各项考核,参与人员责任问责,做好上一级领导的工作安排,汇报近期的各项工作向上一级。制定和完善部门制度及流程,改善和挖掘不合理的工作。制定部门职责范围。三:基层领导

执行上一级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制定生产现场的合理标准,出现问题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宣传企业文化,职责。组织员工开展生产工作。公司的各种活动。四:机构任命

各口任命人员部署到组织框架图上,明朗组织机构图。

工作流程体现出公司的工作效率,也是规范公司管理水平,提升行业的竞争水平,做好和规范好工作流程,能够快速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有效的防止工作中的推诿,能够公平的做好奖励,和处罚相关负责人员,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在提案活动或项目时,由部门人员做好提案计划,部门领导审核,上报到部门的直接领导人审批。项目较大的再经总经理审批。审批通过后,有计划人员全权负责提案的实施,任何人不得干预提案的推进。提案出现问题或需要修改必须到审批领导处备案整改,方可继续实施。

二:申请采购,直接到相关领导审核,到综合填写采购申请,由部门领导审批,常务副总审批。返回到综合去执行购买。金额较大****元以上的由总经理审批,方可执行

三:各部门内部制定相关的内部制度,如考核制度,工作流程,激励制度,生产时制定作业标准,同时制定相关的监督机制,由精益指导出具相关的实施管理工具,统计出相关数据(质保数据,生产数据,安全指数,考核数据,激励数据,活动项目数据,等)由车间和综合部门统一公布上板。活动和考勤由综合汇总公布。根据内部制定相关内容,出具公布频率,四:在制定相关领域的内容必须由相关部门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制定,要求做到简单,易做,高效,切记以文章似的管理条文出现,造成制度一大堆,实施无头绪,从管理上必须分清日常管理制度,和细节保障制度。针对日常我们无非就是做好几条常规制度,在逐步的实施细节保障制度,在日后逐步增加和各项完善。

五:在制定品质保障和生产的动作标准及内部物流等,必须参考现场的一线员工和班组长的意见,切记闭门造车,如何做的好,做的人说了算,在精益上经常遵循的原则,六:制定初期的合理化建议书,投入生产时就必须挖掘不合理现象,及时整改。不让任何人员或设备在带病中工作。并制定相关的考核 激励 监督制度。

七:在生产开始后第一步活动除了日常6S,就是开展消除八大浪费,并作为长期的活动执行,制定相关考核和激励监督制度。

八:制定质保制度,企业常采用QC,六西格玛质量管理。在公司学习和推广相关知识,日常管理工具的应用,由生产部统一制定,专人负责,在生产前出具初期质保管理制度 九:公司的一些对外工作开展,目前公司对外的一系列工作都处于呆滞状态,相关的手续需要快速,高效的办理。准备的相关材料由统一部门组织,各部门配合收集数据。把开产前的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十:公司的网络网站的建立,要和目前的营销,技术,内部生产精密的结合起来。由各部门提供材料,相关部门专职负责网络宣传。对产品和企业进行快速宣传。对日后的销售工作有很大的作用。

十一:强化员工的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需要公司部署统一的培训计划。人员的素质,技能要快速提升。才能不断的提高工作效率

十二:团队建设,做好团队的统一部署,增强团队的力量才可以尽快提升企业的内外部竞争实力。

十二:人事招聘由人事专员统一部署安排,各部门提供需要人员的技能,由人事统一招聘,流程由部门申请,常务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方可实施人员招聘。

十三:公司固定财产的盘点和统计,由综合部牵头引导,各部门收集盘点数据,汇总综合或设备管理部备案。

十四:流程制定。任何部门必须由部门领导人牵头各成员配合制定部门内部工作流程,完成后上报综合备案,在任何部门都必须在制度流程上做好补充和完善。才能够发挥好制度优势。

十五:工作公示,任命公示,体制制度公示,考核公示,激励公示,等各项内容必须及时面向员工,为了能够让每一位人员了解公司常务工作必须做好公示和宣传。

十六:制定常务会议,公司例会,班组,部门会议及紧急会议,制定要求,能够传达的我们不开会,能够直接解决的我们不开会,部门领导能够定的我们不开会,开会的几个要求,1 小集体无法解决的,2 需要讨论的 3 需要向多位领导回报的 4提案论证的。等我们需要安排会议。为了提高会议效率必须做好会议流程。

十七:推行精益管理思想,推行时要学会适应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变通中推行,要做到,简单明了,实施有效。能够降低成本,提高品质,服务好顾客。源于的思想就是,以市场的最低价出市场的最好货,服务好

风险管理体系框架设计 篇6

风险框架设计的核心框架:

股东层和经营层职责清晰划分

董事会负责确定业务战略和风险管理战略,下面设立的若干委员会协助董事会完成各项决策,CEO负责执行业务战略和风险管理战略。经营层面,业务线负责具体业务,向CEO负责;风险线负责风险管理,向董事会负责;内审线负责对各部门执行政策的情况进行检查,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经营效率进行监督,也直接对董事会负责。

成立独立风险管理部,建立统一应对风险的管理策略

风险管理部门独立于业务线设置,主要负责建立整个集团公司的风险管理标准,独立审批和评估业务单元的风险管理框架、流程和信息系统。对业务单元的风险承担活动提供支持,这样对整个集团

明确风险承担责任制

业务线对承担的各类风险负第一责任

各个管控条线实行垂直管理

与管控体系相一致,沿着各个管控条线加入风险管理,这样将相对独立的各子公司连接为一个整体,既有利于集团战略的贯彻,又使各个子公司协同一体发挥到最佳状态,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1)首先要优化治理机制,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是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提供了对风险的自上而下的监察与管理。

风险管理从公司治理这一制度安排决定了企业目标、决策人及风险和收益的分配都围绕风险展开;风险直接影响目标的实现;而决策人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直接决定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及实现的程度;治理结构中各部分的人员需要承担所分配的一定风险并获得相应的收益。公司治理是组织应对风险的战略反应,包含了一些战略性的风险管理的因素。例如:公司董事会所设定的公司经营管理基调是风险偏好型或是风险规避型;再如公司决策层在经营风格、理念、管理哲学中包含的风险态度等。这些战略性风险管理因素就是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交汇点。因此,规范的公司治理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在公司治理层面的风险管理中,应注意一下几点:

董事会实现专家治理

合理安排内部董事、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的构成比例。董事应该选取有专门的知识的专业人才,实现“专家治理”,彻底摈弃由不设立独立董事的传统做法。在一些特殊的企业(比如股东成员专业性不强的民营企业)应增加独立董事的数量。

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要求职责明确,各司其职。目前,独立董事在很多企业可以说是一个虚职,营战略,并依此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战略,包括风险管理的目标、风险可承受区间、风险管理的原则和政策,监控风险管理相关政策、制度的实施;负责资本金的管理及最优配

置,负责财务预算决算;负责评价高层管理者的任职情况。

监事会真正到位

在中国,尽管《公司法》规定监事会为与董事会平行的机构,对董事会的运行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但事实上大多数的监事会因为缺乏激励和考核,监事没有薪酬回报(一般公司也存在如此情况:付给监事的报酬普遍低于董事和其他高管,监事持有公司股权比例也低于董事和其他高管人员,更有一些兼职监事不领取薪酬等原因造成了监事会形同虚设,不能有效地约束和限制董事会的工作。为了避免这一点,监事会成员应该由股东大会和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经营层成员不能进监事会,并对监事实行一定的激励措施。监事会负责监控董事、高层管理者等的道德风险和尽职情况,监督董事会的决策;监管企业的财务状况,监测企业整体的风险水平和内控能力。高级管理层在董事会的领导和监事会的监督下,朝着公司经营目标努力,在风险最小化的前提下实现收益最大化。

(2)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基础上,建立相互独立的、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具体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三个层次的风险管理:监事会、董事会、高级管理层;

三级经营单位的风险控制:母公司、子公司、孙公司

三个层次的风险管理:

董事会是公司风险管理的最高权力和决策机构,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集团范围的风险政策、标准的制定与落实,以及工具和系统的开发,该会的设立是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制度基础。监事会下设风险审计委员会,负责集团整体风险监测、风险管理效果评价,督促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组织体系,对董事会成员、中高层管理人员、关键岗位人员的道德风险进行监测,必要时可自行决定外聘审计师。高级管理层可以下设风险执行委员会和设立独立于上述经营管理系统之外的稽核系统,监控辖内所有机构和业务的风险。三级经营单位的风险控制:

集团CEO,负责全集团的风险管理,可以下设风险执行委员会、风险管理部、稽核部。风险执行委员会是企业履行风险管理职责中地位仅次于风险管理委员会的高级别职能机构,以风险管理委员会的风险战略为依据,细化并落实全行的风险管理政策;通过风险管理总部集中管理全集团风险,包括制定风险管理指引及组织实施。稽核部负责所有业务和风险管理的合规性审计。

子公司作为二级法人,是风险控制的前站。集团总部实行风险的垂直管理。总部对子公司负责人实施风险问责,并向子公司派遣风险管理官,协助子公司负责人管理风险;相应的风向管理官、财务主管和稽核主管,工作上对总部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

在孙公司,是业务实体机构,子公司可以委派财务经理,控制会计风险和财务风险。

(3)建立风险管理流程框架

风险管理流程应保证风险管理的垂直化、扁平化,保证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避免政策传导不畅通、总部对基层的控制力薄弱、层层上报审决策批机制效率低下等情况。

企业可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建立风险管理流程框架:

(1)风险管理政策、标准和工具的制定与审批流程;

(2)政策执行和监督流程;

(3)例外计划的处理流程;

(4)风险状况变动的连续跟踪流程;

(5)向高级管理层和相应的管理委员会的报告流程。

(4)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内部控制制度

内控体系是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组织体系,主要包括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比如批准、授权、审核、分工、财产安全保护等。这些程序和行动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工作正常进行,质量得到保证,各项降低风险的措施得到贯彻实施。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保证实现工作组织目标:运营的效果与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完整性、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合同、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因此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嵌入内控机制,可以更好地识别风险和管理风险。

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机制时,应以风险识别和分析为基础,在必要的环节设置控制点,达到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性。

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贯穿于现代企业的所有经营管理活动中,从日常的质量控制到突发事件的防范都包含风险管理的概念。企业有效的管理风险,必须把内控系统和经营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一种自动风险防范机制,防止因为风险的产生导致企业的更大损失。

(5)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应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风险管理的各项工作,建立涵盖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测试、传递、报告、披露等。

企业应采取措施确保向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输入的业务数据和风险量化值的一致性、准确性、及时性、可用性和完整性。对输入信息系统的数据,未经批准,不得更改。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能够进行对各种风险的计量和定量分析、定量测试;能够实时反映风险矩阵和排序频谱、重大风险和重要业务流程的监控状态;能够对超过风险预警上限的重大风险实施信息报警;能够满足风险管理内部信息报告制度和企业对外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的要求。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实现信息在各职能部门、业务单位之间的集成与共享,既能满足单项业务风险管理的要求,也能满足企业整体和跨职能部门、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综合要求。企业应确保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完善或更新。

已建立或基本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应补充、调整、更新已有的管理流程和管理程序,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尚未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应将风险管理与企

业各项管理业务流程、管理软件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实施、同步运行

(6)建立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管理做的较好的企业,具有共同的特征:领导者有极强的风险意识,并极力将这种意识灌输给企业内的所有成员,即注重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

华为公司的风险管理文化:

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

联想的风险管理文化

“撒上一层黄土,踩实了;再撒上一层黄土,再踩实了;直到确定脚下是坚实的道路,然后撒腿就跑”

海尔风险、市场风险管理文化:

“东方亮了,西方再亮”

“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

企业文化是一种尽管绕的最远,反过来却是最有效的一种管理方式,这种影响是通过企业文化与管理体系的互动形成对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施加强有力的导向和支配作用,因此,在企业集团文化中渗透风险管理的意识尤为重要。

首先,集团公司应当书面建构集团的风险管理哲学。相比于其它单个企业,企业集团由于管理链条长,最高管理层对风险管理的这种哲学并不一定能够在层层传递中准确贯彻,因此以书面形式确定下来的风险管理哲学显得尤为重要,最常见的是风险管理手册或风险管理政策说明书。明确阐明一个员工若违背了风险管理政策,应该受到何种处理?

其次,集团公司上层和成员企业高层要积极地响应和支持风险管理流程,因为领导层的基调对整个集团的风险管理意识具有标杆立影之效。他们首先应当在报告、会议上强调风险管理是集团各公司的第一优先事项,并通过行动来实现对风险管理的承诺。

再次,集团应该利用人力资源部门的培训不断强化企业集团文化的影响。在新员工入门培训时,就应该进行风险教育。要向新员工介绍风险管理的概念,就像说明管理理念和运营功能一样。

另外,培育风险意识最有力的方法,就是将薪酬和风险挂钩。如美国的大通银行通过股东价值增值将员工激励制度和风险管理联系起来,此举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员工参与风险管理的积极性。

最后,企业集团在接纳一个新成员时,也应考察将被吸纳的这个成员是否能接受并执行集团一贯所遵循的风险管理哲学,否则,就应考虑放弃。因为集团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不论其下的成员企业与集团公司的紧密程度如何,只有接受并遵守集团章程,才能称为其中的成员。在新纳入一个成员企业后,企业集团要注重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的渗透,使新成员企业的文化真正与企业集团文化相统一。

正是这种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风险文化的建立才可以保证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得到全面的实施。

建立企业集团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企业集团精心的策划和贯彻,使它深入每一个成员企业的运营和每一个雇员的心中。

当今中国企业已步入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时代。这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金融危机、自然灾害、全球变暖、恐怖袭击、特种病毒等,使21世纪的企业处在高度“不确定性”的风险社会,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希望自己具有“先知先觉”的特殊本领,为的就是规避风险,抓住机遇。从2006年6月6日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颁布,到2008年5月22日五部委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2010年4月26日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再到国务院国资委关于2012年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厅发改革[2011]74号)等,这足以说明中国的风险管理工作已经步入实操阶段。今后注册企业风险管理师(CERM)职业资格证将是从事风险管理岗位及相关人员必考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标志着我国风险管理事业正规化道路的开端,风险管理岗位将步入职业化道路,对于风险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将更为迫切。注册企业风险管理师(CERM)也将成为风险管理行业内评定职称的新标杆。

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研究 篇7

目前, 气象信息化建设面临若干突出问题, 如:资料格式不统一、数据质量不高、信息共享不畅、系统建设不集约等。标准体系建设作为气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已经放到了优先位置。建立健全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是解决上述问题, 保障气象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措施之一。

由于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泛的系统工程, 涉及大量的标准和规范, 因此必须对这些标准和规范按照内在联系进行有序地整理, 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化标准体系。按照国家标准《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 (GB/T 13016-2009) , 标准体系是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而标准体系框架作为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现为一种标准分类方法, 用来对标准进行粗线条的分类, 把大量的已制定的无序的标准映射为有序子体系, 划清各部分的界线, 有助于发现标准制定的空白领域, 提出需要加强的方面, 从而系统性、整体性地推进信息化标准的制定和完善。

因此, 建立健全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 先要从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的设计入手。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其他行业和部门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研究现状

信息化标准对于顺利开展信息化建设, 有效地开发利用和共享信息资源、实现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确保业务运行安全和可靠至关重要。而作为制定信息化标准的前期基础性工作, 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的设计得到了各行业、各部门的普遍重视。

2003年6月, 水利部信息化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出版了《水利信息化标准指南》, 提出了由水利信息化基础标准、信息传输与交换标准、业务应用系统规范、信息发布服务系统规范、水利信息化管理标准等部分组成的水利信息化标准框架, 推进水利信息化标准建设。2004年8月, 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制发布了《物流信息标准体系表》, 主要包括物流信息基础标准、物流信息技术标准、物流信息管理标准、物流信息服务标准及其他标准等框架性内容。2009-2010年, 海关总署陆续发布了《海关信息化标准化工作指南》和《海关信息化标准体系》, 提出了由总体标准、基础设施标准、信息资源标准、应用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和信息化管理标准等6部分构成的海关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2013年4月, 交通运输部编制了《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表 (2013年) 》, 提出来包括基础设施、信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安全和信息工程等五部分组成的标准体系框架。至今, 国内电子信息产业、水利、教育、建设、交通、银行、保险、证券、烟草等诸多行业都开始或者已经制定了本行业的信息化标准体系, 其中,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标准体系、烟草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电力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等已经成为行业标准。

(二) 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研究历史和现状

2007年3月26日, 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全国气象基本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后, 当年制定了《气象基本信息标准分体系》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由术语子体系 (包括气象数据和档案管理术语、气象通信网络术语、气象计算机应用术语) 、气象信息传输类子体系 (包括数据采集和传输格式、气象信息传输业务、气象信息传输技术) 、气象数据管理子体系 (包括气象元数据、气象数据处理、气象数据存储管理、气象数据服务) 、气象档案管理子体系 (包括气象档案保护拯救与数字化、气象档案归档管理、气象档案馆建设) 、通信网络子体系 (包括通信网络建设、通信网络应用、通信网络管理、通信网络保障) 、计算机应用子系统 (包括高性能计算机建设、存储系统建设、计算机系统管理、机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气象信息安全子体系 (包括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 等7部分组成 (图1) 。

《气象基本信息标准分体系》框架结构的制定, 对气象信息网络业务标准化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目前已经难以适应气象现代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的新形势, 主要表现在:涉及范围有待扩大, 气象信息化已不等同于传统的气象信息网络业务, 其涉及面更广, 与业务的融合度更高;框架结构有待调整, 需要借鉴、吸纳国家和外部门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研究的新成果、新经验;内容有待细化, 以期更具体、有效地指导气象信息化标准的建设。

(三) 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的比较分析

各行业和部门的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虽然各具特色, 但通过比较分析, 也不难发现它们具有的共同之处和规律性, 这是由信息化工作的特点和自身规律性决定的。

总体而言, 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结构一般都包括总体标准 (或称为:总体框架标准、标准体系、标准化指南等) 、术语标准 (或称为术语和主题词表等) 、网络基础设施标准 (或称为:信息网络标准、基础设施标准等) 、信息资源标准、信息应用标准 (或称为:应用标准、业务应用系统规范等) 、信息安全标准、管理标准 (或称为:信息化管理标准) 、应用支撑标准等分系统内容。其中, 总体标准包括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性、框架性、基础性的标准和规范, 术语标准用于统一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业务、技术和管理等各类词汇, 网络基础设施标准用于规范信息网络基础设置的技术架构、设备特性和接口标准等, 信息资源标准用于规范数据格式、质量和共享等, 信息应用标准为应用系统的建设提供统一的标准规范, 信息安全标准贯穿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 是各行业、各部门信息化标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结构

(一) 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模型

制定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 先要从构建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结构模型入手。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模型是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对气象信息化标准进行抽象概括, 一方面规定了气象信息化标准所涵盖的范围及对象, 另一方面也直观地展现出各类信息化标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依据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的参考模型, 结合气象信息化的特点, 设计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模型如图2所示。

总体标准为气象信息化标准提供基本原则、指南和框架, 以及通用性、基础性的信息化术语定义。基础设施标准为气象信息网络、软硬件设备、机房场地环境的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提供技术规定和管理要求, 确保气象信息化基础设施间能互联互通。信息资源标准为各类气象业务和行政管理数据资源提供数据类型、分类、编码/代码、元数据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 以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跨系统的信息资源共享。信息应用标准为各种气象信息系统提供技术设计、数据交换、系统接口等方面的标准与规范, 以及为应用系统提供基础服务、互操作机制、软构件等应用支撑的技术要求。信息安全标准是确保气象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确保信息和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障体系, 为气象信息化建设提供各种安全保障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标准规范。信息化管理标准为气象信息化建设提供管理手段和措施方面的标准规范, 是气象信息化建设和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框架模型各部分相互之间是紧密关联的。总体标准分体系处于整个体系的最上层, 为其它标准分体系提供总体指导和编制实施原则;信息安全标准分体系和信息化管理标准分体系贯穿于基础设施标准分体系、信息资源标准分体系和信息应用标准分体系之中。

(二) 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

在上述框架模型的基础上, 细化设计出由总体标准、基础设施标准、信息资源标准、信息应用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和信息化管理标准等6个分体系 (一级类目) 和29个二级类目构成的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 如图3所示。

1. 总体标准

总体标准分体系包括气象信息化标准指南和气象信息化术语2个二级类目。

气象信息化标准指南的目的是为气象信息化标准提供基本原则和框架。它主要包括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标准化项目表等总体性标准规范。

气象信息化术语标准的目的是统一气象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业务、技术和管理词汇, 避免引起对它们的歧义性理解。它主要包括气象信息化基础术语和专业术语表等相关标准规范。

2. 基础设施标准

基础设施标准分体系包括网络环境标准、服务器及存储设备标准、高性能计算机标准、电视会商系统标准, 以及机房和场地环境标准等5个二级类目。

网络环境标准的目的是规定气象广域网、局域网及互联网接入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要求。它主要包括网络结构、网络接口、网络设备、IP地址和域名分配等方面的标准规范。

服务器及存储设备标准的目的是规定气象信息化建设中使用的各种通用计算和存储设备功能、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它主要包括通用计算机、服务器、存储设备及相关外设等硬件, 操作系统、商用数据库等基础软件, 以及气象云中心基础资源池建设等方面的标准规范。

高性能计算机标准的目的是规范气象领域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建设、使用和评测等方面技术和管理要求。它主要包括气象部门建设和利用外部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资源相关的资源管理、测试评估等方面的标准规范。

电视会商系统标准的目的是规定气象部门电视会商系统建设和运行所需遵循的技术和管理要求, 确保各级各单位的电视会商系统互联互通。它主要包括气象行业电视会商系统技术规范和管理规范等。

机房和场地环境标准的目的是为保证气象信息网络系统正常运行, 对机房场地、机房安全、防火、防尘、防静电、温度和湿度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和相关标准。它主要包括气象信息系统机房设计、施工以及综合布线等方面的标准规范。

3. 信息资源标准分体系

信息资源标准分体系包括数据分类分级和编码标准、数据获取标准、数据元和元数据标准、文件格式标准、数据库标准、质量控制标准, 以及政务信息代码和数据格式标准等7个二级类目。

数据分类、分级和编码标准的目的是把气象信息按其属性和特性进行归并, 科学划分类别和级别, 并按规范的符号体系赋予代码或符号, 作为有关信息系统进行处理和交换的共同语言。它主要包括气象资料、要素、预报数据和产品、服务数据和产品, 以及相关行业和社会数据 (注:行政管理信息在“政务信息代码和数据格式标准”部分) 的分类、分级和编码标准规范。

数据获取标准的目的是规定气象部门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气象、相关行业及社会数据的技术、业务和管理要求。它主要包括气象部门内部综合观测、国际间交换数据、其它部委共享交换数据, 以及互联网和社交网络数据等多来源数据获取的标准规范。

数据元和元数据是定义和描述其他数据的数据。数据元是指用一组属性描述定义、标识、表示和允许值的数据单元。数据元字典列出并定义相关数据元。元数据标准的目的是规范全球天气、气候、水文、地球环境以及气象业务和服务相关等领域的海量数据资源, 为提供标准便捷的数据服务打基础。它主要包括气象数据集核心元数据、气象服务产品元数据、气象应用元数据、气象云数据资源业务元数据规范、气象档案元数据规范等标准规范。

文件格式标准的目的是为气象数据采集、通信、存储和处理提供一致的文件格式标准, 为以文件方式进行气象数据交换、共享服务提供支持。它主要包括文件命名、文件内容格式等方面的标准规范。

数据库标准的目的是规范气象业务和服务采用的数据库内容和结构, 为以数据库方式进行气象数据管理、共享服务提供支持。它主要包括数据库和表结构、字段命名、要素格式、数据库应用接口等方面的标准规范。

质量控制标准的目的是提供气象数据质量控制算法和评估方法等技术和管理要求。它主要包括基本气象资料质量控制算法和气象数据质量评估方法等方面的标准规范。

政务信息代码和数据格式标准的目的是为气象部门电子政务建设提供统一的数据规范。它主要包括行政、财务、人事等电子政务相关领域的信息代码和数据格式等标准规范。

4. 信息应用标准

信息应用标准分体系包括信息交换共享标准、应用系统标准、业务流程标准、专业算法标准和运行维护标准等5个二级类目。

信息交换共享标准的目的是为保证气象部门内跨地区、跨部门、跨系统的数据交换提供交换机制。它主要包括气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数据中心开发所涉及的标准规范。

应用系统标准的目的是规定各业务和管理应用系统的功能、性能、设计规范、接口标准, 以及为应用系统提供基础服务、互操作机制、软构件等应用支撑的技术要求。它主要包括观测应用、预报预测应用、服务应用和电子政务等方面的标准规范。

业务流程标准的目的是对有必要保持一致并相对稳固的关键业务流程进行抽象化和规范化。它主要包括气象行政许可操作流程、主要业务数据流等方面的标准规范。

专业算法标准的目的是规定各类气象数据和产品加工处理算法等技术规定和管理要求。它主要包括基础资料整编、多源数据融合、数据再分析算法以及气象预报和服务产品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算法标准规范。

运行维护标准的目的是规定气象信息化系统可靠运行所需的技术规定和管理要求。它主要包括系统监控、运行管理、系统维护等方面的标准规范。

5. 信息安全标准

信息安全标准分体系包括信息安全总体标准、物理安全标准、网络安全标准、主机安全标准、应用安全标准、数据安全标准和安全管理标准等7个二级类目。

信息安全总体标准的目的是为气象信息安全建设提供总体框架。它主要包括安全体系结构、模型和总技术要求等方面的标准规范。

物理安全标准主要包括与物理设备的安全和设备的运行环境等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网络安全标准主要包括与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例如, 安全协议、网络访问控制、入侵检测和密钥管理等。

主机安全标准主要包括与主机和操作系统的安全、密码技术、电子签名、抗抵赖机制、鉴别机制和信息安全产品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应用安全标准主要包括与电子邮件安全、Web安全和域名系统安全等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数据安全标准主要包括与涉密、敏感数据相关的密码技术、密钥管理、应用限制等标准和规范。

安全管理包括与系统安全管理、测试与评估和等级与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相关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

6. 信息化管理标准

信息化管理标准分体系包括工程项目管理标准、信息化评价评估标准和信息系统资产管理标准、气象云建设和运行管理标准等4个二级类目。

工程项目管理标准的目的是气象行业在信息化项目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标准。它主要包括项目规划、立项、审批、实施、验收、监理、测试及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标准规范。

信息化评价评估标准的目的是科学衡量各地区、各部门信息化发展水平, 科学指导信息化建设。它主要包括气象信息化水平定性和定量评价评估等方面的标准规范。

信息系统资产管理标准的目的是提高气象信息系统投资效益和资产使用效益。它主要包括气象信息化过程中形成的有形资产投资、使用等方面的标准规范。

气象云建设和运行管理标准的目的是加强气象云建设的标准化, 规范公有云、私有云或专有云的设计、建设、监控和运行。它主要包括气象云基础设施标准、公有云数据管理规定等内容。

四、推进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2007年全国气象基本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以来, 加速了气象信息化标准化工作。为了适应气象信息化发展新形势、新需求, 建议进一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 强化气象信息化标准建设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深入研究、修改完善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 进一步细化并编制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表, 并以行业标准或管理规范的形式下发执行, 同时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

(二) 加强气象信息化标准制定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气象信息化标准化工作是一项涉及业务、技术和管理等多方面, 涵盖信息网络、资料业务、综合观测、预报预测和气象服务等多领域, 影响国家、省、地、县等各级气象部门及国际、国内相关行业的复杂系统性工程。建议在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的统一管理下, 由全国气象基本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 组织部门内、外技术、业务和管理专家分组、有序、并行推进标准制定工作。

(三) 重视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内外相关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成果和工作经验。国际上, 世界气象组织 (WMO) 设有多个专家组, 对《全球通信系统手册》、《编码手册》等气象信息化相关标准规范不断进行修订和补充, 其成果可供借鉴和引用。在国内, 我国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比其他一些部委起步晚, 可供借鉴的成果和经验较多, 只要充分利用好后发优势, 可以少走弯路, 加速发展。

(四) 坚持开放合作的发展理念。一方面,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继续推荐和派遣有关专家加入WMO气象信息技术专家组, 参加WIS、表驱码、元数据以及各类资料格式相关业务技术标准规范的起草、制定和协调工作;另一方面, 保持和扩大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其他部位标准化管理机构和专家组的联系, 加强交流与合作。

五、结束语

气象信息化是气象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 信息化标准体系是信息化建设的前提, 决定着信息化建设的成败。目前, 气象信息化标准的制定还比较集中于通信规程、数据格式、软件开发等业务技术领域, 缺乏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标准规范。而且, 气象信息化标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不强。针对上述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套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框架模型和基本框架, 可为进一步完善和制定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进而推进气象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国外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分析 篇8

一、美国电子政务框架

美国联邦组织架构(Federal Enterprise Architecture,FEA)由绩效参考模型、业务参考模型、服务参考模型、技术参考模型、数据参考模型构成。

1.绩效参考模型

绩效参考模型由输入、输出、结果3个部分组成,由测量域、测量类、测量组和测量指标4个层次构成。输入包括人力资本、技术和其他固定资产,输出包括一系列过程和活动,结果包括任务和业务结果以及客户结果。

2.业务参考模型

业务参考模型包含4个业务域,39条业务线和153项子功能。其中4个业务域分别是公民服务、服务分发模式、服务的支持分发和政府资源管理。

公民服务是政府的目的,包括国防和国家安全、本土安全、情报运行、法律保障、国际事务和商务、立法及公正活动、矫正活动、教育、能源、健康、交通、收入安全、环境管理、自然资源、灾害管理、社区和社会服务、经济发展、劳动力管理、通用科学与创新19条业务线。

服务分发模式是实现政府目的的机制,包括为公民的直接服务、知识创造和管理、公共物品创建和管理、法规、联邦财政支持、信用和保险、传输给州和地方政府7条业务线。

服务的支持分发是政府运行支持功能,包括立法关联、公共事务、法规发展、规划和预算、控制和监督、征税、内部风险管理和减少、通用政府8条业务线。

政府资源管理为资源管理功能,包括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政管理、行政管理、信息和技术管理5条业务线。

3.服务参考模型

服务参考模型由7个服务域、30项服务类和168项服务组件构成,其中7个服务域分别是客户服务、过程自动服务、业务管理服务、数字资产服务、业务分析服务、内勤服务和支持服务。

客户服务包括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喜好、客户初始帮助3项服务类,过程自动服务包括跟踪和工作流、路由和进度2项服务类,业务管理服务包括过程管理、组织管理、投资管理、供应链管理4项服务类,数字资产服务包括内容管理、文件管理、知识管理、记录管理4项服务类,业务分析服务包括分析与统计、可视化、知识发现、业务智能、报告5项服务类,内勤服务包括数据管理、人力资源、财政管理、资产管理、开发与集成、人力资本/劳动力管理6项服务类,支持服务包括安全管理、协作、搜索、通信、系统管理、表格管理6项服务类。

4.技术参考模型

技术参考模型由4个服务域、17个服务类和51个服务标准构成,其中4个服务域是服务访问和分发、服务平台和基础设施、组件框架、服务接口与集成。

5.数据参考模型

数据参考模型的最新版本是2005年11月17日公布的2.0版,由数据共享、数据描述和数据环境(Context)三个标准化域构成。数据共享是指一个用户使用其他用户提供的信息资源,数据共享标准化域用“数据提供者-用户矩阵”来描述。数据描述标准化域提供了一个在数据结构(语法)和含义(语义)方面达成一致的方法,可以为数据发现、数据重用、数据共享、数据实体一致化、语义互操作提供支持。数据环境标准化域为数据提供与数据创建和使用有关的附加信息。

二、英国电子政务框架

2005年3月18日,英国内阁办公室推出了英国电子政务互操作框架(E-Government Interoperability Framework,E-GIF)最新版——6.1版。E-GIF 6.1的主要内容包括互操作的政策与机会、技术政策、实现支持、管理流程、变化管理、遵守E-GIF。

技术政策部分包括互联互通、数据集成、内容管理元数据、电子化服务访问与渠道、业务领域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实现支持部分包括优先级、XML schema产品、电子政务元数据标准、Govtalk网站(www.govtalk.gov.uk)、工作组成员等方面的内容。

管理流程部分包括电子政务联合会、公共部分组织、工业、公民、高级IT论坛、互操作工作组、政府计划组、元数据工作组、智能卡工作组、其他工作组等。

变化管理部分包括电子政务资源拥有者、政府资源的生命周期、咨询和创新、请求评价、请求建议、E-GIF升级等方面的内容。

遵守E-GIF部分包括遵守E-GIF的含义、使用XML schema和数据标准、时间表、利益相关者、遵循的责任、公共部分社区、如何与新版E-GIF一致、无法遵循、附加指南等方面的内容。

三、加拿大电子政务框架

2000年6月13日,加拿大发布了加拿大政府联邦架构1.0版。2001年6月29日,加拿大政府联邦架构最终版——13.0发布。该架构提出了13条原则,即减少集成复杂性,整体分析,业务事件驱动系统,定义的权威来源,安全、机密、隐私和信息保护,已证明的标准和技术,所有权总成本,成长规划,采用正式的工程方法,扩展的信息和服务环境,多传输通道,可达到的政府,稳健性。

加拿大业务转换使能计划(Business Transformation Enablement Program,BTEP)于2004年9月发布,目的是提供一个业务转换工具包,通过政府支持的互操作和集成框架,使严格的战略规划和集成的战略设计得以实现。通过一个更彻底、标准化的方法帮助部门和机构改进业务转换的可靠性和一致性,以提升计划和服务序列和业务设计以及转化项目规划和实施的效率和重用性。

上一篇:招聘者浏览简历不超过半分钟下一篇:供应链优化的措施